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2-本草乘雅半偈-第37页

始生之角曰茸,
色如茄紫者为上。修事白胶,采全角锯开,并长三寸,急水中浸一百日。取出,刮去黄皮,
拭净,以碱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少歇,戌时不用着火,只从子至戌也,日足,角白色 软如粉,便捣烂。每十两,入无灰酒一镒,煮成胶,阴干,研筛用。又法用米泔浸角七日令 软,入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捣成 霜用。其汁,加无灰酒,熬成胶用。修事鹿茸,用黄精自然汁浸两日夜,取出,切焙,免渴 人也。
【 】曰∶鹿,阳兽也。卧则口接尾闾,以通督脉。性喜食龟,以交任脉;能取所不足 以自辅,兽之至灵者也。故任病则先治督,以阴生于阳,而阳为督,阴为任也。即奇经六脉 ,与两手足各十二阴阳经脉,亦莫不综于任督也。礼记疏云∶鹿夏至而解角,谓消长使然。
不知革故所以鼎新,即此可见阴生于阳之妙矣。故角之力用虽广,而茸为独专。茸主漏下恶 血,寒热惊痫,任为病也。角主伤中劳绝羸瘦,诸经肉理为病也。咸不能与督脉相交所致,
腰痛,吕为病也,鹿力在吕,亦即督脉所过也。血闭无子,任不通也,不得相辅于督也。胎 不安,胞系化薄也,不得依循任与督也。若益气强志,生齿,不老,延年者,即任督已交,
阴气乃生,骨气以精之外征耳。
<目录>第三帙<篇名>兰草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
【核】曰∶兰草,香草也。别名都梁香、千金草,即孩儿菊、醒头草也。礼记佩 兰 。
楚辞纫秋兰以为佩。西京杂记载∶汉时池苑,种兰以降神,或杂粉藏书衣中,主辟蠹者,皆 此兰也。出太吴池畔,及溪涧水旁下湿地。荆州记云∶都梁有山,下有水,清浅之中,生兰 草。诗疏云∶郑俗,三月男女秉 于水际,以自祓除者是也。二月宿根再发,紫茎素枝,赤 节绿叶,叶对节生,光泽有岐,嫩时可 ,可佩。八九月渐老,枝头成穗,作花红白,状似 鸡苏,久之花瓣转白,绒裂如球,球中有子一粒,绒着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气烈,即千 金花也。一种山兰,即兰草之生山中者,茎叶花实都同,但山泽有分,功用亦异。与泽兰同 类异种,故兰草名大泽兰,泽兰名小泽兰,二种皆生水旁。但泽兰茎方节短,叶上有涩毛,
气味俱疏淡,功用则迥别矣。近世之所谓兰,非古之所谓兰草。兰生山谷,叶如麦冬而稍长,
四季长青,不畏霜雪,迎春开花,花出根底,一干一朵,亦有一干数朵者,小兰也。若生闽 、广,叶似菅茅而稍短,四季长青,畏霜雪,及春风。入夏开花,花出根底,一干数朵,亦 有一干一朵者,秋兰也。朱子离骚辨证云∶古之香草,花叶俱香,燥湿不变,今之兰类,花 萼虽香,干则腐臭,叶又不香,不识何时以幽兰误兰草也。方虚谷订兰说云∶古之所谓兰,
即今之孩儿菊,千金草。今之所谓兰,其叶如茅,根名土续断,花萼馥郁,故得兰名。杨升 庵云∶世以蒲宣者为兰,九畹之受诬久矣。吴草庐兰说云∶兰草有枝有茎,草之植者也。幽 兰无枝无茎,草之芳者也。因山谷称之,置之座右,世遂谬指为离骚所称之兰以此。
【 】曰∶臭香,味辛,气化中药也。故主益气,利水道。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故兰,阑也,泛阑流离也。又兰,阑也。阑辟不祥也。主杀蛊毒,
通神明,令轻身不老也。花即千金花,苗即千金草,以花煮酒,臭类木香,苦甚黄连。用治 滞痢,获效颇捷,正阑辟不祥,利水道,宣气四达之功耳。
<目录>第三帙<篇名>薏苡仁内容:(本经上品)
凡湿则重碍,燥则轻泼。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核】曰∶出真定,及平泽田野间,所在亦有。今用梁汉者,但气劣于真定耳;交趾者 最良,彼土呼为竿珠。三月宿根自发。高四五尺,叶如初生芭茅。五月抽茎,开红白花,五 六月结实重累,壳青绿,坚薄而锐,中仁如珠,味甘美,咬着粘齿,可以作粥酿酒。一种形 圆壳浓者,即菩提子。一种大而无味者,即粳 也。修治,每一两,以糯米二两,同拌炒熟,
去 缪仲淳先生云∶久服可以轻身者,湿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营养乎 四肢,通利乎血脉经膜矣。
【 】曰∶薏谐意。意者,脾藏之神用,故主脾藏失用,致肝木萎厥,遂成筋急拘挛,
不可屈伸耳。即经所谓∶有伤于筋,欲以吾意纵之屈伸,其若不容,及土失留碍,致己所不 胜之风,吸引同类之湿,相合而成痹闭不通者,仁唯解孚,下行生气而甲拆之。似与乙木之 轴轧而上行者,不可同日而语矣。
(土具体无用,吐生草木以为用也。顾草木之条达,正显地土之为用耳。)
<目录>第三帙<篇名>地肤子内容:(本经上品)
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