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一统志  (近人)金毓黻等 辑录

●目录

零叶(一)

  零叶(二)

  残本

  辑本

  考证

  附录

●零叶(一)

世安山记云真人罗公远炼丹于此

  唐玉真公主

  睿宗第八女与金僊公主皆隶道入蜀居天仓山其后羽化葬于山侧明皇幸蜀开冢视之仅存冠履今储福宫有铜铸明皇公主二像

  吕洞宾

  飞云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镇五里昔有道人过之留题云携笻来此步飞云钱满宾阶绿藓匀江上同归共谁去不堪回首不逢人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吕洞宾来主人觉而异之已失道人所在又绍兴癸丑道会有道人携凉笠而至会散乃挂笠于壁无挂笠之物而不坠题诗云偶来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徧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沈埋

  罗公远

  甞凿井炼丹于青城山唐玄宗又从学隐遁术而所传不尽玄宗怒斩之后有中使见公远于黑水道且以蜀当归为寄其后玄宗幸蜀乃悟当归之寄今有罗僊观在储福宫

  勾台符

  青城山受业丈人观为道士与张俞为诗友自号岷山佚老台符尝自云右执范贤袂左拍薛昌肩举头傲白日长啸揭青天嚣嚣者安知华夏之内有此佚乐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老子岷山乎

  杜光庭

  唐僖宗从幸兴元术士陈休复与光庭遇于西县道次于草中掘取一瓢酒与光庭饮之不竭光庭后隐青城山中蜀王建时号广成先生年八十五而卒人以为尸解云

  费孝先

  至和中游青城山访一老人村坏其一竹床孝先欲偿之老人曰子且视其上字字云此床某年某月某日为孝先所坏其数自尔孝先知异乃留师事之老

●零叶(二)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上进

  常州路

  支郡

  宜兴州 无锡州

  亲领

  录事司 晋陵县 武进县

建置沿革

禹贡扬州之域毗陵志以为扬之南境于天文为须女之分星纪之次于辰在丑春秋时属吴延陵季子之采邑也左传哀公二十年吴为越所灭其地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越王无疆伐楚楚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遂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定江南地置会稽郡其地属焉西汉因之东汉永建四年分会稽为吴郡领县十三而毗陵与焉孙氏有国之初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以主之晋平吴分天下为十九州岛岛此属扬州太康二年分吴郡置毗陵郡其后东海王越子毗食采于毗陵后为石勒所没元帝命少子哀王冲为嗣讳毗因改为晋陵郡郡及丹徒县悉徙治京口东晋末复还治晋陵宋齐梁陈因之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州以县属南徐州九年省南徐州罢晋陵初置常州大业三年以常州为毗陵郡唐武德三年复改毗陵郡为常州天宝元年改为晋陵郡干元初复为常州五代史职方考于常州书梁唐属吴晋汉周属南唐宋开宝八年平江南雍熙四年属江南道至道三年属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两浙为东西路以常州属浙公元领晋陵武进无锡宜兴江阴五县绍兴间割出江阴县为军止领县四

  国朝至元十三年收附之初因之十四年升为常州路总管府十五年升宜兴县为宜兴府二十年府废二十一年复置宜兴府并设宜兴县以来属二十八年罢府入县又降江阴路为州来隶元贞元年升宜兴无锡

◇残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一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均州

◆均州

古迹

  宦迹

  人物

  僊释

○古迹

三王城

  寰宇记云此乃前汉末王康王常王凤三人所筑各自有一城今遂号为三王城

  上庸城

  魏略云征北将军申耽曾为此太守晋司马宣王征破之

  旧丰利城

  寰宇记云在郧乡县西二百四十里元和郡县志云本汉长利县地在长利川故名宋于此侨置上洛郡后魏改为丰利郡隋立丰利县旧唐志云后魏置丰利郡分锡县置丰利县武德初属上州州废属均州唐会要同又九域志干德二年废入郧乡

  天柱山

  在郧县锡义乡山去县二百里之左有一柱峯曰天柱山上有三石门内有飞仙一日三朝

  千丈崖

  晏公类要云在武当县又有千丈峯

  琵琶谷

  隋图经云汉水经琵琶谷至沧浪洲沧浪洲即渔父棹歌处也

  万户谷

  在武当山定心石下中鼻山之东其广容万户故名

  定心石

  大小有二下临万仞岿然陡绝观者股栗喜事者或立其上以示心术

  锡穴

  左传楚潘崇伐麋至于锡穴是也

  水帘

  在武当山

  渚口

  俗传如此其实渚水也在郧县西六十里汉地理志渚水入于汉

  天池

  在武当山

  盐池

  唐元和志又唐志并云在武当县东南百里池水四周上有紫气池左右草木十余里气所染上如霜雪尝之如盐土人谓之盐花

  金泉

  在州治治平元年王齐作记

  石旧泉

  晏殊类要云在武当县

  甘露泉

  在武当山南岩泉味甘美民间往往汲取以愈诸疾

  龙井

  在武当山

  白花泉

  在武当山

  参斗泉

  晏殊类要云在武当县汲水不竭图经云虽千人汲之不减不汲亦不增又云参星下临因以为名其山亦名参山

  法华岩

  昔惠哲居此诵莲经常有龙女来听在俞公岩之西

  九卿岩

  佛子岩

  僊女岩

  并在武当山

  俞公岩

  古记隋僧慧哲住岩中诵莲经有白衣老人自谓俞公三反来听曰我东溟之子谪居此地限满得还斯我所居愿奉仁者

  李园岩

  李仲僊潘岳闲居赋注房陵朱仲家有缥李世所希有岩在千丈峯之下

  黄太清修道岩

  陶幼安百花泉岩

  并在武当县晏殊类要云

  一品乡

  在郧县有邓公里按张士逊封邓国公致仕归光化县乃其乡也今郧县有一品乡里曰邓公意者因官就居于此也象之亦云然

  延岑城

  按北史后周武成元年自郧乡城移于此又云故城即后汉延岑所筑而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武当县下又云唐显庆四年自延岑城移治今所则郡非岑故城也况自端平三年遭兵祸而郡置治愈非其旧

  国朝至元十二年归附创立郡治复还旧

  圣木

  旧图经云在武当县东洲渚汉江中长五丈

  社树

  隋图经云南阳武当南门有社柏树大四十围梁萧欣为郡守伐之言有大蛇从树腹中堕下麄数围长三丈羣蛇数十随入南山声如风雨

  成和聚

  后汉郡国志南阳郡武当县有此

  谢罗山

  图经云晋咸和中历阳谢允探罗道玄隐遯斯山故曰谢罗山

  张黄二真人葬履坛

  在龙山之顶郧县西北一百里昔有二真人飞升遗履而去其徒乃葬履于坛有二石道士侍立坛所

  望仙台

  在武当山五龙观

  梳洗台

  在郧县东六十里王震诗云俗缘磨未尽空山傍妆台溪云惹粉黛岩花宝靥开

  宗海楼

  宣和辛丑三山陆恺作记大槩谓下临清汉江山映带景物之变无穷骚人之所不能咏画工极思莫状其美

  太和楼前面太和峯山水环会为一郡之壮观

  紫云亭

  旧在州治占一郡之胜亭记云元符三年晁端悫作

  望僊亭

  旧在州治占一郡之胜亭记云宋元符初刘浚作

  尹公亭

  宋端平三年杨恢作碑云尹洙字师鲁常谪此州旧有此亭而荒秽久矣缮修一新魏了翁作记

  龙洞

  在武当县

  白莲洞

  在武当山

  黑龙潭

  在武当山

  九度涧

  晏殊类要云在武当县

  修多罗藏

  唐肃宗赐经五千卷藏额亦肃宗所赐

  希夷庵

  在武当山陈抟常栖隐于此

  伏虎庵

  在武当山

  凤凰洲

  王象之纪胜引晏殊类要云在郧乡县

  唐濮王秦冢

  在郧县北地名长辨村

  谢安谢贤二冢

  在武当县南十五里此必非晋太傅谢安也

  蛮王冢

  在武当县南二百步

  汉中部碑

  张来君碑

  魏兴太守碑

  并在丰利旧县

  隋韦氏神道碑

  已漫灭

  石桥记

  在武当山落帽峯

  旧魏兴太守谭义德政碑

  在郧县一百五十里

  狼子冢

  在狼子峯下后为水所坏成一小洲

  干明寺

  本唐濮王泰薨妃阎氏于宫地建延福寺有浮图记咸宁五年剏沈长卿纂文张元靓书又有上元三年建张士逊述黄通书宋太平兴国中赐今名有唐经藏碑铭按延福寺碑在郧乡县干明寺上元中王府功曹沈长卿撰后火焚碑湮毁太平兴国中僧海清于坎埳中依堵墙整之如故

  太平兴国寺

  唐广德二年诏慧禅师曰朕有一子乞保延昌乃以太平延昌为寺名宋太平兴国二年改今名

  干兴院

  去郧乡县一百二十里宰相张士逊功德院也

  明道观

  唐贞观十八年改濮王泰宫为龙飞观在郧乡县西宋天圣八年赐朝元图有圣祖天宁六御坐傍有太祖太宗御容绍兴十七年迎朝元图赴行在所

  唐德观

  在郧乡东南十五里无碑记可验惟中尊太上老君为圣祖以此考之自唐建焉

  白鹤观

  在郧乡县之西陵十五里昔帝者封禅于东岳感仙鹤五百

  余只降于坛上天下许置观以白鹤为名

  五龙观

  在武当山

  唐濮王泰庙

  在郧县北

  唐威武公庙

  按干符三年翁洮撰记山南东道观察使赵凝立

  隋显崇观

  在郧县西有碑大业五年为祝寿之所铭存于州治后碑云大业己巳岁今六百余年

  殷少师祠

  宋绍定三年杨恢知均州魏了翁作记大意云少师虽以谏死而无救于宗国之亡距今几三千年兴衰治乱亦秋毫不相涉也而是心之灵可以立天地宰万物者昭昭赫赫与天地相为无穷乃至因其子孙在吾地相与祝为社祠焉呜呼是惓惓谁实使之恢以比干之裔久居此土因而立祠

○宦迹

濮王泰

  唐贞观中在均州建延福寺浮图记云隆本支于卫梓昭茂叶于虞桐

  殷均州

  唐权德舆有此序而忘其名

  李蘩

  处州郡守题名云唐李蘩元和十二年自均州除蘩守两郡皆有惠爱吏民甚德之

  曹翰

  宋太祖征蜀以翰为均州剌史凿山开道商旅以济诏翰兼转运使

  司马周卿

  通判均州先是房州竹山有金溪出金豪族专其利监司欲命官往巿皆惮险辞周卿遂往跻攀崖巘看之终尽条目公私俱利

  尹洙

  先知渭州董士廉城永洛洙奏罢之士廉上书讼洙乃责均州监税

  李垂

  自绛州还朝宰相欲用为知制诰而垂不往见曰道之不行命也执政恶之出知均州郡有鹿脯羚羊角麝香山鸡皮萎蕤椒蜡之产吏白岁献朝贵例也垂不从

  范纯粹

  宋哲宗朝为户部侍郎坐元佑党谪居均州

  韩维

  宋元佑元年为门下侍郎后坐党籍责安置均州纯粹维皆名贤也

  陈与义

  号简斋宋建炎二年为州守

  王焕

  系年录云宋建炎四年红巾贼犯均州知武当县王焕率邑人保山寨贼至或劝之遁焕曰使吾有此心则不能与邑人为此来矣遂举家俱死

  凌景夏

  宋绍兴二十二年知均州先是景夏在秘馆与秦桧异论闲居十余年

  杨恢

  宋绍定二年知均州下车之后建立比干祠以劝臣忠以励俗坏金人犯均州甚急恢率官吏尽力固守金围困几旬月而恢守益固卒全一城后改知黄州兼淮西提点刑狱

○人物

庞德公

  图经云山有庞德公岩德公襄阳人居岘山后携妻子登鹿门采药不返今有隐处

  张士逊

  光化人也而均州郧乡县有邓公里有功德院在焉士逊雍熙中植桐于萧寺壬辰登第后仕至宰辅告老来寺留题有曰桐枝手植有同孙二纪重来愧此身三匹衣鱼联贵仕十洲轩冕接清尘耕桑虽喜多新陇耆艾堪嗟笑故人萧寺前题粉壁在又书丁巳对壬辰

○僊释

阴长生

  后汉阴皇后族闻马先生有道隐武当山从其学后在忠州仙都白日飞升

  谢允

  真诰稽神枢云字道通历阳人咸康中入武当山水经云允舍罗邑宰隐遁此山故曰谢罗山

  刘虬

  字灵预宋泰始中为晋王府记室参军解官辟谷隐武当山今刘爽岩是也

  尹真人

  南雍州记云武当山有石室相承云是尹喜岩有铜床玉案图经及郡县志云武当有尹喜岩即其处

  山世远

  陶弘景云世远即尹公弟子舍家入道得为太和山真人武当古谓之太和山事见真诰

  真武

  隋开皇元年三月三日诞生而神灵居武当山四十二年飞升今有飞升台即其地

  陈抟

  字图南亳人举进士不第隐武当山移居华山

  黄衣道者

  宋开宝中有僧元明往武当山朝曦欲上宿雾半开见一黄衣入经藏中亟招之已失但闻异香馥郁诗曰八十老翁今自说曾为雾里见仙人张邓公诗集云

  慧哲

  姓赵襄阳人诵经岩中龙子来听

  处洪

  唐末居武当山时王建以盗系狱吏纵去遁武当山处洪语曰子骨特奇宜从军求富贵奈何为盗建感其言隶忠武军后为蜀王

  慧忠

  住武当山七年唐天宝末安禄山遣其将武令珣围邓令珣问燕主灭数师愤然曰逆雏安足问但吾生灵自厄耳禄山灭南阳守表其事肃宗召忠赐号国师

残本一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二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房州(房陵县 竹山县)

◆房州

房陵县 竹山县

建置沿革

  坊郭乡镇

  里至

  山川

○建置沿革

禹贡梁州之域楚地翼轸之分野鹑尾之次于辰在巳舜封尧之子丹朱于房古麋庸二国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传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败麋师于防渚阚骃以为防陵即春秋时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战国属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汉中地置汉中郡始皇徙赵王迁于房陵吕不韦之家亦徙焉 【徙赵王迁吕不韦并据王象之纪胜云】 二汉因之房陵及上庸县并属汉中郡东汉末献帝改防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刘备遣孟达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黄初元年以蜀将孟达来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为太守理上庸后达叛魏降蜀司马宣王讨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历晋宋齐为新城上庸二郡 【新城郡领县六理房陵上庸郡领县七理上庸县】 梁天监末置岐州与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乱地入西魏改新城郡为光迁国 【魏废帝二年】 后周武帝废光迁国改置迁州 【此据元和郡国志及通典】 隋炀帝废州为房陵郡领县四曰光迁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迁州又于竹山县置房州领竹山上庸武陵三县贞观元年隶山南道寻废迁州迁房州于废迁州城 【旧唐志贞观十年改光迁为房陵县】 十年省武陵县隶山南东道 【唐会要在贞元五年】 武后时中宗居房州天宝元年改房陵郡干元元年复为房州梁开平元年房州剌史杨虔叛附于蜀宋隶京西路太祖以周郑王出居房州谓辛文悦长者命知房州事时则开宝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军于房州以刘继元为节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开逵四州安抚使以房隶于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庐俱为煨烬遂移治竹山绍兴三年复迁于房陵之张罗平六月乃移理南山之南隆兴元年专隶京西路绍定四年遭兵乱焚毁明年复立州治迁于城南五里德佑元年夏知州事黄思贤闻江陵府归附于是至江陵中书行省自纳土

  国朝遣千户镇守仍命思贤领州事还州于旧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隶襄阳路遥领县二

  房陵县

  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舜封尧之子丹朱于房朱生陵以国为氏左传为防子国元和郡县志云本汉旧县属汉中郡初为防东汉改为房以陵为名隋志云旧曰房陵置新城郡梁末置岐州后周郡县并改光迁旧唐志云魏改为光迁国武德初改为迁州置光迁县又改为房州兼改光迁为房陵宋开宝初省永清入焉绍定四年经兵火随州迁理于城南

  国朝还县于旧治

  竹山县

  本古之庸国汉之上庸县周武王会诸侯于孟津庸人往焉尚书曰庸蜀羌矛微卢彭濮人是也左传曰庸帅羣蛮以叛楚使卢戢黎侵庸后遂灭之通鉴赧王四年秦置上庸县故靳尚言秦将以上庸六县易张仪于楚后汉立上庸郡隋志云梁曰安城西魏置竹山县旧唐志武德元年置房州贞观十七年移州治房陵县宋开宝初省上庸县入焉绍定四年郡遭兵祸竹山去州一百二十里亦焚毁后侨治于县南

  国朝复还旧理

○坊郭乡镇

房陵县

  修文乡 宜阳乡 夏半乡 房陵乡 礼义乡

  竹山县

  宝丰镇

○里至

本州岛

  东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东北至大都三千一百五十里

  东北至本路五百里

  东至南漳县界山二百二十里

  南至均州房陵乡山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金州尹店江界二百九十里

  北至均州界山一百八十里

  东到南漳县四百一十里

  南到归州四百五十里

  西到均州二百七十里

  东南到峡州夷陵县四百二十里

  东北到谷城县二百六十里

  西南到归州兴山县三百五十里

  西北到金州白土关三百三十里

  房陵县

  东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东北至大都三千一百五十里

  东北至本路五百里

  东至南漳县界山二百二十里

  南至均州房陵乡山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竹山县倒驴坡八十里

  北至均州界山一百八十里

  东到房陵县一百二十里

  南到归州五百六十里

  西到金州四百五十里

  北到均州郧县二百八十里

  东南到峡州夷陵县六百三十里

  东北到谷城县六百六十里

  西南到归州兴山县四百八十里

  西北到金州白土关二百一十里

○山川

房山

  在房陵县西三十里山四面有石室似房因名寰宇记云

  凤凰山

  在房陵县西三十里志公和尚梁武帝朝为国师游行至此住锡名曰凤凰山

  九室山

  在州西四十里烂柯山有仙宫唐封名为天保之殿山上有陈抟修炼之所故名曰九室山

  阜山

  在房陵县南图志云鲁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于阜此其地也

  南山

  在房陵县南宋建炎二年正月简斋陈与义在房州城遇金骑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张家有诗云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避寇连三年行半天四维我非洛豪士不思穷谷饥但恨平生志轻了少陵诗今年奔房陵铁马背后驰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厘南山四程云布袜傲崄巇篱间老炙背无意管安危知我是朝士亦复颦其眉呼酒软客脚掬水濯玉肌穷途士易德欢喜不复辞向来贪读书闭户生白髭岂知九州岛内有山如此奇自宽实不情老人亦解颐投宿恍世外青灯耿茅茨夜半不能眠涧水鸣声悲

  鴈山

  本景山也在房陵县西南二百里山海经曰荆山之首曰景山鴈南翔偏经其上土人由此改曰鴈山

  定山

  吴曾漫录云房陵定山有朱仲李园三十六所

  鸡鸣山

  在房陵县北百里

  马息山

  在房陵县北七十里

  马盘山

  在房陵县

  黄竹山

  元和郡县志云在房陵县北百里因黄竹岭为名

  建鼓山

  在房陵县袁崧记云登句将山见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县志云与马鬃山相接冬夏积雪

  覆船山

  在房陵县西

  停舟山

  在房陵县西

  石门山

  在房陵县陈简斋诗云石门泄风无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烂柯山

  在房陵县西南四十里即樵人烂柯处也

  骂詈山

  在房陵县四面有三十四山其名恶者目之曰骂詈山

  方城山

  房州图经云楚怀王二十年秦与齐韩魏共发兵攻楚方城秦军登山以望楚因取名望楚山元和郡县志云方城山在竹山东山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居其一也楚使庐戢黎侵庸方城注云在上庸县

  望夫山

  在房城县南东渡江

  两乳山

  在房陵县

  五女山

  在房陵县邓村

  女娲山

  在竹山县燕子山相对后溪刘光祖诗云女娲山下少人行

  洞谷声中一鸟鸣

  庸城山

  在竹山县西五里旧名垂鼓山在上庸县庸人昔居此山上置鼓因名垂鼓又按隋志云竹山县有垂鼓山九域志云

  矾石山

  在竹山县北旧云山有矾石其白如雪

  白马山

  在竹山县西南山石似马望之逼真孟达叹金城千里即此也

  龙祗山

  在竹山县南二里古老相传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白日冲天

  燕子山

  在竹山县宝峯镇之左

  横鞍山

  在竹山县庸城山相近

  长罗山

  在上庸县即竹山县北四十里

  仓乐山

  在竹山县东北百余里旧经云昔有邑人徐无周家富积粟于此后遇饥馑民乏食发仓粟以救饥乡人德之故名此山

  长腰山

  在竹山县

  望僊山

  在竹山县

  二经山

  在竹山县百丈山隔岸

  九女山

  在竹山县望仙山之右

  百丈山

  在竹山县微江对岸

残本二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残本三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郦州(洛川县 中部县 宜君县)

◆郦州

洛川县 中部县 宜君县

建置沿革

  坊郭乡镇

  里至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建置沿革

禹贡雍州之域星分入东井舆鬼鹑首之次汉天文志北地上郡皆属鹑首春秋白翟国秦始皇时地属上郡汉为上郡雕阴地 【此据元和志及寰宇记今所上图册但云秦汉皆属上郡魏武帝有焉失于详考耳】 暨晋陷于戎羯不置州郡于坊州中部界置杏城镇 【元和志云】 后魏太和十五年改镇为东秦州孝明二年又改为北华州 【此据魏志及舆地广记所同】 废帝二年改为鄜州因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遂于鄜立鄜畤为名 【此据元和志及职方考所载寰宇记亦同唯图册则云周改为鄜州盖失于不考耳】 隋大业三年罢州置鄜城郡其年自杏城迁理于五交城唐武德元年改为鄜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内部鄜城六县二年以内部鄜城县坊州 【元和志云】 三年置直罗县贞观二年置都督府六年为大都督府九年复为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洛交郡后升为保大军节度使属关内道郭子仪领节钺即此地也干元元年复为鄜州宋康定二年即鄜城县治置康定军使仍隶州熙宁七年省三川县为镇入洛交金因之

  国朝得地之后废节度止立散州初领洛交洛川鄜城直罗四县至元四年并鄜城入洛川又并洛交直罗入州自理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属鄜州今领县三

  洛川县

  本汉鄜县地属冯翊 【属冯翊三字据汉志及沿革表】 东汉省 【东汉郡国志无鄜县二字】 后秦姚苌置县因洛川水以立名后魏置敷城郡隋开皇二年罢郡 【张洽地理沿革表隋属上郡不同】 以县属鄜州自高槐移理焉历五代宋洎金并因之

  国朝不改旧名至元四年并鄜城入隶本州岛

  中部县

  本汉翟道县地属左冯翊汉书渠搜中部都尉理所为朔方郡第七县莽曰沟搜 【东汉郡国志朔方郡下无渠搜二字】 魏晋戎翟居之后秦姚兴于所治南十八里置中部郡后魏太武改为中部县文帝大统九年避国讳改为内部隋大业三年废鄜州为上郡而县自杏城移理仍隶上郡唐武德二年复于此置坊州及中部县元和志云天宝曰中部郡属关内道宋因之

  国朝至元二年以县隶延安路六年废坊州并入中部县属鄜州

  宜君县

  春秋白翟地张洽地理沿革表云西汉左冯翊祋祤县地东汉左冯翊管十三城此居其四 【东汉郡国志云】 寰宇记云前秦苻坚于祋祤古城北置宜君护军元和志云后魏真君七年改为宜君县又置郡大统五年又迁于华原县北为理隋志云开皇郡废属京兆郡唐初属宜州 【寰宇记无唐初属宜州五字今据沿革表云】 贞观十七年废地入雍州二十年于此置玉华宫仍即宫南四里置宜君县永徽二年县与宫俱废龙朔三年坊州刺史窦师伦奏再置宜君县属坊州天宝十二年析置升平县宋熙宁元年省为镇入宜君 【图册云宋熙宁中改宜州金改为县九域志无之】 金因之

  国朝初并入坊州中统元年复置属延安路至元六年并入中部县十四年复置二十二年改隶鄜州

○坊郭乡镇

洛川县

  开府村 安善村 安公村 东王村 太平村 进汉村 百谷村 王和村 石堡村 青龙村 安粟村 石泉村 得亨村

  中部县

  独战村 立石村 唐和村 龙坊村 太平村

  宜君县

  孟晃村 道台村 姚曲村 集贤村 雷成村 云阳村

○里至

本州岛

  东北至上都三千一百八十里

  东北至大都二千三百八十里

  东北至延安路一百八十里

  东至宜川县一百里

  西至庆阳府邠州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耀州同官县界三百里

  北至甘泉县界四十五里

  东到宜川县一百八十里

  南到中部县一百四十里

  西到庆阳府宁州五百里

  北到甘泉县九十里

  西北到安塞县并管敷政县一百七十里

  东南到安西路澄城县二百五十里

  西南到庆阳府邠州五百里

  东北到甘泉县省并临真县二百里

  洛川县

  东北至上都三千二百四十里

  东北至大都二千四百四十里

  西北至鄜州六十里

  东至宜川县界七十五里

  西至中部县界八十里

  南至澄城县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本州岛界二十八里

  东到韩城县二百五十里

  南到白水县二百五十里

  西到宁州四百里

  北到甘泉县一百五十里

  东北到宜川县一百八十里

  东南到同州三百七十里

  西南到中部县一百二十里

  西北到本州岛六十里

  中部县

  东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二十里

  东北至大都二千五百二十里

  北至本州岛一百四十里

  东至洛川县界五十里

  西至宁州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宜君县界一十五里

  北至鄜州界五十五里

  东到洛川县并管鄜城一百二十里

  西到宁州三百二十里

  南到宜君县一百四十里

  北到本州岛一百四十里

  东北到洛川县一百二十里

  东南到白水县一百四十里

  西南到三水县二百五十五里

  西北到省并直罗县一百四十里

  宜君县

  东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九十里

  东北至大都二千五百九十里

  北至本州岛二百一十里

  东至洛川县界二百里

  南至同官县界三十里

  西至宁州界二百里

  北至中部县界七十里

  东到洛川县并管鄜城一百五十里

  南到同官县九十里

  西到三水县二百五十里

  北到中部县一百四十里

  东北到洛川县二百里

  东南到白水县一百三十里

  西南到宁州三百里

  西北到本州岛直罗废城一百八十里

○山川

桥山

  在中部县北一里乃轩辕皇帝葬衣冠之所山下有沮水或曰古沮水分流潜穿山底经过因名桥山寰宇记引史记云黄帝葬此山陵冢尚存唐大历元年置庙宋开宝二年敕修庙祭祀在州西二里按李吉甫元和志宁州真宁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亦曰桥山黄帝陵在山上羣臣葬衣冠之所今两存之

  石堂山

  寰宇记引水经注云潴水出翟道县西石堂山本名翟道山又穆天子传云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驷造父为御南征朔野径绝翟道升于太行翟道即县之西石堂山也郭璞以为陇西狄道则非

  玉华山

  在宜君县西南四十里有唐太宗避暑宫张齐贤燕谈录云雍熙二年玉华山获一角兽坊州守臣 【忘其姓名】 以为瑞十月己亥太宗召宰臣观之咸奏曰按瑞应图牡曰麒牝曰麟昔岚州所进麟也此乃麒也请宣示中外上不许但豢于禁中因谕辅臣曰时和岁丰是为上瑞此何足云

  大盘山

  政和复位九域志云在直罗县直罗今并入州

  洛河

  自洛川县北三十里鄜州境南阳村西南入境流七十里至交口村东南流地理沿革表隋文帝分三川洛川县以置此额取洛水之交故曰洛交属鄜州旧图经云自交口村南流入中部县又南流一十五里至杨家庄合沮水东南流四十里至鄜城十二盘出境寰宇记云洛水在坊州东四十里按山海经云出白于山地理志云洛水出北地归德县北蛮寨中从鄜州洛川县西南入中部鄜城二县过入同州白水县

  沮水

  自中部县西北子午岭发源东流二百里至本县三十里杨家庄东南顺流入洛

  子午水

  在宜君县管内升平废县北一百里出子午岭东南流入中部县合沮水乐史寰宇记云禹贡谓溱沮二水出冯翊北即子午水下合榆谷慈乌等川遂为沮水

  浅石水

  寰宇记引水经云水出翟道山 【今中部县即古翟道县地】

  香川水

  寰宇记云源出中部县北香水在县西南三十七里自宜君县界来南香水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出于遗谷

  泥水

  寰宇记引水经云水出翟道县泥谷按图经泥谷水在县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谷来

  慈乌水

  在宜君县西北四十里源自升平镇分水岭东流入本县界又石盘水在宜君县东五十里源自耀州同官县大石盘出东流入县界

  小塞门水

  在今洛交废县西北十五里又白水按水经源出洛交县分水岭界

  三川水

  寰宇记云以华池水黑原水洛水同会谓之三水古为三川郡也杜甫寄家在鄜州身陷贼中未得脱有诗云三川不可到归路晓山稠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赵次公诗注云三川即鄜州华水黑水洛水所会注引左传周之亡也其三川震注泾渭洛水非是

  蒲川水

  寰宇记引水经云水东南流入坊州 【州今废并属鄜州】

  罗川

  在直罗废县 【今并入州】 南二里 【详见古迹】

○土产

石脂

  在鄜州东十五里采铜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烛一枝敌蜡烛之三至元七年上司移文封扃至今不采

  石炭

  在宜君县西北一百里嘉会村有一石窟

  石油

  在宜君县西二十里姚曲村石井中汲水澄而取之气味虽臭而可疗驼马羊牛疥癣

  土硫黄

  在宜君县西南七十里野火山

  连翘

  苍朮

  瞿麦

  黄芩

  苦参

  秦艽

  胡麻

  以上宜君县出

○风俗形势

白翟故地羌浑杂居寰宇记云

  秦塞要险地连京辅汉时匈奴频入朔方故塞外烽火照甘泉即今渭北九嵕山是也同上 【按九域志九嵕山在醴泉县】

  风俗奢侈竞为淫靡之习鄜洛图经云

  俗以夏月游赏为重同上

  女为男作图经云

  地近边而北人精于制兵器坊州图经云

  中部宜君风土颇恶勇而不知义图经云

  洛水之交三水所会图经云

  城枕罗原其川平直户部尚书崔仲方筑城以居之故曰直罗

  长城因河为塞图经云

  海边昏雾雨塞外惨风沙司马温公诗云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残本三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残本四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鄜州

◆鄜州

古迹

  宦迹

  人物

  僊释

○古迹

秦长城

  在洛交废县 【今并入州】 东南四十里史记云秦将蒙恬所筑唐鲍容赋诗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奈何天下人骨肉尚酬恩投沙拥海水安得不久飜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枯骨贯折铁河中如有言万古骊山葬谁知野火燔

  翟道故城

  在中部县西北四十里故城是也周三里有余址后汉省宇文周曾于此城置利人县寻废

  杏城

  在今洛交废县 【今并入州】 汉将韩胡伐杏木为栅以抗北边

  雕阴县地

  在今洛交废县雕山之阴故曰雕阴唐诗人韦庄赋一绝云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熏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羣羣

  朝冄??肤施

  在洛交废县汉书云匈奴南侵至朝冄??肤施谓此地也

  夏太后城

  在洛交废县南三十六里赫连勃勃闻刘裕灭姚泓令其子义真等守自将兵入长安留太后于此筑城居之

  赤沙城

  在中部县西七十里古戍城也

  故洛交县

  元三乡本汉雕阴县地属上郡雕山在西南故曰雕阴魏省上郡晋为戎翟所居苻坚时为长城县后魏及周为三川县隋文帝分三川以洛水交会之所故置县以洛交为名唐宋因之金亦仍旧

  国朝至元四年以土旷人稀并入鄜州唐诗人韦庄游州寒食城外醉吟一绝云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影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土产龙须席赋麻布

  三川废县

  州西南六十里三乡本汉翟道县地按翟道县在中部县古城是也地理志云翟道属左冯翊苻秦于县南长城原置长城县属长城郡后魏废帝三年改为三川取古三川县为名属中部郡隋开皇三年隶鄜州唐因之宋熙宁三年省入洛交县为镇

  直罗废县

  在州西南九十里三乡本汉雕阴县地魏省雕阴县晋时戎翟所居后魏置三川县隋使户部尚书崔仲方筑城居之唐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于此置县因城为名宋因之金亦仍旧

  国朝至元四年以土旷人稀并入鄜州

  鄜城废县

  州东一百二十里三乡本汉鄜县地属左冯翊后汉省后魏于此置敷政县属敷城郡隋大业元年改敷字为鄜属鄜州唐武德二年改属坊州唐末李茂贞建为翟州梁开平三年改为禧州又改其县为昭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复为鄜城县仍隶鄜州宋康定二年即此县置康定军使金废之

