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子\x 【气味】苦,寒,无毒。时珍曰∶甘,寒。
【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本经》)。
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别录》)。治阴卵 疾,去热风,可 作汤沐浴。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甄权)。治客热丹肿(《日华》)。
【发明】藏器曰∶众病皆起于虚。虚而多热者,加地肤子、甘草。
【附方】旧三,新七。
风热赤目∶地肤子(焙)一升,生地黄半斤,取汁和作饼,晒干研末。每服三钱,空心 酒服。
目痛眯目∶凡目痛及眯目中伤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频注目中。(王焘《外台秘要》)
雷头风肿,不省人事∶落帚子同生姜研烂,热冲酒服,取汗即愈。(《圣济总录》)
胁下疼痛∶地肤子为末,酒服方寸匕。(《寿域神方》)
疝气危急∶地肤子(即落帚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简便方》)
狐疝阴 ,超越举重,卒得阴 ,及小儿狐疝,伤损生 ∶并用地肤子五钱,白 术二钱半,桂心五分,为末。饮或酒服三钱,忌生葱、桃、李。(《必效方》)
腰痛积年,有时发动∶六月、七月取地肤子,干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肘后》)
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圣惠方》)
妊娠患淋,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子十二两,水四升,煎二升半,分服。(《子母秘 录》)
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煎汤频洗。(《寿域神方》)
\x苗叶\x 【气味】苦,寒,无毒。
时珍曰∶甘、苦。烧灰煎霜,制砒石、粉霜、水银、硫黄、雄黄、 砂。
【主治】捣汁服,主赤白痢,烧灰亦善。煎水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别录》)。主大 肠泄泻,和气 【发明】时珍曰∶按虞抟《医学正传》云∶抟兄年七十,秋间患淋,
日,百方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捣自然汁,服之遂通。至贱之物,有回生之功如此。时 珍按∶《圣惠方》治小便不通,用地麦草一大把,水煎服。古方亦常用之。此物能益阴气,
通小肠。无阴则阳无以化,亦东垣治小便不通,用黄柏、知母滋肾之意。
【附方】新一。
物伤睛陷, 肉突出∶地肤(洗去土)二两。捣绞汁,
每点少许。冬月以干者煮浓汁。(《圣惠方》)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篇名>瞿麦内容:(瞿音劬。《本经》中品)
【释名】蘧麦(《尔雅》)、巨句麦 竹(《日华》)、南天竺草(《纲目》)。
弘景曰∶子颇似麦,故名瞿麦。
时珍曰∶按陆佃解《韩诗外传》云∶生于两旁谓之瞿。此麦之穗旁生故也。《尔雅》作 遽。有渠、衢二音。《日华本草》云∶一名燕麦,
一名杜姥草者,误矣。燕麦即雀麦,雀瞿二字相近,传写之讹尔。
【集解】《别录》曰∶瞿麦生太山山谷,立秋采实阴干。
弘景曰∶今出近道。一茎生细叶,花红紫赤色可爱,合子叶刈取之,子颇似麦子。有两 种,一种微大,花边有叉丫,未知何者是也?今市人皆用小者。复一种,叶广相似而有毛,
花晚而甚赤。按∶ 颂曰∶今处处有之。苗高一尺以来,叶尖小青色,根 紫黑色,形如细蔓荆。花红紫赤色,亦似映山红,二月至五月开。七月结实作穗,子颇似麦 。河阳河中府出者,苗可用。淮甸出者根细,村民取作刷帚。《尔雅》谓之大菊,《广雅 》谓之茈萎是也。
时珍曰∶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余 ,梢间开花。田野生者,花大如钱,红紫色。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妩媚,有红白粉红紫赤 斑烂数色,俗呼为洛阳花。结实如燕麦,内有小黑子。其嫩苗炸熟水淘过,可食。
\x穗\x 【修治】 曰∶凡使只用蕊壳,不用茎叶。若一时同使,即空心令人气噎、小便不禁也。
用时以 竹沥浸一伏时,漉晒。
【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辛。权曰∶甘。
之才曰∶ 草、牡丹为之使,恶螵蛸,伏丹砂。
【主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本 经》)。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 血块排脓(《大明》)。
\x叶\x 【主治】痔 并泻血,作汤粥食。又治小儿蛔虫,及丹石药发。并眼目肿痛及肿毒,捣 敷。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大明)。
【发明】杲曰∶瞿麦利小便为君主之用。
颂曰∶古今方通心经、利小肠为最要。
宗 曰∶八正散用瞿麦,今人为至要药。若心经虽有热,而小肠虚者服之,
则心热未退,而小肠别作病矣。盖小肠与心为传送,故用此入小肠。本草并不治心热。若心 无大热,止治其心,或制之不尽,当求其属以衰之可也。
时珍曰∶近古方家治产难,有石 竹花汤,治九孔出血,有南天竺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