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禮舍利塔儀式

 清 弘贊編

禮舍利塔儀式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編

  梵語舍利。亦云室利羅。又云設利羅。乃梵音輕重之詳略。華言靈骨。是釋迦如來遺身。大如麻豆粟粒。瑩粹絕倫。色具三種。於一色中。能現種種光明。其骨者色白。髮者色黑。肉者色赤。菩薩羅漢。皆有三種。若佛舍利。槌擊不破。弟子舍利。槌試即碎。良由如來於無量劫中。戒定慧熏修所成。甚為難得。百劫千生。難可值遇。昔者如來示般涅槃。以大悲力。自湧三昧之火。碎金剛體。為末舍利。施諸眾生而作最上福田。一瞻一禮。滅無量罪。生無量福。一香一華。永作三乘道因。但今時禮敬。罔諳教法。多乖儀則。唯知稱名。不曉讚德。然稱名。但聽其名。寧識其智之高下。讚歎。即具陳其德。名乃體德之弘深。德本顯名之所實。本行經云。正使化無數億人。皆成辟支佛。若人百歲。四事供養。功德甚多。不如有人。以歡喜心。一四句偈讚歎。功德無量。又善戒經云。以四天下七寶。供養於佛。復有以欣重心。讚歎如來。是二福德。等無差別。文殊菩薩說偈歎佛云。我禮一切佛。調御無等雙。丈六真法身。亦禮於佛塔。生處得道處。法輪涅槃處。行住坐臥處。一切皆悉禮。諸佛不思議。妙法亦如是。能信及果報。亦不可思議。能以此伽陀。讚歎如來者。於千萬億劫。不墮諸惡趣。是故西天凡所禮敬。盛興讚頌。然經論中。教用諸佛菩薩。所說之偈。以為讚歎。恐自智識未充。見聞不廣。詞義失旨。至於事理有違。今此特及經論中偈頌讚禮。其所未備者。謹述諸經之義。結而為頌。以伸讚詠也。條列六法。初香讚。二持呪。三修供養。四讚禮。五讚歎旋繞。六發願回向。

○香讚

(如常可知)。

○持呪

(大悲呪心經。或兼十呪。若祝延。隨時當作)。

○修供養

(若眾同禮。首者唱言)。

  一切恭謹(一者普及之詞。切者盡際為語。在身為恭。在心為謹。即束身翹仰。尊賢重德曰恭。肅心虔敬信念專注日謹。唱已。禮三寶。稱云)。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如是一禮已。燒首獻眾名華。首者唱言)

  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願此香華雲  徧滿十方界  一一諸佛土  無量香莊嚴  具足菩薩道  成就如來香

  (唱已。能觀想五塵供養大善。若自禮。不誦上香讚呪。亦得。即從此香偈起。或眾同禮時。誦如常香偈隨意。但改天仙為諸獨覺仙。或諸持明。皆可也)供養已。一切恭謹。

○讚禮

(先申讚歎。次稱德號)。

  稽首一切出世間  三界最尊功德海  智者能燒煩惱垢  正覺我今歸命禮

  一心頂禮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諸佛

  稽首能拔生死險  普竭憂惱貪癡海  破彼塵勞罪業山  我今歸禮妙法寶

  一心頂禮十方盡空虗界一切尊法

  稽首一切佛稱讚  八正萬行作莊嚴  無為定慧漸圓明  我今歸禮聖眾寶

  一心頂禮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賢聖僧

  我今稽首法身佛  無喻難思普徧智  充滿法界無障礙  湛然寂靜無等等  非有非無性真實  亦非多少離數量  平等無相若虗空  福利自他亦如是

  一心頂禮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我今稽首報身佛  湛然安住大牟尼  哀愍化度菩薩眾  處會如日而普照  三祇積集諸功德  始能圓滿寂靜道  以大音聲談妙法  普令獲得平等果

