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367-得一录-清-余治-第96页

烦长吏催科。是忘恩诬上。自贻伊戚也。故国课早完。即使囊乏一文。可谓至乐也】 守分安命【守本分。不向分外贪求。安天命。不肯妄为妄取】 顺时听天【凡事顺时而行。听乎天命。天佑善人。自然决不亏负】 为人
  若此庶乎近焉【近言近道也。为人能如上所言庶几近道。而可以为君子人也。】 词则布帛菽粟。理则玉律金科。家训中第一至文也。教子弟者务须令幼年熟读。并宜书作挂幅。悬诸中堂。使家人日诵一遍。庶于身心有益。万金良药。勿以浅近而忽之。○近世无识庸人动多以恶为能。读此文有一句以恶为能处否。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怎比读书香。处世让人一步。临事吃亏三分。有味乎言哉。
△事亲规约【孙念劬原辑】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亲恩罔极。即事之之心亦罔极人子在生一日。何日非事亲之日。生事葬祭。一有缺憾。即不堪为子。其可忽不加意乎述事亲规约。
事生
  侍疾
事生
人子之道。莫重于事生。百年有限之亲。一去不回之日。得尽一时心。即免一时悔也。惟是。易办者无穷之物。难办者有恒之心。真心所切。啜菽饮水可以尽亲欢。卖薪负粟可以酬吾志。欧阳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痛哉斯言。【为人子者可怦然兴矣】
  一【服劳】父母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 凡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反命。
  一【奉养】。三牲五鼎。菽水菜根。皆养也惟应及时为可贵耳然必须有资内助焉。未有妇不贤而能养亲者也。人欲养亲。必先教妇。贫贱之家子养亲。富贵之家亲养子。亲养子。则终身不知子道矣。悲夫。
  一【谷食】。凡事父母异食。古云。老少异粮。况亲乎。黍稷稻粱皆欲精凿。麦欲头罗。菽欲纯而新。
  一【肉食】。鱼去鲠。鸡鸭去骨。调诸腥以姜醋。肥腻以酒。断脯横理。断鱼顺理。
  一【水饮】。水欲甘。欲澄欲洁。【污水食之最易发病】 酒欲醇。欲陈。无宿壶。无再热。糖欲澄垢。【糖中砂垢最多】 酰欲澄根。茗去初未。
  一【果实】。无蠹无损。戒先时后时。先时味歉。后时味败。无多进异味非习尝者勿进。【凡西瓜梨藕桃杏之类皆为生冷能□脾胃】
  一【视膳】日四问食。食问所欲。适温凉冷热之宜。候生熟清浊之节。尝醎淡辛酸之味。视草毛蝇蚁之物
  一【器用】父母一切所用之物。如笔墨纸砚。画籍卷轴。及杯盏壶榼伞屐之类。安放宜有常处。恐一时取用不及。致生烦恼也。诸为餐具。溉涤欲洁碗碟杯盏。欲精致可爱。以得父母之欢。
  一【衣服】五十非帛不暖。御寒之具较春夏诸衣尤为紧要。然须以轻暖为佳。凡衾褥须置二副。一厚一薄以适寒暖之宜。即冠巾袜履。亦须有二以备更换。
  一【侍容】侍父母之侧。无戚容。无怨容。无惰容。无庄容。无思容。无昏忽之容。无不足之容。无高声。无叱咤之声。无直言。无费解说之言。无犯讳之言。
  一【启告】乐事快言。忧事徐言。怒事笑言。悲事疑言。骇异之事平言。恐惧之事。可以不闻者勿言。
  一【从命】人子事亲。毕力尽志。凡有所命皆从之。无强以拂其意。
  一【悦心】气血调于欢喜。疾病生于恼怒。寿亲之道无他一悦字尽之矣时花新果。异物奇观。好书名画有得必献可助一乐
  一【出入】必行之路。地坳则覆之。地凸则平之。地滑则沙之。升高下下则扶掖之。远行则子弟从之。夜归则操炬以迎之。
  一【同人】亲有所爱乐之人。趋治具。无厌色。父母所最爱者。子女之子女也。父母欲施之衣食。则食之衣之无怨言。无后语
  一【仆御】亲之近侍。以柔顺勤谨者为之。否则易之。必得人而后巳。
  一【告面】礼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人子出入而不禀命于父母则意中无父母。目中亦无父母矣。犯尊犯齿之端。皆由于此。子弟所宜切戒。孝经曰。居则致其敬。
  一【承志】甘旨日给。是谓能养而尤以善承亲意为主不然、饮食供奉之闲。亲心时有戚戚焉。其养又安足道也。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经云、养则致其乐
  一【谏过】亲有错履。无遽言。无尽言。无当人而言。乘时乘机设言以悟之。 亲有激怒。从其怒以缓之。怒平、顺言以醒之。失礼于人者。阴为逊谢之。
  一【救难】或居官坐罪。或远出遭殃。或因干涉累身。或以兵火受险皆难也。此在他人尚当救护。亲有难而不救。则禽兽不若矣。人子不幸遭此。毋畏祸。毋过激。必以全亲为上策。
  一【祈寿】父母俱存。天伦乐事。然去日苦多。来日苦少。既可喜。亦可惧。孝子所以有祈年之愿也。爱亲者果有减巳益亲之真情。至诚感神。鲜有不应。
  司马温公居家杂仪曰。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