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八識規矩頌注
清 行舟註
八識規矩頌注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只為真性不明。便生許多妄性)。眼耳身三二地居(誰能少得這個五識)。徧行別境善十一(果然許多妄想)。中二大八貪嗔癡(妄想到這極處)。五識同依淨色根(本來元自清淨)。九元七八好相隣(爭奈被他所擾)。合三離二觀塵世(除非就向五根中看破他根的用處)。愚者難分識與根(却誰曉得這個)。變相觀空唯後得(若能使識不著緣擾。還只救得一半)。果中猶自不詮真(佛果位中不說他到極處)。圓明初發成無漏(這個纔是轉識成智)。三類分身息苦輪(將五識還他妙用度生矣)。
奘師五識之頌。其大意言。五識落于六根門頭。而照境處。此時比非二量猶未行。不過現量分別。偶爾現起。然非悟人境界。便隨緣惑。所以纔動念。便要走入八萬塵勞網裏。徧行別境及二十煩惱等。不俟六七八識比非橫行而已。知其現量時。無數心頭起滅。阿誰能免。先佛云。汝暫舉心塵勞先現是也。此時藥以針病。如何下手。亦就五識中。觀他三何以合。二何以離。且識在根中。根在識中。識畢竟向甚處起。向這裏著得一眼。分得清楚。這便是悟的消息也。若只變想觀空。猶被觀門縛定。縱有見識。亦止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到不得妙覺田地。只是悟一悟。使五識初發時。便悟得圓明初發。豈但起過二地。吾知三類分身的道理。即今直下承當而有餘矣。
性境現量通三性
這個三性。政是不覺境界。善性著落在白業。惡性著落在黑業。即被因果所束。不得自在。即非善非惡。似乎凝寂然。政墮在無知迷悶中。無記之病。第一可悲者。頑空斷見無想三報。每每無記者受之。故淨智妙圓。體自空寂。方為究竟。若單單空寂。便是無記也。這三性雖通于現量。而現量實因于性境。何以說境是性境。良以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淨明移界地。于指端月光現。清水于室內。烏芻瑟摩之。徧身是火。琉璃光之滿體皆風。豈非境是性境乎。但未曾向境中徹底悟破。則對境而忽生善生惡。皆被境轉。即嘿嘿對境。不知境之落處。人在三界中。不知三界是甚物。未思出離。似鱉在甕中竟不知甕是何物。縱能癡癡較量。總無智慧。墮在無記性而已。若能如靈雲之覷破桃華。洞山之悟影于流水。何至被現量作主。而通三性乎。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這五識與五塵合。誰人能免。此欲界內。有五趣雜居地。即第一地也。其中人有睡眠。有飲食。有婬欲。五識俱全也。惟色界初禪。曰離生喜樂地。即二地也。其中天人常多在定中。厭此段食故。雖有鼻實不著香。雖有舌實不著味是五識減臭舌二識也。然鼻舌二識實在。進之而色界中。還有三地。所謂三禪也。進之而無色界中。還有四地。所謂四空也。以上共九地。而初地天人五識猶濁。自二地以至九地。五識漸清。終未至識性無漏也。然天人作佛。如菜作虀。切勿以我輩下劣之凡愚。而反輕遊戲天宮之菩薩。
徧行別境善十一
徧行有五。以無量劫來迷成業識種子。譬如潛淵魚。鼓波自涌。是為作意。引心趣境。是名為觸。含受不捨。是名為受。能令前塵影子恍然面前。是名為想。微細不斷苦心搜索。是名為思。此乃造善造惡的。這一念最為微細處也。總從著一境處。動念作意。便觸境受境想境思境。無不至也。此個著境。徧于八識九地一切時。故云徧行也。別境有五。謂於所樂境。希望欲作。名曰欲。於境決定知其可作。不能已也。名曰勝解。於可作境。令心分明記取。名曰念。於所觀境。專注一心。名曰定。與禪定之定不同也。於所作境。了然不疑。名曰慧。與般若之慧不同也。總從著一念處。這一個念。斷然放不過。便為欲。為勝解。為念。為定。為慧。成識性之窠。此與境所緣者不同。故云別境。善十一者。上言徧行別境。此乃起業之心。猶未造作。至于善十一。則竟成業矣。一曰信。二曰慚。三曰愧。四曰無貪。五曰無嗔。六曰無癡。七曰勤。八曰安。九曰不放逸。十曰行捨。十一曰不害也。五識現量。似未造作。然業性純熟。即偶爾動一念處。不動在善邊。定動在惡邊。動在善則十一之善業。凡具五識者。必不能免故。併及此令悟唯識性者。知得善業分數。方不離善。却不著善。則行一善業。非行梵天之功積。直是轉普賢之悲願耳。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政是作惡之業也。