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437页

空。其叶大如瓠叶,每叶凡五尖。夏秋间丫里抽出花穗,累 累黄色。每枝结实数十颗,上有刺,攒簇如 毛而软。凡三、四子合成一颗,枯时劈开,状 如巴豆,壳内有子,大如豆。壳有斑点,状如牛 。再去斑壳,中有仁,娇白如续随子仁,
有油可作印色及油纸。子无刺者,良;子有刺者,
\x子\x 【修治】 曰∶凡使勿用黑夭赤利子,缘在地蒌上生,是颗两头尖有毒。其蓖麻子,节 节有黄黑斑。凡使以盐汤煮半日,去皮取子研用。
时珍曰∶取蓖麻油法∶用蓖麻仁五升捣烂,以水一斗煮之,有沫撇起,待沫尽乃止。去 水,以沫煎至点灯不炸、滴水不散为度。
【气味】甘、辛,平,有小毒。
时珍曰∶凡服蓖麻者,一生不得食炒豆,犯之必胀死。其油能伏丹砂、粉霜。
【主治】水症。以水研二十枚服之,吐恶沫,加至三十枚,三日一服,瘥则止。
又主风虚寒热,身体疮痒浮肿,尸疰恶气,榨取油涂之(《唐本》)。研敷疮痍疥癞。涂 手足心,催生(大明)。治瘰 。取子炒熟去皮,每卧时嚼服二三枚,渐加至十数枚,
有效(宗 )。主偏风不遂,口眼 斜,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 喘香港脚,毒肿 丹 瘤,汤火伤,针刺入肉,
毒(时珍)。
【发明】震亨曰∶蓖麻属阴,其性善收,能追脓取毒,亦外科要药。
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胶血者用之。
时珍曰∶蓖麻仁甘辛有毒热,气味颇近巴豆,亦能利人,故下水气。其性善走,能开通 诸窍经络,故能治偏风、失音口噤、口目 斜、头风七窍诸病,不止于出有形之物而已。盖 鹈鹕油能引药气入内,蓖麻油能拔病气出外,故诸膏多用之。一人病偏风,手足不举。时珍 用此油同羊脂、麝香、鲮鲤甲等药,煎作摩膏,日摩数次,一月余渐复。兼服搜风化痰养血 之剂,三月而愈。一人病手臂一块肿痛,亦用蓖麻捣膏贴之,一夜而愈。一人病气郁偏头痛,
用此同乳香、食盐捣 太阳穴,一夜痛止。一妇产后子肠不收,捣仁贴其丹田,一夜而上。
此药外用屡奏奇勋,但内服不可轻率尔。或言捣膏以箸点于鹅马六畜舌根下,即不能食,或 点肛内,即下血死,其毒可知矣。
【附方】旧九,新三十二。
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铜锅盛油,着酒中一日,煮之令熟。
细细服之。(《外台秘要》)
口目 斜∶蓖麻子仁捣膏,左贴右,右贴左,即正。《妇人良方》∶用蓖麻子仁七七粒,
研作 饼,右 安在左手心;左 ,安在右手心,却以铜盂盛热水坐药上,冷即换,五 一方∶用蓖麻子仁七七粒,
巴豆十九粒,麝香五分,作饼如上用。
风气头痛不可忍者∶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解发出气,甚验。《德 生堂 方》∶用蓖麻油纸剪花,贴太阳亦效。又方∶蓖麻仁半两,枣肉十五枚,捣涂纸上,卷筒插 入鼻中,下清涕即止。
八种头风∶蓖麻子、刚子各四十九粒(去壳),雀脑芎一大块。捣如泥,糊丸弹子大,
线穿挂 风处阴干。用时先将好末茶调成膏子涂盏内,后将炭火烧前药烟起,以盏覆之。待烟尽,以 百沸葱汤点盏内茶药服之。后以绵被裹头卧,汗出避风。(《袖珍方》)
鼻窒不通∶蓖麻子仁(去皮)三百粒,大枣(去皮核)十五枚。捣匀,绵裹塞之。一日 一易,三十余日闻香臭也。(《普济方》)
天柱骨倒,小儿疳疾及诸病后,天柱骨倒,乃体虚所致,宜生筋散贴之∶木鳖子六个(去 壳),
蓖麻子六十粒(去壳)。研匀。先包头擦项上令热,以津调药贴之。(《郑氏小儿方》)
五种风痫,不问年月远近∶用蓖麻子仁二两,黄连一两,用银石器纳水一大碗,文武火 煮之。
干即添水,三日两夜取出黄连,只用蓖麻风干,勿令见日,以竹刀每个切作四段。每服二十 段,食后荆芥汤下,日二服。终身忌食豆,犯之必腹胀死。(《卫生宝鉴》)
舌上出血∶蓖麻子油纸燃,烧烟熏鼻中,自止。(《摘玄方》)
舌胀塞口∶蓖麻仁四十粒,去壳研油涂纸上,作燃烧烟熏之。未退再熏,以愈为度。有 人舌 肿退场门外,一村人用此法而愈。(《经验良方》)
急喉痹塞,牙关紧急不通,用此即破∶以蓖麻子仁研烂,纸卷作筒,烧烟熏吸即通。或 只取油作捻尤妙。名圣烟筒。
咽中疮肿∶《杜壬方》∶用蓖麻子仁一枚,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服之,连进二、三服 效。
《三因方》∶用蓖麻仁、荆芥穗等分。为末,蜜丸。绵包噙,咽之。
水气胀满∶蓖麻子仁研,水解得三合。清旦一顿服尽,日中当下青黄水也。或云壮人止 可服 五粒。(《外台秘要》)
香港脚作痛∶蓖麻子七粒,去壳研烂,同苏合香丸贴足心,痛即止也。(《外台秘要》)
小便不通∶蓖麻仁三粒,研细,入纸捻内,插入茎中即通。(《摘玄方》)
喘咳嗽∶蓖麻子去壳炒熟,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