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9-汤液本草-第27页

骨,填髓脑,
安五脏。治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
生漆,去长虫,半夏为之使。畏鸡子。忌油脂。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皂荚内容:气温,味辛、咸。有小毒。
引入厥阴经药。
《本草》云∶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治囊缩 ,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日华子》云∶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破坚瘕,腹中痛,能 堕胎。柏实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仲景治咳逆上气,唾浊,但坐不得卧,皂荚丸主之。杵末,一物蜜丸桐子大,用枣汤服 一丸,日三夜一。
《活人书》云∶治阴毒,正阳散内用皂荚,引入厥阴也。用之有蜜炙、酥炙、烧灰之异,
等分依方。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竹叶内容:气平,味辛。又苦大寒,辛平。无毒。
《本草》云∶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仲景 竹叶汤用淡竹叶。
《心》云∶除烦热,缓皮而益气。
《珍》云∶阴中微阳,凉心经。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竹茹内容:气微寒,味苦。
《本草》云∶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淡竹叶内容:气寒,味辛、平。
《本草》云∶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药性论》云∶淡竹叶主吐血,热毒风,压丹石药毒,止渴。
《日华子》云∶淡竹及根,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 孕妇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茎叶同用。见《局方本草》。今录附 于此。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茗苦茶内容:气微寒,味苦、甘。无毒。
入手足厥阴经。
《液》云∶腊茶是也。清头目,利小便,消热渴,下气消食,令人少睡。中风昏愦,多 睡不醒宜用此。入手足厥阴。茗苦茶,苦、甘微寒。无毒。主 疮,利小便,去痰热渴,
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 行,如何是清头目。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秦皮内容:气寒,味苦。无毒。
《液》云∶主热利下重,下焦虚。经云∶以苦坚之。故用白头翁、黄柏、秦皮,苦之剂 也。治风寒湿痹,目中青翳白膜,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惊痫,宜作汤洗目,俗呼为白 木。取皮渍水,浸出青蓝色,与紫草同用,以增光晕尤佳。大戟为之使。恶吴茱萸。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桑白皮内容:气寒,味苦、酸,甘而辛,甘浓辛薄。无毒。
入手太阴经。
《象》云∶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心》云∶甘以固元气,辛以泻肺气之有余。
《本草》云∶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 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缝金疮。出土者,杀人。续断、麻子、桂心为之使。忌 铁铅。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梓白皮内容:气寒,味苦。无毒。
《本草》云∶主热,去三虫,治目中疾。生河内山谷,今近道皆有之。木似梧桐。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紫葳内容:\x即凌霄花\x 气微寒,味酸。无毒。
《本草》云∶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茎、叶味苦,无毒 ,主痿蹶,益气。
《日华子》云∶根,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治瘀血带下,花、叶功用同。又云∶凌霄 花,治酒 ,热毒风刺,妇人血膈、游风,崩中带下。
《衍义》云∶木也,紫葳花是也。畏卤咸。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诃黎勒内容:气温,味苦。苦而酸,性平,味浓,阴也,降也。苦重酸轻。无毒。
《象》云∶主腹胀满,不下饮食;消痰下气,通利津液,破胸膈结气;治久痢赤白,肠 风。去核,捣细用。
《心》云∶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以酸补之。苦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故 嗽药中不用。俗名诃子、随风子。
《本草》云∶主冷气,心腹满,下食。仲景治气痢,以诃黎勒十枚,面裹, 灰火中煨 之。令面黄熟,去核,细研为末,和粥饮顿服。
《衍义》云∶气虚人亦宜缓缓煨熟,少服。此物能涩肠而又泄气,盖其味苦涩故尔。其 子未熟时,风飘堕者,谓之随风子。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杜仲内容:味辛、甘,平、温,无毒。阳也,降也。
《本草》云∶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脚中 酸疼,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耐老。恶蛇蜕皮、玄参。
《日华子》云∶暖,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目录>卷之五\木部<篇名>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