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736-过眼录--徐一士-第28页

也。斯时风和日暖,天街无尘,御柳成荫,樱桃在树,杏花出墙,童稚跳舞欢呼曰:‘状元郎来矣。’负郭乡村妇女,新衣鲜履,仆仆徒行,信口评骘曰:‘状元美,榜眼伟,探花秀。’又有艳称唐宋时选驸马者,听其言殊可哂。……状元骑马归第,榜探送之,探花复送榜眼归第,而后自归。
于时馆中悬灯结彩,酒筵毕陈,门外冠盖盈衢,车马填巷。大官翰林,一时偕至,同乡官为之款接送迎。予奔波一日,筋力俱疲。潍谚有云:‘乃弟娶新妇,乃兄跑断筋。’情形似之。 “
状元头衔歆动朝野,儒生稽古之荣,若无以加之焉。虽授职之初,秩位犹卑,将来仕途亨屯〔通〕,亦尚难预卜,而当胪唱之后,万流仰企,群伦瞻慕,有不知其然而然者,此风已旧矣。宋人(阙名)《儒林公议》云:“太宗临轩放榜,三五名以前,皆出贰郡符,迁擢荣速。
陈尧叟主曾初中第,即登朝领太史之职,赐以朱黻。尔后得状元登第者,不十余年皆望柄用,人亦以是为当得之也。每殿廷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肩摩不可过,锦鞯绣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庶士倾羡,欢动都邑。洛阳人尹洙,意气横跞,好辨人也。尝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其时状元之荣,盖尤有过于清代者焉。鼎甲中状元、探花,有状元郎、探花郎之称,与人以美秀之印象,独介乎其间之榜眼,不获称郎,而‘榜眼’二字,入耳有雄伟厚重之概,此所以‘状元美,榜眼伟,探花秀’,腾于人口欤。(王寿彭固非美男子,而状元美之印象则预存于流俗也。小说中如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满路春风探花及第》),写安骥点探花,有云:“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到了那个探花,说什么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只那气宇轩昂之中,不露一些纨绔,温文儒雅之内,不粘一点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
就连那个传胪,也生得方面大耳,一部浓须,像是个干济之才。”除探花为主外,宾惟状元清华丰采,传胪亦例不称郎者,故不妨一部浓须云。)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云:“汪度龄先生中状元时,年已四十余,面麻身长,腰腹十围,买妾京师。有小家女陆氏,粗通文墨,观弹词曲本,以为状元皆美少年,欣然愿嫁。结婚之夕,于灯下见先生年貌,大失所望,业已郁郁矣。是夕,诸同年嬲饮巨杯,先生量宏兴豪,沉醉上床,不顾新人,和衣酣寝。已而呕吐,将新制枕衾尽污腥秽。陆女恚甚,未五更雉经而亡。或嘲之曰:‘国色太娇难作婿,状元虽好却非郎。’”汪应铨字度龄,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状元,陆女之自误,正以平日状元美之观念早储心目间耳。(小说中,《孽海花》旧本第二回(《金榜误人香魂坠地》)所写“平日看见那些小说盲词,山歌院本,说到状元郎,好像个个貌比潘安,才如宋玉,常常心动。……开国第一个状元,不晓得如何粉装玉琢,绣口锦心,不觉一往情深。 ”“宁为状元妾,不作常人妇”之某闺秀,“忽见锦幔一掀,走进一个梢长大汉,面黑如镬,眼大如铃,两道浓眉,一部长须,且豆斑满面,葱臭逼人,……直急得三尸出窍,六魄飞天。当时无话,知道自己错了,等得大家睡静,哭了一场,走到床后,不免解下红罗,投缳自尽。”即本此事,惟误以江南汪应铨代山东傅以渐为有清开国第一状元。此回盖金天一所撰。)陈氏之言传胪时,指所谓小传胪,翌日始为正式传胪也。王寿彭惊喜变色云云,则受宠若惊,盖往往类是矣。
闻光绪甲午,张謇抡元,其时喜极而踣焉。同治乙丑崇绮点状元,翁同龢四月二十日日记云:“崇文山来请,遂携旧帐往,文山学程朱十年,至是气为之浮动,功名之际,难言哉。”亦见际此自持之不易,未知翁氏曩当此际如何。(同龢暨侄曾源,均状元,曾源癸亥大魁,适为崇绮前一科,故旧账在其家。)至曹鸿勋耳中迭闻有呼其名者,则以书写殿试策甚工,自揣大魁有望,念兹在兹,由心理关系而生一种精神作用耳。
其记教官事云:“文武生入泮,俗例有馈教官学礼,即古束脩之义。其后相沿,失其真意,有勒索至千百缗者。予家三世为教官,仍守古礼,听其自行束脩而已。潍邑文武学额最广,每逢院试以后,教官勒索学礼,择肥而噬,欲壑难盈,笑柄綦多。邑人丁六斋善宝,官中书舍人,予姑丈也,极伤世风之不古,常思有以维持之。特慨捐二万缗,发当生息,以三年息金六千余缗,为入泮生馈教官学礼。一以保司铎之体制,一以为寒士之资助,蓿盘之滋味不薄,芹宫之清德常存,诚美意也。六斋诗云‘不惜金钱倡大义’,殆即谓此。未及举办,六斋捐馆,喆嗣星甫中表,竟成其先人之志,士论翕然。迨科举停止,及以此二万缗子息移办继志学校,养士百余人,成材甚众。”学礼亦即所谓册费也。丁氏此举,为潍人所称颂,可与本刊二卷第八期所载拙稿引述关于册费者参阅。
又记杨玉相事有云:“潍邑杨蕴轩玉相,予姻丈也,为名孝廉,不求 仕,家赀巨万,慷慨施济,乡党称为善人。邑读书者众,童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