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风及大小肠涩,并四肢烦热,胸膈痰结。妇人不可食(苏颂)。冬至埋鹊 于圊前,辟时疾温气(时珍。出《肘后》)。
【发明】弘景曰∶凡鸟之雌雄难别者,其翼左覆右者是雄,右覆左者是雌。又烧毛作屑 纳水中,沉者是雌,浮者是雄。今云投石,恐只是鹊,余鸟未必尔。
\x脑\x 【主治】弘景曰∶五月五日取鹊脑,入术家用。
时珍曰∶按淮南《万毕术》云∶丙寅鹊脑令人相思。高诱注云∶取鹊脑雌雄各一,道 中烧之,丙寅日入酒中饮,令人相思。又媚药方中亦有用之者。则陶氏所谓术家者,亦此类 耳。
\x巢\x 【主治】多年者,烧之水服,疗颠狂鬼魅及蛊毒,仍呼祟物名号。亦敷 疮,良(
《日华》)。正旦烧灰撒门内,辟盗。其重巢柴烧研,饮服方寸匕,一日三服,治积年漏下 不断困笃者,一月取效(时珍。出《洞天录》及《千金方》。重巢者,连年重产之巢也)。
【附方】新一。
小便不禁∶重鹊巢中草一个,烧灰。每服二钱匕,以蔷薇根皮二钱,煎汤服之,日二。
(
<目录>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三<篇名>山鹊内容:(《食物》)
【释名】 (渥、学二音。《尔雅》)、 (音汗。说文)、山鹧(俗名)、赤嘴乌(《酉阳 杂俎》)。
【集解】时珍曰∶山鹊,处处山林有之。状如鹊而乌色,有文采,赤嘴赤足,尾长不能 远飞,亦能食鸡、雀。谚云∶朝 叫晴,暮 叫雨。《说文》以此为知来事之鸟。《字说》
云“能效鹰 之声而性恶,其类相值则搏”者,皆指此也。郑樵以为喜鹊,误矣。有文采如 戴花胜,人名戴 、戴 。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食之解诸果毒(汪颖)。
<目录>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三<篇名>鹘嘲内容:(宋《嘉 》。鹘,骨、猾二音)
【释名】鹘 (《尔雅》)、鹘鸠(《左传》)、 鸠(《尔雅》)、 鸠(渥、学二音)、阿 (《杂俎》)、KT (音蓝吕)。
时珍曰∶其目似鹘其形似 ( ,山鹊也),其声啁嘲,其尾屈促,其羽如 缕,故有 诸 云 【集解】禹锡曰∶鹘嘲,南北总有。似山鹊而小,短尾,有青毛冠,多声,青黑色,在 深林间,飞翔不远。北人呼为KT 鸟。《东都赋》云“鹘嘲春鸣”是也。
时珍曰∶此鸟春来秋去,好食桑椹,易醉而性淫。或云鹘嘲即戴胜,未审是否?郑樵以 为鹆,非矣。
\x肉\x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助气益脾胃,主头风目眩。煮炙食之,顿尽一枚,至验(《嘉 》。今江东俚 人呼头风为肿头。先从两项边筋起,直上入头,头闷目眩者是也)。
<目录>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三<篇名>杜鹃内容:(《拾遗》)
【释名】杜宇(《禽经》)、子 (音携)、子规(亦作秭归)、 (音弟桂。亦作 )、催归(亦作思归)、怨鸟、周燕(《说文》)、阳雀。
时珍曰∶蜀人见鹃而思杜宇,故呼杜鹃。说者遂谓杜宇化鹃,讹矣。鹃与子 、子规、
、催归诸名,皆因其声似,各随方音呼之而已。其鸣若曰“不如归去”。谚云“阳雀 叫, 央”是矣。《禽经》云∶江左曰子规,蜀右曰杜宇,瓯越曰怨鸟。服虔注《汉书》
,以 为伯劳,误矣,名同物异也。伯劳一名 ,音决,不音桂。
【集解】藏器曰∶杜鹃小如鹞,鸣呼不已。《蜀王本纪》云∶杜宇为望帝,淫其臣鳖灵 妻,乃禅位亡去。时子规鸟鸣,故蜀人见鹃鸣而悲望帝。《荆楚岁时记》云∶杜鹃初鸣,先 闻者主别离,学其声令人吐血,登厕闻之不祥。厌法,但作狗声应之。《异苑》云∶有人山 行,见一群,聊学之,呕血便殒。人言此鸟啼至血出乃止,故有呕血之事。
时珍曰∶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鸣,
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
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疮 有虫,薄切炙热贴之,虫尽乃已(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 燕之翠。则昔人亦尝食之矣。
<目录>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三<篇名>鹦内容:(《食物》)
【释名】鹦哥(俗名)、干皋。
时珍曰∶按∶《字说》云∶鹦 如婴儿之学母语,故字从婴母。亦作鹦鹉。熊太古云 ∶大者为鹦 ,小者为鹦哥。则 义又取乎此。师旷谓之干皋,李 呼为陇客,《梵书》谓 之臊陀。
【集解】时珍曰∶鹦 有数种∶绿鹦 出陇蜀,而滇南、交广近海诸地尤多,大如乌鹊 ,数百群飞,南人以为 食;红鹦 紫赤色,大亦如之;白鹦 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鸡;
五色鹦 出海外诸国,大于绿而小于白者,性尤慧利。俱丹 钩吻,长尾赤足,金睛深目,
上下目睑皆能眨动,舌如婴儿。其趾前后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