惡業共有二十六。根本煩惱有六。謂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從根生枝者。隨煩惱有小隨十。謂忿。恨。惱。覆。誑。謟。驕。害。嫉。慳。無慚。無愧。此二為中隨。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此八為大隨。言小中大者。以其作一業。止成一業。名小。如慚必近于愧。是一業而兼引二業也。名中。作一業而能徧諸染心。名大。是以小隨之業重。而反以為小。大隨之業小。而反以為大。蓋因根本。纔生枝葉。茲惟識所重。在念慮上看耳。今五識略小隨。而止言中二大八者。以五識相應。獨此親也。是對二十六種煩惱中。有中二大八。併貪嗔癡。共一十三種。若能悟明識性。婆須之善婬。無厭足之善嗔。調達之善妬。以至三車之善貪。南泉之善殺。佛耶魔耶。善耶惡耶。其為不思議之境界耶。
五識同依淨色根
根有浮塵根。四大色也。勝義根潛于四大之中。而愚者難見也。如眼盲矣。而見性在。耳塞矣。而聞性在。名為勝義根。故論本來圓明身元空寂。所謂究竟涅槃也。智變為識。識滯為根。所以被無明拘碍。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還栖托。其中下凡。固不能離浮塵根。即中陰身。亦有形狀。無想天終有壽命。推之無色界天人。直至四空地者。仍有色質。蓋能空識業。不能空識性。即形根有粗重者。有輕安者。有非有非無能變動者。然終不能出九地之界。以其帶無明之識。而以識蘊根也。唯大悟大士。其報化二身。亦是淨色根。却三身一體。面目難尋。故普眼不見普賢之身。文殊不覿迦文之面。以至普化之搖鈴。騰驤何地。達磨之攜履。棲泊何天。其月穿潭底水無垠乎。是謂五識同依淨色根也。乃愚者僅認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為可笑耳。
九緣七八好相隣
五識同依淨根。而緣以染之。遂覺八識次第。各有所緣。故頌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如眼識具九緣。一空。喜空隙之空也。二明。乃日月燈也。三根。即本根也。四境。即所見者也。五作意。即徧行五中之作意也。六分別依。乃第六識也。七染淨依。乃第七識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識也。九種子緣。謂眼識親生種子也。人祇知眼能見耳。不知所以見者由諸緣所引。而實由六七八識妄見分別之所生。故一識迷。而識識盡迷。一根悟而根根齊悟。即此義也。迦葉之覷著蓮華。雪欽之刺破古栢。其緣起無生乎。耳識唯從八。除去明緣也。鼻舌身三七。俱除空明二緣也。後三五三四。言後六七八識。有五緣三緣四緣也。第六識具五緣。一根緣。即末那七識。二曰境緣。即十八界也。三曰作意緣。即徧行中之作意也。四曰根本緣。即第八藏識也。五曰種子緣。即本識親生種子也。七識具三緣。一曰種子緣。即本識親生種子也。二曰作意緣。徧行中之作意也。三曰根境緣。即第八藏識。為七識之根。而由此緣于五塵之境也。八識具四緣。一曰根緣。即末那識也。二曰境緣。即種子根身器界也。三曰作意緣。即徧行中之一也。四曰種子緣。乃第八親生種子也。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者。言前念已滅。後念復生。是謂無間緣。九緣加這一緣。是九緣者。為十緣。餘緣例此。大意此識性似人之血脈。周流于肢體。呼吸而諸脈皆轉。所以道。徧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何忍使至寶汩沒緣性間也。
合三離二觀塵世
塵世境也。三二根也。以根照境說離合。如鼻舌身。合中取境。以合方知。眼耳二根。離根取境。以合壞根故也。一喜合。一喜離。根之應用不同耶。識之應用不同耶。畢竟以合而觀世之塵耶。畢竟以離而觀世之塵耶。合離之間。可以會取自家屋裏事。豈可日用而不知。且那律無目而見。賢喜無耳而聽。殑伽非鼻聞香。驕梵無舌知味。空神無身覺觸。還離耶合耶。根耶識耶。吾深有望于智者。
愚者難分識與根
