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之。乙巳,招江淮诸司赈恤被水贫民。乙卯,雷。
冬十一月辛亥,太平州水,诏赈恤之。
十二月辛巳,命淮东、西总领及沿江被水州募江西、湖南民入米补官。壬辰,雷。
甲申嘉定十七年春正月戊戌朔,录程颐后。
《讲义》曰:朝廷之所尊崇,天下之所慕尚也。曩者伊洛之学尝排摈于权臣之手矣,更化以来,既表章其学于群邪攻诋之余,复录用其后于纶旨褒崇之日,垂世之规模远哉。挹坐上之春风,立门外之暮雪,学者皆知所趋向矣。
癸亥,命淮东、西、湖北转运司提督营屯田。
二月癸巳,蠲台州逋赋十万缗有奇。甲午,命临安府赈粜平民。
三月癸丑,雪。是月,金人入寇,迫西和州,寻引兵还。
夏四月辛卯,诏庐州赈粜饥民。乙未,赐李全、彭义赞钱三十万缗,为犒赏战士费。
五月戊戌,诏核实两淮、京湖、四川、江上诸军之数。
六月丁卯朔,太白经天,昼见。辛未,皇孙铨生。癸酉,知西和州尚震午坐寇至谋遁,夺三官、岳州居住。壬辰,京东河北镇抚节制大使司言:大名府苏椿等举城皆归。诏悉补官,即以其州授之。
秋七月丁酉,命福建路监司赈恤被水贫民。辛亥,师嵒为嗣秀王。
八月乙亥,罢通州天赐盐场。癸未,以皇孙铨为左千牛卫大将军,寻薨。丙戌,上不豫。济国公竑立为皇子既四年,储位尚虚,皇侄邵州防御使贵诚德誉日闻,上属意久之。壬辰,召宰执入禁中趣定大议。
闰八月乙未朔,申严两浙诸州输苗过取之禁。丙申,诏曰:『朕以菲凉,获承体绪。念国嗣之未建,尝以皇弟沂靖惠王之子为子矣。审观熟虑,犹以本支未强为忧。皇侄邵州防御使贵诚,亦沂靖惠王之子,犹朕之子也,聪明天赋,学问日新,既亲且贤,朕意所属,俾并立焉。深长之思,盖欲为异日无穷之计也。其以为皇子,改赐名昀。』又诏皇子检校少保、武宁军节度使、济国公竑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宁国府,进封济阳郡王;皇子邵州防御使昀为武泰军节度使,封成国公。赦天下。丁酉,夜漏未尽,上崩于福宁殿,年五十七。遗诏皇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乙酉宝庆元年春正月己丑,上谥曰仁文哲武恭孝皇帝,庙号宁宗。
三月癸酉,权攒于会稽之永茂陵,祔太祖第十三室。
三年九月,加今谥。帝谦仁恭俭,出于自然。蚤亲师孺,留意学问。黄裳在王府五年,辅导尤为有力。自天文、地理、人事之纪以及三代、汉、唐治乱得失之数,本朝制度典章、人才议论之要,莫不为帝言之。随事献规,率多补益。帝尝曰:『黄翊善之言亦难堪,惟我则能受之。』彭龟年性鲠直,有闻必告,帝亦未尝不从也。即位之日,首召朱熹于长沙,以备劝讲。因议置讲读官十员,各专一书,不以双只日各二讲。又复作讲之制,皆前所未有也。赵汝愚当国,方欲引裳共政,未两月而裳卒,帝始无所亲倚。韩侂胄以导达中外之言浸用事,熹、龟年既以论侂胄而退,贵戚吴琚谓人曰:『上初无坚留侂胄之意,有一人继言之,去之易尔。』而一时台谏皆其支党,执政大臣又多与之相表里者,卒稔其恶,以底大僇。开禧用兵,帝心弗善也。侂胄死,谕大臣曰:『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圣意可知矣。在位三十余年,池台苑囿,无所增益,府库之财,未尝妄费。裤履虽敝,或加补濯,而爱民之念,始终弗替,一遇水旱,忧见颜色。御众临下,率从宽简,故吴曦以世将据蜀,不劳资斧而授首;江淮湖镇之区,寇盗或作,旋即底定,皆履信思顺之所致也。升遐之日,远迩哀慕。昔先民邵雍言:本朝之盛,前代不及者有五,而百年四叶,居其一焉。维中兴四叶,享国九十有八年。上视先朝同一轨辙,深仁厚泽,浃于海隅,垂裕后昆,有衍无极。呜呼美哉!
史臣曰:国朝自建炎再造,至于绍熙、庆元之交,正学兴行,治效彰灼,一时人才,于斯为盛,实乾道之所培养也,而宁宗皇帝得而用之。观夫上畏天戒、下畏民岩,帝之心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帝之行也,故其初年,忠贤之士,聚于朝廷,四方向风,骎骎乎有庆历、元祐之望。逮戚幸盗权之始,士之见微虑远者逆折其锋,虽窜斥而不悔。厥后起于废锢之余,拔去凶邪,嘉靖王室,帝终赖之。盖君子小人消长之分系乎天下,国家安危之决如此,此先王之所必谨也。且夫庆、泰、禧、定之间,中外多虞,事机沓至,而帝信厚谦慈,罔有逸德,仁念纯熟,对于神明,卒保乂安,以贻后嗣。《书》曰:『我受命无疆维休。』以今推之,讵不信哉?
校勘记
[1]落成 原作『洛成』,据《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一改。
[2]己卯 原作『乙卯』,据《两朝纲目》卷十一、《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十四改。
[3]碉子寨 『碉』字原阙,为空格,据《两朝纲目》卷十一补。
[4]遵义军 原作『遵议军』,据《宋史?地理志》五改。
[5]八月 二字原阙,据《宋史?宁宗纪》三、《两朝纲目》卷十一补。
[6]贺 原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