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4-词集

48-李清照集校注---第25页

抄作“体”。
  (24)枕席枕藉:瑞本作“枕藉枕席”。枕席:雅本、结本无此字。 枕藉:谢抄二字空格。
  (25)寇:据瑞本改。按此必清照原文如是。今各本《金石录》所载后序俱作“人”,盖已经窜改。
  (26)“奔”句:钮抄此下有空格若干。按后序此处文气不接,意义不明,必有阕文。钮抄尚留空格,足资考证,最为善本。
  (27)又:瑞本作“及”。
  (28)第:原作“地”,据雅本、结本改。
  (29)三:顾校改“二”,注:“钱本‘三’”;结本亦作“二”。
  (30)罢:瑞本“罢”字下有“建康”二字。
  (31)三:瑞本作“二”。
  (32)担(担):顾校改“檐”。
  (33)葛衣岸巾:瑞本作“著衣巾”。“葛”:钮抄作“著”。
  (34)“目”句:瑞本作“目烂烂光射人”。
  (35)闻:顾校“闻”下增一“或”字,注:“钱本脱”。
  (36)中:结本“中”下有“或”字。
  (37)次书册卷轴:瑞本作“次书册,次卷轴”。
  (38)宗:钮抄作“宋”;宋本《容斋四笔》亦作“宋”,据谢抄、雅本、结本、瑞本改。
  (39)忘之:谢抄、谢本、雅本作“忘也”,顾校“也”改“之”。瑞本作“亡失”。
  (40)服:据顾校增,注:“钱本脱”。
  (41)疾:结本作“复”。
  (42)八:瑞本作“七”。
  (43)意:结本作“念”。
  (44)余无所之:瑞本作“顾四维无所之”。
  (45)余:结本作“且”,顾校改“直”,注:“钱本‘余’”。
  (46)寇:他本作“人”。按宋本《容斋四笔》引作“虏陷洪”,《瑞桂堂暇录》作“金寇陷洪州”。而通行本《容斋四笔》与传本《金石录》(明抄本亦然)俱不作“虏”或“寇”,必非清照原文。后人妄改,或出元人、清人之手。今据瑞本改。
  (47)独:结本作“独余”;顾校下增“余”字,注:“钱本脱”。
  (48)有弟迒任:谢抄作“有弟迒在”;结本作“有弟近任”;瑞本作“有弟仕”。
  (49)守:谢抄、谢本、雅本、结本有“台”字。
  (50)之剡出陆:瑞本作“之嵊在陆”;钮抄此句下有空格若干,盖此处亦有脱文,旧抄本殊可贵也。
  (51)奔行朝:瑞本作“奔赴行在”。
  (52)海:瑞本作“岸”。
  (53)道道:谢抄、谢本、雅本、结本、瑞本“道”字不叠。
  (54)又:顾校抹去,注:“钱本衍”,结本无此字。
  (55)颁:癸巳类稿引作“颂”,未知所据。
  (56)语:瑞本作“诏”(钮抄仍作“语”)
  (57)遂:雅本、结本作“亦不敢遂己”。
  (58)走:雅本、结本作“赴”;瑞本作“去”。
  (59)剡:瑞本作“嵊县”。
  (60)簏:瑞本作“盝(lu)”。
  (61)不已:雅本、结本作“不得活”。
  (62)钟复皓:瑞本作“钟浩”;钮抄作“钟皓”。
  (63)其:瑞本作“真”(钮抄作“其”)
  (64)吴:顾校旁注:“吾”。
  (65)帙:谢抄、谢本、雅本、结本、瑞本作“帖”。
  (66)阅:雅本、结本作“开”。
  (67)卷:瑞本作“幖(biāo)”;钮抄作“标(标)”。
  (68)更:雅本、结本、瑞本做“吏”。
  (69)著:瑞本作“嗜”(钮抄作“著”)
  (70)过蘧瑗:瑞本作“蘧伯玉”;钮抄作“过蘧伯玉”。
  (71)二:瑞本作“四”,与《容斋四笔》所载合。
  (72)室:瑞本作“堂”;三长物斋丛书本《金石录后序》此下有“李清照”三字署名。
祭赵湖州文
  白日正中,叹庞翁①之机捷②。坚城自③堕,怜杞妇之悲深。
  ①翁:历城县志、癸巳类稿作“公”。
  ②捷:癸巳类稿作“敏”。
  ③自:尧山堂外纪、古今情史纂作“既”。
汉巴官铁量铭跋尾注
  此盆色类丹砂。鲁直石刻云:“其一曰秦刀,巴官三百五十戊①,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余绍兴庚午岁亲见之。今在巫山县治。韩晖②仲云。
  按:《金石录》乃赵明诚所撰,李清照亦笔削其间(见《贵耳集》卷上)。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且云:“赵明诚与其妇李易安撰《金石录》,其书最传。”赵明诚死于建炎三年(1129年),而此注则叙及绍兴二十年(1150年)事,近人颇以为此注乃清照所作。唯清照未尝至蜀,无由亲见是器。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