根乃色法。即第八之相分。識乃心法。即第八之見分。此色心不同也。又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此根識之用不同也。外五塵為八識之踈相分。內五根為八識之親相分。故第八與五根。同是無記性。所以五識有隨念分別。而無計度分別。故常混淆而難辨。此根識之性不同也。小乘愚法聲聞。祇知根識互生。不知根之與識。各有種子現行。謂根為生識之緣。則可謂生識。則不可以識。自有能生之種子故也。余謂。離根則無以顯識。離識則無以托根。根識如交蘆。各無自性。則又似分不得。因根有相。因相有見。此識起于根也。因識有根。因根有見。此根起于識也。又似不分不得。故楞嚴辨識性。非他生。非自生。非因緣生。非無因生。畢竟向此生處。悟徹根底。是謂能分識與根也。
變相觀空唯後得
上明五識之有漏。至此轉識成智。則能變八識親分之相。而使之空。亦一分後得智也。蓋以頑空則全無智。偏空則少有慧。所以昔人道。二十空門都不着。一性如來體自同。茲能變相。則眼不着于色。便將二十煩惱等粗惑已無。故非根本智。而有後得智。後對根本而言也。後得智中。即有辨才定力。而實有修證門頭。法見未盡也。
果中猶自不詮真
根本智依心根能親緣真如。後得智依色根有分別。佛果位中。猶隔一塵也。人祇知泰師註。以安慧師言後得智。在前五識。因中既成無漏。變相緣如矣。護法師破之言。見相二分。猶自徧計性。至佛果位。自證分方能親緣真如。豈能變相緣如乎。人即死執因果之分。以為見道。不能證道也。殊不知果熟蒂懸。原以究竟處言也。悟不徹底。豈為究竟。亦豈為悟。悟者即將唯識性。看破十分五識現量。至于徧行別境粗細惑業俱由不覺所染能一覺。而使千年暗室一燈能破。則因即該果海。果即徹因源。是即果中證真也。豈真將心待悟。豈真舍悟覓證。豈真俟化佛來迎。後報易形。打坐入定。方能入果位。得神力耶。故證即攝于悟。真悟即真證。不必執他證位。余祇恐世無悟人也。
圓明初發成無漏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今五識起于第八識含藏種子。元無世累。所謂宿根厚也。由是寄於五根門頭。能令眼識見相時。如迦葉之看破拈華。耳根聞聲時。如觀音之悟破亡所俱不着。修證研摩。第向初發處。忽爾圓明。則即為成所作智。同大圓鏡。一了百了。更無有漏處也。
三類分身息苦輪
化身三類。大根者現大身。中根者現中身。小根者現小身。化身攝于報身。報身攝于法身。但能自見己性。即具足一切身。試問。五識見處。其為三量三性。其為徧行別境。具眾煩惱者。畢竟是個什麼。非可認為相宗法數之所定也。非可認為八識見分之所起也。不可認為累劫無明之所現也。豈不聞。眾生種種幻心。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中。向此直下悟破。則是貪嗔起而涅槃現。妄想生而佛道成。不離殼漏。現無量身。度生息輪矣。
○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若人能了心大地無寸土)。三界輪時易可知(畢竟境從心造)。相應心所五十一(都在裏許)。善惡臨時別配之(各從其類)。性界受三恒轉易(念念不停)。根隨信等總相連(一機所轉)。動身發語獨為最(這是魁首)。引滿能招業力牽(便受感報)。發起初心歡喜地(能破煩惱)。俱生猶自現纏眠(法執猶在)。遠行地後純無漏(心花粲發)。觀察圓明照大千(無法不悟)。
奘師言。六識大意不過一念。明了心似無力量。不能如五識之與相實耦也。然第六識具五識。一定中獨頭意識。二散位獨頭意識。三夢中獨頭意識四明了意識五亂意識。識又具五緣。一根緣。二境緣。三作意緣。四根本緣。五種子緣。以五識五緣。本于三量三性三境。而無業不受。將五十一心所。收括殆盡。是外五根之所見者。俱到六之意頭上。其所見者。分別未止。而七之所執。八之所藏者。又向六之意頭上。分別復來也。則胸中似軸轆一般。轉轉不停。況相續不斷。則豈能剎那清淨乎。故由三性造三受。善受善果之報。惡受惡果之報。非善非惡平平受無記之報。是造引業滿業。俱六為之根也。除非無想與滅盡。睡眠與悶絕。意識偶不行。然而根終在也。必須初獲聖性。具證二空。到初極喜地。而由此具淨戒至離垢地。具勝定至發光地。生妙慧至焰慧地。俗難奪至難勝地。住緣起智。至現前地。離功用越二乘。至遠行地。則初地俱生我執。到此盡破。是舉三量分別者。反成妙觀察智。而覓三受業報。了不可得。豈非行人大受用境界也。要之如何是觀察圓明。莫非觀門對治乎。是仍法執也。莫非使一念不起乎。是仍意根卜度也。作種種見解。搜索意根。是謂船橫野渡含秋碧。棹入蘆花照雪明。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性三量易解。而三境細推之。境以性者。