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人参 茯苓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麸皮炒) 桔梗 甘草(炒,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x生地黄散\x 治痘疹烦热咳嗽。
生地黄 麦门冬(各一钱半) 杏仁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忌酒醋盐酸之物。
\x白虎苍术汤\x 治痘疹 症。
\x玄参升麻汤\x \x化 汤\x(三方见水痘麻痘)
\x升麻葛根汤\x(方见后)
\x干葛麦门冬汤\x \x犀角汤\x(二方见顶陷心狂)
\x快 汤\x(方见顶陷心烦)
\x六味活血散\x \x活命饮\x(二方见痘痈)
\x大连翘饮\x \x春泽汤\x \x人参羌活散\x \x葛根黄连汤\x(四方见夹疹痘)
\x五味异功散\x \x当归补血汤\x \x补中益气汤\x(三方见寒战切牙)
\x黄 六一汤\x(方见作痒抓破)
\x竹叶石膏汤\x(方见泄泻切牙)
\x射干鼠粘子汤\x(方见靥后发热)
\x甘桔防风汤\x(方见痘寒战)
\x前胡枳壳汤\x(方见痘涕唾稠粘)
\x四君子汤\x(方见不靥闷乱)
\x四顺清凉饮\x(方见大便不通)
<目录>卷十八<篇名>水痘麻痘属性:陈文宿先生云∶水痘之症,身热二三日而止,或咳嗽面赤,眼光如水,或喷嚏咳唾稠粘。与痘不同,易出易靥,不 能为害。汤民望先生云∶麻痘乃天行时气,热积于胃,胃主肌肉,故发于遍身,状如蚊子所啮。色赤者十生一死,色黑 者十死一生。此症亦与 症不同。其 症如锦纹,而但空缺处如云路之状。麻症乃遍身而无空处,但以疏密之不同耳。
麻痘初出,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赤咽喉口舌生疮,用黄连杏仁汤。若催出而成 ,烂如锦纹,或脓水腥臭,心胸咳 闷,呕吐清水,不时身热,用黄芩知母汤。初起发热,疑似之间,可服升麻汤。然麻症始终宜用麻黄汤表之,痘症表与 下皆不可。大抵发热烦渴,用升麻葛根汤。发热咳嗽,人参麦门冬汤。发热烦躁,小便不通,大连翘饮。冬寒腠理闭 塞,葛根橘皮汤。
一小儿患之,发热作渴,遍身作痛,大小便干涩。此热毒郁滞于内,用葛根麦门冬汤一剂顿安,又用解毒汤而愈。
一小儿患此,身痛发热烦躁,此风邪搏于表也,用玄参升麻汤,诸症顿解。但倦怠发搐,此脾虚为肝所侮也,用和 肝补脾汤而安。
一小儿患此,腹痛烦渴,面赤咳嗽痰涎。用升麻汤一剂,遍身如锦,用化 汤一剂而安,又用人参麦门冬散而愈。
一小儿疹隐于肉里而不现,烦渴躁热,衄血吐血或便血,用解毒汤、犀角汤,各一剂而血止,又用导赤散而愈。
一小儿患此,寒热干呕,先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而寒热止,用解毒汤而发,用生料四物汤而痊愈。
一小儿患此,五日不消,发热烦躁,右关脉洪数而有力,此胃经实热,先用化 汤一剂,又用参滑散而愈。
\x三豆饮\x 治天行痘疮,始觉即服之,多者必少,少者不出。
小赤豆 黑豆 绿豆(各一百粒) 甘草节(五钱)
上水煮熟任食之,七日自不发。
\x参滑散\x 治水痘。
地骨皮 麻黄(去节,一分) 人参 滑石 大黄(煨,一分) 知母 羌活 甜葶苈(炒,一分) 甘草(炙,
半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小盏,小麦七粒,煎数沸,每服三五匙,不可多服。
按∶前方发表散邪,疏通内热之峻剂。若遍身作痛,壮热烦躁,作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涩滞,喘嗽等症,宜用 此方。然水痘多属表邪,或发热引饮,小便赤涩者,当用升麻葛根汤。知无他症,不必用药。
\x和肝补脾汤\x 治风热疮疹,脾土不及,肝木太过。
人参 陈皮 川芎(各五分) 白术 茯苓 芍药(各七分) 柴胡 甘草(炙。各三分) 山栀(炒,四分)
上作二剂,水煎服。
\x白虎苍术汤\x 石膏(四钱) 苍术(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 甘草(五分) 粳米(一撮)
上水煎服。
\x黄连杏仁汤\x 治麻痘渐出,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赤咽喉口舌生疮,作泻。
黄连(一两) 陈皮 麻黄(去节) 杏仁(去皮尖,麸炒) 枳壳(炒) 葛根(各五钱)
上每服二钱,作泻者加浓朴、甘草。
\x黄芩知母汤\x 治麻症 烂,隐疹如锦纹,或脓腥臭,心胸闭闷,呕吐清水,温壮不时。
葛根 知母(洗) 黄芩 麻黄(去节) 陈皮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二钱,若不呕逆,去陈皮加芍药,如吐则用之。
\x升麻葛根汤\x 治疮疹初起,发热咳嗽,似伤寒未辨麻疹。
白芍药 川升麻 甘草 干葛(各等分)
上水煎,每服三钱。
\x化 汤\x 治 疹渴热最良。
人参 知母(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