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唐 慧苑述
京兆靜法寺沙門慧苑述
刊定記者。苑以薄祐。□□和上遽遷生所。製茲略疏。經纔四分之一。始自妙嚴品。訖乎第二十行。并能造十定疏前之九定。而懸談與中間及十定後疏。並未修葺。其已撰者不遑剪刻。今故鳩集廣略之文。會撮舊新之說。再勘梵本。讎校異同。順宗和教。存之以折衷。簡言通意。牋之以筆削云爾。
將釋此經。略開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攝。三顯教差別。四簡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顯義分齊。八部類傳譯。九具釋題目。十依文正釋。
初中有二。先總辨名意。後正顯教起。言總辨名意者。觀夫大像無形。赴感則形而無極。大音無說。應器則說而無窮。蓋知形不自形。感赴而形矣。說無自說。器應而說焉。無形而形。彌十方而不廣。赴無極而不疲。無說而說。互九世而不延。應無窮而不倦。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實可謂不思議之祕藏難測量之教海。文言浩汗。該眾典以為源。理趣淵玄。會殊途而同致。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用不滅為無生。以不生為無滅。事包萬類。理極一如。理無事而不融。事無理而不液。故觸類成教。即教亡言。混真俗於雙際。跨空有於中道。筌蹄絕寄。教網踰張。魚兔無依。義山彌峻。其為德也。同異類之殊體。則微細容持。同異類之別軀。則展轉重現。微細之境難信。曉之以芥瓶。重現之相易疑。喻之以帝網。其為用也。則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為延促。靜亂而相攝。多劫入於一念。非卷非舒。微塵納於世界。無增無減。於是剎該淨穢。娑婆震而華藏動。主融報化。瞻盧舍以見牟尼。括三際之二七日。乃闡揚之時分。總五位之一多身。為輔翼之圓滿。即此即彼之體用。不起而昇四天。互隱互顯之主伴。不謀而應十剎。現能仁之海印。七處昭彰。開所化之蓮華。九會彪炳。若乃具金剛種。雖八難而聞經。闕智眼因。對十身而莫覩。善財詢友。表隨順以南行。妙德從機。顯濫觴於東廟。然則大以體性包含。方廣業用周遍。佛謂兩悟圓極。華喻萬行披敷。嚴則通能通所。經則為貫為攝。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者。世謂世間。則眾生之別稱。主謂君主。則諸王之異名。妙即法門深妙。嚴是威德莊嚴。品乃品類。第謂次第。一是創名為數之首。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稱第一。故曰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按梵本。此品具名薩婆嚕鷄印拏上倈(良追)驃訶柰耶鉢攞叵婆娜忙鉢里勿多。此云名一切世主莊嚴法門威德品。釋曰。此品雖亦說同生眾莊嚴法門顯佛威德。然以異生有三十九眾同生唯一。從多為稱。又此品亦但顯世主功德利益等相。威德之言為顯佛者。功德施般若論云。一切經首列眾者示現如來大威德故。
後正辨教起所因中三。一宿因故。二現緣故。三所為故。初中二種。一願力故。此復二種。一化主願。二助化願。故普賢三昧品云。十方諸佛告普賢菩薩言。以毗盧遮那如來本願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所謂能轉一切法輪故。十住品云。十方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又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乃至云。令汝說法。十行十向十地品等皆同此說。現相品頌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又云。十方中所有。諸大世界海。佛神通願力。處處轉法輪。又云。如來大威力。普賢所成願。一切國土中。妙音無不至。二善根力故。亦有二種。一說法菩薩自善根力。二同會菩薩眾善根力。此中善根。除願智以外一切善根。十住品云。爾時十方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及汝所修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十行品。十方諸佛告功德林菩薩言。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迴向品云。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菩薩言。諸菩薩善根增勝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
第二現緣事有四。一智慧故。二加持故。三勸請故。四三昧故。初智慧者。迴向品云。爾時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菩薩言。及由汝智慧清淨故。乃至云。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十地品。爾時十方諸佛告金剛藏菩薩言。亦是汝勝智力故。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二加持者有二種。一他方佛加持。二當會佛加持故。普賢三昧品云。十方諸佛告普賢菩薩言。佛子。此是十方諸佛共加持汝。乃至云。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十住品云。爾時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十方各千佛剎塵數諸佛。悉以神力。共加於汝。又是毗盧舍那如來威神之力。乃至云。令汝說法。十行十向十地等品。皆同此說。又上下文中。明諸菩薩對佛說法讚頌等。皆云承佛神力者。是其類也。三勸請者。如現相品中諸菩薩等念請。普賢三昧品中諸菩薩偈請。名號品中諸菩薩念請。賢首品中文殊勸說。十住十行十向等品。皆是十方諸佛勸說。十地品中三家勸請。乃至入法界品等。其中勸請如文應知。恐繁不具。四三昧者。於九會中。但諸菩薩將欲說法。先承佛力。入定方說者。皆即是其教起緣也。
第三所為中。廣有無量。略標十種。一機感故。此中機感有二種。一者現在機感。二者未來機感故。初發心功德品云。是時十方萬佛剎塵數同名法慧佛。讚法慧菩薩言。汝今能說此法。汝說此法時。有萬佛剎塵數菩薩。發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彼記。於當來世。過不可說無邊劫。同一劫中。而得作佛。皆號清淨心。所住世界各各差別。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出現品云。是時十方各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塵數。同名普賢佛。讚普賢菩薩言。善哉佛子。乃能說此法。今此會中十方佛剎塵數菩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菩提。復有佛剎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我等亦與授記。當來不可說佛剎塵劫。皆得成佛。同號殊勝境界。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經故。皆共護持。離世間品云。十方諸佛。告普賢菩薩言。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賢首品云。賢首菩薩說此偈已。惡道休息。釋曰。此惡道眾生。與法宿緣。應得法力。感茲教起。又如天上諸會中天女等。皆是現在應教之機令此教起。又三世十方所有佛教。無非機感。所以者何。離機之外。佛無說故。問機感既通現未。何故不入現緣中攝。答只為通現未。不唯現在緣故不入也。問向引發心等品。皆云諸佛為未來菩薩護持此經者。自餘眾生豈絕無分。答若兼正通為則遍該四類。如下被機中說。今就正為。唯說菩薩。
二為顯行位故。此有二種。一者行布行位。如三賢十地等說。二者圓融相攝行位如普賢行品等說然上二門互無障[得-彳]。所以者何。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即性之相故。行布不[得-彳]圓融。性即相之性故。圓融不[得-彳]行布。故世親菩薩。以六相門圓融十句也。
三為顯果德故。此亦二種。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二正果。謂十佛身通三世間。如初會中四十三眾內。除座中眾。餘眾所讚佛德。及第二會中。佛光名號德。第六會中。十地果分德。第七會中。相海隨好不思議法等德。出現品中。十種現世間德。第八會中。二千句內。末後一百九十句。化用德故。度世經二千答內分為六段。其第六段中。有五百一十句。前三百二十句。明因圓。後一百九十句。明果滿也。第九會中。佛入三昧。放眉間光。現法界身雲。令眾覩見。自在之德也。
四為顯佛田生福勝故。出現品云。於如來所。見聞親近。所種善根。皆悉不虗。何以故。此小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譬如丈夫食小金剛。又如小火能燒如須彌山大乾草[卄/積]。又如善現大藥王樹見聞覺知皆獲利益無空過等。廣如下說。
五為顯於法獲勝益故。此有二種。一於佛現在。聞法得益。如前機感中說。二於佛遺教時。聞法得益。此通十法行。攝論第七云。書寫供養轉施聽聞披讀受持開示諷誦思惟修習。餘論中初名信樂。最後名修行。中間大同。勝天王第七。初書寫。末後修行。中間亦略。賢首品云。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況能誦持為人說。如法修行真實解。乃至云。十剎塵數眾生所。悉施樂具經一劫。彼之福德未為勝。信此法者為殊勝。十剎塵數如來所。悉皆承事盡一劫。若於此品能誦持。其福最勝過於彼。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法門。應大歡喜以尊重心恭敬頂受。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信樂此經。疾得阿耨菩提故。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集種種菩提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聞此經。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乃至云。深入如來無[得-彳]境界。又云。菩薩聞此法已。則能以平等智。知無量法。乃至云。恒以一法。觀一切法。成就如是功德故。少作功力。得無師智自然智。廣如彼說。又頌云。若聞此經生欣慶。彼曾供養無量佛。為佛加持所攝受。人天讚歎常供養。
六為顯具分唯識理故。夜摩天宮偈讚品。覺林菩薩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虗妄取異色。大種無差別。乃至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是十頌皆明唯識。廣說應知。十地品云。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一心作。世親釋論云。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云何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上下文中所明唯識。皆此門攝。
七為顯廣大菩提心故。此中三種。謂體相德。初即大悲願力智故。下文七十八云。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一法界。釋曰。光即慧也。二相者。即前三法所有行相皆無限量。如初發心功德品云。不但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眾生。經百千那由他劫。及令修五戒十善。教住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教得四果辟支佛故發阿耨菩提心。乃至云。不齊限但供養爾所佛故發菩提心。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了知十方世界故。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解故。種種根故。種種方便故。種種心故。種種業故。種種煩惱故。為供養盡法界虗空界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無量去來現在所有諸佛故發阿耨菩提心。又如七十八中顯菩提心二利行相利益安樂離過自分勝進等。具說如彼。三德者。謂功德。如賢首品云。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如是等三百餘頌。顯菩提心德。又初發心功德品中。十重校量。一一皆云。比初發心菩薩。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分。百千那由他分。數分歌羅分。笇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又七十八中。二百二十一問。歎菩提心。於中或讚體具勝德。或形劣顯勝。或福或慧。生善滅惡。制伏邪魔。上攝佛果。廣說如彼。又上下文中。但明菩提心處。皆此門攝。
八為顯諸法無性理故。須彌頂上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無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又云。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迴生死獄。又云。現在非緣合。去來亦復然。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實體。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夜摩天宮偈讚品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以法無生故。無性無所有。如是分別知。此人達深義。又云。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如是等文。遍九會中處處皆有。不可繁引。
九為顯理事無[得-彳]法界故。夜摩天宮偈讚品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又第四迴向云。菩薩解了世間皆如變化。明達眾生。唯是一法。無有二性。不捨業境。善巧方便。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相。第四八迴向云。譬如真如真實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真實為性。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興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三世佛同一體性。如此等文。九會經中處處皆有。不能具述。
十為顯事事無[得-彳]法界故。此中略有十種。謂主伴隱顯微細重重等。廣如下卷第九顯義中說。上來諸門言為顯者。謂聖意為顯此等令世知見。故起斯教。又有十種教起所因。如發心品云。悉以佛神力故。乃至第十為了法界無有二故。說如是法。廣說如彼。起所因門竟。
第二藏部所攝中二。先釋藏部。後辨所攝。前中藏謂三藏二藏。部即十二部經。於中先釋三藏。即分為三初修多羅藏者。或云素怛[怡-台+覽]。此中有二。先解通名。後釋別目。初通名三藏者。世親攝論第一。莊嚴論第四。皆作是問。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十地論中兩義解釋。或通三義。兩義者。一堅實。二出生。三者於出生中。開出包含義。如孕在藏。有二義故。故彼第一云。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今此三藏其義亦然。能詮所詮不可壞故。由此能壞難壞惑故。二於能詮中。蘊積所詮諸義理故。三由能所詮成深無善因果故。三是數即帶數釋也。二別釋中三。一辨名。二釋相。三異名。初中修多羅者。此云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即貫穿攝化。此或契理合機之經。或契即經。又契經即藏。古來相傳多同此釋。今詳諸論及以梵言。良恐不爾。所以者何。此中通辨有三失故。一敵對翻名失。二譯義為名失。三總別不分。失初失者。古德解云。脩多羅者。此翻為線。此方不貴線稱。癈線名經者。按五印度中。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古人不知修多羅音含於眾目。乃執線為正翻。而經非敵對。但此國聖典。既號為經。佛演修多羅。寧應異召。敵對而譯。正合稱經。二以義為名失者。翻譯之家自有規准。若名梵漢共有。則敵對而翻。如其彼有此無。或即令留梵語。或復借義充名。凡是此方所無。翻為漢稱者。皆其類爾。其譯脩多羅為契經者。便是半義半名。非純借也。若契經兩字皆是名者。如何梵本不云欲底脩多羅耶。(欲底。具翻總有三義。一契。二順古所行。三依正道理行。今取契義。有膚受云。欲底但是道理之言者。謬矣)攝大乘論佛地論等皆云。由能貫攝故名為經。不言貫攝即是經目。蓋知經有貫攝業用。義當契合。貫穿即為契理。攝持即是合機。由此譯家依筆削之理。取呼召之便。借義助名稱契經爾。此即綴增一雜心文者。作古於前。譯華嚴涅槃經等者。取則於後。遞相祖習。不復研覈。隨遠法師。雖亦蹖駮。未竭其源。今依敵對。但可稱經。故智度第二。呼脩多羅藏。以為經藏。此經之一字。尚非六釋所收。況通持業依主。若帶藏教之名。容有持業。應知諸論所釋契字。自解經之契義。非釋契是經名。若不爾者。而雜心五義。既亦經之義。用何不譯作經名謂涌泉經等。又如質多名心集起為義。詎翻集起亦作名耶。一切名義當知皆爾。問名依義立。名豈異義。答義定名不定。隨方名字。種種差別。義則不然。三總別不分失者。但藏部立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為總名。脩多羅等為別稱。二謂修多羅為總號。毗奈耶應頌等為別目。古來相傳。唯辨前門。不論其後。隨遠法師。雖說脩多羅總別略三。初順涅槃。二無聖教亦乖正理。三違雜集云雜集修多羅者。謂長行綴葺略說所應說義。釋曰。此略說所應說義。即是長行綴葺曾無。先略標。後舉廣釋之相。當知略者總之異名。謂脩多一分是總。餘十一分是別。故今謂脩多。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何。脩多羅業能貫攝故。餘藏餘部所詮所化。由此有貫攝。彼方成故。涅槃十五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又仁王二諦品中。名修多羅為法本故。故知是總。若不爾者。餘藏餘部。或不皆能合機契理。或應各各皆名修多。無所餘稱。由非總別相依持故。所餘之名別相立者。毗奈耶藏依調伏業用。阿毗達磨依智對業用。本事本生方廣記莂希法等五依所詮業用。因緣自說依起教業用。應誦諷誦依教相業用。譬喻論議依善巧業用。別是能依必帶於總故。應頌等亦帶經稱。總是能持不依於別。是故不帶應頌等稱。問若修多是總。餘是別者。何故涅槃第十四云。從牛出乳從乳出酪。酪出生蘇。出生蘇出熟蘇。熟蘇出醍醐。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猶如醍醐。醍醐者譬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答此文正顯修多是總。然有兩釋。一云。言從佛出十二部者。此即本質十二部教。從十二部出修多羅者。此即影像十二分教。修多是總。但舉修多也。從修多羅出方等者。方等是別依於總故。從方等經出涅槃者。依方等教顯所詮故。一云。兩文互舉。顯總別相從之理。非總無以成別故。十二皆名修多。非別無以顯總故。從十二出修多。言從十二部者。通相說也。二言釋相者。諸論配屬貫攝不同。或具二義。各別配屬。或以貫攝通配二用。或雖具二無別分配。故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又世親攝論云。素怛纜有四義。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依者。謂於是處由此為此而有所說。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法者。謂蘊界處緣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菩提分無[得-彳]解無諍等。義者謂隨密意說。又瑜伽二十五顯揚二十皆云。素怛纜者。謂佛世尊於彼方所。為彼有情。依彼所化諸行差別。演說無量蘊相應語。乃至廣廣說。結集法者。攝取聖語。為法久住。以美妙言。次第結集。貫穿縫綴。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素怛纜。三異名有三。一仁王經中。名為法本。按隨遠法師。釋有五義。一教為理本。二經為論本。三總為別本。謂十二部中。初是總修多羅。如涅槃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即於前總中。開分十一。餘不收者。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之為別。四初為後本。謂即前別修多羅。望於祇夜重頌及譬喻論議等。是其本故。五略為廣本。謂十二部中。初略標舉一切通名修多羅。後廣解釋說為十二。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修多羅。後云青黃等。是其廣修多羅。今解不然。應如前敘兩重總別中後總別義。總為別本。名法本也。若依隨遠前五義釋名法本者。則餘十一部。應非理所依。應非論所釋。應非契理機。十一既無不契理機。故無脩多羅十一不攝。應唯脩多有重頌祇夜亦應頌脩多。除諷重外餘九皆應無重頌。除論喻外餘九皆應無論喻。彼等既並有。應皆名法本。分教既爾。藏亦應然。略為廣本。亦遍一切。凡是藏教。皆有標釋。若爾一切悉是法本。何獨脩多。理既不然。遠釋非也。二依成實論。名直說語言。斯即尊者訶梨跋摩。約佛語總相而言名為直說。一一語言多義分別。名非直說。三依智度第二。明三藏中。此名經藏。斯即正是敵對翻名。廣如前說。
二毗奈耶藏中三。一辨名。二釋相。三異名。初辨名者。翻毗奈耶義名調伏。若敵對譯。正稱為律。然調練三業。伏即制伏過非。調是行體。伏是行用。調即是伏。持業釋也。然行體用。俱藏所詮。此則調伏之藏。依主釋也。或能詮藏有此調伏行之業用。有財釋也。相者。世親攝論云。毗奈耶有四義。謂犯罪故。等起故。還淨故。出離故。犯罪者。謂五眾罪。等起者。謂無知故。放逸故。煩惱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諸罪。還淨者。謂由意樂。不由治罸。如受律儀。出離者。有七種。一各各相對說悔所犯。二誓受治罸謂受學等。三若有妨害先制學處。後由異門。還復開許。四別處止息。謂眾僧和合。還捨所制。五轉依。謂苾蒭苾蒭尼。轉男女形故。捨不共罪。六由真實觀。謂作殊勝法殟駄南諸行相觀。七由法爾得。謂由見諦法爾得。無小隨小罪。明了論釋無小隨小。自有兩說。一云小謂第二篇罪。隨小謂二種方便罪。一云小謂性罪。隨小謂諸戒中制罪。言已見諦者。於彼諸罪。法爾得出離故。問今明大乘三藏。何故此中依聲聞教。顯毗奈耶相。答理實三藏大小不同。然今且就引接教說。古來同此。三異名有六。一曰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然有二種。一約因。名別解脫。自有二義。一簡異定道俱起。名之為別。二以三業十支各各防非離過。故名為別。前依簡持。後約離過。若無簡持。定道亦應名別解脫。皆具別別離過義故。或應無此離過解脫。二據果。名隨順解脫。謂方便淨涅槃離障所顯。戒能順彼。故立此名。相續解脫經注云。五分法身名解脫。梵云毗木叉。涅槃解脫梵云木叉。遠法師云。涅槃是無為解脫。五分法師是有為解脫。今解不然。離過無障。名為木叉。業用無[得-彳]名毗木叉。經注五分法身者。意取解脫解脫知見。非是令取五分也。以於境自在名解脫故。審決解脫之事。名解脫知見故。二曰尸羅。義取翅恒羅。翅恒羅。此云清涼。此亦二義。離熱惱因故。得清涼果故。三日優婆羅叉此西域外道律名。亦名為縵。四曰剌闍你地。地音田夷反。此西域王法律名也。五曰守信。謂如本言期無違犯故。六曰性善。此於三性。唯善攝故。
三阿毗達磨藏中三。初辨名。二釋相。三異名。初者阿毗達磨。義名對法。若依敵對而譯。或應名傳。如公羊等。但此非勝。故不用爾。然阿毗言對。達磨稱法。舊云阿毗曇。譯為無比。詮慧勝故。今按諸家更有三釋。一云對是所對。謂即涅槃。法是藏法。由此藏法。能令脩行向涅槃故。此即對之法故依主釋也。二云對是智用。法是智體。故真諦三藏。翻有二義。一趣向至得對。謂無流慧根趣向涅槃故。二如實相知對謂無流慧根緣諦理故。釋曰。此但於一無流智體。隨用分二。緣果緣理。有差別故。問如何辨藏乃釋智耶。答此有二義。一依所詮智。二依造論者智故。瑜伽八十一云。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怛理迦。乃至云諸聖弟子已見諦跡。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性。此亦名為阿毗達磨。釋曰。即准此文。三賢菩薩七方便人所造解釋。非對法攝。三云依藏對藏解釋為名故。順正理云。契經名法。論能決了名為對法。此即法之對故依主釋也。二釋相者。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謂阿毗達磨名為對法。此法對向無住涅槃。能說諸諦菩提分解脫門等。亦名數法。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詞自共相等無量差別故。亦名伏法。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伏他論故。亦名通法。此能通釋素怛纜義故。三異名中三。一名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二名摩怛理迦。此云本母。謂藏是解本。能生解故。稱之為母。本即是母。持業釋也。三名摩夷。此云行母。謂依藏生解。依解成行。從本為名。稱日行母。生行之母。依主釋也。三藏竟。
第二二藏者。一菩薩藏。二聲聞藏。然此二藏體不異三。約所為異。分之為二故。莊嚴論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說為聲聞及菩薩藏。攝大乘云。如是三藏上乘下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言菩薩者。佛地論中三師別釋故。彼第二云。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復說此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勇猛義謂。能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初後依主中。一有財。後或有財。言聲聞者。成實云。聞法得悟。曰聲聞。佛地論故云。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曰聲聞。瑜伽八十二云。從他聽聞正法言音。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曰聲聞。法華第二云。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名聲聞。此上諸釋。或依他聲而自聞。或依自聲令他聞。皆依主釋。然此二藏。若據所詮。菩薩聲聞理行果等。以名其藏。皆有財釋。若依菩薩聲聞。以立藏名。皆依主釋。二藏竟。
問攝論莊嚴論。皆云由上下乘差別故於三藏分為二藏。何故普超普曜闍王大悲等經。及入大乘論。皆說三乘為三藏耶。
答前據二乘理果同故。聲聞教行多故。緣覺多分不籍教故。依藏合乘也。後約二乘教行異故。依乘開藏也。雖各有據。而前具三義。後唯一義。多義勝故。今就勝說。廣如瑜伽二十五三十八八十一八十五雜集十一顯揚第六等說。
第三十二部經者。亦曰十二分教。於中二。初總後別。總者十二是數。部類。經即是教。總言十二等。帶數釋也。然其部名濫於部[失/衣]。經稱涉於卷軸。不爾如言若干卷經。應云若干卷教。為止謬解。新名分教爾。別中有三。一列名。二釋名。三辨相。初列者。涅槃十五曰。知法者。菩薩知十二部經。所謂脩多羅。祇夜。受記。伽他。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受記梵云和伽羅那。解深密第三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乃至云能善毗鉢舍那。佛言。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立。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二釋名者。初辨契經。廣如前釋。應頌者。應即相應。謂與長行相應之頌。或為後來應更頌故。依主釋也。記別者。玉篇云記錄也。說文云別解也。謂錄彼果示令解知。錄是教體。令解為用。記即是別。持業釋也。有云。差別之記識名記別者。本事本生豈非差別記識耶。諷誦者。說文云。諷誦也。諷即誦故。持業釋也。自說者。通依主有財。謂依自說故。自有所說故。因緣者。因即是緣。譬喻者。阿波陀那。譬即是喻。本事本生者。猶因也。謂因時之事因時之生。有財也。方廣者。謂業用廣大。猶如虗空。充滿十方。如涅槃說。此方即廣。有云正方也。正理廣陳故名方廣。希法者。謂希奇之法。論議者謂循環研覈。論即是議。若此十二各帶分教二字之名。皆持業釋。謂脩多分即教故。乃至一切。三辨差別相者。十二分教各有二義。初契經二者。一總相。二略相。故雜集十一云。契經者。謂長行綴葺略說所應說義。釋曰。長行簡伽他等教。略說簡對法等藏。餘如前說。此論且據一相而說。理實如前總別分別。後引雜集。皆是此卷。二應頌者。一為長行未說故。雜集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二為後來者故。涅槃十五云。佛告比丘。我昔與汝愚無智慧。乃至云。如佛昔日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乃至更不受諸有。下所引文皆同此卷。三記別者。一記弟子生死因果。故雜集云。記別者。謂聖弟子等謝生過去記別得失生處差別。二記菩薩當成佛事。涅槃云。如有經律中。佛為諸大人。受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蠰佉。當於是時。而得成佛。號曰彌勒。是名受記經。四諷誦者。一為易誦持故。二為樂偈頌說者故。涅槃經云。除脩多羅。乃至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名伽陀。今依別相業用為名故。云除脩多羅。餘教分有此言。亦同此會。五自說者。一為令知諸法故。十地論云。何故不請而說。若不自說。眾則不知為說不說。又復不知欲說何法。二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慈悲為不請友故。涅槃云。如佛脯時入於禪定。乃至云明旦從禪定起。無有人問。以他心智。即自說法。乃至云是名優陀那。六因緣者。一因請方說。表重法故。如雜集云。緣起者。因請而說故。二因事方說。知本末故。涅槃云。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乃至世尊知其本末。而說偈言。莫以小罪以為無殃。乃至云是名尼陀那。(雜集云。又有因緣。制立學處者。此與涅槃因事說同)七譬喻者。一為深智說似令解真故。如法華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是也二為淺識就彼所類。誘令信故。如對擔人說二蘊等。雜集通說。為令本義得明了故。八本事者。一說佛往事故。二說聖弟子往事故。瑜伽中。但明初相。雜集唯說後義。涅槃通二種故。瑜伽八十一云。本事者。說佛前際諸所有事。除說所生之事。雜集云。本事者。所謂宣說聖弟子等前世相應事。涅槃云。我所說者名曰界經。乃至云。是名伊帝曰多伽。釋曰界者因義性義種子義。本因之言。通佛及弟子故。九本生者。一說昔所行故。二說昔受身故。雜集顯揚。但辨初相。涅槃經中。唯顯後義。瑜伽通二說。顯揚第六云。本生者。謂於是中。宣說世尊過去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於菩薩難行之行。涅槃經云。如佛世尊。本為菩薩。作鹿罷獐兔金翅鳥等。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瑜伽八十一云。本生者。所謂宣說諸菩薩相應事。十方廣者。一義廣大故。涅槃云。所謂大乘方廣經典。其廣大猶如虗空。是名毗佛略。二業用周遍故。雜集開為五義故。彼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亦名廣破。以能廣破一切障故。亦名無比。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義故。十一希法者。一德業殊異故。二法體希奇故。顯揚第六云。謂於是處。宣說諸佛及聖弟子所有共不共德及諸最勝殊特驚異甚深之法。名為希法。即准此文。佛及菩薩現無[得-彳]自在神通。及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世及二乘。皆未曾有。雜集云。宣說聲聞諸大菩薩及如來等最極希有甚奇特法。名為希法。涅槃云。菩薩初生即行七步。乃至云初生入天廟時。令彼天像起迎禮敬。名未曾有。釋曰。雜集且依通相而說。若分別言。希相全殊。十二論議者。一佛自宣說。二諸菩薩等互相論難故。瑜伽八十一云。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怛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乃至云。摩怛理迦。亦名阿毗達磨。此經問明品等。諸菩薩。更相問難。即論議經也。辨相竟第二辨所攝者。此經於三藏中。正唯脩多羅攝。兼通餘二。謂十藏品中。說戒藏故。第二地中。明戒品故。淨行賢首十住梵行十行等中。皆有其文。不可繁引。由此故通毗奈耶攝。又此經。或佛自說。隨好品等。或加持說。十地品。莫不皆悉循環研覈甚深了義。由此亦是對法所攝。此經於二藏中。唯菩薩藏。十二分教一切皆攝。所以者何。文中具有十二分故。初有契經者。如涅槃說。始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脩多羅故。二有應頌者。上下文中。多有此分。不可具引。三有記別者。如說十住品初發心功德品出現品等。十方佛為聞法者授記是也。廣如前說。四有諷誦者。如賢首品及三天偈讚品等。五者自說者。如十忍住處等品。六有因緣者。除前自說。所餘皆是。七有譬喻者。上下文中。多有此分。不可繁述。八有本事。九有本生者。如毗盧舍那品中說。大威光生處及其逢事諸佛獲利益事。并入法界品中。諸善知識。說自在往世本生事等是也。十有方廣者。此經名義令分正攝。十一有希法者。上下文中。說無[得-彳]法界體德用等自在之相。非權小凡等所有境界。故希有也。十二有論議者。上下經文。若佛自說。若加持菩薩說。所有脩環研覈甚深了義。皆論議攝。辨攝竟。問若此大乘具十二分。涅槃等說。當云何通。故涅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法華第一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瑜伽二十五三十八八十五地持十一。皆云聲聞藏中無方廣故。答彼諸經論。各依別義。且約一相故作是說。理實大小皆通十二故。深蜜第三說。菩薩依十二分教。修奢摩他毗鉢舍那。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說九部大者。由依三部小乘相故。一據因緣中因犯制戒。不據因請因事。二依譬喻中誘引義。不依顯深廣義。三約論議中非了義說。不約了義說。具顯如前。法華經說九部小者。由依三部大乘相故一依記別中記作佛義。不依弟子死生記故。二據自說中不請友義。不據為重法義。三約方廣中廣大利樂義。不約正法廣陳義。瑜伽地持。同此會釋各有所據。不相違也。問若藏部中。脩多唯總而非別者。餘中豈不各有餘部。謂一切分中。各有一切。廣如諸經。不可繁引。然其應頌與諷誦。本事與本生。及本事本生與記別。互望並無。而自說因緣容得互有。如涅槃經說因緣相無人請故。答脩多羅是總名義俱令。餘但義通故。並別攝門。諸分別具顯如章。上來第二藏部攝竟。
第三立教差別中三。一敘異說。二辨順違。三顯正義。就初門中。略敘一十九家。勒為六門。
第一立一音教門。自有兩家。一後魏菩提留支云。如來一代說法不離一音故。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是故聖教雖多差別。不離一音也。二東秦羅什三藏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故。
第二立二種教門。自有四家。一者齊朝武丘山隱士劉虬立漸頓二教。謂云如來一代所說。無出漸頓。華嚴經等是其頓教。餘名為漸。漸約五時。以顯其相。一佛初成道。為提謂等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說三乘差別教門。如為聲聞說四諦教等。三佛成道後三十年中。說般若空相教門。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後。於八年中。說法華經。明破三皈一教門。五佛臨涅槃。一日一夜。說大涅槃。明佛性常住教門。如是約時。次第說故。名之為漸。
二隋朝誕法師等。亦立漸頓二教。與前稍異。謂若約直往頓悟機。大不由小。所說唯是菩薩乘教。則名為頓。若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之教。則名為漸。
三西秦曇牟讖三藏。立半滿二教。謂依涅槃經喻顯大小乘教如半滿字。隋遠法師亦同此立。
四唐初南印法師。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謂釋迦經遂機性說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經等。二平道教。謂盧舍那經遂法性說故。如華嚴經。又此二教。略有四異。一主異。謂釋迦化身。與舍那十身異故。二處異。謂娑婆界中木樹草座。與華藏界中寶樹寶座異故。三眾異。謂地前菩薩二乘凡夫等雜眾。與唯十地菩薩眾異故。四說異。謂局處之說。與通方之說異故。廣顯差別。如彼華嚴疏。第三立三種教。亦有四家。一後魏光統律師。立漸頓圓三種教。謂初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方說常。先為說空。後說不空。如是漸次故名為漸。二為根已熟者。於一法門。具足演說一切佛法常與無常空不空等。更無由漸。故名為頓。三為於上達分階佛境者。說於如來無[得-彳]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其門人遵統。亦同此立。
二玄奘三藏。依解深密經。立三時法輪教。初為發趣聲聞乘者。於波羅奈國施鹿林中。創開生死涅槃因果。此即第一四諦法輪。次為發趣菩薩乘者。鷲峯山等十六會。說諸般若。此即第二無相法輪。後為發趣一切乘者。蓮華藏等淨穢土中。說深密等。此即第三了義法輪。此如測法師解深密記第一中敘。
三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經。立轉照持三法輪教。謂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於波羅奈鹿野苑中。為聲聞眾。轉四諦法輪。後於成道第七年中。在舍衛國。去祇園五里。智慧江邊。為諸菩薩及二乘眾。說般若等經。此時具二。謂轉照法輪。又於成道三十年後未涅槃前。在毗舍離國鬼王法堂。為真常菩薩。說解節經。此時具有轉照持等三種法輪也。
四唐吉藏法師。立三法輪教。一根本法輪教。即華嚴經。佛初成道說故。二枝末法輪教。謂佛成道已。五十七日後。於波羅奈林。轉四諦法輪故。三攝末皈本法輪教。謂法華經。如來成道四十年後。說會三歸一理故。
第四立四種教門。於中自有五家。一齊朝大衍法師立四宗教。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經部教。三不真宗。謂般若教。四真宗。謂法界真理佛性等教。
二陳朝智顗禪師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諦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薩。乃至云此之三藏。的囑小乘故。名三藏教。法華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故。二通教。通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初門。正教菩薩。傍教二乘故。大品云。欲學聲聞者。當學般若等云云。三別教。別是不共之名。不共二乘人說故。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實四真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聲聞在座。如聾如啞。乃至云非如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教菩薩兼欲簡非圓教。名為別。不名不共。四圓教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最上利根人說故。華嚴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乃至廣說。具如顗師別行四教中辨。
三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彼依法華譬喻品說。以臨門三車。為權教三乘。四衢等授大車為實教。大乘權實合論故。立為四。故云若不爾者。諸子出宅。各應得車。無宜更索。謂羊鹿是權。可使出門。不得牛車。是實如何齊素。又若四衢等授即是三中牛者。且二子先自無心得大。是不期而會。求牛正當無志。何說非本所望。又若不爾者。經不應言。初以三車引誘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如來亦爾。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又不應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不應言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解云惡世本願方說三乘。不爾諸佛唯說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實教大也。具釋如彼法華疏中。
四隋朝笈多三藏。亦立四教云。一四諦教。謂四阿含等諸小乘經。二無相教。謂諸部般若。三法相教。謂楞伽經等。四觀行教。謂華嚴經。
五唐新羅國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教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然三乘共學名三乘教。不明法空。名別相教。通說法空。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分教。復明普法。名圓滿教。具顯如彼華嚴疏中。
第五立五種教門。自有三家。一齊朝護身法師。立三宗教。一因緣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上三教同衍師說。四真宗教。謂涅槃經。說佛性常住等故。五法界宗教。謂華嚴經。說法界法門故。
二唐初波頗三藏。亦立五教。一四諦教。謂小乘經。二無相教。謂般若經。三觀行教。謂華嚴經。此上三教。同笈多說。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說守護正法事故。
三有古德。亦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初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五大都影響天台。唯加頓教令別爾。然以天台呼小乘為三藏教。其名謬濫故。直目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為初教。別教被於熟機故。改名終教。圓教之名仍其舊也。所立頓名。不據根機。入法非漸故。引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哩住顯不二等。是其頓也。(其相同此)。
第六立六種教門。唯有一家。謂耆闍法師。云教有六種。一因緣宗教。二假名宗教。此上二教。同衍師說。三不真宗教。謂諸大乘通說諸法如幻化理故。四真宗教。謂說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謂說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義故。六圓宗教。謂法界自在緣起無[得-彳]德用圓備故。
第二辨違順者。前之所敘一十九家。雖各有憑教理成立。中間非無名義可不。故此略明順違之相也。
初一音教中兩師俱依本質教說若□唯識教分本影。則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隨聞者識聚集異故。若依無[得-彳]法界。則說聽圓融。令互相攝一多無[得-彳]也。
第二二教門內。初劉虬立漸頓中云。初時但說人天教者。此判若唯對一類機。理則無爽。若用五時刻定全斷。便乖提謂密迹等經。彼經皆云。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若十二年中說三差別。則深密應非說三差別。真諦記中。佛成道後三十八年。說解節經故。若十二年後三十年前。說般若空教者。龍樹菩薩。釋大品經。則不應云諸比丘眾聞說般若各脫三衣施佛。不犯缺衣者。由是十二年前未制廣戒故。又與真諦引教相違。記中說佛成道七年後。即說般若經故。又云說般若時。未說破三皈一教者。何故大品云。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若都不退空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須菩提言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提。據此已說何言未耶。若三十年後。說破三皈一教者。深乖前引大品所說。若臨涅槃時。唯說佛性常位了義者。遺教應非臨涅槃說。此上且約隨說乖妨。大都此人未識佛法。謂不知如來本質色聲。聞同時異。應一切時處。但與諸機作增上緣。非目前後說大小法故。不識佛也。又不知影像教。但結集家。隨機見聞故。前後大小之相故。不識法也。由不知判教多失。諸有同者準此應知。
二誕法師等漸頓教者。教既有憑。義復無失故出現品云。若即說深法。眾生恐怖。是故如來漸降法雨。如摩那斯。若頓說大乘法。如大莊嚴。又法華云。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別說三乘等。廣說應知。文既至義。教復極成。無過故也。
三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者。文義令依涅槃所說。既亦教義至極。無所違也。
四江南印法師等。立平道屈曲二種教者。義寬斷狹。多所違犯。何者謂云。釋迦說經。皆是遂機隨計破著。舍那說經。皆遂法性。自在而說。若爾者。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華嚴梵網既舍那說。何故華嚴於四諦普賢行等品。皆云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不應皆說對治行法。梵網應唯遂法性說。不隨雜類畜生等器方便而說。亦不應說化身佛禮報身佛請問法等。四異中眾處兩異皆違經說。七處並是娑婆界故。出現品云。十方諸佛讚普賢言。能說此法。今此會中。有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故。發心功德品中。亦同此說。准此故知。有地前器。是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
第三三種教門內。四說之中。初光統立漸頓圓者。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但頓。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已熟名頓。此則於一漸根生熟為異。無頓義也。或應彼一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又圓機既是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此經此釋。便有自教相違。出現品云。今此會中。有佛剎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故。又發心功德品。及離世間品。皆云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故。釋曰。此未曾得聞之輩。應是地上。既爾必唯被上達分階佛境者耶。
二玄奘三藏三時法輪。祇可唯是漸教。唯論三性。一法唯為一機。不可以為定量剖判一切佛法。測法師。解深密記宗趣中。敘清辨護法兩家判教云。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別。清辨解云。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判云。二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說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決判諸經。有無道理。顯了說故。名為了義。非無相中有淺深故名為了義。又成唯識記第八卷中會釋云。清辨菩薩。說解深密為不了者。有所得故。諸部般若名為了義。無所得故。而彼經中。說深密等。為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知。勸令受覺。於一時間。說為了義。非約盡理名為了教。釋曰。准此所敘。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者。則眾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佛無圓音應故。又不能斷佛性常住法界解脫具分真性如來藏等無量法門。約時尅教難極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痆斯國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脩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又前敘異說中。引深密記。辨三法輪。時處前後。歷然差別。如何拒諱也。三真諦三藏。三時法輪。尅定年月。斷教淺深。會同前說。
四吉藏法師。三法輪中。若初時唯是根本法輪。無技末者。何故此經入法界品云。譬如餓鬼至恒河邊而不見水。設有見者。見其枯竭。此喻聲聞在根本教法界會中。雖不見聞佛菩薩境。然能見聞自分境界。又此所立亦違密跡提謂等經。彼經皆云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若四十年後。總是會末皈本教者。佛臨涅槃。不應更說遺教誡經。又此所判為漸為頓。若為漸根。則不應說先大後小。若為頓根。則不應有以後會前漸次之相。又按無量義經。佛一切時。說大說小。機一切時。有大有小。各別自聞。各別獲益。是故約時尅教。皆不可也。
第四立四種教門內五說之中。初衍法師四教。第一名因緣者。此名寬濫。何教之內。不說因緣。經部標為假名宗者。仁王大品皆立三假。豈唯經部。又不真之與假名。難表差別也。
二智顗禪師四教。初名三藏教者。按立此名。本依智度。謂對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說。非謂一切也。故彼論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聲聞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當知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禪之徒。不曉此意。務存詭異。誤製教名。自成四失。一濫涉大乘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三特違至教失。謂法華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為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小乘為三藏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破小乘。不許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謂智度十一。龍樹自云。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等。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慧處。是對法故。大眾部師。說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呪藏故。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准上諸部。立藏多少。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為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云。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為三藏耶。為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云云)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以三乘同稟名為通教。此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菩薩。同稟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為聞生空。為聞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稟。若言聞之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稟者。則諸教皆爾。何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聞二空教獲二乘果。行果雜亂故。又別圓兩教。豈亦不說因緣。即空無生。四直諦理。三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啞。此教明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所相因緣。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為實有也。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上利根人說者。華嚴為是別教。為是圓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不為上利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
三光宅雲法師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備陳眾典。權實之說尤著法華。能詮則憑於實教。所詮則當乎了義。權實合論。總目為四。依乘立教。理極成也。
四笈多三藏四教。四諦之名大乘亦有。無相之理楞伽不無。楞伽雖有。法相宗豈存乎相也。四諦無相皆是觀門。何獨華嚴。唯明觀行僧祇壽量住處等品。說何觀耶。若謂宗明。則諸經甚眾矣。
五曉法師立四教中云。唯明生空。名三乘別教者。此但是小乘教。何用三名。若言是三中小與大別故名別者。有大乘經。為異小乘。唯說法空。彼亦應名三乘別教。又云具顯二空。名三乘通教者。一乘亦應名為通教。分滿教中具二空故。一三雖殊。空無異故。又不共二乘名一乘者。法華維摩涅槃等經。應非一乘。彼經會中有聲聞故。
第五立五種教。三說內。初護身法師五宗教中。初之三教。會釋如前。衍師所說。四五兩教。但是部別之宗。非通宗之教。
二波頗三藏五中。初二同前笈多所會。餘之三教。亦但一部之宗爾。
三古德五教中立頓。既引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無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乃至云如淨名嘿等者。當知此並亡詮顯理。何復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詮何理。若言以教離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離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離言不[得-彳]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離言不[得-彳]言故。又此頓望誕及光統所立之頓。便有兩重。以彼漸頓機中皆有勸脩離言者故。蓋知此所立頓。但是餘教所詮法性。非能詮教也。
第六耆闍法師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師所會。第三第四只是一義。謂不真如幻約喻顯空。真空理性。就法說空。法望於喻。豈二門也。第五恒沙功德。與第六無[得-彳]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別。亦無過也。
第三顯正義中二。初以理成立。後問答分別。前中古來立教各據不同。或依言音。或約時機。或就別宗。或據乘立。此之多類。具述如前。今依所詮法性。以顯能詮差別。謂有全隱全顯分隱分顯。以立四教故。寶性論第四云。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初心菩薩。今之所存。依此而立。初迷真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聲聞及辟支佛。三真一分滿教。當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當彼識如來藏之根器。(准法華。譬喻品內三品大乘。當此第三教法。彼四衢等授一乘。當此第四教。大寶積經無盡慧所問會中。及寶性論第四。皆云初心菩薩教者。當此第三教智度論三十七云共教者。〔互〕當此第三教又云不共者。當此第四教。解深密第二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脩大乘者。又云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等。此二時教既俱大乘。有了不了。當知二中。有權有實。性各隨宗。諍了不了。大乘權實。終自有憑寶性等云初心教者。約根勝劣。名其初終。非據修行初終時位。不爾凡夫於茲絕分)。
初迷真異執教者。謂世及出世情非情類。莫不皆依真性建立。而諸凡夫。福慧微薄。於正法中。不中不得真實。於虗妄法。橫起推求。謬執異因。將為正道。無利勤苦。不免輪迴。由先業力。堅執不捨。此等皆由迷真所致。故密嚴經第二云。諸仁者。意在身中。如風速轉。業風吹動。遍在諸根。七識同時。如浪而起。外道所計勝性微塵自在時等。悉是清淨阿賴耶識。由先業力乃愛為因。成就世間若干品類。妄計之人執為作者。此識體相。微細難知。未見真實。心迷不了。(此經宗意。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故。以阿賴耶名。名如來藏也)就此教中有二。先敘西域。後述此方。前中西方外道。色類總有九十五種。其中執有異因。傳習文教者。有十一□□□論師計。立二十五諦。謂從自性三德。變成大等二十三法。真我於中但能受用。而非作者。此計自性。為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二勝論師計。立六句義。謂實德業大有同異和合。於實句中。真我能為作者。互能受用故。此真我。是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三塗灰外道計。三界中有所一切大地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之所生故。此天是實。是常。是周遍。能生萬物。是涅槃因。四圍陀論師計。圍陀此云明也。彼計那羅延天能生四姓。煞生祭祀梵天。得生彼天。是即涅槃故。那羅延是一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五時散外道計。一切萬□□時生滅。是故時即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六方論師計。方生世人天地。後滅還入於方。是故方即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七安荼論師計。世間最初唯有大水。時有大荼安出生。如雞卵金色。後為兩段。上為天。下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無命。故此梵天是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八無因論師。計一切萬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故此自然是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九口力論師計。虗空為物因。從空生風。風生火。火生水。水生凍。堅作地。地生五糓。五穀生命。命歿後還歸虗空。是故虗空為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十宿作論師計。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滅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是故宿作為一切因。廣破此計。如涅槃經第四十說。十一路伽耶論師計。色心等法。皆是極微所作。是故極微為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此上諸計。若廣分別。具如瑜伽第六顯楊第九第十婆沙第十一第十二金七十論等。敘西域竟。第二述此方者。除偽書之外。說天地萬物本所從生。莫出於易老莊也。此三家。大意略同。而文稍異。初依孔丘。述易為萬物之始。生於萬物故。易繫云。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二依李聃計。自然為萬物因。則萬物無非自然故。道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計道即自然。或道次於自然)三莊周計。道為萬物因。則道無不在故。莊子內篇太宗師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釋曰。此上三家所計。物生自虗萬無而響像學人摸塔釋教。即謂如藏隨緣是彼無生萬有。若此者豈唯不識如來之藏。抑亦未辨虗無之宗。何則如寧有生生萬物耶。如寧先無有後方生有耶。如寧有所在而無不在耶。(有無在〔有〕非即離故)如寧展轉生諸法耶。(空即薀故)如寧可傳有可得耶。(離名言故。無所得故。若謂無傳傳無得得者。愛之與見。何不爾耶)道豈同如體相用耶。相即相在耶。主伴隱顯耶。純雜微細耶。重重無盡耶。同時具足耶。既於如藏。未能巨細。許別建立染淨同如隨緣。深可悲愍。與夫執礫為寶謂蠹知文。其何爽矣(一切外道。不說因緣無〔性有〕空空有有不即〔不〕不離。摸搭之人。持由迷此。若〔諦〕心不可為說。慮其竊真飾偽故也)。
第二真一分半教者。謂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雖一切有部及多聞部說三無為。分別論者立四無為。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等部說九無為。化地部說真如等九。而擇滅等。皆是凝然。生空所顯。仍有數量。以其根劣。未堪聞說二空所顯無分限真故。智度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起信論云。法我見者。依二乘根鈍。如來但為說人無我。涅槃第五云。以諸聲聞無有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釋曰。當此教機雖不同前別執異道。然由未聞真具分義故。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所依故。阿含云。貪恚愚癡是世間根本。乃至云以此三毒為因緣故。起於三業。三業因緣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又云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乃至云是謂為生死諸法之根本。此據染根本說。具如中觀第四引。又二十部中分別說部。立一切凡夫聖眾生皆以空為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出。(如佛性論第一卷說)經部師計。以現在色心等為染淨因。然有三說。一根本經部計。六識及色不相應并心法。受熏持種。二末經部計。識類受熏持種。三復有末計。雙熏事類。具如順正理第八卷說。上座部計。色心前後各各自類。前為後因。因果義成。如成唯識第三中說。又計微細意識為染淨因。撿犢子部計。補特伽羅為染淨因。故宗輪云。犢子部說。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說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轉移故。薩婆多計。雜染清淨依未來藏得建立撿。又說隨眠為雜染依故。俱舍十九云。隨眠諸有本。此差別有六。謂貪瞋亦慢無明見及疑。廣說如彼。經量部計。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如宗輪說。釋曰。此教雖有多部異計。莫不皆迷真具分義故。別建立染淨之因。問此教若於真如隨緣不變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名真一分半者。智度論說。當云何通。三十二云。問聲聞法中。何故不說如是法性實際。而摩訶衍法中處處說耶。答聲聞法中。有說處。但少爾。如雜阿含中說。有一比丘問佛。十二因緣為是佛作。為是餘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緣。亦非餘人作。有故是事有等。答雖有此說。由四義故。但為真一分半。一者諸大乘經多分說。彼二乘智劣。佛不為說法空理故。二者彼小教中多分不說法無我故。三者智度所引但是少分說彼無故。四者彼雖說名而不釋義。隱密相故。如攝大乘。亦引彼說阿賴耶名欣喜愛樂。豈即由此都名滿分。故今所立依多分說。第二教竟。
第三真一分滿教者。謂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具說不變生法二空所顯真性。當此教機。雖不同前執法有體。而二空所顯還是凝然故。成唯識第九云。真如者。真謂真實。顯非虗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如。於一切位。常如具住。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虗妄義。釋曰。由此真如。但是不變無隨緣故。故依生滅八識。建立生死根本及涅槃因故。無性攝論第一。引阿毗達磨大乘經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無性釋云。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所攝。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住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無假依言。護法論師釋前頌文。與無性異故。成唯識第三云。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頌顯為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法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故。釋曰。此教既說依生滅識成世出世。是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說佛三身具常無常。以有為智證無為理。義說不異。而實非一。真俗二諦迢然別故。依他起性。似有不無。非即無性真空圓成釋經空義。但約所執同時四相滅。表後無非斷非常。果生因滅。根本後得。緣境斷惑。決定不同義說雙觀。而實別照。既說有為不即無為故。亦不說流即無流。佛果說有有為無流。眾生識中建立本有無流種子。理行二性根本既異。是故五性畢竟差別。說眾生界有佛化境各殊。如是義類廣有眾多。皆由真性唯凝然故。准釋可知。
第四真具分滿教中有二門。一理事無礙門二事事無[得-彳]門。初中聖教說。真如隨緣。作一切法。不失自體。諸法即真。不[得-彳]生滅。所以者何。由無自性理。諸法得成。由諸法成。方顯無性理。為顯此義。諸聖教中。總有三說。一依理成事。二會事歸理。三理事互成。且說初者。如寶性論第四云。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此有諸道及證涅槃果。堅慧論師釋云。性者。謂如來藏性。如聖者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起信論意亦同此說。密嚴第三云。世間諸眾生。染淨等諸法。皆依於藏識。為因而得生。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此經問明品中。顯一心生種種果。意亦同也。二會事歸理者。法華方便品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仁王觀空品云。若有脩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虗空法同法性聽同一切法皆如也。維摩菩薩品。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又觀眾生品云。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此經十忍品云。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有相違。涅槃第八云。若言無明因緣諸行。凡夫聞已。生二法想。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乃至云。若言一切法無我。如來祕藏亦無有我。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第八迴向云。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無相為相。涅槃四十云。無相者。謂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無自他相。乃至云。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名為法界。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三理事互成者。此經第四迴向中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相。第七迴向云。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離世間品云。於有為無為。不生二想。佛所攝持。密嚴第三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維摩弟子品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乃至廣說。大品三十九云。諸法平等所謂無相。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無為二法。不合不散。釋曰。由上教理。顯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不同前教。說生滅智證無生滅理。不說如外智證智外如。緣境斷惑。不二而二。說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照惑本無。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若依此釋。無能所斷證方為真斷。證始本無二之智。應用無邊說無盡智。非唯二四等。如是智體。非相能遷。非為無為。三界唯心。依第一義。非唯生滅識。理行二性。不二而二故。凡有心悉有佛性。但有流心。會自本性。成無漏智。非無漏外有別有漏心能得無漏法。無此失故。不別立有為無漏無因緣種。是故乘破三殊。姓無五異。依他無性即是圓成。更無二執。三性一觀不待別脩。同時四相。滅非後無。因果即空即有非斷非常。如是義類。廣有眾多。不可繁文。應准思擇。
二事事無[得-彳]門者。謂此事彼事。或由法性力所致。或由神通等轉變。是故互望於同類異類中。有相即相在等相作相入等。然此總依三相以顯。一體事。二德相。三業用。初體事者。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等。此通二種。一純淨無漏。謂佛菩提。從無生智。證淨法界所起依正。此即德相所依體事也。二通染無染。此即業用所依體事也。二德相者。謂相即相在等。由佛菩提無染依止。莫不皆以真如為體。真如既具過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德相一同真性。無[得-彳]自在。三業用者。謂佛菩提證得淨法界故。成就通明三昧解脫。而能於彼染淨體事。示現自在相作相入等。上來略顯事事無[得-彳]。若廣分別。明行相證成。如下第七顯義中說。
第二問答分別者。如別行三教對辨中說。上來真具分滿教了。上來總辨第三大段立教差別門竟。
第四教所被機中二。初明正為。後辨兼為。前中即是具分教機。於三乘中。唯是實教大乘菩薩故。出現品云。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釋曰。此簡持名也。簡中二種。一者二乘。二是漸悟。俱非正為。故云唯為趣向大乘菩薩也。持者乘是運載之義。謂無分別智所有脩行。及所成位等。一切諸法。不同行布乘教。彼中行但一。多行但多。上位但上。下位但下。理在事外。事在理外。今此不爾。一即多而不壞一。多即一而不失多。上即下而不壞上。下即上而不失下。事即理而非理。理即事而非事。恒是不是。不是而是。理事鎔融。互無障[得-彳]。如斯運載乘。謂一不可以一思議。以即多故。乃至理不可以理思議。由即事故。是故名此為不思議。此亦可是簡非名爾。又此簡彼二乘小故。名為大。非彼下乘所能測故。名不思議。雖有兩釋。前說為勝也後兼為中三。一引為。二轉為。三遠為。初是真一分滿教機也。於三乘中。權教大乘菩薩。五種姓內。菩薩種姓。及不定性中。一分菩薩。由此根性。未可正為。但應且依權教脩習。從此引入實教中故。出現品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釋曰。理實菩薩。經爾所時。脩六度等。無有不聞此經不信不解。今假設言。設爾所時。依彼權教。脩六度等。而未聞此實教大乘。或聞不信。此尚不名真實菩薩。況聞權教。少時脩行。而得名為真實菩薩。問若權教菩薩。畢竟還須入實教者。權教所說。十他佛他。豈虗設耶。答權教所設。因果行相。非實非虗。非虗者為接引故。長養根器故。無實十地佛地故。非是實也。亦如小教說佛菩薩因行果證。彼說非實非不實也。是故實證實果。唯在實教。以此教中說如來藏具分義故。因果行相稱法性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至廣說故。出現品云。此法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又云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乃至廣說。
二轉為者。謂即真一分半教機也。於三乘五姓中。隨其所應。今依此經。但應轉為不可直被故。出現品云。如藥樹王。唯除三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無厭捨。如來知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唯除三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釋曰。無厭捨言。非畢竟無生長利益菩提涅槃故。然諸二乘以根鈍故。不能直入實教之中。要先迴至權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真具分教。有釋此經。亦直被小。現相品說彼獲益故。第九會列聲聞眾故者。今按此釋乃為謗經。所以者何。出現品說。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書寫等故。而現相品說二乘獲益。非在此會聞此法故。第九會中。正為簡彼非此所被故。列彼眾顯如聾盲。問此經既不被於二乘。何名具分。答若被二乘。何名具分。思之可見。
三遠為者。謂即迷真異執無聞非法。亦即是前壞於善根。溺見水等。於五姓中。畢竟無有般涅槃法諸有情也。今依此經。但得遠為。非可正被故。出現品云。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得-彳]智則得現前。譬如有大經卷。量等大千。書寫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云。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在一微塵之內。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得-彳]。普攝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乃至廣說。寶性論宗亦同此教。故彼第三云。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為欲示現謗大乘因故。為欲迴轉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作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上來聖教。除正為外。無有凡愚不至二乘。無有二乘不至權教大乘。無有權教不至實教是故一切三乘五姓。無非此經之所被者。此中總攝現為當為四生六趣外道闡提。一切皆盡。無一眾生無佛智故。出現品云。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小洲。有穿鑿者。無不得水。佛智慧海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有眾生。觀察境界。脩習善法。則得智慧清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無二。乃至廣說。此猶且約行性而說。若依法性。非情亦是此經所為。所以者何。情與非情。其性一故。攝相歸性。相亦無二。是故但被有情。則為已被非情也。第四門竟。
第五教體中。兼辨諸宗。通有其三。一薩婆多宗。二經部宗。三大乘宗。就初宗中。自有三說。一大婆沙中。於四法內。唯取音聲。以為教體故。彼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為何法。
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路語業表是謂佛教。
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釋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雜心論說。意亦同此。
二依順正理。於四法中。用名句文三法為體故。彼第三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俱舍第一。亦有此頌。正理釋云。論曰。有說佛教語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有說佛教名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問語教異名教。是語名別體。教何是名。
答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亦同此說。問豈不正理依婆沙等。如何乃違評家正義。
答眾賢論師。無適莫。但理長者即為自義故。順正理名等為正。發智論說。意亦同此。
三依俱舍。通取四法。總為教體故。彼第一中有頌。同前正理。而長行但敘兩家無偏定斷故。彼敘云。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諸說佛教名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行蘊攝。次後文中。釋蘊量云如實義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釋曰。准此論文。既無別斷。當知意在通取四法。問婆沙俱舍。只是一宗。豈應別立。
答俱舍婆沙。理實無異。今且據文而有差別。一則不同正理定取名等。二則不同婆沙評家定斷。今故別列也。
第二依經部宗。聲為教體故。正理十四。破彼計云。汝不應說名句文身即聲為體。無性攝論第一亦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且不應理。然此宗中。自有三說。一云十二處中。聲處為性。離聲無別名句字故。一云法處相續假聲為體。唯是意識所緣境故。一云通假及實。二聲為性。由前二說皆有理故。
第三就大乘宗中。自有四宗。一真俗俱有宗。二真俗雙泯宗。三理事無[得-彳]宗。四事事無[得-彳]宗。初謂真諦理實故說為有。俗諦不壞故說非無。於中三。一隨相辨體。二唯識辨體。三會性辨體。初中復三。一唯能詮。二通所詮。三通諸法。初能詮中復有三說。一云教體唯是音聲。由聲是實名等假故。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一云教體用名句文。由名句文有別體故。故成唯識第二。破經部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詞無[得-彳]境應無別。一云聲名句文合為教體。由前二說皆有教理為定量故。又深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是故我依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問教豈非一。如何辨體諸說不同。玄奘三藏。釋此義云。以假從實。聲為其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以體從用。名等為性。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生解究竟要由文義二種合為教體。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釋曰。此論意。顯無教則無義無義則無教。教之與義。不可離異故。合為體。三通諸法者。謂餘一切情非情境。所以者何。如來身二業。能為自身他身非身等三相應化故。意唯二化。非情已是心等現故。如佛地論第七卷說。又阿彌陀經云。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宣暢菩提分法。乃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出微妙音。眾生聞者。皆發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釋曰。此文即顯自身相應或非身相應。彼土無有實畜生故。依此三化。所顯之教。皆是通明三昧解脫。以為其體。
二唯識辨中二。一本質教體。二影像教體。言本質者。諸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離識無別文義可得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此顯如來淨識為教體也。
二約顯影像教體。謂聞者識上。所變文義。皆不離識故。佛地論云。佛說法時。聞者識心。雖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又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名為我聞。又無性攝論第一云。貫穿縫綴故名為經。此中即是隨墮八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教體。釋曰八時者。舊人四說。一云如來說法。於八轉聲中。隨用一聲。逗機說故。一云佛說華嚴八會時故。一云依聲明論。晝夜各有四時。如來隨於此時。應機說故。一云依十地論。如來說法。離八非時。依八正時故。故彼論第十一云。如王懷憂。惱。病。恚。著諸欲。險處。無侍衛。纔侫。無忠臣。於此八難時。智臣不應語。心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說。釋曰。尋上諸說。雖各有據。然勘梵本。並不相應。謂梵稱一瑟吒。此云欲樂。梵言遏瑟吒。此謂之八。而攝論梵本。則是一瑟吒。非遏瑟吒也。由其兩音相濫。致使時譯者謬傳。既翻欲樂為八。大復虗如時字。故勞諸德。擾動智海。玉巵雖寶。無當奈何。是故正譯。應云隨墮欲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釋曰。此文意。顯聞而欲樂成聚集故。言直非直說者。五釋不同。一云詮法自性。名為直詮法差別。名非直說。一云長行名直說。偈頌非直說。一云十二分教中。契經名直說。餘十一分。名非直說。一云直爾說法。名為直說。以譬喻說。名非直說。一云如實說者。名為直說。方便說者。名非直說。言聚集顯現者。今且依未自在位。聞四字句。五心次第。以辨聚集。謂如佛說諸行無常四字之時。此中即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於聞者識。聚集顯現。然此義中。西方四釋。一云如說諸字。有率爾尋求二心。然未定知諸字所屬。無決定故。次說行字。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起。謂率爾。尋求。決定知諸字所屬一切行故。聞諸行字。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知義。復說無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未有決定。以未定知無字所屬。後說常字。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具起五心。謂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心等。於最後時。四字周圓。方能解義。總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後五也。十四相謂。四聲。四字。四名。一句。一義。名聚集也。一云說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其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唯尋耳識所緣境故。亦但緣聲。不緣字名。此之三心所變聲上。雖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緣之。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說行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說無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九相現。說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經十六心。有十四相。謂四聲。四字。四名。并句。及義。名為聚集。若不散亂。起染淨心。及等流心。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云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於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緣聲字名。非現量故。由此然小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云卒爾耳識。但緣於聲。同時意識。緣聲字名。若不爾者。尋求意識。尋何等名。此中曲有兩釋。一云四率爾耳識。各緣其聲。四同時意識。緣聲字名。是其現量。四尋求心。方得圓滿。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一云同時意識。容非現量。得緣過去。緣於八心。四率爾耳識。四同時意識。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問同時意識。既是現量。何得緣字名耶。
答現量亦緣名字自相。不緣名義相繫屬故。上來且依未自在位。五心次第聞教聚集。若傳教者。是自在位。則非此說。所以者何。自在位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就領受。無障礙故。或有聞說先受持教。由純熟故。不待率爾耳識引發。及尋求等。雖有決定。或染淨。或等流等。或有字句增減之者。亦即非如前說相心數量多小。但隨所應字句而說。若具顯五心。如瑜伽第一及餘處章說。
問此既說有本影二教。何故有聖教說佛無色聲心意識耶。
答教說有無各別所據。今約五義。會其違相。一遮過顯德。二真俗二諦。三傳古非作。四悲願所成。五本質影像。初中為遮過患故說非有。為顯實德故說非無。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若人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即妄語。四卷楞伽第三云。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是佛說。佛性論第二云。如實義者。如來無有色聲麤相功德可得。檢兜率偈讚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釋曰。此上意。顯有過失之色聲則佛非有。無過失之色聲則佛非無。然此非無。是不有之非無。不無之非無也。故密嚴第一云。或說菩薩入於諸地。乃至淨所依止。入於佛地無漏蘊界。常無變易。涅槃三十七云。凡夫之色。從煩惱生。是故智者。說色無常苦空無我。如來色者。遠離煩惱故。說是常恒無變易。乃至云。以是因緣。如來色常。乃至識常。此經現相品說。如來六根。皆無有量。出現品說。如來三業。亦無有量。
二真俗二諦者。真諦離相故說非有。俗諦隨機故說非無。金光明云。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成佛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維摩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仁王觀空品云。若有脩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虗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釋曰。此上唯就真勝義說。兜率偈讚云。眾生妄分別。是佛是世界。了達法性者。無佛無世界。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涅槃二十六。明菩薩具足多聞中。亦同此說。釋曰。此上雙約真俗以顯。
三傳古非作者。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造。楞伽云。如來不說法者。緣本位法故。般若論云。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故。
四悲願所成。謂佛所無有盡。三業應眾生者。皆是廣劫悲願。為眾生感。非自所有。故說佛果無有色聲。然即以此為他為自故。亦說有。下文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大願力。顯現自在法。出現品云。如來身遍一切處。乃至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
五本質影像者。謂佛三業平等普應。無彼差別影像色聲故。說非有。然即與彼差別聞見。為增上緣。因質有影故。說非無。上五義。會諸聖教。不相違也。
三會性辨體者。謂此教雖不說真如隨緣之義。然說佛正體智證最淨法界。而於後得安立教法故。亦說如為體性故。成唯識第十。釋真如云。三勝流真如者。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七法無別真如者。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釋曰。教法既從法界流。是故教法依真建立。上來第一門竟。
第二約真俗雙泯宗。出體者。謂真諦離相故說非有。俗諦無性故說為空。次第如前。三門出體。皆悉是空畢竟非有。即以此空。為教體性。如清辨論師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此二比量。依真勝義。不依世俗故。說皆空。廣說(云云)。
第三理事無[得-彳]宗。出體中三。一隨相。二唯心。三法性。初隨相中三。一約能詮。二通所詮。三通諸法。就能詮中亦三。一唯音聲為體故。維摩第一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故。二唯名句文為體故。仁王觀空品云。是經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萬佛說名味句故。三合前二說。四法為體故。十地品云。如空中彩畫。如空中風相。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佛藏經第一卷初亦同此說。十地論云。說者以此二事說。聽者以此二事聞。謂音聲及善字。釋曰。此文舉下攝上故但云字。或舉所依攝能依故。問前來諸宗皆說聲等四法為體。今此亦爾。何以甄別。
答名言雖同。理趣胡越。所以者何。初有實體故。二唯是聲有體假故。三就大中。一稱實故。二俱不立故。三即理事故。後第四宗中四法融故。二通所詮者。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文故。三通諸法者。謂非但如前依能所詮取耳意識境以為體。亦復通於六識之境。以為教體。由悉能為開悟利益所知境故。維摩香積品云。眾生香菩薩謂維摩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釋曰。但示此香。即為說法故。彼文次前云。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故。又菩薩行品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菩薩。或佛化人。或菩提樹。或以衣服臥具。或以飲食園林臺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或以佛身。或以虗空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或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而作佛事。阿難。諸佛進止威儀。無非佛事。乃至廣說八萬四千諸塵勞門。而作佛事。十卷楞伽第四云。佛告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有佛國土。宜爾示相。名為說法。有佛國土。但動眉相。名為說法。有佛國土。唯動眼相。名為說法。有佛國土。咲名說法。有佛國土。欠呿名說法。有佛國土。咳名說法。有佛國土。念名說法。有佛國土。動身名說法。釋曰。准上二經。種種境界。開悟眾生。皆名說法。是故教體。隨其所應。非但四法乃所詮也。
二唯心辨體者。謂前所說能詮等三。莫不皆是真心所現。離此真心。更無有法故。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如是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但依妄念。而有差別。釋曰。各攝世出世間。故無漏散。不離真心也。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問此中即依真心辨體。有本影不。
答有無無[得-彳]。本疏釋此四句分別。一唯本無影。謂令唯能說。以聽者不離說者真心故。二唯影無本。謂令唯能聽。以說者不離聽者真心故。三亦本亦影。謂令說令聽。俱時現前。以真心不壞說聽故。四非本非影。謂令說令聽俱非現前。以真心無二非說聽故。
三法性辨體者。謂前相心二教。即令法性所成真心。即法性之別號。是故離真如外。更無有法。仁王二諦品云。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應誦如。乃至云論議如。此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上來隨相等三。總會為一。理事無[得-彳]教體也。
第四事事無[得-彳]宗。出體者。此中聲名句文能詮所詮等。莫不一一皆具無盡無[得-彳]法界。謂具正智所生法性所起色心時處身方行位等體事相等德相相入業用。所以然者。此中無有一法而不具足一切法故。廣釋體事等三義如下第七顯義門說。問此宗亦有本影義不。
答有無無等[得-彳]成一四句。所以者何。佛中有眾生。眾生中有佛故。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等正覺。乃至普見入般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廣說云云。又佛性論第二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出如如境者。普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此明眾生在佛中也)又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中。一切眾生心中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此明佛在眾生中也)言四句者。一果門攝法界盡故。則因無異果之因。而唯本無影。二因門攝法界盡故。則果無異因之果。而唯影無本。三法界緣起因果無礙互相在故。則亦本亦影。四法界緣起因果相攝。雙相辨盡。俱非二心。則非本非影。是故。由前第三句故。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由前第四句故。佛心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問何故前立教中。明體事業用通於染淨。今此教體唯局淨耶。
答前辨業用所依體事。故通染淨。今顯諸相及淨業用所依體事故不通染也。問此中地身非情等說法與前一分滿教通諸法說有差別。
答彼據三種化說已如前辨。今此所有菩薩說。剎說。眾生說業。即是佛說。所以者何。三種世間無非佛故。是故教體該攝法界所有諸法也。(上來教體門竟)。
第六宗趣者。宗謂尊崇。趣即意指。謂此一部經內所詮義中。最所珍貴高尚之義。謂之宗也。宗意所向謂之趣也。此宗即趣。或宗之趣。通其二釋。因此部宗二門分別。初通論三教。後別明當部。前中三教各有四宗。謂一通宗。二別宗。三隨部宗。四隨義宗。又有會宗品宗。恐繁不述。
初真一分半教中。通宗者。謂二十部對法。及四阿含。雖多所立。莫不同詮生空之理。是故通名生空法有宗也。二別宗者。謂即前之二十對法。各立宗別。如宗輪論中說。不可具引。略顯三宗。
一三世俱有宗。此一切有部。計謂過未名色體是實有同現在故。
二法無去來宗。此大眾部計。謂去來色體用俱無。唯有現法及無為故。
三現通假實宗。此說假部計。謂去來二世法定非有。唯有現法。於中在界處是假。在蘊是實。經部同此。
三隨部宗者。謂即於前二十對法。一一宗內。有多部論。宗有不同。如薩婆多中。婆沙正理俱舍等。當當部部宗各別故。又如四阿含中。各有多部經。詮宗各別。又如正法念雜寶藏等。並准應知。四隨義宗者。謂即前諸經論中。凡所立義。一一皆有宗旨。廣說應知。
第二真一分滿教中。初通宗者。謂或有大乘經說真俗俱有。或有說言真俗俱空。雖此有異。莫不皆辨生法二空。是故通名生法俱空宗也。二別宗者。謂即於前通宗之內。開成兩宗。然有兩說。一云一三性皆空宗。如三無性論等。
二三性空有宗。如深密等。此二學從互言顯密。一云即真俗俱空有等是前宗也。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此則真俗俱有。如深密瑜伽等。二若二勝義相盡為空。世俗緣生如幻非有。如前所述清辨比量。此則真俗俱空。如大般若等。
三隨部宗者。深密以境行果無等為宗。十輪以佛輪等十輪為宗。阿彌陀經以稱淨土為宗。大般若十八空為宗。
四隨義宗者。謂前深密十輪大般若中。隨所說義。有所成立。即以為宗。問大般若等。亦說色空相即之義。此則正當理事無[得-彳]。何故列在一分滿教。
答此色義。兩宗釋異。一分滿云。依所執性故說為空。具分滿云。依他無性故說為空。設依後釋。而般若中。復有說處是不了義故。大般若五百九十二中說。三乘五姓畢竟差別。唯說色空。依所執說。是故且配屬前教攝。若所說色空。依緣生死性。則具分滿攝。
第三真具分滿教中。初通宗者。謂此宗中雖說理事無[得-彳]真。莫不皆顯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是故通名為無為非一異宗也。二別宗者。謂於前通宗之內。分成兩宗。一理事無[得-彳]宗。此即楞伽密嚴維摩法華涅槃勝鬘仁王等經。
二事事無[得-彳]宗。謂即此經及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等。問華嚴等。亦說理事無[得-彳]。何獨事事無[得-彳]宗攝。仁王維摩涅槃經等。亦說事事無[得-彳]之相。何不事事無[得-彳]宗收。
答兼正異故。又仁王等。唯依業用說故。此經具德相等故。
三隨部宗者。初理事無[得-彳]宗中。如楞伽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宗。內證聖智所行境界為趣。或以一百八句為宗。一心為趣。密嚴以現法樂住內證智境為宗。維摩以抑挫二乘顯菩提解脫為宗。法華以會三歸一為宗。勝鬘以空智如藏及攝受正法為宗。涅槃以佛性常住為宗。仁王以三種般若為宗。後事事無[得-彳]宗中。不思議境界經以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為宗。
後別明當部宗者。古來異釋。總有七家。前六古說。後一現傳。前中一笈多三藏云。此經以三十二聖觀行為宗。二敏法師云。以因果為宗。印法師亦同此說。三遠法師云。以華嚴三昧為宗。由此經意。令觀因果成三昧故。四衍法師云。以無障[得-彳]法界為宗。五裕法師云。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法界門中。義分心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故。此經初品內頌云。無盡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滿如來身。又經最後品內明入法界。故知唯以法界為宗。六光統律師云。以因果理實為宗。
二現傳者。即是本疏所立也。於中二。初簡持。後釋義。前中謂前六家宗內。初三但顯所成因果。次二唯明所依理實。後一雖該前二。然以名意不具。令義不明故。現所傳。具言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
後釋義中二。先釋別名。後解通稱。謂因果緣起理實法界唯囑此經故。名為別。宗趣之目。通餘一切。前中四。一因果緣起。與理實法界。分相別顯。二融理實法界。以成因果緣起。三會因果緣起。以歸理實法界。四雙融次前二門無[得-彳]存泯。初中有十法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種。一在纏。為所信境。二出障。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種。一大菩提心為主故。二喜捨等心為伴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種。一差別行。歷位顯故。二融攝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如前行說。五無等果。此亦二種。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故。二正果。謂十身故。此上五對。初一是理實法界。次三緣起因。後一緣起果也。
第二中亦十法五對。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亦是出現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此門配經。如第二卷疏科文中說。
第三中亦十法五對。謂即會前理實之因果。而還歸於理實。所以者何。五對因果。莫不皆以無[得-彳]法性而為自性。是故不[得-彳]即相即性也。
第四雙融次前二門無[得-彳]存泯者。謂即於一無[得-彳]法界。而性相混融。自在成就。亦有十義。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理實。即因果非因果也。二由離性故。理實不異因果。即理實非理實也。三由離相不壞相故。理實即因果。以非因果為因果也。四由離性不泯性故。因果即理實。以非理實為理實也。五由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理實二俱泯絕。逈超言念。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果因理實。二俱現前。熾然言念。七由上存泯不相異故。常以絕見聞而見聞故。此即無見聞之見聞也。常以離言念而言念故。此無言念之言念也。八由理實性融不可分故。即理實之果。統攝理實無不盡。即因隨所依而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薩也。九即理實之因。攝義亦爾。是故菩薩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所應。收攝無邊差別諸法。相即相在。微細帝網等。此十義中。初七是理事無[得-彳]宗。後三是事事無[得-彳]宗。
後尺通稱中。義類繁廣。略顯十法五對。一人法相對。謂舉人為宗。顯法為趣。如佛華嚴之大方廣故。或反上。謂大方廣之佛華嚴故。二理事相對。謂舉事為宗。會理為趣。或舉理為宗。融事為趣。如舉具分真性故。三境智相對。謂舉境為宗。成觀為趣。或舉智為宗。攝境為趣。如心性是一等。四行位相對。謂舉位為宗。成行為趣。或舉行為宗。顯位為趣。如圓行成圓位。五因果相對。謂舉因為宗。成果為趣。或舉宗為宗。脩因為趣。然此宗之與趣。及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等。互望融鎔。相即相在。皆無障[得-彳]。謂因之果。果之因。或因即果。果即因。或因果即緣起。或理實即法界。或因果緣起之理實法界。或因果緣起即理實法界。或宗即趣。宗之趣。或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之宗趣。或即宗趣。皆准思之。上來四宗相望。寬狹有三。謂初一唯寬後一唯狹。中間別及隨部二部。互寬狹。望前後故。此經於三通宗。是為無為非一異宗攝。於三別宗。是事事無[得-彳]宗收。於三隨部宗中。是因果緣起理實法界宗。於三一隨義宗內。即諸法相即相在相攝相入等宗。於色大小。無增減。於時長短。無延促。餘一切義准應知。第六宗趣門竟。
第七顯義分齊者。於中有別有通。別謂隨會隨品隨文句字等。一一皆有義分齊故。通謂一部大宗義之分齊。今此所辨。唯通非別。謂即事事無[得-彳]法界宗中。義之分齊爾。於中二。初辨相。後問答。前中三。一體事。二德相三業用。初體事者。即是德用所依。此通二種。一純淨無漏是德相所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所依體事。今通前二體事。略舉十法。餘可思准。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初色者。謂外器世間能造所造。下至微塵。上至廣剎。及中一切所有事物。二心者。謂佛菩薩及諸眾生。所有染淨心及心法。三時者。謂迦羅時。三摩耶時。大劫小劫。九世十世。下至一剎那等。四處者。謂盡十方世界依色所顯大小方量。上至廣剎。下至一塵毛端等處。五身者。謂佛身。菩薩身。二乘人身。乃至一切眾生身。下至一毛孔。上至全身。六方者。謂東方南方。乃至上方下方。上至盡十方虗空界分。下至一毛端量處。七教。謂能詮名句字聲。及通一切。下至一名一句一字一聲一光香等。上至種種無量差別名句字等。八義者。謂教之所詮一切法門。下至一義。上至一切。九行者。謂諸菩薩所有脩行。無邊行海。下至一行。上至無盡。十位者。謂三賢十地等。上至佛位。下至十住初心等。
第二德相者。第八迴向說真如一百門德。皆名真如相。又起信論云。真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德即是相名德相也。今此將顯如所起果。故以如德而名其果。就此門中二。先通辨德相因。後別顯德相果。前中謂佛菩薩從初發意。修諸行時。一一皆與法性相應。常觀諸法。若同類。若異類。若同體。若異體。若雜染。若清淨。相雖差別。其性是一。所謂無性。以無性故。性相無[得-彳]此相彼相。既同一性。相隨性而融通。是故此事彼事。成即在等。無障[得-彳]也。又由大願迴向善根同如相故。證淨法界所感依正。還同真性。具足一切無邊無[得-彳]德相。(普賢行品云何況最勝智三世諸佛法。從於法界生。充滿如來地)真如性既具過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及德。同無為性。非相所遷非分限取。唯普眼見。非餘境界。今略舉真如十種德相。以顯此中體事德相。第八迴向云。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不相捨離。不離諸法。恒守本性。無有改變。無所不在一切法中。性常平等。性常隨順。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常住無盡。普攝諸法。一切法中畢竟無盡。釋曰。此十德相。凡有其一。必具餘九。具餘九。具百。具十。具過恒沙。如八德水。何以故。同體性故。無分限故。法界體事既全如起。是故一一具餘一切。今且依總別分相。略辨十門。餘應思准。謂一由法界體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而共相應。不相捨離德故。一一隨應。同時具足一切體德。二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不離諸法德故。相望有相即德。三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無所不在德。相望有相在德。四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性常隨順德。及恒守本性。無改變德故。一一隨應有隱顯德。五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共相應德故。相望有主伴德。六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同體性德故。一一即是一切諸法德。七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常住無盡德故。一一自具無盡法德。八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普攝諸法德。及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德故。一一隨應。有純雜德。九由諸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普攝於法德故。一一隨應。具微細德。十由諸體事。一一各有同法性中。無所不在德。及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德故。互望重重。有如因陀羅網德也。
二別顯德相果者。准前略顯十種德相。餘類應知。
初同時具足相應德者。謂後九門。所有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同時具足在於一法。是故此門。為後九門之總。後九是此一門之別。然以總別不相離故。凡舉一法必具所餘一切門者。是此門攝。若舉一法。但具當自一門法者。是餘門攝。(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妙嚴品初顯佛法界身德云。譬如虗空具含眾像。舊經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法。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上。此法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
二相即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此中同異體事相望。但各兩句。謂此即彼。彼即此等。其中同類體上一多等相望。或有六句。謂此一即彼一。多即多。一即多。多即一一即多一。多即一多。乃至餘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互望皆爾。異類體上互望相即。當知亦爾。思準可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釋曰。既云展轉。即是異體也。四十七云。諸佛知一切佛語即一佛語。知三世一切劫即一剎那。初發心品云。以發心故。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乃至云。真實智慧等者。此顯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云。彌勒告眾云。言餘諸菩薩。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行願。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乃至云。則能具足普賢諸行。釋曰。此顯行位及時相即也)。
三相在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是故非但一多相容。此中體事。同類自相望。但各兩句。謂彼在此。此在彼。若異類及中一多等相望。各有六句。初六句者。且如身土相望。依中有依。正中有正。依中有正。正中有依依中有依正。正中有正依。餘體事准思。後六句者。謂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餘大小等准之。(普賢三昧品初說。佛身中有國土及諸佛菩薩等者。是正中有依正也初發心品云。一微塵中無量剎無量諸佛及佛子諸剎各別無雜亂等者。是依中有依正也。現相品云。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菩薩眾會共圍繞等。七十九云。善財入樓閣。見種種境界。乃至云。又見其中。有無量百千諸妙樓閣。一一嚴飾皆悉如前。廣博嚴麗。同於虛空。不相障[得-彳]。亦不雜亂。於一處中。見一切處。一切處中悉如是見。釋曰。此百千閣分量皆等。不礙內外。互相容在而不相雜)。
四隱顯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隨應。有隱有顯。如見此者不見彼。見彼者不見此。雖不互見。而各收盡。雖各收盡。而不相雜。如見既爾。聞等隨應知亦然。如一人身六親所望。雖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雜亂。(夜摩偈讚云。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在天宮。十定品第七定云。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八肘九肘十肘。乃至或見佛身量等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如來本身無增無減。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曰。如佛身隱顯既爾。當知言音依果所有及一切法門教義行位等亦然。諸大菩薩。成就如是法界體事德相者。並準可知)。
五主伴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此中據兩法已去互隱顯相望不同。前門但一法上即有隱顯。(諸會中說。普賢等類輔翼之眾。皆是果海菩薩。更相主助。同遍法界。主主不並。伴伴不俱。主伴伴主同時成就。又脩多羅光明總持三昧。乃至菩薩無邊行海。皆有主伴。如第二中說)。
六同體成即德。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即是一切諸法。此中不同前相即門。前據此彼。相望相即。此約即體。是一即是一切諸法。此中不同造色地。即是一切法如體事能造色地。即是水等。亦即所造香味觸等。亦即異類心心法乃至一切。悉亦如是。餘一切法一一亦然。並應類准。(妙嚴第一云。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充遍十方。第二云。十方虛空可知量。佛毛孔量不可得。又說依即正。謂摩尼幢放光說法菩提樹亦爾。並出菩薩眾師子座亦然。又見毛孔中說法。乃至眼即耳等。不同權宗。諸根互用。夜摩偈讚云。佛坐夜摩宮。普遍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間所希有。七十六說。摩耶夫人。如常之身。能容十佛剎微塵數菩薩。並各乘宮殿。及八萬龍王。皆在胎中。而不迫窄。七十八云。彌勒菩薩謂善財言。汝但遍觀樓閣。則能了知學菩薩脩行菩薩道。釋曰。此色法即是教義也。八十云。善財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已前。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內。一念所入諸佛剎土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而行緣盡〔來〕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剎海次第乃至邊際。釋曰。此顯一毛孔量不增即如是廣大也)。
七具足無盡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自體。皆無窮盡。如水中文。此不同。後如帝網德。此但當體。即具無盡。彼依互在。重重無盡。又亦不同微細德相。彼據一中多法齊現。此約一一即無盡窮(妙嚴品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又云。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十住品頌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窮盡。而今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六十五說。具足優婆夷。於一小器中出一切資具飲食等。畢竟無盡。然不減少。釋曰。此皆體德自在。非約解脫等業用)。
八純雜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各具普別。然普與別。非即非離。融無障碍。非即故。諸體諸德。繁興萬品。非離故。一體一德。即為究竟。(妙嚴品說。諸異生眾及餘同生。各各唯得一解脫門是純門也。普賢菩薩。得不思議諸解脫門。是雜門也。六十五云。慈行童女。見三十六恒河沙佛。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慈行入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者。此純雜無碍也。又善財童子。所求諸善知識。各言我唯知此法門。又皆云。多劫唯修。此純門也。彼諸善知識。皆推進云。諸大菩薩種種知見。種種脩行。〔種〕證得者。此雜門也。自言唯一。他推有多。自他雖異。然屬一身。此亦純雜無碍也。又善財。普獲諸善知識解行德證。亦雜門爾。上下文中。更有此類準知)。
九微細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之中。即具諸法。此不同前相在之義。彼約解別體別德相望相在。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此門亦可名普門德故。七十一云。寂靜音海謂善財言。此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者。即是普門。於一事。普見一切諸神變故。第九迴向中說。微細智。微細境。各七十二門。不可繁引。六十二中。善財於德雲比丘所。聞勝進行法廣說念佛門中云。住微細念佛門。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如來。出現悉至其所。而承事故。又離世間品說。菩薩有十種甚微細至相。依之總名微細。相容安立。今分德用。彼文屬用。如後業用門。具引應知)。
十如因陀羅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此門。據互相容在。展轉重重。無有窮盡(阿僧祇品頌中從不可言說諸佛剎。至此剎。為塵說更難等。有四重也。又四十七云。諸佛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乃至第十云。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差別。盡無有餘。)。
上來十種德相。於前純淨無漏體事。一一具有。是故成百成千等門也。
第三業用中二。先通顯所因。後別辨其相。前中謂佛菩薩成就無[得-彳]法界相應三昧。通明解脫陀羅尼等用。前體事對應度者。轉變自在。此所轉境。通於染淨。如後所引。
二別辨相中。略顯十類。餘可准知。謂同時具足相應。相即相在。相入相作。純雜隱顯。主伴。微細。如因陀羅網。
初同時具足相應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延促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對應度者。隨於一法。即普示現後之九門。同時具足。乃至盡法界所有染淨法。無不同時具足相應。所以者何。一切染法一真性故。一切淨法真所起故。故於堪應者。現此境界。(普賢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悉能容受無邊法界。第十行文云。此菩薩於其身中現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諸佛。八十云。善財見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輪諸山河海人天宮殿時劫佛菩薩。如見現在世界。如是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中悉爾明見。乃至十方剎塵中。現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佛出興一切菩薩。及聞佛菩薩眾生言音。釋曰。此一普賢身。遍十方一切世界塵內無邊佛會中。一一毛孔。現法界中所有諸法。莫不皆令同時具足也)。
二相即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忉利。夜摩。兜率等三處。昇天品中皆云。爾時佛神力故。不離於此菩提樹下。而上昇天宮者。此顯坐即昇昇即坐也。五十三云。菩薩有十種入劫智。所謂入可數劫即是不可數劫乃至入劫即一念。入一念即劫。釋曰。此上約異體相望。顯相即用。若得同體。亦有即義。而不名相。准前德相第六。此應名同體成即用。五十六云。菩薩有十種遊戲。乃至第十云。菩薩不分身遍一切佛會者。此一身即是一切身故也。摩耶夫人。如常之身。量同虗空者。若依大願智幻解脫力。而成就說。亦即是此業用門也。勝熱婆羅門刀山火聚。即無分別慧。能斷惑網破癡闇故。七十七說。善財歎樓閣云。不動本處。能普詣一切佛剎者住處。不離一毛端處。而普現身一切世界者住處。釋曰。此皆一即一切也)。
三相在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中有二六句。准前德相相在中說。(現相品。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三世所有一切劫。一剎那中悉能現。賢首品云。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而彼微塵。亦不增。於一普現難思剎。彼一塵內眾多剎。或有有佛或無佛。或有雜染或清淨。或有廣大。或狹小。乃至云。如一塵中所示現。一切微塵悉亦然。此大名稱諸聖人三昧解脫神通力。第九迴向云。此菩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於一毛端量處。悉能包容盡虛空遍法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國土。皆使明見。如一毛端量遍法界虛空界一一毛端量處悉亦如是。又云。於一念中。現一眾生不可說不可說劫念心。乃至現一切眾生爾所劫念心。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身。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釋曰。上下文中。同此門者。準之)。
四相入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亦同前。有二六句。(十行品云。能於一一三昧中。普入無數諸三昧。無量無邊諸國土。悉令共入一微塵。第八迴向云。此菩薩於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第九迴向云。於一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眾生界無增無減。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地品云。第十地菩薩知佛十種入劫智。所謂一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十定品第二定云。三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薩身。是菩薩身。亦入是諸世界。第十定云。菩薩自見其身往彼眾會亦自見身普入諸地釋曰此文即是諸位相入也。普賢行品云。菩薩有十種普入。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乃至云。一世入一切世。一切世入一世。離世間品。十種無碍用中。亦說眾生一多相入。六十云。上方菩薩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轉相入。六十一云。此諸菩薩入一切無諍境界。乃至能令小大自在相入。此一切方普入一方。釋曰。此約方體事。顯相入也)。
五相作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亦同前。有二六句。(第八地前頌云。大剎隨念變為小。小剎隨念變為大。如是神通無有量。世間共說不能盡。又後長行云。此菩薩隨眾生所樂。能以眾生身等十種身互相作。第十文云。此菩薩神通隨能以廣狹〔活〕淨亂住〔住〕次第住倒住正住等世界皆互相作。五十六云。以一國土作多國土。以多國土作一國土。以不可說劫作一劫。以一劫作不可說劫。光明覺品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
六純雜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及異類中一多大小延促前後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第九迴向云。以無縛無著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一門中。示現種種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刀。於種種門。示現種種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現一切佛前)。
七隱顯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賢首品云。有勝三昧。名方網。菩薩住此廣開示一切方中普現身。或現入定。或從定出。乃至廣說。釋曰。菩薩一身隨應見異。七十六云。摩耶夫人。告善財言。菩薩將下生。放一切如來受生功德光輪。入於我身。爾時我身雖不踰本。然其實已超過世間。乃至云。如於此處為菩薩母。三千世界閻浮提中。悉亦如是。由得菩薩大願幻解脫門故。釋曰。本身無二非一處住故。一隱多顯也。非多處住故。多隱一顯也)。
八主伴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成用。(現相品說。佛眉間出勝音菩薩與諸眷屬坐華鬘臺。顯示主伴教差別相。出現品說。佛放眉間出現光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以為眷屬。釋曰。人光教等主伴既爾。餘法准知)。
九微細用者。謂以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位位上下等。隨其所應。當體即全具一切法。同時炳然齊現成用。(第九迴向云。此菩薩於一念中。現一切眾生各不可說不可說念心。離世間品云。菩薩十種甚微細極。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住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天。初生童子地。處王宮。出家苦行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般涅槃。乃至云。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別門。六十七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身。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
十如因陀羅網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互在。重重無盡成用。(普賢三昧品云。佛身所現。一切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塵數普賢。入此三昧。阿僧祇品頌中。從一毛端處所有剎已下。有多重重。同類異類。皆神力現。六十四說。體捨優婆夷。答發心久近。謂善財言。菩薩神通無有量。普現一切剎網故。)。
第二問答者。具如別行旋澓章說。第七門竟。
第八部類傳譯者。依教流次第。應云翻譯部類傳通。今准此分三。一翻譯時代。二部類本末。三傳通感應。初中。此經前後翻譯補闕。四本不同。初本者。晉義熈十四年。此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云覺賢。於揚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漢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
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脫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普賢菩薩前。中間脫文殊師利申手過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等半紙餘文。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潤色。依六十卷本為定。
第三本者。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翻四萬五千頌。合成漢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寶法法師。華嚴和上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
第四本者。謂前第三本中。雖繕數處。然復漏脫。日照三藏所補入。法界品內文殊手按善財頂處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虗指於後後經來無所因。謂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云彌勒善財。詣文殊所。後文既闕。便將善財違彌勒命。又前七十九中。彌勒告善財言。文殊師利。為汝說一切功德。既漏此文。及使彌勒記言無驗。又八十初云。善財一心願見文殊師利。見三千大千世界塵數知識者。此文失次。居然可見。謂上句既云願見文殊師利。次句忽云見三千等。此語斷緒無來由故。是故知上以新舊兩經。與梵本讎校。還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斷文再續缺義復全。今之所傳。即此第四本也。
二部類本末中三。一本部。二別行。三論釋。初中西域相傳。佛涅槃後六百年時。龍樹菩薩入龍宮。見此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頌。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十八百頌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頌三十九品。龍樹乃誦得下本。流布人間。今此所傳。即其本也。
二別行者。一切經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是十地品。如來性起微密藏經兩卷。是出現品。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麻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又于闐國三藏提雲陀般若所翻。脩慈經一卷。金剛鬘經十卷。並實叉難陀三藏譯。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等。並是華嚴眷屬。非本部內。別行之經。以其三種世間嚴事劣故。
三論釋者。龍樹菩薩造。大不思議論。有十萬頌。備傳西域。此方漢本。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是彼中釋十地內初兩地也。又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于時光統律師。自善梵文。又奏二三藏對御參詳。糅成一部一十一卷。見傳於代。又魏朝僧靈辨。愛重此經。於五臺山。頂戴祈請。經于三載。遂感冥加。悟斯玄旨。爰詣懸瓮山。造此經釋。凡一百卷。頗傳於代。
三傳通感應者。舊本靈徵。具如五卷華嚴傳說。今此八十卷本。初釋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等。共請華嚴和上講此經。其年十月十五日開講。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之。其講堂中及寺院內。忽然震動。于時聽眾道俗有數千人。共覩斯徵。歎未曾有。時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等。述茲靈應。具狀以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即以聖曆三年臈月十九日進。
則天聖皇后。親運神筆批狀報云。省狀具之。昨因敷演微言。弘揚祕蹟。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眹庸虗。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兼懷。此批並狀。具如別錄。第八門竟。