如功德之淨水。隨身之宮殿非性所造乎。性境有二。一根塵實定果色。由八識同分妄業所造。二智由根本能緣如。亦是此境。所謂凡聖同居土也。帶質境有二。質主也。外境質中。如茶是水。為主之類也。帶者言此非有。從彼帶過來見。是外染者也。帶到身上。渾身造作。如為一個青蚨。百千奔馳。凡身所着之境。俱名帶質。故帶質通情本。以為有情之所粘滯者也。一似帶質。即此六識能將前塵境。一一明了在方寸。是假相在前。由第六見分所起。是謂似帶質見非真也。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一頭生者。言六識體本來清淨無物。今以妄見所起相分論之。似有一個帶質境。在裏頭生也。二真帶質。指七識而言也。因七識執八識之見分為我。便向五根門頭。一一運為出來。如貪色運出貪色境質來對六。則非似矣。故云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兩頭生者。非單單兩念生也。亦非七識八識兩頭現也。言念念着在色上。自然誠於中形於外。一頭生者。猶是有頭無尾。今則有頭有尾。經傳送識。無不作用殆盡矣。所以云兩頭生也。獨影境有二。一無質獨影。第六緣空花兔角。及過未等所變相分。二有質獨影。即第六緣五根種現。是皆托質起其相分。然不能親甞。不過興見分同種生。亦名獨影。此言六通三境者。五識所見者。六意識不作解時。得境自相。是為性境。緣心心所。乃帶質境。緣無體法。是獨影境。境為所緣。識為能緣。各有其體。性境以不假名言。造作為體。能緣者。除末那識。餘六皆用自心心所為體。獨影境。以第六見分所變假相分為體。能緣即自心心所為體。帶質境。即變起中間假相分為體。能緣者。惟六七二識心心所為體。故頌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明此三境。庶幾塵消覺淨。不但不着境。併不着質。併不着影。方是微塵剎海唯心鏡。遍界花開白玉蓮也。
三界輪時易可知
見分既不清。染成善惡二性所感。將來定受苦樂二報。縱迷昧無知。政出不得這三界的甕子也。定三界之因。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妄想凝而成國土。知覺出而生眾生。若現量既空。比非不生。則三界心盡。是名涅槃。故知三界非能拘我也。我自造三界。其奈之何。善被善業所束。不得自在。惡被惡業所制。不得自在。縱至非非想處。壽盡時仍被劫瞞。何不拶碎虗空。令前後際斷。作出頭天外哉。
相應心所五十一
心本空寂。元無處所。無如覺性不澄。從三量三性中。現出徧行五法。別境五法。善有十一法。根本煩惱六法。隨煩惱二十法。不定四法。是五十一心所也。餘識不能全具。獨大識意。根分別時。即生許多分別之念。是謂別境。其分別者。必生于九地一切境。一切時中之所念。是謂徧行。分別而善也。出不得十一種之善法。分別而惡也。亦出不得二十六種之惡法。縱善而惡也。惡而善也。或愚迷而無知也。或惺惺而有覺也。亦出不得不定之四法。是總在三性三量中發起。亦總在一念不覺時具涵。故見宮女之捧足。便知其失通。聞釧聲之觸耳。便知其破戒。因便知其該果。本便知其攝末。所以意根未悟。豈可輕易動念。先佛云。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謂此故也。根本煩惱六者。謂貪嗔癡慢疑不正見。此六乃二種我法之根本。斷慧命者。唯此為甚。不定四者。謂悔眠尋伺悔。不定者。如作惡之人改悔為善。眠則心極暗昧。此非善惡。名不定也。尋者必作善之心。意言籌量。粗轉為尋。入細為伺。如讚菩薩。初尋後伺。方得妙辭也。如刁訟之人。亦由尋入伺。方得成算。此二法或善或惡。蓋不定也。
善惡臨時別配之
既具業種。於心所自然逢緣便發。每見吉人心善。則語亦善。視亦善。種種俱善。惡人三種俱不善。是善惡諸法。各隨人自己配合也。若是有智主人。功德天黑暗女。二俱不受。
性界受三恒轉易
受雖有三。其實有五也。謂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是也。逼悅身曰苦樂。逼悅心曰憂喜。憂喜苦樂不行時名為捨受。今第六識中。或由黑業而恒轉於欲界招苦受。由白業恒轉于色無色界招樂受。蓋有身苦固為苦。即娛樂之天人。終歸五衰相現。豈真為樂也。有心憂固為憂。即福盡之梵輔。自然煩惱頓起。豈真為喜也。況升沉速轉。芥子虗空。皆我捨命處。是脫骨過須彌山猶未盡。其恒轉之數也。必念起念滅。不離圓寂。世出世間。總是涅槃。其庶幾不為舟行岸移也。
