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春 生叶 (采)八月九月取实【收】曝干【用】实核中仁【质】类生诃子而无棱瓣【色】青【味】酸 甘 【性】温收【气】气浓味薄阳中之阴【臭】香【主】止渴消酒【制】去核用【治】(疗)(日 华子云)开胃下气止泻(衍义曰)嚼汁咽治鱼鲠【解】诸毒及主鲵鱼毒以汁服之此鱼肝子毒 人 立死惟此木能解及误食 鲐肝至迷闷者饮其汁立瘥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主温中下气消食除心间醋水去臭辟衣鱼(名医所录)【苗】(图经曰)树若林檎花白 绿 色有香其实似楂子而小但肤慢而多毛初熟时其气氛馥人将致衣笥中亦香诸果中惟此多生虫少 有不 者【地】(图经曰)生关陕今孟州皆有之(道地)沙苑出者更佳【时】(生)春生叶(采)
秋 取实【收】曝干【用】实【质】类楂子而小【色】淡黄【味】酸甘【性】微温缓【气】气浓 味薄阳中之阴【臭】香【主】下气消食【制】拭去上浮毛用【治】(疗)(图经曰)消胸膈中 积 食去醋水下气止渴及主霍乱转筋并煮汁饮之常食亦能去心间醋痰○皮捣末敷疮上黄水(日华 子云)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丛生\x 榛子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名医所录)【苗】(图经曰)树高丈许子如小栗军行 食 之当粮中土亦有郑注礼云榛似栗而小关中 坊甚多桂阳一种莘(音榛)丛生实大如杏子中仁 皮 子形色与栗无异也但差小耳【地】(图经曰)生辽东山谷及桂阳新罗关中 坊皆有之【时】
(生)
春(采)秋取实【收】曝干【用】仁【色】壳褐肉白【味】甘【性】平缓【气】气浓于味阳 中 之阴【臭】香【主】和胃宽中【制】去皮壳【治】(疗)(日华子云)止饥调中开胃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龙眼(出神农本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以上朱字神农 本 经)除虫去毒(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益智【苗】(图经曰)木高二丈许似荔枝而叶微小 凌 冬不凋春末夏初生细白花七月而实成壳青黄色形圆如弹丸核若无患子而不坚肉白有浆甚甘美 其实极繁每枝常二三十枚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目为荔枝奴一名益智以其味甘归脾而能益 智耳草部自有益智子非此物也【地】(图经曰)生南海山谷今闽广蜀道皆有之【时】(生)
春 末夏初开花(采)八月取实【收】曝干【用】实【质】形圆如弹丸【色】壳青黄肉白【味】
甘 【性】平缓【气】气浓于味阳也【臭】香【主】益脾安志【治】(疗)(蜀本云)除虫毒去三 虫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椰子皮止血疗鼻衄吐逆霍乱煮汁服之○壳中肉益气去风○浆主消渴涂头益发令黑饮之得 醉(名医所录)【苗】(图经曰)木如棕榈亦似桄榔无枝条高数丈叶在木末如束蒲实大如瓠垂 于 枝间如挂物实外有粗皮如棕包次有壳圆而且坚里有肤至白如猪肪浓半寸许味似胡桃肤里有浆 四五合如乳饮之冷而氛醺人多取壳为器南人取肉糖蜜渍之作果寄远甚佳(衍义曰)椰子开之 有 汁如乳极甘香别是一种气味中又有一块瓤形如栝蒌上有细 起亦白色但微虚纹若妇人裙褶其 味亦如汁又着壳一重白肉削取之皆可与瓤糖煎为果汁色如白酒其味如瓤然谓之酒者好事者当 日强名之取其壳为酒器如酒中有毒则酒沸起今人皆漆其里则全失用椰子之意也【地】(图经 曰)生安南今岭南州郡亦有之(海药云)南海安南【时】(生)春生(采)九月十月取【收】
阴干 【用】皮根肉浆【质】类大腹皮而极大【色】黄白【味】苦【性】平泄【气】味浓于气阴中 之阳【臭】朽【主】止血吐逆【制】(日华子云)炙锉碎用【治】(疗)(海药云)椰子浆止 消渴 吐血消水肿去风【禁】汁多食动气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榧(音匪)实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其树大连抱高数仞 叶似 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为器用即尔雅所谓披杉也(衍义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 其 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味渐甘美也【地】(图经曰)生永昌(陶隐居云)东阳诸 郡亦 有之【时】(生)春(采)秋取实【收】曝干【用】仁【质】类橄榄【色】壳紫褐仁黄白【味】
甘【性】平缓【气】气浓于味阳中之阴【臭】香【主】消宿食行营卫【制】去壳用【治】(疗)
(
陶隐居云)除寸白虫(孟诜云)多食令人不发病能食消谷(补)(孟诜云)助筋骨明目轻身 【禁】(
衍义曰)食之过多则滑肠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香圆主下气开胸膈○皮去气除心头痰水(名医所录)【名】枸橼香橼子【苗】(图经曰)
树 似橘而叶大其实状如小瓜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肉甚浓味虽短而香氛大胜于柑橘之类置衣笥中则 数日香不歇今南方有之谓之香橼子或将至都下人亦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