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133页

治跌扑等症,伤损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
或兼饮食劳役,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尤疮疡虚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 生)
\x柴胡清肝散\x(方见胁痈)
\x地黄丸\x(方见作渴不止)
<目录>卷十六<篇名>金木所伤属性:伤损之症,皆肝经主之。若青肿不痛,或肿不消者,气血虚弱也,用十全大补汤。血出肿痛,或作寒热者,血伤而 肝火内动也,用四物、柴胡、山栀。血出不止,或发寒热者,气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柴胡。寒热而内痛 益甚者,此欲溃脓也,用参 内补散。若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用八珍汤。疮口赤而肉突者,血虚而肝火生风也,
用柴胡栀子散。若脓出不止,疮口白而肉突者,气虚而寒邪外凝也,用补中益气汤。若脓溃而仍痛,或溃而不敛,皆脾 胃虚弱也,用六君子汤。若不固元气,或敷服寒凉,则肉黯不溃,或溃而不敛,多成败症矣。可不戒哉!
一小儿伤手肿不消,日出脓水少许,饮食不思,发热恶 寒,面色痿黄,此脾胃气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月余渐愈。因饮食停滞,服克伐之剂,患处 漫肿,更作呕恶寒,余谓脾胃复伤,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治之而愈。
一女子因怒作,复伤患处出血,经行不止,臂面青赤,右关脉弦数,此肝脾二经火动,不能统摄其血也,先用小柴 胡汤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而安。
─小儿伤内 成疮,色黯久而不愈,此肝脾气血虚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后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渐愈,再用地黄 丸而痊愈。
一小儿伤臂成疮,久而不愈,寒热作渴,疮口青白不合,脓水时流,先用参、 、归、术,寒热渐愈;又用托里 散,患处色和;再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伤足成疮,外敷寒凉药,内服败毒散,久不溃腐,余谓∶至阴之处,血气罕到,又服克伐之剂,所以难腐也,
虽腐而不能敛也。遂用托里散加肉桂数剂,稍知痛而色渐赤,减桂又数剂而溃。因饮食过多,连泻二日,乃用五味异 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泻止,仍用托里散而愈。
一女子十五岁,伤手成疮,日出清脓少许,日晡发热,此元气虚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月余元气渐 复,乃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汤、异功散而愈。
一女子十四岁,修指甲误伤 痛,妄敷寒凉及服败毒之药,遂肿至手背,肉色不变,余先用内消托里散,手背渐 消,次以托里散为主,八珍汤为佐,服两月余而愈。其时有同患,误伤成疮,不固元气,专攻其伤者,俱致不起。
\x没药降圣丹\x 治伤损筋骨疼痛,或不能屈伸,及外邪内伤,筋骨缓纵,皮内刺痛,肩背拘急,身体倦怠,四肢 无力。
没药(另研) 当归(酒洗炒) 白芍药 生地黄 骨碎补( 去皮) 川乌(去皮脐) 川芎(各一两半)
自然铜(火 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飞净,一两)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与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捶碎,用水、酒各半钟,入苏木少许,煎至八分,
去苏木,空心服。
\x万金膏\x 治伤损筋骨疼痛。
龙骨 鳖甲(炙) 苦参 乌贼鱼骨 黄柏 黄芩 黄连 白芨 猪牙皂角 白敛 浓朴 草乌 川芎 木鳖子仁 当归 白芷 没药(另研) 乳香(另研。各半两) 槐枝 柳枝(各四寸长,二十一条) 清油(四斤) 黄丹(一 斤半,炒过净)
上除乳、没、黄丹外、将诸药于油内慢火煎黑色去渣,每油一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中不粘手,乃 下乳、没再搅,如硬入油些少,以不粘手为度。
\x接骨散\x 治骨折碎,或骨出HT ,先整端正,却服此药。飞禽六畜所伤,亦能治之。
鹏砂(一钱五分) 水粉 当归(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调服。后但饮苏木汤立效。
\x又方\x 皮破筋断,以胶香涂之,或以金佛草汁频涂,自然相续。
生葱(切断,一方生姜) 荆芥 土当归 上煎汤温洗,或止用葱一味煎洗亦可。
\x洁古没药散\x 止血住痛。
定粉 风化灰(各一钱) 枯白矾(三钱另研) 乳香(半钱,另研) 没药(一字另研)
上为末搽之。
塞上治扑损,瘀血在内烦闷,以热酒调服蒲黄二钱。
\x胜金丹\x 治肌肤伤损青肿,用茄子通黄极大者,切如指浓,新瓦上焙干为末,临卧,酒调服二钱,一夜消尽,
无痕迹也。
肘后治骨节伤损,瘀血不出。生铁一斤,酒三升,煎服一升饮之。若肝经实热血瘀,则肝木自甚,或兼口眼牵掣,
手足抽搐者,宜用生铁借其金气制之。若血虚肝燥生风,宜用四物、柴胡、钩藤钩,补而清之。若肝气本虚,金来克木,
宜用泻白散以清肺,六味丸以补肝。若肾虚不能生肝,亦用地黄丸以滋肾水生肝木。不可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