第九具釋題目中二。初通辨諸經。後別顯當部。前中諸經得名。大例有二種。一單名。二複稱。單中六。一依說法者名。如無盡意菩薩經等。二依請法者名。如賢護經思益經等。三依所為者名。如大集經須達經優填王經等。四依說法處名。如密嚴經楞伽恒水經等。五依喻名。如大雲經大寶積經等。六依所說立名。此類稍多。略顯八種。餘准應知。一依所說人名。如僧染經孛經等。二依所說處名。如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等。三依所說時名。如時經賢劫經新歲經等。四依所說喻名。如群牛譬經雜譬喻經等。五依所說行名。如正恭敬經施燈功德經善戒經大悲經修慈經諸三昧為經忍辱經等。六依所說依名。如十住經佛地經等。七依所說事名。如華手經胎藏經等。八依所說法門名。如僧伽吒經緣起經等。
二複稱者。謂即如前單名之類。或有二三四等和合一處。共目一經。此類亦多。略顯三五。餘准應知。謂或以法喻合名。如法華經等。或以智果為名。如大般若等。或智喻為名。如金剛般若等。或以教義為名。如解深密等。或是約人為名。上首菩薩同此名故。或有以數喻為名。如百喻經十輪經等。或人法數喻為名。勝鬘經等。乃至廣說。其單名複稱。皆有釋名得名。不可具敘。
二別顯當部中二。初辨異名。後顯本號。前中二初明餘部中所說。後明當部中所說。前中三。一以所說法為名。如智度論屬累品中。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故。二喻名。如涅槃經及觀佛三昧海經。名此經為雜華經故。三數名。如梁攝論第十勝相中。名此經為百千經故。後明當部中異名者。如下文出現品及離世間品。依別德用。各立十名。至後當辨。
後顯本號者。謂此一部經首。總相稱為大方廣佛華嚴故。於中三。一總相科簡。二別顯義類。三釋名得名。初中有四對八事。一教義相對。謂大等字是所詮義。經之一字是能詮教。二就義中人法相對。謂大等三字是所得法。佛等三字是能得人。三就人中行果相對。謂佛字是所嚴果。華字是能嚴行。嚴之一字通前能所。無別自體。四就法中體用相對。謂大之一字。是無[得-彳]法界體。方廣兩字。是無[得-彳]法界用。
二別顯義類者。謂大等六事。各有多義。且初大義。具顯則無量。略辨十種。餘准思之。一處大。謂此經充遍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乃至塵內空毛端處微細重重一切剎故。二時大。謂此經遍前後際九世十世乃至念劫重重故。三歸大。謂餘所得終歸此故。如被機中說。四信大。謂此教中說信能具一切佛法故。如賢首品說。五心大。謂初發菩提心。所期無限。皆與佛等故。如發心品說。六願大。謂凡所脩行迴向三處無自為故。如迴向品說。七行大。謂菩薩行海一一悉包無盡法界故。如普賢行品及離世間品說。八果大。謂依正二種具足十身通三世間故。如華藏品及十身相海品等說。九能詮教大。謂此經一一名句字。即是盡十方法界世界前後際劫。乃至微細重重時剎中諸佛所說教海無有餘故。如上下文中具顯。十義大。謂稱前教故。二方廣有十義。謂雜集有五義。入大乘論有六義。中間除共同者。合有十義。初雜集中五者。彼論第十一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義故。廣破一切障故。無有諸法能比類故。入大乘論六義者。彼第一云。毗佛略者。為眾生說對治法故。亦有眾多義故。亦以多莊嚴具故。亦能出生無量大果報故。非是稱量所能知。除斷一切諸邪見故。釋曰。前論破重障。後論隨對治。此二同也。是故合有十義。三佛有十義。然有兩說。一如佛地論第一說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二如真諦三藏七事記中引真實論。佛具十義。謂覺勝天鼓。不由他悟。離二無知。已過睡眠。譬如蓮華自性無染。具足三義。(一假名佛。謂六神通。二寂靜佛。謂惑不生。三真實佛。謂即真也)具足三德(般若。解脫。法身)具足三寶性。自知令他知(謂自覺謂他也)四華是雜華。喻於萬行。略顯十義。餘准應知。一無染著義。謂雖為能造水等。所造不為水著。喻離相行。雖因有漏境界脩成。而不為漏法所染。二柔耎義。喻柔和行。三自開義。喻無功用行。四可觀義。喻慈忍行。五馚馥義。喻戒定等行。六鮮淨義。喻離障行。七相狀巧成義。喻中道無住行。八味甘美義。喻禪行適悅故。九堪為嚴義。喻脩顯行。十能感果義。喻脩生行。五嚴有二義。謂能嚴所嚴故。即以前無盡行華。嚴前無邊佛果也。六經有八義。或十義。謂雜心五義。一出生。二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佛地論中。說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依涅槃仁王。同說一義。謂總相義。如藏部中辨。或十義者。於前更加常法二義。此如俗書訓釋可知。三辨得名釋名中二。初得名。後釋名。前中大以當體為目。包含為義。方廣就用標稱。周遍為義。佛以覺照彰名。果滿為義。華是喻名。感果為義。嚴以資莊得名。通能所為義。經以總相得名。契合為義。後釋名中四。一以體望用有一釋。謂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說十二分教。今為簡彼方廣故。謂之大。准此而言。則大之方廣。依主釋。二以人望法。通有二釋。謂以法簡人。即大方廣之佛。非下乘佛也。以人簡法。即佛之大方廣。非因依所得法故。皆依主釋。亦通有財。三就人中。行望於果。即佛之華嚴。而行非餘果之行。果望於行。即華嚴之佛。而果非餘行之果。皆依主釋。亦通有財。四教義相望。教是義教。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義是教義。即經之大方廣佛華嚴。皆依主釋。有有財同。第九門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一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二(上下合)(盡世主妙嚴品)
第十依文正釋中二。先通辯諸科。後別依二釋。前中本疏科此一部經文。總為十例。一本末部類。二本部三分。三問答相屬。四以文從義。五前後攝褺。六隨品長分。七隨會次第。八本末大位。九本末遍收。十主伴無盡(今存中八思之可見)就存八中。初本部三分者。謂序正流通。世主妙嚴一品。即為序分。證信發起通九會。故現相品已去是正宗。三流通分者。古今七釋。一光統師云。以入法界一品為其流通。證入法界廣無邊故。二隋遠法師。以法界品內明善財童子已去。屬流通分。三靈裕法師。以法界品末九十五頌。而為流通。以歎德終極故。四有師云。以九十五頌末後二頌。為流通。以結說無盡。歎益勸脩故。五有師云。流通分不在此中。以經來未盡故。六有師云。此經假使十萬頌來盡。亦不合有流通。以法無盡。說無休息故。故大般若。前後諸會。一一各有流通此。經諸會前。既並無流通。當知後來亦不應有。七有師云。餘眷屬經為此流通。以彼皆是此流通故。按前七釋。第四為正。所以者何。前三非是勸學付屬二種相故。第四釋內有勸學故。來未盡經品。在華藏毗盧相海隨好等內。不在八十卷後故。第六釋云。以法無盡。說無休息。故無流通。翻例大般若者。斯甚不可。違五義故。一違自引例。謂大般若十六會經。各別證信。是以亦別有流通。此經諸會。共一證信。不可翻例無流通也。二違自所立。謂以法無盡無終極故無流通者。亦應不許有序分也。所以者何。證信本為後代疑經故。以六事證之令信。今既有序。豈無流通邪。又此寧是不結集經。若許結集。不許流通。未醒人也。三違現事。謂此經今既現行於代。如何現見。而執為無。若謂雖有佛不付屬令流通者。此豈文殊阿難專輙結集也。四違自教。謂此經發心十住出現等品皆云。我等諸佛護持此經。令久住世。為未來菩薩未曾聞者。令得聞故。五違二機教。謂佛於十地諸菩薩所。未曾滅度。說亦無斷。不假結集。故無序分。亦無流通。正宗之名。於茲亦癈。無縛對故。或彼如來。說一一部時。有發起勸學容具三也。若於地前諸菩薩所。或有現前見佛滅度。或有滅後根熟應聞。對此即須證信流通二分安立。今若以地前有流通之教。同地上無結集之經。乃是混亂兩機。不分二機也。第七釋云。以餘眷屬經。為此流通者。此亦不然。有五過故。一彼眷屬經。應無序正二分。此經序正。即彼正序故。二彼經不合更有流通。全部總為此流通故。又有三過。同前第六說。
二問答相屬者。此科直就正宗中說。九會總有五番問答。初第一會現相品中。大眾起四十句問。當會答盡。此名舉果勸樂生信分。二第二會初名號品內。諸菩薩念請有五十句問。訖至第七會末答盡。此名脩因契果生解分。中間雖更有諸問答。並是隨問隨答。非大位問答也。三第八會初普慧菩薩起二百句問。後普賢菩薩以二千句問答。當會答了。此名託法進脩行德分。四第九會初大眾念請有六十句問。佛入師子頻申三昧。示法界身雲為答。此名大眾頓證法界分。五善財童子。於福城東。問文殊師利。文殊教問善知識法。自後展轉指授。乃至到普賢所。前後總歷五十三處。見五十五人。五十三處問。五十二處得五十三法門。此約大位問答得法。斯總名為一人歷位漸證分。亦可前名果證分。此名因證分。或前是別門之總。後是總門之別。總別不相離。鎔融無礙思之。三以文從義科中二。初序分。後正宗。就正宗中。總有五周因果。即分為五。一初會中一周因果。名為所信。五品中初四品。明毗盧遮那依果。最後一品明佛往因。即大威光童子也。二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中隨好品。一周因果。名為生解。亦名差別。謂前二十六品。歷會顯因。次有三品。明彼果故。三從普賢行品。至出現品。一周因果。名為出現平等非差別顯故。四第八會中。一周因果。名為成行。謂普慧問中。一百九十七句問因三句問果。或成如來力一句。通在因果。答准可知。對此所明。而成行故五第九會中。一周因果。名為證入。謂此品初。明佛現法界身雲是所證之果。後顯善財求法脩行。是能證之因也。
四前後攝褺科中有十重。一始從初品。至第九會中文殊未出重閣已來。是其本會。亦名佛會。佛為會主故。後從文殊出閣已去。乃至普賢已來。皆是末會。亦名菩薩會。以諸善知識為會主故。二前中有二。謂前八會。明信解行因果。後第九一會。顯證入法界因果。三前中復二。謂前七會。明信解因果。後一會顯成行因果。四前中復二。初隨好品已來。明差別因果。後普賢出現二品。顯平等因果。五前中復二。初第六會已來。明因中自分行。後十定已去。顯因滿勝進行。六前中復二。初第五會末明凡位行。後第六會。顯聖位行。七前中復二。初第二會末。明外凡行。後次三會。顯內凡行。八前中復二。初光明覺品來。明所依所信之境。後問明等三品。顯能依能信之行。九前中復二。初世主品。顯於教生信。後現相等八品。明於佛生信。(初五依果後三正果)十前中復二。初為後代根性引證令信。後爾時華藏下。為現前機器發起信樂。
五隨品長分科中有十分。一世主品是證信發起分。二次四品是依果殊勝分。三次一品是正果因脩分。四名號等三品是三業應機分。五從問明至住處品。是生解脩因分。六從不思議法品至隨好品。是生解成果分。七普賢行品是出現成因分。八出現品是出現成宗分。九離世間品是頓攝因果分。十入法界品是證入法界分。
六隨會次第科中有十分。初妙嚴品是九會都序分。餘九會各一分故。謂第一會是舉果生信分。第二會生解之信分。第三會解脩十住分。第四會解脩十行分。第五會解脩十向分。第六會解脩十地分。第七會解脩因圓果滿分。第八會進脩成行分。第九會證入法界分。
七本末大位科中有六十四序分。分為一分。九會中本會。即為九分。末會中有五十四分。具顯如前。通前總為六十四分。
八本末遍收科中。有三千大千世界塵數餘一百二十四分。謂序分為一。九會為九。六千比丘聞法為一。善財已去一百一十三故。彌勒云。此長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轉南行。經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後而來。至於我所。釋曰。即准此文。善財未見彌勒前。已經一百一十知識。既後更見彌勒文殊普賢。明知總見一百一十三人。後文殊處云。文殊師利為善財童子。示教利喜。令得阿僧祇法門。乃至云。於是善財。得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善知識故。
後別依二釋者。謂於上八例科中。今依初二。依初科者。妙嚴一品是序分也。現相品下是正宗也。流通有無具如前說。問若妙嚴品是序分。屬初會不。設爾何失。二俱有失。若言屬者。信聞成就應唯初會。若不屬者。處眾成就屬何會耶。
答屬初會。不所以者何。處眾唯是初會序故。餘四通為九會序故。信聞二種文局義通。時主二種文義俱通。依差別門。且爾分別。若約融攝。則相遍無礙。
就前序分中二。初明此主序。後如此世界下。明結通十方世界海序。前中二。初明證信序。後爾時華藏下。明發起序。前中二。初總料簡。後正釋文。前中三。一證信所由。二證信所為。三科文差別。初中兩說。一依智度第二云。佛涅槃時。於俱夷那竭國娑羅樹林中。北首而臥。欲入涅槃。阿難親屬愛未除故。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言。汝是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海。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種種未來要事。應當問佛。阿難聞是事。心悶少醒。得念道力。於佛後臥床。以是事問佛。佛告阿難。若今現在。若我過去。乃至廣說。身受心法。以除世間貪憂。又云。從今日後。解脫或經。即是大師。如解脫或經說。身業口業。應如是行。車匿比丘。如梵天法治。若心耎後。應教迦旃延經。即可得道。復以是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應作是說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樹林中。是我法門初首。應如是說。何以故。三世諸佛經首皆稱是語。今我經初。亦應稱此如是我聞一時等語。
二依大悲經第五云。佛告阿難。我今以是正法寶藏。付屬於汝。汝勿令毀滅。阿難白佛言。我今云何脩行法眼。乃至云。我復云何結集法眼。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有諸大德比丘僧眾。集法毗尼時。彼大德摩訶迦葉。最為上首。阿難。時彼大德諸比丘眾。應如是問。世尊何處說大阿波陀那。何處說摩訶尼陀那。乃至云。何處說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阿難。時彼比丘如是問已。汝應答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菩提樹下初成正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伽耶城。乃至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乃至云。佛說經已。一切大眾。皆大歡喜。頂戴奉行。阿難。汝應如是結集法眼。(有人云大悲經中優波離教阿難問者。今勘無此文)。
二證信所為中六。一為斷疑故。真諦三藏引微細律云。結集法時。阿難昇座。身變如佛。於是大眾遂生三疑。一疑大師從涅槃起重來說法。二疑他方有佛來此。三疑阿難轉身成佛。阿難說此如是我聞語已。大眾三疑一時頓斷。謂身若是佛。無此言故。二為生信故。智度論第三云。說時方人。令人心生信故。三為異外道故。外道經首。置阿謳二字。表斷常故。四為息諍論故。智度論云。若不推從佛聞。言自製作。則諍論起故。五為離增減過故。佛地論第一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初作是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脩學。六為順同三世佛故。如前所由門中智度論說。
三科文差別中三說不同。一依真諦三藏七事記中。科此證信序。以為七事。一如是者。標所聞法。二我者。出能聞人。三聞者親承音旨。四一時者。善合時宜。五佛者。顯能說師。六摩竭國者。彰說有處。七觀自在等者。表非獨聞。
二依大智度論。龍樹菩薩。科為六種成就。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此望前七。合前二三。餘皆同也。
三依佛地論。親光論師。科為五事。一總顯已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主。四彰教起處。五教所被機。此望前六。但合信聞。餘皆同也。上來第一總料簡訖。
自下第二正釋文者。今依龍樹六種成就科。釋此文。於中三。初總標五成就。二阿蘭若下。別顯四成就。後有十佛下。總別標顯眾成就。初中分五。一如是者信也。二我聞者聞也。三一時者時也。四佛者主也。五在摩竭提者處也。初中二。先別解信。後信與聞合釋。前中略敘七家。一智度論第二云。問曰。諸佛經中。何故初稱如是語耶。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若人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
二真諦三藏云。真不違俗。名之為如。俗順於真。稱之為是。真俗無二。故稱如是。
三肇法師云。如是者信順之詞。夫信則所信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四智者師云。以文為如。以理為是。文以巧詮為如。理以無非為是。文巧理當。故言如是。
五融法師云。如是者。感應之瑞也。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經以名教出於感應。故云如是。
六隋朝遠法師云。阿難所說。如於佛語。故名如。為簡相似之如。故復稱是。
七梁武帝云。如是者。謂如斯之言是佛說。故言如是。
後合釋信聞中。略有九說。佛地論中。自有六解。一云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此總句為一釋)。
二依譬喻。謂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
三依教誨。謂結集時。阿難告眾。如是當聽。我昔曾聞。
四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音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
五依許可。謂結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
六依傳無增減。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
七功德施論云。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佛世尊現覺而演。非自所作。
八長耳三藏。依三寶釋。謂依佛寶故言。如佛所說是我所聞。如我所聞是佛所說。依法寶故言。如我所聞是稱理之說。如彼稱理之教。是我所聞。依僧寶故言。如我所聞是諸菩薩同聞。如諸菩薩同聞。是我所傳。
九梁朝雲法師云。如是我聞者。將傳所聞之法。先當提舉一部。謂如是經教。我於佛聞。上來諸說。雖各有理。然今且用三家所說。謂智度論信相釋。佛地論無增減釋。雲法師釋。
二聞成就中二。先與如是合釋。此如前說。後單解我聞。今應正辨。於中二。初釋文。後問答。前中二。先釋我。後解聞。前中佛地論第一云。我謂諸蘊世俗假者。釋曰。依此經宗。傳此教者既當位極。而稱我聞。即是無漏蘊上隨世流布。假立名言。即此名言稱實稱我。謂即四德真實之我。八自在我。因分有故。
二解聞中二。初明小宗。自有三說。一薩婆多宗。耳聞非識。二法救論師。識聞非耳。成實同此。三譬喻論者。和合能聞。如大婆沙第十三說。
二依大乘。亦有三門。一依法相。二約無相。三就無[得-彳]法界。初中四說。一耳聞非識。雜集第二云。耳界何相。謂能聞聲。瑜伽三十五云。數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為耳。二云識聞非耳。佛地論第一云。聞謂耳根發識領受。瑜伽釋論云。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言教故。釋曰。上二論以耳不能聞。要待發識。然後得聞故。或此二論。取二和合。文並通也。三云六法合聞。智度第一云。爾時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情塵意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生。即意識生。能分別種種因緣得聞聲。四云。八緣故聞。謂即於前智度所說。加七八識。為染淨依。通依等故。成唯識第四云。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
二約無相中二說。一依。二緣。能聞顯聞無性故。雜集第一云。問曰為耳聞聲。為識等耶。答非耳聞聲。為識等耶答非耳聞聲為識等耶答非耳聞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聞。眼等亦爾。廣如彼說。二依智度第二云。問曰聞者云何。耳根聞耶。耳識聞耶。意識聞耶。若耳根聞。耳根無覺知。故不應聞。若耳識聞。但唯一念不能分別。故不應聞。乃至意識亦不能聞。由先五識識五塵。然後意識。識意識不能識現五塵。但識過未五塵。若意識能識現五塵者。盲聾之人。意識既行。應識色聲。答曰。非耳根聞。乃至亦非意識能聞。從多因緣和合故聞。不得言一法能聞。乃至云。爾時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情塵意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生。即意識生。能分別種種因緣。得聞聲。是故不應難言誰聞聲。佛法中無有一法能作能見能知能說。偈云。有業亦有果。無作業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能說。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說。
三就無礙法界者。謂傳法菩薩。以無[得-彳]法界耳。聞無[得-彳]法界法。能聞所聞。皆遍法界。如是之聞是此聞也。上來釋文竟。
二問答中四。一問依上諸說耳等能聞。何故言我聞耶。
答佛地論云。癈別就總。故稱我聞。
二問說此經時。聲聞在會。如聾如盲。又傳教弟子。當時未有此稱我聞定是誰耶。
答此有三釋。一云餘人稱故。無前難也。然有三說。一弘廣菩薩。稱此我聞。故涅槃第四十云。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經。弘廣菩薩當能流布。阿難所聞。自能宣通故。二通諸菩薩稱其我聞。故菩提留支譯金剛仙論云。佛在鐵圍山外二世界中間。召集阿羅漢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無量無邊恒河沙數。結集大乘。當於爾時。菩薩聲聞皆云。如是我聞。佛在其處。說某經。廣如彼說。三文殊師利稱故。智度論云。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結集摩訶衍。為菩薩藏。亦不可說阿難對於文殊作結集主稱我聞也。
二云展轉從他聞故。稱此我聞。亦離前難。故報恩經第六云。阿難從諸比丘邊聞。或有諸天。向阿難說。
三云阿難親聞故。而稱我聞。為有四說。一如大集法經說。有三種阿難。謂阿難陀持聲聞法。阿難陀跋陀羅持緣覺法。阿難陀婆竭羅持菩薩藏。金剛仙論及真諦般若疏。引闍王懺悔經等。並同此說。此諸經論。既說阿難有其三種。海稱我聞。則離前難也。二阿難先未聞經。佛重為說。故稱我聞。亦離前難。故報恩云。阿難未為佛侍。二十年中。佛所說法。因阿難請。並為重說。三阿難得勝定總持等故。金剛華經云。阿難得法性覺自在王三昧故。如來前所說經。皆能憶持。與親聞無異。涅槃云。阿難多聞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與無常義。四阿難是大菩薩。故得親聞。不思議境界經云。爾時復有千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曰舍利弗目犍連乃至云阿難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皆已久脩六波羅蜜。近佛菩提。為化眾生。於雜染土。現聲聞形。釋曰。准此經文。為究竟說。前諸說者。皆方便爾。
三問傳佛教者。何不稱名。但云我聞。
答恐濫同名失故。他亦有我豈無濫耶。己身稱我。定屬自故。故無濫失。
四問一切佛教。說無我人。何故經首乃稱我耶。
答此有兩釋。一依智度第二。略由五義。一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說我。非實我也。二世界語言。有三根本。一耶二慢三名字。初二不淨。後一是淨。一切凡夫具三種語。見道覺人有慢名字。無學聖人。唯有名字。內心不實法隨世界人故。共傳是語。三除世邪見。四順俗無諍。五若佛弟子。著無我相。容可難言。既知無我。何故稱我聞。諸法尚不著。何況著無我。
二依瑜伽第六。略由四義故稱我聞。一為世間言語便故。二為隨順諸世間故。三為斷除決定無我諸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生決定信解心故。顯揚第九雜集十三。皆同此說。問答竟。
第三時成就中四。一通顯時分。二別釋一時。三辯體。四問答。初中二。先述古德。後依論釋。前中三說。一菩提留支云。時有多種。謂一念時。日夜時。百年時。一劫時。春夏秋冬時。今言一時。非此等時。正是如來說此經時。
二長耳云。時有兩種。一半音時。對緣不遍。二圓音時。對緣普遍。又云。梵音劫波。自有三種。一迦羅時。此云別相時。如說戒律時。大戒時得聞。小戒時不得聞。出家時得聞。在家時不聞。國王得聞。餘人不聞。二三摩耶時。此云破邪見時。謂五部阿含九分達摩。不簡白黑。一切得聞五。部者謂長中雜增一百部也九分者。謂一分別說戒。二世間。三因緣。四界。五同隨時得。六名句文。七集定八集業九諸蘊。一分各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萬四千偈。如真諦部執記第一卷及智度論說。三世流布時。如說一時佛在恒河岸。一時在申恕林等。今言一時。依後二說。或依第三。
三真諦云。時有十種。一佛出世時。二說正法時。三聽時。四持。五思。六脩。七下善根時。八成就善根時。九解脫善根時。十平等捨心時。(謂心離退離動棄法。拔沈抑浮。調停得中。念捨平等。得入正法。今此通四也)二約論釋中二說。一梁攝論云。時有三種。一平等時。謂無沈浮顛倒故。二和合時。謂令能聞正聞故。三轉法輪時。謂正說正受故。今云一時。通此三種也。二智度論云。時有二種。一迦羅時。通假及實。內外通用。二三摩耶時。唯假非實。今云一時者。是後所攝。
二別釋一時中三。一依功德施般若論云。一時謂說此經時。餘時復說無量經故。
二依佛地論。自有三說故。彼第一云。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時異。云何言一。二云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間。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三云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
三依此經。始成正覺時。一剎那。或無量劫。融無障礙。乃至具攝一切法界。無不皆盡。方名一時。
三辨體中。一云與時大小宗中通有四說。一依薩婆多及經部宗。蘊門俱以五蘊為性。界處門中。有為為性。
二依大乘法相。五蘊門中行蘊所攝。界處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佛地論云。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色心等上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行蘊所攝。
三依無相者。智度論第二云。問曰。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所有。蘊界入所不攝故。乃至云。如是等種種。除邪見故。不說迦羅時。說三摩耶時。答曰。見蔭界入生滅假名為時。無有別時。所謂時方離合一異長短等名字。凡人心著。謂是實法。以是故。除棄世界名字語言法。釋曰。此以離相為性也。
四依相無相無礙者。謂一之與時。皆是德相。應機之具。是故一收一切數。盡為一體。一時攝一切前後際劫。盡為時體。乃至各具無邊無盡理事無礙法界。以為其性。所以者何。一切諸法。不離此故。染界妄心所現一時。於此一時。即是不是故。
四問答者。問說處城國既具標名。說時日月何不別顯。
答且依標總由二義故。但云一時。若據別顯。許亦無失。言二義者。一言略義同。故云一時。謂佛說法。或一剎那。乃至多劫。一期究竟。總名一時故。二語言便易故。言別顯無失者。即如此處文云。始成正覺故。又別行十地經云。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涅槃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故。仁王云。年初月八日。方坐十地故。如是等文。處處皆有。不可繁引。上來第三時成就竟。
第四主成就中三。先得名。次出體。後問答。初中三。一佛。謂佛陀。此翻為覺。即圓滿大智照用者也。所照是何。謂菩提法。即真俗無二無障礙法界境也。二依佛地論第一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三依此經宗。始本無異之智。照法界法。無有差別。名之為佛。下文云。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故。普照境界。同一法性。始本冥會。境智一如。名之為佛。
二體性者。依佛地論。五法攝大覺地。謂四智及清淨法界。依此經宗。具攝無邊無礙法界一切諸法。乃至三種世間。總攝為體。
三問答中三。一問說此經者。或佛自說。或菩薩說。或佛菩薩光明中說。或神天等種種類說。何故今此唯稱佛耶。答說雖多類。莫不皆承佛力。佛為主故。證信勝故。但標佛也。故智度云。若不推從佛聞。則諍論起故。
二問。大師具有十號。何故經首唯標佛稱。答依真實論。佛具十義。餘號不爾。故但云佛。十義如前具釋題目中說。
三問說此經佛。為他受用。為麤化身。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他受用。則不應在摩竭提國。又與十地偈頌相違。彼云。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若麤化身。則不應名毗盧遮那。現相品云。毗盧遮那大智海面門舒光無不見。如是等文。諸會皆有。如何釋通。
答說此經佛。非唯他受用。亦非唯麤化。所以者何。十身說故。謂如來身應機而有。機宜無盡。佛身亦然。故說十身。意顯無盡。然佛一身與無盡身。非一非異。何以故。由是佛故。入法界名號等品。皆說一身。或稱釋迦牟尼。或稱毗盧遮那。或稱悉達多等。故無違也。十身者。如別行章說。上來第四主成就竟。第五處成就中。總標摩竭提者。西方諸佛六說不同。一云摩竭提者。總相而名。謂之善勝。善中之勝故。或善即勝故。二云摩不也。竭惡也。提處也。由此處所無惡法故。三云摩不也。竭害也。提處也。以此國無刑戮。有犯死者。置之寒林故。四云摩遍也。竭提聰慧也。言總慧之人。遍其國內故。五云摩竭星名也。提處也。以此國界屬彼星故。六云摩大也。竭提體也。言此國於五印度諸國之中。境界最大故。上六說中。今用表法。第六為勝。謂所明法界廣大包含故。或通初四。理亦無違。
自下第二。別顯四成就者。一別顯處深。二始成下別顯時遍。三其地下別顯處嚴。四爾時世尊下別顯主德。初中二。先釋文。後問答。前中云阿蘭若法菩提場中者。今勘梵本。正云達摩阿爛攘。此翻為法閑寂。亦曰法無諠諍。此名簡異事無諠諍。謂事寂事諠。時處必異。法無諠諍。諠即無諠。故曰達摩阿蘭若也。即由此理。凡譯梵言。不必皆迴。故阿蘭若有其三類。一檀陀迦阿蘭若。謂沙磧處也。二摩登伽阿蘭若。謂塚墓間。去村落。一俱盧舍。依婆沙一百三十六說。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今計二尺為肘。四肘即八尺。總有四千尺也。依正量部。一俱盧舍。一千弓量。八尺為弓。總八千許步。當此減四里少許。真諦釋云。阿蘭若者。名無聲處。謂無聚落聲。無採斫聲。無闘諍聲故。三達摩阿蘭若。即此所明。具釋如前。
言菩提者。此云所覺法。即真俗鎔融。無礙法界。於此證會故。場謂檀場。譬類之名。如世壇場靈祇棲託。佛為眾聲靈祗之最。託跡所依假其名爾。按西域記。摩竭提國。在中印度界。王舍城處其中。去此王舍城。西二百餘里。有山名伽耶。山南有樹。名畢鉢羅。由佛於下得菩提故。改名菩提樹也。
後問答者。問說此經處。為淨穢邪。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是穢。不應云寶樹寶池。又此品末。亦不應說言爾時華藏界其地六種動。若是淨者。說九會處。何故皆在娑婆人天。
答准上下文。華藏娑婆。就相說異。以相從性。無礙圓融。是故依如此處。說如此法也。問此初會。既在摩竭國說。彼國眾生有預會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有預者。經何不言。若無預者。何須此說。答此有二義。一為表法。二為應機。言表法者。謂摩竭國是諸國之上首。第一會為九會之最初。故此說也。言應機者。會中菩薩。除十方新來。餘皆隨願生於此國。斯即應機。何必要列凡俗方是所化之眾。
第二別顯時遍中二。先釋文。後問答。前中始成正覺者。謂前但總標聞法一期究竟。然未別指的在何時故。此別名始成正覺時也。謂初成就正真覺智。然此約教總有五說。一依小宗說。菩薩於菩提樹下。脩三十四心已。得菩提時。名始成正覺。如婆沙八十二說。二依權教大乘。自有兩說。一約八相化身。於覺樹下。現降魔已。示成正覺時。名始成正覺。二約報身。三無數劫。備脩萬行。十地滿足。無間道後。四智創圓時。名始成正覺。三依實教大乘。亦有兩說。一以始覺智。同本覺智。無始本兩異之時。名始成正覺。二以十佛法界身雲。周遍法界。時處皆盡。無處無時。無非應現新成佛。名始成正覺。即前化相。亦即是此。所以者何。眾生須成始成無不應故。今此所明。是最後也。
第二問答中五。一問此雖別顯教起時分。而云始成正覺。然未定說成道已後幾日說耶。
答准十地論經說。佛成道後。第二七日。即說此經故。若爾何故佛不思議品說。一切諸佛現身說法。周遍法界一切時處故。彼中云。一切諸佛。能於一身。化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一一頭化出若干數舌。一一舌化出若干數差別音聲。一一音聲。演若干數脩多羅。乃至云。未來際劫。猶可窮盡。如來化身。所轉法輪。無有窮盡。又乃至云。所有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一切法界。其中眾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無變無斷。無有窮盡。
答此中第二七日者。即是攝盡九世十世之第二七日。是故此日說即是彼一切時說。故不相違。問若爾。諸時相望相攝力齊。何要在此。不在餘時。
答此即是餘。不得說餘。又亦不礙表初之說。以不懷相故。問世親菩薩。釋十地經云。此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豈初二會及七八九會。所說佛果。不如十地。又密跡普曜二經同說。成道已第二七日。於鹿野苑。說三乘法。而普曜云。說十二因緣三乘俱益者。以十二因緣通三乘故。若以初說即為勝者。此說三乘。亦應勝耶。
答世親且依一相故作是說。謂涅槃心中十地為勝。六欲天中他化為勝。一代說法此日為勝。非謂一切也。問世親既云此法勝故在初時說。初時即是第二七日。何故諸經律論說初轉法輪。曰與此異同。如前所引密跡普曜。所說轉日與此經同。若依法華第四七日說。四分律第六七日。興顯行經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智度云五十七日。十二遊經云一年方說。有云智度五十箇七日。與十二遊經一年說同。如是異說如何會釋。
答此由根器差別宜聞不同。望佛赴感。無時不說。望器無感。未曾有說。是故已入大地諸菩薩眾。不見如來初說後說。於一切時處。恒見如來常說。純說大乘一味。不思議法品中。據此而辨。
第三別顯處嚴者。此下亦可辨三世間嚴。又前雖別顯阿蘭若等。然未具明場中所有故。此別顯。於中有四。一道場地嚴。二其菩提下明菩提樹嚴。三如來所處下明宮殿樓嚴。四其獅子下明師子座巖。就初地嚴中有十事分四。初一地體嚴。謂標以堅固。釋以金剛。此總句也。俱舍第十一云。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起金剛喻定。更無餘依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故。此中望彼有同有異思之。次四事地面嚴。於中一寶輪離相之極。二寶華。三淨寶。四現眾色相。廣多如海。次四事地上嚴。一寶幢。於中復五。一體是摩尼。二光業不息故云常。三說法無間故云恒。四寶網隱顯莊嚴。五華纓體香名香華纓周垂瑩助為幢嚴故。二寶能現身通故云變現。一能雨寶說法也。二能雨華成行也。皆能任機即應並云自在。三法性生華麗而且普。鎔融行位。四繞幢寶樹為眷屬行列枝葉繁鬱。悉發光故云光茂也。後一事佛力加嚴。謂場中所有之物。皆於地面現影。
第二菩提樹嚴中。九事分四。初一樹形嚴。謂高無與等故云殊特。此總句也。次三事樹體嚴。一身是金剛。二幹是瑠璃。三技是雜寶。次四事體相用嚴。一唯用嚴。謂密蔭垂涼。二唯相嚴。謂華雜色相間技間。三體用相嚴。謂摩尼體發焰。用間飾相故。華果同時自有二義。一從觀同時因果行所生故。二從佛行所起故。佛行如出現品說。四展轉用嚴。於中三。一遍樹光。二光雨寶。三寶出菩薩。此顯依正無礙寶。及菩薩非本嚴事。故總為一。設開為三。亦無傷也。後一佛力加嚴。謂說法無盡故云恒也。
第三宮殿樓嚴中。十一事分五。初一量及相嚴。謂廣而且麗。於中四句。一標主。次二舉事廣麗。後句釋廣。此總句也。次一體嚴。謂眾色摩尼成故。次一相嚴。謂寶華莊故。次七勝用嚴。一嚴其出光。如雲涌出。應用無來。用謝無去。二宮殿間影成幢。勘影字。梵云阿嚩(無賀)皤(蒲賀)娑。此云照曜。亦云影。亦云光。雖通三義。量所宜用。今此應云光華成幢。三眾海所集。勘梵本云。阿難攘菩提薩埵曼荼羅娑揭羅三摩嚩薩攞囊羯[鞥-合+(白-日+田)]。此云無邊菩薩部類眾海湊入之藏。其曼荼羅音通於五義。謂泥壇日輪圓滿境內部類。今此即當部類之義。以道場眾會無邊品類周帀遍滿。不但集在宮殿邊故。讚宮為藏者。以其包容菩薩眾故。四出佛光聲有二種。一佛光出聲。二聲與光別。然是法界體事。又能說法界門。名不思議。五寶網周垂。六現佛力境。七現染影像。問染淨不俱。如何淨中現染。
答染以無性為性。仍不壞相故。淨證無性成。與染令為體。不壞淨性故。染淨相望。非即離也。後一佛力加嚴。謂於時處體事。而現廣促業用。一念包法界也。一念者。仁王觀空品云。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下文說念。准此應知。
第四師子座嚴中十事四。一量及相嚴。謂高廣而復妙好。上無加故高。旁無外故廣。即事而理故妙。即理而事故好。此總句也。次四事體嚴。謂一臺是摩尼。二網是蓮華。三輪是妙寶。四纓是雜華。次四事相嚴。一諸事脩嚴。二技果間飾。三寶光相照。四主伴珠寶。俱放光瑩。後一事佛力加嚴。謂說佛境界。上來四段。是第三別顯處嚴竟。亦即三種世間中器世間莊嚴訖。第四別顯主德者。前雖總相標佛為主。然未具明主之德用。故此別顯。於中有二。先總牒前所處之座。後於一切下。別明其德。德中有五。一三業普周。二身恒下明遍應群機。三一一毛下明毛端容剎。四身遍下明身智皈寂。五三世下明光現佛事。初中二。先法。後喻。法中三業即為三。初意業中二。先標。後智入下釋。標中云於一切法者。真俗二諦法也。成正覺者。獲得曰成。至極名最。離倒為正。開悟稱覺。於何開悟。謂即前一切法。云何開悟。此有三釋。一云於真諦境。證離言性際。於俗諦境。窮盡差別相。二云法差別境即無差別故。如瑜伽三十八云。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等正覺。後釋云智入等是也。三云證真即俗。而不壞真。證俗即真。而不壞俗。真俗二境及智鎔融。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如是開悟。為正悟之極。故云最正覺也。
後釋中言智入等者。釋前於一切法正覺也。此二句一義。前約隨俗入之言達。謂了達過未之事。分明顯然。與現無別。故云平等。後約會性入之言證。謂證會三世法體同一法性。故云平等。二身業中。云其身等者。有二義。一即此座上坐時。即充滿法界眾生前故。二佛身全收三種世間。故云充滿。三語業中。云其音等者。此通三種。一音聲。二言音。三言所詮法。文雖通三。意在說法。能順十方故。後喻中二喻。初喻喻前意業。後喻前身語兩業。初喻中兩句。一含容義。喻量智照俗不礙萬像。二平等義。喻理智照真萬像一性。然不礙萬像。後喻中兩句。初句普遍義。喻前身業充三世間。後句遍入義。喻語業普說逗機。故云平等隨入。或圓音合機。各隨影像解。故名入也。
第二遍應群機德中二。初身業。後演一切下語業。前中三。初明普遍超勝德。先明普遍。後明超勝。前中言遍坐一切道場者。其類有五。故言一切。謂一一切同類世界中道場。如名號品等說。二一切異類世界中道場。謂樹形等。如世界成就品說。三一切世界種中道場。四一切世界海中道場。並如華藏品說。五一切微塵中諸世界內道場。乃至重重。如是五類。佛皆遍坐。
後超勝者。彰超劣非奇。故云菩薩眾中等如日映星也。二三世下明果滿行因德。亦主伴顯發德。三無邊下明光遍法界德。
二語業中兩句。初法。後喻。配合可知。
第三毛端容剎德中二。初明容剎無礙。然有二義。一一毛端有多剎。是小大無礙。二多剎互容不失自相。是相在無礙。後各現下明於諸剎內調化自在。
第四身智皈寂德中二。初明身不動而遍此有二義。一用而常寂。身應十方而常。寂故無來往。二佛身如理圓遍一切在即是彼故。不待來往也。後智入下明智無寂。謂了相無依。故云入也。
第五光現佛事德中二。初光現三世佛神變。後一切下光現一切佛土莊嚴。上來別顯主成就竟。
自下第三總別標眾成就中二。先料簡。後釋文。前中略顯三門。一眾數。二新舊。三位地。初中通辨九會眾會數。總有一百七十二眾。謂都序中有四十一眾。謂同生一眾。異生三十九眾。佛師子座中一眾。此四十一眾。遍九會。第一會中有三眾。謂舊眾。新集十方眾。佛眉間眾。第二會中有新舊二眾。第三第四會中各有三眾。謂舊眾。證法眾。及天王眾。第五會中一百一十一眾。謂舊為一。昇天品內供眾。有一百七。并天王眾。及偈讚品中新集眾。又十回向品中證法眾。第六會中有四眾。謂說偈天女眾。同生。異生。證法眾。第七第八兩會各唯一眾。謂普賢普眼等舊眾。第九會中三眾。謂菩薩眾。聲聞眾。天王等舊眾。上來且就別。有此不同。若依融攝。一一會中。有餘會眾。稱法界會。互相在故。准計可知。
二諸會新舊者。或有會中唯舊無新。如七八兩會。或亦新亦舊。如餘七會。其三四五六會中。證法菩薩皆新來故。
三位地者。此中略有五類眾。以辯位地。一常隨眾。亦名嚴會眾。主伴眾謂普賢善德等。同生異生眾。同生有一眾。異生有三十九眾。一一皆有十佛剎微塵數。如實廣說。盡法界一切佛。互為主伴。常互莊嚴果位十身菩薩身故。二表法眾。如說十住解位。以慧名表解等。然皆因位極也。三證法眾。此中通八地已上故。四所被眾。此中不定。或始從凡位。乃至十地等故。發心功德品云。十方諸佛。告法慧菩薩言。汝說是法。皆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乃至云。無量菩薩。一生當得阿耨菩提等。又如天王天女等。皆是初地已上。由見法界身故。五供養眾。多是初地已上。上來且依行布德說。若約圓融行位。則不如是。謂所修之行。既一即一切故。所成位亦無礙也。約教思之。
二釋文中二。初各通列名。通讚德。後爾時如來道場眾海下。別標名德。以德讚佛。前中四十眾分二。初一是同生眾。後復有佛世界塵數執金剛下。是異生眾。問何類何位。為同異生。復云何名同異生耶。
答古來諸德種種解釋。或云聲聞為同。菩薩及雜類為異。或云菩薩聲聞為同。雜類為異。或云菩薩為同。聲聞雜類為異。或云地上為同。地前為異。或云八地已上為同。已前為異。或云菩薩及雜類俱為同異。或云雜類為同。菩薩為異。或云菩薩為同。雜類為異。雖此八釋。後三可通前五難用。所以者何。同異生名。非地位故。十地論釋請分之中。唯言解脫月是同生眾首。不判聲聞故。就後三釋中。初依實義。不據分相。今既科文。須依分相。二約菩薩形。非隨所化異生。作彼同類生身故。雜類不爾。故名為同。所以者何。異生之名。有二義故。一者造異趣業。受異趣生故。二者異聖人生故。此中同異雖俱菩薩。約形相別。而立其名。三約雜類為隨所化。諸異生類。作異生形。同生之名。但約同得法性生身。作菩薩形故。
今於三中。依最後釋。就前同生文中有四。一標數辨類。二其名下依數列名。三如是等下結略顯廣。四此諸下依名歎德。初中十佛世界者。十是一周圓數。表無盡故。佛世界者。凡一佛上。報化有異。權實宗殊。今取共許者為量。則一三千界也。或名佛剎。或名佛土。體無差別。微塵者。七極微量也。下文有此。並准應知。菩薩摩訶薩者。此通名也。具釋如前藏部攝中。然今意取果位菩薩示跡因極者也。
二依數列稱也。文中略列二十菩薩。初十連枝普者。顯具法界總相德。故准下第五卷列名得法中。次音賢下有一菩薩。名淨德妙光。今此略也。後十名異者。表具法界別相德故。然總之與別。莫不同一法界。而不礙分相顯德立其名爾。又此十名中。或依福行德行。或通福德。或德用。或離障。或據蘊德。或約三業勝用。如是種種。准釋可知。
三結云十佛等者。如前可知。四歎德中二。先一句標。後往昔下釋。標簡餘位故云也。釋中總有二十四句分三。初二句就緣歎德。次二十一句就行歎德。後一句總結多門。今勘梵本。總有二十一句。其中同異。各如下注。就初約緣歎德二句中。初句歎宿因同行。後句歎從佛海生。前中云以昔與佛同善根故。今得同言毗盧遮那者。此翻為遍照光明。此有四義。一身光遍照事法界乃至塵道。二智光遍照理法界三身光照事理。四智光照理事。所以者何。身智理事互鎔融故。此彼或俱皆無礙故。後句云皆從等者。如何菩薩自體。乃從如來善根生耶。本疏兩釋。一如來善根為增上緣。真善知識為令梵行就彼勝緣。故說從生。二彼諸菩薩所脩之行。皆如來所有。據彼令行。行滿成身。故從彼生。今助兩釋。一從他如來善根海生。主伴善根之所生故。二從自如來善根海生。果德十身故。所以通此自他義者。文無簡言故。梵本云與佛同一善根海生故。此有二意。一顯類會有因。二顯大人類會。前主伴有三。一迴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後從自如來者。如下兜率偈讚品云。如是菩薩皆與毗盧遮那如來。於往昔時。同種善根。乃至云。已得佛身。與佛同住。獲一切智。從一切智而生其身。又如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如上釋稱我聞中顯第二就行歎德中。二十一句分二。初九句歎自分因行德。後十二句歎勝進果行德。前中分三。初三句自利行圓。次三句利他行滿。後三句得法位極。初中一諸度行圓。謂多劫積集六度十度八萬四千。乃至無盡行海。莫不究竟。或照諸度境界畢(梵本云圓滿曜一切波羅蜜境故)二慧用殊勝。決擇名慧。照矚稱眼。見一味理。故云明微。等觀三世者。照三世境。同一法性。無差別故或。智遍照(梵本云智〔照〕光明妙極清淨普照三世故)三顯定深勝三昧。正云三摩地。此曰等持。離沈掉故名等。攝心一境名持。言具足者。無定不獲故。清淨者。定障皆盡故。又於一切定境。皆明徹其際故。云具足清淨。(梵本云照一切三昧〔梵〕極清淨故)二利他行滿中三。一語業正教輪。言辨才者。巧顯深理曰辨。善應機宜曰才。如是辨才。稱理深。遍事廣。難測如海。二身業神通輪。謂以佛德類身。令物尊嚴。上二句梵本合為一句。(梵云照佛廣大功德威德無盡辯才海故)三意業記心輪謂知根利鈍大小生就耎中上別。稱其所宜。謂之如應。勸善制惡。故云化伏。(梵云照一切世間調伏成發趣平等等智故)三得法位極中三。一證理法。謂大智證入平等真法界藏。言智無差別者。能證智與所證境。冥合一味。無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來入於如。不即不離。說智證如。本來無二。不壞能所。如是證入。為究竟證也。依佛性論。有五種藏。此即是彼第五藏也。故彼云一如來藏者。謂在纏合果法。二自性清淨藏。謂在纏不染。三法身藏。謂在果為功德依。四出世間上上藏。謂出惑障。超過二乘菩薩。五法界藏。謂通因果染淨。外持一切染淨漏無漏法。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復名藏。(梵云照無差別智地一法界藏故)二證果法中。證佛解脫者。謂於佛總相別相解脫法門。各皆互得。此則於出離道及作用。皆自在無礙。故名解脫。如下不思議法品云。於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廣如彼說。有說離愛無明。得心慧解脫者。非此所宜。甚深廣大者。謂解脫事無不包。理不極故。(梵云照佛所行甚深廣大解脫境界故)。
三得位極者。謂此諸菩薩。身遍六位。隨在一位。能以方便。攝持一切地行願海。梵本中分成兩句。取意復殊。謂上句明與佛同一地照履出生等。下句明以願力持力照無邊眾生。(梵云照曜隨順履踐出生一地故住加持智入一切願海照無邊故)第二歎勝進果行中。十二句分三。初得果法。二於一切處下起果用。三一切如來下攝果德。初中五句。一同佛三業。隨智慧行。無間無盡。窮未來際。(此句梵本入前句中)二入佛密境。此有二種。一佛即密境。謂佛三業業名。非餘測量故。如密跡力士第二卷說。應持菩薩量佛身不得限。目連尋佛聲不得邊。佛心無思成事等。廣說如彼。又佛身非色現色。色現非色。非量現量。量現無量。不分而遍。不去而至。應見者則遠感無限。未宜見者。現前不覩。自身一多多一。及與餘佛一多多一。皆各同時鎔融無礙。應聞聲者。無隔遠近。遠聽不異近。未可聞者。對語不聞。一音應多類。各謂同己言意所照燭。等覺菩薩不能測。是則佛為菩薩密境。二佛之密境。謂佛所知見甚深陀羅尼三摩地微細因陀羅等。非餘境界。故言希有。窮其源際。故云了達。如下文說。第十地菩薩。入如來十種祕密處處即境界。此文或通前二義也。(梵云遍照如來廣大秘密希有境界故)三入佛平等法。謂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以法身無二故。智平等無增減故。用平等悲願普應故。(梵云智光隨順恒照一切佛平等法故)四得佛位者。佛有十地。如大乘同性經說。一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三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火輪威嚴明德地。六虗空內清淨無垢焰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最勝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九無邊億莊嚴迴向照明地。十毗盧遮遮那智海藏地。釋曰。其毗盧遮那地。即是此中普光明地。斯經文略故。無智海藏言。此諸菩薩皆先成就。故云已踐。又為舉後攝前。但說此地。理實皆踐。踐者遊履。謂得究竟圓滿之智。照佛大智所行之境。准此應云。已踐如來普光明地所行之境。地即是智。約位名地。或可以智照。智義亦無傷。(梵云安住如來所行普光智地照無邊門遊行一切三昧海故)五得佛三昧海。謂佛無量定深廣如海。菩薩已微其深故云入等也。(梵本此句入前句中)。
二起果用中三。一現佛身業遍世同事(梵云見一切世間行海智善安住隨順一切行故)二得佛意業。謂大總持持多法故。三得佛語業。能轉法輪不退有四。一稱理不退無改說故。二應機不退。一發即中。無初後故。三利益不退。令一聞已畢竟定故。四制伏不退。能伏魔軍。制外道故。法輪義如別章。梵本上二同一句。前句是陀羅尼之辨才。不分二業。(梵云得一切法海左右旋陀羅尼善巧辨才故)。
三攝果德中四。一佛德入身。謂一切如來無邊功德。皆入其身(梵云一切佛功德海入身周遍故)二自在遊剎中二。初標現德。謂十方佛土隨願遍至。後已曾下顯宿因。謂往昔曾事彼諸佛故。梵本中兩句意各別。又是願力出光遍住諸剎。非身去也(梵云願海出生光明遍一切佛剎故無邊際劫愛樂供養一切諸佛得法門光明故)三一切如來下常遍為伴(梵云一切如來道場皆往禮〔觀〕故)四恒以下純授大法。勝果智身。即是佛身異名(梵云以普賢無餘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顯現故)。
第三成就下總結多德。謂諸菩薩德齊佛海。別歎難周故。此總結云無邊也。
第二大段。明異生眾中二。先科文。後釋義。前中異生。總有三十九眾。分之為三。初金剛神下。明諸神眾。二阿脩羅下。明雜類王眾。三夜叉王下。明諸天眾。又此三十九眾。為顯守護三世間故。有三類別。初金剛及足行神二眾。守護智正覺世間。二道場神已下至主晝神。守護器世間。三身眾神及阿脩羅已下並守護眾生世間。隨有兩判。且依前釋。就初諸神眾中。有一十九眾。一一眾內。文皆有四。謂標數。辨類。依數列。舉略結廣。略歎其德。
初金剛神眾。標數可知。辨類者。神執金剛杵。衛護如來。靈祇不測故。曰執金剛神。此從所執為名。有財釋也。二依數列名可知。三舉略結廣易解。四歎德中。十句分二。初一句。宿願多劫故預斯會。後隨願下九句。昔願所行。今並圓滿。故預斯會。九中初一句總。後積集下八句別。別中。一福行願滿。二定行願滿。三通行願滿。四證解脫行願滿。五威光行願滿。六隨應現身調生行願滿。七隨佛化往行願滿。八守護行願滿。
第二身眾神眾中。文四同前。辨類有二義。一身。謂神之自身眾。即同生同名及所隨者。凡有其二。共有其三。三故名眾。此從所化得名。身之眾故依主釋也。此神即是菩薩同生同名隨類生身。二謂此神專以變化多身而為佛事。故立其名。德中二。初云皆往昔成大願者標也。此文亦應云往昔大願今皆成就。後供養等者釋也。謂昔發願願得供養。脩供佛行。此願今遂。故云成就。
第三是行神中文四同前。言是行者。因他足行。成自供養。此即足行之神依主釋。入法界品云。善現比丘行時足行神布華足下是也。德中多劫親事如來。
第四道場神中四同前。下亦並同。更不載此語也。釋名如前菩提場處說。若尅梵字翻名。應曰覺場。然道場是佛所有。此神守護。依彼得名。是依主釋。德中二。一宿值多佛。二供願今遂。此中前歎願成。後歎身供。
第五城神者。依所護得名。亦依主釋。又表守護法城心城故。德中以己德行。嚴佛宮殿。如何佛威神之依果。此義如前。共集互融主伴之因。今將顯此嚴之義。故說佛宮殿用神善根嚴。向若說果從自因生。無由能顯互融因果也。
六地神者。又表深重行願如大地故。行願生成佛智住持故。雖餘神等亦名此義。今但偏就此門而讚。亦即攝餘一切德盡。此一即是一切一故。餘眾准此。德中二。初發深重願等者標也。後願常等者釋也。
釋中二。一願當近佛此願德身。二願同脩行此願成行。由前願故。感異生身。由後願故。與佛常為主伴。主伴必由善根互融。互融必由互相迴向及觀所脩。同一法性故。
七山神者。又禪行寂靜。離囂塵故。德中得淨法眼見法性故。
八林神者。表具德義。德中身光悅機。令樂增行。
九藥神者。又表不空三業滅惑成德。如藥樹王無空過故。德中二。一能除惑病故。云性皆離垢。謂性能令他離垢故。如阿伽陀。二能增壽命色力故。云慈仁祐物。如七十八中蓮華藥。
十稼神者。又表法力精氣增長行故。法味逗根令滋義故。德中應機授法。生大法喜。
十一河神者。又表法河流潤益生。亦表無住悲智於生死河無間運濟。德中勤作意者。濟無蹔停。如河流不息也。言利益眾生者。設有安樂。亦為利益故。但言益也。或上句明菩薩船師七地已還。下句八地已上也。
十二海神者。又表智深福廣。德中以佛功德大海者。明所護也。言充滿其身者。顯融攝自在。不爾如何菩薩以功德充於自身。故知由主伴互融。善根共集成故。具顯如前。其所表及德。准此一處。通外事內行。餘異生眾。並准應知。然其內德多是持業。即如此中功德即海故。外事多是依生。謂主海之神故。餘並准此。
十三水神者。又表法水洗濯。德中救護眾生者。法水除世渴愛也。言為利益者。法水令增出世福慧也。
十四火神者。又表慧火焚惑薪故。成就善故。破愚闇故。德中二。一身語智光復各多類。故云種種。又如下文云善財入火得三昧樂等。二即前諸光明破嗔恚等三毒熱惱。
十五風神者。又表慈悲心現大智風輪能令眾生身心清涼。又表智風能滅一切眾生煩惱習氣。如劫壞時有散壞風。壞器世間。並如出現品說。又表願風能起一切佛事。現身說法。散滅煩惱。成就善根。利樂眾生。如賢首品說。風能起一切世間乃至安樂眾生等。德中歎慈風智風等散滅我慢。如劫壞時旋藍猛風散金剛山等。又散滅雲等亦爾。
十六虗空神者。又表法性虗空離染廣大。德中三。一自性清淨心。為無始客塵[雨/復]不顯現。今此斷障顯淨德。如事空雲霧等除。本性淨故。二法性虗空無外故廣大。如事空無際畔故。三性淨真空本來明潔。如事虗空性本淨故。
十七方神者。又表正慧離迷謬。使行無邪僻。示導眾生。各安其所。德中二。一教光善巧故。云方便示方隅正位令離迷錯。此表正教示現正真之道。二轉教於人故。云相續不絕。
十八夜神者。又表生死夜以智炬示導。即是然正法燈。令尋正路。德中。翻生死中。於夜寢息。將為安隱故。此以精勤進道為樂。
十九晝神者。又表於深法中勝解分明無有闇昧。德中。於理事圓融行。成就三德故。云於妙法。法即行法。一生信。二起解。三成行。故云勤嚴飾等。
第二雜類王眾中。四眾皆約所領為名。是有財釋。
初阿脩羅者。亦云阿素洛。大婆沙中。名曰非天。或有釋云。此類業報神通及所受用。多同於天然以飲酒放逸。乖失天儀。故曰非天。佛地論釋天趣所攝。然由諂詐。無天實行。故名非天。如人惡行責曰非人。或曰非端正。謂行惡故。或云不酒。於大海中作酒不成故。正法念說。諸阿脩羅住處有五。一在地上眾相山中。二在須彌山北大海下二萬一千由旬。有阿脩羅王。名曰羅睺。此云障礙。由能以手障於日月。領無量眾。三從彼更下過二萬一千由旬。王名勇健。亦領多眾。四過彼二萬一千由旬。王名華鬘。亦有多眾。五復過彼與前數等。王名毗摩質多。此云響高。是舍支父。身如須彌山。與帝釋戰時。發自海底。揚聲大叫。我是毗摩質多。我是毗摩質多。由此響聲。令閻浮提所有山岳一時震動。今此經列。並是位極菩薩。隨類生身。大智度論亦云。羅睺脩羅是大菩薩。又表菩薩隨能自在。出生死海。遊諸淨剎。而為眾生。常在有海。德中略顯斷障。精勤者。大智勇猛也。摧我慢者。謂諸凡夫隨類。皆恃大力。而起我慢。今菩薩現為彼王。就或偏重者先權。及諸煩惱者。餘或隨斷故。
二迦樓羅者。或曰揭路荼。此金翅鳥。亦云妙翅。以此鳥翅有種種寶色莊嚴故。海龍王經云。其鳥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閻浮提止容一足。涅槃云。此鳥能食消龍魚七寶。唯除金剛不能令消。又食應命終龍。又龍曾過去受三歸者。及現以片袈裟著身。乃至一縷繫之者。皆不食之。增一經云。四生金翅鳥。而食四生龍。其卵生鳥。從金剛山頂鐵杈樹下。入海取卵生龍。水未合間。還至本樹上食之。若住胎生龍。其鳥即死。若胎生鳥。得取胎卵生龍。不得取餘二生龍。若濕生鳥。得取三生龍。不得取化生龍若化生鳥。得取四生龍。然日食大龍王五百小龍。繞四天下周而復始。次第取食。其鳥命將盡時。至海取龍。為龍吐毒。不復能食。飢火所燒。聳翅入海。直下至風輪際。為風所吹。還復却上。如是七返。無處停足。遂至金剛山頂命終。以食龍身毒氣。散火自焚。難陀龍王。恐燒寶山。降雨滅火。而滴如車輪。其身完消散。唯有心在。大如人[月*坒]。紺瑠璃色。輪王得之。用為珠寶。帝釋得之。為髻中珠。今此經所列。皆是位極菩薩。大願所成。隨類生身為王化導。又表大心妙觀。開生死海。澇漉沈淪。令至涅槃。故出現品云。以十力止觀兩翅。鼓揚生死大愛海水。使其兩闢。撮取善根熟者。置佛法中。離世間品頌云。菩薩迦樓羅。如意堅為足。方便勇猛翅。慈悲明淨眼。住一切智樹。觀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德中。菩薩悲願現作彼王。以大善巧力。救攝彼類及餘一切。又案大方便力者。十力止觀。如彼鳥奮勇猛力以兩翅搏開海水也。善能救攝者。即前十力止觀等用。如鳥於海取龍將出也。
三緊那羅者。亦曰緊捺洛。此云疑神。以其頂有一角。面復似人而端正。見者生疑。為是人邪。為是畜生耶。為非人乎。因此名爾。亦名歌神。以能歌唱作樂故也。又表菩薩雖示眾生形類。而非眾所攝。不可字名也。德中四。一精勤。二慧觀。三禪樂。四遊戲神通。此如凡夫緊那能歌唱戲樂故也。
四摩睺羅伽者。亦曰莫呼洛迦。此云大腹行。亦云大蟒。以其無足如蛇腹行。而軀貌復大。故名也。又表菩薩雖常遍行一切萬行。而無所行故也。德中二。初自脩離相三輪故。故云大方便。復教眾生脩離蔽障。故云永割癡網。以有漏脩是癡是網故。
第三諸天王眾者。此中略敘三界安立器及有情云云。天是自在義。光明義。清淨義。依智度論。天有三種。一人天。謂帝王。二生天。謂欲色界天。三淨天。謂佛菩薩第一義天。今此所明。即第三菩薩天也。於此天王眾中。總有一十六眾。長分為二。初十一眾。是欲界天王眾。後大梵天王下五眾。是色界眾。就前欲界眾中。初夜叉王者。即是北方天王毗沙門也。此云多聞。以其福德之名聞四方故。此王雖是六欲初天。以其所部名夜叉等故。從彼為名。此即夜叉之王。有財釋也。夜叉此云輕揵又領一部。名曰羅剎。此云可畏。德中。勤護眾生。不使煩惱惡鬼害於慧命。故云守護。此四大王眾天。三法度經云。身長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衣重二分。食天甘露。人間五十年為彼一日。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壽五百年歲。
二龍王眾者。此初總標眾名。從所領為名。毗樓博叉。此有兩解。玄莾三藏云。毗樓魄也。博叉月也。日照三藏云。毗遍也多也。樓謂樓彼。此云色也。博叉謂博說叉。此云諸根也。謂此龍王。眼等五根。皆有多種色相莊嚴故。此王主領龍及富單那。富單那者。此云熱病鬼。列名中娑竭羅德叉迦等者。並如音義中釋。言無熱惱者。謂一切諸龍有四種苦。此龍無故得此名也。四苦者。一熱沙墮頭。二行欲時作蛇身。三為金翅鳥食。四風吹寶衣露身之時。依謗佛經。此龍難初三苦。大智度云。此龍是七地菩薩。依須彌藏經。此龍是馬形龍主。又一切龍。總有五種形類。一鳥形。善住龍王為主。二蛇形。難陀龍王為主。三馬形。阿那婆達多龍王為主。四魚形。婆樓那龍王為主。五蝦蟇形。摩那斯龍王為主。德中。菩薩以隨類攝故。於外則降水雨。除炎灾疫毒。於內施法雨。文中二。先興身雲布法雨。後滅惑業苦一切熱惱。
三鳩槃荼王眾者。南方天王眾。從所領為名。能領名毗樓勒叉者。此云增長主。此王部領鳩槃荼薜茘多二眾。不令損惱眾生得便增長色力壽命故。鳩槃荼此云冬苽鬼。以形卯特異諸類得名。薜茘多此云魘魅鬼。廣釋並如音義中說。德中兩句。初句自分自利行。勤脩無礙法界法門。二勝進利他行。謂既自脩學。後將化生。故云放光明也。
四乾闥婆王者。東方天王眾。亦從所領為名也。列名中提頭賴吒者。此云持國。謂任持國土。擁護眾生也。此王領二部鬼。一名乾闥婆。此云尋香。亦曰食香。此類止住十寶山間。唯食諸細末香。常供忉利番設奏樂。二名毗舍闍。此云噉精氣鬼。謂食噉有情及五糓等精氣。問四王皆領二部。何故每唯標一。以名王耶。答理應具標。從穩便勝略故。德中二。初總。後別。總云大法者。謂大法界緣起法也。別中六。一深信。二起解。三生喜。四愛樂。五敬重。六脩行。此上六德。從始至終展轉因起。如次應知。
五月天子眾者。月是所依處。天子是能依者。從能所依為名故。云月天子。是依主釋。俱舍第十一云。月去此幾踰繕那。持雙山頂齊妙高山半(半即四萬由旬)經五十踰繕那。下面頗胝迦寶水精所成。能涼能照。長阿含云。其城正方一千九百六十里。高下亦爾。二分。一分天金。一分瑠璃。王座二十里。遙看似圓而實正方。其中天壽五百歲。子孫相繼。一劫不斷。又表菩薩大悲清涼照生死夜。饒益安樂。下文云菩薩清涼月等是也。德中外事則如月夜分開發蓮華。或顯眾生於生死夜長眠。無所開覺。今菩薩月天開發眾生菩提心寶。或開發本覺智寶。謂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如出現品說。釋云菩提心有二義。能生佛果故如華。可貴故如寶。今約後義故也。
六日天子者。亦所依為名也。日輪去地。如月數量。依俱舍說。徑有五十一踰繕那。下面頗胝迦寶。火珠所成。能熱能照。長阿含云。其城正方二千四十里。高下亦爾。宮城純金。七寶瑩飾。王座二十里。其中王壽及子孫相續等。並同月天。又表智慧日多所饒益如出現品說。德中外事則日光增長百穀華葉。乃至令身安隱快樂。內德則以智日恒照眾生。令增善法。
七三十三天眾者。佛地論第五云。妙高山頂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三十三也。帝釋之名。梵本具云釋羯羅印拏倈。此云帝主。拏音搦雅。倈音良遐。舊云能天主者。謬也。若梵稱釋迦。則此云能也。迦音甄何反。三法度經云。此天子身長一由旬。衣二由旬。重六銖。壽一千歲。德中利他令脩普賢行故。云廣大業。
八須夜摩天王者。須此云善也妙也。夜摩此云時也。佛地論云。此天中隨時受樂故。名時分天。又准大集經。此天中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又云以赤蓮華開為晝。白蓮華開為夜。故名時分。隨其時別。受樂亦異。故云隨受樂。此天身長二由旬。衣四由旬。廣二由旬。重三銖。壽二千歲。德中廣大增善也。法善充足。亦如彼天隨時受樂也。
九兜率陀天王者。此云喜足天王。佛地論云。後身菩薩。於彼教化。多脩喜足行。故名喜足。謂得少即悅故喜也。更不復多求故足也。長阿含云。此天身長四由旬。衣八由旬。廣四由旬。重一銖半。食甘露。壽四千歲。德中憶一切佛名。常持不忘。
十化樂天王者。佛地論云。樂自變化。作諸樂具。以自娛樂故。又但受用自所化樂。名不化他故。名為善化。三法度云。此天身長八由旬。衣十六由旬。廣八由旬。重一銖。食甘露。壽八千歲。德中成利他行。謂調其因行。使得解脫果。解脫亦是離障也。
十一他化自在天王者。佛地論云。令他化作樂具。顯己自在受用故名也。三法度云。此天衣輕重壽命等。皆准前。增減一倍。德中勤脩不思議解脫因故。云自在方便。彼果即是廣大法門。
自下第二色界諸天王眾中有五眾。謂大梵光音遍淨廣果大自在眾。所以此界總為五者。謂前三靜慮各有三天。第四靜慮通攝九天。正唯三天。以四靜慮各為一眾。大自在天亦為一眾。故成五眾。若但明靜慮。則有十八。若并自在。合有十九。若無想屬廣果。還是十八者。薩婆多宗。第四禪中。應唯八天故。瑜伽第四述彼云。色界有十八處。
自下有二。先通別名得名。後隨文一一具釋。前中謂梵眾梵輔大梵。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少淨無量淨遍淨。無雲福生廣果。無想天即廣果攝。無別處所。復有諸聖五淨居宮。謂無繁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復有超過五淨宮地大自在住處。十地菩薩得生其中。又順正理第二十一釋云。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也。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於大梵前。行列侍衛。故名梵輔。自地天內光明最小故名少光。光明轉勝量難測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嚴劣故名少淨。此淨轉增量難測故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自此已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從此已上。則無其事。從首為名故。云無雲。更有異生勝福方所可往生故。說名福生。居在方所異生果中。此最殊勝故。名廣果。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住於此。窮生死邊。如還債盡。故名為淨。淨者所住。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繁謂繁雜。或謂繁廣。於無繁中。此為最初。故名無繁。又廣大中此最劣故。亦名無繁。或名無求。不求趣入無色界故。以善伏除雜脩靜慮上中品障。意等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或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或復熱者。熾盛為義。謂上品脩靜慮及果。此由未證故名無熱。已得上品雜脩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雜脩定障餘品至微漸見極清徹故名善見。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名色究竟。或此已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名色究竟。有言色者是積集。色至彼後邊。名色究竟。薩婆多宗不立大自在天故。彼論不釋。後隨文一一具釋者。初大梵天王眾者。佛地論云。離言寂靜故名為梵。具名云梵摩。此云清潔寂靜。謂創離欲染故名清潔。根本定故名為寂靜。言尸棄者。此云持髻。謂此梵王頂有肉髻似螺形故。長阿含云。於梵眾中。以梵音語故立其名。其貌如少童。身白銀色。長半由旬。衣金色衣。非男非女。禪悅為食。壽命一劫。德中四。一慈心內充。二外愍群品。三身放慈光。四令獲樂。初二句或合為一可知。
二光音天王眾者。准瑜伽。應名極光淨。又釋智度論云。第二禪中通名光音。彼天語皆口出淨光故名也。長阿含云。此天身二由旬。壽命二劫。德中四。一慈廣大。二定寂靜。三智喜樂。四證無礙法界。
三遍淨天王眾者。以三禪中離喜故。身心遍淨也。長阿含云。以上方便。生於此天。其天王名淨智。四臂持風輪。御金超鳥。德中二。初明自住法界法門。後以此門化利眾生。
四廣果天王眾者。謂此第四禪報。是世間善果中最勝故。名廣果。德中外同彼天得最寂定故。內德成就法性。其寂智契其中名安住宮殿。仁王經云。爾時世尊入大寂室三昧是也。問何故第四禪眾。唯列初三。不顯後六。答初三是正。餘是兼攝故。未堪受化者。何故下文六十九云。喜目夜神。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時。於身一一毛孔中。出色究竟等天相似身雲。出種種聲。為彼天等說法耶。答彼據已堪者。此約未堪者。各依一義。不相違爾。
五大自在天王眾者。此天王於三千界最為自在故。智度第二云。此天有八臂三目。乘大白牛。知大千界雨滴數量。此經賢首品中。亦同此說。又智度云。然第四禪。總有八處。五處淨居阿那含住。所餘三處凡聖共居。過彼八處。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大自在天王。德中正智入理故云觀無相。後智雙行故云平等。或由觀解無相而行成平等。上來眾成就中。初各通列名各通歎德竟。
自下大段第二明列標名德。以德讚佛。前段中。敘眾次第。從近向遠。先列同生。後列異生。此段之中。從遠向近。先列異生。後列同生。何故爾耶。本疏釋云。前表依本起末。今明攝末歸本。又異生眾中。前則先劣後勝。今則先勝後劣者。謂前表法增微。今顯尊位次第。又此皆顯法界緣起逆順自在無障無礙。總合為一大法界眾。故作是說。今更助釋有其二。有一者顯佛於諸眾會無遠無近然亦不壞遠近之相故。逆順互列別。二者顯眾同生異生共四十類。表四十心皆是因位。然一一位。悉極因門。但舉初後。俱隣近佛中准可知。然亦不壞位相次第。若不爾者。二俱過故。思之可見。
就此段中。總分為二。初明異生眾。後復次普賢下。明同生眾。前中二。初明眾集見佛。後所謂下明大眾各別得法述以歎佛。此判順梵本。如次下顯。前中二。初總結眾集。後此諸下明見佛所因。前中五。一總結眾集。二無邊下明品類多種同滿道場。三形色下。就諸品類中。皆有首從各多形色。四隨所下。各依本方。皆得親近。參而不雜。五一心等。明佛非散境。謂異體同心。前後無間。眼意根識。并緣不易故。謂之一。二見佛所因中。先辨意。後釋文。意者前同生預會各有所以。今異生見佛。還有其因。故此辨也。文中二。先一句總指其眾。後已別離下別顯。中三。一離障故見。二如見下宿緣故見。三種無量下具德故見。何以須此三義者。若唯離障及具德。而無宿緣。則無主伴之因。若唯宿緣而不具德及離障。則見佛法界身不盡。亦不與佛僧遍法界。初中三。一法說。謂已離煩惱者。煩惱障盡故。心垢者所知障盡故。一切者。通顯分別俱生種現盡故。及餘習者。彼諸無堪任性盡故。二喻況云摧重障山者。二障力重如山。劣慧莫能碎滅。此諸大士獲金剛智。殄彼障山。三正明見佛。謂障盡故見無疑也。
二宿緣中四。一總舉多時攝受緣。謂昔劫海脩行時故。二一一佛下。多善根攝受於彼多劫一一佛所故。三種種下。隨機多門成就故。四令其下。置於勝道。令立大菩提因故。此中梵本云。皆以毗慮遮那如來。昔於劫海菩薩行時。往詣彼彼諸如來所。以四攝事善根攝受。以此諸方便門成安立一切智性道。
三具德中八句。一善根多。二善根大。三入佛海。四行圓滿。五具出因。謂已治所治故。六於彼劫海常見佛分明。七以因行勝解入果德海。八以因解脫門。得果解脫用。此中梵本云。已種無量善根。獲大福德勢力。各已入方便願海。各已積集圓滿淨行。各已於出離道出。各已照見彼諸如來。各以勝解力入如來功德海。各以解脫門見佛自在。釋曰。此異生眾。由具上三義。預會見佛也。言解脫門者。謂佛果自在稱為解脫。王神等各所得法名之為門。由此得入佛自在故。此即解脫之門。依主釋也。或此各所得法。能令自他離縛無礙入果德。此解脫即門。持業釋也。又解脫有多種類。廣釋如章。問准下文。諸解脫門皆佛果法。如何於中。有因行耶。
答佛果海中。具因果行。由雖得果不斷因行。然俱是果。顯主伴故。
二別明大眾各別得法述以歎佛中三十九眾。各有長行。經家敘列。各有偈讚。當對佛頌。就中分三。初明天王眾。次摩睺羅下明雜類王眾。後主晝神下明諸神眾。就初天眾中有二。初色界。後欲界。色界中五。一大自在眾。二第四禪。三第三禪。四第二禪。五初禪。就大自在王眾中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中列十王各得一法。初云法界虗空者。大用所遍之處也。然有二義。一就事。謂大空無邊名虗空界。於中事物無盡名法界。佛身大用。於此普遍。二就理事。謂外於空界容一一塵處。各有無邊剎海佛身。充滿虗空。內則於彼所遍之處。勢同真性。如理圓滿。故云法界。云寂靜者。亦有二義。一明前大用用無相用相不礙常寂。二由此智用即寂同真。是故大用得圓遍一切也。方便力者。亦有二義。一明前寂靜即寂無寂相不礙大用。二內不異真性。外不失應機故。云方便。益物不虗故云也。又虗空者。處廣也。法界者。多物也。寂靜力者。佛身普遍廣處多物之中。一一塵內。用而常寂。寂而常用也。二普觀一切法悉自在者。亦有二義。一以普眼觀見一切法。不壞多事相。令同理性故。云自在。二於一法中。普見一切。展轉不相妨礙故。云自在。三知一切法不生等者。亦有二義。謂知不生等。內證真理。無功用行。外應羣機。又不生等有二義。一就境。二約行。就境有五。一據所執。謂由是妄執無法可生滅也。又情有即是理無故。云不生也。理無即是情有。是故云不滅。不滅不生是一法也又求執所相。不可得故不生。能顯無相性故不不滅即不生唯一法也。二據緣起性。謂法無自體。攬緣而起。即生無生。既本不生。故無可滅也。又緣起無性故不生。無性緣起故不滅。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是故不生即不滅。不滅即不生。為一物也。又推緣無起故不生。能離無生性是故不滅。三據圓成性。謂非是有為故。無彼生滅相故。又非妄心境故不生。證智所證故不滅。又體離有故。離無故。不生不滅也。又約用。隨緣故。不變故。不生不滅。不滅即是不生。不生即是不滅。唯一物也。四通約三性混融。於一法上。據所執故不生。據圓成故不滅。據依他故亦不滅。五約三無性。非不生非不滅。然此四句合為一法。圓融無礙。頓思可見。二約行者。謂智背情證理而無來去。謂背捨妄執而無去。應機現前而不來。又往應羣機而不去。恒歸寂滅而不來。不來即是不去。無二為一味也。又應機無從來。化畢無所去。常遍一切處時。不來不去。時處相寂。稱一味法界。故不來不去也。由此大智無念應機如末尼天皷無思成事故。云無功用行也。四現見一切法等者。從慧海深廣而現見法實。五與眾生等者。謂巧授深定。令得法樂。六令觀寂靜等者。謂觀真滅妄。捨生死怖。七善入無邊等者。謂巧現世故名善入無邊境。令解無性無依理故名不起有業。八中勘梵本。天王名愛樂。大智無可字得法名普往十方等者。依體起用故。普往十方說法。用不離體故。不動無所依。九入佛寂靜等者。佛是寂靜者世間是佛之境寂靜者。入世間現眾生前名入。普現光者。現身語光物。十住自所悟處等者。菩提是廣大所緣境。眾生是無邊取緣境。依自所悟無二悲智。起通化生。以求菩提故。
頌中二。先辨頌之因緣。後正釋頌文。前中二。先通顯頌類。後明頌意。前中總有四種。一名阿耨率覩婆頌。此但數字滿三十二。即為一頌。其中八字成句。四句成頌。此則無簡長行及偈。皆約字數為定也。二名伽他頌。此云諷頌。或名不頌。不頌長行之頌故。或名直頌。謂直以偈頌說法故。三名祇夜頌。此云應頌。四名蘊駄南頌。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頌持故。上四頌中。初一字數常定。後三不定。或七字六字五字四字三字等句。四句成頌。令此即常四中第三七字句也。若據當時對佛說偈。即是第二伽他頌也。下並准知。後明頌意中二。先通辨意。後別屬當。前中有八。一少字攝多義故。二諸讚歎者。多以偈頌故。三為鈍根者重說故。四為後來得聞故。五隨意樂故。六為易受持故。七為增明前說故。八說前長行所未說故。後別屬當者。此中於前八。意正有初二。或五六也。
第二釋文中二。初長行標舉。後佛身下正顯頌文。前中云妙焰等者。牒前。初天王名承佛等者。顯非自能。無我慢故。普觀等者。示無偏心。普騰眾意故。顯非唯己。與眾同說故。後正釋頌中。十偈依次。各頌前一法門。初中前二句頌法界虗空界。次一句頌寂靜。後一句頌方便力。以此一頌是說偈者自法故。不結天名。下並准知。二中初二句頌普觀諸法。謂然法燈。法名普觀。次句頌自在。下句結天得法。下並准此。三中初二句頌知法不生滅等。次一句頌無功用行。又亦初句同頌無功用行。四中初二句頌智慧海。次一句頌見實相。謂前約天王故說自見。今以此歎佛故。說令他滅癡。即是見真也。五中初二句頌與眾生大方便定。謂定中觀佛。能滅煩惱。次句頌無邊安樂。六中初句頌癡闇怖。以一句頌令觀寂靜法。次一句智燈破暗。頌前滅字。七中初二句頌善入無邊境界。境界即十方處也。次句頌不起諸有業。謂令解無性無依。即不起諸有也。八中初二句頌普往十方說法。次一句頌不動無依。九中初二句頌入寂靜境。謂依寂起用名入。次一句頌普現光明。十中初二句頌無邊廣大境。次一句頌住自所悟處。謂悲智緣彼二境。起通攝化。
第二明第四禪長行十中。初云普觀等者。依本中有三。一觀已信佛境者。根應何門入法。二觀未信佛境者。應何法令信。三觀已布法雲降法雨。俱令益故。梵本云。普觀一切眾生根及疑。廣布法雲。二隨憶念等者。謂能隨一切眾生心念。現佛形色。令作意者得見故。梵云能示現佛一切形色。令作意隨念見。三法性平等者。謂佛莊嚴身無所依。與法性列到。故云平等。故頌中法性無依為喻。喻佛身無依也。四中云了知一切世間法者。了眾生世間心法差別。一念安立者。隨機心現種種相身。身多如海也。五於一毛孔等者。此中無礙有二種。一一多無礙。一毛孔現難思剎故。二小大無礙。毛孔中現剎。准頌中約業用門說。六入普門等者。此文未迴。應云觀察法界入普門解脫門。謂加行觀察法界根本證入普門。普門之與法界。眼目異名爾。七為一切眾生等者。謂根器無邊。現身亦爾。根熟者無已故。云無邊劫常現前。八一切世間等者。謂觀世間生滅法即無生滅名入。如日光於水現影。水離遷流。而影不動故。頌中云幽奧處常寂然等。此即離言念故。云不思議法也。九示一切眾生等者。謂說圓滿法輪。一即一切等。難思境界。名為出要法也。十觀察一切等者。謂觀根器。授以佛法。如納物於器中故云入也。頌中觀自眾內三類天。此中同。下三禪。皆有三天。准餘可知。十偈次第。頌前十法。用歎如來。初中初二句頌觀一切眾生根。謂根類多端。唯佛能了。非餘所知故。云諸佛境等。下二句頌為說法斷疑。令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解佛境。生大意樂。二中初句頌通憶念。次一句頌梵本中現佛形色。次一句頌令見佛。或後二句皆頌令見佛。三中初一句頌法性平等無依。次二句頌佛現莊嚴身平等無依。二俱無依故平等也。四中初一句頌了知一切世間法。次二句頌一念中安立不思議莊嚴海。五中初二句頌一毛孔現不思議佛剎。次一句頌無障礙。謂佛力自在故。六中初句內一切法門者。頌普門也。無盡海者。頌法界也。次一句頌入字。會同一法故。次一句頌觀察。七中初二句頌為一切眾生種種出現。次一句頌無邊劫常現前。謂身遍滿故無來去。或初二句物頌前法。次一句發明前句。謂雖多劫為眾生種種現。然佛自體本無來去。八中初句頌觀世間境。次二句頌入不思議法。謂觀世生滅無生滅。名入幽奧處。如日光於水現影。影常在遷流中。而不遷流。世間即是所現境故。此境即如故。法性常然。亦即離言念。前云不思議也。九中初二句頌示一切眾生。次一句頌出要法。十中初二句頌觀一切應化眾生。次一句頌令入佛法。
第三明第三禪長行中十三各得一法門。初了達一切等者。謂了達眾生大涅槃因。即觀察惑染性不可得及諸行海故。梵本云觀察一切眾生解脫資糧方便。方便即是離相巧脩也。二隨一切等者。隨樂現形。如日光水中現影。即相無相。廣說如前。且約天王眾同分說。理實普現遍周法界。勘梵本。光影之影。簡異映質之影。三普嚴淨等者。謂離相名脩名脩行海名大方便。以彼行。迴向一切淨土。名普嚴淨。淨土佛為主故。名佛境界也。四隨諸眾生等者。謂深厚大悲。常隨眾生。化無竟期。五憶念如來等者。念佛過去種種調生方便行。念佛當來此行無盡。六普門陀羅尼等者。謂佛有世間海塵數普門陀羅尼多故云海。一一總持者。一切法門名普門。將彼總持海中普門義。示教眾生。名所流出也。七能令眾生等者。梵本云。能令眾生於佛出世生難遇意樂清淨勝解藏。按勝解即是信。信即是藏。故名信藏。由信出生眾行。珍寶亦是攝受義故。賢首品云。信是寶藏第一法。為清淨手受眾行。八能令一切眾生等者。謂令聞樂法生信。聞理法生喜。聞行法出離。或令眾生聞法已。未信者能生信。未解者能解故喜。未解脫者令解脫故出離。九入一切菩薩等者。謂菩薩善巧調眾生行。廣如虗空。數無邊際。用無窮盡。十觀眾生等者。謂佛以普悲智。觀眾生煩惱海。欲杖彼皆令出離故普悲也。然不見實眾生實煩惱故智也。還以此法為眾生說。令得出離也。頌中有十一偈。於中前十。次第頌前十法。後一重述前第四隨眾生流轉生死海中所化事。前中初頌內初二句頌了達。上句明佛。下句化處。次一句頌方便。謂說佛境界令信入。下句頌解脫道之果。二中初一句頌隨天眾所樂。謂處世應機也。應體相盡故無所依。次一句頌如光影普現。釋光影言。廣如前顯。次一句合前法喻。重顯無依義。三中初一句頌大方便。謂具脩行海。次一句頌普嚴淨佛境界。次一句重顯大方便稱法性脩。四中初二句頌眾生永流轉生死海。由無慧眼見出路故。次一句頌隨字悲深不捨故。五中初二句明佛調生行高勝難測。次一句辨巧行多門總相頌佛調生行。六中初二句頌普門陀羅尼海。次一句頌所流出。七中初二句頌能令眾生值佛生難遇意樂。次一句頌生淨信藏。八中初二句頌令眾生所聞之法。次一句頌信喜出離。九中初二句入菩薩調生行等。前就因名菩薩。今據果云如來。如空無盡名不思議。次二句頌天王名及得法。十中初二句頌觀眾生無量煩惱。次一句頌普悲智。十一中初一句。重顯前第四頌中初二句於癡覆盲闇眾生處先放身光照燭。次二句重顯前中次一句如來示以清淨道妙音。即是須彌音故。
第四明第二禪中長行十王各一法門。初云恒受等者。有二義。一內證真樂。二外應成益。謂消苦因令苦滅也。二大悲等者。緣悲無量境。起無量行。行稱彼境故。曰相應。其行深廣喻之如海。令物離苦得安樂。生於喜樂喜樂。從悲行出故名為藏也。三一念中者。法界體事之時也。一切眾生無邊劫所脩福德力者。善業力所感器世間也。多劫中多剎隨性融通。在一念時中現也。四普便等者。謂佛以神力。變成壞世界。作嚴淨佛土。如虗空不生滅。如密嚴土同無為性。又如足指按地。變此界成清淨剎。按此中文迴不盡。應云普便成住壞一切世間皆悉清淨如虗空。變穢成淨故名清淨。變相遷成不遷故如虗空也。五愛樂信受等者。聖人即佛菩薩也。愛樂聖人。親近學行。信受聖法故。聽聞生解。即增進菩提心故。梵本云。愛樂信受一切聖人法增長無比歡喜。六能經劫住等者。地謂十地菩薩智也。義謂證淨則地智所緣十地理趣。梵本云。說諸地奈耶故方便。謂阿含淨教。是入地方便故。經劫住說者。顯說者辨才及所說法皆無盡故。七一切菩薩等者。謂雖佛一念遍十方現八相處悉開供養。此云菩薩。是佛菩薩故。與偈無違。此云方便。是現八相故。此云降神。舉初攝餘故。八觀察無盡等者。謂觀佛現身神通無盡。領佛說法智海無窮。九一切等者。謂一切諸佛。雖皆功德海滿。不須臾脩。但以大悲無障[得-彳]願。誓當徹窮來際。利樂不斷。言方便力者。即無障[得-彳]願力也。十如來往昔等者。謂宿願供佛。於彼佛所。初立誓及信。次行入證名愛樂藏。頌中十偈次第。頌前法門。初中初二句宿因。後二句現果。由昔信佛。內證寂靜樂。外能府就眾生令苦滅故。令悉見其果也。二中初二句。頌大悲心相應海。上句悲者。下句悲行。已上是能相應海。次句頌喜樂藏。謂悲能拔憂苦。生喜樂。是藏義。已上是所相應海。三中初一句頌一念中。此云佛法者。此一念時。是佛之所有假借世俗名言法。謂不相應行法。然實非行。密嚴云。如來蘊界。常無變易。以此念中能現廣剎。故名廣大。梵本云。佛之法廣大多剎海能示現。如彼諸成壞如亭主音少分解脫。次二句頌普現無邊劫眾生福德力。謂即所感剎也。梵本云。諸佛如是廣大法。悉能顯示多剎。隨彼壞成如實現。四中初一句頌普便成住壞等。謂佛神通普便故。次二句頌皆悉如虗空清淨。五中初二句頌愛樂聖人。次一句頌信受聖法。六中初句頌經劫住。次二句頌說地義方便無倫是一切也。七中前三句總頌八相普周。略不頌供養。八中初一句頌智慧海。謂說法無盡。次一句頌無盡神通。次一句頌前二剎益。九中初二句頌功德海滿。次一句頌方便力出現世間。謂無障礙願力常現世間。十中初二頌。頌往昔願力等。次一句頌發誓生信等。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二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三(本末合)(盡毗盧遮那品)
如來現相品第二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一辨名。二來意。三宗趣四釋文。
初中三。一分名。二會名。三品名。初分名者。此三分中名正宗分。正謂簡序流通故。名為正。分謂折總成別。此乃正即是宗。二正宗即分。皆持業也。若五分中。此當第二舉果勸樂生信分。謂欲物生信。舉佛果示之。此舉果勸樂生信之分。亦依主也。
二會名者。九會中此第一也。約處。名摩竭提國法阿蘭若菩提場會。會者遇也。謂機緣感起赴互相遇故。餘如上說。約法。名說佛依果會。義易可知。
三品名者。如來是能現人。相是所現法。現通能所。故名如來現相。如來之名。略顯三義。一唯就理。謂法性名如。出障名來。二唯就行。瑜伽三十八云。言無虗妄故名如來。涅槃三十亦同此說。三理智合說。轉法輪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又成實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下十定品中。名義解釋。引來此說。現相有四種。一為召他方眾。現面門光相。二為示法主。現眉間光相。三為表此會明佛果。佛前現華。四表能證從佛所流。白毫現眾。亦可如來是體。現相是用。品中辨此。故以為名。
二來意中三。一分來。謂三分中前明序分。名辨正宗故次來也。五分內前明證信發起分。今顯舉果勤樂生信分。故次來也。二會來。謂九會中此為創首故先來也。三品來者。前品敘此會眾。今辨眾起疑問。故次來也。
三宗趣中三。一分宗趣。謂顯佛依果無盡法界為宗。欲令菩薩信樂為趣。二會宗。亦同當會辨盡故。三品宗趣者。謂現光華等相為宗。集眾表詮等為趣。
四釋文者。自下第二大段。明正宗分。於中有五段。問若即五分列名配品。竝如前說。問五分中第五分內。善財問答非一。何得總為一分耶。
答問者及問詞不改易故。答者及答詞。乍雖似異。然皆同答。一問者一問詞故。就初舉果勸樂生信分中五品經。及勒為兩節。初現相三昧二品為當會正說之方便。後成就華藏遮那三品。即為正說。就前二品中。初品明集眾顯說法主。此是遠方便也。後品明入定許說。即為近方便也。就前品中。文分為八。一大眾同請。二爾時世尊知諸下口光召眾。三爾時十方下所召眾集。四爾時世尊欲令下先示法主。五爾時佛前下現華表義。六此華生已下現眾表嚴。七即於眾中下偈讚佛德。八如此四天下下結通廣遍。
初中二。初中長行令請。後爾時諸菩薩下供聲偈請。前中二。先通辨諸會請法儀或。後釋此文。前中四門分別一請會。有無。二所問法異。三能問人別。四言念等殊。
初有無者。於九會中。前二後二期竝有問。餘皆無也。所以者何。初會據果起因故有問也。第二會初尋因至果故有問也。由因位有昇降。客六會以答之。果唯是一。更無高卑故。第七當會答也。然六會諸品更有問者。自顯當會別義。或即重明前問。非是大位別問也。第八會中。明因果淳熟故有問。謂行脩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也。第九會中。稱性因果故有問。謂俱入法界無差別故。然當會答也。二所問異者。謂初兩會。問果廣因略。為成信故。第八會。問因廣果略。顯行淳熟故。第九會。問唯果無因。顯唯證果故。若依末會。多是問答。因問法界與本會相望。亦可因廣果略也。三能問人別者。初及第九。皆有同生異生二眾。第二第八唯是同生。四言念等練者。有二種。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前中以門望若。得有七句。然此不具謂問有言念。若有言相。初會中具二句。謂現相品初同異生眾念請聲中言請。答中佛放眉間光。示相答。謂光佛事已從足下入。及佛前現華眉間出眾等。三昧品中。以言重請。普賢菩薩以言說說。下三品經。為答前問也。第二會唯念請。佛以示相答。菩薩言說答。顯佛他心最自在故。不待興言。顯佛神力最殊勝故。示相令知。第八會言請言答。此顯菩薩不同佛故。第九會中。念請佛示相答。二通別者。初會第九會別問通答。第二第八會別問別答。
二釋文中三。初總標心念次。云何下別顯問端後。佛下請說。初中諸菩薩等者。此是前品內四十一部眾。意念不殊故同標也。次別顯中總四十句分二。前三十句問佛果。後十句問因行。前中三。初二十句通問佛果德體業用。於中若隨相分初十是位。次六是體。後四是樂。二唯願下請佛解釋。三又十萬下十句。別問佛果語樂利他。就初二十句中。此欠二句。下頌中有神通及自在。恰此成二十。下答中亦同此說。初云佛地者。略顯二釋。一名。二體。名有二種。一依智德分位差別名地。如大乘同性經說。佛有十地。初名甚深難知廣明智位地。乃至第十名毗盧遮那智海藏地。證契經中亦同此說。若准此經。非但有十智德分位量過恒沙。名亦隨爾。二約用。從喻名地。如十地論。釋菩薩地。有能生成住持義故。此亦如是佛果。就生世出世善根。成熟善果。三乘依住。攝持無盡功德海故。佛地論說所依所行所攝義故名之為地。依攝同前。所行者。是諸菩薩智所照處故。如云已踐如來普光明地。二體者。佛地論說五法攝大覺地。謂四智及清淨法界。今依此經。若就泯絕界。四智法界亦不可說。若約不礙。則非唯理智。乃具無邊過恒沙德無漏蘊界。法界為性。以要言之。包攝法界一切諸法。以為其體。所以者何。証具分真性方究竟故。具足十身。過三世間。由此義故。二境界者。所知所知緣及分齊故體類十。問明品說。因度入智法說知證現廣等是也。又出現品。亦有十種。謂一切世間。三世剎法。眾生真如無差別。法界無礙。實際無邊際。虗空無分量。無境界等。又不界思議法品。有十種無比境界。具如彼說。三佛加持者。諸勝力住持令有所化。廣有無量。如不思議法品及法雲地說。又離世間品有十種佛攝持。謂能始發菩提心。生不忘菩提心等。又有三類佛力住持。一如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持耆域入火不燒等。三加持草木等一切非情作佛事。問此與神通何別。答別不謂六通中神境一種有加持義。餘五但是於境無所擁滯。名此加持。亦即神力。四行者。是佛所作。不思議法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為眾生作佛事。謂不現色身。乃至寂漠無言。為眾生作佛事。亦是所行之行。如出現品說。如來行。謂無礙行。真如行。法界行等。具如彼。此上是異二乘功德。五佛力者。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是降魔功德。又不思議法品說廣大力等十力。六佛無畏者。是制外道功德。謂一切智等四種無畏。不思議法品說。十種離過清淨中。第八云一切諸佛。獲四無畏。離諸恐怖。於眾會中。大師子吼。明了分別一切諸法。離過清淨。上來總相大智功德。七佛三昧者。果位等持。其數無限。不思議法品。略說十種無量不可思議佛三昧。謂恒在定。一念中遍一切處。為眾生說法等。廣顯云云。八准答及頌。名佛神通。通有六種。謂神境智證等。其名雖通二乘。然深淺有異。下文十通。唯屬菩薩。佛不思議法品中云。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九准答及頌。名佛自在。謂所作任志無礙成就。略有十種。謂諸佛世尊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明達種種句身味身。演說諸法。辨才無礙等。廣如佛不思議法品說。十無能攝取者。頌中各無能。於答中名無能毀壞。謂佛所作。無有天人魔梵外道二乘及菩薩神力能制伏者。舊經名佛勝法。略有十種。如不思議法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法。所謂一切諸佛大願堅固。不可阻壞。所言必作。言無有二等。廣說云云。
十一至十六問眼等六根者。如佛不思議法品中云。諸佛有十種法。普遍無量無邊法界。所謂無邊際眼。乃至無邊際意。一一用廣。具如彼文。
十七問身光。十八問放光者如出現品說。佛身十種相。內第五云。如來身一一毛孔。放千光明。五百光明照下方。五百光明照上方。種種剎諸佛諸菩薩。諸菩薩見已得十頭十眼等云云。十九佛音聲者。不思議法品云。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六十種音。一一音有五百分。一一分無量百千清淨之音。以為嚴好。出現品說。佛十種音聲。謂遍至音。普遍無量音聲故。乃至第十各無變音。至究竟故二十佛智者。佛不思議法品云。諸佛有十種智。謂知一切法無所趣向能出生迴向願智等。廣說云云。
第二請佛為說中。何故問果未終。中途遽清解者。此有兩說。一云迴文者誤此文夜安問果了後。一云此文中安通有二意。一為簡通非別故。謂前二十句通顯佛果體德業用。後十句別辨佛果語樂利他故。二為兼顯請說前後通別果故。
第三別問佛果語樂利他中十句。初世界海者。如下華藏界說可知。二眾生海者。說法所被機故。三准下頌中。是法界安立海。即是一切世界海之都名。如下文七十一中寂靜音海夜神處說。今此脫其文。四佛海者。多化主故。五佛波羅蜜海者。化所成行也。六佛解脫海者。化所得果也。七佛變化海者。身業化也。八演說海者。語業化也。答中開出法輪海。以為二句。九佛名號海者。謂佛號隨宜。立名差別。如名號品說。十佛壽量者。謂佛壽隨應。住世脩短。無量差別。如壽量品說。
下答中。此上句就能感機。名諸根欲海。二問因十法中。八法如離世間品二百法門中說。此初名誓願者。彼中第七十二門也。二發趣者。彼中第二十四五六出顯其門。謂發菩提心因緣。為趣向悟入一切智智。近善知識。得諸清淨也。三助道者。如彼第一百二十七門說。四乘者。彼中無此。然其乘體即鎔融理智也。乘樂謂運菩薩假者。從因至果。或智為能乘。理為所乘。運他行廣故云海也。五行者。如彼二百門中第三門說。六出離者。如彼一百二十一諸離生道。也謂煩惱未治。其性生鯁。惱亂行者。身心不安。如生食在腹。若調伏已。則離剛強煩惱勞惱亂故。名離彼生。出離彼生故名出離。七神通者。如彼五十三說。八波羅蜜者。准梵本。加多聲。波羅蜜。是彼舉義。多是到義。謂施等十行。皆三輪淨。與法性相應修故。能到佛果彼岸也。如彼二十七說。九地者。彼中無此。然此即是歡喜等十也。十智者。如彼第七說。上來所引二百門者。一一皆有十句顯示。廣如彼說。此上十句。因行通一切位。一一皆攝法界。深廣無邊故。但云海也。上來先彰三十句問果法。後明十句問因法。總辨第二別顯問端竟。
三請說中云亦者。謂四十句中初二十句。前已請說。後十句果法及十句因。亦為我等。問前解脫。又此二十句。既十方世界中。佛為諸菩薩說。令亦請。如彼為我等說故。此亦字通其二義。二此聲偈請中二。先顯偈聲出處因緣。後正說偈。前中菩薩神力為因。供具為緣。因緣具故。不待咽等擊發出聲故。曰自然出也。
後正頌中。十頌分二。初三別歎請。後七重述請。前中亦二。初二歎佛請。明說有因故。後一歎眾請。明其聞法與說為緣故。前中初一歎佛。積因成果。盡未來際。為物現身。此大悲大願功德也。後一歎佛。能巧改疑。令生信解。離苦得樂。歎眾請中。菩薩同瞻顯無畏念願隨意等請。據法除疑。
後重述請中。初四頌述前長行。初十句問。具釋如前。次一頌述第二十句。影略可知。後二頌述後十句及因問。第二句云法界所有安立海者。長行中無得。次合在眾生海下。准上下文。此是一切世界海之都名。餘文並准可知。
第二口光召眾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分為九段。一放光意。謂知眾心。此領問也。二放光處。謂示嚴進舒。三顯光數。四列光名。略辨十種。准釋可知。五結光數。六攝眷屬。七顯光色相。八光所照處。九今彼見此。
後偈誦中。十偈分四。初六歎佛三業自在。勸彼觀禮。於中一歎二利行咸。次二歎利他行成。次一放光。次一說法。後一行圓力具。六偈了。次一讚有多眾已集興供。次二讚佛圓音能應機說。能剎那顯三世佛願。勸彼遠觀。後一述放光意。將諠。待眾觀及聽。
第三所召眾集中二。先十方眾集。後如是坐已下讚其德用。前中三。初總辨。二所謂下別顯。三如是等下總結。初可知。
二別顯中。十方即為十段。一一方有十事。一土海。二世界。三佛名。四主菩薩。五眷屬。六興供。七作禮。八供佛。九化座。十本方坐。
三總結中八。一結剎海具十信之言。即前齒光照處也。二結主菩薩。三結眷屬菩薩。准主數。此合有十信剎海塵數箇剎海塵數菩薩。四結興供。五結禮。六結供養。七結座。八結坐。
二明德用中二。初長行經家敘列。後顯當時偈讚。前中九。一菩薩數量。即前十剎海塵數。二菩薩毛孔放光。三光中現菩薩。四所現菩薩入遍法界諸安立海塵中。言安立海者。梵云[這-言+(厂@若)]奈那。安立海。即剎海之都名。如前所引下七十一中說。五塵中有廣剎。六剎中有佛。七菩薩往供。八念念助佛開化。略標十法門。理實無限。九化答。謂由前十法。成後十答。此文本疏作三釋。一各自別釋。二相配屬釋。三圓通釋。就初釋中文二。先明以十法門各自開悟剎海塵數眾生。此以得法生信解等為答故。後結云。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悉令開悟。後念念中。一一下。明眾生得十種益。以但言各令如須彌山塵數。不云如剎海塵數。不云如剎海塵數故。前中二。先別顯。後如是下總結。前中一於念念中。以夢自在等者。念念之言與後九同。非名別。令下並准此。夢自在示現者。略有三義。一夢中唯依意識。能見色聞聲等。今此亦爾。菩薩於一根門。示現自在見色聞聲等。以此開悟故。二於夢中。示現順違境界。或為說法令開悟故。示現之言。亦宣說故。三如於夢中夢經多年。於小屋中。多人各夢山河大地。而不逼迫。此中亦爾。菩薩以此。轉變外境。小時現多時。小處現大處。自在無礙。令開悟故。二諸天歿生等者。為躭著天樂者。說諸行苦有生滅故。三菩薩行者。謂以無所得。遍修行海。普為眾生故。四動剎等者。降伏恃大力起我慢眾生知佛力最大。令讚益故。五說淨土從大願起故。六說佛具有一切眾生同類言音故。出現品云。一切眾生言音。皆為如來法輪音聲所攝是也。七說佛身如雲。就雨法雨故。八說佛神變。就放光照遍法界土故。九說佛解脫力。就普現身光照滿法界故。十說普賢主伴身。遍十方佛剎眾會。由大願違立故。後總結可知。
後明眾生得十益者。一令造十不善業者令脩十善離苦。此舉地獄。意亦攝餘故。二令未入十信者入故。三令修五戒及不動行故。四令住二乘道故。五令修事善。發福行故。六令發大心悲智願故。七令得三賢。趣向十地故。八令證如。得無分別智眼故。九令得八地已上大力大願無盡智淨國土故。十令得佛本大願。願眾生得大菩提故。云生如來家。非謂得初地名生佛家也。
第二相配屬釋者。謂將前十法。如次配後十益。所以者何。前十雖云念念開悟剎海塵數眾生。不必同一念間總令獲益故。中間結前起後。云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悉令開悟又。開悟但是警覺之調得益。或復遠近多少當不相違。況其開悟遍法界得益。乃云一一國土此何爽也。梵本中呼此開悟之言。為散住達寧。此云於先警悟也。
第三圓遍者。前十法門。於後十益。一一遍過。謂一一開悟。能成十益。乃至一益。如是互遍無有障礙。此中若從前向後。麤相十重可知。若從後向前。細分十七。一其十須彌山塵數眾生得十種益。方是一法門。所開悟也。二如一法門餘十剎海塵數法門。一一皆爾。三彼多法門。方是一念中所開悟也。四如一念中。餘念念亦爾。五彼念念開悟。方論一廣剎中。六如一塵剎。如是十剎塵數廣剎亦爾。七彼十剎塵數廣剎。方論一塵內。如是於一安立所有微塵亦然。九如一安立既爾。如是遍一切法界諸安立海。當知悉然。十其遍法界安立海中業用。方是一化菩薩所作。十一如一化菩薩。如是世界海化菩薩。一一亦然。十二彼十世界海化菩薩。方是一光所現。十三如一光明現化菩薩。如是十世界海塵數光明一一所現菩薩亦爾。十四彼十世界海塵數光明。方是一毛孔現。十五如一毛孔所現光明。如是遍身毛孔一一皆爾。十六彼遍身毛孔現光方是一菩薩。十七如一菩薩。如是十信佛剎塵數箇世界海塵數菩薩遍身毛孔所現光明。一一皆爾。此諸菩薩所現業用。遍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塵中世界內者。顯此會中將欲說期。稱法界法故。上來明結集家敘竟。
二當時偈讚中。十頌分二。初一頌光音自述可知。餘九頌。歎菩薩德用。於中分五。初三歎昔因深厚。次二歎身智寂用。次二歎身業自在。次一歎意業無礙。後一歎三業殊勝。
第四光示法主中六。一放光意。謂復所明光之業用。是佛神通之境。欲令時眾得承佛力見彼境界故。二光出處。謂於眉間。悉平等普照。離偏為故。三顯光名。謂令諸菩薩得智慧明。普見佛力所現境界故。云普照十方藏。是眉間出此光故。四光色相。謂色如紺寶。照用如燈。周遍潤澤。雨法猶雲。五遍照下辨光業用。於中一照現十方剎及眾生。二遍種動剎網。或誓機或嚴剎剎網。謂一剎種上所管二十重內。凡一重中。有三重主伴。遞相圍繞。十方觀之。似網孔縱橫。上下皆悉相當故。三剎網塵中現佛說法。說法中三。一說三世佛波羅蜜海。此法三世佛同說故。名三世法輪。二說出離生死法門。三說諸佛大願法門。明普賢道場遍十分世界。六明事歸本。謂平等法界。佛已圓證。從此流教被機。遂令機來證。此脩因順果。從下漸上故。眉間放光作佛事已。右繞世尊。從足下入也。
第五現華表義中二。初總標華現。彼其華下。別顯德用。前中華生佛前。顯所詮華藏是佛果所有故。忽然出者。化現難測故。後別顯德中。略陳十一種。理實無盡。十一中。初一總。餘十列。列中前六明體備眾德。後四顯妙用自在。前中云藏者。謂蓮華臺中蓮子住處。有含藏之義故。悉法門一含一切華藏之名。從此出也。後妙用四中。無邊諸佛。應機神變。及應眾生。隨類言音。皆依華出。前云摩尼寶王。未顯何等摩尼。故此顯云。影現一切佛身之者。前云發起一切。未顯音所說法故。顯云說菩薩行願法也。此則華現佛身圓音說法。於一念間。周遍法界。佛事究竟。唯此一華之妙用也。
第六現眾表教中二。初標人。後其一切下辨德。前中三。一現眾時。謂前華生之後。尋即現故。此顯教義相應無間然矣。二現出眾處。謂佛高毫相中。表與所論不二而二故。三有菩薩下明所現眾。於中有五。一主菩薩名勝音者。謂主教之音。勝彼一切眷屬教音。或說一切勝法之音故。云一切法勝音也。二眷屬菩薩有剎海塵數者。夫一主教必有無量眷屬相應。三主與眷屬。於一圓音。同時各應。無前無後。故曰但時而出。四主伴雖殊。莫不皆顯脩因順果故。皆右繞也。五主伴能詮名與所詮共相應故。又主伴相對正助異故。是以主據臺。伴坐鬚也。二辨德中。以主教是此正所明故。此中唯讚勝音德也。文中十句。一理智了深法界。二量智無礙入佛所行。三內證果海。四外應諸剎。五毛孔現遍。六內觀法界。七外感佛故。八恒住三昧。九見佛十力遍法界盡來際。十總結多故門云乃至三昧等。
第七偈讚佛德中有十一菩薩說偈。即為十一段。初一是主。餘十為伴。一一有二。初承佛力。則顯說有依。離我慢故。普觀十方。表說通緣。無偏心故。後正說俱稱揚德用。
就初主菩薩。十頌分二。初三偈歎佛勝德。餘七歎菩薩德。前中初一身遍眾生界。勘第一句梵本云。勃陀迦瑜佛身也。塞普吒充滿也。達摩駄都法界也。[鞥-合+(白-日+田)]諸也。是故應云佛身充滿諸法界。不偈云於以是即理之事差別相故。二毛孔現諸佛。三毛孔含剎海。以佛具有三世間身故。於三位自在。不起覺樹。現業用。以下頌中說剎皆是此也。後七偈中。一佛坐多剎。菩薩咸集。二具福慧數菩薩其歎量。三由行普因。得普現果。同多剎多劫積行之菩薩。感來坐聽。稱根故喜也。梵本云。住最勝智諸菩薩。多剎脩行經劫海。遍坐一切佛會中。聽受法雲生喜悅。五行願滿證佛果。六神通大用滿法界。七現多身演嚴光隨樂說法。初兩句。梵本云一切剎出微塵相似身雲常示現應。筆削云。常能示現諸身雲等一切剎微塵數。
第二觀察菩薩十偈歎佛三業自在德。於中分五。初二歎佛權實雙行智。次一歎佛他心智。次一歎佛身業。次四歎佛語業。後二歎佛神通。就初二中。一雖證平等法界。而就隨世導引。二雖證法身離相。而隨機現形。次一他心智中知一切法者。法是心法。次一身業中。上半相勝。下半用勝。次四語業中二。謂前三別明。後一通顯。前中一化佛音深廣。二毛光音調生。三光明音讚果德因德行。後一遍顯中三。初一句顯前三種音說法出正離於耶小。次一句顯前三說出多。下二句顯前三說皆勝非下所及。後二神通中。一八相身現通。二重化身現通。
第三法喜菩薩十頌歎佛寂用應機德。於中分四。初三明佛身語應機德。次一三業廣應。次三寂用自在。一寂用無礙無生。二寂而常用。三會用歸寂。後三應機無盡德。一法雲無盡。二眾會無盡。三身相無盡。
第四香焰光菩薩十頌歎此會中菩薩自分勝進德。於中分四。初三歎自分業用。謂遍剎見佛。次二用等普賢。次三勝進同佛。後二定用自在。並可知。
第五師子菩薩十頌歎佛轉法輪德。於中分八。初二頌總歎遍一切處轉正法輪。前頌明轉輪果。後頌出因。次二頌明以種種名號轉法輪。前頌輪果。後頌出因。次一頌明轉無生平等法輪。次一頌明轉本行法輪。次一頌明化佛法轉輪。次一頌明於無差別身現差別色身為轉法輪。次一頌轉三世佛名號法輪。後一頌總結。但是三世所說法輪。皆此處說。
第六法海菩薩十頌歎會中菩薩助佛揚化德。於中。初一智滿得法。謂得如是深廣方便故。就周遍一一國等。此亦是總門標舉。後並別顯。故云能入如是方便。此即指後別顯也。二一切處化廣。三一切時觀真。四一時佛內行勝。謂以常在佛身內從眉間出也。五一切塵中用行無[得-彳]。六一切剎中見佛自在。七開佛遍法界。圓音。八契入平等妙音智地。九獲識達凡聖音聲智。十地位成滿。
第七慧燈菩薩十頌歎菩薩悟入佛深廣德。於中分四。初二歎菩薩見佛真體。一見佛離相智。二見佛自在體。次四明悟主法。一證深理法願力受身。二觀深法脩事行。名最勝行。由此得果。是福生住智地。三連果法體。四廣因得廣果。次二歎佛身能普應。一深。二廣。後二歎得佛加持菩薩令見一切佛。一當貪佛加持。二餘一切佛。
第八華焰髻菩薩十頌歎佛攝生自在德。於中分四。初二明佛身語廣大攝生。前頌初後二句。明輪業攝生處。中間二句。正顯攝生用。後頌上半體下半用。次四明攝機漸次顯深。一約地前菩薩。內則深信歡喜。外則佛力加持。方能出生地上實智。照了真體也。二簡劣顯勝。謂二乘智劣不就覩實體。菩薩眼淨方見真身。三明地上菩薩承力觀察。於諸地中。入住及出。明了見真。四明第十地滿。成一切智。方能證入佛果法海。次二明佛寂用無礙德。一即用常寂。二即寂常用。後二明大用無涯。一毛孔現遍普眼方覩。二以一一身各遍法界。於一切處。恒轉法輪。重疊無盡。不可測量。
第九威德菩薩十頌歎佛身語普應德。於中分四。初三明身光普遍。一身遍道場。二光應群機。三示塵中剎。次二明所樂剎剎海殊形亦是轉法輪處。次句正明周遍轉。一遍塵內外剎中轉。二遍佛身中一切剎內轉。三於無相法轉而說法相。四圓音演無盡法。後一明佛身普應曾無起滅。
第十法界十頌歎佛勝德菩薩能入。於中分二。初三顯佛勝勝德。一色妙令喜。二相中現佛遍入塵內。三多身現遍常續不絕。後七明菩薩能入佛境。於中。初四明入佛境界。一內具證智。外蒙佛力。知佛神通方便。現遍塵身。二具普行願方覩。三四二頌。由具信正解大願證智。住真法界。方了佛色聲自在境界。前一具信等四法。後一觀佛色聲無礙。後三明所得利益。一證佛所行。則於佛地。能速入。於法界能普攝。二能念中現剎於塵中。三能一剎中現多剎及通。
第十一精進菩薩十頌歎佛圓音妙色神實自在。於中分四。初三頌明佛圓音說法。一謂一音中具一切音音聞十方說法。二以隨類音一切佛剎中說法。三一切剎中見佛神變說法趣菩提。次一以佛解脫力於一切剎塵中現身。次三體用無礙。一法身如空無礙。無別色身如影如像。隨類現殊。二重彰前門並顯能了者。三明前體用無二如空。後三明佛神通願力。謂一十方佛入遮那一毛孔。現通智眼乃見。二遮那昔願今得遍法界剎中說法。三毛孔中諸佛神變一切佛同說。欲尋涯際。多劫不得也。上來別明十一菩薩各說偈讚德。第七段竟。
第八結遍廣遍中二。初舉此四六下道場中菩薩雲集。後應知下續通廣遍。此文漏略。准梵本。應云。如此世界四天下閻浮提場中。以佛神變。十方各有一信世界微塵數世界海中菩薩雲集。開顯法門。如是一切四天下。一一閻浮提菩提場中。以佛神變。十方各有一億世界微塵數世界海中菩薩雲集。開顯法門。亦復如是。
普賢三昧品第三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初釋名。者德周法界曰普。柔順調善曰賢。若依理趣般若釋。得法界智。遍證自體如故。故彼云。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三昧名如前釋。普賢是人。三昧是法。人為能入。法為所入。能所合為其稱。故曰普賢三昧。此則得名也。六釋中依主釋。以普賢依佛三昧入故。或有財釋。以三昧是普賢所有故。若依能所證非即離義。有依主持業二釋可知。今勘梵本。具名普賢三昧威德神變品。普賢三昧謂標名召體。威德神變即定用也。攝用從體故。但云普賢三昧。
二來意者。前品明眾集次應說法。法是玄妙非定不宣故。又前品是正說遠方便。今是近方便。故次來也。三宗趣者。入定受加為宗。為說剎海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通料簡九會中定。後正釋文。前中。一有無者。唯第二會不入定以表信未成位。因行之中此最麤故。二出不出者。唯第七第九二會不出。七顯此是唯勝進故。九顯法界一證無退故。三因果者。初及七八九會皆是果定。四中普並有果故。餘之五會並是因定。以彼皆顯因位行故。四能入人者。七九二會佛自入定表果用故。
二正釋文者。此一品內分為六分。一三昧。二加。三起。四類剎雨寶。五毛光讚德。六大眾重請。
就初分中二。初明此處佛前普賢入定。後如此世界下類通十方及諸塵道。道中四。一法主所在亦入定處。謂親對佛前。證說真故。二表佛力加無自慧故。三顯三昧名。名一切諸佛者。盡法界中所有佛故。佛者為說果法故。毗盧遮那者。智光遍照於何。謂如來藏身故。此則盡法界一切佛智。同遍照法性。性皆如來故名藏。又是依故名身。此即一切諸佛光照之藏。藏即身也。此出定用從用名也。何故入此定者。為顯所說華藏界等。離如來藏。無別自體故。四普入下明三昧業用。有十三句。攝第六對。初二明體用一對。亦於理事一對。謂平等性。性即體故。影現法界。影現是用故。二次二深廣一對。亦是體用。謂定體廣遍虗空。令智深入理奧。海水至深有施復。法海至深用此名。三次二出網一對。亦是定慧。謂出生多定。令定心包網法界。四次二依正一對。亦境智。謂三世佛智照用從此定生。十方剎海中所有事物。依此定現。五次二依正含容一對。亦是內外。謂此定內含諸佛十力解脫及菩薩智故曰含藏。外令剎塵內廣容事法界。謂三種世間也。六後三成佛持法一對。謂由此定。成佛德海。顯佛願海。護持遺法。侍化不絕。持正法也。此亦對可名為行教。謂前二句行。後一句教故。二類遍中二。初舉此界。後如是下類遍盡法界。類遍中二。初一重遍。後及此下重重遍。前中十一句。初一句總總顯即理之事法界中故。別中十句。一遍空。二遍方。三遍時。四遍細色處。五小空處六廣色及空處。七日月星等處。八盡佛眼見處。九盡神力到處。十盡佛身現處。二遍重重處中四。初及此國塵者。總牒前一切國土所有塵也。其一切國土之言。若准屬佛身所現。不通前者。則此定力。准能遍內身重重。不能遍外重重也。又前通微細等處。皆有普賢在佛前入定。具亦不在世界中有此會耶。二彼一一塵。皆有塵數剎。三彼一一剎中。有塵數佛。四彼一一佛前。各有塵數普賢。
第二加分中三。初口加。次爾時十方下意加。三是時十方下身加。初中四。一諸佛現身。謂前一切時處重重內普賢前。各有盡十方佛現。由此口加。復無結遍故。此總舉一一普賢前也。二彼諸下同讚得定。此雖果定。以普賢是佛菩薩故。名佛菩薩定。三佛子下明得定所由中二。初總顯。謂諸佛同加得定。後以毗盧下顯此同得加者。有其二因。一是遮那本願諸佛加普賢。二普賢行願願堪受諸佛加。因緣相由故云亦也。四所謂下顯加所為中十一句。初一總。謂總相為轉諸佛法輪故。別中十句。攝為五對。初境智一對。謂為開顯佛智能知十方安立海盡故。何故為此。欲說此故。即世界成就品說一切世界海成就因緣是也。二行果一對。謂為令眾生聞淨依果。離穢剎行。脩淨土行。攝無漏土故。三能入能示一對。謂令普賢入佛所知剎海無礙。顯其功德莊嚴故。四義理一對。謂令普賢得佛契實性之智。見一切法相故。五機教一對。謂令普賢了此法門所應之機。任持能應之教久故。梵本中教字是音聲。久是文字。舉文攝名句。合為能詮。二意加中二。先明加相。後何以下釋因。前中二。先顯此世。後如此世界下類遍十方。前中佛與普賢十種智。初一總。餘九別。總中與能入佛果智海之智以能入果智故名力。別中一與普知即理之事法界智。二與知佛淨土。三與知有漏土智有敗壞故。四與知有情界智多故。名廣大也。五與住佛解脫定門業用智。非因位知所故甚深。住字梵本中。亦是行。謂能行其大用也。六與了此法所應器智。七稱根詞辨智。八身雲普遍智。九與普應圓音智。二類通可知。二釋所因中二。先微意云諸佛有力能與。有悲能普。何以以十種智。唯與普賢。不與餘菩薩故。後釋云以普賢得彼三昧故。法合與也。又問餘菩薩何故不入此定耶。答為說普法故。普賢本願故。三身加中二。先此土。復如此世界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先明手摩頂。後其手下明手相用。前中十方佛手摩普賢頂。明加持與力印許之相。十方佛同摩頂時。身不成就碎亦不退。各親觸頂。手不相礙也。二明手相用中。略有十義。初五相德圓滿。後五妙用自在。前中初相好類者。謂圓傭纖直十指端皆有千輻輪相。十指面諸節。一有本囊伽吒相。一有褰囀悉底迦相。如是相間莊嚴。二手指間網縵。三金手常光恒舒。四香氣流散。五放光焰發。是放光也。後五中。初二句恒出二事。謂身語二藥妙音神通。後三句顯影現三事。一現三世菩薩普賢願海者。謂彼三世起願之人及所願事。無不出世佛手中現。二一切佛及所轉法輪亦於中現。三三世佛身相及光。亦於中現影。是故此手。亘十方。括三世。收因果。攝人法。體用深廣。自在無邊。思之類遍可知。
第三起分中二。初此界。後如此世界中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初起定。後普賢菩薩從如是下明眾益。前中二。初起此一定。後從此三昧起時下起一切定。前中准梵本從之所摩頂已即從定起。無爾時普賢菩薩及是字而字也。就起一切定中。十句分二。初一句。總顯一起一切起。後所謂下九句。別辨一切定名。前中以此定即是一切三昧海之一故。是故起一即起一切也。別中。一名巧知三世中念念平等智。二名知三世中所有事法界塵數。三名現三世中所有佛土。同名現一切染界中眾生所廣。五名知眾生心海。六名知眾生名字。七名知十方事法界名名差別。八名知遍法界微塵中皆有諸佛無邊身雲。九名說一切法門海。此上定名皆約業用。謂能知能現能演說等。二明眾益中二。初明此處普賢起定時得益。後如是世界中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初總標得益時。亦是辨益所因。可知。獲其諸下正明益相。於中九句分二。前五得菩薩諸門益。謂三昧總持方便巧辨修行等法。各剎海塵數。一人所得。餘皆同然。故云一一菩薩各得故也。後四得果法益。一得佛福藏智光。二得佛十力巧樂等。三毛孔各現多剎海。四得能現八相業用益。二類遍可知。
第四類剎雨寶分中四。一十方剎海微動。由二力為因。以是光相故微也。二寶嚴剎。三出聲說法。四佛會雨寶。略論十種。以類無盡。前四事相眾寶。後六法化傳通。其寶並是純淨無漏應眾生之體事也。
第五毛光讚德分中二。先長行標舉。後正顯偈頌。頌中十偈皆讚普賢深廣無盡德。於中。一述前普賢遍在諸剎入定現遍。二身滿法界定通方便。圓音亦爾。三述上普賢遍諸佛前三昧業用。四述上普賢在塵內剎中入定現遍佛願力起。五讚普身土鎔融依持無[得-彳]。有四句。謂色身依色相土。法身依法性土。色身依法性土。法身依色相土故。此文云身相如空者。顯無礙義。有前諸句。諸大地依空。空依色顯。法合可知。法云依真住等者。此舉色身依法性土。就難偏顯。餘准可知。後半明此能現普應之身等彼根斷。按梵本中。第二句云依真如住不依剎。第四句云普示現身等一切。六普賢住大願。獲多遍一。恒在諸佛身中一切剎內。梵本中初句云安住普賢大願者。第四句云悉入其中無限際。七身能遍入無邊眾海。現淨土。剎那現多劫。第二句梵本云以無量身皆遍入。第四句見字亦是現字。八動剎令親悟法得果。九以三昧力。現佛果德及彼往因。十總結難。且出世三昧中現光聲。自結所出之處。
第六大眾重請分者。問此與前品眾請何別。答此有四別。一前雖令請。而未發言。故此言請。二前唯舊眾請。今此兼彰。三前請化主。今請助化四前真舉法請。今此歎座主德。兼舉所問法請。所問同前品故。此略顯十頌分三。初八歎主請。次一舉法請。後一歎眾請。初中二。前五頌歎普賢因果深廣德。明有說因。後三歎普賢遍廣剎能雲雨說法。明有說果。前中初一歎普賢三種功德。一依佛果生。二大願起。三法身淨。二中三德。一普應佛會。二福海廣。三智光等照。三中三。一德海廣。二遍近佛。三諸塵中剎。四中四。一近諸佛。二住定境。三住諸土。四塵劫住。五中三。一普身詣十方。二濟度生海。三入法界塵剎內。後三歎普賢能雲雨說法。一身遍塵中說佛廣法。二遍眾生海說佛勝行。三積行多劫大音演法。次一頌舉法請中。前品請問雖多。取要不過三種世間故。今前三句總顯。後一句結請。後一頌歎眾請中。世尊前恭敬者。明眾樂欲。身住心敬。堪為法器。請為其說。佛所隨喜也。
世界成就品第四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世謂隱覆。界即分齊。謂諸有為可破壞世。則隱覆無為不可壞法。從真性起。同無為法。則隱覆有為可破壞世。各不相雜。是其分齊。是故感見娑婆者。對華藏而不同。感華藏者。見華藏故。感見華藏者。處娑婆而不同。感娑婆者。見娑婆故。然則世界是所成就。成就是能成就。今此品中但辨能成。能成非即世界。從所成以立名。世界成就依主釋也。若依梵本云。嚕迦駄都(世界)三慕達羅(海也)涅第奢(演說)[這-言+(厂@若)]縛怛囊(觀察)三牟陀儉摩(合集)娜忙(名也)鉢里冗多。(品也)若依逈文。總云名觀察十方世界海演說合集品。今但名世界成就品者。譯家存略太甚也。[這-言+(厂@若)]縛怛囊亦照曜義。謂智照於境觀察同也。合集成就也。謂說諸緣合集能成就世故。
二成成意者。前明方便。今辨正說。故此成也。
三宗趣者。通說十方一切剎海能成就本末為宗。為明華藏剎海為趣。亦可觀十海說十智為宗。為說剎海成就本末為趣。
四釋文者。自下三品經。明當會正說。於中初二品。通答前問三十句果相。後一品。明佛昔因。通答前問十句因相。問此中既亦明因。何故分名舉果勸樂。
答多說果故。說因為顯果故。就前二品中。初品通辨法佛剎海能成立因緣。後品別顯毗盧遮那所成立剎海。就前品中二。先總標綱要。即為本分。後爾時普賢菩薩告語菩薩言佛子下。正陳本義。即是說分也。前中二。先總陳前問。後是時下誡眾聽受。前中二。先牒前問。後為令眾生入佛下顯所為答。前中先牒前問。後如是等下正明許說。前中四十句。是前問果中三十句內。從後向前。牒以總歎。於中初二十句。是前問中世界海等最後十問也。於中初十問約所觀境深廣。其中第九句首。梵本中加積集二字。餘句准前後釋並可知。次十句約佛能知智。歎其難思。謂一前問及觀。但云世界海。此中兼辨成壞者。是略釋也。知無不明故云清淨智。以其廣故多故深故細故。重疊難知。知非下位言念所及故。皆云不思議。餘並准此。問豈世界海有成壞耶。
答此是言總意別。謂意在剎海所持世界。今但就總。言剎海爾。按梵本。十中句內。皆下有智字。上無知字。譯家准義安也。二於中眾生報類差別及眾生所作業海差別。梵本云一切眾生業出現海智。今釋出現即是業所生果地。三一切法界安立海智者。梵本云一切法界安立法或海智。不同前說。剎海異名。名安立海。四能化諸佛數量無邊。五所化根欲亦多難知。前問中名波羅蜜海者。以諸度行相隨根解欲故。互舉也。六前觀三世海。此中一念普知三世一切等者。略釋智勝。問中名佛解脫海者。以一念即三世是佛不思議解脫法故。准梵本。是離障解脫故。梵本云一念平等覺悟一切三世無量智。七稱性大願。為現身說法之因。前問中號海壽量海。皆由願力故。梵本云合集一切佛無量願海智。八應機作用神變無方。九轉性法輪海。若據前問。攝轉法在演說中。據觀中。攝演說在轉法輪內。此文分異。十隨方施設言音差別。亦是法輪隨機差別故。云演說海。
第二佛身等十句。牒上佛六報三業等十問。於中。但廣其身及光明等者。以總收別故。一應機之身脩短難測。二現眾寶金銀等色。色各輝耀。皆悉無邊。三室利[革*未]瑳等十華藏剎海塵數相圓滿王等隨好。數復倍多。四圓光隨身色相周徹隨見多種。五舒光勝上如雲涌起。色相復多。六於常光處。復更發焰。色如眾寶。形如火焰。發無休息。焰色復多。七圓音無盡一一深廣難測。八三輪攝化。謂神足正嚴記心等輪。未成熟者調令成熟。九於根已熟者。策進令夢猛脩行。隨應獲果故。云不空也。上來九句。一一具德深廣故。皆云海。難測量故。稱不思議。此則減數十也。
第三安住佛地下十句。牒上果問中初十句。前問中略無變化及自在二句。以攝在無就毀壞及上無能攝取句中。神變在身。自在屬智。由無異道及二乘乃至菩薩之力能攝伏摧制故。曰無能毀壞等也。餘義准釋。牒問略歎竟。
二說說中三。初結前所牒問。次我當下明承二力。謂當界及他方。顯無我慢故。顯多佛說故。所說圓極故。後具足宣說一句。明說無遺。問既云具宣。何故後文但說世界海耶。
答此有二釋。一此會經來未盡故。二下文雖但說一剎海。於中。遍具如上所問三十句義也。二明所為益中十句。攝為五對。初二福智一對。謂令入佛智海住佛福海。次二時處一對。謂一切剎海悉皆嚴淨。於一切時。恒續佛種。次二理嚴一對。謂顯諸法真性。隨多解欲。施設言嚴。次二生滅一對。智斷一對。謂隨根令生佛慧。隨樂令摧障山。後二行願一對。謂修對治行。住普賢願海中。此上十句。亦是此會嚴起所因中所為門也。
二明誡眾聽受中二。先長行辨意。後偈頌正顯。前中十一句。初一總標。謂令必聞法。是故生喜。餘十句。別顯喜義。初二樂法生信一對。次二顯性立一對。次二了時達處一對。次二任持法顯佛境一對。後二闡法增智一對。
二偈頌正顯中。十頌分三。初二明佛出現意。謂現身說法及嚴土調生。次六簡持法器。一簡非器。謂佛以自所悟境。普示令入。二乘凡愚力所不達故。云樂小及著有也。次五顯是法器。初一具四力堪聞。一有淨信。二堅其心。三近善發。四佛力加。次一令八心堪聞。一離矯現順恭。二離詭詐惑亂。三離異求心。四慈心。五悲心。六善心。普無怨嫉違諍等故。七廣大心。為遍法界眾生故。八深信心。於離思法。無猶豫故。具上諸依。方堪為此法器。次一列舉普賢法器。謂具四德。堪知佛自所悟處。一具普賢願。二住普賢地。三脩普賢行。四觀真空法界。次一結歎此眾具普賢行。得現見佛神變。次一通結一切眾生但得聞法。皆是佛護念力。後二舉所說法。勸眾觀聽。以將所說剎及佛。皆身中現。復欲宣說故勸先觀。又誡當聽也。第二大段。正陳本義中。前釋所牒三十問內之一。謂世界海。餘並攝在其中。細尋皆有。或可以經來未盡故。此中闕譯者。在彼中爾。於中文分有二。初總告令知。彼諸佛子下。正陳所說。說中二。初略標十章。後諸佛子略說以十下。依章廣釋。前中三。一總標引證。二何者下徵標別列。三諸佛子下結略廣。初中云世界海有十事者。以諸世界及種。皆海所攝故。總云海。理實十事於剎及種有處有無非皆遍也。下同准之。寧三世皆說者。此有二義。一明此所說如實無異。二顯此要勝無佛不說。
二別列中二。先徵。後列。列中十種。一起具因緣者。謂能起剎所具因緣。此起即具因緣。或起是所起。剎海具具因緣是能起。此即起之具因緣。通兩釋也。二所依住者。種等身所據也。三形狀者。種等外相也。四體性者。種等質也。五莊嚴者。謂種等中勝行人法及諸勝境界也。六清淨者。謂種等中人脩淨業。七佛出興者。謂種等中佛現佛事。八劫住者。謂種等成已住時經停分位。九劫轉變差別者。謂種等剎。或由佛菩薩神力等轉變。或由居人脩漏無漏善不善等猛利行業轉變。所居剎及質具。望彼前後時分中異故。名劫轉變。具如釋文處辨。十無差別者。謂種等中都望諸剎。共同有者說故。
三就略顯廣中。云有剎海廣塵數者。此總相言爾可知。
二依章別釋中。約十章門。即為十段。一一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就初段長行中三。謂標釋結。初標中六。以十種故者。謂能起因。此門通論染淨。言已成等者。所起剎也。三世剎因皆同此故。二釋中二。先徵標。後正釋。正釋中。一佛通慧力。二法如是者。依梵本云。達磨多。此云法性。亦曰法爾。即如是也。若依法性以釋。即真如為出因。如何理性為因緣耶。釋曰。如何因緣非理性耶。若依法爾以解。即剎海成立法合如是。輪此因緣二義雖殊。皆遍因也。三多是有漏苦樂相雜。以但云行業通善惡故。四依金剛道後。功行成滿得菩提時。自受用土或他受用土說故。五多染少淨因。凡聖二因。互有增上力。同處不相障礙也。六純淨無漏因。如歡喜地十大願中脩淨佛國土願故。七第八地菩薩。功用不退行所成因故。八自在位中。以勝解力為因。或由此力。轉染成淨。現於淨土。九佛赴感善根。往無佛界。或於當界。此二並約麤化土說。多染少淨因也。十普願為因。於依正體事中。現微細帝網等剎。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三結略顯廣中。云有剎海塵數者。此有兩說。一云此約一一剎海中所有諸剎。各各一因總相之數。非據多因。及除同類言故。以一剎海中有剎海塵數剎故。即如此段及諸段中標結大數並第十段無差別中說。若除同類則聲數有欠。若依多因。則都數有賸。其因緣形體所依住劫等五。但可除同有欠。不得有賸。以果一故。其莊嚴清淨佛出轉變無差別等五。非唯除同有欠。亦乃無數不竟。何以故。淨剎多嚴。穢或金無故。清淨一向唯淨剎故。佛事隨機現不現故。轉變但約淨染染淨或穢土中。純無漏剎無此門故。又造善惡不可例故無差。但依共同者說。非一切故。一云此中標結都數。皆是依實。無有欠賸。有剎或雖多因所成。然則同是一果之因故。雖或多剎因果同類。然各體別故。
頌中九偈。初一頌佛神力。二次一超頌第五眾生菩薩同集善根。三次一超頌第四菩薩成一切智。四次一超頌第六菩薩嚴土願。前舉願力。此明願所起行故。云無量劫。五次一超頌前第三眾生行業。此中兼辨煩惱及欲樂。六次一頌第八菩薩勝解力。七次二超頌第十普賢願力兼行力。普現佛前。身包剎海。八末後一頌頌第九如來善根及成道自在力。其第二法如是因。及第七不退行因。皆略不頌。或通攝在第四頌中。或在所脫一偈中頌也。
第二剎所依者。通染淨剎也。於中。長行內文三同前。初標中。云一一剎海有剎海塵數所依者。以一剎海內所管世界有剎海塵數。一一所依皆各別故。
二釋中十種。一依眾寶嚴具。二依空如雲。三依寶海中出光之處名光藏。此是無漏依果常體事故。可為剎依。下聲光等。皆准此釋。四依佛光。五依如眾寶色之光明。六依佛圓音說法之聲。此亦剎中說法任持剎住。七依金剛掌如幻業生者以觀諸法如幻。無生忍因。迴向力所生故。八依一切世主身者。謂如世主品說。三十九類異生眾形也。如何世界大體依有情小軀住耶。此有四義。一外由內感故說依身。此復二種。一宿因力。頌中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在轉變力。如下說。二由攝屬己故。名依身。如因園屋宅等物。雖在他處。屬己身攝故。曰依身。非要擔負。三由世主神通力任持令住故。通力在身故。說依身。故華嚴頌云。雜染及清淨。無量諸剎種。隨眾生心起。菩薩之所持。四由無漏依正體事大小無礙德相依住。或約業用。亦無[得-彳]故。雖通四義。多依後二。九依五位菩薩身者。同前會釋。隨其所應。十依普賢願所生諸嚴事者。謂無漏依果。數多如海。從普賢願生。自在持剎故。
頌中二十二偈分二。初一總舉勸眾令觀故。梵本云。汝等觀此諸剎海。一切依佛神通現。由此十方虗空剎。一切世界皆明觀。後二十一頌。正頌前文。於中總分為十三段。初一頌。頌前依一切莊嚴住。以彼嚴具皆眾寶成故。二次半頌前依空住。三次半頌前依一切寶光明住。於中上句無長行。或兩句同頌。謂摩尼海內後有光藏為剎依故。四次二超頌第六依佛音聲。於中。前一正頌所依。後一明能依剎。形體嚴覆等。長行四五無頌。五次二無長行。於中。前一純淨住華海。後一依圓海住故。後頌初句。梵本云剎土隨海輪。此顯剎形如香海圓。圓輪二言。梵音同呼云曼荼羅故。六次一頌前二依住。於中。前半正頌所依住。上句頌金剛手。下句頌世主身。後半佛於中說法。七次二無長行。皆依佛神力。八次一半超頌第九依普賢願所生嚴事。長行第八無頌。九次一廣頌前依空。十次一半無長行。依菩薩冠者。會釋如前四義中後二。十一次一半又廣頌前依空。十二次四頌半依微塵住。長行亦無。佛力所現。此業用門。十三次二依業力住。亦無長行。
第三明剎形狀者。通染淨剎也。於中長行文三。同前。初標可知。
二釋中。一周圓。二普方。三長短相稱。而八楞非圓。三角非方。或共一名非方非圓故。餘易可知。
頌中十偈。初二略頌前文兼嚴依等。二次二剎狀兼嚴淨等。三次二通顯染淨剎因果。四次一佛在毛孔內剎中說法。五次二佛在塵內剎中說法。謂先舉一塵內剎中說法。謂先舉一塵。後類一切。六末後一頌結佛大用。(後四多顯剎嚴)。
第四剎體中。唯明淨剎。釋中略辨二十種。於中。云以種種香為體者。多不香質。或通香氣。以心所現境為者體。謂佛菩薩定心所現。或明或勝解等所現寶等種種境界。至華藏頌中照知。以佛言音為體者。謂佛以神力變現聲為清淨剎故。或諸菩薩聞佛言音。脩淨土行。由此感剎故。云以言色為體。如云佛子從佛口生。亦猶禪定說力起等。餘文可知。
頌中初一頌中。初一頌前初二及第六。謂一切寶一寶不可壞金剛等。二次一頌前第三第四一切寶光及種種光。三次一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四次一超頌第十寶影像。五次一頌前日摩尼輪。六次一頌寶焰及寶光。七次一頌前妙寶相及華冠並佛變化。八次一頌前一念普現境界。言一切是分別者。謂佛心所現種種境界。皆隨眾生分別成異。九次一頌前佛力持及通攝佛言音。十末後一頌菩薩寶。
第五剎莊嚴者。唯明淨剎。於中。長行內十種。一嚴具出雲為嚴。二剎中說大法為嚴。三剎中說業果為嚴。四說菩薩願為嚴。五嚴具現三世佛影為嚴。六念須現劫為嚴。七現佛與為嚴。八寶香雲嚴。九以佛得菩提處珍寶等物放光為嚴。十說普賢行願為嚴。
頌中初一總頌所嚴剎海。後九正頌前文。於中。一頌初妙雲。二頌第二菩薩功德及第四菩薩願海。次一頌說眾生業報。次一頌三世佛影。次一頌念間現劫。次一頌現一切佛。次一頌寶香雲。次一頌一切道場妙物光嚴。末後一頌普賢行願。
第六剎清淨方便者。唯淨剎也。方便即是諸善巧出生諸剎因緣。隨諸行門。皆有淨方便故。是以頌中明同類因。而長行辨等流果等也。如云由久親近善知識故。得生有善知識剎中。餘並准此。又此中有與莊嚴處同者。據門望異故。釋中長行內十種淨。一親近淨可知。二增長淨。脩神通因故。三勝解淨。四住境淨。唯住菩薩悲智境故。五諸度淨。淨三輪故。六觀菩薩地淨。於入住出。皆善巧故。七願淨。恒發淨佛國土願故。八對謂淨。離繫縛故。此句梵本云觀察出生一劫行海。准頌及此文。此句是利他對治。謂觀眾生所宜。出生一切對治行門。令修出要也。九巧智入淨。以自所脩。入佛德海。十力淨。利生供佛故。
頌中九偈。初一總明所淨剎海。餘八頌前文。一頌近淨。二次一頌增長淨。三次一頌勝解淨。四次一頌住境淨。五次一頌諸度淨。並超頌願淨。六次一頌對治淨。七次一劫頌觀菩薩地淨及巧智入淨。八末後一頌力淨。上來且約長行相應。如是屬配。其間兼餘。准釋可知。
第七明剎內佛出興者。釋中略顯十種。一佛現身大小。二現壽延促。三示現淨土多少。梵本云或佛神力加持嚴淨一佛國土。或佛神力加持嚴淨無量佛土。四說乘多少。五度生多少。上各開二。即為十種。此差別相。都望一切剎海。或一剎海。或一種中。非唯一剎內則有此多也。
頌中十偈分三。初一總明佛出。次五別頌前文。後四通頌標中塵數內事。初總可知。次別頌前文中。一頌佛大小。二頌壽命長短。三頌淨剎多少。四頌說乘多少。五頌度生多少。後四頌標中顯佛德用。一毛孔出佛。二圓音應機。三身赴眾會。四隨念應機。五通多剎海。准釋可解。
第八明劫住。劫住者剎住經停時分也。隨能感因。有長短異。長行唯舉勝剎久住。頌中並顯染剎住時促也。
釋中長行有九種。從阿僧祇至不可說。若唯下文。阿僧祇品。合有第十不可說不可說也。此十即是一百二十三數內後十大數也。言大數者。一一有兩重故。如云阿僧祇是一也。阿僧祇轉為二也。餘八皆爾。唯第十句文有四重。謂不可說為一也。不可說轉為二也。不可說不可說為三也。此又不可說不可說轉為四也。若依梵本。俱但有三重。初二同前。三云不可說不可說轉。晉朝所譯。大同梵文。而差別者。三云不可說轉轉。其轉字乃有兩箇。不可說言唯一學也。此中此中結略顯廣。據大數定有剎海塵數。以都數。實有若干剎。剎各唯有一住時故。若望時節拾同者說。則無爾許數量。此且總相言爾。
頌中十偈。初一頌劫差別。二劫長短。三劫多少。少上通頌前文。四劫染淨。五釋劫淨因。六顯諸劫名。七劫中佛出。八一多劫相入。九劫中嚴具相入。十結歸心相故得無礙也。
第九劫轉變者。此或從初為名。或通後為稱。從初者。成劫壞劫因緣變故。通後稱者。謂隨現居人。造善惡業。為勝緣故。到昔所造外器世間。善不善種。未成熟者速現前。轉變受用。及佛菩薩神通等變。此即不同順現受業。此轉變故。彼非轉變故。此或依於劫增咸時。佛及輪王出現而說。出時轉勝。歿後變惡。時分異故。名劫轉變。雖有多釋。從初為勝。問此所轉變。與因緣分別相攝盡不。
答准此文中。唯攝因緣。不攝分別。所以者何。有實受用。非但境故。然有二類。一者正因緣變。如初成壞劫轉變故。二者類因緣變。類中二種。一牽列因緣變。謂由居人造善惡業。到昔善惡外器種熟轉變現前故。二神力因緣變。謂佛菩薩神通力等。及由所為宿善根力。轉變現前故。
釋中長行十種。一成壞轉變。謂有漏心為因緣。成咸壞剎。此不待因成故。云法如是故。問豈世界海有成壞耶。
答此有二義。一義如前歎智中釋。唯約所持成壞說故。二就所持中。亦有二種。一無壞滅。二有壞滅。謂由佛菩薩應於彼化故。增上力同處共感。然以眾生漏業有成壞故。隨先一分成。後還一分滅。佛及菩薩無生滅。觀因緣滅故。本無有成故。無後滅。華藏頌云。一一剎種中。劫燒不思議。所現雖敗惡。其處常堅固。又如法華壽量品頌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等。此句是後諸句總故。顯彼別中各隨因緣力所轉變無有差失。都云法如是故也。二染汙轉變。謂於多淨少染。或半淨半染。或少淨多染剎中住者。造善惡業。引苦升器。染污種熟。轉成純染。三染淨轉變。謂有脩勝有漏福者。於純染剎住。或昔已脩。今來此現。變成少淨。如輪王等故。四淨染轉變。謂地前菩薩。信謂十信。解即勝解。三賢通稱。謂未證真如。依勝解力。而脩行故。總名勝解行地。此本住剎。或多染少淨。或半染半淨。由此住故。變成多淨。經本云轉變成染淨者。譯人謬也。故梵本云毗戍提敬吉履瑟吒。此云淨染。五菩提心令得純淨轉變。言發菩提心者。發心有二種。一世俗發心。謂地前也。二證法發心。即初地已去也。發此心者。來住多染少淨等剎。變成純淨故。六莊嚴轉變。謂諸菩薩遊戲神通時。以十剎百剎千剎等嚴。嚴一佛出等。七大莊嚴轉變。謂諸方菩薩。因此土佛光召來集。悉持無量大莊嚴雲。嚴此界故。八嚴威轉變。謂佛示滅度。勝事隨滅故。九廣嚴轉變。謂佛興世。世界莊嚴故。十佛通令淨轉變。謂佛神力。變雜染剎。令清淨故。如維摩佛國品說。足指按地等。
頌中十偈。次第頌前十種轉變。然初一頌亦總品。別謂云皆隨業力生。即別顯成壞轉變。是正因緣。變業力起故。又亦總攝後九轉變類。因緣變。亦由自業引昔因熟。成佛神通等故。二頌前純染轉變。三頌前多染少淨。四頌前少染多淨。五頌前菩提心念純淨轉變。六頌前莊嚴轉變。七頌前大嚴轉變。八頌前嚴滅轉變。九頌前廣嚴轉變。十頌前神通令淨轉變。
第十無差別者。都望一切世界海中。悉共同有之事故也。前九但約一剎海內剎種等說。問若爾如何起具中云。佛子以十種因緣故。一切世界海已成等耶。答此是總相之言。非定說一切剎海一一中皆用此十而得成就。所以者何。如泥土金剛銅鐵等界。彼豈如來神力因耶。日[彰-章+車]華旋眉光等剎。彼豈眾生業行因耶。故知不爾。問剎所依住及佛出現中。亦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等者。彼云何通耶。答彼大段雖同。而事狀各異。不爾與此第十門同。豈應別立釋中長行十種。一包剎數同。二諸佛示威力同。此句與前佛土何別。前據一剎海中諸剎諸種。明望差別。今約一切剎海一一中悉同有彼差別故。名無差別故。此即差別之無差別也。三諸佛道場遍剎海同。四諸佛場中眾會同。五諸佛光遍同。六諸佛化名同。七諸佛音聲普遍同。八說法善巧應機同。九依色中業用多入一大入小同。十據身處業用。亦身色業用中。色內現大身。亦一色中現多身。亦一依中現多正。此皆業用中微細同。以一向現他故。
頌中十偈。按次頌前。然前約屬漫同。此據遍塵同。初一頌包多剎剎塵泥沒有剎。仍互相入。二頌佛興。三頌道場。四頌眾會。五頌佛光六頌化名。名召於體。前後互舉。七頌法輪。梵本云一切塵中法海音。猶如諸佛轉法輪。種種方便自在門。一切皆演無差別。八頌音聲。九一切剎海入一塵。言神通業性者。釋其無礙所因德用二門也。十頌塵中現佛。言願力者。由苦願力得通用。上來略釋世界成就品竟。
華藏世界品第五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梵本於此品中□□五品初一是本品。後四是子品。今此本品。梵本具名拘蘇摩多羅驃訶阿楞伽嚕迦駄超三牟達羅鉢[口*履]輪(入呼)陀懼囊三牟達羅阿縛婆(上呼)婆此云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之遍清淨功德海光明。謂地山河海等。住在種種光明蘂香幢大蓮華中所含藏故。名為華藏。此華即藏故。持業釋也。又以所持香水海中。各生一大蓮華。持世界種。由此出生多華故。名為華藏。此即生華之藏。有財釋也。若據刻字翻名。則名華藏世界海。梵本音云拘蘇摩多羅嚕迦駄都三牟達羅故。若依有財。應名蓮華藏世界海。莊嚴嚴具者。即彼地山河海眾寶香光樓閣樹等。為剎海之嚴具。共莊嚴故。遍清淨光明功德海者。即彼地山等。皆是無漏福慧遍成就故。世界海之者。謂所管攝諸世界廣多如海。既非即是華藏自體故云海之。之聲即是屬主聲故。依主釋也。或有財釋。理亦無違。
後四子品者。一名說華藏莊嚴世界海輪圍莊嚴品。此即說輪圍山處是也。二名說世界海大地上莊嚴品。此即說大地上河海等處是也。三名說剎種安立品。此名在說諸世界種前安也。四名說世界安立品。此名在說二十層諸世界前安也。而翻譯之家。以隨方當簡故。略子留本。於本名中。復取省易。唯存四字。今所具載者。欲使傳燈之人和本末矣。
二來意者。前品通辨一切諸佛剎海成立因緣。今此別顯毗盧遮那所成依果。前是一之一切。今是一切之一。前通。後別。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顯毗盧遮那依果為宗。令諸菩薩生信起願成慧行等為趣。
四釋文者。文中有二。初辨住因深廣。後諸佛子此下明果相寬博。前中二。初指處所。後是毗盧下明脩因廣。於中三。一脩因廣。於中三。一脩時廣。謂剎海塵數數劫故。此即因顯權實教說脩時不同。彼唯三祇。此乃剎海塵數。差別之相。如寶雲經等說。(撿)二親近廣。謂彼多劫一一中。近剎海塵數佛。餘教三祇中逢事佛數云云(撿)三行願廣。謂於彼一一佛所。脩剎海塵數淨願行故。此剎海因深廣也。
第二果相寬博中二。先明華藏自體。後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中有何等下。明所持剎種等。前中文分十段。一所依風輪。二風持香水海。三海中出蓮華。四華持剎海體。五剎海四周輪山。六輪內金剛地面。七地面香水海。八海外香河。九河間閣樹等。十總結多門。此十段中。前四共一長行同一偈頌。後六長行偈頌各別相屬。
就初段中三。一標數。二略列十多。及顯上所持寶地。一一相屬。其最下名平等住者。遍持諸德故。風望所持。皆有二義。一諸風輪間皆有寶嚴。各以下持上。二諸寶嚴。並在臺地面上。以風輪力。遙相任持。三結最上者勝力能持香海故。云勝滅等也。此中從風至地上海樹等。初唯就持。後唯所持中。各有其能所持義。皆可准知。
第二所持香海名者。以摩尼發光。普照一切嚴海底岸及寶色香水故名也。
第三所出蓮華名者。謂此蓮華眾香為蘂。蘂放眾光。光能降伏諸魔外道及諸煩惱故。名為幢。從此諸事立名也。
第四所持剎海體中。先總。後別。總中四義。一總舉華藏在此臺中。二地普均平。三純淨。四堅。
二別中下文六義。此略舉四。一山。二地。三海。四樹。
頌中十偈分二。初二頌前脩因所成。亦頌第四剎海自體。後八頌果相相。亦頌前三段。前中初一。上半舉因。下半顯果。後一上三句行深。後一句果淨。後八中。初二頌前三段。一頌風。二上半頌華。下半頌海。次五明剎自在。一摩尼生菩薩。二寶光救眾生。三寶中出諸佛毛孔出眾。四光演佛名。五塵含法界寶光現佛。下句結剎自在。後一頌舉因釋成。以因普果圓故。得重重自在。
第五剎海四周輪山。長行文三。初一句總舉輪山所依處。次十句別顯山之體相。後如是下總結塵數。初中山所依處。在剎海地面四周。文云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大輪圍山故。前文云華藏住在大華中故。准後頌中。日珠等但是所依處地。若以有蓮華之言。即云在大華之內。其所依處。亦有寶香真珠燈焰等。豈香寶等。亦是華耶。夫文通兩勢。光依有證據者為定。
二別釋山體相中。初句山身三山峯三山輪者。准師子座。以半月為輪。准此即在山半腹。出走輪相莊嚴。今勘梵本。云殊勝妙香威光遍照摩尼為藏。今謂藏即山心內也。四成輪助緣。謂香摩尼為本出燄金剛成輪體。五山間香水。六寶林開華。七地布香菓。八菓間光珠。九香華遍滿。十寶納覆周。
後總結廣數可知。
頌中十偈分二。初六明嚴山眾事之體相。亦頌前文。後四辨嚴山眾事之業用。前中初一。總顯輪山。於中。初句通說所依剎海廣。次句辨山輪色。次句讚嚴皆壽。下句出因。問華藏剎海依大蓮住。此即分量照然。何故初句云無邊耶。答此言無邊。與前說邊。但是一義。所以者何。不性相而即真故。相隨理而無邊也。不礙隨相而即邊也。二頌前山輪。三頌前山體。四頌助成輪體之出焰金剛。五六二頌潤澗等諸嚴。後四明眾事業用中。一菩薩在山說法。二佛身入樹寶塵光中。三諸事中出佛遍往化物。四諸事中說佛本願。結歸佛力。
第六明輪山內地面。長行文三。初總舉大地。二別明地體狀等。三總結塵數。初中可知。
二明地體狀等中十句。一地體堅。二地相平淨。三地德圓備。謂輪相外現寶藏內充。四地上眾形寶互相間嚴。五寶末為塵。蓮華覆地。六常發香氣摩尼間嚴。七嚴具應念而現。廣遍如雲。八三世佛土嚴具而嚴體攝三際故。九寶網覆地成隱映故。十盡佛所有嚴事。於地布列。交洛相當。展轉重現。故云如帝網也。
後總結可知。
頌中十偈分二。初四頌前文。後六明地用。亦是佛境界事。前中初二頌地體相德滿。後二明眾寶及華遍地嚴。後六中。一雲光說法。二寶現共行。三佛地眾寶塵諸剎來入。彼剎塵內剎亦同來入。四菩薩遊化。五充法界。六結。能知此中業用境界者。唯佛普賢也。
