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0-新修本草-第62页

秋实作荚,子极薄细。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秦椒内容:味辛,温、生温、熟寒,有毒。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长发,明目。疗喉痹,
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 余 疾,腹痛,出汗;利五脏。久服轻身,好色,能老,增年,通神。生 琅。八月、九月采实。
恶栝蒌、防葵,畏雌黄。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
又 子是楮椒,恐谬。
〔谨案〕秦椒树,叶及茎、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实细。蓝田南、秦岭 间大有也。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卫矛内容:味苦,寒,无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中恶,腹痛,
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 阴中解。一名鬼箭。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山野处处有。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俗皆呼为鬼箭。而为用甚希,用之削取皮及羽也。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紫葳内容:味酸,微寒,无毒。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茎叶,
味苦,无毒。主痿蹶,益气。
一名陵苕,一名 华。生西海川谷及山阳。
李云是瞿麦根,今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华草于太行山北得紫葳华。必当奇 异。今瞿麦华乃可爱,而处处 有,不应乃在太行山。且有树其茎叶,恐亦非瞿麦根。《诗》云有苕之华;郭云陵霄藤,亦 恐非也。
〔谨案〕此即陵霄也,
花及茎叶俱用。案《尔雅·释草》云∶苕,一名陵苕,黄华KT ,白华尖。郭云∶一名陵 时,又名陵霄。本草云∶一名 陵苕,一 瞿麦皆《本经》所载,若用 瞿麦根为紫葳,紫葳何得复用茎叶。体性既与瞿麦乖异,生处亦不相关。
郭云陵霄,此为真说也。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芜荑内容:味辛,平,无毒。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行毒,去三虫,化食,逐寸白,散腹 中温温喘息。一名无姑,一 名 。生晋山川谷。三月采实,阴干。
今唯出高丽,状如榆荚,气臭如 ,彼人皆以作酱食之。性杀虫,以置物中,亦辟蛀。
但患其臭耳。
〔谨案〕《尔雅》
云∶芜荑一名 KT ,今名 ,字之误也。今出延州、同州者,
最好。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食茱萸内容:味辛、苦、大热、无毒。功用与吴茱萸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
皮薄开口者是,虽名为食,而不堪啖。(新附)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椋子木内容:味甘、咸,平,无毒。主折伤,破血养血,安胎,止痛,生肉。
叶似柿,两叶相当,子细圆,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坚重,煮汁赤色。《尔雅》
云∶椋 椋,
材中车KT 。八月、九月采木,晒干。(新附)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每始王木内容:味苦,平,无毒。主伤折,跌筋骨,生肌破血,止痛,酒水煮浓汁饮之。生资州山谷。
藤生,绕树木上生,叶似萝摩叶。二月、八月采。(新附)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折伤木内容:味甘、咸,平,无毒。主伤折,筋骨疼痛,散血∶补血,产后血闷,心痛,酒水煮浓汁 饮之。生资州山谷。
藤生,绕树上,叶似 草叶而光浓。八月、九月采茎,晒干。(新附)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茗、苦荼内容: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 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
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 茱萸、葱、姜等,良。
《尔雅·释木》云∶ 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
晚取者为茗,一名 ,蜀人 名之苦荼,生山南汉中山谷。(新附)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桑根白皮内容: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止 唾血,热渴,水肿,腹满,
颅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创。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叶,
主除寒热,出汗。汁,解 蜈蚣毒。
桑耳,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疗 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疗 痹饮,积聚,腹病,金创。
一名桑茵,一名木麦。五木耳名 ,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 采木耳,即曝干。
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桑耳,《断谷方》云∶木 又呼为桑上寄 生,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 是何木?案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赤、白者,又多雨时亦生软湿者,人采以作菹,皆无复药 用。
〔谨案〕柠耳,人常食;
槐 耳,用疗痔;榆、柳、桑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 渴;叶,味苦、甘,寒,有 小毒。水煎 灰等,同灭痣疵黑子,蚀恶 肉。煮小豆,大下水胀。敷金创止血,生肌也。
<目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