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6-要药分剂-第19页

。降多于升。阴也。反藜芦。恶防己、
一名白参。
【主治】主专益肺气。补中。血结。惊气。除寒热。(本经)疗胸痹心腹痛。结热。邪 气 头痛 养肝 【归经】入肺经。兼入脾肾二经。为补阴泻火之品。(兼泻剂)
【前论】元素曰。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李言闻曰。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
专补 因而 【禁忌】经疏曰。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作嗽者。均忌。
<目录>卷四
补剂上<篇名>丹参内容:味苦。性微寒。降也。阴中阳也。畏咸水。反藜芦。
【主治】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除瘕破症。止烦满。益气。(本经)
养血 节疼痛 肿毒。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为去瘀生新之品。(兼泻剂 心与心包血分药)
【前论】萧炳曰。丹参治风软脚。可逐奔马。曾用实有效。
【禁忌】经疏曰。北方产者良。孕妇无故。忌。
<目录>卷四
补剂上<篇名>葳蕤内容:即玉竹。味甘。性平。无毒。禀天地清和之气。而得稼穑之甘以生。可升可降。阳中 阴也。畏咸卤。
【主治】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悦颜色。(本经)心腹中结气。虚 热。
湿 润心 及劳疟 【归经】入心肺二经。为益阴长阳之品。(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
【前论】罗天益曰。凡头痛不止者。属外感。宜发散。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宜补益。
又有 不同 症。
虚症俱用 【炮制】雷公曰。竹刀刮去皮节。洗净蜜水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目录>卷四
补剂上<篇名>白术内容:味甘。性温。无毒。禀初夏之气。正得土之冲气以生。阴中阳也。可升可降。忌蛤、
雀、桃、李、菘菜、青鱼。
【主治】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经)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
消痰 痛。胃 瘕。(大 风虚。主 (好古)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安土除痹之品。(在血补血在气补气除湿祛寒疏风辟恶)
【前论】缪仲淳曰。二术俱为阳草。故祛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药性偏长。物无兼 力。
术能 何 【炮制】备要曰。肥白者出浙地。名云头术。燥白者出宣歙。名狗头术。瘥胜于浙。糯 米泔 <目录>卷四
补剂上<篇名>金毛狗脊内容:味苦甘。性微温。无毒。禀地中清阳之气。兼感天之阳气而生。可升可降。阴 萆为使。恶香附、败酱。
【主治】主腰背强。机关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本经)疗失溺不节。男 女 脚弱 肾气虚 【归经】入肾经。兼入肝经。为补而能走之品。(平补肝肾 苦坚肾温养气甘益血)
【前论】内经曰。内不在脏腑。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名曰周痹。
仲 脊 【禁忌】经疏曰。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黄赤。口苦舌干。均忌。
【炮制】雷公曰。凡使。火燎去毛。细锉酒浸一夜。蒸半日。晒干用。
<目录>卷四
补剂上<篇名>远志内容:味甘。性温。无毒。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可升可降。阳也。得茯苓、冬葵 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
【主治】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 力。
人不迷 切痈疽。(
【归经】入心肾二经。为水火并补之品。(能通肾气上达于心)
【前论】仲淳曰。心气弱。心血少。馁怯易惊。梦寐多魇。神不守舍。怔忡健忘失志阳 痿等 鳌按、前贤皆以远志为心家药。至今守之。独海藏以为肾经气分药。时珍亦以为入肾经。
非 上 而使肾之气上通于心。故凡肾精充。肾气旺。有以上达于心者。皆心气先能充足。有以下注 故也。则强志益精治善忘。虽肾之所藏。而何莫非心欤。则前贤皆以远志为心药者。论其原 。二家以为肾药者。据其功也。故余以为入心肾二经。一以见心为主。而肾为应。一以见心 肾之不可离二也。
【禁忌】经疏曰。凡心经有实火。为心家实热。应用黄连、生地者。禁与参、术等助阳 气药 【炮制】雷公曰。凡使。去心。否则令人烦闷。甘草汤浸一宿。焙用。
<目录>卷四
补剂上<篇名>巴戟天内容:味辛甘。性微温。无毒。禀土德真阳之气。兼得天之阳和以生。可升可降。阳也。
覆盆子为使。恶雷丸、丹参。
【主治】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智。益气。(本经)疗头 面 游风 气。治 【归经】入肾经。为强阴益精之品。(肾经血分药 补助元阳 祛风除湿)
【前论】仲淳曰。五脏之劳。肾为之主。下气则火降。火降则水升。阴阳互宅。精神内 守。
元阳 【禁忌】经疏曰。凡相火炽。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烦躁口渴。大便燥结者。
均 【炮制】雷公曰。凡使。先用杞子汤浸一宿。待软。酒浸一伏时漉出。同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