根隨信等總相連
根謂根本煩惱也。隨謂隨煩惱也。信謂十一中之信也。等謂徧行別境不定等也。總相連者。謂身雖受報之不同。未免改形易相。而此業識在五十一心所者。至今不換。或善而善法仍現。或惡而惡法仍現。所謂習慣成自然。不覺不知。墮入魔網中也。
動身發語獨為最
論云。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如潛淵魚。鼓波而自湧。此識有三思。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勝思。餘識所無。故最勝也。然此發語離舌不發。舌又不能自發聲性。究竟向甚處生也。故因識可以識性。因聲可以悟道。如空潭之月。撈摭方知也。
引滿能招業力牽
引者能牽引業也。滿者能完滿業也。有以一業招一果者。有以一業引多果者。報有總別二果。總者如此界總得人身。別者如人身貴賤不同也。夫以六識三量。而現五十一心所。無論下劣凡夫被緣埋沒。學人猶墮結業。菩薩尚隔蘊界。真所謂定業難逃也。除非大悟者。向境緣逆順中。以般若消之。則煩惱菩提。結業解脫。無二般也。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纏目現行。眠目種子。以六識見分與煩惱。打作一團。雖到得初心歡喜地。而俱生我執。俱生法執。猶伏在第六意根中。如眼珠之未離眶也。到得所知障空。俱生猶在。今人通身習氣。自稱悟道。豈非狂禪乎。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俱生我法二執。乃七識所執者。七識無力斷惑。亦仗六識。以雙空觀。破諸執也。茲以悟明見分。歷離垢發光焰慧難勝現前。至此遠行。使所證不淺。則俱生有漏。永伏不起。相應心所。轉為妙觀察智。能說法利生。具大辨才。頭頭上顯。物物上明。其在此乎。今人墮在無記中。得塵勞暫息。自云意根清淨。豈知偷心未死。繫駒伏鼠死水呆禪。何足云也。
○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捏恠多般)。隨緣執我量為非(聽人穿鼻)。八大徧行別境慧(諸業俱生)。貪癡我見慢相隨(四惑尤固)。恒審思量我相隨(果自俱生我執)。有情日夜鎮昏迷(安得不墮生死)。四惑八大相應起(業性不停)。六轉呼為染淨依(牽連六根)。極喜初心平等性(不是帶質有覆)。無功用行我恒摧(不是恒審思量)。如來現起他受用(傳送俱妙)。十地菩薩所被業(法雲普覆)。
奘師大意言。此七識名為末那。以其思量為性相。又名為傳送。以其運動為作用。又名為執持。以其著我為堅固。又名染淨依。以其六識為依仗。所以境非性影。但帶質有覆。所作所用。每為情本之癡。量非比現。第隨緣無記。通根通識。俱為非量之計也。故煩惱有二十六法。而此識惟以現運染穢為性。故與八大相應。不信懈怠放逸。與有覆相合也。無堪任性昏沉也。多囂動掉舉也。多流蕩散亂也。能起煩惱。現前失念不正知也。又與徧行之作意觸愛想思五法相應也。又與別境中之慧相應。以慧即我見也。以此識任運合境。無所希望。故揀欲。此識緣所定事。故揀勝解。此識恒緣現所受境。無所記憶。故揀念。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既不專一。故揀定。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名為四惑。與此相應。忿等十隨行相粗動。此識審細。故非彼俱。中隨二者。唯是不善。此無記故。非彼相應。善十一是淨故。此識染污。非此識俱。此識具三緣。具種子緣作意緣根境緣故。以帶質為境。思量為性。我執為本。則有情日夜不墮昏迷乎。且以有藏識得有末那。有末那故。為六之轉識所依。有六之轉識故。五之現識得依之行也。是七之通根境緣。依彼轉緣彼也。所以六轉呼為染淨依。見七雖有我執。實無我性。可以通六通五。可以隨染隨淨。惟悟之者。善用之也。苟六識能悟入。我法俱除之雙空觀。是於初地初心。轉成無漏者也。此時證得平等智。所作所為。無一法墮于世諦。是帶質有覆。隨緣執我者。俱消釋于平等智矣。則豈不能說大法利羣機哉。
帶質有覆通情本
帶質何以通情本也。試觀身之着色境者。念念在茲。不是心為葢覆。而通情本乎。故無論此界凡夫身為色牽。地居二天則形交。燄摩則勾抱。兜率則執手。變化則對笑。他化則相視。皆是帶質通情本也。然此七識之著情本者。直是帶八識愛根之本質。而生起者也。故葢覆真性實已彌甚。一說因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一是七識所轉。一是八識所蘊。故云兩頭生也。