  一心頂禮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我今稽首化身佛  菩提樹下成正覺  或起變現或寂靜  或復往化於十方  或轉法輪於鹿苑  或現大光如火聚  三途苦果悉能除  三界無比大牟尼

  一心頂禮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世尊

  百劫熏修功已滿  三祇樹德體中圓  藍毗尼園降聖質  九龍敬浴吐香泉

  一心頂禮藍毗尼園中示現降生釋迦牟尼世尊

  菩提樹下跏趺坐  身意寂然安不動  深入那伽金剛定  忽覩明星成正覺

  一心頂禮菩提樹下初成正覺釋迦牟尼世尊

  梵釋諸天三致請  鹿園初轉頻伽聲  陳如首證甘露法  十千天子悟無生

  一心頂禮鹿野苑中初轉法輪釋迦牟尼世尊

  毗盧體性非生滅  為顯真常示涅槃  慧日慈光纔罷照  娑羅雙樹覆金顏

  一心頂禮娑羅雙樹間示大涅槃釋迦牟尼世尊

  白[疊*毛]千重周聖體  眾香樓上炳金棺  寶瓶瀉乳光燦爛  妙德莊嚴身逾堅

  一心頂禮天冠塔邊闍維金身釋迦牟尼世尊

  如來悲願碎金體  舍利流光照大千  八斛四斗非數量  一瞻一禮福慧圓

  一心頂禮分身粟粒舍利釋迦牟尼世尊

  諸王競集諍舍利  梵志善為八國分  各歸本土建浮圖  永作三乘出世因

  一心頂禮閻浮提中八國浮圖釋迦牟尼世尊

  如來滅度百年後  育王出世悟前緣  遍滿閻浮建寶塔  普與人間作敬田

  一心頂禮阿育王所建八萬四千制底釋迦牟尼世尊

  子夜踰城辭愛網  跋伽林下斷青螺  天帝接歸眾車苑  寶建千層窣堵波

  一心頂禮忉利天上眾車苑中如來髮舍利釋迦牟尼世尊

  歡喜園中妙寶塔  中供調御世尊牙  諸天時共瞻敬仰  衰相滅時福慧加

  一心頂禮忉利天上歡喜園中如來牙舍利釋迦牟尼世尊

  諸佛舍利盈海藏  釋師子者復難思  娑竭龍王集眾寶  與諸眷屬立支提

  一心頂禮娑竭羅龍王宮中窣堵波釋迦牟尼世尊

  僧會法師奉吳命  三七晝夜禮殷誠  感佛舍利從空降  五色祥光湧自瓶

  一心頂禮金陵報恩窣堵波釋迦牟尼世尊

  耶舍定中見匡嶽  一峰光湧是金輪  親捧舍利來於此  建立浮圖作寶津

  一心頂禮匡山金輪蜂上窣堵波釋迦牟尼世尊

  大地眾山奇勝處  鼎湖秀出寶蓮峰  雲駢樹舞浮圖現  萬古舒光福粵中

  一心頂禮天湖山中青鐵浮圖釋迦牟尼世尊

  象林福地銀河繞  紫氣騰光湧瑞蓮  靈石飛來成寶塔  人天從此建津梁

  一心頂禮寶象林中瑞石浮圖釋迦牟尼世尊

  (若後有建立如來舍利塔者。當入此間禮拜。惟論建立之前後。勿論塔之優劣勝負。皆同一如來舍利故也)

  如來大誓運無窮  德相巍巍寶塔中  八面玲瓏光眾色  法華會上湧虗空

  一心頂禮過去多寶如來分身諸佛世尊

  眾德嚴身非數量  光明遍照過十方  三世如來無與等  恒施眾生大慈航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世尊