  国朝至元四年以土旷人稀并入洛川

  故升平县

  唐天宝十二载剌史罗希奭奏析宜兴县西北界升平乡等三乡以置之以乡为名东南去宜君县二十五里寻以吐蕃侵据移县在横棒川宋熙宁二年省为镇属宜君县

  故坊州城

  禹贡雍州之域古白翟国秦属内史汉书云朔方为西部都尉休屠为北部都尉渠搜为中部都尉故此为中部郡焉又郡国志云鄜城本秦高奴县地翟道故城是也俗称高楼城即春秋白翟所居魏晋陷于戎羯刘石苻姚时于州西七里置杏城镇恒以重兵守之后魏文帝改镇为东秦州孝明改为北华州废帝改为鄜州后周天和六年世祖元皇帝作牧鄜州于州界置马坊结构之处尚存唐武德二年高祖驾幸于此圣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马坊为名天宝元年分为中部郡干元元年复为坊州元领中部宜君升平鄜城四县割鄜城入鄜州宋熙宁元年又废升平为镇中部宜君富有药材魏泰东轩笔录云古词芳洲渐生杜若谓芳香之洲渚生此香草宋天圣间朝旨下坊州取杜若虽一时文移之误亦宰相不学故也宜君有矾场此州地产龙须席弓弦麻非他郡所及金因之

  国朝至元六年并州入中部县属鄜州

  玉华宫

  在宜君县西四十里唐贞观十七年于宜君县凤凰谷置正殿覆瓦余皆葺茅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太宗曰小龙出大龙入当时以为清凉胜于九成宫永徽二年废宫为寺即以玉华为名西有驻鸾崖东有石室甚奥外有水散漫流下状如珠玑号曰水帘寺内有肃成殿玄奘法师于此院译经每言此阎浮之兜率也 【寰宇记云】 杜子美避难至鄜过此赋诗云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占瓦不知何王殿遗构断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苏轼注云梁隐过此披览遗迹了无故碑考验往事蜀土石马在浅草间可叹也

  杏城镇

  姚苌置此镇在中部县东七里

  开元坡

  在鄜州城外唐韦庄诗云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可惜数枝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鄜台

  在鄜城旧县之东园宋元佑二年杜纯佑来为令筑台名以鄜有诗云两载鄜城着小冠一台高筑地平宽向阳花木齐教放天下无春似此间

  保大军楼

  即谯楼也蔡挺为郡守日建尝修润唐武元衡诗云三川会合古鄜州纡绂来宽宵旰忧静守化条无一事东风独上夕阳楼金时犹存正大末兵废

  尘玉亭

  竹溪诗话云康识守鄜州日建谓唐诗人罗虬作鄜坊从事赋比红儿一解为绝唱其诗曰花落尘中玉堕泥香魂应上窈娘堤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摘尘玉二字以名亭金时厄于兵火今犂为田矣

  苇谷

  谷有水东南流入三川 【三川今属洛交废县】 唐郑玉诗云水会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

  凤凰谷

  唐地理志宜君县在此谷在玉华宫北四里 【详见前注】

  杜甫工部故宅

  在鄜州南六十里三川今存遗址工部观三川水涨有诗二十韵末数联云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何时通舟车阴气不惨黩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此不已艰险终更局普天无津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又有鄜州月夜诗末云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又自序云寄家鄜城身陷贼中于一百五日对月感叹而作云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子美脱身至行在得左拾遗奉诏归鄜州挈家有诗云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又作北征古风七十余韵东坡苏子瞻曰子美北征诗识君臣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

  黄原祠

  在三川废县有水发源于破罗谷南流经祠东合苇川是也

  杨班祠

  在鄜城废县周地图记姚苌时立节将军杨班居黄梁谷北其谷西有小谷由来无水夜中忽有人语就班借车牛十具云欲移徙我是湫神寻则声绝班即备车牛十具置门前至明车湿牛汗乃寻车辙至干谷中忽有水方二百余步其水极深叵测冬亦湛然每水旱祈祷有应今按杨班湫水周一里余二十步

  轩辕庙

  在桥陵东五里官为三岁一祀唐姚酢诗有遗庙空山草木长之句

  鄜畤祠

  此汉郊祀之所也春秋白翟故地汉志云秦文公东猎汧渭梦大蛇止于鄜畤以问史敦敦曰此上帝征君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祀白帝焉杜甫北征诗有坡陁望鄜畤岩谷互出没之句

  汉武庙

  在洛交废县有僊宫城今相思川也

  凤山寺

  方舆记云山在鄜城尝有五色雀见因以立寺久废

  玉华寺

  即玉华故宫也前已详杜少陵诗注者云鄜州有此宫即隋仁寿宫按九成宫在凤翔府麟游县西一里而注者盖误今不取

○宦迹

尉迟敬德

  唐武德初自同州剌史封鄂国公改鄜州都督敬德为唐名将寻移夏州授开府仪同三司

  王承元

  自检校工部尚书义成军节度使徙鄜坊丹延等节度使承元镇鄜奉公守法于州民有爱利未几移镇凤翔

  李愬

  自太子中允出为坊州剌史治行异等改晋州

  刘几

  宋治平二年六月辛未以东上合门使嘉州团练使知鄜州事几初权泾原副都总管与转运使陈述古交讼既罢而代几者遂发几过用公使库钱诏几赴永兴军听劾御史中丞贾黯言国家任用将帅当责以捍边御寇之效细故宜略可以得死力况今西戎数扰方当以恩威御诸将所宜思太祖宽待李汉超等而惩庆历中罪尹洙等之失若几苟无大过愿赦而不诛仁宗纳其言故有是命几在郡威惠兼用兵民怀之夏人不敢犯塞后移守凤翔

  种世衡

  自同州佥书判官改鄜州判官初康定元年夏人犯延安王师不利朝论以堡障众多有分兵之患其间有远不足守者即令罢之寇骄而贪益侵吾疆百姓受害世衡时为大理丞领鄜州幕府建言延州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遏寇冲左致河东之粟右固延安之势北图银夏之田有是三利朝廷从之以世衡董役事世衡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然处险苦无泉水议不可守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井矣世衡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其屑而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发饴甘而不耗万人欢呼曰神乎虽夏兵重围我无困渴之患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自是而陲患无泉者悉仿此大蒙利焉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城授以内殿承制知城事

  种诂

  世衡长子以西上合门使知鄜州先是守镇戎护边政成给饷无乏朝廷谓诂有干力故命之守鄜寻告老提举上清太平宫

  种谊

  诂之弟先守岷州能俘获鬼章青宜结献于朝迁西上合门使徙知鄜州夏人将犯延安帅赵卨以谊统制诸将贼闻谊至皆溃鄜州谓得谊胜重兵二十万改知兰州

  薛向

  先监在京榷货务权知鄜州时大水冒城州兵广锐振武二指挥戍延安营兵闻之诣州总管王兴求还兴不能决乃相率逃归至则家人无存者乃聚众为盗郡人震恐向遣亲吏喻之曰冒法以救父母妻子人之情也而不听汝归者武帅不知变之过也汝听吾言亟归收亲属之尸吾当贷汝擅还之罪不听吾言汝无噍类矣皆泣谢境内乃安久之迁河北提点刑狱

  李师中

  举进士知洛川民有罪妨其农时者遣归令农隙自诣吏令当下者榜于门或召父老谕之租税皆先期而集尝出乡亭见戎人代华人耕作诘之皆用兵时潜入中国人藉其力往往与为婚媾师中以华戎不可杂处遍索境内得数百言之于帅帅用其言大索旁郡得戎人内居者甚众但徙之极边庞籍为枢密副使荐其才召对转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经略使属官

  蔡挺

  自通判泾州徙鄜州范仲淹宣抚陕西河东荐其才可用有守边之政寻又以吕夷简荐改开封府推官其后累历边任于护塞有能称

  康识

  按颍滨苏辙行制词曰朝廷急于用人故士有以资未应格进摄事者尔以才智足用擢守鄜畤岁月既久治办有闻俾正厥官益思所报

  张确

  宣和初自通判杭州摄睦州以平方腊功知坊州 【今并入鄜州】 抚怀羌族得其欢心朝廷宴安确驿疏言金人必入寇语极谆切改汾州又移解州后于隆德死节闻赠述古殿直学士

  刘泾

  绍圣末自真州移知坊州有学行世所谓前溪先生也专以仁厚为政土产龙须席朝旨索取泾惟常贡外不以奉权贵宰相章惇末如之何元符末上书力喻不当诛元佑人立党籍徽宗初即位召为职方员外郎

○人物

崔仲方

  隋时人户部尚书爱其风土筑城以居之谓其城枕罗原川平而直故后人以直罗名县仲方尝开通湮塞之渠浚溉田万顷土人甚德之

  刘延庆

  鄜州人也世将家雄豪有勇数从西伐屡立战功累迁泰宁军留后徽宗谓留后乃五代藩镇官以亲信官留后务遂为承宣使又以破夏人俘馘有功拜保信军节度使童贯讨平方腊徙领三城贯北伐延庆又从之坐随贯退兵谪筠州子光世讨逋河北贼有功复拜延庆镇海军节度使后死于难光世从高宗南渡为中兴名将父子再世建节将门荣之

○僊释

法天

  法天者本中天竺摩伽陁国僧也唐自元和后不复译经江南始用兵之岁法天来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尊胜二经七佛赞法进笔受缀文知州事王龟从润色之遣法天同法进献经阙下宋太祖召见慰劳赐以紫方袍法天请游名山许之

  雒道人

  不知何许人尝游洛交之相思川不茹荤不饮酒冬不火夏不箑遇异人得秘诀预知休咎刘延庆敬重之道人目其子光世为救时名将大有福德人靖康二年春忽大哭于巿别邻里去及汴梁陷二圣北狩乃哭之日也吁异哉 【见博异录】

残本四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残本五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葭州一(神木县 府谷县 吴保县)

◆葭州

神木县 府谷县 吴保县

建置沿革

  坊郭乡镇

  里至

  山川

  土产

○建置沿革

禹贡雍州之域州有壁记云州介晋秦之间春秋为翟国秦并下属上郡汉为西河郡圁阴县地圁音银汉书云以在圁水之阴故曰圁阴星入东井度 【按地理志葭芦川在河东路石州临泉县其西南至延安府四百三十五里宋元符二年以葭芦川新寨为晋宁军属西河郡而西河乃汾晋地其秦晋之间乎一云银州属关陇入西河上郡则入尾今以井度为是】 晋沦于戎羯苻秦建元元年因骢马城巡抚其地后魏属开光郡后周保定二年置中乡县属中乡郡隋开皇元年避中字改为真乡县兼废中乡郡以县割隶银川郡按地理沿革表云属雕阴郡真乡县属银川隋大业三年郡废改属雕阴郡隋末没入寇贼唐贞观二年平梁师都复置银州仍以县为属邑县西北有茄芦川 【一云葭芦川】 天宝元年曰银川郡属关内道干元元年复为银州唐末陷于西夏宋元丰五年鄜延路经略司将所部复之即葭芦川筑为寨朝论以此川东联河汾西控银夏实为冲要乃令属临泉县县本河东之石州所隶也元佑二年夏人恭顺诏鄜延路经略司以寨地给赐绍圣四年二月己酉王师攻复元符二年八月甲午枢密院言河东经略使林希奏元丰中于鄜延路进筑米脂葭芦吴堡三寨以葭芦吴堡属河东自是岚石之人始戍河西致寇境在目欲出不可密睇鄜府犹迂十舍自前岁复葭芦去年筑神泉今年筑乌龙通接鄜延稍相屏蔽又北迩银城南抵神泉幅员数百里楼橹相望横山之腴尽复汉土斥堠所及深入不毛士马更为声援繇此岚石遂为次边往年经始葭芦川是为今日通道根本建军为宜诏升为军名曰晋宁以临泉倚郭定胡为属邑金初为夏人所践皇统二年复立军治仍隶河东路而临泉定胡还属石州大定元年升为州二十三年闰十二月改为葭州 【金集礼地志云晋宁州旧葭芦寨以葭芦水为名宋为晋宁军今拟为葭州图册在大定八年】 贞元元年隶汾阳军节度 【金大定职方志汾州为汾阳军】 管八寨曰通秦曰神泉曰乌龙曰吴堡曰宁河曰弥川曰大和曰神木有通安晋安二堡于通秦隶焉永作唐安二堡于乌龙隶焉濩川弥川靖川三堡于弥川隶焉通津于神木隶焉宁河则木寨隶焉正大三年改隶鄜延路元领吴堡弥川通秦葭芦四县后又益以太和建宁

  国朝收附后至元六年并通秦弥川葭芦入州并太和入神木建宁入府谷来属令领县三

  神木县

  春秋白翟国汉属五原西河二郡武帝徙山东被水之民于关以西洎朔方以南新秦中盖其地也后为赫连勃勃所有周隋已降为银胜二州地属雕阴郡唐开元初张说奏置麟州十二年割胜州之银城连谷二邑改置新秦郡并县十四年废郡以县还隶胜州天宝元年复置寻以为新秦郡干元元年复曰麟州升为振武麟胜等节度使兼都护以胜州为支郡后周显德五年刘崇不宾杨侯作藩移垒小堡宋干德元年徙治于吴儿堡即故麟州也五年升建宁军端拱元年改镇西军置节度使领之又置麟府路兵马司治新秦而银城连谷则属邑也新秦管神堂静羌二寨惠宁镇川二堡银州管银城神木建宁三寨肃定通津神木阑干四堡连谷管横阳一堡金皇统八年以麟府地陷西夏不曾复立

  国朝收附后创立云州于古麟州神木寨隶延安路至元六年废州为神木县又并太和县入焉并来属

  吴堡县

  宋九域志金大定职方志并云本石州定胡县寨地属西河郡宋景德以来屡陷于羌元丰五年尽复其地爰因险阻筑起城壁东临汾晋西接鄜延实为要冲颛任武将以屯守焉时与米脂葭芦二寨并兴既成以米脂属鄜延路葭芦吴堡则属汾晋元佑二年以米脂葭芦给赐夏人而吴堡等不系可予地分委官画定界至开立壕堠金时定胡为夏人所夺以吴堡隶通秦寨厥后又升为县属葭州

  国朝收附后至元元年省之二年复置仍来属

  府谷县

  张洽地理沿革表云冀州之域古并州地秦汉为太原郡后魏昉置岚州隋属楼烦郡唐属岚州后唐庄宗天佑七年有河朔之地将兴王业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于是升府谷镇为县县本河西蕃界土人折嗣伦代为镇将自升县之后嗣伦男从阮招回纥归国诏建为府州以扼蕃界仍授从阮为府州刺史寻以契丹与小蕃侵扰移州于留得人堡晋高祖起义以契丹有援立之恩赂以云中河西之地尽去焉契丹欲尽徙河东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从阮力保险北绝其好乃遣使禀命诏从阮出师明年春从阮深入拔十余砦汉高祖引兵南下从阮率兵归之寻升府州为永安军析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以隶焉干佑元年从阮举族入觐朝廷命其子德扆为府州团练使周显德元年升府州为节镇复以永安军为额就拜德扆为节度使显德二年夏州李彝兴以土壤相接恶其与己并为藩镇乃扼塞道路阻绝使臣世宗召问宰相如何宰臣以夏州地处边徼朝廷向来每与优借府州甚为偪小近建节旄得之何利失之亡害且宜抚谕彝兴世宗曰折德扆三数年来竭尽心力御捍刘崇如何弃之度外且夏州虽产羊马博易资货悉在中土傥与阻绝何能为者乃命赍诏书责其悖慢谕以安危彝兴果俯伏听命宋因其旧府谷为县有安丰宁府百胜三寨斥堠靖化西安三堡金并属河东北路皇统八年以麟府路为西夏所据不能取之

  国朝收附之后复建州治改隶延安路至元六年州废以县隶延安路二十二年来属

○坊郭乡镇

神木县

  碾谷村 麻宁村 深井村 九支村 盘西村 平西村赤烽村 长建村 黑牛村 番七村 番胡村 杀麻村上村

  吴堡县

  太平村 丰化村 久安村

  府谷县

  邓曹村 胡皛村 待保村 小没村 马真村 合河村盘东村 平东村 太平村 永兴村 葛浮村 冯家会村

○里至

本州岛

  东北至上都二千四百三十里

  东北至大都一千六百二十里

  南至本路五百八十里

  东至太原路界黄河五里

  西至绥德州米脂县界六十里

  南至绥德州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大同路丰州界四百六十里

  东到太原路临州一百二十里

  西到米脂县一百二十里

  南到米脂县一百二十里

  南到绥德州并管义合废县界一百四十里

  北到大同路丰州六百二十里

  东北到太原路兴州一百八十里

  东南到太原路石州孟门县一百五十里

  西南到绥德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到定州九十里

  神木县

  东至上都二千二百二十里

  东至大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南至延安路七百七十里

  南至本州岛一百九十里

  东至太原路保德州黄河界一百里

  西至曳只喇八界五十里

  南至葭州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古鄜州界三十里

  北到本州岛一百八十里

  东北到临州一百八十里

  西南到青涧县二百七十五里

  东南到石州宁乡县一百里

  西北到米脂县一百八十里

  府谷县

  东至上都二千四百九十里

  东至大都一千五百里

  南至本州岛四百九十里

  东至太原路保德州黄河三里

  西至神木县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太原路保德州界五里

  北至大同路丰州界六十里

  东到大同路武州二百里

  西到神木县二百里

  南到保德州五里

  北到东胜州五十里

  东南到太原路五百里

  西南到葭州四百九十里

  东北到大同路西丰州一百三十里

  东到保德州二百里

  西到定西州一百八十里

  南到葭州一百九十里

  北到旧麟州四十里

  东北到府谷县一百里

  西南到绥德州并管嗣武废县二百里

  东南到太原路兴州一百三十里

  西北到西夏一百一十里

  吴堡县

  东北至上都二千六百六十里

  东北至大都一千七百六十五里

  北至葭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延安路四百八十里

  东至太原路石州界黄河一里

  西至绥德州界二十里

  南至石州孟门县界黄河五里

  北至本州岛界七十里

  东到太原路石州孟门县一百三十五里

  南到平阳路石楼县一百五十里

  东北到神木县二百里

○山川

黄河

  在府谷县东自西丰州冯家会村入境东流一百五十里至神木县碾谷村东南流十里经葭州长寿村至吴堡县东一百里下流丰化村出境

  圁水

  在真乡县属西河郡颜师古曰圁音银在圁水之阴因以名县汉书所谓西河即银州也凡银州所置儒林真乡开光抚宁皆银水地鄜州之新秦连谷银城亦圁阴地今葭州古真乡地神木县即银州之银城县砦地也舆地广记云唐立银州东北有无定河即圁水也土俗以河流不定故河以无定名圁与银同音而汉志作圜阴颜师古注是也王莽改曰方阴则是当时已误为圜字今有银州银水即是旧名犹存但字变耳以此考之则九域图所载乞银之说未可信也乞银乃苻秦骢马城俗称骢马为乞银因号乞银谷后周于此立银州也

  葭芦川

  通鉴长编云太原总四路而岚石麟府为边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为寇辄傅城下自离石绝河而西与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据有横山距河为塞不得与秦合宋元丰中尝取得葭芦川筑为寨元佑初弃之绍圣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孙览议复取葭芦川而其地峻绝涧谷重阻兵不得前夏人闻之以数万兵屯境上览下令须是满五万乃行夏人益遣丁壮就屯而览兵终不出贼屯既久涉冬月饥饿皲瘃览益修战备犹不出兵或告贼骑数万攻岚石之屯垂败乞济师军吏夜请计事览卧不起比明乃复白官军已据便地虏未尝来也览曰吾固知之幕府问何以知之览曰离石塞外无贼帐就欲为寇非一月不集岂能遽至而不闻乎始诸将以吾未出兵恐不见虏军赏轻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粮严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数日夏兵十余万入寇至神堂览厚集其阵以待之兵方接斩数百级获其酋长数人贼帅度不能支遂遁去览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将兵出麟府张世永王舜臣出岚石遂城故葭芦未就贼数万卒至览被兵不动而使张世永将轻骑由麟州道出其后击之贼前不能进而后为世永击逐大败卒城葭芦川而还三月庚午览加枢密直学士赏其劳也 【宋史】

  屈野川

  在银城废县其川则与连谷县相接文潞公彦博为河东转运使日夏贼入寇围麟州城过屈野河白草平下砦彦博与麟府路走马承受公事樊玉率兵败之即此处出宋史

  兔毛川

  在新秦废县九域志云绍圣三年孙览议于此筑寨不果

○土产

玛瑙

  府谷神木二县出岁遣官采之自至元二十六年始

  鲤鱼

  府谷县黄河内有之岁贡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残本五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残本六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葭州二

◆葭州

风俗形势

  古迹

  宦迹一

○风俗形势

人性鲁直勤于耕作图册云

  神木本古麟州地其俗蕃汉互居人性鲁直好尚武力守望相助图经云

  地瘠民窭新秦旧经云

  府谷本旧府州治也地近边而民知战府谷旧郡志云

  民不满十岁皆谙武艺

  人尚义气俗无浮华

  府谷有花山乃地之最高者

  通津西枕枕城唐地理志属麟州金以隶神木寨神木今属葭州

  二水交洛故名永水在府谷县旧日升府州为永安军取此义也

  麟州旧壤实曰新秦戍人绥荒在河一曲党项部族汉民混居长城之前屈野川右左带楼烦之地南偏赫连之乡惟府由兹唇齿相辅张肩麟州通判厅壁记云

○古迹

旧麟州城

  按秦武王转徙东民以实兹土久用滋富因以新秦名唐开元中羣蕃构逆张燕公说致讨请城麟州所以安余种也周显德末北汉弗庭杨侯 【忘其名】 徙城小堡所以遏并寇也宋干德元年又迁于吴儿堡土产与振武同香有谷拨甘松药有麻黄甘草升麻当归庵??闾柴胡剌楸远志及白角蕈端拱元年又治新秦金为夏人所夺地遂荒

  故府州城

  本河西废地界东过河至火山军四十里西至麟州一百五十里南过河至岢岚军一百四十里北至二十六府勒浪马尾直荡啜娘等蕃族四百八十里东南过河至火山军桔槔寨四十里西南至麟州界杓枝谷三十里西北至没儿雀悉命女奴越都等蕃族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唐龙镇一百五十里按舆地广记府州府谷县北至丰州萝泊川掌地一百二十五里以萝泊川为丰州治是宋嘉佑七年谓此川掌地方圆百余里如掌之平故于此置治其西五十里有沙井岭三十七里有暖泉峯又六十里有龙尾房又西北九十里有超没堆并府州所隶今所具图册乃云府谷至西京丰州一百五十里西京即大同路也按旧丰州宋庆历元年七月始陷于西夏不知后来何以属西京嘉佑七年再置丰州在府州管内据宋志云折从阮刺史日取契丹城堡十余萝泊川在中今具列图册云府谷北至西京丰州界六十里则又似说萝泊川地界不能无惑更须考详而图志皆阙姑存旧书所云

  故银城县

  在旧麟州南四十里四乡本汉圁阴县地后魏置石城县废帝三年改属归真郡隶绥州后周保定元年移县于废石龟镇隋大业七年改为银城县以隶胜州开元中自胜州割属麟州宋九域志在州南八十里管银城神木建宁三寨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金时半陷于西夏惟存神木一寨通津一堡贞元间拨隶汾阳军今以神木为县

  故新秦县

  旧三乡本朔方以南谓之新秦唐天宝取汉旧名置县宋管二寨二堡金没于西夏遂荒废

  故连谷县

  在旧麟州北一十里有横阳一堡亦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隋文帝于此置连谷镇炀帝改为戍大业十三年废戍唐贞观八年置连谷县属胜州天宝元年割属麟州宋因之金没于西夏遂荒

  旧云州城

  即古麟州神木寨地也

  国朝初置州隶延安路后废为县隶葭州

  故通秦弥川二县

  皆晋宁州寨地通秦管通安晋安二堡弥川管濩川弥川靖川三堡金末并置县

  国朝至元初并二县入州自管

  盐芦废县

  按九域志本河东石州临泉县元丰五年昉筑为寨金既置葭州末年又置县

  国朝至元六年并入州自管

  故太和县

  本神木寨地初置县

  国朝至元六年并入神木县属葭州

  故建宁县

  本宋之银城县寨地初置县

  国朝至元六年并入府谷县属葭州

  成宜

  汉地理志云属五原中部都尉理系圁阴地即银城县界西安阳河阳武都桐阳塞以上皆圁阴县地后废并在银城界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骘出桐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遂至燕然即此

  造阳

  史记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造阳即银城县西北之寨名也

  五原寨城

  汉书云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寨数百里筑城列障至卢胊山即银城废县正北所谓光禄塞是也后魏曾于此立石城县后改焉晋太康地里志云自北地郡北行九百里得五原寨又北出九百里得造阳即此宋九域志银城县有五原寨方舆枢要云旧麟州有西关汉武帝徙山东贫民居之即此也寰宇记唐龙朔二年析丰胜二州界置瀚海都护府总章中改为安西大都护府北至阴山七十里至回纥界七百里如洛阳二千九百里在黄河北岭阴山一县属银州天宝元年置其州与县至宋并废方舆枢要云阴山暑月尚有雪积不消唐欧阳詹有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注云秦晋之间】 又宋沈括诗五原愁杀起秋风雪压阴山山不融之句文同赋五原行略云羌人钞暴为常事见敌不争收若雨自高声势立边功岁岁年年皆一同将军玩寇五原上朝廷不知但推赏

  百花坞

  在府州废治折氏世为州刺史创北坞于郡圃为一方之胜金时厄于兵革

  世美堂

  折氏建取世济其美之义金时兵废

  筹边亭

  折惟光建金时兵废

○宦迹

折从阮

  自石晋以来仕周为静难军节度使世宗于府谷建府州为永安军即以子德扆为节度使宋初城河东沙谷砦斩首数百级建隆二年来朝太祖厚待之遣还镇德扆卒子御勋御卿孙惟忠惟正惟昌曾孙继祖玄孙克柔克行皆世袭郡守克行居行间无所知名及夏人寇庆州种谔拒之会河东出师为援克行请为先锋战葭芦川以功遂知府州夏人久窥河外克行每出必胜贼畏之绍圣中太原帅欲城葭芦川以复故地召克行问计克行条具所见遂以师出界分遣诸将约束为深入穷讨之状贼疑不敢动遂城葭芦时河东进筑八砦通道鄜延帅秦希甫至议筑先后克行请以两路同时深入先筑远者出其不意帅用其策卒城之克行在边三十年战功最多贼畏其威名号折家父官至秦州观察使卒以其子可大承之可大之后可求继之金人犯河东可求力守城卒完久之夏人来攻可求孤城无援城遂陷死之

  曹光实

  事宋太宗以汝州团练使为银夏等州都巡检使李继迁遁入蕃部为寇光实掩袭至地丘泽俘斩甚众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继迁几擒矣乃使人绐光实以降光实信之继迁设伏光实以数百骑赴之至葭芦川继迁举手挥鞭而伏兵起光实遂见杀时年五十五从子克明从行秘不发丧使人传光实命回兵银州乃与其仆潜入贼中获光实尸还葬焉

  文洎

  为河东转运使以麟府二州皆在河外饷道回远乃按唐张说尝领并州兵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党项于银城北为河外直道自折德扆世有府谷即大河通保德以便府人故河关路废而勿得将奏复之未逮而卒于官洎之子彦博来领曹事遂通银州而州有积粟可守元昊围麟州知城中有备乃解围去宋史云

  张咏

  雍熙二年六月通判麟州关决有善最太守以喜怒为政咏刚直屡责之守愧谢咏尝作新秦遣怀诗有风动沙昏昼寒多雪折松之句作厅记大槩谓厅事敞闭独首阳位厅停也使停息其间又厅听也欲听行其教若是厅也诏令存焉刑政系焉苟职君之务如饥嗜食待君之民如子俟息则明恕中出刑政用清内杜擅权之员外绝无告之民谓斯厅也宇覆疆内人用休息若忽君之令寇君之政朘民膏血为妻子谋则志辱于贪事荒于滥既厚韫椟之责亦速覆舟之咎谓是厅也丑甚屠肆见何游焉贤行难着仁心易隳敢镂厅壁取为政规咏有德于民比去也人思而祠之 【宋文】

  张旨

  庆历元年秋以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城旨筑之州将曰吾州据险敌必不来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时中外悬隔人心大恐库有买马彩数千矫诏赐守卒卒皆呼万岁贼以为救至州无井民取河水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少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甚众遂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旨河内人也宋史云

  苗继宣

  庆历初赵元昊围麟州凡二十有七日城中无井掘地以贮雨水至是水竭贼有谍者潜入城中出告元昊城中水竭不过二日当破知州事苗继宣拍泥以涂藁积备火箭所射元昊望见涂积解围而去麟州之围继宣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通引官王吉应募继宣问须几人从行吉曰今贼骑百重无所用众请髠发衣羽服挟弓矢赍糗粮诈为羌人夜缒而出遇贼问则为羌语答之两昼夜然后出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府兵遣将兵救之吉复间道入城城中皆呼万岁逮围解诏除吉奉职本州岛指挥使

  卫居实

  宋咸平三年以阖门祇候知麟州事六月乙亥李继迁来入寇四面负板薄城者五日居实屡出奇兵突战乃募勇士缒城潜往击贼贼皆披靡自相蹂践丁丑继迁拔寨遁去壬辰真宗见捷书喜以居实为供备库使通判以下迁秩各赐锦袍金带初城内乏井泉而被围之际暴雨沾洽人皆置器凿地以贮之城内虽有泉水列寨为防而垣墙阔远难于固守至是遣使于河东部井匠至州开凿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残本六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五十

残本七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葭州三

◆葭州

宦迹二

  人物

○宦迹

郑文宝

  真宗时为河东转运使李继迁来围麟州 【州今并入神木】 文宝乘传晨夜赴之遂解麟州之围宰相寇准谓其熟西事以为陕西转运使文宝好以功名自任见宋史

  武戡

  嘉佑二年知麟州州自庆历以来夏人盗耕屈野川兔毛川皆河西地莫能禁河东经略使知太原府事庞籍戒边将贼至敛兵毋与战贼兵屯月余食尽而去其年正月没藏讹庞领兵及境欲自鄜延以北盗耕屈野河西之田会国人有与之异议者复抽其兵还然银城以南侵耕自若盖以其地外则蹊径险隘多柏丛生汉兵难入内则平壤肥沃宜粟麦故贼不忍捐于是籍檄通判司马光行边至河西白草平数十里无贼踪知州事武戡通判夏倚已筑一堡为候望又与光议乘贼去出不意更增二堡以据其地可使贼不复侵耕请还白经畧使益禁兵三千役兵五百不过一旬壁垒可成然后废横戎临塞二堡彻其楼橹徙其甲兵以实新堡列烽燧以通警急从牙城红楼之上俯瞰其地犹指掌也有急则州及横阳堡出兵救之贼来耕则驱之已种则蹂践之贼众盛则入堡以避如是则堡外三十里之田贼必不敢种是州西五十里之内无贼也籍遂檄麟州如其议于是管句麟府兵马郭恩及戡以巡边为名往按视会诇者言贼屯沙黍浪亘十五里恩欲止而走马承受东头供奉官黄道元胁恩夜行无复部伍贼举火卧牛峯戡谓恩曰贼已知吾曹出矣行至谷口恩欲休军曰须明乃过山道元曰几年闻恩名今乃懦怯恩愠曰不过死耳乃行比明至忽里堆贼数十人皆西走去数十步止恩等踞胡床遣从骑以蕃语呼之不应俄贼骑张左右翼自南北交至堆东有长堑其中有梁谓之断道坞恩等东据梁口与之战自旦至食时敌自两旁堑中攀缘而上四面合击恩众大溃倚方在红楼见贼骑自西山大下与推官刘公弼率城中诸军闭门乘城戡趋城东抉门以入恩与道元皆为贼所执恩大骂贼语不休遂自杀贼遣道元还诏赠恩同州观察使封其妻吕氏为京兆郡君官其子弟恩开封人也上遣御史按其事籍坐不以筑堡闻改知青州久之人以戡筑堡为是

  张居

  宋熙宁四年春以崇仪副使知麟州州城井泉不足军民汲于城外沙泉前后郡守欲筑城以包之而土多沙砾不果焉居命凿去旧土而筑之城成人以为便语闻迁西京左藏库使神木等寨官亦禀命凿泉以济居人

  张亢

  元昊叛以亢为鄜延路兵马钤辖徙并代都钤辖照应麟府等处兵甲是时夏人围府州屯琉璃堡纵游骑扰边麟府闭垒不出亢至命开关纵民出入时有禁卒数千无斗志乃募役卒取敢战者得数百人使击贼有以首级献者亢以锦袍衣之禁卒惭请效死亢度其可用命击破琉璃堡明年亢筑建宁砦亢使虎翼万胜两军更其旗帜夏人来争亟趋万胜而犯之遂大溃斩首二千级不踰月遂筑清塞百胜中候建宁镇川五砦而麟府路始通出宋史

