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呈阴而水色间之;
铁者金肤,效三阳沦肤而至极,三阴肤受而容平,流于四脏而邪逐,五经并行而带已,血积 破,肌生而痘毒出矣。盖毛肤者,金肺之形脏也。因于邪,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受之。
以次相传递侵四形,始必由于肤,终必从于肤耳。固与麒麟竭大同而小异,较其所自始,小 同而大异。铁属液溢叶表;竭属液流趺踵,为迥别也。
(合骐 竭 ,功力始备;竭则行中止,铁则止中行。行止止行,大须料简。)
<目录>第九帙<篇名>阿魏内容:(唐本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除邪鬼蛊毒。
【核】曰∶出西番,及昆仑,今云南长河中亦有。与舶上者气味虽相似,只无黄色耳。
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或如草,或如木,此风土不同,禀质则异。咸属草类,非有草木两种 也。同根捣汁,暴令干者次之。体气极臭,婆罗门谓之薰渠,又谓之哈昔泥。故西国持咒人 则禁食。戎人则尝啖,谓能止臭,犹巴人之重负矾也。元时用充食料。根名稳展,用淹羊肉,
转 【 】曰∶谚云,阿魏无真,言多伪也。雷公验法有三∶一以半铢置熟铜器中,经宿着 处永如银色;一以一铢入五斗草自然汁内,次早尽作鲜血色;以一铢致柚子树上,其树立干。
验此三法,不唯真伪判然,功能亦昭然显著矣。谥法称克威健行曰魏,亦巍然独立貌也。阿,
倚也,衡也,上倚下以取平,权轻重,度长短,故主诸疾,倚之各取其平,偏于幽独掩昧者,
功能捷如影响。第臭恶特甚,巍然独立而世无偶,故君子必慎其独。
(极臭之物,当与极香同旨,故得以臭止臭,如入五浊恶世,转作香积国土。)
<目录>第九帙<篇名>醍醐内容:(唐本草)
【气味】甘冷利,无毒。
【主治】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功胜于酥。
【核】曰∶用酥一石,炼贮器中,待凝定,穿中至底,久之则津津溢出,冬不凝,夏不 融者是也。第性滑易走,惟贮壶芦鸡子壳内,方不透出。但不易得,一石仅取十合耳。
【 】曰∶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醍醐上味也。功力与 酥等,用 酥出醍醐,
当成无上味。醍醐力透贮器, 酥追逐风毒,发出毛孔间,似同而力更胜。盖坤为牛,即此 可征至柔而动也刚,主治功力,不必更加注脚矣。
(释典尝以醍醐喻无上道,服食者,当成希有功力矣。)
<目录>第九帙<篇名>溺白内容:(唐本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主鼻衄,汤火灼疮,传尸,肺痿。
【核】曰∶滓淀为 ,人溺澄结所成也。岁久之器,有浓寸余者,取置瓷盘内,露高 洁处,越一二载,中外皆白,绝无气臭者乃可用。研极细,水飞数过,再研万匝,如仍有恶 臭,随泡随飞,约数百遍,以无臭为度。 淬者,精粹尽失,转增火毒,不堪用也。
【 】曰∶溺白曰 ,藉尘埃没溺所集也。故物入阴中,色剥为白,阴中之阴矣。入手 太阴肺,足太阴脾。缘精与气,原从脾肺气化之中,游溢转输,是以仍归脾肺尔。力倍于溺 者,白作润下咸,还可水济火; 集尘埃土,复可土承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化生矣。
<目录>第九帙<篇名>砂内容:(唐本草)
【气味】咸苦辛温,有毒。
【主治】主积聚,破结血,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烂胎。亦入 驴马药用。
【核】曰∶出西戎,今西凉夏国,及河东、陕西,近边州郡亦有。然西戎来者,颗块光 明,大者如拳,重三、五两,小者如指面,入药最紧。边界者,杂碎如麻豆粒,颇夹砂石,
虽可水飞澄去,入药则无力矣。修事∶水飞去尘秽,入瓷器中,重汤煮干,以杀其毒。或用 黄丹锻石作柜, 赤使用,亦无毒矣。 云∶ 遇赤须, 留金鼎。权云∶柔五金,消八石,
可 卷柏、羊蹄、商陆、冬瓜、羊踯躅、苍耳、乌梅,皆可伏 。设中 毒,生绿豆研汁,饮一 、二升可立解。畏酸,及浆水,忌羊血。
缪仲淳先生云∶ 砂禀阴毒之气,阳毒之精,腐人肠胃,化人心血,其毒之猛烈如此,
诚可畏也。
【 】曰∶ 从囟石声,取通气以为量。一名气砂,其为性至透,湿即水化渗泄而走矣。
一名透骨将军,张匡邺行程记云∶高昌北庭山,尝有烟涌,而无云雾,夕则光焰若炬火,照 见禽鼠尽赤,谓之火焰山。中有 砂,土人乘屐采之,若屐底为皮革者,即焦败矣。一名火 砂,故性秉火毒,对待宿冷,糜化有形者也。时珍云∶ 砂亦硝石之类,乃卤液所结,出于 青海,与月华相射而生,附盐而成质者。故可投诸藏阴之属,若止痛下气,疗咳嗽,谓其气 结则痛,积聚则气不下矣。经云∶咳逆上气,有积气在胸中也。倘属虚无,为害弥笃,慎勿 以药试病耳。
<目录>第九帙<篇名>牛酥内容:(孙思邈)
天子乘与以 纛,大如斗注车衡之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