  世界猶如淨滿月  佛身光徹若瑠璃  普施甘露息眾苦  十二大願應羣機

  一心頂禮東方滿月世界藥師琉璃光世尊

  大士久成等正覺  成熟有情居兜率  晝夜常轉不退輪  龍華三會度無極

  一心頂禮當來下生彌勒世尊

  三世如來之導師  智願廣大難思議  無邊剎海為國土  當來普現善逝尊

  一心頂禮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六牙白象為寶座  諸度萬行作嚬呻  華藏世界稱長子  十方剎土現全身

  一心頂禮普賢菩薩摩訶薩

  寶冠頂佛因帶果  過去法明天人師  悲願運為千手眼  照護羣生不失時

  一心頂禮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頂上寶瓶現佛事  一毛孔中見十方  舉足震驚諸國土  普攝淨人歸樂邦

  一心頂禮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悲願初從救親起  分身徧度孰能量  地獄未空不成佛  我今稽首大誓王

  一心頂禮地藏菩薩摩訶薩

  頂上寶珠金光耀  滅除眾生罪如空  我今稽首懺摩主  三障頓消福慧融

  一心頂禮虗空藏菩薩摩訶薩

  六度萬行為瓔珞  八正四智以瑩儀  遊戲如來華藏海  恒與眾生作導師

  一心頂禮遍法界虗空界一切海會菩薩摩訶薩

  德相端嚴如金聚  頭陀苦行自終身  親傳如來正法眼  雞足山中待慈尊

  一心頂禮大德摩訶迦葉波尊者

  得度身先八王子  楞嚴會上證圓通  弘揚律教毗尼藏  佛法由斯住世隆

  一心頂禮大德優波離尊者

  多聞眾中稱第一  證道身離四威儀  結集如來正法藏  永作人天度世師

  一心頂禮大德阿難陀尊者廣及十方三世一切聲聞緣覺聖眾

○讚歎旋遶

(偈出大金光明經)。

  佛面猶如淨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目淨修廣若青蓮  齒白齊密猶珂雪  佛德無邊如大海  無限妙寶積其中  智慧德水鎮恒盈  百千勝定咸充滿  足下輪相皆嚴飾  轂輞千輻悉齊平  手足縵網徧莊嚴  猶如鵝王相具足  佛身光耀等金山  清淨殊特無倫匹  亦如妙高功德滿  故我稽首佛山王  相好如空不可測  逾於千月放光明  皆如焰幻不思議  故我稽首心無著

  南無娑娑世界。三界大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念千聲百聲。或遶三帀七帀百帀。隨意多少。念已。胡跪稱云)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各三稱)

○發願回向

(凡修諸善事。皆須發願迴向。若不迴向。所作之善。得少許功德。云何迴向。謂迴自所修善根。向於三處。即實相。菩提。及與眾生。由此迴向。能除著有。及慳悋心。以迴向少善。徧入三際。如滴水投海。猶聲入角。則能遠遍。云何發願。謂對治無決定心。喜退屈障。若不發願。志無所措。行無所歸。然其迴向發願之文。諸經俱出。或詳或略。皆不離於五法。所謂禮拜懺悔。隨喜。勸請。發願。迴向。願雖不一。而不出四弘。十大願王。今據行願品中。頌十大願王。其文詳廣。恐誦者憚繁。茲時流通諸經日誦本。略去第八第九願。於勸請開出二願。其五法缺彼稱讚。今當依文誦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詞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  妓樂塗香及傘葢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悉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惟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願將以此勝功德  迴向無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諦融通三昧印  如是無量功德海  我今皆悉盡迴向  所有眾生身口意  見惑彈謗我法等  如是一切諸業障  悉皆消滅盡無餘  念念智周於法界  廣度眾生皆不退  乃至虗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  願今迴向亦如是

  (或誦怡山文亦得。誦訖。禮拜隨意。次當結讚云)。

  如來舍利。眾德斯圓。光流剎土遍三千。與世作福田。瞻禮翹勤。慈濟廣無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讚已。三自歸畢)。

禮舍利塔儀式(終)

