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上】
<篇名>蓬内容:味酸、咸,平,无毒。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又疗暴中风,
身热大惊。久服轻身不老。
一名覆盆,一名陵 ,一名阴 。生荆山平泽及宛朐。
李云即是人所食莓尔。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覆盆内容: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五月采实。
蓬 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颜色者也。覆盆是实名,李云是莓子,乃似 覆盆之形,而以津汁为味,
其核甚微细。药中所用覆盆子小异。此未详熟是?
〔谨案〕覆盆、
蓬 大而甘,瘠地则子细而酸。
此乃子有甘、酸,根无酸味。陶景以根酸子甘,将根入果,重出子条,殊为孟浪。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大枣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 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 药。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 。久服轻身长季,不 名美枣,一名良枣。八月采,
曝干。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生枣,味甘、辛,多食令人多寒热,羸 瘦者,不可食。叶覆麻黄,
能出汗。生河东平泽。
大枣杀乌头毒。旧云河东猗氏县枣特异,今出青州、彭城,枣形小,核细,多膏,甚甜。郁 者亦好,小不及尔。江东临沂金城枣,形大而虚少暗,好者亦可用。
道家方药以枣为佳饵,其皮 利,肉补虚,所以合汤皆辟用之。
〔谨案 〕《别录》云∶枣叶散服使人瘦,久即呕吐;揩热痱疮至良。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藕实茎内容:味甘,平、寒,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 名水芝丹,一名莲。生汝南 池泽,八月采。
即今莲子,八月、九月取坚黑者,干捣破之。花及根并入神仙用。今云茎,恐即是根,
不尔不应言甘也。宋帝时,
太官作羊血KT ,庖人削藕皮误落血中,遂皆散不凝,医仍用藕疗血多效也。
〔谨案〕《别 录》云∶藕,主热渴,散血,
生肌。久服令人心欢。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鸡头实内容: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 轻身不饥,耐老神仙。一名 雁喙实,一名芡。生雷泽池泽,八月采。
此即今 子,子形上花似鸡冠,故名鸡头。仙方取此并莲实合饵,能令小儿不长,自别 有方。正尔食之,亦当益人。
〔谨案〕此实,去皮作粉,与菱粉相似,益人胜菱。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芰实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名菱。
庐江间最多,皆取火燔,以为米充粮,今多蒸曝蜜和饵之,断谷长生。水族中又有 KT首,性 后食之,令阴不强。又不可杂白蜜食,令生虫。
〔谨案〕芰作粉,极白润,宜人。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栗内容:味咸,温,无毒。主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山阴,九月采。
今会稽最丰,诸暨栗形大,皮浓不美,剡及始丰皮薄而甜。相传有人患脚弱,往栗树下 食数升 肾之义,然应生啖之。今若饵服,故宜蒸曝之。
〔谨案〕栗作粉,胜于 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血有效。其皮名扶,捣为散,蜜和涂肉,令急缩;毛壳,疗火丹疮、毒肿;实饲孩儿,令齿 不生。树白皮水煮汁,主溪 毒。
<目录>卷第十七\【果上】
<篇名>樱桃内容: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
此即今朱樱桃,味甘、酸,可食,而所主又与前樱桃相似。恐医家滥载之,未必是今者 尔。又胡颓子凌冬不凋,子 亦应益人,或云寒热病不可食。
〔谨案〕捣叶封,主蛇毒。绞汁服,防蛇毒攻内也。
<目录>卷第十七\【果中】
<篇名>梅实内容: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 疾。止下痢,好唾,口干。
生汉中川谷,五月采,火干。
此亦是今乌梅也,用之去核,微熬之。伤寒烦热,水渍饮汁。生梅子及白梅亦应相似,
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志 蚀恶肉也。服黄精人,去禁食梅实。
〔谨案〕《别录》云∶梅根,疗 利筋脉,去痹。
<目录>卷第十七\【果中】
<篇名>枇杷叶内容:味苦,平,无毒。主猝 不止,下气。
其叶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饮,则小冷。
〔谨案〕用枇杷叶,须火炙,布拭去 毛 主呕逆,不下食。
<目录>卷第十七\【果中】
<篇名>柿内容:味甘,寒,无毒。主通鼻耳气,肠 不足。柿有数种,云今乌柿火熏者,性热,断下,
又疗狗啮疮。火 者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