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64-食鉴本草-第4页

煮化。不住手搅。视水色如米泔。尝味极苦。
即倾冷水内。将松香乘热扯披。冷定坚硬。另换清水再煮。再披如前制法。不论几十次。只 以松香体质松脆。洁白。所煮之水。澄清不苦。为度。阴干研末。重罗极细。凡服此药。每 料二斤。日将白米作粥。候温。量投药末和匀。任意食之。不可多嚼。饥则再食。日进数餐。
不可更食。干饭只以菜干及笋干少许过口。一切油盐酱醋荤腥酒果糖面杂物。概行禁忌。渴 时不可吃茶。用白滚水候温。投药和匀饮之。每日约服药数钱。以渐而进。不可太多。服至 旬日。或作呕或胸膈嘈逆或大便内下诸毒物。此药力盛行。必须强服。不可中止。远年痼疾。
尽料全愈。患病未深。只须半料须眉再生。肌肤完好。筋骨展舒。平复如旧。饮食不忌。惟 猪首鹅肉。及湿毒之物。终身忌食。此方药虽平常。效应如神。予得方甚难。今不吝惜。刊 刻普传。仍盼仁人施制。功德最大。
【黄牛脑髓酒】
治远年近日。偏正头风。用牛脑髓一个。片白芷川芎末各三钱。同入磁器内。加酒煮熟。
乘热食之。尽量饮醉。醉后即卧。卧醒其病若失。
<目录><篇名>寒内容:
【五合茶】
但凡觉受风寒。头疼鼻塞。身体困痛。即用生姜大块捣烂,连须葱白。红糖胡桃捣碎。
霍山茶滚水冲一大碗。热服。微汗即愈。
【干姜粥】
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满。用粳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一两。煮熟食之。
【吴萸粥】
治冷气心痛不止。腹胁胀满。坐卧不安。用吴茱萸二分,和米煮粥食之。
【川椒茶】
治病同上。用细茶川椒各少许同煎。
【丁香熟水】
治病亦同上。用丁香一二粒捶碎。入壶。倾上滚水。其香芬芳。最能快脾利气。定痛辟 寒。
【肉桂酒】
治感寒身疼痛。用竦桂末二钱。温酒调服。腹痛泄泻。俗以生姜捣酒饮俱好。如打扑伤 坠。瘀血疼痛。用桂枝。
<目录><篇名>暑内容:
【绿豆粥】
绿豆淘净熟煮入米同煮食。最解暑。
【桂浆】
官桂末一两。炼熟。白蜜二碗。先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候冷。入磁镡中。以桂蜜二物。
搅一二百遍。用油纸一层。外加绵纸类层。以绳紧封。每日去纸一重。七日开之。气香味美。
每服一杯。能解暑渴。去热生凉。益气消痰。百病不起。
【面粥】
痢色白。而口不渴者为寒痢。用面炒过。煮米粥。调下一合。兼能治泄泻不止之病。
<目录><篇名>湿内容:
【薏苡粥】
去湿气肿胀。功胜诸药。用苡仁淘净。对配白米煮粥食之。
【郁李仁粥】
用郁李仁二两研汁。和薏苡五合。煮粥食之。治水肿腹胀喘急。二便不通。体重疼痛。
【赤小豆饮】
治水气胀闷。手足浮肿。气急烦满。用赤小豆三升。樟柳枝一升。同煮豆熟为度。空心 去枝。取豆食之。渴则饮汁。勿食别物大效。
【紫苏粥】
治老人香港脚。用家苏研末。入水取汁。煮粥将熟。谅加苏子汁。搅匀食之。
【苍术酒】
治诸般风湿疮。香港脚下重。用苍术三十斤洗净打碎。以东流水三担。浸二十日。去茎。
以汁浸面。如家酝酒法。酒熟。任意饮之。
<目录><篇名>燥内容:
【地黄粥】
滋阴润肺。及妊娠下血。胎下目赤等疾。用生地黄捣汁。每煮粥米二合。临熟入地黄汁 一合。调匀。空心食。食久。心火自降。清凉。大益人。
【苏麻粥】
治产后血晕。汗多便闭。老人血虚风秘。腹满不快。恶心吐逆。用真苏子麻子各五钱。
水淘净。微炒如泥。水滤取汁。入米煮粥。
【人乳粥】
润肺通肠。补虚养血。用肥壮人乳。候煮粥半熟。丢下人乳代汤煮熟。搅匀食之。
【甘蔗粥】
用甘蔗捣汁。入米煮粥。空心食之。能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涕吐稠粘等症。
【小麦汤】
治五淋不止。身体壮热。小便满闷。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煎渐饮。须臾即愈。
【甘豆汤】
用黑豆二合。甘草二钱。生姜七片。水煎服。治诸烦渴大小便涩。及风热入肾。
【藕蜜膏】
治虚热口渴。大便燥结。小便闭痛。用藉汁蜜各五合。生地黄汁一升。和匀微火熬成膏。
每服半匙。渐含化下。不时可用。忌食煎汁。
【四汁膏】
此膏清痰化热。下气止血。用悉尼甘蔗泥藕薄荷各等分捣汁。入瓦锅慢火熬膏频服。
【梨膏】
清火滋阴。用好黄香大梨捣汁。入上白洋糖饴糖熬膏。随时挑服。痰多者加川贝母末。
【蒸柿饼】
大柿饼放饭锅内。蒸极烂。空心热服。最能清火凉血。凡有大便燥结。痔漏便血等症。
便宜多食。
<目录><篇名>气内容:
【橘饼】
一切气逆恼怒。郁结胸膈不开。用好橘饼或冲汤,或切片细嚼。最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