  附

造塔功德經云。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若此現在諸天眾等。及未來世一切眾生。隨所在方。未有塔處。能於其中建立之者。其狀高妙。出過三界。乃至至小。如菴羅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猶如針等。所有輪葢。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猶如棗葉。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舍利。髮。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下至於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終之後。生於梵世。於彼壽盡。生五淨居。與彼諸天等無有異。爾時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說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審如來四句之義。惟願為我分別演說。爾時世尊說是偈言。

  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  因緣盡故滅  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為法身。若有眾生解了如是因緣之義。當知是人。即為見佛。甚希有經云。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此南瞻部州。縱廣七千由旬。東勝身州。縱廣八千由旬。西牛貨州。縱廣九千由旬。北俱盧州。縱廣十千由旬。如是四州。所有或甘蔗林。蘆葦林。竹林等。乃至稻田。胡麻田等。畟塞充滿。無有聞隙。如是假使徧四大部州。或須陀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緣覺。畟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林等。若有一家。於彼聖眾。盡形恭敬。承事供養。奉施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諸資緣。於彼一一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飾。塗香末香熏香華鬘。上妙旛葢。寶幢音樂。燈炬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復告阿難。且置四大部州。天主帝釋。有大層臺。其臺有八萬四千眾妙寶柱。一一寶柱。籠以種種天青瑠璃妙寶珠網。布以金沙。灑以香水。此臺復有周帀八萬四千眾妙寶牕牖。一一牕牖。垂以種種天青瑠璃妙寶珠簾。布以金沙。灑以香水。此臺復有八萬四千眾妙寶廠。一一寶廠。覆以種種天青琉璃妙寶珠網。布以金沙。灑以香水。假使若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造妙層閣。高廣嚴麗。以天帝釋妙寶層臺。奉施四方大德僧眾。汝意云何。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爾時世尊告阿難曰。且置四洲。及天帝釋大寶層臺。假使若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百千俱胝層閣。高廣嚴麗。皆如帝釋妙寶層臺。奉施四方大德僧眾。復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於諸如來。般涅槃後。起窣堵波。其量下如阿摩洛果。以佛舍利。如芥子許。安置其中。樹以表剎。量如大針。上安相輪。如小棗葉。或造佛像。下如[麩-夫+廣]麥。以前福聚。比此福聚。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亦不及一。何以故。阿難。如前福聚。其量雖多。然不及者。為諸佛如來。於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無量勝戒定慧。及以解脫。解脫知見。皆圓滿故。如來無量慈悲喜捨。十方六趣。教化神通。皆圓滿故。如來無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及餘功德。皆圓滿故。以是當知。造佛形像。及窣堵波。所獲福聚。不可思議。不可比喻。我今欲令諸眾生。於如來所。無倒恭敬。種諸善根。長夜獲得利益安樂。速成無上佛菩提故。

  昔康國。僧會法師。初至建業。吳主孫權。未信三寶。令求舍利。有感。當立塔寺。僧會望空禮拜。三七日。遂感舍利入銅瓶。五色祥光衝天。吳主手執銅瓶。傾銅盤內。舍利便衝盤即破裂。火燒椎試。俱不能損。遂興佛法。又多聞長子名那吒。甞以佛牙贈宣律師。

  太祖皇帝。疑非真牙。以火煅之。了然不動。遂成願文。太宗皇帝聖製頌曰。

  功成積劫印文端  不是南山得恐難  眼覩數重金色潤  手擎一片玉光寒  鍊時百火精神透  藏處千年瑩彩完  定果熏修真祕密  正心莫作等閑看

  真宗皇帝聖製偈曰。

  西方有聖號迦文  接物垂慈世所尊  常願進修增妙果  庶期饒益在黎元

  仁宗皇帝御製贊曰。

  三皇掩質皆歸土  五帝潛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誇是聖  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軀祗見空遺冢  何處將身示後人  惟有吾師金骨在  曾經百鍊色長新

