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患热黄、五痔∶捣汁顿服一升,重者再服。〔证〕 (四)丹石发,冲眼目肿痛∶取根一握,洗。捣以少水,绞取汁服之。若热肿处,捣根 茎敷之。〔证〕 <目录>卷上<篇名>甘蕉内容:主黄胆。子∶生食大寒。主渴,润肺,发冷病。蒸熟曝之令口开,舂取人食之。性寒,
通血脉,填骨髓。〔证〕 <目录>卷上<篇名>蛇莓内容:(一)主胸、胃热气,有蛇残不得食。〔证〕 (二)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死亦再活。〔证〕 <目录>卷上<篇名>苦〈微寒〉内容:生食治漆疮。五月五日采,曝干作灰,敷面目、通身漆疮。不堪多食尔。〔证〕 <目录>卷上<篇名>槐实内容:(一)主邪气,产难,绝伤。〔证〕 (二)春初嫩叶亦可食,主瘾疹,牙齿诸风疼。〔证〕 <目录>卷上<篇名>枸杞〈寒〉内容:(一)无毒。叶及子∶并坚筋能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证〕 (二)根∶主去骨热,消渴。〔证〕 (三)叶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饮之,益阳事。〔证〕 (四)能去眼中风痒赤膜,捣叶汁点之良。〔证〕 (五)又,取洗去泥,和面拌作饮,煮熟吞之,去肾气尤良。又益精气。〔证〕 <目录>卷上<篇名>榆荚〈平〉内容:(一)上疗小儿痫疾,(小便不利)。〔卷·证〕 (二)又方,患石淋、茎又暴赤肿者∶榆皮三两,熟捣,和三年米醋滓封茎上。日六七 遍易。〔卷·嘉·证〕 (三)又方,治女人石痈、妒乳肿。〔卷·嘉〕 (四)案经∶宜服丹石人。取叶煮食,时服一顿亦好。高昌人多捣白皮为末,和菹菜食 之甚美。消食,利关节。〔卷·嘉·证〕 (五)又,其子可作酱,食之甚香。然稍辛辣,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
又)心腹间恶气,内消之。陈滓者久服尤良。〔卷·嘉·证〕 (六)又,涂诸疮癣妙。〔卷·证〕 (七)又,卒冷气心痛,食之瘥。〔卷·嘉·证〕 <目录>卷上<篇名>酸枣〈平〉内容:主寒热结气,安五脏,疗不能眠。〔证〕 <目录>卷上<篇名>木耳〈寒〉内容:无毒。利五脏,宣肠胃气拥、毒瓦斯,不可多食。惟益服丹石人。热发,和葱豉作羹。〔 嘉〕 <目录>卷上<篇名>桑内容:(一)桑椹∶性微寒。食之补五脏,耳目聪明,利关节,和经脉,通血气,益精神。〔心〕 (二)桑根白皮∶煮汁饮,利五脏。又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嘉〕 (三)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嘉〕 (四)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柴∶烧灰淋汁入炼五金家用。〔嘉〕 <目录>卷上<篇名>竹内容:(一)淡竹上,甘竹次。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鬼疰恶气。杀小虫,除烦热。〔 证〕 (二)苦竹叶∶主口疮,目热,喑哑。〔证〕 (三)苦竹 ∶主下热壅。〔证〕 (四)苦竹根∶细锉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三服。大下心肺五脏热毒瓦斯。〔证 〕 (五)笋∶寒。主逆气,除烦热,又动气,能发冷症,不可多食。越有芦及箭笋,新者 稍可食,陈者不可食。其淡竹及中母笋虽美,然发背闷香港脚。〔心·嘉〕 (六)苦笋不发痰。〔证〕 (七)竹笋不可共鲫鱼食之,使笋不消成症病,不能行步。〔心〕 (八)慈竹∶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色白。取洗之,和姜酱食之,主一切 赤白痢。极验。〔遗〕 (九)慈竹沥∶疗热风,和食饮服之良。〔嘉〕 (十)淡竹沥∶大寒。主中风大热,烦闷劳复。〔证〕 (十一)淡竹 ∶主噎膈,鼻衄。〔证〕 (十二)竹实∶通神明,轻身益气。〔证〕 (十三) 、淡、苦、甘外,余皆不堪,不宜人。〔证〕 <目录>卷上<篇名>吴茱萸〈温〉内容:(一)上主治心痛,下气,除咳逆,去脏中冷。能温脾气消食。〔卷·嘉〕 (二)又方,生树皮∶上牙疼痛痒等,立止。〔卷·嘉〕 (三)又,(患风瘙痒痛者),取茱萸一升,清酒五升,二味和煮,取半升去滓,以汁微 暖洗。〔卷·嘉〕 (四)如中风贼风,口偏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美清酒四升,和煮四五沸,冷服之半升 。日二服,得小汗为瘥。〔卷·嘉〕 (五)案经∶杀鬼毒尤良。〔卷·嘉〕 (六)又方∶夫人冲冷风欲行房,阴缩不怒者,可取二七粒,(嚼)之良久,咽下津液。
并用唾涂玉茎头即怒。〔卷〕 (七)又,闭目者名 子,不宜食。〔卷·嘉〕 (八)又方,食鱼骨在腹中,痛,煮汁一盏,服之即止。〔卷·心 ·嘉〕 (九)又,鱼骨刺在肉中不出,及蛇骨者,(捣吴茱萸)以封其上,骨即烂出。〔卷·心 ·嘉〕 (十)又,奔豚气冲心,兼香港脚上者,可和生姜汁饮之,甚良。〔卷·嘉〕 (十一)微温。主痢,止泻,浓肠胃。肥健人不宜多食。〔证〕 <目录>卷上<篇名>(食茱萸)〈温〉内容:(一)主心腹冷气痛,中恶,除咳逆,去脏腑冷,能温中,甚良。〔证〕 (二)又,齿痛,酒煎含之。〔证〕 (三)又,杀鬼毒。中贼风,口偏不语者,取子一升,美豉三升,以好酒五升,和煮四 五沸,冷服半升,日三四服,得汗便瘥。〔证〕 (四)又,皮肉痒痛,酒二升,水五升,茱萸子半升,煎取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