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2-本草思辨录-第51页

贼鱼由寒乌入水而化,其骨白,骨为肾之合,而色白则属肺,是为摄气入血,故能化 血中之气。肉腴润而骨独燥,又能燥血中之湿。血闭症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者,血为气 郁也。漏下赤白、阴蚀、肿痛、疮多脓汁者,血为湿乱也。治以乌贼鱼骨,如磁石之引针,
琥珀之拾芥矣。
再以惊气入腹之旨绎之,惊则气乱,入腹则气下趋而靡所止。乌贼鱼能于水中下碇粘石,
又何患惊气之不止哉。
<目录>卷四<篇名>龟甲内容:水族离水则僵,陆虫没水辄毙。惟龟常湛于水固生,终令居陆亦生,所以能治水火相啮 之病。轻狡者迟重则殆,迟重者不能轻狡,惟龟腹背自迟重,首尾四肢自轻狡,所以能治中 外不相应之病。衷甲者,以其坚为蔽,以其裹为卫,惟龟虽有甲,而纵横成理,片片可 。
虽可 而上下紧裹,无少罅隙,所以能治当开不开、当阖不阖、并开阖参争之病。漏下赤白、
小儿囟不合,非不阖乎。症瘕非不开乎。疟非开阖之参争乎。五痔、阴蚀、小儿头疮难燥,
非水火之相啮乎。湿痹四肢重弱,非中外之不相应乎。盖人之一身,无不以水火为枢机。水 与火相违,则气张而体不随之张,气翕而体不随之翕,此能助之张助之翕。火无水养者,此 能滋其水;水为火格者,此能熄其火。以至水停幽隐而火之途径难通,火善萌动而水之滋溉 不及,均借此以增损维系之。此邹氏之论,自来注家无此精当,为略更数字而存之。
龟甲所治之水,非流动之水;所治之火,非披猖之火。邹氏所论之水火,正须善会。张 氏云∶龟甲能引阳气下归,复通阴气上行。可与邹说并参。惟阴阳以理言,水火以证言耳。
凡人静则明生,龟居四灵之一而静镇不扰,故能收摄嚣浮而灵明自浚。诸家谓为滋,原 非不是,要不如别录资智二字品题之妙。
<目录>卷四<篇名>鳖甲、牡蛎内容:鳖甲牡蛎之用,其显然有异者,自不致混于所施。惟其清热 坚,人每视为一例,漫无 区分。不知此正当明辨而不容忽者。甲介属金,金主攻利,气味咸寒则入阴,此二物之所同,
清热 坚之所以并擅;而其理各具,其用亦因而分。鳖有雌无雄,其甲四围有肉裙,以肉裹 甲,是为柔中有刚,阴中有阳。蛎有雄无雌, 相连如房,房内有肉,是为刚中有柔,阳 中有阴。鳖介属而卵生色青,则入肝而气沉向里。蛎介属而化生色白,且南生东向,得春木 之气,则入肝而气浮向外。向里则下连肾,向外则上连胆。本经于鳖甲主心腹症瘕坚积,于 牡蛎主惊恚怒气拘缓。仲圣用鳖甲于鳖甲煎丸,所以破症瘕。加牡蛎于小柴胡汤,所以除胁 满。所谓向里连肾向外连胆者,正即此可推其 坚不能无 钝之差,清热亦大有深浅之别也。
由斯以观,凡鳖甲之主阴蚀、痔核、骨蒸者,岂能代以牡蛎。牡蛎之主盗汗、消渴、瘰 颈 核者,岂能代以鳖甲。鳖甲去恶肉而亦敛溃痈者,以阴既益而阳遂和也。牡蛎治惊恚而又止 遗泄者,以阳既戢而阴即固也。
<目录>卷四<篇名>文蛤内容:考仲圣文蛤散、文蛤汤,渴不用栝蒌之属,有表邪不用桂枝之属,而独用文蛤,几莫明 其故。迨即所治之三证细究之,而后知宜文蛤不宜他药者,固自有至精至切之义焉。蛤者雀 所化,具自外飞入水之概。壳有文彩,又其精气所注。用在壳而味咸,则为由表以入里;气 寒性燥,则能清热而胜湿。其清里热,只清上焦心肺之热;以咸平无深入之能,气复走表,
又分其势也。活人书治血结胸,李防御治痰嗽面肿,皆治在心肺之明征。而仲圣又有精者焉。
病在阳,应汗解而不汗解,则热邪遗留于表。以冷水 之灌之,内心烦而外粟起,则其寒为 外附之寒,不必治寒而只须治热治湿,文蛤治表间热湿,恰与证合。若不瘥,必热已退而咸 寒不克任之。与五苓散者,取其淡辛化气而表邪得尽也。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贪饮由心肺 热炽,渴饮在于吐后,必表间尚有余邪。故以麻杏发汗,即以文蛤协石膏清热,甘草和之于 中,姜枣调之于表,麻杏只三两而蛤膏各用至五两,意自在于清热。麻杏力微,故兼主微风,
此汤实非为风寒设也。至渴欲饮水不止,亦主以文蛤散。不止即贪饮之谓,而无吐后之余邪 ,则止其热渴,已足疗病。文蛤治表热不必有渴,治心肺之里热,则正能止渴。盖其渴非津 亏与小便不利也。
<目录>卷四<篇名>鸡矢白、鸡子白、鸡子黄内容:鸡属酉金,又为巽木,具金木之气,本有伐土之长。用其水谷所化之矢白,则尤能化滞 消积,领浊下趋。故脾土职复,则鼓胀以消;风木气平,则转筋自止。利小便并止遗溺者,
以遗溺故小便不利也。用白者,取其得金气多,无白亦可不拘。
圣惠方用原蚕沙治霍乱转筋,是从鸡矢白散脱胎,亦以蚕沙能胜风去湿,领浊下趋耳。
卵白为阳黄为阴,白气轻而黄气重,故白能解散浮阳,疗目热赤痛,与咽中生疮。黄能 涵育真阴,主心中烦不得卧,与百合病吐后,孩子热疮,妊娠胎漏。
本经卵白止小儿下泄一语,最宜体会。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