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宗之兆。
《十国春秋·吴高祖世家》载,武义元年,有童谣云:“江北杨花做雪飞,江南李树玉团枝,李花结子可怜在,不似杨花无了期。”
《十国春秋·南唐烈祖纪》载,契丹主遣使来聘。契丹主之弟,东丹王亦遣使以羊马入贡。于是,翰林进“二丹入贡图”。
【宫词】乌舅金奴影暗摇,殿环声静怒微消。鹭鸶饼餤天厨进,总赖宫中玉手调。
【简释】《清异录》载,江南烈祖,素俭。寝殿烛不用脂蜡,灌以乌柏子,呼之为“乌舅”。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是杨氏时马厩中物。一日,黄昏急需烛,唤小黄门曰:“掇过我金奴来!”
《陆游南唐书》载,后宫种氏,名时光,性警慧。烈祖尝怒,声如乳虎,殿门环佩震动,左右丧魂。种氏左手持食,右手进七,从容如平时,烈祖怒亦顿解。(又)载,烈祖受禅,御厨设宴,赖之其食味,内有“鹭鸶饼”之类。
【宫词】至尊友爱极无伦,花萼联吟睿藻新。雪满楼台开内宴,君臣同作画中人。
【简释】《江表志》载,元帝友爱之分备极无伦。太弟景遂、江王景遏、齐王景达,出处游宴未尝相舍。保大五年元月大雪,召太弟以上登楼展宴,咸命赋诗,夜分方散。侍臣皆有诗咏,徐铉为前后序。太弟合为一图,召名公图画,曲尽一时之妙。御容高冲古主之。太弟以下侍臣,法部丝竹,周文矩主之。楼阁殿宫,朱澄主之。雪竹寒林,董元主之。池沼禽鱼,徐崇嗣主之。图成,无非绝笔。
【宫词】几簇新兰碧箭抽,饮香亭外雨初收。沪溪美土勤培护,恩泽浓沾馨烈侯。
【简释】《清异录》载,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滬溪美土为“馨烈侯”护培之具。
【宫词】采得名香号月麟,深宫游戏斗时新。轻罗剪作梨花蕊,争学鸾儿袖里春。
【简释】《云仙杂记》载,元宗为太子时,爱妾号“鸾儿”,多从中贵董逍遥微行,以轻罗造梨花散蕊以裛月麟香,号“袖里春”,所至暗遗之。
【宫词】小殿龟头向晓张,鹅梨帐底散芬芳。搜奇更薄江南产,昨日深宫宴内香。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元宗纪》载,帝尝构一小殿,谓之“龟头居”,常处以视事。左右侦其所在,必问曰:“大家何在龟头里?”
《南部烟花记》载,江南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十国春秋·南唐元宗纪》载,保大七年,召大臣、宗室赴内香宴。凡中国、外域名香以至,和合煎饮。佩戴粉囊共九十二种,皆江南所无也。
【宫词】霞帔迎风望若神,承浆溶雪事逡巡。鞠场新拜银鞾赐,可是先生粪壤银。
【简释】《十国春秋》载,耿先生者,军大校耿谦女也。保大中入宫,元宗处之别院,号曰“先生”。常披紫霞帔,精采卓异,言词调畅,手如鸟爪。尝大雪护炉索金。盆贮雪,耿取雪削之为银锭状,投炽炉中。过食顷,乃持以出,灿然尽白铤也。又尝见宫婢持粪帚曰:“此物可惜,勿令弃去!”取置铛中烹炼,少许皆成白金。开宝中,金陵内库,犹有耿先生粪壤银。
《南唐近事》载,元宗尝谓冯权曰:“我当富贵日,为尔制银鞾。”及保大初,因击鞠赐银三十斤,权命工锻鞾穿之。
【宫词】绮窗日暖玉奁开,北苑妆成对镜台。绾得云鬟堪照样,曾经宫髻石边来。
【简释】《清异录》载,南唐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各别。宫嫔镂金于面,皆淡妆,以此花饼施额上,时号“北苑妆。”
《江南余载》载,后苑有宫髻石,相传张祜旧物,以其形若宫髻,故名之。
【宫词】山色无缘落御觞,豫章北望恨茫茫。朝来进酒停龙脑,宣索莲华与蔗浆。
【简释】《陆游南唐书》载,元宗失江北,迁豫章龙州。至赵屯,举酒望皖公山曰:“好青峭数峰,不知何名?”家明对曰:“此舒州皖公山也。”固献诗曰:“皖公山纵好,不落御觞中。”元宗叹息,罢酒而去。
《郑文宝耿先生传》载,南海尝贡奇物,有蔷薇水龙脑浆。上实宝之,以龙脑调酒服,香气连日。
《十国春秋·南唐元宗纪》载,国主北望金陵,恒郁郁不乐,寝疾不复进膳。唯啜甘蔗浆、嗅藕华。
【宫词】立马球门引鞚低,夭桃开遍后园西。芳菲痛采嫔妃笑,争认宜春绿耳梯。
【简释】《清异录》载,江南后主,同宜春王从谦,春日与妃侍,游宫中后圃。妃侍睹桃花烂开,意欲折,而条高。小黄门取采梯献时,从谦乘骏马击球,乃引鞚至花底,痛采芳菲。顾谓嫔妾曰:“吾之绿耳梯何如?”
【宫词】驾入琳宫梵呗哗,翟衣龙衮换袈裟。乔姬入道偏承宠,金字心经出内家。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后主纪》载,开宝三年,命境内崇修佛寺,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国主与后,顶僧伽帽,衣袈裟,诵经拜跪。(又)载,乔氏亦后主宫人,尝出家奉佛,后主手书“金字心经”赐之。
【宫词】雪花满殿酒微酡,高髻纤裳坐听歌。新破翻成邀醉舞,当筵忙煞点青螺。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昭惠周后传》载,后小字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