隨緣執我量為非
現比二量。恒審中亦所起者也。然五根識之所引者。七識為之任運。內六與八識之造者。七識又為之傳送。則隨緣執我者。非量為多矣。如人呌我本名。我即應之。即應之時。口耳身俱動。非傳送識乎。呼我我應。非我執乎。因呼即應。非依彼轉緣彼乎。然此時不著比量計較。非非量乎。由呼而應。非我作主。豈現量乎。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慧屬別境中之慧。貪癡為根本煩惱之二法。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名四惑。又名四煩惱。據此識祇管執持傳送。屬非量無記所攝。因何具足諸惑。葢以此識具恒審思量。能為作意故。亦能著境緣。而為徧行別境。淨法與惡法。無不俱造。不比五識各屬一根。而不能俱轉。不比六識止能空空分別。而不能親甞境界也。是思惟甚細。力量甚大矣。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前五識由現量緣境不常故非恒。由不執我故非審。六識審恒。亦有間斷。唯七識恒常審察。第八識之見分為我。而相應隨從也。如靜坐時。五識現境不打起而無故。靜中忽動一境緣者。此由八識所藏所現之影子也。乃第七識執之而常想。非恒審乎。即以其想者。為散亂為掉舉。不連累六根乎。故六反依此。為主人也。凡此皆以其我相堅固故。恒常審察。即其思量。思量即其我執。我執即七識妄見之識性也。乃迷者不悟。認執我之識神。以為自性。真日用沉迷。無剎那之慧根矣。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夫此七識。具足四惑八大。是真染污識也。然而迷悟由人。苟一念妙悟。使藏識澄清。則七識之思量執持者。俱淨而不染。併六識依此淨而不染也。是七識終無自性。任悟者一轉之矣。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每每七識。與我執俱生。執有我。而與無我差別。執有法。而與忘法各殊。是不平等也。今從初地發心時。不假思惟。不着覺觀。祇將末那之意根一悟破我。直忘功用。盡透法執。是以空合空。以水灌水。覓徧行別境一切心所。了不可得。豈非平等智哉。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我七識之所運轉。既通身是平等智。則不惟利己。還能利他。能令見者聞者。俱得受用十地菩薩根性。上品者。亦受我所被之機矣。如佛現百丈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說施度。現千丈身。坐千葉蓮華。為二地說戒度是也。然縮大為小。化多為一。則即今一微塵。皆為寶王。轉大法輪矣。是時時處處。俱為十地所被之機也。
○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好個記性)。界地隨他業力生(又却無記)。二乘不了因迷執(不悟八識)。由此能興論主諍(具眼方知)。浩浩三藏不可窮(流注生滅)。淵深七浪境為風(無盡因緣)。受薰持種根身器(身世由他)。去後來先作主翁(這是生死)。不動地前纔捨藏(一悟方了)。金剛道後異熟空(悟後境界)。大圓無垢同時發(還他無垢)。普照十方塵剎中(纔了唯識)。
奘師大意言。八識之性。能含藏過去未來緣謝影子。豈是葢覆遮掩得底。且本無善惡性。又屬無記。無奈具四緣。能為徧行作意。遂以一念之妄見者。蘊而為本識之種子。故三界九地性本非有。茲以識造境。還以境眩識。識境相因。牢不可破。皆此識業力成之耳。乃二乘不信有八識。因致大乘論主之諍。豈知論八識之體用。一為能藏之識。以其能含藏善惡種子。二為所藏之識。以其受現行習氣所薰。三為執藏之識。能執七識為我。能執四大不壞。具此三藏。以御根境之緣。是八識為淵。七識為浪。而境風吹浪。則五六七成風浪者。淵豈得清靜乎。境風者眾生之妄見也。若妄見不生。則浪息淵平。八識有何過也。唯境風吹浪。則淵即為波。波波無盡。然則八識受薰。持種而致受根器之界。生死去來之報。非八識誰為之乎。大悟之人。從初地至不動地。其有漏之習氣。看破已透。從作意時。便消釋俱盡。則念念入金剛之定。藏識之捨。異熟之空。由此眼中無色識。識中無色眼。眼識俱清淨。是名無生義。由此耳鼻身意。一一俱轉。