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54页

气 汤,畜血发狂用桃仁承气汤之意相同;而陈藏器乃言桃花食之患淋,何耶?
【附方】旧三,新十三。
大便艰难∶桃花为末,水服方寸匕,即通。(《千金》)。
产后秘塞,大、小便不通∶用桃花、葵子、滑石、槟榔等分,为末。每空心葱白汤服二 钱,即利。(《集验方》)。
心腹积痛∶三月三日采桃花晒干杵末,以水服二钱匕,良。(孟诜《食疗本草》)。
疟疾不已∶桃花为末,酒服方寸匕良。(《梅师方》)。
痰饮宿水∶桃花散∶收桃花阴干为末,温酒服一合,取利。觉虚,食少粥。不似转下药 也。(崔行功《纂要方》)。
香港脚肿痛∶桃花一升,阴干为末。每温酒细呷之,一宿即消。(《外台秘要》)。
腰脊作痛∶三月三日取桃花一斗一升,井华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熟,如常酿酒。
每服一升,日三服,神良。(《千金》)。
脓 不止∶桃花为末,猪脂和敷之,日二。(《千金》)。
头上秃疮∶三月三日收未开桃花阴干,与桑椹(赤者)等分作末,以猪脂和。先取灰汁 洗去痂,即涂之。(《食疗》)。
头上肥疮∶一百五日寒食节,收桃花为末。食后以水半盏调服方寸匕,日三,甚良。(崔 元亮《海上方》)。
黄水面疮∶方同上。
足上 疮∶桃花、食盐等分杵匀,醋和敷之。(《肘后方》)。
雀卵面 ∶桃花、冬瓜仁研末等分,蜜调敷之。(《圣惠》)。
干粪塞肠,胀痛不通∶用毛桃花湿者一两,和面三两,作馄饨煮熟,空心食之。日午腹 鸣如雷,当下恶物也。(《圣惠方》)。
面上粉刺, 子如米粉∶用桃花、丹砂各三两,为末。每服一钱,空心井水下,日三服。
十日知,二十日小盒饭出黑汁,面色莹白也。(《圣惠方》)。
令面光华∶三月三日收桃花,七月七日收鸡血,和涂面上。三、二日后脱下,则光华颜 色也。(《圣济总录》)。
\x叶\x 颂曰∶采嫩者名桃心,入药尤胜。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除尸虫,出疮中小虫(《别录》)。治恶气,小儿寒热客忤(大明)。疗伤寒、时 气、风痹无汗,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时珍)。
【发明】颂曰∶桃叶蒸汗法∶张文仲《备急方》治天行病,有支太医桃叶汤熏法∶用水 一石煮桃叶,取七斗,安床箦下,浓被盖卧床上,乘热熏之。少时当雨汗,汗遍去汤,速粉 之,并灸大椎穴,则愈。又陈廪丘《短剧方》,有阮河南桃叶蒸法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
可蒸之,如中风法。烧地令热,去火,以少水洒之,布干桃叶于上浓二、三寸,安席叶上卧 之,温覆得大汗,被中敷粉极燥,便瘥也。凡柏叶、麦麸、蚕砂皆可如此法用。张苗言∶曾 有人疲极汗出,卧簟受冷,但苦寒倦。四日凡八发汗,汗不出,用此法而瘥也。
时珍曰∶按∶许叔微《本事方》云∶伤寒病,医者须顾表里,循次第。昔范云为梁武帝 属官,得时疫热疾,召徐文伯诊之。是时武帝有九锡之命,期在旦夕。云恐不预,求速愈。
文伯曰∶此甚易,政恐二年后不复起尔。云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二年乎。文伯乃以火 地,布桃、柏叶于上,令云卧之。少顷汗出粉之,翌日遂愈。后二年云果卒。取汗先期,尚 能促寿;况罔顾表里时日,便欲速愈者乎?夫桃叶发汗妙法也,犹有此戒,可不慎欤?
【附方】旧九,新二。
风袭项强,不得顾视∶穿地作坑, 赤,以水洒之令冷,铺生桃叶于内。卧席上,以项 着坑上,蒸至汗出,良久即瘥。(《千金方》)。
小儿伤寒时气∶用桃叶三两,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后烧雄鼠粪二枚 服之,妙。(《伤寒类要》)。
二便不通∶桃叶杵汁半升服。冬用桃皮。(孙真人方)。
霍乱腹痛吐利∶桃叶三升切,水五升,煮一升三合,分二服。(《外台》)。
除三尸虫∶桃叶杵汁,服一升。(《外台秘要》)。
肠痔出血∶桃叶一斛杵,蒸之,纳小口器中坐,有虫自出。(《肘后方》)。
女人阴疮,如虫咬痒痛者∶生捣桃叶,绵裹纳之,日三、四易。(《食疗本草》)。
足上 疮∶桃叶捣,和苦酒敷之。(《肘后方》)。
鼻内生疮∶桃叶嫩心,杵烂塞之。无叶用枝。(《简便方》)。
身面癣疮∶日午捣桃叶,取汁搽之。(《千金》)。
诸虫入耳∶桃叶 熟塞之。或捣汁滴之。或作枕,枕一夕自出。(《梅师方》)
\x茎及白皮\x 【修治】时珍曰∶树皮、根皮皆可,用根皮尤良。并取东行者,刮去粗皮,取白皮入药。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除邪鬼中恶腹痛,去胃中热(《别录》)。治疰忤心腹痛,解蛊毒,辟疫疠,疗 黄胆身目如金,杀诸疮虫(时珍)。
【附方】旧十五,新五。
天行疫疠∶常以东行桃枝煎熬汤浴之,佳。(《类要》)。
黄胆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