第七助地面上香海。長行文二。先總舉海數。後一切妙寶下別顯海嚴。前中准後剎種。梵本香海及種。皆有十不可說佛剎數。至彼具顯。
後別顯嚴中。應云一一香水海。各有若干莊嚴。略故不說。或後第十門中總結准知。然此所別莊嚴一切香海共同故。無別簡言。於中有二十句。初十明海體狀。後十攝異莊嚴。前中一妙寶底。二音寶岸。三光遍照寶為細覆。四香水眾寶色。五寶旋華布。六檀泥。七言教光。八菩薩持蓋。九菩薩現通。十現他多剎嚴。後十句中。一階陛。二欄楯。三白蓮。四寶幢尸羅。此云美玉也。石也。五依鈴網幢。六華閣。七華城。八寶林網覆。九寶珠。十寶墻。皆繞海岸。
頌中十偈。一頌底。二頌岸。三頌水及華旋流。四頌階及欄細。五頌樹林。六頌華敷。七頌幢。八頌城及珠。九頌墻及閣。十舉佛結嚴。一昔因二現力。
第八明海間香河。長行文三。初舉河數。次一切下辨河嚴。後若廣下舉廣顯略。初中云各有四天下等者。諸海皆爾。無差別故。
次辨嚴中。准後結文。應云一一河有若干莊嚴。略故不說。又以嚴事普無對故。通云一切皆也。於中十句。一岸體金剛。二摩尼岸。三現佛光。四出隨類音。五旋流出佛昔因行時身。六摩尼鈴網。七現他剎海中嚴。八以現本師化身及餘佛通事之摩尼為雲覆上。九妙音稱三世佛菩薩名。十水出光雲。
後舉廣顯略。云一一河有剎海塵數嚴者。如何河在剎海地面香海中間。少分處所。乃容剎海塵數嚴耶。釋曰。此剎海自體。一切所有。一一皆是純淨無漏無[得-彳]法界。一一塵中。當容一切無邊法界。況河間也。故前文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上下文中。皆准此釋。
頌中十偈。一頌岸地。二欄纓等嚴。二波浪說法。四檀泥與寶同旋流。五涌寶流光。六摩尼現佛。七鐸網覆河。八寶音說法。九旋澓出菩薩。十珠同毫相。
第九河間樹林等。長行文三。初總舉。次一一下別顯。後如是等下結廣。初中香海有四洲塵數河。一一河。有剎塵數嚴事。此亦少分處所。容多嚴事。同前會釋。
次別顯中七句。一白寶華遍。嚴寶樹林。三樹出嚴具。四摩尼間照。五香華遍。六樹說法。七散寶玉。寶王有八。准釋可知。
後結文易。
頌中十偈。初二頌寶樹嚴地。次五頌地上散寶。次一頌樹果現嚴。次一頌嚴具現佛身。後一地塵有諸菩薩當成佛之土。
第十明前九門所說境界一一嚴事。長行文三。初舉事難測。次何以下徵。後諸佛子下釋。初中云世界海莊嚴者。別不離總。但舉總也。不思議者。此有二種。一廣多難測。二融涉難限。言廣多。謂境界既多。一一境界嚴事各廣。廣事一一。各從多因。融涉謂一一嚴事。各從剎海塵數德成。一一德各令遍成一切嚴事。此則一因生一切果。一果從一切因。一因是一切因。一果是一切果故。難測難限也。
次徵云。以何不思議故耶。
後釋中文易。不煩具顯。
頌中十偈。初一寶光雲嚴。二雲作佛事。三寶者說法。四嚴具現佛。五剎中現佛。六寶現依正。七因現果用。八普行能入。九廣行頓現。十體真用淨。上來十段。合是第一明華藏自體竟。
第二大段。明所持剎種等者。於中文三。初總告眾徵起許說。二諸佛子此不可下標所持種及界二章。三諸佛子彼諸下廣釋二章。初中云此中者。此華藏中也。何等世界住者。諸剎及種。俱是世界故通名爾。
二標二章中。准下文香海及種皆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今經無十字。譯人謬漏故。梵本中並有十字。是則諸剎依剎種。剎種依剎海。三位寬狹差別不知。
三廣釋二章中二。初通顯剎種剎依海。後爾時普賢菩薩復告下。別辨香海依剎海剎種依香海。諸剎依剎種。前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就長行中三。初告眾總舉剎種依剎海。二各下別標十事。三諸佛子此下。依標廣辨。初中以香水海及種所依華並即是剎海故。但總云於世界海中也。
二列十事中。一各依香水海別。二形狀別。三體性別。四面向方所別。五趣入其中所從路畢。梵本云鉢邏[口*友]奢。此云所趣入處也。六莊嚴殊。七廣狹不同。八部望諸種行例位分。九部望諸種中有相似之事者。十眾生業力菩薩力佛力或共力任持別故。
三依標廣辨中。於前十事。但顯三門。一位。二形。三體。餘略不辨。初所依中二。先略列十海。後總結廣數。此十海是不相似中十箇。用釋各各之言。亦可但是住處別故。名為各各。非簡異同。以凡一種依一海。即是各各故。二形狀中亦二。先別辨二十種。後結塵數。前中迴轉形者。准梵語。應名迴曲形。謂攝褺往來之形也。壇佉依勒迦等。並如音義釋。三體性中亦二。先別顯二十種。前十以諸色相為體。後十以音聲為體。後結塵數可知。
頌中初一頌依住。次一頌形狀。次三頌體性。次一頌方所及莊嚴並分齊。謂差別門是分齊也。遍十方是方所也。大莊嚴是莊嚴也。次二頌趣入。謂初多入一。後一多互入各不惟本相。次一頌無差別。謂塵容剎海等無差別。後一頌加持。謂如來自在也。
後別辨香海依剎海。剎種依香海。諸剎依剎種中。文二。初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初總舉所依諸海。後諸佛子此最中央下。次第廣顯。前中云諸香海等在剎海地面如帝網分布者。大部分布似車輪形。中間有別。謂帝釋殿面向東。其網貫天珠而成。以一大珠當心安置。次以其次。大珠貫穿帀繞。如是展轉遞繞。經百千匝。若上下南北四角望之。其珠皆行列相當。今此香海雖在地面。分布相狀。可以准彼故。云如天帝網等也。
復次廣顯中。長科為三段。初明中央一香海內種及諸剎。二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無邊下。辨繞中央海周帀十海內種及諸剎。三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彼離垢焰下。明十繞海復各管十海。此中且辨一百一十一海。若總顯者。有十不可說佛剎塵數香水海。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世界種。有剎塵數諸世界也。
就初段中二。先明諸剎所依剎種及華並海。後有不可說佛剎下。辨能依諸剎。前中三。初香海名者。謂多華各發光明故。海底名者。謂諸摩尼中此最尊獨出名幢王故。又有文像如菩薩形故。二海中出華。以香寶嚴體故。三華中剎種名者。眾寶嚴具為體故。常有熾盛光照諸方故。
二明能依諸剎中三。初總標大數。次其最下方下。別辨二十層廣大剎。沒諸佛子此遍下總結大數及所依等。初中唯標有不可說佛剎塵數。據文但有二百一十一佛剎塵數世界。依後結中。復有兩說不同。初總結有不可說佛剎塵數。後更結云。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剎塵數廣大剎繞。一一廣剎復有十佛剎塵數眷屬剎繞。何故有此三說異者。以最後結云。此一一世界之言。但是此前二百一十一佛剎塵數世界。非是此於不可說佛剎塵數世界數世界。若不爾者。前標及結。豈應標結二百一十一佛剎塵數剎。為不可說佛剎塵數剎耶。
次別辨二十層中二。初廣顯。後諸佛子此遍照下總結。就中。最下層內文顯七事。一舉名。二辨際。際即邊際。剎之下面金剛為嚴。發光輪也。三所依。謂以眾寶為華故。四形狀八楞。如末尼珠。五眾寶為華。如雲覆上。六眷屬剎繞。然以所依等與主剎異故。云種種等也。剎中自佛名淨眼等者。二障淨二智明故。餘佛非不亦然。此且依此爾。已上諸層內或八事。以但加相去遠近數故。或九事。有加純淨言故。准無此言者。通染淨故。又從此上准層漸次加眷屬剎數中間諸事。並准可知。其第十二層主剎內。佛號超釋梵者。梵本中名勝妙梵主。第十三層主剎。即此娑婆也。言形如虗空者。大小乘教並說虗空體無質[得-彳]不可見相。今云有形。此乃迴綴之人。不學經論。未閑法式。叨預譯場。誤累聖教。一朝至此。深可悲愍。今勘梵本云。三曼多(周圓)第嚩皤嚩囊(天宮)伽伽那(虛空)阿楞迦囉(莊嚴具覆)僧塞怛那(形狀)迴文應以形狀置周圓之前。虗空安天宮之上。然後合綴飾云其形周圓以空居天宮莊嚴之具而覆其上。第十五層主剎。形如室利[革*未]瑳法。餘層內所有眾事。隨應准釋。
後總結中五。一舉本剎種。總結所管剎數。二通結所管諸剎十事。三於十事中廣說形狀。此准前說剎種形中。無須彌山形及嚴具形。餘十八同也。四此一一下顯兩重眷屬會同大數。若不將此以會大數。一則此剎種中非唯有一不可說佛剎塵數廣大世界。二則三處說數量相違也。五通結二十層剎。當下所在。謂當香海。及繞海四洲塵數河上。此易可知。
第二大段辨繞中央香海周帀十海所持剎種及諸層剎中二。初牒前中央香海為所繞。後次有下正明就繞十海等。約十海別。即為十段。
就初段中。四一香。海二海中生。華三華上剎住種。以菩薩說法行增上業成此剎種體也四明二十層諸剎。一一層中。文各有七。一相去遠近數。二剎名。三形。四依。五覆。六眷屬。七佛。或有說體。或說清淨。言尸利華光者。尸利此云德也。第九層內主剎。形如難提迦物多。經本作室利[革*未]搓想形者誤也。佛號廣大目如空中淨月者。梵本云廣眼虗空月。第十一層主剎。形如室利[革*未]搓。諸剎名等。隨應准釋。此中略無結數。准例知故。
第二從離垢焰藏香海。次南無盡光明輪香海上置剎種者。略不說華。理實應有。二十層剎內第層剎名妙音者。梵本中名莊嚴嚴具次第間錯。第三層剎名。准梵本。應云眾寶莊嚴光色照曜。佛名准梵本。云善佉法界音聲幢。第四層佛號。梵本云金剛光照音。第五重梵本中。佛號最勝月精進力。第六重梵本中剎名寶蓮華莊嚴清淨。佛號法城慧雷音。第七重梵本。佛號十方廣大名稱智慧燈。第九重梵本。佛號大智開敷蓮華光。第十二重梵本。佛號普眼照明法界光幢。第十三重世界。梵本名離垢藏莊嚴。佛號清淨覺威光。第十四重世界梵本名寶身光明。佛號一切智力虗空燈。第十五重世界。梵本名出生寶旋纓絡。第十七重佛名。梵本大名稱廣持功德音遍照曜。第十八重剎名不思議嚴具普莊嚴。其初一文有七。最後文八。中間十八。各但有三種。相去數量剎名佛號解釋准知。
第三從前無盡光明輪香海。次南右旋有金剛寶焰光香海。上置剎種者。亦略不說蓮華。其二十重剎中。初一文七。後一文八。中間同前。亦各有三。其第二十剎形如室利[革*未]瑳。諸文隨釋可知。
第四從前金剛寶焰香海。右旋次有帝青寶莊嚴香海。中出蓮華。持剎種。其二十重諸剎內。初後各一文亦同。前中間略亦可知。
第五從帝青寶莊嚴香海。右旋有金剛輪莊嚴底香海。上置剎種。亦略去華也。二十重中。初後同前。中間略亦准知。
第六從金剛輪莊嚴底香海。右旋有蓮華因陀羅網香海。出華時剎種。其二十重內諸剎。初後及中間具略同前。准釋可知。
第七從前因陀羅網香海。右旋次有積集寶香藏香海。上置剎種。亦略蓮華。其二十重諸剎。具略同前。第二十重剎形如欄楯者。梵本云謎你迦。此云形如土壇。餘文隨釋。
第八從前積進寶香藏香海。右旋有寶莊嚴香海。上置剎種。其二十重諸剎。所明廣略。亦不異前。餘文差別。亦隨應釋。
第九從前寶莊嚴香海。右旋有金剛寶聚香海。上置剎種。其二十重諸剎。初後中間廣略同前。准釋可知。第十從前金剛寶聚香海。右旋有天城寶堞香海。上安剎種。其二十重諸剎。文段廣略。亦並同前。
本疏云。此上十海名字十海即辨百海及所持種等。於中二。初依前十海。各辨一可說海。復諸佛子如是十不可說下。總結都數。就前能管十海。即為十段。其一一段中有二。先標能管海名。後列所管海等。就所管中三。初略列九海種等名字。次結種內剎數。三廣說最後一海及種並剎。其結文廣。應迴安最後海之後。不爾此最後海乃在結外。非不可說剎塵數內攝故。與前後文有相違故。
就初離垢焰藏海所管十海中欠一海。初八隣次排列自後存略直越。至一不可說之最後近輪山海。下並同此。今勘梵本。此別八海次第稍亂故。梵本中。一變化微妙身。二金剛眼幢。三善安布蓮華。四寶王輪。五善化香焰普莊嚴。六寶末閻浮幢。七威光色普熾然。八一切莊嚴具莊嚴境界。就此文中二。先舉海名及種名體。後此中下。別顯所管二十重剎。於中超間略舉四節。一舉最下層。二超至第十層。其金剛幢世界。是中央香海剎種中第十重者。此亦第十與彼齊第。三更上超至第十三。與中央第十三重此娑婆齊等。以存略故。所以超說。恐失次第。故辨齊等。四更上超至第二十層。至其剎種所管剎之邊際故。此文云。此上過七佛剎塵數世界。至此剎種最上方。有世界等也。剎既終極。不慮失次。故不說齊等剎名。又此中三節略舉。皆云此上過者。准梵本。是超至之言。謂從此超至十佛剎塵世界等故。若不爾者。初節已至第十二層。謂說初層。後指云此上過十故。二從第十二層從沒。指云此上過三佛剎塵世界。此則已至第十六層。從此後云此上過七。乃是至第二十四層。豈非上下土相違耶。餘並准此。
第二無盡光明輪香海者。是前離垢焰藏海次南之海。從此已去一道布列不可說剎塵數海。至逼輪山海。於中。先略舉九海名。及剎種名後。結不可說剎塵數。後並准前。辨釋可知。
第三金剛焰光明香海。是前第二海之次右旋也。亦從此海已去。一通行列不可說剎塵海乃至逼輪山海。中間名等。雖異於前。而分齊不殊。並准可知。
第四帝青寶莊嚴香海。是前第三海之次右旋也。亦從此海已去。一道行列乃至近輪山海。於中。剎種等並准釋可知。
第五金剛輪莊嚴底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從此已去。一道行列乃至近輪山海中安剎種。此列唯有九海九種。餘准前後可知。
第六蓮華因陀羅網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可知。
第七積集寶香藏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可知。
第八寶莊嚴香海。是前香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可知。
第九金剛寶聚香海。是前香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之。
第十天城地寶堞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其近輪山香海河管。二十層內最初文云。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羅華藏者。從香字。至藏字。竝賸也。應從有字直至世界名發生等。餘竝同前。隨應准釋。
第二總起結數中五。一結香海超數有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二有十不可下。結剎種數同香海。三皆依下結前香海及剎種皆依剎海蓮華住。前名海種光明蘂香幢。今此名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者。是彼華之異名。與最中央香海底名同故也。四各各下結眾剎種諸事不同。略顯十事。一下際嚴異。梵本云。際無間斷。有字賸也。二放光異。梵本云。光明雲輪。三上覆異。四嚴具別。五住時別。六佛事別。七說乘別。八居人殊。九超詣路殊。以面所向覆仰側等通十方故。十剎種既異。佛出亦殊。眾生別故。佛力加持剎不同。五此一一下結剎種所管眾剎諸事不同。略舉三事。一所依。二相望連樓交絡相當。如天網珠故。因名世界網。三通舉多門差別不同。如上來說。形體方所等。第二重頌中。總有一百一偈分三。初一明所依華藏剎海。次九明剎海中諸剎種。後所餘頌。顯剎種中諸世界事。初中初句標名總舉。次句顯分量。次句明具德。後句辨所依。
第二有九頌。辨剎種中分六。初一頌明諸種種種因力。種種莊飾故。不思也。各住自分故。無雜也。二有一頌。明依形嚴等諸事不同。三有三頌。剎種形體差別。四一頌明俱依蓮華。五有二頌。明種中大用光中現剎嚴具網剎。六末後一頌。總結多剎種嚴皆歸佛力。
第三一切剎種下。有九十一頌。明諸剎種中諸剎差別。於中文分為十。初十頌明剎異由因起。於中。初四由生滅業因。合依果有成壞。次三由淨業因故見淨剎。後三通結染淨因。一隨心染淨因。二隨分別心業因。三隨欲樂因所感。二一切諸剎際下六頌。明世界染淨相。一有二頌。總舉淨相。次一唯染相。次三通染淨相。後一唯淨相。三一一剎種下四頌。明剎存敗。一麤壞細存。初偈。梵本云一一剎種中。為染眾生。現不思議劫燒剎輪常堅固。二業存處立。三性無生滅。四佛力常現。四有剎泥土下十頌。明世界中苦樂事。於中。初六明惡道苦。第二偈上二句。梵本云或剎鐵所成。或有赤銅作。次二明人天業。次一明身微細境。此唯淨快樂。後一總結苦樂由業。五有剎眾寶下十頌。明剎體性。兼餘義。隨釋可知。六有見清淨下十頌。明剎莊嚴。於中。初五明一多互嚴。後五明普攝三世嚴。七或有眾多下十頌。明剎形差別。八有剎住一劫下十頌。明剎住時分及佛出有無多少。於中。初二明住時分。後八明佛出有無多少。九有剎無光明下十頌。明剎中有光無光。於中。初一無光。後九有光。十有剎甚可畏下十一頌。明剎中音聲善惡。於中。初二惡道聲。次三人天聲。後六佛菩薩法輪音。竝隨應釋。上來華藏世界品竟。
毗盧遮那品第六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毗此云遍也。盧遮那光明照也。謂身智二光覺機照法。具如妙嚴品初難菩薩德處釋。
二來意者。前此因明之果。今辨前果之因。故次來也。又為答前問因故來也。問此若明因。何故品標果稱。
答若不標果。因是誰因。
三宗趣者。明佛昔因為宗。證成前果令信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明如來本事處。後諸佛子彼勝者下。明佛本事時。前中三。一通辨所說去今近遠。即二剎塵數劫也。二有世界下。明剎海名字依淨慧光。脩普門行德。嚴淨成故名也。三此世界海中下。明依剎海有世界。此中應說依剎海有剎種。依剎種有世界。略故不說種也。就世界中。文有十七。一剎名勝音者。多佛出法音勝故。二剎所依。三剎眷屬。四剎形狀。五剎體嚴。六輪山繞。七剎頂覆。八剎中淨。九城宮高。十衣食應念。十一劫名。三種世間皆勝具足故。云種種莊嚴。十二剎中有香海。十三海中有妙高山。於中三。一山形似華。二名。三寶欄繞。十四山頂有林。於中十一句。一林名。二華樓。三寶臺。四香幢。五山幢六自蓮。七寶網。八樂音。九光為香雲。十多城繞。十一城中居人。十五林東有城文中二。先略標三事。復清淨下廣辨三事。前中一標主城名。二人王下標居者類。三百萬下標眷屬城數。後廣辨中亦三。初廣辨主城。文中十一。一城體。二分量。三郭等三嚴。四寶壍香水華等嚴。五寶樹。六宮殿樓閣。七網。八塗香散華。九寶門。十門前寶幢。十一園林。林中二。謂香寶重鳥和鳴細分有十九事。如文應知。二廣辨居嚴中三。一成就報得通。二行同天無諂。三隨欲應念。三廣辨眷屬城中文二。先別明城名及居嚴。後此一一下。通顯莊嚴。前中二。先略別七城。後如是等下。總結同前標中大數城耳也。十六顯前第十四山頂林內有道場。文中八事可知。十七道場前有大海。海中七事。一海名。二海中出華。三華量大小。四華莖等悉寶。五華眷屬。六華常放光。七華恒出聲。竝隨所應釋。
第二大段。明佛本事時中二。先總舉初劫多佛。後其第一下。正明威光所逢事佛。前中云最初劫者。即前種種莊嚴劫也。後亦名為大莊嚴劫。有十須彌等者將欲說別。先舉其總。然准下文。此大劫中有恒沙數小劫。人壽二小劫。初佛壽五十億歲。威光歷事。三佛轉根生天。今云最初劫中有十須彌山塵數佛者。為彼剎中更有多箇大劫此初大耶。為諸小劫中取小劫耶。若就小劫。不應威光一報但遇三佛。若就大劫。一剎之中。寧有多大。故知此文。最初劫之三字。應迴云劫最初。仍移此三字於後行出興於世其字之下。即無過也。後正明威光所逢事中。四佛別明。即為四段。一逢一切功德須彌勝雲佛。二彼佛滅度下。明逢第二波羅蜜善根莊嚴佛。三諸佛子波羅下。明逢第三最勝功德海佛。四諸佛子波摩尼下。明逢第四名稱普聞蓮華明幢佛。
就初段中。文有七。一先瑞熟機。二爾時一切功德山下。佛現華內。三爾時彼佛下。佛光驚機。四時一切世間主下。機覺來集。五時彼如來下。佛為說法。六是時大威光下。威光獲益。七諸佛子汝等下。佛現涅槃。就初中三。一標佛名。謂眾德圓滿。高出十地。從茲德山。現勝身雲。遍周法界故名也。二諸佛子下。佛興先現。於中二。初總標時。謂百年前林遍嚴淨。後所謂下。顯十種瑞。可知。三其世界下。諸王都覩瑞。根熟樂欲詣佛。
二佛現華內中二。先別顯勝處現勝德身。後如於下。結通現身遍彼世界。前中略顯十種勝德。一等同真如遍一切世出世事法界中一一皆全。乃至重重無盡。故云等也。二普示出生。謂以圓遍之身。於一切剎。現圓滿身。三遍諸道場。或主或伴。四色身圓淨。五力無能奪。六眾相明顯。七現像普遍。八應無不覩。九化身無盡。十眾光滿剎。後結通可知。
三放光警機中三。一顯光名。謂所化時至。待緣覺悟。是故放此發起善根音光也。二十佛下。明光主伴同遍。三若有下。辨光勝能。勝能有二種。一觸物令益。二開覺令集。益中十種。一自覺智開。二息現行惑。三壞五蓋網。四摧二障。五淨惑種。六發地前信解。七生地上善根。八離八難五怖。九棄分段苦。十見佛趣求。此十種益。是光之能。但觸者則得。非當時之事。
四機覺來集中二。初諸眷屬城中主及眷屬光覺來集。後諸佛子彼焰光下。明喜見王及眷屬光覺來集。於中五。一敘喜見王內外眷屬。二爾時大威下。明威光見光得益。三爾時大威下。明威光說偈讚佛。四諸佛子彼大下。明喜見聞威光偈聲亦說偈命眷屬詣佛。五爾時喜見下。明王及內外眷屬詣佛。初中三。一標威光父王之名。二統領下明攝外眷屬。三夫人下明攝內眷屬。言王子五百人。別本云二萬五千人者。按纓絡本業經上卷曰。佛子世間果報者。所謂十住。銅寶纓絡銅輪王。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下。十行。銀寶纓絡銀輪王。五子福子為眷屬。生二佛國中。受佛教行。化三天下。十迴向。金剛寶纓絡金輪王。千福子為眷屬。入十方佛國中。化一切眾生。處四天下。歡喜地。百寶纓絡七寶相輪。四天下王。萬子為眷屬。百法身百佛國中。化十方天子。二地。寶纓絡八寶相輪。忉利王。二萬子為眷屬。乃至三地已上至淨居天王。第十地菩薩。皆二萬子。釋曰。第十地菩薩示現為王。當無二萬五千。按喜見統領及末見波羅蜜善眼佛前。猶未至第二地。恐二萬五千誤也。或可約教說異。理亦無失。餘文可知。
二威光見光得益中二。先明宿因得緣獲善十益故云以昔等也。後正明益中二。先徵。後顯。顯中一證得一切等者。此定能令見一切佛國圓滿德海。此功德即輪故。二一切等者。謂此總持包含一切佛教法故。三廣大等者。謂遍法界巧化之慧。名為廣大方便。方便從慧生慧生慧即名藏。四調伏等者。謂以慈為藏。調眾生故。五稱名之音救苦。如雲蔭息毒熱之惱。此悲不限時方名普。六見眾生利樂皆度脫故喜也。七覺屬等法不取著故捨也。八依無功用思覺起通。名平等大方便。通從方便生。方便名藏。九得初地證真信解及願故。十證佛辨無[得-彳]解智所作。上十皆云證者。或皆於彼得通達故。不爾威光此已成佛。初二第十證同佛故。然此證字。梵云鉢攞底末地地智田賀反。此云貫徹。即亦通達之義。不必皆是如契真性故。後第二佛所見通得益。云是通達也。
三威光偈讚佛中。先結前。後正說偈。偈中十頌分四。初七頌歎佛勸眾觀。一佛坐道場。二佛出難遇。三化現多處。四神通自在。五身圓普現。六圓音普應。七光照滅苦。次一頌歎菩薩集。次一頌歎道場出妙音。後一頌讚已集眾喜見佛瞻無厭。
四喜見王說偈命眷屬中二。先舉王說偈所因。後正說偈。偈中十一頌分三。初三誡眾集往佛所。次七勸令辨供。後一勸賷詣佛。普可知。
五王與內外眷屬詣佛中二。初明焰光城人以王力乘空詣佛。此內眷屬也。復設有妙華城下天龍等九城主伴眾。乃至結有百萬億那由他大城中主伴眾詣佛。此皆外眷屬也。
五明佛說法中四。一說經意故。云為欲等。二說主經名普集等者。謂三世佛所有自在果法。皆集在中故。三眷屬隨轉故。四隨所樂欲。務令獲益。
六威光聞法得益中四。一聞經得益。二爾時大威下。以偈讚述。三諸佛子下。傳示眾生。四爾時一切功德。山下。佛讚威光。初中二。先總明得佛宿世法海智光明可知。二所謂下。別顯十一種智光明者。約所知十一境。以別能知智名。然皆委照明達故曰光明。此則智用名也。十一中大定發智照諸法體平等平等故。二照菩提心中具攝一切世出世法明也。以真心。即是一切心中之二門內。真如門攝一切法也。三照十方事法界。即如來藏明也。淨眼也。六照無功用進趣行二行中來一切行故名藏也。不為功用退故。無功成故大也。不分遍故速也。七照化生法輪明也。三輪中。正教輪。令物從化故云變化。非神通化也。八照佛圓滿德海徹其底明也。決定入言到其源故。九照佛勝解究竟具足明也。十照遍法界佛應機現前明也。十一照佛十力四無畏明也。
二威光以偈讚述中二。先顯偈因。後正說偈。偈中十偈分四。初一述己聞法益。二次有七頌。由獲益見佛宿因。於中。前六法說。後一喻況。法說中。初二承事行。次二施行。後二嚴剎行。喻說可知。三次一頌由益故。見依正自在。四末後一頌有二義。一願承佛力。還如得佛脩治依正二行。二如佛因時願。脩二行。得二果。
三傳示眾生中二。先明傳衣佛德。後令如下。辨益物。前中以自所得之法。為眾生說。令得利益。此十與十前自得十一。有同有異。一總舉行海。二脩之方便。三所成德海。四證淨法界。五現成正覺。六功德無別。七身雲普應。八自在難議。九嚴淨剎海。十普賢行願。二益物中兩句。一令發大心。二令脩嚴正行。
四佛讚威光中有十一頌。初一歎發心。二三歎必果滿。四歎過芥。五歎脩猛。六歎悲深。七通供。八滿願。九知巧。十歎二利。十一行周。並可知。
七明佛涅槃中三。一明大劫中。有多小劫。欲說其中人及壽量數故。此大劫名即是前種莊嚴劫之異名爾。二顯眾生命長。三辨佛壽乃從意。欲釋威光歷事三佛之疑。餘文易了。
第二明威光逢事。第二佛文有四。一明佛出世。二爾時大時下。明童子見佛獲益。三爾時大威下威光說偈勸眾詣佛。四時大威光王子下。威光興眷屬等詣佛。初中佛名以無所得智為眾行眼莊嚴究竟故。出現處不異前佛故。亦於彼也。
二威光見佛得益門。前中。一於念佛定中出現廣多佛故名海藏。二智力持深教義名大。三與樂為先。名隨調伏。卒令解脫。名度脫。四現身如雲蔭覆。狀在境界。是悲所救故。五慶悅眾生所有利樂名喜。佛已具滿此喜福海。從此出現剎生勝境。名威力藏。威光通達此故名即得。六於一切法。通達如虗空。清淨無二。相無二故。平等平等故。名捨。七通達自性清淨性慧故。身是體性也。八應緣即現之通。九於深妙法。略言易解。十智照等流無漏教藏。後總結。有十千皆得通達者。釋前十中即得之言。以此准知前。於初佛見光證十法門者。還只是此通達之言爾。
三威光說偈勸眾詣佛中二。一威光說偈。後諸佛子下。明偈聲益物。前中十頌分二。前八歎佛。後二勸眾同詣。前中分四。初一明佛難遇。次三歎佛身業自在。次三歎佛語業自在。後一歎佛意業自在。後二勸眾同詣中。初三句勸見佛。後五句明見益。二偈聲益物中。以佛力故。聲遍諸剎。有聞之者。皆發菩提。
四威光與眷屬等詣佛中四。一明大眾詣佛。二其佛下佛為說經。三彼諸下眾聞法益。四時彼佛下。佛以偈讚威光。初中可知。
二說經中主經名法界體性清淨者。所詮理也。莊嚴者所詮行果。依彼理成也。脩多是能詮教。從所詮以立故云也。眷屬經。應次劣機。同時而應隨聞異也。
三眾聞法益中。有十種。總相而說。不必人人得此十益。或有同初得二。及至有得第十益者。初得淨智者。謂聞法生信。成聞慧故。慧因信得故。名淨方便。二得地者。聞法生正解。十解成位。位即地故。解慧照徹。名離垢光。三得波羅蜜輪者。聞法超行。行以離相。為彼岸因。此因當成遍法界現可愛莊嚴果故。從果為名也。四增廣行者。此亦同前。得十行益。前依自聞法行。此利他成行故。名普入諸剎。無邊光照。令得淨見。五得趣向行者。有因聞法成迴向行。此約迴漏向無漏說故。名離垢功德幢。幢是皈向義。如猛將幢釋金剛幢同。此上四皆言輪者。由行與證。摧惑義勝故。六得隨入證者。隨是不離義。謂有聞說法性真如。無間而證。得入初地。名法海等者。正智光照法性海故。七得轉深發趣行者。此有多人。或得二地三地乃至七地。今同一別俱望地前。為轉深行。望八地已上。是發趣行。發趣即加行方便等異名。名大智等者。望地前故。引六波羅蜜行故。八得灌頂智海者。與灌頂菩薩。同遣無明緣習故。取灌頂名。(撿仁王記)由此地中得十自在。名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惟智者。般若波羅蜜增上故。云智慧海也。又此地與灌頂菩薩同無功用。然此為首。據極而言。餘如前說。九得顯了大智光明者。謂前諸地菩薩。聞佛說法。得入善慧地。前諸地准亦起法藥。識根病。隨應為說。非如此地大智光明分明照了。以四十無礙解智。自在宣說故。得善慧名。此中名如來功德海光影遍照者。遍照根藥。現光影身。辨說成益。同於如來故。十得出生願力者。或有聞法乘前得至此法雲地。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悲雲。震法雷。通明無畏電光。福慧密雲身。一念周旋百千億那由他剎塵數世界。後倍是數剎中。隨心樂。雨法雨。滅惑塵焰。清淨智者。得智自在依止法界故。名無量等。即由前所說願力所作。令無量眾生生信解故。彼名藏也。
四佛以偈讚威光中。十頌分二。前六歎自所成行。後四歎所脩行與佛成主伴善根。前中二。初二歎大智德。一智趣菩提。二智入佛境。後四結行勸進。皆上半結所成行。下半明所得果。後四中。一與佛對治行成主伴。二與佛供養行成主伴。三與佛誓願成主伴。四與佛嚴土行成主伴。
第三明威光逢事第三佛中四。一明前佛示滅。二喜見下。明父王昇遐。三大威下。明童子踐祚。四波摩尼下。正辨佛興。前三可知。四佛興中文五。一顯佛出時處。及號言最勝等者。謂佛功德海滿。更無能過故名也。二時大威下。明威光與眾詣佛供養。可知。三時彼下。明佛說經名菩薩等者。謂此經中詮顯菩薩稱法界行。此行一一智光照脩稱法性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融無障礙故。名普眼光明菩薩行經。攝眷屬可知。四爾時大威下。明威光聞法得益。於中。先標名。後辨用。謂此定力。能普照了一切眾生福非福故。後從用為名。用准可知。五時彼下。明佛以偈讚威光。於中十一頌分二。前四明自成行。後七顯與佛成主伴。前中。發心行。二大悲行。三精進行。四大願行。後七中。一以願迴前行成主伴。二見諸佛因同節根主伴。三四隨諸佛脩主伴行。五與佛嚴剎行成主伴。六令中間說威光願者。亦並同成主伴善根。七多處多時所脩普行。皆以願滿成主伴也。
第四明威光逢事第四佛中六。一明佛出興。謂身不如三界見三界故。名蓮華明。十方讚德名稱普聞。聞皆歸向。謂之幢也。二威光壽盡德二[得-彳]轉報天主其天城前焰光之隣。三共諸下。與眾詣佛興供。四時彼下。佛為說經名廣大等者。謂此經中詮顯。以普門智遍照法界廣大體性之方便故。從此所詮為名。攝眷屬可知。五時天王下。明聞法益。益中初定名。後定用。名普等者。謂萬法絕殊。無非法性。體既同一故。一一包含一切依此鎔融法界。名曰普門。能知此者。普門智。然則普智契普幢。名歡喜。喜從境生。境即名藏。用中能入等者。普智契普境也。六獲是下事說故。此中經來不盡故。無結會。古今。又彼剎中既有十須彌山塵數佛出。威光從初方事四佛。不可但此。即顯華藏因了。上來此品隨分答前問因。上來五品總明第一會竟。
卍按。如來名號品及四聖諦品之記恐不傳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四(本末合)(盡賢首品)
靜法寺沙門慧苑述
光明覺品第九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顯得名。後辨釋名。先得名者。梵本中名如來光明網能覺悟品。謂佛足下輪網相中放光。還名光網。照十方佛會。覺悟菩薩。令發意來此故。
釋名者。如來是能放光主。光明網是所放光體。能覺悟是光業用。此斷如來之光明網依主。或有財。簡菩薩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網之能覺悟。亦通兩釋。曾音聲等覺悟故。光明有此覺業故。若總言如來光明網覺悟之品。唯依主也。
二來由者。略由二義。一由答前八問故來。謂一佛放光照遍法界。此答威德如日威光。一舉能現一切事物。二光所現剎。答開示之意遍歷諸句。三光現剎中有佛菩薩。答剎莊嚴。四文殊說法顯佛功德及真實理。答佛性。五光所覺悟諸來菩薩。各於本剎淨修梵行。答佛剎清淨。六諸來菩薩本剎金色乃至平等色等。其中有依體立名者。答剎體性也。如以金為體名金色金剛為體名金剛色等。七諸來菩薩本剎各各別別成。名體亦異。此答剎成就。八光所照剎中。皆有百億如來成正覺。此答佛大菩提。亦可眾見世尊。遍空世界中。皆坐蓮華藏師子座。是答佛住。佛知大眾心念請已。各隨其類為現神通令眾皆見。是答佛威德。餘如前說。
二顯前二品名諦別遍。即是此品融遍故來也。謂前所明名諦一切方遍一切。今此品明佛及眾會。一即一切前後共顯。是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佛光照一切剎中菩薩為宗。覺悟彼諸菩薩令來此為趣。宗趣門中但說宗趣。不煩強說餘法。
四釋文者。此中光處照所大數有二十六節。於中前九別顯。後十七同辨。則為十段。此非二十六度放光。亦非一放。而次第巡照。但一放光同時頓照盡空世界。然以言不並彰。說有前後。又為引機入法。令漸覩見故。說有二十六節也。
就初段中二。先明佛以身光照現事境令眾目覩。後爾時一切處文殊下智光讚述令眾悟法。或此智光之言。但是分文。非顯經稱。經名如來光故。今正文殊菩薩門故。前中二。初顯能照之光。後照此下明所照之境。前中文云足輪下者。謂足下輪相中也。足下放光表三義故。一涉達所因起自足下。時行萬行信為至初。為表說信故此放光也。二信望後住最為至劣。足下於身獨為至卑。表說劣門故此放也。三表為本所依之義。謂身能步涉依足下為本。將詣菩提。信為根本。故此放也。下文云信為道元功德母。智度第九云足下放光者。身得住處。皆由於足。與此得也。言百億光明者。顯光數也。以所照世界雖無邊限。然彼悉與娑婆世界及密訓等。是得類剎皆有百億四天下等為所照境。是故光明亦放百億。
二所照境中二。先照現本剎染淨等事。二如此處下現自法會普遍之相。前中三。初總標。次百億閻浮下別顯。後其中下通結。初中照是能照光。此三千等是所照境。然此界量諸說不同。若依真諦部異執記云。以一四天下為一數。從此一數至十。十至百。百至千。是小千世界。三倍小千。為三千。謂一倍至十小千。二倍至百千。三倍至千千。此為三千世界也。又作三倍增。以為大千。謂一倍至三千。二倍至百三千。三倍至千三千。此為大千世界也。若依長阿含第十八云。千日月。千須彌山。千四天下六欲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界名三千大千世界。雜阿含第十六。亦得此說。若依俱舍十一。釋有二義。初明依處分量。後正明三千大千。言處量者。彼云夜摩等天宮依處量有幾。有餘師說。此上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有餘師言。初靜慮地宮殿依處等一四州。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言三千者。彼云齊何量小中大千。頌曰。四大州日月。蘇迷慮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順正理三十一。大同俱舍。然說三千大千。唯至梵天故。彼云聖教唯說至梵世故。依大乘中。亦諸異。雜集第六。佛地第六。瑜伽第二。智度皆同。前引長阿含等。若依顯揚第一。大意同前。然說三千世界三灾所壞。故知初禪小千。二禪中千。三禪大千。若依金光明。三千世界遍無色界。彼云是諸仁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其香遍布。於一念頃。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天。若依此經。唯至第四靜慮。故次下云照百億色究竟天。問此上諸說。何者為定。
答若約至教定量。則此經為定。若依各隨機說。則一切皆定。
二別顯中三。初辨照現人中。次百億菩薩下明照現八想。後有百億須彌下照現欲色天。初中三。一四州。二大海。三輪圍。四州者。按俱舍等說。中印度當閻浮提中。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黑山北有雪山。雪山北有香醉山。香雪兩間有阿耨達池。池側有林。名為瞻部。樹形大高。生果甘美。洲因林稱。亦依果名。號瞻部提。提此云洲。綴文習古。猶曰閻浮。弗婆者。此云勝身。勝餘州故。提如前說。瞿耶尼者。或曰瞿陀尼。瞿牛也。陀尼貨也。交關貨易用牛如錢故。鬱怛羅句盧。此云勝生。亦曰勝處。以彼洲人。定壽千歲衣食自然故。佛本行集經第十三云。此閻浮提縱廣正等七千由旬。西瞿尼八千由旬。東弗婆提九千由旬。北鬱單越十千由旬。俱舍十一云。南瞻部如東三邊各二千。南邊有三半。東洲如半月。三邊如瞻部。如東邊三百半。西洲圓無缺。徑二千五百。北俱盧。畟方面各二千等。釋曰。此中二千三半等數。皆由旬量也。四洲人面。各象當洲地形。二大海者。謂外醎海。三輪圍者。帀此四洲鐵圍山。謂須彌山在四洲處中。四寶所成。北金。東銀。南吠瑠璃。西頗胝迦。從此外有重金山。周帀圍繞。一由乾陀羅。乃至第七尼民陀羅。此七山外有四大洲。四大洲側。各有二中洲。八中洲外。有八十億小洲。此外方有鐵輪圍山。周帀如輪。此上九山。皆下入海。八萬四千由旬。住金輪上。若依俱舍。九山入水。皆八萬由旬。若論高量。唯須彌與入水等。餘八望須彌。半半漸卑。謂由乾陀山。四萬二千。乃至鐵圍三百一十五由旬半。餘一百八十步。此依三十里由旬計也。九山縱廣。皆等高量。若依俱舍。高廣數准折可知。
出其九山間有八大海。前七名內。廣同內面山量。第八名外。廣三億二萬二千由旬。此依十十變數量也。問一三千界內。計有萬億四天下。何故此中但云百億。
答此之數量諸說不同。然有二種。一經論翻異。二數法差別。初翻異者。如俱舍翻洛叉為億。此經譯俱胝為億。故此中云。光照一億十億百億千億等。梵本皆曰俱低為億故。此中云。光照一億十億百千億等。梵本皆曰俱低。測法師深密經記。第六中云。俱低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謂此一俱胝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百千數。
二數法差別者。按此方黃帝笇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數法。百百變之。上等數法倍倍變之。諸經論中數乃四等。謂下中上上上上。下等數者。如俱舍第十二云。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數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低。乃至十大跋羅攙為阿僧企耶。印度俗中。亦同此說。又諸經論。億萬已前亦同此變。中等數者。百百變位。故大婆沙一百七十七云。積一至百千名洛叉。洛叉至百千。名俱低。百千俱低名阿庾多。佛本行集經第十二云。一百百千是名俱低。乃至廣說。皆百百變位。二[?夕]一百百千者。一百千是萬也。一百箇百千是億也。梵文巧略千字兩用。又此經阿僧祇品。晉朝本云。百千百千名一俱梨。今此本云。一百洛叉名一俱低。斯並依中等數也。上等數者。千千變之故。大智度第四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佗。上上等數者。位位變之。謂將總位為後。別不數積。此別數等前總位故。此經阿僧祇品云。俱低俱低為一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佗。乃至廣說。皆倍倍變。若依十十變數。則一三千界有百億四天下。若依百百變數。則有百億四天下。今計一小千界。有一千四天下。數此至百萬。名為萬。是則中千。總有十萬。計十中千。乃有一億。百中千有十億。千中千有百億也。
二照現八相中。但顯五種。餘隱略故。不說。問佛此放光。是成道後。第二七日。如何現前。生受出家。現後涅槃。
答下文云。佛於一念。顯現三世一切佛事。八相微細也。一一相內具餘七故。
三照現欲色天中及後總結。並易可知。
二現自法會中二。先現本會。二佛神力下現新集會。前中云百億如成。亦如是坐者。此明一會遍一切處。非是多處。各別有會。餘遍法界。世界中亦如是遍。此乃圓融自在法會。非餘境界。
二集新眾中。佛神力者。是前各隨其類。現神通也。問前品已說文殊新集。何故今此更說新成。
答今言新集。只是前品新來說法所由事須還牒彼故。問此中現同前品文殊金色界來。復言文殊遍一切處。定不相違。
答法界之身常來遍不相障[得-彳]何以。故即體即用故。此即佛以法界身。放法界光。令眾以法界眼覩文殊法界身。如方為行所似跡境。
二頌中十偈總意顯一切相即平等無差。於中分二。初一頌反顯其義。後九頌順釋。初頌意云。答謂離染。外得解脫。不染著世者。此非證理之智眼。梵本云彼。聖道眼下九順釋中。一出佛體。即無體無體即體。二見剎及佛不[得-彳]依。正歷然而一性平等。曾無動搖。是不壞二相也。三即佛及所說平等也。四見佛及自身位平等第三句釋無能證智無住法性。五知五蘊即無為。故不墮數。數即差別之異名。六遠離世出世三見名超越。若知法者。知彼二性平等之法。七於迴向菩提。能所心平等。大品云。須菩提言。迴向心不在菩提心中。菩提心不在迴向心中。帝釋難云。何故爾耶。須菩提言。不以世諦如幻夢說。但以第一義諦說。是二心虗空非心相。乃至云。若有二法。可有迴向。譬如我東西行。南有止宿故。迴東趣向東。與迴向處有異故。可有迴向。不得但有東而言迴向。無有異故。八出眾生生與我平等。九解了一多平等。謂解多由一起。解一由多生。無一不成。無一不成來多無多。亦無一多。彼一多相由生盡故。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會差別歸平等性。是理事無[得-彳]。非事事無[得-彳]。應審其文。勿謬解也。
第二節光照十方各十佛土長行得義。十偈分二。初六歎佛德。後四歎菩薩。前中初一歎佛苦因為物求菩提。上半所為。謂無明故造業。貪愛故潤業。生死境轉。此二為彼除。此求菩提也。准梵本中。第二句應云愛刺。但隨遂下半明能為可出。二欲佛為物轉不退正見法輪。謂今生求一切法。離斷常二邊之見。故云普也。此頌亦即釋前頌中第三句。謂與眾生說此法。即是為物自求菩提。三歎佛精勤弘掉挃生。四歎佛慈力降魔。五歎佛大智斷惑。唯在一念。六歎佛法皷警機。
後四歎菩薩德者。一遊剎不取捨難。二念佛深廣生喜難。三為佗苦己難。四護正法捨命難。初中意云遊諸億剎。化眾生時。不壞無邊有壞。亦不著者不取。不壞者不捨。以此遊剎。是自在也。二念佛中。上半所念佛。謂德廣如空。障盡常淨。下半能念心。若憶念生喜。所願皆滿。三為佗苦己中。上半為物受苦之時處。下半為物受苦之心。謂若自業自受雖多時多處之苦。未足為難。此皆為佗故為難豐。四護法捨命中。上半正無我所時不[得-彳]捨命護法。下半正捨命護法時了了見無我。
第三節。光照十方各百世界。長行同前。十頌分二。初一內德盈滿。後九外化普周。前中初三句能調之人。末句所調之器。前中初二句了俗如幻。達真無[得-彳]。次句於真心淨。於俗無著。亦可俱淨俱無著。下句所調可知。
後九是佛悲願自在。其云或見者有多義。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一。二或同處各見。三或異時別見。四或同時異見。五或同時異處見。六或同處異時見。七或時異處異見。八或同時同處見。九或一人於同異處互處見多人所見。十或一人於同異俱見。時處見。一切人所見。以是普眼機故。然佛不分身無思普現也。九中一頌生時如闇夜月現。二行七步時現具德丈夫。三顧盻時觀方現笑。四師子吼時說我獨尊等。五出家時示行三事。一脫俗繫縛。二脩古佛行。三捨喧觀寂。六坐道場時障盡德圓。七轉法輪時因悲度生。八現神通時調伏難化。九入涅槃時示滅常在。第四節。照千世界頌中十偈。初一歎佛悲智德。上半智深。下半悲濟。二歎佛身從無義義。所觀智百生故。如來身非有而有。有即不有。三歎佛解脫等德。准梵本中。亦通勝解。此中有五。一解脫者。此復二種。一離縛解脫德。謂離三界貪故。心得解脫。離於無明故。慧得解脫親。光意云由離貪心及無明故。證得無為解脫涅槃。涅槃二十五云。貪嗔痴心永斷滅故。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得-彳]故。慧善解脫。二無[得-彳]解脫德。謂於一塵中。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興世等十種解脫如佛不思議法品。說二明行者禪慧德。瑜伽三十八云。明謂三明。行謂止觀二品。涅槃十七云。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菩提。足者名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菩提。又明者名呪。呪謂解脫者名行吉。吉謂阿耨菩提。足名果。果謂大涅槃。又明者名光。謂不放逸。行者名業。業謂六波羅蜜。足者名果。果謂阿耨菩提。又明者名三明。一菩薩明。二佛明。三無明明。菩薩明者。即是般若波羅蜜。佛明者即是佛眼。無明明者即畢竟空。行者。無量劫為眾生脩行。足者明見佛性。三無數者。相得無為德。謂佛所有六根三業及一切德不墮諸數。非待對法。事即理故。四無等倫者。超下位德。謂唯佛與佛。互望說等。餘無齊匹。五世間等者。離過失德。謂因明比量。但依世俗分別名言。定有定無取相得失。故曰世間。今此顯佛一切功德。超世名言。離有無相。故非彼法。能出其過。如說佛聲。非定有無。非常無常。三科皆爾。假名三科。實離名相。法性生故。諸因量者。謂自他共等三種比量。比量雖有三支五分。因是量主。故曰因量。因明之稱亦從此立也。四歎佛六根三業。一切境界。非是有為三科所攝。五歎佛離心境妄念德。以心境本寂本寂即是解脫。六歎佛寂而常用。七歎佛寂用無[得-彳]。八歎佛無染了染。九歎佛平等度生。十歎佛非有遍有。
第五節光照十方十千世界。頌中十偈。教諸菩薩。盡十種行。一大悲行中四。一盡大心。二正救物。三令出離。四結勤令修。二信佛行。謂信堅親近。三者樂佛德行。謂於佛功德。希望不息。由此明非相應之慧。四學念佛行。謂於四威儀。晝夜常念。此無間修也。五觀三世佛行。謂三世諸佛得修行海。常觀脩學。心無厭倦。此無厭足脩也。六學如實相觀行。謂觀我無我。二俱不著。所以者何。觀彼二性。平等寂滅故。七學觀眾生平等行。謂於一切種種眾生。等心觀察。皆歸一性。所謂無性。八學佛神通行。謂擎持一切剎。飲盡一切海。九學知諸佛國土行。謂觀諸佛土所有色形體性覆際等相。即得法性故。云思惟。色與非色。一切悉知。或佛土中十八圓滿內有色非色者故。或佛國土有根化法性等殊故。云色非色相也。十學知數多行。文易。第六節光照百千世界。頌中十偈。分三。初六頌歎佛即應而寂。次三頌半歎佛即寂而應。後半頌結知此法者益就。初六頌中。前五明身後一明身心。前中一歎佛難取。若以相等取佛。則乖真見倒也。於中三。一離威德取。二離色相取。三離雜種勝取。二歎應無限。謂色相雖應物。莫測其量。如前所引。普曜經說。應持量身。目連尋聲。色相類知。三釋疑。前之二頌乍似相違。謂前頌不許取相。後頌歎相無邊故。此上半會前不違後。以即應而寂故。不可威德色強取也。下半會後不違前。以即寂而應故。乃身相具足隨皆見。四明佛所有法超相故云微妙。是則心不能量。口莫能說。下半重釋即應而寂故。非和合。即寂而應故。非不合。體性寂滅。重釋應寂。五明六根三業得無為性。不可蘊界攝。戲論有二種。一四句中戲論謗。謂非非有非非無句。二言念戲論。謂於離言念法。而以言念稱量。皆墮戲論。今此是後餘可准知。後一明身心即應而寂中。皆可互標釋。謂得身平等故外解脫。得心平等故內解脫。得身心平等故永住正念。或由正念。得平等也。內解脫故無著。外解脫故無繫。或通無失。
二次三頌半即寂而應中。初一顯心寂而應。謂他心智無照而照。說法利物。次二明身寂而應。於中。前頌隨應現形一多互為。後頌無依之身。隨染業行。見色種種。後半明心用而寂。第二句。梵本云。亦未曾分別。謂無分別智。本無分別而分別故。
後半頌總結。知上聖者。即為見佛。准梵本。應云。如是見佛身。此知如來法。正應云知如來自性。
第七節光照十方百萬世界者。梵本中云照十百千。此是萬後億。前中間之數。謂百千為萬。百萬為億。此死但是十百千。未至百百千。當知。猶在俱胝數。前即明此依百百變位。得無惑矣。偈中十頌分二。初五明離分別。後五勸眾順法觀佛。前中初二明佛體甚深德具用廣。後三明佛三業離妄。前中初內初句總標。後三句如次體深德具用廣。後內初三句體深。末句用廣。後三業中。初頌明意業。智是意所故。此有五。一光治所知。二淨治煩惱。三洗蕩餘習。四分別不盡。方能斷證。五此斷證之智。離斷常見。亦離能所斷。證二見。下句結智樂人。二明佛身業離妄中顯身與前智俱非分別所得。餘句明見益。三明佛語中。轉稱性之法輪。此中有四。一轉法輪處。二稱性體。三稱性用。四巧應機宜故。云方便說。
後五勸眾順法觀佛中。初三觀正法。後二觀身土。前中初一深信諸法。離戲論分別。如此方是念佛菩提。二了差別相即無差別。謂一多差別。唯在心言。法本離言故。不可以一多而說。此會相歸性也。三辨無差別之所由。即是釋前頌意。云無一無多者。約體與名。體者謂多望於一。多不自多。由一故多。一望於多。一不自一。由多故一。一不自一。故無一可能有多。多不自多故無多可能有一。是故一多不能相有。體性既爾。名字亦然。故一與多。此二俱捨。二俱捨者。會相歸性。由此普入佛功德也。問上下皆云。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此乃非耶。答彼約事事無[得-彳]。此依理事鎔融。各據一義。不相違也。後二頌觀眾生國土。初頌顯依正歸空。以國土寂滅。故曰無依。以眾生寂滅故。無妄分別。後頌明此二俱空一異不可得也。
第八節。光照十方各一億世界者。前第七節。梵本既云過百千照十百千。明知百千是中等萬數。十百千是中等萬後億前之數百百千是中等億故。此中梵本云。過十百千照一俱胝。胝中等俱胝翻為億。後與下文百千百千及一百洛叉。名一俱胝同也。即彼洛叉。是中等萬也。後第九第十節等所有億名者。皆應准釋。頌中十偈。皆讚佛權實雙行善巧方便。初中歎無相示相方便。謂佛功德海平等一相。不[得-彳]應機有多勝劣。此中有六。一能知智無等。二所知法無邊。三超有。四到岸。五壽無比。六光無比。下句結善巧。二中雖常明三世境界。而不分別。三中雖勸生趣。住無生定。而亦不為定心所繫。四雖善通達一切諸法。而常脩習涅業平等。解脫即涅槃異名。五中雖勸眾生向大菩提趣一切智。而化生證真無智無得。如稱順也。諦實性也。六中隨說證語嘿無[得-彳]。隨語所及。即隨證會。以證智至所言及處故。云一切行處悉已臻。此說法證雙行也。若准梵本。言行雙盡無[得-彳]故。梵云一切處行決定發定發趣。七中雖住涅槃。而化周遍。此寂用雙行也。八中以佛真實智。了知假時數時。數雖不實。不[得-彳]於佛真智現。此真假雙行也。九中同前真假。亦有名無名雙行也。十中雖分明照了三世言說差別之相。而知彼相平等一味。此言無言雙行也。
第九節。光照十方各十億世界。頌中十偈。歎佛因果度生行。於中二。初一明果成度生行。後九明發因誓願度生行。前中初二句因行圓。上句梵云極難苦行。次一句果滿度到也。末句通結利佗能行。
後九中一誓斷物或行。初三句舉古佛。此行末句立誓。同古結行。梵本云。至仁勇猛直入中我亦當然。是其行悉斷除言。與直入中。語異意同。謂佛直入生死海中。除斷眾生無明愛欲。二誓度放逸眾生行。初二句行境。次句行所。末句立誓盡行及結。三誓為眾坐說法行。初二句行境。次緣。末句起行及結。四誓度惡趣行。初三句行境。末句行心及結。五誓燃法燈照迷行。初二句行境。後二句盡行及結。六誓造法船救溺行。初二句行境。後二句盡行及結。七誓建法橋度迷行。初二句行境不見本者。本取我本。所謂無我。後二句盡行及結。問此中既云佛哀愍彼。何故前判後九是佛發因行耶。
答今言佛者。說佛因故。故云佛也。八誓度險道眾生行。初二句行境。次句行緣。末句盡行及結。九信解法性度生行。初二句行緣。後二句盡行及結。第十節光照十方總結無盡世界。於中二。先明世界數量有十七節漸廣至法界虗空。後彼一一下明諸世界所有物現。同前中知頌中。十偈分三。初四欲佛因果等流。次四勸物順法見佛。後二歎佛體用廣多。初中前二明等流果。後二明同類因。因果相配後二因中。前因感前果。後因感後果。謂由前因意業。順觀諸法性相。神力利物。獲十力智。見劫平等。而不[得-彳]三世之事歷然故。云獲相似果也。後因意業柔忍禪觀法性。證業教物故。獲常歡喜普遍宣揚等流果也。次四勸物順法見佛中。前二求法宣說。後二聞法見佛悟真離著。前中先求後。說求。中謂求法為具眾福除二見。更無別意故。云情無異句。標無異求。次二句顯正所求。末句明順求見佛。後說中。初二句說法益物。次句顯正宣說時心不離實際。末句順事理故得見佛也。義利者。令眾生得離惡攝善故。此世佗世益故。福德智慧益故。上四對中。皆先義後利應知。後二中先聞菩提分而悟真。後見十力空而悟真。前中初二句聞菩提分。次句悟真。末句悟故見佛。後中會上求說聞等三見佛義。若見佛如幻。此即離著真見。若取相分別見。如盲見非見。初三句取相不亡故不見。末句離執故見。後重讚佛身普遍無盡中。前頌明用應無盡。上半喻顯舉眾生隨業受身無盡。下半法合明佛身隨器應現無窮。後頌明體真普遍。上三句喻顯。末句法合。佛體湛然遍而無易。上來三品明答初十果問竟。
無餘涅槃。何以故此少善根究竟故。
第六正教甚深中。先問後答。問中二。初直難。後然其下遮難。前中二。初總告勤首。後佛教下正顯相違。前中以勤修速脫故問此菩薩也。後相違中二。先按定。後云何下相違。前中二義。一佛教唯一斷惑之法。二感者。同見此理共許故成按定。准涅槃經。見有眼見聞見。今此聞見後相違中亦二義。一違教力。邪機見斷惑之教而惑不斷。二違同見。謂見教同而斷惑不同故。云不即悉斷。後遮難者。是文殊假說之言。而謂勤首設汝救云雖多同見一斷惑教。然由見教者勤情有殊故。斷惑不等者。理亦不然。救在文外故。此遮云然其色等。於中文二。初明見教者不別。謂皆稟五蘊界繫惑傳故。云無有差別。故不可偏以勤惰救難。後是則下明教法唯二。故反顯云若言唯由勤惰有遲速者。是則不由教一與不一何殊。應不藉此一味教。般下答意由教力勤力因所成斷無斷斷無斷無方斷故。頌云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
答中十頌分二。初一許說開章。謂上半除偽稱實而說。下半開二章門。後九依章別釋。於中初一頌釋前速解脫章。文顯可知。後八頌釋前難出難章。於中一樵濕火滅喻。喻惑障厚淳者蹔得聞教。即望惑滅。由障厚故。不能復進。所聞速失。二鑽火頻息喻。喻聞教數間斷生意良難。三闕緣求火喻。喻於教不能正聞受持。四閇目求見喻。喻對明師我慢懈怠不能諮啟。五無手足欲遍射地喻。喻無信手以持定弓。無戒足以遍步惑地。以劣聞慧箭。射破厚煩惱地。不可得法望滅一切。八端坐望遍騰空喻。喻離聞望自悟。
第七正行甚深中。先問後答。問中二。初總法首者。謂欲明行法故。而此菩薩。後如佛下正顯相違。於中二。初直難後難。後能受持下遮難。前中二初按定。後何故下相違相。前中心領義理名受。受已恒觀不失曰持。由此受持。悉能斷惑。此理共許故成按定。後相違中三。初總顯。次隨貪下別明。後勢力下結成。初中云既常觀察正理現前則應悉斷煩惱。無由間起。何得亦有不斷者。般次別明中十一句。總相言者。持法本望滅惑。今乃舊惑不除。更增新起惑。法能滅惑。其理安立。文中一於諸有情及資具名等。愛樂染著故。二於諸有情被譏毀等。起植害心。不安隱故。三於真俗境。不如實知。隨毀譽等故。四恃財法等貢高陵物計己勝故起解法等慢。五於自遏惡。不欲他起。恐失利譽。藏其短故。六因他語難。或為餘緣故。憤發現前。乃至執杖故。七由先忿發。結怨不捨故。八於財法等已之者。生不忍耐。慼行轉故。九於財法等祕恡不能捨故。十為求名利。憍現有德。詭詐惑亂故。十一為罔冒他。曲順其情。憍設方便故。結成中。云勢等者。謂雖聞義理。以諸惑勢力強故心隨被起。是故諸惑常不離心。此顯唯聞教。其力少不能令惑滅也。後遮難者。是文殊假縱之言。救在文外。而謂法首云。縱汝救云受持正理是善心。貪等是不善心。善惡既殊故。不妨持法。而復起惑者。此亦不然。此中文未迴。應云何故復於能受持法心行之內。起諸煩惱。謂解法是善心。起惑是不善心。此二心僧理則可爾。何故正於自法涅槃我我所心中起惑我我所貪等。上來難者。偏以自法。應斷惑而不斷為難。下答意不可偏取解法即斷惑。要賴依法起行所曾故。惑方能斷。如燈破闇緣曾方破由從緣故。破即無破無破方破此亦然矣。
答中十頌分二。初一勸聽略說。後九就喻廣明。前中初句勸聽。次句歎問。攝順一正理。故云如實。下半略說。謂非唯多解義理即斷煩惱。要及脩行方成斷證入證也。法喻也。
後九喻中。皆上半喻說。下半法合。初中水漂渴死喻。喻畏行難而不行失於常命。謂三時捨命得於常命。以不堅身。易堅固身等。善戒第一云應生畏處不生畏故。二飯他自餓喻。喻說脩行他依自不依。三善毉自病喻。喻自解治法而不治。四貧數他財喻。喻廣說菩薩行自涅槃無片修行。五王子飢寒喻。喻雖解義理然以諸障所障。不能修行故。無道火之焰。燈如之味。不能資顯法身。為飢寒爾。梵本云。如有生王宮。應獲曾之樂。乃受飢寒苦。多聞亦如是。六韻樂脫他喻。喻說法益他不自益。七盲書示他喻。喻與他悅他證自不證。八船師溺海喻。喻與他說法他濟自不濟。九巧說德行自闕喻。喻為他說德行自身無德行。
問准上所說。毀責多聞。有人乘此說多聞有過。其理如何。
答愚者不了。將為毀責。智人了達。正讚多聞。所以此多聞是成種覺正因。故責不依行向。若多聞為非。豈應責不依行。其猶閻羅責罪人偈云。汝得人身不脩福。如至寂所空手歸等。斯豈責彼得人身乎。此亦如是。又下文第三地中。盛讚多聞。豈一望教前後相違。故文云菩薩見諸眾生隨煩惱大苦失涅槃樂。思惟救法。不離無礙解脫。不離一切法如實覺。覺不離無行無生慧光。光不離禪觀察智。智不離善巧多聞。是故菩薩陪於正法。勤求修習。日夜唯願聞法喜法乃至行法。為求法故無所恡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說法者。生難遭想。為法悉捨內外所有。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佐。無有勤苦而不能受。廣說如彼。又如善財廣求諸善知識。意在多聞。若得多聞。則識流無流法可棄可脩般法正法可捨可依。知佛方便說。正直說。密意說。顯了說。有餘說。無餘說。隨自說。隨他說。世俗說。勝義說。權說。實說。如是遍智方能普應眾生種種根欲。與菩提心相應。若不爾者。心便劣故。與大菩提不相應也。如婆沙三十二云。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羅。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第八正道甚深中二。先問後答。問中二。初總告知首者。謂所顯正道智為其體故。問此菩薩也。後於佛下正顯相違。於中二。初直相違。後而終下遮救辨違。前中二。初按定。謂智是眾助道主故。云為上首。此理共然。故成按。後如來下顯其違相。知既上首。則唯應讚智。餘度非首。何亦同讚。為無正助勝劣耶。為有正助謬讚助耶。文中十句。六度四無量名釋如章。後遮難者。是文殊假縱之言。而謂智首縱汝救云知雖上首。然以根性宜果故。略隨佛讚者。理亦不然。救在文外故。此遮云。而終無有唯以一法得出離成菩提者。謂若由諸度。各獨出離。容各別讚。既不如是。何各讚耶。此則難者。以正則讚難下答者。以隨根性分異各隨讚勝答。
答中十偈分二。初一歎問許說。謂上半歎問應機。下半牒問許說。後九正答前問。於中二。初二頌標隨非隨二章。後七頌依章別釋。前中初一據非隨按接引接實而說。正助論要。謂三世佛無有以一法而得出世者。今經本第三句中。准梵文。脫以字故。翻直本云。不有以一法已出。說中尊亦不現出有。亦不當出。復迴文應云。過去未來世。現在說中尊。無有以一法。出現於世者。後一依隨根接引。各別讚中。言隨其所應度者。顯引攝方便故。且隨讚非即究竟。唯此一也。餘文可知。
後七別釋中二。初三頌釋前依權隨根各讚。後四釋後依實正助皆要。前中初二頌半。明眾生各有煩惱偏重處及欲樂不同。佛即就彼先治引攝。故此治引。於此相應。即於此讚。於餘則非。餘亦如是。文中六度四無量准釋可知。後半頌總結別讚。乃順曾脩之義。後四頌據實釋中。各上半喻顯。下半法合。初中萬行之本。不越防惡進善。施為進善之首。或為防惡之初。此二若堅萬行有據故喻室基也。二中由忍外順違。則外壞。不能破壞善法。策進自勵則內行增順故。以城郭防外養內為喻。三中菩薩眾。或唯賴定慧降伏故。喻王力能靜中外。四中四無量行利他。即菩薩自利故。喻輪王也。
第九一道甚深中。亦先問後答。問中二。先明告賢首者。能會此違唯柔順勝惠故。問此菩薩。後諸佛下顯相違相。於中二。先舉法直難。後無有下遮救逆難。前中二。先舉共許以為按定。謂諸如來因皆齊一故。云一道。感果不殊故云而得出離。後云何下正示違於果違因故。於中三。初總標。次所謂下別顯。後各有下總結。初中可知。
次別顯中十事。此十多分同上世界成就品中諸門所顯。
又第一世界異者。此有十種。一染淨。二大小。三形狀。四體性。五所依。六莊嚴。七佛出。八劫住。九轉變。十無差別。今略顯二門。餘如成就品說。初染淨異者。如下文壽量品說。始從娑婆釋迦佛土。終至勝蓮華界首佛剎。總有百萬阿僧祇重麤妙差別。謂純染純淨半染半淨多分染淨少分染淨等。二大小異者。如釋迦佛土。唯一三千界。法華第四說。法明佛土。如一恒沙三千界量。智度云以三千界為一數。數至恒沙。為一世界性數。性至恒沙。為一世界海。數至無量恒沙。為一世界種數種。至無量十萬恒沙。為一佛土。釋曰。准智度。釋法華法明佛土。是世界性土。若准上文華藏界品說。藏剎海中有世界海。徵實數世界是毗盧遮那佛化境者。按智度。以恒沙為量。數至無量十方。此以剎海塵數為量。塵是一剎。殊非比也。更有多重稱普賢等境。如理應思。
第二眾生異者。即前染淨諸剎種種差別人隨異。或唯地上。或地前。或通前二。或兼二乘。或曾凡夫惡趣等故等。
第三說法異者。如十卷楞伽云。佛告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何以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有佛國土。直爾示相。名為說法。乃至云。有佛國土。動身名為說法。廣說如彼。又如維摩香積品說。說法多種。曾如第一教體門辨。
第四調伏異者。即如前說。隨土淨染。眾有勝劣。各隨起病。設對治門故。
第五壽量異者。如佛名經第七卷說。梵聲佛壽十億歲。月面佛壽一日一夜。餘廣如彼。阿彌陀經云。彼佛壽命無量無邊。法華第二云。華光佛壽十二小劫。第三云多摩羅跋旃檀香佛壽二十四小劫。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多劫。第四云法明佛壽無量阿僧祇劫。普明佛壽六萬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壽無量千萬阿僧祇劫。
第六光明異者。或光色不同。或遠近照異。或常放差別。如釋迦佛有常光放光。普明佛唯有放光。以常放故。無別常光。如法華第四說。阿彌陀佛唯有常光。以彼常遠照十方國。不得放故。
第七神通異者。謂諸如來隨染淨剎眾生異故。現通亦異。
第八眾會異者。此有三種。一根類。二多小。三會數。初根類。不如前眾生界異說。二多少忘。或菩薩多聲聞少。或反上。佛名經云。彌留勝王佛。初會聲聞眾。八十億百千那由他。師子佛初會聲聞眾。有九十九億等。廣說如彼。或三乘眾多。人天眾少。或反上。或僧多少隨剎淨染故。佛壽脩從故。三會數者。如佛名經第七云。彌留勝王佛四會說法。華勝佛一會說法。聲德佛三會說法。放焰佛十會說法。或一經多會說。或一會說多經。廣顯應知。
第九教儀異者。此有三種。一立乘教別。二位名同異。三互說不說。初謂有佛唯說一我乘。或有說三。或有說五。或曾說三五。會歸於一。或說無量。故下文云。十方佛土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或有佛說漸教。或有說頓教。或有僧說。權實亦爾。二位名異者。謂諸世界眾生名。宜聞不同佛名諦名乃至一切法門名字。藏經立稱。皆各差別。三互說不說者。如根淨土中。不說地前諸對治教。會涅槃等。或於藏教。有說不說。謂有佛土。無殺盜婬。彼佛不說。得犯方制因緣經故。無有文字言說佛土攝機示相令會經故。有脩多羅。亦示相。本生。本事。曾成佛身。示未曾有。方廣大用心諸用不請自現。無餘五種。廣說應知。
第十法住任異者。如華光佛正像法各三十二小劫。光明佛正像各住二十小劫。山海慧佛正法二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無量千萬阿僧祇劫。廣如法華第二三四中說。更有應說。上來別顯竟。
三總結可起遮救者諸文殊。恐賢首救云。諸佛因行雖皆曾具。然由願樂各異故。感剎等殊。為遮此救故。云無有不具等。謂若以願樂各異故。界亦異者。則應諸佛因行互有勝劣。互背。若爾不應得界果齊等。謂海不渴。不應成佛。不得名為應正等覺。理既不然故。云無有不曾一切佛法而成菩提。蓋知諸佛因果。曾同異義。言因同者。一切行海皆同脩故。因異者。用彼同因。皆同迴向。種種應機果故。因果者。行海同行感果同故。異果者。由將同因迴向成體種種應機果故。謂斷於彼同果之體。能與種種見異之機。為增上緣。令得隨見故。此如錦窠線。又如十樂佛。常同常異。融無障[得-彳]。今文殊於二種因果中。以因同果異。作相違難。賢首以因同果異。作相順答。非但不相違。亦乃極相順。所以者何。若無同因。異果不成。無可以迴向故。若無異果。同因無用。又此遮救文亦是結成前難。會釋應知。
答中十偈分三。初文殊二字標告問者。次法常爾下牒問中共許。後如本下八頌正答。初中謂今問者領答故。先呼其名。二牒問共許中二。先想牒。後一切無礙下別牒。前中二。初三字明諸佛共同之事。不待因成故。云法常爾。此不待因成之事。諸佛無異故。云唯一法。別牒中二。先兩句牒前唯一道而得出離。後一頌出離果不異之相。此中言一者。同類之一。非一二之一。餘文易了。
三正答中二。先七頌別明。後一頌總結。前中三。初二頌明異因果之應感。次二頌明同因之果應感。後三頌通辨同異業果。初中前頌明異因感異界。上半因。下半果。後頌明異果應異見。上半能應果。下半所應機。次二中前頌明同因之果非劣所見。後頌明彼因果唯德齊及分階佛境者方覩。後三中二。先一頌半明三因所見剎等異。頌文巧略舉剎攝餘。故但說剎。三因所。謂一感者因行心樂異。二佛共同異業力。三佛地同異果力神威神力即二果力也。後一頌半明由因見剎等異。舉隨機心。攝餘因緣。頌文略故。初後各兩句苦明見異所因。中間兩句明所見果異。前中上二句順釋。下二句反顯。謂由心異故異見異。非佛使然。後一頌總結。云一切剎中見佛種種異者。皆如上說法。如是故。
第十佛境界甚深者。上來九段問答。明文殊一人別問九菩薩。各別文殊一人。此則以總顯於別。別設顯總。總別共成信中觀解也。今此一段問答。明九菩薩共問文殊一人。文殊一人文殊通答九菩薩。此則以別顯總。總復顯別。總別共成信中觀解也。文中三。初明諸菩薩同問文殊者。非上首。無以明佛境。故問之也。二我等下明問答次第。謂九菩薩是總之別。前已各說。文殊是別之總。今次當演。三唯願下正顯問詞。於中二。初總標。後何等下別列。前中云妙辨才者。剖析分明曰辨。稱根合理曰才。說契佛境入玄為妙。如來者如上說。境界者略有二種。一所緣。二分齊。此中通二。准文可知。後別中十一句。一總。謂佛境深廣徹理遍事故。別中一因是佛因非餘分故。二佛所度生佛所緣故。三諸器世間佛所緣故。四緣三世平等境之智故。五理事鎔融無[得-彳]法界法故。六佛知一切眾生言音性相。以一切眾生言音為說法言音。不壞相而無相。唯佛境故。七佛能證智唯佛能知故。八佛能證智證所證如此唯佛所證故。九佛現世照世唯佛事業故。十三世總心佛一念知盡非餘境故。
答中十偈次第答前十一句。初一答前總句上半標理事。二境下半明二境所證。謂佛境界。唯有二種。一理。二事。理是事理。則至近難測故。初句云深也。事是理事。則小分亦無限。次句云量等空也。理事非即故。次句云眾生證入也。理事非離故。末句云入無所入。眾生即如。不待更入故。二答因境界中。有三義。一稱法性。二熾盛脩。三無間順故。無終極。如文可知。三答度境界中。物心樂皆令獲益此非餘境。四答入境界中。佛於眾生及器二種世間。智身潛入密作利益。或現色身顯益於物。五答三世平等知境界中。上半明知用。下半顯知體。六答法境界中。上半明所緣無[得-彳]理事之境。下半彰從能了以得名。七答說境界中。佛了世言音。即相而無相。八答智智境界。謂所智性淨法界非染識智。非妄心境。唯佛能知為眾生說。九上半答之證境界。證謂能證。於中上句明障無不離故。云非業非煩惱也。下句明理無不契。能證智寂故。云無物也。所證相盡故。云無住處也。此能所俱泯。方為佛證也。下半答現境界中。雖能照智寂及所行境泯。即以此能所平等。而現世間。是故常行世間。而無所行。是名現世照世也。十答廣境界中。上半明可知廣。上句能依心廣。下句所依時廣。下半明能知智廣。上句舉疾知。下句委細智。上來初文殊問九菩薩。九菩薩答為別相。後九菩薩問文殊。文殊答為總相。正辨十甚深竟。
第二明明現諸事者。謂前品云。如來之下光照此三千界內四洲大海圍山八相欲色界天等其中所有悉曾明現。是也。此中略顯九種。初一總句法。即是下八種法多類不同故。皆云差別。二業者。一流無流業。二就流中善不善業。或是營為種種生業。三世間者。謂五趣器世間。四身者。謂五趣總根。五根者。謂二十二根及利鈍等。六受生者。謂四姓家。或賢不賢聖非聖等。七持戒果者。人天身及端嚴無缺陋等。八犯戒果者。三途身及缺醜陋等。九國土果者。謂器世間別處種種國界洲郡縣屋宅等。如是種種差別。佛光照故。悉明現會眾觀也。上來明現諸事竟。亦是前品所明光二十六節之初節也。
自下第二明結通中二。初結東方。後南西下結餘九方。此結亦是前品從第二節已志光所照處。此中略舉十數。其量分齊。如阿祇品說。餘文可知。上來滿段。總明第一信中解竟。
淨行品第十一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明名者。梵本云。具折羅波唎戍提。(戍音作輸律反)言具折囉者。所行也。波唎者皆也。遍也。戍提者清淨也。謂由善用心令三業六根於所行三性境皆隨所應成信願行故。云所行皆清淨也。
後釋名者。既由於境用心巧願。令眼等所行皆得清淨。此則所行之清淨。依主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信中之慧解。今明信中三願行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隨何巧願離遏為宗。成諸勝妙功德為趣。亦可成後德用為趣。
四釋文者中。文二。先智首菩薩問舉法微其因。後爾時文殊下文殊菩薩答標德顯其因。前中文有十一段。一無遏三業。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曾道因緣。五善知三科有及三界三世。六善順。七覺三脫七國滿六度四無量心。八得十智力。九世主敬護。十能為饒益。十一於眾尊貴。問此十一段所成功德。在何住中。
答或有唯在佛果。謂第一第三第八。或唯因位。謂第二第四第六。或通因果。謂五七九十一也。就初段中十句。初總。餘別。總云無過失者。謂後不害等九種是也。二別中一常心已非可害。況與諸法平等之性。而相害耶。二三業印機而現。則應無不宜故。無可機毀。三不為諸魔外道破壞。四自力不退他力不能轉。五任運成就故。六念念昇進。七自體離染。八於他不染。九常隨知轉。
第二段堪傳法器德十句中。一生中國有佛法處。二種族尊貴。三崇心三寂之家。四色貌端正。五曾丈夫相諸根無缺。六記憶不忘。七決釋分明。八性行仁和。九處眾無畏。智度云。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智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屈滯。十性自覺悟。厭生死。求涅槃。亦常自劣察不造眾惡。
第三段十慧者。一尊故。二首故。三上極故。四尊極故。五無分限故。六非籌算得故。七非心言到故。八無正偶故。非以校智故。十非口能宣故。十中後六非十大數中量無等數。所以者何。彼十大數有分限故。今此皆是稱法性慧深難表詮約遮顯也。
第四段十種曾道因緣者。一已有習種無倒聞重。梁攝論云。多聞熏習。與阿梨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云。此聞習熏即是有流。而是出廿心種子性故。二有勝欲樂七求大菩提故。三諸所順行皆善巧故。四諸波羅蜜順違境界皆現前故。此所即是有境能生心也。五於前順違境。皆成順道相心中現故。六具信等根故。七曾決釋明故。八會相即性不止而止故。九了性即相不觀而觀故。勝天王云。奢摩他者。一心不亂。毗婆舍那者。如實見法。又如涅槃深密等說。廣如別章。十審細籌量故。此十皆能資道令增長故。俱名力也。
第五段十善巧者。唯義應云於蘊善巧。餘九皆爾。此中有十者。一蘊。二界。三處。四緣起。餘六三界三世也。善巧者。謂於十法。善知其相。然不動實性。謂一一釋名出體。諸門分別。即此體等。如幻不實。若自觀察。若為他說。皆如應是。初由色等。皆有重擔義積聚義。同名為蘊。世間苦說蘊名為藏。物所聚故。二由生長門義。名之為處。謂依諸根境。生心心法故。三由種族義別義持義。故名為界。種族者。如一山中有多銅鐵等族。說為多界。此亦如是。於一身中。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別者六三互望各差別故。持自種類。不相雜故。曾釋三科。如別行章。四由無明緣故行起。行乃至有緣故。生老死起。如是十二。皆從緣起。五由有男女形。因欲愛受身故名為欲。望上地別故名界。六由無男女形別。因色愛受身名為色。望上下地別故名界。七由無根生色形。然以無色界愛。受四蘊身。望下二地別故名界也。八由謝往色心無有體用。名過去。九由當起色心未有體用。名等來。十由色心體用已起未滅。名現在。於此十句。皆明了性相。後鎔融自在名善巧也。
第六段順七覺三脫者。先七覺。後三脫。前中一於可觀諸法自相無相而明記故名念。二觀察二諦了不了法門名釋法。三順善退惡名進。四原法心悅名喜。五身心調暢名猗。六專注所緣名定。七遠離沈掉而平等寂靜名捨。然不同權小順故名為善順。皆是佛果盡無生智四智十智因故。俱名覺分。諸門分別。具如別章。後三脫中。一知一切法實相。所謂畢竟空。二知一切法無相故不受不著。三知一切法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三中後二依初立故。總名為空。若從方便名空等三昧。若從方便及根本名空等解脫門。門即三昧。是趣入解脫之方便故。解脫即是出離。般涅槃即方便淨法界。廣顯如章。
第七段六度四無量。如別章說。
第八段。十力者。一善惡因果各相稱順名是處。翻此名非處。乃至知一切事理稱與不稱皆爾。如智度二十四說。二三世自業各有三世根。或三性心中受三性業根。釋曰。理實業唯二性。論約名種言感三性根。故作是說。或若原不苦原根各等隨自因緣受等。三信等諸根有上中下。或依乘不同。或得果遲速。或宜說廣略。或宜以挫誘等。四積習成性。性即界種種不同。或入道遲速。或受化殊異。或宜讚毀。或起見各殊。或貪等厚薄。五於種種境勝解各異。彼彼境中深忍樂欲故。智度云。知眾生種種解智力者欲名信喜好樂好五欲成。唯識云。信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乃至云。忍謂勝解。六於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知處。七四禪八解脫雜愛見慢名染。不雜名淨。智度云。禪攝一切色界。解脫攝一切定。乃至云禪定解脫即是三昧。此力唯降魔。次第三根力以已去七力同一降故。八一切眾生謝往色心名宿住。此智悉能記憶現前故。九一切眾生未來隨業因緣所有生死悉明了知故。十煩惱流住佛斷無餘。聲聞但能知自流盡。佛則不爾。知自流盡。亦知他盡。如是十力各緣境時。無能勝故名為力。曾顯如別章。
第九段十王敬護文易可知。
第十段十種饒益中。一為依。或名舍。長養善根故。令免一切苦事故。二救亦名護念。脫煩惱故。令得大安穩故。三歸者。令離怖畏故。與作大依處故。四趣者。令至一切智。五炬者。令得曉悟實法故。破一切眾生無明暗故。六明者。令得智光滅癡闇故。示現如來自在故。七照者。令入光明地中故。八導亦名導師。引彼令入真實法故。令得無上出離故。九勝導亦名大導師。此其無破大智慧故。十普導者。今見圓滿法界故。
第十一段。於眾尊貴福知超絕德中十種。一第一者。亦名為首。首有二種。一勝首。即後為勝是也。謂光明功德故。二大首。即後為大是也。謂猶出無二故。第二大者有二種。一上大。即後第七為上也。二無上大。即後第八為無上也。第三勝者。即後第五妙也。謂智自在勝故。第四最勝者。即後第六極妙也。謂離一切煩惱。自在最勝故。第七為上者。即後第九為無等也。謂為一切之上。無與等故。第八為無上者。即後第十為無等等也。謂無與等者互齊等故。曾釋如十地論第三卷首。於前開後。以後釋前。此約在家菩薩。以悲願力。於人天中。受攝根果自體功德勝也。若依佛果治說。如來功德海滿。更無所少。故稱第一。此亦總句。大者體包法界故。勝者自利圓滿故。最勝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煩惱障盡故。極妙者所知障盡故。上者望下無及故。無上者望上更無故。無等者望下無倚故。無等等者。望倚皆是無等者故。上來總明舉果徵因竟。第二文殊答中二。初歎問成益。後佛子若諸下正答。前中二。初明歎問。謂所問益廣故曰善哉。後汝今下明成益。於中二。初明能成益心。後哀愍下明所成益境及結問。前中云饒益者利益也。安隱者安樂也。多所者顯廣也。故佛論第七有五釋。一令順善因名利益。令得樂果名安樂。二令離惡為利益。令攝善為安樂。三伏眾生苦名利益。與眾生樂名安樂。四令得此世益名利益。今得他世樂名安樂。五令得世間益名利益。今得出世樂名安樂。後明所益境中。利樂滿字唯配可知。
後正益中二。初總答。後於諸下別顯。前中亦二。初答。問云何得。故云若諸菩薩善用其心此顯能順因也。後答無過失三等業十一段德是所成果故。云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此所成果。皆從大智已相不求三有願成故名勝也。皆從大悲為眾生願所成故名妙也。亦可前妙後勝。
後別顯中二。先標所成果德。後佛子云何下顯能成因行。前問中盡舉果後因令此答。亦標果顯因爾。前中十句。一於諸佛法心無[得-彳]者。是前問中十慧德。二住三世佛道者。是前順七覺三脫德。三隨眾生住等者。應云眾生隨住恒不捨離。是前十王教養德。四如諸法相等者。是前於蘊等十善巧德。五斷一切惡者。是前無過失等十種三業德。六具足眾善者。此有二種。一是前六度四無量。二是為一切眾生中第一等。於眾尊重福智超絕德。七當如普賢等者。是前生處具足等十種堪傳法器德。八一切行願具足等者。是前因力等十種具道因緣德。九於一切法自在等者。是前十力德決釋無礙故。十為眾生。第二導師者。是前於一切眾生中為依等十種饒益德。下賢首品中說勝功德。只是廣說此爾。
後顯能成因行中三。初總徵成德之用心。二佛子菩薩下別顯用心之行相。三佛子若諸下總結用心及所成德。初總徵者將欲別顯故。
二別顯用心行相中二。先通斷簡諸願四句。後總科別釋。前中三。初通顯三事六法。二別明三事。三以初後二事相對辨例。初中諸願每有四句三事六法。三事者。謂初句是願所依事。次句是願可為境。後二句是願所為境。得成益。此中願是希望善欲為性。若發語言則兼善色等為性。若通心語加行。則根及尋伺。共為其性。六法者。謂初事中有二種。一者內。謂菩薩自身根識等。二者外。謂他身。或依果。或資具等。經云菩薩等故。在家等故。次事亦二種。一能發願者。二所願眾生。經云當願故。眾生故。後事亦二種。一者自益。由此諸願成前諸德故。二者他益。由此發願願眾生故。此中願即是行成迴向故。一一曾成所行清淨善業行故。經云知家性空等故。此後二句。或有前句是因後句是果。如云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等。或有二具是因。如云巧何師長習行善法等。或有二俱佛果。如云永離煩惱究竟寂滅等。成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娛了技非實等。或有三四共成一句。如云演說種種無乖諍法等。
第二別明三事中。初願所依何。二標願所為境。三願所為境得利樂。初願所依事中。略據十二門料簡。一三性。二三業三十八界。四依正。五情非情。六內外身。七內外受。八內外心。九內外法。十六度非六度。十一三學非三學。十二三寂非三寂。初三性智如孝事父母等善性。背恩無慚等是不善性。菩薩在家等是無記性。其中或有通二三性者。如理思之。二三業者。謂上昇樓閣等是身業。論義說法等是語業。敬心觀佛等是意業。其中或有通身語。身心。心語。身語心等。並准思釋。三十八界者。謂見昇高路等是。初三界技樂集會等是。二三界洗滌形穢等是。三三界得義食等是。四三界洗浴身體等是。五三界敬心觀佛等是。六三界餘類。應知。四依正者。謂山林河池等是依也。端坐結加等是正也。入堂宇昇樓閣等亦依亦正。修定修觀俱非依正。或是正攝意業順故。餘准可知。自下情非情等。諸門分別。隨所應釋。二標願所為境者。此中二願。該盡法界一切有情。不同獲小小教。不顯普使有情成佛願故。大乘權教願他成佛。五種性中一性半故。三願所為境得利樂者。由此菩薩依種種事願他成種種德故。自獲如前所說功德。今略舉十種。願他成德。自成勝德。用相屬當。謂願他不行一切不善之法。及得堅固身心無屈等。自得無過失等十種三業及斷一切惡等德。二願他皆如普賢端正第一等。自得生處具足等十種德。及尚如普賢色像第一德。三願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等。自得十慧德。及於諸佛法心無所礙德。四願他具足成滿一切善法等。自得因力等十種德。及一劫行願皆具足德。五願他具諸方便得最勝法等。自得於蘊處界等十種善巧德。及如諸法相悉善通達德。六願他能行佛道向無餘法等。自得七覺三脫德及於一切自法在德。七願他勤脩諸行趣佛菩提等。自得六度四無量德及具足眾善德。八願他所作皆辨具諸佛法等。自得十力德及於一切法自在德。九願他善事於佛。一切護養等。自得十王護養德及隨眾生住恒不捨德。十願他同佛出家。救護一切等。自得為眾生依等十饒益德及為眾生第二導師德。喜相如是。若細分別。一一願成一切德。一一德一切願所成。以此菩薩心口起願時。不住事。不住願。不住自。不住他。不住自行果。不住他行果。是名菩薩善用其心。一切諸願。同此一性。是故一願即一切願。一切諸願即是一願。以如是因。成如是果。因既一多無[得-彳]。果亦多一鎔融。
第三以初後二事相對辨例。且依三性相對。有二十四例。一以修善順對修善。如自詣大小師願他巧事師長習行善法等。二以順善對得果。如自歸法願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等。三以修善對修善得果。如自受和上教願他入無生智到無依處等。四以修善對惡行。如乞食不得恭敬願他不行一切不善法等。五以修善對離惡果。如乞食見鉢空願他心清淨空無煩惱等。六以修善對離惡行果。如乞食得麤澁願他心無染著絕世貪愛等。七以修善對修善離惡果。如入里乞食願他入深法界心無障礙等。八以修善對離惡行得善果。如右繞塔願他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等。九以離惡行對離惡行。十以離惡行對離惡果。十一以離惡行對離惡行惡果。十二以離惡行對修善行。十三以離惡行對善果。十四以離惡行對修善得果。十五以離惡行對離惡行得善果。十六以離惡行對修善離惡果。十七以無記行對修善。十八以無記對善果。十九以無記對修善得果。二十以無記對離惡行。二十一以無記對離惡果。二十二以無記對離惡行惡果。二十三以無記對修善離惡果。二十四以無記對離惡行得善果。上來且約自修善行等。略此屬當。未顯見聞他修善等發願。若廣分別。如迴向品等說。其約離不善行及行無記法。亦未辨見他。略舉其例。未配經文。或有或無。要者思惟。恐繁不載。經標一百四十一願者。非菩薩弘願只有若干務。示體或令准為之爾。上來總明先通料簡諸願四句竟。
第二總科別釋者。就此一百四十一願。長科為十段。一從初至在厄難。明在家時願。二捨居家下。明出家受戒時願。三若入堂宇下。明坐起裴束時願。四手執揚枝下。明揩洗身口等時願。五手執錫杖下。明為乞食路行時願。六若見眾會下。明在路見何物時願。七見嚴餝人下。明路見人物時願。八若見城郭下。明入城乞食時。願九若入水下。明洗浴修行時願。十若洗足下。明眠覺時願。
就初段中。有十一願。初中家是拘繫迫迮之義。類身如家故。以自居家迫迮。願他觀身性空。離於逼迫。二以己事親。願他修事佛因。得一切世主等守護供養果。三以己愛見悲。願他得無緣慈。四以己得欲適悅。願他除欲得安。五聲色所成非實即是以法自誤。六初地永害分別欲貪及十六心已。各隨地害俱生現起。七達偽即真。八正法如樓。令見普徹。九於我若愛。於所則著。不能行施。亦不稱理。准梵本。應釋云。捨己物。離於我所。謂己及物是我我所。俱不可得。故云悉捨。其愛字有作受者謬也。十智眾聚緣成則捨聚見成佛智也。十一以自在厄。願他得解脫身意。
第二段中有十五願。一願他捨三界惑家。故云心解脫。二以已入和合地。願他說無諍一味法。三以己近善友。願他同己。四以己求所求願達故。願他心不退得達。五以己出俗入道。願他修善離苦。六鬚髮姿飾是貪愛。今剃落如斷惑證寂。七自著不正色衣。意為不生染著故。願他行無染行得無果。八以己凡身自為出家。願他同佛為眾生故出家。九以己歸佛為弟子。願他為佛真子發大心。繼佛種。梵本云。勃陀防捨寫阿弩彼猘駄耶。(防音浮望反捨音作啇反寫音作相我反猘音昌曳反耶音作余何反)勃陀云覺。謂能覺者。舊云佛略也。防捨寫云種也。阿弩不也。彼猘駄耶者斷也。譯家翻不斷。為紹隆爾。十以己歸教理法。願他得深廣智。證教所詮。十一以己歸和合眾。願他以法御眾便無乖礙。十二准優婆塞戒經云。受菩薩戒。先應遍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則五戒六事五百戒。此云受學戒者。是其三戒。以己心作。願他亦然。善學作持也。不作止持也。十三由前受三戒時。有闍梨和上故。次明此以己受二軌範師教。願他亦具二相似益。十四以己依於和上生智故。翻此願他得無依無生智。和上此云近讀。亦曰親教。具釋如音義中。十五以己具前諸戒為方便。今後受菩薩最勝戒。是教願他亦得二相似益。
第三段有十三願。一以己入堂止住。願他安住大寂室三昧。心無教動。二以己將修止觀先敷座故。願他善行華開真實果相現前。三以己正身坐。願他得無著正體智坐佛座。四以己降魔。願他慈善根圓不為魔動。五以己修止。願他永心息煩惱。六以己修觀。願他得稱實見法。七願他於有為法捨堅固見。八願他離住縛。不為住動。九以己移步。願他移出生死。十下衣蓋形醜有慚愧故。願他以慚等善根為衣。遮諸不善。十一以己結束衣。願他修忍進。防護諸善不令散。十二以己著上衣。願他波羅蜜善根圓滿。十三以己著三衣中第一衣。願他預覺位。
第四段有七願。一楊枝為治口齒之物。願他得治惑永淨之法。二嚼楊枝則口淨齒堅以嚼食。願他調惑令心淨。三便利為穢不可不棄。煩惱為穢願他除滅。四水為洗穢之用事說須就。法為除妄之要故速趣求。五以己除穢。願他惑永柔淨。六以己洗手。願他得信手受持佛。七以淨面門。願他淨戒之法門。
第五段有十二願。一執錫入摶食會得充虗實腹。願他為諸施大會示眾實道。二持品受供。願他得佛果諸器為應供尊。三發步趣向人所行路前有所依。願他履佛因行證無依法界。四以己在道。願他履信等五位是佛因路無餘法者。梵本云。煩惱無餘五行道路願他心遊出離真如。六七八九並可知。十願他離六塵坌。十一悲如水柔而濟故朽潤心。十二險道有二種。一路險賊處。二地狹山阻。此二行險惡行住不正法。以己見險依果。願他住平等理。不作罪難險因。梵本云。遠離眾惡安住諸法界。
第六段有十九願。一見眾人。多人名眾苦和合義。是故見眾即是見甚深法。眾是緣成。成即無成故。願他說如此法也。二見大柱有荷重之能。翻此願他離我能之使忿恨永息。梵云薩擔婆(去聲輕呼)此云樹也。薩擔婆(入聲重呼)此云柱也。由茲二物呼召聲濫。古今譯異。三叢林有二義。一由兩物呼聲相近故。從近為願。偈呼叢林。梵云摩曩呼敬禮梵云磨擦娜。二由叢林人見皆瞻仰。願他具眾。梵云摩曩呼數禮梵云縻捺娜。二由叢林人見皆瞻仰。願他具眾德如林。見者悉瞻禮也。四五可知。六樹葉密盛暑月蔭人得清涼。以己所見。願他禪定樂解脫樂。七以己見華開。願他得現通說法等方便開曉眾生。八九可知。然九中道字。梵本云菩提可翻為果。十見大河。預法流者。證具分法性水。預聖行流。真至果智所證性海。或境智一如冥同果智。豈不權小所證法流展轉方入果海。若非大河。便同小水。不能直入大海。展轉諸流皆亦入海故。十一波澤但是當處福水。不同河海等諸流和雜故。十二池沼者。得近穿鑿引水充盈。此可同於巧思穿鑿淺深尋伺使辨說圓滿。十三見波更相尋取水究竟。此可同於得無斷辨具演諸法。十四涌泉不待方便翻顯方便。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普可解。然清流可以洗身垢。愛欲法如水。願他以善欲法水遣心惑垢。林名無憂。西域號為河叔迦。此方雖無類困。可園苑內有華果。可知。
第七段有二十四願。一二三四五可知。六願獲根本智。滅眾苦根本。智有二種。一正體無分別智。望加行後得。名為根本。二本覺智。與始覺為本故名根本。獲者得也。得正體根本智。斷惑滅苦。雖通見脩諸地皆有。然二處最顯。謂見道及無間道。雖有流善法行苦所隨解脫道。同一剎那。不足為別。約見道說。獲根本智。滅眾苦者。眾苦不過三八。由得此智。斷惡道業無明故。三塗苦滅。生老病苦亦隨喪滅。由斷此惑。不造十不善業。故無怨憎來會。由斷分別欲貪故。無求不得及愛別離。從此唯有怨及取蘊。至無間道。得金剛心根本智。斷彼二苦。雖有流善法此時猶在。己被勝智照同法性。於解脫道。不得釋滅。三苦八苦。相配准知。得本覺根本智斷滅苦者。此唯解脫道證理之時。始本冥合。乃名獲得本覺根本。從此永無死及蘊。雖斷惑理證立二道名。然同一剎那。獲智亦爾。是故無間頓斷見脩二障種時。即是解脫道時斷也。七願他入真實慧。永無病惱者。此有二種。一約入真見道之慧。斷病之苦惱及煩惱病。謂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是分別起。亦為身病遠因。於歡喜地真見道中。一剎那斷。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後有。二約金剛心慧。頓斷一切諸煩惱病及習氣隨眠。證極圓滿真實勝義。諸惑永亡故。八大乖違故身病。願他知乖違體空寂故得離。九願他信佛菩薩端正。從忍或信。是深忍欲樂。此忍是法。名為真實端正之因也。十願他不樂不忍。十一准梵本。願他常念諸佛菩薩恩德。十二准梵本。願於有怨處。不加其報。十三沙門此云止息。今願他於止息不調不靜中得第一。謂大般涅槃。十四十五十六並可知。十七見他善甲。願他行被甲精進。准梵本中。亦有加行不怯弱二種故。下句趣字。梵本是勇求之言。無師者。梵本云自然。即是佛之異稱。謂願眾生勇猛求佛果。如著甲入陣而求功賞。十八鎧杖不祥之器。以己不見佛他不為。十九可解。二十正命為正業以活命故。邪業活命有五種。一誰現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令他畏敬。五為他說法。行此五事。皆為利養。墮於邪命。今此第三句通願他離。第四句但攝初四。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並可知。然長者以年耆。諸事長於人故。能明斷也。第八段有二十三願。一城郭防難牢固身命。是故願他得非四相所遷之身非勝智令屈之心。二王之所都。多有勝福。慧人聚集喜樂故。願他與具勝功德者共會。恒得法樂。或能巧集諸善根。身心適悅。三見處林宴坐幽捿可讚。願他成佛。居閑寂法林。人天歎仰。四五可知。六未入其家。則諸家差別。入一家已。則唯一無多故。願他入一佛乘。會三無別。與三世佛所說無異。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並可知。十三見有依自法力崇賢人重善法耻不造惡者。即願眾生還爾。藏隱守護眼等諸根。不令放逸。如藏護猫不令殺鼠。亦如以衣藏護男女形醜。十四以己見無慚不仁者。願他行無緣慈以救物。十五自於義食希望得遂願。願他於佛果希望滿遂。更無所欲。十六以己在間愛味故。翻此願他得無生等禪悅之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二十三並可知。然諸願他句。初三通因果。後四唯佛果入佛者於大菩提。智證究竟故。梵本云遍了佛智。
第九段有十四願。一以水性平等而能潛入故。願他通達佛智所知之境。謂知過未事同現在。梵本入一切智智。二以己洗身。願他身光心光身淨心淨。三准梵本。初句云殟瑟南。此云凡所受熱。今云盛暑炎毒者。乃唯互熱時下滿句。應云離煩惱熱永盡無餘。四中第三句菩提。第四句涅槃。五順文誦及持在心故。願他順佛說。得總持。六七八九十。並可知。十一以己右繞。願他所行無逆者。梵云鐸乞尼。此翻為右。右是順義故。離世間品云。攝右足不違一切佛所說故。普曜第二云。菩薩便從兜術降靈。趣於右脇。菩薩所以處於右者。所行無逆故。十二再三鄭重故。願他勤求。十三十四可知。
第十段有三願。一二可知。三云周顧十方者。謂願他成一切智示八相。生時周顧十方。攝我獨尊顯無與等。上來初通料簡諸願四句。後總科別釋。總明第二。別顯用心行相竟。
第三總結用心能成勝德中二。初結前用心。可知。後則獲下彰其勝能。於中二。初彰感果勝。則前問中一百一十句及答中十句是也。
後一切世間下彰歎勝。於中有二。初世間眾不能動。略舉七類。後及以下出世眾不能動。略標二類。言不動者。有其二義。一正修願時。彼世出世眾歎成壞而不能。所以者何。心專注故。不住相故。以心轉事。非事轉心故。二此願善根感果決定。如不動業。不動果非餘善不善等諸猛利業能引故。上來有三。一總徵成德之用心。二別顯用心之行相。三總結用心之勝能。總明第二能成因行竟。上來有二。一先標所成果德。後顯能成因行。總明別顯了。上來有二。初總答。後別顯。總明正答了。上來二初難問。後正答。總明文殊答了。上來二先智首問。後文殊答。總明第四釋文了。上來四。一釋名。二來意。三宗趣。四釋文。總明淨行品了。
賢首品第十二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賢善也首勝也。謂性善德勝故曰賢首。此則賢之首故。有財釋也。賢首菩薩說此品故。名賢首品。此則賢首之品。亦依主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信中願行。今明信中德業。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信德用為宗。為後成位為趣。
四釋文者。夫科此品。總為四分。一經家敘述文殊前說分。二我今已為下文殊勸說分。三爾時賢首菩薩下依勸演暢分。四時賢下顯實證成分。
就初結前已說。謂別品中。明由善用心使六根三業於所行境悉得清淨無濁無亂。後欲顯下起後宣陳。謂欲令賢首說信滿菩提心功德大用。故說偈也。
第二勸說分中一頌分二。謂前半結前品已說所行清淨。准亦應云說行及德。但偈最略故。後半正勸說前品修行所成勝德之用。
第三依勸演暢中二。初經家述其說人可知。後善哉下正顯偈詞。於中。總即三百五十七頌半。曲科為七分。一歎廣說略。二菩薩發意下略辨行相。三信為道元下略示勝能。四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五或有剎土下無方大用。六一切如來下喻況玄旨。七第一智慧下校量勸持。
就初分中四頌分二。初一頌總標德廣難量。於中少說。初句歎問歎聽。次一句明德廣。次一句少說。末句喻顯。後三煩別辨難量難說。於中。初兩頌重顯前德廣。次半頌重顯前小說。後半頌別顯前喻。就初兩頌中二。初一頌半明所量德廣故顯量德難量。後半頌明能量人大故顯德難量。就前所量德廣中。初一頌明初心少時少行德已難量。後半頌明多時具多行位。比況前少以顯難量。後舉能量人大中。謂一切凡夫二乘及諸菩薩。於此難量。不足為廣。一佛二佛乃至多佛。不能稱量。亦或非廣。今舉十方一切如來共說不盡。此則因當難量之極也。二次半頌明說少分中。上句明初發心之廣德。五句顯彼難量故說少分。三末後半頌。明廣前喻況。文顯可知。問此中發心與初住及發心品說何別。
答總是其一。但所望異。謂此中望前是住終發心。即起信論三種發心中。名信成就發心也。初住發心即全是。此後名為初發心住。亦是約位顯其心故。發心品說。約心行相寬廣。舉喻況德。問十信之初豈無發心耶。
答雖有發心。非正發也。所以者何。如輕毛故。仁王經等名信根故。問既是初。何德具後一切行位。
答法性行故。廣如懸談第七門說。問據法性。相収卷舒可爾。約人修行。豈十千劫即得然耶。
答人無別體。攬法以成。法既鎔融。故人亦無礙。十千之與一念。一念之與多劫。於此亦無定限可得。時無別體。依色心立。色心既從性而無礙故。念聲亦隨理而融通。如下善財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並斯人異。
第二略辨行相分中。五頌分二。初半頌總標。餘文別顯。標中三。一發菩提心。二發心因。三發心緣。菩提者佛果大智所證法界也。發意求者。於彼法界創起。必定當得心故。因緣有多種。或云自性住為因。習所成為緣。或云二性為因。善友及見聞等種種境界為緣。今此不爾。如後當知。若廣顯因緣。如菩提心章。
後別顯者。此中因緣各有多種。初半頌淨信為因三寶為緣。次五句四字大悲大智共為因緣。於中悲因智緣。總八法。五反顯三順釋。亦可前五智緣。後三悲因。五謂不求五欲王位則利自安安名稱。三謂滅苦利樂嚴土。嚴土為安生故悲門攝。次三字半頌智為因。佛法法界為緣。敬養持法求證皆智故。次一頌信知為因。三寶為緣。前據唯信。次約唯知。後據信知。次一頌信為因。佛法菩薩行法界為緣。上來因緣深重尅實。因有三種。謂信悲智也。緣有十三。謂三寶八法法界菩薩行。於中異凡小等。如理應思。
第三略示勝能分中。七頌分三。初兩句總標。次五頌半別釋。後一頌總結。初中有兩門四義。道謂菩薩萬行。元者首也。由信為首萬行隨起。梵本云布。曾凡(蒲含)伽摩。此云導首。俗云行顯是也。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者。准梵本。母有三義。一能生。二守護。三長養故。梵經云。母所生者。守護長養一切功德。此信於功德為母亦然。
次別釋中有二十一種勝能。謂初半頌有三義。上句兩義。一能斷疑。二度愛流。梵本愛字亦是病義。謂喻貪惑智。下句一義。謂能示涅槃對二乘涅槃故。云無上道。道即果也。故梵本云。憩忙布囉寫。此云安隱城。謂大涅槃城。即果也。從此異已下二十句。每一句為一勝能。初明信體無偈今心王淨。二信於諦寶故。滅慢於眾生及三寶。三七聖財中信為其首。由信修善生德故。後名藏。即十藏中信藏是也。四修諸正行由信受行。五由信於施福而能放。六由信佛法不思議故方能趣入。智度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慧能度故。七由信知波羅蜜增長。彼所修德八萬行成就。由信為根故到佛地。九於五根中信為其首。解因順習得明利故。十五力之中信亦為首。餘如根說。十一於所對治信妄倒無體。於能治道。信與所證。體非即離。如是斷惑。如是證理。此即皆由信為本也。十二佛為究竟歸故。專向由信。十三信唯識理故不著境界由信。十四信生死為險難無安隱故。離難由信。十五信佛十力。不受四誑故。超天魔路。於見修道。各隨對治故。超煩惱魔。於等覺位。捨有流善法及變易根故。無死蘊魔。路者是彼行處故。十六解脫即是出離涅槃。道是其因。由信生慧。慧是了由之體故云示現。十七信佛無礙境界之德。成金剛種。十八由信佛菩提。修菩提行。外增上果。由內行成。內行既由信能生長故。依果亦同。內行生長。十九由信藏喜常能觀察理事。理事二無礙相故。得佛智漸漸增益。二十有二義。一者一切諸佛皆由信為根本成佛出現。二者由所應機信根熟故佛方出現。
三總結中二。初半頌法說。謂資粮等五位行中。此信行終即住初心。資粮位攝故。於行位次第之中。信在最初。為後之本。本故勝也。若無此初。後皆不有。故云最也。十信已上。於無礙境界。信不為難。在具縛地。即能信向故難得也。後半頌喻況。世間中者。言總意別也。雖言世間。意在人間。摩尼難得。唯輪王現。方有此寶故。喻行難得。准梵本中。此頌更有一句。云如鷄菩梨師子王。亦如摩尼世難得。釋曰鷄菩梨者。謂但有師子頂上毛卷如旋華華形者。則已難得。況後是王者。倍更希有也。第四所具行位分中五十頌半分三。初明所具行。二若為諸佛下明所具位。三菩薩勤修下結歎功德。初中八頌半分二。先四頌半明德。三寶以成諸行。後四頌明依信展轉以成諸行。前中初二頌信佛故成學戒行。於中。前一通辨學戒能具一切德。後一別顯戒與學處成德各各異。然學處之名有二種。一通。二別。通謂戒定慧三俱得攝學。別即唯局持戒方便。謂先習學。解持犯相。名為修學。依解起行。名為持戒故。此以地喻學處。以本顯持戒。解行同異。猶墨路鑛道爾。次一頌明信佛故成供養行。次一頌信法故成求法無厭行。次半頌明信僧故成不退行。後依信展轉成行中。四頌。一成根力堅明行。二遠惡近善行。三廣大善因行。四勝解依護行。皆具二種故。成八行可知。
第二明所具位中。三十九頌分四。初三頌明十住位。謂發心是初住名也。對修等是治地修行。二住生如來家。是生貴住。善巧方便是方便具足住。信樂心淨是正心住。增上是不退住。最勝心是後三住。准釋可知。二若得增上下二頌半明十行位。波羅蜜是十行總名。摩訶衍是異二乘行。則初二行。収法供養是順理行。則次二行。攝念佛心不動及常見佛准一是定慧行。則屬後六行位攝。釋相可知。三若常觀見下三頌明十迴向位。謂佛體常住及法永不滅。是如相及法界無量等。辨才演法等是救護眾生離眾生相等。前五迴向慈愍等是等心隨順眾生迴向。堅固大悲是第六隨順堅固善根迴向。以普悲廣施故也。四若得堅固下三十頌半明十地位。初半頌是初地。謂深法是所證真如。愛樂是極喜異名。二次半頌是離垢地。以離犯戒有為過故。三次一頌離慢等。是三四兩地。以三地中於禪不著故無慢。又以求法不懈故亦名離慢。第四地得出世間道品故。云無放逸。然不捨攝生故。云兼利四。次一頌明五地位。謂雙觀真俗故。雖得出世處生死。而無疲厭。既於真俗互違之境。難令能令餘地不過故。云勇徤無能勝。便釋地名。又莊嚴論第十三云。菩薩化眾生有二難。一勤化心無惱。二生不從化心無惱。此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也。五次二頌明第六地無住悲智現前。謂神通攝物故。知十二緣生眾生行故。六次一頌半明第七地。謂初一明有中殊勝行。後半明空中方便智。准釋可知。七若具最勝下三頌明第八地。略辨五義。一道勝。謂無功用道故。云勇猛無上。二力勝。謂智力摧魔。三蘊勝。謂超四魔境。佛地論第一云。煩惱魔者。一百二十八煩惱并隨煩惱。蘊魔者。謂五取蘊。死魔者。謂有流內法諸無常相。天魔者。謂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名說為魔。既超天魔。既不為此四魔所動故。云不退也。四行勝。謂得無生忍。五因勝。謂此位正當大授記處故。次以有兩頌。明第九地。謂此地菩薩為大法師。略有四義。一諸佛加持名佛現前。二解了諸佛深密法。三為佛憶念增長慧力。四以德嚴身為眾說法。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頌。明第十地位分五。初八頌明三業殊勝德。於中初三頌明身相殊勝。次二頌半明身業大用。次一頌半明語業益生。次一頌意業殊勝。謂智導三業故。二若以智慧下四頌明三業廣大。即三輪攝化。初一頌身業。次一頌語業。次二頌意利可知。三若智煩惱下二頌明得結法位。四若得十地下三頌明三昧分文盡分受位分。並可知。五若蒙下二頌明大用難剛也。
第三結歎其德中。三頌分三。初二頌法說。次三句喻顯。後一句法合。初中三。初一頌結前具諸行。次二句出因。後二句結前具諸位。初具行中。初二句明利他悲願悉已成就。故云無不果菩薩行海。悲願為首故。偏舉爾。後二句顯利他成就之行相。謂此菩薩但成就不空三業即是度生悲願果遂故。云見身聞名聞說法供養等。無不獲益。次二句出因者。釋此菩薩具一切行位所由也。上句標人。謂具諸行位故。名大士等。於此行位。相即在等。無礙自在。名威神力。下句釋義。謂彼大士。所以具諸行位無礙自在者。以得法性緣起之智根名法。眼照即理之行位故常也。無有一行一位不具一切故。全無缺減也。此兩句准義。令迴文於後。後二句結前具諸位。上句標位。十善妙行者。謂舉十地行行位等前諸行之位。諸道者。謂資粮加行等。下句難勝。謂此諸位出諸行寶故。次喻顯中。初句喻大士。次句喻威神。後句喻常全二義。後一句法合可知。
第五無方大用分中。二百三頌分十。並顯三昧業用。一海印三昧門。二嚴淨下華嚴三昧門。三一微塵下帝網三昧門。四若歎下現供三昧門。五菩薩位在下現法三昧門。六有妙三昧下攝生三昧門。七菩薩種種下同世三昧門。八有勝三昧下毛光三昧門。九有勝三昧能出下主伴三昧門。十有勝三昧名方網下寂用三昧門。此之十門。初門依體起用。末後明用不異體中門。並顯妙用自在。
初中有六頌分二。前五正明業用。後一結用所依。前中初一頌明現佛說法。二次一明體用自在。於中四義。一無思念分別。二無動佛功用。三一念遍十方。四方便多門。故攝無量不益。名化群生。日喻四義。准法應知。三次一應現八相。謂前云無量方便者。略示八相也。四次一現三乘攝化。五次一現雜相應機。後一結用歸本。於中初二句總結所現諸類廣多不可具說。後二句結歸。其定海印者。從喻名也。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大集經第十四云。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為印。菩薩亦爾。得大海印三昧故。分明見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門曾得慧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眾生心行所趣。釋曰。彼經但說定中心現眾生心行宜化不用。今此略舉十種。謂一現佛。二說法。三現通。四現舍利。五成小果。六現多劫。七眾生形貌。八現心樂。九行業。十音聲。
第二華嚴三昧中二頌半分二。初二明業用。後半結歸所依。前中略辨行用。有七種。一嚴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行。四度生行。五智慧行。六說法行。七十度行。後半中上句一切自在者。總結多門所成之行無礙成就。下句結歸本者。萬行如華。以嚴十身故。結行歸之。
第三帝網三昧中。四頌分二。初三頌半明定業用。後半頌明定用所因。前中二。初三句明定心境一多無礙。後兩頌三句明定境一現一切。前中二。初二句明一即一切。謂以三昧等力。入一塵定。即成一切塵定。後一句明一切即一。謂前一即一切時。不壞不一故。云亦不增。後明定境一塵現多剎中二。初明於一塵現多剎。後半頌類通一切塵中現剎。前中二。初七句法說。後二句喻顯。前中二。初一句總標現剎。後六句明所現剎差別之狀。略顯十種五對。一佛有無。二染淨。三大小。四成壞。五正傍。後喻顯中。緣成似有。實則非有。故如焰也。諸塵互現各各一切。復不雜亂。布列成位。曾無障礙故。如帝網也。後類通中。如定一塵現剎既爾。餘一切亦爾。後所因中三。初三昧力者。此得標中。二解脫力者。謂不思解脫力。現此業用。如下文不思議法品說。於一塵中現三世佛剎等。三神通力者。謂約通自在。並如下說。
第四現供三昧中。一十八頌分三。初一頌通標。次十六頌供一切標意入別顯。後一頌通結。初中二。前半頌通定。後半頌明遍供一切皆供依可解。次別顯者。欲彰定力殊勝。但就一手供一佛。即明爾所多供。於中。初五明手內出供。前三色。後二聲。後十一頌明手光現供。後通結中四。一結略顯廣。上來是略廣有難思。二結廣供方供一佛。三供一切佛亦爾。四結用所用可知。
第五現法三昧中。八頌分四。初一頌總標多門。二次五頌別顯多門。略有二十種法門。攝化眾生。三次一頌顯多所用。四後一頌結用難測。第六攝生三昧者。四攝攝生也。於中。十六頌分二。初一頌總標名用。後十五頌別顯業用。就別顯中分四。初四頌明布施攝。於中。初二是令身安樂攝。後二是令悅自心喜攝。二次二頌明愛結攝。大品云。為眾生說六波羅蜜是愛語攝故。種種梵音者。謂八種梵音。或六十種。義如別章。三次四頌明同事攝。於中。初二頌正顯得事作親識八法共同。後二頌明攝義。謂既與有緣故。以出家攝彼令明解說。四次五頌明利行攝。於中。初一頌總辨。謂十行是。佛十度也。大人法佛所行諸佛等。謂菩薩二乘。或世五通等。次二頌示過患攝。於中。前頌顯為長壽眾生煩惱輕而著樂者。示四相令厭。後頌顯為煩惱重者現四相令厭。後二頌示佛功德令樂求。於中。前頌略舉三攝生。後頌總以三輪。通結攝生。
第七得世三昧中。十八頌分二。初一頌總標示。後十七頌別顯大用。於中分三。初六明身得世間利眾生。一備眾藝。次一為主為救。次一外器資具。次一亦巧利物。次二得仙苦行。二次六頌明身得外道轉彼邪徒。初五別辨。後一總結。三後五頌明語業大用。於中。初一總辨。次三別顯。於中。初云或邊呪語者。梵本云。達邏鼻荼曼達羅鉢底[鞥-合+(白-日+田)]。言達羅鼻荼者。是南印度中邊國名也。此云銷融。曼達邏者呪也。鉢底[鞥-合+(白-日+田)]者句也。謂其國人稟性純質。凡所出言。皆成神呪。若隣國侵害。不用兵杖。但以言破之。彼即喪滅。故曰銷融呪句國也。或云唯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呪句。餘不得也。次頌中云善破於他者。謂以因修比量真能破。破彼無因論等。今信因果非外所動者。謂以真能立。立因果。此量不為他動故。末頌結意。謂一心說法。名為三昧。亦是依定起用爾。
第八毛光三昧中九十頌分三。初八十一頌顯光業用二如其本行下七頌釋外疑。三若有下一頌明聞光益。初辨光業中。有八十一頌分二。初八十頌別明一毛光用。後一頌類通一切毛孔光用。前中二。初七十九頌明四十五門光用。後一頌結略影廣及光所依。就前四十五門中。一一各有四義。一標光。二名辨光用。三出光因。四結光果。類例相從。科為十三段。一初一光救度。二有一光明現佛法僧行塔形像等。有三一光照用。二三中出因並可知。四濟度光下二光明救生用。兩光因中。各有二義。一事法因。二法因可知。五歡喜光下二光是愛戀三寶以益生。初中因內。一造像令見者喜。二歎佛令聞者喜。後光明用中。一令樂三寶為因。當在佛無[得-彳]忍為果行。六福聚光下四。明福智成就。一施無福。二具四無多解智說法正解喜法善說法義無虧減者梵本云種種宣揚法句義無[得-彳]慧令照見理自在即是無[得-彳]也。四得總持。即由於法持者敬護故。七能捨光下七光辨六度或光中用及因各有二義。一持淨戒。二發道心。慧光中二。初法慧令悟法。二佛慧令用見佛。餘可知。八無畏光下二光慰眾生用。一怖者施安。二疾者令愈。九見佛光下五光顯見佛樂法妙音說法聞三學勝法用。一令見佛。西域道俗有親識。或餘眾生臨修之者。即延尊像。安置其前。隨取一物。或繒或線。懸佛手指。令病者手執一頭。一心專注。作隨佛真起如起如是為之。豈直利益亡者。亦自當得此見佛光矣。二令樂正法。三令聞佛音。四施甘露法令捨施逸脩功德。五令聞三學最勝法。十寶嚴光下八光。辨令得寶藏供佛等用。一無盡寶藏。二香嚴益物。三寶幢等多種名雜。四令地平嚴塔等。五興香雲雨香水灑塔等。六施嚴身具。七施珍饌。八無盡財施三寶及貧乏。十一眼淨光下六光。顯六根清淨用。各一頌可知。十二色淨光下六光。辨六塵用。於法淨光中。初一頌標名及用。後一頌因結成。餘並可知。上來別明四十五行光用竟。自下一頌明結略顯廣及光所依。謂前所說廣中少許。具說則有無量恒沙。其中一一業用各別。並是菩薩一毛孔出。上來明一毛孔光用訖。自下一頌類通一切毛光用。謂一毛孔光用。既有無量恒沙數等。餘一切毛孔光用。一一皆爾。上來總明第二光業用竟。
第三釋外疑者。謂恐外人聞上所說光用中云。此光覺悟一切眾生。而生疑云。此菩薩。悲一放光無時處之限。何故現今眾生不得見耶。為斷此疑。故有斯文。文中七頌分二。初總釋。謂初句牒前隨光因得光果。次二句正釋疑。謂隨彼彼眾生宿緣同行等。今放光。彼彼如是見。後一句結放光智在用。後六頌別顯。於中二頌法說。後四頌喻況并合。前中有七種眾生得遇此光。一發得業。二愛彼行。三隨喜彼。此上二三或通遙聞。或令為一。四見所作。五自修多種施行。六修供佛行。七迴向大菩提行。後喻況并合。二初二頌明生盲不見日喻。於中。初頌喻顯。後頌法合喻。後二句釋不見疑凡夫是未修者。次二雖修其道邪劣。謂外道邪信二乘解劣。後二頌明香塗寶宮寶乘喻。亦初頌法。後令配釋。可知。
第四聞光益中有三。一生淨信。二起勝解。三不疑慮。以此因速成佛果故。云功德幢也。
第九主伴三昧中。六頌分二。初一頌標門顯意。後五明業用。用中二。初四頌舉一方業用。後一頌類通餘方。就前一方中。初一頌明主定。次二頌明伴相。於中。一標。一釋。後一頌主伴合舉故。以星月為喻也。
第十寂用三昧中。三十四頌半分三。初一頌標名總辨。次或東方下正顯業用。後是名下一頌總結。
初中謂於一切方出入交絡猶如羅網。故名方網也。
二業用中。三十三頌半分六。初二頌明於十方處交絡入出。以於器世網得自在故。二有五頌。明於十方佛所入出三昧無礙自在。於中。前四別辨東西二方。後一總結十方。此辨智正覺世間自在。然菩薩於三世間自在有二義。一以自身作三世間。二菩薩於三世間處示現自在。上下文中通有此義。不可局配。隨文當說。如眼根下不必唯是眾生世間。亦不唯是菩薩身作毛孔微塵毛端顯等入出定也。今此文中。前二頌明東入西出寂用得時。後二頌明西入東出寂用。同准義翻前。非直正東入時即西出正西入時即東出。亦乃正東入時即東出。西出時即西入。復西入東出亦爾。何以故結文云三昧自在故。何故三昧得此自在。從如是因感故。謂觀察理事不即不離。不即故理隨事而不壞事。各各差別。不離故事隨理而融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故入出定心雖異。而即一一即異也。一切世間一切佛菩薩一切身雖殊。而即一一即殊也。後無礙行得無礙果。法爾如是。准後結頌。十方世界互望同時。各具入出。菩薩一身遍一切佛所。此亦隱顯義也。
三於眼根等下十二頌。約根境相對。以明定用。一一對中。各有八義四對。一根境無[得-彳]。謂觀根入定。令從根出。乃從境出故。二入出無礙。准前文。正入出此此時入故。三境根無礙。謂於塵入定。令從塵出。乃從根出故。四理事無[得-彳]。謂眼是事正照境時。體無生。用無起。以性本寂滅無有能作者故。問境豈不然。何故不說。
答理實亦然。略故不說。又境從根起。根既如是。塵豈有異。故不得說。
四於童子下有六頌半。明於他身得自在。此有二義。一自身相廣化速疾轉變。一一化身相應化。或以自作他。或以他作自。如下八地中說。十身根作等故。此云於彼身入此身出等。而彼眾生不覺不不知。唯應度者乃得見也。
五有二頌半。明微細自在。謂毛孔約正根體事中極細也。毛端約虗空界體事極細也。微塵約色體事可見有對中極細也。此通二義。一於彼微細境入出一多無礙。二身在彼境入出一多無礙。
六有四頌半。明於金剛地等中周遍入出。謂菩薩以定業用。其身普遍。略顯五位。一普遍一切十方剎海。二遍彼剎內地樹等物。三遍彼一切塵毛等中。四頓遍非前後。五圓遍非分限也。
三總結中一頌二意。一近結此第十定用無盡。二通結前十門定用。且是略說。若廣分別。十方佛多劫說亦不盡。上來第五無方大用竟。
第六喻況玄旨分。名舉勝顯劣分。於中。七十九頌分三。初二頌總標顯意。二聲聞心下別辨。三彼菩提下一頌結說顯德。
初中。意者為上來所說自在業用。乃似因圓。論二頌。前頌通舉一切諸難思力。後頌彰喻不全似法。前中四種。一眾生異業感果互望難思。謂有於他見小處而見大。他見大處而見小。時節延促。色淨穢奴醜。聲諠靜麤耎知或香臰味甘苦觸澁滑等。皆互不同。乃至一切。又由業力。六趣循環大身小身長命短命乃至一切改易迅速。實難思也。二龍變化力難思。如下說。海龍王不出自宮。於六欲天等。興雲雷電降雨。各各差別等。三佛自在力難思。如下不思議品等說。四菩薩神力難思。如下離世間品等說。然梵經別本中無此菩提力用。而有神定力用。何故不同者。以禪定即是菩提所入故也。後頌顯非喻能喻中。以三昧業用。從法性所起鎔融。因感法性既無世間法喻。所感定用。當知亦然。喻既不合似法。聞者仍解。所喻自非。智慧聽達。焉能致之。故斯稱美。
二別辨中。有二十大喻。初有三頌半。明聲聞現通喻。喻菩薩自在益生德。先舉劣後顯勝。下並准此。東方入正定准之。二譬如日月下二頌。明日月遊空現影喻。喻菩薩普應群機德。三如淨水中下二頌。明水現四兵喻。喻菩薩海印現像德。四海中有神下二頌。明善音巧辨喻。喻菩薩辨才陀羅尼稱根令喜德。五有一婦人下二頌。明蜜授辨才喻。喻菩薩授法益生德。六譬如幻師下二頌。明幻師巧術喻。喻菩薩不思解脫德。七天阿修羅共戰下二頌。明修羅隱顯喻。喻菩薩勝通自在德。八釋提桓因下五頌。明象王隨變喻。喻菩薩三三昧自在德。九如阿修羅下二頌。明修羅大身喻。喻菩薩現法界身。其德如上文主伴三昧用中說。准梵本。晉朝謂為其首廣大如須彌者悞。今課為首與須彌齊等者正也。十天阿修羅下四頌。明帝釋降怨喻。喻菩薩降伏魔怨德。十一忉利天下六頌。明天皷說法喻。喻菩薩無思現身說法德。初頌中第二句。梵本云從天業根而出生。十二天阿修羅共闘下三頌。明天皷安慰喻。喻菩薩慈音除惱德。十三帝釋並應下三頌。明天王普應喻。喻菩薩圓身悅眾德。十四他化自在下二頌。明魔王繫縛遇夫喻。喻菩薩十力攝生同行德。十五三千世界下二頌。梵王殊顯喻。喻菩薩解脫自在德。十六摩醯首羅下二頌。明摩醯數滴喻。喻菩薩一念普知眾心德。十七眾生業根下三頌。明風輪持散喻。喻菩薩大願宿成德。十八男子下二頌。明眾聲悅意喻。喻菩薩妙辨悅機德。十九海有希奇下二頌。明大海包含喻。喻菩薩禪慧普修德。二十大海龍王下二十四頌半。明龍王自在喻。喻菩薩普雨法界德。於中分三。初半總標龍遊自在。次二十二頌別明自在之相。後二頌舉劣顯勝。初標可知。
就別相中分四。初四頌半辨現其色異。經本云閻浮提中青寶色者。再勘梵本。云南閻浮提其如青山色。次四頌明現電光殊。經本云閻浮提中豪青色者。今勘梵本云。天帝釋火焰摩尼色。釋曰此是珠名也。第三頌第二句中云寶藏色。梵本云室利揭波。此云勝藏。勝藏即是異色寶義。此句應云勝寶色龍宮現。次三頌半明現雷聲別。後十頌明所雨不同。初頌第四句云曼陀羅華及澤香者。澤香即是香油也。故梵本云。阿奴里婆。此云塗香。此句中亦云雨鬘故。總應云曼陀及鬘升塗香。釋多羅名。如下第三十三中音義釋文。第六頌第二句。有本云。一一雨滴如車輪者。謬也。梵本云裒訖叉。此云車軸也。此上所現雲電雷雨。於一十五處。各各差別。皆是娑竭羅龍身不移動心無分別。而能如是種種應現。此喻菩薩以無功用三業隨應而現。
後結說顯德中。三頌分二。謂前二頌總結龍現自在。後一頌結喻非喻。就中。前半結非喻。後半結所說。略說其末句。梵本云略說彼之自在力。
第七校量勸持分中。九頌分二。初一頌約六慧結前所說。初第一慧者。慧中之首故。二廣大者。照無礙法界故。三真實者。無虗妄故。四無邊者。照無限量故。五勝者。慧中尊故。六殊勝者。尊慧中極。此亦可配纓絡經六慧。即三賢十地等覺妙覺也。如是法門今已說者。總結前說故。
後八頌明信受難得中分二。初一總歎法。前信器少難得可知。後七別顯難信難得。於中二。初約乘校量器少故信者難得。後有以下約事校量法深故難信。前中四。一初頌前半正明人天乘器信此者不可得故言甚也。後半釋疑。謂有疑云。我亦信受此法。豈非世四凡夫。故此釋云。今所信者。以現修淨福及由發曾聞熏力故。二次一頌明求三乘。從聲聞至大乘。展轉漸少。三次半煩明信一乘信更微少不可有也。四後半頌舉劣說勝。謂但信者尚陪難。況有能如法持誦宣說實解修行者耶。後舉事校量中二。初二頌約身力校量顯法深難信。後二約福力校量顯法深難信。並易可知。上來七分不同。明第三大段依勸演暢分了。
第四顯實證成分中三。初明現瑞現實證成。謂動地故。二魔宮下明利益顯實證成。謂降魔救苦故。三十方下明佛印許顯實證成。謂十方佛三業印故。上來四分不同。賢首品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四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五(本末合)(盡第三會)
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釋會名。後解品稱。前中約處名須彌山頂會。亦名三十三天會。若通別具言。名三十三天帝釋宮中妙勝殿會。若約所法說。名十住會。此即從處從法。皆依主釋。
後解品名者。昇登也。須彌梵音具正應曰蘇迷盧。此云妙高也。山頂者。謂此山頂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形畟方。四邊各有八城。中央有一大城。名曰善見。帝釋居中。有大衛殿。名為妙勝。據實佛但往妙勝殿。品目就通。名昇須彌。或是言總意別。故曰山頂。山頂之品。依主釋。若依梵本。具名應云如來向蘇迷盧山頂上品。言妙高者。妙謂體以四寶所成。高即相出七金山等。俱舍第十一云。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餘八周帀繞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內。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鐵輪圍山。周帀如輪。圍一世界。持雙山等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寶為體。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瑠璃頗胝迦寶。乃至云。如是九山。住金剛輪上。入水量皆等八萬踰繕那。蘇迷盧山。出水亦爾。餘八出水半半漸昇。謂初持雙山出水四萬。乃至最後鐵輪圍山。出水三百一十二半。如是九山。一一廣量。各各與自水出量同。(若依此經十定品說。妙高山身。入水出水。皆八萬〔千〕由旬。山頂從廣。及餘八山。並准應釋。)又彼論頌云。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手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見。周萬踰繕那。高一半。金城雜寶地柔耎。中有殊勝殿。(此殿梵名〔吠〕制演多。此云妙勝。或曰殊勝。)周千踰繕那。乃至廣說如彼云云。今此明佛以自在力不起覺樹下應機現彼。故云昇須彌山頂也。問何要昇天說此法耶。
答有二義故。一者機感在彼處故。二者顯德漸增勝故。問既顯德增。何不按次向四王天耶。
答此亦二義。一表此將說成位法故。謂十信但是十住方便。未得成位。四王住處。在須彌半。未至山頂如來成位。二表此非位與位懸隔。是以說住越彼四大王眾天爾。
二來意者。亦有二種。一顯會來。然有二義。一為答前十住問故。二顯信是住方便故。方便既滿。正位宜陳。故次來也。
二品來意者。前品說信德用究竟。此品明住方便。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亦為二種。一以十住行位為宗。攝位得果為趣。二明品宗者。以嚴處請佛為宗。成後正說十住為趣。
四釋文者。此會總有六品經文。長科為三。初二品顯當會由致。次三品是當會正宗。後一品明勝進趣行。問前會何故無此進趣行耶。
答顯二義故。一顯此成位。前但行故。二顯前無位。總為此位進趣行故。更無別也。問若爾者。迴向是位。何故亦無進趣行邪。
答彼亦為顯二種義故。一顯三賢位滿。總為趣地加行故。二顯趣地加行。是無分別慧離趣相故。
就初二品。文即分二。前一品明化主赴機。後一品明助化讚佛主伴圓備方可顯說。就前品中。長分為八。一本會圓遍。二爾時世尊不離下。佛以應法界會身各昇當處帝釋宮殿。三時天帝下十方天王各見佛來嚴殿及座。四爾時帝釋下十方天王諸佛居殿。五爾時世尊下明一切佛皆受請入殿。六爾時帝釋下樂聲止息。七即自下天王憶念昔佛入殿自種善根。八爾時世尊下佛普坐殿。殿怱寬容。
初中二。先明能現因。謂佛威神力。後十方下明所現相。所現相中二。先明化主遍一切會赴機。後各有下明助化遍一切會說法。前中赴機所遍之處。略有九重。一遍一娑婆界內百億閻浮提菩提樹下。二遍圍繞娑婆世界十剎塵數廣大世界內。三遍圍繞一一廣剎各十剎塵數眷屬剎中。四遍娑婆種中一切世界。五遍盡華藏剎海一切世界。五遍盡華藏剎海一切種內諸世界中。六遍盡虗空界所有剎海諸世界中。七遍前一切世界各各同類皆遍法界諸世界中。八遍前一切世界所有塵中諸世界內。九遍前塵中一切剎內所有塵中一切世界。乃至重重如因陀羅網諸世界內。今此文中。但顯遍在第七重中娑婆同類剎內。餘略不說。下諸結通皆約此辨。上文光覺品等所說會遍皆此准也。又此依器世間說。若約智正覺世間身及眾生世間身中所有世界乃至塵剎。亦有如前重重無盡佛皆充遍。准釋應知。問若佛遍前九會等處者。為同時遍前後遍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同時遍。何有九會後次第。若前後遍。則佛及會不稱法界。
答同時前後遍。所以者何。法界體故同時遍。法界用故前後遍。用是體用。常前後不礙同時。體是用體。常同時不礙前後。如印中字印即同字不礙時字前後也。問經說略毗盧。但嚴華藏。如何今說周遍法界一切剎海。乃至塵剎皆其化境。
答但嚴華藏。則為已嚴無盡剎海。若爾者經何但言嚴華藏邪。解云。為顯諸佛嚴土行果互望無礙。一即一切故。毗盧嚴一華藏。則已嚴淨法界諸佛一切剎海。一切即一故。法界諸佛所嚴剎海。即為但嚴毗盧華藏。如毗盧望餘佛既爾。餘一一佛望餘亦然。問若一佛化境則遍周法界。餘一切佛更何處化。
答一佛化遍則為一切諸佛化遍。舉毗盧望餘佛。收攝既爾。舉餘各各望餘亦然。一即一切故。一切即一故。如十業佛云云。文云皆見如來者。謂由佛威神故。令前十方一一會眾各皆見佛在當處會中。此文意顯前十方一切處一一會皆儼然不散。佛法界身該一切時。遍一切處故。
後明助化遍一切會說法中二。先明承佛力說法界十住。後靡不下明承佛力見佛法界身。前中法界十住者。具主伴故。一說即一切說故。一切說即一說故。後見法界身者。一身不分。多處恒見。此一即一切也。多身不合。一處令見。此一切即一也。一多同時。應感無礙。是佛法界身矣。文中有三世問及三寶等。准釋可知。
第二佛以應法界身。各昇當處帝釋殿中。云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等者。據文。則不離一切處。而昇一處。約理則不離一切處。而昇一切處。為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互舉爾。若通而言之。具有四句。一不離一處昇一處。二不離一處昇一切處。三不離一切處昇一處。四不離一切處昇一切處。問動靜不俱。去住懸別。既言不離。何復云昇。
答釋此。略以三門分別。一敘古。二辨違。三顯正。初敘古四說。一云釋迦本身不離道樹。別起應化。昇於天宮。故曰不離而昇也。一云不離是報身。昇天是化身。二身別故不礙有坐有昇也。一云不起是法身。昇天是化用。一云此昇天之身是不住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昇天也。如云以不來相而來故。
二辨違者。且前三說俱違本教。此經九會。皆說毗盧遮那法界十身不分法報化故。第六會云釋迦佛者。還於十身。呼釋迦爾。故名號品及入法界品中。說摩耶夫人處。並有明文。第四師說。但明昇相離故。昇即無昇。不離相離相。即無礙。
三顯正者。此佛神通同體業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體遍。去是用應。應是體應。雖昇後而不離前。體是應體。雖不離前而昇後。然此中有三無礙六相即。三無礙者。一去住無礙。謂不離而昇故。二多一無礙。謂不離一切菩提樹下。昇一天等。具前四句故。三合前二種無礙。謂佛以不離而昇之身一處昇時即是前一切處不離而昇故。六相即者。一去住相即。此有二種。一住時即去時。二住身即去身。二多一相即。亦有二種。一謂一身昇即一切身昇。二昇一處即昇一切處。三前後相即。此亦二種。一前會即後會。二前時即後時。上三各二。總六相即也。又此帶前赴後。有相入義。至後之時二俱在故。亦有帝網義。後後之中有前前故。思之。問佛既同時遍在九會。而不礙去住相即者。則凡從前往後。皆應云。不離前復而往後。何故但云不離前耶。
答此顯二義。一顯相即義。謂前即是後故。但云不離前。則已是不離後也。二顯相順義。謂用順體故。雖前後歷然。而不礙同時普遍。體順用故。雖同時普遍。不壞前後次第故。依次第理。但說不離已經之處不說未經。以其不壞前後相故。問九會所顯。因果雖別。然帶前赴後。事理應齊。何唯三天會有。餘並無耶。
答從前往後。理實皆相連帶。為顯別義。故致異同。謂第二會與初會同在人間。相去非遠。故略不說不離菩提樹下。又即由此二會相近後三會初皆舉樹下。攝普光殿。故亦不云即此三會同詮賢位故。遞相望說帶前赴後。第六七會所詮望前相無相。別不可帶相。契於無相故。闕昇天不離等說。第八會所詮行位細微。同生解中證一會頓彰五位行相。體用已融。不待帶昇以顯。第九會所證入證玄妙體用一味。亦不假帶前赴後融會之爾。
第三十方天王各見佛來嚴殿座等。於中二。先明見佛彰其根就。後即以下明嚴殿座。表嚴根欲為法器。於中十一句。初句總。餘句別。別中前七句依報嚴。次二句正報嚴。後一句通二嚴。或天放光。或寶光故。
第四十方天王請佛居殿中二。初結前可知。後曲躬下請。於中二。先三業慇敬。後唯願下正顯願詞。前中三業文顯。語業再三者。歎德無盡故。善來之言。略有四義。一稱機來故。二應時來故。三不來來故。四帶法界會來故。後願詞可知。
第五佛智受請入殿者。謂根緣契合故。十方亦如是者。結前所明第七重處也。
第六樂音止息者。顯三賢行相有勝劣故。此有三說。一云十住十行止勝觀劣。迴向望於住行。觀勝止劣故。以樂音息不息相。表差別也。一云住行多脩會相歸性故。以樂音止息。表迴向多脩。以理從事觀故。以樂音不息表也。一云住行多脩寂觀。少起事行。迴向多脩事行。然不乖寂而起大用故。以音樂息不息表也。雖有三說。大略相似。共無異途。任取所當。
第七天王憶昔佛入此殿自種善根中二。先明佛力令天王得宿住隨念。憶昔佛所於此植善可知。後迦葉如來下正明偈讚。於中二。初明此方天王偈讚。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天王偈讚。前中但列十佛者。表說十住故。豈不說十顯無盡耶。不爾天王憶昔見佛種善。不至無盡故。何故天王說偈。餘不說者。是所應器最上首故。問經文自云天王偈讚十佛功德。何故今乃科判讚殿。
答讚佛欲顯殿勝所因。偈云。如是勝德吉祥之人。既皆曾入此殿。當知此殿是吉祥處也。
文中十頌。一一各分為二。初三句顯殿勝所因。於中二。初兩句標佛名略讚德。後一句述德者入殿。後一句結成殿勝。初頌中迦葉者。此云飲光。是飲光仙人種中現生故。取族望為名。飲光仙者。彼仙身光能映奪人間光明使盡。如吞飲之。故立其稱。二中云拘那牟尼者。正云迦那迦牟尼。言迦那迦者金也。牟尼者寂也。或曰金仙。謂身真金色。心恒恬寂。近瑜世仙故或名仙。三中迦羅鳩駄者。具云迦羅鳩忖駄。此云所應斷已斷。惑業苦也。四中毗舍浮者。正云毗濕婆部。言毗濕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者自在也。謂普於諸法。自在無礙故。或云遍勝。五中尸棄者。正云或棄那。此云持髻。或云有髻。六中毗婆尸者。此云淨觀。或云勝觀見。亦曰勝見。亦曰遍見。七中弗沙者。正云勃沙。此云增盛。八中提舍者。正云底沙。依西域訓字。底是底邏那。此云度也。沙是皤沙。此云說也。謂說法度人故。或曰說。已當說法故。九中婆頭摩者。此云赤蓮華。十中然燈者。智度云。此佛從初現生乃至成佛。舉身常光。如然燈故。或曰錠光。亦其義也。此十佛中。後七是前莊嚴劫佛。如何曾得入此殿耶。本疏兩釋。一據世劫等相入故。二約處有麤妙。麤者隨劫壞滅。細者常存。如法華云。天人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土常安隱故。又如維摩云。梵王見淨。舍利弗見穢。亦其類故。後結通中二。先牒前。後十方世界下類通普結可知。第八明佛普坐殿。殿忽寬容。此依業用門。同體即成。小大無礙。亦名廣狹無礙。結通可知。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須彌頂上是處。偈讚是法。此即須彌頂上之偈讚法。依處以標顯。依主釋也。若依梵本。具名應云如來於須彌頂神變集會菩薩說偈品。此即如來於須彌頂之神變集會菩薩說偈。依主釋也。品字望所詮。亦是依主。
二來意者。前品明化主應機。是當會遠方便。今此明助化說偈。是當會近方便。故須來也。
三宗趣者。此中以集眾偈讚為宗。成後正說為趣。
四釋文中三。初明集眾。二爾時世尊下明放光。三爾時法慧下明偈讚。
初中二。先辨此方。後如此世界下結通諸剎。前中七。一佛力者。集眾因也。二十方各有下明眾集大數。三從百佛下明來處近遠。謂前十此百。顯漸增之相。四其名下辨列其名。同名慧者。表十解故。五所從下明來處剎名。同名華者。表此解慧依無著故。六各於下明來處剎中。同名月者。表解開敷十行華故。七是諸下設般列坐。後結通者。十方世界皆同具前七門事也。本疏云。問准此結通。即於十方盡空世界。皆有菩薩。而來集者。且如東方過百剎塵數外。亦有眾集。未知彼因陀華界為在何處。餘界亦爾。
答彼百剎塵數外眾集之處。彼因陀華界。還從彼向東百剎塵數外。與此相似。餘界亦爾。是故諸會各見本眾來集。不見東眾過向西。亦不見西眾過向東。以諸本會處定是多集眾普應一為一切。如佛普應一為一切普應。餘可准思。
二放光中五。一放光主。謂世尊也。二放光處。謂佛足指指能令身住立。表十住成位不退故。三光數。四光相妙色。表住中慧解細密而照。五光照處。謂十方盡空世界須彌頂上佛會皆現。此則一光照一切。一切光亦爾。重褺無礙。無不互見為一法界大會也。
三偈讚中十菩薩說偈。即為十段。初一是總。餘九是別。以法慧是說法主故。通敘此會本末事意。總顯佛德。餘九別歎佛理教等。
初中十頌分二。前七敘會中事。後三舉因釋成。前中一敘此品放光。二敘前品天王請佛偈讚。三敘此品中菩薩來集。四次二頌敘集眾結通。初一敘菩薩名剎皆同。後一辨佛名同。五次二敘佛不離覺樹下而昇天等。初一明恒在一切閻浮會。後一明普在十方須彌山頂皆佛神力。
後三頌舉因結果。初一舉因。謂佛於過去。遍彼諸剎。發心求佛。常發此願。依願行滿。今成彼果。後二明依前行願得普遍大用。一身雲普遍。二慧光滅闇。可知。
第二一切慧中。十頌分四。初三明佛非妄見。次三明解真覩佛。次三明簡妄異真。後一推功歸本。就初三頌。分二。初二明迷理依我見佛雖見如盲覩。於中。初一顯因。後一辨果。其顯因頌中。梵本云盡於多百劫依我見導師。彼於救世者。不能知法理性。後一頌明順理觀蘊等唯是假名。梵本云。觀察此諸法自性不可得生滅悉皆如。但示現名字。言示現者。如幻相故。
二次三解真覩佛中。一明佛離生滅。上半真境。下半真見。二明佛泯能所。謂無所取無能見。上半初句標法體。次句泯也。下半上句明法即是佛。下句顯法體離圖度。三明見益。上半顯所知。下半辨益惑盡故。
三次三簡妄異真中。一不了相是無相相故而作有取故不見佛也。二了相是無相。不隨生住滅等大三相遷。雖住無所住故。雖遍而不動故。三由了前相無相等。所以見佛真體無礙惑也。
四後一推功歸本中。上半牒前說。下半述己聞。
第三勝慧者解佛勝智之慧故名也。十頌分四。初三明妄執不見佛。次二明了真見佛。次四喻況得失。後一推功在本。就初三中。初一總標所見能見真妄異故。妄見不到真境。上半標真境有三。一智德廣大。二不為滿德輙見三世無與等。下半標非妄境。謂可破壞故名世。墮虗偽中故名間。佛非如此思所到故。云莫能及。後二別顯。於中。初一明以相取佛故不見佛。由佛非倒根境故。梵本云愚夫思佛時。生想不如理。若於佛離見淨治一切想。後一明以體取佛故不見佛。由佛非漏蘊為體故。或取蘊幻相。不識實性。故名迷惑無知者。此二頌或前約凡夫見。後約二乘見。
二次二頌明了法實性見佛者。異前小執。兼異權大。於中。初一明了性見佛。後一釋了之行相。前中既了蘊性非品守性。則己亦乃見佛法界身雲。所以者何。由了相即性見即性根之相故。不同餘宗。後釋了行相中。上半釋前上半。下半釋前下半。就釋上半中。約前後色心相望無性。佛以無性成故。了此即為見佛。謂由前蘊滅。後蘊方生。後蘊續起。顯前開導。此則相望成緣。各無自性無性之性即是佛體。是故欲識佛體。先當觀蘊起滅也。涅槃二十九云。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體無縛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至彼陰。雖不至彼。能生彼陰。如子生牙子不至牙。雖不至牙而能生牙。眾生亦爾。云何縛解。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如人捨命受大苦時。乃至云。眾生業果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闇滅燈滅闇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成。因現五陰。生中陰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時節各異。釋曰。由緣因故。則前滅後生。成緣起相。由正因故。後緣起相無性所成。是故生滅恒相續但不相至。故中論第四云。若因前五陰。有後五陰者。應是從他生。如縷應作布然縷無布。下半釋前下半者。續成前文了性見佛也。
三次四頌喻況得失中。初三喻不見失。於中一雖有因闕緣失。二雖有緣因障失。謂心有障故不淨也。又亦無淨信心故。三雖有緣闕因失。謂無見理之慧。後一喻前真見之得。謂除無明翳。離妄想色。絕諸法見。方得見佛。此無見之見。
四後一推功歸本。上半牒前。下半述己為離己我慢故。又令法成鉤鏁故。
第四功德慧者。解功德法之慧故名也。十頌分七。初一頌明凡夫迷真。妄執異法為真。即諸外道數勝論等。執冥性神我等。廣敘如前第一記中。由彼妄執。不識實性。故致輪迴。云云可見。
二次一頌明二乘學有執心外法有實自體。若說若思。皆妄非真。由此法執障真唯心也。
三次一頌明初心菩薩教學者。但謂外壞八識變現。非如來藏第一義心無不了。此將何正慧。為菩提因。慧既顛倒無惡不增長也。
四次二頌明不見佛為損。佛以法性為體。若不見法性。即是不見佛體。於中。前一頌半正明無法眼見佛故損。後半頌明觀脩法眼觀佛。
五次二頌明是佛為益。於中。前頌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後頌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後頌得了俗智如佛見世間益。
六次二頌釋前見法性。於中。前頌釋見行相。後頌上半釋法性體。下半釋佛覺此法性亦令眾生覺此。七末後一頌推功於先。
第五釋進慧者。以勤觀真理故名也。十頌分三。初一癡妄之失。次八明真悟之得。後一推功顯實。初中上半壞淨眼。下半由癡不見佛。
二次八中。初二明所執無相觀。前一離所取。後一離能取。前中論說遍計所執有二義。一情有。二理無。此中上半知於情有名如實不倒。下半知於理無名本真見佛。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知妄本真。所以者何。由見鬼者則不見鬼。見本者乃見鬼故。二離能取中。以前所取既盡。能取應息。上半明存能見。即為垢障智不見理。下半明離能見則智見理佛。如見鬼則不見木離鬼方見木。迷悟相翻。理數皆爾。次三明緣起無性觀。一遣所緣。二泯能緣。三辨觀益。初中明依他。有二義。一幻有。二無性。於中。上半緣起世間。但是言說幻妄。下半知即無生。方名見世。二中泯能緣者。初句牒前見世間。若此見見於世間。此見即是世間之想。如實言之。見與世間無異。如是知名真見。三中觀益者。初句牒前等觀。下三句顯四益。一離妄。二斷障。三證無漏。四用自在。後三明圓成無性觀。一牒前二性無。二正顯真性。三明觀益。初中。上三句明前二性皆無所有。下句辨無之性本清淨故。二中顯真性者。上半明真性體有相無。下半明離言成觀。三中明觀益者。一於法離妄想。二不樂著法。三證理不待脩。四見佛益。
三後一推功顯德可知。
第六善慧者。積眾善而見理故名也。十頌分五。初二舉佛實德。次三明佛說法。次二泯能所見。次一結知佛及法益。後二推功德結。初中。一佛德希有。二能見者難得。前中初兩句顯利他德有二種。一希現令欣。二勇健益物。下句結德歸佛。次一句明自利德。亦二種。一離所知障垢。二煩惱障解脫。下句通結二利。後見者離得中。上半述自所見。下半積智方覩如也。
二次三明佛說法相中四。初一頌明眾生即法性。初三句會相歸性。下句引說證成。前中上二句。言速歸盡等者。謂有為諸行當相即盡。不待遷壞。此盡是無盡盡德。無自性即是法性。法性體常故名無盡。如上文云。無盡平等妙法界。上下斯文。其例寔繁。勝鬘云。如來色無盡。亦此類也。次句辨體喻顯。下句引說證成。並可知。二次一頌明能說同所說。於中。上半會相。上句牒前引證能說。下句唯所說無性故亦無說。下半出因。謂能說自性是無盡法性故。得會相盡。即性其相。盡是不盡盡故。名難思也。三次兩句明法性非眾生。謂法性是常。眾生無常。前會相歸性。明性相不離。今顯不即。四末後兩句。明知此真實非即離義。則見佛也。
三次二泯能所見中。一無能所為能所。謂眾生性空故。即以無眾生而作眾生。稱此而見。見亦如彼。故以非見而為見爾。下半釋成。謂以見及眾生俱無性故。二遣能所而現真性。上半遣能所見及彼見者。下半不壞真性而現了知。
四次一結知佛及法益中。上半結如上所知佛及說法。下半辨知利益。謂如毗盧遮那佛光照世間。此人亦當成就此益。五後二頌推功總結。初中。上半佛示一道法。下半進慧說為多。後中上半離有無想。下半見佛住真。
第七智慧者。聞慧究竟照佛境故名也。十頌分四。初一顯自名義。次六凡愚違理不見佛。次二頌順理見佛。後一釋佛名義。以顯其至理。初中。上半聞教生慧光。光即照用。下半普照見佛。
二次六中。初一人執違理。上半明理實無人。下半橫計造業。梵本云陰處此是諸眾生苦中眾生以自性不亦於中有少許。此是假言說。迴文應云陰處諸眾生。以眾生自體於中無少物。但是假言說。二法執乖理。上半起法執。謂觀身實相。凡愚計內等法實。下半明佛超彼執故非彼見。三無二空慧眼不見。上半失益。謂以二執障翳慧眼。不覩真理。故不見佛。下半具損。謂由二執故。於生死海。多劫流轉。四釋彼生死。謂諸凡夫具惑業苦。乖理違諍故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斷名為涅槃。就實無故。云二俱不可得。五明二乘人執著。前二乘大乘道。六於佛執取故不能見。
三次二順理見佛中。一頌三句顯法超言。後一句明佛亦爾。
四後一釋佛名義。以顯其理。於中。上三句顯義。下句結名。謂佛既永斷分別根。根即法執。明知離妄方見佛也。
第八真實慧者。以見佛法界真實身故名也。十頌分五。初五顯佛名能益聞者。於中。初一明令知聞佛名益故寧受苦得聞。後一明昔不知不能忍苦求聞。所以至今流轉。
二次一釋前名有何義聞獲斯益。釋云。於真俗境。無倒現證。無倒現證者。照和合相即非和合相故。如是覺照究竟成滿。名無上覺。
三次二顯前名下何體立此名邪。於中。初一釋義。後一辨益。釋中。依體立名。名不異體。名詮自體。體不異名。名既無合為義。其體亦然。益中可知。
四次二重顯前名。於中。初一明能覺智稱真俗境而覺。謂於真境覺實。俗境覺不實。覺真境外無俗。俗境外無真。二境鎔融。非即非離。為究竟解。名佛也。後一明離能所覺。謂離能覺智。無別所覺境。離所覺境。無別能覺智。以一性故。一性故如此覺了方名能所覺。由二俱離。下句結云一法不可得。
五後三重顯前名體無和合義。於中。初一顯諸法無依。以一多緣和合故。離和合相也。次一明諸法無能所作。以從妄想業緣所生起故。諸業緣中。一一望餘。為一多和合作果故。無能所作。後一明諸法無住。初三句釋。以諸緣業果無能所作故。諸法名體。定安一處竟不可得。下句結成。謂諸佛住此無依無作無住畢竟不動成真體。得覺名也。
第九無上慧中。十頌分三。謂初一頌釋自名義。二次八頌顯佛勝德。三後一頌推功及結。初一可知。
二次八中。前六明佛內證德。後二外化德。前中初二明所證深。次二明能證離。後二泯能所證。就初二中。總五義。初頌初句標所證。故云佛所得處。於中四。一非緣所作。亦離所作證。以離境界相故。二非分別所及亦離差別相。三非五識得故。無麤者也。四非意識知故。無細者也。後頌初句亦標所證。於中。一義謂無為。不墮數故。正覺離數者。此以能顯所也。下句結所證。次二中。初四義。一標智及用普。二用益。謂滅眾生惑。三用無所用。照相離故。四非用而用。無照照故。滅眾惑故。後頌六義。於中。初五義釋前照相離。謂一滅惑暗時。智自反照。不取此用者自相。故不著也。二即由此不起所用有自相。故無念也。三不恃此用有功能。故不染也。四用於境無二別物相對故。無住也。五照境時不作分限相故。無處所也。後一義釋前無照照故。云不壞法性。性即體也。謂智用皆是法。皆有體故。後二泯能所證中。初頌上半正明泯能所之二。二既不立。一亦不存。以一斯二。說一還是二故。下半讚智巧證如斯之處。後頌泯無二之跡。所以者何。若存二無。還即是二。以無離有立故。無二亦泯也。三界一切空此離有無之無性空。非對有之空故。中論頌云。執有名為常。計無則為斷。若離於有無。是名真實空。執有取體相。執無著無體。不存於有無。是故真實觀。下句結益可知。上來明佛內證德竟。後二明佛外化德中。初頌教住正法。上半總教。下半令住無所住見身實體。後頌釋成見自身實體。上半釋身。謂非身為身。以緣起無性。故云非起。此釋非身也。又即此無起而起。故云現起。此釋而說身也。下半釋見。謂身既非有。見亦如身。觀身既爾。故云是佛無上身。亦可見自實體。即是見佛身也。
後一推功及結中。上半推所說。下半結聞益。
第十堅慧者。了佛境界淨慧增固故名也。十頌分三。初六顯佛大悲德。次三明慶遇見聞。後一結讚無盡。初中一總標。謂上半能救。上句智光廣大。下句悲願勇健。下半為物出興。二別顯大悲見物流轉。三唯佛能救。四佛及菩薩方能與樂。五佛及弟子亦爾。六標見聞獲益。
次三慶遇中。一慶己見聞益。二同會菩薩同斯見聞宿緣力。三慶重見佛增淨信喜。而得讚說佛智無盡。
後結讚中。上三句結能讚人多復各讚逕多劫。下句結佛德深廣說猶不可盡。
十住品第十五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創此得位不退名住。又諸佛法界慧能安住故。本業下卷云。住空性位故名為位。乃至云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地。但名住。住義多種依則說十。總言十住。帶數釋也。依梵本中。具名演說菩薩十住品。菩薩是能得十住法之人。十住是所得位法。此皆所詮也。演說是開顯為能詮也。謂於此品。開顯菩薩得十住位法故。若依此釋。則通有四種。一依主釋。謂菩薩之十住故。二帶數釋。約十顯名故。三有財釋。十住是菩薩所有故。四持業釋。人法相即故。
