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玉水溜 下,土人得服之,多长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乳穴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秤之 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钟乳同功(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温汤内容:(《拾遗》)
【释名】温泉(《纲目》)、沸泉。
藏器曰∶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当其热处,可 猪羊、熟鸡子也。
时珍曰∶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
唯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 石泉,不甚作气也。朱 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
【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
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患,不宜轻入(藏器)。
【发明】颖曰∶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 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碧海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东方朔《十洲记》云∶夜行海中,拨之有火星者,咸水也。色既碧,
故曰碧海。
时珍曰∶海乃百川之会。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其味咸,其色黑,水行 之正也。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盐胆水内容:(《拾遗》)
【释名】卤水。藏器曰∶此乃盐初熟,槽中沥下黑汁也。时珍曰∶盐下沥水,则味苦 不堪食。今人用此水,收豆腐。独孤滔云∶盐胆煮四黄,焊物。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 蚀疥癣, 疾虫咬,及马牛为虫蚀,毒虫入肉生子。六畜饮一合,当时死 ,人亦然。凡疮有血者,不可涂之(藏器)。痰厥不省,灌之取吐,良(时珍)。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阿井水内容:(《纲目》)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下膈,疏痰,止吐(时珍)。
【发明】时珍曰∶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沈括《笔谈》云∶古说济水伏 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下皆是流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其性趣下,清 而且重,用搅浊水则清,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又青州范公泉,亦济水所注,其水用造 白丸子,利膈化痰。《管子》云∶齐之水,其泉青白,其人坚劲,寡有疥瘙,终无 酲。
水性之不同如此。陆羽烹茶,辨天下之水性美恶,烹药者反不知辨此,岂不戾哉!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山岩泉水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尔雅》云∶水正出,曰滥泉 ;悬出,曰沃泉;仄出曰 泉。其泉源远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为良;其山有黑土毒 石恶草者不可用。陆羽云∶凡瀑涌漱湍之水,饮之令人有颈疾。
颖曰∶昔在浔阳,忽一日城中马死数百。询之,云∶数日前雨,洗出山谷中蛇虫之毒,
马饮其水然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名曰洗肠,勿令腹空,空则更 服。人皆惧此,然尝试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脏寒,当以意消息之(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古冢中水内容:(《拾遗》)
【主治】有毒,杀人。洗诸疮皆瘥(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粮罂中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乃古冢中食罂中水也,取清澄久远者佳。古文曰∶蔗留余节,瓜表遗 犀。言二物不烂,余皆成水也。
【气味】辛,平,有小毒。
【主治】鬼气中恶疰忤,心腹痛,恶梦鬼神,杀蛔虫。进一合,不可多饮,令人心闷。
又云,洗眼见鬼,未试(藏器)。
【附方】新一。噎疾∶古冢内罐罂中水,但得饮之即愈,极有神效。(《寿域方》)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赤龙浴水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此泽间小泉有赤蛇在中者,人或遇之,经雨取水服。
【气味】有小毒。
【主治】瘕结气,诸瘕,恶虫入腹,及咬人生疮者(藏器)。
<目录>水部第五卷\水之二<篇名>车辙中水内容:(《纲目》)
【释名】时珍曰∶辙,乃车行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