  种谔

  韩绛宣抚陕西谔时为皇城副使知青涧城召与计事命谔节制麟府兵委以便宜招纳筑啰兀城二十九日而成分守之谔还军绥德其后夏人聚兵入寇谔自绥德出塞至米脂城大败夏贼捷书来谔进兵银石夏州横山之地不见贼会班师乃还事见宋史

  何灌

  由武举为府州黄河东岸巡检贾胡疃有水泉子夏人常越境南汲灌虑其为边患尽抑绝之夏人忿聚兵于山驰薄官军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着崖石皆没镞后三十年贼官萧太师者会灌于雄州言水泉子之战叹何巡检神射灌曰灌是也累功迁内殿崇班宋史云

  司马朴

  光犹子宏之子也朴初调晋宁军士曹参军 【晋宁即今葭州也】 通判不法转运使王似讽朴伺其过朴不可曰守贰为长官使下吏得陷之不惟乱常人且不食吾余矣死不敢奉教似贤而荐之靖康元年党禁解同判西京国子监明年春以兵部侍郎死节事见宋史

○人物

张岊

  府谷人也庆历元年九月为麟府路巡检使与都巡检王凯大败夏贼于青眉浪又入兔毛川败之岊初以赀为牙将有胆略善骑射天圣中西夏阿遇有子来归阿遇寇麟州掠边户约送子然后归所掠州还其子而阿遇仍背约安抚使遣岊诘问岊径造帐中以逆顺谕阿遇阿遇语屈抽背刀贯大脔啖岊岊就刀食阿遇复弦弓张镞指岊腹而彀岊食不辍阿遇抚岊背曰真男子也遗岊马橐驼归所掠如故约岊时年十八名动一军是年元昊犯边岊以教练使从折继闵破贼斩其军主敖保以功补三班差使贼犯府州又大败贼众贼破丰州岊与诸将一日数战斩获万计迁礼宾副使出宋史

  朱昭

  字彦明府谷人也初浮湛班行人无知者后为震威城监押会城主阙摄其事金人陷忻代踰石岭关围太原夏人乘虚入寇遂薄震威昭募蕃汉士得精锐千余分数队夜薄贼营贼惊乱多所杀获震威距府谷三百里最孤远诸城既下贼怒独不得昭遂纳金人并攻降将有与昭故人者语之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骂曰汝既背义偷生尚敢以言诱我乎矢石乱下贼众散走后二日昭召诸军议曰城将破妻子不可污贼手汝等幸先杀我家出城血战而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吾境内大丈夫平生事毕矣因尽杀其家人纳之井中部将贾宗望母过前昭呼曰媪我乡人也吾不欲手刃请自入媪从之军士有家属在城中者亦皆自杀昭因谂其众曰我与尔曹俱无累矣傥我先死汝有得脱者愿驰至府谷言状会部落子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众各杀其妻子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恐以利啖守陴者果得登城昭知之勒军士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前遂于城所摧处跃马出马蹶堕城壕中贼兵四集雷噪曰得朱将军矣贼始欲生致昭昭瞋目仗剑无敢向者贼知不可得矢争发昭骂贼死年四十六昭在震威能与士卒同甘苦以是士心争奋凡被围百日而城陷云

  折可适

  字遵正世为府州刺史因家焉郭逵帅鄜延见之曰真将种也荐之试艺廷中为鄜延路经略使属官擢知宁岷环兰四州再知镇戎军皆有战功章楶帅太原筑石门峡好水川时熙河秦凤环庆三路兵会泾原无虑三十万听命于楶楶以可适为前军统制副王文振会熙河卒二千人失道赴坑谷死文振惧归罪可适劾其擅兴违节制夺官而罢楶留之权第十三将差统将嵬名阿理监军昧勒都逋皆西夏用事人密诏图之会二酋以放牧为名窥伺境上可适出兵衔枚夜袭之俘其家属部族簿所得十余万其地即天都山也可适请以荻苇川为砦南牟为州诏名砦曰临羌州曰西安以可适知州事累迁武安军留后知渭州拜淮康军节度使复帅泾原卒年六十一子彦质

  彦质

  字仲古登崇宁进士第靖康元年直秘阁致仕寻加直龙图为河东宣抚使参谋累迁宣抚副使建炎初累责昌化军绍兴六年入擢枢筦参大政奉祠宰相秦桧主和戎彦质切责之坐是又流窜虽在谪所而刚直之气不少屈号葆真居士桧死复官职三十年卒彦质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中原为恨事见宋史

  杨畋

  字乐道新秦人第进士仁宗时知制诰嘉佑七年四月终于龙图阁待制颍滨苏辙为哀词略云家世将家有功于国畋始以文词得官厥后将兵于南方与蛮战亦有功其为将与士卒同甘苦饮食比其最下者而军将常处其先以此得死力常学李靖兵法知其出入变化之节畋为人谨畏平居遇细事若不能决人皆怪其能将以破贼疑其无以处之不知其中有甚勇者人不及也畋素病瘦甚羸然其读书勤苦过于少年好为诗喜大书皆可爱有子曰祖仁畋之卒也家无遗财

  贞女贾宗望母

  宗望戍震威夏人乘间入寇城危急其母勉宗望死国事将士有自杀家属者母曰朱将军必不负国我老身忍负将军即赴井死宗望亦自刎是日军士母妻及女多自杀无一污贼者事闻诏褎异之事并出宋史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五十

  残本七终

●大一统志卷第六百三十四

残本八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灌州

◆灌州

仙释

○仙释

上阙

  王仙柯

  【唐仪凤中富人遇道罗家山谷中炼药仙柯助其薪炭药成分而遗之仙柯服丹升天而去今升天柏大且十围见存皇甫】 世安山记云真人罗公远炼丹于此

  唐玉真公主

  睿宗第八女与金僊公主皆隶道入蜀居天仓山其后羽化葬于山侧明皇幸蜀开冢视之仅存冠履今储福宫有铜铸明皇公主二像

  吕洞宾

  飞云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镇五里昔有道人过之留题云携笻来此步飞云钱满宾阶绿藓匀江上同归共谁去不堪回首不逢人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吕洞宾来主人觉而异之已失道人所在又绍兴癸丑道会有道人携凉笠而至会散乃挂笠于壁无挂笠之物而不坠题诗云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徧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沈埋

  罗公远

  尝凿井炼丹于青城山唐玄宗又从学隐遁术而所传不尽玄宗怒斩之后有中使见公远于黑水道且以蜀当归为寄其后玄宗幸蜀乃悟当归之寄今有罗僊观在储福宫

  勾台符

  青城人受业丈人观为道士与张俞为诗友自号岷山佚老台符尝自云右执范贤袂左拍薛昌肩举头傲白日长啸揭青天嚣嚣者安知华夏之内有此佚乐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老于岷山乎

  杜光庭

  唐僖宗时从幸兴元术士陈休复与光庭遇于西县道次于草中掘取一瓢酒与光庭饮之不竭光庭后隐青城山中蜀王建时号广成先生年八十五而卒人以为尸解云

  费孝先

  至和中游青城山访一老人村坏其一竹床孝先欲偿之老人曰子且视其上字字云此床某年某月某日为孝先所坏其数自尔孝先知异乃留师事之老 【人乃授以卦影之术名闻天下】

  下阙

残本八终

●大一统志第七百三十

残本九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合州

◆合州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古迹

○山川

上阙

  高滩溪

  在巴川废县东十五里滩口有崖高七丈其广三丈水激而下嘉定改元夜有声如雷崖忽陷下岸旁民田如故

  赤水

  在旧赤水废县界

  大安溪

  王象之纪胜云在铜梁县北二十余里溪深多鲤金鳞赤尾

  博溪

  石照西北一里又传为濮溪

○土产

破故纸

  本州岛出

○风俗形势

巴国之人质直好义土风朴厚有先民之流常璩华阳国志云汉分巴蜀置广汉犍为郡自后五教雍和秀茂挺逸英伟既多风谣旁作故朝廷有忠贞尽节之臣乡党有主文歌咏之音表之以四山之环合中之以两溪之襟带田亩桑麻左右交映人生其间多秀异而喜以诗书自娱垫江志

  合州枕二江之口众水之凑也赵勰新题记又云涪水自西北领驰水沈水孱水灵江射江大弥诸水东南迤会于汉水汉水自东北领巴水阆水渝水嘉陵宕渠诸水西南汇入于涪水

  涪汉合流州因以名重修单公堤记云

  渺二江之合流瞰万井之耕桑李开飞舄楼记云

  取涪汉二水相合寰宇记后魏置合州盖取义于此

  临峡江之上实控束之地寰宇记云

  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东汉末年江望分郡议云

  巴蜀要津清华楼记曰魏大统初于此置合州其山曰龙多曰铜梁上接岷峨下缭瓯越或断或续属海而止所谓南戒者也其水曰涪曰嘉陵合流于城下贯江沱通汉沔控引众川偕入于海所谓南纪者也

  合州环江邑居湫隘附城少北岩石修林之蔽游桂北岩李氏思洛亭记云

  合州为古之垫江忠州为今之垫江刘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刘备使讨张鲁备留诸葛亮守荆州将步卒万人至江州北由垫江水至涪璋率步骑三万会及汉晋宋志巴郡之垫江县今为合州之石镜县此乃古之垫江县通典云魏恭帝始置忠州垫江县后周改魏安隋开皇十八年复为垫江乃今忠州之垫江

  地连巴峡近门对濮溪湾唐岑象求诗

○古迹

宋王城

  在州南二里

  巴子城

  石照南五里元和志云

  什邡侯城

  域志有此城汉封雍齿为什邡侯于此

  汉初废县

  州西北一百九十里汉垫江县宋改为东宕渠县梁武帝大同中于此立新兴郡后魏至恭帝三年于今县西北六十里置清居郡及立清居县以地势爽垲故曰清居以称邑隋初郡废改县为汉初县属合州十六年自故郡城移于今理历唐宋不改

  国朝并入铜梁县

  赤水废县

  州西北一百三十里亦汉垫江县地宋改为宕渠县后魏改为石镜县隋开皇十年析其地于县西置赤水县以界内有赤水源为名唐武德元年又徙治焉宋熙宁七年废为镇隶铜梁十年复置

  国朝并入石照县

  石照县

  本汉时巴郡垫江县地后汉岑彭与臧宫伐公孙述自江州县从涪水上至垫江是也晋武帝宁康二年威远将军桓石虔率众三万攻垫江苻秦将姚苌兵败退兵五城宋改为宕渠县 【此五字据寰宇记云】 属巴郡梁为垫江不言所隶 【事见通鉴天监五年】 后魏恭帝二年改为石镜县邑有青石如镜可照故以为名大业初置涪陵郡唐因之宋干德三年以翼祖嫌名改为石照县 【图经云避敬塘讳今从会要改入】

  国朝至元十二年并录事司赤水入焉今治还旧城署事后并入本州岛

  巴川废县

  在州南七十五里本秦汉巴郡之垫江西魏唐之石镜铜梁县地元和志云开元二十二年剌史孙希庄奏割石镜之东铜梁之南置县唐志年月亦同以地在巴川故名宋因之

  国朝并入铜梁县

  铜梁旧城

  范子长郡邑志云旧治在今铜梁县北四十里奴仑山列宿坝上开元三年徙治涪江南岸权立十六年移于东流溪坝后又移治云

  斜崖

  王象之舆地纪胜云石照东北八十里高十余里有石横亘崖腹如拖修帛迤长四五里崖以此得名环左右百里望之如积雪与日相射下有穴俗谓之龙洞水由洞中出洞中有垣有宇周以乳石如笋如枿有双石柱龙潭石壁如削水绕壁以出流为大流

  濮岩

  在本州岛北五里或云即北岩

  北岩

  在州北五里李文昌图经始傅会为濮岩非也岩有柏数千章率围八九尺又有定林院旧日正月九日郡守以故事置宴游人盛集又有荔枝阁每熟郡守率僚佐置酒阁上临槛俯摘以为胜赏

  宿云岩

  在铜梁县缙云冯时行有诗

  滴水岩

  在州西北五里旧属杨氏修二百尺深寻有二尺泉穴岩以出岩下有花数百本可游观

  清水穴

  图经载江州有清水穴以为粉则膏晖贡粉京师世传为江州随沐粉按清水穴在重庆路西三十步近合州界今不取

  白土平

  在铜梁县东北六十里地宜栀子一家至万株夏弥望如积雪香闻十余里

  金沙碛

  涪汉合流之会有大洲相传下有金船负之俗谓金沙碛人目为州之盛集岁首命造浮梁自汉西岸以达于洲

  僊柏

  在龙多山围丈有二尺中空而柯叶敷腴

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三十

  残本九终

●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三十一

残本十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合州

◆合州

古迹

  宦迹

  人物

○古迹

瑞木

  图经云宋干德五年山有木文曰天下太平太守以闻按实录州所上瑞木得之汉初县兰陵乡汉初今并入巴川

  天池

  在巴川废县东南六十里中峯绝顶

  悦池

  在铜梁县西一里方一里水深丈余清澈如鉴夏益以流潦不浊芙蕖盛开香闻十里游观之胜处也

  醉石

  在州治旧有石郡守何麒醉则休其上今已废不见

  武金坑

  图经云铜梁县治又谓之武金埧五代王建将张武父墓在焉

  鹫台泉

  冯时行鹫台院记山负一道宫三佛剎而鹫台为之冠灵山杰阁飞檐下瞰绝壑最为游观胜处唐孙职方樵文与古今诗什并刻岩下

  龙老泉

  又名妇遥山石照西九十里有泉故老云尝见女子理发石上俗云龙老泉

  薛融读书台

  石照东北七里谓之东读书台

  康元朗读书台

  石照西二十里之牟山谓之西读书台

  龙渊溪

  在铜梁县北六十里潭方六丈中有大石俗谓有见女子理发其上近视之金梳没石遗迹尚存

  僊台

  在赤水废县北五里苏振撰冯盖罗记云有山曰龙多僊台腹有穴仅容一人迤登而出于冢石负土草木生焉相传有冯盖罗者炼丹其上晋永嘉三年七月十五日举家十七人僊去

  东台西台

  在本州岛详见书台山下

  北园

  方舟李石龙门苏氏记云苏氏父子兄弟以四世之学庇五亩之宫今废

  映书轩

  在州治有何麒记有大松围二丈高七八丈荫蔽一亩即记所谓二葛今其一仅存自经兵革郡治隶于钓鱼山凡四五里三阁二楼一洞皆毁矣

  驾鹤轩

  在州赤水废县之龙多山久废

  清华楼

  旧在州治晁公武作记曰合州其山曰龙多铜梁上接岷峨下缭瓯越属海而止所谓南戒者也水曰涪水曰嘉陵合流于城下贯江沱通汉沔引众川入于海所谓南纪也嘉熙兵废

  江楼

  在州治之前其名见于杜甫寄苏使君诗钓鱼山学士山东山横其前下临汉水嘉熙兵遂废

  朝宗阁

  在佥书判官公事廨下瞰金沙碛每瞻视之远略如郡之江楼嘉熙兵废

  松风阁

  在羌庐山嘉熙兵废

  双墓

  在钓鱼山涪水北各高三寻有石羊李文昌图经云巴王濮王会盟于此酒酣击剑相杀并墓而葬新图经云石羊类近世葬令所用非古也

  鴈塔

  题名在赤水废县宣和间柳瑊始刻置长安慈恩寺盖搨本也

  季子墓

  在巴川废县相传以为孔子所书张从事记旧石湮灭唐玄宗命殷仲容搨本传之大历中再刻此从事所记也此刻不知何人所模嘉熙兵火莫见遗迹

  张武父墓

  在铜梁县武金山有僧过指其地曰商姓葬此不十年子孙秉旄钺武密埋父骨于其处王建时武官至太傅镇江军节度

  定林院

  在州北五里北岩今废

  罗侯山寺

  在巴川废县东北二里淳熙间有李静能者不知何许人性耐劳苦不避暑雨霜雪所至营废寺施者云集遂建佛殿四部经藏蔚为精蓝中经兵革荒废

  鹫台院佛慧院

  并在龙多山

  护国院

  石照东十里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有剎曰护国山主石头回公姓郝不识字以石工为业因石中凿开石镜现出本像遂掷镜在地出家为僧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凿开钓鱼冈建石佛道场后入寂封慈惠显佑大师石庵今存

  瑞应寺

  一名光教禅院在石照县坐龙山

  化度院

  在赤水废县西五十里涪水径其前山自平地特起屹若岳屿有佛祠名化度院有镌佛像乃晋永嘉二年镌者刻其字今合州亦有化度院

  荐福院

  今在汉初废县之新兴镇院有陈抟二诗始抟题诗于院壁门再游复题故有二诗

  纯阳观

  石照北三里唐女冠范志立得道处

  九炼山观

  石照北唐天宝中道士任处华升僊于此山后立观

  宝盖观

  在铜梁县西二十里

  至道观

  在龙多山记云柏大二十围

  僊台观

  在赤水废县北五里

  天神祠

  详见天神山下

  鹫台观

  见冯时行鹫台观记

  天庆观

  有铜铸唐玄宗像旧经云观长兴二年置乃后唐明宗年号则又恐非玄宗像也

  普德庙

  在州北五里博溪水上相传以为秦时蜀守李冰之次子葛洪称其次子佐父治水后僊去会要所谓冰次子郎君俗谓之二郎者也

  壁山普泽庙

  在州西一里壁山已有祠此亦置庙者盖姓赵名延之自巴川令以讨贼功授合州剌史兼合资泸等州经略巡抚使因行部过渝之壁山而乐之寻卒山趾后人依山而祠合亦立之图经云咸通二年夷复扰民祷于神贼散去封威烈侯

  张柬之祠

  在州治之西柬之武后时出为合州刺史

  周濂溪祠

  在州之佥舍久废

  陈公辅祠

  在北岩已废

  将军祠

  在龙门山东八里印士院有祠石刻云故唐将也逃难山中死葬山阴或曰战国时人每岁春夏民以车盖迎其神至水上张幄致飨

○宦迹

韦藏锋

  大中大夫为巴川郡太守天宝十四载准制醮祭龙多山刻石山中旧存嘉熙兵火未知存废

  张柬之

  初为凤阁舍人突厥默啜请以女嫁诸王命淮阳王武延秀入突厥纳其女为妃柬之谏以为不合古制遂忤旨出为合州剌史

  徐申

  唐史嗣曹王皐讨李希烈檄申以洪州长史行刺史事皐表其能迁合州剌史李翱文集亦同

  关咏

  宋皇佑四年二月知合州有德政民德之

  吕陶

  嘉佑中为铜梁令建学舍勤于政理累迁至给事中坐元佑党籍谪居衡州

  文同

  为铜梁令有诗名

  景希孟

  知巴川县二年满秩尝有诗二载巴川县谁知是与非还乡何所有载得一清归

  徐舜俞

  景佑中知合州是时天下未有学舜俞即涪江南岸立焉日劝励士子读书其后儒风浸盛

  周敦颐

  即濂溪先生也宋嘉佑间佥书合州判官事拜殿中丞郡事不经先生手吏不敢决苟下之民弗从

  陈公辅

  尝除左司谏有谮李纲者公辅上疏乞留纲遂忤旨贬合州监酒高宗即位召为侍从有祠堂在北岩

○人物

谯君黄

  合州人仕汉成哀间为谏议大夫后避王莽又不仕公孙述国人作诗美之

  龚荣

  东汉垫江人有名于世事见华阳志

  李颙

  垫江人熹平中平卢蛮有功事见华阳国志

  薛融

  事曹魏有读书台古迹

  康元朗

  事唐有读书台

  李文素

  汉初县人唐光启中丧母庐墓生芝虎鹿循其侧刺史戴奇以闻赐粟三百石

  张武

  石照县人也其母祭诸葛武侯醉卧庑下梦神食以来禽已而生子因名武初操舟以济行者后仕王建为破浪都头大破高季昌于夔州为武镇军节度使

  孝义陈氏

  □其名子昂之后徙家汉初七世同居唐旌表其闾双堠犹存新明镇孝义驿即其故宅也自经兵革废矣

  袁延度

  石照人李顺陷合州延度起义平贼仁宗时知泾州弟战死于李顺之乱

  罗志冲

  先果州人后寓家于合潜心六经最精于易作解以发明程氏为多

  曹秉

  石照人大观间上舍释褐教授汉州张魏公浚为诸生时一见即许以公辅士类以鉴裁归之

  赵性

  赤水人绍兴入对集英舟次至喜亭同年以故事酌酒相劳时秦桧用事气焰熏灼更相戒无及时事性奋然曰公等宜各行其志也岂当尽掩多士口耶对策以正士大夫心术为意且曰以括囊为深计臣心知其人矣主和议者当之 【考官大惊以为刘蕡无以过也桧欲捃拾之会桧卒而止】

  下阙

残本十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十一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巨津州 通安州 兰 州 宝山州 北胜府)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

巨津州 通安州 兰 州 宝山州 北胜府

建置沿革

  坊郭乡镇

  里至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古迹

○建置沿革

禹贡梁州之域天文觜分 【晋书越巂郡入觜度】 史记云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 【徙音斯筰音昨索隐曰徙筰二国名韦昭云徙县在蜀筰县在越嶲考今沿革汉定筰县在柏兴府之西则筰以西之地明矣】 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 【按今沿革图志本路之南有白马寨】 汉武帝开越巂郡以筰置定筰大筰筰秦等县 【宾冈徼曰即摩沙夷唐书为磨些蛮今沿革为么些蛮盖传之讹也后汉书以筰作莋】 通典云晋宋以来因之隋唐为巂州改定筰置昆明县后又升为昆明军 【按唐书巂州中都督府徙治台登西有昆明军其西有宁远军考今图志正其地也】 大和以后没于蛮是为越析诏或谓磨些诏居故越析州唐戮其酋长地归南诏唐书列传云南诏于此置丽水节度又云丽水多麸金 【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犂枢江今又名江曰不鲁失】 又云浪穹诏夺剑共地由是徙铁桥在剑睒西北四百里号剑羌 【考今沿革本路东南鹤庆府剑川县即剑睒里至同】 磨蛮些蛮与施顺二蛮皆乌蛮种居铁桥 【考今图志古铁桥在本路巨津州之北霞和乌巿坪】 骠传又云黎邛二州之东又有凌蛮西有三王蛮盖筰都夷白马氐之遗种马?以 【此考之筰都白似同一种】 唐书又云有浪稽蛮罗哥谷蛮西有磨些蛮与南诏越析诏相姻娅自浪稽以下古滇王衰牢杂种其地与吐蕃相接亦有姐羌古白马氐之裔 【今图志本路之南有白马寨即其所筑西北边吐蕃界】 南诏衰后大理亦莫能有其地乃磨些蛮蒙醋醋为酋长世袭据之至三十九世孙和牒和字和失癸丑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亲征大理师次此地遣兀良合歹元帅平之戮和牒和失有和字出降甲寅年授和牒男阿干银牌管领茶罕章军民事至元八年置茶罕章宣慰司十一年拨属

  皇太子位下十五年改茶罕章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治巨津州之南罗波半空城二十二年更置军民宣抚司

  巨津州

  即罗婆九睒北有三州铁桥西接牟浪共城目?戢罗眉川 【按今图志铁桥在本州岛之地】 昔濮獹二蛮所居之地后为磨些蛮侵夺其地南诏并六诏磨些亦一诏也以其地置丽水节度本州岛境其属也甲寅年

  国朝收付本睒之初隶茶罕章军民官至元十五年置巨津州隶丽江路 【考今图志本路宣抚司于本州岛南境罗波半空城置司】 领县一曰临西

  临西县

  磨些蛮罗裒间之地后因名其地曰罗裒间西北边吐蕃界其地时为吐蕃所侵残故二蛮浑处然实隶磨些甲寅年归附

  国朝至元十四年以罗裒间置临西县隶巨津州

○坊郭乡镇

巨津州

  罗波甸   聚闭奏邑 大芦珠奴邑

  阿诺邑   葡萄和邑 西场间邑  茶兜邑

  阁姑罗邑  锅北邑  干江邑   占候阁邑

  灵佛寺登邑      阿那和栅  臭场邑

  大漏和邑       汤睒    清水淜邑

  舍排邑   闷水汤邑 拾造邑   落秋邑

  木哭和寨  纳末邑  铎逻邑   历逻邑

  力鸡场邑  索蒲和寨 鸦纳和寨  纳师和寨

  女?占明和寨  占仆和寨 纳罗和寨  谷都和寨

  古失和寨  蒙师枨邑 霞和寨  纳资罗邑

  娑夷邑   沙逻邑  闷昔的邑 董水傍邑

  白帖和寨  罗别姜邑 如赫和寨 悟哇和寨

  截师和寨  纳坡和寨 和去和寨 悟场邑

  侵个邑   车月场邑 葛济邑  大莲邑

  细莲邑   些婆姑邑 淋都邑  大机邑

  罄原邑

  临西县

  吐蕃    罗裒寨  阔勒怒邑 额铎邑

  塔池邑   逆配的邑 羊纳邑  鸠匿场邑

  嗟却邑   塔扎和寨 亚度邑  磨些

  鸡和寨   剌到和寨 反悲和寨

  荠被罗和寨

○里至

本路

  北至上都九千九百四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一百四十五里

  东南至行省中庆路城一千三百一十里

  东至罗罗斯界策脚寨五百六十里

  西至兰州冰琅山外獹蛮界四百八十里

  南至鹤庆路剑川县界木和寨十里

  北至未附吐蕃竹罗界三百四十里

  西南到鹤庆路剑川县界二百一十里

  东南到大理路赵州界五百七十里

  西北到吐蕃阁纳实界四百八十里

  巨津州

  北至上都九千九百四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一百四十五里

  东至通安州阿那傍山顶四十五里

  西至兰州入庆井界二百八十里

  南至通安州马呼谷界七十里

  北至小旦当柏坡告界二百四十里

  东北到土蕃样车阁二百三十里

  西南到通安州寄和界三十里

  西北到兰州路睒界二百一十里

  临西县

  北至上都一万一百六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三百六十五里

  南至本州岛二百二十里

  东至吐蕃大旦当习明铺和一百五十里

  南至本州岛界明路三里

  北至未附生蛮竹罗界八十里

  东北到吐蕃大旦当拔着七十里

  西南到兰州界月习一百二十里

  东南到本州岛界盍义七十里

  西北到吐蕃界香裒七十五里

○山川

汉薮山

  在巨津州西北二百八十里

  各宽五亩深不可测土人遇早祷雨于此

  金沙江

  古丽水也今亦名丽江白蛮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犂枢源出吐蕃共陇川犁牛石下亦谓之犂牛河至临西县境遶猪婆山弄视川南流过铁桥临巨津州破雪山出宝山州而去此江沿河皆出金白蛮遂名曰金沙江

○土产

  出金沙江淘沙得之

  滑石

  出巨津州东一百里小山内

  朴硝

  出巨津州一百里畔列沧邑神外龙山临江崖中冬月取硝煎成

  粳糯

  麦

  粟

  马

  羊

  猎犬

  鹿茸

  野豕

  鹰鹞

  赤山白鸡

  猴

  飞鼠

  熊皮

  麝

  巨津州及临西县并出

  鱼

  蜜蜡

  毡

  麻布

  绵紬

  木耳

  摩菰

  桃李

  胡桃

  松子

  林檎

  桂皮

  天仙子

  出巨津州

○风俗形势

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唐书云

  越析诏或谓磨些诏居越析州西距曩葱山唐书云

  磨蛮些蛮与施蛮皆乌蛮种居铁桥大婆小婆等川多牛羊俗不颒泽男女衣皮俗好饮酒歌舞唐书云

  东有丽水西有兰沧横连千里雄据九睒有盐七井之货领寨五百余处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丽江路治半空逻城有铁桥城牟郎共城傍弥潜城有虺川樻川即婆川桑川罗眉川蛮有八种曰磨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獹参错而居故称一国

  磨些蛮最多于诸种男女红帛缠头女人头髻如河西此部人善骑射最勇厉

○古迹

铁桥

  在巨津州之北其处有城亦名铁桥城吐蕃尝置铁桥节度于此桥或谓吐蕃所建或谓隋开皇三年史万岁及苏荣所立或谓南诏阁罗凤结吐蕃时所作岁月日远故无的说唐南诏异牟寻叛吐蕃复归唐合唐兵攻破吐蕃断铁桥之后自此桥废基址尚存

  白马寨

  在巨津州南二里按唐书云西有磨些等蛮其地与吐蕃相接亦有姐羌古白马氐之裔居寨故名

  雪山门

  昔越灭根关也吐蕃小旦境有山名样彻阁磨些境有山名木习阁两界立此关焉

  国朝至元十五年行省赛典赤平章时于此重修之更名雪山门以军戍之

残本十一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十二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通安州

◆通安州

建置沿革

  坊郭乡镇

  里至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古迹

  人物

○建置沿革

州治三睒亦曰样渠头睒古筰都国地汉开西南夷为越巂郡以西之境唐书云故越析州磨些诏之地后并入南诏传至大理其民本昔濮繲蛮后磨些蛮叶古乍舒匿赤侵夺其地世袭据有三睒至二十四世孙麦兀癸丑年归附

  国朝初属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置三睒管民官十四年更置通安州隶丽江路

○坊郭乡镇

九禾乡   白鹤场邑  班栅邑   东和

  木瓜和 【和即寨也】  赤土和   上栅邑   怒邑

  大叶场邑  白渡邑   普淜邑   清水江邑

  胡孙坪邑  阴沈邑   苏间门邑  白渠渡邑

  阿历??乡   历??和    木哭和   焦郎和

  大石邑   才匿渠和  阿施和   乌和

  睒苴和   撒八谷邑  咱麻邑   诸宗邑

  谢列邑   大列邑   山荅和   习利和

  魅关邑   系罗邑   多和    都围邑

  气列邑   围列邑   他揭邑   乐落邑

  细研邑   他蒲邑   罗罗和   鲁蒲和

  蒲斗乡   大斫邑   霓和    剌沙住和

  剌卜和   判谷邑   剌漂和   弥兜铺和

  习苴和   古乍乡   拔沙邑   稽罗和

  束纳和   束黑和   阿那和   坡坪和

  围习和   围秃和   木盘和   木瓜和

  纳鸠和   历??残和   蒲耳和   剌加和

  落渴谷邑  西渴和   鸡那和   杨成邦和

  习丛乡   木波和   易可和   桑卑和

  束和    自兜和   顾乍乡   剌沙和

  迷寺罗邑  罗罗和   波细和   弥勒场邑

  被乞和   蒲哭和   头习徒和  芦和

  木蕖和

  目瞠乡   自梨村   盘慢村   咩地务村

○里至

北至上都九千九百二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一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本路八十五里

  东至顺州撒八桥金沙江界八十里

  西至巨津州界四十里

  南至昔西和鹤庆府界四十里

  北至巨戎光宝山州界六十五里

  东北到宝山州界一百里

  西南到剑川县界一百一十里

  东南到鹤庆路罗虽渡一百二十里

  西北到巨津州界四十里

○山川

神外龙雪山

  在州北三十里条冈百里岿岿千峯上插云霄下临丽水顶巅积雪冬夏不解岩崖涧谷清泉飞流唐时南诏尝封是山为北岳庙基尚存癸丑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南征大理师次于此按后汉书永昌郡邪龙县注引南中志曰县西高山相连有大泉水周旋万步名冯河县西北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状如扶风太一郁然高峻与云气相连结固阴冱寒虽五月盛暑不热广志曰五月霜雪皓然今考图志本州岛以南接永昌界当即此也

  珊碧外龙山

  又名外龙女山在州西南二十里孤峯山?酉崒湿翠摩空上产箭竹山半数泉涌出下注成溪灌溉民田万顷

  霓溪

  源出州北二里药蕖和山下旋遶州境南流出鹤庆路界

  些苏溪

  姑霓溪个霓溪块麦溪等四溪水源悉出神外龙山周流州境灌溉民田南流出鹤庆路境

○土产

  猎犬

  纸

  降真香

  毡

  布

  木瓜

  石达茨子

  虎皮

  熊皮

  麝香

  野猪

  鹰鹞

  猴

○风俗形势

据雪山丽水之奇胜地土肥饶人资富强习俗勇厉

○古迹

雪山庙

  唐南诏蒙氏封是山为北岳正祠其神号曰北敌安邦境帝今庙尚存

○人物

麦宗

  磨些人也祖居神外龙山下始生七岁不学而识文字及长旁通吐蕃白蛮诸家之书隐居山林寿五十有五而卒举火时乌鹊羣集各衔一木赴火临终数年前尝言此后当有帝王之师压境吾 【下有阙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亲征南中取道自吐蕃至大理师次本境后土人遂神其言

残本十二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

残本十三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海盐州

◆海盐州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古迹

  宦迹

○山川

秦住山

  上阙后魏郦道元注水经云海盐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名焉又九州岛志云海盐有秦径山秦始皇径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庙考旧图经则为秦住而秦望山在会稽乃始皇刻石纪功之所今从本路图册所书曰秦住

  长墙山

  在海盐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回一十九里按旧图经云皇秦始来游登山望海以其山势孤耸遥望若堵墙故名