二來意者。前二品是當會中序。自下三品是其正宗。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十住解行德為宗。成後十行為趣。
四釋文者。就此正宗三品經文。即為三節。初解。次行。後德。就初品中。分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七分。一三昧分。二以三昧力下加持分。三法慧菩薩下起分。四告諸下本分。五佛子云何下說分。六爾時佛神力下瑞應分。七又以佛神力下證成分。
就初分中。文四。一入定人。謂法慧菩薩。何故此菩薩入者。是眾尊故。顯此十住是慧解故。二承佛力者。為顯隨順師資義故。示此菩薩無我慢故。三入定意者。有五種。一顯所說法非思量境界故。二以此定是法體故三顯非證不說故。四觀機審法故。五為受佛加故。四定名者。謂標人別法。及簡非果定故。云菩薩能發巧慧故。稱方便巧慧。多門故曰無量。三昧具言謂三摩地。此云等持。具如前釋。
第二加分中三。一總辨能加。二為增長下顯加所為。三善男子如當下正明加相。初中六。一顯能加諸佛方所望行為劣故。云千也。後佛數同此。釋各字二義。一十方各。二就一一方中。諸剎相去。各有二千。下彰能加佛數。十地論云。何故多佛加顯於法及法師。增長恭敬心故。又顯一切佛同說故。此通因果二人說也。三皆同下顯佛名同說法菩薩者。有四意故。一明得法不異故。二此菩薩聞佛同己名已。重增踴悅故。三顯住中說因果同故。四顯諸佛於住門顯現即名法慧。以法力故。法爾故。四普現其前者。顯彼十方佛不來而至故。五善男子汝能下。彰得深定。言汝能者。顯餘不能故。所以者何。入此定者。希有難得。自非十方佛力毗盧宿願及現威神并自善根。餘無能入故。問佛何舉定名。於眾中歎耶。
答為欲令眾各知渴仰故。六善男子十方下明得定因。文中二。初別顯。後入此下總結。前中二。先明正顯得定因。後亦是下轉顯加因。謂入定則加持為因。加持則願等為因。所因雖異。然加定同時。後當具釋。前中諸佛自述由己等力加者。佛若不說。眾則不知。法慧在定。不應說故。為令大眾生敬仰故。多佛加同名加如前顯。後轉顯加因中三。一毗盧宿願。二毗盧現力。三自善根力。十地論云。彼佛先作是願。今復自加。何以先有此願者。佛曾過去見有斯事。即發願故。後總結中二。先結入定因。後結說法因。問加之與定。何先後耶。若先定故後加。則不應云汝能入此三昧。此是十方諸佛菩薩共加於汝。又是毗盧。乃至云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後定。則不應在三昧分後方說加分。又十地論。加分釋云。何故加為說此法故。不言為入三昧故加。又彼釋意加中云。何故唯加金剛藏。不加餘者。以是菩薩得此三昧。餘不得故。既俱文證如何會通。
答據此等文。似各前後。理實二事同時成就。所以者何。若未定而加。則發心不能勝致諸佛加持之力。若未加而定。則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正加時入定。正入定時受加也。
二加所為中十一句。前十別辨。後一總結。前中一為令未得十住菩薩聞說住已。增長無師自然智故。二為令證得無礙法界故。三為令了知所化種性故。四為令往所化處無障礙故。五為令自行無障故。六令得勝善增化法故。七為令得佛證真智故。八為令悟佛了俗智故。九為令知所化根故。十為令得陀羅尼辨才故。後一總結為欲發起未入十住菩薩令進入故。
三加相中三。初語業加。次是時諸佛即與下明意業加。後是時諸佛各申下明身業加。初中何故先語業加者。因前語便故。何以語加者。令增辨才故。辨有二種。一他力辨。二自力辨。經云承佛威神故。而演說法故。又此勸承力說即為加相也。
二意加者。令益智故。文中三。先加。次何以故徵。後此三昧下釋。初中與十種智。一無礙者。謂四無礙解智。說法所依故。二無著者。是無著辨才智。謂於所說無所著故。三無斷者。是任放辨才智。不待說次。言詞不斷。處處隨意。不忘名義故。四無癡者。明了文義無癡闇故。五無異者。所說同佛無差別故。六無失者。不求名利說故。七無量者。於一切法一切器。隨所應說。無限量故。八無勝者。非菩薩智所能通。設餘佛智亦不可勝故。九無懈者。說法無疲倦故。十無奪者。無有能相映奪令闇昧故。依此辨說無有制伏令退屈故。次徵者。謂諸如來有力有慈。於諸菩薩。能與能普。令何獨與法慧十智。故後釋云。此三昧力法如是者。謂由法慧得此三昧。三昧之力。法應招致諸佛力加。故十地論云。以是菩薩得此三昧法。餘者不得故。
三身加者。令增威力故。令起三昧故。文中四一諸佛者。顯多佛加故。多義如前。二各申者。顯多佛同各觀觸頂不相障礙。是相即自在故。又各不離本處。手復不長。此是延促無礙。亦去者。住無礙故。三右手者。顯佛隨順法慧所說。亦彰法慧所說稱順法界及所作故。四摩頂者。顯法慧所說。上稟尊力故。
第三起分者。略由四義故從定起。謂一三昧事訖故。二已得勝力故。三說法時至故。四定無言說故。如十地住起分中釋。
第四本分中二。先明住體。後彼菩薩住下辨住相。前中二。先對前後諸位料簡。後正釋文。前中。何故十信不明此者。未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以故此名住處者。謂此菩薩大菩提心。以三種心。為其體。一直心。二深心。三大悲心。雖三賢十地。同此三心。以為體。然欲簡別賢上中下故。各寄一心。說為體性。而此三心。凡有其一。必具餘二。闕則非也。今此住位由是慧解。直心相顯。慧為眾行所依故。名住處之。舊經譯云種姓者。四種姓中習種姓也。五種性內菩薩性也。種性之位。亦住處故。中賢位體名為行者。由是菩提心體中深心樂脩一切諸善行故。舊經譯為行業。是也。上賢位體名大願者。由是菩提心體中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謂彼菩薩位相漸高。大悲轉厚。將前稱理所脩行海。一一迴向一切眾生。令離苦得樂故。十地位體名願善決定者。地位最勝體具三心。菩提心中大悲為首。故舉其首。攝餘二心。但云願也。故十地論釋云。顛善決定者。如初地中說發菩提心。即此本分中願是。是故菩提心為諸位通體。亦為總句。餘句依之而建立故。十住十行無大善者。表位劣故。大善即是遍眾生界攝化利益之大用故。
後釋文中四。一菩薩位處。二廣大與法界等。三與虗空等。四住三世諸佛家。初是總句。謂此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等。乃至住三世佛家。言菩薩者是能住者故。住處者是所住處。謂菩薩假者所生。不簡淨土穢土。六趣四生貴賤貧富。但有增長菩提心處。願生其中故。菩提心是菩薩住處。餘如前說。
二廣大與法界等者。謂此位菩薩大菩提心。是一切佛根本。故廣大也。法界故大也。此廣及大。皆等大法界。故云與等。此句准論。是勝善也。謂大法界故。是勝善也。大法界真如觀。勝諸凡夫及二乘。智淨故是勝善也。大善巧說大乘法故。勝善也。
三與虗空等者。謂大菩提果。依菩提心體中正念真如法生故。如色法依虗空立故。此文准論。是因善也。因有二種。一無常愛果因。謂大菩提。於有為界。不可愛相故。二常果因。於無為界。顯離障性故。此亦則為生了二因。義如常說。
四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者。此位菩薩。於菩提心三種體中。是初直心。以此亦名十解位故。雖此三心。非即非離。能依非即。常正念真如法。直解菩提心。此心即菩薩生處。故名佛家。三世佛無別。故云三世。准論。此名不怯弱善。謂由此必諸佛護念。此位不慮。解心不明。於位有退。是故總名不怯弱善。上來四種。若於地上。無分別智。證理必然。名為決定。若於地前。隨行勝劣。各得自位。必無有差失。名為決定。
後明住相中四。一牒前許說。此總句也。
二諸佛子下標數引證。謂三世佛果。無不皆由十住為因。是故同說。
三依數列名者。一發心。謂經十千劫。脩信行滿入位不退。創發大心。名發心住。此發心即住。是持業釋。本業云。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信三寶常住。脩八萬四千度行。不作邪見。乃至云常隨佛。多聞多求。方便始入空界故。二治地者。脩治前心。令離過失。於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明白。心有生成住持之義。故名為地。從喻立稱。脩治之地。依主釋也。三脩行者。脩無性觀。長養諸行。此脩即行。持業為名。四生貴者。生在佛家。種性清淨。是最尊貴。依主名也。五具足方便者。多習無量善根故。謂帶真隨俗。脩習萬行。是巧方便。亦是具足義。此具足即方便。持業為名。若准下頌中。具足度生善巧方便。即是具足之方便。依主釋也。六正心者。成就第六般若故。謂聞違順音。住平等忍。不隨相故。正之心故依主釋也。七不退者。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常行空無相願故。謂止觀雙運不為緣壞故。此即從他受稱。八童真者。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謂脩真如觀。成離染行故。此童即真。持業釋也。九法王子者。從法王教生解。常紹佛家故。謂應機巧說。紹繼佛故。此法王之子。依主也。十灌頂者。從前九住空觀。得無生心。最極故。謂位滿行成。諸佛法水注其心頂。從喻名故。如輪王子。將紹王位。令四剎利種各持金鍾。盛四海水。灌其身頂故。此即從喻得名。非六釋攝。或可從喻。同依主釋也。
四是名下總結顯勝可知。
第五說分中。釋十住。即為十段。
初住中二。先徵起名字可知。後此菩薩見下依名廣釋。釋中二。先明自分。是護煩惱行。後佛子此菩薩下。明勝進。是護小乘行。前中二。初明發心緣。後此菩薩緣下緣難得法。前中十一句。初十句別釋。後一句總結。別中。一見佛貌嚴。二見佛相具。三見佛為樂眾見。四知佛難遇。五見佛威力。六見佛神變。七聞佛與授記。八聞佛與教誡。九見苦眾生。十聞佛為說菩薩藏。法界一段總結者。謂既緣悲智之境而發心。是故不求世間及二乘果。以彼不永能拔濟故。後緣難得法中三。初標。次列。後結。標謂十種智力佛果方獲。故云難得。列名中略釋如前法品。廣在別章。後結可知。
後勝進中五。一標。謂此菩薩者。即此位菩薩也。進求勝位故。須勸勵故云勵也。下並准此。二徵可知。三依標別列。一勸勤供佛。二勸樂住生死心無厭。三勸為主化導。四勸為物說第一妙法。五讚勸學佛無能制力。六勸脩種如來相善根。七勸生佛前。八為說等持勸脩。九勸令摧生死輪。十勸令與苦眾生作歸處。問此中第二句勸樂住生死。第九句勸生佛前。讚離生死。如何會通。
答此意為令自他成不住行故。謂前一句是即智之悲。雖樂出離生佛會中。而未曾捨三有救護。後二句是即悲之智。雖樂住生死。而常近佛。摧生死輪。互舉似違。通論是一。四重徵意云。以何益故。須此勸邪。五重釋意云。為令得二種益故。文中二。先明別益。欲令所發大菩提心得增廣故。後有所聞下明諸住通益。此有兩釋。一云聞重生解。要由善知識。為增上緣故。云有所聞法。然其生解。從自種起故。云即自開解。不由他悟一云多聞重習。雖依善知識。然此聞熏不離自心。第一義諦心中無別他故。是以解籍師資。則云有所聞法也。師及所說不離自心故。曰即自開解不由他悟也。下文云。雖知前諸法悟不由師。求善知識常無厭足者。語雖翻覆。會意同耶。上兩釋中。後解為勝。下諸住中並准此釋。
第二治地住中。徵釋同前。分判釋內自分勝遠亦同前判。就自分中。於眾生。起十心。有二義。一於一一眾生。各起此十心。二為辨此十心差別故。對十種眾生釋異。初一總。謂欲聞令得出世故。二於苦眾生起救拔心。三於貧財起給施心。四在不定聚者令住正定聚。五剛強者憐愍。六柔耎者攝受教發心。七已發心者守護不令退。八劣己者將為齊己。九齊己推為師。十過己者敬同佛。此十心略同第二地。依大悲利益眾生。或增上五義。同第四集義非集果義。讀誦者知後勝進中。文五同前。標徵可知。釋中十法。一勸眾生讀誦至教。廣聞義理。二閑處思前所聞。三思有疑就師。四問師及與餘人。言聞以柔語小語。不現語難相語。令前人心悅語。五問師及說法翻八非時。六不以勝負說法故離怯也。七觀境了唯心。又義亦是前有疑問師蒙決之義。八既了唯心。順觀脩行。九既順觀行。離異熟愚真實義愚。十既離二愚。習所成性。不可改動。又於義明了。自無猶豫名不動。又心自明了不為他悟。亦名不動。四重徵意云。何不但脩前自分行。更須此勸他故。五重釋中文二。初別後通。別益者。謂但自分脩治。非令悲增。既自分心辨後勸勉他。方得悲增長也。後通益者。如前可知。
第三脩行住者。梵本中。名瑜伽住。瑜伽此云觀行。觀之名皆順所詮。如文可見。文中徵釋自分勝進。皆同前判。自分中四。一總標。謂於蘊處界等諸有為法。脩十觀行。二徵數可知。三列名中。一無常者。是總句脩行。此觀漸頓不同。漸有二種。一約時分位。二約性差別。前中三。一觀蘊等遷流性一期分位無常相。二觀剎那生滅無常相。三觀自體不成實無常相。二約性中亦三。一觀所執性。是無物無常。謂無物可常故。二觀依他性。是生滅無常。謂行隨故。三觀圓成實性。是離不離無常。謂障無障別故。如辨中邊說。頓者觀蘊等生滅相即不生滅。所以者何。法若有實生滅。則無常故。說身無常不厭身故。二苦者觀蘊等逼迫性。洞達空無所起故。所以者何。蘊等相盡。即性透徹無餘。由是違觸本來不起。以不起方有苦也。約三性觀。亦如中邊論說。三空者。觀蘊等究竟無所有故。又所執無相故空。依他無生故空。圓成無性故空。四無我者。觀五蘊界等中無主宰故。不自在故。又蘊等中我與無我。無差別故。所以者何。我以無我為自性故。五無作者。觀蘊等中假者既無。何有所作業。六無味者。業因尚無。況有所貪五欲實味。七不如名者。依名召體。推體非有。無體何以當名故。又如者稱順也。觀蘊等名體皆因生緣成待對假立。各無自實可相稱順。體若不如名。名豈有邪。名即是法。名亦有名。展轉相望。皆無實體。廣釋名義。不相稱順。如無性論第六四尋思觀處說。八無處所者。觀蘊等相。本無生起。離住方所。若在方所。則是有生故。九離分別者。觀蘊等無生。則離分別。分別即是差別異名。梵語通故。又心蘊相盡。誰有分別故。十無堅實者。觀蘊等虗假如幻幻相本盡故。
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列名中十句。准頌各有二義。一觀其事相因緣差別委細歷然。二觀彼事相平等一性。四徵可知。五釋中二。初別益者。欲使觀理事鎔融無障礙慧得明了故。二通益准前。
第四生貴住中二。初徵可知。後此菩薩從聖下釋。釋中初自分內四。一釋名及標數。生貴之名。准頌及此文。總有三種。一約教。謂此菩薩從多聞熏習等流無漏教法。而生其身。此即教法實為尊貴故。斯文是也。二約理。謂此菩薩悟平等理。得其自體。此即理法實是尊貴。故下頌云。了達諸有無所有。超過彼法。生法界。三約佛。謂此菩薩生佛種中。此即聖種尊貴故。下頌云。佛子於法如是觀。從佛觀生名佛子。准此三說。會之則一。所謂因佛聞教。因教會理。展轉相由。不相離也。二依數總徵可知。三依徵別列。於中。一於法界生勝解不退。二信佛心堅。三觀法寂滅。四至十皆了虗妄。所以者何。眾生依正皆妄因果故。菩薩離言念以言中。謂涅槃為寂靜無住等。亦為妄也。四結數可知。
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所謂下別列十句分二。初九約以性從相故。說三世佛法。佛所得法。名為佛法。謂菩提也。後一約即相之性故。說三世佛平等也。前中三。一解佛菩提。二依解起行。三依行得果。後一約即相之性者。謂三世及佛差別歷然。而即平等一性也。四徵意云。何以勸學此。故五釋中二。初別益。意云此菩薩生三世佛種中故。即應知三世佛及法相性鎔融之義。不爾不名生佛貴種。由此知故則真俗平等之智增進也。二通益准前。
第五具足方便住中二。初徵可知。二此菩薩所脩下釋。釋中自分內十句。初總。餘別。總中云此菩薩至皆為九字。貫通諸句。言救護者。免濟在苦厄者故。二饒益者。令脩善故。三安樂者。令得善果故。四衰愍者。令不著樂故。五度說者。令脩出離行故。六離灾者。令離三灾八難故。七出生死苦者。令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苦故。八發生信者。授八正法令除疑故。九調伏者。授與三學故。十證涅槃者。令得究竟三德果故。
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所謂下別列中十句分二。初六知諸眾生數量眾多差別。後四知彼眾多差別即無差別平等一相。前中一無泥畔。二無分限。三非算計知。四非節度得。五色數廣。六非秤量盡。後四中轉釋之。以第四。釋第一。第一釋第二。第二釋第三。遞相顯意。謂一無自性者。蘊處界等俱緣成故。皆無自體。二由法尚無性故。假者何有三。假者既空誰復造業。四能起之業尚無。寧有所起之果。四徵意同前。五釋中二。初別益內。意云欲令此菩薩知眾生數量眾多差別。即非數量眾多差別。即非數量眾多差別。而亦不壞幻相。歷然可見。令此解心轉增勝故。二通益同前。
第六正心住中。初徵。後釋。釋中自分內四。一總標。二徵數可知。三列名中十句分三。初四約所教三寶及行脩音聲忍。次三約所度眾生脩音聲忍。後三約所知法界脩音聲忍。此十皆云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者。聞讚不加珍重。毀不起輕慢心。如故不改動也。上句顯非世間剛猛心頑愚心同。上句云。於佛法中者。非無記不善愚迷等心故。下句云。心定不動者也。知諸法自體故。無性理故。如幻如夢故。無分別故。於讚毀不見二相。由此忍解正解正見不動。如覺者知夢。幻師知幻。彼等豈復取幻相夢境為實邪。就初四句中。三寶及行是菩薩所欣仰境。聞讚應喜。聞毀應惱。由知讚毀同一無性故。無分別心不動也。次三中菩薩度生悉欲令盡。聞少無垢。易度應喜。聞多有垢。難度應憂。然則不爾。由前義故。准思可見。後三中法性離於數於數量成壞有無。今既聞之。理難忍受。由前道理正念思惟故。於彼言。無所動亂也。
後勝進中五。一標。二徵可知。三別列中十句准頌。此菩薩常樂聽聞此十法非脩觀也。初無相者。謂樂聞蘊處界中界如等相無差別故。二無體者。蘊等緣生故。三不可脩者。造業無故。四無所有者。所造業無故。五無真實者。所趣果虗故。六空者。真空故。七無性者。實性故。八如幻者。似有故。九如夢者。似實故。十無分別者。平等故。又以後五句。釋前五句。謂空故無相。無自性故無體。業如幻故不可脩。果似實故如夢。能聽聞心無真實故無分別。此十句前後相釋。十地論中有此體惑。四徵意云何須樂聽此十句邪。五釋中。初別益者。便此菩薩無生慧增明故。後通益准前可知。第七不退住中標釋。釋內自分勝進。自分中四。一標數。二徵可知。三別列中。聞十種言音不退轉者。菩薩得音聲忍。有淺有深。前位但聞讚毀三寶非總撥無。而心不動。為淺忍也。今此乃聞三寶有無言傷甚。不退為難。既得不退。為深忍也。十中初三約三寶。次二約菩薩行。次三約三世佛。後二約佛。智境不退。所因准前位釋。或隨所應。如理解釋。心不退轉。聞惡不退。聞善不轉。轉移轉也。謂一聞佛有者。應機現故。無者非世有故。二聞法有者。理法可證。教法隨機。行法尅果。果法讎因故。無者理教行果離妄有故。三有菩薩等者。大乘種性決定有故。無者佛種從緣自性無故四聞菩薩行有者。如前說無離三輪故。五聞菩薩脩行出離如前說不出離。若有出離。則無出離故。六七八中三世佛有無者。過未佛以今望彼無也。各據緣會時說有也。現在有無如初句說。九佛智有盡無盡者。此有二種。一約智用緣境。二約智體離相。前中二種。一分相。二融攝。分相亦二種。一緣世俗。二緣勝義。世俗境可破壞故。有限量故。了彼智名有盡也。勝義境無滅壞故。離分限故。了彼智名無盡也。二融攝者謂世俗境有盡。勝義境無盡。然此二境。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能了彼智名盡無盡。謂知世俗即勝義故。盡即無盡也。知勝義即世俗故。無盡即盡也。二境無礙故。了彼之智亦無礙也。二約智體離相者。謂智體即真。有無俱離。有相盡故名智有盡。無相盡故名智無盡。十聞三世一相者。三世平等故。非一相者。不壞世俗故。四結可知。
後勝進中五。謂初標。二徵可知。三別列中十句五對。一一多相即者。約色心時方身處等。或約位相。或約業用說也。二文隨於義等者。約教義相即。此准純淨無漏。亦通位用。此上兩對四句。依事事無礙。後三非有即有者。無為即有為也。有即非有者有為即無為也。四無相即相者。真如德相即有為相狀故。相即無相者。有為相狀即真如德相故。五無性即性者。有為法無自性即真如自體故。性即無性者。真如自性即有為法無自性故。此上三對。依理事無礙說。四徵准前。五釋中別益意云。欲令於理事法中離限礙故。二通益可知。
第八童真住中。標釋自分勝進。文同前科。就自分中。徵名標數。徵數列名。結數並標。徵列結如前。標云十業者。即身語意之所為也。徵數可知。列中三。一初三無失三業為化體。無失有二種。一者無過失。謂若三業所作與惑相應。皆為過失。今此無礙故云無過失。二者無錯失。謂身無非威儀。語無猝暴音。意無忘失念。此三具獲唯果分得通因。或依法性鎔融。斯亦具足。二次一隨意受生者。若頓悟菩薩隨願生故。名隨意生。若漸悟菩薩。地前客受變易身故。隨所欲生發意須至彼故。名隨意受生。三次五化境。於中。初四知所化欲解性業。後一知所化依果。四後一既知所化根欲。隨應現通。結文可知。
後勝進中。標徵可知。列中十句分二。初六於剎自在。謂初及四意業。餘身業。後四於三業自在。謂一意。二身。三語四通。三業四徵五釋並可知。
第九法王子住中。徵釋自分勝進判亦同前。自分中標徵亦可知。三中十句。一知受生者。此通三。一知引淨業感總別報。二知九種命終心受生差別。三知彼種種受生而無來處。二知煩惱現起者。謂現行諸惑。三知習氣相續者。習氣謂諸煩惱種。熏而習之。同彼氣分故。相續者。無間斷故。非如現行故。四知所行方便者。此通二義。一脩自利善巧。二脩利他善巧。五知無量法者。謂廣知教法。六解諸威儀者。謂法師威儀庠序生善。乃至語言審諦。七知所化所依剎差別。八知所化所依時差別。九知所化宜聞四種世俗安立道理。十知所化宜聞不可言說法性時非安立諦。又知九十兩句不即不離鎔融無礙。四結可知。
後勝進中。初標。二徵可知。三列中十句。皆言法王者。此既法王子住故。應於此學佛施為。初六皆云處者。處猶位也。初善巧者。謂學佛隨機安立種種乘教。一乘三乘五乘。乃至無量乘八萬四千教門。乃至佛剎微塵數威儀路。攝化眾生。此皆善巧安立也。二軌度者。隨於佛果位中所應施作令佛位中所行法度也。三宮殿者。大悲故。四趣入者。三慧趣入三空門故。五觀察者。審機故。六灌頂者。學佛以佛所證甘露法性水灌位滿菩薩心頂故。七力持者。學佛以神力持菩薩故。八無畏者。學佛四無畏十無畏法故。九宴寢者。學佛所入定故。十讚歎者有二種。一學佛讚諸菩薩令增勇銳。二學佛讚諸曩所脩行今菩薩學故。四徵可知。五釋中二。初別益內二種。一為令所增。二為無障礙。二通益准前。
第十灌頂位中。徵起別釋自分勝進。判皆同前。自分中四。初標二徵。亦可知。三列名二十句。前十句明業用自在。後十句顯下位不測。前業用中。初五約所化依果。以顯以自在。於中。一動剎。二照剎。三住持。謂以神力持欲壞剎令住。四遊剎。五嚴剎作神變等。此五多依神境智通。以皆緣外色。或內身故。作轉變等。其第四或名如意通。以其往還自在故。或名身通。以內身轉變往還故。隨相立。此三名實是一通爾。第五嚴淨有二種。一宿因嚴。謂菩薩萬行皆為嚴士因故。如經序第一中說。二現力嚴。謂佛菩薩以神通力。變現嚴事故。如此所說。後五約能所益。以顯自在中。初三能益。一開示法門。二觀機欲樂。三知根生就。後二所益。一令信解趣入。二令心調起行。後十下位不測中三。初列。次結。後釋。初中。一身量。二身所作。三於情非情所作無擁。四於情非情轉變自在。五六七知三世境。八嚴土行。九緣眾生心為境。十緣佛智為境。次結難可知。後釋誰不知。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列中。一學佛三達智。二明了佛法。三知理事無礙法界。四知法界無邊。五遍知一切世界。六光照一切剎。七神力持一切剎令住不壞。八知眾生根欲性。九知一切有為法性相。十知佛一切種智。四徵可知。五釋中二。初別益中。欲令一切種智因漸增長故。後通益可知。
第六瑞應分中二。初此界。後如此下結通十方。就此界中二。先動地。後雨供。前中三。一動因。二動處。此望行向最劣故。表動一萬佛剎塵數剎也。三動相後雨供中十種可知。後結通中二。初標。後十方下結。前中略標三事。一處。二所說法。三神變。後結可知。
第七證成分中亦二。先此界。後如於此下類遍十方身。前中四。一顯彼來因。二作如是下讚此所說。三我等下述己作證。於中六。一主伴同名。二土。三佛伴名自同。四義。五眾。六教。亦主伴名同。四佛子下顯其來意。後類通可知。此上瑞應證成二分。應在偈頌後安。所以者何。有四因故。一未說偈頌。經猶未了。不應豫瑞豫證故。二瑞證本為證經。既瑞證長行。而不瑞證偈頌。則應偈頌非經故。三證不應云我等佛所亦說十住。文句義理。悉亦如是。無增減故。四若許二分全在頌前。即事應頌中頌此二分。假使梵本如此前後。即合譯者迴。文文既不迴。致令文有舛誤。此譯人之謬。非結集之過。下諸會中有此者。准釋應知。問何故作證菩薩與此說法菩薩及眾會能所詮等。彼此名同。彼佛及剎與此別邪。
答若此彼令同。則無主伴。彼此令別。則非主伴故。於佛及剎別者。簡主伴有殊。所餘同者。明主伴同類。
第二大段偈頌分中。總有一百頌。分二。初九十一偈。正頌前十住法。後如是十住下九頌。結歎勸脩。前中頌十住。即為十段。初住中。有四十六頌。分五。初三頌。頌前發心緣。二從三世下十頌。頌所求十力。各一頌一力。三隨諸下二頌。頌求所知二諦法。四欲悉下二十頌。頌所求佛果廣大三業。於中分四。一初十頌。頌身業自在。二欲以下三頌。頌語業自在。三欲使下六頌。頌意業自在。四欲以下一頌。總結三業廣大自在。五菩薩如是下十一頌。頌前勝進所學十法。初十各頌一法。後一總結。並准前知。
第二住中有五頌。初二頌前自分十心。次二頌勝進十法。後一結說。
第三住中五頌。初二頌自分行。後三頌勝進行。
第四住中六頌。初三頌自分。後三頌勝進。
第五住中五頌。初三頌自分。次一頌勝進。後一結歎。
第六住中四頌。初三頌自分。後一頌勝進。
第七住中四頌。初二頌自分。後二頌勝進。
第八住中五頌。初三頌自分。後二頌勝進。
第九住中五頌。初二頌自分。後三頌勝進。
第十住中六頌。初三頌自分。次一辨位。後二頌勝進。
第二大段。結歎勸脩中九頌。分三。初一總歎十住。次七別歎發心住。於中。第六第七兩頌。勘梵本。少異。六中。梵云。如上所有諸世界。悉皆分拆為微塵。若有眾生知此數。方能了斯佛子行。七中。梵云。過現未來十方佛所有獨覺及聲聞。於此初心功德量。欲說令盡不可得。後一頌以初心類後轉益難量故。梵本云。如上所說菩提心功德充滿眾生界。何況所餘諸妙行。豈有於此能稱說。上來頌中二。初頌前十住。後結歎勸脩。兩段不同。總明偈頌竟。上來文有七分。謂三昧分。加持分。起分。本分。說分。瑞證分。重頌分。總明十住品竟。
梵行品第十六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梵是梵音。具云勃濫摩。此翻為淨行。淨行有二種。謂相及離相。聲聞唯依相脩。名為梵行。菩薩唯脩離相。名為梵行。是以聲聞梵行。乃是菩薩污行。由執見故。但是假名。非真梵行。是故文中於戒等推徵。顯共無性。方為梵行。此即隨順觀世諦入第一義諦。所推二諦非即離境。是淨也。能推二諦非即離心。是行也。而此心境亦非即離。非即故梵之行。依主釋也。非離故梵即行。持業釋也。故文云。菩薩脩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
二來意中三。一前品明諸住別行。今顯諸住通行。故來也。二前明正位。今辨成位之行。故來也。三前品諸住之末。皆云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雖標其言。未顯其義。今此顯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會相歸性為宗。速達無上菩提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問。後法慧菩薩言下答。前中二。先經家標能所問人。後佛子下正顯問端。前中能問是正念天子者。正念表此所明能觀之心離斷常見故。天子者。表此所明所觀境淨故。法慧菩薩為所問者。謂以融真俗法之巧慧。答前問故。
後正顯問端中三。一明能脩觀行人。謂出家菩薩。二云何下問得成梵行清淨所因。三從菩薩下問從因得果。
後法慧答中二。初答第二問。後若諸菩薩下答第三問。何故不答今問者。初問通在後二答故。前中二。初總據能脩行人觀察十法為得梵行清淨所因。後所謂下別顯所脩行法。前中云十法為所緣者。是所觀境也。言作意觀察者。是能觀心也。後別顯所脩行法中二。初明自分行法。後復應脩習下辨勝進行法。前中二。先明對緣脩梵行觀。後如是觀已下辨觀成利益。前中二。先總顯。後若身下分別辨。
前中二。初列十法為觀境。後應如是下明觀心對境。略顯推徵。問何要觀此十法。顯梵行耶。
答此十法是梵行緣故。謂梵行依戒。戒依眾緣。即自身三業。業具為能受體。三寶為能受緣。戒是所受法。若不觀察此十各無自性。但取相堅持為梵行者。使同權小無真梵行。是故要常觀此十法。問二乘法執持戒可使不同菩薩權教大乘脩二空戒望實教脩持。豈差別邪。
答權大乘中。二空但依所執性說。若因緣生法似有不無。梵行依戒。戒從眾緣。即是彼立緣生不無之法。不無意存。不同所執。然不與圓成非一非異。故此不無。乃是理外之事。於能所護持。見有見無。以為梵行。故成唯識云。若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是故今此一一推徵。相盡現理為真梵行。後別辨中。依觀十境。即為十段。
第一觀身中二。先牒。後破。破中十事。一云則為非善者。梵行是諸善所依。身是不善承所依故。二法既殊。明知身非梵行。梵行何在。二非法者。梵行可軌。身非可軌。是無記故。明知此身不是梵行。梵行何在。三渾濁者。梵行是至信出離所成。身是不信真實義心所得。是故身非梵行。若不爾者。則應世間一切迷其實義愚。而持戒者皆其梵行。准此。若違實教而持戒者。皆無真梵行也。四臭惡者。梵行戒香芬美。身是惑苦臭惡故。身非梵行。五不淨者。梵行清淨。身令不淨。謂種子住處自相自性畢竟故。身非梵行。六可厭者。梵行樂因。可以願求。身是苦果。如前不淨。可以厭捨。故非梵行。七違逆者。梵行是順勝義諦脩。身是違勝義諦得。故身非梵行。八雜染者。梵行純淨所成。身是雜染業起。故身非梵行。九死屍者。謂身無所知。無恩報等。同於死屍。有所覺知。屬身業故。死屍無知。既無梵行。身無知故無梵行也。十蟲聚者。依此經十藏品及觀佛三昧海經。皆說身中有八萬戶蟲。小宗中說身即蟲聚故。觀佛三昧經云。身中有八萬戶蟲。戶有九億小蟲。大婆沙說。人身皮肉。並是蟲聚。蟲頭在內食人所食。蟲尾在外辨作人皮。今徵破云。身既蟲聚。身是梵行。蟲亦即身。蟲應梵行。蟲既不爾。身云何然。當知其身都非梵行。梵行何在。
第二觀身業中二。先牒後破。前中身之作用名為身業。破中十事。言行住等者。謂住等並是身作用相。而此作用。皆依於身。前徵身無業依何起。說業所作。各具眾緣。一一之中何者是業。餘如前說。
第三語具十事。破中音聲風息者。謂風擊七處所發音聲。又胷舌唯等皆語業具。徵破云。此諸緣具。一一之中誰是具邪。若一是者。應不待餘。餘亦如是。若各相待則各無具。若不相待。亦無有具。具既不有。依何起業為受戒餘。戒緣無故則無無有戒。有戒故無梵行也。
第四語業十事。破中安立說者。謂假施設說諸法故。隨俗說者。隨世名言說諸法故。顯了說者。離隱密相說諸法故。餘文可知。徵破云。前文徵破業具尚無。況此處有作業可得。又業一一各眾緣成。一一緣中何者是業。業既無矣。乃至何有梵行。
第五觀意十事。破中覺觀者。覺麤觀細。思慧為性。令身安住不安住為相。分別者三分別中自性故。七分別中任運故。種種分別者。隨念計度故。有相無相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故。憶念者。於曾更境。但追記一故。種種憶念者。於多追記故。思惟者。於一籌度故。種種思惟者。於多籌度故。幻術者。能變現故。眠是四不定中眠數。輕眠有夢。取境昧略。徵破云。此中意是心王。餘是心所為業之具。既具多法。一一法中誰是具邪。若王是具。應不待所。若所是具。應不待王。諸所相望當知亦爾。推具既無。以何作業。成能受戒體。受體既無則無有戒。戒無故無梵行也。
第六觀意業十事。破中分四。初思數。思能造業故。次一想數。是意加行。令意成業根本故。次四解數。識合根境。由業引境故。後四受數。亦由業引故。此亦業眷屬也。成唯識云。業之眷屬。亦立業名故。徵破云。前破業具體無。業已非有。況業眾法。令一一皆無。餘如前說。問寒熱等觸在五識地。今何別在意業中邪。
答此由三義。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純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熱准故。問前業具中。有覺觀思憶等。後業中亦說思等。有何差別。
答思等皆有二相。一體。二用。體謂自性。與王同是業之具故。用謂作用。與王相應。同一所緣而作業故。各有所據。故別列也。
第七觀佛者。受菩薩戒及聲聞戒。皆先歸三寶。為根本得戒所依。依戒有梵行。今約聲聞戒依。觀察梵行。所以者何。聲聞戒中不亡法執有無見等故。此徵破。破中十事。初五五蘊者。聲聞乘中。以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眷屬無漏五蘊。為佛法身。以百劫脩相好業。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漏報。為佛報身。以神通變化。隨機應現種種形類。為佛化身。聲香味觸四塵為體。徵破云。若佛是梵行者。佛三身中各具多法。一一法中何者是佛。若一是佛。應不待餘。餘亦如是。若各相待則無有佛。若不相待亦無有佛。佛既非有。依誰有戒。戒既不有梵行何憑。二相者。謂三十二相。一一相中何者是佛。餘如前說。三好者。謂八十種好。一一好中何者是佛。餘如前說。四神通者。謂六神通。初神境者。神謂等持不測之義。轉變外事難測量故。外事名境。二天眼者。眼謂照矚。天即四禪。彼界大造遠見無[得-彳]故。三天耳者。耳謂聽聞。天如前說。遠聞無[得-彳]故。四他心者。緣他心王。雖亦緣所。從定加行意樂立名。五宿住者。緣宿多生五蘊所住。六漏盡者。煩惱種現俱亡故。謂漏盡者。由通力能知他漏盡故。或漏盡者身中起通故。上並各於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俱名為通。徵破云。一一通中具有多法。一一法內何者是通。通既非有。將何為佛。佛尚不有。依何得戒。餘如前說。五行業者。謂經三大劫阿僧仚耶。脩菩薩行。六度四攝四無[得-彳]等無邊行業。徵破云。於彼諸行。一一之中何者是佛。遍推無佛。況有戒邪。餘如前說。六果報者。謂智斷二果。智有二種。一者盡智。二無生智。盡智者。謂正自智我已知苦斷集證滅脩道。無生智者。謂正自智我已知苦斷集證滅。復知苦斷集證滅脩道。不應更復知苦斷集證滅脩道。徵破云。若有苦可知。乃至有道可脩。則無智果。智果既無。將何為佛。佛既非有。戒依誰得。戒既不有。梵行何從。所以者何。無智無得方得智果故。斷有二種。一者有餘依。二無餘依。依謂惑滅所得擇滅無為。作有餘依體。身智若滅。但是無常無記滅故。不待擇滅。重難前擇滅。作無餘依體。今徵破云。若有煩惱擇令斷滅。得斷果者。則無斷果。所以者何。無能所斷得斷果故。既有能所斷。則無斷果。斷果既無。將何為佛。佛既不有。依誰得戒。餘如前說。或彼有餘無有涅槃。涅槃唯屬彼有苦故。又無餘依亦無涅槃。無明住地及無漏業意生身等煩惱業報三餘在故。如佛性論第三中說。既無涅槃何名為佛。佛既非有。從誰得戒。何有梵行。
第八觀法八事。破中初一理法。次三果法。次二教法。後二行法。徵破云。若理法是梵行者。則無梵行。以擇滅理有多數量。一一數中誰是理法。餘如前說。次三果法中。初一斷果。後二智果。斷果如前涅槃中說。後智果中。不生者無生智也。不起者盡智也。釋相徵破。並如前說。次二教法中。初約所說。後約能說。前中徵破云。所說教義字名句等。眾法合成而有所說。於中一一所說皆無。若即以此不可說法。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餘如前說。後能說中。無分別者。分別有二種。一言說。二尋伺。言加行故。而此能說加行及果。眾法合成。一一法中無能分別。若以如是無分別說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餘如前說。後二行法中。初約行體。後約行用。前中依無所說也。教隨成行故。則行無所行。若以如是無所行法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餘如前說。後行用中。合集生果。為行業用。行體尚無。用依何起。餘如前說。
第九觀僧十事。破中前八約名體破。後二約德用破。前中敘四向及果。諸說雖異。大意略同雜集婆沙。恐繁不述。今依瑜伽聲聞地。略顯其相。約般若以會觀。謂意無所入。名入流等。於中。先約名。後約體。前中初預流向者。謂見道位有二種。一真見道。謂世第一法無間。彼惑滅增上。引無分別智生。絕諸戲論。證人無我。所顯真性。依出世智也。二相見道。謂由前證真如已。欲差別說自所證處。即復擬議。彼真見道。作十六種。謂苦法忍。乃至道類智。總斷見道所斷一百一十二根本煩惱。謂迷欲界四諦。各十隨眠。色無色界各三十六。各除嗔故。此前十五心。皆為趣向所求果故。名之為向。徵破云。真見道中。絕諸戲論。不可名言。何有向邪。相見道中所斷迷諦惑之品數。皆是擬議。非如實故。亦無有向。又能所斷相對。及前後相望。皆從緣合。無一獨立。故無一法名為向者。既無有向。以誰為僧。既無有僧。梵行何託。二云預流果者。謂第十六心道類智。緣道諦故。得預聖流。名為預流。道類智生。得預流果。入脩道也。徵破云。果不自果。因向成果。向既不立。果何有邪。有因道類智生方制此果。又能所斷等眾緣合故。立此果名。故非有也。果既非有。說誰為僧。既無有僧。梵行何寄而得立邪。三云一來向者。謂脩道中已斷欲界五品煩惱。安住彼道。即第六品無[得-彳]道。二義徵破。一斷惑五品合共成故。二住第六品無[得-彳]道。相望成故。結破如前。四云一來果者。謂已斷欲第六品惑安住彼道。即第六品解脫道。二義徵破。一約能所因故。二約能所住道。緣成離作。無有此果。結如前說。五云不還向者。謂脩道中已斷欲界七八品惑安住彼道。即第九品無[得-彳]道。二義徵破。准前向中。結亦准之。六云不還果者。謂於脩道已斷欲界第九品惑。安住勝道。即第九品解脫道。二義徵破。准前果中。結亦准之。云阿羅漢向者。謂前不還果中有五人。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無行般。五阿羅漢向。斷色界并有頂地前八品惑盡。及第九品無[得-彳]道。皆名阿羅漢向。能所斷惑。及能所住道。二義徵破。准前可知。結亦准前。五人具釋。如雜集第十三說。八云阿羅漢果者。此有二種。一盡智。二無生智。謂有頂地第九品解脫道。有此二智。乃至未般無餘涅槃已來。所有無漏聖慧。皆名阿羅漢果。斷惑住道。二義徵破。亦並准前。阿羅漢既非有。誰名為僧。僧既無矣。戒依誰有。戒既不有。梵行何從。上來約名破訖。
二約體破者。謂有為無為二種果體。無為體者。謂初預流中。斷欲界四諦下見道惑盡。四品無為斷色無色界四諦下見道惑盡。四品無為。總有八品。向人七品。果人具八也。言有為者。取道類智俱生無漏五蘊二十九法。以為其體。謂善大地十種。即嗔。貪。無愧。信輕安。不放逸。不害。精進。捨等。通大地有十。謂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受等。覺觀心。五無表色四相及得也。二一來中無為體。向人斷欲脩五品惑。有五品無為。果人六品惑盡及各通。前見道八品。有十二十四等有為。同前二十九法。三不還中無為體向人斷欲脩七八二品。果人斷第九品惑盡。又各通前見道所斷。有十五十七品無為也。有為同前二十九法。四阿羅漢中無為體。向人斷四禪三空各九品脩惑盡。及有頂地前八品惑盡。果人斷第九品惑盡。并前總有一百四品無為也。有為體者。非想脩惑。向人第九品無[得-彳]道。果人第九品解脫道。數皆同前二十九法。俱生無漏五蘊為體。徵破云。向果所有有為無為為體。皆約數量。數量一一。誰是其體。若一是者。應待約餘。既待他。則無自。餘亦爾。推體既無。僧則非有。無僧故無戒。無戒故。無梵行。如是推無。方真梵行。
後二約德用。破中初云三明者。一宿命明。亦名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天眼明。亦名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明。亦名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如次對治過未現愚故。徵破云。慧對治愚。方名為明。此則明非明也。明無故無德。無德用。德用既無。將何為僧。僧既非有。依誰有戒。戒無故無梵行也。五云六通者。一神境智證。二天眼智證。三天耳智證。四他心智證。五宿住隨念智證。六漏盡智證。皆名通者。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得-彳]故。徵破云。於六通中。依慧。依境。或依等持。緣合成用。用無自體。假為立名。德用既無。將何為僧。僧既是無。從何有戒。戒既非有。梵行何憑也。上來九門約梵行疎所依緣。徵顯梵行訖。
自下第十據梵行親所依緣。徵顯梵行中二。初牒。後為壇場下徵破。於中十事。皆通聲聞菩薩戒緣。前八約受。後二據隨。前中初云壇場者。謂別結界二藏。各自有文。可知。二問清淨者。聲聞問十三難百遮等。菩薩問七逆等。三教威儀者。菩薩八萬。如梵網經說。聲聞三千如別行本及眾學等。四三說羯磨者。謂聲聞戒白四羯磨。受菩薩戒如善戒經及玄弉三藏所譯彌勒菩薩造菩薩受戒羯磨說。五和上者。聲聞戒。比丘為和上。菩薩戒。佛為和上。六阿闍梨者。聲聞有二。謂羯磨威儀也。菩薩戒唯一羯磨師。善戒云。大師者十方諸佛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師有二種。一可見。二不可見。不可見者。十方諸佛菩薩僧是。可見者我是。今於可見不可見師邊。是人得菩薩戒。七剃髮八。著袈裟衣者。由是出家菩薩受戒故。後二隨戒內。初是四聖種中一也。後是離四五等邪命。四邪命。謂仰口。下口。方口。遣口活命故。五邪命。謂為利故。誑現奇特。為利故自說功德。為利故占相吉凶。高聲現威。望他敬畏。為利故講說經典。上來明對緣脩梵行觀訖。問上來十觀。為約受聲聞戒者起見破邪。為約受菩薩戒者起聲聞見破邪。若依前破。便乖本問亦違初答。若依後破僧謂中何故破四向果耶。
答此中大意。通前二種。所以者何。善戒經云。受菩薩戒。要先具前三戒。方得與授。問遮難中先問此事。廣如彼說。
自下第二辨成觀利益中二。初牒前推徵成觀。後如是觀察下正顯得益。前中二十一句分二。初十句牒成觀。後十一句牒推徵。前十句中分四。初三句明淨三輪觀。不取能持戒故。不著所污法故。不住戒法故。次戒三句明三世相盡觀。次兩句因果盡觀。作者受者不可得故。後兩句明法不至法觀。後牒推徵十一句中。初一總。後十別。別中分六。初一徵所從。次一徵所屬。次一徵體性。次一徵所由。次一徵有無。後五徵五蘊。後顯得益中十一句。初十別說。後一總結。前中初一句總。謂如是之言。牒前成觀推徵兩段文。即是答相。答相即是清淨梵行。言梵行法不可得者。即前十問一百事徵皆非梵行故。三世法空者。前依三世中求相盡故。二意無取著者。前離不取能持戒及脩行故。三心無障[得-彳]者。不住戒法故。四所行無二者。於一切所行境。皆照無性故。五方便自在者。善巧觀心常現前故。六受無相法者。於相盡言教深忍樂故。七觀無相法者。隨所見聞。皆觀無相故。八知佛法平等者。知佛自證此平等故。九由此梵行觀智。能具證得一切諸佛所證之法。後一句總結可知。上來自分行竟。
自下第二明勝進行者。此即勝進行中之勝進也。文中三。初標。次徵。後列。初中以自分已成。仍須更進故。曰復應進門不出三慧。故云脩習仰學智力。故依十法。二徵可知。三列中四。一列名十力名義。如前分別。二於如來下觀十力名義。諮問勝已成於聞慧。於中二。先聞。後依教觀境。前中一一力有無量義者。謂諸智境。後觀境聞中。謂眾生不知處非處等理起悲不捨。三思惟下成於思慧。四行無上業下成於脩慧。於中二。先標。後釋。標云行無上業者。佛以力智。度生為業。今此菩薩亦依佛智力。度所緣境故。不求果報者有二種。一由智。謂了因果如幻等故無所求。二由悲。謂見眾生迷淪。理合救度故。不求後報。釋云。了知境界等者。謂了所度生也。身緣集無我我所如幻。受如夢中領納境界。想取境相分齊如影。行雖如響暫相應用然速遷流。心雖變現種種境界。如變化人。自尚非實。況有所作。或此五喻不別配屬。通譬人法。上來總辨自分勝進行。答前云何得梵行情淨問訖。
自下第二答前從因至果問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一切佛法下正答前問。前中云能與如是觀相應者。指前十問觀察梵行。於諸法不二解者。即還是彼觀相應心。謂於一百事中。一一推徵悉無所有。差別見盡故。云不生二解。
後正答中三。先總標。次初發下別釋。後知一切下出因。初中云一切佛法者。謂若如前脩梵行。得佛果所有理智法故。疾得現前者。現論在即故。次別釋。云初發心等者。前云疾得菩提。未定何時為疾故。此別明初發心時。謂十住中初發心住。創得成位故。云初發心時。此約因脩法性位上下相即觀說。三出因中二。先正顯。謂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離自心性更無別佛。乃至一切。後成就下結成。謂一切法既不離自心故。即是佛成就無師自然智。心外無他故。云不由他悟。上來二。初答得梵行清淨問。後答從菩薩位到菩提果問。雖兩段不同。總答問竟。上來有二。初正念天子問。後法慧菩薩答。兩段雖殊。共明一品經也。梵行品釋竟。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按梵本。名初發心菩薩功德藏品。初者十住中第一住故。發心者。起三種心。增上脩諸行故。此即三發心中解行發心也。起信云。發心有三種。一信成就。二解行。三證。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脩離相。乃至廣說。順法性。脩諸波羅蜜。餘二發心。具說如彼。菩薩者。約位以顯人故。功德者。約人以顯德故。即此脩行力用圓滿饒益。己得在己故。藏者謂此菩薩。初發心中。蘊積無邊勝功德故。
後釋名者。初住之發心。依主釋。以此發心通三賢故。初發心之菩薩。初發心菩薩之功德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皆依主釋。
二來意中二義。一由前二品。明住自分勝進行。今此顯彼行之功德故來也。二由前品末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彼中雖有言。未釋其義。今此解彼。是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辨初發心具攝普真法界因果為宗。令種性菩薩皆增勇銳為趣。
四釋文中二。初長行。後爾時法慧下偈頌。前中二。初明此界所說。後如此娑婆下結通十方。前中四。一請段分。二法慧菩薩下解釋分。三爾時佛神力下現瑞分。四是時十方下證成分。
初中。何故天帝問者。在彼宮故。聞前所說。生疑念故。疑云。初心有幾功德。前說初心即得佛耶。
第二解釋分中三。初歎所問深難。二雖然下法喻廣顯。三發是心已下直就法說。
初中何不即辨。先且歎者。有二義故。一約說深玄理合先讚故。二欲令聞者用心異常故。文中十一句分二。初一總歎。言此義者。義謂境義。功德分量智所知故。甚深者。且理玄叵測。數廣難量。雖深非甚也。今乃即少而多。即事而理。深之至極。故曰甚深。後十句別難者。開總成別。皆帶總句。謂彼甚深功德之量。一非言說境故。二非生滅識所知故。三非妄想心能分別故。四非依次第門起信解境故。五非有所得境故。六非有無相行境故。七非有終極故。八非籌量境故。九非分量得故。十無路無門可趣可入故。或前總句為標。後別句為釋。釋是能成。標是所成。謂由十難顯甚深故。
第二法喻廣顯中。先牒前起後。後佛子假使下正顯。前中。云雖然者。牒前十句雖依身力難說等也。我常下起後。謂承佛力可得說也。
後正顯中有十一大喻。顯功德量。一供生及益喻。二者法多剎喻。三知劫成壞喻。四者他勝解喻。五者他諸根喻。六知欲樂喻。七者他方便喻。八者他心行喻。九者他業行喻。十者他煩惱喻。十一知供佛功德喻。
初中三。先校量顯勝。二何以故徵。三佛子一切下釋勝所由。初中有十重校量。初一廣說。餘九略顯。初中四。一舉廣事。二佛子於意下徵問。三天帝下答。四法慧下辨超過。初中有四事廣。一供具。謂一切樂具。二供田。謂阿僧剎中眾生。三供時。謂一劫。四利益。謂令修五戒。後九略顯中。供及供田並同。云一切樂具十阿僧剎中眾生。而供及益各別。謂百劫千劫百千劫億劫百億劫千億百千億那由他億百千那由億劫。此中數劫。次百千後。即對億者。以百千為百萬為億故。此百百變數名也。下並准知。益謂十善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四果辟支果。
二釋勝所由中四。一問答顯多。二法慧下比少猶劣。三何以故徵。四佛子下釋。初二可知。三徵意云。如前功德。既唯佛能知。何因比此極少之分。猶非類耶。四釋中二。初反顯。謂不為齊限等故。後為令下順釋。謂為無限等故。前中明初心無限故所生德亦即無限。非如所喻供具等四皆有限也。後順釋中十二句。初句總。餘句別。總得初發心時。誓令眾生悉當成佛。佛種不斷。非只令得五戒乃至緣覺。別中一心廣往下頌應云為。以大慈光遍一切世界。翻前十阿僧祇世界故。二行廣。謂為廣一切等故。三為知處廣。謂得一種智。知十方剎幾成壞等。四為知所作廣。謂知眾生報類垢淨。五知剎實體或法性主。六為知眾生心樂欲異煩惱輕重習氣麤細。七為知眾生死生差別智。八為知眾生根生熟。九為知心令差別。十為知三世業報智。十一為知佛平等境。上十一句皆所為無限故超彼也。
二佛子復置此喻下。明知行多剎喻。於中四。初顯喻廣大。二佛子此下辨菩薩超過。三何以故徵。四佛子下釋超所由。初中二。先東方十重。言且置者。置猶止也。下皆准此。後南西下類通九方。總約百人所行世界。二辨超過中。可知。三徵意同前。四報中二。先反顯。謂非如彼有限故超也。後為了下順釋中十一句。初一總攝。後所謂下別。於中十句。初五及第七顯相即。謂麤妙覆仰小大廣狹一多淨穢。六一多相入。八微細多少剎體差別無差別。九一中出多多無性。十令知諸廣剎盡。問所云為欲了知諸剎即入等者。云何了知。
答准下頌中。往彼諸剎。今此但是了知諸剎故。喻中知彼能速行者。所往多剎菩薩。非但知彼有限一類有顯之剎。乃知盡知種種異剎。及知諸剎無碍之相。是故超彼。其無碍相體德位業用本修因。具如經。前顯義門訖。
第三佛子復置下知劫成壞喻。於中四。初顯喻廣大。二菩薩初發心下明超過。三何以故徵。四菩薩下釋。初中三。一辨東方十人。二南方下類顯九方。三佛子此下總結百人。此雖略成壞。實亦該攝住空。釋四劫相。具如劫章。二超過可知。三徵意准前。四釋中二。初反顯初心不齊故。後為悉下順釋。前中可知。順釋中三。初總比所謂下列。後是名下釋前為欲知等之意。初中可知。問何故總中云為知世界成壞盡。而別中乃說諸劫長短等平等義及相入等無碍相邪。
答前總中通標成壞劫。簡非成壞者。而別中所顯。還知論後壞劫平等義相入無碍相。若爾何故亦說無量無盡劫耶。
釋曰。由為有量有盡相從說故。二別中九句。初長短。如下壽量品說。娑婆界內劫唯短矣。首剎中劫唯長。中間諸分內劫。上下遞望。亦長亦短。言平等者。有二義。一准十地論釋。長短等雖異。相入義齊故。云平等。二劫長短一多等俱以無性為性故。二一劫者。或長或短。但取其一無數者。即是阿僧祇劫也。三有無佛者。謂如莊嚴劫賢劫星宿劫等。是有佛劫。從此已後六萬三千劫。空過無佛出。是無佛劫。四一多劫有多一佛者。如勝音剎。種種莊嚴劫有十須彌山塵數佛出。是一劫中有不可說佛。又如頌云。如來無量曠劫行。自然正覺出世間。於當來世無量劫。身應一切如大雲。是不可說劫中有一佛也。五量無量劫者。謂勝蓮華界已下諸剎內劫。皆可比上為其一。曰可據量故。有限量故。是有量劫也。然即彼勝蓮華世界內劫。更無有上可比。曰故無限量故。是無量劫也。六盡無盡劫者。謂諸成壞剎內劫。有盡時故。是有盡劫。彼勝蓮華界非成壞剎故。劫無有盡。是無盡劫。七念須劫可知。八劫非劫相入者。劫謂成壞中火等非劫。謂劫前時分。若依俱舍第十二說。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年。年中分三際。謂寒熱雨。從此已後。未至成壞中大劫量已來。雖多時分。怛以年名之。謂百千年等。非以劫名之故。亦名非劫故。彼文云如是已辨剎那至年劫量不同。今次當辨。若准此經十定品說。始從剎那須臾晝夜六時一日五日半月一月一時一年乃至百千那由他億年。皆是非劫。從此已去方名為劫。廣說如彼第三定中。又下文第六十四中。毗目仙人執善財手。令自見身。於諸佛經歷年劫。大同前說。又有釋云法性為非劫者。慮恐難通。所以者何。若是法性。則不唯非劫。亦非色等一切法故。又亦不唯非非劫等。法性即是一切法故。若不爾者。法性與劫。如何相入。又應但顯理事無[得-彳]無相入義。非事事無[得-彳]業用門也。九念須知三世剎內劫成壞空中二。初發心所為事。後發阿耨下能為心。前中念須知廣。但顯別相。非總結前。猶是同前。於成壞劫。所欲知故。後能為心者。此語令遍前八句中略故。此顯前喻所明。但是知一類剎中一類劫。然是有限知有碍知。而初心菩薩誓欲知種種剎種種劫。皆無限量理事。理事體用無[得-彳]。是故超彼不可比也。三釋前為欲知言者。謂前總別句中。為欲知言比言應合句句安之。略故不具。此云是名初發心者。牒前也。大誓莊嚴者。釋為欲也。了知一切劫等者。了知智神通者。依通發慧而了知故。此同下第四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第四佛子復置下明知他勝解喻。按此中梵本云阿地目多。阿地□也目多解也。譯家存略故但云解。文中四。初舉喻顯。二佛子此下明初心超過。三何以故徵可知。四佛子下釋。初中二。先舉東方十人。後南西下類通九方。前中二。先廣說二人。謂初人一知念類剎中眾生勝解。積如是念。次經無數劫眾生解。第二人無間知前無數劫所知積如是念後經無數劫知。後次第下略舉八展轉望前以念知。劫所知後類通九方。總一百人也。明超過中。謂彼解雖多。猶可知邊。初心功德難得其際。三徵可知。四釋中二。先反顯。謂不作齊限發心故。後為盡下順釋。於中二。初總可知。後所謂下別。別中二。初標三章。後欲悉知眾生海下依章開釋。前中三者。一欲知諸解差別故。二欲知彼差別解一多平等故。三欲得佛果能知差別解之智光方便。後依章開釋中。十句分三。初三句開釋初章。欲知眾生。謂欲知眾生海各各差別解無邊故。欲知三世三性差別解無邊故。略無無記性也。欲知相似不相似差別解無邊故。次一句釋第二章。平等有三種。一約想。謂此彼見解類同故。二約性。謂此彼俱無自性故。三約無[得-彳]。謂此彼平望俱相即故。雖通三義。前依相即故此句釋。後六句釋前第三章中三。初一句釋前能知智光明。謂智是佛十力智種種解智力。次二句釋佛智所知不可說差別解。於中初句內。明六種解釋前不可說差別解。一從凡夫至等覺已來所有勝解。皆名有上。二唯妙覺解名為無上。三於所解境。未能究盡。名有餘。四解已了終極名無餘解。五此彼解齊名等。六反此不等。後句內明十二種。解釋前不可說差別解。一謂凡夫及二乘見有為法有和合相故名有依解。二菩薩反彼名無依解。三世出世人同境異解名為不共。四自類同解名之為共。或大小乘人同解緣生故有是共。菩薩解此緣生。未曾不空。與二乘異。名為不共。五緣虗空等境無邊解故。名無邊解。六緣餘一切有限高齊境故名有邊解。或執斷計常。名有邊解。離此見故名曰無邊。七緣諸有為名差別解。八緣無為境名無差別。餘四可知。後三句釋前得佛種種解智之方便。就初句中五。前四別顯。後一總結。前四內。一解一切法無性即真故名妙解。二解一一事皆包法界故名大解。三解無量境名無量解。或解難量境名無量解。四無分別慧現證真解名正位解。後一結前四種解等中。得佛無[得-彳]智此即是因。亦名方便。次一句釋佛解智知境。種種勝解不同。於中二。先標能知之意。後悉知下顯所知之解。有六。一不與諸見相應名淨解。二反上名染。三遍知名廣。四反上名略。五委照名細。六粗了名麤。後一句釋佛解智知境同前。於中二。先舉所知之解。後一切下總結。前中有六種解。一解方廣至奧名深。然非下乘所測名密。二臨事製宜權實善巧故云方便。三凡於一多法門決擇。故云分別。四於曾更事。慣習淳熟。不待作意。任運勝解。故云自然。五從親因生解故。本疏云宿因所發。六從增上緣生解故。本疏云善發開悟。後總結有三。一勝解多類。不可具陳。故總結如細。二解類雖多。悉欲知盡。三結為知盡故發心。
第五佛子復置下。明知他諸根喻中四。初喻廣。二佛子此下明發心超彼。三何以故徵。四菩薩下釋。釋中反顯順釋同前。順釋中總別准前。別中據三業等多分同前。故云廣說乃至等。
第六佛子復置下。明知他欲樂喻。文四同前。
第七佛子復置下。明知他方便喻。文四同前。方便有二種。一造業加行名為方便。二所作善巧。今此並通。餘意准前。
第八佛子復置下。明知他心王喻。亦兼心所。除此文中前深心所文四及意。並准前釋。
第九佛子復置下。明知他業喻。謂善不善漏無漏等。文。四及意同前。
第十佛子復置下。明知他煩惱喻。文中四。初明喻廣百人准前。二佛子此下明發心超彼。三何以故徵。徵意同前。四佛子下釋。釋中二。初反顯。後為盡下順釋。順釋中先總。後所謂下別。別中二。先以六門別釋。後發大悲下總結兼別。前中第一門內文有二。先知。後治知中有三喻。一輕重一對。略辨十種。一五住地煩惱中。前四為輕。障見脩道故。後一為重。障大菩提故。二分別為輕。少時頓斷故。俱生為重。多時漸斷故。三諸斷品內。下品道斷者為輕。中上品道斷者為重。中品道斷者為輕。上品道斷者為重。同等分者為輕。稱境起故。多分者為重。通境起故。五隨惑為輕。大惑為重。小隨為輕。中大為重。中隨為輕。大隨為重。六迷事為輕。後智亦斷故。迷理為重。正體智斷故。七習氣為輕。正使為重。八暫起起羸劣起者為輕。多起常起猛利起者為重。九不與邪邊見相應起者為輕。反上為重。十現行為輕。種子為重。見脩二執皆後斷故。約識分別。如理應思。二眠起一對。眠謂隨眠即諸種子。起謂現起。彼種現行。三一一眾生下覺觀一對。謂惡覺觀與惑相。一一眾生。種種覺觀無量煩惱。涅槃說有八種覺觀。一欲覺。求可意事。二嗔覺。念欲嗔他。三惱覺。念欲惱他。四親里覺。憶念親緣。五國土覺念世安危。六不死覺。積財資養。七族姓覺。念族高下。八輕侮覺。是慢自恃欺人。後治中。謂菩薩於諸煩惱悉欲知者。意在對治。不欲但知而已。第二門中文二同前。前中無明與愛一對。謂發業無明潤生愛等。後斷中。為斷眾生結生相續故。須知此。第三門中文二。准前。前中等分非等分一對。非等分。謂於貪等劣境起增上貪等故。等分者。稱境起故。後斷中。為斷惑根故。須知此。第四門中文二准前。前中利鈍一對。我我所是利。慢是鈍。或我及我所一對。慢通二故。後斷中。為覺悟我我所空。故而知也。第五門中文二同前。前中有三對。一顛倒分別與餘一切為一對。二根本隨惑一對。三身見與六十二見為一對。後斷中可知。第六門中文二同前。前中蓋障一對。謂五蓋。即貪。恚。疑。惡作。睡眠。惛沉。掉舉也。障謂二障三障。或二三中但煩惱障。後斷中。兼於總別。於中二。先明發心所為。後發阿耨下明能發心。前中四。一非救。二慈護。三令斷惑。四令智淨。後能發心可知。
第十一佛子復置下。明供佛功德喻。文中三。一喻據量。二何以下徵。三佛子釋。初中二。先廣說一人喻。後佛子復置下略說九人喻。前中二。先明供廣。後佛子於汝下問答顯勝。前中二。先廣說東方。後南西下略准九方。前中五。一供具廣。謂種種上味等。二供田廣。謂東方多剎中佛及眾生。三供時廣。謂念念如是。乃至經無數劫。四剎行廣。謂令彼眾生如己供養。五顯彼佛滅後供廣。於中有六。一造多佛塔。二高廣。三多嚴。四塔各像。五像各光照多剎。六經多劫。後九方略准中一一同前。後問答顯勝中二。先問答顯供福皆多。後佛子此人下。明前供福比後發心不可為擬。並可知。
後略說九人中二。先顯供福甚多。後佛子此前下。將供福比發心福不可為擬。前中九人展轉遞望。無數多劫。數量復增。同阿僧祇品內。從無數至不可說不可說中間雖有超然。大方依比。此中如第一人。一念以無數供。供十方各無數佛及無數剎各無數眾生。如是念念經無數劫。佛滅度後。造塔供時等。亦各無數。此中無數之言。至第二人。皆增至無量。第三增至無邊。第四無等。第五不可數。第六不可稱。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說。第十不可說不可說。如第二人。一念中作第一人無數劫供事。第三人一念中作第二無量劫供事。乃至第十人一念中作第九人不可說劫供事。餘佛數等准知。又皆以後位一念。望前位極時。則以如是之念。相續至自位極時也。後約供福比發心福不可擬中。乃至少分比前極數。亦不相及。
二徵意云。彼第十人所供生福數雖不至不可說不可說轉。然得供養之福。豈不比於發心少分福邪。
三釋中二。先反顯。後為供下順釋。釋意。供福雖多。心經有限。發心縱少。少即無限。無限有二種。一事。二理。事謂心境。心為能限。境為所限。心於供具供田。不以數量時劫為限。而以無限為限。由此少福亦無有限。從無限心之所生故。理謂彼福。若多若少。皆是法性相應所起。是故少分亦稱性無限也。故反顯中云不齊限但為等。順釋中。為供盡法界虗空界等。
第三直就法說中二。初牒前所校量心。後能知下明所攝功德。前中云發是心已者。簡未發時。故云已也後攝功德中四。一攝佛功德。二以發心故下明得果法。三纔發心下約時化用。四此初發下顯所作無著。初中四。一標三世佛功德能信能知。過現世法已從緣應故可得知。未來法未有故但可信。二彼諸下正明攝德。謂此菩薩聞三世佛功德汝能信受等。文中八句。勒為三位。初四句三賢。謂信受兩句同是十住。此中信者。即十住之信。不應劫發十信信故。謂於三世佛所有功德。起深勝解故。受謂於彼領納心無逆故。次修一句是十行。謂於信受隨順行故。次得一句是十迴向。謂以所順行迴向不失能獲證故。次知證成就三句。是同十地。知謂加行智解了如故。證謂正體智冥契如故。或正體如前後得名。知成就者。謂因行圓滿故。後一句與諸佛平等一性者。能同佛果故。三何以下徵。徵意云。以何義故。此菩薩於三世佛功德。即能信受。乃至能與佛果一體。同此菩薩下釋。釋中十一句。初一總。餘十別。文並同前。不煩更述。
二得果法中二。先顯當得。復應知下明即得。然當得者果佛故。即得者因佛故。攝法同等。因果不離。若因不攝果法盡。則非法性果之因。若果法不全即是因。則非法性因之果。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體不異。如是因果果因。非即非離。鎔融無碍。方為法界因果。也前中文二。初四字明能得所由。後常為下明所得果法。就所得法中三。初正顯所得。二何以下徵。三以是下釋。初中八句。一得果護念令增善不退。二由不退當必得果。三感佛授與自所得法。四與三世同一體性。五脩成諸佛助道行。六三世佛力無畏皆成就。七以三世佛不共法為嚴。八得盡法界佛說法無[得-彳]解智。二徵意云何不說由三賢十地萬行圓滿得佛果法。但云由初心得。三釋中意云。以此初心是萬行本故。二即得果法中五句。初一總。餘四別。初總云與佛同等。未顯所因並別之狀故。別說同事一境界者。如問明品及出現品說。二功德者。謂攝度悲定力無畏等諸功德海。三與佛隨應現身一多無[得-彳]同等同得法界大智與佛同等。或此後兩句合為一事。謂得隨機現身一多無[得-彳]智故。
三約時作用者。謂纔發心時。即得此應用故。文中十一句。一得諸佛同讚。二能調化。三能同多剎。四能光照多剎。五滅惡道苦。六嚴淨多剎。七示成多佛。八攝機令喜。九能證法性。十能繼佛種。十一得佛智因。
四明所緣無著中二。初總標無能所著。次所謂下別列無所著境。後唯求下雙結無能所著。初中云不於三世業者。即後所列三寶現世世所攝故。了知不離自心性故。離此無少別物為所得。無別少心為能得。次別列中七對十四句。前四後一五對約人法。五六兩對約名義。或總約名義。後總結中二。先一句明無所著意意等一切智。後於謂下正雙結無所著行。諸法界是差別事境。餘可知。問前列中。既云於佛及佛法無所得。後結中。云唯求一切智常不相違。答正前佛無所得。則是唯求一切智也。上來第二解釋分竟第三現瑞分中二。初標現瑞所因。謂佛神力故。後十方下明所現瑞。於中。先明動剎瑞。後雨眾下明雨物瑞。前中二。初標動遠近。後所謂下顯震動相。略顯如前。廣辨如章。雨物瑞中十事音聲謂歌讚。
第四證成分中內四。初十方佛現身證成。於中四。一來更剎量。二有萬下佛數量。三顯佛名表所說法同說法表名故。四各現下正明現身。二作如是下讚說證成。三我等下引同說證。四汝說此下舉益證成。舉益證成中二。先明益現世。復有二種。一發心益。二授記益。後我等下益未來。可知。上來明此世界中說竟。後結通十方無盡世界說法中二。先明結通普遍盡空剎內同說此法。後悉以下釋遍所由。前中二。初明說處。十二重數內。前十略同阿僧祇品中。從第一百四數後十箇數內。後二顯無限量。後亦說下明所說所作。能說者名並同。後釋遍所由中十句。一由此界他方諸佛威神令十方同說。二由毗盧宿願。三由為顯佛自得法。四由為以佛智照。五由為開實義。六由為令眾生證法性。七由為會眾聞稱根法。八由為開佛所得法本因。九由為得諸佛無[得-彳]用。互望無異法。十由為令眾生了事法界無二。上來第一大段長行竟第二大段。偈頌中二。先辨說偈意。後為利下正顯偈詞。前中十句。一普觀十方同說此法之集會顯法界法門。法爾如是。不謀而應故。二欲普成就故。三欲普令絕惡業不受苦故。四欲普令客塵斂。顯本自清淨性故。五普欲令拔去無明住地惑故。六普欲令增普門信證信故。七普欲令知眾生三乘根器及信等諸根故。八普欲令知三世一相故。九普欲令觀生死即涅槃故。十法慧自欲增長無漏善根故。故說此偈也第二正顯偈詞中。總有一百二十一頌。古來諸德不判此文。唯本疏有科。然望前長行解釋分中三段次第。此乃翻彼。從後向前。謂初八十二頌。頌前第三直就法說文。次十方國下一十五頌。頌前第二諸喻廣說文。後發心無[得-彳]下二十四頌。頌前第一歎問深難之。初中四。初五十一頌。頌自分行滿。次欲得下二頌。結歸初心。次無量下二十八頌。明勝進行滿。後菩薩下一頌結屬初心。就初自分行滿中。分為十二節。初三頌。頌前發心充滿十方界。第二頌。梵本云。盡虗空界如法界。充滿世間如佛法。一切遍行。如諸佛剎世不退故。隨入十方國土下三頌。頌前知一切世界成壞等。按梵本云。菩薩常脩最勝行。依細無依不可說。於諸佛智見無厭。彼能隨入法海流。三哀愍五趣下三頌。頌前為不斷如來種性。四諸趣差下五頌。頌前知眾生心行諸根及大願供佛等。五其心清淨下三頌。頌前知法甚深智。六菩薩始發下四頌。頌前發心即能說法調伏十方眾生智。七菩薩具足下三頌。頌前得三世佛智慧光明。八為令眾生下五頌。明忍苦說法體用行。九十方世界下六頌。顯供佛請法證理起用。亦即頌頌前現成佛等。十菩薩所得下七頌。頌圓滿成果用。於中第四頌。按梵本云。身滿諸剎勇猛土。放勝光網遍世間。普照眾生陰闇冥。如龍王雨演大法。十一一身示現下四頌。明身心廣大。亦頌前一身無量身等。十二能所分別下五頌明絕妄契真。頌前等真法界等。二欲得最勝下二頌明結歸初心者。前深廣大功德海。皆此初心之德。是故勤令脩學。結結己所說。三明勝進行滿二十八頌中分八。初二頌。明三種世間無染行。二其心廣大下兩頌。明悲智深廣行。三無量難思下四頌。明請法嚴土知根說法。四無量無數下四頌。明定慧自在知劫脩短。五眾生是嚴下六頌。明知佛十力自在德。六菩薩於一毛孔下四頌。明見三種世間如因陀羅網。七如是大智下三頌。明順佛普供聞供歡喜。按梵本云。如是無畏諸菩薩。次二句同漢本。第四句。梵云。於如來所獲大喜。次一頌。梵本云。變身種種無量億。現前供養十方佛。示現最勝神通力。佛所行處皆隨往。八己護如來下三頌。明定慧信悲無著深勝。於中第三頌。梵本云。彼得廣大哀愍竟。於諸眾生同己相。見己除妄倍精勤。行空無相等虗空。四菩薩發心下一頌結上諸德。皆發心功德量無齊限故。讚述難盡。上辨前直就法說竟。第二大段頌諸喻廣說一十五偈中。文顯可知。然第十頌。梵本。世間種種惑業轉。由此三業恒相續。彼諸邊際有盡窮。勝菩提心無限極。第十一頌。梵本云。云何解脫業煩惱。發心供養如來故。煩惱既離業亦除。哀愍三世皆令孔。
第三大段頌歎問深難二十四偈中分二。前二十三頌正頌長行。末後一頌舉益勸脩。前中分十。初三頌明發心深廣。頌前甚深及難趣入。於中初頌。梵本云。菩提心謂無著際。一切有量此無量。到眾生性菩提岸。一切智智最勝力。次頌。梵本云。菩提心等虗空界。生諸功德如法界。所行普遍同真如。一切性離猶善逝。二一切能捨下二頌明行廣大。頌難知。三三世一切下二頌明德門普。頌前難知。四菩提心下二頌明初心成佛。頌前難信解。於中。第二頌內後兩句云智慧等者。梵本云。智慧無著應供尊。根本皆由發心得。五一切獨覺下三頌。明能出生世出世樂。頌前難證。六往佛無[得-彳]下二頌。明智日行月德海淨空無不圓滿。頌前難行。七普發下二頌明行願圓備。頌前難通達。八了法自性下二頌明深廣同佛。頌前難思惟。九如眾生數六二頌。明以住佛家必得佛智設經多劫說德無盡。頌前難說。十眾生心行下三頌。頌以能出生三世界及世間樂是故心塵虗空不可比量。頌難度量。二末後一頌舉益勸脩。初發心功德品釋竟。
明法品第十八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按梵本云。達摩阿嚕迦娜忙鉢里勿多。達摩法也。阿嚕迦光明。娜忙名也。鉢里勿多品也。名品相逼。隨方語如經前第一記卷初說也。然總云法光。依攝大乘。略敘五說。一依無著。總相釋云。法光明者謂大法光故。二世親釋云。於名句文身。能緣之心。分明記故。名法光明。此約明記教文。三無性釋云。顯照行故名法光明。如善誦習文字光明。此據智用。明照行法。四梁攝論云。以能照智名光明。此論雖亦世親同本。或西域自有廣略別行故。此異爾。前約心緣教分明記憶。後約能照教智。五有釋云。後得所知所現相分名法光明。此釋菩薩後得智能照能現二教法故。名法光明。謂照佛說本質教故。自識顯現影像故。今此品各望前諸說。雖各無違。契理符文。無性梁論二釋稍現。所以者何。以此勝進趣十行故。行要賴智明照教故。故問中云。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令諸如來皆生歡喜。
後釋名者。若依無性。則法是行法。明是能顯照心。謂於教明解。則今所脩行三輪淨稱法性。此即光明之行法。依主釋也。若依梁論。約智用。通於教行。亦皆依主也。
二來意者。前明十住自分行之勝德。今辨十住趣後方便。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修習勝進趣後方便為宗。務成後位為趣。
第四釋文中三。初請說分。二爾時法慧下正說分。三時法慧下結說分。
初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初牒前自分行。復彼諸下問後勝進行。前中二。初經家據能所問人。後菩薩下正牒前品所說。前中進慧問者。表問勝進行教。法慧答者。表說行法慧光明故。牒中七句。初一總舉前初發心成無量德。後六別辨。一大誓嚴心。二乘無碍法界智乘。三得位不退。四無生解成多背生滅蘊熏無生蘊種。五生佛種己分同佛體此即攝受。六既體分同佛則定當圓滿。
二問勝進中二。先問所疑。後一切菩薩下請說。前中二。先問所成行體。後復次下問行所成德。前中二。初十句別問。後佛子下結請。前中。初云彼諸菩薩者。牒前初發心菩薩也。云何脩習者。問令諸佛憙能求前德之所因。據後答意。由住不放逸等故令佛憙。即後由此成前品中所說功德。餘准應知。問其云何脩習。豈非別是一句。下答中不放逸是耶。
答不然。若不放逸獨是修習。下諸十十句應皆非修習。何故文云復有十法令佛歡憙。有十種法。令諸菩薩速入地等。皆此說邪。二由巧成福慧速入十地。三由十度令所行淨。四由成就眾生無厭願滿。五由願滿得普見佛等廣無盡藏。六由得無盡藏福具悉淨能隨應說法。七由說法利生時自增義利故。不捨諸度具嚴淨十度行。八由不捨諸度。住大願乘。隨所念眾生。令增淨業。出使解脫。准梵本中。隨彼諸菩薩者皆為說法令解脫。九由菩薩說種種法度眾生智故。令三寶不斷。十由紹三寶故。所行無生與方便慧相應。皆迴向菩提。無空過者。並如下答中具顯。後結請中二。先結。後請。謂先結前所問何方便得。後請隨問垂哀宣說。
二問行所成德中三。初問行成因德。二及餘無量下結因成果德。三於諸如來下守護正法德。初中准下答中。麤相分為十二句。云如諸菩薩等十一字。貫通諸句。言滅除等者。此有兩釋。一云問斷迷理迷事二種愚故。一云問斷見脩惑障故。二問降魔故。三問制異道故。四問究竟道所斷微細垢障故。五問策勵諸行所依故。六問脩淨土離諸難處故。七問大智境云何淨故。八問成就菩薩七法。九問菩薩莊嚴六事。十問知佛三種功德。十一問佛所行境。十二問三隨佛事隨樂現土隨根說法隨時說法。並具如下說。二結因果成論中有二。先結因。後疾與下成果。前中心結前所說成滿。不可更一一說故。總結云。諸行諸道諸境界皆滿諸行是助是菩提心是正道境界是所變。後成果者。由因滿故。疾與果齊也。三守護正法中二。先明守護行。後於一切下明守護益。前中三。一開演守護。二摧敵守護。三令久守護。並顯可知。二守護利益中七。一王守護。二世間敬善。三諸佛護念與灌頂。勘梵本云。一切如來共所護念。同灌其頂。四菩薩愛敬。五長無漏善。六能演深法。七持法自嚴。並顯可知。後請說中云所行次第請依問說故。
二偈頌中十一頌分四。初一歡說者復。次一頌前所說。次三半頌前十一句所脩之行。後五半頌前行所成德。於中。初三半頌前十二句因德究竟。後二頌前守護利益。於中。前五句頌三守護。後三句頌利益中菩薩愛敬得善根長自法。餘略不頌。
第二大段正說分中二。先長行及偈頌。前中二。先歎問許說。後佛子菩薩下正答所問。前中二。先歎問。後諦聽下許說。前中二。先讚問所為。後佛子下讚問者德。前中二。先讚。後問於下結問。前中云善哉者。所為廣大善中極故。饒益者利益也。令脩善因故。安樂者令得樂果故。慧利者雙顯利安故。廣釋利安。五種差別。如前淨行品記中引佛地論第七卷說。多所者廣故大故。哀愍等者悲憐人天。戀少妄樂。失真常樂。長流轉故。後結問可知。二讚問者德中五句。一住無所住故。云住實法。二由住此實得無功用勤故。云發大精進。三由得無功勤故。不可退轉。四由不退故解脫麤重所緣等縛。五由離縛無障無智明淨故。問同佛也。
二許說中三。初明誡邪勤發聞思。二慧。次我今下顯對尊卑己離我慢故。推功於佛。
第二正答所問中二。初答前所成行體。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下。答後行所成德。前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佛子下正答。前中二。初云菩薩已發一切智心者。牒前問中菩薩初發一切智心也。後應離下起後。謂菩薩既已發心自分事訖。更求後位。須起加行。加行雖有眾行。唯不放逸為本體。即精進無貪嗔癡故。云應癡暗等。守護之言。通無貪嗔也。
二正益中依問次第答即為十段。唯頌脩習屬不放逸。
就初段答脩習不放逸令佛歡憙行方便中。有五十句分二。前二十明令佛歡喜。後三十句明正令佛歡憙行。就前二十句中二。初十句正明不放逸行。後十句明由不放逸得清淨德。前中四。一總標。二徵數。三別列。四總結。初中。云各不放逸者。一釋如前。一云遠離躭著五欲。名不放逸。二徵數可知。三別列十句中。一三聚淨戒廣故云眾戒。然不放逸行持戒為本。故先舉也。二不同凡夫行故離愚。不同二乘行故淨菩提心。三好行真實。四進脩無怠。五設心欲退。即自策言。我自發心。無人勸抑。如何得退。六有兩釋。一云在家凡夫者。不求出離道。多造不善行。出家凡夫者。雖求出離。與有漏相應。一云無問在家出家。但造順流轉行。皆名凡夫。不可親近隨放逸。七所脩行唯迴向菩提。八脩大離小行。九修善相續。十常自觀量力而行。不令過分。四總結可知。
後明由住不放逸得十清淨德中四。一牒前知後。二徵可知。三列中。一言行相應。二憶識宿念故。三住深等持。四求法無倦。為成聞慧。五隨同觀察為成思慧。六依定為成修慧及通。七捨勝劣等見。八利物無漏。九敬菩提心。如下文說。彌伽聞善財已發菩提心。遽即下座。五體投地。敬禮善財。散華供養等。十恭事師友。四結可知。
第二後三十句明正令佛歡喜行中。分三。初十句結前生後。即初成行相。次十句中成行相。後十句終成行相。初中二。初句中云佛子至不放逸者。結前方便行成也。後發大下生後。並是正令佛歡喜行也。於中。一先由精進等。成不放逸。令後由不放逸更加勇悍故。云大精進。二由斂攝諸根得正念。三由心不亂勝樂現前。四由勝樂脩行不能已。五由稱理脩離著。六不以深而不動習。七證不二方便。八慈悲轉增。九順了無盡門法。十由前所行稱順佛心。故令喜也。
次中成行相十句內四。一標數辨相。謂前門初成。次顯中成故。云復有十法。令佛歡憙。即是行成就相。二徵數可知。三別列中。一謂前雖發勤。若不至中或容有退。令既至此。故不退。二於求法護法。拔苦眾生。不惜身命。三不求財利稱名讚美亦為供養故。四會事歸理。謂知五蘊無性故。五普證事事無[得-彳]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六有兩釋。一約四相。謂知一切法無常苦無我寂靜。莊嚴論第十一中。名曰法印也。優陀那菩薩藏經。名四法鄔陀南。鄔陀那此名為印。亦標相。如說無常是有為法標相。苦是有漏法標相。無我是一切法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亦可印是決定義。謂凡諸有為決定無常。凡諸有漏決定有苦。凡所執我決定無我。無為理性決定寂靜。若廣分別。如優陀那第二善戒第七地持第八瑜伽第四十六。今此為顯明為等法知無常等故。得離四倒。於常等相。心無倚著。一云此中不但離凡夫倒。亦離二滅無常樂倒法。蘊處界等本不曾生。更有何滅。若見有滅則見有生。故無常等觀亦是顛倒。以此無生印。印一切法。決定知無性故。能觀心無所倚著。七大菩提願饒益有情願。如迴向品中所有諸願及初地中十大願等。八忍謂勝解。勝解與智。照達真俗。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名清淨光明。九觀自善法及佛眾生。不見多少有異。法性善根平等有故。十無所行而行故。四結可知。
後十句終成行相中四。一總標。由從中至終行相淳熟究竟故。云復有也。二徵數可知。三別列中。一勤及三善根。二照法實性。三無緣與樂。四無緣秡苦。五觀事行以合理。六依法性而行事。七八九十是願方便力智等四波羅蜜也。此上十句皆云安住者。顯行相至此淳熟不退故。
第二答入菩薩所住處問者。以此觀能速得入地。於中三十句分三。初十句明起入地行。二後次下十句明住地觀脩。後佛子下十句明地要勝。初中四。標徵釋結。初二可知。三釋中十句分二。前三句自分行。一具資糧。二成加行。三自悟不由師。後七勝進行。一近善友為起行緣。二須自策。三行稱佛心。為佛攝受故。云住神力。四無解緣倦。五有兩釋。一云深心鑒真徹事利智照事達理。以此鑒照為自莊嚴。一云重脩以深厚大悲磨瑩以明利智。斯即大乘自莊嚴也。六由於諸地法門心不住著故。速入地也。七無性觀門。是諸佛善根方便。此方便體與三世佛同。四總結可知。二次十句明善安住地脩觀法。文中二。先十句直辨能所觀相。後悉善下逐難重顯。前中二。先一句總明能觀。後九句別列所觀。前中二。先明脩觀時分。謂創得入地住時。不可後時方順安住法故。後正標觀心。謂善觀察應是觀向。後別列九句中。皆云隨其者。以此一一句。通顯十地。一一地中中法門相望各別故。智慧各別故。乃至所得各別故。一法門者。謂隨地相得果等法。於佛菩薩所。聞已觀察故。二甚深智慧者。謂地地中根本智故。三所脩因者。此有二種。一通行。謂十度四攝等。隨地有勝劣故。然言隨也。二別行。謂若當地淨治地行故。四所得果者。謂調柔攝報等地地別故。五境界者。所化眾生多少異故。六力用者。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故。七示現者。謂所作及力既各不同。對彼變現故亦別也。八分別者。從前地轉入後故。九所得者。此通二種。一於佛菩薩所。得聞法故。二於地地中證說得如故。此段文。同初地中菩薩住地行故。彼云菩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此地行相及果。無厭足為成就。此地亦應推求請問。第二地行相及果乃至第十地相及得果。善知諸地障對治成壞相果。得脩地法。清淨轉行。處非處殊勝相不退轉淨。謂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由此故地行不斷。乃至入第十地不斷。如商主預須知前路安危事云云。
第二逐難重顯中二。先釋前善觀察。後如是知下明觀察利益。前中謂觀諸地法門等九句。諸法皆不離自真心所現。既不見有別體性故。云無著名善觀也。後益中三句。初句應安第二。第二應置第一。所以然者。此觀已是八地初住心故。於中。初二句牒前。後一句顯益。謂由智唯心理。則能於地善安住也。
三後十句明地要勝中四。一標。謂思速入地。二何以下徵。意云。地有何要念遠入邪。三釋中三句。一以入地至住。則能成前隨諸地觀察所有功德。二以具功德故能入佛地。三至佛地故能廣作佛事。謂十身三業滿法界。遍十方。盡未來。重重無盡如因陀羅。世界時處中利樂無斷。四是故下結前思惟宜應速入五句。一常勤脩。二不息。三無疲。四以所脩德自嚴。五結入地。
第三若大行清淨問中。有二十句。初十句行成出障故云清淨。後十句由行淨因。得勝法果。前中。一標起可知。二何下徵數。三者下別列十句。即是十度。一施滿足意自他俱悅。二護戒堅淨。三忍力無限。四勤脩無退。五伏沈不迷。伏棹不亂故。知得正念。心一境性也。六無分別慧。善了諸法。七善巧脩行無偏住著。八大願堅固不可動搖。九運生之力無有疲厭。十佛及眾生智了同體。此中初句五七各同十行。餘并全別不可指。復次有文。具顯十度句。佛子下總結可知。
後十句中四。一牒前起後可知。二何下徵數。三一者下別列。一多佛護念他方顯多。又他方尚護自不待言。二同類中為上首。三堪受佛加。四所在皆逢善友為怙。如倚賴父母。五常脩行勤及三善根。六了有為法實性。七住無緣拔苦。八能起思慧。九能起脩慧。十知佛化物權實善巧。四佛子下總結。
第四大願滿足問中二十句。初十句起勝淨願。後十勵志念溺。又前十起願。後十滿願。前中四同前。初二可知。三列中。一願度生無倦。二願具脩淨土行。三願重心事佛。四願護法不惜身命。五願隨智所觀淨土即能身詣其中。六願與諸菩薩。同行法性善根。互望無礙。不即不離。七願入定無相無願之門。以此了諸法。八願得不空三業。九無障[得-彳]願。徹窮未來際。利樂眾生無盡期故。又是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中第八願也。又是十種願無[得-彳]用中第八於一切行菩薩行而大願不斷也。十願具生了普因。謂普賢行生因也。淨治等了因也。或行普賢行即是淨治。一切種智門門是方便義也。四總結可知。
後十令願滿中文三。謂標徵列。列中初五自行。後五利他。前中。一行心無厭令願成滿。二大誓自嚴。三念勝己者願力所作。四普願眾生生淨剎。問菩薩何故自不願淨土。願他生邪。答菩薩行法。法應如是。所以者何。若不願他生淨土。則利他行不成。若不自願生穢土。則大悲行不立。五樂脩行海長時無間。後五中。一願普成熟。二為成熟一一眾生。各經一劫不覺疲倦。三於彼一切劫。具受三惡等苦。無暫厭悔。四亦不暫起貪樂之心。五勤護法護教理行果等。
第五答護菩薩藏問中四。一結前生後。二何下徵。三所謂下別列。四佛子下結。初中謂由前行願蘊積成藏故。唯十句更無成滿也。二徵可知。三列中。一見佛。二持法。三解釋教理。四悲普。五多定。六來欲乞皆與。七辨無[得-彳]解。八護得五通變現緣境等業用皆無盡故。九住一切時。梵本中名無邊佛威神守護無盡藏。十入一切處。四結可知。
第六答隨所應化常為說法中三。一菩薩得是下結前生後。謂蘊福智攝眾生故。二佛子菩薩下徵起。三所謂下別列。於中有三十句。分二。前十五句教離過。後為說法時下十五句教起行。前中二。初十四句別說。後菩薩下一句結隨應說。前中二。初四句明知根器。一知所作者宜作何事。二宿因待何緣發。三知心行念處。四知希望所好。後十句正明教離過。一貪雖通色等一切。今此且據麤顯色。欲對治故說不淨。廣說五種。如下十藏品中說。二嗔能加害。慈能與樂。正對治故。三癡等者。癡是邪癡。觀察是思擇。謂為彼不信由惑起業由業感果者。說十二因緣。令觀察故。四為說等者。謂前三句約三毒重者。且為說對治煩惱。未堪為說成勝智法。今此等分三毒輕故。方可為說無性觀等。釋多貪等分名。具如雜集第十三說。五知三界無樂則不復受樂生死。以人天中樂皆變異受行所隨故。六處所者有二種。一身所依處。即鄉邑舍宅。乃至樂著阿蘭若處。二識所依處。即所依身。於此二處而樂著者。皆由不了空寂之理故。此為說令不樂著。七為說怠惰損勤行益。八為自高陵彼者。說一切眾生蘊處界平等無異。九易知。十為樂事寂者說理寂法。
後教起行十五句中亦二。先五句明說法儀軌。一文有位次。二義無差錯。三於前後理皆以智照。四於無性印或法殟柁南。皆審稱順。五行位徵著次第為說。後十句正教起行中。一令於所說行門生信。三簡知根性令入佛教。三令證理。四令斷法愛。由貪相應故。五令除二執。六令識真佛不離自心。即是常念。七令知說法聲實性。八令悟名句文如彩畫空九。令知法喻相應。十令悟佛果智大用。
第七答恒不捨波羅蜜行問中二。先牒前利他行時即成自利行。後是時下明自利行時即成利他行。而此兩文。說雖前後。行則同時。故云菩薩為眾生說法。則自脩習增長義利。不捨諸度等。義利者。如前釋。不捨諸度者。二利行同體不相捨離。但所望異故。波羅蜜道者。度行通至佛果故。二行同體所望異者。即前所明。隨其所應為說法時。令彼益故成利他行。此即法施成自利檀行。又法施離慳。成自利戒行。又法施忘怨。及諦察勝解。成自利忍行。又說法無倦。成自利勤行。又說法之心專一法性。成自利禪行。又說法時念念思惟。思慧增長。成自利慧行。又說法時不住空有。隨機所宜皆善巧故。成自利方便行。又此說法稱十盡願。成自利願行。又此說法心是無雜染力。乃至第十加持力等。成自利力行。又此說法智。能知所化者心行煩惱。乃至知佛智覺法界門。成自利智行也。後明自利行時即成利他行中。具顯十度。即為十段。一一段中二。先明行相。後結度名。就行相中。皆先約事。後約理。然事與理。說離前後。行則同時。
就初施行相。先約事中。謂身命財法隨求即與。則無方來乞悉能滿意。後而無下約理。謂達三事空故無所著。後結度名。云是則能淨等者。謂若但事行而不會理。或但觀理而不行事。則不能淨波羅蜜故。下諸結名。並准此知。雖自利由說法利生即利他也。
二戒行相。先約事云。具持眾戒者。三聚清淨無缺犯故。後而無下約理中。謂三輪淨故無所著。無著故我慢息。謂菩薩不以自具持戒見他不具陵彼自高故。持戒雖是自利。由菩薩戒要必法施方名具持眾戒故。此即為利他。結名准知。
三忍行相中。先法。後喻。法中。先約事者。謂為怨惡憎嫉打罵割截等處。與觀善無別。等為說法。後於諸下約理者。諦察怨親平等性故。高為說法。初無有二。後喻中普截善惡無分別故。忍雖自利因。次說法則為利他。後結名可知。
四勤行相。先約事中三。一利樂勤。謂遍策諸行。亦普勸發諸行亦普勸發諸有情故。二諸有下如行勤。三勇猛下被甲勤也。後於諸下約理者。謂於三勤所生善根。離有無相。離有故不取。離無故不捨。由此佛因行滿足。因行是果之門。門是方便。結名准知。
五禪行相中十句。先科。後釋。前中四門。一三禪。二事理。三因果。四禪支。及初三禪者謂十句中一二三六七九是現住法樂禪。由得真三昧樂。不復貪著世間輕安虗妄樂也。餘亦並是正在定故。五十兩句。正是引生功德禪。兼饒益有情禪。現通威佛皆非為己故。餘唯引生由定能令生多定故。令知定境故。了知不違無生印故。二事理者。謂十句中三九兩句約理。餘皆約事。三因果者。前九皆因。第十是果。四禪支者。十句中初一句及第三句內下半是對治支。第二句及第三句內上半是所依支。正思惟即是心一境性。不住不出。即是無生行相。唯遮詮故。後七句是利益支。依小乘及大乘權教八定支分名體。與此不同。滅受想定名同體異。或名名皆同。而對治所治依。利益並別。謂對治一切惑障。非唯靜慮無色等障惑。此唯約脩位所斷所知障說。由得滅定者。非見道故。地中不斷煩惱障故。前八亦據此人說故。若依融攝。位地不定。此中所依即無生定。薩遮第五亦同此說。對治利益如文可知。
後釋文者。一由觀五境無無自性故。不復貪著。二依九定作無生觀。從初禪為首。乃至非想及滅盡定。按次入出故。云次第定。簡異逆順。超越為名。九定具如薩遮中說。靜慮無色四相分別。如雜集第九。廣顯九定。如別行章。三正思惟及不住不出等。如前可知。四從無生定出生多定。起信云。得此真如三昧。能生無量諸三昧門。五從前多定。各起多通。六出入九定逆順自在。顯淳熟。謂從初禪入二禪。乃至從非想入滅定。如是名順。從滅定入非想。乃至從二禪入初禪。如是名逆。七由無生定。入餘一等持時。即入多等持。以無生定是一切定根本故。八由無生定故。觀一定境時。即知一切定境。九在無生觀時。能緣觀智。與餘一切若事若理等持等至觀智不相違。以彼一切不離此故。智即是印故名智印。印定諸法本不生故。無性攝論第七云。靜慮定名等持。無色定名等至。又心一境相名等持。正受現前名等至。十由此定即是佛體故。依此所作皆稱法界。是故能令速證佛位。結名可知。
六般若行相中八句。先科。後釋。前中三。一因果。謂前七脩因。後一成果。二理事。謂五六兩句約理。餘皆約事。三三慧謂初三成聞慧。次一成思慧。後四脩慧。問寧知此八句初四次二後二。非是加行正體後得如次邪。
答此若具三。不應更說第十智度故。無性釋論第七云。若說十度。第六唯是根本智攝。若立六度。通攝三智。後釋文者。且依三慧。謂聞中初句內有二義。一正成聞慧。二句思為因。謂聞已記持故。前句聞慧勝緣。於中二。謂近及事。後句聞慧勝因。亦二。謂樂及無厭足。無欲樂不能聽故。暫聞則已。慧不生故。思慧中先簡非。後顯正。謂簡獨覺。及不隨所聞。妄思惟故。後顯正者。謂如理故。後四脩慧中。初兩句正是慧體。上句離妄。下句稱實。後兩句慧用。上句知佛行。下句入果。結名可知。
七方便行相中十句。皆顯悲智善巧無所住著。名為方便。文中。先科。後釋。科有二相。一分二方便。謂四七八三句明迴向方便。餘七句明拔濟方便。若依本業纓絡下卷。因果亦有三方便。一進趣向果。二巧會有無。三一切法不捨不受。屬當可知。二分理事別。謂四八九句約理。餘約事。後釋文中。一巧匠化世。如賢首品云。若見世界始成立。眾生未有資身具足時。菩薩為工匠。為之示現種種業。乃至廣說。二導利忘疲。三稱機現形。四行淨三輪。五現漏無漏行。六不住涅槃。七不住生死。八觀諸所作皆無作作故。云善觀。九為物現嚴。非自愛著。十入趣受生。結名可知。
八願行相中十句。分二。謂三四五十等四句明求菩提願。餘之六句明求利他願。且依一相理實皆通。又一一皆至無餘。故云盡也。依本業經。願有三種。一自行。二神通。三外化願。文可知。文中。一利生盡願。二嚴剎盡願。三供佛盡願。四了法界盡願。五脩法界行盡願。六盡來際住願。七知他心盡願。八悟有支起滅盡願。九現淨土盡願。十證佛智盡願。此十中。前九脩因無餘。後一成果無餘。結名可知。
九力行相中十句分三。初句思擇力。後九脩習力。依本業經。通力有三。謂報通力。脩通力。變化通力。文中。初二句報通力。第九句脩通力。第十句變化通力。或第九第十句俱通脩力變化力。加持亦通通報力所攝。餘句或是三力因緣。或三力所起。准知。十中。一觀心淨明徹見法性曰深。離有無見云無雜染。二信心徹理曰深。深故邪師教不能伏。三不見有拔苦而拔。故無疲厭。四不見有與樂而與故。所行平等。五義持無忘。六巧說稱機。故令歡喜。七三輪離相三空圓滿。唯顯了教故嚴大乘。八無障[得-彳]願。徹窮來際利樂無斷。九神力具故出多變現。十聞教不信不解不受者。神力加持令信解領受。結名可知。
十智行相中十句分四。初七知眾生心行。此成就有情智也。次一句知諸法實性。此受用法樂智也。次一句知佛能隨化力。此成就有情智。後一句菩薩自悟法界智。此受用法樂智。依本業經。智三種。一無明智。二一切種智。三變化智。十句中。初四句是無明智。三毒中無明為本。智知三毒。智從本為名故。餘皆一切種智。或第五句是變化智若廣分別十波羅蜜。如別行章。
第八答所念眾生滅令得度問中三。一結前起後。二墮惡下正明化度。三如其下總結。初中二。前三句結前。後住大下起後。前中三句。各通牒前十度。初云清淨者。謂脩前十度時。皆淨三輪。離有無相故。並結名中云。是則能淨等也。二圓滿者。謂脩前十度時。皆二利圓滿故。包融圓滿故。十度圓滿故。因終圓故。三不捨者。謂脩前十度行時。如救頭然。曾無暫捨故。後起後者。謂今隨昔日創發大心。請一切眾生誓常度脫。故云經大莊嚴乃至云而得度脫等。言住者。正住在脩行也。大莊嚴者。大誓願也。菩薩乘者。悲願相應運生也。隨所者。順昔願心所欲度生。皆為說法令解脫也。念授隣近同在別境。理實是欲希望度彼。亦可隨昔願心所請度者。明記不忘故云念也。梵本中云。於菩薩乘。住大莊嚴。隨所請眾生。成為開示。使集諸善根皆令出離。
二正明化度中十句分四。初二說離苦難法。謂為將墮苦趣常生難者。語令知。使懺悔。若不爾者。純苦趣中。無暇聞法發心故。若隨值菩薩。聞法能勤。非難中故。或現墮苦發心。在難能勤。所以者何。除無間獄。餘容有故聞法。後答難中有故。次三說離增上三毒法。謂於劣境起增上煩惱故云多也。初云示無貪法者。謂說不淨觀故。說無生觀故。二令行平等者。謂說違順境性無二故。三為說緣起者。謂說十二有支相緣故起。即顯流轉。非自然勝性等起相緣故不起。即顯還滅不待緣滅。性自滅故。由此令離斷常等見著。次三說三界出離法。初教離欲者。謂欲界愛恚。及因愛恚所起十惡。教以尋伺對治故。得離欲界。或說所治無恚或說有五。謂一貪尋恚尋害。二憂。三苦。四犯戒。五散亂。二為說毗鉢舍那者。此有二種。一者靜慮。雖定慧均。然是定地。恐其滯寂。但為說觀令離色界。二者由彼未聞無生觀慧。依有漏定。麤治過患。狹麤利益故。此為說無生觀慧。令知惑源。得究竟益。永離色界。三為說妙慧者。此亦二種。一者以彼無色定多慧少。恐其滯寂。說慧令均。使離無色。二者妙慧。是無生慧。謂彼所持取相細根。令出離故。後二隨乘根性。方便為說初教。二乘寂靜行者。此有二種。一者隨彼小根。說遠離行故。二者因彼樂乘方便。為說一切諸法本來寂靜不生不滅。後為樂大說十力廣嚴者。此亦二種。一為權大乘根樂三身佛十力境界者。乘方便為說十身佛十種大力那羅延等廣大佛事。引令入實。二為樂實大乘根。直為說佛十種大力廣大莊嚴。令得增進。
三總結中二。初結本誓願。後菩薩具足下。結問中度脫。此中准梵本。一切眾生下脫一句。云是名住大莊嚴。餘並同也。
第九答前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問。謂菩薩有知根知法巧化之慧。令所化者成聞熏種。生正覺牙。成佛說法。度諸眾生。成菩薩聲聞僧。由此能令三寶不斷。就此文中三。先牒前起後。二何下徵。三菩薩下釋。初中牒前菩薩有知根識法巧化之慧亦即是後徵釋之處。二徵意云。菩薩但能說法度生。何以能令三寶種不斷邪。三釋中。明四重三寶種不斷相。於中。前三別辨。後一總顯。就前別中。初三寶內佛寶。云教諸眾生等者。謂菩提心是佛體故。此有二義。一者菩薩自己發心得佛體故。續前不斷。復更教他發心。令得佛體。胤後不斷。後後皆爾。為不斷也。二者諸佛無師無[得-彳]智。具在眾生心中。眾生不覺。菩薩教發大心。則佛智顯現。後後皆爾。為不斷也。法寶。云常為等者。謂菩薩。自於佛菩薩。聞正教理。今復為開闡教理。如是展轉。後後相續。為不斷也。僧寶。云善持等者。謂菩薩自持教。無違事理。教他亦爾無乖違。是和合也。次三寶內。佛寶。云悉能等者。二種。一謂無障[得-彳]願。徹窮來際。利樂不斷。不同二乘趣無餘依究竟永滅。讚發此願故。二謂求菩提饒益有情願。謂菩薩行海皆應以願迴向眾生成大菩提。讚發此願。則種性成故。法寶云分別等者。謂此菩薩自聞因緣無生方便。而得證悟。今復為他說其無生證悟方便故。僧寶云常勤等者。謂於菩薩眾中。三業互敬。戒見施同。由此成佛。當還有僧故。後三寶內。佛寶。云於眾生等者。謂佛昔聞教等流無流熏種成佛。佛令菩薩於佛熏種亦爾。今便為他。無倒宣說。令人眾生心田成佛可之種故。法寶云護持等者。初句通護三法不斷。謂證理為護理法。持教為護教法。脩行為護行法。若兼下句。則唯教行以護教行。容有身命之難故。由佛證理。得成教化化菩薩。菩薩證理成佛教化眾生。亦令證教行展轉不斷亦爾。僧寶云統理等者。謂菩薩自依一味之法。後以此法。攝仰大眾。令皆隨順。為和合不斷。上來別辨竟後總顯中。持三世佛戒者。謂由戒得佛。由佛有法僧故。菩薩前後亦如是。故不斷也。
第十答善根方便皆悉不虗問中四。一明由紹三寶種故三業無暇。二無暇故下明由無暇得不空三業。三菩薩如是下明三業不空自利相。四若有眾生下明不空利他相。初中二。先結前。紹三寶種。後一切下生後。生後中二。先標所行無失。後隨有下釋無失所由。可知。二明得不空三業中二。初牒前。後所作下起後。起後中三。初明所行無謬。二皆與下釋無謬所因。三末一句結成不空。三明三業不空自利相中四。初牒前標後。二何下徵。可知。三所謂下依標釋十中。初四依正嚴謂三業及土。於中。前二後一利他故現。現身說法嚴土攝生故。第三一向自心定故。次四句明攝化嚴。一放光警覺。二攝眾集會。三現通令信。四授法令解。後二現佛說法嚴。四菩薩成就下結不空自利相。四明不空利他相中。有法喻合三。法中見聞等。略舉十事。餘並可知。上來答所成之行問竟。
第二大段答行所成德問中三。初明心行成因德。二佛子下明結因成果德。三於無邊世界下明護持正法德。
初中十二句一一內有二。皆先釋後牒。准法應合。先牒後釋。文雖左右。於義無違。如云摧魔以慈。或曰以慈摧魔。就初句中。勤加脩習四字。冠下諸句。謂牒問云勤加脩習何法。以滅癡闇。乃至勤加脩習何法。隨所應等。釋云。勤加脩習。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乃至云以往昔誓願力。隨所應化。現淨土。轉法輪。度眾生。所謂初發大心時。即發此大悲無障[得-彳]願。此即便顯初後二句竟。二云摧魔以慈者。自心先能調他故。三制外以福慧者。智以理制。福以威制故。四滅心垢惑以金剛定者。無間道時。煩惱所知二障種永斷無餘。五集善以進者。精進遍策眾善行故。六以淨土善離惡道諸難者。淨土業成自無三惡八難故。七以無著慧淨智境者。心離執著。智障淨故。八以方便智出生菩薩諸地等者。方便智有二種。一種一加行位智。為十地方便。能生十地故。二善巧方便智。此通資粮及十信智。於真俗二諦。巧鎔融故。依此智慧。出生七法。及令清淨。准前問中。此脫總持令清淨者。治謂其障使純淨故。九以一切善法成滿諸佛淨土等者。謂佛依正報因遍脩眾善。維摩佛國品云。六度四攝四無量道品十善等。皆是淨土故。方便品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乃至云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此句內有六法莊嚴。謂淨土相好三業。十以智自在觀知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平等者。此有二種。一謂觀一切佛力等知無差別。二觀知同一法性。然此二義。融無障礙。十一以廣大智知一切智之境界者。謂菩薩以照理事無[得-彳]智知佛後得智也。十二如前釋。
二明答結因成果德問中。無別行相。但依前十二句行相。勤加脩習。即能次第成就無量功德法。乃至疾與佛功德等故。牒前云菩薩勤修此法次第成就等也。按前問中有三句。今此答中有兩句。由來問中初二句為一句故也。
三若護持正法問中二。先別說。後成就三世一切如來智下。總結成法師說法護持。前中三。初正答前問。次何下徵。後佛子釋。初中答前十問。即為十段。一答前於諸如來應正等覺百千阿僧祇劫修菩薩行所集法藏守護問中三。一守護處。謂無邊世界□二能守護者。謂為大法師。三所守護法。謂諸佛正法。二答前開示演說時諸魔外道不能阻壞問。謂得一切佛護念故。三答前攝持正法無窮盡問。於中。出所因。一內持廣大法藏。二外說無[得-彳]。四答前於一切世界演說法時十王守護問。於中二。先明得三種三業。後得心下明十自在。由法王守護故。得三三業。十種自在由得此故。九王守護三三業。有第一善巧三業。身業巧隨類現。語業三種。一義無碍辨巧說深理。二法無碍辨。巧布教相。三由前二二巧令聞者獲益。第二攝根三業。意業知機。語業二句。一圓淨。二令喜。第三無勝三業。身業威力。意業知機。語業無碍。後十自在中。一一皆有標名釋義。相顯可知。由法王守護故。得此三三勝三業及十自在。即由得此。諸王守護。或由得此。感十王守護。令無退失。轉增最高也。五入前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問。謂菩薩。更演說大法。得人天敬養故。六答前諸佛護念同灌頂問。謂得諸佛護諸佛灌頂。由得灌頂。得無見頂相。由佛護念。得身業威德無能映蔽。語業威德無能屈辨。七答前一切菩薩亦皆愛敬問。由菩薩得前十種自在。處大眾中。威德蔽眾。以大慈悲。安怯弱故。一切菩薩敬愛也。八答前得善根力增長白法問。□以深智慧察其欲樂也。九答前開闡諸佛甚深法藏問。謂以無畏辨。為其說法故。十答前能令一切聞法生喜問。謂攝持正法。以自莊嚴。釋曰。菩薩利他為自利故。是莊嚴也。上來總顯差問竟。次徵意云。此菩薩位居十住。何以乃得如是三業十自在邪。釋意云。以成就十種德故。一智圓德。二擇法德。三不忘德。四無住慧德。五總持德。六大心德。七無失辨德。八勝解德。九遍法界會中恒輔翼德。十了自與佛同體德。
第二總結成中二。先結能成因。後作大下結所成德。前中二。初明成果智圓。後一切菩薩下成因智□因是果因也。後結所成德中三。一法師是能護持。二正法是所護持。三總結前二也。第二重頌分中。十頌分二。初六頌半。頌前十種所成之行。後令其下三頌半。頌前行所成德。前中初半頌。頌初不放逸。二有一頌半。頌佛歡喜。三有一頌。頌入諸地及大行大願。四有一頌。頌菩薩藏及隨所化說法。五有一頌。頌不捨自行諸度及所念眾生令得度。六半頌。頌紹三寶種。七有一頌。頌善根方便皆不虗。二頌行所成德中。初一頌。頌初兩段。謂行成因德。及因成果德。次有一頌半。頌護轉正法。後有一頌。喻說法者說法三業無畏辨等。謂一身儀庠序。二樹說雄猛。三智了深度。□為□動。問答物滅惑。
第三結說分中。所說契理。令佛歡喜。所說合機。大眾奉行。亦可契理合機佛憙眾奉□□。□先長行。後偈頌。兩段不同。說分了。上來初請。次說。三結。□□不同。釋文了。上來初辨名。次來意。次宗趣。後釋文四門□□法亦了。上來初明昇須彌頂品乃至明法品了。六品□□□□。明第三會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第五
卍按。六七兩卷隱沒。而無傳者。應有第四會夜摩天。說十行位四品。昇夜摩天品。夜摩讚嘆品。十行品。無盡品。第五會都率天。說十迴向三品之內。昇都率天品。都率讚嘆品之釋。八卷十迴向品亦第五會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八(本末合)(盡第十迴向)
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位行。後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徵起。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或為下。依徵廣釋。三佛子是為下。依釋結名。
初中。名者。前本分內列名。與此不同。前名入一切平等善根。此云隨順堅固一切善根。晉本云隨順一切堅固善根。按隨順是前入義。堅固是前平等義。謂所脩事行。皆順入堅固平等法性故。若依此釋。前本分中名。及晉譯名。皆須更迴向此安置。以一切之言屬善根故。若取義使。亦應云迴向一切善根隨順堅固。釋名謂隨順入。是能隨順入也。堅固平等善根。是所隨順入也。即所脩事行。莫不順入平等堅固法性。此則順入堅等之善根。順入堅等善根之迴向。皆依主釋也。本業經釋云。習行相善無漏善而不二故。名隨順平等一切善根迴向。
第三依徵廣釋中二。先明行所依身。後具足下。明依身起行。前中二。先辨類。後威德下讚德。前中云或為帝王等者。謂菩薩行檀之身。不唯一種隨機所宜。故置或言。問若爾何不舉餘。
答由三義故。先舉帝王。一此身具有堪施物故。二舉勝可以策劣故。三舉一類餘故。後讚德中十句。一威稱廣遠。二凡諸下正化等覆。一蓋有二義。一以十善法為蓋。蔭蓋羣品故。如下施蓋中云。為令眾生得自在蓋。能持一切諸善法故。又云為令眾生能一一蓋普覆一切等云云。二以慈心蓋。於諸眾生。普心蔭覆故。如施蓋中願云。為令眾生得平等心。覆眾生故。為令一切以諸善根普覆一切故。為令眾生得大迴向普覆一切眾生故。又如下文第六十六中。大先王謂善財言。我唯知此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門。如諸菩薩摩訶薩。為高蓋慈心普蔭諸眾生故。乃至廣說。三以離垢下表尊第一。四於法下十善導物。五以四下四攝攝生。六菩薩下一句。是結德之言。其文宜安離業障下。七有大下感難壞眷屬。八離眾下體相嚴脩。九獲那羅下身堅力大。十得清淨下無惡業障。並顯可知。
第二依身起行中三。一隨相迴向行。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時身口下。離相迴向行。三以何義故說名迴向下。釋此迴向名。
初中二。先略標列迴向因緣。後佛子菩薩摩訶薩隨所下。依標廣顯迴向因緣。
前中三。一列施者并所施物。二其中下。辨所施田。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巧攝施行成迴向行。
初中二。先一句總標。後或施下別列。列中除施身王位妻子等。重說之外。有七十五門。若分園與林。別則有七十六種。謂飲。食。上味。車乘。衣服。華。鬘。雜香。塗香。床座。房舍。住處。燈明。湯藥。寶器。寶車。象。馬。座蓋(二十)傘。幢。幡。寶物嚴具。寶冠。髻珠。王位。身及妻子財贖獄囚繫閇。身代囚死(三十)連膚頂髮。眼。耳。鼻。舌。牙齒。頭。頂。手。足(四十)血。肉。骨。髓。心。腎。肝。肺。大腸(五十)小腸。厚皮。薄皮。手指。足指。連肉爪甲。求法入火。護法受苦。求法捨海內所有。以法導化(六十)斷害男形。佛興示令見。施大地。僮僕。施身與佛及眾生供養給事。施城邑。聚落。宮殿。(七十)園林。妻。子。一切資生。設大施會。(七十五)二辨田色類中三。初一句標總多類。次或從下別顯。後等皆下總結普施。初後可知。別顯中有七句。初五五對十類。後二各多類七十。一來處異。二量行異。三儀觀異。四男女異。五趣異。六心性異。七求覓異。並顯可知。三巧攝施行成迴向行者。謂將顯脩行隨順堅固善根迴向故。先標列一切善根隨順堅固迴向之相。所以者何。前所引施者及物并田顯所。今隨順堅固迴向之心行。今此善攝十句。顯能令隨順堅固迴向故。云如是施時發善攝心悉以迴向。謂色即如故。攝施行所有色物迴向色如。乃至迴向識如。當知亦爾。何豈不所迴善根先已稱性。答今正顯此以稱法性善根。迴向法性。方名隨順堅固善根迴向。如下釋名中說。此第六迴向名。從此文立。應知後廣顯中。一一迴向行。皆依此脩。文中十句分三。初句總標。次所謂下別顯。後善攝慧施下一句總結。初中二。先牒前施行。後發善下正顯可知。次別顯中八句。初五句總明受者五蘊。於中。雖漏無漏別。皆蘊名収。次一句明能施者五蘊。攝及顯位。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尊卑次第故。次一句明所施有情具五蘊攝。次一句顯所施外物非情故唯色蘊攝。後一句總結者。謂總結前八句不攝施行迴向故後廣顯迴向行因緣中二。先料簡。後釋文。
前中略以四門分別。一前後差別。二內外分別。三三施。四三科。初中。謂以後廣顯。望前略標。互有無別。即施傘施頂護法受苦等三。前有後無也。前救獄囚中無施法。必顯有也。前施城邑中。無門防輸稅。後顯有也。前為求法捨海內所有。即是略攝。後顯國城人民等多類也。前中以法化導。即後顯中禁殺令住戒也。餘皆大同。
後廣顯中。都門總有六十。若單數色類。中間除重。則有一百七種。若巨細而論。乃有無量。謂於八十七中。類中復有異類。如末香有多種。蓮華有多種等。又如施國土中一切諸物故。資生中一切資生故。又云隨所施物。無量無邊故。又云菩薩隨諸眾生一切所須。以如是等阿僧祇物。而為給施故。准此諸文。色類甚廣。且麤相言之。不可刻定一百七等。昔光統律師。將前標顯之文。總為一百二十門施。一一行具十迴向。一一各具十善七施等。相乘添成八萬四千施行。七施行。謂心三。時喜即為三。事有三。謂施者受者財物。入理有一。謂照三事空一寂之理。按此安立。雖欲廣其施門。翻乃狹其行相。所以者何。如前所引五處文故。二內外者有二種。一自身為內。他身為外。謂菩薩捨身救囚。代死。求法。護法。或割身宍。或作僮僕。或施力供事。皆名內施。若施妻子眷屬僮使乃至象馬。皆名外施。二有情為內。非情為外。即前內外皆名內。所餘之物皆名為外。三三施者。導示佛出興皆是法施。救囚代死斷殺救毀男形等皆無畏施。所餘皆是財施。或施衣食。令離飢寒等怖。或為說法。令其脩行離惡道惡等怖。皆無畏施攝。四三科中三。初五蘊。次十二處。後十八界。初五蘊者。謂施自身妻子內宮眷屬僮僕乃至象馬等。皆是施五蘊故。所餘施物非情數者。皆色蘊攝。法施中能詮名句字行蘊攝。聲色蘊收。所詮義理非蘊所攝。是無為故。次十二處者。施自他身具內六根故。施外物中。華香音樂飲食衣服。及法施中能所詮等。是外六塵。或一物施中。具二三四等。如衣食中具色聲香味觸等。自餘一切。思准知之。後十八界者。且內外十二界准處可知。中間六界。依內根故。隨根布施。然此十八有暫施用。有永施體。如理應思後釋文中三。一總明以諸施行成迴向行。二所謂下。別明以諸施行成迴向行。三佛子菩薩摩訶薩隨諸眾生下。總結前諸施行成迴向行所為。初中二。先總舉所施物。後以彼下牒前起後。然此文。應移安後具足行施下。或通總別兩用。望總屬前。望別屬後。二別明中。都有六十門者。第一施食中三。一明施行。二願一切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前中四。一所施物勝。二施眾生明所施田。三其心下明能施心。於中五句分三。初一句總明心淨。次三句別顯淨相。一無貪思相應。二三輪淨。三無慳思相應。後具足下一句。結施行圓。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此文應在前。已如前說。後正迴向行中十願。一食能資神故。願得智。智資法身故。名智食。二食資心力。用則無礙。八識不礙。即第一義故。三耳香味觸變壞方資食。性非有故。四知食性空。貪不起故。五於無所有。歡喜愛樂。得出離故。六食能充虗。願彼智滿。七食非久住。翻願彼得堅法。八食資能有成辨。願彼能有攝善。九食資身心能遊能思。願彼得二身周遍法界。十願彼得化身應世作受供田。後雙結二行可知。依涅槃第十五末十六初。亦說施食飲車乘衣華香床敷舍宅燈明等。一一發願迴向。與此各有同異。應引彼此說。第二施飲中三。一略舉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後是為下雙結二行。初後可知。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正顯。顯中十願。一法解濁愛故。二水恒涓消。雖小成大故。三水多具辨故令渴愛息。四故五佛智離世貪愛水故。六法喜樂性是離染愛故。七證法性水成法身故。八定水調心故。九證圓滿智海故。十現法界身雲應法雨故。
第三施上味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雙結二行。四為令下迴向意。初中二。先總舉施味可知。後所謂下顯所施物。於中三。一辨味具足。二潤下明體細膩。三能令下顯功能。十三句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佛凡所食得味中上。此是三十二相中上味相。佛大牙後。有甘露泉故。二了法利生智故。三了味寶。性證會處名法城。四身雲周遍說法調化。五智解法味喜遍身心。六於世味得無貪相應思。勤習佛法味。七得平等無性味。八法味資智不退。九證佛平等法智所化根真俗無礙。十於法味漸深主究竟無礙。三結四意。並易了。
第四施車乘中三。一略舉施行。二以諸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初後可知。勘梵本中。通呼車乘之名。云野囊。野音作余我反。若別呼車。云奢羯吒。若呼車輅。云遏邏他。如後第十六施車中辨。就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初總餘別。別無異體。皆即是總。但約異義立別名爾。一唯至大菩提。二非小。三非如權小等初立後廢。迴入此故。四獨尊。五無劣。六慧深。七悲廣。八備福海。九超有漏。十普運。非一方一有情故。
第五施衣中。文三同前。就迴向中。正顯內六句。一慚愧外著如衣覆身。二不行無慚故。離倮形法。三衣嚴蓋資故。令得顏色潤。四妙衣細觸故。令得彼細膚耎。五妙衣細觸故。令得上樂。六鮮潔衣施故。令得無垢智。
第六施華中四。一明施行。二布施之時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初中二。先列所施物。後以如是等下。明所施田。前中二。先標。後所謂下明物色類。有十可知。後所施田。其類有十。自身為田者。此有二義。一由自身是福田故。如為菩提求食以資身。獲菩提故。二由自他平等故。謂若心不等者。則要以他為田等者。不爾自亦田故。餘文易了。二迴向行中。依華十義。起十願。一開敷。謂依金剛喻定。智普照境界。開敷實性故。二見喜無厭義。三見皆順愜義。願彼得。凡有所見觀察。皆順實性。不取幻相。四離染著義。五令見者專注愛樂不捨義。六見皆喜令瞋不起義。七大願華令行果滿義。八大智發行如日開華。涅槃第十云。譬如蓮華為日所照。無不開敷。此赤蓮也。九大悲起行。如日開華。涅槃第二十云。譬如日光能令一切優鉢羅華開敷鮮明。此青蓮也。十善知識如華。見必成行。歡喜如入寶州。既蓋且喜。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七施鬘中三。一略牒起施行。二以諸下明迴向行。是為下雙結二行。初後可知。就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以鬘飾為用。有十義故。起十願。願眾生得佛菩薩身。謂人樂見欽欲親善愛樂渴仰除憂生喜。離惡者離嫌惡心故。得近佛者。與佛為侍如鬘飾故。清淨者鬘體珠華淨故。樂見興愛樂。見未見時別故。除憂與生喜。有憂無憂別故。離惡興清淨。惡無惡別故。
第八施香中四。前三同前。四為令下顯迴向意。餘門可知。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二願。前十一願因行成就。後一願結因成果。前中。初一總。後十別。總云具足者。即得十也。此言香者。無破惑臭氣故。有清淨梵行氣故。令聞氣者鼻根淨故。人樂聞故。不嫌惡故。別中初一得字。貫下九句。不缺者持三聚。或如護浮囊故。二即前所持離外道惑故。三離染心故。四離二乘惑故。五離中退失故。謂設誤起深懷慚愧。況其故犯數犯不生慚愧。深愛著犯見是福犯耶。六離惑業苦故。七常持如初故。八離斷常見故。九離我相持故。十成彼岸因故。後結因成果中。云五分法身。此有兩說。一云此應唯願成佛戒身。今但言總意別故。一云菩薩戒性不同二乘。具五蘊故。法性戒蘊得法性五分。融無礙故。故後迴向意中云。為令眾生悉得圓滿無礙戒蘊是也。問蘊是擔累義。積聚義。佛法性色。既非積聚。鎔融無礙。何得名蘊。答實非是蘊。但假名爾。
第九施塗香中三。一牒起施行。二以諸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初後可知。就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即十度行。前六句可知。後四。一巧方便法。二大願功德。三菩提心力。四白淨智法。謂無漏智。能斷惑故。十行皆有熏發資長辟除之義。離蔽障故。熏發資長菩提心故。
第十施牀座中四。一略牒起施行。二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令下迴向意。初中牀座者。梵本中云設祁。祁音余。何處反。此云臥具。縱牀字無違。而座字令爽所坐之座。非臥具故。晉本云牀敷。深為稱順也。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得與諸佛同生解脫牀。名得諸天牀。涅槃第二中。名佛為天中天故。二菩提心牀。賢聖共依故。三大菩提果牀。此對凡夫牀。息疲苦以得樂故。四通力自在樂為牀。此翻凡夫睡眠之牀身心不自在為樂故。五平等說法牀。為眾生熏脩所依故。六出世淨業牀。是最勝果所依故。七涅槃。是究竟安隱牀故。八真如牀佛智所依故。九善知識牀信解行等所依故。十佛是人中師子。臥常右脇。顯有為法依順無生本不起故。今願得佛牀。意令成佛故。三結四意並易了第十一施房舍中。文四同前。初一後二。並可知。迴向行中文二同前。正顯中十願。一嚴飾以施故。二勤力嚴飾故。三居中攝散故。四施時捨著故。五淨三輪施故。六施者捨生死。受者住菩提故。七常無功用。調化眾生故。恒正安住聖天梵住。聖謂無相等。謂四靜慮。梵謂四無量。八住菩提因。九住法性相應善根。十有二義。一即前第七表遮說異故。二住大寂室法界故。初願中。願一切眾生五字。貫下諸願。應知餘如前釋第十二施住處中文四同前。初牒起施行可知。二迴向行中二。亦同前。後正顯中十一願。初一總。餘十別。別中一簡依邪師。涅槃第七云。依法者即是如來大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常住不變。乃至云不知法性。不應依止。其願一切眾生五字。貫下諸願。二簡依妄識。三簡依惡友。四簡依不了義經。應依了義大乘實教。涅槃第六云。是大乘經名為佛乘。而此佛乘最上最勝。五簡不善無記行故。六七同簡邪濟故。八簡有漏行故。九簡生死心。恒住深直悲心故。十簡二乘道。三結可知。四顯迴向意中。十句易了。
第十三施燈中五。一明施行。二以此善根下明迴向行。三菩薩如是下明施燈意。四是為下雙結二行。五如是迴向下顯迴向意。初中二。先列所施物。略標十種。可知。後施如是等下明施所為。於中。略顯利益攝受。理實多門。並可知。二迴向行二中。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於中十願。一照教法智。二了佛現世色身智。三了生空智。四身光照物身。五照所詮智。六遍處無[得-彳]。七一多無[得-彳]。八遍時無[得-彳]。九摧魔外道智。十神力相應智。三明施意中二。先略標利安二門。義如上說。後以此下十句。廣顯其相。可知。四雙結。五迴向。並易了。
第十四施湯藥中三。初略牒起施行。二以諸下明迴向行。三菩薩摩訶薩下雙辨二行所為。初門可解。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十願。一藥遣疾故。蓋纏者。蓋即五蓋。謂覆真實義故。能令善品不顯了故名也。五者貪。恚。疑。惛沈睡眠。惡作掉舉。初三以根本惑中三法為體。次一以四不定中染汙性者為體。後一以隨惑為性。初二障戒蘊。次一鄣解脫及知見蘊。次一鄣慧蘊。後一鄣定蘊。具顯如章。纏謂十種纏。於現行心等纏繞。令不自在故。即無慚。無愧。惛沈。惡作。慳。嫉。掉舉。睡眠。忿。覆也。無慚愧慳嫉忿覆等六。以隨惑為性。餘四同前蓋說。諸門分別具如別章。二令身離病強健故。三疲愈者復能救物故。四施行不息故。五藥能令彼身命故。故得佛身。身即是藥也。六教病服藥故。故得四近三慧也。七施最勝藥。服除病源故。八施心悉治一切病患故。九用思善候病藥故。十為救物檢尋方法故。三雙結二行意中三。謂標釋結。釋中十句。內前六易了。七云得金剛等者。如下佛不思議法品說。十種廣大力大那羅延幢勇健法中第一云。一切諸魔。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緊那。摩睺。人非人。毗舍。羅剎等。盡力雨大金剛如須彌山。遍三千界一時下。佛無驚怖。乃至云。假使不制縱雨終不為損。若佛所持及佛所便。尚不可害。況如來身。釋曰准此願彼得佛身也。八得堅力等者。亦是前法十力中一力故。彼文云。廣大力。最上力。乃至。七名堅固力。具顯如彼。九謂佛所受樂。無能遮奪故。十亦如前十種廣大力那羅延法中第一所說故。彼云一切諸佛身不可壞。命不可斷。世間毒藥所不能中。一切世界水火風灾。皆於佛身不為害也。
第十五施器中四。一施行。二摩訶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欲下迴向意。初中三。一施物略列十類。二或施諸佛下明田及施心所因。亦十種。三如是施時下明行體。並可知。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器貯物不散失故。二施淨器故。三寶器亦容持故。四廣大器亦納受故。五最勝寶器故。六淨器成光寶施故。七器納受光明寶故。八施堅牢器常置光寶故。九細密器堪持醍醐等故。十施廣大器故。得遍法界會中上首身。能讚請說法主。及領受所說法故。三結四意並可解。
第十六施車中二。先總標列所施物田。後佛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下。約五類田。別明施等二行。前中二。先牒起章門。後車施下別顯。前中准梵本。呼車為遏邏地。即同此方呼車輅之車。是故與前施車乘別也。後別顯中二。先明所施田。後菩薩是時下顯施行。前中二。先標田類有九種。若并取後願中塔廟僧眾。則有十一類。或但十類。以貧與獨一悲境故。後此諸下辨田來由。有六種。可知。後顯施行中十種。易了。上來三段。文家存略。實各多類。問准瑜伽四十九中云。若有眾生。來求種種能引戲樂能引無義所施之物。不應施與。況令此中乃施采女美色。令引貪愛不善行耶。亦不可說菩薩但自行施。餘事不知。所以者何。違前所引瑜伽說故。彼論又云。施妻子時。不應施與怨家惡人藥叉羅剎凶暴業者。施王位時。若知乞者擬得位已損害有情。不應施與。又無性攝論第八卷云。菩薩雖得財位自在。見諸遺乏財位有情。有五因緣菩薩不施。一者見彼於財位有重業障故。二見彼有情。若施與財位。障生善法故。三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四見彼有情。若與財位。則能積集不善因故。五見彼有情。若與財位。則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是故菩薩不施於彼。此有頌云。見業障現前。積集損惱故。現見諸有情。不感菩薩施。
答能施有二人。一者的知乞人得所施物擬損眾生。則菩薩不施。亦無違犯。若不的知。菩薩但作利安之心。施亦無咎。況此采女等。皆是菩薩同行主伴。施彼。定知有益無損。或先順後化。誓願力故。問菩薩持戒不惱眾生。如何自為行檀。乃將男女等施他。
答此所施男女等。通有二類。一者先與菩薩同結志佛。互為主伴。今得將施。乃遂本期。喜得行成。豈復憂惱。設說悲苦。皆示現爾。二者延發誓願。志力尚微。雖將施地。再三本問。故瑜伽四十九云。施妻子時。先當曉喻令喜。然後將施。終不強逼令其憂惱。又不施與怨家惡人藥叉羅剎凶暴業者。釋曰。此教即是為初根設也。
後約五類田。別明施等行中。即分為五。
一施佛及塔廟迴向。於中四。初牒前。二以此下正顯。三是為下總結。四為令下明迴向意。
初中三。一牒前施物。二田。三善根因。辨應起塔人及塔表位。次長阿含云。四種人應起塔。一佛。二辟支佛。三阿羅漢。四輪王。依真諦三藏。引十二因緣經云。八種人應起塔。一者佛。其露盤八層已上。二菩薩。露盤七層。三緣覺六盤。四阿羅漢五盤。五阿那含四盤。六斯陀含三盤。七須陀洹二盤。八輪王一盤。若人見一盤塔。不應禮拜。非聖人塔故。依僧祇律。有四種比丘。得起塔。然不得安露盤。一持律。二法師。三營事。四望德。異諸道俗。有為先已師僧起塔。應審尋此所引聖教。
二正迴向中有二十願。初中二義。一解脩因。二信福。廣如般涅槃。一說施不退菩薩及最後身乃至世尊得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不可思議。二中二義。一專向佛。二過淨田。三中二義。一是離世間品中十種清淨施果故。彼云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清淨廣大施。二是彼後文十種捨無量果故。彼云若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淨捨。四中三義。一非劣願。二得佛解脫。三得正後二智。或唯後得。五中三義。一能無盡施。二入佛福智。六證佛智有二義。一超劣。二自在。七得佛通。八得無限智契實教理。九中利物與作生佛智緣二堪為勝田。十中。一愛佛。二勤善。三樂佛智。十一中。一無功用遊剎。二違疾遊剎。十二中。一分身通。二事佛。十三中。一得勝身。二遍遊無倦。十四中。一得大身。二速至。三任意往。四無退。十五中。一得佛威。二速通現化。十六中。行安樂行。順菩薩道。如法華安樂行品說。安樂行有四種。一者菩薩行處親近處。行處謂住忍辱柔和善順不卒卒暴。亦不驚。於法無所行觀法實相等。於親近處。謂不近國王大臣等外道文筆兇戲不律儀求聲聞四眾。不問訊。不與小女等語。不近五不男。不畜年少弟子等。二者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乃至云。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三者於末法中。欲說是經。住安樂行。不說人乃經過。不輕餘法師。不說他長短。不讚毀聲聞人。不生怨嫌。有問難不以小乘答。但以大乘令得一切種智。受持讀誦此經。莫懷嫉妬諂誑。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勿惱令疑悔。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四者於末世持是經者。於在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念言是人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乃至不解是經。我得阿耨菩提時。隨在何地。引之令住是法。具說如彼。十七中。一得普賢行。少功力疾得菩提故。二十力圓。三智慧滿。四神通具。十八證平等法乘。十九中。一普行究竟。二成佛。二十證佛所證法性。法性是所乘。智能乘故。
三結。
四意。並可知。
二施菩薩知識中四。一牒前。二以諸下釋。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同前可知。
二釋中二十願。一憶持所聞教。二中。一同善善友義利。謂現當益。世出世益。離惡攝善。福德智慧。或此四對並同善友。或除世益。由菩薩於唯世益或不作故。如瑜伽菩薩地說。二攝取眾生共同善根。三中。於善友四事。一親近。二尊重。三供養。四凡所為皆隨發心。四中。一得樂欲善。二身不離善友。五中。一常值善友。二順善友教。六中。於善友心有四事。一愛樂不離。二相續。三不更樂惡友。四不曾錯誤妄失。七中二種。一捨身事。二順命事。亦忘已見事。八中三。一為友攝。二脩慈。三離惡。九中聽聞善友正法。十中三種。一與友同善行果。二與諸菩薩同行願。三成佛十力。十一中二種。一受持友說。二得友定用智通。十二中二種。一受持正法。二脩說行滿。十三中一願令乘二乘人及乘權大乘者同乘實教大乘故。由三權是積漸行無別實果。實果唯在實乘有故。言無障礙者。願彼假名菩薩等。速同乘一無[得-彳]乘。而離行布趣寂等稽滯之礙故。一切智道者。梵本云鉢也縛娑囊。此云究竟成就一切智性。其兩箇乘字。梵本中。前云阿[鞥-合+(白-日+田)]魯囉。後云衍那。准此方語法。前是平聲。後是去聲。昔來以兩字俱用平聲呼者。由所乘理從能乘顯故。上下文中同此者。並准知之。二願令成滿果。梵本云鉢也嚩娑(上)囊。此云究竟成就一切智性。性即是體。謂成佛智體。經本云道者。譯家謬也。十四中。一乘佛所乘。二至佛所佛。三無有中退。十五中。一解稱理行。二隨聞永記。十六中。一諸佛攝受。二得佛智。三達法源。十七中。一通用不失。二隨乘處速到。十八中。一化物自在。二化令住大。十九中。一令得不空三乘。二乘昔所乘。三至佛令所至。二十令得果乘。如仁王云。佛乘薩婆若乘。來化三界故。
三結。
四意。並可知。
三施僧迴向中四。一明施行。二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施物及田可知。後起學下明施行之行。於中起十種心。起字通下諸句。一無餘施心。十種施中一切施行。如十藏品說。二無漏施心。三除障施心。四順無貪思。五貴重田。六至信田。七依教行施。八生難遭欲。九無限大心。十於檀教堅信。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約物田。田通大小。有十九願。勘梵本。二十願足。所欠者是第十五。後如次顯。一約入車坐者。為車住持故。二約昇車免灾。三約昇車巡遊適性。四車是尊貴者所乘。尊貴者言。人多信服。五約田和合了法一性無差別故。六約田無乖一切同證一法生證法性互為主伴故。七約田聖眾離染故。八約菩薩僧田故。九同菩薩僧具智福故。十約車運轉不住著義。軸在眾輻之中轉動無[得-彳]。是自在義故。云如王在眾中自在也。十一法輪如車輪轉動義故。十二乘者不履而至所詣處故。十三以車中虗得受用故。此願初准梵本。有得字。謂令眾生得神通之身。此顯伐灾等流故。智無[得-彳]者。車迅疾故。十四車中虗得入坐為二義。一入遍空佛會。二成真空行。十五。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大神通自在波羅蜜。不移本處。其身普現一切世界。此約乘車者不起而遍至一切處故。十六車載彼身。彼身安隱故。願令得十智身。或八地已上無功用智身。謂變易輕舉故。十七車既令人不動而往故。願得無功用神足。如水中月。不往遍應。欲懃心慧變現所依。如身依足故。十八車以不住。轉動為能故。願得無依住身。有感則應。如鏡中影。有質斯現故。十九施車之心無限。乘之者隨所欲往皆至故。願得多自在通。隨化即應故。二十入車虗無[得-彳]故。願證入亦然。乘車不倦而遊故。願得速至十方。
三結。
四迴向意。並可知。
四施聲聞獨覺寶車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施車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前二行。四為令下明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施物及田。可知。後所謂福田下。明施之心。理實無量。說十表多十句。皆帶起字。後九句皆依初句。第五句顯二乘為無為德皆從佛生。第六句顯脩此行無厭足時。八九十句。皆顯不與慳及有所得相應。前二句變顯。後一句順釋。餘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有二十願。多分翻劣就勝。及用共名行不共行。於中。一劣信劣田行故。二中三。一翻不傳教但遮無益語。二處諠常寂。三普觀一性。後二用共名行不共行故。三翻田及劣利他。四翻識智及利物少故。五翻劣行田故。六用共名行不共行。及翻於法見有體用故。七翻劣田及少福故。八翻共化業名成不共化業。及攝物多故。九翻劣田劣益物故。十有二義。一先標能為勝田。後釋勝田所生二。先明利他勝田。後明自利勝果。皆亦翻劣就勝。十一願得滅罪法等者。此翻聲聞不勘堪聞受大乘難思消殃滅障之教。又彼教中未曾聞故。如佛名經說。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又涅槃第六云。我涅槃後。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於未來世百千億劫。不墮惡道。又云。若有眾生。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經典。信已受持。其餘亦生有樂法者。若能廣為解說此經。其人聞已。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作惡業。皆悉除滅。第九云。譬如日出眾霧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一經耳者。悉能除滅一切諸惡無間罪業。又第十云。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經典。讀誦通利。後為他人分別廣說。若自書寫。令他書寫。斯等皆為菩提因緣。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為邪鬼毒惡所持。聞是經典。所有諸惡悉皆消滅。又三十一文云。見有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之者。恭敬乃至四事供養。讚歎尊重。稱說其善不說其短。乃至云。是人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釋曰。准經受持讀誦等。皆依解心中作。然能供讚者。當轉重苦。況所供者自有重苦。極重尚轉況輕苦耶。如是等文。大乘經中處處皆有。不可繁引。
問受持小乘經律。得滅罪不。
答非不能滅。但其力微。大乘教中。有毀無讚也。十二翻獨覺不聽受教。聲聞雖在法界會不聞不受。雖聞不解無益空過故。十三翻二乘不廣利物。餘多同前。十四翻二乘外道。外道無正信等。二乘無深信等故。十五翻劣善根。十六以共名。取不共信樂。十七以共見聞之名。取不共見聞之業。十八翻二乘不能以[竺-二+別]別實護實人。十九翻獨覺不依聞教持誦思演故。二十翻二乘於實教不能生解故。亦不能敬養故。
三結。
四迴向意。並可知。
五施貧等諸田迴向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總結前二。四為令下明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田物。可知。後隨其下正顯施行。於中三。初明行施時安布三業。語業中云。仍向彼人白悔責言。勘梵本云。於彼人所。愧謝而言也。餘並同。次或時下重標施物。此中有少異。前都列故。更別顯。後佛子下總結。並易了。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有二十一願。一貧難成功。多諸障礙。為事狹劣故。翻彼為願。二施童女故。願彼以白淨法智。修行無退。或翻一切女施。三貧無所有。於願彼了諸法無所有故。貧無物可執捉故。無分別執著也。智道道字。梵本性字。四女人多分諂誑。不正直。及不自在故。翻彼為願。五施車。願彼得住佛智所乘法界。施伎女。得佛法相娛樂。六翻所施女人故乘淨行。乘車有運出自境至他境故。願得十到彼岸出離之因。乘車身安樂故。願得定樂。七唯就施物故。願彼乘四輪乘第一好國土者。四事易求故。國主善治。無諸障癘故。有同或見故。無諠閙故。第二依善人者。有多聞者故。有見諦者故。有巧說法者故。有為慈說非為利說故。說無退倦故。第三集勝福德者。善法為緣故。善聚福智故。善脩心觀故。巧說法不求利故。善敬法脩行故。第四發大誓願者。可樂故。無難故。無病三昧故。智慧故。具顯如章。八翻貧田。願彼得富法財十力智。九由乘車者。達所住處故。十中藏乘也。翻施貧田願令得難思眾福。又乘車處處。巡遊於平正之路故。十一中。大施者。檀度具故。無慳相應故。心等故。普遍故。捨於難捨男女等故。稱法性故。故名大也。十二或度由前檀度。或得淨故。十三忍度。由行施時。彼與男女妻妾。既無嫌恨。唯生歡喜故。十四勤度。謂施心常堅。無暫懈退。十五禪度。謂施淨三輪。專注不散。十六智度。由慧擇力。施成淨故。十七車載灌頂王子施故。車是人王車故。法王車類願故。十八車行不住。終不離地。智乘遍化亦然。十九中而不失等者。梵本云。而於大乘無有失壞。其道字無。謂法乘類車。所施男女是同願行伴。非惱眾生失壞大乘悲行。二十法王乘類人王車最上。滿因行類滿乞者意。
三結。
四迴向意。並可知。
第十七施象馬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總結。四為令下明迴向意。施中四。
初別列施物。二菩薩以此下雙牒象馬。三或奉下通顯施田。四其心下通辨施心。初中二。先明象德及相。於中云猶如蓮華者。梵本云如鉢特怔華。此云赤蓮華。今譯人真白蓮華。華有多色。是何華也。後或復下明馬德相。及餘文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亦通象馬。於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依象等十義。起於調順性象馬十願。一施得無漏調順智。二象馬有慧性。能擇路故。得巧智。三象馬調柔。知主意信住使令。四乘者由象馬得有所進趣故。五由施心平等故。六象馬是王七寶數。亦以寶嚴故。無漏智可貴故名寶。七三昧華類。乘此寶象馬。令身心調暢適悅。行嚴類寶嚴。八多劫精勤。由施迅疾乘故。九契性無違智名調順類。性調順乘。十實教大乘。望餘最高。但含識者運載。類所施大象馬故。
三結。
四意。並可知。
第十八施座者。勘梵本中云。施王賢座。彼方訓釋云賢好也。舊云賢王者。乃是直本末迴向文爾。文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一明座德相嚴等。二灌頂下居座者德相嚴等。三時轉輪下明所施田。初中二。先牒起前標。後或施下依牒別顯。此座望前第十門。前是牀敷臥處。譯家之謬。具如前說。今此正是朝會群臣大衙殿高座。餘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依座十義。起二十願。一由施佛故。二施輪王座故。三同第二。前約權威。此約尊勝。四施王寶嚴座故。五由是王座最勝故。願彼佛座三世間中最殊勝故。三世間者。辨法師云。地前願樂世間。初地至七地。名功用世間。八地至等覺。名無功用世間。衍法師云。三灾名三世間。本疏云。三世名三世間。今按西域相傳。眾生界中有三世間。一地下世間。龍脩羅等。二人中世間。三天上世間。此座於彼三世間座中。最為勝故。六施座供佛法法界身故。七同第六。約能所異爾。八隨乞者意施故。九由施佛菩薩聲聞緣覺神通者故。十眾寶。十一眾香。十二眾華。十三衣。十四眾鬘。十五眾摩尼。十六眾瑠璃。十七等者。等餘車渠等。一一獨成座故。十八多座。十九清淨嚴。二十金剛。上來十一種座同一願令於如是等座上現成正覺。
三結。
四迴向意。並可知。
第十九施蓋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總結前二。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於中。先牒起章門。可知。後此蓋下別顯。顯中三。初明所施物。二以清下能施心。三於佛下所施田。初中二。先總顯勝。於中三。一受用者貴。二貴寶嚴眾蓋中最後眾寶。下別辨莊嚴。可知。二施心中清淨三輪故。三所施田中有十五類。塔安舍利。廟置形像。僧寶有二種。一菩薩。通在家出家得道果者。二聲聞。或局出家得道果者。或通在家。見諦已去有理和故。一切佛法者。謂依佛法中。修福慧行者。皆是勝田。謂十法行。及造寺齊會等。師僧謂或師及受業等。尊宿謂在家出家中年耆德艾者故。種種眾生謂外道闡提神天鬼等故。已上田中或有一身但應一田。或有一身應二三四等。思之可見。餘文易了。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初中二。覆蔭故佛田故。二蔭覆故變顯離或覆心故。三中三。覆蔭故辟塵故遮執故。四中三。物及心勝故。由內心善友言善令他見面愛樂故。由蓋覆身令淨潔令見者愛樂故。五中由定持心蔭覆不失壞一性故。六中觀身無生忍為蓋。辟除有所得故。七佛田所致故。八蓋辟塵故。九堪為蔭覆眾生者故。十佛智蔭覆更無上故。
三結前二行可知。
四迴向意中有三十種。一由施輪王自在行十善者蓋故。願令得佛自在智蓋。住持善法。令見者皆得此。亦專持善法。如持蓋者用心也。二中以蓋處處為佛事故。三以蓋處處為嚴。為供故。四中并幢幡處處同供佛故。五莊殊勝處處蔭覆供養。六廣大蔭覆令發心故。七多蓋供多佛故。八得佛所用蓋。供諸佛故。九得摩尼等六種蓋。普覆一切佛故。十得佛無障礙智者。謂一切佛。同以此智為身故。云為蓋覆諸佛也。十一物第一故。十二嚴勝故。十三施心欲願淨故。十四約因。則大寶嚴蓋。此寶亦名心王寶蓋。是尊人所用。即是自在所有。依主可名自在。約果則佛智是寶王。可貴故。自在故。方便善巧無有限量故。云無量無邊。十五團圓之相。是滿足義。自在如前。十六善根利物故。十七所施最勝故。十八辨施持蓋者力故。十九稱法性施故。二十所施物。是行十善法輪王之蓋故。此中自在是自在者物施故。并有前義故。二十一施行發自輪王心故。威德者故。蓋顯尊威故。二十二隨覆不離。令身安淨。智有此能故。二十三隨用一期蔭身安淨。福有此能故。二十四庇身安樂。福有此能故。二十五普心施故。二十六等心之施。智有此能故。二十七願令如巧迴向故。二十八所施不為己故。二十九願令皆得大菩提故。三十皆令願得迴向果故。
第二十施幢幡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列所施物。後菩薩摩訶薩下正辨施相。前中按幢與幡。幡是幢上嚴具故。文云眾寶為竿。寶繒為幡。乃至廣說諸嚴具等。准此即非二事合說。詳後願中亦但說幢。文云隨諸世界等者。菩薩隨願生處。所感依果。種種異故。遍大地等者。不但於一世界行施利生故。
後施相中二。先明能施之心。謂於十田生淨信勝解。定無疑故。後或施下列十類田。可知。
二明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明迴向。依幢等十義。起十種願。一植如金剛福。以不可壞義故名幢。二修行佛法。以尊重等四行建立得自在故名幢。三於佛所說菩薩藏法。書寫護持故名幢。四高幢置明珠寶施故。五幢能摧伏義故。六幢能不為他壞。如智度論二十一說帝釋幢及二侍者幢故。七幢上有光明寶。相續照曜故。八高幢珠寶光遠及故。九嚴事多故。供心廣故。十能摧伏他故名幢。佛能摧邪故佛即是幢。言九十六種外道者。餘處有說九十五種。如涅槃十一及藥師等。但有都數而無別名。若依九十五種外道防難經。雖列別名。但有九十二種。初名裸形。最後名愍陀旃陀利。其經亦名九十五種耶道神呪目錄疑偽。又有別本云。佛臨涅槃時。梵忘須跋陀羅問佛。佛為說其名字。與前令異。其數具足。初名時呪術。乃至第九十五名多誦外書種種方術求解脫。具如別錄。恐繁不載。問何故此文言九十六耶。
答由有聖教說二乘人同外道故。寶性論第二云。犢子等見身中有我。不信第一義諦。不信真如法空。佛說彼人無異外道。又七卷楞伽第一云。大慧。云何為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分別現。於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釋曰。二乘人既取心外法有實自性。不信唯心。即外道也。又彼第二云。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此是聲聞及道種性。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應懃脩習捨此惡見。
三結。
四迴向意。並准可知。
第二十一開藏施寶中。文四同前。
初明施行中三。一出眾寶。二施多田。三心無恡。如文可知。
二以諸此下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依佛法等十種。皆有可貴希難得義。俱名為寶。約施因緣。起十種願。一寶有光照使離闇不迷故。二寶有光照令成守護故。三寶能雨物周給。如輪王珠寶故。四施寶心重堅信故。五施心稱理決定故。六施寶及照用故。七同前體用及迴向故。八施寶照用及心稱理不亂。言十六智寶者。古來三釋。一云此即見道十六心。始從觀欲界四諦境苦法忍為首。終至無色界四諦道類智為後。莫不皆是出世之心。可貴難得稱為寶也。二辨法師云。地前明得明增真義一分無間。地上大乘光明集福德王賢首健行等八定。各有自分勝進。依此十六定所友生智為十六也。三本疏云。佛地四智。智各有四。為十六也。雖有三說。初解稍勝。然助一釋。菩薩初地相見道時。有十六觀智。謂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此十六智雖皆擬真見道立。然是無漏究竟智體故。此文云究竟成滿等。前十六心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今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如成唯識及雜集各第九卷說。九供佛因故。或於餘田翻顯說故。十所施寶。是眾寶中尊。故有光明。顯現於物故。
三雙結。
四迴向意。並易知。
第二十二施莊嚴具中四。一明施行。二行布施時下明迴向行。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令下明迴向意。
初中四。一總標施名。二所謂下別顯嚴具。三菩薩下明施意。四以如是下總結行施。並顯可知。
