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故名九头狮子草。味苦、辛,性温,有毒,阴中 之阳药也。主治风热积毒,脏腑不和。通十二经络,散疮痈,退黄胆。积热注于血分,肌肉 成疥癞疮疾,或多食牛马,积热成疮,或杨梅结毒,一切风热等症,服之神效。
──模板卷九 <目录>第三卷<篇名>丹参内容:\r丹参\pc80.bmp\r,味微苦,性微寒。色赤象火。入心经。补心,生血,养心,定志,
安神宁心,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一味可抵四物汤补血 之功。
──丛本卷上 <目录>第三卷<篇名>谷精草内容:\r谷精草\pc81.bmp\r,味微苦、甜,性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为清热明目之品。治 喉痹、牙痛、退翳膜、散火热,疗疮疡。
──于本卷下 <目录>第三卷<篇名>芭蕉花内容:\r芭蕉花\pc82.bmp\r,味酸、咸,性温。主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反胃 吐呃,饮食饱胀,呕吐酸痰,胸膈胀满饱闷,胃口肚腹疼痛,暖胃散痰。咸能软坚。
(附方)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口肚腹疼痛,胸膈饱胀。
芭蕉花(二钱) 水煎,点水酒服,忌鱼、羊、生、冷、蛋、蒜。
──务本卷三 <目录>第三卷<篇名>虎须草内容:\r虎须草\pc83.bmp\r,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脾二经。主治虚劳发热。服之,悦人 颜色,身体健胖。服用羊蹄筋,同煨食,但肺有痰火者食之,令人作喘,肺虚寒者良,肺热 者忌。
──务本卷三 虎须草,形似剑尖,绿叶。气味辛、苦,入手太阴、足阳明。主治诸虚百损,妇人劳。
久服延年,五经虚热最良。
──模板卷三 <目录>第三卷<篇名>山慈姑内容:\r山慈姑\pc84.bmp\r,味甘、微辛,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收敛肺气。消阴分之痰,
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止血涩血,大肠下血,痔漏疮痈之症。
(单方) 治痔疮,漏下,脓血痈疽,毒疮红肿不出头者,有脓出头,无脓即散,水煨 点水酒服。
──丛本卷下 <目录>第三卷<篇名>土茯苓(光菝)
内容:\r土茯苓\pc85.bmp\r,气味甘淡,无毒。
主治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杨梅疮。
服之最良。或误服轻粉、水银毒,周身筋骨疼痛,同防风 银花 白鲜皮 煎服,月余神效,
轻则半月。滇中方可用。
──模板卷三 <目录>第三卷<篇名>萆内容:\r萆 \pc86.bmp\r,味苦、微酸,性平。入肝、脾、膀胱经。治风寒湿气,经络、腰 膝疼痛,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丛本卷中 <目录>第三卷<篇名>水菖蒲内容:\r水菖蒲\pc87.bmp\r,味辛、苦,性温。治九种胃气疼痛,用一寸九节者良,新瓦焙 黄为末,烧酒吃一钱,良效。
(又一方)
九节菖蒲(四两) 香附子(一两) 吴茱萸(二两)为丸,每服二钱,滚水点酒服。
──丛本卷下 <目录>第三卷<篇名>山药内容:\r山药\pc88.bmp\r,味甘,性温。无毒。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
长肌肉,强阴。久服之,耳目聪明,轻身长肌,延年益寿。
──务本卷一上 <目录>第三卷<篇名>牛尾参内容:\r牛尾参\pc89.bmp\r,味辛,性温。治气血虚弱伤损,遗精冷淋,调精养神。久服填 精补髓,延年种子。
(附方) 牛尾参(五钱) 煮鸡肉、猪肉皆可。
──务本卷二 <目录>第三卷<篇名>兰花草内容:\r兰花草\pc90.bmp\r,味苦、辛,性寒。治五淋便浊,利小便,除湿热。
(附方) 治妇人赤带、或红白相间,或下阴作痒,小便急胀。
兰花草(三钱) 红牛膝(二钱) 地肤子(一钱) 水煎,点水酒服。
附案 昔一人常患鼻血之症,每月数次,服此草,断其根,其效甚远。
──务本卷二 <目录>第三卷<篇名>兰花双叶草内容:\r兰花双叶草\pc91.bmp\r,此草生山中朝阳处。形似兰花,双叶对生,根下微带黄色。
冬天开草花。味甘,性微温。有微毒。主治一切眼目云翳遮睛,服之即愈。又能救一切水肿、
气肿、血肿。
──务本卷一上 <目录>第三卷<篇名>石斛内容:\r石斛\pc92.bmp\r,味甘、淡,性平。升也,阴中之阳也。平胃气,能壮元阳,升托,
发散伤寒。
(补注)伤寒阳症,传入阴经,半表半里,或表症陷入于里,有升托发汗解表之功。退 虚劳发热;截寒热往来,形如疟症;治湿气伤经,故筋骨疼痛;升托,散湿气把住腰膝疼痛,
不得屈伸,祛湿散寒,止疼痛。
石斛汤∶昔有一女子,因身染风感寒,平素阴血虚弱,寒邪伏于三阴经,形如劳症。用 石斛汤退劳热,反作头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