  徽宗皇帝。崇寧三年重午日。嘗迎請釋迦佛牙。入內祈求。舍利感應。隔水晶匣。出如雨點。神力如斯。嘉歎何已。因以偈贊曰。

  大哉釋迦文  虗空等一塵  有求皆赴感  無剎不分身  王瑩千輪在  金剛百鍊新  我今恭敬禮  普願濟羣倫

釋義

三祇

  梵語阿僧祇。此云無數。如來於三大無數劫。修行六度萬行。功滿方成正覺。

藍毗尼園

  在迦毗羅國宮城外不遠。摩耶夫人。平旦與諸彩女入園遊觀。夫人見無憂華。舉右手摘之。佛即從右脇出。墮七寶蓮華上。四天王。以天妙繒。接太子身。天帝釋捧金盤敬浴。九龍吐妙香水。亦浴太子。

那伽金剛定

  經云。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非小乘人所入之定。菩薩最後於菩提樹下。入金剛定。破見思習氣塵沙之惑。而成正覺。

菩提樹

  此云道樹。佛坐具下成道。故以名焉。樹在中天竺。摩竭陀國。尼連禪河側。

梵釋諸天

  如來既成正覺。思惟眾生根鈍。不堪受法。聞法生謗。致墮三塗。故寧不說。即欲入涅槃。梵王帝釋。及四天王。知佛心念。遂至樹下。慇懃三勸請如來。轉妙法輪。佛既受請。即往鹿苑。為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憍陳如首證道果。十千天子。亦悟菩提。此諸天子。乃如來昔為流水長者子之時。所放十千魚。盡皆生天。今復首得聞如來正法。而得道果也。

鹿野苑

  古王施以養鹿。因以為名。在波羅奈國。都城東北十餘里。諸佛皆於此轉法輪故也。

頻伽聲

  梵語。伽陵頻伽。此云妙聲鳥。此鳥聲。若天若人。一切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故稱佛音。如此鳥聲也。

涅槃

  此云圓寂。謂萬德俱備名圓。諸障永滅名寂。如來教化眾生緣畢。故入涅槃。復於餘處眾生有緣者。即現身而為教化利益之。

裟羅雙樹

  此云高遠。其樹似槲。林中四雙八隻特高。如來於其間示般涅槃。此林在拘尸城西北去三四里。渡河西岸。

白氎

  音牒。細布也。其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纑。取織為布。甚輕軟白。故名白氎。如來入涅槃已。王臣以無價白氎千張。纏如來身。入金棺內。天人持眾妙香。積為高樓。焚如來身七日。天帝持七寶瓶。盛乳注火令滅。開棺見氎。唯留內外一雙。餘皆灰燼。得舍利八石四斗。或云八石六斗。天帝先取佛右畔上一牙。還天起塔。恭敬供養。

天冠塔

  乃過去世如來為轉輪聖王。解寶天冠。安置辟支佛塔處。今如來於塔邊焚身。塔在拘尸城北渡河三百餘步。是最勝妙地。今若有人至誠虔心於此地禮拜。常求得舍利。故玄奘義淨法師等。往天竺。皆有舍利帶回。昔隋文帝時一梵僧進舍利十三顆。每州縣無塔者即與舍利一顆。敕大臣同一僧往建塔。每舍利入塔晨。必現祥瑞。天下州縣建塔已畢。其十三顆尚在帝掌中。故曰八斛四斗非數量也。

闍維

  或云荼毗。又云涅疊般那。此云焚燒。

梵志

  梵者。淨也。梵語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乃四姓之一。其種自謂從梵天口生。故以為姓。時天龍共諍舍利。即作三分。一諸天。二龍眾。三與人間。七國亦嚴兵至拘尸城諍取舍利。有梵志名突路拏。持瓶分人間一分為八分與之。各持歸本處起塔供養。其諍遂息。梵志亦將瓶還本聚落。建塔供養。