  泊橹山

  在海盐南三十五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回四十里按舆地志云秦始皇东游候潮泊橹于此人因名焉

  金牛山

  在海盐西南五十里高三十六丈周回四十里按吴地志云昔有金牛村民皋伯通兄弟二人穴此山而山崩皆死亦名金牛洞即寰宇记所载会骸山也又九州岛要记云古有金牛入此山皋伯通兄弟凿山逐牛而俱死故名会骸山

  秦溪

  在海盐南三十六里通丰山港接运河法喜寺有碑镌秦溪二字

  当湖

  在海盐北六十里周回四十里吴地志云王莽改海盐为展武后陷为湖水浅视之遗迹髣髴

  宋坡湖

  一名贲湖在海盐西三十里周回四十四里

○土产

  糯

  麦

  豆

  樱粟

  紫苏

  本州岛并出

  盐

  海盐其地濒海煮海成盐

○风俗形势

擅湖海鱼盐之利号泽国秔稻之乡

  秦住长墙峻峙于南山势耸拔

  负海控江土为上腴

○古迹

晋古义门

  去州西一十八里吴地志云里人李祥与晋将军袁崧筑垒于沪渎御孙灵芳崧为贼所害祥突白刃收崧尸归葬时人义之因名其地曰教义里旌其门曰义门

  马嘷城

  在州东南百步高丈二周二里余旧记云吴兵至此遇大风阵败马惊后人因名焉

  故邑城

  在州东北三十五里高一丈周三里吴地记云海盐顺帝时沦陷为湖尝移于故邑山下

  鲁浦

  在州南旧名白塔港计十八里有蓝田浦宋咸平六年邑令鲁宗道重开以利民后人慕其遗爱名其桥曰思鲁而浦亦以鲁名阔一丈七尺绍熙三年邑令李直养申请于提举常平使者徐公谊捐米四百斛钱八百缗重浚之又自蓝田广开浦十八里至鲍郎盐场以便盐运以灌农田

  准僧塔

  在州内法喜禅寺飞鸟不栖时有舍利放光僧名良准宋宣和四年正月自东庑移就西庑袈裟忽飞去乃聚众僧诵楞严经衣复归塔有颂刻于塔曰宣和中重移塔舍利乘空暂腾跃众讽楞严呪得归永隆佛日辉无着

  石屋

  在州南十八里丰山耆旧相传以为秦始皇东游尝屯兵于此按本路图册云

  龙湫

  在州东北四十里陈山泓水澄澈极旱不涸淫雨不溢每遇岁歉邑令躬诣灵湫请水归县治祷之多应

  晋何后故宅

  舆地纪胜云在海盐南三里舆地志云海盐乌夜村晋何准居焉一夕羣乌啼噪乃生女他日复夜啼乃穆帝立女为后之日也

  顾野王读书堆

  舆地纪胜云海盐东有顾林亭有陈顾野王读书堆苏轼有顾林亭诗云平林岂旧物岁晚空扶疏自古贤圣人邑国皆丘墟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又唐訽诗云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余

  青莲寺

  舆地纪胜云在海盐本名石佛寺宋治平初改曰青莲

  鹿苑寺

  舆地纪胜云在海盐西北三十五里鲁简肃公宗道初为邑令梦有僧来迎参政及瞻罗汉像与所梦符合后宗道竟参大政

  资圣寺

  舆地纪胜云在海盐晋右将军戴威舍宅为寺

  法喜寺

  舆地纪胜云在海盐西南三十里有准高僧抛袈裟于空中自定后人作一塔以藏之

○宦迹

周颙

  隐北山后应诏出为海盐令欲过北山孔稺圭假山神之意作北山移文以讥之

  鲁宗道

  事宋为海盐令疏治东南旧港口导海水至邑下人以为利号鲁公浦

  朱良

  下阙

残本十三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十四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崇德州

◆崇德州

里至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古迹

  人物

○里至

本州岛

  上阙

  北至湖州路乌程县界三十里

  东到嘉兴县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县一十五界

  南到杭州路盐官州五里

  北到湖州路乌程县三十里

  东北到本路嘉兴县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县二十里

  东南到杭州路盐官州一十里

  西北到湖州路归安县三十里

○山川

殳山

  与嘉兴县接境昔道士殳碁隐居于此学道后尸解焉后人因殳名山其事互见嘉兴县名山注下

○土产

  糯

  麦

  豆

  樱粟

  本州岛并出

○风俗形势

其俗淳秀慕文儒勤农务

  水泽之地稻蟹之利转徙数州崇德学记云

○古迹

纪目坡

  在州东北十二里千乘乡高一十丈周回三百步环以水泾邑士朱天麟幼时尝见坡侧锺生家运土得石碑断缺漫灭大略谓吴夫差募兵五千人教养于此置亭以候烽火名以纪目者立纲纪而有条目也或谓后人建亭于此追述之语坡西北七里有游屯泾盖取游兵屯驻之义今讹呼为牛屯

  官窑

  在州永新清风乡接境按旧经所载耆旧所传谓此处正吴越分疆之地有走马冈洗马池

  双林院

  舆地纪胜云在州西北一十二里梁为双林院宋改为澄寂院

  龙吟寺

  舆地纪胜云在州西北四十里本名龙祥寺改为龙吟宋祥符中改宁国院

  凤鸣院

  舆地纪胜云在州西北四十里五代广顺二年建治平元年改名惠云

  福严院

  舆地纪胜云在州东北十二里宋陈太后保扶徽宗为遂宁王时赐真觉大师志添金环磨衲袈裟一条上题遂宁郡王陈美人愿福寿延长施真觉道者当来同成佛果二十三字焉

  寂照院

  舆地纪胜云在崇德东四十里旧于此地基上得石佛二身天福中吴越王建作报恩院宋治平间改额曰寂照旧记谓天欲雨二石佛身湿如汗

○人物

莫琮

  崇德人三舍隶辟雍得官莅政行己俱有可观五子俱登科曰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皆母袁氏出袁氏寿康兄弟宁侍禄养时人荣之

残本十四终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残本十五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常州路(宜兴州 无锡州)

◆常州路

支郡

  宜兴州 无锡州

  亲领

  录事司 晋陵县 武进县

建置沿革

  坊郭乡镇

○建置沿革

禹贡扬州之域毗陵志以为扬之南境于天文为须女之分星纪之次于辰在丑春秋时属吴延陵季子之采邑也左传哀公二十年吴为越所灭其地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越王无疆伐楚楚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遂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定江南地置会稽郡其地属焉西汉因之东汉永建四年分会稽为吴郡领县十三而毗陵与焉孙氏有国之初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以主之晋平吴分天下为十九州岛此属扬州太康二年分吴郡置毗陵郡其后东海王越子毗食采于毗陵后为石勒所没元帝命少子哀王冲为嗣讳毗因改为晋陵郡郡及丹徒县悉徙治京口东晋末复还治晋陵宋齐梁陈因之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州以县属南徐州九年省南徐州罢晋陵初置常州大业三年以常州为毗陵郡唐武德三年复改毗陵郡为常州天宝元年改为晋陵郡干元初复为常州五代史职方考于常州书梁唐属吴晋汉周属南唐宋开宝八年平江南雍熙四年属江南道至道三年属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两浙为东西路以常州属浙公元领晋陵武进无锡宜兴江阴五县绍兴间割出江阴县为军止领县四

  国朝至元十三年收附之初因之十四年升为常州路总管府十五年升宜兴县为宜兴府二十年府废二十一年复置宜兴府并设宜兴县以来属二十八年罢府入县又降江阴路为州来隶元贞元年升宜兴无锡二县俱为中州后割江阴州径隶行省今领州二司一县二

  录事司

  本在城地

  国朝收附初置司候司至元十五年改置录事司领在城民事晋陵县

  春秋时吴之延陵邑汉为毗陵县属会稽郡东汉顺帝分会稽郡浙江以西为吴郡此地又属焉晋志云晋武平吴置毗陵郡毗陵县属焉寰宇记云晋元帝因避毗字与郡俱改为晋陵隋文帝罢郡以县属常州自是因仍不改然润州亦有延陵镇盖晋分曲阿之延陵乡立县而隋改丹陵亦曰延陵非古之延陵也唐天宝元年改立晋陵郡干元元年复为常州晋陵县隶焉历五代至宋俱为常之属邑

  国朝因之

  武进县

  魏明帝青龙二年改丹徒为武进晋武帝改武进曰丹徒于曲阿别置武进县在丹阳之东境故晋志毗陵郡下既有武进又有丹徒二县并建元帝太兴初侨置南兰陵郡于武进宋孝武大明末以晋陵郡为武进县属南东海郡梁武帝天监初改为兰陵郡复以南兰陵郡为武进县寻复改武进为兰陵隋又废之故隋志有晋陵而无兰陵唐志武进县下注云武德三年以兰陵县地置贞观八年省入晋陵垂拱二年复置武进大历十二年升武进为望县五代后唐大同间伪吴据有其地时江盗旁午民不奠居徙治于子城金斗之南相去百步后经焚毁移理西湾县学基上

  国朝因之

○坊郭乡镇

录事司

  孝仁东坊   孝仁西坊

  双桂坊    定安坊

  晋陵县

  安上乡  新塘乡  太平乡  从政乡

  下阙

残本十五终

◇辑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一

【辽阳金毓黻】 【沈阳安文溥】 同辑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 【路二十九州岛八】

大都路

  上都路

  隆兴路

  永平路

  德宁路

  净州路

  泰宁路

  集宁路

  应昌路

  全宁路

  宁昌路

  保定路

  真定路

  顺德路

  广平路

  彰德路

  大名路

  怀孟路

  卫辉路

  河间路

  东平路

  东昌路

  济宁路

  曹州

  濮州

  高唐州

  泰安州

  德州

  恩州

  冠州

  益都路

  济南路

  般阳府路

  宁海州

  大同路

  太原路

  平阳路

○大都路

建置沿革

  至元四年建大都城 【明一统志一】

  风俗形势

  奉圣州缙山县 【按元史地理志作龙庆州为仁宗延佑三年所改初为缙山县属奉圣州】

  南挹居庸之翠北距龙门之险 【明一终志五延庆州】

○上都路

风俗形势

  蔚州

  蔚州之民性质无谄去华从俭以耕织为主 【同上二十一】

  蔚州广灵有隘口山层崖刺天古道极险 【同上】

  里至

  松州

  松州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七百里东到高州分水岭八十里西到兴州岔土岭一百四十里南 【热河志九十七作东南】 到大宁路二百二十里北到应昌府七百里东南到武平县三百里东北到古泉州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兴州三百五十里西北到上都七百里 【热河志六十二六十及九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三】

  山川

  遮盖山

  遮盖山在松州东南二十里有古寺石洞石佛 【热河志六十六又蒙古游牧记二】

  松州东南二十里有遮盖山 【热河志六十及九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望京山

  望京山在松州东八十里上有古寺石佛像又有石洞宝塔 【热河志六十八】

  香台山

  香台山在松州南八十里有石洞石寺周围松树茂林 【同上】

  五峯山

  五峯山在松州西南九十里有古寺石井周围松林 【同上】

  落马河

  落马河在松州北八十里发源州界锣锅岭下流入高州境一百里东入涂河 【同上七十又蒙古游牧记三】

  锄刃河

  锄刃河在松州北二十里发源兴州界流经州境不与落马河合 【热河志七十二】

  白羊河

  白羊河源出兴州桦皮岭流入松州与落马河合流达高州涂河 【同上】

  土产

  麻黄

  松州土产麻黄 【同上九十四】

  地椒

  松州土产地椒 【同上】

  鹰鹘

  松州每岁贡纳鹰鹘 【同上九十五】

  古迹

  静丰城 【即金史地理志之静封县属全州】

  静丰废城在松州东五十里 【热河志六十一】

  福田寺

  福田寺在松州南关有古佛大像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三】

  广济寺

  广济寺在松州南关外有塔二座 【俱同上】

  望京山寺

  望京山寺在松州东八十里望京山有古寺石佛像 【俱同上】

  香台山寺

  松州南八十里香台山有石井 【俱同上】

  五峯山寺

  松州西南九十里五峯山有古寺 【俱同上】

  灵峯院

  松州东南二十里遮盖山有古寺 【俱同上】

  官窑馆

  松山州等处有瓷窑 【热河志九十七】

  松州西二十里有瓷窑西北有砖瓷窑 【同上九十六】

○隆兴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兴和路为仁宗皇庆元年所改初为隆兴路】

○永平路

风俗形势

  人尚义勇节俭务农 【明一统志五】

  地连青幽 【同上】

○德宁路

○净州路

○泰宁路

○集宁路

○应昌路

○全宁路

○宁昌路

○保定路

风俗形势

  二川交流夹绕州治 【明一统志二】

○真定路

风俗形势

  山水秀丽邦鄙平夷 【同上三】

○顺德路

○广平路

○彰德路

○大名路

风俗形势

  先人后己务崇礼让 【同上四】

○怀孟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怀庆路为仁宗延佑六年所改初为怀孟路】

风俗形势

  风土得四方之正是以习俗好尚奢俭得中 【明一统志二十八】

  熏染许鲁斋道学之化皆好性理崇礼义 【同上】

  兴淳俭之化息崇侈之习 【同上】

  北邻于泽南至于温 【同上】

○卫辉路

风俗形势

  民情颇事商贾地饶俗淳勤于播种孝弟之行有闻于时 【同上】

  峯麓奇峻地当冲要泉甘水温 【同上】

○河间路

风俗形势

  清州

  其民质朴不事浮华民勤稼穑女务农桑 【同上二引元清州志】

  献州

  寡求不争有古人风 【同上二引元献州志】

  南枕滹沱北背高河 【同上引元献州记疑为献州志之误】

○东平路

○东昌路

风俗形势

  俗近敦厚家知礼逊习俗节俭人多读书 【明一统志二十四】

  地平土沃无名山大川之限 【同上】

○济宁路

○曹州

○濮州

风俗形势

  其民朴厚好稼穑务蚕织 【同上引元濮州志】

○高唐州

○泰安州

○德州

○恩州

○冠州

○益都路

○济南路

○般阳府路

风俗形势

  莱州

  男通鱼盐之利女习缉纺之业士淳朴而好经术矜功名 【明一统志二十五莱州府】

  其地瘠薄负海舄卤蚕谷少而人民寡 【同上】

  登州

  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所施为质多文少 【同上二十五登州府】

  登之为郡凭负山海利擅鱼盐僻在东陲土田狭窄瘠卤半之山海所历皆秦皇汉武之胜境 【同上】

  城名不夜亭曰朝阳此胜境也 【同上】

○宁海州

○大同路

风俗形势

  朔州

  朔州其民敬老慈幼节用恭谦勤于耕耘务于牧养 【同上二十一】

○太原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冀宁路为成宗大德九年所改初为太原路】

风俗形势

  平定州

  平定州郡小民淳俗重端午其风清简好尚文章 【同上十九】

  代州

  代州民淳讼简节俭勤农无游惰之习绝浇薄之风 【同上】

○平阳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晋宁路为成宗大德九年所改初为平阳路】

风俗形势

  泽州

  人性质而好学其气豪劲 【同上二十一泽州】

  其民俭朴而敦本有唐晋之遗风 【同上】

  辽州

  其民信实纯厚 【同上辽州】

  山川险峻地少平夷 【同上】

  【按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成宗大德十一年改行省仁宗皇庆元年又改称岭北故元史地理志有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次于中书省之后然行省既建于大德七年之后则修大一统志时不应载入明矣又岭北所领有和宁路最初作元昌路中间改称和林路然元昌路早废和林路建于大德七年以后亦非修志时所应有故并从略】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一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二

【辽阳金毓黻】 【沈阳安文溥】 同辑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路七府一】

辽阳路

  广宁府路

  大宁路

  东宁路

  沈阳路

  咸平府

  合兰府水达达等路

○辽阳路

建置沿革

  盖州

  盖州地最要冲称为繁富契丹移其民于上京西祖州后升为长平军 【满洲源流考十一盛京通志一百】

  懿州

  豪州本辽时懿州金皇统三年省入顺安县后复置国朝初因之至元六年省入顺安县 【满洲源流考十一】

  豪州本辽时懿州金皇统三年省入顺安县后复置元初为懿州路至元六年降为东京支郡并省县入州 【盛京通志一百一】

  山川

  明王山

  明王山在辽阳县东三十里契丹地志云夫余王东明葬于此因以为名 【满洲源流考十四】

  明王山在辽阳东三十里高句丽王之子东明葬其上 【盛京通志二十八】

  华表山

  华表山俗呼为横山因丁令威化鹤得名 【满洲源流考十四】

  乌尔古山

  乌尔古山在辽阳路废婆速 【原译改为博索下同】 府 【满洲源流考十四】

  大虫江

  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婆速

  府南合于鸭绿江 【同上十二及十四】

  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 【辽阳县】 东南之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婆速府南流入于海 【同上十五】

  斜江

  斜江在辽阳县东按图册源自长白山南流经废婆速府东十里流入于海 【同上十二及十五】

  鸭绿江

  鸭绿江在辽阳路东五百六十里按唐书马訾水出靺鞨白山西与盐难水合又西南至安平入于海唐太宗征高丽遣邱孝忠耀兵于鸭绿水即此今考其源出于长白山西南流经故婆速府东南入于海 【同上十二及十五】

  辽河

  辽河在辽阳路西一百五十里按前汉地理志辽东郡望平县下注云大辽水出塞外后汉书注引山海经曰辽水出白平东郭璞曰出塞外御白平山今按图册上从咸平府界流经沈阳路 【原作府误】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下流入广宁路境 【同上十五】

  羊肠河

  羊肠河在辽阳路源出州 【懿州】 西之废徽州境经州北四十里下流合入辽河 【同上】

  蓒芋泊

  蓒芋泊 【按满洲源流考于此下有在定辽卫四字此盖由明代志书窜入兹据盛京通志删】 契丹地志云浿水即古泥河也自东逆流数百里至辽阳潴蓄不流有蓒芋草生于泊中故名 【同上又盛京通志二十八】

  来远城

  来远城本熟女真地辽伐高丽于此建城先是侵高丽军败值冬雪弥旬不止人马多毙军会鸭绿江余军漂溺辽主隆绪次来远界有防边猛军数十人遇而劫之逮问所从来开襟示其金制环甲众军惊散辽主至辽城收不在营中者诛之金升来远军 【满洲源流考十一盛京通志一百】

  东丹王故宫

  东丹王故宫在辽阳路按本路图册在府之东北隅有让国皇帝御容殿 【满洲源流考十一盛京通志一百四】 有大东丹国新建南京碑铭 【盛京通志一百四】

  古迹

  海州

  辽太平九年渤海大延琳叛尽徙南海府人于上京之北移泽州民以实其城仍号南海府金改海州又改澄州又废嫔州为新昌镇入焉 【满洲源流考十一】

  澄州

  澄州本海州南海府沃沮地高丽时卑沙城唐李绩攻卑沙城即此渤海为南海府辽仍之金改曰海州天德三年以山东有海州改为澄州治临溟县 【同上十】

  复州

  废复州本辽迁民县属黄龙府后置复州号永宁军节度改县曰永宁后又更为永康省丰水扶罗入焉金因之所居皆汉民地甚肥沃有耕稼之利 【同上十一又盛京通志一百 按辽金之复州俱属东京辽阳府元废州入盖州此云属黄龙府盖因渤海之扶州而误】

○广宁府路

山川

  十三山

  十三山在广宁府南一百十里 【满洲源流考十四】

  辽河

  辽河从咸平府界流经沈阳西北达广宁路境 【同上十二】

  风俗形势

  人性淳实务农桑粗习文礼 【明一统志二十五引元广宁志】

  古迹

  干州

  干州故城在广宁府西南七里辽统和二年立今基址颓然 【满洲源流考十一】

○大宁路

建置沿革

  至元二十四年改为武平路二十九年九月改为大宁路 【热河志六十二】

  部奚 【同上六十又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汉末步奚居之元一统志作部奚】

  奚匿松漠间历晋不敢复出元魏时其部族始于此建牙帐 【同上】

  大宁县 【按元史地理志作大定县】

  大定县至元二十九年改为大宁县 【热河志六十二】

  兴中州

  金兴中府领兴中县及洪宁县元因之至元二年县皆省降府为兴中州寻复为兴中府七年复降为州隶大宁路又有永德县亦金兴中府所属元省入兴中州 【同上六十二】

  金省二县惟存兴中营邱寻又更营邱为洪宁县 【同上六十一】

高州

  元甲戌岁 【按为元太祖九年】 升高州为兴胜府丙子岁仍改高州隶大宁路 【同上六十二】

  利州

  利州统和十六年置 【同上六十】

  利州军名曰永昌开泰元年置领阜俗县 【同上六十】

  至元二年降州为利成县并省二县五月复为州四年二月复领二县七月割龙山隶大定府阜俗县并入本州岛隶大宁路 【同上六十】

  惠州

  金天辅五年罢州 【同上六十一】

  川州

  辽川州领咸康宜民弘理三县 【同上六十】

  辽后省弘理入宜民 【同上六十】

  建州

  金置建平县元初因之后省建平入州 【同上六十二】

  金并省后复置一县曰建平 【同上六十一】

  坊郭乡镇

  兴中州

  孝行乡 【同上九十八】

  建州

  开泰乡 【同上九十八】

  里至

  大宁路

  大宁路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东至懿州界驿安站六百里西至上都路界鸡岭一百五十里南至平滦路界双峯岭三百五十里北至上都路界青杨岭二百里东到懿州七百里西到兴州三百五十里南到迁安县四百二十里北到松州二百二十里东南到抚宁县七百里东北到古庆州九百里西南到遵化县六百三十里西北到上都路九百里 【热河志六十二】

  大宁县

  大宁县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东至金源县界岔道站九十里西至兴州界鸡岭一百五十里南至和众县界车家岭五十里北至高州界细河一百五十里东到金源县二百里西到兴州三百五十里南到和众县九十里北到高州二百二十里东南到富庶县一百五十里东北到惠和县一百五十里西南到惠州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松州二百二十里 【同上六十二】

  龙山县

  龙山县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路二百四十里东至利州界石匣口五十里西至惠州界大岭一百五里南至抚宁县界冷口三百里北至利州界白道子岭四十里东到锦州四百里西到惠州二百二十里南到抚宁县三百五十里北到利州八十里东南到瑞州二百八十里东北到建州二百里西南到迁安县三百五十里西北到和众县一百四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富庶县

  富庶县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东至建州界弓子岭十五里西至大宁路界干涧庙儿岭一百三十里南至利州界南港岭五十里北至金源县界滑河堠子岭六十里东到建州七十里西到本路一百五十里南到利州七十里北到惠和县一百八十里东南到锦州三百五十里东北到金源县一百二十里西南到和众县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一百五十里 【同上六十二又六十及九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和众县

  和众县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西北至本路九十里东至利州界水峪岭三十里西至惠州界鹁鸽岭一百里南至惠州界燕王城岭六十里北至大宁县界车家岭四十里东到利州九十里西到兴州三百五十里南到惠州一百六十里北到本路九十里东南到龙山县一百四十里东北到富庶县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惠州一百六十里西北到上都路九百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金源县

  金源县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东至兴中州界青山岭二十里西至大宁县界岔道站一百十里南至建州界隆兴寺四十里北至武平县界偏道子岭七十里东到兴中州一百里西到本路二百里南到建州九十里北到武平县一百五十里东南到锦州二百七十里东北到高州一百五十里西南到富庶县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惠和县九十里 【同上六十二】

  金源县东至兴中州界青山岭二十里兴中州西至金源县青山岭八十里青山岭又称青峦岭 【同上六十又蒙古游牧记二】

  惠和县

  惠和县西南至大都一千五十里西北至上都八百里东至武平县界黄柏岭七十里西至大宁县界涂河六十里南至富庶县界赵花谷六十里北至高州界荆家寨五十里东到武平县一百五十里西 【热河志九十八作西南】 到本路一百五十里南到富庶县一百八十里北到高州九十里东南到金源县九十里东北到武平县一百五十里西南到本路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松州二百五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武平县

  武平县西南至大都一千二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东至川州界栏子岭七十里西至惠和县界盘道岭八十里南至兴中州界匣口五十里北至蒙古行营界郭松寨二十里东到川州一百五十里西到惠和县一百五十里南到兴中州一百八十里北到临潢府一千三百里东南到义州三百里东北到懿州四百里西南到金源县一百五十里西北到高州一百五十里 【同上六十二】

  义州

  义州西至兴中州界蛤蜊山九十里到兴中州一百八十里西北到川州一百八十里 【蒙古游牧记二】

  兴中州

  兴中州西南至大都一千二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二百里西北至本路三百里东至义州界喀喇山九十里西至金源县界青山岭八十里南至瑞州界油雾岭一百六十里北至武平县界匣口一百三十里东到义州一百八十里西到金源县一百里南到瑞州三百里北到武平县一百八十里东南到锦州一百八十里东北到川州一百八十里西南到建州八十里西北到惠和县一百八十里 【热河志六十二】

  瑞州

  瑞州北至利州界栲栳山一百五十里到利州三百五十里西北到龙山县二百八十里 【同上六十】

  高州

  高州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二十里西至上都七百里东至武平县界夹头部落八十里西至松州界阴凉河七十里南至大定县界细河九十里北至蒙古行营界扢扠河九十里东到武平县一百五十里西到松州一百五十里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北到古庆州七百里东南到惠和县九十里东北到临潢府七百里西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西北到应昌府七百里 【同上六十二】

  利州

  利州西南至大都一千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东至锦州界梨园岭二百三十里西至和众县界文山岭六十里南至龙山县界白道子岭四十里北至富庶县界庞家庄三十五里东到锦州三百五十里西到和众县九十里南到龙山县八十里北到富庶县七十里东南到瑞州三百里东北到建州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惠州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一百六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又蒙古游牧记二】

  惠州

  惠州西南至大都六百六十里西北至上都八百五十里东至利州界长岭二百十里西至兴州界赤岭六十里南至丰闰县界崖儿口三百十里北至和众县界燕王城岭一百十里东到利州二百六十里西到兴州二百二十里南到丰闰县三百五十里北到和众县一百六十里东南到龙山县二百二十里东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西南到遵化县三百里西北到松州四百五十里 【热河志六十二】

  川州

  川州西南至大都一千四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西北至本路五百里东至懿州界颉东山七十里西至武平县界栏子岭八十里南至兴中州界独山一百四十里北至蒙古行营界虾蟆山一百里东到懿州二百二十里西到武平县一百五十里南到兴中州一百八十里北到临潢府一千五十里东南到义州一百八十里东北到咸平府六百二十里西南到金源县三百里西北到高州三百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川州南至兴中州百八十里 【蒙古游牧记二】

  建州

  建州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七十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七十里东至兴中州界田家岭四十里西至富庶县界两家店五十五里南至瑞州界油雾岭一百二十里北至金源县界隆兴寺五十里东到兴中州八十里西到富庶县七十里南到瑞州五百里北到金源县九十里东南到锦州二百六十里东北到武平县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利州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山川

  七金山

  七金山在大宁县北十五里东西长十里南北广五里山有七峯因名辽时尝建三学寺于中 【同上六十六又蒙古游牧记二】

  马盂山

  马盂山在大宁县西六十里中有一峯形类马盂故云 【热河志六十六】

  唱叫山

  唱叫山在大宁县东北三十里 【同上六十八】

  盘龙山

  盘龙山在大宁县东南十里 【同上六十八】

  摩云山

  摩云山在大宁县西南三十里相传常有云气覆其巅故名 【同上六十八】

  有福山

  有福山在大宁县西北三十里以其在福德之地故名 【同上六十八】

  香台峯

  香台峯在大宁县西一百里辽建昊天寺金泰和六年杜元撰碑文云万壑千崖羣峰争出咸不相让惟香台峯玉立特秀迥出霄汉之外故以香台名 【同上六十八】

  龙山

  龙山在龙山县北八里山如卧龙俗传曾有龙见故名 【同上六十八】

  石柱山

  石柱山在龙山县南八十里山中有方圆石柱辽时有僧建寺于此后寺废柱础犹存 【同上六十八】

  富山

  富山在龙山县南一百三十里一水通流内有寺曰龙泉 【同上六十八】

  熊山

  熊山在龙山县南六十里俗传辽主临山畋猎获一白熊因号熊山上有熊山寺 【同上六十八】

  鞍山

  鞍山在龙山县北十三里势若马鞍故名 【同上六十八】

  松山

  松山在富庶县西五十里南北长二十里东西广五里地多松因名 【同上六十六又蒙古游牧记二】

  梓木山

  梓木山在和众县东南二十里以山多梓木故名 【热河志六十八】

  溜石山

  溜石山在金源县西南四十里山有二峯其形似驼 【同上六十及六十八】

  丁山

  丁山在惠和县南五十里一峯如丁故名 【同上六十八】

  大王山

  大王山在武平县东八里其山高耸列岫峥嵘 【同上六十八】

  香炉山

  香炉山在武平县南三十里其山孤高形若香炉故名山中有水一泓澄澈可爱名曰圣水池 【同上六十八】

  和龙山

  和龙山在兴中州东南北长六十里东西广三十里一峯特耸号曰天柱孤峯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和龙山南北六十里东西三十里辽天授皇帝尝猎其间获一香麝因名其厓曰麝香厓峪曰驻龙峪泉曰神射泉 【俱同上】

  柏山

  兴中州南三十里绵亘柏山 【俱同上】

  青峦岭

  青峦岭在兴中州西八十里有金岩寺 【热河志六十七】

  竞秀山

  竞秀山在兴中州南三十里 【同上六十八】

  金山

  金山在兴中州北三十里 【同上六十八】

  云岩洞

  云岩洞在瑞州西一百三十里周家庄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平顶山

  平顶山在高州北五里 【热河志六十八】

  圣水山

  圣水山在高州东北三十里上有一泉 【同上六十八】

  福德山 【榆山】

  福德山在高州西北三里以其山居福德位故名旧名五福山辽人谓之榆山金大定间兵乱此山见神兵解危遂名福德山有石洞号为集贤洞有石环二丈曾有仙游谓之会仙石 【同上六十八】

  高州有榆山其山多榆木因名 【同上九十三】

  云窦山

  云窦山在利州东四十里山有穴窦天欲阴雨必有云气覆其巅故名 【同上六十八】

  凤凰山

  凤凰山在利州南十三里相传凤凰尝止其上故名 【同上六十八】 凤凰山在利州南十三里南北一十里东西广三里相传凤凰尝止其上故名 【满洲源流考十四】

  金山

  金山在利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山有金洞因以为名绝顶有古寺曰云峯 【热河志六十八】

  华山

  华山在利州东一百六十里形势孤耸宛若华岳故名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神山

  神山在惠州西南十三里东西长十里南北广八里中有古庙 【热河志六十六又蒙古游牧记二】

  月华山

  月华山在惠州东一百九十里 【热河志六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九宫岭

  九宫岭在惠州南一百五十里 【热河志六十八】

  石子岭

  石子岭在惠州北八十里 【同上六十八】

  都山

  都山在惠州东南二百里其上林木畅茂 【同上六十八】

  干山

  干山在惠州西南二百五十里辽金采伐林木运入京畿修盖宫殿及梵宇琳宫元置提举司 【同上六十八】

  白云山

  白云山在川州北十五里时有白云覆其上故名 【同上六十八】

  独山

  独山在川州南一百四十里其山屹然一峰故名 【同上六十八】

  荆山

  荆山在建州东北十里其山多荆故名 【同上六十八】

  白狼山

  白狼山在建州南二十五里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凌水 凌河

  凌水源出龙山县南六十里师婆塞至县东南十五里入利州界一云源出龙山县南八十里紫草务东北流一百里入利州界又北经富庶县东南三十里又东经建州南四十里又东入兴中州经州东南下流入义州境 【热河志七十一又蒙古游牧记二】

  凌水在大宁府建州南五里自富庶县流至本境四十里入兴中界一云发源龙山县南八十里东北流百里入利州界又北经富庶县东南三十里入建州境 【满洲源流考七】

  凌河在大宁路兴中州南十里源出龙山县杨柳部落流经本州岛下流达建州境 【同上七及十五】

  大凌河

  大凌河自建州界流经兴中州东南下流入义州境 【同上七】

  大凌河在兴中州下流入义州境 【同上十五】

  小凌河

  小凌河在兴中州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玉泉井溢而成川流入锦州界 【热河志七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撒马水

