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5-药鉴-第20页

寒能利水,故主除肺中水气,止唾血,消水肿,利水道也。蜜炙用之,又主理肺气,
而止咳嗽。与阿胶同用,又能治血嗽,盖阿胶补血,所忌者在敛肺耳,今得此剂以泻之,则 血得补而不患其为敛也。桑白皮乃监制阿胶之妙剂也,用之者,其可少乎。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红花内容:气温味辛,可升可降,阳也。惟入血分,专治女科。下胎死腹中,为未生圣药。疗口噤 血晕,诚已产佳品。多用破血,少用养血。大都辛温则能和血,故少用养血。若过于辛温,
则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经药中宜用之,必须酒煮。东垣以为补血虚者,为其兼血药 用之,斯能行血养血,而有补血之功也。苗捣敷游毒殊功,胭脂滴 耳立效。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桃仁内容:气寒,味苦带甘,气薄味浓,降也,阴也。入手厥阴胞络及足厥阴肝经药也。润大肠血 燥难便,去小腹血凝成块。多用逐瘀血而止痛,少用生新血而通经。盖多则苦胜,破滞气也。
少则甘夺,生新血也。然惟实症可用,若遇血枯之症,必须以滋血补血之药为主,再以此剂 佐之,自是其濡润而无闭结之患矣。孕妇所禁。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苏木内容:气寒,味甘咸,无毒。可升可降,阴也。诸血家之要药也。与川芎同用,则散头目之血 热。与红花同用,则治产后之血瘀。与皂荚刺同用,则逐痈肿之血死。与四物汤同用,则滋 骨蒸之血枯。要之热去则血凉,瘀除则血新,死逐则血活,枯滋则血润。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紫草内容:气寒,味苦,无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窍利水。其气寒,故能治肿毒 痈疽。与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疮未发。与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疮已快。攻血泡,佐以红花。
消水泡,并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医眼目之赤障。用翘连荆防兼皂荚刺,善消痈 疽之红肿。大都血家药也,无问麻痘症,无论痈疽病,无问男女杂症,但见血紫血热,及热 毒深者,俱宜用之。但泻痢则忌。糯米监制无妨。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茜草内容:气寒,味苦,无毒,阴中微阳也。疗中多蛊毒,治跌扑损伤。吐下血如烂肝,凝积血成 瘀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室女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治之皆愈。大都皆血 家药也,故血滞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红紫干枯者,用之于活血药中甚妙,外症疮 疖痈肿者,用之于排脓药中立效。其曰除乳结为痈者何?盖乳者,血之所为也,用此剂以行 之,则血行而痈自散矣。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杜仲内容:气平温,味辛甘,气味俱薄,降也,阴也,无毒。补中强志,益肾添精。腰痛不能屈者,
同芡实枣肉丸之神方,足疼不能践者,入黄 苍术煎之灵丹。除阴囊湿痒,止失精梦遗,故 大造丸补阴丸皆用之也。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牛膝内容:气平,味苦酸,无毒。调补一身虚羸,能助十二经脉。主手足寒湿痿痹,大筋拘挛。理 膀胱气化迟难,小便短少。补中续绝,益阴壮阳。填髓,除腰膝酸疼,活血,滋须发乌黑。
竹木刺入肉,嚼烂浓罨。老疟久弗痊,单煎连服。卒中不识恶毒,捣生根敷上即瘥。尿管涩 痛几危,煮浓酒饮下立愈。治妇人血症血瘕,月水行迟。疗产妇血晕血虚,儿枕痛甚。同麝 香堕胎甚捷,引诸药下走如奔。故凡病在腰腿 踝之间,必兼用之而勿缺也。故凡咽喉肿闭,
痰涎封结者,用明矾少许,同牛膝捣烂取汁,令病者仰卧,滴入鼻中,须臾痰涎涌出,效莫 如之。孕妇深忌。若欲取胎,用雄土牛膝一两,真麝香一钱捣匀,溶蜡搓成长条插入阴户,
即能堕胎。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败龟板内容:气平,味咸甘,无毒,阴之阴也。此剂禀北方阴气而生,为阴中至阴之物,大能补阴,
而治阴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补丸药多用为君。虽曰补阴,又能补心。其阴虚发热,骨蒸骨痿,
皆当用之。东垣以为强阴治崩,补遗以为去瘀血,何哉?盖由阴强而气血调和,则瘀血自去 也,总是一意。又能理小儿囟门不合,又治女子湿痒阴疮。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山茱萸内容:气平,微温,味酸涩,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药也。温胆补肾,而兴阳道。固精暖腰,
而助水脏。通九窍,匀经候。仲景八味丸以此剂为君主者,盖为滑则气脱,涩则所以收之,
故以此剂之涩,以收其滑。其曰止小便者,亦为其补肾添精,味酸能收也。
<目录>新刻药鉴卷之二<篇名>五味子内容:气温,味酸,无毒。气薄味浓,降也,阴也。肺肾二经药也。主滋肾水,收肺气。除 烦止渴生津,补虚益气强阴。霍乱泻利可止,水肿腹胀能消。冬月咳嗽肺寒,加干姜肉桂治 效。夏季神力困乏,同参 麦 服良。其曰能强筋者,以其酸入筋也。又曰能消酒毒者,何 哉?盖酒毒伤肺而肺热,得此收敛,则肺气敛而热邪释矣。又曰下气者,何哉?盖肺苦气上,
惟 引其盛也,肺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