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536-清朝前纪--孟森-第11页

》卷七一则曰:“太宗十年,女真入寇孔州,韩兴富战死,郭承佑亦败,仍以在其地之两陵,迁于咸州,以民户并于镜城,遂空其地。当时臣僚,或谓孔州当四散之地,防守极难,不若革罢之为愈;或谓境内数百里之地,岂可弃与夷狄?敌必相率而入处矣。太宗曰:‘国家疆域之内,固不可令夷狄居。然若因而黜之,则有何不可?’遂从革罢孔州之议。其后风闻大明于孔州之地建卫,朝议大骇。太宗十七年丁酉,即升富居为庆源,割镜城之豆龙耳以北之地为都护府。设栅屯兵以守之。”云云。因边患而弃地,为东方古代相传之学说。朝鲜以此致孟哥之乘虚而入,一旦蹙国数百里。孟哥入居,不以为失疆土,而以为黜夷狄。当时之迂谬如此。至闻明廷就而设卫,乃始大骇,再就腹里守边。前之弃边,固可以得无需缮守之暇逸乎哉?明廷所设之卫,即建州左卫。孟哥既占朝鲜地,又自通于明,得官守以自重。朝鲜以太宗十年弃孔州,时为永乐八年。《明实录》:“建州左卫设于永乐十年,是为芳远之十二年。至十七年乃设庆源之守。”芳远之迂缓又如此。
所以知朝鲜人所言大明于孔州之地建卫,即为建州左卫者。上文李衤奏中有云:“凡察旧居镜城阿木河,即太祖高皇帝赐服之地。”可知阿木河先为朝鲜所弃,而孟哥入居。继即为明廷所赐,而建州设卫矣。惟事在永乐间。衤误称太祖高皇帝。朝鲜究为异国,于中国年号世次,不甚了然,与中国之视朝鲜等也。孟哥当朝鲜弃孔州时,即入而居之,至为近便。盖非迳自黑图阿喇移至,实其先已移于珲春,故能视间而即入。稻叶所引《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十庆源都护府云:“训春江,源出女真之地,至东林城入于豆满江,斡朵里野人所居。”云云。训春即珲春,豆满江即图们江。且称斡朵里野人,不称建州野人,必尚在未受卫职以前,是知孟哥于未入斡木河之先,曾居珲春也。又其先居赫图阿喇,则见《清实录》。永乐十四年赐孟哥宴,见稻叶引《明实录》。宣德八年,孟哥并其子阿古,为七姓野人所杀,弟凡察暂代,见《明实录》及《名山藏》。朝鲜之《东国舆地胜览》等纪载,均已见前。
●褚宴充善纪第五 童仓董山
清代官书,称肇祖二子:长充善、次褚宴。充善生子三:长妥罗、次妥罗义谟、次锡宝齐篇古。
清官书纪肇祖以下第二世止此。盖除充善有生子三人之外,其兄弟行事,直无一字可纪。又肇祖在明代各书中,尚有一子名阿古,同与于七姓野人之难。肇祖身后事,皆童仓、董山兄弟二人所绍述。故《清实录》纪肇祖之子,仅此二人。今据各书,别作纪文如下;
童仓童姓,童即佟也。仓为褚宴两字之合音,而董山为充善之对音。据清代官书:褚宴为弟,充善为兄。则童仓应在董山之次。然当时肇祖被杀,承肇祖之后者,实为童仓,称建州长。挟卫印亡入朝鲜。旋于正统二年十一月,奏请欲回居辽东。并于奏中正名肇祖弟凡察为叔都督。潜移建州左卫之绪于凡察。明迁敕毛怜卫都指挥同知郎卜儿罕,令人护送出朝鲜境。时童仓等携五百余家,欲与俱出,恐被朝鲜拘留,乃有此请。既奉敕,乃以耕农打围为由,潜移东良。明廷则敕凡察仍回镜城居住。凡察旋由东良出朝鲜境,未能遵敕回镜城。盖镜城故朝鲜地,朝鲜先弃置其地时,肇祖乘虚入居。朝鲜王李衤嗣位,不似其父芳远之愚懦,锐意西征。是时方遣其将军李蒇,出境攻击建州之佟家江流域吾弥府地。正统三年,李满住因惮朝鲜兵威,退还灶突山旧地。朝鲜方用武于鸭绿江以外,其于镜城为己国旧壤,自益不欲为童仓等久据。童仓等既惧朝鲜之逼,又乘李满住已归灶突山,乃与马哈剌等四十余家,退至苏子河。明廷以辽东总兵镇守官奏闻其事,于正统五年十月敕辽东总兵官曹义等,安插建州左卫部族于婆猪江,即佟家江之迤西李满住原住地。是时明廷已认凡察为建州左卫都督,袭为建州长。而凡察则又奏言:“所部为朝鲜追杀,阻留一百七十余家。”明廷诏朝鲜王李衤还之。先是朝鲜言:童仓还建州李满住所,虑其同谋扰边,明廷不之省,并为之安插,为之下诏朝鲜,还其部属。朝鲜王李衤,因于次年正统六年二月丁酉,奏辨其无追杀之事。”并言:“其留住者,或因婚姻怀土不去,或被同类开谕而还,非己阻之。”云云。明年为正统七年,乃有董山之名发见。自此以前,为童仓嗣肇祖而被夺于其叔凡察者数年矣。
肇祖名孟哥帖木儿,其姓为童,已见前篇。童仓之童,自必亦系其姓。童仓之名,除稻叶引《明廷纪述》如《实录》及《名山藏》之文外,尚见于《明史 朝鲜传》。其必以童仓之名姓相连属而成文者,中国言语之习惯,一字恒不成名词。故言仓则冠以童姓也。
褚宴合音,当读如阐,音近仓。且褚宴亦系译音,不必确定是此二字。总之褚宴二字中,仅一褚字为有音,下一字为谐韵之字,最易读作一音,故成仓字。
褚宴为弟,充善为兄。《清实录》自言其祖先之行第,当可信。《实录》于充善兄弟,别无纪录,仅留二人之名,可以考其行第。稻叶所引《名山藏》王亨记五东北夷,则云:“童仓之弟董山,嗣为建州卫指挥。”殆以童仓嗣孟哥帖木儿,业已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