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6-元诗选-清-顾嗣立-第669页

。我来醉卧北窗下,梦跨黄鹄天风寒。
○和王御史春诗韵
莺啼燕语花渐稀,天明海碧涵晴晖。洛阳台榭春色在,山阴衣冠昔人非。梦云何处燕瑶席,舞雪谁家裁苎衣。独有倚楼无限意,年年烟草暮鸿飞。
○元日贺裴都事朝回
海上琼楼接五城,人间歌吹近蓬瀛。云移豹尾旌旗暖,日射螭头剑戟 【一作佩。】 明。拜舞尽随仙仗入,退归遥听玉珂鸣。欣欣百草含春意,得傍东君暖处生。
○海子上即事 【一作「都门春日」。】
驰道尘香 【一作「紫陌香尘」。】 逐玉珂,彤楼花暗弄 【一作鼓。】 云和。光风已转 【一作「渐绿」。】 瀛洲草,细雨微添 【一作生。】 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 【一作「蛾眉」。】 对酒歌。 【此诗一作卢亘。】
○送省郎杨耀卿使云南
飘飖使节出金闺,郭隗台前暂解携。天入五溪无雁到,地经三峡有猿啼。子云旧里风烟在,太尉家声日月齐。后夜客槎何处望?秋河迢递碧云低。
○禁城秋夕
绛宫星澹海无波,九陌犹闻动玉珂。阊阖微云藏夕漏,建章明月挂秋河。此身天地流萍远,故国关山落木多。欲听钧天尘梦隔,紫箫吹尽桂婆娑。
◆何山长中(知非堂稿)
中字太虚,一字养正,临川人。少颖拔,师进士张叔方、朱光甫、罗士鼎,遂以诗名。至大初,携所著书来京师。公卿列荐之,命未下而归。至顺二年,江西行省平章全岳柱聘为龙兴路学宗濂、东湖二书院山长。明年二月以疾卒,年六十八。揭侍讲徯斯志其墓。所著有《知非堂稿》十七卷、《知非外稿》十六卷及《易类象》二卷、《书传补遗》十卷、《通鉴纲目测海》二卷、《通书问》一卷、《韵补疑》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校六书故》三十一卷、《支颐录》二卷、《蓟丘述游录》一卷,门人潘懋类聚刻之。太虚藏书万卷,手自校雠,其学弘深该博,程巨夫、元复初、姚端甫、王肯堂、揭曼硕皆推服之。吴伯清与太虚为姻兄弟,亦以文豪相许,尝序其集曰:「表弟何太虚少负逸才,弱冠已能诗,而亦用意于文。余于病中授集读之。虽病余倦书,然喜之不极,为书其后而还其稿。」其为伯清所倾倒如此。
别谢提刑
  安上人兰若
  菊二首
  读史三首
  穆山山中
  杂述二首
  夜久
  读晋史九首
  偶书
  掩卷
  游芙蓉山八首
  春日书怀二首
  李千户至自南海分遗椰实戏赋
  岁晚咏怀三首
  华盖山
  松野即事罗氏园林
  远离别
  秋日山行杂兴三首
  由书堂寺入芙蓉之麓五代时有胡先生隐居其地寺故名云今碑不书有游生者写华严经留寺清整可观生宁宗时人
  黄塘渡
  文江夜舟
  箬岭人家
  登北山塔
  东湖别吴伯清周栖云虞伯生诸君子
  聚远楼分韵得笛字
  梅
  赠元复初
  春风如少年效程汉翁
  西湖山
  皈信寺近曾文昭公墓次
  招仙观
  知非堂夜坐
  游乐安穆山寺
  宿田家
  发新淦金水亭
  小孤山
  晓发辞夫矶时李泂溉之友先行
  龙潭阻风夜兴
  望新安山投宿不及
  歌风台
  同乡客
  酬揭曼硕重赠
  宿十里村
  涿州道间雪霁
  河间晓行
  淮安道中
  得风自施团一日至梅根
  南浦旅怀
  朱方偶作
  访程汉翁不遇赋寄
  暮行城东怀程汉翁因寄
  丹霞洞天
  照武西塔山报恩寺
  三仙谣
  苦热得雨
  九日
  壶山绝顶望海
  登九仙山
  乌石山天王寺
  黄溪口看白水
  访贡仲章舟行阻风
  早起
  抚州魏坛观
  洪都灵应观榜云径
  新淦太平山
  崇仁钟山寺
  枥溪
  河湖市岐山观与友人皮季武同游
  丰城疏山寺
  樟树镇五公寺
  儒学提举司宴集
  除日文江书怀
  正月五日吾族诸老儒服纵游
  春郊二首
  雨后晚行二首
  伯艾坚白道人挽词
  奇石
  山中
  晓晴
  南居寺
  饶州道上
  采山归步
  病中感怀
  留金溪夜雨达旦有怀
  陈家源
  龙池寺蒲石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