打作一個。照前照後。大圓無垢之鏡。則眼政可以見。耳政可以聞。鼻政可以嗅。舌政可以甞。身政可以觸。意政可以分別。末那政可以任用。賴耶政可以攝受。以其為成所作智也。見何曾是眼。聞何曾是耳。嗅何曾是鼻。嘗何曾是舌。觸何曾是身。分別何曾是意。任用何曾是末那。攝受何曾是賴耶。以其為妙觀察智也。即見非見非不見。即聞非聞非不聞。即嗅非嗅非不嗅。即嘗非嘗非不嘗。即觸非觸非不觸。即分別非分別非不分別。即任用非任用非不任用。即攝受非攝受非不攝受。兩頭坐斷。是平等智也。即三智渾淪脫化。絕無心迹。收來總一無垢圓鏡而已。是悟四智于一心。了萬法于八識者之第一義也。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原此識性。實無善惡。不過無記無覆者而已。所以緣非帶質獨影。而染淨諸法。俱不相應也。無奈能作意。引心趨境。則五徧行之中。無垢不藏。所以此識為總報主趣生體。而三界九地。俱由他業力生耳。如乾土不能相握。自成一聚。由水膠等。和彼乾土。方成無記之法。不能成器聚。由善惡業力。方成界地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解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與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唐言執持。以第八能持種子不壞。亦名執持也。小乘堅執六識。不信八識為因緣用。又不信八識為流轉還滅。作依持用耳。由此大乘論主。以十證頌辨之。十證頌曰。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無始時來。以此識與一切法為依止故。與現行法又為依止。此證持種心也。又云。有善惡心。累劫薰習。名為異熟心。招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熱心不應有故。此釋異熟心也。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以前五識業所感者。不徧趣生。以無色界中。全無此故。意識業感。雖徧趣生。而不恒有。唯異熟心。及彼心所。是政趣生也。又契經云。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此能受心唯異熟心。轉識無如是義。此釋受也。契經云。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以轉識如聲風等。無恒持用。惟異熟有恒持用故。立為持壽煖識。此釋識也。契經云。諸有情類。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且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意識。必不現前。六種轉識。行相所緣。必不可知。是散去有心。名生死心。別有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斷。應知即是第八識。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此證第八識心為生死也。又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彼諸轉識。無力恒時執持名色。恒與名色為緣。緣者此第八識。此釋緣也。契經云。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轉識不能執持身命。唯其熟識。是勝食性。此釋依食也。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煖猶在。根不變壞。識不離身。由斯理趣。住滅定者。決定有此流注八識。無想等位。類此可知。此釋滅定心也。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因心而生。依心而住也。此識心淨染也。大意這一念不悟。便為染淨種子。種子或染或淨。差別不同。而念念常不斷。即名異熟。異熟必定趣生。落于界地所攝。即便有執受。不能離身相也。而所以致受必定。以地水火風。搏成息氣之呼吸。名持壽煖因。所以有生相死相也。當其投胎定緣名色。如覩日光而生天。見婬火而生人。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兩不離也。及其受根。決不能離食。是始終成就根緣者。俱八識為之首尾也。所以念念不能離此藏識。即住滅定。而心之在染淨者。根何能空。識何以除也。小乘悟不及此。豈能全證涅槃乎。