三迴向行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迴向中十願。一妙寶嚴具有光照用故。二磨瑩鮮明施故。三嚴身同於身相故。言百福相者。其因諸說不同。肇法師法華疏云。十善為本。一善以九善莊嚴故。瑜伽決擇分說百福行者。謂十善業道。少分離煞。乃至少分離耶見。是名初十行。若多分離煞。乃至多離耶見。是名第二十行。若全離煞。乃至全離耶見。名第三十行。若少時離煞乃至少時離耶見。名第四十行。若多時離煞。乃至多時離耶見。名第五十行。若盡壽離煞。乃至盡壽離耶見。名第六十行。若自離煞。乃至自離耶見。名第七十行。若勸他不煞。乃至勸他不耶見。名第八十行。若稱揚讚述不煞。乃至稱揚述不耶見。名第九十行。若見離煞慶喜大悅。乃至見離耶見慶喜大悅。名第十十行。以此百行。成百福相。又涅槃經第二十四云。菩薩修不煞或。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正見亦復如是。五十心名初發心。具足決定。成五十心。是名滿足。如是百心名為百福德。具足百福。成於一相。乃至具足三十二相。釋曰。若依第十一說。三十二相其因各別。又此且約化身相說。若依此經相海品等說。佛有十華藏剎海塵數相。一一相以一剎塵數福成。非但百福成一相。相有三十二相。此約十身相說故。上文妙嚴品普興雲幢主水神頌云。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四施心應理不亂故。稱身所宜施故。皆新妙故。五施耎言慰安屈辱來取慚謝等故。六施時讚彼。不憚己勞。成我檀行故。七施時隨應為說正法故。八施時照三輪淨心不亂故。九施時心攝一切波羅蜜故。十施時明照法界故。
三結。
四意。並可知第二十三施寶冠及髻珠中四。一施行。二以彼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皆云智慧者。以髻珠有光明照見義故。二中云具足頂髻等者。梵本中云。得佛螺髻成第一智。餘同八中。寶海等者。佛智尊貴稱寶深廣如海。第九中云至大地頂者。菩薩地盡處故。餘文約頂及冠成就最勝等。思之可見。
三結。
四意。並可知。
第二十四施妻子財寶及身救獄囚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無畏施。二既救下財施。三然後下法施。無畏施中二。先明所救者受苦。可知。後菩薩見已下明救苦。救中三。一捨難捨物。二於牢下救難救苦。三如大悲下引例證成。初中三。一財寶。二妻子。三自身。引古中。此行菩薩雖多。略舉一俗一道為首。亦顯菩薩通達道俗化故。已下並准此知。餘文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救脫撿繫身故。二救死令生願證不生死智故。三救脫地牢闇心憂惱苦故。四救脫繫閇等故。五救脫繫縛憂惱不自在故。六救脫禁時憂惶萬計起故。七救遂不樂禁繫心故。八救遂樂出獄心及法施故。九救遂厭惡禁閇不得自在故。十入獄法施及脫苦故。
三結。
四意可知。
第二十五捨身代死囚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四。一明所救者受苦。二菩薩見下作念捨身代彼。三如何逸下引例證成如前說。四菩薩爾時下正明捨身救苦。於中四。一陳救意。二顯不救失。三徵四釋並相顯。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救脫命斷逸夭灾故。二依菩薩力得預不死者數故。三救脫死怖畏故。四救脫不令命不死故。令得證無死智境界。五菩薩攝護免死難故。六救脫造惡行刀劒死故。七救脫死怖因及令得降四魔故。八無畏施時亦法施故。因及令得淨信離大眾畏決定說法。九救脫繫閇身心不自在故。十救脫死畏苦故。
三結。
四意可知。
第二十六施連膚頂髻中四。一明施行。二菩薩摩訶薩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總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寶髻下正顯。顯中二。先明寶髻等諸菩薩同修此行。後是故我應下明此同彼一切菩薩隨其施行。前中二。先標修行者。於中亦二。先略顯別名。後及下通結多數。其無量兩字。梵本中。但是諸色顯其多故。後菩薩是時下明所修行相。文中二。先明行前方便。後便執下正明行相。前中四。一見者喜。以彼與己成檀行故。二而語之下明喜心不易。無恡以畏苦等故。三不念下明無畏救。謂不希現在名利報當來貪樂及二乘果。四明正所求中二。先明涅槃。後釋精勤下明求菩提。後正明行相中十種行施。一忍苦。二恭敬。三仰念尊德。亦此行故。四歡喜。五勝志樂。六月開解故。七於苦受心不著。八知五受無體。九知五受受本不起。十知五受從因緣起。亦皆變異為行所遷後己亦應同。一切菩薩修此行中二。先總謂同三世菩薩修此施行。後別中五。一發深信。二染樂。三求一切智。四勤勇。五悟無師理。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得正見等者。謂令得出世因果二位中勝相。一佛果無見頂相。二菩薩如塔髮相。此通二義。一菩薩髮髻盤環層級如塔形。故二其髮堪受人天供養。得如供塔福故。若准梵本。應云得菩薩髻為世間塔無能見頂。二中色紺德剛體細耎。德剛者。非相遷不可壞故。此但標三事。即是願令作佛也。下八願中所願者。皆是佛髮。應知。三中准梵本。應云願一切眾生得潤澤髮。稱於髻額。頭面圓滿。如補那伽吒。此云滿瓶。其瓶肚圓。今但取肚之圓相。不取瓶頂及底也。四中可解。五中准梵本。令得二相髮。謂室利[革*未]瑳相髮。塞嚩悉底加相髮。此以如音義中釋。六中得佛相髮者。梵本云。得難提迦勿多相髮。餘文同。七八願中可知。九中梵本云得堪為友提應供頂髮。餘文同。釋曰。堪安支提。堪為應供。即是佛髮。安佛舍利髮爪等。名支提故。十中可知。
三雙結。
四迴向意中三益。一定。二持。三佛十力智。
第二十七施眼中四。一施行。二以此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起章門。後如歡喜下正顯中二。先引例證成。後菩薩摩訶薩下正明行相。於中三。一於行起治瑩心。二於其乞者下明行所為。三佛子菩薩下。於乞者起益己心。初中二。先標人。後起請下明用心。用心有七。一淨三輪相。二不取相。三依教生解光明。破不解闇故。四中道字。按梵本云。菩提謂觀菩提現前見故。五迴向佛智。六與一切菩薩同施故。七於佛無[得-彳]眼信心難壞故。二行所為中三。初總標。次為究竟下別顯所為。後於如下總結。別中五句。並易可了。三於乞者起益己心中十句。初一總。餘九別。別中。一以愛樂益己為設會。二以愛為法故增行法。三以愛是無緣捨世愛見。四以不起世愛捨放逸。五以法愛除欲縛。六為成行而愛即是修菩提。七以遂物心為自安。八令意充足。前句隨何物。此句隨幾除。九順無差別施。
二迴向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五十願。所令得眼皆是佛眼。與此下離世間品說十眼。但一二別。餘多相似。文顯可知。
三結。
四意亦易了。
第二十八施耳鼻中三。一通顯施行。二佛子下別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通結二行。初中三。一牒起二章。二如勝行下引例證成。三菩薩如是下正顯行相。初中可知。二引例中二。先列名數。後布施之時下明彼行相。前中二。先列。後通可知。後行相中十五句。初一總。餘皆別。於中具佛種性者。十解已上也。生如來家者。初地已去也。其清淨兩字。配諸根及功德并智慧。餘文並可解。三正顯行中十一句。初一句總牒前起後。後十句正別顯。入大施海者。即是此迴向中所說八十七門。或盡人間所有一切情非情類金輪王所管內物。或云無量無邊。或云隨眾生所須。阿僧祇等色類之物也。餘文易了。
二別明迴向行中二。先施耳迴向。後佛子菩薩下施鼻迴向。前中四。一牒前起後。二所謂下正顯。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初中可知。二正顯中十願。初二及七。皆名無[得-彳]耳者。准梵本。初名無著耳。二名無[得-彳]耳。七名無所住耳。四中云不因耳處生分別心者。謂不因耳能聞聲即執耳有體性。執有體是分別心耳。是十二處中耳處故。由離分別。名清淨也。五中今蒙昧識畢竟不生者。使明利耳常現行故。八云無壞耳者。梵本中。名無斷耳。善知諸論。無能斷者。九十云廣大清淨為諸耳王者。謂於諸能遠聞耳及離分別耳中。無[得-彳]自在最勝故。十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具足天耳。得成佛耳。餘願及結意等可知。
後施鼻迴向中四。一牒前起後。二所謂下正顯。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初可知。二正顯中有二十願。前十正願。後十相從願。何故施鼻願中說面者。謂鼻於面最為中樞。好醜由生故。此施鼻發願得面也。就前十願中。二云得隨好鼻者。八十種好中云鼻兩孔不現故。三云善相者。謂有大人相故。如下相海云。如來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道智慧雲。清淨妙寶以為莊嚴。眾寶色光彌覆其上。於中出現無量化佛。坐寶蓮華。往諸世界。為一切菩薩一切眾生。演不思議諸佛法海。六云隨順所宜現。非定一故。八云伏怨者。魔見婦伏故。九善見者。見必發善心故。餘願可知。後十中二云一切法面者。面是正向義。謂心正向諸法性故。善見隨順。同前鼻說。餘願及結可知。四顯意中有十門。謂鼻香所入故。攝受香故。了知香持香氣住故。覺香氣如眼見色故。合中知如觸證故。於香辨了。即是有所成就故。根照識了故。香為供養嚴潔等故。五分法身皆名香故。
三通結可知。
第二十九施牙齒者。以此二物業果相似。故合說也。文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標起章門。言安住堅固自在地中者。智度第十四云。如象王牙齒是法身菩薩故。二猶如下引例證成。言六牙象王菩薩者。十輪第四云。乃往過去有迦奢國。王名梵授。敕旃荼羅。有大象王。名青蓮目。六牙具足住雪山邊。汝可往彼拔取牙來。若不得者。汝等五人。定無活義。乃至云。時大象王。即自拔牙。施旃荼羅。廣說如彼。三菩薩摩訶薩下正顯施行。於中二。先標。後所謂下明起得心希有難得。有十二種。一無竟期。二畢竟無碍。三永無悔。四貪瞋癡不起。五無餘恡。六為大菩提。七利有情。八有二種。一上大。二無上大。上大亦名無等。謂於諸施。餘無與等。無上亦名無等等。謂於諸無等施中。互相齊等故。九於諸施中最故。十亦名妙。以自在智施為勝故。十一亦名極妙。謂離一切煩惱。自在施為最勝故。十二闕己濟物。喜過濟己故。
二明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願得佛牙齒。以堪起塔受供故。二願得佛三十二相中齊平相齒。三舉心取智。言總意別。或依主。或隣近也。智能調柔。或柔則善趣彼岸之行。而牙能調食。食熟則堪充資身力之用。四是佛三十二相中白淨相齒。五如相海品說。右輔上下牙及齒相。皆有眾寶香華光明等莊嚴及現佛神力說法等。悉是可憶念事故。六是佛三十二相中四十齒相。七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牙齒。文理如勝蓮華。塞縛悉底迦相難提迦物多相。皆悉成就。八及十亦多分同前所引相海品說。九易了。
三雙結。
四顯可知。
第三十施舌中四。一施行菩薩。二爾時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標能施者。二若有下引例證成。三佛子菩薩下正顯行相。初可知。二引古中二。先明安布其心。後猶如下正引。三正顯中二。先明能施者趣中逢乞者。後菩薩爾時下明施時三業。初明意業十種心。二兩膝下明身業。慈心耎語下語業。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同下相海品廣長舌遍覆一切世界。乃至云。佛放光中現佛演法。遍一切剎。三亦同前引相海品說所緣願。并。
三結。
四意並可知第三十一施頭中文四。同前。
初施行中三。一牒起章門。二如最勝下引例證成。又如報恩第五云。過去阿僧祇劫。波羅奈國王名大光。施婆羅門頭。云云。三佛子菩薩下正顯行相。初可知。二引例中二。先舉名數。後為欲下明施行所為。為中十種。三是佛一切智。六是佛地地位智也。七是佛一切智智。十堅固智。智為前導故。同首也。後正顯行相中二。先總辨。後於諸下別顯。前中云安住是法者。住此迴向法故。入諸佛種性者。成就道種性。餘文易了。後別中十種。一信佛長善。二施喜。三離相。四度彼。五照法。六發心。七往捨。八自悅。九善欲。十好施。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如來頭者。此初句總相故。二無見頂相。三無能映。四得上首淨土。亦於淨土聖眾中上首。五准梵本云。頭如本那伽吒相。髮如難提迦物多相。光淨潤澤。六卍字嚴飾。准梵本中是第八云室利[革*未]瑳相嚴飾。七世所希有。八具足佛首者。同三世佛具足無缺故。九成就智首。一切世間最第一首者。梵本中。但云最第一。無復首字。十為具足首。已上總是一願。梵本云具足清淨首智圓滿成熟故。為坐道場之言。譯家謬置。以其同一曼荼聲故。
三結。
四顯可知。
第三十二施手足中三。一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常下正顯。顯中四。一引例證成。二於諸下略明施行。三願得下明行所為。四佛子菩薩下明施時用心。初中可知。二略明施行中二。先明施處。後以信下正顯修行。三明行所為中八句。一以願力得雨寶之手施之。二施必契菩薩道。三不曾暫恡。按西域方儀。呼舒手為不慳。縮手為慳。其擬將廣慧四字。勘梵本。云恒作施心。四不怖難捨。五無少疑心。六不擬休歇。七慈悲心施故。惡道苦滅也。八智慧心施故。菩提因成也。四施時用心中二。初總。後別。別中十句。應一一皆帶總句。一為與眾生開解脫方便故。二為證佛深廣智故。七為法身無斷故。八為智身無壞故。此義云何客塵隔斷法身故。愚癡損壞智身故。十為與古今諸菩薩同此行。如前引例是也。餘文易了。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大位十願。細分有三十四願。謂初中四。二中五。三中十一。四中三。謂往諸佛土。摩諸界。持彼眾。五中二。謂妙相施光。六中三。謂覆護眾。成佛。鋼手銅爪。七中三。謂覆生。求菩提。生功德。八九十各一。其二中云自然神通者。報得神通足故。三中無邊無量者。如何僧祗品所說數。普是無盡。九是證佛所證。十是供佛成主伴善根。餘文及第三雙結並可知。
第三十三壞身出血施中三。一明施行。二以諸下明迴向行。三是名下結。
初中三。一牒起章門。二引例證成。三於諸下正辨施行。起十二種心。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二無功用故。三非有為色故。四有機斯應故。五出世相嚴故。六證法性而生離一切故。七身如寶光故。八身是智之藏。佛界是常。名不死界。於彼示無常。名為自在故。九見無不益。身如出寶之海。十身如虗空。世苦不及。三雙結二行中。以十種心。成施行。用迴向。欣悅是加行。慶幸是正施。歡喜是施後。餘文顯可知第三十四施身髓肉中四一。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迴向意。
初中二。先標章略顯。後如饒下依標廣釋。前略可知。後廣中三。一引例證成。二於諸下正顯行相。三佛子菩薩下施時運心。初引可知。二行相中二。先明施處。後歡喜下正辨行施中。有十四句。十云審觀等者。有諸法從緣耶。無體可緣耶。從緣與無緣體前後耶。十四平等行不感差別果故。餘文易了。三運心中十種。一一皆有標釋。其文顯不煩解解。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三中云意生身者。此有兩釋。一依成唯識第八解云。隨意願生故名意生。二依七卷楞伽第二解云。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意生身。然此身類有其三種。一三昧樂。二覺法自性。三種類俱生。無行作。若廣分別如別行章。四中以百福成一相。計三千二百福。成三十二相故。帶說百福。已如前解三十二相。及後五中八十種好。並如別章。八中如下出現品說。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其義如十色藥相作十佛配十方等。廣說云云。十是三世間身。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五以心施中四。一施行。二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無悔下明修行。行中三。一引例證成。二學自下正顯起行。三菩薩摩訶薩下明行所為。初引可知。二正顯中作十種心行施。一不為慳所礙故。三於波羅蜜慣習。四中成就是圓滿亦究竟。七於一切施慣習。八無儔伴施。餘文可知。三所為中二。先總。後為度下別。應知總句配別六句。文顯。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二十願。初二中。有願一切眾生五字。餘並略無。於中。一藏是堅義。其猶樹藏。金剛亦堅。即是地智。此智非世法能壞。如下佛不思議法品中說十種廣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第一中云。一切諸魔天龍八部等。盡力雨大金剛。如須彌山及鐵圍山。遍三千界一時俱下。佛無驚怖等。廣如彼說。二中卍字相者。准梵本。應云室利[革*未]瑳相。次云莊嚴金剛界心者。十地品說。第十地菩薩。受智職位。坐大寶蓮華時。十方所有受職菩薩。皆於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出大光明等云云。佛不思議法品十種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第六中云。一切諸佛皆以德相。莊嚴胸臆。猶若金剛不可損壞等云云。離世間品說十種心中。第十名[王-十+巾]字相。金剛堅固勝藏莊嚴心。一切眾生數等魔來。乃至不能動一毛等云云。釋曰。界是性義。金剛之名。從心智立。謂佛心智。體性堅固不可損壞。然能損壞難壞惑障。其室利[革*未]瑳相。莊嚴胷臆。近心所依處故。從隣近名莊嚴金剛界心。第九迴向中說金剛界根金剛焰根者。義亦同此。所以者何。清淨心王。於無分智等。有所依增上義故。如在因位八識名根。謂同境分別染汙通依等。離世間品說十種根。於中。亦有金剛焰等二種根名同前會釋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二十。此後十一心與前第一心。大同小異。具檢下文。皆有其相。又六云大勇猛幢者。下文七十八中云。菩提心者如猛將幢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七云得如那羅延堅固幢者。三十涅槃一云。菩薩修於定慧。如帝釋幢。不可移轉。釋曰。不可移動是堅固義。第十六云。被金剛甲冑者。是大誓願心。餘心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六施腸腎肝肺中四。一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二行。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一牒起略顯。二如善施下引例證成。三行此下廣釋。前二可知。廣釋中二。先總。後以愛眼下別。別中四。一為菩提施。二不中悔施。三觀不堅施。四觀穢汙施。梵本中從作是觀下與漢經少異。彼云作是觀時。知身穢汙畢竟無常。如是思惟。知法體已。見乞者來。心生歡喜。起善知識想。謂欲易我不堅固身與堅固身。下同。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願一切下正顯中十願。初智藏者。此願佛身。佛身所攝無非皆智故。二亦願佛身。謂無漏福資無漏慧得此身故。任持義也。三五六七是因位。四八九十是佛果。然六七是八地已上。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七施支節諸骨中四。一施行。二菩薩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章略顯。後如法下廣釋。釋中二。先引例證成。後施其下正明施行。行中二。先總標。後生愛下別顯。別有九心。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二所謂下正顯中有二十願。一佛所化人本非骨肉故。二三四五十一是佛身。八十四十七十九通三賢位。二十唯初地。生佛家故。餘皆八地已上。三中云無繫界生者。佛果非界繫等生故。生字為異二乘。從無生忍淨法界生故。六中無散壞者。非分段故。八中具那羅延支節者。諸支節頭。鈎鎻相支結故。九十相續不斷絕者。變易無定限故。十一不空三業故。十三中有感則形。無別自住故。又亦不依內外中間根境識故。十六中有二義。一說法之身故。二如鏡面現諸法故。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三十八施身皮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明修行。後猶如下引例證成。前中二。先標章。後心生下正顯。顯中四。一歡喜施。先法後喻。二逢迎下恭敬施。三而作下難遇施。四歡喜下慰安施。引例中金脇鹿王者。菩薩本緣集經第四云。菩薩住世墮畜生中。而為鹿身。兩脇金色。背似瑠璃。餘處雜廁。種種難名。髀如車渠。角如金精。其身莊嚴。如七寶藏。身色光焰如日初出。為諸群鹿而作饒益。於大暴河見人欲溺。投身救之。其人得濟。後遂背恩。告王將兵欲煞鹿取皮。將王及兵至鹿指示。兩臂俱落。王知背恩。發心禮鹿。謝過而去。廣說如彼。
二迴向。行中二。同前。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皆是佛果所得。文顯。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九施手足指中四。一施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堅下廣釋。釋中二。先引例證成。後菩薩爾時下正顯。顯中十句。一慰乞者心故。二不退轉故。三不起見故。十唯趣向大菩提故。餘。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願一切下正顯。顯中十願。皆是願得佛指。五中隨好者。十指端皆千輻輪相也。十力者十種大力也。七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十指端。裏面皆有千輻輪相。所餘節中。裏面皆有本那伽吒及以塞嚩悉底迦相。相間莊嚴。八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如大蓮華難提迦物多相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釋曰。十力業報者。身手營為。皆十指力。施指為因。得十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相好莊嚴者。好謂赤銅爪甲相。即細湧指間。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四十為求法施連肉爪甲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先顯行相。次如求下引例證成。後為求下明施所為。初中二。先明施緣。後若有下正顯施行。次引例。後所為求。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皆是佛爪。一中云赤銅相者。相是小相。以赤銅是好故。二云隨好者。即赤銅光潤故。五中云。於世無染著者。有二種。一佛爪赤色非染成故。二約智爪於境無所取故。八入一切等者。亦智爪故。九云得善生爪者。善生之言。西域語方儀語法。語之端正也。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四十一求法入火坑文中四。一求法入火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標章略顯。後有能下正明行相。相中二。先問答顯行。輕身重法。後如求下引例同修。並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初及第九緣求法願。餘八皆緣入火願故。云離惑苦險難恐怖得樂等。中間文及三結。四意並顯可知。
第四十二為眾生求法受眾苦中四。一求法受苦行。二以此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欲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舉能修行人。後為求下明所修行。修行中三。一明修行所為中十一句。初句總。次九句別。後一句結為受苦。總中為字。貫別九句。文並相顯。二如求下引例證成。三為求下正顯行相中三。初標受苦所因。次乃至下明代惡人受苦。舉重顯輕故云乃至也。三以求下結受苦所以。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三云得照現身者。梵本中云。鉢攞底婆(上)娑(上)鄔簸忙。此云得如影像身。言恒受安樂者。謂八地已上得如鏡像身。隨機照現。益物為樂故。四超苦獄者。出三界故。成智行者。佛因滿故。餘文及結并意可知。
第四十三處王住求正法。能捨海內一切所有中四。一求法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一明求法行。二能悉下明施行。三如大勢下引例證成。初中三。一處王位有三義一高可勵下故。二具施物故。三顯法尊故。二求法時下顯非餘為故。言乃至等者。舉少況多故。三生難一句。明重法極故。按諸經說此行菩薩乃有眾多。今略顯少分。一如菩薩本行經說。處闍那伽梨王為求一偈。剜身千燈。二如大品說。薩陀波崙菩薩。往曇無竭菩薩所。求法割身肉賣。三如法華提婆達多品說。有王求法。於阿私陀仙。捨身為奴僕牀座。四涅槃二十二云。佛昔為菩薩時。為於佛所聞如來證涅槃一偈。賣身割肉。日取三兩。滿足一月。其瘡苦痛。以佛神力平復如故。三十三說。菩薩為求正法。身釘千釘。五如薩埵王子。為求半偈。高嚴捨命。六如慈力王。於五夜叉邊求法。任就身上食熱宍血。七下文入法界品中。普賢謂善財言。我法海中。無有一文一句非是捨轉輪王位乃至一切所有而求得者。如此等文。廣如別錄。恐繁不具也。三能悉下正顯行施。可知。二施行所為中。云一切智道者。道字梵本中是菩提也。三引說證成中二。先舉人。後勤求下顯行。行中十一句。初一總。餘十九別。九云離世戲論者。戲論有二種。一四謗中第四句。二但法隨言詮。即為戲論。餘並相顯。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初二唯施行願。三六七兼求法行願。餘並唯求法行願。九云菩提光明者。謂無師智光照性成行故。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四十四辨為王斷屠煞中四。一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總。後別。總中三。一行所依身。謂王身施法令自在故。二普行下明無畏施。三普施一句結後。別中九句。一不恃自在欺陵奪命。二廣修大行。三御物以慈。四不恃勢侵惱。五令眾生安。如如意寶。六志願菩提。七自住三聚戒。八令他住三聚戒。九令不能持三聚戒者令住五戒。防初最切。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於中。皆有等流願。願壽命長。而差別者。由施無畏離惶怖失念故。初及第十中願得智慧也。由施無畏令彼歡喜故。第二第八中願得供養恭敬佛。由施無畏。令彼不恐怖斷命顏色不衰變不受苦命盡故。第三第四第十中願修及得不老病死。由施無畏。令彼不恐怖故。第三中願離灾毒。由隨彼意。再得壽命故。第四中願得壽命自在。然隨意住。并第七中願得成滿大願。由依王教命。得存歡喜故。第九中願得學佛學得法喜。由王教。於斷命畏。得無畏故。第十中願得勇猛精進。第六中云壽命門者。即此施無畏。為壽命之方便故。即從此施。長佛善根。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准可知。
第四十五救損男形中四。一明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一唯無畏施。二菩薩爾時下以財法施成無畏施。三復以下唯法施成無畏施。初中三。一見所救境。二見是下明能救心。三令閻浮下正成救行。並可知。二中三。一珍財施成無畏施。二汝之下法施成無畏。三作是語下正財施成無畏施。文並易了。三唯法施成無畏施中二。先標。後所謂下釋。前說法令悅等慈俱救故。後釋中二。先釋為說妙法。後彼人下釋令歡悅。前中三。一示苦因果。令畏苦斷集。能息流轉。名寂靜法。二脩行淨業一句。示果令修道。名淨業。三互起下勸改前心。翻怨成親。後釋令悅中。法既稱悅。如說行故。捨罪惡也。此是菩薩善巧救生慈悲平等。不爾但救被損見苦。不救損他當苦。菩薩行於眾生。何愛增也。今令歡悅者。即聞法解怨。非王勢抑。又捨惡業苦果。此彼親和。菩薩自行復立。展轉相因。共成道伴。擬行菩薩道者說之。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一中。皆有與前行等流之願。文顯可知。而差別者。初願中令得成佛故。云得馬陰藏相。二中以想不具者心怯弱故。不成修持梵行故。故云發勇猛等。救行既令免彼怯等故。迴向還令得似彼所免。三中具丈夫智。可為主導。餘同前。四中離欲。同前梵行。五中善男子法同前修梵行。有智亦如前說。六中根不具者。身力心志多不能堅強。故云具大人力等。七中翻彼無志力不能堅脩故。非世所有之物智故。八中同前脩梵行。九即是佛智能伏物。令宗信故。十望於九。是因位丈夫故。
三結可知。
四迴向意中。十一句分三。初一總。次九別。後一結意。總中云具丈夫形者。此有二義。一具男子根故。二具丈夫根故。二根何別。謂男子但異女人。丈夫兼顯道德。今意取後故云丈夫。不言男子也。涅槃十八云。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一近善知識。二能聽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又二十三云。若有人能供養父母。恭敬沙門及婆羅門。脩治善法。所言誠實無有欺誑。能忍諸惡。惠施貧乏。名大丈夫。言守護等者。由護眾生。不令壞男形。是故迴向令能守護。行丈夫行者。使其不退生佛菩薩家等。次別中。一令自脩丈夫行成。二脩丈夫勝行者。即此章中救苦施無畏行也。三有丈夫者。即此功能顯示七丈夫道也。道字。勘梵本云。揭底。底音丁夷反。此云業。七丈夫者。古來三說。一云是七賢聖也。一隨信行人。在脩行地中。由他得廣隨他而行故。從方便時為名。二隨法行人。在因時。以依法隨法而行。從本為名。三信解脫人。由信根而得度故。四見到人。由慧根而得度故。五身證人。滅定無心。由身尅證第八解脫故。六慧解脫人。但離無明等諸煩惱障。慧得解脫故。七俱解脫人。離煩惱及定二障。得慧解脫及滅盡定故。此七人。初二在見道。三四五在脩道。六七在無學道。此七人。梵本名補路沙。此云丈夫。舊翻為人。問何故迴向為令眾生成小果耶。
答此但願令成七人事業。由此事業。是丈夫行故。非是願令得彼小果。一云此依七地分別名七丈夫。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此中初二地前。次一初地。次一從二地至七地。次一八地。次一九地。後一十地及佛地。一云依本業經。分因果位地。亦有七類丈夫。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七妙覺。上三說中。若據名順。則初釋為勝。若約理當。則後二為勝。四具足等者。種字。梵本中是形字。謂如師子王身故。五教令嚴笈故。六三時不惜身命故。七代眾生受阿鼻獄苦。雖無邊劫。無蹔退故。八善決斷決釋故。九淨治惑障故。後一總結意可知。
第四十六歎佛出世中四。一法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令下顯迴向意。
初中三。一見佛興說法。二以大音聲下法施益生。三以無數下結所作業。初中可知。二法施益生中六。一令聞佛名離我慢益。二復更下勸速見成六種行益。三復為下說佛難遇令得淨信等四益。四復於下令得聞諸佛名等四益。五爾時下令得清淨等二益。六彼諸下令彼得愧恩益。三結所作業。及前文並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以勸往行令得不待勸往。二以勸見佛令得自常樂見。三以聞法令得智慧受持等。四令聞法脩行迴向。五令憶念佛及觀察佛迴向。六令速見佛迴向。七同前觀察。然差別者。乃佛遍空界。無在無不在故。八令感起相應迴向。九令遇佛聞法迴向。十以歎佛出興迴向。
三結。
四意可知。
第四十七布施大地中四。一施行。二菩薩摩訶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總顯所施地可。二或施諸佛下別辨施處。約田有十四類。謂佛菩薩善知識眾僧父母別人聲聞獨覺貧孤四眾塔廟。此或十七種。謂四眾即為四故。別人謂自有資財者。如不思議境界經說。菩薩通一切故。善知識局是益我者故。問准此文。及施蓋車僮僕等中田類除重。總有二十五種。謂此有十七。施蓋中名聞法師一切佛法種種眾生師僧尊宿初發菩提心者。施僮僕中。病苦正法等。其一切佛法之言。通備十法行者。種種眾生之言。通神天鬼等。若施食飲等中。通有畜生故。後總結諸施行中。云種種趣生皆來集會。若約迴向施善根田。則遍通法界。一切聖凡數類難量。問且如上諸田。望三種田。如何配攝。答此有二門。一正。二兼。若唯正攝。則佛法菩薩聲聞獨覺塔廟眾僧四聚眾名聞法師一切佛法尊宿師僧初發心等皆是敬田。父母恩田。貧孤病畜是悲田。若約兼攝。有八句。一是敬非恩悲。謂聲聞獨覺合四眾僧一分。二是恩非敬悲。謂父母俗善友。三是悲非恩敬。謂貧孤病。四是悲敬非恩。謂前初句有病者。五是恩敬非悲。謂父母入道及出家善友。六是恩悲非敬。謂前第二句有病者。七是敬亦恩悲。謂出家菩薩貧病。八非敬非恩悲。謂別人自有資財。或外道故。問諸田相望。勝劣云何。答此事繁廣不可備載。如別記說。三於如是下。明施好處地及施處中營具所須。按此中迴文。稍異梵本。梵本中云。於如是等所施之處。感備資生。令隨意用。其處悉是安隱無畏。無諸怨賊毛竪等怖。菩薩下同漢本。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地有多義。謂生成住持。不能分別等。一是生成義。喻無分別佛智生成人天二乘菩薩行果故。二三是持義。四無中分別義。五中持成義。六七八九是住持義。十是生成義。
三結。
四意可知。
第四十八施僮僕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總顯。後供養下別辨。別辨中三。一明所施田。二以百千下所施物。三又皆下明感因。初中可知。次物中二。先明數量。後其諸下顯三業德能。文易。後感因中二。先辨其因是淨業。謂同行菩薩道以願力迴向諸善根所得。非是竊盜罪業所感故。後才雖明德能。然欲顯是淨業所感方有此能故。從感因判文。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約所施僮僕性調順。順主教命善事順宜等。於中。初願約性調順作益事。二約順主以事受持故命。三約一向歸主。四約勤順行事。五約勤事。六約受教不忘亦無違拒。七約於主信樂敬護。八約淨業所感施時不戀。亦約亡相。九約一向樂主無背捨心。十約信順教命行事。
三結。
四意可知。問以僮僕施他。還令作僮僕。何如放之從良善根迴向益。
菩薩行海。無善不修。此二善根。皆須脩習。但放從良。有三義關。一行海不具。二彼僮僕本願不滿。三佛果闕此應機之德。
第四十九施自身為給侍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標所施身。後布施之時下明能施之心。前中准梵本。應云以身布施為給侍時。其能施心中。梵本云布施之時生謙下心。生地敷心。生大地心。悉能忍受一切諸苦。不取自在生。給侍眾生下同依現。文中三。初布施之時一句總。次生謙下六句別。後安住下結。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四十願總分為三。身是總相。願通多種。准釋易知。初十願中三。云義利者。現當益故。世出世益故。離惡稱善故。福慧故。五中了菩薩行一法性故。六在三賢數故。七言必契真故。八令自他具信。他中得淨佛法者。淨即信也。餘文可解。次文此下十願欠一。於中前八別明願。後一總結。謂一供佛。二解法。三受。四持。五讀。六誦。其不忘等釋上持字。七自調行。八不調下調他行。後結可知。後又以下十願。一塔者。具云窣堵波。此曰歸宗之所。今此願云令與眾生作歸依。尊崇田中第一故。五云第一好施處者。如好地少種多收故。十中證得第十法界無量迴向行。如風行空。無所障礙。證字取契會相應之義。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第五十聞法喜悅身供佛中四。一聞法以身供佛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明以身施佛。後佛子菩薩下結前重顯。前中二。先聞法施身行。後心常憶下法施利他行。前中二。先明施身。後欣樂下聞法自利。前中二。先施身所因。謂聞法喜信故。後能以下正顯施行。後聞法自利中十種。一聞法欣。二樂。三信。四解。五尊敬說者。六讀。七誦。八受。九持。十行。謂由脩行。普入諸法善根方便故。此句亦是總結。上九種各多善根。悉能趣求獲得。故云善入。後法施利他中三。一同佛敷演。二說佛果乘。三利物根熟。後結善重顯中三。一結前聞信善。二安住下結前聞法自利。三亦令下結前法施利他。於中八。一斷疑。二心悅。三福具。四利物心恒。五成十地智。六近佛。七修淨土行。八供佛行。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後正顯中十一願。多分依前四行發。一由聞法。二法施。三施身。四供佛。初二願但依三四行。第三願通四行。第四願依一二四行。第五願依一二三行。謂聞說此義。施身。復為他說此義。所聞何義。謂聞佛身應現。常一常多。非一非多。機見無來。機謝無去。如水鏡中影。悉能分身。梵本云悉能普現。第七願同第六。然無功用。第八願依三四二行。謂但有佛身處。即隨往生。在佛眾會。第九願同第六。然三忍中諦察力大。依此為因。故不可壞。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第五十一以身施一切眾生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欲下顯意。
初中二。先明施身。後為不欲下明所為中二。先為眾生所得有二。謂一為令修善圓滿。二為令脩善不忘。後菩薩摩訶下為自身所作有十種。一能法燈照。二法樂攝。三法藏持。四法光覺。五隨應現。梵本云為世影像。六為行增上緣。七為解增上緣。八行平等慈。九行無緣悲。十普隨所應各令獲益。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正顯中十願。既捨身與眾生。而願中乃多分屬佛者。翻劣成勝故。初中施身與眾生。即是近他屬他家。今翻彼故近佛。入佛地下翻准。此二翻順愚拒施行。三翻處凡家不調慳。四翻不依教行施。五翻迷教理不得涅槃。六知足是佛。今施身具知足者之行。故生佛家。七捨受身癡欲。得樂佛身之淨欲。八施身是生勝善。九害慳身賊。十依教施身。是護持行法。
三結。
四意可知。
第五十二施身給侍佛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欲下顯意。
初中二。先標施行。可知。後於諸下釋所為。所為十句。三云護佛菩提者。謂為紹繼佛所得法故。餘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正顯中十願。初二約侍佛用心。三約近佛。八翻勝劣之差及劣不自在故。餘文及結。并迴向意中十二句。並可知。
第五十三施國中一切物及王位中。文四同前。
初施行中二。先總標施物。可知。於後於諸下顯施所為。於中十一句。初一句總。餘十句別。總中云於世事自在是標。無繫下釋。標中世事者即王德等。釋中無繫者。心不繫住。無縛者。為彼所捨物縛心故。無戀者。愛心不起故。無著者。不取其相故。別中。一但為益生。不為惡業。二為了業果無實。三為不樂世富貴等。四不貪上二界勝生等。五但為利生處。非為自身故。云非此處生。梵本云雖住世間而無所依。六不執蘊等實有自體可得故。無依住如前所引智度論說。七可解。八未曾之言。於所為不便。應同常不遠離九。十兩句易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迴向同前。正顯中十。此既施王位。王復法令自在故。皆願成法王轉法輪等。二中梵本與三中同。佛王於覺中最自在故。又王降賊故。五中王子繼紹王位故。六中成就菩薩。亦准五說。七中及國土施故。八九亦准七說。餘文及結意等可知。問若有人與他人有怨。從王乞其王位。若得擬害彼怨菩薩施不。
答瑜伽四十九云。若有上品逼惱眾生行暴惡業者。來求王位。終不施與。
第五十四施王都中四。一施行。二以此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標所施物。後心無下顯能施心。初中可知。後能施心中三。一明施所依心。二發心下明施所為。三而行布施一句。通前兩伴心。初所依心中五句。若分慈悲則有六句。二所為心中。前十一句。三於智求證據能證說故。四淨脩者。一一離相對治故。八自然覺者契無師故。餘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正顯中十願。王京都嚴飾是勝住處故。喧[〦/丙]故。願中初及第十。依勝處也。二三四願。翻喧[〦/丙]處也。五七兩願。但施得捨也。六八兩願。約住處愛著也。九約京都中無邊塞山野等灾怖也。
三結。
四意可知。
第五十五施內宮眷屬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欲下顯迴向意。
初中二。先明所施物。後菩薩爾時下明施行所為。前中二。先明施物勝。後而於下辨畜物心。有十種。七云無分別無簡報故。餘文易了。後所為中十句。其迴向兩句。皆應安為欲下。謂修此善根。為將迴向欲令眾生得出離等故。迴文者不曉此文。將謂是後迴向行語。又此亦能令人謬解。謂是釋迴向所由。解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十願。皆云得三昧者。謂翻美色妾樂。得禪悅故。釋文及結可知。四迴向意中有十五種。初不壞者。不為他人所離間故。三云滿足佛法者。有眷屬是圓滿義故。四准三說。五得無上智者。施有材能女故。八具福智者。施中有福智故。九清淨。翻施女是染著相故。十一淨法身者。翻施以女故。十二辨才等者。施能談哭歌詠女故。如理翻彼無記談等。十三捨等滿善成無漏行故。十四同前滿足義釋。十五以法得明為嚴。翻彼眷屬嚴故。
第五十六施妻子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明所施物。二猶如下引例證成。三菩薩爾時下明能施心。初中可知。二引例中。具如須達拏太子經說。現莊嚴王者如大王莊嚴經說。三施心中二。先施所依心。後菩薩摩訶下施所為心。前中九句。初一總。餘八別。總中行一切施四字。通下八句。應知。後所為心中二。先結前生後。後自觀下正顯。顯中十二句。一觀身緣成無有適主。況有妻子。二中四。法喻合結。三作第一婦處。四同一子想。五除惑熱。六與樂。七誓與一切智。八為成無上田願。願字應在末。九以守護生。為自利。十解法智光照世。十一十二可解。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正顯中十一願。一妻子是己所有。同於起變化多身故。二由於我身能捨故。又同前故。三由施於妻子不愛貪。於乞不憎恚故。四約施子願。五妻子被施如自開許。無違皆故。六同五說。七妻子比王是未極自在。翻彼為願故。八離愛貪惑故。九妻子施劣。法施願成勝故。十妻子被施心無違背。決相順故。十一同初等說。
三結。
四意可知。
等五十七施宅舍等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先標所施物。可知。後行布施法下明能施心。心有十二種。一不取著家宅之相而施。文中句例。梵本云。如理行施。於家無著。二不起尋伺。云是我家宅。餘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正顯中十願。一自施舍宅而願他捨妻子者。依假說真故。繫縛家在妻子故。二云入非家者。道門無縛。非是家故。六云得無[得-彳]法者。觀如幻故。七得自在位。示生三界故。八善說不離家之過。盡化誘令離故。九十兩句。同前七說。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五十八施園林等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標所施物。可知。復作是念言下明施行所為。於中二。先辨施所為心。復佛子下明廣菩提心。前中二句。一作善友園林令得可愛善行華果。故云好也。離世間品云。示現一切菩薩威力自在神通。是菩薩園林。以大神力。轉正法輪。調伏眾生。無休息故。此總句。下兼並從此開顯。第十慈父者。常覆護故。十一施資具者。令得成佛道具故。餘文可知。後明廣菩提心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於惡下正顯。顯中十句。一本為惡眾生。發心修行。今何疲歇。二悞尚無況有故也。三本不求彼恩。彼不知何恨。四雖不求彼恩。然求彼苦滅。五心如虗空。香臭不能熏。毀讚俱不著。六觀法無性。七誓滅物苦。八志願廣大。九滅身邊等見。十普為物修故。諸樂菩薩道者。思此十句。二迴向行中十願。一心園林中無間生善草木等。二園林是遊戲散亂處。今翻彼令得定心故見佛。三得遊法園五樂。四得定心見佛神足遊戲化生之樂。五得佛智真俗非即離境大菩提樂。六得菩薩神通足。遊戲往佛剎會。七以轉變自在。化生多。劫不厭生。死八以多佛為園林住中瞻仰故。九以園林之遊戲令得遍往佛剎。十園林是遊戲快樂莊嚴之處。令翻彼無記不善故。云願得善慾等。
三結。
四意並可知。
第五十九大施會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標所施會。後普令下明施行所為。前中二。先舉會廣大數量。後一切下舉會營緣如法。後所為中十五句。一離惡。二成智。三開施門。安置清淨福田。七三時決定印持無相。餘文可解。
二迴向行二同前。正顯中十四願。一亡二我為眾生故。二中九施。初是總句。謂即大會施時自但有物竭盡施故。不選田故。勝物施故。無過故。起超下故。與超下者手齊故。離我我所故。即前之施稱佛心故。三中云第一諦主乃至證自境智者。謂法施令脫苦。乃至令得證無智外之境故。四由施所要。彼心安靜。或施食得命。施乘得通。或為說法得慧地等。十中云應時者。隨時隨欲故。十一佛是施行之果故。諸願中多云到彼岸者。各隨所應。皆究竟故。餘文及結意等並可知。
六施資生中二。先明施行。後佛子下迴向行。前中三。一標所施物。二心無下施所依心。三為欲下施所為。二中五句。三中一句。並相顯可知。後四向行中十願。資具多種故願亦多。此中略顯。隨事准知。一施沐浴調身資具願。二施掃拭資具願。三施舟船願。四施造食資具願。五施成就損補二藥資願。六施車乘資具願。七說法時資具願。八施修行者道具。九施具解行者資具願。十亦施法師資具願。
上來第二別明以諸善根成迴向行竟。然其六十門內。第十林座但一床敷無二物也。施車中并有駿馬象師子座采女百千丈夫十萬幢幡所愛男女女寶伎女童女太子十五類。施象馬中二種。施幢幡中二種。施冠中及髻珠二事。救囚中并財寶妻子眷屬自身七事。施耳中及鼻二事。施牙中并齒二事。施手中并足二事。施體中并宍二事。施腹腎肝肺中四事。施手足指中二事。施為法中施國土城邑人民庫藏園池屋宅樹林華菓珍奇妙物宮殿樓閣妻子眷屬王位二十一事。施大地中并造精舍塔廟什物等五事。施國土中一切諸物乃至王位中物類無量不可知數。且總相為二種。施京都中城闕防輸稅四事。施內宮眷屬中伎女侍女二事。施妻子中二事。施宅舍資具中二事。施園林臺榭中二事。施大會中色類甚多。且為一事。施資生中既云一切資生。其類難名。亦且為一。此上除重已外麤相。且有一百七類。為據施國土中一切物及大會施并一切資生中。一一名數。則無量無邊也。
第三總結前諸施行。成迴向行所為中二。先總結前施行所為。彼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為欲下。總結前迴向行所為。
前中三。一結前施所為。二時十方下結前所施田。三菩薩見已普下結前能施心。
初中二。先總。二牒前施物種數。後為令下正顯所為。前中言阿僧祇者。總相之稱。非尅定量。即如上說。施國土中一切資生等是也。後所為中十句。前七句通令自他得如是。後三句。唯令他眾生得如是。文相易了。
二結田中。迴文不次。應云種種趣生形類福田求索。以趣中辨生。生中辨等故。
三結心中三。一正明能施心。有八可知。二時諸下明受施者心中。謂大慶傳讚遠近歸。三菩薩見已歡喜下明施者心喜中二。先假說比況。後菩薩摩訶薩見乞下明由喜獲益。前中三。初標喜。次假使下正況。後悉不下結勝。初可知。正比況中始從帝釋於百千那由他劫受樂。乃至淨居天受不可說劫樂。此則舉九三所受決樂。皆不如此菩薩見乞者受施稱心歡喜時其心慶悅。此中色天排次。闕第二禪少光天等。又依阿僧祇品。從那由他數。直越其末後十大數中。闕不可量排次。正當第二禪王。此應梵文欠脫也。問何不以不可說轉不可說轉數配無色界天受樂耶。
答此迴向菩薩慶樂之心。猶未究竟故。無色攝報。非顯現故。本業上卷。配攝報果。亦到淨居。問四禪已上。捨受相應。如何此說彼地有樂。
答此有兩說。一云彼地無報樂。有禪樂故。禪定必有調暢適悅故。一云此但假設非實有樂故。問金輪王。但王一四天下。何故此云王三千樂。
答此亦兩說。一云此假使言。非有實金輪王王三千界故。梵本云。假使轉輪王受用三千界中人間一切資具快樂。經不稱劫。一云准本業經上卷。輪王有十五種。謂從十住菩薩作銅輪王。乃至第十五佛果為千輻輪相。此中是第十四覺德光相輪。作三界王。當等覺菩薩也。後明由喜獲益中。有十種。文顯可知。
二總結前諸迴向行所為中十句。一利益。二安樂。三中義字是利益。利字是安樂。此三句相望。但總別爾。更無別相。具如上釋。餘文可知。上來隨相迴向了。
第二離相迴向者。前正隨相時。即作此離相。同時成就。然以言不並彰。依發教之施設故。致此前後爾。文中五。一廣顯三輪相離。二何以故徵。三無有下釋。四菩薩如是下會違。五佛子此菩薩下結。
初中二。先標二章。後無眾生下別釋。前中。一三業解脫。二三業無著。三三業無繫。繫即縛也。身口二業。與縛著相應者。此俱離故。別釋中准標分三。一顯於施者受者及施物中一分。假者我差別相。心無縛著。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明於前假者所依蘊及施物一分非情色法心無著。三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下。明於蘊等不著故亦無縛。初中二。先明於成成差別相無縛著。後如是下顯其成行。前中有十八句。謂菩薩行施及迴向時。於施受及物一分有情謂妻子等上。一一不起此諸見故。若施自身時。離二事縛著。釋我差別相。具如別章。後顯成行中五對十句。初如是兩字。貫下諸句。如是等者。牒前無眾生等離我差別相。謂前云無者。即是於眾生等。了無縛解等。由此故成迴向行也。初二句。了生等性離而不縛。故亦不解。次二句了其因果。亦本無實。次二句。能了之心。非一向見故。次二句。施及迴向。無貪思并行後思。皆與法性相應故。後二句。與前相應思心王。亦同思准。二於假者所依蘊及施物一分非情色法相離中二。先總牒修行時心。後不著內外下別顯。顯中八對十六句。初兩句約自他身。或情與非情中一分說。次兩句約心境說。次兩句約因果法體。次兩句約真俗或俗真。謂以有生滅事行。迴向無生滅時。俱不著故。次兩句迴向業思及思離相。次約色蘊。三句成對。謂法體及生滅。後約心蘊。三句成對亦爾。此皆通前施物中說。三由於蘊等無著故亦無縛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則不下正顯。顯中二。先明不縛。後若能下顯不解。前中五蘊各三。謂體及生滅。文顯可知。縛著何別者。久染曰著。久著名縛。謂於施行及迴向行中三事人法蘊體及生滅等。離彼縛著等故。後顯不解中兩句。初句牒前了法本無生滅故云不縛。後句正顯。謂了本無縛故亦無解。
二徵意云。聖教現說從業生果。心為能著。境為所取。何以此云無業果。能緣所緣等故。
三釋中二。先總顯。後非一下別釋。前中二。先別釋。後一切下總結。前中三。一以法無性故。三世推不得。言無少法者。如沙中少油亦無故。二以法無性故境無可取。三以法無性故。心無能著。後總結中二。先結前無生等體相。後無有下顯前無性義。言無有自性者。謂諸法從緣有。此有即不有。故云無自性。性即體也。言自性離者。謂有此性成性即離故。後別辨中十對二十句。第九句是勝義世俗法故。餘文可知。
四會違者。前徵云聖教自說有業果能所生等。何以今乃皆說無故。故此會云。聖教說有。約隨俗說故。今說無者。約勝義說。各據一義不相違也。文中三。初法說。次了知下喻顯。後解一切下總結。初中二。先明菩薩依勝義諦觀。說諸法空。後言語下明教隨世俗說業果不失。前中云一切法非法者。諸法當相離故。後隨俗中二。先總顯之。非法為法者。謂於離名言法。以名言說故。後不斷下別釋中二。一不斷壞世諦因果。二不退捨出世因果。文顯可知。次喻顯中二。先喻顯勝義。後而亦下法說隨俗。前中四喻。一業緣感果。雖歷然不失。然如夢所見。覺已都無。二說法音聲雖利物成用。然應緣如響音。竟無作者。三眾生果相。從因所起。如影起質。自體非真。四諸有為法。如約緣成本來無實。後法說隨俗中二。先明勝義時不乖世俗。後了知下明非直了真不乖於俗。亦乃由了此故知業廣大。亦可由此了故方是廣大。了知業用。以了業實體故。三總結者。上來約真俗會違。顯非即離。非約各別說也。此中初句云一切諸法皆無所作者。此顯真不離俗故。正起作時相盡離作非不作。名無作也。後句云行無作等者。此顯俗不離真故。正起作相盡時不滅壞起作之相故。乃至云未曾蹔廢。言行無作道者。道行也。
五大段總結者。總結上來所有迴向心。皆安住離相中三。一明能迴向心安住離相。二若處下明所有善根。皆向佛果處者。謂與無漏心相應修故。非處者。有漏心修及二乘心修故。三於一切下明所有迴向皆悉離相。言不退轉者。離相心常現前故。
第三釋此迴向名中二。先總徵名。後永度下依徵別釋。前中可知。
後釋中三。一釋迴向二字。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則為隨順下。釋隨順二字。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則為了達下。釋堅固一切善根六字。初中十釋。一迴可破壞虗偽因。向不可壞無虗偽果故。此總句。後皆別依總建立。二迴有擔累因。向無擔累果。三迴依語言因。向離言果。四迴取相心因。向離取相心果。五迴有身見因。向無身見果。六迴有所依因。向無所依果。七迴有有功用因。向無功用果。八迴有漏善根因。向無漏善根果。九迴向有所取著因。向無取著果。十迴世所有諸法因。向出世所有應生諸法果。彼岸之名。是究竟義故。贊以果名。釋以因言。前所迴施行也。二釋隨順中二。先標。後釋。釋有十義。皆准迴向所說。謂若如前迴向之所向。則具十義故。一順佛果。二順教法。三順正智。四順圓智所證真俗非即離境。五順教所詮隨機分別。六順三世佛迴向方便。七順所為境。八順道諦。九順真如。十順斷障。皆云住者。一一依彼修行故。三釋堅固一切善根中十句。分二。初四句總標。後六句別釋。前中一由能隨順迴向故。則已了達理教行果真俗諦法。二由能隨順迴向故。則已承事一切佛故。三事一切佛故。上二何別者。前但隨順迴向則當事佛。後實承事。故別顯示。四供理教等法。後六別釋者。別釋前初了達之言。如何了達。一了無滅壞以本不生故。二了無乖違。如性無異故。三了好法好無。故無可貪。四了惡法無惡。故無可顯。五了內外法有少滅壞。違因緣道。不壞俗諦故。大法力等者。真諦常存故。上來第二大段依徵廣釋竟。
自下第三大段依釋結名。可知。上來第一大段。明位行了。
自下第二大段。明位果中。明得十種堅固不退。初一總。餘九別。別依總故。於中四能順教及所詮。八凡所生處即具此迴向修行緣。九云一切金剛等者。准梵本。應云堅如金剛。一切不能壞。謂喻此中迴向志願也。十於五欲境。不為貪愛等所縛著。故云自在。餘文中可知。上來第一大段長行了。
自下第二大段。偈頌中二。先明說頌因緣。後菩薩現身下正顯偈頌。前中四。一標說偈者名。二觀察下說頌儀式。三入於下說頌所為。四承佛下說頌所依。初中可知。二儀式中三。一顯無漏心故。二彰說稱根。三表說順理。三說頌所為中九。一為依教契理。二為修大心。三為悲覆世。四為長佛種性。五為所修行與佛功德冥契無二。六為成佛自在力身。七為知所化欲樂。八為隨機善根而成就。九為現法性之色身。四顯頌有憑可知。
後正顯偈頌中。總四十一頌分二。先三十五頌半。頌前位行。後隨順思惟下五頌半。頌前位果。前中二。先五頌。頌前行所依身。後飲食下三十頌半。頌前依身起行。前中可知。後依身起行中二。初一十九頌。頌隨相迴向。後菩薩觀察下十一頌半。頌離相迴向。其中第七頌云諦觀等者。梵本中云諦觀己身十八界六根六塵及五蘊。釋曰。准梵本。文義無乖殊。若依漢經。乃違大意。此中大意。頌前隨相迴向中施身時。觀身蘊處界體性非有。豈曾觀外及自身耶。又十二處言為起滿七字。而云十二種處者。此潤文之因也。讀漢經者。將梵本中有此種字。不敢輙論。今見乃知。餘文准釋。
第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位行。後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下明位果。
前中三。一牒名徵起。二佛子此菩薩下依徵廣釋。三佛子是為下依釋結名。
初中云等隨順一切眾生者。等是平等。能隨順心。一切眾生是所隨順境。謂於一切時處。以一切物。施一眾生。如是一一眾生所施亦爾。此即等之隨順。依主釋也。若依本業釋云。以觀善惡父母無二一相一合相故。釋曰。善父母者親也。惡父母者怨也。謂觀怨親平等。俱生法身。故皆父母。依此釋者。應名平等隨順迴向一切眾生。
第二依徵廣釋中三。一施行。二佛子摩訶薩以所積集下明迴向行。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下明行所成益。
初中二。先明積集過現善根。後佛子摩訶薩復作是念願我下。明以願積集未來善根。
前中三。一列所積集善根名字。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下。明前善根積集成德。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得下。明積集堅固集前諸善根。
初中有三十一句。晉本有四十句。光統法師判云。初十是行出自中。次十起從緣發。後十功成在己。本疏云。初十直說善根體。次十約境以明善根。後十約度以明善根。今謂此文布列前後猶依梵本未迴文也。若迴應以初十一句為第三段。次佛境界等十句。依定為第二段。後勤修一切下十句。為第一段。所以者何。十度即明善根體故。須先說也。佛境界等。是生善緣故。次應列也。小善根等。是前善根分齊數量。故宜後也。若不爾者。十度等善應無。小大等善應別有體。佛法僧等應不能作善根緣故。如是一一廣說。應知排次。雖爾釋。且依文。初段中前四及第六句。約分量說。餘七約數量說。前中初云小者。謂如施行中施麤物少物輕心簡田劣田等。或中五。或一分二分等。餘行准知。二大者。翻前可知。三廣者。普為眾生平等施故。或等准知。四多者。所施未至無量已來。皆名為多。五名無量者。阿僧祇轉阿僧祇轉也。六種種者色類眾故。微塵數者一三千界塵數也。阿僧祇者至至也。無邊際者。無量轉無量轉也。不可思者。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也。不可量者。不可思轉也。此中數名。准阿僧祇品。不令次第。應知中十句皆名境界者。凡所屬齊若親若疎。但此攝者。則此境界。七云心者通八識。所以者何。末那不令違方成似無漏。賴耶不受熏善根無種故。八九內外者想塵故也。餘文及後十句。准釋可知。
二明前善根積集成德中二。先明修時所起方便。後得堪下正辨積集成德。前中十種。初一總可知。餘九別。一正修時住作意。二加行。三修成攝屬。四收攝眷屬相因起者。五修善根時辨諸緣具。六聽法得解。七修時亡相。八說法勸發他心時此十方便不唯局在修一菩提。乃至總相述一切也。後正辨積集成德中三十七句分二。前二十二句明自利。後於虗下十五句。明利他。前中初云得堪忍心者。成諦察法忍故。十云長佛善根者。增長成佛之善根故。二十二云住究竟道者。梵本云具道資粮。利他中云嚴淨大道者。梵本云淨治佛道。餘文易了。
三明積集堅固前善相中二。先牒前可知。復作是念言下正顯。顯中十句。初一標起念所在。次五善根所從。次三善根所為。復作是念時下一句結念成益。
後明以願積集未來善根中二。先總標願心。後願令下依標別顯。前中謂以願攝持前諸善根。盡未來劫所感依正。令與施行為資及以迴向故。後別顯中二。先明外施願。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為下。明內施願。前中四。一別所願施施物。略列十種。皆阿僧祇世界施滿者。顯廣大施故。二假使下明無限施。有三種。一時無限盡未來故。二心無限未曾厭倦故。三乞者無限一切眾生故。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明施心行相。略顯十種。前五離過。後五順理。可知。四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下。結前無限。後明內施者。內謂有情。簡外非情故。王位。依有情內身故內攝也。文中四。一列願所施物。二菩薩摩訶薩以如是下。明無限施。三大悲普下結前六種無限施行。四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下。明施心行相。初中略列十種施。一眾生。二無限施。有六無限。一物無限。如經以如是等種種諸物故。十顯無盡故。二時無限。如經盡未來劫故。三心無限。如經安住廣大一切施心故。四乞者無限。如經如施一眾生盡眾生界一切眾生皆如是故。五隨求無限。如經如是給施一切眾生皆令滿足故。六施處無限。如經如於一世界於盡虗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故。三結前六種無限施行中文即為六。一處無限故。大悲普覆。二時無限故。終無間息。三乞者無限故。普加哀愍。四隨求無限故。隨其所須供給供養。五物無限故。不令施行遇緣而息。亦心無限故。乃至不於一彈頃生疲倦心。准此內施有六無限。前外施中當知亦爾。略故不說。或應文通。四施心行相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有十九心。一不染施因。或此行不為心著。二不繫施緣。或不為緣緣縛。三前二俱離。四施行不可令退壞。五與法性相應。六巧施攝生。七不與二執相應。八於能施者。不見現在存活之相。或不見有接後之相。九巧治我所。十與定相應。十一不起身命之計。十二梵本云。具種種寶性心。具是獲得在己義。種種者。諸菩薩種種知解心可貴如寶。即此可貴心成種性故。云性心也。十三施不望報。或不見當果有實自性。十四明教法。十五具如此品上下文說。十六違所詮。十七令得佛正體智。十八以教法照機。十九令得佛後得智。
第二明迴向行中二。先明隨相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不著下。明離相迴向。前中二。先明自以善根迴向眾生。後又勸眾生下。明令他以善根迴向眾生。
前中二。先正明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發歡喜下。明迴向所為。
前中二。先牒前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句。皆約前所施內外物等流迴向。一約前施財貨及寶。二約前施善根所感依正果報。悉施眾生。及以善根迴向。乃至六種無限施。是無盡功德藏。三約前施牀座。准梵本中。具臥具牀數。四約前施行皆為眾生。是順菩薩道業。五約前施物皆殊勝皆離相。六約前施象馬寶。七約前施象馬迅速巡遊四天下故。八約前施伎女及男女。翻顯染情及恩愛故。九約前施心平等無簡擇故。十約前施身頭眼血宍骨髓奴婢作使等難處。有苦不自在。施身肉忍苦。奴等不自在。願眾生得生無苦之處。自在無礙故。
後明迴向所為中二。先正顯所為。後佛子菩薩如是悲愍下結前所為。前中二。先牒前起後。謂牒前迴向時智所迴善根眾生定得故發生歡喜。後為令下正顯。顯中有一百一十句。依本疏。科分為六段。一從初有二十三句。為令修善趣賢首位行。於中第十一句。云無悔者。施已慶喜故。無惱者。自樂施故。第十三云住隨順施心者。隨乞者所須。滿其意故。第十四云住攝取施心者。以施攝生故。第十九云住如金剛極大力施心者。施心堅固不可破壞故。第二十云住如日光明施心者。慧光破慳蔽障故。二十一淨三輪智成佛智故。二十二有二義。一以眾多善根為眷屬故。二以具多善根者為眷屬故。二十三巧能生長善根之智慧。相續現行故。餘文易了。二從得不可壞淨心圓滿下。有八句。令成種性中修行。初句約令得信究竟故。三從成滿菩薩無量清淨神通。下有十。句令成解行位中修行。第十句無量心者。四無量也。廣大心者。無限量也。最勝心者。無加過也。悉清淨者。皆與無我相應也。餘文可知。四從成就清淨等施心下。有八句。令成十地位中修行十度等行。第七句令得成就純淨無漏無邊體事。此是理事理事無[得-彳]法界。餘文可知。五從住平等行積集善法悉圓滿下。有十句。令於等覺位修行。第九句令證得巧生功德之智。第十句令成同體大悲所生善根。乘薩婆若。來化有情。是一切智乘。餘文易了。六從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普圓滿下。有五十一句。令成佛果行。第四句云。令得六十種音聲。發言誠諦皆可信受。百千種法而以莊嚴。如來無量功德妙音悉圓滿者。下文佛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六十種音聲。一一音有五百分。一一分有無量百千清淨之音。以為嚴好。是也。大莊嚴論第六云。如來有六十種不可思議音聲。如佛祕密經中說云。寂靜慧如來具足六十種聲語。所謂潤澤柔軟可言言樂清淨等。如是廣說。此中潤澤者。眾生善根能攝持故。乃至第六十名宣諸德音。釋曰。祕密經者。即密跡力士經也。論文但五十八種。經中數足。具顯如章。第六句明佛無盡辨逗機說法。第八句眾生一聞說法。不墮二乘中故。第十句應時佛物修利他行故。第十一句中等字是皆義。第十二句云於一莊嚴無量莊嚴者。佛依正二果中一一皆爾嚴故。第十三句等入等者。皆令入三世佛境界盡故。第十七句云行不動業得無[得-彳]果者。其因有四。一就機法施。二無障碍願。三悲心亡已。為物受生。四修法性鎔融行。感三業無功用。盡眾生界。同時普應。無所障礙。第十八句諸根者眼等根也。第十九句云一相者謂無相也。知一切法皆無相故。第二十五句云大力田者如出現品說。於如來所。種少善根。能壞一切有為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槃智慧故。第二十六句云堅固第一等者。悲願決定不可破壞故。第三十二句以一行願。普滿一切行願。三十八云以一心知一切心。四十三云於一處出興。一切處出興。四十四云嚴淨一眾會。一切眾會皆嚴淨。四十五云於一佛土。普見一切佛土等者。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也。四十九云得非一等者。此有二義。一修因。謂觀有為無為非一異故。修諸善根。二得果。謂由前因得法性相應神通轉變一切染淨體事相即相作等非一非異自在無礙。此依業用門說。上來且約一相分。此六段。理實不然。所以者何。第六段令成佛果位中。第三十一四五六等句內。方說令得修菩薩行遇善知識等故。故知諸句一一各別迴向所為。不必依位排次而說故。不可科段配位也。後結前所為中二十句。初一句總牒前能為心。後咸令下正結前所為。將此一十九句。屬前一百一十句。流類可知。恐繁不述。
後明令他以善根迴向眾生中三。一略明迴向之善根。二為令一切眾生悉得安住下。明迴向所為。三又以諸下正顯迴向。問何故明菩薩自以善根迴向中。則先明迴向。後辨所為。今此令他以善根迴向中。則先明所為。後迴向。
答理實不別。為異自他。故作是說。言不別者。如言為此事故迴向。或云迴向為此事故。此但語言異勢義無別也。就初略明善根中三。又勸下八字。標簡前文教他非自。次普為下明修善根。後方便下八字。顯所修善。為將迴向。初後可知。修善根中有二。先八字是大悲伐苦行。後以大下是大智觀察行。可知。二明所為中有六句。初句令住佛果果位德海。皆是殊勝純無漏故。二中性體也義用也。功能也。餘文易了。三正顯迴向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初云安隱者。非相遷故。三云安樂者。適悅故。餘文可知。
後明離相迴向中二。先正明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以此下。明以迴向善根復將迴向。前中二。先牒前隨相。後不著下正明離相。前中何故牒前者。以正隨相時有此離相故。後正離相中十句。一離施因。二離施果。三離內施。四離外施。五於起行處離。六於起行方所離。七於足者離常。八於乞者離斷。九於所施物及行等離有見。十於前句境離無見。後明以離相迴向善根復將迴向中二。先明牒前善根將施。後願一切下明以施善根迴向眾生。於中六。一果智圓。二惑障盡。三智明。四定心。五離緣縛。六成佛種。
第三明行成利益中二。先正顯利益。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習下校量顯勝。前中二。先牒前。後超出下正顯。顯中十一種。一超世間。二普修下修下修普行。三悉能下見多剎無障。於中二。先詣後見。四又能下見多剎菩薩修行。五以善下巧說深法。於中二。先義辨。後得陀羅下無斷辨。六念念於下供多剎佛。七念念嚴下嚴多剎。於中二。先果嚴。後修行下因嚴。八念念令下清淨成就多剎眾生。九於彼下。多剎中勤修諸度。攝眾生。成淨業。十得無礙耳下。聞多剎佛轉法輪。不生厭心。十一住無所得下住菩薩無所得神通。於中二。先辨名。後於下顯用。言與諸菩薩等同一見者。因一無所得無依無作著見故。後校量顯勝中二。先正顯校量。後一切佛剎下逐難重釋。前中二。先舉劣。後況復下顯勝可知。後逐難重釋者。謂前舉劣中。云尚能成就無量不可說清淨功德之言。恐餘未解故重別顯。文中分三。一明得法門。二如是迴向時眾生不違下。明成就行。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業下。明觀利益。初中二。先別說。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一切下。總結。前中十句。各約同類法互望一性無差別故。皆云清淨平等。餘文及結可知。二成觀行中有十五對。分三。初六對明異類事事互望無[得-彳]。次法性下兩對。明同類理事互望無[得-彳]。後剎平等下七對。明異類事理四句無[得-彳]。初中。一依正。二二業果。約引業說。三王所。四二能所緣。五滿業果。六業道是業所依因。即五六識中造引滿相應思。由思能造業。業依思故。晉本云業不違跡跡今道也。本疏云。決定思是身口業所遊履處。名為業跡。又初剎那思為道。引發第二剎那思。為業體。道即跡也。又思體為業。熏在本識。成種子。為業跡。又思為業。業有感諸道果報功能為業道。道即跡也。隋遠法師云。解惑等心起業所依。名為業跡。辨法師云。方便造作名業。根本業道名跡。次兩對理事無[得-彳]中。前一性相互融。後一生無生互融。後七對事理四句互融者。謂如初對中。一剎望眾生。為兩事相對。二兩事各有平等。為一理相對。三剎望剎平等。為理事相對。四眾生望眾生平等。亦為理事相對。分相雖此句四。互融觀中。一一句即具餘句。無所障礙。其離欲際句。亦是單理事無[得-彳]中攝。餘文准可知。三明觀剎益中二十句文易可知。
第三依釋結名可知。
後明位中果中二先。牒前迴向行成。可知。後則能下正顯。顯中一十九句。一以勝解力摧四魔。一摧伏煩惱。二慈心增上摧天魔。三了蘊實性不能為障道。四深解不生非死能繫。二貪欲為刺。欲傷戒足無漏菩提路。三得成初地歡喜因故。四住中道實性故。五敬福漸增故。六悲心深厚故。七攝福自在故。八現通自在故。九遊剎無礙故。十勝解契入即事理故。十一以一切身修行故。十二隨願所修皆成故。十三了教法。十四為供事佛至一切佛土。勘梵本中。雖但云悉能遍一切佛剎。然其遍字之下往至之義。十五十六可知。十七凡所緣皆生善根。十八心常平等。十九得一性體。此與第四。體同。方便異行。總結可知。
第二偈頌中二。先經家長行標舉。後菩薩所作下正顯。顯中二十一頌分三。初一頌通顯一切善根悉以迴向。末後一頌通結上來迴向之意。中間十九得正頌前文。於中分三。初三頌。頌前施行。二菩薩為度下四頌。頌前迴向行。三菩薩迴向到彼下十二頌。頌前行成利益。
第八真如相迴向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位行。後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徵起名字。二佛子此菩薩下依徵廣釋。三佛子是為下依釋結名。
初中云真如相迴向者。謂以所迴善根。願同真如體相業用。多分說相故偏為名。此即真如之相。真如相之迴向。依主釋。勘梵本中。名真如相自在性迴向。謂相是德相。性即體性。然性與相非即非離。故雙舉也。本業經釋云。常照有無二諦。一切法一合相。故名如相迴向。
第二依徵廣釋中二。先明隨相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下。明離相迴向。
前中二。先明觀察先修善根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見可樂下。明觀現境發願善根迴向。
前中三初明善根成就本末。二以諸善根下正明迴向。三佛子菩薩摩訶薩恒以下。明迴向所為。
初中二。先明善根行相。後菩薩爾時下明觀察善根。前中有十四對。一念堅明。二無染修。三無功用業跡。四堅趣佛果。五勇求大法。六二利行。七超凡小。八悲智行。九憶持佛法。十堅信樂十行。十一成多無漏善。十二對行福慧。十三調物生善。十四功巧能迴向。後觀察善根中三。初總辨。次其諸下別顯。後其中下總結。別顯中二。先明修時眾生緣。後如是下明眾緣中復各多種。可知。後總結中三。一皆依向佛乘心成。二皆已迴向佛果。三皆悉一性。
二正明迴向中二。先明迴向自身。後如為己身下明迴向眾生。前中三。初總標。次所謂別顯。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下總結。別顯中二十願。初身業應機無[得-彳]。二語業隨樂無[得-彳]。三意業住無我我所。四不與四惑相應故無[得-彳]。六得教法明智演說無[得-彳]。七達智境照悲境是菩提心。八常念法界性唯心現前。十二厚悲化物。久而不疲。惡而不厭。十三有二義。一三慧性中無量善巧思慧方便以修菩薩道。二得尋何體性思慧體性為說法方便。雖有兩說。前釋為勝。十六智契諸法本淨性。見世相即常住。十七得見利平等智一多無[得-彳]。十九諸剎各同示即理之事法界。此上或有約德相。或有約業用。詳之可見。餘文可知。後總結中略舉三願。攝前二十願。謂初一嚴剎願。攝前第十一十二二十。次一遍剎願。攝前第十五十八十九。後一智慧願。攝餘十四願。其身口二願。以隨智轉。云清淨也。後迴向眾生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問此文既云先迴向自身。後迴向眾生者。與此經上下文及涅槃經說如何會通。故第八難得行云。我於眾生。無所適莫。乃至云。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欲度脫一切眾生。第一迴向中云。我所修行。欲令眾生皆悉得成一切智王。不為自身而求解脫。又云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不為自身求無上道。涅槃二十一云。佛告瑠璃光言。若聞法已當生敬信。乃至云亦莫生念。我聽法已。先自度身。然後度人。乃至云應生常樂我淨之想。先為他人。然後為身。
答此中先迴向己身。後以迴向一切眾生者。此亦無違。所以者何。迴向自身亦為眾生迴向。亦為眾生。既俱為眾生。何先何後。後正顯中八願除八難業。五得佛無垢智光照機。六三慧中得了如思慧。八展轉示智斷果處。餘文可解。
三明迴向所為中二。先結前可知。後為令下正顯。顯中十句。初二逢佛。三心即是藏。藏即名堅。入此堅菩提心藏。自護不退故。六得水月鏡像身。應現無[得-彳]。故云自在。八不起分別。名無動搖。餘文易了。
第二觀現境發願善根迴向中三。一觀現境隨應發願。二菩薩爾時下正明迴向。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修習下。明迴向利益。
初中二。先明觀現見種種境界。後見是事已下明隨應發願。前中見種種境者。如淨行品說。後發願中二。先牒前起後。後為諸下正顯。前中牒前可知。起後中以方便等。即如淨行品中隨境發等流願出生勝妙功德。亦如彼品云。能得一切勝妙功德。是也。後正顯中十句。一勤求善。二不造罪。三廣集善。四以善覆生。五作生善依。六離相迴向。七示善令修。八智觀機。九心境生善境。十常修等如迴向。
二正迴向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正迴向。顯中三十一願。一得佛平等見。六得受樂見善知識眼。七見三性境皆成菩薩道緣。八寶愛證如智。九證智增照。十能捨施心是可愛。十四善觀真俗不合不散。十七於無差別法隨根說差別。是方便也。二十無漏聞熏成金剛種。二十三有堪化機處是可愛樂剎。二十五得知諸法無本之方便。二十六知諸法無二。即是離欲除無能所之斷故。即是斷障。二十七同前門。但無斷障。二十八有二義。一於諸法。無非有非無之戲論。二但於法無所分別。即為無戲論。令取後義。二十九金剛藏者堅固義也。智道者佛因也。三十法性相應善根是無礙善。餘文並可知。
三明迴向益中二。先牒前修迴向時。可知。後得智慧下正顯。顯中十句。一得智明。二善友攝。三佛慧照心。四滅癡。五策勤。六修學入十地智。七由迴向離相故布善滿法界。八由迴向離相故。能盡因行源。應知以智迴向四字通上下句。九智契善巧迴向海。十成廣大福慧。
第二明離迴向相中三。明初迴向時離相。二譬如真如下正顯迴向。三佛子等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一切下。明迴向益。初中有三十六句。一不著器世間。二不取眾生世間。三心無所依。四離分別見。五不捨智慧。六順三世佛迴向門。七順無差別法。八不壞佛真相。九觀三世眾生等無相。十行順佛所行道。十一巧說。十二解義。十三證他智。十四悟真理。十五智圓。十六信堅於業性權實雙行。十七了法如幻化。十八知法無自性。十九觀境及行隨世言無著。二十餘執。二十一知如實理。二十二觀法性寂滅。二十三了諸法一實相二十四知諸法相不相違。二十五與諸菩薩同出。二十六修道攝生。二十七入三世菩薩迴向門。二十八聞佛深法心不驚怖。二十九以四無量心令眾生淨。三十不起我我所執。三十一不分別世間。三十二不染著諸境。三十三勤修出世行。三十四了世法無性。故云無依。無依故無可執取。又無依。謂不依根塵識和合有故。三十五於深理正見堅。三十六離妄了真。
二正顯迴向中。有一百門。古來諸德。莫裕意炬等法師。並科此文。作十段。配屬位地。然復各殊。遠法師判為二分。初十門配地前。餘屬地上。本疏云。今謂諸門各是一法。並收真如體相用盡。不可相從。科為分段。今按諸說科分段者。說無聖教。文非明白。不可詳用但依本疏。不科為定。所以者何。此略顯真如無量德相中。始一百門。得即將配地位耶。若爾者百外所餘德相。更配何處。益蓋知不也。然今諸門多辨如相。少論體用。相是德相。如起信論云。真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中且顯百也。又此一一相中。文有三句。一標所同之如。如經。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故。二舉能同迴向善根。如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故。三合所同如相。如經。遍一切處無有邊際故。或總作兩句。謂束後二句為一句故。下諸門並准此知。其初句云譬如者。勘梵本中。但應云如。非譬如也。所以者何。梵本只云曳他。不言烏簸忙故。曳他即是指前准後之詞。是曳他之下。必對怛他之語。此謂亦然。若不對曳他。則是如也。此門顯示善根迴向願同如之德相遍處無限。二迴向了諸法實性。三隨緣之不變。六證如之智不退轉。八即智之如為即如之智證會故。云離境界等。九十皆是隨緣真如。十七如有大智光明義遍法界義。二十二法性力故。一切行法皆向菩提故。同明眼也。二十三無分別故。二十四無倦故。二十五如曾不以一法有性而為性故。二十六諸法相即無相是如體性故。非出現。三十四非有相心行無相行。三十六隨緣即不變故。本來不取作。五十一如能內熏令起厭求。問此百門中亦說如體及用。何故都名真如相耶。
答真如尚與一切諸法。同其體性。不相捨離。無所不在。況於相中。無體用耶。是故無[得-彳]也。七十了有無無性同如在有無中七十一無[得-彳]故明無餘惑故潔也。七十九四無[得-彳]解智全如為性。九十五云捨離諸漏者。勘梵本云。阿那含薩攞嚩。此云無有諸漏。九十七云過去非始等者。晉本云過去非同未來非故現在非異。古德於此。盡妙思。沈研鑽極。
範法師云。此破小乘三世之執。謂彼執過去為有。若是有者。便同現在。今既滅無。故云非同。言未來非故者。小乘亦執未來有法流至現在。若爾應是故法。今既未來緣未至故。畢竟無法。故云非故。現在非異者。彼執現在決定是有。今明待緣假合。推之則無故。不異過未之無。故云非異。
裕法師云。過去非同者。集起而無集起。未來非故者。轉變而非轉變。現在非異者。相別而非相別。發起新新稱過去也。除滅生死者。同未來也。清淨生者。似非異也。
遠法師云。過法無常。同歸盡滅。於理本無。故曰非同。來法新生非本有性。故曰非故。現法皆空故曰非異。名此三非。以之為如。
炬法師云。過去非同者。明如體離。雖在過去。而非遷滅。不同於無。未來非故者。雖復集起而無起相。明已起之處非故。現在非異。雖在現在。而無形處。不異過未。
莫法師云。過去滅法與如相似。名之為同。今明依如起新行願不同彼無。故曰非同。微塵故業當報方受。名之為故。今明證如捨彼故業。故云非故。現在業結不同過未。名之為異。今觀業結。本無造起。畢竟清淨。故云非異。發起新新等釋過去也。除滅等釋未來也。清淨等釋現在也。本疏云。汎論三世法有二門。一性空門。二成有門。性空門者。謂過去已滅故空。未來未生故空。現在不住故空。今此文內約成有門。謂前念法是過去滅。以能引起後念法生。是故過去非同一往唯斷滅也。後念是前念家未來。雖由前念滅令此後念生。然無前念法可傳至後念。故云未來非故。是故前念中舊法今無彼也。現在法望前念同未來。望後念同過去故。故云非異。是故前念謝滅。雖非同盡。然無法至後。後念續前。雖依前現。然法新非故。是故迴向中發起新新菩提心者。以前念非同。令後念續起。令菩提心不斷也。由後念非故。所以念新。念新令菩提心不常也。除死淨生。顯心作業。又現在念念成正覺者。了達現在亦平等故。見理名覺。晉本此中錯翻後門入此門內。故有九十九今此勘出故一百足也。古德不知此謬。又以同故之言難曉。雖各盡巧思。不符元旨。今此新譯文既顯露。舊缺復令不待彽徊居然可了。言過去非始等者。謂真如之性無彼三世初中後相。然不礙三世初中後相。是故過去非始。然不礙過去為始。乃至現在非異亦然。現是始末之中望前後立故。名為異也。迴向云為一切等者。謂菩提之體。非去來今。然不礙念念中起菩提行。故曰新新也。九十八迴向同始於三世平等。九十九諸佛菩薩皆證如為體。一百如不與惑俱。餘文思准可知。
三明迴向益中十句。一嚴剎。二為物轉法。三與諸菩薩同智願。四觀佛體。五知不變如。六解世語無性。七善皆迴向。八勸善無間。九照漏無漏善一性。十等順物現。通此十句。皆有標釋。文易可知。
第三大段。依釋結名可解。
第二大段明位果中三。初總標。次能為下別顯。後佛子是為下總結。初中云證得無量。而別顯中只列十者。是略舉爾。次別顯中十句。一得決定說辨。二得巧化辨。三得一多無礙身。四得一多無[得-彳]音。五小得正報中容廣依力。六得小依報中容廣多正報通。七得一凡正中容多聖正報解脫。八得一多無[得-彳]定三昧。九得一句即無盡辨。十得遍法界示成佛化物神力。後結可知。
第二大段偈頌中二。先長行標舉可知。後菩薩志樂下正顯。顯中二十九頌分四。初六頌。頌前隨相迴向。二以妙下九頌。頌前離相迴向。三如是聰慧下九頌。頌位果。四若能下却頌迴向益。第二十九頌云菩薩觀心等者。梵本云。菩薩觀心不在內。於外亦復不可得。了知心體無所有。由分別有離即無。
第九無著無縛解脫迴向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位行。後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總徵。二佛子是菩薩下依徵別顯。三佛子是為下依別顯以結名。
初中云無著無縛解脫迴向者。總徵十種無著縛解脫。非別別徵故。不云心等釋名者。此菩薩於心等十法。作無著縛解脫。觀行所生善根迴向願。成普賢所有三業等法。謂觀察時不隨相縛見著故。無著縛即是解脫故。十願無盡。非只十法。此則無著縛解脫是能觀。十法是所觀。若據都徵名釋。無著縛即解脫。無著縛解脫即迴向。皆持業釋。若據別顯名釋。則能所觀合說。應云無著無縛之心迴向。乃至云智迴向。通持業依主也。本業釋云。以諸法無二般若無生二諦平等三世一合相故。名無縛解脫迴向。
二廣釋中三。一明所迴善根。二以諸善根下正明迴向。三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如三世下。明行成利益。
初中二。先明尊重諸善根。後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下。明尊重善根益。前中三。初總標尊重諸善。二所謂下別顯所尊諸善。後於如是下總結尊重。初中何故一切皆尊重者。以其悉是菩提因故。若闕一。則佛功德海不滿足故。別顯中九句文顯。及結並可知。
後尊重得益中二。先牒前。後究竟下正顯。顯中一於諸善根歡喜愛樂永無休息。二於諸善根勝解不可壞。三能自修行。四亦令他行。五離相修。六積集純就。七意樂殊勝。八心住真俗鎔融境。九善根力增時。十悉了種種善根因緣。准梵本中。初一句總。餘九句別故。彼云隨順忍可時。究竟欣樂依正彼善根時。堅彼善根時。運致自身於彼善根時。於彼善根安立威德大心時。於彼善根心無著時。於彼善根能積集施得自在時。於彼善根成勝志樂無滅壞時。令彼善根安住如來境時。普見彼善根得勢力增長時。以彼善根。如是迴向。下同。
第二正明迴向中。有十門無著無縛解脫迴向。一心。二身。三口。四業。五根。六世間。七佛剎。八眾生。九法。十智。於中。初一門廣攝。餘九門准同然。初門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二。先明隨相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不分別下。明離相迴向。
前中有六十一願。但依文相別分為十段。初有三願。迴向前諸善根。願成普賢身口意業。二有一願。願能起普賢勤行。三有四願。願得普賢總持。四有十二願。願成普賢自在力用。五有十八願。願成普賢行。六有一願。願成普賢法門。七有三願。願成普賢方便。八有三願。願修成普賢行。九有三佛。願修成普賢智。十有一願。住菩薩行。十一有一願。願修賢賢智。十二有十一願。亦願修成普賢行。
初中三。願如次身口意業皆即之事法界果因故。
二中一願。顯任運無間勤故。
三中四願。願得總持。一可知。二諸佛常現前。三了他言同他言。四普遍時處修行。
四中十二願。願得自在力。一遍時及眾生身中修行。二普現身佛會。三成十身中因果無[得-彳]力用。於一門者。隨於一化方便中現故。此純門也。四雜門方便。餘同前。五令眾生住十力者。自在力加持故。六於眾生身中現佛通。并令住行。七令一切言中各作一切言。皆令住佛地。八令一一身容一切身。自謂是佛。餘四願可知。
五中十八願。成普賢行內。第五云不違等者。有六句。顯能說法不違能詮詞無[得-彳]樂說無礙等。六云入一等者。一即一切即故智契於一時。即契一切。言放光者。智照教法故。七有五句。到於等者。謂說法時。皆以四無[得-彳]解智。觀察演說。名莊嚴到岸。九得法光明等者。得諸菩薩行法智。十得智一切方便中二。先總標可知。後所謂下別顯十句。初二知數量。次二知果因。次一知根。次一知法。次一應時。次一巧說。次一廣說不畏盡。後一說皆了義。十一有五句。身業稱機現故。十二有三句。文顯。十三有八句。廣大眾生等者。根器廣大。堪為說廣大教故。廣大莊嚴圓滿等者。實教修多羅藏。顯理無缺故。十四有十句。境界等者。智即是印。印佛境故。十五有總別。總云諸根等者。根謂二十二根中。除男女外。所餘皆通。別中十四句。一慧。二定。三四亦慧。於教自在故。解法無盡義故。五勤。六慧。七勤。八慧。謂妙觀察智相應意識。識即是根。如前第六迴向中說。釋界及金剛。並如前說。此句唯就照理而說故。云金剛界根。了知一切佛法故。離世間品解十根中。云如金剛根。證知一切諸法性故。九釋根名一同前。說境異前。了法性。此照佛智。故云金剛焰根。光照一切如來智慧故。離世間品云金剛光焰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前第六迴向施心中云金剛界心。與此相類。釋曰。此上兩句。願得普賢與法性及諸佛智非即離之智慧。十知根無礙智。十一調化方便智。十二稱法界器。十三因極。十四障垢盡。十六有標列。列中十種神力。於中第八定無功用示現。第九依性觀。餘可解。十七有總別。別中五。一一身速入多土。二多土在一身。三嚴土智。四觀土智。五絕小心。十八有總別。別中六。第六了即理之事。餘可知。
六中一願。成淨法門。此即不思議解脫法門。依業用說。文顯可知。
七中成普賢方便。內有三願。一一念心中現一切眾生多劫心念。二以遍法界身一一納一切眾生身。三捨三倒。常見一切佛身相。嚴口說法令機受持了悟。
八中修普賢行有三願。初有總別。別中二。先明剎相入。後而亦下明本相如故。前中明一念中十種入剎。前六辨一剎入多剎。後四顯多剎入一剎。十中初二可知。三四二句。共明一層中三重展轉遞相繞如網之剎。五當一剎種上二十層內諸剎。由此剎種在華藏剎海內。如天帝網。次第行布故。從此所依攝處。而云以因陀羅網分別方便。謂以帝網布列喻。方便顯示故。六盡剎海中所有剎故。云普分別一切法界。七眾雜類剎。入一剎。入多入一。九盡法界剎入一剎。十盡空界剎入一剎。後本相如故十對應度者現之。故云悉令見。二有二。先明知諸想。後斷一切下明知想益。前中三。初總明知想所因。次所謂下別顯想名。後如是等下結知行相。初中謂願成普行得灌頂。乃至能了知諸想。次別顯有五十二相。後結能知行相中二。先結知速。後而離下明離取相。二明知益中八句。文顯可解。三有三。初顯修行得他心智。次於一一下別顯。隨彼何心智。皆能智有七類心可知。後種種下總結知之行相。
九中成普賢智有三願。一於一切處中。各知多處。二於一切業中。各知無量業。三於一切法中知多法。多法中知一法。
十中住菩薩行有一願。於一切言音中。各知多言音。十一中修普賢智有一願。文中三。一因智成行。二由行住位。三依位說法。說法中七。一一一法中各說多法。二多法中一一各多差別。三一一法攝化多相應機。四攝化多時。五相應有四。一欲。二解。三根。四時宜。六由欲等令多眾喜。七一切佛眾各滿法界令得益。文家且顯一佛。餘略不說。得益有七。一立勝志。二生廣慧。三了諸行。四住普賢位。五證所說。六剎那增長多智。至盡未來。七一切剎中修行成滿。
十二中修普賢行。有十一願。初中有總別。別中三。一一一根知多根。二了多欲樂。三生多行有二。先明得細境之智。後而心下顯能知行相。亦是了知之益。前中三。初總標。次得色下別顯。顯十細境智。後如是等下結能知速。別顯中云微細者。准無性攝論釋。微細名由難知故。後能知行相中。云不恐怖者。境雖微細。不怖難知故。餘文准釋。三有三。初總標。次能知下別列十細境。後如是等下結。能知下別顯境智。後如是等下結能所知。
別顯中有二十一門。前十一門。明細智。後菩薩見前境下明細智。前境中。初九名智者。亦是境故。(勘梵本)餘文易了。五有二。先明細境。後成就下明了知之益。前中三。初總標。次悉知下別顯細境。中間有云智者。亦是所智境故。後如是等下總結能知。就前顯中。四十一門分二。前三十門約因。後十一門約果。前中三。初十明一生菩薩身智行位等事。次十明補處菩薩在天宮事。後十明最後身菩薩降生人間事。中間文及結。並可知。後了知益中。有二十四句。一於世現身。八數見道緣。九修行巧無障。十一得因位極。十四十九。凡修行一一無盡。同法性故。二十於一念間。知一切眾生生滅心。心法即如藏。如藏即生滅。心心法為無為非即離如幻現如通示。二十四能示四業用。一眾生。二劫數。三隨妄心立語言。四依願起通。餘文易了。六有二。先明細境之智。後廣攝下明知境利物。前中三。初總標。所謂下別顯。別顯中。九智可知。後如是等下結能知。能知中。一知速。二稱境。後利物中五。一法施攝。二示法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五令悟攝(五勘梵本)七有二。先明細境之智。後如是了知下明能知利益。前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顯。顯中二十一向分二。前九句約所化處。後十二句約能化人法。前九中五云無比者。最勝妙故。如勝蓮剎密嚴土等。餘文可知。後能化十二句中。一總顯知佛出。二知說法。三現身業。四放光。五等通。六一音即多。七入會。八多作一。九一作多。餘三知理性。後能知益中十三句。二云入普賢行等者。謂智行通行。九十十一。亦皆云想者。是決定心。非取境之想。餘文可解。八有二。先明所知境。後於法自在下顯能知行相。前中二。先總。後演說下別。此中皆約即理之事。名法界。別中二。先列所知。後如是下縛能知攝境知。故云如實。餘並可解。後能知中十句。一云普行令攝脩。二於能所詮離取捨。三出生一相智。四於為無為。離存壞。五不染世。六墮世言。七開示真寂。八不依住境。九見法界相。十了諸法無性。九有二。先明境智。後得諸下明知益。前中先總。後別。別中先列十智。九云非劫者。謂日月歲時不名劫故。餘文及結能所知並可解。後知益中得十種心。一云行王者中行最尊貴故。五云世界網者。眷屬剎故。餘文可知。十有二。先明境智。後得入下明能知成益。前中二。先總。後別。別中二。先列十智。後如是等結能所知。前中。八云非法者。諸法無性故非法也。九云無法者。以無性理有諸法故。餘文可了。後結中云與彼同等智稱境知故。後能知益中十種。一入即理之事諸法界一一中定心不散起行。二眼等皆具佛智。三得佛善權。四得佛廣大善根。五入佛身。六現身業。上兩句或共一義。謂能入佛身中。現菩薩身業。七順時處語說法。八得佛力加意業。九生善巧慧。十以佛智釋法。上三句或共一義。謂佛力加得一切智善巧。簡釋諸法。十一有二。先明境智。後生如影下辨知益。前中二。先總。後別。別中二。先列。後修菩薩下結稱知境。故云文義皆如實知。前中十一種。末後中如來道等三箇道字。今勘梵本。皆是道路之道。此亦義言意取所行故。後知益中。得十智可解第二明離相迴向中。有十對不分別。三中云出離道者。道是能修智。行是智所修成。梁攝論云。不見菩薩所行行及能行道。此之謂也。上來別顯十種無縛中。初一無著縛心訖。從此下應辨餘九。准例同故。但列名爾。初雖已說。相從故同列也。
第三彰行成利益中十句。分四。初三同行法。次一同教法。次一同理法。後五同果所有法。就初三中。一總顯行同類。故云如也。二古行應學。未行當成。現行正住。住即是行。住其修行故。三於行恒修同三世故。云安住不捨隨順等。安住亦行也。次一同教法中。同昔說勤行。同未說當成。同現說了知。次一同理法中。同昔佛證理圓。同當佛證理當成。同現佛證理正住。後五同三世佛果所有法中。一佛果應機體德業用。唯佛自境。於昔已得令行彼因。當佛未得今同住彼行。今佛現行得齊其所因。或齊所得。就一體說故。二得善根。三具種性。四住所行。謂無礙行。無有住處。普為眾示所行等。廣如出現品說。五順境界。謂非境界境界等。亦如出現品說。
第三依別釋結名者。上來但別釋。初一無著縛心迴向故云心也。
第二大段。明位果中十二句。初二及七准身業。三六八准意業。權魔業是摧自造四魔因故。四九十一十二通三業。依十通說。具三業故。五唯語業。並可知。上來長行了。
第二大段偈頌中二。先標舉說大。後正顯。正顯中五十一頌分二。先四十九頌。頌位行。後二頌頌位果。前中三。初三頌頌所迴善根。二所修下四十四頌頌迴向行。三過去下二頌頌行成利益。初中第二頌內云不為自己及他人者。此有二義。一不以情私為自他故。二不見自他有所為故。二正頌迴向行中初一頌。頌普賢因位究竟。餘頌因圓滿。果滿中初一頌。頌知世間後細智。次一頌頌知眾生趣微細智。次一頌頌知世界智。次一頌頌知心智。次一頌頌知根欲性。次二頌知業。次二頌入劫智及知心行。次十方世界一切佛下二十七頌。頌菩薩所住成滿大用。於中。初一總頌。次一頌住兜率天。次一頌入胎是微細故。胎中具八相也。次二頌初生。次四頌行咲吼成佛各一頌。次一頌在宮及出家。次五頌坐道場降魔成佛正覺。次五頌說法。次三頌餘趣現自在。次一結此菩薩善根迴向。次三頌迴向大果之行儀。次有數無數下四頌。頌入劫及剎菩薩所行行。次二頌出生無餘智。於中。前頌第四句。梵本云住行力已皆了知。謂住普賢行之力故。次一頌眾生性微細智。後二頌行成益。又後二頌位果。並可知。
第十等法界無量迴向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位行。後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下。明位果。前中三。一牒名徵起。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離垢下。依徵廣釋。三佛子是為下。依釋結名。
初中云等法界無量者。等是能等迴向行。法界無量是所等事。謂盡十方虗空所攝事法界無可限量。今逈法施等善根。令成無漏體德用。願彼所得數量等彼事法界故。准後十六門迴向中。或願能起等法界無量行。或願成等法界無量德。或願感等法界無量果。此皆是等彼之法界無量。從所等為名。依主釋。若總言之。即等法界無量之迴向。亦依主釋。本業云。覺一相法第一義諦中道無相。一切法皆一相照故。名法界無量迴向。
二依徵廣釋中三。初明所迴向善根。二以此善根下明用前善根成迴向行。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安住下。明迴所成德。
就初中三。一行所依身。二廣行下依身起行。三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法施下。依行所成善根。
初中住法師位者。如第十地菩薩得離垢三昧。受智職位。由得此定。灌心首故。外示表彰以白繒繫頂。繒名離垢。從喻稱爾。
二依身起行中十二句。一法施。二起二大心。三令他住大心。四以出世利利物。五大心養善根。六調生示正因。七破迷真實義愚之智。八等心利物。九心心所淨離見縛修行故名自在。十導眾正道。十一導眾法行。十二作眾真友。
三依行所成善根中。略舉六善根。此六於前十二種行。或通遍。或別屬。通遍可知。別屬者。一由前初行故。發生自他清淨無漏善也。三由前第三行故。得攝受眾生趣向佛智之心善根。三由前二五八九行故。得勝願堅固善根。四由前第四行故。得增益威德善根。五由前第十二行故。得於善友心無諂誑善根。六由前六七十十一行故。得觀察一切智無邊境界善根。謂佛果所有應眾生法。無邊限故。名無邊境界。餘文可知。雖有通別兩判。約通為勝。
二用前善根。成就迴向行中二。先明隨相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以住法界下。明離相迴向。前中二。先正顯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所集下。明大段迴向所為。
前中有十六門迴向。
就施初門中有七願。一於大菩提無礙智願修成增廣。此如下迴向所為中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限量大菩提。周遍法界無所障[得-彳]。是也。二願於教法得授持說。三願得於多佛之憶念因行。四願得修彼多。五願得用前憶念佛善根施眾生成行。六願常見佛及善友。七願修行佛菩薩所說梵行。於中二。先明為己修梵行。後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下。明為眾生修梵行。准次後文。前是自修。後令他修。且依前判。前中二。先總標所行。後所謂下別顯行類。別中有二十八行。一離增上纏。二合具。三不雜見。四不雜愛。五不悞犯。六離障。七順教。八緣離。九果離。十對治離。十一同佛因修。十二稱法性。十三離取。十四離彼我。十五了不生。十六離危。十七超下乘。十八堅力任運之義。十九寂靜。二十忍力所成。後為眾生修行中六。一牒前起後。二令一切下正顯。三何以故徵。四菩薩摩訶薩自於下釋。五何以故重徵。六菩薩摩訶薩住無下重釋。初中二。先牒前。後則能下起後。謂一一皆通為己及物故。云若能等。二正顯。顯中十二句。並約梵行清淨義為眾生。可知。三徵。意云菩薩先應化物利行。何以先自利行耶。四釋。意云若不先自住行。則不可令他住行故。文中十句可知。五重徵。云軌物為導。雖爾大悲齊物。云何故云何以故。六重釋。意云菩薩但身住無倒行。口說無倒行。三業說無倒清淨則俱不違也。文中二。先總標。後菩薩摩訶薩下別顯。總意可知。別中十句五對。一得淨心。二修和忍。三離疑悔。四得淨信。五住正法。並顯可知。
第二迴向願得於無盡法門海分別演說。文中二。先明用前善根迴向願得法門以施。後作是念言下迴向願得等法界身業等。前中二願。一願得無盡法門稱機說法摧異道。二願得三世佛法海為物演說。於中二。先明演說。後為欲下明說所為。前中二。先明所說教。後悉得下明能說辨。前中十相。一說法海時於一一法。先生起其端。後方正說。二所詮。三能詮。四立前後。五正說。六顯意。七趣入前方便。八正悟入。九觀意。此應在第七。七應在八。八應在九。十起盡法喻主客等分段各別故。後能說中。先明心。於彼一一中。悉得法無盡。後獲無畏下明辨說無窮。後說所為中四。可知。後迴向願得等法界身等中十種。初二云遍法界。餘八云等。從多分說。此第十迴向名。亦從此立。於中。六云住者所依住。此有二義。一外依住處。二內所住位。如十住等。十云入者。趣入迴向門。亦隨順義。餘文易了。
第三迴向願得見等法界無量佛十種及得十種平等文中二。先明用前善根迴向之所為。有九句。此第十迴向名。亦依此立。可知。後又願下正顯迴向。於中二。先願得十種平等。後如我下以己所得願普同等。前中願得與佛無異。故名平等。
第四迴向願得如法界無量智慧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迴向。有十願。皆約真如法界為願。一得智。二見佛。三諸剎。四修行。五住佛智。六與眾生同一智性。七令眾生永淨。八令眾生順普行。九令眾生以普行為嚴。十令諸菩薩不失淨行。文並易了。
第五迴向願得事一切佛皆令喜等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迴向。有十四願。文顯可知。
第六迴向願善根同真如法界無起性正等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亦得真如法界為願。一不變如。二隨緣如。三諸法無性。四緣相離。五九世法一念顯現故。六空無煩故。七本來寂故。八不住方所故。九常堅故。十平等故。
第七迴向願眾生成法師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有二十願。一從菩提心發言佛必護念故。二令眾生得佛智故。四令得了教理智故。五從無分別智中出巧辨說故。七令得現證之辨。如眼識現量緣境。非如意識待五識引故。若據梵本。乃云為眼法師非是如也。謂為眾生眼。令見正道故。八得念持力。不違佛說句義故。九無相之相是妙相故。十一說實教大乘。是建無勝幢。十二巧說法彼諸疑闇故。十三智於法藏。顯出義理。自在無[得-彳]故。十九以無我我所心。傳法攝生故。二十菩薩說法皆願迴向安世間故。餘不釋者。並准知。
第八迴向願得離諸取著修迴向行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中十句。於業等皆不以取著而為迴向。可知。
第九迴向願得為成一切智不為世間故迴向文中二。同前。正顯中二十八句分二。前十七句。變顯。後但為教化下順釋。前中二。初二於六塵不躭。四不求。五不著。八不求樂。十一不求樂緣令和合。餘文可知。後順釋中。七證無生極故。八眾行海嚴種性現成果故。九求明教法無[得-彳]智故。餘文可知。
第十迴向本性平等心等文中二同前。正顯中三十句分二。前十句明能迴向心。後又為下二十句。明迴向所為。前中一了諸法緣成來即無差別。二了諸法無自體。四無諍者無此彼故。五了諸法不生。六了不失因果分位十地智心。餘文可知。後所為中。七云入十力輪者。證佛十力智。摧魔。如聖王輪摧敵故。八清淨行法之願。十四無畏菩提心者。其心勇猛。不畏生死拘礙違順動搖。不畏菩提難成眾生難度苦行難行故。餘文易了。
第十一迴向願得正念清淨迴向等文中四。一牒前所迴向善根。二正念下明迴向所為。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不應下。明迴向不應為。四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淨下。明迴向利益。初中有二十二種。初三皆應有為字。略故不說。十云離二著者。謂人法二執。或我我所著。十一思惟緣起故。有緣起故無。有無無礙。非即非離。如是觀察。如是演說。十二云勇猛者。入生死海。運度眾生。不畏諸難。如帝釋幢降怨勇猛。十三幢。即帝幢。怨不能勝。為建立十地智幢。更無能勝。藏是堅義。餘文可知。三不應為中三。一標。謂不應貪有等迴向。二何以故徵。徵意云。菩薩大悲願常處三有。何以不迴向耶。三菩薩摩訶薩下釋。釋意云。若貪著五欲迴向。非大悲也。是故應以無貪等而為迴向。文中九句。可知。四將迴向利益中十句。一得淨信。二於菩薩行歡喜忍受。三修淨大菩提道。文云大菩薩道者。恐是寫人誤錯。四具佛種。五佛得智。六捨惡。七離魔業。八近善友。九已成大願。十請與眾生設會。
第十二迴向音聲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中。願令眾生得四十四種音聲。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加智字者。依智發聲故云智。意亦在聲。二十七總持金剛句音。謂此句音中。攝持多法門。而能壞灾危。不為天人魔梵等音所制持故。二十八於其聲中演出多字句。故名智藏。餘文可了知。
第十三迴向願眾生得離過惡身等十法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七願令得了信等善巧智。八信解者勝解也。信中深忍是勝解故。餘文可知。
第十四迴向願自得十種身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三。一列所願得願身。二於一切下明依身現三業化。三菩薩摩訶薩下總結現身利益。初中有十身。一全體是光。二不闇昧。三水不沾汙。四性自清淨。五淨中之極。六不為塵坌。七極微亦不著。八常無垢穢。九具相可愛。十有機斯應無限近遠。二依身現三業化中二。先總顯示。諸眾生大菩提下別辨。前中二。先約處彰現。後如何明下明所現任運。前中三。一剎中現身業。二世間現語業。三宮殿中現意業善巧安立諸事。後任運現中。各隨所應。不待作意。稱其現故。後別辨三業化中。有十種分三。初六語業。次三身業。後一意業。三總結現身利益中。皆令得佛身。
第十五迴向自得不空身等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願身下正顯。顯中二。先明願得道器三業。後入一切眾生下明契語諸法。前中十種。一不空身業。二無厭修。三大悲廣。四恒契說。五常念發。六念佛常現前。七實心修善。八置物於道。九得教法智用。十得廣受持修。後契悟諸法中二。先明所契悟。後於此下一句。結依十入以修行。前中十句。一悟物實性。七悟菩薩能生眾生善根智。八悟菩薩觀法性智。餘句可知。
第十六迴向淨土中二。先牒前起後。後願一切佛剎下正顯。顯中二。先總顯。後其一一下別辨。前中七。一剎淨。二剎嚴。三剎量。四純善。五淨光。六佛現。七諸剎淨境中各互現諸剎。後別辨中二。先明寶等十二種。外物各九十四阿僧祇嚴。及無限量菩薩人寶為嚴。如法華云。大寶莊嚴剎。以菩薩為大寶故。後次第乃至下明前寶等十二種各九千四百阿僧祇嚴及無限量人寶為嚴。前中二。先廣說寶嚴具嚴及人寶為嚴。後如寶莊嚴下略列餘十一種嚴物名字。前中三。初總標等法界寶嚴。二所謂下別顯九十四阿僧祇外物寶及人寶嚴剎。三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下。總結善根迴向成。二寶嚴剎。初標云悉以者。同用如此數量寶嚴故。等法界者。其嚴具難量故。以事法界數為其量故。二別顯中二。先外寶嚴。後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下。明菩薩人寶嚴。前中二。先十五阿僧祇別結讚勝。言寶樓閣廣博崇麗延袤遠近者。梵云寶樓閣廣博嚴麗見者悅意諸佛遊往。次後第四云寶多羅形如半月眾寶集成者。梵本云寶多羅樹半月形寶為葉莊嚴。後七十九阿僧祇多分各別結讚。中間有顯具三業等者。以其皆從人法理事無[得-彳]觀修善根感故。後人寶嚴中二。先明一剎中數量。後如一佛剎下。結通盡虗空界剎中乃至一毛頭處數量。三總結寶嚴。可知。後略列餘十一種嚴物名字。文顯易了。後總明寶等十二種各九千四百阿僧祇嚴。亦易了第二明迴向大段所為文中。通此十六及前十五段。於中有三十七門分二。先二十三門明為眾生。後十四門明自為成就佛事。前中第四為令信心不壞故。十云眼者智也。十一是宿住智相應念。十三形對二乘菩提有限量故。十四得與一切佛及大地菩薩同體善根。如上第一卷讚菩薩德中云。皆從如來善根海生。是此義也。十七同體淨剎。如上文云。普賢身依如住。是也。後為自成就佛事中。先種。後顯。文易可知。上來第一明隨相迴向了。
自下第二明離相迴向。於中二。先牒前標舉。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二十九句。此中云法界者。皆理事無[得-彳]法界也。初云無量住者。智依無量行法住故。五云色平者。以其即事之理故。皆准此。十內十一外者。情非情故。十二發起者。方便令起行故。十四善根方便。二十二教法。二十八事法界。上來第一明用前善根成迴向行了。
自下第三明迴向行所成德文中二。先牒前。後安住下正顯。顯中十句。皆言安住者。能得故。法界無量者。事法界數量多故。平等會相歸性故。九云能以等者。得佛圓音故。十住於等者。得佛力無畏等功德故。
第三依釋結名可知。
自下第二大段。位果中二。先牒前標起。後成滿下正顯。顯中三。一總標。二於念念下別顯。三如是等下總結在己。
初中二。先兩句。自利果。謂成多行願。嚴多佛剎。後令一切下兩句。利他果。謂前句。同前得二利。後成就下一句。了多法智。
二別顯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顯。總中兩句可知。別顯中二。先見佛自在力。後又得下明得佛清淨。前中有十四句。一遍法界。二離相。三任志。四事事無[得-彳]。五淨其惑障。六現剎。七隨應言。八隨時通。九任通智。十說窮法界。十一法界眼照用。十二問持耳。十三稱法界身。十四證法圓智。後得清淨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列。別中十句。言清淨者。智照於境。明淨無障故。三一切處遍智知者。一切至處道智也。餘並可知。
三總結在己中十句。一圓滿。二辨已。三淨已。四於前諸境。無自在不自在清淨不清淨故。五如對面。六審了。七證契。八簡擇。九明自。十究竟。上來明第十迴向中長行了。
自下第六大段。瑞應分中二。先動地。後佛神力故下明興供。前中三。一動因。如經。爾時佛神力故。故二動處。如經。十方各百萬佛剎塵數世界故。此望住行勝故。云百萬也。三動相。有二。先總標。如經。六種震動故。後別顯如經。所謂動遍等。具顯如前世主品末說。後興供中二。先明供因。有二種。如經。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後明供事。有二。一空中雨華香幡蓋等外事供。二阿僧祇下雨諸天三業供。謂語讚等音。身敬禮作樂放光現化身等供。心希佛功德等供。文顯可知。
第七大段。結通十方中二。先牒前。後用遍下結通此文。或結前瑞應分。(勘梵本)。
第八大段證成分中八。一證因。如經。爾時復以佛神力故。二證來處。如經。十方各過百萬等故。此望住行勝故。以百萬表之爾。三來眾數。如經。各有百萬佛剎塵數等故。四讚說迴向。如經。咸作是言等故。五述己及彼佛同名并來處剎名。如經。佛子我等皆同等故。六述本剎中說法同此。如經。彼諸世界等故。七述己來意。如經。我等皆承等故。八結通十方。如經。如我來此等故。此上瑞應結通證成三分。皆應在偈頌後安。所以者何。有五因故。一瑞應等三分。通十迴向。而後偈頌。唯局第十迴向故。二未說第十偈頌。則是經猶未了。不應預瑞豫證故。三瑞證本為說經。既瑞證長行。而不瑞偈頌。則應偈頌非經故。四證不應云彼諸世界以佛神力悉說是法。文詞句義。皆亦如是。無增減故。五若許二分合在頌前。即應頌中頌此二分。借使梵本如此安置。即合譯者迴文。文說不迴。致令文有殊誤。此譯人之謬。非結集之過。上來長行了。
自下第二大段偈頌分中二。先敘說偈意。後菩薩成就下正顯。前中二。先總標有二。謂一顯無我慢。如經承佛力故。二顯無偏心。如經觀察十方等故。後善知下別顯。於中十句。一為善知文義。乃至第十為現清淨妙色身。並顯可知。
後正頌中有四十七頌分五。初九頌。頌前所迴善根。二隨所下兩說頌。通頌前十六門迴向。三十方佛剎下二十三頌。前別頌前大段迴向所為。四過去未來下十一頌。讚勝勸修。五一切眾生下兩頌校量功德。頌迴向所為中分七。其頌不次。應知。初一頌。頌為嚴淨一切佛剎。二有一頌。頌為令眾生皆成滿清淨一切智。三有一頌。頌獲一切法大神通智。四有一頌。頌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同於普賢行。五有一頌。頌為一切眾生皆得無能過清淨功德。六有兩頌。頌普入一切眾會道場。七有十六頌。頌欲於一切眾會道場親近供養為一切眾生演一切法咸令歡喜。餘文並可知。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八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辨品□□前中他化自在天會。元言他化□樂具。具得受用。□任同一法筵相遇。故名會等。於此天宮。說十地者。表真智證如。自他存泯。非即離故。
後辨品名中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先得。後釋。前中十地者。仁王上卷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稱為地。本業下卷云。地名持。持百萬阿僧祇一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成唯識云。與所脩行。為勝依持。令得生故。十地論云。復此十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後釋名者。諸說雖異。統收不出十地論釋生成住持也。□□□□□十是□□總言十地。即帶數釋。若廣分別。如別行章。後釋別名者。如後本分中顯。
二來意中二。先會來。後品來。前中二義。一前會明賢位終極。今辨□□入聖位。故次來也□□前會顯證相之因□。此會明教相之果成故。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二品來者。前明以行迴向。今此辨迴行成證故來也。問既前會明賢。此會辨聖。何故地前尚辨圓融行願。地上乃顯行布行願者何。答圓融是行布之圓融。行布是圓融之行布。若地前說行布。地上說圓融。令受持者生二謬解。一品謂前後淺深義次第爾。二謂行布圓融各別教行。不知圓融只融行布。不知行布行彼圓融。是故當知。地□□□□□□□。如說色空非即離義。法性教行。理必應爾。故世親菩薩。於六相門融教義是也三宗趣中二。先會宗者。以淨治地智斷惑證如為宗。為成佛果□門趣。□趣名義通於寬□□謂通別部會品章段義等。必不可將寬說挾用狹說寬。亦不可榮古陋今依人棄法。學者得意。詳而用之。二品宗有二種。一即同前會宗所說。以品即會故。二以隨地脩行寄位行相為宗。即此以顯圓融無[得-彳]行相為趣。或此後義亦通會宗。
四釋文中二。先料簡。後正釋。前中以晉朝經本脫十定品。其品乃是第七重會之首。離世間品還居前處。為第八會。由此古來造疏諸德。皆云此會有十一品經。今既文隨會別故。此會中唯十地一品。就此品中分二。先明此土所說十地。後爾時復以下明他方菩薩來證此說。前中二。先明此界所說十地。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無□世界說此十地。
前中十地不同即為十段。依十地論別□十地。總共有四十八分。謂初地八。二地二。三地四地九地各四。五地六地各三。七地五。八地七。十地八。所以偈不分者。由其但述前文無別相故。然古德云。此四十八分地地中通有者。此解難用。縱使准義應有。據文不通。謂初地中。不說戒故無彼二淨。不說禪枝無起厭等故。不說解法慢對治等故。不說身淨我慢對治故。不說取染淨法對治故。不說樂無作行對治故。不釋第八地各等故。無法法師方便等故。不釋第十地名等故。假令欲於初地等說慳對治等。釋地名等者。更須金剛藏重說一本十地經也。夫科截分段。本只依文。在文既無。如何融易。故難依也。今按可通者。初地八中前六。第十地八中後二。餘皆偈也。問初地說分豈不通邪。
答說分但說初地。不說餘地故。論云。已說請分。自此已後。正說初地故。若許通者。此一品經總有九分。無四十八無四十八也。以除初地八中前六并第十地八中後二。餘皆是說故。既存除分。復欲存說。義甚相違。故不可也。是故約通數之。初地十分。二地十分。三四九地各十二分。五六地各十一分。七地十三分。八地十五分。十地十四分。總一百二十分。據通雖爾。今且依論別釋其文。從此已下。引十地論。但言論云。即是十地。
就初地中八分者。一序分。二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下三昧分。三入是下加分。四摩頂已下起分。五普告下本分。六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下請分。七佛子若有下說分。八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下。校量勝分。
就初中。顯五種勝。以表法勝。
一教起時勝。如經爾時故。爾是也。是前始成正覺時故。此品論經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
二教主勝。如經世尊故。於世特尊無與等故。
三教起處勝。如經在他化自在。所表已如前說。言天王宮者。王亦自在義。自在者所居處。表地智。是佛果所依生成住持故。摩尼寶藏殿者。寶顯地智可貴之極故。能隨出生世出世間善因果故。故言摩尼寶藏等。殿亦依義。與所出生。為依處故。
四時勝。謂初成道第二七日在如是時處。說此法者。表所說十地勝彼小乘及地前教故。論云。時處等校量顯示勝故。此法勝故。在於初時及勝處說。此處宮殿等勝是名處勝。釋曰。勝下天宮殿等故。若爾已上更勝何不彼說者。彼無機感故。論云。何故不色界說此處感果故。釋曰。機為能感。果為所感也。問若二七是初表法勝者。初七最初何不表說耶。
答初七非是說法時初故。論云。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行因緣行故。釋曰。思惟行因行者。謂思惟昔行菩薩時所有善根迴向菩提成菩提已廣度眾生故。思惟行緣行者。謂今既成佛。依彼往願。思所化緣。欲行度行故。此如仁王上卷說思緣放光同也。論云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顯示自樂大法樂故。何故顯己法樂。為令眾生於如來所增長愛敬心故。復捨如是妙樂。悲愍眾生。為說法故。何故唯行因緣行。是因緣行。顯示不共法故。釋曰。不共法者。謂三業無失等十八種及善戒第三說相好力無畏等一百四十。此法不共菩薩及二乘故。言不共菩薩者。謂此唯是佛果所得。非菩薩有故。二乘得果。入無餘依涅槃界。身智永滅。無所利樂。佛今得果方大利樂事非預二乘故。云顯示不共法也。問此所思惟。既為利樂。何故論主乃更徵云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
答此但徵其七日不說。不徵思惟行因緣行。謂云既思惟行因緣行。何不即說。乃經七日邪。故後答云。為令於佛增愛敬故。
五眾勝中三。一簡異。二住一切下歎德。三其名曰下列名。初中四。一簡尊異卑。於中二種。一簡下位。如經大菩薩故。二簡下乘。如經菩薩故。二簡多異少。如經大眾俱故。後列名中云無數無量等是也。三其諸下簡住異退。問此中菩薩是何位地。而言於阿耨菩提不退轉耶。若依實行。既非地前。非位不退。既因位極。非證不退及無功用。又論經云皆一生得阿耨菩提者。若依示現。此諸菩薩一切悉是他方諸佛。依何說為一生不退。應作是說。文雖通二。示現為正。言通二者。且實行中。以最後身是一生故。依仁王經。此一生正得下寂滅忍。於菩提不退者。不復退入無生忍故。依本業經。得中寂滅忍故。言示現者。既此皆是他方諸佛。其身即是十身之中菩薩身故。此佛菩薩不限地位。通作一切菩薩身故。是故通諸不退。亦通一生。由此論經無自違也。若不爾者。一身具有不退一生。甚相違故。退之與轉。有差別者。彌勒問經論云。自分堅固名為不退。勝進不壞名為不轉。(勘)四簡新異舊。亦簡主異客。如經悉從他方世界來集故。
二歎德中二。先別顯。後一切下總結。前中十七句。一下遍因位。謂此眾皆是佛菩薩十身中菩薩故。故云住一切菩薩智行住境。境有二種。一理。謂所觀真性。二事。即所化眾生。二中入有二義。一以智貫達。二行彼境中二境同前。勤行不息者。意彰無聞入。非顯功用常。三隨宜轉變神境之事。故曰善能。四調化應時。五無障[得-彳]願遍時處脩。六福圓益生無闕。七巧慧至極。八權實雙行。九中二。先列德。後諸所下辨業。前中如論第五釋云。禪者四禪。解脫者四無色。三昧者四無量。三摩鉢底者五神通。釋曰。言解脫是四無色者。謂八解脫中後五。皆依無色界故。所以者何。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解脫。皆約離緣空等心拘[得-彳]名解脫。第五約能觀心。有勞慮過患厭之。乃至令前非非想細心種不現行。約防心不起名想受滅解脫故。具顯如章。論主今者從多分說故。云解脫者四無色也。三昧是四無量者。以慈等作意皆依定故。三摩鉢底是五神通者。以三摩鉢底此云等至。即是定根本。由加行力。伏沈掉故。至定根本故。然發五通。皆依四禪根本定故。未至中間慧多定少。四無色地慧少定多。無支相助不發此通。婆沙瑜伽亦同此說。若准論釋第三地中。無色亦有四支相助。然今但約定多慧少不發五通。非約無支助也。若依雜集。雖通四禪。多依第四明智者。無分別智斷惑照理故。又明謂三明十明。智即三智。後辨業者。謂依前禪解脫等作利眾生事。並任志成就故。云皆自在也。十無功用神力速詣諸佛會。十一上首請法。十二弘護教法。十三供事諸佛。十四勤脩勝行。十五身業普現世。十六說法遍法界。十七心照三世。
後總結中二。先結脩行圓。後於不可下結德量廣。並可知。
三列名中三。一列名。二如是等下結數。三金剛下顯眾首。
初中總有三十九菩薩。前三十八同名藏者。表將說地地有堅義。藏即堅故。其猶樹藏。後一名解脫月者。謂請法上首。除眾疑闇。其猶夜月獨除闇冥。此則託名表法月有脫闇之能。名解脫。
二結數中略列九數。謂於一百二十三數中。從第一百五數。至第一百二十一數。仍於中間。各隔一轉。具如下說。
三顯眾首中。名金剛藏者。表所說法故。論云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又藏即名堅。其猶樹藏。人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如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釋曰。言煩惱難壞者。欲顯要待無分別智方能斷故。善根堅實者。無漏善法至佛果故。不異名不異所說故。一切餘善根者。謂地前菩薩及二乘等善根故。
第二三昧分中二。先釋文。後辨意。前中二。初明能入定所依。後菩薩下顯所入定名。前中云承佛力者。顯能入定。非自力故。入者心與理冥一境性故。菩薩者。簡異果定故。說因行故。菩薩名義具如上說。大智等者。謂二無我智。異二乘故。亦異地前菩薩智慧。故云大也。又力能斷惑證理生佛果。故名大也。即此決斷簡擇成斷證。故名智慧。光明三昧名義具如上說。
後辨意者。略有二種。一為受加故。如經得此三昧法如是故。釋曰。若不入定散心無能住持佛加。二為顯法離著故。論云。顯示此法非思量境界故。因定所生淨覺。方說非散尋伺。為加行故。
第三加分中三。初總明作加所因。二欲令汝下辨加所為。三善男子汝當下正顯加相。
初中三。一明佛加。二以毗盧下顯加所因。三依論問答。
初中二。先一句牒前。後即時下正顯。顯中二。先現身同名。後作如是下同讚顯加。前中六。一即時者。明正在定故。二十方者。顯教通方故。三各過等者。明來處數量故。四各有等者。顯佛數量故。望前會。加十倍以百萬為億。約第二等數故。五同名者。為令剛藏增勇悅故。六現身者。為令眾覩於法生殷重故。後同讚中三。一讚得難得定故曰乃能。二顯能加佛數。三正明作加。
二顯加所因中三。一毗盧宿願。二現在威神。三亦是下一句是剛藏自力。
三問答者。何故多佛加。為顯於法及法師增長恭敬心故。何故同名金藏加者。本願力故。何故如來作如是願者。顯示多佛故。本行菩薩時。皆名金剛藏。同說此法。今成正覺。名金剛藏故。不異名加。又是菩薩。聞諸如來同己名已。增勇悅故。何不言過無量世界者。方便顯多佛故。釋曰。言何故作是願顯示多佛故者。謂彼多佛因時同依此十地行願故。言方便顯多佛故。此中方便有二種。一者不以一二三四及至百千等數數。但數剎塵為量者。是善巧顯多也。二者不以多數顯多。但說十則顯多。是善巧顯多也。何故定言十億佛土者。為說十地故。此經多說十數故。言同名佛加以本願故者。謂十方及此佛。雖皆有本願加即同時。然以不失主伴義故。亦得說為此佛先加餘佛後加。論云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加。
第二明加所為中二。先總顯。後所謂下別辨。
前中云欲令等者。總明加所為意。言為一切菩薩者。是所被機。論云謂住信行地菩薩此通二種。一者三賢菩薩自來證如。一向依教生信脩行故。二者大地菩薩雖聞此教。然是自證見如生信修行故。言說不思議佛法者。分別出世間道品故。出世間是無漏義。道是智。品是流類。謂等流無漏教法從佛無漏智所流。名不可思議佛法。地前菩薩聞已還生見道無漏智。地上菩薩聞此教已智更增明。此智是佛無漏智品類等流。故名道品。言光明者。論云。見智得證故。遠法師云。見智得證。義一名異。其猶眼目別。則見智是其觀解。得證是行。解有始終。見始智終。推求名見。決斷名智。行有始終。得始證終。法顯在心。名得心。冥合如名證。今釋此文。宜總相說。若摘字解。便失本意。謂光明有破闇合空二義。似無分別智有斷惑證理二義故。以法釋喻故。云光明者。智見得證。智見即是斷障。得證即是契如。若依解深密第三。智為總緣。見為別緣。此中論意顯二種機聞教利益。若地前菩薩聞此教已能生見道無分別智。斷惑證理故云入者。信樂得證。如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若地上菩薩。聞此法已。地證增明。斷惑證理故。云明者見智得證。今為說此地上見智得證法故。云說不思議等也。
後別辨中有二十二句。前十句明自利。後又令下十二句明利他。大判雖爾。若細分別。俱通二利。故論云菩薩教他眾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前中初十句。准論經。與前總句同。是一句。論於初句開出後九。初云令入智地者。智地即十地智。令入者入猶得也。亦趣入義。謂令諸菩薩得入四位。即後九句寄配顯示。一初四句。令地前信樂位菩薩得入於地。二次一句。令得見位。三次三句。令得脩位。於中初句從初地相見道十六心後至七地。次句八九地。後句第十地。四後一句。令得究竟位。若九句別釋。一云攝一切等者。聞慧中攝一切善根故。二簡擇是思慧。於一切道品中。智善巧故。三於所思諸法中。得智無量種義故。四隨所思義名字具足巧說故。五見道時中無分別智證諸法一如故。論云平等也。智分別離故。經云清淨也。六論云脩道時中離一切煩惱障故者。理實脩位亦離所知障。附文釋義故作是說。謂不染世法。是離煩惱障故。七出世間道品無貪等三善根無漏。故云淨也。八於第十地勝進時等覺位中得佛智祕密。然此祕密非下位言念及。故名不思議。此祕密智即境界。或密智所知之境界。此至菩薩地極。如下文大盡分中說。第十地菩薩入如來十祕密智。是也。九得佛位究竟智。此亦智即境界。智之境。通二同前。然與前別因果殊故。上來九別句與前初總句。非即非離。今但為顯地智有差別次第轉勝義故。作是別說。故論主用後六相。顯前總別非即離義故。言除陰界入等事者。唯約等流無漏教淨緣起說。亦是真如隨緣出世法。不據有漏三科等。故云除也。論云。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謂總與別為依。無總別不立。由別方成總。無別孰為總。同相者入故。謂別皆同本。有入義故。異相者增相故。謂皆彼同入取名異相。成相者略說故。謂諸句和合為一略故成也。壞相者。廣說故。彼諸句合為一時。一一推徵。無能成者。各住自位。如是廣徵不成。故壞也。如此融攝教文十句。顯於無[得-彳]非即離相。餘一切法皆隨所應方便類釋。廣顯六相。如別章中。
後明利他十二句者。論經合六七兩句為一句。餘按次同。初句總。餘句別。論云此句是根本始終。謂十地中皆有始終故。云令得菩薩十地始終者。始謂先發信樂十地法門。親近善友。聽受所說。終者謂依善友說憶持不忘。就別中。十一句寄配三位。初三地前思脩利他。次一見道。餘七脩道。此十一始終狹前十八。前中前說聞慧。後攝佛盡。此不同者。以聞慧及佛俱非正。地前既已明。故不重辨。理實皆通如前。自利中有聞慧者。自成聞慧故。聞已方能為他說故。今此利他中有思慧者。思已為他說故。由思惟自增慧故。初云如實說等者。謂思慧智隨所聞十地差別義。受持稱機理說故。云如實說。二令緣念一切佛法證入故。三脩慧觀時。於地上無漏道品。起意言分別。帶相解故。四見道時。法無我智巧分別法我不可得。名善擇光明。即以善巧成此智名。莊嚴過小故名大也。五脩道位中。後所得智。巧能趣入。能所詮方便決定無疑故。論云出世間智力得入法義故。上來寄從二地至七地。從此已下六句。論說菩薩於菩提有障對治。寄從八地至佛地。對彼說障。障在七地乃至十地。七地有初障故。不得入八地。八地有一障。不得入九地。九地有二障。不得入十地。十地有一障。不得佛地。其能治道即經文。是所治障如論顯。後釋當知。六句中。一初二句合為對治一障。謂不能破邪論障故。云隨所住等。謂隨彼邪見心住著之處處。即彼所宗。如聲生等執所生聲是常住等。對彼以無過三支。次第顯說。立聲無常等。此於七例。是體。據莊嚴。由立無過。心無所畏。是論出離也。後句是論多所作法。謂宜正之詞。邪莫能制。能破邪闇。故曰光明。故論云隨彼所著。顯己正義。對治邪執。無畏辨才。性無闇故。二住大等者。對治不能答難障。謂九地中。得四無[得-彳]大智。巧決斷故。論云證大無[得-彳]智地故。三憶念等者。謂常憶念求大菩提。救薩埵心無忘失。對治樂著小乘障。四成熟等者。對治九地中化生懈怠障。五能遍等者。一切處是五明處。此菩薩智悉能遍至決了。開悟未解者。此對治無方便智障。上來明加所為竟。
第三明加相中三。謂口意身此三次第有二差別。一約他方佛加。則口意身為次。二約此界佛加。則意身口為次。
前中謂加持正在說法。是以先須口加說法。必賴說因故。次與其智力在定未可宣除故。身加觸令起說。是則口加以益辨。意加以塔威。身加而令覺。或一一業如後分別。遠云口先加者。乘前諸佛顯加所為因即勸說故。後此佛加次第中。本疏云。為令得定。定由意力。是故居先。身光照觸以增威德故。次如雲臺說偈。口業加教方能有說故。後加就前先口加中。十一句。初句總。餘句別。總云汝當辨說等者。辨謂法義。說謂詞樂故。論云辨才者。隨所得法義。憶持不忘說故。此法門者。謂十地法。差別者。種種名相故。此法善巧成故。云善巧法。後十句分二。初一句總。餘句別。前總云承佛等者。顯他力辨才。謂剛藏得佛明智神力如持令說不闇昧故。後別中皆顯自力辨才。於中。前四顯四種淨。後五明三種盡。前中。一淨自善根者。有作善法淨也。謂不動第一義。而依世俗言說分別法相。約法相邊。名有作也。二普淨法界者。無作法淨也。謂依世俗言說。即顯不動第一義。約第一義邊。名無作也。三普攝眾生者。化眾生淨也。謂能化眾生令淨故。四深入法身智身者。身淨也。入證契也。此句中二種。一屬前。二攝後。前中謂第十地菩薩勝進行。等覺菩薩因行至極。惑盡智圓。法報二身。俱非心意識所依。唯智依止。後攝後者。後五句皆此句攝。同在第十地故。束五句為三種盡。謂初二句是菩薩盡。前句云受一切等者。現報利益。後句得一切世間等者。後報利益。現報利益者。第十地菩薩勝進行時。受佛職位。因位未轉。名現報。一切佛放光。名益一切智入此菩薩頂故。云受佛灌頂。後報益者。轉前因位。至成佛處。言世間最高大身者。謂色形所居大自在宮最高故。色形尊大中彼王最大故。智度論第二云。摩醯首羅天。韋紐天。鳩摩羅天。此三各自稱大。自言一切智。有從其學一切經書者。亦言是一切智。若依此經。彼王有大自在智故。名大自在。故賢首品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皆辨了。問經初云佛在摩竭國。始成正覺。此何說於自在天得。
答成佛應機不局方所。隨有感化即說在茲。是故前據所應。此依引攝。諸乘報佛閻浮所成是報身故。不信界外有佛土故。是以權指第十地菩薩攝報果處有報佛也。二次二句。是二乘不同盡中。上句云超一切世間道者。勘梵本。道字乃是趣字。謂惑業苦是世間趣攝。非出世攝。今此菩薩至等覺位。惑業苦盡。故云超。阿羅漢獨覺未盡彼三故。云二乘不同盡故。世親佛性論第三云。二乘涅槃有三種餘。一無明住地惑。二無漏業。三意生身。下句云清淨等者。二乘涅槃有三餘故。不名清淨。今此菩薩所得涅槃彼三盡故。不同二乘故。三後一句云滿足一切智智者。是佛盡盡無餘也。謂等覺菩薩。德海雖滿。猶未能捨劣無漏等。今佛位彼三盡無有餘故。論云於一切智入智故。
二明意加中。有二十句。前十句。明正加。亦顯他力。後十句釋偏加所以。彰自力堪加。
就前中二。初一句通總別。餘九句唯是別。總中二義。一與上勝威德無畏色身。如王處眾自在無畏。如經與金剛藏無能映奪身故。悉為他映奪。則無威德。不得無畏。此總句也。二與上勝辨才無畏名身。此別句有九種。一與無[得-彳]等者也。謂不著辨。說法不斷。無滯[得-彳]故。著是[得-彳]住義。今此反彼。即言詞流美。中無謇訥。稱根令樂故。言名身者。名有二種。一者表義。二者顯境。前則依聲假立之名。能詮表於義。辨門所攝。後則依諸心品。能取於境。為辨所依。辨門所攝。問意加與智。何故初句明色身勝。答由加智力。令色身增威故。又准上下文。不必口唯加口。意唯加意。身唯加身。所以者何。前口加中。通加三業故。謂加菩薩盡二乘不同盡佛盡等中說故。今此意加中。與無能映奪身無[得-彳]樂說辨善分別清淨智等故。後身加中令定心起故。又以經中但云口加意加身加。而不言加口加意等故。是故通勝局劣也。二與善分別清淨智者堪辨也。謂善能分別因緣非因緣法。成不成相。善達不昧不昧。名為清淨。論云善淨堪智有四種。謂緣法作成。遠法師云。此文人解非一。此言定依相續解脫不得。餘釋依彼經中有四種成。一者以有成。以有因緣名想言說。諸法得成。二者所作成。一切所作各有成辨。三者法成。一切諸法性相成立。四者助成。以智言說助成諸法。今言緣者。是彼以有成也。以有因緣諸法得成故。名為緣法者。是彼法成。作者是彼所作成也。成者是彼助成。今勘解深密第三。譯彼四成名四道理。謂觀待作用證成法爾。經自解云。觀待者。若因若緣。能生諸行。及起隨說。作用者。若因若緣。能得諸法。或能成辨。或復生已作諸業用。證成者。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慓義得成立。令正覺悟。此有二種。一者清淨有五相。二不清淨有七相。廣說如彼。法爾者。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住法界。釋曰。此經雖與相續解脫。同一梵本。譯文既異。義還隨別。是以古德解作助二種。似有影響釋。緣法兩相。全為落莫。今解堪智與道理相會。略為二釋。一依解深密會釋此論。二直解論文以會本意。前中。一經云觀待者。論名為緣。緣即因緣。謂凡是因緣之法。必相待藉有故。二經云作用。論名為作。論文略也。謂諸因緣法起已。各隨所應。有業用。有成辨故。三經云證成。論名為成。論文略也。謂諸因緣法中。須有成立。以宗因喻等。令得成立故。四經云法爾。論名為法。亦論略也。謂前三道理皆約因緣。此後一種。不待因緣法應如是。又前三種唯是有為。而此第四通為無為。謂無為之法法爾自體不待因緣。有為之法法爾如是因。待如是緣。得如是果。又因法爾作因。不得作果作緣。緣法爾作緣。不得作因作果。果法爾作果。不得作因作緣。今論云堪辨者。堪謂堪能。菩薩得此善淨堪智。依四道理。堪能辨說一切諸法。若是緣成。若非緣成。後直解論者。堪謂堪能。菩薩得善淨堪智。堪能辨說緣成之法。成不成相。不過此四。一成果諸緣。二緣成果法。三依法興功。四緣合成果。若於此四。隨闕其一。必不成故。三與善憶等者。任放辨也。謂說不待次。言詞不斷。處處隨意。不妄名義故。中雖具說。結歸不失本義爾。四善決等者。能說辨也。謂隨所應度。種種譬喻。能斷疑故。能以喻顯正。五與至一切等者。不雜辨也。謂三種同相智常現前故。三同相者。金剛仙云。知一切無常苦及無我。別翻本云。知一切法自相同相及不二相。釋曰。同共也。共有二種。一者有漏色心是苦等三相共所依故。二者法性真理。是彼三相真實共依故。其真諦譯本唯初義。別翻本通二義。以自相即苦等三故。共相即色心故。不二即法性故。六與成等者。教出辨也。謂得佛十力不壞。於可度者。令斷煩惱故。七與如來等者。不畏辨也。得佛決定無畏。於他言說。不怯弱故。八與一切智人等者。無量辨也。於一切智隨順宣說脩多羅等法。六種正見故。金剛仙云。一真實義正見。謂能知理法。二行正見。能知行法。三教正見。能知教法。四顯二邊正見。知前理法。不同情取。五不思議正見。知前行法成壞出情。六根欲性正見。知前教法說隨物心。九與一切如來等者。同化辨也。得一切佛無畏身等三種教化。隨所度者。顯示殊勝三業神化故。後十句偏加所以及顯自力堪加中二。先徵起。後得此下正顯。前中徵意云。諸佛有力能與。有慈悲能普。何以以此十種無畏身。唯加金剛藏。不加餘者故。
後正顯中十句。初一句總。餘句別。總云得此等者。總顯偏加由得此定。餘無此定。故不得。如。言法如是者。無有得此定不得者。如善惡因苦樂果等。別中九句。准論得定法有二種。一本願所起。謂金剛藏宿願成就現前故。二三昧身攝。功德有八種。前四自利。後四利他。一善淨深心者。因淨也深心。趣菩薩地盡清淨故。深心者。謂信樂至極。即是一切善法根本因故。二善淨智輪者。輪是圓滿義。此智淨也。謂趣菩薩地盡脩位真如觀。內智圓滿。普照法界。如日輪光遍世界故。三善積集助並者。身轉淨也。謂生生輪勝善行圓滿故。四善脩治所作者。心調伏淨也。謂善斷煩惱習故。五念其無量法器者。聞攝淨也。謂堪能受持一切如來所說祕密法故。六知其清淨信解者。通淨也。謂得勝通自在故。七得無錯謬總持者。辨才淨也。謂善知陀羅尼門。巧說法義。於一一字。中攝無量名句字身。前後無違故。論中舉悉曇初音攝一切書字數說等喻此總持者。至脫月第三請處。當廣分別。八法界智印善印者。離慢淨也。謂真智教授不異故。論主引教配前四句自利因云。一精進因。二不忘因。三勢因力。四彼不染因。配後四句利他因云。一斷疑因。二敬重因。三轉法理因。謂法若壞時。假餘尊法誦持故。四教授出離因。可知。
第三身加中。一十方佛者。顯加所為十方同故。二各由者。顯法界身此彼體用非即非離不離本處而摩此故。三右手者。表加所說皆稱順故。四摩頂者。表授與力至心頂故。
第四起分中二。先牒前。後金剛下正顯。顯有四義須起。一三昧事說。謂受加竟故。二得勝力加堪說法故。三說法時至故。四定無言說故從定起也。
第五本分中三。一明六決定以彰地。二佛子何等下標列地名。三佛子我不見下顯地要勝。
初中二。先總。後無雜下別。何故此中不待請說。若不自說眾則不知出定說法為不說法。又復不知欲說何法。是故自說十地名體。歎勝令請。總中二。先告眾。後諸菩薩下正顯。言願善決定者。願是初地中說發菩提心。即此本分中願。簡地前願。故云決定。決定即是證智真實。是故決定即是善。善即是決定。依地持說決定有三。一種性地決定為佛種故。二解行決定能發心故。三初地已上決定證智故。今是第三也。後別中六。一不雜者是觀相善決定。謂真如觀一味相故。此即正體緣如境智一味不帶相觀。故云不雜。二不可見者。真實善決定。謂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此即超世可壞法。故名真實。三廣大如法界者。是勝善決定。論中兩解。先別釋廣大二字。後合釋二字。前中以真如法界有廣大二義。此證真之智亦然。故云廣大如法界。一法界體大包含平等不增減故。故云大法界。故二法界用廣能令一切眾生厭生死求涅槃故。云一切佛根本故。後合釋二字中二。先約訓釋字義異名一體。以顯合釋。後引例證成。前中謂法界有大義。此大即廣。廣即大故。此智亦爾。故云廣大如法界。勝及以高字。訓義皆然。訓釋道理法爾如是。後引例證成中三。一引法界大真如觀勝。諸凡夫二乘智等淨法法爾故。此大真如觀等大字。亦得名廣名勝等。以此名法爾如是通故。二引法界大方便集地。謂說大乘法。此中大字。亦同前。通廣勝等爾如是。三引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此大字。亦同前。通廣勝等法爾如是。是故廣大或同。皆言復者。於一所證法界中。具三義故也。四究竟如虗空盡未來際者。是因善決定。此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此因如虗空。生諸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謂由此智。脩起一切波羅蜜行故。成報化身因。對治一切惑障盡故。成涅槃因。經宗報化。豈無常乎。隨彼於報化身愛無常者。所現影像。故作是說。彼是誰耶。謂凡夫二乘及大乘權教根器。所以知愛彼聞有為無為非即非離不信愛故。聞四智菩提有為無漏。生歡喜故。見佛久住不能生於難遭想故。見佛入滅。便生悲感戀善根故。不爾世親造論違經。依空生色。色雖不盡。非不生滅。真智證會法性之色本非有生。故亦不滅。取其無盡少分為喻。則可然矣。遠法師云。諸佛菩薩得大涅槃。不捨世間是無常愛隨世生滅。故曰無常。大悲作用理是可樂。名為愛果。二種涅槃是其常果。釋曰。此解但會化身隨世生滅。而未會報身也。五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者。是大善決定。謂隨順作利益他行。即次前常果因善是即悲之智故。雖得涅槃。非一向住。前無常愛果因善與此行是即智之悲。雖得菩提。亦非一向住。既其俱是非一向住故。此二文亦得互言爾。其非一向住言。乍謂俱住。不如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斯言無濫。六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者。是不怯弱善決定。謂入大地菩薩證佛無漏聖性之分佛無分別智明所照故。名諸佛護。由此護故。名入三世諸佛智地。即復由此入佛智地。得諸佛護故不怯弱。