八國

  一拘尸。二波波。三遮羅博。四阿羅摩。五吠率奴。六劫比羅。七毗舍離。八摩揭陀。阿羅摩國。所得舍利。龍王已取還自宮中。各興塔供養矣。

浮圖

  或作浮屠。又云窣堵波。又云數斗波。又云支提。又云制底。又云塔婆。略云塔。此翻為可供養處。又翻為滅罪生福處。又翻高顯。又翻為聚相。謂如來福智聚集所成。實表河沙之德。遮酬塵劫之勞。人天瞻仰敬禮。獲無量福。若無如來遺身舍利。當安如來緣生偈頌。置中供養。名法身舍利。凡造佛形像。及塔。安此偈頌。得福弘多。由是諸經中。廣為讚歎。利益不可思議。或置百千印經。及無垢淨光陀羅尼。或安餘經呪等。亦得。

閻浮提

  此云勝金洲。新云贍部洲。此洲之北。有大樹王。名贍部。因樹以名洲。樹下有金沙。色帶紫焰。故譯為勝金。又其樹果。汁赤如紫金色也。

阿育王

  此云無憂王。昔者如來在世。彼為童子。於路戲沙。遇佛。即以沙為飯。用獻如來。佛摩其頂記曰。我滅度後百年。此子作鐵輪王。統贍部洲萬國之地。大興佛事。彼後出世。聞如來記。乃開七塔。取舍利。使鬼神遍閻浮提。起八萬四千塔。興隆三寶。大作佛事。此東震旦。有一十九所。寧波者現存焉。

跋伽林

  是諸仙人修苦行處。去城一百餘里。時淨飯王。知太子七日內必出家。遂率兵馬圍於城外。太子夜半乘馬。四天王捧馬足。越城至此林。見林寂靜。心生歡喜。以劍自斷其髮。天帝接歸天上起塔。

青螺

  如來髮紺青色。右旋如螺。

眾車苑

  此苑在忉利天善見城外東。諸天入此。隨天福力。有種種車現故也。

歡喜園

  此園在忉利天善見城外北。微妙五欲。雜類俱臻。觀者無厭。帝釋於園中立佛牙塔。今震旦有二佛牙。一是那吒太子。送與唐宣律師供養。一是永樂興丘往南天竺外師子州。請還宮中供養。

調御

  此如來十號之一。名曰調御丈夫。謂如來具大丈夫力。能調伏善惡諸眾生。以第一義之法。開示令離垢染。而證得最上涅槃之樂也。

衰相

  天人臨終有五哀相現。即自知命當終。一衣服垢穢。二頭上花萎。三腋下汗流。西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若能至心歸命三寶。還增天福。衰相即滅也。

娑竭羅龍

  大海中深萬由旬。城郭宮殿。皆七寶成。娑竭羅龍王宮。縱廣三千由旬。有種種華池流水園林瓔珞莊嚴之具。有八十億許諸大龍王宮殿。各別不同。有過去諸佛舍利寶塔。滿彼宮中供養。

釋師予

  如來說法。萬類歸心。故稱佛為人中師子。

耶舍

  梵語佛駄耶舍。此云覺名。天竺人。在定中見此方匡廬金輪峰。放五色光。故特齎如來舍利至。躬自負鐵。於峰上建塔。以舍利藏中。耶舍本羅什法師之師。姚秦符堅。請譯經律論畢。復還天竺。至明天啟年間。禪僧半偈。見塔將朽。欲鑄新者易之。使工發故塔。人力既疲。不覺破其盛舍利之玻璃瓶。乃以金瓶拾還著中。其餘土。僧眾誠心向禮拜求之。見有光明拾之。或得三顆五顆。各持以供養。然其所修此塔之歲。一山松子盡結為塔。今鼎湖山及寶象林者。皆彼分出。

