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泥

内容:(《纲目》)
【主治】主蜂蝎诸虫咬,取涂之(时珍)。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粪坑底泥

内容:(《纲目》)
【主治】发背诸恶疮,阴干为末,新水调敷,其痛立止(时珍)。
【附方】新一。
疔肿∶粪下土、蝉蜕、全蝎等分。捣作钱大饼,香油煎滚,温服。以滓敷疮四围,疔自
出也。(《圣济总录》)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檐溜下泥

内容:(《纲目》)
【主治】猪咬、蜂螫、蚁叮、蛇伤毒,并取涂之。又和羊脂,涂肿毒、丹毒(时珍)。
【附方】新一。
蝎虿螫叮∶蝎有雌雄∶雄者痛在一处,以井底泥封之,干则易;雌者痛牵诸处,以瓦沟
下泥封之。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肘后方》)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田中泥

内容:(《纲目》)
【主治】马蝗入人耳,取一盆枕耳边,闻气自出。人误吞马蝗入腹者,酒和一、二升服,
当利出(时珍)。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井底泥

内容:(《证类》)
【气味】至冷。
【主治】涂汤火疮(《证类》)。疗妊娠热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护胎气(时珍)。
【附方】新五。
头风热痛∶井底泥和大黄、芒硝末,敷之。(《千金方》)
胎衣不下∶井底泥,以鸡子大,井华水服,即下。(《集玄方》)
卧忽不寤∶勿以火照,但痛啮其踵及足拇趾甲际,而多唾其面,以井底泥涂其目,令人
垂头入井中,呼其姓名,便苏也。(《肘后方》)
小儿热疖∶井底泥敷其四围。(《谈野翁方》)
蜈蚣螫人∶井底泥频敷之。(《千金方》)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乌爹泥

内容:(《纲目》)
【释名】乌叠泥(《纲目》)、孩儿茶。
时珍曰∶乌爹,或作乌丁,皆番语,无正字。
【集解】时珍曰∶乌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罗、老挝诸国,今云南等地造之。云是细茶
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其块小而润泽者,为上;
块大而焦枯者,次之。
【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时珍)。
【附方】新八。
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良。(《本草权度》)
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之。《积德堂方》∶治走马牙疳,用孩儿茶、雄黄、
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
下疳阴疮∶外科用孩儿茶末,米泔洗净,敷之神效。或加胡黄连等分。《纂奇方》∶孩儿
茶一钱,珍珠一分,片脑半分,为末敷之。唐氏用孩儿茶一钱,轻粉一分,片脑一字。为末
搽之。
痔疮肿痛∶孩儿茶、麝香为末,唾津调敷。(孙氏《集效方》)
脱肛气热∶孩儿茶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为末,人乳搽肛上,热汁自下而肛收也。
亦治痔疮。(董炳方)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弹丸土

内容:(《拾遗》)
【主治】妇人难产,热酒服一钱(藏器)。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自然灰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南海畔,状如黄土,灰可浣衣。琉璃、玛瑙、玉石,以此灰埋之,
即烂如泥,至易雕刻。
【主治】白癜风、 疡风,重淋取汁,和醋敷之。以布揩破乃敷之,为疮勿怪(藏器)。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伏龙肝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灶心土。
弘景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以迂隐其名尔。今人又
用广州盐城屑,以疗漏血瘀血,亦是近月之土,盖得火烧之义也。
曰∶凡使,勿误用灶下土。其伏龙肝,是十年以来,灶额内火气积久自结,如赤色石
,中黄,其形貌八棱,取得研细,以水飞过用。
时珍曰∶按《广济历》作灶忌日云∶伏龙在不可移作。则伏龙者,乃灶神也。《后汉书
》言∶阴子方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形。注云∶宜市买猪肝泥灶,令妇孝。则伏龙肝之名义,又
取此也。临安陈舆言∶砌灶时,纳猪肝一具于土,俟其日久,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