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9-得配本草-第54页

焙干用。刮去粗皮,取细白穣,可贴疮。中寒者禁用。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黄荆根内容:\x即牡荆\x 防己为之使。畏石膏。
苦、微辛。入手少阴经。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用叶并嫩头捣烂,罨毒 蛇螫 伤,洪肿发泡。(捣取汁频涂,亦效。)配荆芥、荜茇,煎水,漱风牙痛。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荆沥内容:辛、甘。入手少阴经。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止消渴,解热痢。治心闷 发热,头风旋运目眩,心头洋洋欲吐,中风失音,痰迷心窍,小儿心热惊痫。配竹沥、姜汁 ,治风热、风痰。(气虚不能食者用淡竹沥,气实能食者用黄荆沥。)
取沥法∶用新采黄荆茎截尺余长,架于两砖上,中间烧火炙之,两头以器承取。热服,
或入 药中。令人不睡,气虚食少者忌用。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蔓荆子内容:恶乌头、石膏。
辛、苦、微温。入足太阳、厥阴经气分。搜肝风,祛寒湿,除头痛,止睛疼,利九窍,
杀白虫,治湿痹拘挛,疗脑 鸣齿痛。配马蔺,治喉痹口噤。配蒺藜,治皮痹不仁。
去膜拷碎,酒蒸用,或酒拌炒用。胃虚,(服之恐致痰疾。)血虚头痛,二者禁用。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紫荆皮内容:苦,寒。入足厥阴经血分。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经水凝涩,疗小便不通。配老酒,
治产后诸淋。酒拌炒用。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木槿根皮内容:甘、滑、微寒。入手阳明、太阳经。润燥活血。治赤白带下,疗肠风久痢,除湿热,利 小便,擦顽癣,杀疮虫。擦 癣,肥皂水浸,或浸汁磨雄黄尤妙。
\x花\x 甘、平、滑。治症与根皮同。配糯米,治反胃吐食。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芙蓉花内容:微辛,平。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配莲房炭,治经血不止。得生赤 小豆末,和蜜捣涂一切疮毒。
(留头频换。)
或鲜捣,或阴干研末用。
\x根、叶、皮\x 治症与花同。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山茶花内容:苦、微辛,温。入血分。治肠风下血,吐咯衄血。研末调麻油,涂汤火伤。入童便、姜 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
取红者,阴干用。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密蒙花内容:甘、平、微寒。入足厥阴经。去肝家之燥热,消风眼之赤脉,青盲及疳气攻目,亦可施 治。配川柏根,治障翳。酒 浸,取出晒干,蜜蒸用。
<目录>卷七<篇名>木部内容:(寓木类六种)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白茯苓内容:得甘草、防风、芍药、麦门冬、紫石英,疗五脏。马蔺为之使。畏地榆、秦艽、牡 蒙、龟甲、雄黄。恶白蔹。忌米醋、酸物。
甘、淡、平。入手足少阴、太阴、太阳经气分。性上行而下降,通心气以交肾,开腠理,
益脾胃。除呕逆,止泄泻,
消水肿,利小便。除心下结痛,烦满口干,去胞中积热,腰膝痹痛,及遗精、淋浊、遗溺、
带下,概可治之。(以其能利 三阴之枢纽,故治无不宜。)得人参,
通胃阳。得白术,逐脾水。得艾叶,止心汗。得半夏,治痰饮。得木香,治泄痢不止。配黄 蜡,治浊遗带下。君川连、花粉,治上盛下虚之消渴。加朱砂,镇心惊。(能利心经之热,
故可治惊。)
去皮。补阴,人乳拌蒸。利水,生用。补脾,炒用。研细入水,浮者是其筋膜,误服之 损目。上热阳虚,(虚阳上浮,
故热。)气虚下陷,心肾虚寒,汗多血虚,水涸口干,阴虚下陷,痘疹贯浆,俱禁用。
怪症∶手十指节断坏,惟有筋连,无节肉,出虫如灯心,长数寸,遍身绿毛卷,名曰血 余。以茯苓、胡黄连煎汤饮之愈。
\x皮\x 专行水,治水肿肤胀。(肿而烦渴,属阳水,宜五皮饮。若溏而不渴,属阴水,宜实脾,
不应利水。)配椒目,治水肿尿涩。
\x赤茯苓\x 甘、淡、平。入手少阴、太阳经气分。专利湿热。
\x茯神\x \x抱松根生者\x 得、使、畏、恶、忌,与白茯苓同。
主治与茯苓同,但茯神入心之用多。治心虚健忘,疗虚眩,安神志。较茯苓之淡渗稍差,
然总属渗泄之物,心无火 而口干者,不宜轻用。得灯草,退心火。配金银,镇惊悸。配竹茹,利惊痰。佐沉香,消阴 气。使远志,逐心邪。使菖 蒲,散心气。
去皮、木用。恐燥,人乳拌蒸。
\x黄松节\x \x即茯神中木\x 苦,温。治骨风,疗健忘,止指节痛,除血中湿。配乳香、木瓜,治 筋挛疼痛。
好酒浸透用。血虚者禁用。
<目录>卷七\木部<篇名>琥珀内容:甘,平。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气分。达命门,利水道。散瘀破坚,宁神定魄。得朱砂,
治胎 惊。配朱砂、全蝎,治胎痫。佐大黄、鳖甲,下恶血。和鹿葱,治淋沥。
手心摩热能拾芥者真。研粉,滚水泡候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