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66页

鸡心槟榔 芦荟(各五钱) 木香 使君子(焙)
虾蟆灰(各三分)
上为末,猪胆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饮下;有热,薄荷汤下。
\x汤氏十全丹\x 治前症。
槟榔 枳壳(汤浸去穣,麸炒) 青皮 陈皮(去白) 丁香 木香(炮,各二钱五分) 香附子(炒,一 上为末,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愚按∶前症因乳哺不调,伤损脾胃,不思饮食,气血日损,四肢日瘦,肚腹渐大,是名丁奚 。呼吸少气,汲汲苦热,谓之哺露。属形病俱虚,虽用前药,宜佐以异功散,壮脾胃以行药 势。
\x鳖血煎\x 治疳劳。
芜荑 柴胡 川芎(各二两) 人参(半两) 使君子(二十一个) 胡黄连 宣黄连 上用鳖血一盏,吴茱萸一两和二黄连淹一宿,次早炒干,去茱萸并血,用二连入余药末,粟 米糊丸麻子大,食前热水下。
\x地黄清肺饮\x 治肺热疳饮穿孔,或生 肉,或鼻外生疮。
桑白皮(炒,半两) 紫苏 前胡 赤茯苓 防风 黄芩 当归 天门冬(去心) 连翘 桔梗 生 地黄 甘草(炙。各二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服,次用化 丸。
\x九味地黄丸\x 治肾疳。
熟地黄(四钱五分) 赤茯苓 山茱萸肉 川楝子 当归 川芎 牡丹皮 山药 使君子肉(二钱)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温酒下。
\x东垣大芜荑汤\x(一名栀子茯苓汤) 治黄疳土色,为湿为热,当利小便,今反利(知黄色中为燥胃 经热也),发黄脱落(知膀胱、肾俱受土邪乃大湿热之症)鼻下断作疮(上逆行营气伏火也)能乳 (胃中有热也,寒则食不入)喜食土(胃不足也),面黑色(为寒为痹)大便清(寒也)褐色(热蓄血中)
间黄色(肠胃有热)治当滋荣润燥,外致津液。
山栀仁(三分) 黄柏 甘草(炙。各二分) 大芜荑(五分) 黄连 麻黄根(一分) 姜活(二分) 柴胡(三 分) 防风(一分) 白术 茯苓(各五分) 当归(四分)
上水煎服。
\x朱砂安神丸\x 治心疳怔忡,心中痞闷。
朱砂(四钱) 黄连 生地黄(各半两) 生甘草(二钱半) 兰香叶(二钱,烧灰) 铜青 轻粉(各五分)
上为末,干敷上。
\x白粉散\x 治疳疮。
海螵蛸(三分) 白芨(二分) 轻粉(一分)
上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敷。
\x六君子汤\x \x异功散\x(二方见内钓)
\x六味丸\x(方见肾脏)
\x四味肥儿丸\x(方见寒吐)
\x泻青丸\x(方见肝脏)
\x龙胆泻肝汤\x(方见疝气)
\x补中益气汤\x(方见虚羸)
\x白术散\x(方见积滞)
<目录>卷八<篇名>二便色白属性:《秘旨》云∶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若大便泔白色,或 如鱼冻,或带红黄黑者,此湿热积滞也。宜理脾清滞,去湿热,节饮食。若忽然变青,此是 变蒸也,不必用药。若久而不愈,用补脾制肝。若心膈伏热,则成疳矣。大抵多因乳哺失节 ,脾气有伤,元气下陷,或乳母饮食七情所致。小便如疳,或大便泔白者,用四味肥儿丸。
积滞黄黑者,用四君子汤加黄连、木香。色青日久不复,或兼泄泻,或腹痛者,用六君子汤 加木香、芍药。若小便小利,大便褐色,发黄脱落,鼻下疮痍,用栀子茯苓汤。乳食少思,
胸腹膨胀,大便频数,用四味肥儿丸。仍审乳母饮食七情主之。
治验 一小儿每食停滞,大便色白而频,先用大安丸、异功散,少加炒黑黄连,一二服后,小水澄 久如泔,发热体倦,用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停食发热,先用大安丸而愈。后患腹胀,午时发热,用五味异功散而瘥。
一小儿患前症,兼自痢,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愈。但日晡微热倦怠,用补中益气汤、四 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服驱逐之剂,手足并冷,作渴少食,此脾气复伤也,用六君、升麻、柴胡而 泻止;又四味肥儿丸而愈。
\x四君子汤\x \x六君子汤\x \x加味逍遥散\x \x五味异功散\x(四方见内钓)
\x龙胆泻肝汤\x(方见疝气)
\x补中益气汤\x \x大安丸\x(保和丸加白术,二方见虚羸)
\x四味肥儿丸\x(方见寒吐)
\x栀子茯苓汤\x(即大芜荑汤,方见疳症)
<目录>卷九<篇名>吐血属性:经曰∶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盖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腑,故能入于脉。夫荣者,阴血也,所主在心,统化在脾,藏内在肝,宣布在肺,
输泄在肾,灌溉一身,滋养百脉,诸经由此而生毓焉。然血之所统者气也,故曰∶气主 之 ;血主濡之。是以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