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505页

>保升曰∶茎端五叶,开花青白色,所在有之,夏采苗用。
时珍曰∶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五叶。叶 长而光,有疏齿,面青背淡。七、八月结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粟,黄色四出。结实大如 龙葵子,生青熟紫,内有细子。其根白色,大者如指,长一、二尺,捣之多涎滑。傅滋《医 学集成》谓即紫葛,杨起《简便方》谓即老鸦眼睛草,《斗门方》谓即何首乌,并误矣。
【气味】酸、苦,寒,无毒。
【主治】痈疖疮肿虫咬,捣根敷之(弘景)。风毒热肿游丹,捣敷并饮汁(恭)。凉血解 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
【附方】新五。
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喉痹肿痛∶五爪龙草、车前草、马兰菊各一握。捣汁,徐咽。祖传方也。(《医学正传》)
项 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丹溪纂要》)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
初起者∶并用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碗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 之,
即散。一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跌扑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简便方》)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篇名>草内容:(《唐本草》)
【校正】
【释名】勒草(《别录》)、葛勒蔓(《蜀图经 时珍曰∶此草茎有细刺,善勒人肤,故名勒草。讹为 草,又讹为来莓,皆方音也。《别 录》勒草即此,今并为一。
【集解】恭曰∶ 草生故墟道旁。叶似蓖麻而小且薄,蔓生,有细刺。亦名葛 蔓。古 方亦时用之。
保升曰∶野处多有之。叶似大麻,花黄白色,子若大麻子。俗名葛勒蔓。夏采茎叶,曝 干用。
《别录》曰∶勒草生山谷,如栝蒌。
时珍曰∶二月生苗,茎有细刺。叶对节生,一叶五尖,微似蓖麻而有细齿。八、九月开 细紫花成簇。结子状如黄麻子。
【气味】甘、苦,寒,无毒。
【主治】勒草∶主瘀血,止精溢盛气(《别录》)。 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 疟虚热渴。煮汁或生捣汁服(恭)。生汁一合服,治伤寒汗后虚热(宗 )。疗膏淋,久痢,
疥 癞(颂)。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敷蛇蝎伤(时珍)。
【附方】旧三,新六。
小便石淋∶葛 掘出根,挽断,以杯于坎中承取汁。服一升,石当出。不出更服。(《范 汪方》)
小便膏淋∶ 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合和顿服,当尿下白汁。
尿血淋沥∶同上。产妇汗血,污衣赤色∶方同上。
久痢成疳∶葛勒蔓末,以管吹入肛门中,不过数次,如神。
新久疟疾∶用葛 草一握(一名勒蔓,去两头,秋冬用干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 二大盏,
浸药,星月下露一宿,
遍体癞疮∶ 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渍之。不过三作愈。(并韦宙《独行方》)
乌癞风疮∶葛 草三秤(切洗),益母草一秤(切)。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去 滓入瓮 中,浸浴一时方出,坐密室中,又暖汤浴一时,乃出,暖卧取汗,勿令见风。明日又浴。如 浴时瘙痒不可忍,切勿搔动,少顷渐定。后隔三日一作,以愈为度。(《圣济录》)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篇名>羊桃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鬼桃(《本经》)、羊肠(同)、
细子(并未详)。
【集解】《别录》曰∶羊桃生山林川谷及田野。二月采,阴干。
弘景曰∶山野多有。甚似家桃,又非山桃。花甚赤。子小细而苦,不堪食。《诗》云∶ 隰有 苌楚,即此。方药不复用。
保升曰∶生平泽中,处处有之。苗长而弱,不能为树。叶花皆似桃,子细如枣核,今人 呼为细子,其根似牡丹。郭璞云∶羊桃,叶似桃,其花白色,子如小麦,亦似桃形。陆玑《诗 疏》云∶叶长而狭,花紫赤色。其枝茎弱,过一尺引蔓于草上。今人以为汲灌,重而善没,
不如杨柳也。近下根,刀切其皮,着热灰中脱之,可韬笔管也。
时珍曰∶羊桃,茎大如指,似树而弱如蔓,春长嫩条柔软。叶大如掌,上绿下白,有毛,
状似苎麻而团。其条浸水有涎滑。
\x茎根\x 【气味】苦,寒,有毒。藏器曰∶甘,无毒。
【主治】 热,身暴赤色,除小儿热,风水积聚,恶疡(《本经》)。去五脏五水,大腹,
利小便,益气,可作浴汤(《别录》)。煮汁,洗风痒及诸疮肿,极效(恭)。
根∶浸酒服,治风热羸老(藏器)。
【附方】旧一,新三。
伤寒变 ,四肢烦疼,不食多睡∶羊桃十斤捣熟,浸热汤三斗,日正午时,入坐一炊久 。不过三次愈。(《千金》)
伤寒毒攻,手足肿痛∶羊桃煮汁,入少盐豉渍之。(《肘后》)
水气鼓胀,大小便涩∶羊桃根、桑白皮、木通、大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