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473页

和丸兔矢大。频纳阴中,取效。(《近效方》)
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种子方》)
赤游风丹,渐渐肿大∶五味子焙研,热酒顿服一钱,自消,神效。(《保幼大全》)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篇名>蓬内容:(音累,《本经》上品)
【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复盆(《本经》)、陵 (《别录》)、阴 (《别录》)、寒莓(《会编》)、割田 时珍曰∶蓬 与复盆同类,故《本经》谓一名复盆。此种生于丘陵之间,藤叶繁衍,蓬 蓬累累,异于复盆,故曰蓬 、陵 ,即藤也。其实八月始熟,俚人名割田 【集解】《别录》曰∶蓬 ,生荆山平泽及冤句。
弘景曰∶蓬 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颜者也。复盆是实名。李当之云∶ 是人所食莓子。以津汁 恭曰∶复盆、蓬 ,乃一物异名,本谓实,非根也。李云莓子者,近之矣。然生处不同,
沃地则子大而甘,瘠地则子细而酸。此乃子有酸味,根无酸味。陶以根酸子甘,列入果部,
重出二条,殊为孟浪。
志曰∶蓬 乃复盆之苗茎,复盆乃蓬 之子也。按《切韵》∶莓音茂,其子复盆也。
者,藤也 颂曰∶蓬 是复盆苗,处处有之,秦吴尤多。苗短不过尺,茎叶皆有刺,花白,子赤黄,
如半弹丸大,而下有蒂承之,如柿蒂,小儿多食之。五月采实,其苗叶采无时。江南谓之莓,
然其地所生差晚,三月始有苗,八、九月 士良曰∶今观采取之家说,蓬 似蚕莓子,红色而大,其味酸甘,叶似野蔷薇,有刺。
复盆子小,其苗各别。诸家本草不识,故皆说蓬 是复盆子之根。
大明曰∶莓子是蓬 子也。树莓是复盆子也。
宗 曰∶蓬 非复盆也,别是一种,虽枯败而枝梗不散,今人不见用此。
藏器曰∶其类有三种,惟四月熟,状如复盆子,而味甘美者,为是。余不堪入药。
机曰∶蓬 ,徽人谓之寒莓。沿堑作丛蔓生,茎小叶密多刺。其实四、五十颗作一朵,
一朵大如盏面,霜后始红。苏颂《图经》以此注复盆,误矣。江南复盆,亦四五月熟,何尝 差晚耶?复盆茎粗叶疏,结实大而疏散,不似寒莓,茎细叶密,结实小而成朵。一则夏熟,
一则秋熟,岂得同哉?
时珍曰∶此类凡五种。予尝亲采,以《尔雅》所列者校之,始得其的。诸家所说,皆未 可信也。一种藤蔓繁衍,茎有倒刺,逐节生叶,叶大如掌,状类小葵叶,面青背白,浓而有 毛,六、七月开小白花,就蒂结实,三、四十颗成簇,生则青黄,熟则紫黯,微有黑毛,状 如熟椹而扁,冬月苗叶不凋者,俗名割田 ,即本草所谓蓬 也。一种蔓小于蓬 ,亦有钩 刺,一枝五叶,叶小而面背皆青,光薄而无毛,开白花,四、五月实成,子亦小于蓬 而稀 疏,生则青黄,熟则乌赤,冬月苗凋者,俗名插田 ,即本草所谓复盆子,《尔雅》所谓 ,
缺盆也。此二者俱可入药。一种蔓小于蓬 ,一枝三叶,叶面青,背淡白而微有毛,开小白 花,四月实熟,其色红如樱桃者,俗名 田 ,即《尔雅》所谓 者也。
故郭璞注云∶ 即莓也。子似复盆而大,赤色,酢甜可食。此种不入药用。一种树生者,
树 高四五尺,叶似樱桃叶而狭长,四月开小白花,结实与复盆子一样,但色红为异,俗亦名 ,即《尔雅》所谓山莓,陈藏器《本草》所谓悬钩子者也。详见本条。一种就地生蔓,长数 寸,开黄花,结实如覆盆而鲜红,不可食者,本草所谓蛇莓也。见本条。如此辨析,则蓬 、复盆自定矣。李当之、陈士良、陈藏器、寇宗 、汪机五说近是,而欠明悉。陶弘景以蓬 为根,复盆为子;马志、苏颂以蓬 为苗,复盆为子;苏恭以为一物;大明以树生者为复 盆。皆臆说,不可据。
【气味】酸,平,无毒。《别录》曰∶咸。士良曰∶甘、酸,微热。
【主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久服轻身不老(《本经》)。疗 暴中风,身热大惊(《别录》)。益颜色,长发,耐寒湿(恭)。
【发明】见复盆子下。
【附方】新一。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篇名>复盆子内容:(《别录》上品)
【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 (《尔雅》。音奎)、 (《尔雅》)、西国草(《图经》)、毕楞伽(《图经》)、
大麦莓 当之曰∶子似复盆之形,故名之。
宗 曰∶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
时珍曰∶五月子熟,其色乌赤,故俗名乌 、大麦莓、插田 ,亦曰栽秧 。甄权《本 草》一名马 ,
【集解】《别录》曰∶五月采。
藏器曰∶佛说苏密那花点灯,正言此花也。其类有三种,以四月熟,状如复盆子,味甘 美者为是,余不堪入药。今人取茅莓当复盆,误矣。
宗 曰∶处处有之,秦州、永兴、华州尤多。长条,四、五月红熟,山中人及时采来卖。
其味酸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