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2-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第44页

,次奏《成功之舞》,皇帝降坐奏《大同之乐》。其辞并崔棁等造。”《唐馀录》曰:“天福五年十一月冬至,朝群臣,举觞奏《玄同》,三爵登歌奏《文同》,四爵登歌作,群臣饮宫悬乐作,又奏龟兹及《霓棠法曲》,以须食毕。於时众闻龟兹、法曲,雅郑杂糅,固已非之。明年正旦,上寿登歌,发声悲离烦慝,如虞殡《薤露》之音,观者以为不祥。”
【初举酒文同乐】
赫矣昌运,明哉圣皇。文兴坠典,礼复旧章。鸳鸾济济,鸟兽跄跄。一人有庆,万福无疆。
【再举酒】
大明御宇,至德动天。君臣庆会,礼乐昭宣。剑佩成列,金石在县。椒觞再献,宝历万年。
【三举酒】
朝野无事,寰瀛大康。圣人有作,盛礼重光。万国执玉,千官奉觞。南山永固,地久天长。
【四举酒】
八表欢无事,三秋贺有成。照临同日远,渥泽并云行。河变千年色,山呼万岁声。愿修封岱礼,方以称文明。
【群臣酒行歌】
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临。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
万国咸归禹,千官共祝尧。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运启金行远,时和玉烛调。酒酣齐抃舞,同贺圣明朝。
令节陈高会,群臣侍御筵。玉墀留爱景,金殿蔼祥烟。振鹭涵天泽,灵禽下乐悬。圣朝无一事,何处让尧年。
○周朝飨乐章
《唐馀录》曰:“周元正冬至朝飨乐:公卿入奏《忠顺》,皇帝坐奏《治顺》,群臣上寿奏《福顺》,皇帝举寿酒登歌奏《康顺》,群臣降阶、公卿出并奏《忠顺》。”
【忠顺】
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冕旒仰止,冠剑相连。八音合奏,万物齐宣。常陈盛礼,原永千年。
【忠顺】
明君当宁,列辟奉觞。云容表瑞,日影初长。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治顺】
庭陈大乐,坐当太微。凝旒负扆,端拱垂衣。鸳鸾成列,簪组相辉。御炉香散,郁郁霏霏。
【福顺】
圣皇端拱,多士输忠。蛮觞共献,臣心毕同。声齐嵩岳,祝比华封。千龄万祀,常保时雍。
【康顺】
鸿钧广运,嘉节良辰。列辟在位,万国来宾。干旄屡舞,金石咸陈。礼容既备,帝履长春。
【忠顺】
礼成三爵,乐毕九成。共离金戺,复列彤庭。
【忠顺】
明庭展礼,为龙为光。《咸》、《韶》息韵,鹓鹭归行。
【隋大射登歌】
《周礼》曰:“射人掌以射法治射仪:王以《驺虞》,九节;诸侯以《貍首》,七节;大夫以《采蘋》,士以《采蘩》,皆五节。”《射义》曰:“《驺虞》者,乐官备也;《貍首》者,乐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传》云:“《驺虞》、《采蘋》、《采蘩》,皆乐章名。《貍首》逸。”《唐书 乐志》曰:“大射,皇帝奏《驺虞之曲》,皇太子奏《貍首之曲》。”《会要》曰:“王公射亦奏《貍首》,其设悬奏乐,如元会之仪。”按《礼记》载《貍首》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盖逸诗云。
道谧金科照,时乂玉条明。优贤飨礼洽,选德射仪成。鸾旗郁云动,宝轪俨天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鸣球响高殿,华钟震广庭。乌号传昔美,淇、卫著前名。揖让皆时杰,升降尽朝英。附枝观体定,杯水睹心平。丰觚既来去,燔炙复从横。欣看礼乐盛,喜遇黄河清。
卷十六 鼓吹曲辞一
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刘瓛定军礼云:“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以和箫声,非八音也。骚人曰‘鸣篪吹竽’是也。”蔡邕《礼乐志》曰:“汉乐四品,其四曰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敌劝士也。”《周礼 大司乐》曰:“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大司马》曰:“师有功,则恺乐献于社。”郑康成云:“兵乐日恺,献功之乐也。”《春秋》曰:“晋文公败楚於城濮。”《左传》曰:“振旅恺以入。”《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恺歌以示喜也。”《宋书 乐志》曰:“雍门周说孟尝君:‘鼓吹于不测之渊。’说者云:‘鼓自一物,吹自竽籁之属,非箫鼓合奏,别为一乐之名也。’然则短箫铙歌,此时未名鼓吹矣。应劭《汉卤簿图》,唯有骑执箛,箛即笳,不云鼓吹。而汉世有黄门鼓吹。汉享宴食举乐十三曲,与魏世鼓吹长箫同。长箫短箫,《伎录》并云:‘孙竹合作,执节者歌。’又《建初录》云:‘《务成》、《黄爵》、《玄云》、《远期》,皆骑吹曲,非鼓吹曲。’此则列於殿庭者名鼓吹,今之从行鼓吹为骑吹,二曲异也。又孙权观魏武军,作鼓吹而还,此应是今之鼓吹。魏、晋世,又假诸将帅及牙门曲盖鼓吹,斯则其时方谓之鼓吹矣。”按《西京杂记》:“汉大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则不独列於殿庭者名鼓吹也。汉《远如期曲》辞,有“雅乐陈”及“增寿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