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5-药鉴-第24页

血有何伤哉。畏巴豆。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蒲黄内容:气平,味甘,无毒。疗跌扑抑损,理风肿痈疮。女人月水不匀,非此莫调。产后儿枕,
非此莫去。炒则补血而且止,生则破血而兼消。佐黄柏、君故纸,崩漏殊功。同槐花、使条 芩,肠风立效。吐衄唾咯者,血热妄行也,用之立验。凝积症瘕者,血瘀乱聚也,投之即去。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肉苁蓉内容:气温,味甘酸咸,属土而有水与火。峻补精血,骤用反致动大便,脾泄者不宜用。酒洗 用之。阳事不举,必须用之,不可缺也。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张跋内容:用药之难,非顺用之难,逆用之难也。非逆用之难,逆用而与病情切合之难也。医者知 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以通治塞,以塞治通,热者热之无遗,寒者寒之无遗而已矣。然内经 有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寒因热用,热因寒用,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则又何以说也?盖塞 因塞用者,若脾虚作胀,治以参术,脾得补而胀自消也;通因通用者,若时感挟热下痢,或 中有燥屎,用调胃承气汤下之乃安,通之而愈也;寒因热用者,药本寒也,而反佐之以热;
热因寒用者,药本热,而反佐以寒,俾无格拒之患,所谓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也;用热 远热,用寒远寒者,如寒病宜投热药,热病宜投寒药,仅使中病而已,勿过用焉,过用则反 为药伤矣。故曰∶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人之善学善用耳。
余家藏有明代皖医杜文燮所编《药鉴》一书,喜其能纂集昔人用药要言,参以一己经验,
便诵习,资启发,遂志数语,以公诸世。
张耀卿一九七三年八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