第二標列地名中四。一寄問發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下。舉數歎勝。三何等下依數列名。四佛子此菩薩下結名顯勝。歎勝者。以此地是成佛根本故。三世諸佛及今同說。三依數列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一者下正顯。顯中依十地論等。略釋其相。初歡喜者。論云成就無上自利利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此有三義。一二利創成。二真理初證。三聖位新得。遂本期心。故多喜也。二離垢者。謂離能起悞心犯戒煩惱垢。清淨戒具足故。此亦三義。一離悞起犯戒惑。二離悞起犯戒業。三離悞犯戒果。謂具淨戒故。三發光者。論經名明。成唯識云。成就勝定大法總持發妙慧光。名發光地。十地論云隨聞思脩。照法顯現。故名明地。依成唯識。有三義。依十地論。有二義。謂三慧是能照明。所聞等法是所照明。合一明名也。四焰慧者。不妄煩惱薪智火能燒故。此唯一義。謂根本智火燒前地所起聞持慢障故。問餘地豈亦不有燒惑薪邪。
答各依一相。不可例難。若准下文。更有一義。謂上彼智法明摩尼寶光明中放阿含光明。入無量法門義。光明智處。普照示現見故。此地釋名為焰。此約後得安立教說。五難勝者。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此有二義。一得出世智者。緣真智也。二方便善巧者。緣俗智也。能度難度者。度由達也。即正智了真時達俗。後得了俗時違真。真俗二智行相交徹。非即非離。於斯難達。而能達故。餘莫難勝。故名難勝。莊嚴論云此地有二難。一勸化眾生心無惱難。二生不從化心無惱難。此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難勝。問豈不餘地亦有難度能度及退二難。答望前此勝。望後此初故。六現前者。般若彼羅蜜行有間大智現前故。此唯一義。謂摩訶般若證真行相。有間現前。非如七地已上常現前故。七遠行者。善脩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此有二義。一此地善脩離有無相行故。云善脩無相行。此釋行字也。二功用究竟等釋遠字。於中三義。一功用至極後邊故云究竟。二望前三地起隨有行相同世間。今此望彼為己超過故。云能過世間。三望四五六地。脩道品諦觀緣起相。同二乘出世間位。今此過彼故。云能過二乘出世間道故。八不動者。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此有三義對劣顯勝。一勝前功用故。云報行純熟。謂智任運起。不待加行。如報所得。純熟現前。二勝前有相行故云無相。三勝前有間斷故云無間。即此無間通於二行。無功用行無間故。非功用所動也。無相行無間故。非相所動也。九善慧者。無[得-彳]力說法成熟利他行故。此有二義。一德。二位。前中二。謂一此菩薩成熟四無[得-彳]解智。善能說法。名為善慧。二即由此善說法故成熟利他。名善慧也。十法雲者。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此亦二義。一能受諸佛雲雨說法。名大法身。二能雨法雨。無限量故。名大法身。後位者此菩薩因位究竟受佛智職。具足自在。勝前菩薩故。論云如是受法王位。猶如太子於諸王子而得自在。若廣分別。具如別章。四結名顯勝者。以地是成佛根本。准前可知。
第三顯地要勝中三。初標舉同說。謂但是佛土無問報化必說此法。說此為令機渴仰故。二何以故徵。意云地前教亦是說菩提行。何唯顯此為要勝故。三此是下釋。於中二。先總釋。後所謂下重明。前中兩句。上句云此是菩薩等者。謂菩提行法雖通地前。然此於彼。是其最上。下句云亦是等者。謂非但此能親生佛果。望前最上。亦是證相大乘。超彼教相。此能顯彼趣無分別。故曰清淨光明法門。後重明中二。先所謂分別業者。再明前地前教相大乘故。論云顯示世間智所知故。後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再明前證相大乘故。論云顯示出世問智故。
第六請分中二。先明金剛藏說已嘿然待三家五請。後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下。明請說儀畢剛藏許說示說分齊。
前中三。一請說所因。二是時下眾起疑念。三解脫月菩薩知眾下正顯請詞。
初中二。先牒前說名。後嘿然下彰不解釋。論云何故嘿然。欲令大眾渴仰請。說故。復增菩薩尊敬法故。此句應云復何須請此略故也。
二眾疑念中二。先顯聞名不聞釋起念所因。後作是下正明疑念。於中兩說。一云何因者。內因也。謂剛藏但知名不知義故不釋耶。何緣者外緣也。謂聽法眾不堪聞故不釋耶。二云何因者。謂因何說名耶。何緣者。緣何不釋義耶。
三正請中三。初明解脫月請。二爾時諸大菩薩下。明大眾請。三爾時世尊下明諸佛同於光明雲網臺中以頌勸說。問此說十地正是答前第二會初所問。何故此中乃問耶。
答此中但為說名。不釋生疑。致請非更別問。問何故脫月先請。答論云彼眾上首故。餘問則亂眾調伏故。何故偈請。少字攝多義故。諸讚歎者。多以偈頌故。
就初解月請中三。一騰眾疑請。二爾時解脫月聞是下歎眾重請。三爾時解脫月菩薩重問下歎法重請。初中二。先脫月請。後爾時大智下剛藏答。前中二。先標請所因。謂知眾心念。後何故下正顯。顯中五頌。大意顯示說聽無過應說。於中分二。初兩頌讚德徵嘿。後三頌讚德請說。前中初頌明說者淨覺無過。後頌明聽者無過。
前中二。謂上兩字及下兩句徵嘿中間淨等八字讚德。德中二。先歎有說因。後功德具下歎離諸過。前中論云何故唯歎淨覺。淨覺是說因故。覺觀是口言行既有淨覺。何故不說。故云何故淨覺人等。問二禪已上尚無尋伺。八地已上無思成事。何故剛藏有尋伺耶。
答二禪已上無尋伺者。是地法無。非永無也。八地已上無有思者。顯無加行純無分別。非無任運無分別思。不爾佛果十八不共無不擇捨意業智導皆非有故。擇捨是慧意業。業是意俱思故。歎淨覺有二種。一攝對治。二離諸過。前中二種。一對治雜覺。二對治雜覺因。憶想分別故。雜是不淨。即執之異名。因法執有人執故。人執但名雜。法執名雜覺因。即是其不淨尋伺。金剛藏。先具念處生空觀。對治凡夫常等四例雜覺故。真如無相智法空觀。對治二乘無常等四雜倒覺因故。故云念智。具翻彼。即讚淨覺也。後功德等者。顯離諸過則不能說。既離過則能說。何故不說。離過有三。一具無嗔貪善根功德故。離嗔嫉他勝己及貪惜法不說之過。二具精進善根功德故。前說十地名離懈怠不說過。三前不待請說地名故。有樂說辨力功德故。離不樂說過。既具諸功德。不應不能說。上來歎能說者無過竟。
後頌約聽者無過。徵讚中。論云此歎同法決定。同法即是同生眾。簡末後兩頌彼異生眾故。決定之言。明有根器異。第三頌彼但欲樂故。
就初頌中分二。上半歎德。下半徵嘿。前中決定者。於此法中一向信故。勇猛者。能為法不惜身命等故。無怯弱者。堪聞深法無所畏故。一切減言通其三處。下半可知。若依論經。再釋稍別。彼經第二句云。菩薩大名稱。論釋云決定者。黠慧明了故。決定有三種。一上決定願大菩提故。二名聞決定他善敬重故。三攝受決定彼說者善知故。偈言菩薩故。大名稱故。說地名故。如次三句應知。後三頌歎德請中。初頌顯有欲樂故。論云前雖有決定堪受法器。心不欲聞。亦不說。謂有欲無根。雖樂聞聞不能解。若有根無欲。聞時雖解然不樂。今既根具足。願為分別。請意如是。文中二。上三句歎德。下一句請說。前中上二句歎有欲。下一句歎具二智。前中論云有阿含決定。非證決定。有非現前決定。無現前決定。如是決定。法器不滿足故。不能聽受者。謂此眾有證相大乘宿根現欲。正能聽受十地妙義。願為分別。現前是欲。非現前是根。互闘不能聽。如前頌釋。餘文可知。下句歎具二智云。其心無怯弱者。論經云佛子智無畏。今此心言即攝彼智智心所故。或此心言即是彼智智心法故。論云智有二種。一證法故。二現受故。釋曰。此眾皆根本後得二種智故。聞此地義。能受能證故。願分別。上來歎聞法眾德請竟。
自下頌歎異生眾淨請中二。上一句總歎。下三句別歎。上總云悉清淨者。眾中無有一人不離懈怠等濁故。下別歎中離六種濁。一離懈怠者。離不欲聞法濁故。二嚴者。離威儀不恭肅不嚴整濁故。三潔者。離五蓋濁。一離為名利貪故聽法。二離嫉恚他勝己故聽法。三離疑心聽法。四離聽法時睡眠。五離聽法時掉舉故。四能堅固不動者。離異想濁。謂於說法者。不起妬忌心欲求其過來就聽故。又不為欲詰難令退屈破壞徒眾。敬重讚歎故來聽法。五具功德者。離不足功德濁。謂眾皆具多善根故。心專樂聽。六具智慧者。雜愚癡濁。謂於所說法。不迷闇故。
後一頌顯二眾清淨堪聞請。於中上半。明敬法無雜。下半喻顯敬仰轉深。前中初二字及下句。明二眾專心齊一無雜念故。中聞感等三字。明二眾敬心齊一無輕慢故。下半喻顯中。上句云如蜂等者。按梵經本云。如人念蹻達邏蜜。蹻達羅者蜂名也。其蜂黑色。所造蜜。氣香味美。而無蠟。勝餘一切蜂所造蜜。從依屬聲故。呼蜜以稱。據實而稱。應名勝蜜。言如人念。不言如蜂念者。非餘一切蜂念此蜜故。此兩句顯敬仰轉深者。夫思甜欲蜜。患濁念水。非過越思念也。此乃念最勝蜜。思於甘露。是過分也。而此眾希聞地義。過越思念。亦其然矣。故云轉深。遠云齊心趣證如蜂熟蜜。專意求教如渴思露。此亦無違。上來明解脫月初請竟。
自下明剛藏初答。於中二。先長行序意。後正以偈義。
前中二。先明剛藏聞請。言大智無畏者。聞前徵請。答不難故義。不難有二種。一堪詶答故云大智。二不怯弱詶答故云無畏。後欲令下明智眾悵根欲述不說所由。令其悅豫故。
後正偈答中五頌。述其不說所由也。論經有六頌中。初頌即是此經長行序意也。就今五頌中分五。初一頌顯法難說。次二頌明法難聞。次半頌喻難說聞。次半頌合難說聞。後一頌舉結難顯嘿。此上五頌。但顯地法難說。非為自無智力而不能說。由此遣眾何因之疑。又但明地法難聞。非為眾不堪聞而不為說。由此遣眾何緣之疑。是故令眾歡喜也。
就初頌中。文與論經。雖少前部。大意不殊。總相意云。菩薩出世間智最難故難顯示。菩薩勝行事未曾有難故難分別。何以智及行事。如是難者。以是覺證佛智之根本故。故論釋云菩薩行者。是出世間智。地事者諸地菩薩行事最上及分別說等。釋云說勝故。何者菩薩行引偈諸佛之根本故。佛者覺佛智故。讀疏者既知此頌大意。文雖前部但取釋配屬四句。盡縱橫皆得也。
第二明難聞中有二頌。初頌內分三。初兩句明法難證。以唯根本智境。此境依微細等四義。及顯非四心境界。次一句順釋明是正體智境界。末句出非境界之狀。初中微細者。非聞慧境界。難可見者。非思慧境界。離念非脩慧境界。論云示現三界心心數法分別。世間脩道智非境界故者。此簡地前脩慧也。超心地者。論云示現報生善得脩道智非境界者。此簡八地已還加行。所以者何。彼唯有漏。此唯無漏。瑜伽五十五說脩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護法論師云。復得雖不親證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次句顯正境界。云此誰境界者。謂既非餘境。是誰耶。故引頌云智境界。智字此經云佛。何者是智見實義故。(義是境義)何故非餘境界。此無漏故。無漏者。是出世間義。此義非世聞智境界。此經出生是論經出世。(勘梵本)末句顯非境界之狀。云若聞等者。謂隨有所聞。即作聞解故。不得無所聞理。執心不了名迷悶也。後頌同前。明難聞中二。初句總。餘句別。前中云持心等者。謂持聽法心。堅如金剛。方堪聽此法故。後別中二。先兩句。明堅相。後一句辨堅業。前中有二種。先上句明信堅。後下句明證堅。上句中云深信等者。謂於佛菩薩勝智所知所說無邊化眾生法隨所化異說或相達。於其教中。仰推以信。言此唯是諸佛所知。非我境界。如此推時。少無自信。全信於佛。是名深信。信深難動。故名為堅。如根深難拔名堅固根。勝鬘經說三正智中。初名仰推。即同此也。下句云智心地等者。智字應安句末。此證堅也。於中二種。一所證。謂心地。二能證。謂無我智。前中論釋云。隨心所受三界中報。又隨心所行一切境界。釋曰。前是內五根身。後是外六塵境。皆為所證。皆是心所依。託名心地也。後無我智者。論云我空法空如實知故。釋曰。內外諸法。雖通二無我。此約一相。故作是說。此約結證也。菩薩具此二堅。方堪聞此法。斯則但顯難聞。非不可聞。
第三喻顯難說聞中半頌。上句喻前難說。下句喻前難聞。謂於空中彩畫處。及風行處。其相皆不可見。以於空中畫風行故。筆彩與風俱不住故。然此空中非無彩畫及風行處。以不同於餘虗空故。此中空喻證智。筆喻能詮名句字。風喻音聲。用此四法。詮證真空智。詮時能詮不住相故。所詮本無相故。如是能所相契合時。非有非無。謂能詮所詮俱離相故。非有也。不無詮顯十地義故。非無也。如是方為說十地義。
第四法合中有半頌。上句標名。下句釋義。標云牟尼智如是者。牟尼此云寂嘿。謂智相即性故寂。相性同時離說故嘿。即用此義。以名其智故。晉本云。寂滅無無漏智如是者。指法同喻故。魏譯論者錯謂牟尼是釋迦牟尼佛故。翻為佛智故。彼偈云智如是分別難見佛無無漏。長行釋云。如是佛智言說顯示等。下句釋云。分別甚難見者。分別是說也。見是聞也。說者甚難說。聞者甚難聞。以其非有非無故。說者不可作有無說。聞者不可作有無聞。金剛藏正說此時。即是難說說。眾依此聞時。即是難聞聞。如是方為十地說聞。問所難說聞。為是果分。為是因分。
答古德皆云是果分。以不可說故。今謂不然。是因分故。所以者何。由四義顯。一三家五請本不唯請說果分故。不爾諸佛則應不知果分是不可說。而強請故。二若是果分。剛藏不應嘿住待請。以其果分永不可說故。三若為果分難說聞而待請者。五請事畢即含說果分。何乃許說因分。四若難說聞不是因分者。許說因分中不應同前還說其難。謂云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故。問若爾者。何故說大中云我今說少分。論經云我但說一分。
答只言說一分。不云說易分。故不相違。其定因分果分之義。後說大中當廣分別。
第五舉難結嘿中。一頌分二。上三句舉。下一句結嘿。前中二。初句及次二字。難所說地智離相非說聞所及故。云佛慧最勝等。名此為佛慧者。如前釋。後次三字及下句。全明聞者。謂世間難有證信者故。云難思議不能受等。受即信受故。何故名眾為世間者。眾生世間故。又古人譯地前為世間故。下句結嘿可知。
自下脫月第二歎眾重請中二。先請。後爾時金剛藏義。前中二。先長行。後偈頌。何故此請復歎眾者。以前云世間證信者難得故不說。今此顯眾有堪能故請說。前中三。初牒前起後。二佛子今此下歎眾生講。三善哉下結請。
正請中二。初句總顯。後善潔下別辨。初總云善淨深心者。善淨謂教淨證淨。深心謂樂廣脩行。教證二淨。各通二義。教謂順教脩行故。地前所行故。證謂證理起行故。地上所成故。
次別辨中九句。前五教淨。後四證淨。前中一善潔思念是欲淨。謂隨所念教。得清淨善巧思念不雜取相故。二善脩諸行是求淨。謂得身口隨順諸佛敬養起求法行故。三善集助道是生得淨。謂以助道善根。願得所生益眾生處。名上上生勝。又隨所生處。大菩薩念常現在前。名念勝故。四善能等者。是受持淨。謂於多佛聞法。皆憶不忘名善能親近故。五成熟等者。是行淨謂求地真證法故。習行少欲頭陀離著行。積集成熟多功德故。後證淨四者。一捨離癡惑。是得淨。謂初地真見道。斷分別惑。無分別智現證決定非意言故。真相見道具足現行。名為見道。初照真如體會理故名為得淨。見所斷惑雖通二障。煩惱障中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一十二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受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二障惑名。略顯如前。數總一百一十二者。謂欲界四諦所斷。各有根本十種煩惱。合有四十。上二界四諦各十中除嗔。各三十。六合七十。二通界合有一百一十二。此等諸惑皆有二用。若執我用煩惱障攝障。若執法用。所知障收。今此但云捨癡惑者。以諸惑中癡為根本。從本說故。二無有垢染。是不行淨。謂脩道中一切煩惱不行故。從相見道十六心後至金剛心位。總名脩道。數數脩習無分別智故。此中煩惱名數。多分同前見道。而差別者。於彼數上。更加十六。謂欲界有六。即貪嗔癡慢薩迦耶見邊執見。上二界除嗔各五。總有十六。并同前數。合有一百二十八種。皆是俱生。於中分名煩惱所知。亦如前說。今此云一切煩惱不行者。唯說煩惱障中現起之惑及彼麤重。不言其種故。成唯識第十卷云。煩惱障中脩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蹔現起。而不為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乃至云雖於脩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麤重亦漸斷滅。三深心信解。是無厭足淨。此有二種。一於法。謂不樂小乘。得大乘上勝悕望心。二於佛。謂念佛功德悕樂決定。四於佛等者。是不隨他教淨。謂於菩薩位極處所行。皆依自證。非依教說脩故。上來正請竟。
後結請中二。先請承力。後明眾堪。謂眾既內具教證二淨。更得承力。為說此地義。必能證知。或此諸下是總結。上別顯九句。以云於如是等故。若不爾者。如是牒何等言等何。後偈請中二。先長行標。後願說下正顯二頌。初頌舉法請。上半舉法願說。下半明說有益。後頌歎眾請。上半顯教淨。下半明證淨。
後明金剛藏答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剛藏舉損以違。後我愍下結嘿。前中二。先牒前所歎舉德兼失。故云雖也。後然有下舉損以違。違中三。初明所愍眾。謂法深機淺。藥病失宜。其餘劣解之言通有四類。謂樂凡夫聲聞緣覺小心菩薩法者。次多生疑惑者愍起苦固。後於長夜下愍受苦果。結嘿可知。後偈頌中二偈分二。前一頌。頌前牒上所歎。謂隨教信堅如須彌。定心證理。猶大海。後一頌。頌前舉損以違。行未久者小菩薩也。解未得者二乘人也。隨識等者。凡夫人也。餘准可知。
自下脫月第三歎法重請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正請。後是故下結請。何故須此再三請者。有二義故。一不可以其疑念避之不說。二若避不說。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故。前中五。一通前推難致嘿令顯不難故請。二何以故徵。三說十地下釋。四何以故重徵。五此是下重釋。初中二。先勸承佛說者。顯說者佛護說無難故。後此人下明聽者佛護聞信受故。二徵意云。若由佛護。能令信受。何故說有謗正法人。釋云。有二眾生。非佛能護。一感報定故。二作業定故。此眾非彼。故可護念。若爾者。佛無偏心。何唯護念說聽此法者。故三釋意云。但說十地處。說聽法爾感佛護念。此由法力。非餘因緣。此十聽者佛護有二種益。一聞說信受。二速能脩行故。云能生勇猛。四重徵意云。十地望餘。何所別異。有此感故。五重釋云。由二義故。一以此地法是菩薩最初所行教行故。二以此他法得證智故。能究竟成就一切智。就前最初義中有三。初法說。次譬如下喻況。後佛子一切下法合。初中云最初者。有二義。一首二本義。首謂上首望地前故。本即根本望地後。此雖通二。故取後為正。謂此地行望成佛果。是親正因。真無流故。故名根本因。初果。後次第名小決。喻況中二。先喻果以因為本。後字母下喻因能滿果。前中云書者字也。謂字形相。亦名字體。如呼師子為[凹/凵/(乳-孚)](訶孕)多故。[凹/凵/(乳-孚)]字像形似師子頭尾也。字者。字音即阿(入)阿(去)等。一十四音也。數者謂名句二法。是數義也。說者語也。皆以字母為本者。謂以十四音各別。加於迦佉等三十三字體上。和合成母。因此轉生一切字一切音一切語言名句義等。故名為母。十四音者。謂阿(入呼一)阿(去呼二)縊(去四)烏(入五)烏(去六)訖嘿(二合七)紇[口*梨](二合八)里(九)梨(十)曀(十一)藹(十二)污(十三)隩(十四已上十四音也)喑(經呼)阿。(重呼上二字是界畔字也)字體者。有三十四。謂迦(上)佉(上)仰(虐我)伽(按聲掣呼)昂(俄朗)者(之我)[奢*多](冐我)[糸*若](若我)扚(時何)壤吒(擿我)吒(折我)荼(搦我)荼(宅何)曩(〔撰〕仰)[打-丁+袲](多我)他(上)娜陀(按聲掣呼)曩簸叵麼(〔化〕復是麼音呼似婆字)婆(按〔摩〕製呼)莾(經呼)邪(余我)囉(卷舌呼)攞嚩(無我)爍(傷我)屣(使我)娑(上)賀(上)叉(楚我)如是字母。為書等根本。亦名為初章故。喻地行最初義也。後喻因能滿果中。由字母令書等究竟故。彼書等不離字母攝也。後法合中二。先合前初義。後十地究竟下合前究竟。成就書等義。此亦釋得證智也。後結請者。結請者結前說聽。既為佛護念。是故願說。
後偈頌中三。初半頌頌前願承力說。二次半頌頌前護念。上並可知。後一頌頌教行證智。文中三。一前半法說。二半上句喻顯。三下句法合。初中上句頌前證智成就一切佛法故。云亦究竟。下句頌前教行是最初根本。後兩句可知。上來脫月三請竟。
自下大段第二大眾同請者。上來脫月為眾先請。雖說眾堪樂欲聞法。然要自陳。請儀方具。又顯重法故。此共請文中二。先長行標舉能說頌人。後上妙下正顯偈頌。頌中二。前四頌半歎人請。一頌歎法請。前中二。前二頌歎說者。餘歎聽者。前中二。前五句歎剛藏具證教二德。後三句歎剛藏能令聽者入證入教。前中二。前四句歎證力辨才成就。後一句歎教力辨才成就。以此二力。方能有說。故偏讚爾。論云以證力等。是故讚歎。前中上者是總。總有二義。一寬。謂該二力以顯勝故。二狹。謂唯就證力。以顯勝故。論云。又復上者顯證力等。此中歎辨。有三種。一妙無垢智者。是正體智。此勝二乘智故。二無邊分別辨者。是辨體成就。無量義辨故。三宣暢深美言第一義相應者。是辨果。謂訓釋言詞字義成就。又是以深美言詞顯勝義諦。後一句歎教力辨中。念持等者。受持顯說故。是菩薩於正教中。淨慧無疑故。後三句令聽者入證入教中。初句明入證。言十力者。令已地者得佛力智故。集功德者。未入地者令入地故。後二句明入教。謂今得無[得-彳]辨演說受持十地法故。歎說者。成就二力竟。後二頌半。歎聽者中三。初一頌明求教及證。次一頌喻顯。後半頌法合。初中下句是總。言唯願者。有二種。一求教。二求證。謂專求此二故。云唯願。上句云定戒者。是第二句中我慢二使不堪聞教。能對治行。謂由我慢。於法及法師。不生恭敬。由有定則心調伏故。離我相也。由有戒則善注威儀故。離通慢也。既離二使堪聞也。又上句中集正心。及第二句中見字。並是第二句中耶字。及第三句疑念字之二使。不堪得證能對治行。其集字。論經作深字。謂細意善思惟則得深義故。今此云集者。謂由細意故。於善思惟。能積集也。心字。論經作意字。心意識三據通一也。耶字。論經作妄。妄即妄想耶見借名。今作耶字。正當顯稱。既有正見。則善思於義故。離顛倒見也。既有正心。則聞不思議。得證智境。歡喜信樂。離疑念也。次一頌喻顯中喻四種義。一思水喻聞慧。謂初聞受持未尋思故。如飢水者不呾嚼故。二念食喻思慧。謂於所聞法。思惟得味。益智力故。如喫食者呾嚼得味益身心力。三服藥喻脩慧。謂已具聞思。如法脩行。離諸煩惱及餘習氣。如服藥。藥行病得除愈。四如蜜喻果。謂蜜是眾蜂所依樂處。三慧之果。是眾聖所依所樂處故。後半頌法合可知。上來歎說聽等竟。
後一偈歎所說法利益請中二。先善哉兩字是總。餘皆是別。前中謂所說法中善具足故。稱善哉也。別中三。一廣大智者。謂諸地所依。二願說入諸地者。謂說諸地未曾說法。此即地體。入字。論經作勝字。謂校量地勝故。此校量勝。是趣入方便故。三成十力等兩句。是地果。謂具佛十力無[得-彳]智所證果法。此得論文。此經本云一切行者。謂佛智所行之境。文雖少異。大意同也。(勘梵)。
自下大段第三。諸佛加請中二。先長行。明此界與十方佛光互照。顯身業加持。眉間是身故。後時光臺下。明光臺說偈。顯語業加請故。此則長行但加無請。偈頌亦請。唯論判文。長行及頌。總顯光有八業二身。今科少異。多依論釋。問脫月及眾請儀已具。何更待佛。
答為顯法勝故。問前加分中已有佛加。今何復加。
答此有二義。一前是加。今此請加為異。菩薩以加為請故。二前顯主伴故。則十方佛具三業加。而毗盧但同意加。今欲具故。更身語加也。此中身加者。此光照十方佛所加說法菩薩故。即後文云。又亦照此娑婆乃至金剛藏身。是也。問何故前不加眾。今此加耶。
答前已剛藏簡眾違請。上首雖即歎堪眾。未自陳根欲。今以次前自述故此加也。問何故不以常身語請。以光代耶。
答為重法故。是以有請。為不輕尊位故。不以口求請。不以曲躬請。故以光代也。
就前長行中二。先明此佛光照十方佛及大眾菩薩說法菩薩。後時十方下。十方佛光照十方及照此界佛等。
前中論經明光有八業二身。今此七業二身。略無降伏業。言七者。一眉間出清淨光明。名菩薩力焰明者。是覺業。謂此光照諸菩薩身已。自覺如來力加故。二百千下是因業。謂因主光出伴光故。三普照下是卷舒業。謂舒照十方卷入常光故。此中卷者。有二義。一略故不說。二或取如日身一分義。是此卷業。謂云作前三照十方事已。於上空中。成雲網臺住故。四三惡道下是止業。謂止息一切惡道苦故。五又照一切下是敬業。謂照諸佛眾會。現不思議佛神通力。令物敬故。六又照十方下是示現業。謂如十方佛所加說菩薩大會令此眾見故。上來六業竟。第七請業如後頌。是二身者。一即此總結前業。云作是事。已下是如日身。謂於上空成網臺住故。二前第三第五第六業中。皆云光照十方者。是流星身。謂往十方故。
後十方佛光照十方及此界中二。先明彼十方佛各光照自各十方諸剎如此照彼。同前所說六業二身。如文可見。後又亦照下明彼十方佛光照此佛及大眾并說法菩薩。雖略無光名眷屬息苦等。唯別應具。按上此彼互照之相。此則但照十方。彼則照十方又列照。此顯主伴異故。論主將為證同不復別釋者。應留後代令牋之也。
後明光臺說偈顯語業加請中二。先長行標說頌所依。後佛無等下正顯第七請業。於中。先略釋業名。後釋頌文。
前中謂光臺發聲說偈請故。後釋頌中五偈分四。謂初一頌顯能加者勝。次一頌明加所為。次二頌明請說法有利他三益。後一頌明教剛藏依三漸次說觀證脩。初中二。先總顯能加勝意。謂能加請者。非尊則不彰法勝。而所加不說。可知。
後正釋文。此中約義取文故。不按次。於中分四。
一第三句全。及第四句內。加於彼三字。並顯能加。就中加持彼是總相。第三句全。亦總亦別。以此句亦入前眷屬攝。長行中十方佛是此眷屬故。論云諸眾首者。佛於世間最勝故。餘文別相。總云加於彼。諸佛能加。加金剛藏。加有二種。一令同諸佛一法身。二令同諸佛具證佛果能加諸佛。是法王故。如世人王有四種勝。一自在勝。二力勝。三眷屬勝。四種姓勝。人王自在者。所作無能為[得-彳]故。力勝者。能降怨。不為怨伏故。眷屬勝者。有二種。一內地眷屬勝。二隣國眷屬勝。種姓勝者。承藉王胄故。佛王四勝者。一初句全。是自在勝。此有二種。一佛無等等是一切智故。即慧解勝自在勝。二如虗空是世法不能染。勝無明煩惱習氣威故。即心解脫自在勝。言無等者。非餘眾生能與等故。重言等者。諸佛此彼互齊等故。
二次句。初二字云十力者。是力勝。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降魔怨故。論經有無畏兩字故。釋中云能伏一切耶智等。
三次云無量諸功德五字。及次後句全。是眷屬勝。此有二種。一菩薩眷屬勝。於菩薩聲聞諸眾中。此眾是第一。以具無量諸功德故。二佛為眷屬勝。論云諸眾首者。佛於世間最勝上故。故後句全。亦眷屬攝。通入總別二相中故。
四第四句中。釋師子法四字種姓勝。此有二種。一生家種姓。二法家種姓。初釋師子三字。是生家勝。釋謂釋迦。世為于代輪王胄族。師子喻名佛於三界獨步無畏故。以別簡通故。云釋師子。又種姓姓字宜從竪心。以釋迦之稱是族望。非姓望故。智度第二云。釋迦道人姓瞿曇故。佛名經云。我釋迦牟尼佛姓瞿曇故。雖一切佛生家皆勝。今且據主佛現在此故。後法之一字。顯法家勝。謂一切佛皆證一如。得大菩提。因此如姓生佛身故。超過二乘智所證處。名法家勝。
第二有一頌。明所為中二。先顯所為意。後正釋文。前中意者。為聞顯法王最勝藏故。後釋文中二。先一句為遮外疑。諸佛不能自說。生輕慢心故。故勸承佛力令開也。後三句。正顯法王藏中二。先法王最勝藏五字。總標名。後兩句別釋。釋中二。先上句雙字義二藏。謂諸地廣智者字藏也。上妙行者。義藏也。上謂神力勝。妙謂真實智。行謂諸菩薩初道行法也。後句云以佛等者。總結請說。論云分別者。說十地差別故。
第三兩頌。明請說法利他有三時益中。分三。初半頌明聞時益。次半脩行時益。後一頌明轉生時益。初聞時益者。謂佛力加故。聞法入心。是能受持也。次脩時益者。謂十地行漸次脩滿。得佛十力。成菩提故。此顯因圓果滿也。後轉生時益中一頌分二。初半頌順釋信益。後半頌反顯不信損。前中二。初雖之一字。總顯福而有難難不能為。後住海下別辨難福。謂上句中六字明在難處。下句全彰福勝難劣難不能為。前中論長行釋有二。初總相通釋。後就世界長壽下舉頌別配。前中云惡道善道難處生必得聞此法者。惡道難處生。謂在大海龍世界故。善道難處生。謂在色界光音天故。後配中二。先龍世界等。配頌中初句內上四字。後雖在色界光音天等。等配前四字。下三字前別配。初云就世界長壽者。按此長壽之言。或恐是後色界長壽之語。若不爾者。則三惡道難。應唯長壽者。是難短命者非難故。(此文要勘梵本)又論主釋劫盡火中云。雖在尼界光音天等。亦得聞此經。下句明福勝中云堪受等者。謂於過去。曾聞此法。生決定信。由餘業故。生彼難處。由前信故。成此根器。故雖在難而堪受此法。故云得聞。後反顯中二。先上句總標。翻前生信故。云生疑等。後下句正顯其損。故云永不聞。謂得聞由信。無信有疑。則永不聞。准此道理。無問生在難非難處。皆不得聞。云何知然。謂如智度論第九說云。舍衛城內有九億家。佛住其中二十五年。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釋曰。後三億家雖非八難。但是未種決定信根不疑根故。問據論主釋。住海水是龍世界惡道難者。此難豈唯在海及皆不聞。
答經依一分故作是說。非謂一切不爾。餘畜應無難故。佛會應無龍等眾故。問論經頌云劫盡火中。如何論主釋為光音天是長壽難。今此經本既無盡字。復云何通。
答盡字。晉經亦有。而今本自略。論主釋光音等為長壽。是劫火盡中者。廣經意也。謂經說劫盡火中。則處唯局上二界。時通前後。一切時皆難。乃至劫灾。但遮劫盡水風灾中二三禪處。不遮初禪。以初禪是長壽之首。舉初括後故。云劫盡火中。論主受別生理故。釋光音為長壽之首。故置等言。即由劫盡火中之言。復通劫火盡中之勢。此即處為二禪已上。為長壽天。唯遮初禪。時局劫火盡時。遮彼初禪劫火燒時。彼時初禪無天住故。不可說有在中聞法。不爾初禪。何非長壽。問如何得知長壽天難通上二界。
答以多教說長等各異。然皆不離彼二界故。即此經文是初禪故。論主釋為光音等字。等上更無限故。大智度論三十八云。長壽天者。謂非想非非想處。以萬大劫故。或有人言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以無形可作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處故。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亦不任得道故。或說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以著禪味耶見。不能受道故。梁攝論及成實論皆同智度第三師說。釋曰。按前諸說及餘聖教具二義故。名長壽難。一是上二界形待欲界名長壽故。二沈著禪味。不任受道故。然此通論總有四句。一是長壽堪受道而非難。如此經及仁王經等說。上二界中有預佛會者故。二是長壽不堪受道。正八難攝。具上二義故。三非長壽不堪受道。謂所餘七難及欲界人天中。有於法不信。未種聞法根欲。并未熟故。四非長壽堪受道。謂所餘七難中有曾決定信此法。根欲已熟。及欲界人天中聞法根欲熟者故。廣說八難。如別章中。
第四佛教剛藏說十地中三漸次內。一頌分二。謂先三句正明三漸次。後一句明說利益。前中二。初應說兩字總顯教說。謂云汝應如是如是說故。諸地下別辨。於中三句如次。即為三種漸次。謂初句是觀漸次。次句是證漸次。後句是脩行漸次。言漸次者。謂一一地中。皆有從初至終行次第故。初中云諸地勝智道者。論謂十地勝智道。說此十地。若觀若依止。能生諸地智故。此釋加行智緣影像如故名為觀。依止此加行。生根本智故。名勝智亦之道。依主釋也。次句云入住等者論云入者。入地故。住者未轉向餘地故。展轉者。地地轉所住處故。此釋根本智親證真如。名為入等。初證名入。在證名住。將轉趣後。名展轉也。次脩習者。通三漸次。次第脩行故。後句云從行等者。論云行者。入住展轉成就故。境界者。此行種種異境界故。此釋後得智。謂此智行相依二處起。一從緣世俗種種異境界起。二從倣法根本智入住展轉生故。云法智生也。所以須此教說者。為顯菩薩所說一切皆因佛力。又合後代生正信故。
問若此地正體智親證真如。後九地中不應更親證如。無二無異故。
答古人解云。如雖一味。約智明昧故。有十親證。今解不然。所以者何。先難古非。後顯正釋。難古非者。謂境智互相如約智證十如何名境智互相如約境一證如。又難加行。後智非親證可說。彼智有明昧。正體緣如不變影。何得說此有明昧。又難能證有分限所證無分限。以限證無限境智。豈相如。後顯正釋者。應知親證之言。但望當地加行後得故。名為親。不望後地說為親故。不相違也。若不爾者。一向名親。則智生惑滅。證如同佛。不用後諸地。若一向非親證。則應同餘二智。涅槃經說第十地菩薩猶未了見於佛性。如隔羅縠者。是也。問十地中既無究竟親證真如有斷惑不。
答既望當地。有親證。還即但斷當地惑。望後非親證。不斷後地惑。上來請分兩段中。明第一段剛藏說本分已嘿然待三家五請訖。
自下第二明剛藏許說未說分齊。於中二。先長行敘意。後如來下正以頌顯。
前中二。先觀察等明說相。後欲令等顯說意。論云何故觀察十方。等無我慢無偏心故。此釋有別有通。別中二種。一觀十方佛欲承力說故示無我慢。二察十方機欲令同入十地故示無偏心。二通中亦二種。一約承力。二約授記。前中承力示無我慢。普觀顯無偏心。後中欲顯受佛勸教說地依命觀機故。無我慢十方皆觀故。無漏心觀察之言。通心及眼。後顯說意中。云增淨信者。有二義。一前剛藏解脫月初請已令眾悅。令更決明故云增信。二前來違請皆顯法深。大眾已信今此受請。更示深令信故云增也。
後正顯頌中有十二偈。分二。前七頌明義大。後五頌明說大。義大者所證故。所以故。名為義。深故廣故名為大。偈頌中二。先長行敘意。後如來下正顯偈頌。前中論云何故觀察十方示無我慢無偏心故。欲令大眾重增踊悅深生正信。是故說偈示說。正增益聞者。堪受義故。踊悅者。心清不濁故。踊悅有三種。一義大。踊悅為得義故。二說大。踊悅因此說大。得彼義故。又眾聞爾說分齊鳥跡喻之義生喜故。又聞許說因分難說故。生喜故。謂前敘意中二。先明觀方。後欲令下顯說頌意。前中二種。一觀十方佛。二觀十方菩薩。前中二種。一觀佛承力故。不敢違請故。示無我慢也。二十方皆觀示無漏也。後觀菩薩亦二種。一觀器堪聞不輕夢故。示無我慢。二十方皆觀示無漏心也。後說頌意中云重增踊悅深生正信者。顯眾先聞地名已生信喜。今說正地。顯眾堪聞故。重增信喜為得二大。生此信喜。一者義大。即所詮地義。此義深故名大義。義即是大。持業釋也。說大者。謂能詮教以所詮是大故。名說大。大之說故。有財釋也。
後正顯頌中十二偈。分二。先七頌明義大。後五頌明說大。前中分五。初二頌總顯地微。二次二頌別顯微相。三次一頌舉例顯微。四次一頌寄對彰微。五後一頌引喻辨微。
就初二頌中二。先明難知甚微。亦是說時甚微。後求見下明難得甚。微亦是證時甚微。前中二。初兩句總顯。後一句別辨。總中云微妙者。謂諸佛也。標果取因故。云如來大仙通。通是因。因即地。論云脩行此道。能到聖處故。大仙者。離染喻名世仙。蹔離染不得名大故。難可知者。彼微妙之道難說故。後別辨中云非念者。轉釋前難知謂非分別境界故。離諸念者。自體無念故。故聖道名甚微也。
後難得甚微中二。先總顯。後無生下別辨。總云求見不可得者。難證得故。謂若有所求。則不證故。別中有四甚微。一無姤濁是觀行甚微。謂觀智中不雜無明故不同世間定也。二聰慧人智所行處是依止甚微。謂依佛智所證第一義處。菩薩地智依彼生故。此中約三智總別分別。總者通名見實諦智故。別謂加行勝解故。正體巧證本不生故。後得隨聞明了知故。三性淨恒寂然是清淨甚微。謂性自離惑。非先有後離故。上一不同外道不依智者。所行及六行伏惑執先有後離也。四無生亦無滅是功德甚微。謂此地智出世間故無生也。為不捨利益眾生非一往滅故無滅也。此不同二乘果人一往住涅槃故。
二別顯微相中。二頌分二。初兩句明同相涅槃。後六句明不同相涅槃。相即體也。性淨涅槃空無相體一切諸法凡聖同故。方便淨涅槃。聖有凡無。因聖分得。果聖圓證。由同相故。凡聖一體。不同相故凡聖恒殊。二相非即離故。凡夫即佛而非佛。佛即凡夫而非凡就同相中。初句總顯。後向別辨。總云自性本空寂者謂此地智本來即如空寂為自體。與一切法同故。名為本空寂為本。本何空寂。因緣生法。此豈空寂。若不空寂無因緣故。空寂豈非所執性耶。所執執依他識。依他執遣。便識圓成實。不依他性識。所執終不滅故。無性攝論第五釋圓成性云。於依他起上。所執永無。顯真性故。此智豈是因緣生耶。因緣無生之所生故。無生生法豈非因緣耶。因緣豈非無生生耶。不識無生者。不識因緣故。後別辨中云無二亦無盡者。此顯總。顯中智空寂義。遠離地前菩薩三亂意空。一離損減謗空。二離異體空。三離滅盡空。初無二。顯離前二空。後亦無盡。顯離後一空。前中一以智空有無二故。智空不[得-彳]智有。故非損減。一以智空即智有。智有即智空。無二體故。非離異也。後一以智空是即有之空非即滅方空故。離滅盡故。論釋初不同兔角一向是無。二非智外別有空。三非轉烕。論經偈中加一有字。此無二中攝盡不相違也。寶性論中亦有此說故。彼第四云。此以何義。初發心菩薩起如是心。實有法斷烕。後時得涅槃。以是菩薩失空如來藏脩行。又復有人以空為有物我應得空。又生如是心。離色等法。別更有空。我應脩行。令得彼空。釋曰。二處三空。前後雖異。大意不殊。准釋可知。
後六句明不同相中二。先總顯。後於諸下別辨。
總中云解脫者。謂於三種雜染得遠離故。分別煩惱見道斷故。捨異生性得聖性故。
別中二。初三字明所脫離染。後五句明能脫體。
前中云於諸趣者。六趣也。惑為趣緣。業種趣因。生為趣果。六趣脩環。不出此三。此智離彼故云解脫。
後明脫體中五句。即為五相。
初云涅槃等者。此得平等相。謂觀世間與涅槃平等一性。非如二乘不知此理背世求出世。
二次一句云非初等者。是斷惑相。謂此智斷惑三時非斷斷有斷不可斷故。論云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遠法師悞取此文。將為三時總具方成斷惑。一一各別。則不能斷故。釋云治必階漸。非定始終故。言非初中後。今謂不然。先定三時。後釋此文。言初中後者。有通有局。局謂一一地中所應斷惑。正斷唯在無間道中一剎那時。即於此時。說初中後。若依雜集說。十六心一一剎那經多時分故。彼第九云心剎那者。謂於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剎那。非唯於本無今有生時名心剎那。何以故乃至於所知境。能知智生所究竟名一剎那。若約通論如集論說。地別四通。於中前三正是當地治惑因緣。後一勝進為後方便故。彼第五云。云何加行道。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是名脩道中加行道。云何無間道。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云何解脫道。謂證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云何勝進道。謂為斷餘品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故。後釋文者。經宗法性。斷惑依宗。不宜異釋故。論以前中後取之言。釋經非初中後之意。謂經說非三時者。顯能所斷無。自性無。非說情無。而言非也。為遮謬解故。反經而釋即由非故智離常。即由取故智離斷。離斷常故。智生惑滅。此時何有二體可得同不同時。雜集第七亦同此說。故彼中釋三種無上云。智行解脫。如次依止見脩無學。即復問云。從何而得斷耶。
答不從過去已滅故。不從未來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然從諸煩惱麤重而得斷。為斷如是如是品麤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若此品麤重滅。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闇滅。由此煩惱離繫。令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集論第四亦同此說。問照惑無性。惑即滅。照智無性。智應三。
答照無性理。順智違惑。故不同也。然此斷惑諸宗不同。依薩婆多。無間道時。惑得猶在。若無現得。使無所斷。由此無間。斷現在得。依經部宗。無間道時。所斷惑種應生不生。說之為斷。依大乘宗。自有兩說。一云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心不成就。如明與暗定不俱生。如稱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此如成唯識第九卷說。一說即此經等非初中後之初中後斷。廣如前辨。問大乘二說何者究竟。
答成唯識說。為引攝小根。權立斷義。名同實教斷故。說道惑不俱義。同小宗斷故。說秤低昂喻。半同實教。半同小宗。方成引攝。若全同異。則引攝不成故。名大乘權教。又小宗說。斷能所相敵。權大顯後有俱成失。權教自立。如秤低昂。還即不離俱成之過。謂秤衡兩頭終是一體。無能所治。不相違害。道惑不爾。一向相違。體非是一。若合同一體。則有明闇相乖。離別異軀。互不相及。何以爾者。依一向有能所治體。欲離俱成失。不可得故。其俱成而無失。唯法性宗爾廣如前說。具顯斷或。如別行章。
三次一句云非言等者。是觀行相。謂此無分別觀智非世間言說所及。又不同聲聞依聲悟道。
四次一句云出過等者。是轉依相。謂此地智依止真如常住法身。以是究竟轉依教。或初地已上。轉六七識。得妙觀察平等性故。此智證如依如而成。能依所依俱是常故。出於三世遷動相故。為簡地前未轉依故。論釋云依止常身故。非如無常意識智依止無常因緣法。謂未轉依時。智依生滅識故。智亦生滅。今依常身。智亦常故。勝鬘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故。此經上文十藏品云。此菩薩於諸佛一向堅信。乃至云。知彼諸佛智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乃至廣說。
五末後一句云其相等者。是解脫相。謂二乘果智。雖離我惑。猶有法執故。彼解脫猶有障[得-彳]。今此不爾。二障并習迷皆都盡故。云如虗空無障清淨也。
三次一頌舉例顯微中。上半牒前深妙。下半類顯地微。前中云寂滅等者。舉二涅槃。寂是同相。謂諸法本寂故。滅是不同相。謂滅惑者所顯故。佛所行者。行證也。寂滅之智佛圓證故。下句顯上離言。下半類顯。云地行者。地智行相觀理行事悉同上離言。
四次一頌寄對彰微中。上半顯難所由。下半標對反顯。前中初句云智起佛境界者。正體智中。觀真如而得起故。真如唯佛親證境故。大地菩薩無親證耶。彼親當地此約圓滿。次句云非念等者。顯地智不可說故。非念謂不同思慧境。離心道者。不同報生意識智境彼皆可說。智非彼境故不可說。此亦反顯。下半反顯中。上句明地智難說。不同蘊等彼是色心可言說故。地智不爾。唯可內證。下句顯難聞中。云非心及者。非耳識知故。非意及者。非意識思量故。
五末後一頌舉喻顯微中。上半喻顯。下半法合喻。云如空中鳥跡者。證成前頌唯可內證不可說聞之義。謂空中鳥飛之跡。離四句故。難說難示。一跡相同空。空所攝與空無差別故。難說有為。二不無空飛之處故。難說為無。三唯一跡相故。難說為亦有亦無。四法應如是故。難說為非有非無。即由此故。不可示他令見下法合。云十地義如是等者。謂菩薩地證智難說示故。由於證真空智處以不住相之名等詮故。此詮相難說示。四句同前。一詮相同於證真空智空智所攝故。難說為有。論云非如聲性故。二非無名等詮地差別故。難說為無。論云非無地智名句字身。三唯一詮相故。難說為亦有亦無。四法應如是故。難說為非有非無。即由此故。不可以示他令見。見謂聞見或此四句中。但取前二句離有離無。其義亦顯。金剛藏菩薩。正說此時。即是難說說。難示示。誡眾依此難聞聞如是。乃為說聞十地之義。今此既是示說分齊。應知此品所說地義施戒禪支道品四諦六度緣生等法。乃至一句一字。莫不皆如空中鳥跡離四句相。若不作此解。未識十地。古人云。此十地所說淺於地前者。應不將鳥跡喻意照後所說故爾。遠法師云。風畫喻中。舉畫為喻相故。合之以說。今舉跡處為喻相故。合之以證。有斯左右爾者。此雖善議。然復詳覈。或無左右。所以者何。前合文云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故。牟尼此云寂嘿。謂即證智也。古人錯謂牟尼是釋迦牟尼佛。故翻為佛智。比來疏家。雖亦解此佛智即是地智。然不如此本存其梵言。以此校量。前後無別。問地難說聞前已廣顯。今何復說。
答前顯嘿因。今為誡眾。令其用心稱跡喻聽不得逐語失意。所望各異。無重言過。因此而論。上下說難。非欲不說。為顯三義。一說難行相示眾便已顯地義故。二為顯於法固請尊重難得故。三為令眾捨見著故。若不捨著。隨聲取義。有五種過。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誑他。四謗佛。五輕法。初不信者。聽既逐教而不會意。從此生信。信不正也。二由信不正故。則無勝解。於說深意。不能決定。名退勇猛也。三由將自逐教之解為他說言此是深意。四由為他說自謬解云是佛說。五將本深說同己謬解。又謬解成性後聞深不重故。上來釋義大了。
自下明說大中五頌分二。先別顯三種成熟大。後此處下兩句總結許說分齊。但是因分。
前中顯三成熟文即為三。初一句明因成就大。謂悲願熏心為起行因故。二出生下明因漸成就大。謂聞等慧漸次脩行。生出世智故。三圓滿下明教說脩成就大。謂實智證真。名言不及。假言寄顯故。名教說脩。問此三俱是說大中開出。何故前二不名教說。又俱是因中。何故後一不名因耶。
答前二生後功能顯故。同得名因。體非玄妙。不待言簡。不名教說。後一證智幽微濫同佛果故。以言簡名教說脩。問三成就位差別如何。
答前二在地前。後一在初地故。論云聞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出世間智因故。初地智生既爾。後後諸地。當知亦然。
就初因成就中。慈謂等教眾生脩善。是等與喜樂因果也。悲謂等教眾生不造惡。已造者教除滅。是等拔憂苦因果也。願謂為眾生故求大菩提。上三不同二乘狹自度及不等度故。俱稱大也。
二因漸成就中。應云次第出生入地行。依梵語故倒也。謂先聞。次思。後脩。次第行為能生入地之因行。
三教說脩中。有二種脩。一滿足脩。二是境界下明觀脩。前中云圓滿心者。圓滿是所滿正智。心是能滿淨心。智行非慮境者。謂證智非聞思慧等緣慮之境。聞等但是彼智因行不能滿彼智地。要出世淨心方能滿彼故。後觀脩中二。初明觀境難見難說。後佛力下明說聽之過。誡眾敬聽。前中云是境界難見者。謂正體智境非分別能見故。次云可知不可說者。自心清淨唯可證智不可言說故。心清淨者。無分別故。離諸漏故。真如非是有漏心境故。
後明說聽過誡眾敬聽中。有三頌分二。先半頌標離三過。後三頌重顯前三。初中二。先明二種過。後汝等下誡聽。前中云佛力故開演者。謂說者聽者皆離二過故。不離則不得證故。說者二過者。一佛不隨喜。二不平等說。聽者二過者。一見諍過。言我法是彼法非。如是執著種種諸見故。二於說法者不恭敬過。前中由佛力開演故。離佛不隨喜過。由誡眾云汝等應受故。離不平等說過。後誡聽中云汝等應敬受故。離二種過。謂一由敬受故。離此彼是非見諍之過。二由敬受故。離不恭敬說法者過。
後重顯前三中分三。初一頌重顯開演。次一句重顯敬受。後五句重顯佛力。
初中三。先一句總標地法。次二句明說廣略。後一句明略攝廣。初中云如是者。牒舉地法。言智入行者。智入是因解。行是因行。眾生以智解行行因。得入地法。次說廣略云億劫等者。謂智行廣故。說之難盡。今但略說。後略攝廣中。云真實等者。真實是如實。謂智入之行雖多。今但說其要略稱實理者。還即攝彼廣多行法悉盡故。云義無餘也。
二重顯敬受。云一心恭敬待者。一心有二種。一身異心同故。二前後無間故。又有二種。一身正恭敬。如威儀住。堪受說法故。二心恭敬待。如法決定堪能憶持故。
三重顯佛力中五句分二。先三句。明承力所作。後二句顯承力分齊。前中初句明承力。云我承佛力說者。示已無諂憍慢故。承佛力者。示非己力。無增上慢故。次二句顯所作。云勝法等者。謂以妙音善字說勝法故。勝法謂地義與喻相應說故。善字有二相。一隨方言音善隨順故。二字句圓滿不增減與理相應故。後明承力分齊中。初句顯多佛力。後句明力入身中。易可知也。上來別顯三成就大了。
後總結許說分齊中。上句牒所請說難說。下句示說分齊。前中云此處者。指三家所請之處。即十地義也。難宣示者。廣如前說。此牒彼言。後示分齊。有二種。一示說因分。二示後所說皆如鳥跡喻意。問因分果分之義。分齊云何。
答古來諸德。多說不同。略敘四說。餘不足論。一云諸地加行為因。正證為果。二云約漸增門名因分。十地差別可說故。苦就圓滿。名果分。十地無相差別可說故。三云教相名因。證相名果。四本疏云。釋有兩重。一云此十地有二分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為果分。上論云。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文云。智赴佛境界故。又加分中云不思議佛法故。又如鳥跡依太空為果海等。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為因分。是則果分懸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此通一部經中大意。又云問菩薩證智豈可說耶。
答教說脩中滿足脩等是也。二云十地有二分。一約妙智正證智如境故。離相離言故名果分。則不可說。如彼鳥跡同空不可說也。二約方便寄法顯地差別。如下初二三地寄同世間。四五六地寄同二乘等。又寄禪支道品諸諦緣生。以顯地別。令眾因此表解地義故名因分。如空中跡。約鳥說異。名為因分。同空無別名為果分。一跡通二故為二分。又云問約鳥。約空跡。皆離相。云何有說。有不可說。
答跡雖離相就鳥得說。就鳥得說所說常離也。跡同虗空。理不可說。所說地智。准此可知。此釋局斯地品故。云雖為難即是一分也。今復助釋。或此二分。唯在十地。非預佛果。於一證智。不壞相邊。可言說故。名為因分。相即無相。非言及邊。名為果分故。此二句非一非異。論云如鳥行空中跡處不可說相亦不可見。何以故虗空處鳥跡相不可分別故。非無虗空行跡。如是鳥跡住處。名句字身住處。菩薩地證智所攝。不可得說。不可得聞。何以故非如聲性故。非無地智名句字身。又云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釋曰。論既判云二分。地攝故。知果分非佛果也。不爾佛果是菩薩故。問若爾者。本疏引教。當云何通。
答前所引教。或不成證。所以者何。謂佛所行者。益智所證二滅果因非說佛智。不爾二滅十地圓滿。滿處佛行故作此說。又智起佛境界者。謂地智所契真如。唯佛窮證之境故。地智從佛境起。非說地智即是佛智。不爾十地無十親證。又加分中云。欲汝令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者。論釋云。不可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釋曰。佛法之言。通相之語。此中即是十地佛法。非地前佛法。亦非佛地佛法。如前論釋。又鳥跡所依太空者。論云。如鳥行空中跡處不可說相亦不可見。何以故。虗空處鳥跡相不可分別故。乃至合云菩薩地證地所攝不可得說不可得聞。釋曰。空攝鳥跡。與空不別。喻菩薩證智攝名句等。與證智不別。不曾說太空喻果海也。問若爾者。十山依海。復云何通。
答彼文但說十山依海。不說大海即是十山。上來明第六大段請分了。
卍按。大段第七說分已下。約半卷散逸。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本末合)(盡第五地)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二門。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成唯識第九云。具淨尸羅。遠離微細犯戒垢故。名離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離諸垢故。攝大乘云。由極遠離犯戒垢故。世親釋云。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惟護戒故。無性同世親。瑜伽同攝論。
二來意者有三。一此經論云。如是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因清淨戒說第二菩薩離垢地。釋曰。已證正位者。初地也。依此出世脩三學行。戒最居先。故次說此。二前地創證真如。猶有微細悞犯戒障。不能性自不待思擇護持淨戒。要至此地方能故。三前施。此戒。義次第故。諸門分別廣如別章。第二依文正釋中三。一偈讚請說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明本地分。三爾時金剛藏欲重下重頌分。
初中五頌分二。先三頌述眾度聞前地。於中。一心喜。二身踊。三語讚。後二頌明解脫月正請後地。一知眾樂聞後地。二正為請。
第二明本地分中二。初論主約清淨戒。明其地行。後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下。顯其位果。前中二。先辨發起淨。後佛子菩薩住離垢下。明自體淨。趣地方便生後地中三聚淨戒。名發起淨。三聚淨戒地中正行。名自體淨。
前中三。一結前舉後。二何等下正列十心。三菩薩以此下結行功能能入離垢。初中三。先結前。次欲入下舉後。後當起下勸脩趣入。二正列中二。先徵。後列。列中初一總。餘九別。若通科之。初六攝律。次二攝善。後二攝生。總云正直者。性自離惡。清淨成就。此於三聚發起方便中。為初本故。列之居首也。列中一柔耎者。不雜無記不善。持戒唯善性故。二堪能者。能受他惱故。三調伏者。善守諸根。不令悞犯。猶如良馬性調伏故。復正地中不待守護。性自不悞故。與此別。四寂靜者。不高己持。不賤彼犯。離高下散動故。五純善者。他惱不壞持戒之心。如純真金。雖遭打練。色不失壞。斤兩固存。六不雜者。一向進求。不暫厭足。又唯脩遠離行。不雜童蒙故。七無顧戀者。不眷顧生死中豪貴勢要。而持戒故。若爾者。迴向品說。彼云何通。彼為眾生。此依自說。如後句。八廣者。大悲利物。受生三有。願盡來際無竟期故。九大者。大智處有。隨而不染故。
第二大段自體淨中。三種淨戒。即為三段。一攝律儀戒。論名離戒淨。亦名正受戒淨。二復作是念下明攝善法戒。三佛子十不善業道下明攝眾生戒。就初中三。初總標戒所依地。二性自下別顯遠離十不善業。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總結。初中云住離垢地者。具釋如章。二別顯中。離十業道。即為十段。
初段中二。先總。後不畜下別。前中云性自等者。隨脩此戒任運成故。列中三。一因離。二於一切下對治離。三是菩薩尚不下果行離。初中二種。一離受畜因。二不壞不離起因。前中於緣名因。如十因中相應等。此中刀杖藥呪等。是損命因緣。皆不受不畜。名遠離。後起因中不懷等者。此中三。一離瞋殺。謂於怨家不懷怨恨故。二離癡煞。謂有羞耻故。崇賢人。重善法故。輕暴人。拒惡法故。三離貪皮肉等殺。謂恕物同己。愛命怖死。此惑同初。仁是慈忍翻瞋心故。二對作離者。此對治即離。不同因離等。於中二。先總舉所對境。後常生下別辨。辨中二。初云利益者。是安隱心。謂以善法教化令住善道。及脩涅槃因故。後慈念者。是慈心。謂令得人天報乃至得涅槃樂果故。此上二種。是於因果。不顛倒求故。離邪癡煞生祠祀等。三果行離者。攬因成煞故名果。捨此所作名離。於中二種。一微細心念害。二何況下麤重身行惱害。此以細況麤。細念猶無。況有麤行。此中麤行有五。一身謂於他故。二事謂眾生故。二想謂起眾生想故。四行謂以重意故。五體謂行煞害故。梵本中云。彼菩薩尚不起微少惱想。何況廣大。
第二離盜中二。先總。後菩薩下別。前中如前別中三離。名字同前。初因離。二於他下對治離。三若物屬他下果行離。初離中云於自等者。此菩薩具無盡財。為離盜因故。此何不說離起因耶。有二義故。一准前可知。略故不說。二即此句中具二因故。謂一具外財故。離初因。二內知止足不起貪故。離後因。論經云自資財滿足故。二對治離中。於他等者。他有二種。一他身。二他世。於他身慈恕。治瞋心損壞他財。由今不損他財。令自當來得不可侵損財也。三果行離中。有麤細二行。先於屬他物乃至草葉。不起盜心。是細行離。後何況下麤行離。以細況麤。顯離極故。
第三離耶婬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中三。初因離。二不求他下對治離。三於他下行果離。初中離不足因。妻有三種。一示同事妻謂此地攝報作輪王身。自妻第一故。不求餘人妻。二得法喜妻。謂法味稱根。身心遍悅。不求二乘人所樂法故。云於自妻知足。三梵行樂妻。謂此菩薩。梵行具足。身心常安樂。不求世樂故。如有頌言。持戒最為樂。身不受眾苦。睡眠得安隱。窹則心歡喜。二對治離中不求他者。他亦二種。一他世妻。謂菩薩脩戒不求當來人天得多妻果故。二他人妻。後當說。三果行離中二。先約身。顯無麤犯。後尚不生下約心。明無細犯。前中三。一不正。二及為法下非時。三況於下非處。初中五。一他妻妾者。是不共護女。唯夫護故。二他前護女者。是共護女。謂無父母諸親共護故。三親者。有父母護故。四族者。高勝族望護。非下族迮故。五媒定者。謂己受他財。乃至許致要談故。智度十五。多同此說故。彼云若女人父母兄弟姉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犯皆名邪婬。二非時中。准智度。有三非時。一脩梵行時。縱自夫妻。若受八戒時。二婦人懷孕厭本習時。三乳養時。今此名故唯說法護同彼初一。後約心明離細犯中。以細況麤。謂內心尚不生微細染念。何況外相身行麤受。三非處者。謂口隱二道。況於者有二義。一謂於五護三非時女。正處尚不起染心。況於如是女非處從事。二謂於彼五護三非時女。正處尚不從事。乃至不起染心。況於如是女非處從事。此即以正處。況非處。亦是以輕況重。以正處犯者是等分煩惱。非處犯者多貪煩惱。非分理故。輕尚不犯。何況重犯。若不爾者。況字無從。又此非處。亦是約身。離麤犯故。不爾此應不離染心。上來三戒約身業說。三中初後境唯有情中。一通於清非情境。
第四離妄語中先總。復菩薩下別。別中二。先對治離。後乃至下果行離。此中何無因離者。以對治離中實語等離妄語之尋伺。是因離故。就對治離中。實語者依心說故。真語者不虗妄故。時語者隨時方便故。此有二義。一知時發言。如法師知時等。後當具顯。二為護正法。為救眾生。設言不實。事成利益。非妄語故。亦是時語。如涅槃二十一云。佛為諸梵志。將佛說無我而是斷滅故。佛告言。我說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彼聞獲益。然則佛性豈是彼於所計我邪。雖即非是。然非妄語。法華經三車誘喻。理亦同此。菩薩持戒。本欲安生。若護妄語。不護眾生。是凡小戒。非菩薩也。若由妄語。能脫物苦。設入惡道。歡喜願入。如是持戒。非二乘測。二果行離中。亦以細況麤。細中云不忍作覆藏語者。論云覆見忍見。大婆沙云覆相妄語名為覆見。覆心妄語名為覆忍。得本見前事。實生見想。誑言不見。此覆己所見。又實不見前事。妄生見想。誑言不見。於事雖實。於見有違。故名忍見。此忍已見故。知不知等准之。
第五不兩舌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中二。先對治離。後不作下果行離。前中二。先離離間心語。後未破下明離離間差別。前中二種。一由欲令眾生和順故。離離間心語。不將此語向彼說等。二由欲令眾生安樂故。離惱害心。不將此語向彼說等。復離離間差別中三。一離離間身。二離離間心。三離離間業。此亦即是果行離。初中二種。一先未離間者不令離間。二先已離間者不令增長。二中亦二種。一未離間者不欲樂其離間。二已離間者不喜其離間。不隨喜故。三中亦二種。一細。二麤。細者如實傳。麤者不如實傳。謂於兩處有實相毀語。尚不傳說。何況加減傳不實語。
第六離惡口有二種。先果行離。後常作下對治離。前中離十七語。先列。後如是下結離。前中分四。一初四語語體麤鄙。二次四語約對面。不對面。對面鄙惡庸賤。不對面亦爾。或對面庸賤。不對面庸賤等。三次三語語能違行。前二違他行。後一瞋惱違自行。最後六語能違情。於中前五。翻喜生瞋。復一違樂致苦。就前五中。未起瞋者能令生瞋。令聞時不愛憶時不樂。胸心閉塞故。聞時不愛故心火燒。憶時不樂故心熱惱。後一能令己有同意樂事自身失壞。令他生壞。他聞背已。失同友故自壞。彼失我故壞他。後結可知。後對治離中。作十種語。同前分四。初一潤澤對前果行中初四語。二次二對。前第二節四語。三次四對前第三節三語。可樂聞對前不可樂聞。聞者喜悅。對前聞者不悅。善入人心風雅典則對前瞋忿。四次三對前第四節。於中前二。翻嗔生喜。後一違苦致樂。或總通二第七不綺語中。先總顯往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二。先對治離。後是菩薩下果行離。前中八語分三。初二教化語。化令生信。二次三教授令起行。三後三教誡勸成德。初中發言再覆不縱猝暴故。言合時宜自他不損故。次教授中。無倒故。有義利故。授法令行故。後教誡中。准地持。此開為五句。初一是彼第二有罪者制故。二是彼第一無罪者聽故。三隨前制聽有缺減者。如法舉故。四數數犯者。折伏與念念即是此籌量故。五有實德者。稱讚令喜。即是此決定稱實讚故。後果行中。以輕況重。可知。上來語業四戒竟。
第八離貪欲中。初總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唯明對治離。上身業中具顯三離。次語業中具治果二離。今此意業。唯一治離者。有二義故。一文影略故。二此貪等是業道本。更無所依故。非果故。不可對之更立異因故。無因行以非果故。離此貪等。不名果離。以無因故。不可除之說為因離。文中三。一他財物者。是事簡非己物故。二他資用者。是物體簡資與用別故。資是衣食可以資身。用是所用。謂金銀等。三不生等者。是行差別。謂始欲名貪。次希得屬己名願。後往取名求。悉治離之故。皆云不也。
第九離瞋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三。一初六句治瞋心。二永捨下離瞋障。三常思下對治行益。初中一切眾生者。總明為對治六種眾生。一於怨讎多瞋故。起慈對治。二於惡眾生應危害之故。起利益對治。令脩善獲安。三於貪不足順緣者。起哀愍對治不與樂。四於苦眾生違緣逼者。起令脫得喜對治不拔苦。五著樂眾生。以出世法。調潤對治令捨。六於發大心眾生。起攝受對治故。二治離障中。永捨瞋恨怨害熱惱者。此對前慈等六種所治障說故。然惱是妄想。欲令他惱故。熱是妬忌。他勝己心熱故。准論經。此文應迴前後。一於未生怨者能生。已生者隨順增長。二未生親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增長。三於自身中善法。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滅。四於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長。五於他身中不愛事。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六愛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不念隨順。不起隨喜相順之念。於中一約怨生長是瞋力。二約親不生是恨力。三約自善不生是怨力。論經名垢。四約不善生長是害力。五約他不愛事等是熱力。論經名妄想。六約愛事不生等是惱力。論經名垢。此六望前能治。六種通相而說。非一一別屬。遠法師攝為三對。初二以己對他。明瞋恨怨之與親望己說故。次二唯就於己。釋其垢害。後二唯就於他。彰其妄妬初對中生怨為瞋。敗親名恨。未怨生怨已怨令增。此是瞋也。未親不生。已生不增。此是垢過也。不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增。是害過也。後對中苦他為妄。壞樂名妬。於他身有不愛事。未生令生已生令增。是妄想也。苦者。是他不愛等欲令他苦衰敗劣已。倒惑之甚。過中最重。偏名妄想。於他身中。所愛之事。未生不令生。已生不令增。是妬過也。三對治行益中。常思順行仁慈祐益者。謂一切時思念眾生。隨順行仁慈。與眾生福樂助益也。
第十離邪見中。總句不言性離者。影略准前故。菩薩下別顯中。依正見有七種。分三。初四見對梵行求眾生說。次二見對欲求眾生說。後一見對有求眾生說。就初四中。一菩薩住正道者。心住大乘故。此對治二我見。二不行占卜者。對治虗妄分別見。此治邪見。不信因果信占卜妄分別故。三不取惡戒者。治戒禁取見。謂受外道烏鷄等戒。非善防過。名惡戒。執取惡戒為淨。名惡見。四心見正直者。此治見取。謂外道執己邪見為正見。此即非正謂正故。次二見對欲求眾生者。一云無誑者。對治覆藏見。謂於追求時。藏過顯善。求利養故。二無誑者。對治詐現不實見。謂無實德詐現有故。後一見對有求眾生樂著三有不能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今此治彼非清淨見故。云起決定信。上來第二別顯離十不善業道。護持十善業道竟。
第三總結中二種護持。一數圓滿護持具持。十戒不缺減故。二時相續護持。常無間斷故。上來第一明離戒亦名攝律儀戒竟。
自下第二明攝善法戒中二。先別顯行相。後如是方便下總結勸脩前中四。一明知。二是故我當下明願。三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下明觀。四是故我今下明行。
初中文二。先明知者果處。於此句中。更開出一句依身生苦。後明知者因。菩薩自離無因他因。知眾生亦爾。謂墮惡由不善故。非無因也。由十不善墮惡故。非他因也。
二願中文三。一牒前起後。謂依眾生不能自離惡行者果起願心欲救故。云是故我當自住等。二何以下徵。徵意云欲救眾生。即須往拔。何以乃却自住善故。三若自下釋。釋意如文易知。
三觀中文二。先思十不善墮惡道。是所治障。復十善業道下明五重十善。是能治行。前所治十惡。具如別章。後能治五種中。一人天可知。二聲聞十善中文三。初總標。次心狹下別顯。後成下一句總結。初中云智慧脩者。實相觀相應。乃成上品故。謂總觀十惡及人天十善。具四諦理故。苦集離是滅。能治苦集是道。又迷真實義愚是善道苦集因。離彼愚是滅。能治彼愚是道。即真實義智也。善惡道雖殊。同是苦業諦。無差別也。次別中四句。初有二義。一性因。本性狹劣故。二習因。謂宿習狹劣故。狹劣謂但為自身修善根是微少故。若存五性。則一因差別。先性後習。若不存五性。則二因同一。先習後成性故。今經意不存五性。故唯說習。二怖等者。厭患生死故。三闕等者。捨眾生故。四從等者。從師學故。若依論主。分此句為二。謂從他為一句。聞下為一句。聞聲謂念我眾生等但有名。從聞此聲生解。證人無我。不能證法無我。後一句結名可知。三緣覺十善中三。初總標。次不從下別辨。三成獨一句結名。初中治淨乃成上品故。別中三。一不從等者。不假佛菩薩說法。唯自覺故。二大悲等者不樂說法利眾生。亦無巧說法習故。三悟解等者。觀深細緣生境行故。論名少者不依教故。深細者自覺故。後結名可知。四菩薩十善中文三。初總標。次心廣下別顯。後成菩薩下總結。初中治淨故。乃上品也。別中八句分四。一因集。二用。三明力。四地。前三句各一。後五句合一。前各一中。初云心廣等者。此有三義。一依一切善根起行故。二依一切眾生利益行故。三大乘心廣無量故。此三釋因集。謂自行他行行體也。二具足等者。謂見諸眾生習行苦因及受苦所起悲愍故。依彼眾生利益。是菩薩用也。三方便等者。謂四攝法是善行力。攝眾生故。復五合一中。初發生等者。初地是初阿僧滿處名淨深心地。發十大願故。二不捨等者。是第八地第二阿僧祇滿處。名不退轉地。得寂滅行已。不捨解脫。以不住大寂法界故。三希求等者。是第十地第三阿僧祇滿處。名受大位地。是故求證佛廣大智。受大位者。受灌頂位也。四淨治等者。菩薩地清淨斷二十二愚故。五波羅蜜清淨除諸蔽障。淨三輪故。此後兩句。論經。攝入第三希求句中。後一句總結可知。五佛十善中文三。初總標。次一切種下別顯。後一切佛法下總結。初總可知。別中二。初一切種等者。所有十不善業道及習氣皆滅。得一切智故。二乃至證十力無畏者。超諸功德直至說十力無畏。故云乃至。力無畏有二義。一降魔摧外力自在故。二捨二乘劣力不自在故。後一句結可知。上來第三明觀竟。
四明行中二。先牒前起後。顯自具行十善。後應令下明令他具足清淨。古德釋此文。有二義。一近望佛善以結求心故。論名無厭足。二上既通觀善有五重。今乃結已應行十善。唯求佛善。後如是方便下總結勸修可知。問向來五重十善與前律儀戒何別。
答前望止惡。今約作善。故分二位。問十善翻十惡。十惡既唯一。十善何得有五重。
答善惡相翻。亦應是一。但以十善通世出世四位。故有五種。十惡不爾。故不齊也。問十善既五重。所翻十惡亦應爾。
謂人天十善。翻惡道十惡。聲聞十善翻人天十惡。乃至如來十善翻菩薩十惡邪。答不爾。謂翻善之惡。違理損物。不善相麤。不通上位。故唯一也。反惡之善。順理益物。福隨於智。乃通上位。故有五種。是故五位所離惡同。故唯一種。所成善異。故有五重。此即止同作別故。此地是菩薩十善。尚異二乘。況同凡位。若約寄言。亦攝凡位。攝善法戒竟。
第三攝眾生戒。亦名利益眾生戒。亦名饒益有情戒。中文五。一顯智。謂善知眾生苦因果故。二是故菩薩下明願。謂依智起願。願為眾生自脩善故。三自位下明行。謂依願起行。如誓脩故。四佛子此菩薩下明集。謂依行攝生悲為益本故。五作是念下明集果。謂依悲成正攝生行故。
初中三。初總明苦因。二於中下別顯苦果。三佛子十不下總結。初中雖於一境上。復是一人心造罪。乃成上中下者。此由造時心異。成此差別。自餘別境別心成差別者。蓋不足論。今就細說。名時差別。問雜集等皆說畜下鬼。此何別邪。
答依正法念經。三惡趣各有邊正謂。大海下無間等八大是正。在鐵圍山等諸處者名邊。其鬼趣如波吒迦鬼鑊脚鬼鬼子母等名正。若在人間遊行者名邊。其畜生如熱沙龍苦等名正。若在人所畜養等名邊。然此三趣地獄邊正。望於鬼畜。一向苦故。更無異說。若邊鬼望正畜。則畜重鬼輕。斯經就此而說。若正鬼望邊畜。則鬼重畜輕。雜集等約此而說。各據一義不相違也。
二別顯中。論名三途報。為報果。後人中受殘報。名為習氣果。雜集論等名三途報為異熟果。人中受殘報為等流果。等流中開出感外報。為增上果。今用自論釋兩果。并取雜集等釋增上果。初報果者。正讎前因。名為報故。十相無異故。皆言同墮三道。不更釋也。後習果者。正報殘餘其猶習氣。十相有異故文各別顯。於中初煞內云短命等者。由本煞時命未盡令他相續受苦故得多病。由令他壽命不相續故得短命。亦本將被煞時怖畏。及死已皆無精光。感外器資具等之少光澤。二盜中。由本令他財少故。用不得故。貧窮及共財不自。若增上果。感田苗遭霜雹。損耗他財故。三邪婬中。由本令他妻不貞故。亦由令他妻不隨夫意故。外增由污穢他身。居塵坋處。四妄語中。由本於他作不實語。感被妄說有惡。又由誑感外增上。由口出覆藏之言。外感應須蓋覆之氣。五兩舌中。由本令他分張故。令他相惡故。外增上。由出不平之言故。六惡口中。由本口出他不喜聞語故。由欲與物競方出惡言故。外增上。由語麤惡。感鹹鹵磽确下惡田土。七綺語中。由本綺錯之言。惑他不令解。今感發言於他他不領受。又感不分明。亦由本不令他解。增上由變正成綺故。感外時候乖變。八貪欲中。由本常求欲事故。感不知足。又多求欲境故。無厭。外增上由本多貪。感菓實尠少。九瞋恚中。由本不忍他善惡故。又由惱害他故。外增上。由本惱害於他。令不安隱。所感菓實其味辛苦。十邪見中。由本愛樂邪眷屬故。又由愛樂不正理故。外增上果。所感菓實其味辛苦。或全無菓。邪因苦報故。無利勤苦。故。
三總結。云無量無邊眾大苦聚者。明差別果習氣果總別合觀故。
第二明願中二。先牒前起後。謂前智知已。欲依智發願故。云是故等。復我當下正顯願。前中二。先願離不善。後以十下願愛樂善。
第三明行中二。先明自修行。後亦勸下明依自行成攝生行。此依智願起也。
第四明集中。依增上悲。念眾生故。生十種心。文中二。先總標起。後由生利益下別顯。此十心復為八種眾生。初利益心者。論經中是第一心。謂於外道眾生欲令現信佛法故。二安樂心者。於苦眾生。欲令樂具不盡故。三慈心者。於怨增眾生。不欲加報故。四悲心者。於貧窮眾生。欲令遠離彼苦故。五憐愍心者。於樂眾生。欲令不放逸故。六攝受心者。是論經中第一安隱心。謂於惡行眾生。欲生住善行故。攝受安隱。語異意同。理無違故。七守護心者。於同行眾生。欲令不退轉故。八自己心者。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是諸眾生即是我身故。九師心十大師心者。觀彼眾生乖大乘道者。敬之如師。集進趣集具功德者。重之如大師。
第五明集果中二。先別明攝生。後佛子菩薩如是下總結。前中救攝亦有十類眾生。文相有二。先舉所化。後明能化。前集中為分釋十。以寄前十種眾生。以釋差別。今此十類。一一生所皆有。如前十心救拔。論分為四。初一明他顛倒眾生違理乖境故。二又作下五段。明化欲救眾生求外五欲故。三又作下兩段。明化有求眾生求三有中果故。四又作下兩段。明化梵行求眾生妄求出道故。今依論判攝十為四段定。
就初中二。先舉所化。後我應下明化益。前中三。初至邪見是總。次惡慧下別。後惡道下結。初總云邪見者。顛倒推求非淨謂淨故。別中惡慧者。論經名惡道。按梵本中。意云未那。慧云未底。聲勢相近。字形相似。故致謬爾。今依慧為正。此即妄推有我淨也。惡欲者。妄謂無常無樂。法以為常樂故。後結云惡道等者。皆非正路故。稠林者。謂煩惱使多而難分故。後明化益中二。先云令住正見者。通顯治前邪見邪四倒。後云行真實道者。治前行惡道稠林。
第二明化欲求眾生五中。初明化受不共財眾生。有二種。一於現五欲受用生過。此約受果時。二於未得五欲時追求起過。此約因時。前中三。一受不共財者。謂己得之物不與他共。於費用時。起瞋過。二受無厭足財者。求時無厭生貪過。三受貯積財者。貯而不用。順生三毒。增於癡過。就初中二。先明過。後我當下明治。前中二。先明闘諍於言中。後瞋恨下明對怨於心中。亦可分別。彼我一句亦是心中也。能治中為治瞋故。令住慈也。
二明化受無厭足財眾生中二。先所化。後我當下明能作前中二。先貪取等者。明貪於心中。後唯求下辨於身口中計秤妄語等方便侵奪。後能化中。住清淨等者。令彼眾生隨順對治淨三業正命活故。
三明化受貯積財眾生中。先所化有二。初明因貯生三毒。後種種下明結過屬癡。論云因體過等。釋經因字謂貯種與貪為因故。下別釋。彼染著故者。解貪也。散用起瞋者。釋瞋也。彼寶翫等。釋癡也。數為下釋結成癡過。謂不見火燒。不求對治。後能治中清涼處是涅槃治前大火。上來三門。是化起煩惱眾生。下二門。化造業眾生。謂追求生過。於中二。初明追求現報造諸惡業。後明追求後報造有漏善業。
四明化追求現報習諸惡行眾生中。先所化有四句。一為愚癡等者。是無明覆心過。謂由無明迷不見現報是苦。妄生樂想。求此妄樂。造重罪業。又不知此罪當受大苦。二入翳下是增惡遠善過。謂由此迷異熟愚故。造三惡道業。論中是愚癡因等者。下釋此第二過文。謂依癡起貪瞋等使滿足名癡。為使之因。言善行障。即是遠善。令離無流智順處故。不善行是造惡業。三失智慧下明受至大對過。此即受苦報過失。論釋云受此業因。納果名受。到果名至。所受苦多有對礙。故名對。對極名大。又大對有二種。一受彼苦身。二至彼苦處。四行曠野下明多作罪因過。此即增邪見過失。論釋云由多作罪因。於臨終時。見惡報相。心生悔。雖見其罪相。不能集彼正見對治。後能化中三。一化令得無礙淨眼。二由得淨眼。見法如實相。三由見法如實故。不隨他教。以見一切法唯自心故。
五明化追求後報習行善行眾生。謂由迷真實義愚。造福不動業。求當來人天報故。先明所化中九句分三。初在於等者。是險道自體。謂善根既少令人天報危。易可顛墜。名為險道故。次將墜等者。是險道障礙。於中有七句。一求出。而隨順世間。墮三惡趣故。如世險道臨危故。二入惡等者。入苦果網中。妄生樂想故。如世險道有藤葛縱橫干蘭難度。謂於五欲境。妄謂為實。句留難出故。三為愚癡等者。黑闇稠林所覆。因彼癡使所覆故。為說苦因而不覺。如世險道有稠林遮障道路。生死中癡闇所覆。不見苦因故。四隨逐等者。隨逐虗妄道行顛倒行故。如世險道多有惡獸等徑欲進反迴。生死中邪法滿世。欲進乃迴故。五譬如等者。盲冥得果貪著愛欲所盲故。如世人在險道復無眼錯行謂正。凡夫無慧目。著人天樂。癡愛覆心故。六非出等者。是希涅槃乃趣異處。謂梵天等梵世間等以為出世正見。如人在險難處迷道誤入餘道。此生死中欲求涅槃。誤求梵天正報梵世依報。言等者。等上三禪四無色等。彼並謂為涅槃故。七入魔等者。怨賊行魔境著諸欲。劫功德盡。令不集故。如人在險難處恐賊侵擾難得出離。生死中亦爾。五欲惡魔干擾。五妙欲是魔境。貪等是魔心。貪著名隨順。已有功德劫令盡。未有功德不令集。名惡賊。上來初一次七八句。古人將配四諦。亦有少理。在論無斷。不煩強立。後一句云遠離佛意者。明險道失。論經有三句。此中唯有一句。明作善智識地。謂失出世善法。若起順佛心。名為佛意。違背名離。上來三段九句總明所化了。後能化中二。先拔出等。治前險道自體。後令住等。治前障礙及失。上二門明造業差別竟。上來五段。總明第二大段化欲求眾生竟。
第三大段明化有求眾生中。有兩段。一道差別。謂五趣流轉過。二界差別。三界繫閇過。
前中二。先明所化。後我當下明能化。前中初句總顯。後入欲下別辨。總中沒在大河過。謂五趣漂溺煩惱瀑流。如大河水。求有沒中。是其過。別辨中十三句。論攝為三。初煩惱是五趣河體。二處多損害名起難。三離出世道名失。又初名惑體。二明障道。三失善友。初中五。一入欲流等者。顯貪深且多。以是大河具四流故。二生死等者。往反旋環隨流不斷。煩惱常行故。三愛河等者。愛水所沒故。愛比餘惑。流轉力勝。故偏得名。四滿馳等者。漂急故。如渡流水。水緩則易出。急則難過。煩惱緩聖道可生。若無間起惑。聖道難發。不暇觀察。無對治故。五為欲覺等者顯廣。渡如河水。若狹雖急猶可渡。此既多起惡覺故難渡。亦如河無毒蟲則易渡。此有惡覺蟲害故難出。
次身見等者。自下明第二起難。有四種。此即第一。謂執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動離故。二將其等者。先捨欲已還復轉入欲念中故。三於所等者。於受用時求欲等樂著故。上二是愛。一於種子不滅還來。二約現行染著故泥溺。四住我等於用事時我等最勝。三種我慢自高輕彼。最後一種是慢。如人在河水有四事難出。一彼執住。二被迴流。三為泥溺。四滯枯洲不到彼岸。謂愛令心下喻河深流不證涅槃山也。慢令心舉喻陸地燋枯法水不霑也。論舉我等。等取三種。如下三地中一我慢。二大慢。三憍慢。初是於下自高。二於等自大。三於上不恭。後安六處等者。
自下第三明失也。於中三。一無出意失。二無救失。三異處去失。此即初也。謂善道中無出離心故。二無善救等者。處惡道中無人濟拔。三無能等者。生諸難處不值佛世。
後明能化中二。先於彼等者。明起化心。後以諸等明成化行。行中四。一令無等者。離苦果故。二離染著。離苦因故。三寂靜者。令得涅槃故。四住於等者。令得菩提故。
後明界差別中。先所化內三。初總。謂處三界。如在牢獄難出。次別中五種過隨逐。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者縛。五障礙。此示五難。一多諸等者。無病難。多諸病苦妄想愁惱故。二常懷等者。資生難。於愛不愛事中。憎愛所縛故。三自生等者親難。親愛壞憂悲增長故。四貪欲等者戒難。雖生色無色中。蹔離犯戒。不免戒行相違。愛欲使縛故。五無明等者見難。得世間智彼相違。無明使覆蔽故。後能化中令彼永離等者。有二種。一治前難出。二治前繫閉。上來兩段。明化有求眾生竟。
第四大段。明化梵行求眾生中。文有兩段。一化邪梵行求。令捨邪歸正。二化正梵行求。令捨小入大。
就前段中二。先明所化。於中七句分三。初一句總。次五句別。後一句結。初總云執著於我者。是取我相過。此是餘見根本故偏舉。通俱生分別也。次別中五句。一於諸等者。彼諸眾生欲趣涅槃城。以有我故。於五陰舍不能動發。二依六處等者。依持我想。欲起涅槃。虗妄我見。住六入聚落。三起四倒等者。欲行正道。以顛倒故。行彼耶道。四為四大等者。受三八等苦。厭之欲離不得。恒隨身。五五蘊等者。陰怨隨逐不相放捨。後一總結。云受無量苦者。常為種種諸苦隨逐。此亦是外苦也。後能化中二。初令住等者。令住道諦。治前執我相。後所謂下令證滅諦。治前別中五句過及結句中過。
後明化正梵行求同法小乘過二。先明所化內三。一其心等者。是不樂大因過。謂於多眾生應作利益。而乃懈怠不能廣度。二不行等者。是依小乘心願過。願小乘故。上二是求心過。三雖欲下是脩行過。謂不定聚眾生。實有大乘出離之法。而反樂脩小乘行法故。是其過。後明能化中二。初云令住等者。治前小乘心願過。謂令住微妙無上佛法廣大心故。後云廣大等者。治前脩行。謂依持戒行故。得此戒力。能作善法。善巧起諸善行故。依持戒行著者。謂依前持律儀戒攝善戒起。此攝生戒力。論名依持戒行。得此戒力。是故能作善法。善巧起攝生善行故。云廣生大慈悲心。梵本中云。菩薩如是成就戒力善能增長慈悲之心。上來兩段。明化梵行求眾生竟。上來十段。攝為四段。總明集果竟。上來智願行集集果等。總明第三攝眾生戒竟。上來第二別明三種戒竟。
自下佛子菩薩下。總結可知。上來三戒明地體了。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名同前地。初調柔果中三。一調柔相。二佛子此菩薩下明別地行相。三佛子是名下結名。
初中三法喻合也。法中三。初見諸佛為練行緣。二於諸佛下明能練行。三是菩薩下明所練淨。能練行中二。先供佛。後於諸佛下受法。以戒地受十善法。論云有者同者。調柔等三同前地故。無者應知者。應知者。應知無發趣果。此中勝事者。調柔中勝過前地故。三所練淨中。謂於多劫。離慳嫉破戒垢心。成就施戒淨等諸勝事故。此地二戒俱性成淨。前地戒未性淨。令施亦未淨。若爾何故前名施增上。彼望前為上。今至此轉勝。然諸地行有四義。一就別顯異。初地唯檀。乃至第十唯智增上。二辨勝過劣。初地檀勝。二地菩薩勝。三地三度勝。乃至十地十度勝。皆是以後兼前故。後勝前。前不兼後故。前劣於後。三約實行修行。一一地中皆具十度。四約證理行。唯平等平等非一非多。下諸地准之。喻及合中並可知。二別地相中離口四過故。兼愛語也。攝報果中金輪過前。前百此千者。瑜伽云當知威力過前十倍。餘如前地及論可知。
第三大段重頌分中。有十五頌分六。初一頌。頌前十種直心。二有二頌。頌律儀戒。三有二頌半。頌攝善法戒。四有四頌半。頌攝眾生戒。五有四頌。頌調柔苦果。六有一頌。結歎所說。第二地竟。
第三地中二。先略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二門。一辨名。二來意。
初中。成唯識第九云。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名發光地。釋曰。勝定即等持等至。大法是教總持是聞持。念慧為體。妙慧光是聞思脩。謂由總持。治忘失障。能發緣法聞思二慧。及發依定緣法脩慧。此地能發如是妙光。從果名也。金光明云。無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為作本故。名明地。攝大乘云。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發光地。世親釋云。由此地中與三摩地三摩鉢底。常不相離。無退轉故。於大乘法。能依光明。名發光地。無性釋云。靜慮名等持。無色名等至。或等持者心一境性。等至者正受現前。大法光明所依止者。於大乘法。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依因故。名發光地。解深密及瑜伽意同攝論。顯揚云證得靜慮三摩地蘊大智光之所依止。十住毗婆沙云。展轉多學為眾說法。能作照明。故名明地。智度論名為光地。仁王經名明慧地。十地論如前釋。
二來意者。有三。一前戒次定義次第故。二前位能持微細戒。然未圓滿世間等持等至。及未圓滿聞法總持。為得此故。故說此地令勸脩學。如深密說。三謂初三地寄世間施戒脩。前已辨施戒。今此顯脩故來也。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第二正釋文中三分。一讚請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說分。三爾時金剛藏欲重下重頌分。
初中六頌分二。先三頌慶聞前地。後三頌請說後地。前中三。初半頌總標前聞。次一頌半三業供養。後一頌顯說意。後請聞後地中二。先兩頌諸菩薩請。後一頌解脫請。前中初一總請三地行。後一別請十度行。後解脫請中。讚剛藏說地義。如師子吼。得無畏故。下句云柔和等者。謂此地菩薩得等持等至故。
就第二正說中二。先依論主科前四分。後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下明位果。前中四者。一起厭行分。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下明厭行分。三此菩薩得聞法已下明厭分。四佛子此菩薩心隨下明厭果分。此地脩禪。厭伏煩惱。名為厭地。初入地心脩起彼厭名為厭行。趣地加行起彼厭行名起厭行分。所起地初名厭行分。正住地中脩八禪等。名厭分。地滿足故。名厭果分。又四分如次。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也。
就初分中三。一結前起後。二何等下正明十心。三菩薩以是下結行入地。就十心中。一清淨者。依前淨戒起。此趣禪淨深心冠下九句。二安住者。堅住自大乘不捨故。三厭捨者。志求勝法起善方便能厭當欲故。二地滿已趣向三地名求勝法。四離貪者。依現在欲不貪故。上二據當貪未起但可厭。現貪交捨。名為離貪欲障禪。是故厭離。五不退者。依不捨自乘進行故。六堅固者。依自地煩惱不能破壞故。自地者。此第三地也。遠法師云。是前二地。辨法師云。是四禪四空。並難依也。七明盛者。依等至自在故。謂定根本是通所依。明盛即是自在異名故。八勇猛者。依禪定自在有力。雖生下地。而不退失故。謂雖脩得上定。不隨禪生。雖生散地。不退定心。此明脩定淳熟有力自在故云勇猛。九廣者。依欲界生煩惱不能染汙故。謂智力既廣。尚用煩惱。為佛事故。十大者。依利益眾生不斷諸有故。謂大悲不捨利生。常處有故。三結可知。
第二厭行分中三。初明厭離有為。名護煩惱行。二見如是下捨狹劣心。名護小乘行。三菩薩如是厭離下明脩方便攝行。初中二十句。明觀一切行無常無救。前十句。觀無常。知法體性。後十句。觀無救。就人顯過前中二。先總標所觀說。後所謂下別釋。
前中云如實相者。謂稱有為法自體觀無常故。論云命行不住故者。謂色心相續。一期分位。剎那生滅故。此即總相無常觀。
後別釋中。八句分二。先六句。明有為無常法自體。後兩句明彼法上無常之義。前中前四句。約正報。後二句約依報。前中一無常者。依不護諸惡力橫夭壽。等謂以不避履險喰毒之力。致損命故。此句冠下諸句。謂苦無常不淨無常等。二苦者依身轉時力生三種苦故。謂身命將轉時。其報體念念生滅故。雖樂住而不自在。故生行苦。此時與所愛內外別離故生壞苦。正轉報時受力風解形故生苦苦。三不淨者。依飲食好惡力令形色增損。又飲食轉變成不淨故。四不安隱者。依輪迴六趣無蹔停故。謂不停是不安。不安即無常故。五敗壞者。依前世間成力滅壞故。謂依成力。得有壞故。六不久住者。依資財無定力能住一主處故。後明無常義中二句。初句云剎那生滅者。少時無常故。謂生與滅俱少時。不常住故。後句云非從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故。謂三世因果無常。皆無自性。不成實。無常。如過去因生現果時。推無能所生故。現在因生當果時。推無去向後。現在法正現前時。推無住者故。是以三世法流轉。即無流轉轉。以無無常為無常體。維摩云。一切法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故也。
二明無救中二。先總。後無救下別。前中云又觀此法者。牒前所觀無常行法。今此重觀。故云又觀。後別中分四。初四句約起說無救。次二句約於外受求事中說無救。次三句約老少病中說無救。後一句通顯前九皆無實不可救。就初四中。一無依者。少壯時死未至。望後死至。無告詐依託相救令免故。二與憂者。無常既至。無能救者。多無憂苦故。謂慮恐死名憂。憂是心法。共心相應。名與憂苦。相續名多。三與悲者。中間同悲故。與義如前。謂生蘊轉壞死相現前。名中間。憂增名悲。悲與心同故。四苦惱同住者。同苦惱事中憂悲隨逐。其力虗弱。轉增熱惱故。謂正死時同苦事中增熱惱也。次二句明於外受求事中無救。初句云愛增所繫者。追求資生時。欲所愛事。不欲不愛事。如是妄想愛增常護。後句云憂戚轉多者。受用時中樂少苦多故。謂求得已守護多彼侵害。乃至失命損惱。多於貧窮時苦。後三句約老等。明無救。初云死有停積者。身老時。望少壯。盛色不可復集故。謂老無常。無救令免。二云貪恚等者。於少壯時具三種受。貪等常燒故。謂樂受生貪。苦憂二受生瞋。三受俱生癡。常受三受故。常起三毒火。常燒自善根。不息。是常義也。三云眾患等者。於年衰時。無量病苦增長故。謂病雖通老少。然老時增多。故就老說。此病苦至。無救令免。四末後一句。云如幻不實者。通顯前九皆無實體不可救故。謂如幻人雖示。老少病相及受求外事等。皆無真實。無可救故。
第二明護小乘行中三十句。前十句明護小心。後菩薩如是見下二十句。明護狹心。前中二。初總。後見佛下別。總中云見如是等者。牒前起後。謂於一切有為行。生厭離已。趣向佛智慧。厭心過前。故云倍增。別中十句分二。前五句明依佛智攝功德大。後五句依佛智清淨大。前中一見佛等者。神力攝功德大故。二無等者。無比攝功德大。無有敵對故。三無量者。大義攝功德大。廣能利益無量眾生故。四難得者。無譏嫌攝功德大。希有難得故。五無雜者。不同攝功德大。諸外道不雜故。後五清淨大中。一無惱者。離煩惱使苦。得涅槃故。離煩惱使者。離煩惱習。無明不雜故。二無憂者。論經云。無苦。謂苦根本盡。憂悲隨盡故。苦憂在身心異。逼迫義同。隨一盡時。餘即隨盡。皆通無違。三至無畏城者。得涅槃果故。四不復退還者。菩薩至涅槃城。不復退還。五能救無量苦難眾生者。至彼城不退故。而能利益眾生。得世間出世間涅槃勝事。得人天善化。名得世間。三乘法化名得出世涅槃勝事。又福德名世間。智慧名出世。此二同是涅槃勝事。以見此益。菩薩求之也。
後獲狹心中。初十句起悲。後十句救度。亦可前十悲心。後十慈心。前中二。先牒前起後。舉數總標。謂見佛智勝益見有為多過故。於眾生哀愍。後何等下正顯。於中初句是別中之總。餘是別中之別。言孤獨無依者。論云無救。救即是依。眼目異爾。世間無父曰孤。無子曰獨。今此則一切眾生皆佛之子。遠佛慈父曰孤。無善心子曰獨。由此孤獨苦無依救故可愍。此句遍在下諸句下。別中九句。初二依欲求眾生。次三依有求眾生。後四依邪梵行求眾生。初二中一云貧窮等者。求財無厭。常懷不足。名貧窮困乏。二云三毒等者。於他資財。求無止息。名三毒火然。謂初求生貪。散用生瞋。貯積生癡。三毒燒心名火然。次三有求中。一諸有等者。繫在苦果未免故。二煩惱等者。苦因未斷故。三不善等者。無善觀為對治故。後四邪梵求中前三小乘。後一外道。初一無善等者。不求大菩提因。唯樂小善故。二失諸等者。不求大果。妄取小果。恃為究竟。增上慢故。三隨生等者。不求大涅槃界。雖入無餘依涅槃界。乃是三昧住寂。猶有三餘。無明住地惑。無漏業變易生死。由隨此轉。名隨生死流。後一求外道過。妄行邪法。怖真涅槃。後十句明救度中二。先牒前起後。總明度心。後作是念下別明度心。前中謂見眾生多苦。起精進行故。別中初一是別中總。總明救度心。後九是別。分三。初三除三障。顯度處。次五授三學。明度行。後一令苦滅。是度果。就初三中。一脫彼業結。二淨彼惑染。三度彼苦報。次五中初二授三學。後三授法利益。前中一云應著等者。勸之置持戒處故。二云安住者。勸住定慧處。令安住故。定慧合此一句內者。以前地戒成就分戒別辨。後地明慧位未至故。慧從定說。故合云爾。論云三昧地故定慧合說。後三句中初二。約戒。後一約定。前中初云歡喜者。謂受戒者。令除戒疑。信重戒德。歡喜樂受故。二云知見者。謂彼受戒已。示以持犯。令知見所應不應故。後一云調伏者。約定說。謂定如行。伏於沈掉。引得身心安和位故。後一云涅槃者。度彼令得苦滅果故。
第三脩方便攝行中二。先述意。後釋。
前中菩薩因前三種觀故。便知生死多過難處眾生離佛智。有大利益。眾生未得。復念眾生墮在惑業苦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樂。即知不離無障礙智。無礙智者。是如來智。智由何生。即知不離八地已上如實覺起。覺由何生。即知不離四地已上無行無生行慧。慧由何得。即知不離三地禪。由何得。不離聞法。是故菩薩先求正法。既聞法已。靜處思惟。思已起脩。入禪無色。依此禪定。觀法無生。起出世慧。依無生慧。起如實覺。依彼實覺。得無礙智。既得智已。便能拔去出生死。得涅槃樂。
後釋文中方便有五。一起觀方便。牒上三心起後觀求。二欲依如來下明標趣方便。謂標佛慧。顯行所起三作是思惟下明觀求方便。得觀察推求度眾生法。四便作是念下明正知方便。謂佛智能救眾生。乃至知禪。由聞慧得。五菩薩如是觀察下明攝脩方便。謂脩間法行。攝取正法。
初中三。初牒上護煩惱行故。云如是等。二牒上護狹心行故。云愍念眾生。三牒上護小心故。云知一切智等。論主依此三心。能起後行。故說此三。為三種因。初一是離妄想因。善厭離一切有為行故。二不捨一切世間因。愍念一切眾生故。三發精進因。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故。於中知利益勝者能脩行彼道故。愍念者。善化眾生故。
二標趣中。欲依佛慧救度眾生者。此三地中方便攝持。以知不離無障礙智。能度眾生故。欲依自當成佛智救度眾生。非但依他佛智也。
三觀求中集上厭離愍念知益三心為因。起此觀故。菩薩思惟眾生墮惑苦中者。論經中及說業。今此略故。問前救度十心中。欲於惑業苦中救度。今思眾生墮之。以何方便。而求度行。向前已知三學為救度行。何故今云以何拔邪。答前雖知彼戒等度法。然未知用何智慧能授此法。問若爾。前護小心中。已知如來智慧有大勢力。能救眾生。何故今云以何拔濟。答前雖見佛智能救。然佛果在當。未可現用。而謂佛智之外更有餘法能救濟不。故云以何方便。此中簡小涅槃同彼化城。非是究竟樂。故云令住等。
四正知方便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不離下正顯。顯中五法四對。論攝為三。言五者。一住無障礙解脫智。二一切法如實覺。三無行無生行慧光。四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五善巧多聞。言四對者。一從多聞起禪。二依禪起無生慧。三依無生慧起如實覺。四依實覺起無行無生行慧。論攝為三。初無障礙智說為證盡。末後聞慧說為第三。彼起依止行中間。從聞起禪。乃至實覺起無障礙智。攝為第二起上上盡。謂佛無礙智證中窮極名畢竟盡故。起上上證。畢竟盡者。聞起禪定。乃至實覺起無礙智。名之為起。起中漸增名為上上。終窮佛慧名為證盡故。彼起依上行者。聞慧為彼起行所依止故。言不離等者。謂救濟眾生。令住大涅槃。要得佛無礙智。方證其智等。名云何得。佛智出垢染名無障礙。德用自在稱為解脫。此智要依八地已上。一切法如實覺起。謂此地菩薩於佛所說一切法中。得稱實教理。覺了現前故。一切法有二種。一於三地聞一切法中。得如實覺。謂八地中十無生忍及深行等。二於七勸一切法中。得如實覺。謂八地中無量身等及淨佛土十自在也。如實覺有二種。一稱實性而覺了故。二稱佛所說覺了故。言無行等者。亦有二種。一染淨諸法集起名行。四地已上證空平等。見染淨行不生不滅。以無染行可斷滅故。名無行。若具應言無滅行。略不言故。以無淨行可脩起故。名無生行慧。實覺依此故。名不離。一云謂八地無生慧。是無功用行慧。慧任運應用名光。言禪善巧等者。謂三地菩薩脩厭行時。即於中。脩起善巧決定觀察智故。禪善巧者。得勝進禪故。決定者。於他四地。決定向故。觀察智者。是自在智慧。非從此後所生智故善巧。多聞謂於所聞法得即心自性。不由他悟之聞慧故。
五攝脩方便中二。初牒前起後。後日夜下正顯。
前中謂先為救度發大精進。今觀知已倍。於正法勤求脩習。修習即是此求法行。
後正顯中二。先明求法行。後菩薩如是下顯重法心成。前中十句。初云日夜等者。常勤求法。無怠慢故。二喜法者。不為妬勝喜他求故。三樂法者。自愛翫而問。非所伏他問故。四依法者。依大乘教。自求取正見。不忘失故。五隨法者。依讀誦隨文。不失次第故。六解法者。依為他說令解故。七順法者。依靜處思義。隨順觀順觀察故。八赴法者。依脩行定赴究竟故。九住法者。依出世間智住故。十行法者。依諸佛解脫法。隨順彼行故。此中求正法行。當求聞法。此初二句顯道勤行故。喜法已下顯正脩行故。餘如論釋。後明重法心成中二。先明能求法因。後如其所聞下顯所求行因。前中為重法。捨內外所有。略舉十事。於中。初二明捨外。後八明捨內。前中初一牒前起後。云由求法慇懃故無所惜。二不見下明世財易得法寶難遭。後八中。初一總句。結前捨外。顯後捨內故。云為求佛法能捨內外財。二無有恭敬及隔句云承事。明捨身行所作。三無有憍下明捨高大意故。四無有懃下明捨所應護者。謂眾生皆自護身。不欲受苦。今能受苦是捨其護也。五若聞一句下明重法心成。於聞少法。喜受相應。勝財多勝妙財所生喜受故。六若聞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人中最勝王位樂受故。七若得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天中最勝王位樂受故。八若有人下明求法能入滿三千界火及地獄中火受苦惱。是捨身命故。梵本中。六七兩事合為一事。八中文復少異故。彼云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獲得釋梵轉輪王位。多千劫住亦不能及。若有人來作如是言。我有正等覺句淨治菩薩行句。汝能投身大火坑者。當為汝說。復作是念。我為一句法故。設有火坑等三千界。尚從梵天而自投下。況彼小坑而不能入。設住一切地獄受苦。猶應求法。何況暫受人間小苦。梵漢有此不同。可知。此上聞偈句是聞教淨聞菩薩行是聞義。後明所求行因者。明依寂靜處思惟正觀故。
第三大段厭分中三。初牒前起後。二佛子是菩薩下正明厭體。三但隨順下明入禪等意。
初中謂聞說法意。次思所聞及念脩行。以不但口說。亦得淨故。梵本云非但口業能得清淨。此顯他因也。
二顯體中二。先據所住地。後即離下正顯。顯中二。初明四禪。後超一切下顯四空處中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義中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名中。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大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此依主釋也。亦可從果為名。又婆沙八十云。以何義故名為靜慮。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
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問若爾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
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樑有名無用。故非靜慮。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不能斷結。謂無色定雖能斷結。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依大乘宗。意同正理。初復次釋。瑜伽三十三云。於一所緣繫念寂靜。而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別名者。瑜伽云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乃至第四。小宗正理。亦同此說。
二體性者。小乘宗中大婆沙第八十云。四種靜慮各以自地善染無覆無記五蘊為性。又彼一百四十一云。四靜慮體有二種。一脩得。二生得。脩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并助伴。即五蘊為性。生得者。隨地所繫餘五蘊為性。今大乘宗。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無記五蘊為性。善用有漏無漏五蘊為性。上來略顯二門竟。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二釋文者。前四禪中。支類多少雖有異同。然皆勒為四義分別。一離障。二對治。三利益。四彼二所依。
初禪中。初云離欲等者。一離障也。謂離五欲故名離欲。斷十惡故名為離惡。除五蓋故名離不善法。如毗曇中說。若依成實。斷貪欲心名離欲。以離欲故亦捨殺等。名離惡不善法。智度云離五欲故名離欲。除五蓋故名離惡不善。又諸欲發惡行。隨極惡處名欲惡。違生善品故。或總謂欲界諸不善俱捨離故。雜集第八云。能斷欲界欲恚害等。二有覺有觀者。是脩對治。論云譬如振鈴。麤聲喻覺。細聲喻觀。新譯經論。名為尋伺。皆是惡慧為性。然麤細異。尋求伺察欲界過患能除滅故。瑜伽十一云。以不淨治欲。以慈治恚。以悲治害故。脩三行。治三患。入初定也。三離生喜樂者。是利益故。雜集第八云。由尋伺支。治可治已。離生喜樂。謂離彼所治生喜樂故。悅心名喜。悅身名樂。四住初禪者。是彼二所依。謂定心是能對治及利益所依止故。何不說與所離為依者。彼是所斷非是支故。雜集第一云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心與境合如一體故。名心一境性。
二禪中初云滅覺觀者。是所離障。謂覺麤動發生三識擾亂。二禪如靜水波動。則無所見故。二內淨等者。是能對治。顯揚十九云。內等淨。以捨念正知三法為性。即是彼三禪中支也。瑜伽六十三亦同此說。一心無覺觀者。舍利弗毗曇云。欲界地中心行六處。六識身取六塵故。初禪地中心行四處。以四識身取四境故。初禪已上。無鼻舌識故。二禪已上心行一處。唯意識身緣法塵故。又相續不斷。亦名心一等。三定生喜樂者。是修行利益支。前初禪中。創背離欲惡。慶離生喜。此第二禪中。法從內生慶得生喜樂。喜樂同前。四住二禪者。是二所依止定。
第三禪中離喜者。是離障。謂二禪喜。以分別想生動故多過。三禪轉寂。故須除遣。如貧得寶則生喜。若失則深憂莫。若憂喜俱絕。方為快樂。二住捨有念正知者。是能對治支。謂捨是行捨。捨彼喜過。有念者。念前喜過守心一境故。正知者。分別喜過。明見其失。又此三深細寂靜。下地喜踊躍浮動。動靜相違故。是所治。顯揚云住捨者。於已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無動安住。念盲。於喜不行中。不忘明記故。正知者。或時失念喜行。於此正知。而住三身。受樂者。是利益支。謂喜在意地。樂在五識故。云身受。又樂受有二種。一下品適悅在心。亦上品適遍身心。就所遍處。從末為名故。云身受。言諸聖所說能捨者。顯樂深勝。唯諸聖能說為過。堪能捨離。非凡所能。四有念樂受住三禪者。是彼二所依止定。謂常念自地。樂受利益。住此禪也。
第四禪中。初斷樂先除苦憂喜滅者。是所離障。謂三禪勝樂雖是樂利益。與第四禪。極相妨害。如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故須除遣。若爾應俱除樂。何須更置先除苦言。釋曰。理實苦根二禪已離。此中更標者。為顯此位。五受中唯有捨受。是不動故。喻伽十一云。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樂根。又云問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
答彼品麤重猶未斷故。問何緣生苦。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
答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已斷故。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位差別應無所由。二俱有喜及樂故。釋曰。以初二定俱有喜樂。若齊離苦。則二受不殊故。初不斷苦之麤重。然無現行故。有樂支。又小宗此但是輕安非受故。又初禪喜劣。猶為苦根麤重所隨故。不名滅苦。二禪喜勝滅苦麤重名滅苦根。二不苦不樂者。是利益支。餘禪中皆先明治。今此先明利益者。以我前斷苦斷樂。對之則明不苦不樂。彰益義便故。理實在後。問此只遣樂。何不但言不樂。而云不苦不樂。
答為明捨受不同苦樂故。問前離障。云喜憂滅。何不亦言不憂不喜。
答有二義。一非此正滅。亦非苦樂相對故。不類苦。二若攝五受為三受。憂喜攝入苦樂中故。以苦樂寬故。是故捨受對彼。但名不苦不樂。三捨念清淨者。是對治支。前三禪中。為樂所覆故。捨念不淨。今此離彼下地樂受故。云清淨也。捨念與樂受相違故。成對治。四住第四禪者。是彼二所依止定也。
後明四空中二。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釋名中二。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何故此四說名無色。答此四地中超過一切有色法故。違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於彼。無容生故。說名無色。此無他受稱。言別者。婆沙八十中有四復次釋故。彼云初空定者。但由加行名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無思惟墻上樹上岸上舍等上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遠離地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解脫色故。地名空無邊處。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舉兩手。捫摸虗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牀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虗空想。此想即是定之等流。是故名為空無邊處。具說如彼。俱舍意同初釋。正理及顯宗同婆沙初三。復次第二識無邊處者。大婆沙云。但由加行。名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故說此名識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想現前。謂於識想歡悅而住。是故名為識無邊處。廣說如彼。俱舍意同初釋。正理顯宗同婆沙。第三無所有處者。大婆沙云。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恒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順正理云。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無邊行相麤勤為令厭捨。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無邊行相。心於所餘。捨諸所有。寂然住故。顯宗同此。第四非想非非想處者。大婆沙云。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起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獨寂靜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俱舍正理及顯宗等意並同此。順正理云。此四無色。皆言處者。以是諸有生長處故。謂此四處為有生長種種業煩惱故。為明妄計彼是涅槃故。佛說為生長有處。依大乘宗。瑜伽三十三云。復次以於虗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相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除遣如是有色有計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虗空勝解。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虗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虗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虗空無邊處相。即於彼識次起無邊入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識處。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復次從無所有。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相起麤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起想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識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若廣說如顯揚第三。
第二出體者。依小宗。順正理七十七云。四無色體總相亦善時攝心一境性以為自性。然助伴中。此除色蘊無色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是故四蘊以為自性。依婆沙八十四說。有其二種。謂定及生。定謂無色定。生者有說無色界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此言說彼四蘊異熟。以為自性。婆沙一百四十一。大意同此。依大乘宗。盡相出體。同薩婆多。而顯別者。亦有色蘊定境果色通無色故。上來二門略顯名體。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第二釋文中四空五義。然此經略無對治行。論主准義安之。初空處中。初云超一切乃至種種想者。是所離障。成實論云。遠離香味觸想。滅有對者。滅色香味觸之想。以色等對碍故。不念別異想者。滅緣聲想。以聲藉眾緣擊發生故。故名別異。此依大乘。不同前說。謂色雖多種。統攝為六。謂五塵及法處。要略唯三。一可見有對。眼識所行故。二不可見有對。餘四識所行故。三不可見無對。意識所行。無表色等故。此中超一切者。離眼識所行可見色想故。何不但言超色。而云超想邪。釋曰。以在色地修起此定。未捨色形故。何故但言滅想。不言餘心法耶。釋曰。理實通餘。以想取相強故。二滅有對想者。離餘四識所行不可見有對四境色故。三不念種種想者。離意識所緣法處色想故。論云。意識分別一切法故。雖通諸法。此中簡取緣色邊意識。想滅緣餘意識。此中不遣。問香味之想。初禪已離。色聲觸想二禪已除。今何故言空定滅耶。
遠法師云。對治有四種。一壞對治。謂方便道觀下有漏無常等故。二斷對治。謂無碍道正斷下過。三持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間解脫。時彼無為。不令失壞四遠分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碍解脫。遠令前障畢竟不起。今此空定據第四治。故說此離。本疏云。今更釋於二禪中雖無色聲觸想。得借初禪三識之心。見聞覺觸。是故乃至第四禪中猶有此想。今得空定故。說滅之。若爾香味二想。何故亦說。釋有二義。一亦有借故。二以與聲觸同是不可見有對聲故。同辨如第四禪滅憂苦等唯之。二即辨於所離鄣體。顯能所行。謂三句超色境等境界想者。空定離彼色等境想。故名超也。云何超。以不分別故。云何不分別。以見無我故。此明實治也。問此中既有修行對治為有支不。
答依本業經。四無色定。各有五支。謂想護止觀一心。今依雜集等。諸無色定奢摩化一味相故。無支分建立也。四入無邊虗空者。是修行利益。謂三色想絕廓爾無邊也。五住虗空無邊處者。是彼二所依定。二中初超一切虗空無邊處者。是所離障。二見外之念麤分別過患。是修對治。謂外緣虗空心念麤患故。能見此失。而除彼想故。三入無邊識者。是修行利益。謂捨外住內故。五住識無邊處者。是定體性無中。初超識等者。是離障。二見其麤事分別過想。是修對治。謂猶見住識為麤患故。三入無少所有者。是修利益。謂前捨外住內。猶為麤念。此即內外俱離。都無所有方利益。四住無等是定體可知。四中初超一切等。是離障。二見彼住無所有想麤念過故。能治彼想。是對治。三勘晉本云。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者。是修利益。此本脫也。謂麤想盡故名非有。細想未盡名非無。約聖智說非。謂世定覺此非無四定體。可知。三明入禪等意中。云但隨等者。謂入此八定。非是自行所樂為。俱為隨順所化生故。上來八定。略釋厭行了。
第四大段厭果分中三。初明四無量名行方便果。二佛子此菩薩得下明五神通。是行功用果。三此菩薩於諸下總結自在。
初中二。先略顯義。後正釋文。
前中四無量義。略顯二門。初釋名。謂緣無量境。起無量行。故名無量。四是數即帶數也。二體性者。雜集十四云。四種莫不皆以定慧為體。又慈能與樂。無瞋為性。悲能拔苦。不害為性。喜慶他樂。不嫉為性。令他捨惑。則善捨為性。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二釋文中二。初顯悲無量行。後住悲下略指餘三。前中又有十三句分三。初一句總。次十一句正。後一句結。初云此菩薩等者。謂慈心隨順眾生起故。次別中分三。初八明緣眾生慈。論中念念即緣念也。次一明緣法慈。後二明無緣慈。就初緣眾生中。八句分四。初四與樂。次二治障。次一清淨。後一攝果。就初與樂四中。一廣者。與欲界人天一切樂故。與欲樂寬。故名廣也。二大者。大是高大義。與初二禪。同喜樂故。此中樂者喜得俱起故名同也。三無量者。與三禪已上不同喜樂故。此中離苦及喜故。名不同也。樂極故。名無量也。四不二者。以前三樂等與眾生故。次二治障中。一無怨者。治不愛障。謂於怨不加損害故。二無對者。治與愛障。謂於親與樂故。若有偏情。則有怨對故。次一無障者。謂離五蓋。具慈定清淨。謂慈依禪起。於色界受正果慈行餘勢。後攝果中無惱者。於欲界受其習果。無苦惱事。安隱喜樂。如修慈經說。又如經云。修慈定者。臥安覺安。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眠無惡夢。死生梵天。在所得利。緣眾生慈竟。次一句。云遍至一切處者。緣法慈也。涅槃云。緣利生法。名為法緣。地持云。緣法眾生俱是五陰因緣法名為法緣。今此地論具二義。先知凡聖眾生法。及知眾生心所起分別法。即用化之。後二句云盡法界虗空界者。明無緣慈。此有二種。一前句自體無緣觀法無我。世間中最。故云盡。此明體無緣也。二後句遍至無盡觀。此明分齊無緣也。後一句云遍一切世間住者。住字兩用。一屬前慈無量結句。一屬後三行。結前句者。住亦行義。謂遍一切世間行。結成無量之義第二明行功用五通果中二。先料簡。後釋文。前中二。先釋名。後辨體。
前中先通。後別。通者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得-彳]名通。五是數。即帶數釋也。別名者。一神境智通。謂運用不測名神。內身外色為通。所緣名境。決定推求名智。神境即願。通者神之境境之願。依主釋也。若以智體即通。持業受稱。或名神足通者。以欲勤心慧為神通之足。通依定。定依欲等故。或以神為足。能往能還。神即足故。神足即通故。皆持業釋。二天眼者。光明名天。見色稱眼。通依眼根。照矚無[得-彳]。名天眼之通。依主釋也。三天耳通者。天義同前。聞聲名耳。慧依耳根。能無滯礙名通。亦依主也。四他心通者。他心是所緣。通是能緣。亦依主釋。五宿住隨念通者。謝往之事名宿。事屬謝往名住。宿住之事是所緣。通是能緣。亦依主釋。
二辨體者。依百法中。以別境慧為性。若依三科。以行蘊法處法界少分為體。若依二智。俱以後得智為性。緣俗境故。何無漏盡通者。表初二三地寄同世間故。略顯如是。若廣分別。如別行章。
二釋文中五通即為五段。
初神足通中。有十一句分三。顯得三種自在。謂初總句。此菩薩乃至大地等是世間自在。能動世界大地故。後別中。初二句是身自在。上句云一身等。是合散自在。下句云或境等。是隱顯自在。後八句是身作業自在。一石壁下是傍行無碍。二於虗空下上行自在。三入他等是上行。若依論經云。入出於地。是上下行也。四履水下是涉水不沒。五身出下是熾然。六復兩下身能住水。七日月下身能摩捫。八其身下明自在乃至梵世間器世間隨意轉變自在。
二天耳通中三。初標得通者。次天耳下顯通體。後悉聞下辨通業。初標可知。二體中云清淨者。顯了分明故。過人耳者。能聞人不聞處故。後業中。若天上人間遠近小大音聲悉能聞故。
三他心通中三。初總標人通業。次所謂下別顯通業。後菩薩如是下總結。總云以化心智等者。於他本質影像二種心。知何心耶。所以者何。若知本質惟唯識理。若知影像。何名化心。由此兩義故。二十唯識頌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如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即依此義。護法安慧。立宗各異。取執不同。謂護法云。佛他心智。知他心極似本質。菩薩不極似。故云不知如佛境。安慧云。佛智知彼本質。菩薩影像緣。故云不知如佛境。次別顯中有二十六心。古人云。有十三心。以每心皆有有無一對故。合之為十三。今謂雖是相對。乃是相反。三對行相天求故。依差別。為二十六。論攝為八。謂初貪等六心名隨煩惱。以隨緣現起故。於現起心。有間斷名離故。離亦名煩惱。後皆准此。遠法師云。離非煩惱相對故來也。又名隨煩惱者。雖標貪等。意取小惑隨貪等起者故。二次二心名使。以是性成煩惱。隨人名使故。今謂即是十使大煩惱也。三次四名生。約所生處相以名故。人中心小。故名小心。欲天以廣於人。故名廣。色天心大於欲天心。故名大。無色天中。初二空定心緣無邊空境無邊識境故。能緣心亦無邊量。故名無量。此二心是八解脫中二解脫定心也。復二解脫定心由捨前無邊心境。但觀無所有及微細想。緣無相境。非緣邊量境界分齊。故不名無量也。四次四心名字三昧。一創習定未深名略。二久習能熟漸明得名非略。三不專住習定名散心。四專住習定名不散也。五次二心名得三昧。謂得心一境性故。名定心。不得心一境性故名非定心。六次二心名得解脫者。有縛無縛。謂已脫二障者心。未脫二障者心。七次二心名妄行正行。名於名聞中現起希望。順不順故。謂順希望名聞是妄行也。不順希望是正行。論經中云求心不求心是也。今此經略無此二心。或即此云雜染心非雜染心是也。八未得四心名餘凡夫增上慢者。麤細習行故。謂有上無上廣非廣等。此雖隔雜染心。排次應爾。麤細習者。外凡慢麤。內凡慢細。細慢是彼麤家之餘。名為麤細。對麤辨細。不收彼麤。此細是彼麤家殘氣。故曰習行。上云如實知稱境不謬故。
四宿命通中三。初總舉。次所謂下別顯。後如是過去下總結。總中顯能念知之智。別中解所知之境。境中二。先明念知自身本生數。後成劫下念知自身本事。本事中有十一種。初一劫成壞數。乃至第十一知言音並易知。
五天眼通中二。先總。後見諸下別顯。總中云天眼者。顯能見智通故。清淨者。審見故。過人眼者。遠見故。後別中四。一見生死時。二好色等見別報色相。三善趣等見總報。四隨業下廣明造善惡業及所受果。如第二地中所說。可知。
第三此菩薩於諸下總結自在。於中二。先明悲自在。謂修定雖純熟出入自在。然不隨此因而受禪生。後但隨下明智願自在。謂雖不隨定因而受禪生。然為滿菩提分故。亦以願力而生其中。前中云諸禪等者。論云。禪者四禪。解脫者四無色定。今略無此句。由四無色定是八解脫數中故名解脫。三昧者四無量。三摩鉢底者五神通。謂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至即是定位身心安和平等。由前加行伏沈掉力。令身心至此平等位。即從此定位起五神通。以果名因故。謂等至為五通也。
自下第二明位果。於中三果即為三段。初調柔果。二菩薩住此下攝報果。三若以菩薩下願智果。
初調柔果中四。一調柔行體。二此菩薩忍辱下明忍行位。三此菩薩於四攝下別地行相。四佛子是名下結說相。初中三。先法。次喻。後合。法中云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者。論云於清淨中。不見增煩惱。妄中不見滅煩惱。因緣集生故者。此故字有二義。一由緣集故無增減故。云不生滅也。二由緣集故有增減故。云有生滅也。此一緣集之因成其二義。是故常起因緣對治離染成行。而恒不見有生滅相也。見縛先滅。乃至云皆轉微薄者。此四縛。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欲縛。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有縛。三界無明名無明縛。三界諸見名見縛。由此四種繫縛眾生。故名為縛。又能漂流眾生。亦名為流。又能令眾生為苦所厄。亦名為厄也。三界分別惑見道斷故。云見縛先滅也。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界所有煩惱及因同無明習業。皆漸微薄遠離故。云皆縛微薄。此是貪等煩惱障現起行并種故。云及瞋因。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此位滅故。云同無明習業皆微薄。未全盡故但云薄也。不復集斷三毒者。以斷細不斷麤故。二忍行德中有十三心。一忍辱者。為他加惡甘受故。二柔和者。能護他心不發嗔故。作惡懷疑者。謂有人曾損惱菩薩。由此猜疑菩薩懷恨。然菩薩將護故。彼與其同事愛語誘接故。云現同伴等。此釋諧順心悅美心。身被加惡不報名不嗔。口辱不報名不動。忍時不憂名不濁。無高下者。久修不慢下。就善言。於己不高於化不下故。不望報心者。不希望他恭敬故。報恩心者。有恩及己常欲報故。不諂心者。非不實心作利益行及偏心等作利益故。不誑心無險詖心者。微細隱覆垢心皆悉遠離故。別地行相及結可知。
攝報果願智果如初地說。
自下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一十八頌分五。初一頌頌起厭行分。二有十二頌頌厭行分。於中初二頌頌護煩惱行。次三頌頌護小乘行。後七頌頌方便攝行。三有一頌頌厭分及行果。四有三頌頌位果。五末後一頌頌結說。第三地了。
第四地中二。先料簡。後釋文。
前中二門。一辨名。二來意。
前中。成唯識第九云。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名焰慧地。攝論云由諸菩提分法。焚燒一切障故。無性釋。由此地中有焰慧故。名為焰地。世親釋云。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皆為灰燼。名焰慧地。莊嚴論云。以菩提分慧為焰自性。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此地菩薩能焰慧。燒二障薪。名焰慧地。金光明云。能燒煩惱。以智慧大增長光明。脩脩行道品依處故。名為焰。解深密云。由所得菩提分法。燒諸煩惱。智如火焰故。瑜伽七十八顯揚第□。大同此說。大智度云。施戒多聞威德熾盛。故名焰地。
二來意者有三義。一准解深密經。前地明定。從此地已下明依定所發慧。故來也。
二依十地論。前三地寄同世間。此地寄出世。故來也。
三亦准解深密經。前地雖得世間定及總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捨定愛法愛故來也。略辨如此。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後釋文中三。一以偈讚請分。二正明地相分。三以偈重頌分。
初中六偈分五。初一偈明菩薩聞法歡喜供養。二次半偈明說法感應。三次半偈天女喜讚。四次三偈天主慶前請後。五最後一偈脫月請後。
二正明地相中二。先依論顯依前地淨定總持令此地如實智淨故說焰地。後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下明位果校量勝。前中論科此地差別有四分。一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謂是入地方便故云因。二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則能下明清淨分。謂是初入地出障行故清淨。三佛子菩薩住此第四下明對治修行增長分。謂是正住地道品等行能有所除故。對治進修上上故。云修行增長。四佛子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見下明對治修行增長果分。謂是地滿即彼清淨對治修行增長之果。又初一是地因。後一是地果。中二是地相。又初一加行道。次一無間道。次二解脫道。後一勝進道。何故解脫名對治耶。以斷障顯地故。
就初分中三。一結前標後。二何等下正顯十門。三菩薩以此下結法功能。初中法明門者。法者眾生界等十種。明者四地中證智。門者方便義。論經名入。即此眾生界等十法與證智。作入地方便故。謂由觀察十法。得入四地故。問若爾何故古人釋此十法為門。是所入。非能入。為智明所入故。
答十法若是所入門經不應言欲入第四地尚修十法明門。乃至云。以此十法得入第四地。十中分二。前五句推能依乃至所依。謂初一觀正報假名。二觀正報所依染法。三觀依報。四觀世界所依空無盡境。五總觀依正所依心識。謂本識是染淨法所依故。復五句明超滅染因。謂前三句明觀煩惱使染故成三界。後二句明觀廣大信解成三界因廣大心信解故。煩惱不染故。煩惱不染大心信解故。不捨眾生。此二皆超二乘境界故云廣大。言信解者。謂於諦寶深忍樂欲。忍即勝解決定印持故。
第二清淨分中三。初總顯。次何等下別例。後是為十者總結。初中四。一標得住地。二住地故能以十智成熟眾生。三成熟故得內法。四得內法故生如來家。內法者有二種。一就人顯法。即佛自體所具之法故。二辨法成人。以法顯佛故。論云如來自身所有諸法。以是法故顯示如來。謂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故。生如來家者。此地寄位出世之首故。同初地云生佛家。二別例中先徵。後顯。顯中十句攝為四。初深心不退者。謂自住處畢竟智。此即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於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二於三寶等者。同敬三寶畢竟智。謂於三寶得信不壞。故云畢竟。三諸行下二句明證如正智。前句觀諸行等者。此生滅觀。假者唯是蘊聚本無有人。攬蘊而立。隨蘊遷流。故名諸行。後句觀諸法等者。此法空觀。謂法從緣生自無有生。緣亦如是。言無生者。理實前觀亦有無生。後觀亦有遷流。為顯二別。文又影略。故互舉爾。四觀世間成境下六句是分別所說智。即後得緣俗智。或攝為二。謂染及淨。或為三。謂一染。二染淨。三淨。或為四。謂初二句依正二報是苦諦以隨煩惱生故。次一句中半句生死。論名世間。即是集諦故。云以隨煩惱。次半句涅槃是滅諦故。云所有淨。後三句是道諦故。云隨所淨。又初中以煩惱等順感器世間故。眾生世間。由從業等因生故。云同因。次分別生死涅槃者。是集滅二諦。亦是染淨雙觀。雖全體不二。然兩法不雜故。云分別。下三句道諦。亦隨顯涅槃淨法故。云隨所淨。一於佛世界中教化眾生成菩薩自業差別故。云隨所淨故。云觀眾生國土業。謂於眾生所淨成已差別之業。二前際是生死染法。後際是涅槃淨法故。云煩惱染及淨。三於前際染中不見一法可損。以即空故。後際淨中不見一法可增。以性自滿故。又釋觀前後際色心已滅未至之境。此即無性。與現在緣生無性之性。平等。後觀現緣無生之性。與彼二際已未之性。無不別故。簡非滅盡之盡故。云無所有盡。
第三大段明對治修行增長分中有二。初明護煩惱。是異凡夫行。亦自利行。後菩薩修行如是下明護小乘行。是異二乘行。亦是利他行。
前中明菩提分法。先略顯名體。後正釋文。前中先通。後別。
通名三十七菩提分。菩提梵言此云覺。謂三乘無學盡無生智照境窮了故。分者因義。此三十七能為覺因故。又云道品。道謂果智。品是類義。因為果類故。總名三十七菩提分。帶數釋也。
後別名中七。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
初謂身受心法。身等四法是所觀境。慧是能觀。與念俱故。隣近名念處。是所觀境。即觀智所住之處故亦名念住。以五根大等積聚名身。領納順違名受。集起名心。軌持稱法。
四正勤者。亦名正斷。唯一精進隨義立四。謂於已生未生惡不善法令滅不起。於已生未生善法令長令生。於四用中。約斷自所除懈怠障故。名四正斷。皆精進力。斷彼懈怠故。名正勤。勤即斷故。持業釋也。
四神足者。妙用難測名神。欲等四定能為彼依名足。瑜伽二十九云。問何因緣故。說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性能還踴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此等四皆能到此故。名為神足。其四者何。謂欲勤心觀。於境樂欲名欲。止惡進善名勤。集起名心。又包攝心故名心。於境簡擇名觀。此四皆是神通因故。神之足故。依主釋也。或名如意足者。所作從心故名如意。
五根者。增上義名根故。瑜伽二十九云。信於何增上。答能於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其五教者。謂信精進念定慧。信者。於諦寶境中忍可清淨勇悍造脩稱為精進。念者。於境憶持。定者。專注所緣。慧者。簡釋得失。信即是根。乃至於慧。皆持業釋。
五力者。五名如前。力者不可屈伏故。瑜伽二十九云。問誰不能伏。答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沙門。若婆羅門。若諸世間。無有能引奪者。諸煩惱纏亦不能屈故。此為上首。此為前行。餘精進等亦名為力。皆持業釋也。
七覺支者。謂擇法精進念喜輕安定。謂觀察得失。脩善退惡。於境明記。於意適悅。遠離沈掉。平等寂靜。調暢身心。專住所緣擇法。乃至於定。而是覺支皆持業釋。
八聖道者。無漏在心名聖。開通涅槃名道。或名八正道。道離八邪故。謂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籌量義理名正思惟。語離四非名正語。身離三過名正業。無漏身語離五邪命名正命。脩善斷惡勇悍堪能名精進。明記所緣。攝心不亂。推察諦理。如次。正念定慧。謂正思惟乃至正見。即是道支。皆持業釋。
二體性中略就二門。一約三科。二依五聚。前中三蘊法處法界為性。三蘊。謂正語正業正命。是無表戒色蘊所攝。喜覺支。體即受蘊。餘三十七行蘊所攝。三十七法。總以色受三蘊為性。法處法法界少分所攝。以無表色法處法界少分攝故。二依五聚者。一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菩提分法。於此五聚。唯二為性。謂心所及色。即四念處乃至八道支中念定精進見及思惟。此三十四以心所為體。正語業命此三。是色聚中無表為性。大小宗同。諸門廣辨。如別行章。
二釋文中。先總標舉能脩觀者。可知。後內身下明所脩觀者。文有七段。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就一一中。皆有名體助伴所緣脩習果等。此中不必總具。隨要略顯。或二三四。應知。
初念處中二。前廣說身念處。後知是下略顯餘三。就前觀中。復有三觀。一內身脩身。二外身脩身。三內外身脩身。初內身者。謂自身中五根內處攝故。有情數故。脩身觀者。以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相似。循觀於身髮毛爪等三十六物污露不淨。由審觀影像質故。重言身也。勤勇念知者。脩觀之心專精勵故。除世間貪憂者。明觀利益故。智度云。行者此時為多生貪憂故偏除之。謂創棄五欲念本所愛是生貪未得道法。是故生憂。所以除也。又貪者。凡夫多起。著境難捨。受生之本。三毒之初。故煩惱中。偏說除貪憂心。一向貪欲者。起障定最重。禪中先離故。五受中偏說除憂。是故若說除貪。餘結隨遣。若說除憂。諸受隨殄。如破竹破初節。二云觀外身者。謂外五塵外五處攝非有情數故。名為外。餘文如前。三內外身者。謂自身中五根扶根塵是有情數故名內。外處攝故名外。又於他身中所有內色處。約處建立名內。約身建立名外。餘亦同前。二受念處中。內受者。因內身所生受緣眼等處。為境界故。外受者。因外身所生受緣色等處。為境界故。此約他身說故。內外受者。緣自身中外處為境生受故。緣他身中內處為境生受故。心法亦爾。於受心法。脩習脩觀。各隨所應。可知。廣說此義。如雜集第十。何故要有此內外等三種觀者。修此觀人有三類故。一謂一人前後起貪難即不定。且依著內。先說謂計自身為淨。生貪著故。二依他身計淨生著。三計自他俱淨貪著。二約一人次第脩觀。先內。次外。後合觀。三約三類人脩觀各異。謂或有多分貪著自身為淨。二或有多分貪著他身為淨。三或有俱貪為淨故。後三念處中內外之言。並准此釋。二受念處中。自有通別。謂若觀行苦。則通五受。皆是變異行所隨故。若觀苦苦。唯在五識。若觀壞苦。唯在意地。憂稍重故。名之為苦。三心念處中。通於八識。皆無常故。小教六識。四法念處中。五蘊性空。空故無我。名法無我。小宗蘊上假者無生宰故。法之無我名法無我。
第二四正勤中二。先標能脩行者。後未生下正顯行相。行相中四。初二勤斷是止行。後二勤修是作行。就前止行中。初行內二。先標所斷惡法故。云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後欲生下正顯勤斷行相。謂欲者希望也。生者起也。希望正斷彼惡法故。發起精進行也。後一斷已生惡法。准前可知。後二勤脩中。但正行與正斷為善。餘文可准。有處云四正斷者。勤脩二善斷懈怠故。
第三四神足中。先舉能修行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初一。後脩行精進下通顯餘三。前中云欲定者。欲是此中定助伴能起此定果。從緣以立稱。此即行體故。雜集第十云。神足助伴者。謂欲勤心觀及彼相應心心法等。欲定者謂。猛利樂欲猛利恭敬。方得此定。勤定者。謂常精進。無時蹔間。方證此定。心定者。謂由前生數修定力。令彼種子功能增長。由令心任運於定隨轉變。速能證定。觀定者。謂由聞他教法。內自簡擇。證得定也。斷行者。顯行業用。謂由定行能斷結故。又涅槃名斷。此行是斷之行故。成就神足者。就前欲定。明其所脩習依止厭等者。雜集云。隨其次第。顯四諦境。脩習神足。所以者何。若緣苦體。為惱苦時。於苦境界。必求厭故。名依止厭。若緣愛相苦集。為苦集時。於此境界。必求離故。名依止離。若緣苦滅。為苦滅時。滅時於此境界。必求作證故。名依止寂滅。迴向於捨者。謂由此趣苦滅行勢力。棄捨苦故。是故若緣此境時。於此境界。必求脩習故。名迴向於捨。有處云。四如意足者。所作妙用皆從心故。如欲定既爾。餘三亦然。
第四五根中二。初標能脩行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信根一行。後精進下餘四同顯。前中信及根義。後同顯中說依止等。四句義如前說。後同顯中此五脩習者。信謂於諸諦理起忍可行。進謂於諸諦。忍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念者。於諸諦發勤脩已起不忘行。定者於諦繫念已起心一境性行。慧者於諸諦。心得定已起簡擇行。果者由此能速發生諦現觀故。名根者。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見道故。又能脩治煖頂法故。引發忍及世第一法故。即於此身。入順決擇分位故。依止厭等四句同前。
第五五力中。判文釋義。並同根說。而差別者。此能損滅不信等障。勝過前故。雖與五根緣境相似。然義有別。謂不可屈伏故。依止厭等。亦同前說。
第六七覺分中。先舉能脩觀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念覺分一行。後脩行擇法下通說餘六。前中念者。後脩習中與餘六同辨。依止厭等。准前可知。脩習念者。是所依支。由繫念故。令諸善法皆不忘失。擇法者。是自體支。是覺自相故。精進者。是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處故。喜者。是利益支。由此勢力。身調適故。猗定捨者。是不染汙支。由此不染污故。依此不染汙故。體是不染汙故。由輕安不染汙。能除麤重過故。依止於定。得轉依故。捨是不染汙體。永除貪憂。不染汙位為自性故。脩習四句厭等。准前。果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
第七八聖道支中二。先標能脩行者。後脩行正見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明正見一行。後脩行正思惟下通顯餘七。前中正見者。後與餘七同釋。依止厭等明修習。如前說。後同釋中。正見者。是分別支。如先所證真實簡釋故。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正語業命者。是令他信支。如其次第。令他於證理者決定信。有見戒正命清淨性故。所以者何。由正語故。隨自所證。善能問答。論議決擇。由此了知。有見清淨。由正業故。身業進止正行具足。由此了知。有戒清淨。由正命故。如法乞求佛所聽許衣鉢資具。由此了知。有命清淨。正精進者。是煩惱障支。由此永斷一切結故。正念者。是淨隨煩惱障支。由此不忘失正止舉相等。永不容受沈掉等隨煩惱故。正定者。是能淨最勝功德障支。由此引發神通等無量勝功德故。助伴及脩習。如前七覺中說。果謂分別誨示。欲令信煩惱及隨煩惱義勝功德等障淨故。此中所緣境。即此後明四諦實性。由見道後所緣境界。即先所見諸諦實性為體故。上來明護煩惱行了。
二明護小乘行十句中。初一句是總。餘句是別。前中謂菩薩脩此道品。唯為不捨利益眾生。非如二乘為自益而行。別中九句。論攝為四。一始。二益。三希。四行。前三護心。後一護行。前中初一句。始者為起行所依故。以本願為始。二次二句。益者以慈悲益物憐愍心故。三次一句。希者為眾生故。希求佛果故。云思念一切智智故。後行中有五句。一成就莊嚴等者。脩淨土行故。二成就如來等者。脩起佛法行故。三求於上上等者。脩彼地方便無厭足行故。四隨順等者。脩入不退轉地行故。五思惟等者。修教化眾生行故。
第四大段對治脩行增長果分中。論判有六種果。一煩惱染生遠離果。二此菩薩若見業下明業染生遠離果。三佛子此菩薩隨所下明於勝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四此菩薩知恩下明說法等中說報恩心果。五此菩薩如是下明方便行中發勤精進果。六是菩薩心界下明彼增上欲本心界滿足果。六中初二是離障果後四是成就果。
就前二中。初明離惑障果。於中三。初標得離障之者。次所有身見下正顯行相。後於如是下結其所離。然論於正顯中分五。一從身見至出沒有八法。三句明本。二思惟一句明起。三觀察一句明行。四治等三句明護。五著處一句明過。就初本中。身見是起慢之本。亦是六十二見本故。我知是能知大知是所知大法此是三地中解法慢也。我脩是能脩。復計禪定是我所脩。此是三地正受慢也。於中我人等是人執。蘊界等是法執。出謂三昧起者計有出定。沒謂三昧滅計有入定。又出謂脩起諸禪。沒謂退失禪定。遠法師云出者脩起諸定。沒者定所除滅。二思惟者。明第二起也。謂起不正思惟。欲起定慢也。觀察者。明第三行觀。心行於緣中。於己所得八禪等法。求覓勝相。欲令他知故。治故等三明第四護也。治謂數數觀察故。我所謂起我想故。財物謂受用護持故。著處故者。明第五過也。謂堅執自所得定。心安處諸事故。云著處。此定愛也。後結除斷可知。問何故於此說斷惑耶。
答准成唯識。此是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等及所起過。得第四地出世道品。能除滅故。於此說也。又釋。若約寄位。前地寄世間。此當出世。為分世出世故。此說斷。若依此釋亦得。是分別所起。以仁王經說四地名為須陀洹位故。
第二業染生遠離果中二。先明捨離不可作業。後若見業是順下明脩行可作業。前中。論云所有不可作業。有二種事不應作。一尊敬如來佛不讚歎故。二畏惡名聞生煩惱故。後脩可作事中所有可作有二種事。一見無惡名利隨順菩薩行故。二尊敬如來佛讚歎故。
第三於勝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者。自下明後四種成就果。此即第一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如是而行下正顯。前中牒前護小乘處。智慧方便故行此道品等故。此中先標轉起欲樂者。可知次云隨所起等。牒前所脩所為。論云隨所隨所方便智所起脩行者。不捨一切眾生脩行故。如前說。重言隨所者。隨所脩行非一故。脩集於道者。道正體也。及助道分者。一切菩提分法是道支故。後正顯中十心分二。初一是總。餘九為別。總者依前所起三心。正明欲樂心。由前策勤所脩力故。於上功德。見其實利。是故轉起殊勝意樂。令心柔和。求彼上法。(六七二心中有轉字故)論云成潤益心者。以見勝德能潤益故。起深欲心故。云深欲愛敬。今此云潤澤者。意無別也。後九心別者。於總開出故。論云彼潤益心有三相。一柔耎者。謂證法悅心名樂行勝。二調順者。調謂調和。順即隨順。謂定與相應法。更相隨順。無所乖違。名三昧自在。緣此上二行是行體。三利益安樂者。離過對治勝。此是行用。從此心開出下六心。總明離過堪任有用故。下別顯離六過。一無雜染者。此治為食過。或說法中妬心過。二求上上勝法者。此治少欲功德過。不樂布施頭陀等。三求殊勝智慧者。此治少欲知過。不好求勝智故。四救一切世間者。此治懈怠過。不勤作眾生故。五恭敬尊德無違教命者。此治自見取過。於尊教法心不隨順故。六隨所聞法皆善脩行。此治捨為首過。不隨說行故。如說而行。比於聞思為首為勝。今捨為首故。是過也。
第四明說法尊中起報恩心果者。謂前地中。從師聞法故。稱彼師為說法尊。即從前地來。依法脩行。令得成辨。稱彼作意。故名報恩。文中二。先標脩行者。後知恩下正顯。顯中二。初一句總。後九句別。總云知恩者。謂知恩報之心也。別中初知報恩者。謂有恩者。遍行報恩行故。二心極和善。同住安樂者。依同法者。起將護心。謂順說法者意。無所違故。三質直柔耎者。依法行隨順受教反事能忍故。四無稠林行無諂曲者。依受用食。於施主所。自過不覆。不忘說己德故。五無有我慢者。依自勝功德。不起高心故。六善受教誨者。依教正受語故。七得說者意者。依教不顛倒受故。上第三句准論經分為二句。第四句下准論此欠一句云無有諂曲。是故并前七句別中有九句。
第五發勤精進果中二。先牒前生後。後得不體下正顯。前中二。先結前。後作意下生後。前中二。先別顯三行。後總結三行。前中一忍成就者。於彼尊所脩報恩行成。謂能忍難事成報恩果故。二調柔成就者。是前對治脩行增長。謂彼對治於此成就故。三寂滅心成就者。謂對治脩行增長力。即前二遠離果。為寂滅心。謂前護煩惱對治力也。後總結前三。文願可知。後正顯中十句分二。初得不休息一句是總。餘九句別。總中不休是不可令轉故。別中一離增減過謂非懈怠非躭染精進故。二堅住自我乘故。三廣念利他故。四為無邊眾生作利益願故。五熾然者。論經名猛利。謂勇悍難制故。六比劣無齊與勝齊故。七一切魔煩惱行不能破壞故。八成熟者。攝取故。九有義。一能斷他疑二降伏他言正脩習故。
第六本心界滿足果者。滿足今云清淨。文中二。先標脩行者。後心界下正顯。顯中二。先一句總。後九句別。前中心界清淨者。菩提分欲樂心滿故。後別中一深心不失者。求道品心。由前勤脩行增益故。云不失深心。二悟解明利者。於勝上證中轉生決定故。三善根增長者。彼上證之因治過行增故。四離世垢濁者。除滅諸障故。五斷諸疑惑者。除此地祕密疑事故。六明斷具足者。以除疑故。於餘處決定故。七喜樂充滿者。無依眾生力。謂佛力加能化眾生故。八佛親護念者。依勝行內證相應故。九無量志樂皆悉成就者。依現無量三昧心得智障清淨故。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一明調柔果。二菩薩住此地多作下明攝報果。三若以菩薩殊勝下明願智果。初中四。一調柔行。二如摩下教智淨。三此菩薩於四下別地行。四佛子是名下結說。初中。先法。次喻。後合。法中先見佛為練行緣。二皆恭等下為能練行。三又更下明所練淨。能行中有出家等者。於中五。一近佛。二聽法。三受持。四脩行。五出家。此地寄出世故。辨出家攝報果不便故不言。前二地寄人王報故有出家。三地天王出家不便不言也。調柔中五地同金嚴具者。論云喻阿含現作證智莊嚴顯示得證故。二摩尼喻教智淨。前法地無者為寄世間故。別地行相中二。先四攝。後十度。皆是第四者依地配故。餘如論。