鼎湖山

  亦名天湖。別出一峰。眾山環遶。猶如蓮華。故舊名日蓮華洞。開剏於崇禎癸酉歲。在粵東端州之東北。院內建鐵浮圖。高一丈四尺。以如來舍利藏中。

瑞石浮圖

  石出端水星巖。其質瑩潔如白玉。通身鏤華。六面玲瓏。高一丈八尺。以如來舍利瘞中。其石始覔鐫工。是夜石從山頂飛下。眾咸驚歎。故以瑞石為名。其地河回數十曲環帀。於未建塔前。有紫氣祥光衝天如晝。卿人咸訝之。及建寺工竣。辰旦有紅蓮華現於簷前。大七八尺。光焰四發。緇素同嘉焉。舍利入塔日。乃驚蟄之前。時值亢陽。感黃蝦蟇大如碗。蹲內階上。頭朝舍利。竟日不動。緇素數百往來。任之附捋。莊子所謂蝦蟇龍也。是日井水變清如泉。嗣後凡營齋供塔之日。其水即清。識者以為非龍神之力莫能。遂名之曰聖井。塔坐嶺南。廣州。南海。麻奢聚落。寶象林。瑞塔寺。後殿供養。

兜率

  具云兜率陀。新云覩史多。此云憙足。亦云知足。謂於五欲知止足故。又後身菩薩於中教化。多修憙足定故。是欲界第四天也。

嚬呻

  上音貧。下音身文殊師利 此云妙德。又云妙吉祥。乃三世諸佛之師。已過去無量劫成佛。號龍種上尊王如來。今現居北方常喜世界。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又未來成佛。號普現如來。

善逝

  是妙往之義。謂如來正智。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往佛果。故號善逝。乃如來十號之一也。

普賢

  梵語三曼跋陀。此云普賢。亦云遍吉。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又以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諸佛若不修普賢三密行。得成正覺者。無有是處。

懺摩

  此云悔過。謂容恕我罪也。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慚者慚於天。愧者愧於人也。

三障

  煩惱障。業障。報障。

八正

  此是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謂此八法。不依偏邪而適至涅槃故也。

四智

  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雞足山

  三峰仰向。狀如雞足。尊者捧如來衣入中寂定。以待慈氏世尊。三峰遂斂。山在中天竺摩揭陀國。

毗尼藏

  即律藏。乃三藏之一也。

  音柯。乃瑪瑙潔白如雪者。

  音網。是車輪外圍也。

轂輻

  上音谷。下音福。乃車轂輻所奏也。三十輻共為一轂也。

妙高

  梵語須彌也。四寶所成曰妙。出眾山上曰高。

忉利

  此云三十三。是欲界第二天。帝釋玉皇所居也。

  音意。埋也。藏也。

蝦蟇

  上音遐。下音麻俗作蟆。一名蛙蛤。小者名蛙。大者名蛤。元兩種不同。故嶺南俗呼為蛤。色有青黃黑。乃水族蟲。

  音盧。布縷也。

菴羅果

  此果多華少實。葉似柳。而長一尺。廣三指。果似桃而非桃。似奈而非奈。底鈎曲。生熟難辯。元有兩種。小者生青熟黃。大者始終青色。西國王園多植。故彼呼為王樹。

由旬

  一由旬。四十里。

  音敞。屋無壁也。

阿摩洛

  亦云阿摩落迦。此云餘甘子。嶺南有之。大如小奈。□□黃。味類橄欖。食能除風。天竺以為藥果。

藍毗尼

  藍或作嵐或作流彌尼華言解脫或云斷亦云滅。

○附供齋讚

(若有齋獻供。當在午前。佛不過午食也。供時。或在未繞佛之先供。或在禮畢方供。皆得。其供齋儀。如常可知。供畢。結讚曰)。

  僧祇功就。三德圓彰。慈芳末代作津梁。人天共歸仰。簋饌斯張。藉此出夢場。

  禪悅藏菩薩(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