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水之二

<篇名>节气水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
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月令通纂》云∶正月初一至十二日止,一日主一月。每旦以瓦
瓶秤水,视其轻重,重则雨多,轻则雨少。观此,虽一日之内,尚且不同,况一月乎。立春、
清明二节贮水,谓之神水。
【主治】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散及药酒,久留不坏。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节,及腊日水。
【主治】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与雪水同功。
立秋日五更井华水
【主治】长幼各饮一杯,能却疟痢百病。
重午日午时水
【主治】宜造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
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
【主治】并有毒。造药,酿酒、醋一应食物,皆易败坏。人饮之,亦生脾胃疾(并时珍)。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醴泉

内容:(《拾遗》)
【释名】甘泉。
时珍曰∶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无常处,王者德至渊泉,时代升平,则醴泉
出,可以养老。《瑞应图》云∶醴泉,水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草木皆茂;饮之令
人多寿。《东观记》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人饮之者,痼疾皆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之。又止热消渴及反胃霍乱为上,
亦以新汲者为佳(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玉井水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而毛发黑。玉既
重宝,水又灵长,故有延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寿者,岂非玉石津液之功乎。太华山有玉水溜
下,土人得服之,多长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乳穴水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秤之
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钟乳同功(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温汤

内容:(《拾遗》)
【释名】温泉(《纲目》)、沸泉。
藏器曰∶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当其热处,可
猪羊、熟鸡子也。
时珍曰∶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
唯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 石泉,不甚作气也。朱
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
【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
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患,不宜轻入(藏器)。
【发明】颖曰∶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
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碧海水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东方朔《十洲记》云∶夜行海中,拨之有火星者,咸水也。色既碧,
故曰碧海。
时珍曰∶海乃百川之会。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其味咸,其色黑,水行
之正也。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盐胆水

内容:(《拾遗》)
【释名】卤水。藏器曰∶此乃盐初熟,槽中沥下黑汁也。时珍曰∶盐下沥水,则味苦
不堪食。今人用此水,收豆腐。独孤滔云∶盐胆煮四黄,焊物。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 蚀疥癣, 疾虫咬,及马牛为虫蚀,毒虫入肉生子。六畜饮一合,当时死
,人亦然。凡疮有血者,不可涂之(藏器)。痰厥不省,灌之取吐,良(时珍)。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篇名>阿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