  撒马水在大宁县西北四十里阔十步辽太祖时牧马于此因名源出撒马峪东流经县境一百五十里合于涂河 【热河志七十二】

  沁河

  沁河自富庶县西四十里小涧流经县治西南一里许东流四十里合于凌河 【同上七十二】

  榆林河

  榆林河源出和众县西三十五里司家店东南流一百余里入利州境经州东三里霍司空庄入凌河 【同上七十一又蒙古游牧记二】

  碓觜河

  碓觜河在大宁路金源县西东南入建州境合于灵河 【满洲源流考七又热河志七十二】

  碓觜河在金源县西三里源出寺家庄西南三十步平地涌出溢而成川流经县西一里许东南流九十里入建州界合于凌河 【热河志七十二】

  荆水

  荆水自金源县界流入建州经州东北荆山下故名下流合于凌河 【同上七十二】

  青龙河

  青龙河发源惠和县五十里麻场寨南二里涧流经县南一百步又北流五十里入高州界 【同上七十二】

  虎河

  虎河发源武平县西南六十里葫芦山流经县之霸州铺合于遥刺河 【同上七十二】

  神射泉

  天授皇帝尝猎获一香麝因名其泉曰神射 【同上七十二】

  芍药河

  芍药河在利州东五十里源自芍药庄山谷间出东流合于凌河 【同上七十二】

  兴中州有芍药河源自芍药庄山谷间芍药丛中流出 【同上九十六】

  薄河

  薄河源出惠州西北林津山南至冷岭合为宽河 【同上六十九】

  潵河

  潵河源出惠州西南干山东流至滦阳站东合滦河 【同上六十九】

  青龙河

  青龙河源出惠州之灰岭流经龙山县南二百里入平滦路境内 【同上六十九】

  涂河

  涂河自大宁县流至东北入高州 【同上六十】

  涂河源出惠州西北经州界八十里东北流入大宁县南境至大宁县东北境二百二十里入高州境又东北流至行营草地即此 【同上七十又蒙古游牧记二又热河志六十云据元一统志涂河即今土河又名老河】

  狗水

  狗水在惠州东一百八十里源自指头山崖出东流一百二十里入利州界合于凌河 【热河志七十二】

  百里水

  百里水在川州东二十里自迤北三叉口经州境沿流一百里故名东流入义州界 【同上七十二】

  六州河

  六州河在利州东南八十里 【同上七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清水河

  清水河在川州西北五里源出西北七十里红土寨 【热河志七十二】

  土产

  谷

  麦

  稷

  黍

  豆

  麻

  谷麦稷黍豆麻大宁路诸县出 【热河志九十二】

  利州惠州兴中州川州建州高州土产有谷麦黍豆 【同上九十二】

  利州惠州高州土产稷 【同上九十二】

  利州川州建州土产麻 【同上九十二】

  芝麻

  兴中州土产芝麻 【同上九十二】

  西瓜

  大宁路富庶县土产西瓜 【同上九十二】

  梨

  大宁路大宁富庶二县惠州兴中州建州皆土产梨 【同上九十三】

  枣

  大宁路富庶县惠州兴中州建州皆土产枣 【同上九十三】

  栗

  惠州土产栗 【同上九十三】

  桃

  大宁路大宁县惠州兴中州皆土产桃 【同上九十三】

  杏

  大宁路大宁富庶金源三县惠州兴中州建州皆土产杏 【同上九十三】

  富庶诸县土产杏仁 【同上九十三】

  樱桃

  兴中州土产樱桃 【同上九十三】

  郁李

  大宁路和众县建州皆土产郁李仁 【同上九十三】

  葡萄

  白葡萄出兴中州城西北隅 【同上九十三】

  榛

  大宁土产榛 【同上九十三】

  松

  大宁路富庶县龙山县惠州皆土产松 【同上九十三】

  榆

  大宁路富庶和众龙山三县惠州建州皆土产榆 【同上九十三】

  高州有榆山其山多榆木因名 【同上九十三又互见山川】

  桑

  大宁路富庶金源龙山三县利州惠州兴中州建州皆土产桑 【同上九十三】

  椴

  大宁路和众县龙山县土产椴木 【同上九十三】

  鹊鞾皮

  大宁土产鹊鞾皮 【同上九十三】

  柏

  惠州土产柏 【同上九十三】

  梓

  大宁路和众县土产梓 【同上九十三】

  和众县有梓木山其山多梓因名 【同上九十三】

  苍朮

  大宁路大宁富庶金源和众龙山五县惠州兴中州建州土产苍朮

  麻黄

  大宁惠和武平龙山四县高州土产麻黄

  黄芩

  大宁和众二县利州惠州兴中州土产黄芩

  桔梗

  富庶和众二县利州惠州兴中州建州土产桔梗

  柴胡

  和众县利州惠州土产柴胡

  防风

  白芷

  龙山县利州土产防风白芷

  地骨皮

  瞿麦

  萹茿

  五味子

  枸杞

  大宁县土产地骨皮瞿麦萹茿五味子枸杞

  白藓皮

  和众县土产白藓皮

  远志

  荆芥

  泽泻

  白芨

  白蘝

  藜芦

  石膏

  地黄草

  乌头

  荆三棱

  利州土产远志荆芥泽泻白芨白蘝藜芦石膏地黄草乌头荆三棱

  白附子

  惠州土产白附子

  知母

  兴中州土产知母

  红花

  川州土产红花

  甘草

  高州土产甘草 【以上俱热河志九十四】

  炭

  大宁路和众县土产木炭

  铁冶

  兴中州有铁冶在州西北九十里蓼子峪

  利州有铁冶在州东南二百八十里牛口峪

  惠州有铁冶二所一在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寺子峪名滦阳冶一在州东北六十里松棚峪名宝津冶皆办官课

  玛瑙

  龙山县有玛瑙场在县东北五十里

  兴中州有玛瑙场在州东八十里凤凰岩下皆每岁贡

  瓷窑

  利州有细瓷窑一所在州西南棠叶务有公?鹿瓷窑一所在州东南感化庄兴中州有白瓷窑一所在州北二十里笠子埚

  纸

  兴中州建州土产纸是也

  丝紬

  大宁路龙山县 【原作宁误】 利州兴中州建州皆土产丝紬

  布

  和众龙山二县利州惠州皆土产布

  蜜

  蜡

  大宁路龙山县惠州土产蜜及蜡 【以上俱热河志九十六】

  芍药

  大宁路金源县利州兴中州川州皆产芍药 【热河志九十四】

  牛

  大宁路武平县川州土产酥奶酪 【同上九十四】

  皂鹰

  细鹰

  鸟?戎儿

  鹘

  建州土产皂鹰细鹰鸟?戎儿鹘 【同上九十五】

  鱼

  瑞州产鱼曰秦王鲙以唐太宗征辽驻此得名 【同上九十八】

  风俗形势

  临闾之西海阳之北地实要冲 【辽东志一明一统志二十五】

  古迹

  营州

  唐自中原多故弗遑外抚辽西之地无复屏翰州亦久废 【热河志五十九】

  劝农县

  金废劝农县析其地属长兴 【同上六十及六十一】

  金析其地属长兴县 【同上六十】

  长兴县

  辽既建中京置长兴为赤县蕃汉流民杂居其间故其习俗不同元中统二年省入大定县后改为大宁 【同上六十】

  金北京大定府治大定长兴二县 【同上六十】

  神水县

  溜石山在金源县西南四十里来援溜石而必道经神水 【同上六十】

  恩化镇

  金天眷二年废恩州为恩化镇入大定县其故城为传舍 【同上六十及六十一又蒙古游牧记二】

  海滨县

  辽隰州治海滨县 【热河志六十】

  神山县

  惠州有废神山县元罢为神山站 【同上六十二】

  滦阳县

  惠州又有废滦阳县元亦为站设巡检司 【同上六十二】

  宜民县 咸康 宏理

  金天眷二年川州属懿州三年废咸康为镇入宜民大定初州废隶咸平府承安二年复置川州治宜民县仍升徽川寨为徽川县以隶之后割属懿州惟存宜民县 【同上六十一】

  辽后省宏理入宜民 【同上六十】

  宏理咸康宜民辽川州所领 【同上六十二】

  泽州

  金天辅元年罢州 【同上六十一】

  宣圣庙

  宣圣庙在大定府东南隅虎臣坊 【同上八十二】

  玉清观

  玉清观在大定府东南隅致用坊辽统和二年建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兴圣寺

  兴圣寺在大定府致用坊金明昌六年建 【同上】

  头陀禅院

  头陀禅院即永安禅院在大定府致用坊万头陀所建翰林学士李盘撰碑 【同上】

  圆宗寺

  圆宗寺在大定府东北隅丰实坊辽统和二年建 【同上】

  华阳宫

  华阳宫在大定府丰实坊辽统和二年建 【同上】

  感圣寺

  感圣寺在大定府丰实坊有佛舍利塔辽统和四年建 【同上】

  咸圣寺

  咸圣寺在大定府丰实坊有砖塔金皇统二年建 【同上】

  崇宝寺

  崇宝寺在大定府丰实坊金皇统二年建 【同上】

  太子寺

  太子寺在大定府丰实坊金贞元二年建 【同上】

  楞岩寺

  楞岩寺在大定府丰实坊金大定二年建 【同上】

  大觉禅寺

  大觉禅寺在大定府丰实坊金大定二年建翰林学士郑子聃撰碑 【同上】

  护国寺

  护国寺在大定府丰实坊金太和元年建 【同上】

  三皇庙

  三皇庙在大定府西南隅货迁坊 【同上】

  报圣寺

  报圣寺在大定府货迁坊辽统和八年建 【同上】

  五岳观

  五岳观在大定府西南隅利通坊 【同上】

  净安寺

  净安寺在大定府利通坊金皇统八年建 【同上】

  城隍庙

  城隍庙在大定府西北隅世恩坊甲申岁建 【热河志八十二】

  崔府君庙

  崔府君庙在大定府世恩坊甲申岁建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东岳庙

  东岳庙在大定府世恩坊丁酉岁建 【同上】

  白鹤宫

  白鹤宫在大定府世恩坊庚子岁建 【同上】

  传教寺

  传教寺在大定府西北隅劝善坊金皇统七年建 【同上】

  白莲寺

  白莲寺在大定府南关金明昌六年建 【同上】

  三灵侯庙

  三灵侯庙在大定府南关乙酉岁建 【热河志八十二】

  龙王庙

  龙王庙在大定府南关外涂河之滨乙酉岁建遇旱祷雨即应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镇国寺

  镇国寺在大定府西关有铁塔辽统和三年建 【同上】

  义勇武安王庙

  义勇武安王庙在大定府西关壬子岁建 【同上】

  翠微寺

  翠微寺在大宁县西 【同上】

  罔极寺

  罔极寺在大宁县西 【同上】

  灵感寺

  灵感寺在大宁县西二里金赵秉文诗涂河岸北白莲东法鼓惊飞石碣鸿知寺在土河之北金承安五年精严禅寺图盖和尚墓铭为北京灵感禅寺沙门崇显立石则此寺在金承安前 【同上】

  三学寺

  三学寺在大宁县北十五里七金山辽咸雍元年建有碑后罹兵火碑字剥落难辨金赵秉文诗刳檐篆额蠹蜗涎象教尘埃阅百年知寺在金时已毁 【热河志八十二】

  三学寺在大宁县北十五里七金山上辽咸雍元年建有碑后罹兵火碑字剥落难辨金赵文七金山寺诗刳檐篆额蠹蜗涎象教尘埃阅百年殿栋犹题辽日月图经不载禹山川荒碑盘屈蜿蜒古坏壁参差罔象拳想见当年崇奉日无边花雨散诸天知寺在金时已毁 【蒙古游牧记二】

  昊天寺

  昊天寺在大宁县西一百里香台山辽干统七年建金大和六年杜元撰碑 【热河志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净修寺

  净修寺在龙山县东南隅 【同上】

  圣峯寺

  圣峯寺在龙山县东南隅 【同上】

  祟教院

  崇教院在龙山县东南隅 【同上】

  隆祥观

  隆祥观在龙山县东南隅 【同上】

  极乐寺

  极乐寺在龙山县西南十三里辽时建内有刘銮塑像 【同上】

  龙泉寺

  龙泉寺在龙山县南一百三十里富山 【同上】

  熊山寺

  龙山县南六十里熊山上有熊山寺 【同上】

  石柱山寺

  龙山县南八十里石柱山中辽僧白羊大师建寺于此 【同上】

  华严寺

  华严寺在富庶县 【同上】

  兴教寺

  兴教寺在和众县 【同上】

  浴室寺

  浴室寺在和众县 【同上】

  重阳观

  重阳观在和众县 【同上】

  大清观

  大清观在和众县 【同上】

  玉清观

  玉清观在金源县西北隅 【同上】

  十方讲院

  十方讲院在惠和县东北隅辽寿隆二年建 【热河志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三】

  观音阁

  观音阁在惠和县巿心 【同上】

  崇法寺

  崇法寺在惠和县 【同上】

  仁王阁

  仁王阁在武平县巿心 【热河志八十二】

  福严寺

  福严寺在武平县 【同上八十二】

  宝贞观

  宝贞观在武平县东南 【同上八十二】

  三学寺

  兴中州狼山上有三学寺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兴中州文庙

  宣圣庙在兴中州东北隅 【热河志八十二】

  大观音阁

  大观音阁在兴中州巿心辽清宁四年建 【同上八十二】

  崇福寺

  崇福寺在兴中州西南隅辽干统二年建 【同上八十二】

  华严寺

  华严寺辽天授皇帝常猎和龙山建华严寺 【同上八十二】

  金严寺

  金严寺在兴中州西八十里青峦山 【同上八十二】

  青峦岭在兴中州西八十里有金严寺 【蒙古游牧记二】

  高州文庙

  高州文庙至元二十年郡侯杨僧喜创建 【热河志八十二】

  紫微宫

  紫微宫在高州辛酉岁道士李清风建 【同上八十二】

  感圣寺 【与大定府之感圣寺别】

  感圣寺在高州癸卯岁僧性聪建 【同上八十二】

  东华宫

  东华宫在高州甲寅岁王崇贞建 【同上八十二】

  玄都观

  玄都观在高州丁巳岁建 【同上八十二】

  精岩寺

  精岩寺在利州西关金大定间建 【同上八十二】

  玉京观

  玉京观在利州西十里 【同上八十二】

  利州文庙

  文庙在利州西南隅 【同上八十二】

  护国西齐王庙

  护国西齐王庙在利州西关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祥灵寺

  祥灵寺在利州西关 【同上】

  栖贞观

  栖贞观在利州东孙家庄 【同上】

  洪广寺

  洪广寺在利州东九十里 【同上】

  昌国寺

  昌国寺在利州东一百六十里 【同上】

  云峯寺

  云峰寺在利州东南一百二十里金山之岭中有瀑布 【同上】

  龙山庙

  龙山庙在利州南二里 【同上】

  石将军庙

  石将军庙在利州西南二十里祈祷多应 【同上】

  昭惠灵显真君庙

  昭惠灵显真君庙在利州西北二里 【同上】

  庆云寺

  庆云寺在利州北九十里 【同上】

  月华山寺

  月华山寺在惠州东一百九十里 【同上】

  惠州文庙

  文庙在惠州西北隅 【热河志八十二】

  东林寺

  东林寺在惠州东南隅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三】

  开佑寺

  开佑寺在惠州西南隅 【同上】

  兴福寺

  兴福寺在惠州西南隅 【同上】

  大清观

  大清观在惠州西北隅 【同上】

  神山庙

  神山庙在惠州西南十五里 【同上】

  黄崖寺

  黄崖寺在惠州南一百三十里 【热河志八十二】

  黄崖寺在惠州南一百里 【蒙古游牧记三】

  古城寺

  古城寺在惠州东一百八十里 【热河志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三】

  龙门寺

  龙门寺在惠州东南一百七十里 【同上】

  川州文庙

  川州文庙辽时尝创庙学于川州治西南金承安五年重修泰和初赵秉文为记 【热河志八十二】

  建州文庙

  文庙在建州西北隅 【同上八十二】

  兴隆寺

  兴隆寺在建州西南隅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游牧记二】

  紫微宫

  紫微宫在建州东北隅 【同上】

  富谷馆 【按在大宁路】

  富谷有站 【热河志九十七又蒙古游牧记二】

  通天馆

  宋绶出使录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距中京二十里 【热河志九十七】

  涂河千秋桥

  大宁路涂河千秋桥陈元革诗云华表狻猊势自雄阑干十二玉玲珑势吞晓岸横苍兽影落寒江浸彩虹 【同上九十七】

  金兴中府尹完颜嵩墓

  完颜嵩大定人金故特进兴中府尹墓在大宁西三十里玉泉乡有明昌初翰林待制党怀英所撰碑记 【同上九十七】

  秦王鱼石

  秦王鱼石在和众县北三里七宝山中其石皆有鱼形 【热河志九十八又蒙古游牧记二】

  慕容皝墓

  墓在兴中州西北狼山下又近马兜山慕容皝设伏兵处皝卒葬于此 【热河志九十八】

  徽平陵

  徽平陵在兴中州西三十里慕容熙与苻妃葬处即八角墓 【同上九十八又蒙古游牧记二】

  麝香崖

  辽天授皇帝尝猎其间获一香麝故名麝香崖 【同上 按此条已互见山川】

  满井

  满井在利州南十里凤翼庄其水清冷冬温夏凉昼夜外涌至中夏正午澄澈见底虽毫发之微历历可数居民引以灌溉用之酿酒其味尤佳 【热河志九十八又蒙古游牧记二】

  会经楼

  会经楼在利州巿心金章宗泰和年建今无存 【同上】

  荆岸

  荆岸以建州东有荆水昔人决岸溉田故名 【同上】

  石晋李太后墓

  李太后墓在建州熨斗山之北五代汉干佑二年二月辽主耶律德光徙晋出帝及李太后于建州节度使赵延晖避正寝以馆之明年三月李太后寝疾谓出帝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阳舍遂卒帝与皇后宫人宦者被发徒跣扶舁其柩至熨斗山得地穿其陇首而葬焉后人因号李太后冢又有安妃从出帝北迁死于建州道中遂与李太后并葬于此 【热河志九十八】 李太后墓在建州熨斗山之北 【蒙古游牧记二】

  官窑馆

  松山州兴中州等处有瓷窑 【热河志九十七】

○东宁路

○沈阳路

建置沿革

  沈阳路本挹娄故地渤海建定理府都督渖定二州领定理平邱岩城慕美安夷渖水安定保山能利九县此为渖州地后罹兵火其定州与县并废即渖州为兴辽军节度金末渖州复毁于兵火 【满洲源流考十又辽史考证】

  沈阳渤海建定理府都督渖定二州此为渖州地后罹契丹兵火其定州与县并废即渖州为兴辽军又更昭德 【满洲源流考十一】

  山川

  东牟山

  东牟山在沈阳路挹娄故地唐灭高丽粟末靺鞨保挹娄之东牟山即此 【同上十四】

  浑河

  浑河在辽阳路本路图册引辽志云源自越喜国出熊水西北合众流会淄水屈曲数千里入于海按地志集略云源出女真国西流过贵德州由州西流入梁水西南七十里合辽河入于海 【同上十五】

  浑河在沈阳路源出废贵德州东北瑚呼玛山西南经渖州南一十五里辽阳西四十里会太子河合辽水南注于海旧称渖水水势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浑河今水澄澈遇涨则浑 【满洲源流考十四及十五】

  蒲河

  蒲河在沈阳路源出铁利国蒲谷流经蒲水田过故名 【满洲源流考十又盛京通志一百】

  古迹

  贵德州

  贵德州今废为巡检司

  公孙废城在贵德州汉末公孙度为辽东太守治襄平传子至孙据有其地遗址犹存

  大宝城在贵德州 【以上俱满洲源流考十一及盛京通志一百】 开元路

  山川

  长白山

  长白山在旧会宁县南六十里 【满洲源流考十二】 开元路长白山在旧会宁县南六十里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其顶有潭周八十里渊深莫测南流于鸭绿江北流于混同江今呼为宋瓦 【原译改为松阿哩】 江东流为阿也苦 【原译改为爱呼】 河 【同上十四】 长白山顶有潭周八十里南流为鸭绿江北流为混同江东流为阿也苦河 【同上十五】

  混同江

  混同江俗呼宋瓦江发源长白山北流经渤海建州 【一作旧建州】 西五十里会诸水东北流经故上京下达五国头城北又东北注于海 【同上十一十二十五此文三见微有异同】

  风俗形势

  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 【满洲源流考十一十三盛京通志一百二辽东志一又明一统志二十五引开元志】

  开元劲健善战习尚射猎 【满洲源流考十三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开元路有狗车木马轻捷利便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二者止可于冰上雪中行之 【满洲源流考二十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俗有狗车木马轻捷之便狗车形如船以数十狗拽之往来递运木马形如弹弓击足激行可及奔马二者止可冰雪上行 【明一统志八十九】 性悍善骑射 【同上二十五辽东志一】 性刚果善骑射 【盛京通志一百五】

  古迹

  开元诸古城

  开元城西南曰宁远县又西南曰南京又南曰合兰府又南曰双城直抵高丽王都正西曰谷州西北曰上京即金之会宁府京之南曰建州西曰宾州又西曰黄龙府金改为利涉军又西曰信州治武昌县北曰肇州治始兴县东曰永州曰昌州曰延州东北曰哈州曰奴儿干城皆渤海辽金所建元废城址犹存 【辽东志地理志】

  上京故城

  上京故城古肃慎氏地渤海大氏改为上京金既灭辽即上京建邦设都后改会宁府京之南曰建州京之西曰宾 【原作滨】 州又曰黄龙府即渤海之忽汗郡后为龙泉府 【满洲源流考十二】 金上京故城古肃慎氏地按图册所载京之南曰建州京之西曰宾州又西曰黄龙府北曰肇州府之东曰永州曰昌州延州东北曰奴儿干城 【原译改为尼噜干】 皆渤海辽金所置州县并废城址犹存合 【原译改为海】 兰河经故建州东南一千里入于海混同江北流经故建州五十里会诸水东北流经故上京下达五国头城 【同上七】 上京故县古肃慎氏地渤海大氏改为上京金既灭辽即上京建邦设都后改会宁府京之南曰建州京之西曰宾州又西曰黄龙府 【盛京通志一百二】

  肇州

  上京之北曰肇州治始兴县金皇统三年置 【满洲源流考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建州

  金上京之南曰建州 【满洲源流考十又盛京通志一百】

  黄龙府

  宾州之西曰黄龙府即石晋少帝初安置之地 【满洲源流考十一又盛京通志一百】

  信州

  黄龙府西曰信州 【满洲源流考十一】

  信州在黄龙府西治武昌县金皇统二年置 【同上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

  祥州

  废祥州在宾州西南辽祥州瑞圣军统怀德县属黄龙府 【盛京通志一百二】

○咸平府

风俗形势

  秦筑障塞以限要荒汉唐尝置都督府负山阻河控制东土 【明一统志二十五满洲源流考十二盛京通志一百 按此条据满洲源流考系咸平府下】

  古迹

  归仁县

  归仁县故城在咸平府北旧安州金皇统三年改为县后废城址犹存 【满洲源流考十及十一十二盛京通志一百二】

  清安县

  清安县故城在咸平府西北旧肃州金皇统三年改为县后废城址犹存 【满洲源流考十一及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

  铜山郡

  铜山郡故城在咸平府南后废 【满洲源流考十及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

  临津县

  临津县废城在咸平府遗址犹存 【满洲源流考十二】

  柳河县

  柳河县故城本粤喜地后置县以其地近柳河故名契丹并入安方县今城址犹存 【同上九及十一十二】

○合 【原译作海下同】 兰府水达达等路

建置沿革

  自南京而南曰合兰府又南曰双城直抵于高丽之王京 【同上十三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山川

  合兰河

  合兰河经渤海建州东南一千里入于海 【满洲源流考十二】

  合兰河在沈阳路经旧建州东南一千里入于海 【同上十五 按合兰河既在渤海建州东南应系于本路下】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二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三

【辽阳金毓黻】 【沈阳安文溥】 同辑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路十二府七州一】

汴梁路

  河南府路

  南阳府

  汝宁府

  归德府

  襄阳路

  蕲州路

  黄州路

  庐州路

  安丰路

  安庆路

  扬州路

  淮安路

  高邮府

  江陵路

  峡州路

  安陆府

  沔阳府

  荆门州

  德安府

○汴梁路

风俗形势

  习俗淳厚喜勤尚质 【明一统志二十六】

○河南府路

○南阳府

风俗形势

  被召杜之化淳朴尚农俗以殷富至今犹然 【同上三十】

  士皆为道德性命之学 【同上】

  邓州

  邓州山峰合而气清水泉深而壤阔舟车辏泊地称陆海 【同上】

○汝宁府

风俗形势

  豫州于四方最中汝南于豫州又最中 【同上三十一】

○归德府

风俗形势

  宿州

  喜学问从教化虽兵革之余犹有是心 【同上七引元宿州志】

○襄阳路

古迹

  文撰楼

  又为山南东道楼旧府志有李阳冰篆书山南东道四字淳佑辛亥程上元为守创立层楼 【湖北通志十八襄阳县】

  故宜城

  故宜城在今县南十五里 【同上宜城县】

  岑彭城

  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彭征秦丰时筑城牧马于此 【同上枣阳县】

  △均州 【见残本卷一】

  △房州 【见残本卷二】

○蕲州路

○黄州路

○庐州路

风俗形势

  稍事诗书多业农贾 【明一统志十四引元庐州志】

  六安州 【按元史地理志宋六安军元至元二十八年降为县后升为州升州之年或在大德之后故明一统志所引六安志不称州志】

  尚勇力文辞巧而少信 【明一统志十四引元六安志】

○安丰路

○安庆路

○扬州路

○淮安路

○高邮府

○江陵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中兴路为明宗天历二年所改初名江陵路】

风俗形势

  民质直好义不事夸诈宋大观中养士至七百人学校之盛甲于荆湖故其民多好学 【明一统志六十二】

○峡州路

○安陆府

○沔阳府

○荆门州

○德安府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路五府六州二十四】

安西路

  延安路

  兴元路

  凤翔府

  邠州

  泾州

  开成府

  庄浪路

  巩昌府

  平凉府

  临洮府

  庆阳府

  秦州

  陇州

  宁州

  定西州

  镇原州

  西和州

  环州

  金州

  静宁州

  兰州

  会州

  徽州

  阶州

  成州

  金洋州

  河州路

  雅州

  黎州

  洮州

  贵德州

  脱思麻路

  岷州

  铁州

  礼店文州

○安西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奉元路为仁宗皇庆元年所改初名安西路】

风俗形势

  公刘以农事开国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故今邠州之俗纯俭素约野无惰农岁有高廪 【明一统志三十二】

○延安路

建置沿革

  甘泉县

  临真县至元二年并入甘泉 【延安府志二】

  宜川县

  至元六年并丹州入宜川县属延安路 【同上】

  风俗形势

  延安古郡秦地要区 【明一统志三十六】

  古迹

  丛秀阁

  丛秀阁在保安旧郡治之右名胜多题咏 【明一统志三十六延安府】

  △鄜州 【见残本卷三卷四】

  △葭州 【见残本卷五卷六卷七】

○兴元路

○凤翔府

风俗形势

  人皆尚气力喜射猎多出名将 【明一统志三十四】

○邠州

○泾州

○开成府 【元史地理志作开成州为文宗至治三年所降初为府】

风俗形势

  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在其北崆峒阻其南 【明一统志三十五引元开成志按又引开成志云女工机织男多游手不加元字此或为明初之开成县志】

○庄浪路 【元史地理志作庄浪州为成宗大德八年所降元初为路】

○巩昌府

风俗形势

  俗于婚葬之仪多循古制 【明一统志三十五】

○平凉府

○临洮府

风俗形势

  民俗质朴尚武务农 【同上三十六】

○庆阳府

○秦州

○陇州

○宁州

○定西州

○镇原州

○西和州

○环州

○金州

○静宁州

○兰州

○会州

○徽州

○阶州

○成州

○金洋州

○河州路

○雅州

○黎州

○洮州

○贵德州

○脱思麻路

○岷州

○铁州

○礼店文州

碉门等处宣抚司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路十府三蛮夷种落不在其数】

成都路

  嘉定府路

  广元路

  保宁路

  顺庆路

  潼川府

  永宁路

  重庆路

  怀德府

  夔路

  叙州路

  马湖路

○成都路

△灌州 【见残本卷八】

  坊郭乡镇

  威州

  嘉会乡

  通化县有嘉会乡 【四川通志五十七】

  茂州

  合江镇

  在茂州北八十里 【同上五十七】

  山川

  五龙山

  在彭州西北五十里又名游龙山 【同上十】

  阳平山

  金城即阳平也 【同上十】

  九峰山

  在彭州西北八十里 【同上十】

  葛璝山

  列仙传拾遗曰葛仙永璝居蜀上清山白日升天时人因号其山为葛璝云 【同上十彭州】

  白崖山

  在永康故县西二十里 【同上十崇庆州】

  玉女山

  隋时僊者刘庆善游此感玉女降现唐至德二年赐名 【同上十简州】

  雁江

  上接金堂下连资江 【同上十金堂县】

  汶井江

  有白水水自邛州依政县流入经天社山下入江 【同上十新津县】

  古迹

  繁县故城

  汉故繁城在九陇县东四十里新繁城在崇宁县东二十里

  【同上四十九】

  姜维故城

  在高碉山上

  【同上五十七威州】

  维州故城

  在姜维城东十里垒石为之又有子城在高碉山下东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筑

  【同上五十七】

  鸡栖城

  又有鸡栖村在茂州东北一百七十里有三路一通茂州一通龙州一通绵州皆吐蕃险要之地 【同上五十七】

  古杜康墓

  在蒙阳县 【疑下脱东字】 十五里 【同上四十四】

  汉司马相如墓

  在彭州九陇山 【同上】

  唐李淳风墓

  在平泉故县干封镇东十里 【同上四十四简州】

  陈立墓

  在江原故县 【同上四十四崇庆州】

○嘉定府路

建置沿革

  犍为县

  宋干德四年省玉津县入焉大中祥符四年徙治惩非镇按县治在府大江之下临江滨距府百二十里县治荒简无居者自归附后徙玉津镇玉津在县界上亦临大江之滨去府城二十里不远距犍为一百里 【愚谷文存四】

  风俗形势

  民良俗朴 【四川通志六十一】

  犍为县

  犍为玉津之间地旷而人稀民良而俗朴 【明一统志七十二】

  眉州

  介岷峨之间为江山秀气所聚 【同上七十一眉州】

○广元路

建置沿革

  巴州

  通江县

  通江县宋为上通江下通江二县盖宋末所分元至元二十年并入曾口后复置旧治赵家坪 【四川通志五十一】

○保宁路

新得州

  小宁州 【以上二州俱见下文】

  【按元史地理志后唐保宁军元初立东川路元帅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宁府二十年罢元帅府升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兹据大一统志有新得小宁二州之名则降路为府必在大德七年以后故仍称路并隶以二州】

○顺庆路

建置沿革

  蓬州

  相如县

  宋淳佑三年四川制置使余玠以相如县接近蓬州营山县界旁有云山砦去嘉陵江十有五里其山崇峻乃营立砦栅俾县民附入云山保聚宝佑六年郡守张大悦以城归附遂以相如县拨属蓬州至元十五年蜀定令毁云山砦复以军民还旧理然此州从昔依山为治距相如县嘉陵江一百余里不当水陆舟车之会乃徙州于此为理所建宣抚征南都元帅府并蓬州总管军民府二十年并废 【同上五十二】

  仪陇县

  自蜀多难此县人民随州徙于云山城保聚元初复还 【同上五十二】

  里至

  蓬州

  东北至新得州三百里 【同上五十一】

  仪陇县

  东南至小宁州一百五十里 【同上五十一】

  山川

  平溪

  水自本县青山发源上有巨桥名万春桥下流接渠州流江 【同上十三西充县】

  清溪

  自披衣山流至相如县瑞兴镇入江 【同上十三蓬州】

  云山

  去嘉陵江十五里宋末尝徙县治于此 【同上十三蓬州】

  云山在县西四十里一名披衣山其山高险四壁斗绝宋淳佑三年制置使余玠建砦栅移州治于此 【同上十三蓬州营山县】

  大蓬山

  在废良山县南十里距营山县八十里 【同上十三】

  土产

  冬青蜡

  营山县出 【同上七十四】

  兰蕙

  出大小蓬山 【同上七十四】

  天门冬

  南充县出 【同上七十四】

  古迹

  朗池故县

  宋淳佑三年余玠移县治云山至元十五年蜀定复还旧治西至相如县五十里 【同上五十二】

  蓬池废县

  宋淳佑三年制置使余玠以蓬州旧治经兵革荒废移治于营山县界云山上以蓬池属之至元二十年并入仪陇 【同上五十二】

  文明楼

  又有洗笔池卓剑水县令韩振记世传琴台镇乃长卿故宅 【同上五十二相如县】

  邀站台

  在县北二十里有石可数十丈方而平阔丈余上可坐十人名曰邀站台 【同上五十二仪陇县】

○潼川府

○永宁路

○重庆路

△合州 【见残本卷九卷十】

  建置沿革

  合州

  定远县

  本宋地名女箐坪至元四年创为武胜军后改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属合州 【同上五十】

