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526-雅堂文集-清-连横-第22页

人以恕,故无睚眦之怨,亦无几微之祸。居今之世,而能自全,岂非存养之功乎?乌乎!若先生者,可谓人伦之表矣。事亲孝,教子方,诲人恭,处世笃,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士君子持躬立命,固在于是,又何必矫异鸣高以惊世而骇俗哉?
先生生于清代某年月日,卒于日本大正丁已春二月二十有五日,享寿五十有六龄。配刘儒人,先时而卒。继配潘孺人,仁惠逮下,克相厥家,一时哀恸,奋不顾身,遂以翌日卒于旁。距生于清代某年月日,享寿四十有二龄。乌乎烈矣!刘孺人生丈夫子三:长清福,娶赵氏,早世;次清德,娶郑氏;次清壬,娶李氏。潘孺人生男女各三,存者二:玉英许字李朝勋,玉异未字。清德子二:曰火曜,曰丙炎;女一,曰淑昭。以火曜嗣清福。清壬未出。铭曰:
洪维毕万,克大于邦。载世之德,历祀不降。懿欤先生!后起新竹。刚柔执中,望道日笃。先生有妇,含笑同归。先生有子,德音莫违。郁郁金山,有松有柏。于千万年,庇此贞石。
○杂记○
万梅崦记
瑞轩记
过故居记
重修五妃庙记
开山宫记
文开书院记
雍和宫记
纪五使屿
纪圆山贝冢
周代石鼓记
清宫玉版记
台湾诗社记
纪军大王
梁曜枢
茗谈
诗意
桃太郎之粉本
○万梅崦记
凡花可表国:日本以樱,中华以牡丹,英以蔷薇,法以百合,印度以莲。唯梅独否。夫梅者,可为人类之表而不以国别者也。
林子献堂,孤山之逸民也,家多梅,花时辄往观焉。丁未仲冬,余假菜园养痾,旬有六日,日与林子游于山之上下。至一处,坳而幽,广而斜,宽可二百武,丛草茀焉。余曰:『此中有佳趣,若辟而治之,植梅千株,当为园中增一胜』。林子曰:『可。然则何名』?余曰:『此山之崦也,谓之万梅崦』。其后遂植之。
阅三年,闻其花也,趣往。大者已及丈,小亦三四尺,红白缤纷,如游香海。明日,大雨不能游。又明日再游。又明日复游焉。四日之间,凡游三次,当亦不负此花矣。
乌乎!余何幸而有此游也!尘浊昏垫之世,矫诈仁义,竞知长力,网罟在前,桁杨在后。而林子乃得逍遥于先人之园,以梅为友,而余又得弃俗绝累,怡神养性,相羊于梅之下,则余之游亦乐矣。然今年之花余观之,明年之花余其再游也欤?方将驾巨舟,渡东海,巡禹域,横览欧土,上登须弥。凡日本之樱、中国之牡丹、英之蔷薇,法之百合,印度之莲,皆一一观之,以快夫余之壮游。然而余不能忘此梅也,乃为祝曰:梅无恙耶,林子无恙耶,余亦无恙耶!
○瑞轩记
天下多佳山水,而当前景象,约漠置之,好奇之士辄求之数千百里外,以快其壮游。岂人性之厌常而喜异者哉?余既寓瑞轩,客之游者皆言山水之佳,而余亦约漠置之。旦而起,宵而寐,日而啸傲其中,固不知其何以佳也。
瑞轩在东大塾之麓,清溪一曲,老柳数行,有人设肆卖酒。林瑞腾公子以千金买之,拓其旁为园,植花木,建亭榭,引水为池,种荷其中。仰视东南,则鹞峰九十环拱若屏,而群山之上下起伏者又不可计数。公子雅好客,暇则觞咏于是,而瑞轩之名遂闻于南北。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王公大人之求才者,辄求之数千里外,以博其好士之心,士之出入左右者,约漠置之。士岂自炫而求用哉?而王公大人之求士,又不能识其真;则士亦终隐其才而已。萧何识韩信于败军之中,荐之沛公不能用。及何夜追信,力举其才,沛公乃拜为大将,而信之功名显于汉。今天下之士犹信也,而识士者无萧何,用士者无沛公,则士之功名何以显?夫瑞轩之山水犹昔也,得公子而启发之,得游者而润色之,又得余之文章而扬之于世,则瑞轩之名足千古,而居瑞轩者亦足以千古乎?则亦终隐其才而与佳山水为徒也已!
○过故居记
宁南门之内有马兵营者,郑氏驻节之地也。附城而居,境绝幽静。自我始祖即处于是,及余已七世矣。宅十亩有奇,植竹为篱,南无之果十数章,皆大合抱,高或四、五十尺。夏时结实累累如绛珠,或碧若玉,味甘而洌,称佳果。菩提、龙眼之树称是。皆我先大父所植者。宅外有道。夏秋间山水骤涨,自城隅来,当门而流;至八、九月始涸。鲤鲫之属逐队游泳,旦夕掬之以为乐。宅面西立。以人众稍隘。余十二岁,我先君扩而大之,可居二十余人。又买近旁吴氏园,为余兄弟读书。吴园有宜秋山馆,雪堂司马所建,而谢管樵曾寓其中者也。馆外有亭,绕以栏,旁凿塘,种荷其中。花时清香入户,读书其间,饶有悠远之致。吾家固多花卉。抹丽盛时,每日可釆一篮以饷亲友。而余又爱花,庭隅路畔,几无隙地。兰蕙之属以十数,晚香玉以百数。台南天气温燠,每当十月之交,兰、菊、桃、荷合供一瓶,亦奇观也。
我先君经商数十年,自是多家居。夕阳西下,树影扶疏,轴扫落叶瀹水煎茶,坐石上谈家常事。吾家之井水绝甘,汲者投一钱,日可得百数十文。先君好读春秋、战国书及三国演义,所言多古忠义事,故余得之家教者甚大。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