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能除血癖。曾治一妇人。本系产后身热烦呕之症。余用白薇为君。加芎、
归、
微觉 点。
【禁忌】经疏曰。凡汗多亡阳。或内虚不思食。食不消。及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 下太 【炮制】雷公曰。去须。糯米泔浸一宿。细锉。蒸拌。日晒干用。(酒洗亦可)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白前内容:味甘。性微温。无毒。感秋之气而得土之冲味以生。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呼吸欲绝。(别录)主一切气。肺气烦闷。奔豚肾气。
(大 【归经】入肺经。为泻肺下气降痰之品。(肺家要药)
【前论】寇氏曰。此能保定肺气。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佐。尤佳。
鳌按、白前性无补益。虽寇氏称其能保肺气。但其功能专于降气。气降故痰亦下。故惟 肺气 【炮制】雷公曰。生甘草水浸一伏时。去头须。焙干用。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丹皮内容:味辛苦。性微寒。无毒。禀季春之气。兼得木之性以生。可升可降。阴中微阳也。畏 贝母、大黄、菟丝子。忌蒜、胡荽。
【主治】主寒热。中风螈 。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本 经)
除 续筋 (纲 【归经】入心肝肾心包四经。为清伏火凉血热之品。(兼补剂 清血分又补血)
【前论】洁古曰。牡丹皮入肾心包。故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入肾三焦。故治有汗之骨 蒸。
究 互 精 【禁忌】经疏曰。牡丹皮本入血凉血之药。然能行血。凡女子血崩。及经行过期不尽。
均忌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姜黄内容:味辛苦。性热。得火气多金气少以生。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开宝)
治 症瘕 后败血 【归经】入脾经。兼入肝经。为破血行气之品。(血中气药)
【前论】藏器曰。姜黄辛温色黄。郁金苦寒色赤。姜黄入脾。兼治血中之气。郁金入心。
单 非 【禁忌】经疏曰。凡血虚臂痛。血虚腹痛。而非瘀血凝滞。气逆上壅作胀者。均忌。若 误用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蓬莪术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感夏末秋初之气。而得土金之味以生。降也。阳中阴也。得 良。
【主治】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鬼气。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食饮不消。酒磨服之。
又 通 【归经】入肝经。为行气破血消积之品。(肝经血分药 通肝经聚血 破气中血)
【前论】苏颂曰。此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三棱同用良。妇人方中亦多使。 庵曰。
治 旺 【禁忌】经疏曰。凡气血两虚。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均忌。
【炮制】雷公曰。于砂盆中醋磨令尽。火畔 干。筛用。苏颂曰。此物极坚。必于火灰 中煨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荆三棱内容:味苦。性平。无毒。得火土之气以生。降多于升。阴中阳也。
【主治】主老癖症瘕。积聚结块。产后恶血血结。通月水。堕胎。利气。止痛。(开宝)
治气 饮食不 【归经】入肝经兼入脾经。为散血行气消积之品。(肝经血分药破血中之气)
【前论】好古曰。三棱、蓬莪术治积块疮硬者。坚者削之也。时珍曰。能破气散结。其 功近于 【禁忌】洁古曰。三棱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忌。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海藻内容:味咸。性寒。无毒。禀海中阴气以生。降也。阴也。反甘草。
【主治】主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痛。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下十二水肿。
(本 经)疗皮间积聚暴 。瘤气结热。利小便。(别录)治气结心下满。疝气下坠。疼痛卵肿。
去 主 【归经】入胃经。通入十二经。为除热软坚润下之品。(能软老痰兼消宿饮)
【前论】洁古曰。凡瘿瘤马刀诸疮。坚而不溃者用之。经曰。咸能软坚。营卫不调。外 为浮 【禁忌】经疏曰。脾家有湿者忌。以白酒洗去咸味。焙干用。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昆布内容:味咸。性寒。无毒。得水气以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 疮。(别录)破积聚。(思邈)
【归经】入胃经。为软坚润下。除热散结之品。
【前论】东垣曰。咸能软坚。故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与海藻同功。
鳌按、昆布消坚。诚为要品。余曾用此同茯苓、归身、白术、半夏、陈皮。治梅核膈。
二帖 一物 山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蒲公英内容:味甘。性平。无毒。得水之冲气以生。降多于升。阳中阴也。
【主治】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服之。又封之。立消。(本经)
【归经】入肾经。兼入脾胃二经。为解毒散结之品。(足少阴君药)
【前论】时珍曰。古方有擦牙乌须发还少丹。甚言此草之功。盖取其能通肾也。故东垣 以为 <目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