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210页

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造化指南》云∶炉甘石受黄金、白银之气熏陶,三 十年方能结成。以大秽浸及砒煮过,皆可点化,不减三黄。崔 《外丹本草》云∶用铜一斤,
炉甘石一斤,炼之即成 石一斤半。非石中物取出乎?真 石生波斯,如黄金,烧之赤而不 黑。
【修治】时珍曰∶凡用炉甘石,以炭火 红,童子小便淬七次,水洗净,研粉,水飞过,
晒用。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 (时珍)。
【发明】时珍曰∶炉甘石,阳明经药也。受金银之气,故治目病为要药。时珍常用炉甘 石( 淬)、海螵蛸、硼砂各一两。为细末,以点诸目病,甚妙。入朱砂五钱,则性不粘也。
【附方】新十五。
目暴赤肿∶炉甘石(火 尿淬)、风化硝等分。为末。新水化一粟点之。(《御药院方》)
诸般翳膜∶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用一字,沸汤化开,温洗,日三次。(《宣 明方》)一切目疾∶真炉甘石半斤,用黄连四两。锉豆大,银石器内,水二碗,煮二伏时,
去黄连为末,入片脑二钱半,研匀罐收。每点少许,频用取效。又方∶炉甘石( )一钱,
盆 硝一钱。为末。热汤泡洗。目中诸病∶石连光明散∶治眼中五轮八廓诸证,神效。炉甘石半 斤,取如羊脑、鸭头色者,以桑柴灰一斗,火 赤研末,用雅州黄连各四两,切片,煎水浸 石,澄取粉,晒干。用铅粉二定,以二连水浸过,炒之。雄黄研末。每用甘石、铅粉各三分,
雄黄一分,片脑半分。研匀,点眼甚妙。(张氏方)
目暗昏花∶炉甘石(火 ,童尿淬七次)、代赭石(火 ,醋淬七次)、黄丹(水飞)各 四两。
为末;白沙蜜半斤,以铜铛炼去白沫,更添清水五、六碗,熬沸下药,文武火熬至一碗,滴 水不散,以夹纸滤入瓷器收之。频点日用。(《卫生易简方》)
烂弦风眼∶刘长春方∶治风眼流泪,烂弦。白炉甘石四两,火 童尿淬七次,地上出毒 三日,细研。每用椒汤洗目后,临卧点三、四次,次早以茶汤洗去,甚妙。又方∶炉甘石一 斤(火 ),黄连四两,煎水淬七次,为末,入片脑。每用点目。《宣明眼科方》∶用炉甘石、
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为末。入片脑、麝香各少许,收点。《卫生易简方》∶用炉甘石二两。以黄连一两煎水,
入童尿半盏再熬,下朴硝一两又熬成。以火 石淬七次,洗净为末,入蜜陀僧末一两研匀,
收点之。
耳出汁 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为末,缴净吹之。(《普济方》)
齿疏陷物∶炉甘石( )、寒水石等分。为末。每用少许擦牙,忌用刷牙,久久自密。(《集 玄方》)
漏疮不合∶(童尿制)炉甘石、牡蛎粉,外塞之,内服滋补药。(《杂病治例》)
下疳阴疮∶炉甘石(火 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为末。麻油调敷,立愈。(通 妙邵真人方)
阴汗湿痒∶炉甘石一分,真蚌粉半分。研粉扑之。(《直指方》)
<目录>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篇名>井泉石内容:(宋《嘉 》)
【释名】时珍曰∶性寒如井泉,故名。
【集解】禹锡曰∶井泉石,近道处处有之,以出饶阳郡者为胜。生田野中间,穿地深丈 余得之。形如土色,圆方长短大小不等,内实而外圆,重重相叠,采无时。又一种如姜石者,
时人多指为井泉石,非是。
颂曰∶深州城西二十里,剧家村出之。
【修治】禹锡曰∶凡用,细研水飞过。不尔,令人淋。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诸热,解心脏热结,热嗽,小儿热疳,雀目青盲,眼赤肿痛,消肿毒。得决明、
菊花,疗小儿眼疳生翳膜。得大黄、栀子,治眼睑肿赤(《嘉 》)。
【附方】新四。
膀胱热闭,小便不快∶井泉石、海金沙、车前子、滑石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蜜汤 下。(《圣济录》)
风毒赤目∶井泉石半两,井中苔(焙)、谷精草一两,豉(焙)一合。为末。每服二钱,
空心井华水服。(《圣济录》)
产后搐搦,俗名鸡爪风。舒筋散∶用井泉石四两(另研),天麻(酒浸)、木香各一两,
人参、川芎、官桂、丁香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大豆淋酒调下,出汗即愈。(《宣明方》)
痤痱瘙痒∶井泉石(生)三两,寒水石( )四两,脑子半钱。为末扑之。(《圣济录》)
<目录>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篇名>无名异内容:(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无名异,瘦词也。
【集解】志曰∶无名异出大食国,生于石上,状如黑石炭。番人以油炼如 石,嚼之如 饧。
颂曰∶今广州山石中及宜州南八里龙济山中亦有之。黑褐色,大者如弹丸,小者如黑石 子,采无时。
曰∶无名异形似石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