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阳起石必为恶矣。《经》言生齐山,齐山在齐州历城西北五六里,采访无阳起石,
阳起石乃在齐山西北六七里 卢山出之。《本经》云∶或云山,云、卢字讹矣。今太山、沂州唯有黑者,其白者独出齐州 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凝水石内容: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烂,烦满,水 饮之。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少腹痹。久服不饥。一名白水 石,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盐之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 邯郸。
解巴豆毒,畏地榆。常山即恒山,属并州。中水县属河间郡。邯郸即是赵郡,并属冀州 城。此处地皆咸卤,故云盐 精,而碎之亦似朴硝也。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为冰者佳。
〔谨案 横理,以横理色清明者为佳。
或云纵理为寒水石,横理为凝水石。
今出同州韩城,色青黄,理如云母为良;出澄城者,斜理文色白为劣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石膏内容: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 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
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 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
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 后时时自出,取之皆方如棋 子,白澈最佳。比难得,皆用虚隐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土。《仙 经》不须此。
〔谨案〕石膏、
方解石大体相似,而以未破者为异。
今 大者如升,小者若拳,或在 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随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人以此为石膏,疗风去热 虽同,解肌发汗不如真者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磁石内容: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 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 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大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者则生其阳,采 无时。
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悬吸针,虚 连三、四、五为佳,杀铁物 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玄石内容:味咸,温,无毒。主大人小儿惊痫,女子绝孕,少腹寒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 子。一名玄水石,一名处石。生太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玄者雄。
恶松脂、柏子、菌桂。《本经》磁石,一名玄石。《别录》各一种。今案其一名处石,名 既同,疗体又相似,而寒温 铜铁及畏恶有异。俗中既不复用,无识其形者,不知与磁石相类否?
〔谨案〕此物,铁液也,
但不能拾针,疗体如《经方》,
劣于磁石。磁石中有细孔,孔中 黄赤色,初破好者,能连十针,一斤铁刀亦被回转。其无孔,光泽纯黑者,玄石也,不能悬 针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理石内容: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 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
滑石为之使,畏麻黄。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俗用亦希,《仙经》时须,
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名立 制石,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
〔谨案〕此石夹两石间如石 脉,打用之,或在土中重叠而生。皮黄赤,肉白,作针理文,全不似石膏。汉中人取酒浸 服,疗癖,令人肥悦。市人或刮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当 石,并是假伪。今卢山亦无此 物,见出襄州西泛水侧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长石内容:味辛、苦,寒,无毒。主身热,胃中结气,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 眇,去三虫,杀蛊毒。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久服不饥。一名方石,一名土石,
一名直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子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
长子县属上党郡,临淄县属青州。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也。
〔谨案〕此石状同石 膏而浓大,纵理而长,文似马 齿,今均州辽 山有之,土人以为理石者,是长石也。
<目录>卷第四<篇名>肤青内容:味辛、咸,平,无毒。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疮。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 ,一名推石。生益州川谷。
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之。
<目录>卷第四<篇名>铁落内容:味辛、甘,平,无毒。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气在皮肤中。除胸膈中热气,食不 下,心烦,去黑子。一名铁液,可以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