第三重頌分中。一十七頌分六。初一頌頌前初增長因分。二次二頌頌前清淨分。三次四頌頌前對治脩行增長分。於中。初二頌頌護煩惱行。後二頌頌護小乘行。四次四頌頌前對治行增長果分。於中六種果。分配可知。其最後頌中云轉更精勤不退轉者。轉更兩字。唯梵本中。應云彌益。五次五頌頌前調柔等三果。六末後一頌顯名結說。於中云功德義智共相應者。梵本云。功德義智相應故我已為彼佛子說。謂我已為功德義智相應者說故。若依漢本。則不知功德義智之言屬在何也。第四地竟。
第五難勝地中。先料簡。後釋文。
前中略顯二門。一釋名。二次第。
前中依成唯識論第九云。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名難勝地。世親攝論云。由此地中真實諦智是無分別智。世間工巧等智是有分別。此二相違。應脩令合。能合難合令相應故。名極難勝地。梁攝論及無性釋。並同此說。瑜伽云。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名難勝地。金光明云。是脩行方便勝智自在難得故。見思煩惱不能伏故。名難勝地。解深密云。由即於彼菩提分法方便脩習最極難。名極難勝地。莊嚴論云。於五地有二種難。一勸作無惱難。二生不從心無惱難。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難勝。顯揚云。證得極淨緣諦所知諸法微妙慧成極難成。不住流轉。寂靜聖道。名極難勝。十住論云。第五地中功德力成。一切諸魔不能壞故。名難勝地。問仁王云。初地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何故餘處皆云五地。古德云。據實。初地二智雙照。約任運得處故說五地。今解不然。初地創得圓滿在此故不相違。
第二次第者。有三義。一約四五六地。總寄二乘。如其次第。初果第四果辟支佛但舉初後。不寄中二。此約十地論等。問若爾何故仁王云七地得阿羅漢耶。
答十地論約所觀行相。以配二乘道品。四諦通二乘行故。第六緣生通緣覺行故。第七十度唯菩薩行故。仁王下卷。纓絡上卷。約人配位。前之三地相同凡夫故。復後四地配於四果。以顯四別七地未離分段故寄同下位。二約二乘行中。道品居先。四諦居後故。四地後明此地也。三約前地。雖得出世未能隨順世間。五明攝化。今此地中脩證彼法。故致此爾。上來略顯法門分別。廣如別章。
後正釋文中。三分同前。
初讚請分中。有九頌半。分四。初一頌明菩薩眾三業供養。二有一頌。明天王及眾光雲供佛。三有六頌半。明天樂及言讚佛。於中三。初一頌總標。次四頌半別顯。後一頌總結。總讚可知。別顯中五。初一頌標二利果。次前半自利。後半利他。次一頌別明利他果用。言大海今始動者。佛果應機。如海即現。現用為動也。次一頌半別明自利果。初半福備智圓黑闇等滅故。後一頌二障俱淨超出二乘。後一頌歎佛為世勝田德。四有一頌眾首正請。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約論科文。後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下明其位果。前中論分為三。初明勝慢對治。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下不住道行勝。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彼果勝。此三分用此地加行道及初住地分無間道。合為初分。二以正住地分解脫道。為第二分。三以地滿分勝進道為第三分。
就初分中。勝慢對治者。遠釋云。慢有二種。一他地慢。謂前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彼勝相。名為勝慢。下以十平等心。翻彼名治。二自地憍。謂於此十心。希求勝相。復以為慢。下以如道行對治。本疏云。今釋前地解法慢障正地中對治此地所治身淨我慢障。是前地中。得出世淨。取以為慢。此地加行觀十平等。正伏彼障。初入地時。無間道中。正斷彼種。是故此二俱名勝慢對治。以勝前地初說治障。至正住地。但脩緣行。於世出世間無漏住著。故能隨世以攝眾生。
於初分中分二。先明地加行。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下明初住地。
前中三。初結前舉後。次何等下徵起正顯。後菩薩下結能入地。初後可知。正顯中明十心平等者。謂於平等中心得清淨故。云平等心。此十平等與後六地中平等別。由於前地取淨法為慢故。此偏觀淨法平等。後地通觀染淨平等。此等並是地背相捨法也。十心。論分為二。初三名諸佛法即果法也。謂三世十力悉皆平等。又釋舉力等。取餘功德法。後七名隨佛法即因法也。若開見疑句。即有八也。於中。前六自利。後一利他。前六約行。令為三學。初一戒次一定。餘四慧行。離為七淨。一戒淨。二定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上二同一句。五道非道淨。此前五種大小名同。後二名異小教。六名行淨。七名行斷淨。以彼宗中趣盡滅故。大乘六名行斷。七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以此宗中依其行斷起勝求故。若就位辨小宗。初二在見道前。次三在見道。行淨在脩道。行斷在無學道。大乘行斷思菩提分。俱在脩道。餘悉同前。何故初二在道前。謂要依戒定。方能發彼無漏聖慧。何故次三在於見道。以見道中斷身見故。得見淨。斷疑故得度疑淨。斷戒取故得道非道淨。入見道時十使俱斷。何故言三。涅槃經說。此三重故。謂十使中五見及疑。局障見道。餘四通見脩。就六中。三本。三隨。謂身見為本。邊見隨。戒取為本。見取隨。疑為本。邪見隨。是故三結三隨轉斷此三結。立三淨。復二在修道者。以脩道中斷障成德故。有其二。餘如論辨。
後明初住地者。論名如道行。文中二。先總顯。後隨頌下別辨。總中云以善脩等兩句。是牒前四地所脩覺分依起此地十深淨心。第三第四兩句。云復求等者。是復依此深淨心。轉求此地。是不住道行勝破慢。謂前四地取道生慢。即淨為治。又淨心希此勝道。復即是慢。隨如為治。以隨順如行。於如法中。不取著故。亦名不住道行勝。後別辨者。從前隨順如中。開出八句。一願力等者。是脩習菩提心故。二於一切等者。不疲倦故。三積集等者。得善根力故。四精勤等者。不捨眾行故。五出生等者。正脩行故。不正脩行非善根故。六觀察等者。無厭足故。謂於自他無飽足故。轉轉向上觀照。七受如來等者。得地勝力故。行轉勝故。得他佛力加持。八念智等者。德成在己。自得勝力故。成就不退轉心故。謂脩慧觀無障礙故。
第二明不住道行勝中二。先釋名。後解文。前中二種。一所知法中智清淨勝。是自利。護煩惱行。不住世間也。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論下。明利益眾生勤方便勝。是利他。護小乘行。不住涅槃也。此二說時前後。行必同時亦不與時。相應說為同時。故名不住。若不爾者。初應住涅槃。後應著世間故。知俱也。
就前所智皆淨勝中。先明四諦實法分別。後善知俗諦下明十諦化生差別。於前四諦。作此十種觀察故。成十諦。瑜伽住品云。此地於四聖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故。
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
前中二。先總。後別。總者聖謂無漏在心。諦謂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由斯觀察。到究竟清淨故。決定真實故。謂世出世二種因果。必無虗妄。不可差失。如是決定真實相應清淨事理。唯聖智境故。名聖諦。此即聖之諦故。依主釋也。總言四聖諦。帶數釋也。別中逼迫名苦。生長名集。寂靜名滅。出離名道。
第二辨體者。諸名色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煩惱盡是滅諦。止觀是道諦。諸門分別。具如別章。論中名此為實法者。苦集二諦。有佛無佛。體是世間雜染因果。滅道二諦。性是出世清淨因果故。
後明十諦中。遠法師依論四句分別。一製立。二開合。三對實法辨通別。四釋文。
初謂四諦門中。義含法界。菩薩於中。照達無餘。且就一周之數。說此十諦。廣辨難窮。此並菩薩自所知境。寄所化以顯其別。是故論名所知法中智清淨也。
二開合者。或總為一。謂化眾生分別故。或隨所化大小分二。初九化小。後一化大。或隨作所起分之為三。初五化生令其生解。次四化生令起行。後一化令入證。或約人不同。離為七分。謂初一化根未熟者。二化根已熟者。三化疑深法者。四化謬解法者。五化離正念者。六七八九化正見者。十化於大乘可化眾生。或隨法不同。分之為十。
三對實法辨通別者。此之十門。於前四諦。一一皆通。一俗諦者。通觀四諦法相差別。二通觀四諦體空。三通觀四諦非有非無。四通觀四諦有無各異。五通觀四諦緣起集成。六通觀四諦由迷成於苦事。七由迷四諦起作集。八通達四諦得諦滅。九通解四諦得成道智。十窮達四諦緣起真性清淨法界故。成大乘菩薩因果。
四釋文中二。先列十名。後次第釋。此中兩三名。雖新舊稍異。於義無違。會釋可知也。論云小乘可化眾生者。非是化眾生令入小乘。謂化小乘眾生。令入大故也。初一根未熟不堪入大。為說四諦十二行等。名知世諦。此是四重二諦中。第三重內世諦也。瑜伽云。依曉悟他故。本疏云。此經及瑜伽。通諸根器。論文偏約根未熟者。二為根熟小乘堪入大故。為說第一義法空。經云。一乘者令小入大。更無餘乘故。又理無二故。亦名一相。瑜伽依自內智。三有人不解第一義諦。謂一向斷滅。名為疑惑深法眾生。知相諦者。謂知諸法非有非無一實相故。又釋既聞真諦。將謂斷滅於俗故。名疑惑深法。令為分別法自相歷然。故云相諦。瑜伽。依俱處所名。為此說。解云。即前真俗名俱處所。四為謬解等者。聞一實諦。謂定是一。名謬解等。今知二諦差別非一。前則疑一。此則迷異。五既聞差別。便為各有體性。乖違正道。名為離正念者。知說成諦者。知前差別四諦諸法。但隨言說因緣集成。無有自性故。云說成。瑜伽云。依於契經調伏本母名由此說。六為正見眾生者。令得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瑜伽云。依於現在眾苦自性。依於未來苦因生性。依於因盡彼盡無生性。依於修習彼斷方便性。經云。至不二法者。謂道諦智。能至無二滅理故。十為大乘可化者。謂直進菩薩不從二乘來者。知菩薩因果。於果位而知者。但是信解力影像觀智。非是佛果無盡智知。此簡分高下。離世間品中亦如是簡。彼文約行。此中就解。
後明利益眾生勤方便勝中二。先總顯。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智力下。別辨。
前中亦二。先觀有為過。後菩薩爾時下明起慈悲。前中虗妄者。觀內五蘊妄想常等不相似無故虗。此明所取非實常非我想慢事故。為此顯能取不真是妄是偽。謂於前虗相。妄取為我等。詐為誑惑等者。觀外六塵。謂世法盡壞故誑。此明所取不實。但是虗誑世法似續似。若有利而實速滅無可得。而言有者。但虗誑爾。世法牽引愚癡凡夫故詐。此顯能取迷真。謂由妄取。令彼世法隱虗詐實。令世貪取。誑惑愚夫者。總結內外不實。就人彰過。謂妄境引心名為誑。心迷前境稱為惑。於前有為內外之中各境為誑。心為惑。論文牒釋可知。凡夫者。依止彼正取我慢身。餘處有譯為異生。下明正起慈悲。於中悲者。憐愍彼眾生故。大者勝地前悲故。轉勝者不住道行勝故。慈者勝利益示現故。光明者救眾生方便知成就故。
後別辨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常求佛智慧下正顯。
前中云得如是智力。是牒前知有為過也。不捨等。是牒前慈悲轉勝也。
後正顯中。常求佛智慧者。是救一切眾生義。於中二。先明大悲觀。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下。明大慈觀。
前中悲有二相。一觀苦因緣集。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是念此諸凡夫下。明觀深重苦。
前中云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者。總觀先際因後際果也。知從下別觀也。別中先觀前際。後如前際下類顯後際。前中二。初觀流轉。後無我下顯無我我所。前中但言無明有愛者。顯流轉因。是凡非聖。理實亦有業等諸緣。何不說者。以無明與愛是發潤生之本。故偏舉爾。生者有三種眾生生。謂欲求。妄梵行求。有求等。此明先際果也。生死流轉者。是欲求眾生也。於諸蘊宅等者。是妄梵行求眾生。此是外道。非是小乘故。云妄也。言不能動出者。梵本云。無求出意增長苦聚者。是有求眾生。後顯無我中二。先四句明無我。後一句明無我所。前中初一句依總義立名。餘約別義云稱。總云無我者。謂諸蘊中推求假者不可得故。別中無壽者者。謂推求和合現存活者不可得故。無養育者者。謂推求許有我人假藉衣食得增長者不可得故。無更數取後趣身者者。謂推求數數往所諸趣無厭者不可得故。後一句明無我所者。謂我尚不可得。何況有我所。後類顯後際中。謂如前際以何因牒彼癡愛也。隨所有眾生牒前果故。隨所有苦行牒前無我。謂但有苦果及苦因行而本無我我所故。云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虗妄者。苦果貪著者集因。斷盡者滅果。出離者道因也。若有若無皆如實知者。滅道真實故有也。苦集虗妄故無也。於此有無境。皆稱順而知。離顛倒也。
後明觀深重苦大悲者。謂無量世隨逐是深苦。種種苦事是重苦。初觀眾生可愍。後如是盡滅下牒前呵後。明種種苦。前中二。先明可愍。後有無數下顯可愍所由。云可愍者有二義。一受苦不知厭離。二於無所有中而生貪著故。云愚癡無智。後可愍所由。謂以無明癡故。受無數生死身。已今當滅者。是無量世隨逐苦也。後明受種種苦者。謂於苦不能生厭。已是可愍。況更造集令苦增長。機關苦事者喻顯。無實受苦者。如彼木人。隨生死流等者。集愛也。於諸蘊等者。愛樂苦蔭。違離滅道。不知憂畏等者。明有病苦因。四大乖違火熱水冷風輕地重。如四蛇同穴相違相螫。不能拔出等者。明具集因故。此有四句。一妄梵行求眾生不能拔出憍慢見箭。二欲求眾生受欲者不能亦滅貪恚癡火。三欲求眾生行惡行者不能破壞無明黑闇。謂為見少利。行大惡行。後受大苦。名為黑闇。其破壞兩字。梵本中除滅字。四有求眾生不能乾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等者。遠離滅諦。謂大般涅槃故。入魔意等者。明離道諦失道緣故。於生死海等者。乖道因故。由不善尋伺淨出離故。上來二悲觀了。
後明大慈觀中二。初明愍物脩善。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下明發願益生。
前中二。先牒苦眾生處在孤獨無救等明愍物。後我今下明脩善。前中十句。初一句總標其苦。餘九句別顯苦狀。一孤窮困迫者。有二義。一於彼逼迫中。無救拔故。二於已受未受苦中。無救扶故。又世間有眷屬財物能為救苦。若孤若貧即苦無救者。無救者無有能令脫煩惱故。無有令得大安隱故。三無依者。離善知識故。四無洲者。離寂靜思惟故。五無舍者。離聞正法故。(論經此句是第四句)六無導者。離善知正道者故。論經云無究竟者。謂離正見故。七無目者。彼障諸舊煩惱及客塵煩惱常起邪念不聞正法等故。八無明覆翳者。內雖先有無師自然智。然為黑闇纏裹不得顯現。後為物脩善中二。初牒前所為苦眾生。後脩行下正顯脩行。於中三。一正明脩行。二獨一下脩行勇志。不待儔伴。而獨救法界眾生。三以是下脩為所求。求中初令成人天因。後乃至下成涅槃因。畢竟清淨者。勝世間清淨故。得十力者。降魔怨故。得無礙智慧者。得勝聲聞辟支佛淨智故後明發願益生中二。初總。後皆為下別。前中謂牒前於苦無救眾生。菩薩以正觀察智迴自善根盡皆與之為救護故。後別中十一句。一救護者。拔一切苦惱故。此救護有十種。一利益者。住不善眾生令住善法故。二安樂者。住善法眾生令得樂果故。三哀愍者。住貧之眾生與一切資生具故。四成就者。住脩行多障礙眾生令得具足故。五解脫者。世間禁閉眾生令得出離故。六攝受者。令諸外道信解正法故。七離諸等者。住病苦及諸外緣所惱眾生皆令除斷故。(論經此句是第四句)八令普得等者。疑惑眾生善決定斷疑故。九令調伏等。已住決定眾生勸脩三學故。十令入般涅槃等者。已住三學眾生得涅槃故。上來初二句為救未來苦。餘句救現在亦救未來。上來總明不住道脩行勝竟。
自下第三大段。明不住道脩行勝果中。有四種勝。一攝功德勝。二名為無厭足者下脩行勝。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勸脩下教化眾生勝。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下起隨順世間智緣。前二種勝是自利。是前所知法中智清淨果。初自分。後勝進。後二種勝是利他。是前勤方便果。初化他行。後化他智。
就初中。初三句。論作二釋。先配三慧。可知。次配二巧。謂初句總舉。二別知法。三別知義。亦是文義二持。以總攝別。是故論中名攝聞勝也。次二句明戒攝勝。初於微犯能悔。後能堅持不犯。前中雖為他舉過。以柔和故。能忍其辱。即生慚愧。悔責受罸。由此自罪滅故。自護也。令他得成無相覆故。護他也。後中由無微缺名堅心不捨也。下五句攝智勝。一因緣集智。謂由果因名是處。反此名非處。此治無因。又善因樂果惡因苦果名是處。反此名非處。此治倒因。達此之智。名為覺者。二證理智。謂理外分別名為魔事。證智能治名不隨他。三知義智。謂知正義非正義及正不正相雜。簡邪得正。名為隨慧。此曰知義。論云說教有斯差別。四神通智。能治邪歸令向正故。五化眾生智。謂隨所宜方便攝故。
第二脩行勝中。有十一種。一集福無厭故。二求慧不休故。三悲化無倦故。四為物勸脩涅槃行故。五勸求大菩提故。六莊嚴佛土行心具能化法所化生故。七勸脩正報相嚴行故。八勸脩佛三業作用因故。九敬法重人親近供養故。十不染三有樂生三有故。十一遠自利樂化生故。
第三教化眾生勝中有九段。初一總明四攝攝生。二示現下明同事應物。三演說下別顯愛語。四於菩提不知脩方便示脩菩薩行。五示佛果大用令樂脩因。六為欲求有。求者示世過患。令不樂求。七為小乘正梵行求不信大乘者。讚佛大智利生。八為外道無智邪梵行求者。示身通語業。令捨邪入正。九總結行成四句。一勤方便者結前四攝攝生。二心恒等為化眾生求佛勝力。三所作等所得福智皆不退失。四常勤等。彼所脩行。欲令增勝勤行也。
第四明隨順世智勝中二。先總。後所謂下別。別中七段。一文字等十種。二療病中五種。三文筆等八種。四國城等十六種。五金銀等藏八種。六日月等十種。七持戒行處禪定神通四無量四無色定等五種。總計有六十二。論攝為十句。一知經書等。二金石等。三治病等。四伎樂等。五日月等。六施戒等。此六正是隨世間智。七不惱事。八安生事。九哀愍令出。十令入佛法。此四結意。此與論經。次第前後。雖少有異。多分無別。但於義無違。會釋即得。不可改動其文。就前六中。初五是障治。後一是染治。以戒等離染故。就前中。初句內治四種障。一書治所作事中忘障取與等事中障也。聞法等中解障作不作等行業中障。一作不作者。善作惡不作。二於善於中。有已作未作。三於未作中隨時益生應作不應作。二經者論經名論。因論治邪見。以格量正理故。聲論治耎智。以解了文章聲字。生勝智故。三論經印者。印記分明不假守護故治彼障。又技藝當印。又是六藝等文章亦是聲論。四以數知多少算記其位令不生疑故治彼障。上總是因聲二論也。二金石等者。是工巧論能治貧也。三治病下是毉方論。病有三種。謂乾消等內四大不調相。鬼著等是外眾生相。蟲毒等通內外。亦四大草毒故亦眾生相是蛇毒故。此等或但成病。或令致死。故為因也。呪藥二種通別治也。四技樂等治憂惱障。國土等治不喜樂障。金銀等世間繫閇等障。五日月等能治報分過作惡因障。謂覩灾相脩善排惡。故說治也。曜等攝者。謂日月五星為七曜也。五星謂東方歲星等二十八宿。謂角亢等。日月五星於中宿故。論云入八業果者。一日。二月。三星。四宿。五鳥鳴。六地動。七夢吉凶。八身相休咎。身相者愛不愛果行故。謂由過去愛不愛果之因。令此世有好相惡相。六布施等是內明。是染對治有六句。一施治慳染。二戒治破戒染。三禪治貪欲染。四神通治邪歸染。五四無量心治妄行功德染。謂殺生祭祠求福名妄行功德。六四無色定治妄脩解脫染。謂有外道妄計。無色為解脫故。下明後四。此起世間智。有四種相。一諸不惱等是異障中無障。謂無捕獵等惱眾生障。二安眾生是與無過樂。不生罪故。名無過。三哀愍等發起清淨。雖令眾生無苦有樂。而著欲放逸。是故愍彼令離放逸。四令入等是所用清淨。謂雖不放逸。不求出道。是故令入佛法受用淨也。又釋此四句。從後向前。結前六句。謂此令入佛結前第六施戒。二哀愍等結前第五以示日等灾祥。令離放逸。三安眾生事結初四門以同與樂。四諸不惱眾生事。結前六中初三後二。以此五門。即五明所攝。能除闇障。俱能生智故。論釋前三句。超舉後二。其第四但為與樂。而非生智故。非此結。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有調柔攝報願智等三果科。釋同前。能練中云。既出家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者。此障非得義持。對後顯劣也。教智淨中云。以車渠摩瑩金器等者。喻依淨教增長智慧光明轉勝前地也。以方便慧思惟觀察。故慧轉勝。以方便智成就功德。故福轉勝。方便之言。皆是真俗合觀。而脩行故。即是不住道行勝報中。所作自在等者。由善五明故也。餘皆准前。
第三重頌分中。二十二頌分五。初五頌半頌前勝慢對治。於中初一頌頌前十平等。次一頌頌前道品。次一頌頌勝行為嚴喻。次一定等功德為身說法為師子吼。後一頌前初住地同念不退心。論名如道行。第二佛力所加下七頌。頌不住道行勝。於中。初二頌半頌所知中智清淨。後四頌半頌教化眾生勤方便。於中初三句頌總觀虗偽生慈悲二心。次一頌三句頌前悲中觀緣集苦。次一頌半頌觀深重苦。後半頌頌大悲觀。第三名為有念下五頌頌不住道脩行勝果。於中初一頌頌攝功德勝。次一頌頌脩行勝。次一頌頌教化眾生勝。後二頌頌起世智勝。第四如以下三頌半頌地果。初一頌半調柔。二次半頌頌攝報果。三後一頌半頌願智果。第五末後一頌結說究竟。難勝地了。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一(本末合)(盡第十地)
第六現前地中二。先料簡。後釋文。
前中略顯二門。一釋名。二次第。
初釋名者。攝論云。由緣起智。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名現前地。世親釋云。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令無分別智而得現前。悟一切法。無染無淨。無性論師亦同此釋。謂由加行智。觀察緣起。引根本智。證無染淨法界現在前故。解深密云。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脩作意。方得現前地名現前。莊嚴論云。不住生死涅槃。觀慧現前。名現前地。十住論云。除魔事已。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成唯識論同攝大乘。瑜伽同深密。
二次第者。有三義。一前地寄聲聞。此地寄緣覺。約寄超前故。二四地雖顯出世。不能隨世。五地能隨。而不能破染淨見。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破見故。三無相觀者。成唯識云。前五地中。有為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中。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已去。純無相。令此地中於無相觀進少入多故。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後釋文中三分同前。
初讚請分中有九頌分五。初一頌。菩薩聞法歡喜雨華等供佛。二次有一頌。天眾歡喜散寶等□□。□□□□。□□天王等。以寶雲供佛。四次五頌。天女歌樂讚佛說法益。初一頌除惑。次一頌半顯法性。後二頌半明說法所為。五末後一頌。結前請後。
第二正說分中。論說三分。一勝慢對治。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下。明不住道行勝。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下。明彼果勝。此與四地何別者。四地以趣地方便及初住地。同名勝慢對治。此中初住地入不住道行勝攝。以漸勝故。論云四地中說眾生我慢解法慢對治。五地中說身淨分別慢對治。此六地說所染淨法分別慢對治。初勝慢對治者。以前五地觀四諦法染淨相故名取染得障。是故十平等通一切法平等。
文中三。初牒前起後。二何等唯正顯十門行。三菩薩如是下。結行入地。
就正顯中三。初八句約無破有。次一句約有破無。後一句有無雙破。又初一句總。後九句別。總云一切法無相者。論云。一切法謂十二入。釋曰。入是識所依緣。今但言入。即已攝界及蘊。下皆准此。
言無相者。一切法自性無相平等故。謂相是妄想所作。無別自性。由此十二入差別之相即是無相故。云平等。後中九句。論主立九種相對治。以顯無相故。說相無。然既想能現相想應是有。論破云。十二入自相想故。謂十二入之相。從自相起。無別自體故。
二無生者。外轉立云。想從相起。可夫無體念別追憶。豈非有生。破云。展轉行相故。謂念因前想。後方得記。但是想之展轉行相。無別有生故。
三無成去。外轉云。既念因前想後起非有亦可者。因集起之應不成。何故現見成就。論破云。生展轉行相故。謂苦是集果。集從念念從想。如是展轉行相成故。
四本來清淨者。外轉救云。若由展轉等乃至無成者。世俗因果。豈斷壞耶。論破云。淨相故。謂彼因果相。本來性淨。非待斷懷說為不成故。此文准論經。是第六句。
五無戲論者。外轉立者。雜染因果可從相想等無體。本來清淨因果應是實有。論破云。分別相故。謂清淨因果非分別相。由分別心取之為有。還非實有故。
六無取捨者。外轉立云。若染淨名義皆空。何故菩薩捨染求淨。論破云。出沒相故。謂淨法可取名出。染法可捨名沒。妄法即空。無可捨却。真性離念。不可取得。無捨求但約出沒相爾。理實無取捨故。攝論云。於生死非捨非不捨。於涅槃非得非不得。維摩云。若達生死性即是涅槃。於其中不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中。皆此義也。
七寂靜者。此文准義次第。及論經應在第四句。謂外轉立云。苦是所生可說為空。集是能生。豈非是有。論破云。染相故。謂惑業與苦。皆是妄法緣起。無性本寂。非實有故。
八如幻等者。前來於真妄法起有見故。以無破之。今於二諦見竝非有。應無過失。論破云。我非有相故。謂二諦因果離有。眾生之我離無。我體亦爾。如幻夢。若一向無。便是斷也。問此非有我。豈不正理。何故以為所治相耶。答此我非有相。若即是我非無相。不一不異。則非所治。由執一向非有。便為斷見故。是所謂。
九有無不二者。外轉立云。前既有無各別。不得今有無並立。應無過失。論破云。成壞相故謂成之與壞。是相違法。不得同時。有無亦爾。謂有是無之有。無是有之無。有無無有非一非異故。名不二平等。問法非一異。今云不二。非異何在。
答但解非一。即解非異。以將非一作非異非異作非一故。又有與無非一異。無與有。非一異。相望無別故。云無二平等。
三結行入地中二。先總結入位。後自性下別結。前總中。牒前所觀十平等法觀。後別中五。一自性淨者。遠離障垢故。二隨順平等真如法故。三無違等者。不生分別想違無生故。四得明利者。微細慢對治故。前四五二地同。此地得順忍。除障未細。不名明利。以四地解法慢最麤故。得耎品忍。五地除身淨慢障中庸故。得中品忍。此地取染淨所分別慢故。得上品忍。故名明利。下品能治對上品所治。乃至上品能治對下品所治。障治相翻。理必然故。五隨順忍者。耎中忍故。順者隨順無生法忍故。未得無生忍者。以七地已上是無生忍位。此非彼地故。云未得。然此順彼名為隨順。理實初地即得無生。為寄五忍配諸地故。分滿異故。謂仁王經說。三賢法中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七八九地故名無生忍。十地及佛地名寂滅忍。若瓔珞經。寂滅忍位。亦有三聖。謂別前二加等覺故。又於初地。分得非滿。七地已上圓滿得故。勝幔對治竟。
第二大段。不住道行勝中二。先約初住地。明不住行。二作是念下。就正住地。以明不住。前地劣故。唯正住地。方名不住。此地勝故。初住地時。即明不住。
就初住中二。初牒前起後。二大悲等正顯不住。於中四句。初三明能觀之心。後一明觀所觀生滅。然此三以作六重釋。一辨相者。愍心創起故云悲首。論意釋以殊勝大悲攝三世眾生故。二求果慇至稱為增上。又上求佛果故。論意釋於所知緣起令知淨智。為佛果本故。三厭離有為心。論意釋觀一切種微細因緣。以生厭離。緣觀細極故云滿足。二次第者。我前觀空。須念眾生虗妄所纏故。先起悲。以悲念故。求佛果智。以益眾生。以起增上。佛智必由離果而成。是故末後起觀緣生過患終極。三約二利者。初一利他。後二自利。四約二護者。前二護小乘。一護狹心。二護小心。後一護煩惱。五約因果者。初後攝因中一求果。六約不住者。初一不住涅槃。後一不住生死。中一俱無所住。就所觀生滅中。十二緣生順生逆滅故。云觀世間生滅。此是總觀。亦以十門。別觀彼法。
二就正住地。明不住中。廣顯緣起。於中有二。先以義分別。後依文正釋。
前中總有二十八門。於中。前一十八門。引餘教別說。後之十門。隨當部文便釋前一十八門義。具如別章。
後依文正釋中二先。料簡其文。後正釋文。
前中有三。一就經本。二依釋論。三經論相對。
初中。本經內二重。先別明十觀。後顯名重結。前中十觀者。一有支相續。二一心所攝。三自業差別。四不相捨離。五三道不斷。六分別三際。七三苦分別。八因緣起。九生滅。十隨無所有盡觀。於中各有順逆觀。以為不住行故。
二依釋論者。論以三門。一就有為門中。釋此十番。此即是前大悲滿足觀。二就深念眾生心中。釋此十番。名大悲隨順觀。此即是前大悲為首觀。三約求佛心中。釋此十番。名一切相智分別觀。此即是前大悲增上觀。此與前三。次第少異者。謂前約生心次第。今據正行次第。謂先自利過。次念眾生。後求大果。故與前別。於此三門。各觀十番。成三十門。復各有逆順。成六十門分別緣起觀。
三經論對攝者。有二門。一相對。二相攝。前中。論但取經初住地處三心分別十門緣起。各各具逆順。成六十門。若將下文。彼果分中三解脫門觀因緣集。歷前六十門。乃有一百八十門。顯緣生觀。論主更依初住地三心。一一各通。有此十觀。是故經論合舉。物為四重釋。此緣生一一各十。即為四十門。又各有逆順。即為八十門。以三空觀之。總成二百四十門分別緣生法。二相攝者。論初門內。開為三段。一名成答相差別。此攝經中初一有支相續觀。二名第一義差別。此攝經中第二一心所攝中半門觀。三名世諦差別。此攝經中後八門半。於此三中。初一顯於妄我非有。二真俗非無義理圓脩。第二大悲隨順觀中。攝十為四。一名觀眾生愚癡顛倒。攝十中第一門。二名餘處求解脫。攝第二門。三名異道求解脫。攝次後四門。四名求異解脫。攝後四門。第三一切相智分別中。攝十為九。一名染淨分別觀。攝初半門。二名依止觀。攝初中後半門及第二門。三名方便觀。攝第三門。四名因緣相觀。攝第四門。五入諦觀攝第五門。六力無力入依觀。攝第六門。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攝第七門。八無始觀。攝第八第九門。九種種觀。攝第十門。釋相可知。
後釋文中。釋此十門。即為十段。一一段中。皆四門釋。一依經別釋。二約論厭離有為釋。三約大悲隨順釋。四約一切相起分別釋。如是四重。依經及論。收攝方盡了。
就第一段中四門之內。先約經文。名有支相續觀者。此中正顯有支無我觀。於中二。初明倒執有我妄起緣分。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下。約迷諸諦理起緣次第。前中三。一明無我。二復作是念下成緣起。三菩薩如是結依位行。初中二。先云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者。反舉惑情執我非理。若理有我。則起我者。應得出世。既生世間。明知執我非理。復云若離著我。則無生處者。此順舉。若理有我。則離我。理應生世間。既得出世。明理無我。二迷諦起緣者。迷於無我勝義。起彼有我。於中二。先順觀緣起。後此因緣故集下逆觀緣起。前中。初云凡夫無知等者。此無明支體用。謂無知即是無明體。餘是業用。求有無。愛斷常故。二不正思下明行支。謂不正思者。示無明因故。起妄行者。於解脫處不正行故。行邪道者。示菩薩勝義故。菩薩雖行於有。不名妄行。由迷隨無明故。起罪行。由迷真實義無明故。起福不動行。謂感三惡道業及人天別報苦業皆是惡行。感欲界人天業名福行。感色無色界業名不動行。三積集下明識支。餘論說此識支。有二種。一是所引。本識中異熟識種子。二是能引。謂五果種所依。本識名為識支。即現行第八。今此說後。不論其前。以行支。為能引。引起識中五果種子令至有故。云積集增長。乃至復起後有順義。此文應云。於諸行中。植心種子。積集增長有漏有取。復起後有。謂隨三行種植識中。五果種子積集漸增。乃至令熟至有故。此是能引所引一對言有漏有取復起後有有生老死者。謂由愛取有故。生生老死。此是能生所生一對。以五果是名言種子通無漏位。今行所引。明非無漏故云有漏也。無愛字者略故。四所謂下明識生名色等。然有六緣。如世福田種植。一業為田者。望所生根。為增上緣故。二識為種者。五果種子。為彼親因故。如種子。但以能依種子不離所依之識故。云識如種子。此舉所依。通取能依故也。三無明闇覆者。謂受生時無明迷父母。如世種植。地中雖有種子。要上有土覆。四愛水潤者。於父母。起染愛心。潤其受生。如種植雖有土要須濕潤。五我慢溉灌者。計有己身能有所依。如雖濕潤須人溉灌。六見網增長者。以我我所及慢我生不生等種種見網蓋覆。夫無漏法不能侵損。如種子入土以網覆護不令眾鳥侵奪。五生名色身者。次上六緣了。自下明識緣名色。此即顯所生果隨識入胎時。五果種子。為無明業引愛水潤故。並熟生果。雖同潤同熟。然現起則有前後。皆前引後起故。云名色增長生五根等。此但增上。非謂名色是諸根親因。餘亦如是。後六緣起。及憂悲等。文易可知。後逆觀中。以因緣集即無集故顯無我。此非對治性自滅故。三結位所行相顯。後約迷諦理起緣次第中二。先順觀。後如是但有下逆觀。前中。云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者。此有二義。一通舉。第一義諦是十二有支所依之本。明依真起妄。顯有支無體。以無明最初故。無明依起。餘支類皆依真起。二別顯。此是無明所迷。謂此無明。由二諦。造於三行。是故論經名諸諦第一義。前段明所造三行。此中顯所迷二諦。文綺互爾。由各為增上緣力。所前起後。令相續成立故生。四取蘊者。能引所引諸教四說。一此經以二支為能引。四蘊名色等五種為所引。此約識支。有二義故。一若賴耶為識支。餘識即屬名色支中。名支者攝也。若通第六識。亦入識支者。即色受想行四蘊為名色支。今依後義。或同集論。故作是說。二依成唯識說。能引二支。謂無明行。所引五支。謂五果種者。以本識內親生五果。名言種子是因緣性。為曾業種是增上緣故。三集論所說。三支能引。五支所引者。依本識中有二種說。一以業種為識支故。二異熟識種是名色攝故。四緣起經上卷云。於諸分中。無明與行。及識一分。名為能引。後一分識及名色六處觸受。名所引者。此異所說。通取二種。為識支。非如集論偏取。問彼經亦用業種為識。如何種非名色攝。論主為通此難故。出彼經意說。識是名色依。非名色攝故。後逆觀中。無作者。是人空。無作事。是法空。依經釋了。
第二依論。約相諦分別釋中。三段內。初門名成答相差別。於中。門別有四相。相從為三。要攝為二。總別為一。四者。一舉彼解惑顯成無我門。二論經愚痴下。經本凡夫無智下。責情顯理門。三依論經無智下。依經本行邪道下。名辨相顯實門。四不知第一義下明依實辨相門。二相從為三者。四中。初一名成。謂釋成無我。以二名答。顯無我。後一名相。謂依諸諦理。立緣生相。要攝為二者。前之三門宗顯無我故。一處舉釋。後之一門宗顯緣生依真起相故。別舉別釋。總為一者。謂第一成答相差別也。論云五道中所有生死等者。釋世間所有生處等。下開三門。就初釋成中四句。一總釋成無我。二一切世門下牒舉。經即無我義成者。但攝經即見顯成無我義。三若第一義下即事顯成無我三義有二句。一若實有我不成凡夫過。二若我實有不成聖人過。何者若第一義中。實有我者。定其所取著我之心即為第一義。智者辨定能取也。不應世間生者。正出過。謂若第一義中實有我相者。凡應是聖。此為立宗。以有能證第一義中實我智故。此出因。如諸凡夫者。同法喻。此則凡同聖智過。應無凡夫。現見不爾。明知無我。又二聖應同凡。立宗。以理實有我。聖證為無違理。倒或非聖智故出因。如諸凡夫。應生世間。舉同喻。此則聖同凡倒過。應無聖人。理既不爾。明知無我。此境失中准前。此文欠一句。應云離著我心即應非是第一義智。無我既非第一義諦。離我之心豈可得名第一義智。言應常生世間者。以理正徵。謂若離我。以非勝義智。應不證涅槃。常生世間故。別句中凡者。既有第一義智。屬道諦攝。應得涅槃。不在世間。此文顯於無我真理。顯然可見。四顯示下舉經對顯。第二釋答中。謂難在文外。故云答也。此有兩難二答。初執情徵理難。情乖正理答。難云。若理實無我。云何著我。既著於我。不著無我。明知有我。如虗空無人。豈有計人。立量亦可知下答。以痴所盲故。於無我處。而執為我。如目有翳。空中見華。豈可空中實有華也。比量可知。二如是實無有我下。執相徵實難。相不依我答。難云。若當有我可令無明作緣行次第。既云無我。我誰為次第。乃至老死。此示現下舉經正答。由痴造業業行起識。乃至老死。如世種植相生次第。何用我耶。答意如此。於中。希常為有。求斷為無。希求是愛。無知是癩。煩惱雖廣。以此二種是有支根本故。偏舉爾。次釋行中三句。一釋邪念。二邪道。三妄行。以菩薩行有不妄行故。以釋識支等。先儀舉經文。是中下釋。以異熟賴耶正是報體故。云示生老死體。又釋。種子識為彼因故。云體也。又釋。如來藏賴耶為生死性故。謂此識體。復能隨順攝持餘支種子。令得成就能所引生故。云隨順攝取等也。罪福等業為地。遠釋云。以如是住者是色。如是生心者是名色支。結所生名色也。本疏云。今更釋。如是住者。是識種業地。如是生心者。是癡覆愛潤。此結上四文。又釋。此物標經中我心灌等。謂作如是安住。生如是心我。是我所等。謂見已為我。如男子受生見父精為己有故為我所。又見母為己妻。亦是我所。女人反此。言我我想是慢者。牒前我及我所二想為慢。自見與父共競女色。謂己得勝。便起想慢。女人反此亦爾。言我生等。釋見網。遠云見己唯在此處生不餘處生故云我生不生。又云。見常為我生。見斷為不生。本疏云。今釋。見己正報以為我生見所遊戲依報名為不生。以受胎時。或見遊華林。或居殿堂等。異見非一故。云種種。以見執難捨。如網網覆也。下遊逆觀。以緣起法無性故滅。非是智力斷故名滅。下結前生後。若緣無我。更依何法。緣相得住。下舉經對顯。明緣起相。依真而空。論中無明作業稱名色者。遠引婆沙云。名色有二種。一方便名色。二報名色。若言名色緣識。是方便名色。若說識緣名色。報名色。今既說行以為名色故。知是彼方便名色。言彼依止者。阿賴耶識是彼名色等所依止故。此約依持門說。二名色與識共生者。是相生義。三相依義。謂色由名色得起。名色由識得起。下釋逆觀作者作事人法皆空。是名結。前云何云彼證此真諦得解脫。答今舉緣生以辨彼觀故。
三約論大悲隨順。四段之內。此名第一愚癡顛倒者。不解無我名曰愚痴。謬執有我。稱為顛倒。論中總釋。謂菩薩觀此第一門十二有支想是痴倒。隨順菩薩大悲之心故。云此事觀也。下別釋中。先解愚痴。後一切凡夫下釋顛倒。前中先辨痴相。謂著我故生。離我故不生。舉離不生。顯著是痴。次釋痴名。云何問也。無明闇者。先無慧明體是闇故。名為愚痴。經帖可知。二釋倒中。痴盲著我如是倒者。是取我之倒。有相支中疑惑倒者。是取我所倒。此釋經中無智求等。乃至盡此一門皆是顛倒。菩薩觀此。於諸眾生。深起大悲。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明此十二有支。總是一切種智所知之法。攝十為九。此初門中。前半名染淨分別觀。謂著我為染。離我為淨。然此一文具含多意。且舉四釋。謂經中明是妄取我故。知此緣生次第之相。二論家初意。舉此解惑。以顯無我。成無我觀。三舉離我不生。顯我是痴。順成悲觀。四取此解惑。以為所知染淨之法。下半門以是依真起故。屬彼依止觀攝。釋初門竟。
第二就一心所攝中。亦四門同前。初約經文釋。分為三段。初總標。二何以故徵。三隨事下釋。總中二。先顯義。後如來於此下引說證義。前中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者。謂十二緣起是三界所有。此無別體。唯是一心。此一心言。通有二種。一者同類一。謂八識心品。同能積集。熏變種子。成因感果。此則所變現境。依能變心起。攝境從心。名一心故。二者一性一。謂即前所明八識心品。及所變現三界所有。總是生滅虗妄緣集。緣集無性。即是一心。此則會妄歸真。攝相從性。名一心故。若爾世諦云何差別。若無差別。一心亦無。要由俗諦得證真故。論云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故。云何隨順觀。觀世緣生故。云何即入第一義諦。觀世緣成時。便顯無性故。後引說中。云如來於此者。於此緣生門中故。皆依一心者。真心隨緣成有支故。前云唯是一心。則約會事歸理。後云皆依一心。則為以理從事。其義是一。言左右爾。二徵。意云十二有支既作一心。則有支皆無自性。既爾何有前後相緣。三釋。意云一心不壞世諦緣生相故。論云。此是二諦差別一心雜和合因緣集觀。謂二諦差別一心等者。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為阿賴耶識。故云二諦雜和合因緣集也。隨事者。隨其行業。於何趣中。從中陰內。起求生愛心故。云生欲心。此心起時。與本識中識支種子。同時起。至生陰時。此求生心滅。唯本識託哥羅邏等。如外種依牙生等故。云心是識。論經云貪欲心生者。謂第六識中求生時。貪欲共阿賴耶識。同時起故。於中陰末。貪惑心續。名為受生。彼所造行。變為境界。謂殿堂等。名為誑心。以不知故。雖取之為實。名曰無明。此是受生無明。非發業無明。此中大意。明受生時。行事是能引。欲心是能潤。此二於識支前故名誑心。無明亦是能引心。誑故令取亦是能潤。此二居後。引潤本識中五果等種。生所生果。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名色等。是故十二有支。皆唯是識。
二約厭離有為。就相諦分別者。論釋。此是染依止觀。言二諦差別者。論主意。將所依心體是真諦能依有支是俗諦故。此一文名為二諦。此釋總標文也。言一心雜和合因緣集觀者。釋所以者何下文。如別釋竟。
三約大悲隨順分別者。論名餘處求解脫。是諸凡夫。如是愚痴顛倒。常應於阿賴耶識及阿陀耶識中求解脫者。此是舉正顯耶。言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者。此顯邪乖正。以諸愚夫背正從邪。深為可愍故。此對治下舉經顯治可知。
四約一切智分別者。論名依止觀。謂分別有支依止有二種。謂真性及依止識。此中二諦通為二緣。明是大智所了之法。
第三自業差別中。亦四門同前。初約相用分別。此十二有支。皆有二義。一明自行相。二助成彼用。謂令眾生迷於所緣故。是無明自相。與行作生死因。是助成業用。論經名自業成。問此十二支。於四緣中。具有幾緣。
答成唯識第八云。諸支相望增上定有。所餘三緣。有無不定。契經依定。唯說有一。愛望於取有望於生有因緣義。若說識支是業種者。行望於識。亦作因緣。餘支相望。無因緣義。而集論說。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依無明時業習氣說。無明俱故。假說無明。實是行種。瑜伽論說。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依現愛取唯業有說。無明望行。愛望於取。生望老死。有餘二緣。有望於生。受望於愛。無等無間緣。有所緣緣。餘支相望。二俱非有。此中且依隣近順次不相雜亂。實緣起說異此相望為緣不定。本疏解云。緣起經說。唯增上緣。一切定有因緣。有四位。謂二是實。一但增愛為取。無別種故。二有支中望五果種。望生。有親生義。若說業以為有支。則無因緣。二是假說。無明時行種。識為業種。等無間緣四位。謂無明行愛取生老死。所緣緣有六位。於前四。加有望生受望愛。所餘六支。總無所緣及等無間。
二約厭有為分別者。於染因觀內。名他因觀。以前支望後。異故名他。前能起後。與他為因。故云他因。若辨行相顯他義名能生。後顯因義。論釋死支以不見知。令相續者。此是無明。何故屬死。釋此是死時無明因死而起故。
三約大悲分別中。四門內。此當第三異道求解脫。於顛倒因中。求解脫。倒因三種中。此文治彼自性因故。云不應如是求。何以故者。將欲廣釋故徵也。謂我佛法中。因前支起後支。斷前因故後果不生。即得解脫。汝說冥性為因。縱知之何由可脫。故云不應。言因緣有支等者。總舉經文。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中九門之內。此當第三名方便觀。因緣有支二種業能起因緣事者。略釋顯。謂前巧起。後名方便等。餘文可知。
第四不相捨離觀中。亦四門同前。初約不相離者。謂前能起後。離前無別。後依前起。離前無後。不相離故。各無自性。無性緣起。如心現前。此為順觀逆成一真理平等觀經文可知。
二約厭有為分別。論名自因觀。無相等自生因。觀緣事故者。謂無明生行是自生因。問無明行異。云何名自。答以行賴無明。無自體故。緣力全攝。非是分故。前明不即故說他因。此顯不離名為自因。有人引此子果之文。證無明支有種子現行者。非此文意。又遠法師。以五義釋此文。明子時是前無明。能生後無明令行不斷。與行別時。果時是後無明。從前生助成行故。與行同時等。本疏云。今尋此文意。只發行無明為子時。所發之行為果時。以行是無明果故說無明有二時。問無明望行。無親因義。云何說行即是無明果時。
答無明是行增上緣故。名為子時。行是無明增上果故。名為果時。文中有四。初開義門。二自因下釋不相離義。三若不離下釋不即義。四自生下總類結。初中。先開。後是中下釋。言子時令行不斷者。以無明為行因故。二種義緣事示現者。以子時為緣。果時為事故。餘文二義。類此可知。故云餘因緣分等。二釋不相離義中三句展轉釋成。初自因者不相離故。二云何不離以現見離前支無後支故。此顯離子無果故。說果為子果。三云不離無明則成行者。此順釋不離子無明成果故名離三釋。不即義中無明二種過失。後引中論頌釋成。言不即因以是所生非能生故。不異因者。從於能生生所生故。以果不即因故。果不斷因不常。以不異因故。果不常因不斷。又以不即因果俱不斷不異故。因果俱不常。又亦反此思之。又以不離是不即故。即不常為不斷。四總類結可知。
三約大悲分別者。謂邪見眾生執顛倒因內自在天。為眾生因。為可傷愍。今此文中。顯無明行等故。對治彼執。故為因觀。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當第四因緣相觀。有支無作故者。明此有支非直後依前故後無性。亦乃前能作後前亦無作故。諸緣起是種智境界。
第五三道不斷中四門同前。初約經為三道不斷者。此中煩惱有二。謂能發能潤。雖諸煩惱皆能發潤。然發業位無明力增。潤業受生愛取力勝。是故偏說。由元熏發。立一無明。數數溉灌故。分相顯名。行業立生因。愛取已潤近生當果。立名為有。此約唯業有說。在名有二。謂在因及果。識等五種唯是報因。生等二位但是報果。以就所引因位難。去差別相故。據當果位。別顯立支。謂續生時因識相顯。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依斯發觸。因觸起受。爾時乃名受果究竟。依此位立因。為五支。果位易了。差別相故。總立二支。以顯三者然所生若在未來。為生厭故。說生老死。若至現在。為令了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具如成唯識第八卷顯。又此惑業苦三。為流轉之相。如淨意菩薩所造十二因緣論頌云。煩惱初八九。業二及與十。餘七說為苦。三現十二法。從三故生二。從二故生七。從七復生三。是故如輪轉。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空法。遂生於空法。此依三道顯二無我也。
二約厭離有為分別者。論名攝過觀。所謂三道攝苦因苦果深厭離故。
三約大悲分別者。論名異道求解脫內對治苦行因。謂邪苦行但是煩惱業妄想因故。非樂因故。如經無明愛等。
四約大智分別者。觀名入諦觀。三道是苦集諦故。是大智所知法也。瑜伽云。幾支苦諦攝。及現識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成為苦。答五。謂識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謂餘五因二果。俱是苦諦。惑業五是集諦攝。又成唯識第八云。皆苦諦攝。取蘊性故。五集諦攝。業煩惱性故。此中苦通十二。以是取蘊性故。集唯攝五。
第六分別三際中。亦四門同前。初約經。分別先後際者。此十二支。初二是能引。次五是所引。次三是能生。後二是所生。於中。分別三際。諸聖教中。略有三說。一依此經。開能所引分先後中際。合能所生。總為後際。以行遠故開之。生近故合之。二依成唯識論。開能所生。合能所引。是故前十現在。後二未來。以十因二果。分二世故。三生引俱開。如智度論。初二過去。次八現在。後二未來。故成三世。如成唯識等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次三。或同或異。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又由此三際因果輪轉。人法二我永無所有。問何故此經不言生老死耶。答略故不說。
二約厭離有為者。論名護過觀。謂外人與此緣道理。出三種過。一一切身一時生者。列過名。何以故者。外人自徵立過所以。無異者釋立過相。以無我異同。何為不得五道之身一時竝生。二中列釋名徵立可知。無作者故者。釋立過相。若無我作業。誰受來報。三中別徵可知。釋中既無有我。誰持是業令夫至果。是故應知。前不受報據前望後說。此中失業據後望前說。此三種下總牒顯護。謂過現因別名為異。以此答前三種難故名為答。亦通取下句未果異因云何得有一時生過。又差別因得差別報。云何乃言有不受報。差別之報由異因生。云何得有生業之過。下釋文中。先釋過去內無明緣行。是見過去者。牒舉經文。下釋中二句。初明過因能作現二果。由過因說現識等以為當來。此中但從過去因即足。何須彼說現為其當。欲以因果相屬防三過故。即是見下釋已總結過去是因義。二釋現在中。言識乃至見現在者。牒經文。釋中二句。初明現由過因。二復能下明過因得現果。現在是彼過去之未來故。云得未來果。三愛取下。釋未來中。先牒文。言後有生者釋。從愛取等起有生死。名有生也。問前釋過現皆二世相對。今解未來。何故不然。
答以彼過現經中自分為兩世故。須相屬。以成護過。經中自說愛取有三從果。為未來不假論主相屬故不論也。言一往定結別前文。以上來所說是一分三世。名一往現數。如是稱為定下釋展轉三世相。生無盡故。云復有彼世生轉故也。此說何義下釋相護過。有三義。一汎明業不得果。二舉經明得。三雙結得不。前中先總舉。由三義故。令過去業不能得報。一或有未作者。就過去求愛所有等爾時未作故。於現在不得生老死果。本疏云。問觀此文意。以說過去無明未作業行。何因乃云愛等未作。
答若無明未作業。何因乃言過去業。三義故不得報。言式有已作未得報者。就現以求愛取有等。雖已作竟。以未熟故。現在不得生老死果。或於此生。若得聖果者。斷愛取故。今已熟業。即便燋亡不得報。二是中無明下舉經三義得報。謂過去既有無明緣行。故知已作不同愛等現在得識等五果。明知則是業已得果。由現在愛取。無聖道斷。令未來生死相續不絕。三是故下雙結中。已作是行支。未作是有支。已得果是識支。未得果是生支等。聖人已斷凡夫未斷下正結。護業既有如是差。何容有一切身一時生過。謂有作未作。何緣一時有得報未得。云何一時有斷未斷。如何一時。若示下重牒顯示。非一切當受者。是前已斷也。亦非不受者。是前未斷。亦非一時者。顯前作未作得未得。若自作下護。第二不受報過。謂自作自受。何不他受以他不作故。三離彼三事護第三失業過。謂由離於三種不得。是故諸業無不得果故。無失業過。下結可知。
三約大悲分別者。菩薩見諸外道行異道求解脫中計無因等。起大悲心。觀此緣生。救彼邪見執。論言先中際因者。過去二支是先際與現在識等中際為因。言及中後際因者。中際愛取有與未來後際為因。言中際前後二際故者。於中際內。識等五果分屬前果。愛等三因分屬後際。既有此因。云何言無。是故結云。若無如是同事。則種種眾生果事亦無也。
四約大智分別者。名力無力信入依觀。過去二支望現有力。望後無力。愛等三支望後有力。望前無力。又釋過二有力。現五無力。現三有力。後二無力。以皆能生為有力。所生為無力。菩薩舉此化人令離。入正故。云信入依。菩薩智照故云觀也。言先中後化緣者。重釋成。先中後是力無力。化緣是信入。謂照三際。以化眾生。為種智故。
第七三者聚集中亦四門。初約經。明此有支皆是苦聚。將釋三苦因。辨受俱分別。瑜伽云。幾果受俱行。謂除二所餘。即除受及老死。餘十有樂受。以受不與受俱故。老死位中。多無樂故。幾苦受俱行。謂即彼及所除中一。即唯除受支。餘十一是苦受。幾是捨受俱行。如樂受說。以老死位多無容捨故。幾不與受俱行。謂所除中一。即受支。以受不與受俱故。成唯識中。亦同此說。次三苦分別有二門。一理實遍通門。如瑜伽中。壞苦攝十支全及受支中一分。謂樂受除受支中苦及老死支苦苦攝。十一支全及受中一分。謂苦受行苦攝苦。攝苦皆是行苦。或有十苦。非二支所攝。謂不苦不樂受。是故行苦通攝十二。成唯識第八同此。二隨相增顯門。如此經說。謂初五支遷流相顯。故稱行苦。觸受二種觸對生苦。故云苦苦。餘為壞苦者。但壞樂名壞苦。老死支既無樂可壞。何故名壞者。釋曰。壞有二種。一樂壞為苦。望所壞說。二以壞即是苦。故名壞苦。此老死支。能壞生故。屬壞苦也。餘文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論主。世諦觀。亦種種中。此當第五。名不厭厭觀。謂凡夫不厭。菩薩厭故。云不厭厭。此約麤苦。又二乘不厭。菩薩能厭。此約細苦故。云種種微苦。以分別此等皆苦故。及厭種種麤苦者。二乘所厭。菩薩亦厭。又亦得前細是行苦此麤是彼餘二苦故。
三約大悲隨順分別者。愍諸外道。不達真理。求異解脫。真脫有四。舉正顯邪。一離一切苦相者。涅槃樂德也。二無為相者。是是常德。三離流相者。是淨德。四出世相者。是德。涅槃云。於世間法自在遠離名為我。言彼諸行苦下辨邪異正。於下四段經文。各配一義。今此當初。言苦事隨逐乃至無色有轉者。舉此三苦。顯彼外道求非想等為涅槃者。菩薩觀之。皆是十二緣生三苦之法。何有涅槃樂德之義。故順起悲。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此當第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者。聲聞人不覺細者。自謂無苦。名增上慢。然覺麤苦。名非增上慢。舉此彼二乘信入大乘緣生微細苦事。菩薩照此故名為觀。不如實知下釋成慢相。此之一門。前約大悲。以化外道。今就大智。以攝二乘。以文言多意。論重善取故也。
第八因緣生行者。亦四門。初約經文。理實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生行者。有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合說故。云因緣。然隱彼親種。顯此勝緣。故云無明因緣。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引因緣。餘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從因。因緣形奪復各無性。是故言因緣生乃顯無生。此從順觀逆觀一泯非生不生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中世諦觀六門內。此當第六。名深觀。此深觀中。攝後三門。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無因生。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三說。一約破外道。謂諸法非自性生故。云不自生。二不從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三亦非劫初極微和合生。故云不共。四不無因生。離因緣外。無別果法故。云不無因生。二約因緣形奪。雜集云。自種有故不從。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非無因。凡諸緣起但亡雙苦已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三約緣起無碍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各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謂因望於果。有全不生。緣必全生故。因不生緣生故。二緣望果。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亦不俱故。不無因生。言無明因緣生諸行者。論經云。無明緣行生也。此彰因起果。明非他作。言因緣能生行者。明果由因。顯非自作。又以無明是行自因故非他作。亦先無行體。在無明中。後還生行故。非自作。餘亦如是。准思之。此門中。論主開為不自不他二句也。
三約大悲分別者。明諸外道求異解脫中。顯彼所求非想天等以為涅槃。觀之但是有支緣生法。非是無為涅槃常德。是故菩薩隨起大悲也。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於九門內。以第八第九二門。合為一無始觀。遠法師云。是真諦觀。見法緣集無本性故。名為無始。本疏云。因緣起法。約無元本。依之始起。故云無始。維摩中。依無住本。立一切法。同此也。中際生故後際生者。舉法釋成。謂此緣生即是不生。故名無始。是謂大智所知之法。
第九生滅繫縛者。亦四門。初約經無明緣行是生滅繫縛者。謂此十遞互相望。順則相生。逆則相滅。然生與滅。不離有無之縛。若觀相生無生。則滅亦無滅。方離於縛。經意在此。文中先明順觀。後無滅下明逆觀。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深觀四門中。此是第三不共作。言非二作者。或因為自。以緣為他。或果為自。以因緣為他。此二自他。俱不作故。若自他俱不作。何得為緣生。為釋此疑故。云但隨順生。謂隨俗說生。理實無生。言無知者。正由因緣互相待故。各無自能可以相共也。豈無成辨果耶。正成辨時即無成辨。故云作時。
三順大悲分別者。謂諸外道求異解脫。以非想等。為涅槃。菩薩觀之。但是有支。非離染縛。失於涅槃真淨三德。故生大悲。故云如是復染生縛也。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門無始觀中。名隨順縛故。謂生滅唯縛。隨順無本故。
第十無所有盡觀中。亦四門。初約經。明此有支虗相既盡隨順無所有緣。至第一義。此顯不壞俗而恒真故。云無明因緣諸法行生。是隨順無所有。問無明生行是順有。何故言順無所有耶。
答乘諸行次第至此。顯無明正生行時即順無生入理故。問順觀既爾。逆復云何。
答生既性盡。則所有無所有俱離故。云隨順無所有。盡觀思之。
二約厭離有為中名第四。非無因作隨順有故。何故經中順無。論名順有。釋經意。以緣歸理說。論意以性從相說。各顯義別。不相違也。又論中順有意。顯無生。是故與經意亦不別。下別破無因中。一縱破。謂應常生。二奪破。謂恒不生故。三此非法下呵詰破。謂說無因最大邪見。若爾下結非無因。是名下釋訖。總結言相諦者。相是前成答相也。諦是前二諦差別。
三約順大悲分別者。謂諸外道求異解脫。以為涅槃我德。菩薩愍此順起大悲。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此是第九。名種種觀。謂三有總別各多類狀。云種種也。隨順下釋顯其相。此是三有世俗之境。大智照此故。以為門。上來別釋十門竟。二如是逆順下總結十章。既云逆順十種。明知前十門中。皆有逆順。前文中有無逆觀者。是略故也。一有別行別。二攝歸一心。三力用相生。四前後相屬。五三道輪還。六三際因果。七三苦過失。八從因無性。九似有若無。十泯同平等。配結前十文皆可見。釋不住道行竟。
第三大段。彼果勝中二。先明彼果勝。後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下。明位果。前中論分為五。一得治行及離障。是前勝慢對治果。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下。得修行勝。是前不住道行果。三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下。得三昧勝。望前治勝以說果。謂前修三脫。以說對治。彼治轉增故。四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下。得不壞心勝。望前離障以說果。由滅障故。三昧之心不可破壞。五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下。明得自在力勝。謂望前修行心說果法依。前修行上進無礙名自在力。釋此五果。即為五段。
就初文中二。無明治勝。後菩薩如是下。顯離障。前中三解脫門義。五門分別。一辨體。二釋名。三治障。四攝行五差別初體者。以前壞中定教為性。二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初通後別。前通者通名解脫。即出離涅槃。門者方便之義。謂此定門。是涅槃前方便故。解脫之門。依主立稱。若總言三解脫門。帶數釋也。後別者。若依薩婆多宗。約四諦苦下空無我行。名空門。滅下四行名無相門。所餘十行。名為無願。依大乘中。遍計所執生法無我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等。涅槃無此法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求願。觀三界苦。無所願求。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具如佛地論說。又智度第六云。知一切地實相畢竟空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等。名無作三昧。知一切無有相故。於一切法。不受不著。名無相三昧。復次十八空名空三昧。於種種有中。心不求。名無作三昧。於一切法相。知破壞。不憶念。名無相三昧。此中釋名。初從解脫行及壞為名。後二皆據無他受稱。餘門分別。如別行章。門中二。先總顯前十門有支皆有此三空觀門。後知無我下正顯。顯中先明空門。論分有三。初三句明生體空。言知無我者。主寄無故。無人者。人以現住為義。觀現住者。不可得故。無壽命者。壽以攝後為義。觀從此壽命與後壽命相攝者不可得。二次一句自性空者。此顯法體空。三後兩句無作者受者者。此顯前生法上用空即得。結名可知。二云滅此事下明無相門亦三義。一滅障者。觀彼有支自性滅故云滅此事。問此與前無我何別。
答前就諸法以明無我。此中欲遣能取相心故。不同也。二得對治者。論經云。常解脫現前。經云在畢竟解脫也。三相念相不行者。見因緣處。無少法相可生故。云餘不相續。遠曰。此三中初滅障者。取性心亡。二得理為治。三取相心滅。不見少法生故。離分別取相之心。前滅取性。不同凡夫。今離取相。不同二乘。三知此下明無願門亦三。一前二則是無願所依故。云依止。二受不樂有者。顯無願故。云體性。三唯大悲等緣出二乘故。云勝。二明離障初中。初離彼我等。是空門所離也。二離有相者。是無相所離也。三離無相者。是無願所離故。云離有無相。以不取無相故。說無願。心無相故。無所願求。論云。如是次第。於前五地下。舉劣顯勝。初舉五地。顯此空門離我之勝。此文是倒。若正應云。以十平等深淨心故遠離。即遠離四地身淨我慢。令以深空滅彼二我故。此勝也。二舉四地離障。此文中離作者受者勝。三此六地等舉此地初十平等處破有無等。顯今地滿無相無願。破遣有無。一切蘊盡故。云勝故。
第二明修行勝中二。初正修行。後即得下明修行勝。前中二。初明勇猛修行。後菩薩如是觀下明丈夫者修行。言勇猛修行者。初修更絕故。丈夫者修行者。果決修成故。前中二。初修行心。謂以三空。觀彼有支。愍諸眾生處而不覺故。云悲心轉增。由悲增進是利他心。未滿菩提等是自利心。下明修行勝中二。先修智不著有為。後他眾生下。修悲不住無為。前中亦二。先知。後厭。就知中。煩惱業生合散具闕有增有減。二既知此法有是過患。即生厭離。不應令合故。云我知有為等故。論云知有為法多過。遠離生業煩惱等。下修悲化生可知。後文者志修行中。先智。後悲。智中。論名厭對觀者。有為名對。見多過觀者重釋成也。滅對者。明有為性滅故。云無性等。後明修行勝中二。先勝相現前。論云。智及大悲勝隨順者。牒前二行中。各有悲智。能上順也。依不住道。無碍般若現前者。明依前悲智不住之道。令佛地無礙智光現前。知有為與涅槃平等。解智悲不住。所以不共住者。解不住義。謂智不共有為法住故。云而亦不住等。又悲不共無為法住故。云亦不住其中等。彼助道行不滿故者。釋不住所為。為滿智助道不住有為。功德助道不住無為故。云欲具足等。
第三明三昧勝中二。先明空定。後顯餘二。前中先舉十空上首。後結多門。此中一萬。論經名百千萬也。前十空中。論攝為四。一觀是觀解。二不放逸者。依解起行。離過為名。三得增上者。因修成德。得上功德。四因事者。依德起用。三昧是大用本故。故名因事。初中除第四三昧。餘五名觀。一生空觀。二法空觀。三合取二空名第一義。四依本識觀。二種如來藏中。是空如來藏故。云大空。五觀七轉識。不離如來藏。和合而起。皆無自性故。云合空。楞伽云。七識亦如是。以俱和合生。又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是也。二不放逸者。分別對修。是自分也。修行無厭足。勝進也。二修滿足故云究竟。三得增上功德者。勝德依空。生起現前故。云生空。四因事去餘三三昧。一依此空定。令智障淨。因是事故。名如實離妄。二依空起悲。不捨眾生。是故論經名不捨空。三依空三昧。願在三有。遠離染著。名離分別。然隨順有離不分別。餘文可知。
等四得不壞心勝中。十句分二。初一總。深心者。深微難動。論經不壞心者。謂堅固不退。餘九為別。一於理信觀。二行堪受調。三於深祕密法。心不驚怖。四自分不失。五勝進無歇。六不嫉他德。不破己戒。二行普淨故。云廣心。七慈普益生。八求上地智。九巧化眾生。
第五自在力緣中三。初標舉信行滿更起進之心。次滿足下正顯。後佛子菩薩以此下總結。標中。云後更等者。修無厭倦故。正顯中。十心分二。初一總。餘九別。總中開出故。一下伏力。二解力。三捨小力。四信深力。五摧魔力。六治惑力。七遍治力八巧他力九治障力。並如論顯。三結可知。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同前。初調柔中三。調柔行內。聽受正法。如說行者。論經得三昧慧光。釋以得義持能如說行。因事彼者。因彼義持事。是故說此依勝三昧。得奢摩他。是如實三昧。毗婆舍那。是前智慧光明勝行。行已憶持者。能持彼行故。所練淨中。云是人乃至明淨者。解脫彼障。釋所練淨。證彼義故。釋知佛法藏。釋喻中出世間智增上者。顯證智體淨光明勝者。亦現用勝。以顯體。以教智光勝。顯證智。亦增上乃至以方便智等。釋合喻文。無礙般若是佛智光明也。方便是前不住道智。二釋教智淨中。前地取月輪喻故小。此地取月光喻。寬大故勝前。隨順四流是魔所引故。云魔道。此名惡魔。是彼魔道。三是名下結說相攝報願智。准前可知。
自下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三十四頌分五。初二頌頌前十平等法勝慢對治。二次有十一頌。頌不住道行勝。於中。初有一頌。頌初住地心總觀緣起。二有二頌。頌初因緣分次第觀。三有一頌。頌一心所攝。四有一頌。頌自業差別。五有半頌。頌不相捨離。六有半頌。頌三道不斷。七有一頌。頌三苦差別。八有一頌。頌三際差別。九有半頌。頌生滅轉觀。十有半頌。却頌第八緣起觀。十一有一頌。頌隨順無所有盡觀。十二有一頌。頌結十門名。三次四頌。頌彼果勝。於中。初二頌。頌前對治勝。次一頌。頌修行勝。次半頌。頌不壞心勝。次半頌。頌自在力勝。四次四頌位果。於中初二頌。頌調柔果。後二頌。頌攝報果。略不頌願起果。五後一頌。歎勝結說。第六地竟。
第七遠行地中。釋有二種。一料簡。二釋文。
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來意。
初釋名者。略有三種。一約功用盡故為名。攝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後邊故。世親釋云。謂此地中。於功用行。得至究竟。雖一切不動搖。而於無相猶名有行。二約二義。解深密云。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無相隣接。故名遠行。本疏云。無缺無間遠於前六。隣接淨地近後第八。三約三義。成唯識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我道故。故名遠行地。同十地論釋。金光明云。無攝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淨。無障無碍。名遠行地。莊嚴論云。菩薩七地中近一乘道。名為遠行。問誰遠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遠能去。由此遠去故。名遠行地。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身地。仁王經名遠達地。於遠已達故。
二來意者。今三義。一前寄二乘。今顯菩薩。漸次第故。二於無相觀前地未純。今此觀進入無相故。三前地功用未滿。今此滿故。更有諸門分別。如別行章說。
後釋文中三分。一讚請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說分。三重頌分。
就初讚請中。十二頌分四。初三頌明供讚。於中。前二天眾供寶讚說法主。後一天王香光供佛。二有一頌。天眾自慶讚得聞地法。三有六頌。明佛力令天女樂中讚佛。初一述讚所依。後五正顯讚詞。詞中。初一頌明無住行三業。次一明無取行三業。次一興供三業。梵本中云。由得智慧自在故。剎佛我想皆除滅也。次一二剎三業。後一離過三業。四有二頌。明請法。於中。前一結前供讚生後有欲。後一讚眾請說心得願說有想有欲。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明地行。論分為五。一樂無作行對治分。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下。彼障對治分。三佛子此菩薩以深智下。發行分。四爾時解脫月問下。前上地勝差別分。五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下。彼果差別分。初云樂等者。前六地中愛著三空名樂無作。此地隨有不著於空。故名對治。此是地皆修捨法也。二彼障等者。前加行中。雖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故。即復是障。是故初住地時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故。以為名。三發行者。垢障既除。上觀俱運故。四前上等者。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故。五彼果者。地滿足故。前發行究竟故名彼果。自下廣釋。
就前初分內有三。初結前舉後勸修趣入。二何等下正顯行相。三菩薩以如是下結行功能。
初中二。先總舉前地樂無作障。後當修下能治方便者。不捨眾生。法無我智對治。攝取增上行。此治無作行中生樂心也。修十種等者。此行修空不滯空。行有不著有。由此能治一向住無作行故。名方便慧。能成此地智故。云殊勝道因也。又此行。於前世出法中最勝。彼皆劣此故云此勝。即初二三地寄配世間。四五六地寄配出世故。
二正顯中。先徵。後釋。釋中十行。一一皆是權實發行法無我慧。論中明四種功德。攝十行。為四門。謂初三各別一德。後七合為一德。此中。初句云雖善修空等者。論經大同。但無量與助道稍異爾。此初功德。謂財及身勝因事。隨所須隨意取得財及身勝因功德集故。言財及身勝因事者。舉方便智。謂菩薩無盡財果。無碍身根。由不滯寂福行所成。故說方便。為彼勝因。隨所須是財。隨意取是身。謂隨意受生故。二云雖得諸佛等者。論經云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捨。起四無量故。准論。後釋與此經異。謂此文意。顯證得己身之佛平等三慧。然不碍樂常供佛。論經乃是明護惡行因事。得勝無量修。於眾生中。不起妄行。言護惡行因事者。舉方便智。謂慈不惱眾生。名為護惡。方便與此為因。故名也。以即空而起悲。名不妄行。此是有第二功德也。三入觀空等者。此中。先空智。後集福德。論經先起福德。後觀無所取。文雖稍異。大意同也。此是第三功德。謂護善根因事。得彼勝因增上故。功德法增上行。以波羅蜜行。謂以方便智。攝護善根。令得生長。故以為因。下明發起勝行。言得彼勝因增上者。牒前起後。言功德增上等者。正顯勝相故。云廣集等。論主判意。前三句自利行。後七句利他行故。同名攝眾生因事。俱以方便智。為攝生因。七中。初一此云雖遠離等者。隨物受生。次二他令離障下四攝令住善。初中願力受生作彼上首故。云莊嚴三界。論經云。莊嚴三界行故。何故唯作首。以將眾生隨逐受化故。二畢竟下令離煩惱障。說對治故去。斷惑之智。必不見有惑可斷也。故畢竟寂滅諸煩惱焰也。正此不見惑。正是斷之行相故。斷不斷不相碍故。言雖也。三雖知諸法如幻等者。令離智障故。四雖知一切國土等。明為物嚴土集起法會。維摩云。雖知諸佛國及以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眾生。同此說也。五知諸佛法身等者。為物現正報三業。先辨自業。法離相何故現色者。為與眾生化生福五緣故。一見。二聞。三親近。四供養。五受法修行故。六知諸佛等者。語業為生轉法輪故。七隨諸佛等者。意業了差別多時不離一念。然不碍隨機種種別說。
三總結勝能。可知。上來釋殊勝。下釋方便智。論云。此十發起勝行共對者。明共方便智對。謂於空不著名方便智。即空之有名殊勝行。今明釋方便智攝取對治者。明不碍空而起有行故。此有行方能對治樂空之心。是為方便智所攝故言攝取。下略舉經。初二句以對顯。餘皆等之也。
第二明彼障對治分中。二種相。一修行無量種。二此無作是念下明修行無功用行。
前中修行無量種者。前樂對治有量為障故。修無量為能治。後修無功用行者。前樂對治作意修習功用為障故。修無功用為能治。先明修無量中二十句。攝為十對。一一對中。皆先明所應境。後明能隨行。准論。十對修行。以六句攝。皆云入者。隨也。謂能隨化者業。隨所所化之故。皆云入也。初一對。云眾生界諸佛教化等者。是隨所作。利益何等眾生。謂於無量眾生界中。以無量業教化故。此亦總句也。二次一對。云世界網諸佛淨土等者。是眾生經何處。謂於無量世界中。令依淨土行故。三次二對。是以何等智慧。謂一云種種差別法諸佛現覺智。二云劫數諸佛覺了三世智等。謂以無量種種法界智慧覺故。無量劫數通達三世。亦入智慧覺故。四次二對是以何等心。謂一云眾生差別信解諸佛樂現種種名色身。二云眾生欲樂諸根等諸佛語言等。謂有眾生。信種種天。身以隨同行。隨彼信說故。知過去心習。耎中利根。如應說法故。五次一對。是以何等行。謂云眾生種種心行。諸佛了知廣大智德隨眾生心。說對治故。此一或屬前三品心內利也。六次三對。是置何等乘。謂一聲聞乘中信解。諸佛智通令信解故。二辟支佛中信解。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入故。三諸菩薩方便行。諸佛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入故。謂於三乘中。各隨應運置故。
後無功用行中二。先明觀解方便。後佛子此菩薩下正顯修行。前中亦二。先舉修行無量中諸佛無量境界可知。後我迷應下起趣求心。於中。云無分別者。論經云自然。不以分別等。論釋云自然者。自性緣無分別故。謂八地已上無功用心。名自然等。以純任性。能起善行故。名自性。依彼能起佛境勢力。是故修習。以分別心。不能亡緣等。照法界不成。要以無分別。不取相故。即無功用也。後正修行中。修習方便慧者。是前十種方便智。何故前以為障。今復為治。謂治障有二種。一染為障淨為治。二行生為障。行熟為治。今約後說。以前是創修。勵力而起功用。故是障。今此段修純熟故。是治。此是修學無功用故。不同八地也。安住不動者。行堅不退。不同八地功用不動也。
第三發行分中四。一二行發無間。二常不捨下是信勝。三此菩薩於念念下。能作大義。四佛子此十波羅下明菩提分差別。論主判此大義結文。入菩提分中。似錯。所以者何。若此十度菩提分攝。大義亦應名菩提分。俱十度故。雖然且依論主。此四段中。初一自分。後三勝進。初謂內證行熟止觀俱現名二行發。外修常續名無間。
前中三。初一念等明二行發現無礙故。論云一念中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行現前故。二行位等明二行無間常起。論云一切行中彼修行時無間不斷不息行故。不斷者不全停絕故。不息者不暫休癈故。三乃至睡夢等。明離惡住善。
二信勝者。始起信心。於上決定名勝。論云。彼無量智中殊異義莊嚴相現前專念故。謂於隨佛所現應機境。專注故。云常不捨於如是想念。
三能作大義者。依信起行。行有義利。義利勝名大修稱作故。於中二。先總標。後何以故下別釋。別釋中先釋能具之智。後所有下釋所具十度。前中二。先徵。意云十度行廣。何故念念中。能得具足。後釋中。以大悲為首者。救眾生也。修行等者。求菩提也。後別釋所求十度中。一念念捨己善根與生名檀度。即此念中能息煩惱。名戒。悲物不損名忍。進求無厭。不起異念。忍法無生。巧起此行。大願轉增。異論不壞。妙達所宜。是故一念起一施時。即具十度。餘念相續皆爾。雖前諸地皆欲修此。要到此地。最勝成就。論釋後四度。釋方便中。云起無量智事者。釋方便體相。以是下釋方便功能。謂以方便。能起施等無量行時。能以願力具足攝故。二起上上智者。釋願體相。以是下釋願功能。謂以願功能。能起上上智。以此智。能起彼施等。令上上行生。皆攝取殊勝故。三魔等不壞。顯力體相。以是能離施等障者。是力功能。四如實前法者。顯智體相。以是下明智功能。謂由智力。顯施等差別。以化眾生故也。
四菩提分差別中四。一依大乘行。謂十度自利故。二依他眾生者。謂四攝攝生故。上二明攝善行。下二明離過行。三依煩惱障淨。謂住菩提分法。以般若觀。修三解脫門。照於障理。淨煩惱障。淨障苦果。此淨煩惱障因緣。都名四家。亦名四持。四別名者。謂般若二諦捨煩惱苦清淨家者。各住分位義故。亦名持。住持自分不相離故。四依智障清淨。謂依一切菩提分法。於念中。具足修故。
第四明前上地勝差別分中二。初明六地。後明勝三地。
就前中二。先問。後答。答中先總。後別。總中先標。次何以故下釋。謂既諸地齊具菩提分法。何故此地獨名為勝。下釋中以此地中功用行滿故。云功行具足能入第八無功用道。論經云得入智慧神通行。舊經入智慧神通道。今此經云得入智慧自在行。行與道俱是因義。自在與神通名用有殊皆無違也。智慧是八地證智因行等名即是此地也。下別釋勝相中。論主先總問起云。何此地中方便行滿足者。方便行是功用行。彼餘下更起殊勝行。舉此第七。是故下結勝劣。初地願力緣遍滿真如。名為大法。二地戒除以惡。三地求於佛慧。以益生。名轉增得。四地智光名得法明。四地入出世道。五地還能隨世。六地入深緣起。上六各是一行中具一切。今此地中一切中具一切故。過別也。論中下地上等。是結前也。云何下生起後。彼修行下略顯智方便。是前方便慧。菩提分是前所起菩提分行。於此地中。功用行滿。總結滿也。
二何以故下正顯勝。後地前中二。先明此勝過。後解脫月下因辨諸地染淨之義。前中先徵。意云既言此地菩提分勝。故得名勝此勝前。後有何業用下釋中。先法。次喻。後合。初中慧所行道是發行之道。以此力下正顯勝相。謂以此勢力。令八地已上任運之行自然成。更無加行。二世界者。無功用位。如淨世界有功用位。如染世界隔位難超故。以此喻。又前六地喻染界。後三地喻淨剎。喻第七地。名染淨位。以能超染。到此淨處。既染由此越。淨由此到。是故此地極為安勝。合中云行雜道者。是染淨道故。論經名染淨世界也。
後因辨諸地染淨義中。先問。後金剛藏言下答。答中二。先通明諸染淨之相。後佛子此第七地無超下。別明此地染淨相。前中有法喻合。法中先總標。次徵責。云前言是流。今復云淨。此有何義。下釋。以迴向菩提。名離煩惱業。論中二句釋一向菩提大心故名離染業。二隨道行。如是深心故。名離煩惱。喻中二。先舉輪王。喻於七地未名純淨。後舉梵王。喻後三地乃名為淨。合輪王中五句。一菩薩亦如是。以合輪王。二始從等合乘象。三知法等合知貧者。四不為等合而不為等。五然未名超煩惱行等。合然未名超過人等。合梵王喻。准釋可知。後別明此地染淨相中二。初明此地離障勝前故。云過多貧等。後住此地下明此形前望後。得名不定。以不能常在純無漏觀。是故出觀求佛。以為煩惱故。
第五彼果分。亦名發行果。於中二。先明彼果分。後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下。明位果。
前中理實此果通前諸分。以彼發行是正地體故。名彼果。於中。論分為四。一業清淨。是前彼障對謂果。二佛子菩薩住此地入下。明得勝三昧。是發行果。三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下。明過地。是前上地勝果。四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下。明得勝行。是前樂無作作對治果。以彼方便。及起勝行。滿足在此故。初中四。一戒淨有二種。一就具明戒故。言以深淨心等。二待行明戒。謂斷惡修善故。云所有一切不善等。二世間所有下明世間智清淨勝。三於三千下明自身勝。論云心行二平等無與等者者。謂深心及妙行為二也。四諸禪下明得勝力得禪等。現前勝者。略釋。謂等取神通等。禪是四禪。定是滅定故。云寂滅等行。故云滅定。三摩鉢底此云等至。謂作意專注唯在定。心。不同等持通於五識。謂定位身心安和平等名等。此由定力。令身心至此等位。又等義如前。由於加行。伏沉掉力。令身心至此等位故。名等至。神通依根本定起故。云等至神通也。
二明得勝三昧中二。先別列十門。後總結多類。前中。先五起解分別。後五成行分別。前五中。一依未之義伏心令觀。二依己之義。重更審思上二知理法。三依義持力。一句無量義進益心慧。四由文持力。依一義。說無量名故。能分別義也。上二知教法。五依通一切五明處智。此知事法故。云如實分別。後五中。初一煩惱障淨顯其行深。後四智障淨顯其行廣。初中以真如觀堅固不壞故。治惑障。後四謂智障中。一勝功德障者。謂不能發起智通勝德故。以為障。對治可知。二不能具起無礙法界自在業行故。以為障。依定起此故。以為治。三前深上佛法怯弱障者。謂如來所說深玄之法。情碍不入故。以為障。對治可知。四不住行障者。不能寂用無礙俱行故。以為障。對治中皆二種生死向無住涅槃故。結可知。
三明過地中三。初行修善巧過。二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下。明作業廣大過。二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下。明行修勝業過。初中四句。一巧智。二深悲。三過聲聞等。對下彰出。四趣佛智對上彰入。謂能入八地已上法流水中。止觀俱現。任運流注。入佛果海故。二作業廣大中二。先正顯過相。後解脫月下彰過分齊。前中亦二。先對下彰出過二業故。後得無生下對上明入。前中。論云無量三業無相行。論云入定遠離相無量。聲聞緣覺亦有淨業遠離相。然無量不能利益一切眾生故。此釋過二乘。後次此無量勝餘下地者。此顯過於六地等。後對下明入。云得無生忍等者。得八地無生忍光明相故。能照明也。後彰過分齊中。先問。後答。問中脫月將後同前難。剛藏簡後異前答。答中法喻合。法中二。先彼超過是縱也。後然但下奪也。奪中先簡非。後今第下顯是。論云方便行盡念觀住故者。方便慧及殊勝行滿足名盡。於上境界。念觀相應。名為位。合中。求大法者。求佛身所得法。二乘無心求。此故超也。三行修勝入過中。云甚深名遠入故者。能上入故遠離。名彼障滅者離前障故。無行者。彼餘出世間地。不能行故。言身口等者。論云。聲聞辟支佛雖離彼。相業不如是。得少為足。不求上行故。謂二乘雖亦離相業用。不如菩薩。以少為足。不求上故。雖行實際等是雙行果過二乘地也。
四明得勝行中二。先明三摩鉢底勝行。謂在空不住故。後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下。明發起勝行。謂起殊勝行故。前中先問。後答。答中。從六地等。明得法分齊。生住此地等。辨勝過劣。於中有法喻合。法中。先總明得而不證。後此菩薩下別顯。以不捨眾生。即寂起用故。云成就不思心等。喻合知。具釋滅定。如後十通品第十通中。
後發起勝行中。十句分二。初一句明能發起緣。為後九行所依。亦名為總。後九行是所發起行。為其能依。亦名為別。謂由定慧力。而得善巧。於生死涅槃等真俗界。俱無住著故。皆言雖。雖者即是非一向義。亦名權實發行義。以此言之。十句共是一向一義也。然論中。攝此十句為八者。以後三句。合為一故。八種行共對治攝者。謂此八行皆共所治俱而不汙。又障能治俱而常立。如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等。以能所治俱故。名共對治。二門互收故。後云攝初中三昧智力是能發起。雖現下是所發起行。二既現世間。以何等身。謂上首之身。方攝生故。三既處世間。何得不染。謂以願力取有故。四處世不染者。與世逈異。作不染耶。釋云。不爾示有妻子。名家不斷。在斯熾然。而不為燒。五不唯同凡而行攝化。亦得能轉二乘上入佛智。故名入行。六示資生行。謂飲食資身睡眠長養皆順生是魔境界。七示有衰退老病死三是魔所行。上二轉魔行。八轉行者。轉諸凡夫煩惱之行。所轉煩惱。不出三種。謂見愛無明故。有三句。初化轉見。謂外道著見名為見貪化。離名轉。轉亦滅義。二化轉無明。謂智不能達世及出世。名障碍化。三令離為轉。三化轉貪結。菩薩現受勝妙樂具。過天龍等。受而不著。為令覺之生尊重。以即便令彼捨貪五欲故。名攝取。轉彼貪心。又此三亦是菩薩自行。常正欲明菩薩處邪恒正。居碍不碍。在貪不貪。俱名轉也。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科釋同前。練行中云護持正法。論云。於三千界得為大師。故能護法。次二句釋師義。方便行滿者。功用行終自行勝故。守護上首利他行勝。故堪為師。所練淨中。云利益眾生法忍清淨者。法忍轉顯也。此地釋名應知者。謂利生是有中殊勝行。法忍是空中方便起。此二發行。名善修無相行。言善根勝者。修行功用盡至故名遠行。言盡至者。是功用畢極故。喻中眾寶嚴金者。亦顯一切菩提分法方便行功用滿足故。釋教起淨中。日光如前地說者。前地取日光勝月輪。今取日光。不取輪義。同前地月光故。指彼也。此地勝者。日勝月故。餘文准釋。
第三大段。重頌分中。此一頌分七。初四頌頌十妙行樂無作行對治。於中。第二頌雖等如來者。梵本云。雖行平等勤供佛。次云雖觀等者。梵本云。雖了法空福無厭。二次二頌頌彼障對治分中無量行。略不頌無功用行。三次三頌頌發行無間分。於中。第二頌內斯字。梵本是為字。即字是是字。四次五頌頌上地勝分。於中。初頌云攀緣者。梵本云緣念。五次三頌半頌發行果。於中。第二頌。云菩薩等者。准梵本。應云智者住。於第七地。超過聲聞緣覺行昔願利物。今智成辨。如王子力具足。次頌云成就等者。梵本云得甚深法又進行。六次二頌半頌住果。七末後一頌歎勝結說。第七地釋竟。
第八地中二。先義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得名中三。一攝論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名不動地。無性釋云。第七地中。行動相不動。今此地中行相俱不動。世親同此。金光明云。無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故名不動。成唯識云。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解深密云。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相中。不為現行煩惱所動故。名不動。十住論云。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名不動。後釋者。攝論有二義。一無他受攝無彼功用故。二有財釋。謂功用是所有。不為彼動故。餘多同此。
二來意者有三。一寄世出世。謂初三地直寄顯世間。四五六地寄出世間。從彼此已去寄出出世間故。二行用差別。謂前地雖純無相觀。然有功用作意現前。此地任運不待加行故。三分段變易有差別故。若廣分別。如別行章。
後正釋文中有三分。
初讚請分中。有十二頌分二。初三頌天王天眾慶法興供。次九頌天女歌樂讚德供養。於中分四。初一頌經家標能所供讚。次一頌佛力令樂音說法。次六正顯法詞。於中。一小處有多佛。二小中有多剎。三小處有多眾生。四於前第二頌多剎中有佛為能化。五於前多剎中有生為所化。六神力化。末後一頌經家述眾聞樂音法已嘿住欲聽後地。後一頌上首讚眾請法。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明地行。論分為七。後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已下。明位果。前中七者。一總明作集地分。二入一切法本來無生下淨忍分。三佛子菩薩成就此忍下得勝行分。四佛子界住此第八地以大下。明淨佛國土三世間自在行分。五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下明自在分。六此菩薩如是入已下明大勝分。七佛子此菩薩智地名下明釋名分。就七分中。初二是趣地方便。謂前是遠方便。總前七地。作起此地集成方便故。彼是近方便。前地所得無生忍光明至此。修熟令深淨故。第三是初住地行。依前淨忍發起勝修故。第四是正住地。初依前勝行。更起淨修佛國土行。第五是正住地滿。由淨土行。成德無礙。第六是地滿行。此地望前。通皆是勝。今復地滿足。勝中之勝。故云大勝。第七約德顯名。德通始終。釋在地滿。就初分中。總攝七以為二相。諸地通行名為同相。諸地異修名為別相。同中三句。妙行慧者。是證道。謂二無我上上證故。從初地來。證二無我。轉勝至此。故云上上。二方便道淨者。是不住道清淨。謂悲智俱遊。無偏住著。三善集助道法者。彼方便智行攝滿足助菩提分法。謂行是前證方便。智是前不住。彼二所攝助道之法。下明別相有七。一初地十大願能令心住。二地中行十善等行。是佛力護也。三地中厭得不退禪定等者。等取神通無量等。名自善根力也。得通達故。名得力也。四地中所說十種法起教化眾生前者。論中名智障淨勝也。念通達佛法者。釋此同彼。謂彼十法智此名佛法。五地中十種深淨心平等。名直深心。六地中前大悲為首。及大悲增上也。觀因緣集。是大悲滿足。亦是舉成觀法成就福智。釋此同彼。七地二句。初是前空中方便智。有中殊勝行。言不捨眾生者。釋彼同此。謂大悲等。二以無量眾生界故。入無量智道。是前十種無量也。何故前六各唯一句。此第七地有二句耶。釋云。以是近方便。或可但求於理。語言多少。不煩問答。問何故於此。總集前地。
答聖教中。其例有四種。一十住初總集十信。如本業經說。此約成位不成位分際故。二初地加行。總攝地前。如前迴向品說。此據此證分際故。三第八地初總集前七地功行。如此義說。此就功用無功用分際故。四第十地初總集前九。如下說。此約因位成滿。總攝前因分際故。又初約十千劫滿。二約初祇滿。三約二祇滿。四約三祇滿。故有此說。
第二淨忍分中。文有三。初十句正明無生忍。次四句明眾生忍淨。後一句結忍入位。論中。但釋前二。攝為四種。一破相。二破性。三因泯。四果離。又前二破相入如。後二證實捨相。又約寄法。初一加行。次一在正體。後一在後得。其數差別。一種通始終。佛法論三性品云。如經中說。若人既得無生法忍。則不退墮。此云何成立者。由三性故。則得成立如來。為約分別性故說本來無生忍。約依他性。說自性無生忍。約真實性故說垢苦本性無生忍。就初事無生中。論攝為七。初四明不增。後三明不減。即是無增減法界。四中第一立七實。對治此實。以顯無生。一入一切法本來無生者。對治計淨分法中本有實。謂計自性住性。為有為事物故。二無起者。對治新新生實。謂斗習所成性為實故。三無相者。治計前二性所生行相故。四無成者。治計後際實。謂於佛果。計後際出纏故。無實纏可出故。無成佛也。五無壞者。治計先際實染分中煩惱故。對佛果後際說。佛凡夫時實有惑本淨先壞故。論經云不失失壞。義不相違。六無盡者。治盡諸眾生實向涅槃故。般若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七無轉者。治雜染實淨分中。謂修法中。背染向淨。來實無來。論經云不行行。與轉義不相違。第二自性無生中。云無性為性者。是法無我。自體無性故。論經云。非有有性。文異義同。論云彼觀事故等者。明理不無。謂前諸地諸觀事故。亦是此地所忍法故。不得言無。下明理不二。謂非事外故名不二。同上文。有不二不盡。第三數差別無生中云。初中後際皆悉平等者。謂於三時中。染淨法不增減故。第四作業差別無生中。云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者。謂於真如中淨無淨分別佛智故。如是下總結十句釋無生忍。次釋四句無生忍淨者。一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者。一切有二種。一離報心境想分別故。云現行遠離等。二離方便心境想分別故。云攝受分別性相故。想者遠離障法想。非無作法想者。簡無濫也。彼治想。於下地中。有三種勝事。一無所取著者。謂無功用自然行故。云無所取著。謂於上佛果。不待起貪求。任運起行故。二遍一切法相者。顯能治廣故。云猶如虗空入一切法。三入真如不動自然行故者。顯治深也。故云入一切法如虗空性。此入一切位四字。論通前後句。共用應知。
第三明得勝行分中二。初明深行勝。謂對別彰出。二佛子此地菩薩下明發起勝。謂對後障入。
前中二。先總明深行。謂此位行玄奧故。下別有七相。從為三。初三一分。明此地中境分殊絕。次二一分明此地中正行廣大。後二一分。明此地中離障寂滅。喻中有三。從後向前。喻此三分七中。一難入深故。名深行菩薩。二同行深。諸淨地菩薩同故。謂純無漏位名為淨地。與此位人同故。云難可知差別。如麥在麥聚中不測無差別故。論經名無能分別。三境界深。能取可取不現前故。云離一切相等。言護一切障想者。防護一切障法之想。為簡持法想故。名離執著。四修行深。自利利他廣大故。云無量無邊。五不退深。謂彼二乘不能形奪壞其勝故。云一切聲聞等。六離障深。謂離功用障故。云離法諠諍。七對治現前。謂能治之常現在前故。云寂滅現前。下釋三喻。喻前所說滅盡。喻中示彼行寂滅故者。釋顯喻意。釋喻中。云無彼依止故者。謂滅盡定中心王不行想等心數無所依故。亦不行也。此亦傍顯菩薩滅定與此差別。以得無功用自然行者。釋勤方便。三業行息滅故。論經報行成有二釋。一約教道故。云得彼相違法。二約證道故。云善住阿賴耶真如法中者。謂本識有二分。凡時住妄染分。今此住真淨分。若至佛地。唯住真如。不云梨耶真如。今此為有變易報在。是故雙舉釋。第二夢窹喻中。示此行護彼過想。有正智想者。如從夢窹。雖無夢想。而有窹想。所喻如是。雖捨前地妄修過想。非無此地正智之想。言此行寂滅者。顯此正智即用常寂故不同。別顯此深行故。是中依下重分別。依清淨世間涅槃。二心不行者。此釋經中二行相。行悉不現前。謂夢中度河。此岸喻世間。彼岸喻涅槃。既覺窹已。此彼已名依清淨故。云二行不現前。釋第三生梵天喻中。云如生梵世。六結不行下地心。一向不行得報地故者。對此彰得說離勝。結明喻意。下重分中。順行是世間心。不順行是出世間心故。名二分也。心等者。舉心。等取意之與識及憶想等。即是順行。佛等者。舉佛。等取菩提涅槃等。即是不順行也。就不順行分中。更開三門。經中但就大乘。論主對辨大小。一言差別者。非是大小不同。但是大小乘中生法兩異。二言大小乘中眾生生法差別。非生法異名差別。明此大小乘中生生行自異法法自別。三言無學學行差別者。就小乘中。辨人差別。非學無學不同。但學學不同。無學亦爾。上開門竟。佛等涅槃差別說者。舉經對顯。謂菩薩心是第一句等取中間二句。涅槃是第四句。應知何故世間行中而不開異。出世行中開此差別。以出世是大人所求。恐有染取。故委釋令離。下釋顯中。先釋順行。後釋不順行。中言大小差別。是總舉。下別中大小同。佛菩薩是人。涅槃是法。小乘中涅槃是法。羅漢是人。二釋人法各差別。小乘羅漢者。如毗曇中。六種不同。謂退思護住勝進不動。成實有九。廣說如彼。
二明發起勝中二。先明本願力住諸佛勸發。後若諸佛不與下明勸利益。
前中二。初本願住。後諸佛世尊下明勸發。
前中本願力故者。釋住地所由。准論經云。本願力住故。謂從前地來。同求此地無生忍門。名為本願。得己心息。故名為住。然住義釋有二門。一顯義。二說意。前中明諸菩薩住與不住。汎釋有四。一觀入分別。謂初時不住。終則樂住。從前地來。求趣無生。以未得故。是以不住。今既得樂之故住。二起用分別。謂初時樂住。終則不住。今此地中。初得無生樂寂故住。後以佛勸發起勝行。所以不住。三就寂分別初終常住。謂佛菩薩隨所證入。無暫時捨。四起用分別。謂諸佛菩薩。一切不住。常隨世間。利益眾生。今此文中。約後二說。二明說住意。亦有四義。一為漸悟菩薩有寂習故云。本願力住。二為引定性二乘。明菩薩此地大寂滅處。猶有觀起。況彼所得。豈無究竟。三為顯此地甚深玄奧。難捨故住。四但有此深奧法流之處。必有諸佛。作七勸指。是故無有一人墜墮。
後明勸發中三。一總勸。二作如是下別勸。三佛子諸佛世尊下結勸。
初中法流門中者。在無生忍。不起功用。任運起行。趣於佛果。如大河水不待人力流趣大海。何不前地與智。以得法未深故。何不後地與。以依此勸發修不住故。何故唯與智。理實通與餘行。以智是行主故。何故在此位與。以此忍門攝德本故。下文云。亦莫捨此忍門。依此力能成大行故。何故與如來智。以約果說故。
後別勸中二。先歎所得第一是上法。後然善男下明所未得勸令修習。於中七勸攝為二。前六舉多未作。轉其住心。後一明其少作能成增其去心。凡勸如是。前六中攝為三對自利利他。初對中。一明自總未成。後一所成未出。第二對中。一化願未滿。後一身得未勝。第三對中。一明化業未廣。後一明自得法未窮。
初中句別有三。初舉力等彰其未得。二為得正勸修習。論云不得修。釋此句。三亦莫捨等。明起行所依。論云若不捨此等。明反釋可知。依彼有力能作者。順釋。
第二勸中云汝雖得此等。明自所得。然諸凡夫下明他未出。於中亦三。初就凡夫。總勸名依彼眾生無利益事。二種種煩惱下顯其過失。謂在家去種種煩惱覺觀侵害恒現行故。三汝當愍念等結勸。
第三勸中二。初總。後別。總云汝當憶念者。追憶明記本發誓願故。別中顯本誓願。有二種。一普大等欲利益眾生。是廣心願下化有情故。二皆令得等。令得不思議智。是大心願。上求佛慧。論中伏願化生。釋上句。智行廣釋下句。能轉者。依前二義勸持。名依名轉。
第四勸中三句。初此諸法法性等。舉所得理法爾常事。不令將為奇生於樂著。二諸佛不以等。明上未得於佛。謂佛具大用。非唯寂滅。三一切二乘等者。明下同二乘。謂定性住寂捨離益生。此為抑挫之言。論云不共義者。釋第二句。功行疲者。釋第三句。有此二過。名為彼垢。依此勸轉。名依名轉。
第五勸中二。初云汝觀等者。舉佛六種化業。後汝今宜應下結勸起修。論中牒舉經文。彼佛法成就有力者。彼身等佛法修成之時。明此有能化眾生力。言示現依利益眾生者。辨定其行。謂其六法皆依利他而說。次此利益眾生事下廣釋六種皆為化生。於中。攝伏者。謂善者以光攝之。惡者以輪伏之。謂三輪也。二如來作無量下釋結勸起修之文。
第六勸中亦三。初云汝今適得等明所得勸之令起。論中三種。謂入作轉。入是所入法門。作是法門業用。轉是業用不斷。餘准知。
第七勸中明少所作在增其心。於中三。初舉三種無量。次悉應下勸通達。論云少作去。望佛果不遠。故云少在。隨所見等。釋三無量也。少觀即成。釋如實通達。以此增其者心故云轉也。
後佛子諸佛世尊下結勸。自下第二明勸利益中二。先對上本願住彰不勸之損。論釋即入涅槃者。又云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等者。此釋經意。謂舉此滅為顯佛與智故。二以諸佛下對上佛勸彰勸之益。於中有法喻合。法中亦三。初明佛與智者。論釋彼行中攝功德因緣者。明與智所依。謂彼發起行之無生法忍。攝功德同最勝故。佛與智也。同作教授說者。正解與智。諸佛共勸。名同教授。二於一念下明由勸故起行速疾。三何以故下問答辨釋。謂向前二大阿僧祇所修。比此一念所起之行不及者何。下釋中。先以一身等。明知不及。今此無量者辨過前。問前初地百身二地千身。何故言一。
答實報唯一變化百等故非實也。於中十一句。初無量身者。一切菩薩信解。如自身故者。勝解力故。以身身合同一切菩薩身故。是故一切所修是自修也。此是同體智力。又釋以勝解力。令自身無量如一切菩薩所量分齊等。此豈非是變化耶。釋以此菩薩既不出觀。即攝法界。而起身雲。實德非化。此是文意。音聲等類身。應知。言此十句。一依化眾生者。十中初六利他。二依助道者。次二句自利行。三依障淨者。明後二句德用淨。應知十句有此三義。下別顯之。隨身住者。是無量身。謂隨住法。當現彼身。如觀世音住大悲身等。二隨說者。是無量聲。謂隨所說法音聲亦多。三隨依起多隨所知故。四隨所取生者。多生形類異。此是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五隨何國土者。多得國。六得教化眾生多化眾生。次釋二句明德用淨。一神通障淨。二無量大會。明正覺障淨。以於大會知根說法等故。言此一切處隨順無量身口意業等。此釋結文。無間不斷釋不動義。二釋喻中。中船行疾應知因緣勝者。顯疾所因。以無生忍是行勝因。令行疾。三善集下釋合文。善集等是前七地中所修行助發於此。故曰資糧。餘文可知。
第四淨佛國土分中。有三自在行。一器世間自在行。二佛子此菩薩隨諸下明眾生世間自在行。三佛子此菩薩遠雖下明智正覺世間自在行。初是化處。二是所化。三是能化。具後二淨方淨土。於此三種。知化無礙故名自在。
就初中二。先總標舉。後所謂下別顯。
前中云大方便善巧智者。是此地無功用智因也。所起等者。此地智也。觀者智用也。等一切等者。即器等。是佛所行境故。
後別顯中。論分為五。第一所謂觀世間成等。是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此有二義。一於此世界。隨自己心。欲知即知。二隨眾生心。欲知即知。此是智自在也。彼能現及不現者。是通自在。此亦二義。一能現是成不現是壞。二能現是能壞不現反上。由此業下明隨何欲彼能現。謂隨何業成及壞。即知能現同前。業集故成。業盡故壞。智能彼知故。云業集盡智。三幾時成等下明隨時欲。彼即時現故。謂隨世間幾成壞。成住壞住即能隨現及知。智能隨知故。云皆如實知。論釋名隨世間成壞智。四又前地界下。明隨廣狹欲彼能現故者。於中二。先明外四大差相。後隨何下通顯內外。前中後二。先麤。後知微下明細。前中四相。初三名境界相後一名起相。前中一小相者。非定地故謂欲界所知境狹故。二大相者。定地故。謂上二界所知境廣故。三無量相者。謂佛所知境。無限量故。上三俱約所緣分齊。同名境界。知彼之智。名境界智。後一差別相者。謂自相同相互望別故。自相者。謂四大色。是變礙為相故。同相者。諸有為法。同一無常故。空相故。同亦名共。知此相之智。名為相智。後明細中。細是小相。差別同前。餘二相略而不說。並准前知。後通內外中三。初總標。二隨何下別辨。三知眾生身下逐難重釋。初中云隨何者。通相之言。不定方所故。於中二種塵聚者。塵集成事物故。差別者。不集別住故。二別辨中三。一顯知差別塵聚塵。二顯內大塵。三顯前內外所依世界塵。三逐難重釋者。謂前略標眾生身言。今此廣顯故。於中二。先顯大小身塵。後辨六趣塵數。此中大身小身者。論經名麤身細身。此是三界差別。論云。身麤細者。色麤。無色細。色中欲界麤。色界細故。云如是次第。准此文。大乘宗。無色界中。亦有微塵。此乃定自在生色。以知六道身微塵成者。以假想慧。分折所成顯塵。無實性故。第五又知欲界下明隨心幾許欲。於中三。一知三界成壞。二知欲界下知大小等相。三佛子此菩薩後起下。知眾生隨之現化。初知成壞者。如俱舍世品中說。可知。後二。論釋云。欲界等境界智相。智者亦開二門。舉欲界等取上二界。於此三界知事分齊境界。智知法分齊。名相智。知三界小相等者。謂欲界人境界名小相。天境界名大相。色界初禪有覺有觀。中間禪唯覺無觀。名小相。二禪已上無覺無觀名大相。言無色界佛法中等者。為簡外道。彼將無想天報。為得涅槃故。云佛法中凡夫境小相。聲聞菩薩大相。一切三界是佛所知境。寬廣故。云無量相差別相。結准前復可知。三知眾生隨之現化中三。初眾生。二隨其所應下隨知現化。三此菩薩下起化自在。論釋。初中先牒文。善知身不同。總釋所知眾生。方便等者釋現化巧同彼生也。異生同生差別應知者。是所現同類身也。諸佛國土下。彼處處去身體示現者。釋起化自在身遍三千界等。法喻合可知。
第二明眾生自在行中三。一總明自。二所謂下別顯自在。三佛子如是下總結自在。論云彼調伏自在者。是總釋其相。以此菩薩調眾生中得自在故。能作種種方便。言彼行化眾生者。此釋經中隨眾生信解於大會現皆往示現。名行化生。言身自同事。釋別文同化同物身。謂菩薩自身隨眾生心。以自己身。同形事故。云身心自同事也。言身心等示現者。此釋經中化物。應以菩薩隨身隨眾生心稱機而現。名為等分。如云等分煩惱稱境起故。此中稱所化。現於世。出形類。且略顯一十九種。若盡菩薩化力分齊。其類無邊故。下文云此菩薩能放光明。照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令諸眾生滅煩惱火而得清涼故。
第三明智正覺世間自在行中有二。初明第一義諦智。後佛子此菩薩下明世諦智。
前中遠離一切身想分別者。於身取相之分別。悉遠離故。住於平等者。顯得身平等。於自他身不見二故。謂己身為自。十身為他。照同一性。故不分別。何故說此。欲顯法身相作所由故。此不同二乘第一義諦智。以二乘第一義諦智。不知無差別身即差別身差別身即無差別身勝義世俗不一異故。菩薩久修此觀。觀得成就。三昧通明總持不思解脫。能以諸身相作無礙。
後明世諦智中三。一列所知十身。二此菩薩知下明法身相作。三此菩薩知眾生業下廣顯十身義。初中。十身內初三是染分。次六是淨分。後一是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法界中分別為十故。論重分別中染分三身內。云彼二生因業煩惱者。是第三業報身。顯前二身生起之時因煩惱業故名為報。言是染分者。結其三身也。次明淨分中。云三乘淨者。聲聞乃至如來四身也。此三乘隨何智者。舉智身。隨何法者。舉法身。是彼能知及所知法彼顯示者。結上六種是淨分。虗空非前二相故。名不二分。二諸身相作中。以十身及此地菩薩自身。轉次互作計十一身。有十一翻。合起一百十一身。今文家略示四翻。餘可思准。四翻。謂一以十中初身為首。作自身。及作餘九。二以國土為首。作自及餘九。三以業報身為首。作身身。及作餘九。四越第十虗空身。以自身為首。作眾生身。及作餘九。其相作義。廣如懸談第九門顯義中說。論云以眾生身作自身者。彼自在中所作攝取行故。種種示現者。謂起正覺中。作攝他行。法身相作名種種示現。皆隨物心現也。三廣顯十身義中。初釋眾生身內五句。一業。二生。三煩惱。此三亦名雜染。四色。五無色界差別。二國土身有十相。論云千等者。千是小千。等是等中大二界。即初三相。謂小相。大相。無量。如次應知。淨不淨差別者。釋染淨相。廣等釋餘。指同初地。然有異前。須此會釋。謂云普入者。入是趣入。意彰入剎。由路普是都言欲顯諸剎趣入。方網者。十方諸剎。如因陀羅網故。次四身假名差別者。論云自相差別假名分別無我人故。謂諸身各各當體名自相。而假名義齊名同相。若就人說假。佛身之處何不說耶。以佛勝德超餘人故。七如來身自有十身。一菩提身。示成正覺故。二願身者。願生兜率故。三化身者。所有佛應化故。四力持者。自身舍利住持故。五相好莊嚴身者。所有實報身故。六威勢身者。所有光明攝伏眾生故。七意生身者。所有同不同世間出世間心得自在解脫故。謂隨意現生示同世間故名同。理實出世故名不同。次釋所由。云以於出世自在解脫故能現同。以於世間自在解脫。能示不同。八福德身者。所有不共能作廣大利益因故。謂福超凡小。名不共。因此大福。廣現無量身財等相。廣攝眾生。九法身者。所有如來無漏果故。謂諸佛斷德名無漏界。即十佛中涅槃佛。又是如來內證法身。名無漏界。十智身者。謂佛所有無障碍智故。此智能作一切事。彼事差別。皆悉能知。謂能作一切。釋無障碍義。彼事下結能知。八智身者。論經有八釋。初二句三慧分別。一思量者。聞思慧。二善如實觀相是修慧。三果行所攝者。因果分別所得名彼因名行。四世出世者。就位分別。道前名世。見道已上名出世。五三乘者。大小分別。六共不共者。麤細分別。麤則因修。細則唯大。七乘不乘者。種性分別。已習三乘種性名乘。未習非乘。八學無學者。約修分別。習求名學。果極無學。第九法身者。有五句。一平等相者。無量法門明等一法身故。謂佛無量法明同一法身。故云平等。此是理法。二不壞相者。如聞取故。此是教法中實教。稱理而聞。故云如聞。三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者。謂隨所化根性。相應時。說差別故。隨彼世俗言音所宜。差別說故。四眾生非眾生者。謂有根性堪可授法名眾生。不堪授法。同於木石。名非眾生。五知三寶者。名知第一相。謂三寶殊勝故。十虗空身有六句。一無量相者。廣大無限故。二周遍相者。周帀遍滿色法故。三無形相者。不可見故。四無相者。一切處同故。五無邊相者。無初際後際故。六顯現色身相者。能通容受相因色彼分別。謂因於色顯空。成此處彼處等差別故。
第五自在分中二。先牒前。亦是顯得此自在所因。後得命下正明自在。於中十自在義。六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三對治。四行相。五顯因。六問答。初中二。先總。後別。總名十自在者。謂於命等十種。隨應轉變之力。在自。不在於他。此即在之自故。是依主釋。都云十自在。帶數釋也。後別中。一命者。謂隨悲願力住壽分位非隨業轉故。又能令壽隨所欲樂爾許時住故。二心者。證智定故。又隨所樂。於諸三昧。入出無礙故。三財者。資用無限故。又令淨土莊嚴及變化財寶隨應現故。四業者。造淨因故。五生者。隨益物處受報故。六願者。隨所希求必稱遂故。七解者。於所緣境得決定故。又隨自勝解轉大地等為金銀等故。八如意者。隨心現通故。現神攝化有情皆遂故。九智者。隨應成正覺故。又於法義訓釋言詞無滯辨說圓滿究竟故。十法者。隨宜宣教無障[得-彳]故。又以無量種名句文身。建立素怛纜等無上教法。隨其所應故。上十種名。有其通別。若直云命以等。即為別名。自在之目。是其通稱。十中唯如意一名。是有財釋。謂如所意樂故。所餘之名皆一字故。非六釋攝。若依通稱。皆依主釋。謂命之自在。乃至法之自在故。依攝大乘兩家釋論。竝云忍為勝解因。精進為願因。即合解是第六願是第七。今此第八地中。經本。乃願在第六。解在第七。此迴文者誤也。又第九第十。唯此第八地。云第九是智。第十是法。離世間品及十地論等。皆云第九是法。第十是智。其因既同。是般若於義者無違也。又解是勝解。廣略可知。十地論名信解者。亦勝解也。以勝解是信深忍故。又此第八自在名如意。餘處皆神力。世親釋云。神力者五通所攝。准無違。餘門分別。具如別章。
第六明大勝分中二。初牒前。亦是顯得大勝所因。後則為下正顯。於中三。一智大。二此菩薩如是下明業大。三佛子菩薩住此下明彼所住功德大。初中四句。初句總。謂於生死涅槃俱不住故。寂用難測名不思議。後別中三。一修盡至不思議證理甚深。二所知不思議照境廣大。三除障不思議破取相極。二業大中二。先牒前。後畢竟下十二句正顯業大。於中。初三句。明三業淨是業大。體下九句。約修辨業攝為四。一起能起起同時者。謂前三業是所起智慧。起彼是能起。彼業起竟。共慧相隨。名曰同時。故名身業隋智行。二般若下智攝。不染作利眾生行等者。明智悲一對。故云般若增上大悲首等。三善起願下因攝。自行他行因等者。此能感所感為一對。謂自起大願名自行。此自行與他佛行。能加為因。故名他行因等。故云善起願善為佛護。四常勸下作業所持者。謂三業行成不壞名持。於中三句。初二利他成就。一說法益生。二普住下淨土神通化。後一自行增。三明彼二所住功德大中。十三句。於中。前十句正釋。後此菩薩下三句結成。前中。論攝為七。初四為一。是住德體故。名善住道功德。後六各一。是約修辨德。前中四句。初二自行。一淨心離障。二深心攝善。不離道故名對治堅。後二利他慈悲不捨救也。後約修辨德中。一不忘德。是意業總持德。二成就語業說德。三定以自在。是身業德。依定發通故。四依願力起行。五修行成就者。明行力集法。六與智者。行成證入佛境。名佛與智。此後六及前一合七也。後三句結定者。初智力者。牒前智大。無增愛不分別眾生有惱無惱故。能現下牒前作業大。謂平等作業故。無過咎者。是前彼二所住功德大。以得前七種功德故。法行事中無過矢也。
第七釋名分中二。先顯地釋名約法明位。後佛子菩薩成就下辨智者釋名約人彰得。
前中十句。論攝為六。謂第三第八各為一。餘八兩兩為一。故有六也。一初二句明染對治。一下地功用行小乘願諸魔業故名不動。二謂煩惱習行故名不轉。二次一句明能得難得甚深無生故名難得。三次二句明發行清淨。一友淨。謂如童子無染欲之過。純無漏慧。世莫能測故。論經云。王子者。如王子生在王家。尊貴無有譏嫌卑門之過。菩薩亦爾。得在此地。一切所作無功用失。二行得者。住生地所欲事自在成就故。四次二句明世間出世間有作淨勝。謂教道脩起名有作。有作名成。福德名世間。慧名出世。出世之慧善決擇智障淨故。名究竟。五次有一句。明彼二無作淨勝。謂證道真理非脩行作。梵云無與變化相似故。二譯致異由願非滯寂故云變化。六以二句明菩薩地勝。謂位分過前故。一力持者。願力任持故。論經名加地者。願力所持。如他力加故。由先願護持故。他不能動。由先善起導行。今得無功用也。此勝六地者。發起殊勝行故。此顯過前也。他事念動故。彰前劣也。此即六地觀空。以有為他。動其空觀。今則不爾。故過前也。二先脩善名無功用地者。明勝七地有功用。顯前劣此。此地善起等。彰此勝彼。餘文可知。
後明智者釋名中二。先總牒前所成能起前後。後入佛下正顯。前中謂何故此菩薩得名不動。有二義故。一一向不動。謂行修上順故。二一體不動。謂與諸菩薩行同體故。後正顯中二。先廣釋二種不動。後於無量下總結。前中二。先明一向不動。後佛子菩薩如是入下顯一體不動。前中十四句。先四句釋明一向義。後十句明不動義。前中初云入佛境界者。論經名入佛性。由梵云。駄都。此云界。亦云性故。二處譯異。然義無別。言此菩薩智契佛所證境界故。滿足勝者。近同佛果故。隨順因者。標後三句隨順佛因也。二佛功德照者。名攝功德善清淨義故。明觀解攝德。三順佛威儀者。名為正行故。依解起脩。四佛境現前者。近佛境故。佛即是境。非佛之境。後十句釋不動者。初一是總。常為等者。上果下加故。餘九是別。論攝為五。謂前四各一。後五為一。前中。一釋梵等者。是供養功德。明感天供養。二金剛等。守護功德。先來密護。從此現形護。三恒不等。依止功德。謂依定成德。四能現等。國土清淨功德。謂前淨土分中現身差別也。次五句五。一者是化眾生功德。於中。一於一一等。是願取諸有中生。此身業化益。二報德等。是報心便智。智力能知眾生諸根欲煩惱等。此意業化也。三三昧自在者。是無量法力轉法輪故。此語業化。依定證法。以此法力。能轉法輪。故云語業。四能受無量記者。是受力。謂堪能領受多佛記故。此句。論經有。今此脫。(勘梵本)五隨有等者。是護力。謂示現成佛說法度人。後明一體不動中十句。初一句總。餘九別。別依總開出。總中云入大乘會者。謂此菩薩得預此無功用位菩薩大會眾數。言入大乘眾數者。是不破義。後別中九句。一獲大神通者。是智不壞。以內證法實故。二數大等者。是說不壞。以依證起說故。三入無礙等者。解脫不壞。以無礙法界業用自在。四知世界等者。佛國土清淨不壞。以於諸佛大自在無碍故。曰善知。五示現等者。入大乘不壞。意業入法能示現。六隨意等者。神通不壞。是身業。七善能等者。能解釋義不壞。是語業。八普伏等者。坐道場不壞。謂降魔怨。九深入等者。正覺不壞。心能現佛說法。後總云心修行得不退轉無碍不斷絕故。名不動地菩薩。
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同前。就調柔法說中。云受世界差別等者。等取眾生及智正覺二世故。以依此三能無量淨土作用名為法明故。說所受為彼因相。喻中依人顯勝。謂得清淨地身心勝故。即純淨無漏也。善根光明更明淨示現者。釋教智淨。攝報果中。云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者。梵本中無諸字道字餘准可知。
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二十二頌分九。初一頌半頌前方便作業地分。二有一頌半頌淨忍分。三有七頌頌勝行分。於中。初二頌頌勝行。後五頌頌發起。即七勸等。於中。初一頌第三句。梵本云語言我等佛法力智廣。謂佛法廣大。力廣大。智廣大。四有六頌頌淨佛國土分。於中。初二頌頌器世間。次二頌頌眾生世間。後二頌頌智正覺世間。五有半頌頌自在分。六有一頌頌大勝分。七有一頌頌釋名分。八有二頌半頌位果分。九末後一頌結說分齊。釋不動地竟。
第九善慧地中二。先義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二門。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亦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七釋。一攝大乘云。由得最勝無量智故。名善慧地。世親釋云。由無[得-彳]解智。說名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無性釋云。謂得最勝四無礙解。無[得-彳]解智。於諸智中最為殊勝。智即是慧。故名善慧。二莊嚴論云。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於一剎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異類異音異義異問。此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遍翻眾疑。由此說言。名為善慧。三金光明云。說法自在無患累故。增長智慧自在無礙故。名善慧。四解深蜜云。於一切種。說法自在。獲得無罪廣大智慧。故名善慧。五瑜伽住品云。由此地中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清淨。建得菩薩無[得-彳]解慧。由此善能宣說正法。是故此地名善慧地。六十住論云。其慧轉明。調柔增上。名善慧地。七成唯識云。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名為善慧。
第二來意中三。一前地雖得無相中無功用行。而未能以四無礙解隨機說法。今此進脩令彼證法。二為知眾生三性等諸法行隨其化故。三為知眾生心業等諸稠林。隨應化故。略說如是。若廣說者。乃至為無量因緣故。諸門分別。具如別章。
後依文釋中。三分同前地。
初讚請分中。有十三頌分四。一初二頌顯前地益。二有二頌。明菩薩天王供養。三有八頌半。辨天女供讚。於中。初二頌述天女喜樂音讚佛。次有三頌。歎說法菩薩。於中初頌云寂靜等者。後半頌。梵本云。利益十方得自在心如行空演佛行。次有三頌。歎說法菩薩應機巧說。後有半頌。結諸天女美讚佛。四末後有半頌。顯上首請說。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明地行。論分為四成就。後佛子菩薩住此第九地下。明位果。前中四者一法師方便成就。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下。明智成就。三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下。明入行成就。四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下。明說成就。
初成就名者。此地能起辨才說法師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成就。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欲更下正顯。前中謂無量智者。是前八地深廣之智。後正顯方便中。依他利自利。一一五三句示現者。初一句利他。次一句自利故。云一一也。次五句亦利他。後三句亦自利故。云五三示現也。初云求轉勝寂滅解脫者。依無色得解脫根。可化眾生作利益故。化彼令得真涅槃故。二復脩等者依未得究竟佛智自利益故。下五句亦明利他。三入如來等者。化根熟菩薩。令入深蜜。四觀察等者。化耶念脩行可化眾生。令得正念之行。五淨諸等者。化未知眾生。轉法輪令得。謂總持定智皆是說法所依故。大具廣等者。以大神通。化耶歸依眾生。令入正法。七入差別等者。以通達世界。八脩力無畏等者。欲得佛內證正覺大智等故。九隨諸等者。欲得外化攝生法輪大智。十不捨等者。欲得佛無住涅槃不捨悲願。後入結可知。
第二智成就者。知法智成故。文中二。先總標。後有漏下展轉別聞。前中總知三性淨染不二。後轉別開中有三重一就前淨中。開漏無漏。謂見道前善名有漏。見道已上善名無漏。或我我所心脩善行名有漏。為此相違名無漏。就無漏中。復開世出世。謂依脩阿含行名世間。正證真行名出世間。或加行所脩行名世間。正體智證真行名出世間。後得智所脩行法名世出世間。又若行法是可破壞墮虗妄中名為世間。與此相違名出世間。二復就彼淨中。開思不思。謂地前可思。地上不可思。就可思中。間定不定。若大乘權教十迴向已名定。已下名不定。若依實教。十住已去名定。已下名不定。故仁王受持品云。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乃至云是不定人。三復就淨中。開出三乘。謂四諦緣生六度等法行故。云彼復於三乘中也。就三乘中。開為無為。謂能證脩起名有為。所證真理名無為。又若約教分別。大乘權教。依事觀脩行。名有為法行。依理觀脩行名無為法行。若大乘實教。依即理之事觀脩行。名有為法行。依即事之理觀脩行。名無為法行。若雙觀為無為非即離性而脩行。名有為無為非一異法行。言依順行者。謂依三乘法各隨順行故。
第三入行成就者。知所化器故。文中三。初略標十一章門。二此菩薩如實知下依章廣釋。三佛子菩薩隨順下總結安住。
就初標章中。論釋有三。初略解。二別釋三結釋名義。
初中一依共者。是心稠林。以是染淨所依故。名為共煩惱業是次二也。生是第九以與煩惱業是三。雜染次第故向前列也。次言共者。是根解性欲此四根似故。名為共。共同故。次云染者。是隨眠雜染種子。次云煩惱染淨等者。是習氣。此即是前種子殘餘。氣分未斷絕故。謂之根續。次云依定不定等者。舉三聚稠林也。二別釋相似義。言根次第者。明依根起解等故。言次第。何故依起。以相似故。云何相似。謂宿習為根。依根生解。解必似根。論經名信者。信之深忍。是勝解故。又即由深忍。方起樂欲。即由樂欲。數習成性。由後後得起必依前前故。實相以信等。後解欲性三故後起必依於前名定。能依所依名字時分別故名為不定。故云依定不定時。三結釋名義中。眾多釋林。誰知釋調者。應作四句。此是亦多亦難知句也。行是不正信義者。遠云。法理證信。能滅心根。心根滅故。一切不行。由無證信。心等集起。故名為行。問此行一字。貫通十一章。如遠所云。則此菩薩。但能了地前菩薩及凡小等心等諸法。不能了知地上菩薩心等諸法。所以者何。由彼地前無證信故。又心集起。既釋行義。根等既不名集起。應非是行。又心章中清淨相。論云自性不染故。幻所作相是因相。諸菩薩願力生故。知此二不是地上證信菩薩心耶。
今助一釋。謂此所有心等諸法。相是有為。性即無為。由未究竟契會為無為非一異故。是不正信。名之為行。若反此者。一切契會。是離不正信。不名行也。
第二依章別釋中。即為十一段。
初知心稠林中三。初一句總標。二所謂下別釋。三如是下總結。標中云種種者。略顯則十種。廣辨則有百千萬億故。是中一一皆云相者。行相義也。別中。論經有九。攝之為八。令有十句。可攝為九。謂前八各一。後二為一。遠云。八中。前四忘心。後四真心者。此判未定。所以者何。謂三中不壞非唯妄故。四無形覺。論云第一義相故。又論云以自性清淨心故。第六第七染不染故。心練故。此二句煩惱染示現。第八句隨道故生染示現。釋曰。詳論所解真妄明矣。就九中。初云雜起者。雜相故。謂八識緣境各異名雜。雜即差別。並頭生名起故。云心意識六種差別。謂心及意并六識故。釋心意識異同如常。可知。二速轉是行相者。謂四相遷流。是行剎那生滅。一滅已是遷速。況一剎那。復有九百生滅。此速轉極也。三壞不壞者。前句顯行心速轉故名壞。此句顯行心正為生等相轉時。能轉所轉俱不可得故。名不壞。此句。論經元脫。全本與晉並有故。前科十句。論攝為九。此與古說不同是也。四無形質是第一義相者。觀彼心離心。心身不可得故。五無邊是自相者。順行無量境界取故。謂心隨境界。無限而取。此唯心之所能。故云自也。六清淨是自性不染者。謂本性清淨故。七垢無垢是同煩惱不同煩惱者。在纏而不染故。八縛不縛是同使不同使者。謂心與貪相應。同緣愛境。境縛心故。名為同使。與此相違。名不同使。餘使餘縛。准此應知。下二句合為第九句。言幻所作隨諸趣生同是因相者。謂菩薩以悲願受生。餘眾生隨身業生。此二受生心俱是感當報之因故。然菩薩不自為己求於生處。但有利樂眾生處。願生其中。生既不定。方所隨緣而現故。云幻所作也。餘眾生生皆隨自業。業不離繫故。云隨諸趣生。
第二知煩惱行稠林中。文三同前。別釋中九句。論攝為三。謂初二各一。後七為一故。初一久遠隨行者。謂遠入乃至有頂故。小宗中說。惑最後邊。是有頂地故。依大乘宗。至金剛心。但緣界說非根地惑為最後邊。大小通說。理亦無違。二無邊引起者。修諸善根時。煩惱隨行難知故。謂惑因脩善起此惑細難知也自下七句分三。初三明煩惱深。次二約生顯煩惱。後二約業明煩惱妄根。初三中。一俱生不捨者。是隨所縛故。謂所緣縛心不得自在。由貪等俱不相捨故。二眠起一義者。是以何縛故。謂隨眠與現起種現各別。惑性是一故。此中現行是使。以有使故。不得解脫。言煩惱使一義者。舉經會釋。謂此辨煩惱何故說使。以是一義故。若一義者。何故下文復明使行。使但有繫縛義及隨逐義。此依前義。下約後義。故不相違。三與心相應不相應者。是所縛事。謂若心與惑不相應者。可得解脫。不爾縛。次二句約生明煩惱。一隨趣受生而住。二三界差別者。論合釋云。謂身是生道界因故。上句道生。下句生界。後二句約業顯煩惱妄根。一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者。於三分中。業因障解脫故。謂愛是欲求。癡是有求。見是耶梵行求。俱障解脫。其過如箭入木深難出。彼入惡道亦爾。二三業因緣不絕者。隨順世間身口意業故。不斷起因故。謂憍慢愚癡造重罪業。而煩惱是三業造罪因故。云是不斷起因也。後總結中。云八萬四千者。依賢劫經。世尊一代施化。總有三百五十度功德。始從先輝光極度。終至分布舍利度。一一各以六度為用。則為二千一百。以此對治四大六衰十種惱患。即成二萬一千。四大是內報。六衰是外塵。衰損善法故。以此二萬一千。各化四種眾生。一多貪。二多瞋。三多癡。四等分。總成八萬四千諸度法門。能障之惑即是八萬四千煩惱。下業等諸門亦爾。並准知之。
第三知業稠林中。文三同前。就別顯中十句。初善等者。道因差別故。謂通說三性。為六趣因。故云差別。引業唯善惡。滿業通三性。名言熏習中。表義唯無記。顯境三性故。又准俱舍十七。以三性因。對五種果。分別說有無記業故。彼頌云。善等於善等。初有四二三。中有二三四。後二三三果。五果謂異熟。等流。士用。增上。離繫也。論曰最後所說皆如次言。顯隨所應遍前門義。且善不善無記。一一為因。如其次弟。對善不善無記三法。辨有果數。後例應知。乃至釋第四句云。後無記業以善法為二果。諸士用及增上。以不善為三果。除異熟及離繫等流。云何謂有身見邊執見品。諸無記業。以諸不善為等流故。以無記為三果。除異熟及離繫。二有表示等者。自性差別故。此有二種。一籌量時。二作業時。籌量在意地。有審慮決定二思。作業在身語。各唯動發思。此中意顯三業業體皆思為性故。云自性別也。又若通說三乘。則唯身語。若唯菩薩。則通在意地。表業如此。又小宗身語二表。即色處聲處。以為其性。身語色聲。即二業體。意相應思為意業體。大乘不爾。色聲二處。是身語表。而非二業。以身語二業思為性故。成唯識云。動身之思名為身業。發語之思名為語業。以身語色聲是無記故。若廣分別。如餘處章。三與心同生等者。方便差別故。謂心共生熏心不別生果故。明此業思與意識共生。隨其善惡。生已即熏本識。成種種似能熏故。云不別生果。此釋不離義也。四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者。盡集果差別故。謂無始時業自然念念滅壞。而集果不失故。云有為作業者。釋自然滅壞。謂有為法必無常故。因盡集者。顯功能不已。釋集果次第。此念念滅因全能引果也。五有報等者。已受果未受差別故。謂過去報業現在已受。名為有報。過去後報果現在未受名。為無報。非謂全無。約已未說故。六受黑黑等眾報等者。對差別故。謂黑業對白業。白業對黑業。不黑不白業。對二業。二業對不黑不白業。此中重言黑白者。各因果二故。言對二業者。前單黑白業故。雜集第八云。有四種業差別。一黑黑異熟業。謂不善等由染污故。不可愛異熟故。二白白異熟業者。謂三界善業不染污故。可愛異熟故。二黑白黑白異熟業。謂欲界繫雜業善不善雜故。如何一業亦善不善。此約意樂及方便故。總說一業。非據一剎那業即善不善。謂或有業。意樂黑。方便白。謂如有一。為誑他故。先現其相。令他信已。行於慧施。方便黑意樂白者。謂如有一。欲令于門徒等遠危處安。由憐愍故。現發種種身語麤惡。遂於此時。發生雜染。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者。謂無漏業故。又俱舍第十六云。諸不善業一向名黑。染污性故。異熟亦黑。不可意故。色界善業一向白不雜惡故。異熟亦白。是可意故。契經中說。有處亦說。欲界善業名為黑白。惡所雜故。異熟亦黑白。愛非愛果雜故。此黑白名依相續立。非據自性。以無一業及一異熟是黑亦白互相違故。七如田無量者。因緣差別故。謂隨多因緣。皆能起業故。八凡聖差別者。未集已集差別故。謂出世業未集。世間業已集故。九現受生受後受者。定不定報差別故。謂現作現受名現報業。現作次來生受名生報業。現作至第二生已後受名後報業。於三種時。定不定故。十乘非乘定不定故。乘者三種乘定不定故。非乘者世間定不定故。謂有退不退故。於非乘者。於世間中。易度難度。為定不定故。論經於乘非乘。各有定不定樂。下結八萬等可知。
第四知根稠林中二。先別說後略說。下總結。前中十句。論主攝為九。謂五六兩句合為一句故。一耎中勝者。說器差別故。謂說法時授法之器也。耎下也勝上也非二中也。亦名鈍中利。速受名利。遲受名鈍。非二名中也。二先後際等者。根轉差別故。前後根者。釋先後際根也。前根下增平故者。釋別異不別異。謂前是能生。後是所生。所生若增前根則下。所生若下前根則增。根以則平。三上中下者。三性差別。謂三乘性。上者菩薩乘。中者獨覺乘。下者聲聞乘。四煩惱等者。煩惱染差別故。謂喜樂等五受根隨煩惱習使染故。云俱生不相離故。俱舍第三云。於雜染中。樂等五受。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契經說。於樂受貪隨增。於苦受嗔隨增。於不苦不樂受無明隨增故。釋曰。增上用是根義。五乘非乘者。定不定相。淳調柔相者。定不定差別故。於三乘中。於世間中者。釋乘非乘也。定不定熟不熟故者。總釋也。謂大乘中。熟者定。不熟者不定。小乘中熟中不定。轉向大故。於三乘中。各定者。各於自乘中解脫故。云一一乘等也。報定者。捨者。於世間中。定不可化令入道故。捨者蹔捨也。謂依三乘。各在自乘。未發增進時說故。六隨根網輕轉懷者。有三種順行。一依身順行。遞共相轉。六入展轉故。此釋隨根轉也。二生滅順行輕壞故。此釋易壞也。三觀行取相故者。此釋深取相相。七增上等者。聲聞淨差別行增上障滅能成義故。望凡為行增此釋初句次斷障行成釋不可壞八退不退差別者。菩薩淨差別。地前轉。地上不轉。又前七名轉。八地已上名不轉。九遠隨等者。示一切根攝差別故。謂始行方便報熟根差別也。即根與行。俱名為共生。以行有始終。根亦隨爾。後結可知。
第五知解稠林。解謂勝解。於所緣境使即持故。
第六知性稠林。性謂積習成性故。
第七知樂欲稠林。於所樂境。起希望故。此中三章。皆各略顯耎中上一句。即云略說等結者。論云如是性入故。此釋不廣說所由。以根等四法性相順入故。唯廣說根。餘皆略者。以其相似無別義故也。
第八智隨眠稠林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顯。前中晉本及論經。皆名為使。彼依現行。此約種子故。然按文意。通取為勝。使者從喻為名。如使逐賊得便繫縛。煩惱亦爾。隨逐眾生。得便繫縛故。隨眠者。謂二障種子。隨逐行者。眠伏不起故。信等善種不名隨眠故。瑜伽第二云。若信等善巧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何以故。此法生時。所依自體。有所堪能。非不堪能故。後別顯中十二句。論攝為二。謂前六句名何處隨逐。後六句名以何隨逐。前中初二句。論經合為一。言與深心等者。報非報心故。此約心明所隨處。謂報生心名深。以久遠來有故。脩行心新有不名深也。今云此使常脩行心相違起故。故云心不離現事故。二相應等者。欲色無色上中下差別故。謂約界明所隨處。欲界下。色界中。無色界上。言不離相者。唯與異界心相應故。不相應者。不與異界心相應故。又當界起心名相應。異界相望名不相應。使仍不爾。一切相應故。云不離相也。三久遠隨行者。隨順乃至有頂故。此約位明所隨處。謂非想地惑窮盡處已來故。四無始不拔者。無邊世界唯智。怖畏如怨賊。未曾有聞思脩智。是故不滅。謂此使與三慧為留難。知常怖畏恒隨繫縛惱眾生故。五與一切禪乃至相違等者。世間禪定等不能滅心隨順行故。此約行明所隨處。謂由此使故。令禪解脫等不得出世。禪等名義。如五地中釋。後明以何隨逐六句中。一三界等者。有不斷隨逐。以有不斷相似使作轉故。謂以有使故。能令三有相似相續。故云三界繫。此約前處以明隨逐。二令無邊心等者。遠時隨逐故。謂無始來心雖無邊。然念念相續未曾間斷。為使逐故。所作共集相續既起亦無間也。三開諸處門者。諸處即內六處。論經名入。與此同也。一身生隨逐者。使遍一身根識境故。眼等諸入門六種生集識同生隨逐者。依根生識所集與使同生故。及阿賴耶熏故隨遂者。依識緣塵。熏本識。成種時。亦隨逐故。四堅實難謂者。不實隨逐對治實義故。謂不得其實。以為對治也。五地處成就等者。微細隨逐。於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謂遍三界九地一切處。隨逐難除。無想非想處不成就。此使行相微細難可知故。六唯以聖道拔出者。離苦隨逐出世間行。餘行不能離故。謂此使最極微細。唯無分別智起對治出離非六行等也。
第九知受生稠林中二。初總標。後所謂下別顯。總中云種種者。受種種身形類異故。別中八句。從前總中開出故。亦即顯前受種種生之所因。一隨業者。由業種種身種種故。二六趣等者。住處故。謂六道也。三有色等者。色想上下種種故。謂約界上下有色無色也。四有想等者。想無想上下故。五業為田乃至後有身等者。同外色因種種故。謂類同草木依地等生故。云業為因等。六名色等者。自相種種故。謂名色共色生。是報自體故。云名色共等。七癡愛等者。本順生因種種故。謂順本生因。從癡愛生。還順彼故。云痴愛。八欲愛等。此下兩句。合是一義。集苦諦種種故。謂現在能集未來之苦。三求眾生集苦不同名種種言欲受者。樂貪共取受受求故。此是欲求眾生以貪及取。處處追取故。欲生者。後有樂有眾生愛自身他身心著相往來上下界取著故。此是有求眾生愛。自他身者。自界他界也。由心著相上下往來也。無始樂著相等。是耶梵行求眾生。謂大無量。是通顯貪求欲色無色界。此中實無出離。妄謂有出。無想相出有輪者。彼將無根是涅槃云三有輪轉。而實而諦展轉不離也。
第十知習氣稠林中。文二同前。此中習氣者。非種子。非無堪任。但是慣習故名爾。別顯中十句。一行不行差別者。與果現在非現在差別故。謂過去慣習。如恒河女惡口習。舍利佛蛇習故。聞佛訶責食不平等。所食吐出。大迦葉聞乾闥婆王皷瑠璃琴起舞習等。此中云行不行者。謂雖有宿習。有現起不現起者故。二隨趣熏習者。道熏差別故。謂隨六道中後受生趣有受前趣中習。如人曾生地獄受苦。見同受罪者。雖不憶識。然見之不喜。或怖畏。若見曾同人天中受樂者。歡喜樂見愛。淨習不淨習。臥樂仰覆等習。乃至廣說應知。三隨眾生行者。親近眾生重故。如人狎習善人則善。狎惡則惡。唯上智下愚。其性不易。其中庸者。畜亦有之。如說戰象近寺安之即不復肯戰。近屠安之戰闘如故。四隨業煩惱者。功業煩惱重故。謂內心放逸。或由富貴自恐好行婬欲飲酒等言成就慣習。如涅槃云。如人好眠眠則滋多。貪婬嗜酒亦復如是。五善不善等者。三性業重故謂凡所營業。不出三性。營善業者。通漏無漏。不善業及無記者。一向有漏。此三性業人。乃至夢中。亦營習其業。六隨入後有者。中陰重故。謂在中陰時。有前本有習。如人樂脩梵行。至中陰中。亦無欲染故。七次第重者。與果次第重。故謂隨一慣習。於諸趣中。次第受身。皆有彼習故。八不斷煩惱等者。離世間禪因重差別。遠入重不斷煩惱煩惱掌故。差別下釋上句。謂由禪中不斷煩惱煩惱掌故。生於上界。猶有彼習故。云遠入也。九實非實等者。同法異。外道行解脫重者。謂以諸外道不同佛法故。名為異。彼取無想以為解脫。於此邪正。各有習氣故。云有實不實。實是小乘。不實是外道。十見聞等者。乘重差別故。謂大小相對。三乘人法隨有見聞親近。皆有重習故。
第十一三聚稠林中。文二同前。別中五。一約種性以分三聚。謂無涅槃法者。是邪定。有涅槃法者是正定。正定中三乘各別一向各自定。離此二種是不定性。論約位言。非定五性不會意者。妄紛淨爾。二約解惑以分三聚。謂正見是善行因。三善根中正見一種。定起善業名為正定。無貪無瞋不定起善。名為不定。邪見是惡行因。謂煩惱中邪見一種。定起惡業。名為邪定。餘名不定。三約行業。以分三聚。謂五逆中一一逆罪。定招惡道。名為邪定。梵本中。名五無間。邪定相者。此但因果。名義不相違。信等五根定感善趣。名為正定。與上相違。名為不定。四約邪正二位。以分三聚。謂翻八正名為八邪。因此以立外道邪位。名為邪定。正性離生名為正位。因此以立聲聞正位。名為正定。五直約大乘菩薩得失。以分三聚。言染著邪法邪定者。論經妬恡惡行不轉邪定相。謂捨可化機名妬。不善施財名為壞波羅蜜。相違者此中六蔽障六度行故。名相違。謂妬障後三慧定進。恡障施行。惡行障於戒忍二行。由此障故。令諸菩薩正行不成。說為邪定。正定不定。准即可知。
第三總結上三種成就。結善安住地。可知。
第四明說成就中二。先總標。後佛子此菩薩善能下別顯。
前中知眾生諸行者。牒前。入行知法器令得解脫者明稱根說法故。
後別顯中四。一智成就。二佛子菩薩住此善惡地作大下。亦智成就。亦口業成就。三以無量下唯口業成就。四佛子菩薩住第九地下法師成就。
初中二。先明隨所知者是所說法。後一切行處下明隨所依。是所逗器。前中云善能演說聲聞乘等者。說解脫器得熟故。謂說化法令眾生解脫器熟也。解脫體正度故。解脫差別。以三乘法。乃至令得佛果解脫故。後隨所依中三。初總明隨器說法。二能隨下別顯所說。三令生信解下總結化益。初中云一切處行者。隨所對器心等所行處故。(〔茲〕入行成就中有心調林此中脫也)智隨行故者。謂就說者智隨彼器者。心等行處行故。論云何者隨所依說所法對器故。名釋隨根等。言於隨應者授對治法故者。釋論經隨使。謂隨使對治故。上二句是化法。(即此中總句是也)言所說法器成者。明法器。釋隨根等。以器成說法故。隨根隨信而為說法。此義二句說者此是。末後結文。二別顯中。能隨眾生四字。及後而為說法四字。遍配中間十句。此文與前入行稠林大同。略無心行。與論經多少數異。名目有殊。此經有十稱。論經有十三種。一心者。論經有。此經前文亦有。明此文無。二使者。此中云眠縛。三根者此彼同有。四信者。此云解。前已會釋。五境界差別種種行習氣者。此是樂欲。謂於可愛事起希望故。差別者。與不希須境異故。種種行者。境非一故。六隨順一切境界智者。此是報生智通三性。非聞思脩。七性。八生。九煩惱。十業。十一習氣。十二三聚等六此彼同有。十三乘者。此無也。論總科為六種器。一初五名譬喻器。然後即引第五句。證以前四。若無樂欲。為器不成故。所以者何。聞重聚集成教體中。只言隨墮樂欲聞者識。不云隨餘心所法故。言譬喻器者。謂若化物令成器性。如稼穡法具五因緣彼所種物成就堪用。一種有心堪生者。此喻心王。二除生礙緣喻治使。三有根增益益生力。喻信等根。四是決定究竟生喻勝解。五種已後根等運運速能長進此喻樂欲故。名譬喻器。二次一隨順一切境界智。名種種異行器者。此是報生智。通有漏善等三性故。三次一隨順性行稠林名乃至得成就器。此是譬喻器家果。彼是此因。從因數習究竟成性故。云乃至成就。四次一隨生煩惱業習氣。名隨詞辦器者。謂彼起生煩惱業。三障與作。同行功辨化之重。成習令轉故。五次一隨聚差別名定不定根轉器者。謂隨其所宜。轉令勝進故。六後一隨乘信名隨乘因能乘出器者各依自所乘。乘之出離故。此文是今經木總結前諸器隨自乘獲益也。三總結前諸器。由隨順信解。增益智慧。各隨自乘解脫也。
二亦智成就亦口業成就者。論中先微問口業。結云智成。從前為智。知說儀故從後口業。具二十種法師德故。論中說者是口業。入深義也。持者。是智成就。顯守護法也。二十種法師。具如論說。
三唯口業成中二。先明無[得-彳]智能起語言。後何等下正顯四無[得-彳]。
前中四。一明法師行。謂護法。二以無量等者。名前所說。為善巧智。以能起此四辨故。知菩薩四辨不依尋伺。從淨覺起。三用菩薩等者。言詞柔耎故。四常隨等者。一切時所說不離無礙智故。後廣分別中。四無礙解。略以四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三所依。四漏無漏。初釋名中二。先總。後別。言無礙者。說法稱根自在成就。總名四無礙。帶數釋也。別者。法義詞辨辨亦樂說。軌生物解。及持自性。名法。教所詮顯。名為義。剖折明白。名為辨。亦說稱物根。令其生喜。名樂說。四是所緣境。解是能緣智。謂即能緣教法之智。於所緣一名句等中。能現一切能詮句故。此法之無礙解。依主釋也。餘三准知。餘門分別。具如別章。
後正顯四無礙中。先略明。後廣釋。
前中二。先徵。後所謂下釋。釋中先列四名。後此菩薩下正顯。此四無礙體。但一後得智。就所緣境。分為四種。一法體者。明法自體。二依境界體者。於法體上。有差別義。三正得與眾生者。依自所得。說與眾生。四正求與無量門者。隨諸眾生正求差別。與無量門。下重釋中。初釋法無礙。內遠離二邊生所攝者。遮餘法故。名離二邊。表自體故。名生法攝。如色礙相。舉例顯示。等餘一切。二釋義無[得-彳]中。彼遠離等。牒舉前法。如實智下就法辨境。菩薩住彼。約人辨境。如色下亦舉類顯虗妄分別。正顯差別之義。若小乘。說色有苦無常等義。今約大乘。說此色法。但是妄情。理實本無是色之言。三釋詞中。隨他所喜言說正知者。解於他所樂之言。釋正智也。隨他等釋與也。四釋樂說中。先牒舉前詞無量。後約辨樂說無量種義。語是詞中差別。釋無量門也。隨知下釋與也。亦名辨無礙解者。謂剖折分明令他樂說故。
自下廣釋中。理實此四於一切法隨說皆具。今約一周圓數之則列其十門。以顯無盡。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於中。初五汎知理教。後五知三乘淨德。前中。初四正就所知。明無[得-彳]。後一約能知智。前中初三知義。後一知教。前中一約知事法。事法緣別。各住不雜。名為自相。二知理法。理法遍通。名為同相。此二當相明法。三約時辨法。謂三世遷流故名行相。四對機宣教名為說相。五約能知智。分四無礙。非是知於智故。名為智相。後五中。初一總知三乘離相淨證。名無我慢。後四。前中。一通知小大。餘三別知大乘菩薩地因。後二知果。一體。二用。可知。下次第釋中。釋此十章。即為十段。
就初自相中。法義是總別一對。於緣生法。總知自相。別知差別。詞及樂說廣略一對。少名顯法名為詞。眾多異名。堅固彼義。令他愛樂。名為樂說。言想堅者。想是起言所依。是故餘論中。或云想。或云聲。或云名。或云字。或云施設。皆是名之異稱。以言名顯義。令義堅固。故名想堅。想堅多種。名想差別。重釋中不壞牒詞。隨所覺明自解。此云無錯謬說也。隨彼等顯應機說也。次第不斷名不息者。是常說也。無量眾多等。於一一法。就以無量異名廣說也。為堅彼義者。謂以異名多說意。成本義故。令堅固也。
第二下明同相。於中法義約二諦分。後二約廣略分。初一切法同。一無性。二有為法。同無常相。三假名同者。法同無。俱假以說。四假名假名同者。復以假名更重顯之。下重分別無常入無我者。釋義順法。謂觀無常即解無我。是故第二門入初門智境。如第六地中云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二義諦。是也。次牒詞文。於前假名法上。復以餘假名。隨應根說故。云不斷。次不壞無邊者。牒樂說文。不壞前假名。而能以餘異假名說。謂異名雖說。不乖前詞。故云不壞也。
