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武后时,民间饮酒讴歌,曲不尽者谓之族盐。其声流于宋,时有乌盐角,或谓得曲始于盐角中,妄说也,时有突厥之警。
其辞亡传。
○天淳后民歌
杨柳漫头驼(其后徐敬业举兵讨武后,自授扬州司马,李孝逸擒斩之,驿马驮入洛)。
○垂拱后东都契歌
皆淫艳之词,契,张易之小字。
其辞亡传。
○武后时童谣
红绿复裙长,十里五里闻香。
○武后长寿元年民间谣
时选举大滥,天下有是谣云云。有举人沈全交,取而续之曰:“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为御史纪先知所擒,劾其诽谤之罪。太后笑曰:“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先知□。”
补阙连车载,拾遗成斗量。矍槌侍御史,碗脱侍中郎(齐鲁谓四齿杷曰矍)。
○如意中黄獐歌
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其后王孝杰,败于黄獐谷)。
○唐景龙中谣
一条麻线挽,天枢绝去也(初武后造天枢,其后中宗即位,敕令推倒之)。
○唐咸亨以后谣
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阿婆者,则天也。三叔,中宗为第三也)。
○唐中宗神龙以后民谣
山南鸟鹊窠,山北金骆驼。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按山南,唐也。乌鹊窠,人居寡也。山北,胡也。金骆驼,虏获而重载也)。
○洛州安乐寺童谣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旧《唐书》:安乐公主于洛州造安乐寺,拟于宫掖,巧妙过之)。
○景龙中民谣
黄特犊子挽引断,两足踏地奚断,城南黄特犊子韦(史皆不著事应,又有阿纬娘歌词亦不传)。
○景龙中圣盖寺民谣
可怜圣盖寺,身著绿毛衣。牵来河里饮,踏杀鲤鱼儿。
○永徽中田使君歌
田仁会,为郢州刺史,百姓歌之。
父母育我田使君,精诚为人上天闻,田中致雨山出云。
○唐元宗在潞州时谣
单头山北作朝堂。
○唐天宝中童谣
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毡上有千钱(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以范阳叛,明年僭号燕)。
○唐天宝中玄都观诗妖
燕市人间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又
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杨妃外传》)
○梁志公谣谶
其应在天宝中,故附于此。
两角女子绿衣裳,却背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刘饣束《隋唐嘉话》曰:两角女子,安字也。绿者,禄也。一止,正月也。安禄山果败)。
○唐天宝中幽州童谣
旧来夸戴竿,今曰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
○吴元济将败之兆
裴对击淮西,掘得一碑,上有谣云:“井底一竿竹,竹色深深绿。鸡未肥,酒未熟,障车儿郎且须缩。”有识之者曰:“鸡未肥,肥去月,乃己字。酒未熟,去水乃酉字”。后果以己酉曰擒吴元济。宋人四六,有学惭鼠狱,智乏鸡碑,下句正用此事。鼠狱张汤传。
○瞿塘行舟谣
“滟大如袱,瞿塘不可触”。太白诗:“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又诗:“瞿塘五月谁敢过?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杜子美诗:“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滟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大如龟,瞿塘不可窥”。《南史》滟如袱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天宝中京兆谣
前尹赫赫,公尹允若。后尹熙熙,公尹允师。
○唐德宗建中初童谣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蛆(朱Г以建中四年叛,明年改号曰汉,是岁六月伏诛)。
○唐德宗时诗谣
此水连泾水,双眸血满川。青牛逐朱虎,方见太平年。
○唐元和初童谣
打麦,麦打,三三三,舞了也(《旧唐书》:元和十年六月十曰,武元衡为盗所害之应。本传曰:打麦谓打麦时也,麦打谓暗中突击也,三三三六月三曰也。既曰舞了也,谓元衡之卒也)。
○唐宪宗时童谣
绯衣小儿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驱逐。
○唐懿宗咸通七年童谣
草青青,被严霜。鹊始巢,复看颠狂。
○唐咸通末成都童谣
咸通癸巳,出无所之。蛇去马来,道路稍开。头无片瓦,地无残灰。
○唐僖宗乾符中童谣
后王仙芝反于曹州,黄巢继之。
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唐僖宗中和中童谣
黄巢走,秦山东,死在翁家翁(后黄巢入秦山,至狼虎谷,为其下林言所杀)。
○梁朱温蜀山谣
《五代史》:刘知俊初事梁太祖,后奔蜀,王建虽加宠任,然亦忌之。尝谓近侍目,曰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有嫉之者,于闾里间作此谣。知俊色黔,丑生,梭绳者,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