  山川

  缙云山

  山有九峰其中二峰最秀一名香炉一名狮子左接鱼鹿峡入涪江右入江津县界华盖峰达于岷江横亘二百余里 【同上十一】

  大茅峡

  有栖真洞在县西八十里大茅峡内相传昔茅君升仙于此故名其峡曰大茅洞曰栖真 【同上十一以上俱巴县】

  白君山

  在县东六十里周围五里高二里 【同上十一】

  固城山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其山四垂而上平 【同上十一以上俱江津县】

  方山

  高五里周围六十里又名云鸿山 【同上十一】

  销剑山

  在县东北一百九十二里 【同上十一】

  昆仑山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 【同上十一以上俱巴县】

  僰溪 【又名南江】

  在县东南三十里来自夜郎境阔三十步深七尺可通二十石舟 【同上十一以上江津县】

  南江在南川县众溪会合至三溪口可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巿又至南江口入江 【同上十一】

  风俗形势

  地瘠民贫重本力穑 【明一统志六十九】

  地瘠民贫务本力穑其士亦喜静退其风淳质近古不为剽锐 【四川通志六十二】

  泸州

  其民淳朴俗少嚚讼 【明一统志七十二泸州】

  古迹

  壁山故县

  以地广人稀并入巴县 【四川通志五十】

  绍庆府

  里至

  黔江县

  县昔为蛮洞侵扰移治老鹰砦南至酉阳溪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清江县三百三十里西北至龙渠县二百九十里 【同上五十七】

○怀德府

○夔路

古迹

  白帝故城

  宋淳佑二年复移州治白帝至元二十二年仍还瀼西旧治 【同上五十三奉节县】

  江阴城

  后周天和初置县建德中废 【同上五十三】

  南陵废县

  在县南二百步与阳台山相对 【同上五十三】

  故东阳府

  隋置唐贞观三年废 【同上五十三】

  楚王宫

  细腰宫在县东北一里许 【同上五十三以上俱巫山县】

  抽茶场

  宋时陈弁朱肱余应求李升韩均皆以言事切直谪监达州茶场时目为五君子 【同上五十六达州】

  李靖垭

  唐武德时蛮酋冉肇则寇信州李靖击斩于此 【同上五十六新宁县】

○叙州路

○马湖路

上罗计长官司

  下罗计长官司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

  诸部蛮夷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路七州二】

甘州路

  永昌路

  肃州路

  沙州路

  亦集乃路

  宁夏府路

  山丹州

  西宁州

  兀刺海路

○甘州路

风俗形势

  环以祁连合黎之山浸以居延鲜卑之水 【明一统志三十七引元甘州志】

○永昌路

风俗形势

  西凉州

  凉州险绝地土饶沃 【明一统志三十七】

○肃州路

风俗形势

  居民杂处以织毛褐为业 【同上三十七引元肃州志】

  河山襟带为羌戎通驿之路 【同上】

○沙州路

○亦集乃路

○宁夏府路

○山丹州

风俗形势

  崇尚释教 【明一统志三十七引元山丹州志】

○西宁州

○兀刺海路

大元大一统志卷三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四

辽阳金统黻

  沈阳安文溥同辑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路三十六府二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叙】

中庆路

  威楚开南等路

  武定路

  鹤庆路

  云远路

  彻里军民总管府

  东川路

  茫部路

  普安路

  曲靖等路

  澄江路

  普定路

  仁德府

  建昌路

  德昌路

  会川路

  柏兴府

  临安路

  广西路

  元江路

  大理路

  蒙怜路

  蒙莱路

  柔远路

  茫施路

  镇康路

  镇西路

  平缅路

  麓川路

  木连路

  蒙光路

  木邦路

  孟定路

  谋粘路

  孟隆路

  木朵路

  蒙兀路

○中庆路

○威楚开南等路

风俗形势

  民好嚚讼争鬬然崇重释教亦喜为善 【明一统志八十六】

  威楚为当阳之地山川清秀壤土肥饶地利盐井南瞰金齿北距罗婺东接昆若诸郡西连大理威楚最为大部 【同上】

○武定路

风俗形势

  叛服不常号为难治 【明一统志八十七】

  四维千里削壁悬岩水甘草茂最宜畜牧 【同上】

○鹤庆路

风俗形势

  其民蠢朴而好嚚讼 【同上】

  左丽江右剑湖 【同上】

○云远路

○彻里军民总管府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

  风俗形势

  东有丽水西有澜沧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同上八十七】

  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同汉服 【同上】

  么些蛮与施蛮皆乌蛮种俗不颒泽好饮酒歌舞 【同上 以上三则并见残本十一】

  △巨津州 【见残本卷十一】

  △通安州 【见残本卷十二 按元史地理志通安州叙于巨津州之前】

  北胜府蒗蕖州 【按残本卷十一丽江路领州无蒗蕖明一统志谓蒗蕖州曾隶北胜府此必依据元一统志兹从之】

  蒗蕖据丽江之东在北胜永宁南北之间 【明一统志八十七】

○东川路

风俗形势

  乌蛮富强白蛮贫弱俗尚战争类吐蕃居多板屋 【同上七十二】

  北控东川泽西有金沙江险据云弄山 【同上】

○茫部路 【按元史地理志此下有孟杰路泰定三年置在大德七年以后故删】

○普安路

○曲靖等路

风俗形势

  野无荒闲人皆力耕地富饶好嚚讼怀战争功少廉耻 【明一统志八十七】

○澄江路

风俗形势

  其性质野其俗豪强 【同上八十六】

○普定路

○仁德府

风俗形势

  府境西接中庆东连曲靖川原平衍皆可耕稼 【同上八十七】

○建昌路

风俗形势

  僰人重儒敬佛相见之礼长跪不拜所为多有西蜀之风 【明一统志七十三又四川通志六十一宁远府】

  金珠富产谷粟丰盈民足衣食牛羊盐马毡布通商货殖 【俱同上】

  越巂郡东门十部蛮郡居竹篱板舍不事修饰 【俱同上】

  东连乌蒙西距吐蕃南接中庆北邻西蜀 【明一统志六十一】

  地据西南咽喉冲要之处 【同上】

  建昌古为越巂郡山清水秀土广人稀田地膏腴巿井荒陋有青草黄茅之瘴 【同上】

○德昌路

○会川路

○柏兴府

○临安路

○广西路

○元江路

风俗形势

  东有礼社江西瞰澜沧水北据目乐山南距交址界 【明一统志八十七】

○大理路

风俗形势

  永昌府

  北接大理东界澜沧 【同上】

  姚州

  习俗愚野勇悍好鬬 【同上】

○蒙怜路

○蒙莱路

○柔远路

○茫施路

○镇康路

○镇西路

○平缅路

○麓川路

南睒

  乌撒乌蒙宣慰司

  风俗形势

  乌蒙

  蜀本地高山险乌蒙又高蜀一倍 【明一统志七十二】

  乌撒

  婚姻不避亲族气习朴野俗类吐蕃 【同上】

  山崖险阨襟带二湖羊肠小道十倍蜀道 【同上】

○木连路

○蒙光路

○木邦路

○孟定路

○谋粘路

南甸军民府

  六难路甸

  陋麻和管民官

  云龙甸军民府

  缥甸军民府

  二十四寨达鲁花赤

○孟隆路

○木朵路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孟爱等甸军民府

○蒙兀路

通西军民总管府

  木来军民府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路三十一府一州一】

杭州路

  湖州路

  嘉兴路

  常州路

  平江路

  镇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阴路

  庆元路

  衢州路

  婺州路

  绍兴路

  温州路

  台州路

  处州路

  宁国路

  徽州路

  饶州路

  建康路

  太平路

  池州路

  信州路

  广德路

  铅山州

  福州路

  建宁路

  泉州路

  兴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漳州路

○杭州路

○湖州路

风俗形势

  长兴州

  州在吴江之南震泽之阴 【明一统志四十】

  土风淳厚习俗归美 【同上引元长兴州志】

○嘉兴路

△海盐州 【见残本卷十三】

  △崇德州 【见残本卷十四】

○常州路

△晋陵县 武进县 【见残本卷十五】

○平江路 【按元史地理志以平江路列常州路前然大一统志残本十二十三十四三卷以嘉兴常州两路相衔则平江路在常州路后必矣】

风俗形势

  常熟州

  俗好用剑轻死盖湛卢属缕干将要离之遗风 【明一统志八引元常熟州志】

○镇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阴路 【按元史地理志江阴州至元十四年升江阴军为路今降为州所谓今字当在大德七年以后故仍称江阴路】

○庆元路

○衢州路

○婺州路

○绍兴路

○温州路

风俗形势

  东界巨海西际重山 【明一统志四十八】

○台州路

○处州路

○宁国路

○徽州路

○饶州路

○建康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集庆路为天历二年所改初为建康路】

○太平路

○池州路

○信州路

○广德路

○铅山州

○福州路

○建宁路

○泉州路

○兴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风俗形势

  君子质直好义而恬于进取小人则愿悫少文而安于勤劳 【明一统志七十七】

○漳州路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路十九州岛八】

龙兴路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临江路

  抚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赣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丰州

  广州路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庆路

  肇庆路

  英德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阳州

  连州

  循州

○龙兴路

风俗形势

  富州

  士知尚儒民皆务本 【明一统志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罗山峙其南赣江环其北 【同上】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临江路

○抚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赣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丰州

○广州路

风俗形势

  丧葬必盛肴馔以待送客 【明一统志七十九】

  清远县

  清远地无旷原沃壤刀耕火种最为辛勤无长溪洪河肩担背负最为劳苦 【同上】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庆路

○肇庆路

○英德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英德州为武宗至大元年所降初为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阳州

○连州

○循州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抚司十四军三管番民总管一】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兴国路

  汉阳府

  归州

  靖州路

  潭州路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宝庆路

  武冈路

  桂阳路

  茶陵路

  耒阳州

  常宁州

  静江路

  邕州路

  梧州路

  浔州路

  柳州路

  平乐府

  郁林州

  容州

  象州

  宾州

  横州

  融州

  藤州

  贺州

  贵州

  思明路

  太平路

  田州路

  来安路

  镇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钦州路

  廉州路

  定远府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风俗形势

  居民务本勤于耕织盖自崇观以来制锦绣为业其色鲜明不在成都锦官下 【明一统志六十四】

  荆渚唇齿 【同上】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兴国路

○汉阳府

○归州

○靖州路

○潭州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天临路为天历二年所改初为潭州路】

风俗形势

  渐被胡文定春秋之学而士习好文向慕谭世绩忠节之风而乡俗尚义 【明一统志六十三】

  土风纯古有浮丘翁潘逸高蹈之奇踪故其士往往恬于世利而好修有孔明关羽周瑜鲁肃之遗迹故其俗多慷慨尚节而耻为不义学者勤于礼耕者勤于力故虽无甚富亦无甚贫 【同上】

  民以网罟为业渔利饶衍而无积聚 【同上】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宝庆路

○武冈路

○桂阳路

○茶陵路

○耒阳州

○常宁州

○静江路

○邕州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南宁路为泰定元年所改初为邕州路】

风俗形势

  宋狄青平侬贼后留兵千五百人镇守皆襄子弟至今邕人皆其种类故语言类襄汉 【明一统志八十五】

○梧州路

○浔州路

○柳州路

风俗形势

  西接建武北距庆远钦象横贵皆拟其境在越骆为都会 【明一统志八十三】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平乐府

○郁林州

○容州

○象州

○宾州

○横州

○融州

○藤州

○贺州

○贵州

○思明路

○太平路

风俗形势

  五寨溪洞顽习与省民异椎髻蛮音衣冠不正饮食亦殊多务山围以强凌弱虽父子兄弟之间言稍不顺亦相仇杀 【同上八十五】

○田州路

○来安路

○镇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钦州路

○廉州路

风俗形势

  凿山为城门威服蛮夷 【同上八十二】

  南宁军 【按元史地理志于此上有干宁军民安抚司为天历二年所置在大德七年以后故删】

  万安军

  吉阳军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

  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

  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

  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韦番蛮夷长官

  洪番永盛军安抚司

  方番河中府安抚司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卢番蛮夷军民长官

○定远府

管番民总管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

  思州军民安抚司

  风俗形势

  汉民尚朴婚娶礼仪服食体制与中州多同 【明一统志八十八】

  蛮有??羊犷犵狫木猺猫??质数种疾病则信巫屏医专事祭鬼客至则击鼓以迎山箐险恶则芟林布种俗谓之刀耕火种 【同上】

  沿边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军民安抚司

  新添葛蛮安抚司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府二司一劝课使五】

○高丽国

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 【按沈阳路本隶辽阳省而是路之高丽军民总管府则隶征东省】

  征东招讨司

  各道劝课使

  庆尚州道

  东界交州道

  全罗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罗军民总管府

  按元史地理志大德三年立征东行省未几罢至治元年复立今高丽国王为左丞相又同书高丽传至元二十年立征东行中书省以高丽国王与阿塔海共事大德三年五月复立征东行省命阔里吉思为行省平章政事五年二月罢行省曾廉元书高丽传至大元年请罢行省许之综上所纪是征东行省实始置于至元二十年至大德三年则为复置非始置也且考高丽诸王自置省后例兼行省左丞相大德五年所罢者乃召还阔里吉思等非并罢其行省之名也至大元年所罢者亦同此例考之高丽史可知其然据此则大德七年大一统志成书之日必有征东行省明矣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四

◇大元大一统志考证◇

辽阳金毓黻 撰

导言

  编纂及刊行

  名称及体例

  资料

  残本

  佚文

  与元史地理志之异同

  与明一统志之异同

  余论

●一 导言

清修一统志而因于明明修一统志而因于元大元大一统志为元代所剏修亦即明一统志所据之蓝本也考大一统志凡一千三百卷卷帙至为繁富明一统志仅九十卷不及其十之一清一统志初修为四百二十四卷 【并子卷计之则为五百卷】 续修本为五百六十卷视明志为繁富矣然仍不及元志之半设使其全帙尚在学者必奉为鸿宝而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不得专美于前明清二代之一统志亦未能独步于后也惜是书为明代所摈弃全帙已付劫灰今可得考见者仅十数卷之残本及羣书所引之佚文耳是诚方舆学所遭之重劫而学人不胜其慨叹者矣今北平图书馆犹存是书残本百余叶而大连图书馆及各收藏家亦有藏其零叶者爰以暇日展转借钞整比成书得十五卷是为残本又自羣书摭拾其遗文佚句纂为一编凡得四卷是为辑本今依其成例略举条目辨正讹误觕具角?思理并就钩稽所得撰为考证如左

●二 编纂及刊行

元史本纪于修大一统志事凡两见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丙寅以编地里书召曲阜教授陈俨京兆萧奭?斗蜀人虞应龙唯应龙赴京师

  成宗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 【原作孛兰肹】 岳铉等进大元大一统志赐赉有差

  当至元二十三年倡议修书之时大一统志尚未有定名故仅以地里书称之

  钱大昕氏谓大一统志凡有两本其说云

  考元时大一统志凡有两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尽入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世祖嘉纳即命札马剌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辑为志二十八年书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统志藏之秘书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复因集贤待制赵忭之请作大一统志元史载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进大一统志赐赉有差此再修之本也又按至正六年中书右丞相别儿怯不花等奏大一统志于国用尤切恐久湮失请刻印以永于世许有壬受诏制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当时所刻者乃是至元本非即此本 【跋元大一统志残本】

  钱氏所撰之元史地理志即据此说以两本著录一为七百五十五卷成于至元二十八年一为一千卷成于大德七年是也

  然吴骞则谓大德七年卜兰禧岳铉等奏进之本即为札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尝有两本也其说如下

  考元秘书监志至元乙酉 【二十二年】 欲实著作之职乃命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诏大臣近侍提其纲聘鸿生硕士立局置属庀其事凡九年而成书续得云南辽阳等书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秘府所藏大一统志是也因详其原委节目为将来成盛事之法又大德七年五月秘书郎呈奉秘府指挥当年三月也可怯薛玉德殿内有时分集贤大学士岳铉等奏秘书监修撰大一统志元钦奉世祖皇帝圣旨编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书以是缮写总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进呈钦奉御览过奉旨于秘府如法收藏仍赐赉纂集人等据此志则大一统志以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开修首尾共历一十八年迨成宗大德七年始成而卜兰禧岳铉等奏进当即札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尝有两本此书体大事繁非十数年纂辑不能成也宫詹又云按至正六年中书右丞相别儿乞不花等奏大一统志于国用尤切恐久湮失乞刻印许有壬奉诏撰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当时所刻乃至元本非即此本骞疑所请刻者当即卜兰禧岳铉等所进之本按秘书志所载纂修缮写俸食储藏无不具悉独未尝载及刊刻盖此书多至一千三百卷卷帙既繁刊板非易直至至正六年始刊行之事未可知秘书志成于至正二年故始终未及刻印事而许序不及大德重修益可证其无两本矣 【元大一统志残本跋】

  按元秘书监志今世尚有传本 【见广仓学宭丛书】 其第四卷全叙纂修大一统志事盖经始于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六月至三十一年十月书成元贞二年三月得云南图志大德二年二月又得甘肃图志三年七月又得辽阳图志因而续修至大德七年成书秘书监志纪载綦详吴氏所论之晰实过于钱氏然谓始修之本未尝有二其语亦不尽然

  秘书监志至元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本监准中书兵部关发到至元大一统志四百五十册呈解中书省剳付发下右司收管按此即钱氏所谓初修之本也又大德四年四月秘书郎呈至元一统志四百八十三册计七百八十七卷缴纳还库收交此与至元三十一年进本多三十三册而其卷数亦较钱氏所称初修本多三十二卷此当为大德初年增修亦为未成之作又大德七年五月初二日集贤大学士卜兰禧昭文馆大学士秘书监岳铉等奏修撰大一统志成书总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进呈奉旨于秘府如法收藏按此即钱氏所谓再修之本也钱氏谓初修之本至元二十八年书成凡七百五十卷虽不知出于何书然钱氏曾有志重修元史所撰元史艺文志序谓向在馆阁留心旧典则是说或即出于永乐大典惟谓至元二十八年书成恐为三十一年之误秘书监志至元三十一年收管之四百五十册当即七百五十五卷本也钱氏谓再修之本为一千卷者系据焦竑国史经籍志 【千顷堂书目亦为一千卷】 然实为一千三百卷即秘书监志所纪大德七年进呈之六百册是也是书前后进呈凡二次一为初修一为再修是则钱氏所考固为有据不得谓之误矣

  抑钱氏谓至正所刻之大一统志乃至元初修本而非大德重修本则语似有误不可不辨者也考昆山徐氏传是楼书目元大一统志残本二十六卷有大小两种本钱氏谓所见南濠朱氏残本大字疏行殊可爱吴氏亦谓所见残本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悦目今北平所藏刊本大一统志正有大小两种并大连图书馆及诸家所藏残叶皆为二十行行二十字本 【宋元本行格表亦系著录此本】 此与徐氏所藏无不雠也再考北平图书馆所藏之大字本为卷七百三十及七百三十一所纪为四川行省诸州小字本为卷七百九十七百九十一及七百九十二所纪为江浙行省且考其存卷已超于初次所修七百五十五卷之数则其为一千三百卷本无疑矣而此大小两残本卷数亦决无参差是则钱氏所见者容有大小两本而其同为重修本又不待辨也北平图书馆所藏又有写本一种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 【或为二十二字】 此据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传钞为别一种刊本或亦为钱氏所寓目然其存卷之可考者为五百四十四五百四十五五百四十八五百四十九五百五十计凡五卷所纪为陕西行省之鄜葭二州试以元史地理志所载诸省次第校之全书至此尚不及半则亦不能遽断此为至元初修之本许有壬所制之序余未及见其不及大德重修事文有详略故耳吴氏谓一千三百卷本直至至正六年始获刊行则初修之本自无付刊之事至吴氏谓无两本者谓无初修重修两种刊本也至同为一千三百卷而有大小两本则吴氏尚未考见及此 【日本青山定雄氏据刊本卷六百三十四第八叶版心之三十作册与他叶异因谓大一统志实有三种刊本此不足据为定论盖同一刊本版心作三十或作卅本属偶然试取同卷第七叶之版心三十不作卅可以证其无定矣】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 【撰于正统六年】 著录大元大一统志凡两种一为一百八十二册一为六百册皆不详其卷数然后者同于大德七年进呈之册数必为足本而前者则有阙失也叶盛菉竹堂书目 【撰于成化年】 著录大一统志亦为一百八十二册说者谓其钞自阁目未必实有其书观其所著录之经世大典七百八十一册亦同阁目无怪其然至阎氏潜邱剳记谓大一统志计有九百八十余本曾见叶文庄家书目盖为一百八十余册之误书此又不足论矣

●三 名称及体例

当大一统志编纂之始未有定名仅称曰地里书已见记于元史本纪矣

  秘书监志于其命名之意曾叙及之

  至元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准湖广行省咨虞应龙为理会地理将古今书史传记所载天下地理建置郡县沿革事迹源泉山川人物及圣贤赋咏等分类编述自成一书取汉书王吉所云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名其书曰统同志上以发扬圣朝混一海宇之盛其书行见纂修成稿拟就沿途并力钞写进呈

  细绎此文可知大一统志系就虞应龙所纂统同志稿本改纂而成其后命名大一统志者即取春秋大一统之义焉耳

  是书初名至元大一统志秘书监志于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始见其名盖是时世祖已崩而成宗即位矣迨大德七年重修成书则祇称大一统志而去至元二字至于大一统志之上又冠以大元二字似为至正付刊时所加今考宋元书影所载刊本卷七百九十二第一叶题曰大元大一统志可以证明

  秘书监志于修志体例叙述颇详文云

  元贞二年十一月初二日著作郎呈黏连到大一统志凡例

  一某路

  所辖几州 开

  本路亲管几县 开

  一建置沿革

  禹贡州域

  天象分野

  历代废置

  周 秦 汉 后汉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大元

  一各州县建置沿革 【依上开】

  一本路亲管坊郭乡镇 【依上开】

  一本路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各县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名山大川

  一土产

  一风俗形胜

  一古迹

  一寺观祠庙

  一宦迹

  一人物

  又云

  大德五年八月四至八到坊郭体式

  某路某县 州同

  里至

  某方至上都几里

  某方至大都

  某方至本路

  某方至本州岛 【并依上开里数如直隶本路者去此一行】

  东至某处几里 【至是至各处界】

  西至

  南至

  北至

  东到 【到是到各处域】

  西到

  南到

  北到

  东南到

  西南到

  东北到

  西北到 【并依上开里数】

  坊郭乡镇

  领几乡 开

  今就残本考之所分之类凡十

  一建置沿革 二坊郭乡镇 三里至 四山川 五土产 六风俗形势 七古迹 八宦迹 九人物 十仙释

  此与秘书监志微有异同者其一志列某路残本中用其例而不标其目其二建置沿革及里至皆分列二目而残本则具于一目之下其三寺观祠庙一目残本中则并入古迹此似异而同也志祇举人物一例而残本中别有仙释 【又有贞女一目】

  意者列女流寓皆各为一目惟残本中不见此目故无可考实即人物一目之支与流裔也

  四至八到之例非始于是书也元和郡县志每州有八到之目而太平寰宇记更益称为四至八到 【元丰九域志亦详里至惟文甚路】 阎若璩氏潜邱剳记 【卷三】 释四至八到之义云局中 【时修大清一统志】 诸公曾问以何谓四至何谓八到多笑而不答反以诘余余曰东至某地若干里南至某地若干里西至某地若干里北至某地若干里谓之四至东南到某地若干里西南到某地若干里西北到某地若干里东北到某地若干里此谓之八到惟杜氏通典系刻本宛然可考若元和郡国志太平寰宇记缮写本多讹或原有不备者矣

  余考通典于诸郡下四正曰至四隅曰到而未尝标四至八到之目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则仅言八方之所至而无至到之分大一统志以至与到分言略同通典而至有四东西南北是也到有八四正之外加以四隅所谓八方是也然至到之中皆有四方故更释其例曰至是至各处界到是到各处城如是则到之四方与至之四方异矣且于四至之外因何又有八到至此其义始明阎氏所释未能及此尚嫌疏漏惟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皆详州境广袤之里数而大一统志则否然此可由四至八到中考得之不待详举故也

  其后明修一统志虽详略不侔然其义例亦大略出于元志清修一统志亦然说详后文可以取证

●四 资料

大一统志所用之资料大抵不出下列诸书

  一元和郡县志

  二太平寰宇记

  三元丰九域志

  四舆地纪胜

  五宋元所修地方志乘

  六图册

  今就所存残本考之引用元和郡县志寰宇记九域志者触目皆是其无明文而出于三书者亦不一而足初以为必引原书及细考之多自舆地纪胜转引而来兹举一例以明其然

  舆地纪胜卷八十六 房州沿革

  房陵郡保康军节度 【九域志】 禹贡梁州之域 【元和郡县志】 楚地翼轸之分野 【前汉地理志】 鹑尾之次于辰在巳 【后汉地理志】 舜封丹朱于房 【新唐书宰相系表房氏下云舜封尧之子丹朱于房】 古麇庸二国之地 【寰宇记】 庸以兵助武王 【尚书牧誓注云庸在江汉之南】 春秋为房子国 【元和郡县志云左传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阚骃以为防陵即春秋时防渚防渚之得名盖自此始也】 战国时属楚 【元和郡县志】 秦属汉中郡 【寰宇记云秦惠文王十二年攻楚取汉中地置汉中郡】 始皇徙赵王迁于房陵 【按元和郡县志汉立房陵县属汉中郡然自秦时已徙赵王迁于房陵矣不应至汉始立房陵县也】 吕不韦之家亦徙焉 【史记吕不韦传云不韦之舍人坐徙蜀房陵志云即此地也】 二汉因之房陵及上庸县并属汉中郡 【东西汉志汉中郡下并有房陵上庸二县又东汉志房陵县下引巴汉志云建安十三年别属新城郡】 东汉末献帝改防为房立房陵郡 【元和郡县志云东汉改防为房水经注云房陵郡汉末所置又云汉末分置上庸郡城三面际水晋志注云魏置新城郡及上庸郡不同】 又置上庸郡 【水经注云汉末置上庸郡】 蜀刘备遣孟达攻房陵上庸二郡 【事见通鉴建安二十四年】 魏文帝以蜀将孟达来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孟达为太守 【通鉴在魏文帝黄初元年】 理上庸 【此据华阳国志又水经注云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新城郡以孟达为新城太守治房陵故县】 后达叛魏降蜀司马宣王讨平之移理房陵 【寰宇记】 分新城郡地置上庸郡 【三国志在太和二年】 历晋宋齐为新城上庸二郡 【此据寰宇记及晋齐志并有房陵及上庸新城郡领县六理房陵县而上庸郡领县七理上庸县】 梁置岐州与郡同理房陵 【寰宇记云梁天监末置岐州隋志亦云梁末置岐州】 侯景之乱地入西魏 【元和郡县志】 改新城郡为光迁国 【寰宇记在魏废帝二年】 后周武帝废光迁国改置迁州 【此据元和郡县志及通典而无年月寰宇记云在武帝元年】 隋炀帝废州为房陵郡 【领县四曰光迁竹山房陵上庸通典在炀帝时】 唐改迁州 【唐会要云武德元年改为仙州又于竹山置房州贞观八年废房州入仙州后却置房州】 又于竹山县置房州 【旧唐志在武德元年领竹山上庸二县又置武陵凡领三县】 隶山南道 【贞观初年】 寻废迁州自竹山移房州治于废迁州城 【旧唐志在贞观十年改光迁为房陵县寰宇记云其年省武陵县】 隶山南东道 【唐会要在贞元五年】 武后时中宗居房州 【舆地广记又唐鉴书云帝在房陵】 改房陵郡 【旧唐志在天宝元年】 复为房州 【旧唐志在干元元年】 五季梁太祖时房州刺史杨虔叛附于蜀 【通鉴在开平元年】 皇朝隶京西路太宗时升为保康军以刘继元为节度使 【长编云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军于房州以右卫上将军刘继元为节度使】 中兴以来置金房开达四州安抚使以房隶于金州 【建炎初年】 后专隶京西 【隆兴元年】 今领县二治房陵

  大一统志残本二 房州建置沿革

  禹贡梁州之域楚地翼轸之分野鹑尾之次于辰在巳舜封尧之子丹朱于房古麋庸二国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传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败麋师于防渚阚骃以为防陵即春秋时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战国属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汉中地置汉中郡始皇徙赵王迁于房陵吕不韦之家亦徙焉 【徙赵王迁吕不韦并据王象之纪胜云】 二汉因之房陵及上庸县并属汉中郡东汉末献帝改防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刘备遣孟达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黄初元年以蜀将孟达来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为太守理上庸后达叛魏降蜀司马宣王讨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历晋宋齐为新城上庸二郡 【新城郡领县六理房陵上庸郡领县七理上庸县】 梁天监末置岐州与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乱地入西魏改新城郡为光迁国 【魏废帝二年】 后周武帝废光迁国改置迁州 【此据元和郡县志及通典】 隋炀帝废州为房陵郡领县四曰光迁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迁州又于竹山县置房州领竹山上庸武陵三县贞观元年隶山南道寻废迁州迁房州于废迁州城 【旧唐志贞观十年改光迁为房陵县】 十年省武陵县隶山南东道 【唐会要在贞元五年】 武后时中宗居房州天宝元年改房陵郡干元元年复为房州梁开平元年房州刺史杨虔叛附于蜀宋隶京西路太祖以周郑王出居房州谓辛文悦长者命知房州事时则开宝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军于房州以刘继元为节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开逵四州安抚使以房隶于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庐俱为煨烬遂移治竹山绍兴三年复迁于房陵之张罗平六月乃移理南山之南隆兴元年专隶京西路绍定四年遭兵乱焚毁明年复立州治迁于城南五里德佑元年夏知州事黄思贤闻江陵府归附于是至江陵中书行省自纳土国朝遣千户镇守仍命思贤领州事还州于旧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隶襄阳路遥领县二

  细按两书不过后者将前者之文略为窜易或以分注叙入正文复补叙元初之建置以竟其绪而已其它诸州大抵类是

  然亦有因转钞而误者如均州古迹旧丰利县寰宇记谓干德六年并入郧乡县而九域志亦云干德六年废丰利县入郧乡而今残本则引九域志云干德二年废入郧乡初以为大一统志误六为二及检舆地纪胜 【卷八十五】 乃知由转钞原文不易一字而误是则修书者未检原书之过也

  大一统志所称图经古记晏殊类要皆未曾亲见原书悉由舆地纪胜转钞 【纪胜所称图经亦钞自寰宇记未见原书】 而没其所自出亦有引九域志而实出寰宇记者亦有仍纪胜之误而不能校正者

  考四库全书著录元代诸志计凡六种一为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二为昌国州图志七卷三为延佑四明志二十卷四为齐乘六卷五为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六为无锡县志四卷内惟嘉禾昌国二志成于大德七年以前今据见存残本卷十三十四嘉兴路海盐崇德二州考之其所取材多出于嘉禾志 【宋嘉禾郡元改嘉兴路】

  至元嘉禾志卷四

  海盐县 山阜

  秦住山在县南一十八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回二十里

  考证舆地志秦始皇游登此山因以名之后魏郦道元注水经云县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得名焉晋乐资九州岛志云县有秦径山秦始皇径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庙考旧图经则为秦住今会稽乃始皇刻石纪功之所

  长墙山在县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回一十九里

  考证按旧图经云秦始皇东游登山望海以其孤耸遥望势如堵墙因名

  大一统志残本十三

  海盐州 【宋为县元贞元年升州】  山川

  秦望山

  上阙后魏郦道元注水经云海盐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名焉又九州岛志云海盐有秦径山秦始皇径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庙考旧图经则为秦住而秦望山在会稽乃始皇刻石纪功之所今从本路图册所书曰秦住

  长墙山

  在海盐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回一十九里按旧图经云秦始皇东游登山望海以其山势孤耸遥望若堵墙故名

  至元嘉禾志卷四

  崇德县 四至八到

  北到湖州路乌程县移风乡界三十里

  东到嘉兴县灵宿乡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县金鹅乡界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盐官县昌亭乡界五里

  北到湖州路乌程县三十里

  东北到本路嘉兴县灵宿乡界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县金鹅乡界二十里

  东南到湖州路盐官县元吉乡界一十里

  西北到湖州路归安县太原乡界三十里

  大一统志残本卷十四

  崇德州 【宋为县元贞元年升州】  四至八到

  四至阙

  东到嘉兴县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县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盐官州五里

  北到湖州路乌程县三十里

  东北到本路嘉兴县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县二十里

  东南到杭州路盐官州一里

  西北到湖州路归安县三十里

  以上皆为大一统志采取嘉禾志之证而字句间不过小有改易其它可以类推

  宋末及元初所修方志度必甚多当为大一统志之所取材兹以无征不为繁说

  秘书监志谓至元乙酉乃命大集万方图志以表疆理无外之大又谓大德二年二月奉秘府指挥编类云南甘肃地理图册 【又称云南等处图志】 大德三年七月又奉秘府指挥编类辽阳等处图志按此即修志时征取图记之证也见存残本鄜州建置沿革下有图册云四字丽江路建置沿革下有考今沿革图志海盐州秦住山下有今从本路图册等语而满洲源流考所引或云按图册 【斜江及上京】 或云按本路图册 【东丹王故宫及浑河 以上皆辽阳行省】 前者为征集之各行省图志而后者则续到之辽阳行省图志也