浩浩三藏不可窮
執種義為執藏。受薰義為所藏。持種義為能藏。頌云。諸法於識藏。識與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因緣法之無窮者也。然佛法無多子。久遠難得。人直下會取。直下具足。萬古碧潭摸新月。回頭。還在舊樓間。
淵深七浪境為風
浪波元相依。境風所擊。則多波生。五六七皆依八識。為見分所迷。則染淨法。從此無盡。則一識迷。而識識之種子俱不淨矣。何異七浪為境風所擊也。一說八識現種如波。境等四緣如風。若四緣之風。恒擊第八現水。則常起八識現種之波矣。如第七識緣于藏識。即第七識為境緣之風。觸動八識現行之波浪也。若以前七識之現行。熏此藏識。即此現行為境界風。觸動藏識種子。生起現行之波浪也。波浪無盡。故云不可窮。若悟此八識之性。則為華藏界帝網珠矣。
受薰持種根身器
第八識為總報主。能持諸法漏無漏種。所以持種能受前七識所薰。以其具四性故。一堅住性。二無記性。三可熏性。四與能熏和合。根身器界。原為八識所變相分之境故。以心緣心。即此根界。是其所熏所持者也。若以淨眼視之。則此根不啻如唾餘。所以道。見聞如夢幻。三界若空華。
去後來先作主公
人將入胎時。此第八識先來。然後前七種識次第生來。前七種識所造善惡業因。總于八識受其果報。如偈云。頂聖眼生天。人心惡鬼腹。旁生膝盖離。地獄脚板。出此八識後去之象。從染淨而分也。昔人云纔出。胞胎又入胎。聖人觀此動悲哀。幻身究竟無香潔。打破畫瓶歸去來。旨哉言乎。
不動地前纔捨藏
藏即阿賴耶。茲八識以清淨等覺。歷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歡喜地。離垢地。燄慧地。難勝地。遠行地。歷諸地。悟真如心。名不動地。則諸漏俱盡。破諸結使。現量比量。帶質獨影俱空。則內生之我執不行。即證第九白淨識。而藏纔捨也。然必執此階級。方破藏乎。奘師言。前五識曰圓明。初發成無漏。六云發起初心歡喜地。七云極喜初心平等性。八云大圓無垢同時發。曰初心曰同時。是大乘人一念悟入。超過等覺位之階級也。豈真許多淘汰所致乎。
金剛道後異熟空
異熟者。是善惡所引果故。或變異而熟。或異時而熟。異類而熟。名異熟性也。如本來共是佛。我却與佛不同。是業識純熟也。業至熟甘作眾生。不甘作佛。所以八種子一段貪痴。千佛難救耳。惟自肯承當。能信本分事。純以金剛智。破我破法。則煩惱一除。併忘鑽火。將淨法執者。亦與之空矣。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捨藏空異熟。則五識與八識。剎那成清淨覺。更不待第二時矣。良以現識轉識藏識。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為如意珠。即念宛然。似神通藏。絕無隔礙。所以有時以現而引起藏。有時以藏引起轉。有時以轉引起現與藏者。是識識各有種子。而能俱現。是識識各共一種子。而能互現也。余故謂體同用別。即此義也。然根即屬相分。識即屬見分。由見分而相生。由相分而見生。見相無根。同于妄想。妄想本空。原是淨覺。所以明不離暗。識不離性。亘古亘今。人人具足無垢鏡也。唯識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不透頂說破乎。唯識不明。反認是相宗為自性設障。豈不可深悲耶。
據識論。眼前立不得一物。則以多知漢說心說性。何○含血噴人也。當知識識皆有悟門。密以金針。引我合筍。如所謂徧行別境。併善十一。煩惱二十六者。放眼看來。畢竟是個什麼。不得以法塵影子。便認作自己茶飯也。如以為胸中似有一物相似。畢竟捨不得。亦須放開眼。看他體段。畢竟存躲在甚處。一一看破。真不值我一笑矣。故余謂。百億塵勞及微細命根。何殊網中吹氣。匣裏藏聲。乃愚者執等妙二覺。以修汰死法。束制行人。縱令有悟。不縛手縛脚耶。雖空心不空境。破執不破法。終為醍醐毒藥。只是秉金剛劍打頭。在千佛頂上。截取其頭。是與慶喜尊。出冤氣矣。不然多打葛藤。定為奘大師所唾棄耳。
八識規矩頌註(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