  又残本葭州葭芦川下引通鉴长编云太原总四路而岚石麟府为边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为寇辄傅城下自离石绝河而西与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据有横山距河为塞不得与秦合宋元丰中尝取得葭芦川筑为寨元佑初弃之绍圣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孙览议复取葭芦川而其地峻绝涧谷重阻兵不得前夏人闻之以数万兵屯境上览下令须是满五万乃行夏人益遣丁壮就屯而览兵终不出贼屯既久涉冬月饥饿皲瘃览益修战备犹不出兵或告贼骑数万攻岚石之屯垂败乞济师军吏夜请计事览卧不起比明乃复白官军已据便地虏未尝来也览曰吾固知之幕府问何以知之览曰离石塞外无贼帐就欲为寇非一月不集岂能遽至而不闻乎始诸将以吾未出兵恐不见虏军赏轻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粮严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数日夏兵十余万入寇至神堂览厚集其阵以待之兵方接斩数百级获其酋长数人贼帅度不能支遂遁去览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将兵出麟府张世永王舜臣出岚石遂城故葭芦未就贼数万卒至览被兵不动而使张世永将轻骑由麟州道出其后击之贼前不能进而后为世永击逐大败卒城葭芦川而还三月庚午览加枢密直学士赏其劳也

  按今本续资治通鉴阙哲宗绍圣四年四月以前之事杨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虽有纪载惟于原书删节过多且无此文仅黄氏续通鉴长编拾补据长编卷四百八十九注补辑如下

  庚午 【绍圣四年三月】 河东安抚使孙览除枢密直学士

  此文正与大一统志所引相应黄氏所补多据杨氏纪事本末今得此文又可补黄氏之阙矣

  然于此文末又注宋史二字何也

  据阳湖赵翼所考元顺帝命脱脱等修宋史实有旧本世祖时已编纂成书 【元史脱脱传宋亡命史臣通修三史延佑天历间又屡诏修之 以上见廿二史剳记二十三】 据此则大德七年修大一统志时宋史已有稿本故得据以采入今存残本屡引宋史而证之今本宋史或无其文或有而甚略且其文多同东都事略 【如司马朴朱昭诸传然亦有为东都事略所无者】 是东都事略亦为宋史原稿之一通鉴长编之文亦当为宋史原稿所采故并以宋史称之

  大抵大一统志于江淮以南诸省泰半取材于舆地纪胜北方诸省始用元和郡县志寰宇记原书 【纪胜不载北方诸省】 此所不详则益以他书宋末元初之纪载则悉出于各省图志是其所用资料多可考而知之矣

●五 残本

大一统志明代即罕传本惟清初尚有残本流传试就可考者一检讨之

  昆山徐氏传是楼书目云

  元大一统志 【大小】 二十六卷

  王士祯氏居易录亦叙及此

  黄俞邰 【虞稷】 言徐司寇健庵奉旨归吴修一统志借内府书有元岳璘所修一统志残本尚二十余大册计全书不下千卷 【按岳璘即为岳铉之误然四库总目提要亦作岳璘不知何故】

  阎若璩氏潜邱剳记亦云

  日纂志于洞庭徐司寇出典籍库中大元大一统志十数本皆蜀中地计尚有九百八十余本曾见叶文庄家书目此志与经世大典并列安知世不更有足本乎

  钱大昕氏跋大一统志残本亦云

  传闻康熙间刑部尚书昆山徐公干学奉敕修大清一统志开局于吴之洞庭山借内府书有元大一统志残本二十余册徐公志稿今在史局所借之书度已归中秘而未闻有见之者

  按阎氏当日与徐氏同修大清一统志所见较他人为亲切所谓大一统志十数本即著录于传是楼书目之二十六卷也王钱二氏得之传闻故以十数本为二十余册实即二十余卷之误其传是楼所藏者不为内府原本即为录副

  四库总目提要谓浙江汪氏 【汪氏名启淑献书至伙】 所献书内有原刊本大一统志二卷此亦残本之可考见者惟未言及内府所藏之二十余册盖修四库书时亦不复见是本矣

  钱氏述所见南濠朱氏残本云

  南濠朱氏元大一统志残本仅四百四十三翻每册钤以官印验其文则处州路儒学教授官书也所存者惟中书省之孟州河南行省之郑州襄阳路均州房州南阳嵩州裕州江陵路峡州路陕西行省之延安路洋州金州鄜州葭州成州兰州会州西和州江浙行省之平江路江西行省之瑞州路抚州路又皆散佚不完以全书计之特千百之什一尔

  吴骞氏所见残本

  仅四百三翻其疆域则止四川行省成都路之彭州 【崇宁蒙阳】 威州 【通化】 茂州简州 【新津】 嘉定府路之眉州沔州蓬州重庆府路夔路 【永康】 达州 【彭水】 绍庆路等且皆阙佚不全

  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残本八卷 【原作七卷误】 则为

  蜀省均州一卷房州一卷通安州一卷鄜州二卷葭州三卷

  北平图书馆所藏本为刊本写本两种而刊本又有大小两种 【据日本青山定雄氏所述】 兹以余所借钞者纪其卷数种类如下

  均州一卷 【河南江北行省襄阳路全 原无卷数      见存残本一】

  房州一卷 【同上 全 原无卷数               残本二】

  鄜州二卷 【陕西行省延安路 全 原卷五百四十四及五百四十五 残本三及四】

  葭州三卷 【同上 全 原卷五百四十八至五百五十       残本五至七】

  右为写本

  合州二卷 【四川行省重庆路 俱不全 原卷七百三十及七百三十一 残本九及十】

  右为刊本中之大本

  巨津州一卷 【同上丽江路 全 原无卷数           残本十一】

  通安州一卷 【同上 全 原无卷数              残本十二】

  右为写本

  海盐州一卷 【江浙行省嘉兴路 不全 原卷七百九十      残本十三】

  崇德州一卷 【同上 不全 原卷七百九十一          残本十四】

  常州路晋陵武进二县一卷 【江浙行省 不全 原卷七百九十二  残本十五】

  以上为刊本中之小本

  大连图书馆曾藏残本一叶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盖亦为刊本中之大本青山定雄氏调查古地志地图一文曾著录及之余亦得见其摄片 【为该馆岛田好氏所赠】 其内容则为

  灌州 【四川行省成都路   原卷六百三十四第八叶       见残本八】

  然日本杉村勇造氏亦在北平购得残本一叶为卷六百三十四之第七叶其末句且以蜀当归为六字正与大连图书馆残叶寄其后玄宗幸蜀等字相衔余乃商允借钞编为一卷何其巧合乃尔

  然其巧合之处尚有不止此者上海印行之宋元书影史部卷中有大元大一统志零叶为卷七百九十二之第一叶记常州路建置沿革末行止于晋平吴分天下句正与北平图书馆所藏小本卷七百九十二第二叶首行十九州岛此属扬州等语相衔接 【日本青山定雄氏首考及此】 用此零叶以补小本常州路之阙又编为一卷可谓无独有偶

  今姑就北平馆所藏刊本写本及所考见之三零叶为之整比校理共得十五卷又知瞿氏铁琴铜剑楼所存残本八卷即在此十五卷之内

  瞿氏均州一卷即本书残本卷一 房州一卷即残本卷二 通安州一卷即残本卷十二 鄜州二卷即残本卷三卷四 葭州三卷即残本卷五卷六卷七

  今北平馆所藏写本之中缝印有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影钞本等字始知其出于瞿氏惟尚多巨津州一卷此或亦钞自瞿氏而铁琴铜剑楼书目偶遗而未载耳

  钱氏所见南濠朱氏残本亦有均州房州鄜州葭州而其它诸路诸州则为

  孟州  【中书省怀孟路】

  郑州  【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嵩州  【同上南阳府】

  裕州  【同上南阳府】

  江陵路  【河南江北行省】

  峡州路  【同上】

  延安路  【陕西行省】

  洋州  【同上兴元路】

  金州  【同上兴元路】

  成州  【同上直隶省】

  兰州  【同上】

  会州  【同上】

  西和州  【同上】

  平江路  【江浙行省】

  瑞州路  【江西行省】

  抚州路  【同上】

  吴氏所见残本皆属四川一省似为徐干学氏所借之内府书阎若璩氏固明言其皆为蜀中地矣至其诸路诸州则为

  彭州  【崇宁 蒙阳   四川行省成都路】

  威州  【通化      同上成都路】

  茂州           【同上成都路】

  简州  【新津县     同上成都路】

  眉州           【同上嘉定府路】

  沔州           【同上广元路】

  蓬州           【同上顺庆路】

  重庆路          【同上】

  夔路  【永康县     同上】

  达州  【彭水县     同上夔路】

  绍庆路          【同上】

  凡此皆为见存残本所无者也

  满洲历史地理引用书目解说谓日本男爵岩崎氏静嘉堂文库藏有大一统志刊本或为陆氏皕宋楼故物又文学士藤田丰八亦有钞本二册又疑为乾隆间浙江汪氏所进之同一底本惟余于往岁东渡亲诣静嘉堂文库访求而司其事者则谓绝无是书满洲历史地理盖为误记云

  德国福克司氏谓其国某大学曾藏大一统志三册盖为刊本余已属其借钞惟须假以时日

  又十年前余在长春见一北京书贾谓有元大一统志一帙索价千元余以价昂难之旋谓为人购去后晤张海若 【国溶】 亦谓藏有是书然余就考访所得今世似绝无全帙或所传者不为元代之混一方舆胜览即建文时所修之寰宇通志耳

●六 佚文

按大一统志佚文之可考者则有下列诸书

  一 大明一统志

  二 辽东志

  三 满洲源流考

  四 热河志

  五 盛京通志

  六 辽史考证

  七 愚谷文存

  八 蒙古游牧记

  九 四川通志

  十 湖北通志

  十一 延安府志

  大明一统志所引大一统志之文皆标称元志而且属于形胜风俗二目盖明志体例除此二目皆不注明来历故也 【惟卷三十六延安府宫室有一条注明元志】 何以知明志所引元志必为大一统志耶兹举数证以明之

  明志卷八十七丽江军民府下

  形胜 元志东有丽水西有澜沧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风俗 元志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同汉服 么些蛮与施蛮皆乌蛮种俗不颒泽好饮酒歌舞

  以上三事皆见残本十一丽江军民宣抚司巨津州风俗形胜之下此一证也

  明志卷二十五辽东都指挥司下

  形胜 元志负山阻河控制东土 秦筑障塞以限要荒 临闾之西海阳之北地实要冲 【辽东志卷一形胜亦同】 而满洲源流考亦引此文互有详略且直称之曰元一统志其文曰咸平府秦筑障塞以限要荒汉唐尝置都督府负山阻河控制东土

  此二证也

  明志卷七十三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僰人重儒敬佛相见之礼长跪不拜所为多有西蜀之风 金珠富产谷粟丰盈民足衣食牛羊盐马毡布通商殖货 越巂郡东门十部蛮郡居竹篱板舍不事修饰

  而四川通志卷六十一宁远府下亦引此文而稍简略

  重儒敬佛相见之礼长跪不拜 金珠富产谷粟丰盈民足衣食牛羊盐马毡布通商殖货 竹篱板舍不事修饰

  此三证也

  惟明志二十五形胜下又引开元志云

  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故城亦东北一都会也 【辽东志卷一形胜亦引此文作开元志】

  余初以为此必元代开元路志之佚文及检满洲源流考卷十一十三两引此文皆称元一统志而上冠以开元路三字乃知明志所引仍为大一统志佚文其称开元志可作两种释义其一为大一统志开元路之略称其二则开元志为开元路之误记也

  明志中于引元志之外尚有类似开元志之称

  卷二引元清州志 元献州志

  卷七引元宿州志

  卷八引元常熟州志

  卷十四引元庐州志 元六安志 元长兴州志

  卷二十四引元濮州志

  卷二十五引元广宁志

  卷三十五引元开成志

  卷三十七引元甘州志 元肃州志 元山丹州志

  卷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元代志书著录于四库者尚有数种则是时各州必有专志至明犹存故为明志所引用然依前述开元志之例似所谓元某州志即同大一统志某州之义今用此例凡上所引诸志皆视为大一统志佚文而悉入辑本之内盖与其割弃太甚不如过而存之也

  四库著录之四明诸志 【已见上文】 皆撰于大德以后而不见有引用大一统志之文余初甚疑之及读后至元五年苏天爵齐乘序乃始恍然苏氏之言曰

  我国家大德初始从集贤待制赵忭之请作大一统志盖欲尽述天下都邑之盛书成藏之秘府世莫得而见焉

  盖是书讫于至正六年付刊以前外间莫由窥见是以无从引用其遗文佚句不可多得亦由于此

  清代诸书以满洲源流考热河志二书所引为最繁富不下三百五十余事 【见辑本卷二】 初疑此或修书诸公得见大一统志残本使然及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始知其所引多出于永乐大典

  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统志最称繁博国史经籍志载其目共为一千卷今已散佚无传虽永乐大典各韵中颇见其文而割裂丛碎又多漏脱不复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献书内尚存原刊本二卷颇可以考见其体制知明代修是书时其义例一仍元志之旧故书名亦沿用之 【四库全书总目六十八又文溯阁本提要亦同】

●七 与元史地理志之异同

元史地理志广宁府肇州下云

  大一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知其所属所领之详

  胶东柯氏新元史地理志序据此乃云

  旧史地理志之所取裁大抵出于大一统志及经世大典

  苏天爵国朝文类 【今易称元文类】 所收经世大典序录内有都邑一目并为之说云

  世祖皇帝削平江南遂分天下为十一省以山东西河北之地为腹里隶都省余则行中书省治之至元间尝命秘书少监虞应龙等修大一统志书在官府可考焉

  考经世大典成书于文宗至顺二年其时之行省路府州县较至元大德之世不无迁变则所述之都邑自与大一统志时有异同惟经世大典之全书已佚今就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多卷而无都邑一目可考今可置而勿论其可考见厓略者惟元史地理志耳

  元史撰于元亡之后其所述地理经制当以顺帝至正为据其视大德七年成书之大一统志必多有异同可断言也试征其例

  一属于行省者

  元史地理志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据此则大德七年成书之日不惟无岭北行省之名并和林行省之名亦无之矣

  二属于路府州者

  兴和路 【中书省】 中统三年升抚州为隆兴路皇庆元年改

  怀庆路 【同上】 宪宗七年以怀孟二州为怀孟路延佑六年改

  冀宁路 【同上】 太祖十一年立太原路大德九年改

  晋宁路 【同上】 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改

  中兴路 【河南江北行省】 至元十三年改荆南府为江陵路天历二年又改中兴路

  奉元路 【陕西行省】 至元十六年立安西路皇庆元年改

  保宁府 【四川行省】 至元二十年以保宁府升路领新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兹据四川通志所引大一统志有新得小宁二州则大德七年修志时必为保宁路

  新得州 【见上】

  小宁州 【见上】

  开成州 【云南行省】 至元十年立开成府至治三年降州

  庄浪州 【同上】 原为路大德八年降州

  孟杰路 【同上】 元初所无泰定三年置

  江阴州 【江浙行省】 至元十四年立为路后降州 【此当在大德以后】

  集庆路 【同上】 至元十二年立建康路天历二年改

  英德州 【江西行省】 至元十五年立路二十三年降州大德五年复为路至大元年复降州

  天临路 【湖广行省】 至元十四年立潭州路天历二年改

  南宁路 【同上】 至元十六年立邕州路泰定元年改

  干宁军 【同上】 元初所无天历二年置

  然亦有遽难断定者如中书省所领永平路原作平滦路大德四年以水患改而热河志所引大宁路里至仍作平滦路似用至元原稿而未及修改又吴氏所见南濠朱氏残本有绍庆路而元史地理祇云至元二十年置府不言何年改路此则姑仍旧称不敢擅改

  大一统志成书于大德七年其后即藏于秘府外人莫由窥见迨至正六年始取原稿付刊未尝加以改易试观见存残本诸州之名称及次第与元史地理志时有异同且残本卷三安西路不作奉元路残本卷五太原路不作冀宁路残本卷十四杭州路所属盐官州不作海宁州尤为至正未改之证今辑本中所标诸省路府州之名壹以大德七年为断其后有所改易即不之从用是例也

  又有一事应考求者即大一统志所列各省之次第是否悉同于元史地理志是也

  兹以残本考之陕西行省延安路所属鄜州葭州残本卷数相衔而地理志则二州之间有绥德州其不同一残本云南行省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所属四州一府以巨津州通安州兰州宝山州北胜府为序而地理志以北胜府居前次则序以通安州兰州宝山州巨津州而通安州之前尚多三州 【顺州蒗蕖州永宁州】 其不同二残本江浙行省嘉兴常州二路卷次相衔而地理志则间以平江路其不同三

  钱氏所纪朱氏残本之次第或不尽为原卷是以难于考定

  吴氏所见残本其次第当同于原卷元史地理志四川行省成都路以彭州 【中间以数州】 威州简州相次而残本于威简二州之间有茂州地理志以茂州属陕西行省盖大德以后所改试观地理志叙成都路沿革文中亦着茂州之名是元初曾领此州无疑其不同一此外则地理志以绍庆府次于夔路之后而残本则以绍庆在前夔路在后且残本名绍庆为路亦异于地理志又残本简州属县有新津而地理志则属崇庆州达州属县有彭水而地理志则属绍庆府夔路属县有永康而地理志不着是名而考之金史地理志则为崇庆州之故县 【灌州旧名永康军亦不属于夔路】 其不同二

  其尤可异者残本卷七百九十二为江浙行省之常州路全书既为一千三百卷则常州路之下尚有五百余卷依元史地理志所纪诸省次第求之江浙行省之后次以江西湖广征东三省此三省所隶诸路府州无论如何之多决不致占五百卷之篇幅是其诸省次第不能悉以元史地理志为准审矣

  据秘书监志所纪至元大一统志第一次稿为四百五十册 【至元三十一年无卷数】 续修之稿为四百八十三册 【大德四年】 七百八十七卷凡增三十三册而续编云南等处图志五十八册 【大德二年】 辽阳等处图志并大一统全部目录八册 【大德三年】 或在所增册数之内由是言之则续修之云南辽阳等省似叙列他省之后而原定之卷数不变至其后又由七百八十七卷增至一千三百卷恐系以一卷分为数卷如残本之鄜州分为三卷葭州分为二卷而原稿祇作两卷是也 【元史地理志附录西北安南诸地大一统志未必遗而不载此亦卷数增多之故】

  傥大元一统志叙列诸省之次第一如元史地理志则其全书未必即为一千三百卷何以明之卷七百九十二既为江浙行省之常州路至卷八百五十江浙行省大略可毕则其后之江西湖广征东诸省至多不过一百五十卷全书适满一千卷或此为至正付刊时复位之卷数果如此说则国史经籍志所纪之卷数未必无据 【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仍以一千卷著录恐本此说】 不得专据秘书监志以稽其误此又存疑待决之一事已元史地理志之次第或系依据经世大典惟原书已佚无从考见今次辑本仍从地理志者为取便于省览耳

  元史地理志以肇州为乃颜故地遂系于乃颜分地广宁府路之下然肇州之地尚远在东北去广宁绝远今据辽东志满洲源流考所引大一统志佚文已云金上京之北曰肇州 【或曰黄龙府之北】 而地理志谓大一统志不载此州者盖仅见其名于开元路上京故城之下而不着元代所属所领之详不得列为经制之州故谓为不载耳此亦为与元史地理志有所异同之一事

●八 与明一统志之异同

明修一统志义例一仍元大一统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略言之浙江汪氏所献书内尚存原刊本 【大一统志】 二卷颇可以考见其体制知明代修是书时其义例一仍元志之旧故书名亦沿用之

  明惠帝建文中曾修寰宇通志尚有残本流传惜未之见其义例亦必略依元志成祖恶其书成于惠帝乃命改修一统志至英宗天顺八年始成书试就其义例与元志一比较之

  元大一统志之目凡十已如前述而明一统志之目则为二十

  建置沿革 郡名 形胜 风俗 山川 土产 公署 学校 书院 宫室 关梁 寺观 陵墓 祠庙 古迹 名宦 流寓 人物 列女 仙释

  于京师南京等处则增三目

  城池 山陵 苑囿

  明志之建置沿革形胜风俗 【元志并称风俗形势】 山川土产古迹名宦人物仙释悉同元志所无者惟坊郭乡镇及里至二目耳明志所谓宫室关梁寺观陵墓祠庙诸目虽为元志所无然皆括于古迹一目之中至公署学校书院则残本中概未之见流寓列女元志或有其目而未具于残本不敢臆决至里至一目虽为明志所无而实分注于诸府 【及直隶诸州】 之下特不如元志具四至八到之详耳

  抑元志之胜于明志者不在此也吴骞氏跋大一统志残本曾论及此

  元大一统志于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古迹形势人物风俗土产之类网罗极为详备诚可云宇宙之巨观堪舆之宏制矣惜乎明初修元史者编纂草草而地理一门尤为疏略苟凭此志为权舆更加之检核庶几在宋辽金之上乃竟不知出此何欤迨永乐中诏修一统志迄于天顺五年始克成编大都不过剌取元一统志之什一而其间挂漏舛讹又不可胜计即如各府州县废置沿革一门元一统志正文既详复取古今地理各书参互考证而细注其下明一统志尽变正文为小注仅仅摘取数语其余槩从割弃虽沿革且都未备岂复知有所谓考证哉

  瞿氏铁琴铜剑楼书目亦论及元一统志云

  其书分县编次纪载分明不同明一统志之府县合并也

  今考元志之体系以每路每府所辖之州 【或直辖各县】 及行省直辖之州为编次纪载之准 【瞿氏谓为分县编次尚有未审】 事简者一州一卷事繁者一州有多至三卷者 【据残本】 以视明志以府为主合并各州县而纪载之诚不可同日语故其书繁于明志几十倍而卷数多至一千三百吴氏谓为宇宙之巨观堪舆之宏制洵不诬也

  大抵修志书者往往后胜于前明志取材或有增于元志之处然明时之府实等元代之路明志既以府为编次纪载之准势必取元志之若干州为合并之纪载原书所叙势难悉取于是割弃大半摘取数语此又明志不能胜于元志之一因也

  明志于形胜风俗二目引用大一统志者皆注元志二字前已言之矣然此二目中所引之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诸书亦多为元志所引用试观残本可以知之凡元志于风俗形势一门系语必注所出他目则不尽然明志仿之故于形胜风俗二目亦悉注所出也

  抑明志于他目中取材于元志者几不可偻指试取残本所存诸州与明志作一比照可知鄙说之不诬

  大一统志残本一 均州

  古迹

  三王城 寰宇记云此乃前汉末王康王常王凤三人所筑各自有一城今遂号为三王城

  金泉 在州治治平元年王齐作记

  宦迹

  曹翰 宋太祖征蜀以翰为均州剌史凿山开道商旅以济诏翰兼转运使

  明一统志卷六十 襄阳府 【所属有均州】

  古迹

  三王城 在均州前汉末王康王常王凤三人各筑一城故名

  山川

  金泉 在均州治宋王齐作记

  名宦

  曹翰 【宋】  初征蜀时为均州剌史凿山开道商旅以济诏兼转运使而粮馈不乏

  大一统志残本二 房州

  山川

  房山 在房陵县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室似房因名寰宇记云

  定山 吴鲁漫录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园三十六所

  建鼓山 在房陵县袁崧记云登勾将山见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县志与马鬃山相接冬夏积雪

  龙祗山 在竹山县南二里古老相传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白日升天

  明一统志卷六十 郧阳府 【所属房县即元房州】

  山川

  房山 在房县西南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

  定山 宋吴曾漫录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园三十六所

  建鼓山 在房县东南袁崧记云登勾将山见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国志建鼓与马鬃山相接冬夏积雪

  龙祇山 在竹山县南二里旧传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上升

  据上举诸例可知明志取裁多仍元志之旧而稍事翦裁且所取者祇为原书十之一二又因明志并若干州之纪载为一府势难尽取任意割裂遂使元志旧有之眉目不可尽见殊可惜也或谓明志成书而大一统志以亡余谓大一统志原书虽亡犹可藉明志存其厓略不得以所存仅原书十一之比遂厌薄以为不足观耳

●九 余论

余前托南满医科大学教授福克司先生自北平图书馆钞得大一统志残本十四卷存于箧中者数年继又同安君文溥将羣籍中引用是书之佚文悉为辑出定为辑本四卷最近又由日本岛田好杉村勇造二氏钞寄残帙各一叶更因读青山定雄氏之作而钞得宋元书影之一叶于是又将残本编成十五卷前后凡经数年之岁月始克成书附辽海丛书以印行焉

  残本辑本之善盖有数端可得而言上征总录郡国之书以唐代之元和郡县志为最古宋初之太平寰宇记为最详至元丰九域志既患记载之略舆地纪胜亦未备九州岛之全后来有作断推是书明清二代虽仍其例续修而不如其美备是以好古之士颇以未见全帙为憾今兹所得残本虽祗全书之百一而其义例若何内容若何分疏之明取材之备皆可藉此考见实等尝鼎一脔不同过门大嚼此残本之善一也当永乐大典全帙在日傥有好古之士如徐松之辑宋会要将各韵中引用是书之遗文佚句一一为之辑出未必不能排比成帙惜全帙今已毁散无可着手犹幸羣籍中尚有遗文佚句可采今既辑为一编实足以弥残本之阙况至元大一统志成书之后大德中又得辽阳行省图志续编成书今观辑本中辽阳行省一卷取材至为繁富且皆辽金故事为他书所绝无者其一字一句皆可珍若拱璧是皆由所进辽阳图志得来其它各省亦复类是此辑本之善二也夫古代之图经地志亡佚者多矣常璩华阳国志专志巴蜀偏而不全犹为时人所珍以其难得故也唐贾耽之贞元十道录成书在元和郡县志之前义例颇精而全书久佚今人求其遗文佚句欲如元志之多已不可能况下于此者乎试观钱吴二氏所见之残本犹多于今日所存之数倍仅时阅百余年亦在若存若亡之列及今不图俟诸来日非惟残本难求即遗文佚句之综辑亦非易事有心之士其可忽诸此残本辑本之校印所以不可缓也

  私意大一统志之全帙诸家既无著录当不复存于斯世惟见存残帙决不仅此十五卷德国尚有残帙即其明证度海内外之藏书家必有视为枕秘深固闭藏不肯出以示人者深愿读余此文肯出而公诸世人则此考不为徒作此犹就本书言之也至其遗文佚句见永乐大典残卷者尚未暇一一辑出其它羣籍亦必有之是则残本辑本皆不能以今所刊者为限又有待异日之增补矣

大元大一统志考证

◇大元大一统志附录◇

元史

  秘书监志

  经世大典序录

  齐乘序

  文渊阁书目

  菉竹堂书目

  国史经籍志

  续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总目

  传是楼书目

  千顷堂书目

  居易录

  潜邱剳记

  补辽金元艺文志

  元史艺文志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宋元本行格表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四库简明目标注

  跋元大一统志残本

  元大一统志残本跋

  元大一统志

  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

  大元大一统志

  大元大一统志(日本青山定雄)

●元史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丙寅以编地里书召曲阜教授陈俨京兆萧奭?斗蜀人虞应龙唯应龙赴京师 【本纪】

  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进大元大一统志赐赉有差 【同上】

  肇州 元一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知其所属所领之详 【地理志】

●秘书监志 【一作秘书志】

纂修

  至元乙酉欲实著作之职乃命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诏大臣近侍提其纲聘鸿生硕士立局置属庀其事凡九年而成书续得云南辽阳等书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秘府所藏大一统志是也因详其原委节目为将来成盛事之法

  至元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中书省先为兵部元掌郡邑图志俱各不完近年以来随路京府州县多有更改及各处行省所辖地面在先未曾取会已经开坐沿革等事移咨各省并剳付兵部遍行取勘去后据兵部令史刘伟呈亦为此事施行间据来呈该准上都秘书监关扎马剌丁奏太史院历法做有大元本草做里体例里有底每一朝里自家地面里图子都收拾来把那的做文字来圣旨里可怜见教秘书监家也做者但是路分里收拾那图子但是画的路分野地山林里道立堠每一件里希罕底但是地生出来的把那的做文字呵怎生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呈乞照详事得此六月十三日与本监焦尚书彭少监等议得翰林院兵部各差正官与本监一同商量编类似为便当得此除已剳付兵部摘委兵部郎中赵奉议及剳付翰林院依上差官外仰照验钦依圣旨事意施行 【大一统志奏文】 至元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本监照得钦奉圣旨编类地里图文字钦此开坐具呈都省明降

  一奏皇帝圣旨里教秘书监编修地里文字者么道秘书监里勾当里行的人都在大都里住有秘书监在旧城里有来往生受有勾当也悞了有大都里头一个织可单丝紬的局有那里头别人住有那的每教移的旧城里入去做生活者那局根底做秘书监呵怎生么道奏呵省官人每根底说者那的中呵与者不中呵别个房子与者无呵道与那怀教盖与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除已累经呈省关部外到今未能拨到不能聚集编类人员合行早为拨降

  一奏省里与文书来随处城子里头有的地里图子文字每收拾将来者道来至今不曾将来勾当迟了有如今疾忙教将来者么道省里再与文书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照得除将已发到路分文字见行照勘外有下项未到去处并边远国土本监先为不知各各名号已曾具呈乞早将边远国土名号及行下未曾报到图册去处早为发到以凭编类

  一奏有一个孔夫子的孩儿每根底教的陈俨小名又有一个蛮子田地里有的秀才虞应龙又京兆府根底一个秀才萧维斗这地理的勾当好理会的有那的每根底教将来呵怎生么道奏呵教来者再用着的蛮子汉儿秀才每有呵阿儿浑撒里理会的有怎一处索者么道圣旨了也 【以上节次奏文】

  至元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日准嘉议大夫秘书监扎马剌丁于二月十一日也可怯薛弟二日对月赤彻儿秃秃哈速古儿赤伯颜怯怜马赤爱薛等就归仁府斡耳朵里有时分当职同阿儿浑撒里奏过下项事理除已蒙古文字具呈中书省照详外

  一奏在先汉儿田地些小有来那地里的文字册子四五十册有来如今日头出来处日头没处都是咱每的有的图子有也者那远的他每怎生般理会的回回图子我根底有都总做一个图子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一奏省里与文书来随处城子里头有的地理图子文字每收拾将来者道来至今不曾将来勾当迟了有如今疾忙教将来者么道省里再与文书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一奏秘书监里勾当里行的人每别个勾当里迁的去了呵地理的文字悞了的一般有月日满呵就监里添与小名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以上地理奏文】

  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行秘书监事扎马剌丁该奉尚书省剳付据集贤院呈近奉中书省剳付扎马剌丁海薛奏地理图子的勾当迟悞了的一般有我怕有去年皇帝圣旨里阿剌浑撒里一处商量来俺的勾当他也好理会的有如今又在前省里有底圣旨每秘书监底不拣那个勾当合用着底勾当每有阿剌浑撒里一处商量了教行呵地理图子底勾当疾忙成就也者么道上位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本院照得集贤大学士阿剌浑撒里近受宣命尚书右丞兼议秘书监地理图本实恐不暇况前项事理系扎马剌丁来立尚书省以前奏准公事呈乞闻奏施行得此都省除外合下仰照验钦依元奉圣旨着紧编类无致迟慢 【地理图奏文】

  至元二十四年六月初九日尚书省近据集贤院呈本院集贤大学士阿刺浑撒里受宣命尚书省右丞兼议秘书监地理图本实恐不暇乞照详事都省至元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奏过事内一件阿鲁浑撒里说画地理图本教我提调着有来我根底省里勾当委付了也那勾当管呵省里勾当莫不躭搁了去也么道有来奏呵那勾当里休行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提调地理图】

  至元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中书省近据来呈本监官扎马剌丁奏过事内一件节该一个孔夫子的孩儿每根底教的陈俨小名的人又有一个蛮子田地里有的秀才虞应龙又京兆府根底一个秀才萧维斗这地里的勾当好理会的有那的每根底教将来呵怎生么道奏呵交来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具呈取发事得此移咨各省取发去后今准湖广行省咨该虞应龙状呈正为理会地理勾当数年用工将古今书史传记所载天下地理建置郡县沿革事迹源泉山川人物及圣贤赋咏等分类编述自成一书取汉书王吉所云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名其书曰统同志上以发扬圣朝混一海宇之盛其书见行纂修成稿拟就沿途并力抄写正本一就进呈今湖南道宣慰司应付站船二只装载统同志文书诚恐前途水路不通乞照依中书省咨文应付铺马二疋行移前路官司应付人夫车子般载事 【虞应龙】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三十日本监准中书工部关为彩画地理图本画匠二名除已行下都城所差人押领交付外关请差人催取羁管 【画匠】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奉秘监台旨福建道骗海行船回回每有知海道回回文剌那麻具呈中书省行下合属取索者奉此 【回回文字】

  至元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奏奉圣旨取发到秀才虞应龙付监见行编类地理文字行下校书郎杨将仕周将仕就虞柏心先生处计会编类 【计会编类】

  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本监切详圣朝天下一统疆宇宏远州郡繁多着而为书比之前代浩瀚数倍其著述也必须稽考古来图书凭准今日事迹一一重加编类若不加之岁月广其文人未易成就今照得在监见有著作一员秘书一员校书二员并翰林院拨到编修一员止是五人虽先呈凖虞应龙萧奭?斗陈俨三员累次催请未见到监日期为此已将省部发到随路文册与古书相参依式类成荒稿已多本监官再行研穷参照多有勾引改抹贴说去处闻人抄写乞中书省元摘委令翰林院赵学士兵部赵郎中早为赴监详定及权设书写五七人先行誊录静稿以待博学洽闻耆儒宿德润色删定成书以备进呈若不预呈不惟无以见纂修次第抑亦切恐躭悞外据未发到路分催会发下接续编类 【大一统志事】

  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本监近有翰林国史院差本院编修官冯肯播于本监修集地理文字本监就保升著作郎职名蒙都省准呈 【编修冯肯播】

  至元二十六年七月十八日本监准尚书吏部关近奉尚书省判送秘书监呈准本监扎马剌丁中奉关钦奉圣旨编类地理图书呈准都堂钧旨令王俣等支请饮食编类当拟充检讨移准吏部关议得王俣等即系创添窠阙似难议拟候编类事毕至日从优升用准此看详王俣等系必用人员各人别无名分俸给实难拘留呈乞照详奉都堂钧旨送吏部照拟连呈奉此议得秘书监旧制别无检讨职名所据王俣王益已受吏部付身充嵫阳等县教谕今本监官扎马剌丁钦奉圣旨编类地理图书各人支请饮食编类勾当已经呈准从优升用以此参详如编类成就拟于府州教授□□□似为相应呈乞照详蒙都堂议得准呈送吏部依上施行 【照勘饮食钱】

  至元三十一年八月本监移准中书兵部关编写至元大一统志每路卷首必用地理小图若于编写秀才数内就选宗应星不妨编写彩画相应关请如委必用图本依准施行 【地理小图】

  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本监准中书兵部关为余奕昌等曾无编写至元大一统志即不见秘书监呈准都堂钧旨续选编写类定支请饮食分例人数姓名照勘明白同前项志书一就关来准此除志书已行回关收管外今将元准拟用编写秀才虞应龙等一十名支请饮食分例呈奉都堂钧旨准呈到各各姓名及在后节次续准人数开坐回关本部去讫

  一元准少监虞奉直牒移关兵部呈奉都堂钧旨支给饮食分例额定编写秀才一十名

  虞应龙 方平 宗应星 朱孟犀 管本孙 朱谦

  崔文质 余世昌 汪世荣 高季材

  一续准少监虞奉直牒于前项秀才补替事故还家人员

  编写三员

  于天瑞补替汪世荣 赵孟节补替朱孟犀 周世忠补替高季材

  校正一员

  刘元晋补替管本孙  【以上饮食钱】

  至元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本监准中书兵部关发到至元大一统志四百五十册呈解中书省剳付发下右司收管 【收管大一统志】

  元贞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秘书监据著作郎呈保书写孔思逮等五名系都省准呈月支饮食人员每日在局编写未尝少怠若蒙出给剳付似为激励得此奉监官台旨依准所保出给付身

  孔思逮 王琳 赵由昌 王守贞 冯贞  【秀才出给剳付】

  元贞二年三月初五日本监准中书兵部关来文照得云南发到地理沿革事迹除完备外有下项未完事理早为行移取勘完备编类图册等事呈奉都省判送照得云南系边远地面难与腹里一体奉都堂钧旨送兵部行移本监就便计间差来任总管者 【编类云南图志】

  元贞二年三月十二日准兵部关奉中书省剳付来呈准秘书监关著作郎呈云南行省所委编类图志任中顺编到地理图册甚是可取盖缘秉志勤苦通晓文学久任云南习知风土据金齿未经供报等处若令本官一就取勘编类似望早得完备都省准拟 【云南志】

  元贞二年三月十六日准中书兵部关来文编写云南地理文字据书写人员纸札笔墨等物依已行例官为应付本部议得除纸札笔墨官为应付外据砚瓦什物铺陈等物若于八作司见在物内徣借事毕拘收还官相应具呈都堂钧旨准呈速送兵部就便依例施行

  户部官为应付

  纸二十张 笔一十把 墨二斤

  工部徣借应付

  砚四个 高条卓七个 条床四张 条子二个 蒲席七领苇席七领  【以上应付笔札】

  元贞二年十一月初二日著作郎呈黏连到大一统志凡例

  一某路

  所辖几州 开

  本路亲管几县 开

  一建置沿革

  禹贡州域

  天象分野

  历代废置

  周 秦 汉 后汉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大元

  一各州县建置沿革 【依上开】

  一本路亲管坊郭乡镇 【依上开】

  一本路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各县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名山大川

  一土产

  一风俗形胜

  一古迹

  一寺观祠庙

  一宦迹

  一人物 【以上凡例】

  大德元年三月初三日秘书监据著作郎呈近为编写云南地理文字计料到合用纸剳笔墨等物除发下检纸等物销用外据上静夹纸蒙秘府指挥候编定检目至日计料取发照得上项地理文字今已编定检目计料得合用上静夹纸笔墨数目开坐具呈乞赐行移合属放支

  江淮夹纸二千五百张

  好心子笔五十管

  上等细墨一斤 【纸札笔墨】

  大德二年二月初五日据著作郎呈奉秘府指挥编类云南甘肃地理图册依上编类到云南等处图志通计五十八册合用装褙物料已经开坐具呈照详外有辽阳行省地理图册照得别不见开到所辖本省路府州县建置沿革等事迹及无彩画到各处图本难以编类照得元设书写孔思逮等五名即日别无所写文字据各人日支饮食拟合自大德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权且住支候辽阳行省发到完备图志再行编类依例呈覆关请 【未完事迹】

  大德二年五月初五日据著作郎呈依上编类到云南等处图志通计五十八册未曾装褙就唤到裱褙匠赵德秀等计料到合用物料开坐呈乞照详移准中书兵部关呈奉都堂钧旨连送兵部行移工部比料实用数目无差就行合属依例应付

  礼部应付

  白面七斤四两

  户部应付

  夹纸二伯九十张

  绵纸一伯一十六张

  黄绫一伯三十九尺二寸

  蓝绫八尺七寸

  本部提举左八作司应付

  白矾一斤一十三两

  皁角一斤一两四钱

  黄蜡一斤一十三两  【以上装褙物件】

  大德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据著作局呈奉秘府指挥编类辽阳等处图志并至元大一统志全部目录今已编类上净了毕共计八册所据合用裱褙物料就唤到裱褙匠赵德秀计料到下项物料移准中书兵部关呈奉都省判送就行工部依上应付 【裱褙物件】

  大德三年书写董可宗代孙伯寿阙 【书写董可宗】

  大德五年八月四至八到坊郭体式

  某路某县 州同

  里至

  某方至上都几里

  某方至大都

  某方至本路

  某方至本州岛 【并依上开里数如直隶本路者去此一行】

  东至某处几里 【至是至各处界】

  西至

  南至

  北至

  东到 【到是到各处城】

  西到

  南到

  北到

  东南到

  西南到

  东北到

  西北到 【并依上开里数】

  坊郭乡镇

  领几乡 开  【以上四至八到坊郭凡例】

  大德五年七月初二日准兵部关奉中书省判送本部呈秘书监关据著作郎赵忭呈照得编类天下地理志书备载天下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土产风俗里至宦迹人物赐名大一统志续有辽阳云南远方报到沿革及各处州县多有分拨陆改不同去处除将至元大一统志重行校勘添改沿革外须选拣通儒能书人员通行写静进本以备御览实为重事本部参详写志书人员食钱今次呈准依写金字经例每名支中统钞一两五钱照得吏部写行止籍记部令史日支中统钞七钱若依呈准放支似涉偏负以此比附量拟编写志书人员每名日支食钱中统钞一两开局日为始放支相应奉都堂钧旨准呈

  元发二十名内合存一十六名

  赵文焕 虞志龙 赵普颜 朱宗周 李纯 高伯椿

  李天任 赵素履 欧阳普寿 梁焕 辛钧 耿居仁

  王彦恭 孙伯寿 盖光祖 赵弘毅

  今次选换四名

  牟应复替胡明安 魏谊替冯振 王时中替屈楚材

  魏晋替杜敏 【以上书写食钱】

  大德七年五月初二日秘书郎呈奉秘府指挥当年三月三十日也可怯薛第一日玉德殿内有时分集贤大学士卜兰禧昭文馆大学士秘书监岳铉等奏秘书监修撰大一统志元钦奉世祖皇帝圣旨编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书以是缮写总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进呈钦奉御览过奉圣旨于秘府如法收藏仍赐赉撰集人等者钦此 【进呈志书】

  大德七年闰五月二十二日准中书兵部关刑部关准本部郎中贾朝列关切见建康路明道书院山长俞庸委是才艺之士兼博通地理迥出儒流即日到部听除即今兵部见奉中书省州送行移秘书监纂录天下地理总图若令本人分画纂录彩画完备实有可观准此照得先准翰林应奉汪将仕保呈前鄂州路儒学教授方平彩画地理总图已经移关秘监依上彩画去讫今准前因一同彩画施行 【彩画地理总图】

  元贞二年六月十六日本监照得近为秘书监造到书画等文册三扇送校书郎校勘得除阴阳禁书封记未敢牵点外书画与簿籍相同得此拟将阴阳禁书候公监官还监至日牵点今将本库元造文册三扇发下收管 【校雠书籍】

  大德四年四月十二日据秘书郎呈近蒙秘府指挥编类到至元大一统志书四百八十三册计七百八十七卷仰子细校勘若有差讹就为改正仍标出差讹卷目呈监蒙此校勘间又奉监官台旨与著作郎赵从仕一同校勘奉此依上校勘了毕中间差讹字样已行改正别无合标出卷目今将元关出大一统志书四伯八十三册随呈缴纳还库交收 【纳大一统志】

  至大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中书省奉准事内一件节该如今老秀才每少了也外头后学每学得好的也有俺选着于国子监里并翰林院秘书监太常寺等文翰衙门委付并外头儒学提举司里委付呵后人每肯向前也者么道奏呵是有休问品从虽是白身人呵好的委付者么道 【保举】

  至元二十三年十月初四日吏部来文秘监扎马剌丁等奏奉圣旨本监勾当里行的人每月日满呵就监里添与名分关请钦依施行 【升用】

  至元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照得本监钦奉圣旨编类地理图籍于尚书省覆过奉都堂钧旨般移于礼部置监都省催请著作郎虞应龙到监著述地理文籍必须置局讲究编类彩画图并见阙合用铺陈等物开坐具呈尚书省应付

  本监用

  条褥五个 座子一十个 蒲席一十领 苇席一十领

  著作局用

  条床六个 条桌一十个 苇席二十领 条褥五个

  蒲席一十领 座子四个 砚瓦六个  【以上纂修铺陈】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也可怯薛弟二日就德仁府斡耳朵里有时分秘监扎马剌丁同阿儿浑撒里奏一个李校书小名的人勾当里在意勤谨有虽不满考呵他的这名分根底添与名分呵别个的每也在意也者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李校书升用   以上卷四】

  大德五年七月初九日本监移中书兵部关奉中书省判送兵部呈秘书监关著作郎赵从仕呈见为编写大一统志除秘书监发下志书一部在局编校外照得在先亦有一部见留中书兵部中间多有不同必须发下互相参考庶得归一成书本部参详大一统志书若依著作所呈令本部典史时公泰专一收掌赴局互相参考检照就令编写志书了毕还部似不点污损坏具呈照详覆奉都堂钧旨送兵部将上项志书关发本监照用事毕还官 【收管大一统志   以上卷五】

●经世大典序录 【苏天爵】

都邑

  惟我太祖皇帝开创中土而大业既定世祖皇帝削平江南而大统始一舆地之广古所未有遂分天下为十一省以山东西河北之地为腹里隶都省余则行中书省治之下则以宣慰司辖路路辖府州若县星罗棊布粲然有条至元间尝命秘书少监虞应龙等修大一统志书在官府可考焉若夫地名沿革之有异城邑建置之不常归附之期设官之所皆必有征所以纪疆理之大彰王化之远也猗欤大哉 【元文类四十】

●齐乘序 【苏天爵】

我国家大德初始从集贤待制赵忭之请作大一统志盖欲尽述天下都邑之盛书成藏之秘府世莫得而见焉 【后至元五年】

  以上元

●文渊阁书目 【杨士奇】

大元大一统志一百八十二册

  大元大一统志六百册

●菉竹堂书目 【卷六 叶盛】

大元一统志一百八十二册

●国史经籍志 【焦竑】

元一统志一千卷 【史类地理】

●续文献通考 【王圻】

大元一统志 卜兰禧岳铉等进

  以上明

●四库全书总目 【卷六十八】

明一统志

  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统志最称繁博国史经籍志载其目共为一千卷今已散佚无传虽永乐大典各韵中颇见其文而割裂丛碎又多漏脱不复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献书内尚存原刊本二卷颇可以考见其体制知明代修是书时其义例一仍元志之旧故书名亦沿用之 【文溯阁本四库提要同】

●传是楼书目 【徐干学】

元大一统志 【大小】 二十六卷 【史部】

●千顷堂书目 【卷八 黄虞稷】

大元一统志一千卷 【□年卜兰溪岳铉等进】

●居易录 【卷一 王士祯】

黄俞邰 【虞稷】 言徐司寇健庵 【干学】 奉旨归吴修一统志借内府书有元岳璘所修一统志残本尚二十余大册计全书不下千卷

●潜邱剳记 【卷四补刻唐百家诗选 阎若璩】

日纂志于洞庭徐司寇出典籍库中大元大一统志十数本皆蜀中地计尚有九百八十余本曾见叶文庄家书目此志与经世大典并列安知世不更有足本乎

●补辽金元艺文志 【倪灿 卢文弨】

元大一统志一千卷 【集贤大学士孛兰肹昭文馆大学士岳铉等进本有误孛兰肹为卜兰溪者得吴氏藏本正之】

●元史艺文志 【钱大昕】

大一统志七百五十五卷 【至元二十八年集贤大学士札马剌丁秘书少监虞应龙等进】

  大一统志一千卷 【大德七年集贤大学士孛兰肹昭文馆大学士秘书监岳铉等上】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卷十 瞿镛】

元一统志七卷 【旧钞残本 按七卷应作八卷】

  题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上进案秘书监志至元二十二年乙酉世祖命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剌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辑大一统志成宗大德初复从集贤待制赵忭请重修书成藏之秘府至正六年始刊行之全书一千三百卷此存蜀省均州一卷房州一卷通安州一卷鄜州二卷葭州三卷其书分县编次纪载分明不同明一统志之府县合并也

●宋元本行格表

元大字本大一统志千卷今存残本行廿字 【简明目录批注本 十行】

  元本大一统志残本行二十字 【大字悦目拜经楼记     十行】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卷五 莫友芝】

元大一统志一千卷今世仅有残本潜研堂集有跋语

●四库简明目标注 【邵懿辰】

元大一统志一千卷今世仅有残本 潜研堂集有跋语 拜经楼

  吴氏有六巨册自六百十五至七百五十一中少九十七卷仅存三十九卷全卷二十八不全卷十一钱竹汀所见南濠朱氏残本约四十余卷与吴本异合之可得七八十卷 元刊大字十行行二十字

●跋元大一统志残本 【钱大昕】

戊子春从南濠朱氏假元大一统志残本廑四百四十三翻大字疏行殊可爱每册钤以官印验其文则处州路儒学教授官书也元时幅员最广兹所存者惟中书省之孟州河南行省之郑州襄阳路均州房州南阳嵩州裕州江陵路峡州路陕西行省之延安路洋州金州鄜州葭州成州兰州会州西和州江浙行省之平江路江西行省之瑞州路抚州路又皆散佚不完以全书计之特千百之什一尔考元时大一统志凡有两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尽入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世祖嘉纳即命札马剌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辑为志二十八年书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统志藏之秘书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复因集贤待制赵忭之请作大一统志元史载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 【岳铉字周臣汤阴人徙居燕追封申国公谥文懿】 进大一统志赐赉有差此再修之本也此本卷首题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孛兰肹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岳铉等上进正大德所修者史以孛兰肹为卜兰禧译音之转也又按至正六年中书右丞相别儿怯不花等奏大一统志于国用尤切恐久湮失请刻印以永于世许有壬受诏制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当时所刻者乃是至元本非即此本此本序文目录皆阙佚其刻印年月卷帙次第无可考传闻康熙间刑部尚书昆山徐公干学奉敕修大清一统志开局于吴之洞庭山借内府书有元大一统志残本二十余册徐公志稿今在史局所借之书度已归中秘而未闻有见之者兹读朱氏所藏因钞其副而书之后云 【潜研堂文集卷二十九】

●元大一统志残本跋 【吴骞】

元大一统志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孛兰肹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岳铉等纂上其书于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古迹形势人物风俗土产之类网罗极为详备诚可云宇宙之巨观堪舆之宏制矣惜乎明初修元史者编纂草草而地理一门尤为疏略苟凭此志为权舆更加之检核庶几在宋辽金之上乃竟不知出此何欤迨永乐中诏修一统志迄于天顺五年始克成编大都不过剌取元一统志之什一而其间挂漏舛讹又不可胜计即如各府州县废置沿革一门元一统志正文既详复取古今地理各书参互考证而细注其下明一统志尽变正文为小注仅仅摘取数语其余槩从割弃虽沿革且都未备 【如犍为县下明一统志载宋并玉津县入焉徙治惩非镇元仍旧考元一统志云宋干德四年省玉津入焉大中祥符四年徙治惩非镇按县治在府大江之下临江滨距府百二十里县治荒简无居者自归附后徙玉津镇玉津在县界上亦临大江之滨去府城二十里不远距犍为一百里是犍为于元初已从惩非镇徙治玉津镇矣而所谓归附后者以前总序中已有自归附国朝之语故此但曰归附且其序述详明若是乃明一统志犹愦愦焉几使读者至今犹疑犍为县之在惩非镇宁不可晒乎又如彭州名宦中之刘易从按明一统志作陈易从考易从乃唐工部尚书刘审礼次子其事详见通鉴元一统志偶误刻作陈易从然古迹九女冢下本作刘易从即属一人而明一统志亦不能更正其它讹舛尚多姑举其一二】 岂复知有所谓考证哉此书前辈间有著录亦多舛误 【国史经籍志不着撰人名氏居易录作岳璘而遗孛兰肹】 考其始末惟元王士点商企翁所辑秘书监志为详凡修纂岁月校写人员装潢书画匠禄食缮写纸剳收掌储藏靡不周至可想见当日之慎重往嘉定钱晓征宫詹尝借钞南濠朱氏残本元大一统志四百四十三翻每册有处州路儒学教授官印其疆域乃河南陕西江浙江西等省今此仅四百三翻较朱本又少四十翻其疆域则止四川一省之彭州威州茂州简州嘉定路眉州沔州蓬州重庆路夔路达州等且皆阙佚不全然楮墨精好并无官印自是民间流传之本地理诸书如宋刻干道咸淳两临安志嘉泰四明志会稽志嘉定赤城志等至今传本尚多矧元刻部籍流于人间又奚可胜计偶从粥故书者见此漫忆而识之乾隆甲辰秋日

  按钱宫詹跋元大一统志谓原有两本至元二十三年世祖命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剌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修辑二十八年书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统志藏之秘府此初修本也成宗大德初复因集贤待制赵忭之请作大一统志元史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进大一统志赐赉有差此再修之本也宫詹两本之说未知所据何书骞考元秘书监志至元乙酉 【二十二年】 欲实著作之职乃命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诏大臣近侍提其纲聘鸿生硕士立局置属庀其事凡九年而成书续得云南辽阳等书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秘府所藏大一统志是也因详其原委节目为将来成盛事之法又大德七年五月秘书郎呈奉秘府指挥当年三月也可怯薛玉德殿内有时分集贤大学士岳铉等奏秘书监修撰大一统志元钦奉世祖皇帝圣旨编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书以是缮写总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进呈钦奉御览过奉旨于秘府如法收藏仍赐赉纂集人等据此志则大一统志以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开修首尾共历一十八年迨成宗大德七年始成而卜兰禧岳铉等奏进当即札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尝有两本此书体大事繁非十数年纂辑不能成也宫詹又云按至正六年中书右丞相别儿乞不花等奏大一统志于国用尤切恐久湮失乞刻印许有壬奉诏撰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当时所刻乃至元本非即此本骞疑所请刻者当即卜兰禧岳铉等所进之本按秘书志所载纂修缮写俸食储藏无不具悉独未尝载及刊刻盖此书多至一千三百卷卷帙既繁刊板非易直至至正六年始刊行之事未可知秘书志成于至正二年故始终未及刻印事而许序不及大德重修益可证其无两本矣惜此残帙无岁月可稽至其卷数国史经籍志及千顷堂书目等并以为一千卷殆亦未考秘书监志而云然与 【愚谷文存卷四】

●元大一统志 【吴寿旸】

元椠大一统志残本六巨册自六百十五至七百五十一中少九十七卷仅存三十九卷全卷二十八不全卷十一共四百三番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悦目其方域则四川彭州 【崇宁蒙阳】 威州 【通化】 茂州简州 【新津】 嘉定府路眉州沔州蓬州重庆路夔路 【永康】 达州 【彭水】 绍庆路等先君子跋见愚谷文存中此书有跋云竹汀集跋见南濠朱氏本凡四百四十三番每册首有处州路儒学教授印其方域则河南湖广陕西浙江等省元修一统志凡二本一至元二十三年札马剌丁虞应龙等修成于二十八年 【七百五十五卷】 大德初复从赵忭请命卜兰禧岳铉重修按宫詹所见盖即此本 【旸谨按宫詹文集跋又云史以孛兰肸为卜兰禧译音之转也】 第六百十八卷刘易从作陈易从引彭州古今录唐高宗仪凤三年云云先君子书条云按新唐书吐蕃传 【二百十六卷】 上元三年攻鄯廓河芳四州诏周王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率工部尚书刘审礼等十二总管等讨之李敬元率审礼击吐蕃青海上审礼败没无仪凤三年事疑工部尚书即易从之父一统志惜未详其名耳陈易从前古迹门九女冢作刘易从此盖误作陈然明一统志名宦亦误作陈俟更考之 【敬元此误作敬立】 通鉴纪事本末载刘审礼父子事甚详又后易从坐李敬业事云云下书曰按刘易从事旧唐书谓李敬贞诬构而死新唐书谓为酷吏周兴诬构而死初不言李敬业且敬业败于嗣圣元年至永昌时已五六载元一统志疑有误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三】

  以上清

●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 【赵万里】

大元一统志一千卷 【元孛兰肹岳铉纂修 元刻本】

  存五卷 【七百三十至七百三十一 七百九十至七百九十二】

  又 【抄本】

  存十一卷 【□□□□□至□□□□□五百四十四至五百五十】

  以上民国

●大元大一统志

按元史艺文志载本书编纂共分两次第一次于至元二十八年 【西历一二九一】

  为集贤大学士札马剌丁及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所编凡七百五十五卷第二次于大德七年 【西历一三0三】

  为集贤大学士孛兰肹及昭文馆大学士秘书监岳铉等所编凡一千卷此书全本现已失传姑就见闻所及于岩崎男爵静嘉堂文库中所藏刊本数卷外则祇文学士藤田丰八氏藏有钞本二册均似清道光咸丰年间所钞疑或与乾隆朝浙江汪氏进献之书同出一底本也

  至于本书内容因未窥全豹固难断言然观大德本残卷体制则酷肖宋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总目于明一统志下叙本书体制曰知明代修是书时其义例一仍元志之旧故书名亦沿用之此指明一统志与元一统志为一体是否尽然不无疑窦钦定热河志及满洲源流考引用本志记事固人所尽知但四库总目于明一统志下又云考舆志之书出自官撰者自唐元和郡县志宋元丰九域志外惟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统志最称繁博国史经籍志载其目共一千卷今已散佚无传虽永乐大典各韵中颇见其文而割裂丛碎又多漏脱不复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献书内尚存原刊本则钦定诸书所引之文亦非依据原本当自永乐大典各韵中钞出无疑矣蒙古游牧记所引佚文亦同总目所载大一统志编者为岳璘者乃岳铉之误也按宋元本行格表谓浙江汪氏进献本外尚有元本大一统志残本行十字六巨册静嘉堂藏本如为陆心源藏书则与此相同与否亦难测也 【满洲历史地理引用书目解说】

●大元大一统志 【日本青山定雄】

收藏中国地志当以北平图书馆为第一是馆所藏不独部数较丰且多秘籍珍本虽以日本收藏地志著名之静嘉堂文库内阁文库尊经阁东洋文库等处较之亦所不及

  是馆所藏地志最可注意者即大元大一统志是也此书有大小刊本两种写本一种元代编纂一统志前后凡两次第一次在元世祖至元年间第二次在元成宗大德年间钱大昕跋云

  考元时大一统志凡有两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贤殿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尽入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世祖嘉纳即令札马剌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辑为志二十八年书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统志藏之秘府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复因集贤待制赵忭之请作大一统志元史载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岳铉等进大一统志赐赉有差此再修之本也但至元本早已散佚北平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所编永乐大典引用书目 【案此引用书目系依据刘承干先生所藏永乐大典而编辑者专为编纂续四库全书提要之参考】 屡见元一统志之名此永乐大典中所引之元一统志究为何本殊难臆断兹考定其为大德本理由如下

  案大德本明初尚有完本后渐散佚明代之藏书家如范氏天一阁毛氏汲古阁等书目乃至明内阁藏书目录百川书志等书均未之载惟叶文庄之菉竹堂书目卷六古今通志条载有大元一统志一百八十二册而未注明卷数虽难断定其为完本与否但观其册数之多可知其所缺无几矣迨至清代此书已佚据钱大昕等之跋文可知仅存残本二三卷而已钱大昕跋又云

  戊子春从南濠朱氏假元大一统志残本廑四百四十三翻大字疏行殊可爱每册钤以官印验其文则处州路儒学教授官书也元时幅员最广兹所存者惟中书省之孟州河南行省之郑州襄阳路均州房州南阳路嵩州裕州江陵路峡州路陕西行省之延安路洋州金州鄜州葭州成州兰州会州西和州江浙行省之平江路江西行省之瑞州路抚州路又皆散佚不完以全书计之特千百之什一尔 【中略】 此本卷首题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孛兰肸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岳铉等上进正大德所修者史以孛兰肹为卜兰禧译音之转也 【中略】 传闻康熙间刑部尚书昆山徐公干学奉敕修大清一统志开局于吴之洞庭山借内府书有元大一统志残本二十余册徐公志稿今在史局所借之书度已归中秘而未闻有见之者兹读朱氏所藏因钞其副而书之后云

  据此可知其由南濠 【濠州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南】 朱氏藏本而写成副本又知康熙年间徐干学者曾有由内府借出大元一统志残本之事

  又吴寿旸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三云

  元椠大一统志残本六巨册自六百十五至七百五十一中少九十七卷仅存三十九卷全卷二十八不全卷十一共四百三番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悦目其方域则四川彭州 【崇宁蒙阳】 威州 【通化】 茂州简州 【新建】 嘉定府路眉州沔州蓬州重庆路夔州 【永康】 达州 【彭水】 绍庆路等 【下略】

  又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卷十一云

  元一统志七卷 【旧钞残本】

  题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上进 【中略】 此存蜀省均州一卷房州一卷通安州一卷鄜州二卷葭州三卷

  由此可知各家藏其残本之一部拜经楼本虽未注明为何版本而绎其全文可知其为大德本

  以上三种残本中之铁琴铜剑楼本大部与朱氏本相同但通安巨津二州则为朱氏本所无其或钞写朱氏本而由他本钞补通安巨津二州欤据上所述可以推求大元大一统志流传之经过

  再考北平图书馆所藏元一统志内容大畧如下

  大本则存卷七百三十之第六叶至十二叶 【自山川之后半至土产风俗形势古迹】 卷七百三十一之第一叶至十二叶 【合州之古迹宦迹人物】 凡十九叶卷七百三十一题重庆路所属合州之州名卷七百三十则阙其题州名之首叶然在古迹条有清水穴在重庆路西三十步白土平在铜梁县东北六十里等语案元代重庆路以巴县为中心之行政区也又铜梁县为重庆路合州之属县故卷七百三十为合州之前半 【建置沿革山川等】 无疑

  小本则存卷七百九十之第三叶至第八叶 【由山川之后半至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 卷七百九十一之第二页至第五叶 【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人物】 卷七百九十二之第二叶至第四叶 【建置沿革坊郭乡镇之一部】 共合十三叶此三卷均阙题

  州名之首叶但卷七百九十有泊橹山在海盐南三十五里卷七百九十一有北至湖州路乌程县三十里东南到杭州路盐官州一十里等语又卷七百九十二有常州及常州路之名称可知其为浙江嘉兴府路所属之海盐崇德二州及常州路之一部

  此两本中其大本卷七百三十一之首有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肸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上进等字故可以断定其为大德本小本则阙此职名惟卷七百九十一有元贞以后所设置之盐官州又元大一统志零叶有与大本相同之撰者职名其亦为大德本无疑案宋元书影所载之零叶首有大元大一统志第七百九十二卷奏进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肸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上进等字次记常州路及其所属州县之名次为建置沿革止于晋平吴分天下句今以比照前记小本卷七百九十二常州路之部则此卷第二叶首行十九州岛此属扬州太康二年等语其上正与零叶末句相衔可用此零叶以补小本常州路所阙诚堪注意者也近得长泽规矩也君之指示得知宋元书影所录为据南方传本惟不知此残叶现归谁氏实为憾事

  写本凡存九卷其中未注明卷数者四卷即均州 【湖北省均县】 之古迹宦迹人物僊释全部房州 【湖北省房县】 之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全部丽江路军民宣抚司 【云南省丽江县地方】 之建置沿革及其所属巨津通安二州之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通安州之古迹人物等是也注明卷数者五卷第五百四十四五百四十五之两卷为鄜州 【陕西省鄜县】 全部第五百四十八五百四十九五百五十之三卷为葭州 【陕西省葭县】 就其注明卷数之鄜州葭州而言此等写本皆系钞辑残篇而成故前后文义未必连贯

  考此三本之流传其大小两本中为朱氏本拜经楼本所未载者盖必属于他本今考所藏写本微特记载之地域与铁琴铜剑楼书目所载之残卷相同即其书缝并印有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影钞本等字则其书出于铁琴铜剑楼本无疑

  以余所知除北平图书馆所藏三本之外尚有东洋文库之写本残卷大连图书馆之一零叶东洋文库本不明其所从来但与北平图书馆写本内容完全一致或亦钞自铁琴铜剑楼本与北平图书馆写本为同一来源也大连图书馆之零叶 【卷六百三十四之第八叶】 内容为勾符台杜光庭费孝先三人之传案费孝先为成都路安仁县人又其文中所记之青城山为成都路灌州西南之名山知其必为成都路部分之零叶也此零叶之行数及每行字数与北平图书馆之大小两本相同而其书缝所记之卷数为六百卅四与北平图书馆本之作七百三十一者一作卅一作三十形式不符又其书体亦颇不同此当为别一刊版故此书共有几种刊本今已无从断定惟余所目覩者有三种耳

  据上所述各种残卷之内容即先将全国分为各路首述一路之建置沿革次记属州之建置沿革坊郭城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若有僊释之可传者则为附记里至则有四至八到土产则于贡物外多述其地特产古迹则有坡窑院池石坑穴碛瑞木等记述颇为详晰

  所谓地方总志 【一统志】 之体例各代殊有变迁其内容亦有异同六朝以前所编之地志姑置不论唐李吉甫之元和郡县图志则于舆图外记郡县之沿革四至八到山川户口乡数古迹乃至贡赋名垦田数殿庙关津 【今本则除润州外均阙舆图与田数】 等事次记山川之形势攻守之利害又宋乐史之太平寰宇记则就沿革府州境四至八到户口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各分目以述之更就各县分记坊乡沿革山川古迹殿庙寺观陵墓关津桥梁仓库碑记诗词等事

  案将人物诗词载于地方总志盖始于乐史至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及祝穆方舆胜览则与前载诸书大异其趣舆地记胜则分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 【用四六文以记各地之事】 等目详录诗文备载碑记详于名胜古迹人物而略其四至八到户口等方舆胜览亦与此大同小异

  元代之混一方舆胜览明代之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等均蒙南宋人之影响而继承其编纂方法者也至于大元大一统志则依太平寰宇记之内容而兼采南宋时代之特征略加取舍而已

  其后有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书均仿大元大一统志而更加详密故大元大一统志在编纂地方总志之历史上可占重要之地位又以元史地理志记载简略之故则其内容亦为重要惟惜现无完本仅存上述之残卷耳

  上述永乐大典所引虽不能窥其原本全豹然可知其富于元代历史之资料必有裨于研究故希望辑本早日出世以供学者之考览 【以上为东方学报东京第五期续篇古地志地图之调查一文中之一节】

  以上日本

大元大一统志附录 【乙亥三月刊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