第三明行相。了知一念緣生現行名法。知過未緣生行名義。於前二法假設名字詞。即以此名宣說彼事。名樂說。下重釋中。一一世現在故者。通論過未。各有現在故。云彼彼世間攝。是一一世中各有多門異說。言見過未知現在者。釋義順法。如是菩薩下結後成前。謂以後義成前法無礙境。下釋樂說。言事行相不出三世者。釋前所說事。經中一一世皆不出三世。言無邊法明者。異法明。異法明則是聞思慧照法故。
第四明說相中。就教本釋。以分法義。約所隨心言。分詞樂說。謂隨物言音說故。云隨順說。隨心異說。意義不殊。故云相似說。餘文可知。
第五明智相中。法義約現比智。以分詞與樂說。約淺深。以分故。論云。一現見智。二比智。三欲得方便智。四得智謂計智。現前見法謂四行相境。境非一故差別也。比智不現前見。比類知故。餘如前說。然法比二智。諸宗說異。菩薩婆多宗。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後智境智與前相似名為類智。如俱舍二十三說。若經部宗。知現在世名法智。知餘殘名比智。如成實論二十六說。依大乘宗。法類差別自有三對。一三心法類。依別總緣於生法假故。謂治二障。各分二品。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耎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是法智。是無間道。後一是類智。是解脫道。除二障上品隨眠。如成唯識第九卷說。二二種十六心法類。約能取所取別故。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故。亦如唯識及雜集第九說。三據觀現不現境。辨法類異。謂欲界及上二界故。亦如唯識第九及瑜伽十六說。此中法有二義。一教故。二所緣理法故。類有一義。謂種類故。今此論文通諸說。以現見之言。即是緣現所取如境。亦緣欲界現在境故。詞中云欲得方便者。謂詞說世諦。與得第一義。作方便故。樂說中云得智者。說第一義。令正證得故。重釋中。釋初法智。云知諦差別者。是二諦不同。又一義如前釋。言不異方便者。釋不壞方便。謂見不異法。名不壞法智等。舉經對顯。釋比智。云如此如實等。釋顯此義。以現所知類餘知法。釋樂說中非顛倒異說者。稱理說故也。
第六明無我相中。真俗二觀。以分法義。謂觀真一相無我不壞故。觀俗蘊界等方便入無我故。說中勝妙分詞樂說。謂令世歸敬故。說法言詞愚智共識。名易解了。音聲慈耎聞者皆欣。名為美妙。樂說中理漸深益轉多故。下重釋內。釋初無礙中。先順釋。謂無我不壞故下反顯。謂取己能解名為我知。取己能得名為我證。如是壞。則明不取名為不壞也。陰等方便下釋義順法。謂觀陰等以為方便。得入真諦無我法故。是故下結後成前故。是菩薩智境也。一聚積下釋顯無我。謂迷陰故計聚積我。以迷界故計異因我。以迷入故計欲著我。以迷四諦緣生故計作者我。說此陰等。對四我。以顯無我。雜集第一中。廣顯蘊等所治之義。云云。
第七明大乘相中約權實以分法義。謂同觀唯是一乘。約權異性。說三差別詞及樂說。依總別以分。總說三乘令得解脫。名詞無礙。隨物心念。於一一乘。無量種說名樂說。下重釋中。文顯可知。
第八明菩薩地相中。約地體相。以分法義。詞與樂說。同體義分。謂說地名為詞。詞中差別名樂說也。智相是地體。說相是地相。謂隨相說十地故。巧授十地。名與方便。隨物心樂。於一一地。以無量門。令具入也。下重釋中。釋菩薩行內。法行智行示者。以此二行。合為菩薩行。謂證法成行名法行。即智成行。名智行。以此智行。能入地故。名隨智行。言觀智說故者。釋所由。謂何故智行是菩薩行。答以說觀智為菩薩行故。釋義無礙中。云十地差別。謂心者此出地體。謂地別由心說為口言。釋門中。云不顛倒釋不壞說。教授釋隨順地道。
第九明如來地相中。約佛體用。以分法義。依彼廣略。以分詞樂。初一念證得名法身相。二時處應現名色身相。三謂前二身中智德差別名正覺相。四隨物樂。廣顯佛德無量差別。名為說相。下重釋義中。隨何等劫成何等佛者。釋事中。言隨以何國是成道處也。隨何等佛。是現佛身。釋相中云。隨名所記可得見聞者。謂如名所記。身土聲色。可見聞故。釋詞無礙中。云隨正覺等者。以十佛中最初名為正覺佛。故云依說。
第十明作住持相中。依知佛說總別。以分法義。即說法義名詞。詞中差別名樂說。初覺相者。是佛起說住持德。二差別相者。是佛隨機現差別德。三說相者。依前差別。為眾生說。四彼無量相者。隨物心樂異說故。下重釋中。佛語者。此本云如來語。謂能說故。力是神力。破憍慢眾生故。無畏降邪不共異小。悲能常說智為說依。轉法則是隨順正說。此上皆是一切智攝。釋義無礙中。隨心性者。是種性差別根欲可知。言諸佛智行等者。釋樂說中。智行名法身。此行利生不壞名圓滿。隨彼信等。釋隨信說故。
第四大段明法師成就中四。一持成就蘊法在心。二此菩薩得如是百萬下說成就依持起從。三佛子此菩薩假使下問答成就善答他問。四佛子此菩薩後更下受持成就能更受勝法。為他宣說。
初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得義陀羅下正顯總持。於中。先略列十名並依樂用。後如是下牒略結廣。謂初三起意。一業知義。二知教。三知起化通。次三起身業。一身放光性善耎者。慈光攝取。二性剛強者。以威巧攝。三上供佛下攝貧乏。後四起口業。一於大乘中。狹劣眾生。示大乘教救拔威德。令捨劣歸趣不難故。二無間斷障礙常說故。三無盡樂說。四種種義樂說廣說也。後牒略結廣。可知。
第二明說成就中三。初明能受多法。二此菩薩得如是陀羅下明能隨樂廣說。三此菩薩受於法座欲以下。明能起說自在。於中。云初見於佛等者。梵本云。纔禮佛時。即於無限佛所。得無量法門光明。所得法門下同。次後云坐於法座而說於法。准梵本。應云而演說法。
第三問答成就中二。初明一世界答難。後如是乃至下明一切世界答難。
第四受持成就中二。先於一毛端處。後如一毛下。類一切處。領受可知。
自下第二明位果。三果同前。不煩重說。
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二十四頌分六。初二頌頌法師方便。二有二頌。頌智成就。三有七頌。頌入行成就。於中。初頌云若欲等者。梵本云。智者能入無邊識。推求眾生心稠林。種種心行速疾轉。以微細意得是智。第二頌初兩句云煩惱等者。梵本云。隨眠起作趣相續此速。為一句也。
第四頌中第三句。云與者等者。梵本云。意樂隨眠同伴主。謂同伴及同生故。第四句云常等者。梵云與心相隨練不斷。第五頌云但等者。梵本初句同。下三云不住於心亦不離。雖難可了禪能退除。金剛道餘無斷。第七頌第四句。云惑溺等者。梵云雖行智道溺諸見。四有九頌。頌說成就。於中。第八頌。云十方等者。梵本云。十方所有諸眾生。一切咸來同會坐。一念悉知其意樂。能以一音使充滿。五有三頌。頌地果。六末後一頌歎深結說。第九地釋了。
第十法雲地。二門分別。先以義料簡。後依文正釋。
前中略顯二門。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略有六處。一攝大乘。說法雲地者。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譬如大雲。無性論師。自有三釋。一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總緣一切契經法等。不離真如。此一切共相境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法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有能生彼勝功德故者。此通二釋。若智雲含功德法水。名法雲。是有財釋。若依共相境智含德水。名法雲。是依主釋。前釋為勝。二又如大雲蔽。如空麤重。猶如大雲隱覆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隱覆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言隱覆者。斷義隔義者。此總緣一切法智名法。即此智法如雲隔斷廣大二障虗空。此法即智故。持業釋也。三又如大雲注清冷水充滿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謂無依法身者。若依總緣一切法智雲出功德法水。此即從所出名法雲。是有財釋。若依所充滿法身名法雲。是依主釋。後釋為勝。二依成唯識第九。三釋同前。不煩重敘。三金光經云。法身如虗空。智慧如大雲。遍覆一切故名大雲。真諦釋云。如虗空者譬三如如虗空有三義。一容受義。譬自性法身不礙生死故。二無邊義。譬顯了法身。雖得顯了。猶未究竟。如空有清淨處有塵霧處。譬道中法身通解惑故。三清淨無塵霧空。譬聖果法身也。智慧如雲者。譬如如智有三道。一道前性得。二道中脩得。三道後至得者。雖有三釋。經意本詮障盡智圓證法身滿。名法雲。此即智從所證得名。依主釋也。四莊嚴論第十三云。二門如雲遍雨法雨。名法雲者。菩薩第十地中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遍滿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虗空。能以此聞熏習雲。於一一剎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所化眾生。由能如雲雨法雨故。名法雲地者。二門如雲能受。佛法雨復能與所化。降法雨。此即法雨之雲。名為法雲。通二釋。望受上法。是依主釋。望下降法雨。是有財釋。五解深密第四云。麤重之身。廣如虗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故名法雲。依梁攝論。由二重障不得圓滿法雲地。一六神通慧無明。二入微細祕密佛法無明。此二無明所感生死。名麤重身。滅此障已。入第十地等者。此依斷障證法身故。名法雲。即從所證得名。依主釋也。六十住論云。此菩薩。於無佛世界。能雨法雨。名法雲地者。此即能說者名雲。所說名法。有財釋也。上來六處十釋中間。除唯識。三釋全同攝論。
二來意者。略有五種。一前地雖得巧辨廣說。然未能證法身圓滿。為於此地圓證現前故。二為令地滿足故。三欲令脩行智覺滿故。四為得受一切智勝職位等百萬阿僧祇三昧故。五為得受職位。故來也。略此二門料簡。更有諸門分別。如廣章辨。
後依文正釋中三分。一讚請分。二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下。明正說分。三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下。明重頌分。
初中十六頌分五。初一頌明淨居天眾供佛。二次一頌明菩薩眾燒香熏眾為供。三次頌自在天王及眾天衣供佛。四次十一頌天女供佛讚佛。於中四。初半頌明供佛。次八頌半讚佛。次一頌勸脩利益。後一頌結讚嘿住。初半可知。次讚佛中二。初半頌標讚詞所從。後正明讚。讚中。先八頌讚佛體用無礙德。於中分三。初五法說以半喻況。後二半法合。就法說中三。初一頌明一身即多身。次一頌讚毛孔光滅眾生惑。後三頌讚佛。以八相等應機。於中。云或現出家等一句。梵本云。為諸世間現出家。次半喻顯可知。後法合中四。初一頌明隨俗即真。次半頌明於真現俗。次半頌明即俗依真。次半頌明真俗平等。次觀脩及後結讚嘿住。並可知。結讚第三句云身心等者。梵本云。心樂止息諸攀緣。末後兩頌。明上首請。
自下第二正說分中。論科為八分。一方便作滿足地分。謂攝前九地所脩諸行。總為方便。滿此地故。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下。明三昧滿足分。謂初住地行行德無量。以此地受職必依三昧。故偏舉之。三此三昧現在前下得受位分。謂正住地行。依止勝定。能攝佛智故。四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雲地如實下。入大盡分。謂此地望前諸地。已是窮盡。就此地中。此復是地滿之行。此既盡中之極故。名大盡也。五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通達如是下。地釋名分。謂地學窮辨德顯稱故。六佛子此地菩薩智慧下。神通力無上有上分。謂地滿足已。妙用不測。用過前地。名無上。比如來神通力故。名有上也。已下二分。雖通十地。由將前攝後故。此地攝也。七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十地行相下。地影像分。謂以喻顯法。如因像知質故。八佛子此集一切種下。地利益分。謂彰說勝益勸信趣入故。
就初分中二。先總標告。後以如是下正顯。顯中二。初總說。後善滿下別辨。前中云無量等是廣智。已善思惟等是深智。前諸地中。具起此二。通名善擇智業。即是從初地至九地。妙慧使擇故。後前辨中十句。論攝為七種相。一初三句名善脩行相。謂於諸地。皆同善脩證助不住似前八地中同相也。一善滿足白法者。是證道。二集無邊等者是助道。三增長等是不住道。不住無故。論云。此三句次第相釋者。謂何因得證。由起助道故。何因成助。由不住道故。二次一句。廣行大悲者。是隨順自利利他相。謂普遍釋廣。餘通釋大。悲行以自利亦為救眾生故。此句攝前七地二利行相。第八地初已辨七地差別之行故。此總攝一句顯之爾。三次一句知世界差別者。是合佛土淨相。謂此顯第八地脩淨佛國土行故。自下四句別舉第九地中行。初一句自分行。後三句勝進行。初句即是從前第四句。入眾生界稠林者。是教化眾生相。謂此顯第九地中自分化眾生行故。五次二句入如來所行處等者。是善解相。謂解佛所行真如境處。又順佛解證寂滅行故。六次一句當觀等者。是無厭足相。謂當觀趣求力無畏不共法等故。七次一句名為等者。是七地盡至入相。謂十地位極名地盡。依行證名至入。以此地中受佛智職故。云一切種一切智智受職位。
自下第二三昧分中二。初牒前起後。後即得下正顯所得。所得中四。一別顯十種。二如是下通結百萬無數。三菩薩於此下明於三昧乃入出及善知業用。四其最後下顯定名。表位極故。初中。論意舉初等後。故云離垢等。舉後百萬等故。方眷屬離煩惱釋顯其相。以此位中是障盡極處故。不加功力。任運相應故。餘九是別。以六七二定共離垢一故。離垢有八種。一入法界差別。是入密無垢。謂法界深奧。名為密處。二莊嚴道場。是近無垢。是行近佛果。三一切種華光。謂身光業。四海藏者。是口辨總持。五海印者。是意業起通。六虗空界廣大。七觀一切法自性者。二句俱顯淨土。無量者釋廣大也。觀一切者。釋觀也。上來明自利德。八知一切眾生心行者。是化眾生。謂利他德。上二利是自分行。九一切佛等者。是正覺無垢。是勝進行。上覺名正覺。謂將成菩提時。一切諸佛。遞共現前。證知如此。下文受職受說二通結可知。三巧入出等。善知定方便及所作故。四定名表位極中。一切智智無分別者。釋前文一切種正體智也。一切智智平等受位者。釋後得智受職位也。
第三明受位分中六。一隨何等座者。如世王子受職位時。在閻浮金白象寶座。菩薩亦爾。受佛職時。在大寶蓮華王座。二何等身者。如輪王子。玉女寶生。具足王相。為得位身。菩薩亦爾。姝殊之形。為受職身。三隨何等眷屬者。如輪王子受位時。文武百僚。咸共輔弼。菩薩如是。受佛職時。諸大菩薩。共所圍繞。四隨何等相者。如王子受位時。嚴治國內。懸繒幡蓋。鳴鐘擊鼓。宣布遐邇。菩薩亦爾。受佛職時。震動大地。惡道休息。光明普照。世界嚴淨。以此為相。五隨何等出受者。如世王子受王位時。告令宰臣。思赦天下。大施無畏。令脫苦厄。賞錫群臣。菩薩如是。十受放光。休息惡道。菩薩增行。六隨何所得位者。如輪王子。受國位時。父王手執金鐘。盛四大海水。灌太子頂。爾時得名灌頂輪王。菩薩如是。受佛職時。十方諸佛。於白毫放一切智光。入菩薩頂。此時名為受佛職位。此六段中。前三論同處釋。次二亦同處釋。後一別釋。
就初座中。有十相。一華王是主相。以自在故。二周圍等是量相。以廣大故。三眾寶等是勝相。以具德故。四超過等是地相。以是生處故。五出世等是因相。以從彼生故。六知諸法等是成相。以空慧所成故。如世蓮華種植成故。七恒放光等。是第一義相。如世蓮華開敷四照。菩薩華座善照法界。八非諸等是功德相。是所照所生果故。九瑠璃等體相。以華等為體故。十其華常等是莊嚴相。以德脩故。
二爾時下明隨何等身。身相妙大。稱可華座。
三無量下明隨何眷屬。謂受座得定心敬目瞻。
四佛子此大下明隨何等相。其相有九。一光音充遍。二動地。三息苦。四嚴界。五眾集。六奏樂。七益物。八供佛。九佛現。
五佛子此下明隨何等出處。以出光明故。此總釋時出處也。文中有三。一十五處放光中間二二同者。合名一光。總是十光。二爾時諸佛下明因光明照諸佛菩薩咸覺知。三佛子是時下明由覺知故下位菩薩俱來供養。初中此十光明。論攝為三。一前九是利益業。於中。初五是凡夫。次二益二乘。後二益菩薩。又八九十。此三名發覺業。以第八能發覺初發心。及乃至第九地者故。第九能發覺第十地菩薩。第十光能發覺諸佛故。又八九二光名攝伏業光。謂第八光能攝九地已還菩薩。令咸來供養。第九光名能伏業光。能使魔宮隱蔽。就第十頂光中。有四初照十方。二成光細。三設供養。四入佛足下。初二可知。就供養中三。一顯供勝。二正供佛。三見知者益。言於阿耨菩提不退者。論二釋。一於地中決定義。謂於地決能證故。二後有異義。定不放逸所作之事決定心故。謂定能離惡集善故。言入佛足下者。遠法師三釋。一就教相頂光入足顯深敬故。二約相顯實菩薩智光證入佛境。從下趣入。名入足下故。論名為平等智攝。三約實論菩薩自己因行趣求果時。從下證入。名入佛足。第二由光照佛菩薩智覺中文易了。第三知己佛菩薩來中二。先下地菩薩。來此與供。後常爾之時下同位菩薩德光相助。前中二。先供。後得益。後相助中。亦先光入德相。後明益。此表示內德圓滿。而外彰其相。其相。梵名室利[革*未]瑳。此曰吉祥海雲。眾德深廣。利物如雲。海雲即吉祥。吉祥即海雲。古人誤譯洛剎曩。為惡剎攞。遂謂相為字。又以相表利物深廣多故。稱之為萬。理實此中無萬無字。唯云金剛莊嚴臆室利[革*未]瑳相。其萬字之言。都為謬妄爾。
第六明隨所得位中四。謂法喻合結。初中亦四。一放光。二入頂。三得益。四結位。初中光有十業。一名益智是利益業。二眷屬是因業。三照示佛力。令他恭敬。名敬業。四開悟是勸進等名勸進業。五十方等名震動業。六滅除惡道苦是止業。七蔽魔宮是降伏業。八示一切下示現業。如是普照下卷舒業。十示現下。論經有示大神通光明之言。此本闕。此名變化業。二入頂者。事光入身頂。亦表法光入心頂增位故爾。論名如來光明彼菩薩遞互智平等授者。謂菩薩頂光入佛足。是上進故。佛光入菩薩頂者。下攝故。因果遞合故。云平等身光。即知故云智。三得益可知。四結位中入佛境所證。同於十力行德因故。隨在佛數。如纔出家。雖未受具。即墮僧數。喻合結位並可知。
第四明大盡分中五。一智大。依正覺實智義故。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即得下解脫大。依心自在義故。三如是乃至下。三昧大。依發心。即成就一切事義故。四無量百千下。陀羅尼大。依一切世間隨利益眾生義故。五無量百千下。神通大。依堪能度眾生義故。前二自利。一內知。二外用。後三利他。一意業用。二依發語用。三身業變化用。
就初智大中七種智。一集智大。謂智法緣集智力斷疑。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是下。明應化智大。謂化智業用。依身而起。三又如實知佛持下。明加持智大。謂化業住持化用非一故。重言如是常化不絕。名轉行力。四又如實知諸佛下。明入微細智。謂一法中現一切法。是難知境界故。於示成佛八相中。一現一切故。依彼應化等。牒前三智。依顯微細。一化。二如。三集。合此三智。名為不二。依此成佛故。名為作。正是微細。五又入如來祕密處下。明密處智者。此是祕密隱顯門。謂將獲初心根未熟者。顯麤隱細。令彼不怖。依彼說此微細智也。六又知諸佛所有入劫下。明入劫智。謂善解諸劫互相涉入。名入劫智。時劫相續。說為命。遷流名行。一攝一切。名曰加持。一入一切。名為捨。癈己隨他故。劫隨心轉。名自在意。七又知如來下。明入道智。謂知諸世法。堪為出世對治用。名為入道。
初集智大者。論釋云因緣集智。應知。彼復隨所有。分染或淨或滅者。此是總釋。於中有六重。一或唯染。謂初三句及識集眾生集一分世界集諸見煩惱集。二或唯淨。謂涅槃集及聲聞等集。三或唯滅。謂虗空集。四染淨合。謂世界集有為界集及一分識集。五通淨滅。謂無為及涅槃。六通染淨及滅。謂法性集。論經名法界。即不善法界名染。善法界名淨。無為法界名滅。論別釋中。言隨所有三界處者。釋三句可知。隨所有眾生者。釋眾生集可知。隨所有染淨等心者。釋識集可知。隨所有有為無為法無知知故者。釋有為有心故名為知無為無心故名無知。隨所有處虗空等者。釋虗空集。次是世界等所依處故。隨所說正不正法者。釋法界集。即淨法名正。染名不正。等取滅也隨所證不證等者。釋涅槃集。以聖人所證故。隨所邪見下明不證。即釋邪見等集。謂何因不證。以邪見故。是誰邪見。謂餘外道等。彼不能證故。隨所有器世間成壞者。准釋可知。隨所有二乘彼集差別者。釋聲聞等。應知。結文可知。
第二釋應化智中三。初標。次眾生下別顯。後如是下總結。別中十句。初三句明眾生世間自在化。謂化現眾生。及所化業。化現貪等。及示諸惡見故。論云應示煩惱染見作故。謂現起貪瞋等十使煩惱。諸見等化令眾生見名見作。次一句是器世間自在化。法界化者。所說法行故。謂作法師處眾說十二分教等。名法界化。彼應化故。次四句是智正覺世間自在化。化現三乘皆有有覺義故。末句結云一切分別等者。此有二釋。一云分別化者。化作有情類故。無分別化者。化作非情類故。一云作意現化名分別化。任運現化名無分別化。雖有兩釋。前釋為勝。
第三明加持智中。文三同前。別中十一句。初三是境界持。謂常化不絕。名佛持。法僧亦爾。後八是行持。初二是運行持。如觀佛三昧海經第七。佛為化諸婬女。現馬陰藏相。化作三男童子。與婬女行欲。令厭發心。又為降伏外道令發心故。現馬陰藏相故。煩惱持者。如罵調達為食小既故。此皆加持所應度者故。皆示現故。如論應知王示瞋害相。婆須密多示貪欲相故。皆示煩惱相。任持行故。次五句是順行任持。謂多時積行名時持。由願起行名願持。由於佛所供養福力。成金剛種。任持究竟。不毀滅故。依行起行名行持。依說劫令樂脩。即此說為能持故。一切智智名為智持。謂佛後得智緣俗化世。論云此智能作一切定故。
第四明入微細智者。謂知佛化用。於一法現一切法。炳然顯現。難知之境。佛智能知彼微細境。名微細智於中文三同前。別中十句。初是示出家脩苦行故。二示命有盡故。三示王宮生故。乃至住壽命者。示八十闕一故。般涅槃者。為隨所宜種戀佛善根法事故。餘並可解。
第五明入佛祕密處智。謂知佛所示祕密義等。於中文三同前。別中初三樂密者。一身量密。量即無量。在此即在彼故。二語密。一言應一切言。尋聲無邊際故。三意密。如來心識無有所作。然能成就。隨時隨根不失其宜。如來所有施作佛事。猶如化人無心想念而能成就。廣說如密跡力士經。四籌量根器生熟堪度未度時故。善根微故。遠故。劣智不測故。云祕密。五授記密者。謂為誘進實聲聞人。與變化者授記。或恐有退。非時與記等。六攝眾生密者。呵罵調達愛語羅睺等。七種種乘密者。如法華云。雖後說三乘。但為化菩薩。此之謂也。八知根行密者。謂信等五根。或二十二中。隨其所應。或利鈍等差別多種。非下位能測。故名為密。九業所作密者。或過去所行遠難知故。或於一事。三性同造。或多業同時造異時熟。或同時熟。如是無量。十得菩提行密者。或逆順起故。或依法性。相應所脩。非二乘凡夫等境界故密也。
第六明入劫智中八句。論總相釋云。是中入者。平等解脫一切劫遞相入故。謂知諸佛依業用門不思議解脫法力。能以互差別時分。彼此相入不異。名平等。第二句云有數劫入無數劫者。有兩釋。一云有數劫者。是僧祇劫。即是阿僧祇品中第一百二數也。無數劫者。即是阿僧祇劫。是彼第一百五數也。一云有數劫者。可以此剎中劫數量所及故。無數劫者。是阿彌陀剎等已上諸剎中劫故。第四句云劫入非劫非劫入者。此約劫時分與不至劫之時分。說相入廣顯。古釋順違并釋餘文。並如上發心功德品說。
第七明入道智者。善識眾生入道不入道方法故。文三同前。別中十四句。一入毛道智者。依凡夫地。有微信心。感道緣發。為說世間聞等三慧等法故。二入微塵智者。為我慢眾生。此有二釋。一云為恃異術起高慢眾生。佛將彼入塵中。彼不知己所往。示之令知。摧伏故。一云為我慢者。令觀色蘊但是聚塵。破其慢故。三入國土身智者。依信生天者。智現淨土令見。轉彼信天為勝之心故。四五六入眾生身心行三種智者。依覺觀眾生。謂煩惱亂心通名覺觀。隨說對治故。七入隨順等者。謂眾生萬品對各異故。總言之。一切處故。八入示現遍行智者。眾生思覺心多。佛悉遍至彼心所至。先與同。後說過斷故。九順行等者。眾生造順世間行者。亦先同後斷故。十逆行等者。無漏行能違生死。佛久脩滿今示脩故。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皆是為眾生故說同。其事同世故思議。所作難測故名不思議。餘准思釋。
自下第二明解脫大中三。初標。次略辨。後此十下結廣。略辨中十句。一不思解脫者。謂依神轉變外事妙用難測故。二無礙者。以願智力。能速至十方無量世界。而無礙故。三淨觀察者。淨智所知故。淨行有三。一知世出世。約位分別。二知學無學。約因果分別。三知聲聞等。隨人分別。此是所知自在。前二是通。後一是智。此知三乘根性有障無障。上知佛。下知二乘。智優劣故。並是淨境故。名淨智差別。四普照明者。隨意轉事。謂隨眾生。於一切色像門。示現種種自在身故。五如來藏者。是法陀羅尼。謂所知真性蘊恒沙德故。六隨順等者。能破他言。而不退故。七通達等者。於三世劫。隨意迴轉故。八法界藏解脫解脫者。梵本唯有一筒解脫。無重言也。謂一切法一切種因緣集智。此中法者。世諦萬有非唯一故。名一切法。眾生所迷多在世諦生著。不會真諦。要善達世諦因緣。稱虗實而知。得名善化。此同上集知。九光明輪者。光不離身而普照故。十無餘境界者。依一切時。知無量世界眾生心故。後結可知。
第三三昧大。第四總持大。第五神通大。並准前解脫大中。略廣標結等應知。大盡分竟。
自下第五大段。釋名分中三。一能受諸佛雲雨說法故。名法雲地。二佛子此菩薩以自願力下明能注法雨滅眾生煩惱塵燄。名法雲地。三佛子此地菩薩於一下明能注法雨生物善根。名法雲地。
初中若從所受。應名法雨。若從能受。應名法海。今但就彼受法之處。名法雲地。是故論釋。一雲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者。此所聞法寬廣遍覆。是故名雲。與法相似也。言如虗空身遍覆故。明能聞法身。謂受雲出處。其唯虗空故。說能受法身如空。若隨對於佛。則佛身如雲。說法如雨。此所受若雨。能受如海。若對所說法。如雲遍覆。則所受若雲。能受如空。二滅塵。三度生。論顯可知。
就初中。先總明成就念力者近說受持義。二於一念下明能受法。於中三。初於佛所聽受多法。二佛子譬如大海下於多佛所聽受正法。三解脫月下。問答顯前二分齊。
就初中。有法喻合。論釋中二。先總釋。謂十方諸佛同時說名說眾多故。後別中三。一釋初法說內無量法明也。二入如來微密處釋合中微密法雨。三速疾釋一念須能受。以此地中聞勝故。能多受法。所受雖多。若是麤淺。不足為難故復云密。法雖多密。若積時漸受。亦不為難。今復一念速疾能受故。是勝也。論云。是中無量下別釋前三。初二是所聞法。後一顯能聞之德。先解所聞法。謂性故作故開為二相。謂三慧所知。名法自性。說授眾生。名之為作。別釋性中。大法明是聞思智攝受故。大法照是脩慧智所攝受故。云何作大法雨。如大雲與他法雨故。下釋能聞。起信名受。領教名安。是文持取義名攝是義持也。攝受前文義不失名持。論經名安為堪。名攝為思。
第二釋於多佛所受法中。大海喻有四義。相顯可知。
第三問答辨分齊中二。先問。後答。答中亦二。先授量顯示所聞廣大。顯前初段。二如一佛所下。類多佛。顯前第二段也。前中云三世法藏者。論釋於法界中三種事藏。謂明照雨為三種。蘊在法界。名為藏也。
第二釋名中二。初寄雲電等。以顯菩薩能化之德。後一念等下明化時促。於上等處。明化處廣。餘是化益勝。又雲雷電等。如論應知。
第三釋名中。八相現成漸增物善。文易可知。
第六大段。明神通力無上有上分中。論開為六。一依內者。通依內德。此有四種。謂一不思解脫。二三昧。三起智總持。四神通。此亦是前大盡分中五種大。以智與陀羅尼大合。說為四。以並是此地德用故。同說此文略也。二隨其心念下。依外大神通業用依外境起三即前門中互相作力名自相。謂轉變作用是神通相。此後二門。經文是一。義開二釋。故為二門。四或隨心念相一念中示現下。作住持相。常用不絕。五爾時會中下。是令喜相斷眾疑惱。六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安住下。是大勝相超過前地。
就第二依外通業用中。外事地等是所動。剎依報故也。復有外事自他身等。是後現身等。即正報也。何故身等說為外邪。釋以對前解脫大等。是內得故。說此身等以為外事。
三自相亦二種。一轉外事等云及他身俱名外等。二應化自身等此二亦攝此一段文也。初轉外事有三。一是同類略廣轉。二垢淨異事轉。三塵容世界等是自在轉。第三自相可知。
第四作持中三。初總標。次示現不可說下別後佛子總結。別顯中十。一者身語供讚。二八相應機。三身現三世之事。四身內容剎。五毛孔出風。六海華現佛。七身光遍照。八口噓地動。九示起三灾。十身剎作相。後結可知。
第五令喜者斷疑故。此有二種。一顯示自體通力以斷眾疑。二佛子此菩薩住如是智慧下。明說法以斷眾疑。前中有二問答。前問答顯神力無上令眾歡喜。後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若菩薩下。明後問答。是神力有上令眾歡喜。前中亦二。先大眾疑。謂舉佛疑菩薩非是疑佛也。後解脫月領疑為請。剛藏答中四。一人定斷疑。二爾時解脫月下顯定名字。三又問下業用分齊。四佛子菩薩住法雲下類顯廣多。就初中亦四。一法主入定。二眾現入身。三身內見佛。四攝用還本。二顯名中。先問。後答。前入定時已顯其名。何故更問。釋云當時法主嘿然入定。後結集家。取以安之。既當時不顯。故此問也。答中言佛國土體性者。入此三昧。能現佛國故。三業用分齊中二。先問。後答。答中非但如前現一切剎其身乃能現過恒沙剎塵佛剎。四類顯廣中三。一所得廣多。謂此地所得非一二故。故云得如是無量等。二故此下明業用難測。於中十二種分二。先別說。後略說總結。初三業業具難測。二神通是前神通大。三觀三世是三達智。四三昧是前三昧大。五智力是前智大。六遊戲解脫門是解脫大。七變化等是變化外事等。及後結並可知。
第二明有上問答中二。先問。後金剛藏下答。前中舉菩薩疑與佛齊。問詞同上疑意有准答可知。後正答中二。初總呵問非。後復次下別顯問非。前中二。先喻況。後法。喻中。一塊土者。論經云二三豆土。餘並可知。後顯中二。初總明佛不可以法雲德比。後佛子我今下方便顯其非比之相。前中先喻。後法。喻云如四天下取少許土者。此喻前來說法雲地德。餘者無量者。此喻前說之外多未說者也。後法中。此法雲等者。即是合前餘未說者也。況如來者。具說菩薩地德當無量劫。況今始說少說。即欲比如來邪。此中有三重。一豆許土。二四天下土。三無邊世界地土。將四天下土比無邊世界土。當自不可。況以豆許土比邪。以法雲具德當不比佛。況其少分比如來邪。後方便顯非比中二。先總標。後佛子假使下正顯。顯中二。初能比。後此一如來下所比。前中三。一所依處多。諸十方各無邊剎數剎。二能依人位高。謂得此地菩薩。三彼位高者多。謂於前多剎中。肩排相次住。如稻麻等。四彼多菩薩各是多時積行。謂百千億那由他劫。後所比中二。初明以多比少。謂多位高者。多劫之行。比一如來故。後百分下明猶非其比。謂非直前多望一非其比。亦乃相一佛德中百分之內比一分乃至少相近分比亦不及。後明說法斷疑中二。初明調柔行。後此地菩薩智慧下教智淨。上二文皆有法喻合。並准可知第六大勝二二。初明說自在。後佛子是名下結其地相。前中二。初明神通勝。後攝報中若勒行下算數勝。以此二空勝前諸地。故名大勝。前中二。先牒前。後諸佛下正顯。顯中六句。初五別。後一總結。別中五句。論攝為三。初二各一。後三為一也。一三世智者。是斷疑行。以通三世為出世道。故名道義。二法界智者。是速疾神通行。聞說如來祕密法故。三下三句名等作助行。謂於眾生平等化益故。於中。一遍等者。作淨佛國佛平等化眾生故。二照等等者。作法明平等是教智化故。三慈念等者。作正覺平等證智化故。後一句總結可知。
第七大段。地影像分中四喻。喻地四德。前三阿含。後一證也。前中前一池喻脩行功德。謂諸地中起脩之行。二山喻上勝功德。謂依前脩成德。德位高出。三海喻難度能度大果功德。謂前脩所成德能至大果。度取到義。四珠喻轉盡堅固功德。謂從初地進階法雲故。名為轉。位極障盡名為轉盡。證理終極名為堅固。就初脩德中。有法喻合。法說中。始從歡喜終至法雲。名次第行。因成大果。名趣一切智。喻中阿耨達池。此名無熱惱池。從龍王得名。此表地德。離障惱故。出四河者。勝鬘經出八河。阿含經云二十河。下出現品中。但云閻浮出二千五百河水流入大海。不言出處。出四大河。據根本說故。俱舍十一云。此瞻部洲。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雨有大池水。名無熱惱。出四大河。餘略同下十定品說。而十定最具。尋即可知。其二十河者。大婆沙云。四河去池。各四十里外。復各分四。從池一帀。各於本方。流入大海。是故并四根本。成二十也。(檢)法合中四攝利他合四河。滿足無盡至一切智增成自利得大菩提。合入大海。論云依本願力脩行者。釋菩提心流出善根大願之水。以四攝作利益他行者。釋彼四攝滿眾生自善等。釋自利可知。
第二山喻上勝功德中三。一總舉法。二如因下喻顯。三佛子此十下總結。初中十地因佛智故有差別者。謂由佛智。為所依因。超此十地。此則佛智一味平等。為十地差別所依。如大地平等為高下山之所依。論云依一切智增上行故。二喻顯中二。先列十山名。後佛子如雪山下。一一別合。前中云[鞥-合+(白-日+田)]陀梨等諸山梵名並如音義上卷中顯。後別合中。初藥草者。喻初地聖智善五明故。二諸香者喻二地或香故。上二不約慧為名故。以土山為喻。餘八依慧立名故。皆取寶山為喻。三地是定。以三慧為體故。亦慧攝故。云諸寶喻者。喻八種地。又厭地善清淨者。從三地已上八地是寶。此重顯也。三一切眾寶者。彼以淨禪。厭離煩惱。此禪與慧皆可貴故。四五通神仙者。喻四地出過世間。神仙人間超勝故。五夜叉神者。喻五地。於真俗善巧。難合能合。通自在故。六諸果者。因緣集觀。寄聲聞果故。七龍神者。喻七地空方便智。寄獨覺果故。又此上二地前寄聲聞。菩薩超彼。說彼果證。問答不可窮盡故。彼山出果無盡喻此也。後寄獨覺。菩薩超彼。說彼果證。問答不可窮盡。彼山出大力龍神無盡喻此也。八諸自在眾者。喻八地不起功用普應如水鏡像。得十自在故。九阿修羅者。喻九地菩薩巧攝生大力之相故。十諸天者。喻殊勝義。第十地於餘地中最勝故。論云復次諸山下。釋諸山中所有物。謂神仙等是眾生數。藥寶等是非眾生數。其藥等。能資內報。名受用事。謂除病名增損對治。香果資身名長養事。其寶體非是資身。但可貯積以除貧乏。名守護等。言依雪山等者。指定其處。謂初三及第六。是非眾生數。所依下釋是眾生數。於中治六種難。一五通福田供。以得富治貧難。喻四地菩薩。行道品。化治身見貧窮。益眾生故。二夜叉威制眷屬不令害眾生故。治死難。喻五地菩薩。行不住道。雖俱無住。常在生死。救苦故。三龍降雨治儉難。喻七地功用究竟行十度益生治功用儉故。四得自在眾治不調伏難。此喻八地菩薩。有二義故。一得密跡金剛現形守護剛強眾生見之受化故。二得十自在調眾生故。五阿修羅說呪治惡業難。喻九地菩薩。得四十無礙辨才善說法況治惑業故。六大威德諸天。論云自在四天王治怨敵難。經論說異名。經云大威德。是顯帝釋等三十三天王能降阿脩羅怨敵故。論云治四天王怨者。隣近釋故。喻第十地受佛位時得力無畏降伏魔怨外道故。論云此一切山集在其中者。如所從事能生一切物故。謂諸山中所有物也。言集在其中諸不可窮盡者。順行不斷不休息故。謂次第相續名順行。不永斷故。名不斷。非蹔無故。名不休息。下釋山海相因名者。謂山因海故。得高勝名。海因山故得深廣名。前說依地。今說依海者。由彼十山依此二處故互舉爾。釋法同喻。謂佛智如海。依起十地。高深相顯故。云因果相顯。此則一一山下皆有大海。一一地內悉有佛地。當知佛體遍在諸地。若爾佛身亦即遍在十地諸菩薩身。此依性相非一異義說。
第三大海十相顯難度能度大果功德。於中二。先喻顯。後菩薩行下法合。各有總別。前中總云不可移奪者。謂此十相同一大海不可移易奪其一味。地法亦爾。同一佛智。義分為十。不可移奪令異。論云難度能度大功德者。因果相順故。十地如大海能度難度。得大菩提果故。謂能度世海。得無價寶故。下釋別中。攝十為八。以六七為一。以九十為一。故成八也。一易入功德。初地漸起大願故。二淨功德。二地不與破戒死屍住故。三平等功德。三地諸世間假名數故。四護功德。四地護自一味。恒無失故。五利益功德。五地無量方便。起世間所作。多利樂故。六不竭功德。六地觀甚深緣起集法故。七地即空方便廣大無量故。七住處功德。八地菩薩一念分身遍十方。如船入海因風濟故。得等眾生類身故。具足十身故。名為大身。此地如海。如此大身者住處故。八護世間功德。九地菩薩應機說法不失時。受佛說法無厭足。如海潮不過時受百川水不厭足故。第十地菩薩能受一切大雨無厭足故。
第四寶珠十事喻轉盡堅固功德。於中二。先喻。後佛子當知下合。各有總別。喻中。論先釋總內。轉盡堅固功德者。大摩尼寶喻過十寶性。謂摩尼寶過毗瑠璃等。以出故取者。此是經中初句。謂從大海出故取之為用。放光是第九。示現是第十。越中取後。故云乃至。攝十為八。以合六七八故。此八中。初後二句喻顯法。餘但釋喻。初出海益物故。云功德以善觀者。顯法也。謂初地聖智。出煩惱海。善觀察故。二體色明巧匠治故。三形相圓妙故。四無垢穢故。五光淨明徹故。六異相莊嚴名為起行。三句合釋。七神力放光故。八隨王意雨寶。是無護惜也。能與一切眾生一切寶物。正智受位故。一切眾生同善根藏故。過十聖性者。過聲聞辟支佛等四向四果八種行性故。並可知。影像分竟。第八明地利益分中三。初顯法利益。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三爾時復以下他方來證。若依論經。更有第四如來隨喜第五結說究竟。今且依此。初中有二。先明生信功德。後雨華等起供養功德。前中二。初聞經益。後爾時下動地。明起生信功德。謂以神通力動地。令生信故。前中二。初總舉法難聞。後問答顯益中二。先正顯。謂舉類法舉法類聞。後何以故下釋成。以得至一切智地要由聞此法故。釋十八相震動。具如前說及別行章。結通證成等。亦並如前初會中釋。
自下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二。先長行。明說偈意。十種所為。釋同前會。後正說頌中。有四十二頌。分九。初十三頌半。頌方便作滿足地分。於中。初三頌半總頌九種地中善擇智。初頌第三句。梵本云。遠離諸垢住智道。次一頌半別頌初地。次半頌頌二地。次半頌頌三地。次一頌頌四地。次一頌頌五地。次一頌頌六地。次一頌頌七地。梵本中。第二句云我體無受離有無。次一頌頌八地。次二頌半頌九地。二有一頌半。頌三昧分。三有五頌半。頌受位分。四有三頌半。頌大盡分。五有三頌。頌釋名分。六有四頌。頌神通力無上有上分。初頌云神通等者。梵本云。大威德住此地。現佛境界滿十方。神通無量億千數。世思其行皆迷惑。次後云舉一足等者。准梵本中。此是前頌中。於十方說佛神變。七有二頌半。頌調柔行等。八有七頌半。頌地影像分。於中三。初三頌半。頌山喻。初半頌云如是等者。梵本云此具功德淨者地。常住佛智如山王。次頌第二句。梵本云。三如毗陀多妙華。次後頌初句。梵云。五如乾陀不思議。次二頌。頌海喻。後二頌。頌珠喻。餘他及地利益等。並略不頌也。九末後一頌結說無盡。第十地釋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一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二(盡佛不思議法品)
十定品第二十七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解會名。後明品稱。
前中。此名重會普光明殿會。謂前第二會。已於此會。今復來此。故云重會。普光等言。義如前說。何重此耶。前來歷會答問。問是此起。今答將結歸於本。故還來此。又顯果不離因故。得果不捨因。異二乘故出現。所說何結歸耶。因前方成出現世故。此正得果不捨因也。
後釋品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按梵本內。名為如來十三昧品。具三昧與定。雖非敵對。然以三昧離於沈掉。專注一境。持心不散。是定住義。故以等持而名為定。如來兩字。譯家在略。此雖菩薩定。由是等覺。亦得名如來故。依十標稱。帶數釋也。別行經本名等目菩薩所得三昧經。
第二來意中二。先會來者。謂前說十地正位。今辨位後勝進及所成果。或前明十地位。今顯等覺位及妙覺位。故來也。問勝進等覺。今此依何。
答二俱無碍。所以然者。此但名殊而行相無別。約開合故。諸教說異。謂仁王經以第十地位中位後二行合故。不立勝進。亦無等覺故。彼上卷教化品云。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乃至云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共觀第一義諦。釋曰。寂滅忍。既唯有上下。佛與第十地。同用此忍。即明不立等覺位也。若依本業經。開彼二行。立等覺位故。彼上卷初品諸菩薩請云開示我意。佛本纓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為我說要等。云云。又賢聖學觀品云。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復名六堅六忍六慧六觀。并十住等六位名。總有六六三十六名。名名差別。廣說如彼。瑜伽亦同。開出等覺故說八義。與佛不同。(勘)若依此經。自有兩種。一同前仁王及餘教說。唯立五位故。此品等所明行相既異地中又非佛果。然不別標等覺之稱。雖此後文說此菩薩即名佛等。然云於此十大三昧得成就者也。二同前本業瑜伽等說。許有六位。具標其稱故。下離世間品說十種智慧助道。其第三中云。常隨順住六堅固法。如前具顯。由是此位應名等覺也。問此位菩薩既名等覺。即是佛齊更有何劣。非妙覺耶。
答依仁王經。與佛同用寂滅忍入金剛定中。但得其下忍。不得上忍。故不名佛。又云無相名薩云若覺。有相名等覺故。又瑜伽菩薩地云。此菩薩雖已脩行功德海滿。由未能捨三種法故。不名妙覺。一由未能捨劣無漏法。二由未捨白淨無記法。三由未捨有漏善法。謂佛身不得有劣法故。不得有無記法故。不得有有漏法故。此三不障道故。能至於此障佛果故。於此須捨。捨此三已。方名妙覺。(勘)二品來中有二義。一此品是十地後勝進行。六品中第一故。二其六品明等覺位行。前明十地位行。今辨等覺行中初品故。先來也。
第三宗趣中。先會宗者。顯第十地勝進行相并其果相為宗。明生解因果及與出現因果所依為趣。
第四釋文者。就此會中。有十一品經。於中。前九品明生解因修及所成果。後二品明出現因果。前中初六品。明第十地勝進行亦等覺位行。後三品明佛果德相。前中分五。一初二品明業用廣大。二次一品明行相深奧。三次一品約能數數顯所數多行。四次一品約時以彰行廣。五後一品約處以明行遍。就初二品。即分為二。前一品依定時用。後一品據智辨用。
就前品中。分為三分。一序分。二爾時普眼下明請分。三普眼普賢菩薩下明示說者分。
就初中二。先辨時主處等三種成就。後與十佛剎下明眾成就。
前中二。初總相舉三種成就。後始成等下別顯時等三種成就。前總相釋具如初會。後別顯中。初始成等約主顯時。亦如上釋。二於普光下約主顯處。問此會既在普光明殿。何故經首云阿蘭等。
答此義如上第二會初已廣分別。三入剎那下。別歎主成就中。十二句分四。一明能現。二現如來下明所現。三能合下明益物。四恒住下總結現因。初中二句。初一顯定名體是能發起。後一辨智及通。是所發起。前中名剎那際者。有二義故。一為顯所說行相。是於有為界修行。行至後邊際故。本業下卷云。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中品忍觀功行滿足登大山臺。乃至云。唯有累果無常生滅。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坐處。其智見常無常一切法境界。當知如佛名為學佛。下地一切菩薩。於此菩薩。不能別知。於佛名菩薩。於此下菩薩名為佛。二為說有為行相即真際故。後所發起中二。初一顯正體智。故云一切。後一明佛神通。故云自也。此通為二能。一能顯自三業。二能令他見不應見故。不應見有二種。一上非下境故。二意業非眼境故。二次二所現中七句。於中。初三身業。先一總舉。後二別顯。別中前一無障。後一無著。問佛身元不隱。何故言現耶。
答現其身中三業作用故。初但云身者。言總意別故。次二意業中。前一離緣外境。後一內住於止。次一身業。謂福慧內充而外威敬畏。後一意業。謂常處世而不著世。三次二益物中。初一正明令見聞悟益不應見見故。後一益悟應時。謂感赴合符。然有二種。一稱根漸頓故曰隨宜。二相會如期故云不失於時。四末後一句結總上所現不離定心定心恒住一法性故。上來辨三成就竟。
第二明眾成就中五。一舉數。同前會釋。二靡不下歎德。三其名下列名。四如是等下結數。五往昔下集意。就第二歎德中。十句分二。初五歎自分德。後五歎勝進德。前中初一時位極故云灌頂。若依仁王經。此是第十地。若依本業經。則為等覺位。此經通二。廣如前說。二行脩滿足。如文可知。三明所具之行深而且廣。此行既廣無邊量也。四成就大定普見無涯故。云獲諸等。上明自德深廣。五大悲等明悲德廣大利物難量。後明勝進德中五句。初三同佛三業。一身通用同佛果。二深智入際語演實義。三意業種智降伏四魔。後二明無住行。初釋後結。前中不住涅槃故入世間也。不住世間故心恒寂也。下句結德屬人。此是彼菩薩無住解脫。三列各。四結數。並可知。五集意者。謂此皆是往昔與佛同行。故令預會。餘同前。序分說竟。
自下第二大段。明請分中四。一普眼請問。二佛言普眼下許問。三普眼菩薩言下正顯所問。四佛言善哉下歎問利益。
第三大段。明示說法者分中二。先示法所屬人。後爾時如來下答前所問法。
前中。文有十段。一示人令問。二爾時會中下聞名獲益。三爾時普眼白佛下重問重示。四佛言如是善男下顯普質德深不見。五爾時普眼菩薩聞下聞普賢德獲三昧益。六佛言如是如是下重顯普賢解脫自在。七善男子若有下見聞普賢獲益。八爾時普眼及一切下眾於普賢渴仰。九爾時佛告普眼下教起方便。十爾時普賢下為現令見。
就初段中三。一示入令問。於中復三。一示其處。二已能下歎德。三汝應下教問。初中可知。二歎德中十句。一成勝通。二出過下最上難過。三從於下兩行生身。四大願已淨。五行成不退。六度。七據。八辨。九悲益物。十本願無盡。三教問中令見其意故。
第二段中三。初得十種益。二其請下希欲見然不見。三此由下釋隱所以。為欲令希仰普賢重獲勝益。
第三中同前不見可知。
第四中二。初徵不見。後善男子下釋為德深不見。有十句。一住離言真如故。云甚深不可說。二智德無邊。三大定奮迅。四勝通自在。五入最清淨無碍際。一切三世間等並在其內。六生十力智。七法性為藏。一切三世間等並在其內。八諸佛共與力。九念頃證諸佛平等智。十是故下總結不見。
第五中普眼聞普賢深德。獲三昧。即用此定。觀彼不見。白佛申意。
第六中三。一初一句標不思解脫。二普眼於汝下以法喻。於中二。先喻況。後佛言下法說。前中二。先問。後答。問意云幻字中諸相住處有能說耶。
答意云幻相無實。彼無住處。故云不也。後法說中二。先牒前幻相。是虗假麤淺境界猶不可說。普賢三業俱祕密境而可入見。入謂意識觀察趣入。見謂眼覩。三何以下重徵釋前能入是言。於中二。先徵。後普賢下釋。前徵意云。普賢既是因位。有何深德。不可入見。後釋中十一句分二。初一句總。後十句別。總中三。一讚德深超言慮。二讚德廣過數量。三過量故。不可具述。俱應舉要而言。別中。一以金等者。慧力威猛照相。皆云如世執金剛杵者。以杵擬須彌等使碎為塵。此亦如是。如上文云。以金剛智。普照境界。同一法性。是也。二於剎常行而無行。由前慧力故。三無住者。義如行釋。上三據依果辨。四知眾生身等者。身相泯故。五無去來者。於剎中能行者不可得故。上二約正報說。六得通名無斷盡者。化用無息故。無差別者。平等化故。自在者。所作無碍故。七無依者。通加行心迴寄首離根境識故。八無作者。離於功用成辨業故。九無動轉者。往還變現相故。十至於等者。法界無餘故。上來十句。初舉普入。末舉至際。是舉要言之。所餘無量。略而不論。
第七中明於普賢見聞等十種事皆益不空。文易可知。
第八中眾於普賢。心渴。口稱。身禮。並亦可解。
第九中二。先教。後行。前中二。初十句明正教。後若能下總結。正教中。一教禮求請。二普觀十方。三想念其人。四思遍法界。五欣德厭失。六誓同行願。七入不二法門。八身普現在。九悉知下知法器。十遍一切下遍修普行。後總結可知。第二行中。謂依教而行爾。
第十中有四。一以解脫力為現色身者難見已表得應現故。二令彼下正明得見。於中四。一見在此處。二見餘處來。三見彼說法。略明五種。一說行法。二說佛後得智隨世俗方便化。三明菩薩通。四說菩薩威德。五現三世佛境。四是時普眼下。眾菩薩見普賢身及前狀已喜躍頂禮尊如見佛。三是時以佛下。其文兩勢。一由眾見普賢現身等狀慶喜之瑞。二為普賢將說十定。豫先瑞應。雖通二種。今且依後。文中二。先明瑞因。後自然下正明瑞應。前中可知。後瑞應中七。一興雲雨物。故云雨雲。先總。後別。可知。二不可說下動剎。三奏下皷樂。四放下放光。五令下息苦。六嚴下淨剎。七令不可說下益眾。於中三。一創相應者名入。二先已習者名成。三久修者圓滿。四爾時普眼下歎普賢德。於中二。先普眼歎。後如來印述。前中十句。約人住位。以顯其德。皆是果位名字。初名如前釋。二除佛所餘無與齊等。三眾惡已斷。四眾德無退異二我故。五等現眾生。六言教真實。七大悲隨俗。八大智稱如。九善巧調御。十解脫業用。後如來印述中。亦有十德。於中二。先印述。後普賢下正顯。顯中二。初總顯無數。後所謂下別說十種。皆約數數。顯其多德。數名如阿僧祇品說。一誓願。二法財。三戒。四忍。五身業應感。六語業稱揚三寶。七意業思法。八但顯數不明德。(檢梵本)九同諸佛德。十無盡善根。上來答第一示法所屬人問竟。
第二答前所問法中二。初列名。歎勝佛教令說。即為本分。二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下依教廣陳。即為說分。
前中四。一舉益令說。二何者下列名示法。三此十下歎其功德。四是故普賢下結勸令說。
初中二。先佛誡普賢說益此眾。後諸菩薩下後益三世菩薩(此文須勘梵文)令出離。前中初始善入。後終令成滿普賢行願。
二列名中。此十定是因滿者之定故。皆云大。顯定加行共為名故。皆結云三昧善巧智。列普光等名。即為答前何定問也。顯其十數。答前幾定問也。一普光明者。有二義。由住此定。了知身心無有實體。其身普住一切佛境。以佛智光明。修菩提行故。二由住此定。觀察法身。見諸世間。普入其身。於中明見一切世間及世間法。釋曰。普是外境。光明是內智。雖有兩釋。前釋為勝。二妙光明者。由住此定。能現多身。放多光明。現多妙用故。三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者。菩薩由住此定。能以神通。遍往十方。各過阿僧祇剎塵剎中。皆入此定故。四清淨深心行者。由住此定。能知一一佛身等眾生數。見阿僧祇世界塵數如來。一一佛所。皆以深重清淨心。種種供佛。請法稱讚故。五知過去莊嚴藏者。此菩薩住此定故。能知諸佛出世。即為莊嚴國界。從佛出生無盡善法。是故佛即是藏。依過去門。顯佛比德故。名為過去莊嚴藏。亦名過去清淨藏者。佛是清淨者故。能淨世間故。餘如前說。六智光明藏者。由此菩薩住此定故。能知未來一切世界一切劫中佛所有事業。能以智慧。皆悉了知。依智起於照用故。曰光明。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者。此菩薩住此定故。於現在世。能次第入十方世界。皆見諸佛示現種種佛事利益世間。八一切眾生差別身者。此菩薩住此定故。入定起定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等。差別多門。雖亦通依三種世間。且依眾生一相而說。九法界自在者。菩薩住此定故。知事法界邊際與理法界邊際不一不異。得如是知見自在無碍故。十無碍輪者。此有二義。一由此菩薩入此定時。能住無碍三業等。能圓滿佛果。即初十句。釋無碍義。得菩薩下十。一一句牒前起後能成圓滿佛果釋輪義。二但取初十句。釋無碍輪。謂住前九種無碍故。能成就第十轉無碍清淨法輪也。
三歎德中三。初總歎。謂大人能入三世間說。二若諸下別歎行人所得功德。三是故普賢下結勸令說。別歎行人德中二。先明受行。後如是之人下顯得益。前中略舉四種。一於十定深生愛樂。二尊崇貴重。三習學修行。四精勤不懈。後明得益中五。一上同佛果。二此菩薩下周遍普入。三此是諸菩薩下明該攝諸法。四若菩薩入此下明勝德無限。五得法界故下明智德自在。此五段中各有十種。初中十種。皆是佛果異名。准釋可知。二周遍普入十中。一普入世界通帝網等處下諸句皆通帝網准知。二普入眾生界。三普入法身。四普入即理之事法界。五普近三寶。初佛。次法。法中二。後僧之中二。六普得三世佛知。七普知三世法。八普說佛教。九普轉法輪。十普成菩提。三該攝諸法十中攝為五。初二境智一對。次二因果一對。次二三業一對。次二佛法一對。後二嚴土攝生一對。四勝德無限十中。一稱法界力故云無盡。二行等虗空。三位齊法王。四智無不達。五十力圓滿。六心無不寂。七大悲自在。八智力有餘。名為丈夫。九燃正法燈。破無明闇。十結德無盡非二乘了。五智德自在十中。一理智不動。二量智隨俗。三無相入相。四得種性家生。五說別了無。六法施知時。七開悟名智。八攝生令淨。九示得果而不捨因。十得果智巧現通。
四結勸令說。可知。上來本分竟。
第二說分中三。一承旨總告。二佛子云何下別釋十定。三末云佛子此是下總結。
初總可知。
二別釋中十定。則為十分。一一分中復各三分。謂徵名釋義結名。
就初定中。初徵可知。二別釋中四。一智無盡。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發下明無邊心。三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三下明入定差別。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大下明入定善巧智。於此四中。末後一段文。明入定方便。次前一段明定業用。又次前兩段明定利益。此四段文。倒安布者。隨方語言儀式異故。未迴文也。今且依文。次第解釋。於四段中。各有十種。就初兩段二十種同辨定益中。初十明智無盡。後十明發無邊心。前中。初二品能化所化智無盡。次二任運應現照徹無性智無盡。初二善攝不退智無盡。次二能轉所轉智無盡。後二始修智無盡。後明發十種無邊心中。初二救生事佛。次二供佛見佛。次二轉法現通。次二為得果不捨因。以入微細智說法。次二入佛不思境。於佛辨起志樂領受法。末後一現自在身入一切佛會。此增數十故。三明定業用十中。約諸方入出不同故。云差別。從加行心。共名故。復云智其十種者。約四方四維方及上下方相望入出故。四明定方便善巧智十種中二。先十種法說。後佛子如羅睺下喻況。前中十內。一依定起巧智現大蓮華。二身遍華坐。三身內現大千界。以是百億箇百億故重言爾。此數亦合著小百億成大百億也。六於彼下現菩薩修行。七一一菩薩下牒行生勝解故。云決定解。八一一決定下牒解令根性滿。九一一根下牒根成法業。十就所現總結自在。後喻況中二。初脩羅自在喻。後佛子譬如比丘下觀身不淨喻。前中二。先喻。後法。何況菩薩說法。以劣況勝。前喻可知。後法說以劣顯勝。於中十句。初五句約喻顯法。後見如實下五句。就法辨德。可知。二觀身不淨喻中。有法喻合。並可知。上來釋說。是名下結名。可知。釋初定竟。
第二妙覺定中三。初徵。次釋。後結。初徵可知。次釋中二。
初就法說。後約喻辨。前中十句。明妙光定力。令菩薩身於諸世界能入能納。於中。前六重身雲重入為調伏眾生。七是為下別明所知所入諸雜世界。八是諸世界亦悉下明即彼所入世界還即入於菩薩身內。九身所入界界亦入自界內身中。而無雜亂。十種種法亦不壞滅。
後約喻辨說中。有六喻。一寶山光影喻。二佛子譬如幻下明幻現時處喻。三如有幻師下時幻事不壞本法喻。四如世幻者下明幻必依處喻。五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下明同佛幻智喻。六如彼幻師下明幻師不迷幻事喻。
就初喻中二。先喻顯。後佛子菩薩下法合。前中有四。一日照七寶山現影後照山間水內影現。二其寶山上已下明山上日影共山間水日影互相照現故。云更相影現。三或說下明相現名出入。謂此影現彼此名出。彼名入。彼影現此。准之。又本日出時。謂從山等處出。本日沒時謂於山等處入。四但此下時互無初際。體實非有。相現非無。不住山等。結山上也。不住水等。結山間也。次法合中二。先明相入而不壞。後觀一切下釋所由。以世界在身內。不壞世界。不滅諸法。又以世界在身中故。云不住世界內以身還在身內世界中。故云不住世界外。以同時俱現。即不住內外世界。與身不可分別故。云無所分別。而亦不壞世界本相。後釋所由中。謂一相無相故得相入。雖無相而不滅虗相故恒不壞也。真性不碍於虗相故。云住真恒不捨也。此是法性融通門也。
第二喻中。先喻。後菩薩摩訶薩下法合。前中四。一總舉幻事。二別顯幻時長短。三隨其下明幻處。四不以下彰幻與本法互不相碍。後法合中五。一此云現者。准下結中。能以無數剎入一剎。二其阿僧下明彼剎中三世間染淨人物等同入也。三菩薩於此下明入時相狀。四何以故下徵釋所由。五佛子菩薩如是下結成上義。初二段可知。三入時相狀中二。先明能見。後不以下明所現。前中三。初一句總標。次五句別顯。後一句總結。初云菩薩於此者。於此多剎入一剎也。別中。普明見者。謂同時頓見前三世間淨染人物等故。下普字並准此。二入者頓見入故。三觀者。頓觀諸剎佛會故。四慧者。頓聞諸剎佛說法。頓思惟故。五了者。既思惟已。頓解了故。後總結。云以無盡智者。常智故。如實智者。稱境知故。後所現中兩句。先明多入於一一不為多所逼破。後顯一容於多多不為一所損滅也。四徵釋所由中二。先徵。意云以何義多入於少。各本相如故。而不相壞故。後釋中有九義。約九觀九名以顯。若開第一第五中各二名。則名有十一也。其我差別名。諸聖教中。或依人執說。或約法執說。今此通二。顯二無我。初云菩薩知等者。二無我觀也。入無命法者。法無我也。謂命是不相應行法。行蘊所攝故。智度論云。命謂計有我眾生等命根成就故。言眾生者。顯五蘊故。無作法者者。人無我也。智度云。作者謂計有我人用手足等作眾事故。入字通人法兩處。謂俱證會故。二菩薩於一切等者無諍觀也。謂勤修二無我行時。不見人法中有二相之諍故。住無我法者。瑜伽云。我謂於五取蘊我我所現行故。今此言無。照彼空故。二菩薩如實等者。緣起觀也。照身從眾緣而起。無能起者故。云如實見身也。住無眾生法者。智度云。眾生見謂計有我人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今照彼陰無和合故。智住此理故。云住。住亦名行。行此理故。四菩薩知等者。無生觀也。觀有為法剎那生滅。不得自在。何能為因。而生於果。補特伽羅者。瑜伽釋云。數數往取諸趣無厭故。謂不厭其果而數數造因。造因故數受其果。令知彼唯是一聚有為生滅。了無造因往趣之者。五菩薩知法等者。性平等觀也。意生者。勘梵本中。名摩努闍。謂有作此計云。我是意生者。依止於意。或高或下生故。摩納婆者。此云儒童。謂少小而有學植者。仍要是四姓中婆羅門種。不爾雖小有學。但名俱摩羅。此云童子也。今此知諸法性平等故。意生高下。及四姓中高皆不可得故。並云無。以其二名義類同故一處列也。六菩薩知一切者。等性寂觀也。菩薩觀無明風擊藏識海。雖生死洪涉爛汗三界。而有為本寂初未甞動。七菩薩知一切一相者。無相觀也。住無分別法者。分別亦是差別之言。謂一切法同一無相故。名一相。一相故無差別。相通體相及相狀相。上來七門。是會相歸性。顯理事無碍。便顯事事無碍。依展轉說。八菩薩知法界等者。法界無差別觀也。謂即理之事。此彼互望。相有差別。由解脫業用。令互鎔融。相即在等。同一無碍。名無差別。住不思等者。從無碍業用為名。亦通德相。文云菩薩知故。此正合前多入於一事事無碍法界。九菩薩勤等者。大悲觀也。是前菩薩勤以方便對應度者。現此事事無碍境界。是極大悲調機也。此位菩薩寧有勤耶。雖無功用。約化不息。名為勤爾。五結成上義中三。初牒前然現。二智無數下略明前三世間淨染人物等。三亦自見下明無碍行相。初中可知。二中五。一牒前諸國土無量眾生等。二無數菩薩者。牒前菩薩眾會等。三觀無數佛等者。牒諸佛出興。四彼諸如來所說等者。顯前句中佛興說法。五諸菩薩等者。顯前菩薩句眾會總法。此則略牒結也。三明無碍行相中二。先明行相。後常勤下明修觀。前中三。一此菩薩自身在自定境界中二。然不捨下顯法界無碍體用。謂體一故不捨此彼。不碍用故見在此彼。約體不異。約用不一。二彼身下唯就體顯不異。三入法界故一句結歸所依。謂菩薩見身及處得此不一不異。無障碍者。由證入法界無碍體用故也。
第三喻中二。先喻說。後菩薩摩訶薩下法合。喻中可知。法合中二。先正合喻。後菩薩了知下。類知諸法皆同幻化。於中二。先總。後知法下別。別中七句。三重展轉遞起。一牒前起後。謂由知世幻故。知此能知智亦幻。二由了能知智幻故。此智起業用亦幻。三由知智及業幻故。後以幻智觀所起業用也。
第四喻中。先喻。後菩薩摩訶薩下法合。喻說可知。法合中。世間依空。合彼依所。有標起徵釋。可知。此中虗空是真性之空是非事虗空也。菩薩能於空中見世。亦能於空修業者。以了如幻。於無處現有故。又一念現多。不令念廣者。皆如上幻與本法無碍故也。
第五喻中三。先法說。次思惟下喻顯。後決定下法合。初中三句。一明所住神力業用究竟故。云到彼岸。二住幻際者。際謂邊際。智契即有即無之理極處也。三於世中諸法。並在幻數。菩薩善達故。云入也。二喻顯中四句分二。先一句總。後三句別顯。前中凡所思莫不皆然故。又此幻法恒不離心故。云思惟也。別中一不違幻世者。不碍存也。盡幻知者。不碍亡也。凡是幻法。要具此二義。是故約境智。互舉存泯。理實齊具。二了知下明境智不異也。三決定下心是幻法不可其邊際也。次如諸下引佛幻智為喻。後摩訶薩下合法。同喻可知。
第六喻中。先喻。意云幻師身雖不同彼幻。而明了於幻。後法中。菩薩心雖不我入法。而明了於法。離常斷故。不壞真俗故。後結可知。上來第二定了。
第三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定中三。先徵。次釋。後結。初徵可知。次釋中三。謂法喻合。中五。一於一切處入定。二或剎那下於一切時入定。三若久下總結差別。四菩薩於彼下明不起心念。五雖離下不癈起用。並可知。第三竟。
第四清淨深心行定中三。先徵。次釋。後結。初徵可知。次釋中二。先法說。後佛子如散動下喻顯。前中三。初廣知諸佛。次於彼下廣興供養。後然於下了無所得。就供養中二。先十種外事供。後於彼一一下明內三業供。初身業。次語業。後入下意業。後了無所得中可知。第二喻顯中有三喻。初明應念無知喻。喻合可知。二如日中下明陽焰非水似水喻。喻合可知。三佛子此三昧名為下。寤憶夢事喻。有法喻合。合中二。初合不忘。後而以此下明以所憶法利益眾生。後結名可知。第四定竟。
第五知過法莊嚴藏定中三。先徵。次釋。後結。初徵可知。次釋中五。一知過去佛出現所作次第之相。有十句。可知。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下。明增廣智。前所知剎益。於中十句內。第五云知法者。有二義。一知教法。二知世出世法。餘並可知。三佛子此三昧名下。明一念入劫。從少至多。有十三重。可知。四佛子彼菩薩下。明雖入過去定而不滅現在法。亦不作功用緣於過去故。云不緣過去。何以不滅現在者。若滅現在者。即無過去可緣。所以者何。九世尚即一念。一念即是九世。況唯過去與現。不俱耶。五明出定獲益中三。初總辨舉數。謂位終成果名領受不思灌頂法。二屬己名得。三得淨治名清淨。四究竟名成就。五契合名入。六證會。七圓滿。八住持。九平等普知。十三輪淨者。三業離障也。二何等下別中十內。初四是四無碍解。可知。二心言無失。次二於未受苦者為依令免。已受苦者救令得脫。後二因善勝果位妙。三結得時達。法喻合可知。結名易解。第五定竟。
第六智光明藏定中三。初徵。次釋。後結。初徵可知。次釋中有十門。前六正明此定業用。後四明住定得益。前中初一總知未來諸佛。二所謂下別知名號。有九句。三常出現下。明佛所作事業有十二句。初二出現利生。次二作法王。紹繼先佛。及降魔伏外等。次二說世出世福。次二說進善治惡正分者。善惡二分中。善是自分故。次二明於相修無相。後二位滿成果。四彼諸如來下明智。彼佛因圓果滿十句可知。五彼諸如來名姓下時亦知彼佛出生名姓所作事說入涅槃等。六此菩薩下。於一念中能入如是無盡劫者。釋上所知未來諸佛所出劫數故。言入大千世界塵數劫入佛剎塵數劫。此文須梵本准第八定中。從大千後至百千億那由他大千界故。上來正明三昧事畢。後四門明住定得益者。一得入持門益。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得善功益。上二自利也。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得不空益。四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敬養益。上二利他也。初中有十種。一心憶持佛佛護念故。二心住持法得總持辨。三住持行令願滿。四神力無能伏。五智力持所行法無碍。六以悲持法為物說故。七巧持句字令法明淨。八不畏生死流轉。即受生三界。名師子受生法持。謂心如此勇猛。大菩提志。不避淤泥。方出淤泥也。九以智力持行不休息也。十善友力任持淨多機故。十一無住之力所持能入多劫。十二以善巧智知諸法性淨。此不入法之力任持也。二法得善巧益中有三。初法說。次佛子譬如日出下喻顯。後此大三昧下法合。初中有十二種。初二巧住時處處。次三巧知眾生根類。次三巧知眾生根行思念。次二巧知說法及佛興。後二巧知通慧。次喻顯中。明日光無念喻。後法合可知。三得不空益中十種。謂若有眾生。於此菩薩三業所作見聞同住等。皆獲勝益。無空過者。故名不空。其文易可知。四由於眾生有此不空益故。遂得天等十王賀恩供養並易了。第六定竟。
第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定中三。初徵。次釋。後結。初中兩重徵者。初徵義。後徵名。後釋義中。先釋其名。後為釋義。謂住此定故。能次第入十方世界。是了知一切世界也。皆見諸佛出興現神力等。是佛莊嚴也。於中二。先明此定體。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成就下。明得定利益。前中八。一明住此定能入十方世界者。是現在世界。以異前二定明過未故也。二皆見下。明於彼十方諸世界中廣見諸佛出現業用十事。然非是一佛有十事。乃至通十方多佛。同皆有此。為顯無盡故。明十也。下諸門並准此知。三亦見諸佛眾會下。明見諸佛眷屬徒眾所被機等。十類差別可知。四亦見眾會其量下。見眾會多少。數量不同。二十門欠一可知。五亦見諸佛於彼下。見彼諸佛各於自眾會中。各示異相。以化眾生故。云種種相。住時多少故云種種時等。十種並准可知。六菩薩摩訶薩亦見自往彼下。明菩薩往諸眾中。或說法持法。乃至自見入諸法等十九門。七如是見時下。明在定雖見而心不動。亦無分別。法喻合。法中八句可知。喻中明所詮諸法自不能分別自性。然不捨自性。能詮音聲名字亦爾。不自分別。亦不滅名字。合中從後合不捨於行行。謂菩薩自行合自性不捨捨。隨世所作合名字不滅也。而於此二無所著者。合前二住各無分別也。八佛子菩薩摩訶薩見佛無量光色下。明見佛色量不同。於中五。初見分明。二或見佛身種種光下。十種明見佛身色不同。三或見佛具量下。明見佛身分量不同。四佛子菩薩如是見下。約所見佛身色形業用。五佛子菩薩如是見於佛身下。明見有差別佛無增減。於中有三喻。一空無增減喻。世人將芥子檜中虗空。與多世界中虗空。寬狹不同。而真空不爾隨事大小。理各無限。亦無二相。故無增減。合喻可知。二月無增減喻。法合可知。三受生心現喻。謂善業見淨。法合可知。梵本中云譬如眾生命終之後。將欲受生。憶念所從心淨無碍。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以佛智故。知諸世界種種莊嚴心淨無碍。佛子下同。上來時三昧體用竟。第二明得定利益中。有七種。一得速成行願益十句准釋可知。二佛子此菩薩下得法印同佛益十種中。初二福慧同。次二二諦境同。次二體用同。次二無住同。上句不住生死。下句不住涅槃。後二善巧平等同。三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下。明以德成人益。於中二。初總標定名。顯修成憱。後是老師下。正明其益。於中。皆先標人者。後釋德用。初二為一對。一自德不由他。二大志能悟他。次二為一對。一內達性淨。二外救世間。次二為一對。一安慰恐怖。二令住種性。次二為一對。一智實。二言實。後二為一對。一法藏內滿。二法雨外灑。四佛譬如下。得廣大知藏益。於中二。先喻。後法。喻中明天帝髻珠喻。有十勝相。可知。法中十內。初二照剎知生智。次二變化入佛身智。次二佛法淨法智。次二令入法身見法智。後二到岸無餘智。五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得寂淨威德身益。謂身放光。及變化現自在故名也。十中。一照剎。二令淨。三調生。四近佛。五事佛。六供佛調生。七成就眾生。八遠方請法。九令見聞不空。十開祕密法。六佛子菩薩摩訶薩得此下。明得利他圓滿益。於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何等為十下。明正顯。顯中十益。初二令見佛信佛。次二令聞法知剎。次二令見佛力業力。次二令定圓入佛淨境。後二令發心智圓。梵本中云。能令眾生得十種加持圓滿。七佛子菩薩摩訶薩令眾生下。明轉利他令得作佛事益。於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何等為十下正顯。顯中。初二以聲色開覺眾生。次二內以憶念。外動世界。次二覺中方便夢中現相。次二以光照修行。次二以成佛轉法輪。後二以住壽入滅為佛事。此有十二種。是增數十也。後結名可知。第七定竟。
第八一切眾生差別身定中三。先徵。次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釋。後是名下結。初徵可知。次釋中三。一以住此定德十無著法。准釋可知。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下。明入出三昧之相。於中。初問。後釋成。釋成中有法喻合。法中略總辨有十類。或於正報眾生六趣形。互為入出。或依報事物中入出。或依正相對入出。或約數多少入出。或眾生數多少中入出。或染淨眾生互入出。或於眼等諸根入出。或於微塵多少中入出。或異聖身入出。或念劫入出。或於理事中入出。次佛子譬如有人下。以四喻。略合前法。初明鬼力持人喻。法合可知。二呪起死屍喻。法合亦可解。三羅漢現通喻。法合可知。亦易了。四地一苗多喻。法合准喻。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住定得益相。於中五。一得讚同佛果益。十種可知。梵本云。住此三昧。以十種稱讚法得所稱讚。二得光明照曜益。亦十稱可知。三得無所作益。亦十種。並明業用無作。可知。四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於此三昧入出自在大用境界中二。先法說。後譬如幻師下。以六喻。喻其大用。前法說可知。喻中。一幻現六境喻。二脩羅潛入藕絲喻。上並法合可知。三農夫下種喻。喻菩薩一多自在德。四受胎生長喻。喻菩薩三昧成事德。五龍下雲上喻。六梵宮普現喻。喻並法合可知。五佛子此菩薩下。明到十通岸。可知。後結名易了。第八定竟。
第九法界自在定中三。先徵。次佛子此菩薩下釋。後是名下結。初徵可知。次釋中三。初正顯定體用。二菩薩如是善知下。明得定所成益。三佛子譬如無熱惱下。明喻況前二。初中四。一於自身諸根毛孔入定。了三世間法。二菩薩於彼下。明多劫修行。三又於下。明於彼多劫入出三昧及作所作并釋成。以於法界得自在故。四善分別下。明以於法界自在故能善分別六根等盡其邊際。可知。第二明得定成益中。有十種。一生起成就十千億功德。有二十一句。可知。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有下。復得無盡功能。有二十句。於中。初十明所具之能。後十明能具之相。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為十方佛攝受。於中三。初為佛所攝。二為現說法。三令修下令獲益入法。四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結彼諸佛護念成益。五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得十海自在益。可知。六復得十能益易了。七復得十力益。於中二。先別明十力。後通能多力。八佛子菩薩下結。具如上諸勝能十句。可知。九此菩薩功能下。明無能說此菩薩功能邊際。十此菩薩所獲下。明功能廣多說不能盡。上明利益竟。第三喻況前二中三。初法說。次正喻。後法合。初中二。先了知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二亦了彼一一定中所知所作。並可知。二正喻中。略辨三義。一池出四河。二河間華草。三法寶影現。廣有多義。如下合處辨。三佛子無熱下合法。於中有十二門。一以四辨合四河。先總合。後別合。於中。無盡辨是樂說力也。餘並可知。二如四大河下。合菩薩三業隨智。流注四方入果海合四河繞池入四海。菩薩四方者。一見佛。二聞法。三智圓。四悲滿。三如四大河間華等。從菩提心說法調生。令見嚴土。合之可知。四如無熱池下。以菩提心無邊。合彼縱廣淨善充滿無濁離垢。可知。其於菩提心中間六字。梵本云。於所化境中。五如無熱池下。明菩提智寶嚴岸並散善香對合可解。六如無熱池底下微妙智等。合金沙。種種法寶合種種摩尼等。七阿那下菩薩現生無染合龍王無惱。八四河潤等下。以菩薩四智。潤澤人天。令入佛海。一願智。二行智。三寶智。四悲智。對合可知。九如四大海下。明菩薩行終極入佛果海。十如四河下。明行智入佛海無能為障。十一如四河下。明行入佛海無疲厭。十二佛子如日光下。明菩薩於一一毛孔見不可說不可說剎塵等佛。合彼金沙等互相影現。二何以故下徵釋涉入所由有十門可知二。佛子菩薩摩訶薩雖能下。菩薩權實雙行自在門二十句可知。第三句云雖善入剎那等者。梵本云。雖善入剎那際定利益眾生下並同也。次後云譬如虗空等者。梵本云。譬如虗空雖能容受一切諸物而離有無想。後結名。釋第九定竟。
第十無碍輪定中三。先徵。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入此下釋。三佛子此是下結名。初徵可知。二釋中二。先明入定時三昧業用。亦即顯此定名。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出定時三昧業用。前中二十句內。初十一句。約因行辨用。後九句就果門辨用。第二出定時業用中六。一觀佛智用。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下。明現事成行用。三佛子菩薩入如是下。明證入諸法用。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普賢下。明住普賢行用。五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三昧下。明上攝果用。六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正同佛果用。
初中三。初正觀佛智。二何以下徵。三此菩薩下釋。初中九句。初一結前生後此總句。次二觀緣真智。三觀緣俗智。四緣真智用。五緣俗智用。六常緣體用不捨。七八由常緣故。常見二智。九由常見二智見果不捨因鎔融行願。於中二十句。初十體廣。後十用恒。二徵意云。何以得此如佛體用故。三釋意由成就大願等故。於中五。一法說。二喻說。三法合。四徵。五釋。初中八。一成大願。此亦總句。二起大行。三入方便海。四巧慧照行。五覆因神變。六同佛護念。七常悲眾生。八得佛常法。二喻況可知。三菩薩摩訶薩下法合。言成就智慧以為心寶者。合前巧慧照諸菩薩行。如摩尼寶。觀一切智。普皆明現者。合前觀一切智常見見。然不捨於菩薩行者。合前得不捨因。如摩尼雖同衣色不捨自性。四徵意云。既成如來不變異法。此即因修果滿。何以復須行菩薩行。五釋意云。菩薩無障碍願法應爾故。但隨眾生所須即應。不唯現佛。不唯菩薩。乃至一切。於中五。初法說。二喻況。三徵。四釋。五合。初中九。一發願。此為總句。二益生。三度生。四事佛。五嚴剎。六慰生。七契深法。八財法施。九照世如幻。心常不失不易。不倦不滿故。云不退等也。二喻。三徵。四釋。並可知。五合中五。一正合前法喻。二佛子譬如涅槃下喻前合中無倦。三徵。四釋。可知。五合中五。一正合法喻。二佛子如薩婆下喻況。三何以下徵。四一切智下釋。五菩薩摩訶薩下合。上來初段竟。
第二現事成行中三。一現神通事。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會事成行。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下。證行勝能。
初中二。初明依果殊勝。後菩薩摩訶薩於此華下。顯正報自在。前中二。先明相嚴。後此大蓮華下。明能。並可知。後正報自在中二。先明身量廣大。後一切諸佛下。明佛加放光。前中可知。放光中文有二十重。一一中數。皆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塵數等。然始從菩薩一一毛孔。乃至眾生調伏展轉遂現數倍漸增至第二十難可量也。
二會事成行中。七十五句分二。初明證體。後成就下明證用。前中六句。一牒前起後。此亦是總句。謂會前所現事通力緣現無性稱真故。不生染著。二安住等者。於中二。初標法體。後無去來下。重自釋。標中云安住者。證會相應故。無邊等者。謂中邊相盡不可說故。自住性從證門說故。性淨等者。不為客塵汗故。如來種者。聞熏此性。成佛性故。無碍等者。體無際限故。釋中云無去來等者。釋性淨故。彼無底釋無際。現量等釋安住。心不迷等轉釋悟字。三諸佛印可。四還源。五正智緣真。六後得了俗。二證用中七十句分四。一依證善巧行。二功能下廣大法界行。三所證下證菩提行。四入不二下。明無住行。初中九句。初八別說。後一總結。一示如來藏。二緣俗智境。三語業化物。四出到菩提成滿隣向佛住故。云趣丈夫。五無間道智所斷境。微細碍等不能為碍。六得等覺正智。能起安立思擇等法智。七以本願力。受隨類生。八現通化物。九總結善巧。二廣大行中十六句。初別說。後一句總結。別中。一福慧圓淨。二智用廣。三觀佛境。四住願堅。五福無盡。六於如來藏及佛所覺能覺常觀。以增明其智故。云積智寶。七淨無明住地。八不空三業。九見多佛。十照染法相盡。十一照淨法究竟。十二以主伴同善根行故。隨佛所在攝法上首。十三佛護念故成法身。十四得無忘失。十五定心絕寄。十六總結廣大。三證菩提行中六句。一所證廣能證離。二益世。三證真故達俗。四境離三輪名淨施。此解不動。名住心。從此慧成名淨種。淨種是成佛正因故。順生菩提也。五中初標善巧。後具徵下釋。謂離過力堅。六知佛威神。四無住行中三十八句分二。初一句總標。餘皆別釋。初中總標總釋。謂住無相法四字。釋入不二門四字。此中住無所住無所住。次別釋中。一無說說。二了欲等永無而常調生。三身即法界。法界即身。四智無盡。五勤難壞。六見佛福源。七了劫。八法化。九住剎。十嚴土。十一中。初標。後演下釋。十二示大悲法。十三示善趣行。十四所生見佛。十五得等覺智因位極。十六能齊佛故。攝受次隣佛位故。未來入佛數。十七尅遂到此。皆諸佛力。十八福慧俱勝。十九受說皆如大雲。二十證會究竟故。更無有碍。二十一行無分別故心不動。二十二斷微細著等。二十三知教法盡。二十四受隨類生。二十五了深無作。而用周法界。二十六常說而無說。二十七知假。二十八無著。二十九了空。三十成法界行。三十一真不碍俗。三十二多德一顯一即一切。三十三學佛所行。大乘同性經。佛有十地毗盧遮那智海藏等證契經同。三十四由智免生死泥溺。至佛果。三十五照盡法性。三十六深達地義。三十七大願究竟。
三證行勝能中二。初總顯十句。後雖一切時下別辨。初句前中。初云以此者。謂此前證行也。開示者。顯其勝能。云何勝能。謂由證行能顯無分別法性。云何能顯。謂於一切法。有不碍無。無不碍有。即由此能名為方便。是行遊入名為門。下九句可知。後別辨。前總句中有無無碍義。總四十一句分二。初一句明有不碍無。以其有是無之有故。亦即二而不二之義。後四十句。明無不碍。有以其無是有之無故。亦即不二而二之義。文並可知。
第三明證入用中四。一顯證功用。二而此下。明用離念。三何以下徵。四菩薩三昧下釋。初中十句。初一句總標定名。後九句別釋定用。名中正應云大威德智輪三昧經。依梵文。勢隔越故。以智輪兩字。安三昧下。大威德者。因定之中。此定勢力最勝故。智輪者。有二義。一所依義。如四輪相依。謂此定為智所依。能發金剛會故。二摧伏義。謂此定所發之智。能摧如金剛惑故。別釋用中九句。皆是佛地之法。此菩薩得此定故。即能尅證彼。是故皆云即能也。於中。一證佛所證法性。二契教同佛。三成神通同佛。四果圓同佛。五積行究竟同。六斷惑盡同。七住聖天梵住同。八十力智明同。九照境一法性同。二用離念中十二句分二。初兩句明能得定人及所得定法。可知。後十句明念所離。於中。一是前積集究竟。二三兩是前清淨。四是前成就。五是前了達。六是前安住。謂四禪四無量三空等。皆依思惟故。七是前證得。八是前趣入。九是前與一切法自性相應。三徵意有三。一者何以此三昧用要離能所念故。二者何以入一定。然得多果法故。三者何以入因定能得果法故。釋中二。先正釋前徵。後此三昧下轉釋第三殊勝。前中次第。釋前三徵。一謂此定體離念故。用亦如體。二此定雖一。而德用無邊故。能得多果法。如一心力生種種法。三雖是因定。而威力殊勝故。能得佛所得。後轉釋第三殊勝中二。初略舉三德。後所謂下廣釋第三德。言境界者。定所緣故。威力者。得勝果教。深入者契徹故。後廣釋第三深入中二十八句。一無盡智。智即是門。二諸無相忍。三多彼岸行。謂離三輪故。四諸定。五智包法界。六見如來藏恒沙德。七所度境。八證信等。九迅疾通。十所證理境。十一得平等見佛眼。十二積普行。十三堅智身。十四說佛智廣。十五起多神變。十六生諸佛無盡智門。門即巧方便也。十七諸佛現前觀。十八淨普智。謂令障盡故。十九開普法門。謂一即一切等。二十智微細法界。二十一境微細法。界二十二智勝用。二十三到神通。岸二十四隨宜巧說。二十五智身周法界。二十六八相化物遍法界。二十七差別定。二十八知諸佛心第四住普賢行用中四。一校量顯勝。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入普賢下住定加。三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下。住定勝益。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到下。明到普賢行際。
初中五。一舉劣顯勝。二何以下徵。三知一切下釋成。四佛子如如意下喻況。五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普賢下。結前定用歸普賢行。初中云此菩薩住普賢等者。謂若不入普賢三昧。雖入餘多定。終不見普賢三昧境界及佛境界。菩薩行嚴前際等。具如後十句顯。二徵意云。何以入多定。不見普賢定境界等故。三釋意云。餘定雖多。所知有盡。而普賢三昧緣境無盡故。於中十句。一知法。二知剎。三知眾生。四知前際。五知未來。六知現在。七知佛境。八知菩薩行。九知佛所說境界。十知幻心所緣。此上初一總。餘九別。且略說十。理實無邊。然知此十及更無量。皆是無盡。四喻況中有三喻。喻定用無盡。一如意珠喻。喻定應境用。二凡夫生心喻。喻定緣境用。三龍王降雨喻。喻定入法用。就初喻中四。一舉喻喻隨應無盡而珠力不竭。二法合。合定心如殊生諸境界。隨應遺。三徵意云。定心既如幻。生境非實。何以能應而無盡耶。四釋意云。由菩薩得普賢無碍行智觀幻境隨應無盡。謂觀境界從緣有故。如幻隨緣應故如影像。應緣無來故無增。緣謝無去故無減。無增減故無盡也。二凡夫生心喻中四。一舉喻凡夫各各三世生心緣境數多難測。二法合可知。三徵意云。何以一定而多用難思。四釋意。以了普賢普幻門故。三龍王降雨喻中三。一舉喻。二菩薩摩訶薩亦復下法合。三是故諸菩薩下結勸修定。初中四。一降大雨滴。二雨多無際。三雲體無盡。四龍王無作境。難陀等梵語可知。二法合中四。一正顯法合。二為一切下業用成德。三何以下徵。四譬如下釋。初中四。一住定業用。二於一念下業用時分。三如是入時下業用多定心廣。四不疲下業用無作。初初中二十一句。初一總。餘別。此合前際大雨滴。總中應云菩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今須梵本故也。別中皆云門者。通智遊入故。就中略釋三五。餘可知准。言自在者。離世間品云。智慧能入阿僧祇諸三昧故。神變者。化現難測故。如離世間品說十種變化。謂變化一切眾生一切剎等。神通者。於所知所作境。無擁故。難測故。如離世間品說十種神通。謂宿命天耳等。幻網等者。謂諸法各多因緣親疎相續集成如網。無能獨立。似有如幻。言世界有體無體等者。謂淨業所成故名有體。妄業所成故名無體。餘並准知。二業用時中。云於一念等者。顯定力勝用。於促時緣多法。復皆攝境。
此合前降雨時。三業用多定心廣雙合前雨無際雲無盡。四業用無作合前龍無作境。於中十句。一由無功用故無疲。二無疲故無厭故。三無厭故無間斷。四無疲厭故無休息。五究竟故無退。六純熟故無失。七善達處非處。八思生死涅槃。九等等持。十趣果無間。二業用成德中七句。一為世燈。二轉多法輪。三請法無限。四示成多佛。五調生不捨。六常勤普行。七現多色身。三徵意云。菩薩豈無行滿成佛。何以業用無際限耶。四釋意云。菩薩本為眾生修行。非為自求作佛。所為眾生既無際無盡故。菩薩業用不可盡也。文中六。一舉喻顯。二菩薩摩訶薩下理釋通。三何以下徵。四此菩薩摩訶薩下重釋。五是故下結勸勤修。六佛子下總結修成。初中喻意火隨緣起滅。二以理釋中二。初標其大心。後乃至別顯廣業。前中觀三境知空際。初為眾生既爾。菩薩行願無終極也。後別顯廣心業用中六。初一念頓等。舉小類多也。謂於一念間。能至爾所佛邊故。二於彼多佛所。各入多世俗智境。三化爾所多境。淨信等根故。四令多未至普門者得至故。五以多巧慧人多三世三灾大劫。六於多三灾世間。起多悲願。調生令盡離。三徵意云。何以一念起爾所多業用耶。四釋意云。普度眾生界。淨普賢行願智。五結勸勤修中。初是故諸菩薩五字是前。後應於下勸修。前中謂結前住定業用緣境二十門也。後勸修中二。先明所應脩法。即前住定所緣法也。後三昧之中下。顯能修行相。前中十一句。初種類者。是前入普賢三昧。由於三昧中入三昧故。云種類。二境界者是前法。三威德是前神通變等。四廣大是前廣佛剎。五無量是前不可說菩薩充滿。六不思議是前幻化等。七普照明是前智。八諸佛現前住是前見諸佛及親近塵數如來。九佛護念是前加持。十成就往昔等是前知眾生根。謂根由往昔習。起今知已。而成就故。十一心不動是前心自在。二能修行相中二。初正顯能修行相。後所謂下逐難重釋。前中初一句總。餘十四句別。總云三昧中者。明脩所依。勤加脩者。正顯勤詞。別中略釋一二。餘可准知。言入難思智地者。上攝佛位。同性經云。如來有十地。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乃至第十名毗盧遮那智海藏地。今此即是彼初地名難思。是難知是智德。餘文略也。言諸法智等者。法智即是二十一功德中。盡一切疑功德。謂佛能知器根有善法無善法智。於佛此智。但宜定住一味。不應分別境智之異。後逐難重釋者。謂前句言略難解。顯理未盡。故此重明。於中三十句。一近佛開悟。二說法益物。三令物捨邪歸正。四願觀出離。五淨三輪成諸度。六信佛。七觀理。餘句可知。五總結。前是定用歸普賢行十一句。初一總餘是別。此應准前釋普賢三昧緣境無盡十句配釋。
第二住定佛加中四。一正顯加持。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滿足下。加以成用。三何以下徵。四佛子下釋。初中三。一加所依。謂住定時。二十方下顯能加者。謂多諸佛。三與如來下。正顯加相。前二可知。加相中十句。一佛境之念。二知能詮慧。三所詮慧。四果智。五因盡智。六常化智。七無碍辨。八神通。九圓音。十不空三業。二加以成用中二。先牒前兩段中。一前成滿普賢行。二次前佛加相。二淨出離下。正顯成用。於中七句。一滅障。二成果智。三輪化。四成果福。五普賢明淨。第六句可知。七說法盡未來。三徵意云。普賢行既滿足。何以更須盡未來行調生行邪。四釋意云。菩薩無障碍願法爾故。於中二。初正釋可知。後即為下顯願所作。於中十句。一法師。二法日。三智月。四須彌。五智海。六法燈。七示德。八順佛願。九修普行。十勸眾生住定現用。
第三住定勝益中二。初牒前加相中令得十法。准配可知。後證不思下正顯獲益。於中八句。一證不思解脫。此依三昧。不依勝解。二正安住。三因滿至果。四因中習學。若據次第。第四是第一。第三是第二。第一是第三。第二是第四。思之可見。五證即理之事。參而不雜。六於普賢多定。出入無碍。七住自在定發智。八恒住十法藏。此第八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佛子下。難勝標藏者。法門之藏。多所包含故。如後影勝說釋中。第六云平等相菩提者。三世佛所覺法同一味故。第十云觀察等者。時微細法界故。彰勝中。云難忍受者。廣大難可領受故。餘並可知。
第四列普賢證中三。初正顯益。二何以下徵。三菩薩下釋。初標行體勝。後開示下行用勝。體中可知。用中六句。一開示善。二增勢力。三滿巧德。四成行。五聞義持。六真俗無碍。二徵意云。既常住實際。何以還隨世俗故。三釋意云。住定者。法合如此。謂本觀真俗無礙成故。
第五上攝佛果用中三。一正顯攝果。二何以下徵。三菩薩摩訶薩下釋。初中十句。一得廣智。二得廣辨。三得無畏。四得定方便智。五得善巧。六法光照到安世岸。七知根生熱。八照世令生智。九具福為世範。十示定令生慧。二徵意云。菩薩正修定時。何故復能起業用耶。三釋意云。此定無碍故。文中三。一正擇在定不碍業用。二於此下顯業用行相。三佛子下逐難重釋。初中十二句分二。初句云菩薩等者。標脩定時。後十句別顯可知。二業用行相中。十句分三。初句牒前作業此簡持也。次六句正顯作業時行相。一無厭。二不易緣。二不易解。四不懈。五不疑。六解緣俱不易。後三句約前作業用。此六心思惟作業乃至究竟。三逐難重釋者。謂前十句中。初云不作餘業。此未廣顯故。此重明文中三。初標略起。次何以下徵。後譬如下廣顯。初標中二。初標人。後無異下標行。行中兩句。初反顯。後隨釋。文中難據。利物相顯。具說身語。理實通意。二獲三業無異。何故菩薩即得此耶。三喻釋意云。菩薩本依行得名。若無行。從何立稱。文中十喻。即為十段。一金剛難壞喻。喻菩薩由不離法行為名。二真金妙色喻。喻菩薩不離善業為名。三日有光明喻。喻菩薩不離慧為名。四須彌四岸喻。喻菩薩不離善根。五大地能持喻。喻菩薩不離大悲。六大海含水喻。喻菩薩不捨大願。七軍將明戰喻。喻菩薩慣習三昧行。八輪王護世喻。喻菩薩依定度生。九植種令生喻。喻菩薩令物增善法。十雲雨生種喻。喻菩薩依定修行令物成佛。前九喻中各二。初喻況。後法合。並可知。就第十喻中四。一喻況。二菩薩摩訶薩下法合。三何以下徵。四菩薩摩訶下釋。初喻可知。二法合中二。先明菩薩法施合前降雨。後乃至下顯法施益。合前增長種子。喻合可知。後合中十四句。十煩惱障盡。二得斷果。三得智果。菩提願滿故安隱也。四平等法身波羅蜜果。位成滿也。五永離五怖等。六了根生熟。七堪為應供。入令行離蔽障。檀度攝餘故唯說施。九教證二法不可轉動。或無功用位。十緣真俗無碍。如大般若第九說。十一離二障所依趣。十二四智十智圓滿。十三得佛所覺果法。十四展轉佛果益。此最後兩句。或合為一。是諸菩薩等所成智。謂依佛智聞法為先得生智已。後展轉說法後後菩薩生智。三徵意云。菩薩依何行力說法。然成此廣大益物。四釋意。由成無量證法界行故。文中二。先標。後釋。標中四。一標人得法。二由得法令慧明了。三由慧明證入法界。四證法界成多勝行行。釋中二。初略顯八種功德。並可知。後佛子下結其廣多。結廣中二。先正結行廣。後於如是等下結前成行所因。於中十句。略釋一二。言入智慧地者。謂十地。言同分善根。謂迴向法性故。成主伴因故。超世間等者。與法性相應所修成故。餘准可知。
第六正同佛果用中二。初正顯用同佛果。後爾時普賢下。問答分別。前中三。初總舉同佛。次何者下總徵。後所謂下別顯。初二可知。別顯中一十句。一相嚴。二放光。三神變。四普身圓音。五應現淨土。六普攝語言。七無盡辨才。八說法無畏。九念入三世。十示佛莊嚴等。二問答分別中二。初普眼問。後普賢下答。前中二。先牒前同佛。後何故不名下辨違。前中十一句可知。後答中二。初讚問縱難。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下正答。答中五。一說法。二佛子譬如下喻說。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下法合。四何以下雙徵因果相違。五欲以下雙釋。初中十一段。次第答前十一句問。普易可知。二喻況中三。一明象王依正勝。嚴二若天帝釋下。明象王神變。三佛子彼伊羅下。明於本處身不至天上為供帝釋故變現。三法合中三。一具眾行嚴。二為欲下明因果無碍行。合前至天下為供帝釋故變現。三佛子菩薩摩訶薩本身下。明菩薩身不動而應現。合前不變象身而於天上種種現化。初中十句可知。二因果無碍行中二。先明修無碍行所為。後不捨普賢下。正顯無碍行相。前中二。初明為無碍果。後大悲下明為無碍因。後正顯行。於中二。先總標。後現不可下別顯。前中云不捨普賢現成最正覺者。此法界因果不一不異無障碍也。後別顯中二。先別顯因果。後復於一切下別顯果門因行。前中七句。一智果。二說法果。三般若相應集諸善根果。四斷果。五多處現果。六多善屬果。七多時現果。就時略顯十時。理實無限。並可知。後別顯果因行中。有十四句。可知。四雙徵因果相違。意云。何故因門現果果後作因。五別釋二門。初釋果作因意。後佛子汝應觀下。釋因現果意。中前十句。文易可知。後因現果中四。一法說。二如伊羅下喻顯。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下法合。合中十句分二。初一標人。次二明不捨因行。後七現果。四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下歎勝。上來第二釋相竟。
第三總結可知。
上來別釋第十定訖。自下總結十段。可知。十定品釋了。
卍按。已下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壽量品。菩薩住處品。及不思議品。之釋。闕而不傳。惜哉。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三(本末合)(盡出現品)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釋此品文。四門同前初釋名者。按梵本。名如來十身相海。如來之名。廣如前釋。十身者。如上文第八地中兩種說十身。一眾生身國土身等。二菩提身願身等。廣說如章。相海者。內德外彰。標表超勝。其數繁廣。難可測量。此則如來之十身。十身之相海。正當依主亦帶數釋也。
二來意者。有二種。一遠答第二會初後佛果德問。二近望前品。總明果法。此品別顯相德。故來也。
三宗趣者。辨佛果無邊相海為宗。顯差別因成差別果為趣也。
四釋文中三。一誡聽許說。二如來頂上下。略說九十七相。三佛子毗盧遮那下。廣結十華藏塵數相。
就第二略說中。顯相依處有四十六。若細論之。相所依處與相數等。以無重疊者故。其一一相文中。或五四三二等。五謂一相所依處。二相名。三莊嚴。四業用。五成益。具與不具。文各自顯。此中最初明頂相。後辨足相者。依觀佛三昧海經說。觀佛有逆順。今此是順觀。若先從足觀。是逆觀也。問此明大相。相福與後品所說好福何厚薄邪。
答善生經中自有校量故。後文云。一切世間所有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如來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種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及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復不及無見頂相功德。
就初相中三。先總標相依所處及通嚴。次其中下別顯。後佛子下總結。就別顯中。同前依處有三十二相。初相文三。謂一名。二一切妙下莊嚴。三一一下業用。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皆同初文三也。六中嚴內二。先明菩薩以寶焰摩尼為冠。後明具佛力等寶為鬘。業中可知。七中三可知。八中嚴內。如意寶與摩尼寶別者。摩尼單名意故。業中三海約三業也。九中三同前加。益物十中三。十一中三。同前。十二中。業有益世獲淨剎斷妄想。十三中三同上。十四中。業用云四菩薩行者。謂四攝行也。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文並易了。十九具足千輪者。梵本云具千輻輪。業用中云發明智日者。智日即是佛之別稱。謂光中出聲。讚佛功德故。二十可知。二十一業用中云。顯現諸佛菩薩智慧妙藏者。謂光中出聲。說佛菩薩智慧善巧說法應機故。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文並可知。二十五業中云舒大焰網。乃至示諸眾生一切業海者。光中出聲說善惡業決定不亡。或說一一眾生業海繁廣故。二十六二十七。並可知。二十八業中。光現三世間故。二十九中略無莊嚴。業中有明利益。可知。三十中亦無莊嚴。業中令得見無所見益。三十一中。亦無莊嚴。三十二中同上。有名嚴業。上來別明頂相竟。三佛子如來下總結可知。上來諸相表名中皆稱雲者。舊經解云。是周遍義。潤益義。無體義。無礙義。現相義。降雨義。今謂上下文中說諸供具。或佛菩薩。或能化佛事等。多用此語。皆同一義。所謂應感則形形必成益。而來無所從。感畢則謝。謝無停止。具茲五德。如世間雲。故名雲爾。
自下第三十三眉間有一相文四。謂依處名嚴業也。第三十四眼有一相。第三十五鼻有一相。並文四同眉間。第三十六舌有二相。前相文七。一相依處。二名。三嚴。四因。五依處分量。六業用。七利益。後相三十七云。如來舌復有等者。准梵本。復字是相字。文中五。一依處。二名。三依處體狀。四嚴。五業。業中云其光普照一切佛剎唯塵所成者。梵本云。一切佛剎自性。離於塵相。以光威力。令色相土無和合相。顯散塵相。隨應度者。見此獲益。此光即是為菩薩時說因緣法。無和合者。無有自體之所致爾。第三十八舌端有二相。前一文中五。一依處。二名。三嚴。四業。五利益。後相三十九中文五同前。第四十。上齶有一相。文四。謂所依名嚴業可知。第四十一右輔下牙有一相。文四易了。第四十二右輔上牙文四同前。第四十三左輔下牙有一相。文四。第四十四左輔上牙有一相。文四。業用中云流布法乳等者。法謂教菩薩法。能長養其胎故名乳。令勝解成就故名燈。令依勝解成行故。此可貴故。名寶。此三同是伏忍位中。或別配三賢。第四十五齒有一相。文四同前。第四十六脣有一相。文中三。一依處。二名。三業。第四十七頸相文四。莊嚴中紺蒲成就。如音義說。四十八右肩有二相。前文三。謂依處名業。後相四十九文四。謂依處名體業。第五十右肩有三相。初相文四。謂依處名嚴業。次相五十一文四。謂所依名字莊嚴業用。後相五十二文四。依名嚴業。第五十三胷臆相文六。一依處。三形狀。形如卍字者。梵本云室利[革*未]瑳。三名字。四莊嚴。五業用。六利益。第五十四吉祥相。右邊有五相。謂五十四五六七八也。唯第二相文中五。餘四文各四。五謂如前依處乃至利益。四謂除利益一種。第五十九吉祥相。左邊五相。謂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也。文中各四。如前所說。第六十四右手有五相。謂六十四五六七八。文中各四。皆同前說。六十六中。云成變化網者。梵本云放光化成網也。第六十九左手有四相。謂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也。文中亦各有四。第七十三右手指相文四。第七十四左手指相文四。第七十五右手掌相文五。謂處名嚴業益。第七十六左手掌相文中亦五同前。第七十七陰藏相文四。第七十八右臀相文四。第七十九左臀相文中四。第八十右[月*坒]相文五。五中第四明[月*坒]相狀。餘四同前。第八十一左[月*坒]相文中五。五中初四同前第五利益。第八十二右腨相文中五。於中第五形相。餘四同前。第八十三左腨相文中五。五中第四明色相。餘四同前。第八十四寶腨相文中四。一依處。二名字。三相狀。四業用。第八十五足下相者。此中略無左右以標。譯家脫漏。復勘梵本。文中四。一依處。二名。三色相。四業用。第八十六右足上相文中四。依名嚴業也。第八十七左足上相中四同前。第八十八右足指間相文中四。同右足上相。第八十九左足指間卍字相者。梵本云室利[革*未]瑳相。文中五。同右足上四外并有利益。第九十右足跟相。第九十一左足跟相。文中并同右足。上九十二右足趺相。第九十三左足趺相。文並同前右足上四。第九十四右足四周相。第九十五左足四周相。文中皆四。同前可知。第九十六右足指端相。第九十七左足指端相。文皆四同前可知。上來大段。第二依佛身四十六處。略顯九十七相竟。
自下大段。第三以別說難周故。次總結無盡故。云毗盧遮那如來有如是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等也。十身相海品。略分文指。當一二了。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釋此品文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如來。謂乘如實道故。隨好者。隨逐大相益加姿好故。光明者。顯曜除冥故。功德者。行成攝益故。此即標人以顯相。因相而發光。因光以獲益。總名如來隨好光明之功德。亦隨好之光。亦如來之隨好。皆依主釋。若隨好等。是如來所有。名如來之隨好等。即皆有財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大相。今此辨隨好。好有勝益。相因顯也。
三宗趣者。有二義。一辨好為宗。顯相為趣。二說好為宗。彰益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明果隨好。後佛子我為下辨因隨好。前中二。初告上首菩薩。後如來下正說隨好。
前中告寶手者。寶功德也。手信心也。將說好光功德。非深植信根者。不被故。此表也。
後正說中。佛自說者。好是微相。其用乃廣。非佛自陳。恐難信受。故古德云。阿僧祇品是差別因滿處。此品是差別果滿處。各是究竟故。佛自說者。此或不然。所以者何。十定品既不同彼。於中亦佛自說。文中三。一好名。名圓海王者。令見聞者生究竟自在福故。二此隨下顯光名。名熾盛者。德殊勝故。三七百下辨光眷屬。後明因好中。文有六段。一菩薩於兜率放光相。二佛子菩薩足下下。明足下隨好放光利益。三天子汝等應發下。勸發大心。四淨治其意下。勸懺除障。五說此法時下。時眾聞法得益。六爾時諸天子以上眾華下。展轉利益。
就初段中五。一放光時。二放光處。三光名字。四光照處。五彼世界下光所照益。益中四。一脫地獄苦。二得十眼耳等。三生天。四聞天皷說得生天因緣。於中四。一不放逸故。二於種福故。三昔近善友故。四佛威神力故。
第二足下隨好光益物中三。一相輪名。二此有下隨好名。三常放下明好業用。業用中二。先標總數。後中有下別舉其一。存略故也。別舉中三。一光名。二能照下光所照。三隨諸下光所益。益中四。一隨機成就。二離苦趣。三得生天。四聞天鼓說法。說法中二。先勸誨。後如我說我下正顯。前中三。一天鼓勸誨。二爾時諸天子下。恠鼓聲尋所因。三是時天皷下鼓為說因。因即諸天子善根也。後正顯中六。一鼓無我所說我所。喻佛證無我所說我所。文中喻法可知。二如我音聲下鼓聲緣感無所從。喻緣起無來處。文中喻法可知。三譬如汝等下。地獄及身無所從。喻光及聲無所來。文中二。初喻。二合。問喻中云但由於汝顛倒等。生地獄身。此即現有來處。何故乃云此無根本。答從緣之法。皆無自性。即是無根本也。餘文同此者。准知。四譬如須彌下。樂具無從喻。喻鼓無所從。文中喻合。五譬如億那下。一音說法應多喻。喻菩薩一隨好光現多自在力。合中二。先正合。後一切聲聞下顯勝。前中云大歡喜者。各稱根欲故。雖多時說。不生疲厭。為多眾說。不生退怯。雖多恭敬。不生憍慢。雖多安樂。不生放逸。六諸天子汝當往詣下。勸供養離欲。文中二。先勸。後時諸天子下。依勸供養。前中二。先總勸。後勿復下別勸。前總者。令往菩薩所供養。此有二意。一能蹔別五欲。二能報恩德。後別中三。一說五欲過。令離無善根障故。文中三。法喻合可知。二汝等應當下。明報恩損益。文中四。一勸報恩益。二其有下明不報恩損。三汝等今者下。雙結損益。謂若離不報脩於報行。迴損向益。故云宜疾迴向等也。四如我天鼓下。因為說法。於中二。先說二空觀。後汝等若能下結觀成益。前中二。初明生空中。先喻。後法。法中非男女者。即男女相不可得。此顯離斷常故。後如我天鼓下。明法空中。亦先喻。後法。法中。五蘊不生者。非常故。不滅者。非斷故。後結觀成益。云則入無依印者。印是決定之義。謂此定無寄。不依根境識等。一切諸法。以此無依印印。一切法皆無依故。後依勸修供中七。一聞天鼓勸。二即皆下身化出興。三即共下欲供不逐。四時有下。諸天子聞菩薩下生母胎。五時諸天子以天眼下。見菩薩處母胎。六諸天子眾下。諸天子各將眷屬諸菩薩起居。七時天鼓中下。鼓顯菩薩諸生假實。於中二。先喻況。後法說。說中云離分別者。令菩薩示現受生非實生歿故。除憍慢者。令不自謂天宮勝。故無染著。令捨五欲求菩提故。
第三勸發大心中。大心。梵名阿耨等者。此云無上正遍知覺心。心體有三。具如上釋。
第四勸懺除障中三。初明勸懺罪障。二聞是語下問其懺法。三爾時天鼓下為說懺法。
初中四。一略標身意二業為能懺緣。言淨治意者。令離垢淨分別故。住善威儀者。令脩善行相儀不住相故。二懺除下列所懺障。障有四種。一業者。小宗五逆業障聖道。今此七逆。加和上阿闍梨故。二煩惱障者。小宗九十八使并十纏為障。今此以分別俱生所執實我薩迦耶等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能遮見修二種。其道及道方便故。總名障。三報障者。小宗以三惡道北鬱單無想天等報。能遮聖道故。為障也。今此更加四果四向。皆能於大菩提。見修二道。極成障故。攝大乘云。非往諸惡趣極障大菩提如住於聲聞及以獨覺地。又諸大乘經論。廣明此理。具如別行章說。四見障者。此唯所知不同小宗但說煩惱。若不爾者有重言失。前煩惱中有五見故。此行相者。謂於真俗理事別執由迷真如隨緣不變二分之義。乃至執佛四智菩提有為無漏。涅槃第二云。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有為。持戒比丘不應如是。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此人死入地獄。乃至云。應知如來即是無為。三以盡法界下。重顯三業廣大懺悔。文中四句分三。初兩句廣前善住威儀脩五輪禮儀。初句身者。顯兩肘兩膝四輪也。後句頭者明頂輪。通前五也。次一句舌者。廣明語業。陳說罪障自性無依。後以盡法界乃至善身業等下。總結三業。皆盡法界眾生數者。由昔來起障既未曾治。於境攀緣。造作莫限。是故障緣遍眾生界。今欲懺除故。還數等於彼也。
第二問懺法中二。先聞能所懺喜。後而問下正顯也第三為說懺法中二。先顯說因。後諸天子下正說。正說中二。初總說。後諸天子如我下別顯。前中三。一舉能識業障體。若不識則不能除故。何以偏舉菩薩。以諸天子賀菩薩恩深信重故。次不從東方下正明懺相。問此中問懺四障。何故唯說業耶。
答此有二義。一以四障展轉相緣不相離故。見障是煩惱所依。依煩惱而起於業。依業感報故。二由同是從緣無自性觀故。以一觀通治四障若依此解障無不起。不待除亡。三菩薩結善識障體苦故。後別顯中二。先別以六門。明懺除障法。各有喻法。後若如是知下總結懺法真實之相。前中六者。一鼓聲說業無說說。喻佛無說而有說。二天鼓聲無生滅能隨悟。喻業能隨報。三鼓恒出聲離斷常。喻佛恒說無斷常。四鼓隨心樂皆得樂聞。諸佛亦爾。隨心悉令見。五頗梨鏡現器情影。喻業現果無出入。六幻師幻惑餘人眼。喻業現果然無實。後總結中云若如是知者。牒前總別所說四障如幻緣生無體。是真實懺悔者。對小乘權大執有能所治體。彼非真實故。一切罪惡悉清淨者。彼見能所治令滅者。非真實淨以障除障故。
第五時眾聞法得益中四。一餘剎兜率天子得無生忍。二諸六欲天子發無上菩提心。三諸六欲天女皆捨女身。亦發大心。四爾時下。此處兜率天子得益。於中六。一得證地益。二得三昧益。三得多淨三業益。四懺除四障。五見眾多佛菩薩。六而猶未現等益分齊。謂雖得十地。當未究竟故。云未現少分之力。
第六展轉益中四。一華供佛菩薩普雨香益。二若有眾生見其蓋下見蓋益。三若有蹔得下見前輪王放摩尼光益。四成就如是肉眼下以喻重顯。并聞說喻益。
初中有法喻合。法中三。一以上眾華者。上字是梵本中前字。謂是諸天子。前欲詣遮那菩薩供養時。所化作華香樂幢蓋讚等中之華也。二復於身毛孔。化出多華。共以供佛。散億佛身者。表散華者行必感果故。三以前香雨諸剎於彼益生。喻中喻蒙香者。業障銷滅。得解脫樂故。非隨第四禪中有變實受樂。不爾彼地非捨受故。喻取少分相似邊說。合中云若有聞者者。還只是前身蒙香者爾。此文有四。一香舉前蒙香者。二彼諸下顯滅惑數。三了知下明伏害差別。四成就下辨得善根益。問既六種皆益。何偏言聞。
答因香獲益故。明惑數中。此八萬四千煩惱。但有都名而非巨細。致使昔來諸德種種安立。初一云眾生根本煩惱有十。然一惑力復各有十。即為一百計。應分為九品。但上品重故。開為三品。中下輕故。各為一品。合為五品。即是五百。復於外內境起。謂以自五塵為內。以他五塵為外。一一各五百。即為五千。別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本一千。則有二萬一千。依多三毒及等分故。為八萬四千。二云以十惡為本。展轉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迷自五塵為五百。迷他亦爾。合有一千。正迷十諦法門。謂四諦三諦二諦一諦。或約迷說誠諦等十諦。空有不同。分成二萬。或約十善二諦。亦是二萬。并本一千。總為二萬一千。依三毒多分及等分故。成八萬四千煩惱也。三依賢劫經。別有八萬四千。如上九地記中釋。雖有三說。今依前二。前二依此經文內外等故。三伏害文中云。了知如是悉是虗妄者。此但了知六根境等是妄。伏惑不起。非害斷也。或可害斷了法悉妄相盡理即是斷惑證如。亦無違也。四得善根可知。
二見蓋益中。有法喻合。初中二。先明種一恒河沙數輪王善根。按梵本中。非但一王一恒善根。乃是一恒輪王善根故。梵本云恒河沙齊等也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得此王位所化利益言於百千等者正明境分齊。按本業經上卷云。初地菩薩作四天王。有一萬子百法身百佛國土中化十方天子。二地菩薩作忉利天王。有二萬子。從此後諸地子數皆同。略無化境。初地既遍百佛國土。當知後後漸增。乃至第十地菩薩作淨居天王。准其化境。與此一恒沙數箇清淨金網輪王同等。以是菩薩攝報位極故。次喻及合中。明但聞彼佛名必生彼佛土。顯此但見第十地菩薩蓋即得十地位爾。
三見前輪王身光益中。有法喻合。法中云若暫遇光者。謂前輪王放摩尼光明也。彼雖未轉分段。必定得法雲地位故。言以先修行善根者。顯此勝益。非無因緣。非小因緣。必由宿植。此大教善根見聞信樂等故。喻中云雖未命終見梵天處等。又云得諸禪等者者。類上三靜慮也。合中二。先明放光。後若有眾生下重明得益。於中五一得第十地位。二成就無量智慧光明。三得六根各十種清淨。四得具無量深定。五假使下以喻重顯。并聞說喻益中二。先明喻顯。後若有善男子下。明聞說喻益。前中重顯上來見蓋見光皆是肉眼肉眼所見蓋及光明。只是障內之色。何有乃得如是益耶。文中雖說以菩薩善根及金網輪王三昧福善。終自難信故。
喻重顯文中二。先假設譬喻。顯輪王肉眼所見剎塵廣多。後亦見百億下。明見佛廣多。前中五。一見億那由他剎塵數剎。復末此剎為塵。十方各行。如上塵數剎。乃下一塵。十方各爾。下剎塵皆盡。又以前所下塵及不下塵數剎。總成一剎。二寶手於汝下問答顯廣。三若有眾生下明聞說喻得益。顯剎難思故。四寶手設復下。重積前數。以顯剎廣。謂以前廣剎。積至千億剎塵數剎。復末為塵。依前喻下塵盡總攝共成一土。復末為塵。如是經八十反。五如是一切下明業報肉眼一念中見前一切廣剎之微塵。後見佛廣多中有法喻合。文顯可知。釋隨好品了。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按梵本中。名說普賢行品)。
釋此品文。四門分別。
初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此品約人標稱。言普者遍也。賢善也。道也。因也。謂此菩薩身遍法界。若依若正。乃至微塵毛端等剎故。具滿眾善德海故。雖成正覺。不捨因行。徹窮來際。常脩利樂。無竟期故。故普賢三昧品云。普賢遍住於諸剎。坐寶蓮華眾所觀。又云。普賢恒以種種身。法界周流悉充滿。又云。一切佛身所有剎。悉現其形而詣彼。又云。普賢廣大功德海。遍往十方親近佛。一切塵中所有剎。悉能詣彼而明現。又云。佛子能以普遍身。悉詣十方諸國土。眾生大海咸濟度。法界微塵無不入。又云。入於法界一切塵。其身無盡無差別。譬如虗空悉周遍。又理趣般若云。普賢菩薩自體遍故。釋曰。此普與賢。各是別義。相違釋也。若總言之。是依主釋也。普賢之行故。
二來意者。上來從名號品。至隨好品。明差別因果。從此品下。明出現因果。於中。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此下二品俱是自在果成。為物出現因果為宗。徹窮來際利樂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先正說。後爾時佛神力故下辨瑞。前中亦二。先敘說所因。後佛子我不見下正顯。
前中三。一指前所說是隨器略說。謂是前所說差別因果。二何以故徵。徵意云。何以將彼差別因果。為略少故。三諸佛下釋。釋意云。由差因俱是因因。其行未普。差別果但是因果。略顯相好。未可廣陳。若出現因果則因。是因一一行量盡法界。果是果果境界如空。因果俱盡。未來利樂無竟故。前云略少。若爾何不唯說出現因果。故此釋云。諸佛世尊為惡眾生出興故。將說出現時。先說差別故。云為諸眾生無知乃至隨流遠道故。出興也。然此說差別所由中。略顯十種。一無智無明者。通獨頭相應二種。二作惡諸纏者此有八種十種。八者。謂昏沉。睡眠。此二障止。掉舉惡作二障觀。嫉慳障捨。無慚無愧障尸羅。十者。謂於前八加忿覆二種。此皆現起。纏繞於心。令不自在故。廣如章釋。三我我所者。此通生法見修二種。具如別章。四身見者。謂五見中。唯薩迦耶故。五。三四七八倒者。三謂心想見。四即常謂無常。乃至淨謂無淨。七謂前三四。八謂前四乃無常謂常等四。六疑者。謂心猶豫故。七邪見者。五見中乖僻正理之見故。八結者。有三五九種。三謂身見戒禁取疑。五謂愛恚慢嫉慳。九謂愛慢無明見取疑慳嫉。九縛者有二種四種。二謂相及麤重。相者有二說。一云相是相分。由有漏得相。令彼見分不得自在。名為相縛。此相即是縛。名為相縛。一云第七末那。為相縛體。由第七識。餘眼等識。於所緣相。不得自在。若依此說相之縛。名為相縛。麤重縛者。亦有二種。一云有漏法上無堪任性。名麤重縛。與有漏法。非一非異。無別體故非實。斷不斷別故非一。二云。二障種子通名麤重。雖有二說。取種為勝。或有說云一切漏相分名為相縛。由彼令見分不自在故。即彼相分上能縛諸惑。名麤重縛。行相麤故。若總言之。所緣相分名相縛。能緣見分貪等諸惑名麤重縛。四者貪欲瞋恚戒取我見。十隨流遠道可知。後一句結。結意云。世尊為此多惑障眾生出興。是故先須說差別因果後為說出現因果也。
後正顯中二種。一先辨所治廣多有百萬障。後佛子我不見有下。明能治廣大有六十種行。前中三。初總舉。二何等下別顯。三佛子若菩薩下結。初中三。先標。次徵。後釋。初中。按梵本云。佛子諸菩薩過失中我不見有一法過菩薩於他菩薩起瞋心者。釋曰。雖諸煩惱皆能通障一切聖道。然瞋一種。具有二義故。偏舉之。一親障菩薩不能攝受饒益眾生。二於菩薩道諸障之中。最尤重故。決定毗尼云。菩薩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違害大悲。莫過此故。善戒經說。與此同也。二別顯中。先徵。後顯。顯中有一百門。寄位分五。初障十信行。二不樂佛法下明障十住行。三不得菩薩諸根下障十行。四樂誹謗一切智語下障十迴向大願行。五不樂與菩薩同住下。障十地真證行。此中亦耳不聞無礙法故者。梵本云。耳不聞法處受身障。釋曰。謂生於無佛處故。菩薩萬行不過此故。五位起一瞋心。一切頓障。又以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令能障同於所障亦皆無盡。起一瞋成百億障。理實無盡。結中三。初正結。次何以故徵意。後佛子我不見下釋成。亦即是後辨能治廣大也。就辨能治廣大中三。初躡前總顯。次是故諸菩薩下別明。後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下結勸。初中可知。次別顯中有六位。皆依前起後。初中三。一牒勸修治。二依勸徵問。三所謂下正顯。顯中十句。攝為五對。初二約人。前不捨下。後不慢上。次二約法。一不誹教。二不迷事。次二約心行。一樂行。二堅心。次二約降制伏使。前降。後制。後二悲智。前悲。後智。第二清淨中三段同前。初謂依前正法行成離染勝故。云清淨十句亦攝為五對。初三於教法淨。一信。二求。三護。次二於理法淨。一廣大。二甚大。次二於化清淨。一了器。二僧福。次二於時劫淨。一不著。二勸察。後一結成性。第三廣大智者。由離染障。令智廣大故。此十句亦為五對。初二了所化智。次二知化法智。一能詮。二所詮。次二知持辨智。次具身語業用智。後二照依正智。第四入十普入者。由得廣智能普契所知令互相入故。十句中各自多少為對。初二大色小處互相入。次二多身一身互相入。次二多劫一念互入。次二多法一法互入。次二多處一處互入。次二多根一根互入。次二多根與境互入。次二多想一想互入。次二多言音一言音互入。後二三世一世互入。第五住十勝妙心者。轉變無礙應機成益故。心得勝妙。正顯中。一住離言。二住離念。三住無常愛果因。四住常果因。五住祕密深。六住平等深。七住滅猶豫。八住諸世平等。九住三世佛平等。十住佛十力四無量。第六得十一種佛法善巧智者。依前勝妙心。起此巧智。正顯中。一了理法。二出生行法。三宣說教法。四證果法。五明了三乘法。六悟解一乘法。七巧言詞說法。八純門說法。九雜門說法。十知別不別二二不二不二二十一於第一義諦唯識門究竟故。三明結勸中三。初正顯勸。二何以故徵意。三菩薩摩訶薩釋意。由聞此法得佛果故。功德海滿故。利生等故。
第二辨瑞中二。先感瑞。後爾時佛神力故下明證成。前中二。先此土。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前中二。先顯瑞因。因有二。謂佛力及法爾。後明瑞相。相中二。先動地。後雨諸色雲。並可知。後證成中亦二。先此土。後如此道場下結通十方。問此感瑞自是重會普光明殿會中。何故結通乃云菩提樹下菩提場菩薩宮殿中耶。
答以菩提樹是本故。前後諸會。不一不異故第二偈頌中二。先敘意。後正頌。
前中二。初示相。謂自他二力是所因也。觀十方者。念所化故。觀法界者。思所說故。後欲開下述意。謂為欲述此十種意故。說此偈頌。一明因行。二顯果德。三說大願。四行起時處。五機熟願佛。六稱機授法。七所說利益。八明因得果。九果淨身。十語業開現。此十種義。下偈頌中。普具顯之。正頌中。有一百二十一頌分二。初二十二頌顯說分齊。餘九十九頌正辨普賢行相。此並不是重前文。但與綺互共顯普賢行用。謂前是略明。此是廣說。前體後用故。前中。初二頌誡聽許說。二亦說諸劫下八頌。明此菩薩學過去佛弘誓願行。三於一賢劫下十一頌。明學相。學現未脩三輪行。於中。初七舉現未佛。後四學成三輪淨行。四行者下一頌結說分竟。
第二正顯普賢行相中亦二。初六十九頌明自德大智行。後未安者令安下三十頌。明外化大悲行。前明普賢大智行中十種。一初七頌明善入帝網大智行。二深入微細下十七頌。明深入時處微細智行。三世界及如來下五頌。明了三世佛心祕要行。謂世界名及佛名。此等最麤。猶於多劫說不能盡。況佛心中所知境界。謂真妙法界等。然此菩薩亦能了知成普賢大智行。四如是未來世下四頌。了未來攝化業行。五現在所攝下四頌。通達現在佛境界行。六出生無[得-彳]眼下五頌。明六根化用行。七諸佛甚深智下十頌。明器世間自在行。八了知諸世間下六頌。明智正覺世間自在行。九如來法身藏下五頌。明非身示法身行。十譬如工幻下六頌。明非量不量淨心行。上來自德智了。第二外大悲行中亦十行。初六頌化物令發菩提心行。二眾生身無量下二頌。讚歎現佛攝生行。三諸佛能現身等一頌。明分布過去舍利行。四如是未來等一頌。明能起未來佛德行。五如是三世下四頌。明法輪深入行。六無量無邊下五頌。了物心器染淨行。七眾生皆妄下三頌。了物業報緣起行。八眼耳鼻舌下五頌。了達根境無[得-彳]行。九佛說等一頌。了知三輪三世中說法行。十末後二頌。明三世相行。普賢行品釋了。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釋此品文。四門分別。
初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如來者。略有二義。一智乘因行而來成果。此智即如。故雖來未曾來也。金剛般若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故。二果智契理一如時。不礙常應所化。故來也。仁王教化品云。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外。為第十一地薩云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無緣大悲。教化一切眾生。乘般若乘。來化三界故。今此出現是後非前也。後釋名者。或如之來。或如即來。或如來之出現。或如來即出現。初二而者。謂如之與來。非一非異。故雖如不壞來此。來是如之來。依主釋也。雖來不失如此即是來。持業釋也。後二句者。一正來即如時。而不礙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此即如來之出現。依主釋也。二正乘一切智來化之時。此即如來復即出現。持業釋也。問晉本名為性起。今此乃曰出現。何故爾耶。答舊翻如來性起四字中。如來兩字正依梵本。性字全無。起字或通。以溫鉢底言正譯為生。為現通有起義故。
二來意者。前品明果因出現。此品辨果果出現。義次第故來也。
三宗趣者。此品顯果果出現為宗。以徹窮來際利樂有情無竟期為趣。
四釋文者。此品長科有七分。一加分。二爾時如來性起下本分。三時性起妙德下請分。四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下說分。五佛子此法一名為如來祕密下。顯名受持分。六爾時佛神力故下表瑞證成分。七爾時普賢菩薩承佛下。偈頌總攝分。
初中二。先毫光加請法主。後爾時如來即於口中下。口光加持說法主。前中二。先長行。後偈讚。前中二。先光加。後時此道場下明眾益。前中有十。初光出處眉間者。表證道離二邊故。白毫者。表中道法界為諸教本故。二顯光名如來出現者。欲表諸佛無障[得-彳]。顯果果出現故。三無量等者是光因業。四其光者是舒業。五右繞等者是敬業。六覺悟等是覺業。七除滅等者是正業。八映蔽等是降伏業。九顯示等是示現業。十作是事已下明卷業。入妙德頂者。正明加相。何故加此菩薩者。欲令問果法故。為顯金剛種性義故。後明眾益中二。先得喜踊益。後復作如是下。知光是說法先相。後偈讚中二。初標說頌之人。後正覺下正顯。顯中十頌分六。初一頌歎佛申禮。二有五頌。歎佛放光。三有一頌。歎前光益。四有一頌。歎眾有堪聞之德。五有一頌。歎佛悲智利世故先放光將說法。六末後一頌。請佛示說法意。何不直請佛說法乃轉請示餘人者。此有二意。一光入身時已令知覺佛不自說故。二同上多例佛不自說故。後口光加持說法意者。前既請示。故今示爾。於中二。先加。後其光下加益。前中有十。初光出處。口放者表教道得通故。二光名無[得-彳]者。表辨才不滯故。無畏者。不懼深而難說故。顯其已離眾威德故。餘同前說。入普賢口者。令說如佛說故。口傳授故。何故加普賢者。表此所說是普賢法故。不入頂者。以兼教故。後加益中云過本百億者。顯加力故。及過餘者簡異故。唯除佛者顯尊卑故。加分竟。
第二本分中二。先問。後普賢菩薩摩訶薩言下答。答中二。一引昔類今。後說是語下現瑞表相。相有二種。一動地者。顯普賢引昔相應故。二出問法光者。表有問法菩薩名表所問故。謂說佛果出現法門。令所問者生起種性勝德故。云如來性起妙德菩薩。
第三請分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總相舉法請。後善哉佛子下列十門請。前中三。初舉法請。二佛子此諸下歎眾請。三佛子汝已下歎說者請。初請可知。二中三。初歎眾大。二皆久下歎德高。三具如是下結眾集。初可知。歎德中十種。一淨戒久。二三念慧成。四誓願極。五具佛儀。六憶念佛。七大悲觀。八了通境。九得佛加。十受佛法。三結可知。三中二。先別顯。後總結。前中十種。一事佛多。二成妙行。三定自在。四證祕密。五知教法。六除眾疑。七佛力加。八知物根。九隨樂說。十順佛智。後結可知。後別列十門請中三。初讚德總牒請。次身相下別列中門云轉法者。梵本云轉法輪。後如是下結。後偈頌中十偈分三。初一頌標歎說聽。二菩薩云何下正頌別列問請。三此說下歎德勸。就正頌別列中。四頌分七。初半偈頌如來出現法。次一句頌身語心境界。語謂音聲。次一句頌佛行。次一句頌成菩提。次一句頌轉法輪。次一句頌般涅槃。次二頌一句頌見聞親近出善根。三歎德勸說中。五頌分六。初半頌歎眾敬法重人。次半頌讚普賢德請說。謂是聽者生功德海之境界故。亦是能淨治眾生惑障者故。次一頌舉六事請。謂以因喻證明。與理相應。聞已發心疑除智淨。次一頌舉四事請。謂以因喻巧說示佛身如是十方佛身無異。前半舉例。後半請問。次一頌歎眾希有請。謂十方佛土無量劫中難可得見如今所集之眾。次一頌歎眾仰法敬人請。以淨心具演出現法。上來請分竟。
第四說分中。答前十問。即為十段。一一各二。謂先長行。後偈頌。十中初答如來出現之法。法是出現所依之因緣。後答身等九種。正顯能依出現之相。猶如因果非是因果。以並是果中所現法故。
就初長行中三。先法說。次佛子譬如下喻顯。後佛子菩薩摩訶薩知如來下。約法通結。此三各有十門。然初十。一一通中間十門故。此因緣總有四重。一云十種者。據初略也。二云百者。以初十入中十故。則一一具十有百門也。三云千者。以後結十一一結前百故。有千門也。四無量阿僧祇者。彼千門中後各容有多因緣故。如四智風輪十光明等。又亦通攝身等九中諸因緣故。文中二。先總告眾令知。後此處下正顯。顯中二。先歎。後何等下正說。前中四。一歎難言念。二所謂下辨難所由。三何以故重徵所以。四非以下顯難差別。差別中二。先反顯。後以十無量下順釋。釋意。謂此但數量繁廣故。云不可思議。非約理性言絕也。數量者。如前分別十百千等四重展轉。餘文可知。後正說中三。初徵起。次所謂下正顯。後佛子下總結。顯中一多大心攝生成故。二多淨勝志樂成故。三多慈悲成故。四多行願成故。五福智無厭成故。六多二利行成故。七多巧慧成故。八多淨德藏成故。九多智慧嚴成故。十多說實法成故。結中云成於如來。此結出現因緣。非說成佛因也。
第二喻顯中有喻。一一有三。先喻。次合。後結。前請中云。願以因緣及譬喻者。前法說即是因緣。此下明其譬喻。十喻中。
第一大千興造喻。喻佛眾緣成出現。顯此喻中有二。先約緣相喻出現因緣。後法性如是下待緣性喻出現因緣。前中三。初總舉多因緣。二所謂下別辨多因緣。三佛子如是等下總結多因緣。初中二。先反顯。後以無量下順釋。前中云非以一緣等者。梵本云曩翳繫糸垢囊。此云非以一因也。曩翳繫囊迦後云以無欏囊此云非以一事緣也。若唯是緣則應云鉢欏底耶。文既不爾。故知事緣為。後云以無量者。准前可知。別中二。先舉四風輪。後如是皆由下。出所因。前中二。先總顯四輪相依。後其四者下別辨四輪。謂依雲雨起四風輪。一名能持者。眾生業力。於空劫處。世界將成。於上空中。先起雲雨。若無風持雨。水無停處。壞餘世界。是故業力起初風輪。水若不減。無由得起諸天宮殿。是故業力起第二風輪。雖能消水。處起無由。是故業力起第三風輪。減一節水。起一層天宮。如是漸下。至起須彌及大地等。雖起總處。不能辨彼別類莊嚴。故彼業起第四風輪。令此世界乃至圓滿先起器世間。後起有情世間。廣如俱舍分別世品中說。後出所因中三。應眾生外增上業共感其中有共中共共中不共可知。二諸菩薩善根所起者。此約淨染染淨二類界說。所以者何。純染界中無菩薩故。純淨界中無眾生故。二種可得故。就二類中。染界容有菩薩。悲願現彼。除純苦趣。故賢首品云。或有剎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或有剎土無有法。於彼示現說法藏等。三令於下通顯前同處異感各隨所應。如維摩云。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餅色異等。下文第六十六中大光王告善財言妙光城所住眾生皆是。三佛子下總結可知。後明緣性出現中三。初法性如是一句是總顯。二無有下四句。明即相而性故不礙生作知成即無生等。即性而相故雖無生等而不礙生等。二法合中。合前緣相緣性及相性中各三相。顯其四種大智風輪者。一任持不失智持法雲雨。次二依法起自利行所成智。一滅惑。二成德。後一依利他行所成智。餘文可知。三總結中結及勸。前文相易了。
第二洪霔大千喻三段同前。此中是前風所持雨喻。喻佛深廣難知德。謂得無盡陀羅尼力。說此成就如來出現法。一切二乘不堪容受。唯除大乘菩薩。所以者何。此菩薩信佛有無障礙願力。至果方乃相續利樂無竟期故。故云唯除諸大菩薩心相續力者也。此論根器不可限。以位地分爾。則八地已還非所被故。第三大雨無從喻。此中大雨同前所說。眾生業力感龍雲雨。然無來去喻。喻佛出現無來無去。此有多釋。一應機無來。機謝無去。二從因緣現故。現時無來。來既不來。滅盡無去。三從初現來則已不來不去以是從因緣現故。
第四大雨難知喻。亦名摩醯數渧喻。此亦是前成劫大雨喻。喻佛出現大機堪受德。古德釋云。此有四義。一教廣。二行大。三因深。四果遠故。非二乘所預。
第五大雨成敗喻。喻佛滅惑成智德。各有五種。初能滅炎熾。二能起處所。三能壞大水。四能成海中一切眾寶。五能莊嚴大千界處。法中初二滅惑成福。次二滅障成智。後一以法照機。
第六一雨隨別喻。喻佛一味隨器德。
第七有二喻。初先成色界喻。喻佛勝緣先際德。二後喻釋疑。就二喻中。前先成由業力。後法異由機殊。餘益可知。
第八喻中三。先喻。二佛子大雲下結。三佛子如來下合。初中二。先顯水輪生華。後爾時於中下。明風輪起。前中依五卷大悲經第三卷云。何故名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為一水。淨居天。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諸妙蓮華。一一蓮華。各有千葉金色之光。大明普照香氣芬熏。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此事。心生歡喜。乃至讚言奇哉希有。如此劫中。常千佛出世故。號此為賢劫。釋曰。華名如來出現者。先召之名也。後風輪中。每一節水減。一風輪起。成一處所。十風次第成處滿足。二結中。善根異故。風及剎殊。而雨無別。三法合。佛成辨大事德。文中二。先正顯合。後佛子一切如來下釋疑。前中四。一如出現令水。二放智光授菩薩記。合華生。表佛出數。三佛子如來出現下。合十風。此表佛德應機不同。四佛子如來大悲下。合上結文。後釋疑中三。一順前文辨正理勸知。二眾生念言下舉偏執之疑。於機緣緣成之中一句謂佛獨辨不應道理故。云此非也。三佛子乃至下具顯緣成。便彰無作之義。文中三。先辨菩薩依佛種善根。後但以下顯佛因菩薩有善根故。方以威力。令其具佛德。三而佛下顯前根緣互應。是緣成無能所作。故無成。無成故無壞。無成壞故。無差別也第九四輪相依喻喻。佛體用依持德然。水輪所依之風。有四義。一持水名安住。二不可搖撼名不動。三成直至劫壞名究竟。四體質不可損傷名堅固。其厚有十六洛叉。法合中。初合四風。後合四輪。前中。一攝取。二授法。三守護。四照實。有配四攝合四風。理可通矣。合四輪中。饒益慈悲合前地輪。大方便合水。如來合風。無礙慧光合寶遞依持。准釋。
第十大千饒益喻化興世利生德令明三學益。慧中。一內得真理。二外用照明。餘准可知。
第三結勸中十一句。一一皆通結前十門。謂一行多。二周遍。三離相遷。四離分別。五永寂。六無主寄。七無窮已。八無休息。九佛智無碍。十觀為無為非一異。十一迴向願得滿足。
第二偈頌中三十七頌分三。初十四頌頌歎深許說。頌上總答。二譬如世界下二十二頌。頌上十喻。三有一頌。頌歎難說。說初中二。初十二頌。頌歎法難量。後是故下二頌明除說分齊。前中亦二。先十一頌歎所知甚深。後若有欲知下一頌。頌歎能知器淨。前中亦二。初一頌總顯佛德深廣難量。後十力功德下十頌。別頌佛德十門難量。各一頌顯佛一德。初一顯佛難思德總舉。後九別辨。皆先喻。後法。二末塵喻。喻佛無限德。三量空喻。喻佛廣大德。四數心喻。喻佛無量德。五法界喻。喻佛甚深德。六真如喻。喻佛離相德。七實際喻。喻佛無礙德。八法性如空喻。喻佛性淨德。九法性離言喻。喻佛離說德。十法性寂如鳥跡喻。喻即寂而用非色顯色德。次一顯能知淨中。前半總相勸。後半別顯。下二許說中。初一誡聽許說。後一略示九門。第二頌上十喻中。初二頌頌初喻。先一頌喻。後一頌合。二有二頌。頌第二喻。三有二頌。頌第三喻。四有二頌。頌第四喻。五有二頌。頌第五喻。唯除於世自在人者。梵本云唯除於世自在主。六有二頌。頌第六喻。七有二頌。頌第七喻。八有四頌。頌第八喻。九有二頌。頌第九喻。十有二頌。頌第十喻。三末後一頌歎出現法難喻說說。上來十門中。第一明能出現因緣法竟。
第二別答大段九門所出法中。先明身業。以是後八所依故。就長行中三。先總標舉。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於下釋相。三以心無量下結勸顯。
釋相中有五百門分別謂初約法總顯有五門。後所喻別辨有十身。即為五十。三通結能知亦十門。即為五百也。准例亦應有千門。但以總中略故也。初中二。先總標德廣。後何以下釋成。於中二。先反顯。後應遍下順釋。前中五。一法是事所依。事即行事。二行是能行故。三身是行所成。四剎是身所依。五眾生是所化。各盡法界故皆無量。後依喻別辨中。略明如來出現十身。一周遍無身身。二無別令別身。三大用成益身。四平等應機身。五密益身劣根身。六超劣隨應身。七一多無[得-彳]身。八無功成事身。九體用成益身。十隨願令滿身。為顯此十身。舉十喻以辨。於一一中各三。謂喻合結。
就初中。明虗空周遍至不至喻。以此虗空無形故。無可量也。又即由無形[得-彳]故。無所不至也。喻佛法界身非有非無故。本為眾生而有其身。非自有故。名非有身。又願以此為眾生身。為自身故。名非自身。前徵喻云。既遍一切處等。何故復非至耶。釋曰。以無自身故。身是聚義故。後徵法。准喻可知。餘文易了。
第二虗空非色現色喻。喻佛無別令別身。具標釋結可知。
第三日光饒益喻。喻佛大用成益身。文中喻有十義。第五義廓徹虗空者。梵本云。照徹虗空。合中四。謂總別徵釋。別中十種。一滅惡生善。二治障發慧。三與樂拔苦。四授法長道。五令心淨除疑。六見聞四諦理事無盡。七令自他死此生彼。八見無性理。不損無漏善根。九覺菩提開智照。明梵本云。為諸眾生放光益智光。令諸弟子功德華敷。釋曰。智日照菩提心華開敷。如日光照赤蓮華也。經云令智修明者。修長也。永照故。十依大菩提心成於萬行。三徵四釋。義可知。
第四喻中有二喻。一日光等照喻。喻佛平等應機身。合中有六位。謂三乘及三聚眾生無念而照益。二日月隨照喻。喻佛隨根應現身意者。釋前疑。云若機有異法不異者。何故現見聖教差別種種耶。釋云。教亦彼希望施設故致異爾。
第五日照生盲喻。喻佛密益身劣根身。喻中二。先無見。後密益。合中二。先略合。後佛子如來下廣顯。顯中二。先辨能益光明。後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下。明所益眾生。前中二。先列十光。初二成施行。次一成戒行。次二聞慧。次一思修。次二成證智。後二成淨智。後結廣云千種者。古人釋云。五百照下者。是五位自分行。五百照上者五位勝進行。後所益中四。一利益菩薩。得普賢位十十之德。後因得彼法。成就種智。於中諸處者。是前十眼耳等也。二住二乘下益二乘。令垢滅者以不求種智故。三其餘下益生盲。謂人天中不知有出道。令得三益。一身樂。二心調。三行成其堪道器。四地獄下益惡道中。先身光救惡道。二慈音破邪見。又釋有七。一拔苦與樂。二佛子彼諸下因起邪見。謂初願力後釋梵作。三是時下妙音示正。四彼諸下迴向邪知正。五心喜故下起報恩行。六佛與授記。七結光利益。
第六月光奇特喻。喻佛起劣隨應身。合中。明佛此身有四奇特。一無明現起。二常身即延促。三住體恒現彰。四一身普現對。言菩提器者。眾生堪授道之心有定水故。現佛影像故。
第七梵身普應喻。喻佛一多無[得-彳]身亦無起念等。
第八醫王巧術喻。喻佛無功成事身。喻中二。先顯醫王現德。後彼大醫王下明歿後持身如本救物。合中亦二。初醫現德。後於無量下。合呪覺藥持身等。文中三初皆到彼岸等。合命終以生死永盡。二善能等合藥塗呪持隨有報化住持不絕。三無思等合無功成事。
第九摩尼利物喻。喻佛體用成益身。合中二。先體。後法用。合可知。
第十寶王應念喻。喻佛隨願令滿身。梵本云。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大如意珠王。餘文易了。後唯除下釋疑。若有眾生因見等者。梵本云若有眾生應見佛身而成就者。如來爾時為成就故。示現其身。
第三結勸知中十句。一信十方佛。二所行自在。三遍證法界。四住法深。五時不遷。六世無實。七無分別。八度無竟。九嚴剎。十嚴身。
第二頌中二十偈。依次頌十種身。唯第八有四頌。餘九各二頌可知。
第三出現語業中。長行內三。初徵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下釋相。三佛子如來應正下總結。
就釋相中三。一略說十種聲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來音聲非量下。廣顯前十種。一一有十種故成百門。三復次佛子應知如來音聲有十種下。通結前別顯百門成一千門。巨細言之。各各無量也。就初說中。約德辨聲有十種。一體廣。二稱欲樂。三稱勝解。四應時。五體常隨應。六業集緣起。七難度。八正真。九無門。十無改。第二廣顯中三。初總標。次何以故徵。後佛子譬如下釋。就標中有三對六句。初對非量等者。佛聲非限故。隨限故。次對非主等者。從緣起故。後非示等者。相而性故。性而相故。二徵意云。何以非限非主非示三聲而不[得-彳]有緣故。三釋中三。初喻。次佛子如來下合。後佛子是為下結。下九喻文同有此三。
此前第一劫盡唱聲喻。喻佛緣起有無聲即一聲上具。前標中三對義故。此劫盡時空中聲。准俱舍第二云生無色界。有二因。一因謂近習及數習。二業力謂上界後報業果報將至故。若生色界。有三因。二因如前。更加法力。但器壞時法爾有聲故。又不得越次生二禪等。仍待火至初禪。方生二禪。乃至風至三禪。方生第四。法合中。佛將破壞生死世間。亦出四種聲說法而聲。體平等。無主無作。餘文可知。
第二響聲隨應喻。喻佛無方應現聲。文三同前。合中從眾生欲解緣。合前山谷。地中應有佛以慈悲本願。略故不說。
第三天鼓開覺喻。喻佛教誡放逸聲。合中二。先辨能開覺。後無數下明所開覺。前中三。初總。次所謂下別。後以此下結。別中有十一種聲於中初二通大小教。次六唯小。後三唯大。餘可知。後所開覺中三。初總標。二所謂下別顯。三佛子是為下總結可知。
第四天女善口喻。喻佛圓音聲。謂佛一圓音出無量眾生相應音聲。於彼一一音聲之中。復說無量法。各隨解了。
第五梵聲各聞喻。喻佛根熟獨聞聲。不出眾外者根未熟故。
第六水隨器別喻。喻佛一異無[得-彳]聲。
第七龍王降雨喻。喻佛長養善根聲。不從外來者。離佛無聲。不從內出者。離機無聲故。
第八龍王漸雨喻。喻佛漸教說法聲。亦是審根說法聲。合中二。先現法雲等合前先起大雲等。此明說擁小教也。後得其熟已者。合前普降甘露等。此時說大乘實教。普得令同一實果故。梵本云。若諸眾生善根未熟。未雨法雨。若即說深法。眾生恐怖。是故如來先興法雲。成就眾生諸根。就已然後廣樹甘露法雨。
第九龍王連注喻。喻佛種種差別聲。隨聲異說異。並從淨法界流故。無異之異也。
第十遍降喻。喻佛普雨法界聲。喻中有六。一雲。二電。三雷。四風。五雨。六結。合中先合十身雲。初一總。後九別。別中。初四約外相。次四內功德。後一稱性。二合依身雲放十電光。三合雷震中言三昧者。明依定起說從所依為名。十種可知。四合風。謂將說法時。先從慈悲起。後知警覺加被。令身心柔耎。以成法器。然後說法。五合十法雨。初坐道場菩薩者。正坐覺樹臨將成佛者也。法雨名法界無差別者。此有二種。一理事無差別。謂理即事事即理故。雖此亦有不一之義。今依不異說故。二事事無差別。謂此事彼事互望。亦約不異義說。菩薩雖從初地已來常聞說此。然未極說。今此最極故偏說爾。二最後身者。是已處胎出生。未坐道場故。法雨名遊戲等者。此有二義。一現道即為說法故名密教。二現通亦為說密教。密教者甚深祕密聲聞對坐而不聞故。三一生所繫者。是未處胎前同彌勒等。法雨名清淨等者。謂說斷果將滿。智果欲圓。並令圓滿故。已上並等覺位。四灌頂者。是第十地菩薩。十方佛同以法水。灌其智頂。授佛職位故。法雨名如來莊嚴具嚴者。即法水灌頂是也。五得忍者。忍有五種。莫不同一無生之理。今言得者。正在七八九地。法雨名功德寶等者。說大悲大智非一異行。是福慧無[得-彳]功德寶故。六住向者。三賢菩薩趣向正證故。法雨名入現前等者。說勝解力變現境界故。七初發心菩薩者。十住初心也。法雨名出生如來等者。說菩薩心慈悲為本。如來從此故。八為獨覺深知緣起等者。依分相說故。無明行感識等果故離斷果。起因謝故離常。亦顯順觀離斷逆觀離常。由此得解脫果故。言不壞也。九為求聲聞者。說大智慧劒等者。說入空慧為劒。四住惑為怨。害之為究竟故。十為積集善根等者。此三聚眾生也。一正定。二邪定。三不定。法雨名能令成就等者。各隨所應說令行法得成故。歡喜也。六結中二。先結十雨充法界。後結佛心等。合龍王心平等。餘可知。
第三結前十聲中二。先直結前十種。後復次下結十種各有無量。前結可知。後結可知。後結中三。一總舉。二何等下別顯。三佛子如來下結數。就別中。先徵。後列。列中十種無量。一一各通結前十聲。於中。各先舉喻顯。後釋義。義顯可知。上來總以一千門分別如來音聲竟。
後頌中有二十頌。頌前十段文。一一各二頌。如次應知。然第九頌。梵本云。譬如梵王一言音。能令眾生皆歡喜。其音唯在梵眾中。令普得聞除憂惱。上來總答如來音聲竟。
第四意業中。長行內二。先徵起。後佛子如來下釋相。釋相中三。初約法總辨。二譬如虗空下別顯。三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下總結。初中云如來心意識下此簡法體遮非顯是。謂佛無心等。但有智故。然於此文。三說不同。一云佛地無有有漏心及法。而具有淨分心及法。今言無有心意識。但應以智無量故者。依淨分中。無彼染心等故。無漏位中智強識劣故。不爾無王。所依何立。故成唯識第三。引如來功德莊嚴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故。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一云以無分別故言無。謂無體故。攝大乘第八云。無分別智所依。非心非思義故。亦非非心為依止。心種類故。以心為因數習勢。引得此位。名心種類。一云佛果實無心意識及餘心法。唯有大智我故。梁攝論云。佛果無有色聲麤相功德可得。唯如如及如如智特存。佛地論云。法攝大覺地。謂四智及如如。不言更有餘法。若依成唯識第十佛地四智。已辨八識所作之業。不藉心王及餘心所。謂鏡智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此辨第八識作用也。平等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能隨樂。現受用身土影像。此翻顯末那。辨彼作用。餘二智辨五六作用如論應知。一云諸經論說土雖似實眾異無盡。所以者何。說無心等者。依無染分說。說有心等者。依有淨分說。若不爾者。既令聖教互致列違。亦使佛無能現不現。若一向無者。色聲亦應不有。若一向有者。離染亦應無。上來雖有多說。今依第四也。
二就喻顯中。略舉十種大喻。喻佛十種大智。
一虗空無依喻。喻佛平等無依智。謂能與化作增上緣故。能與他為依。不依他故。依是何義。復言無耶。謂從因緣而得起故。說依因緣。因緣無體則無依也。然即不壞因緣。不失智體。是故常有能所依。而常無也二法界無改喻。喻佛性無增減智。合能依後得隨世虧盈所依真智無有增減。
三大海潤益喻。喻佛益生無念智。謂加持眾生。資其念力故。云流入眾生心中也。
四寶珠出生喻。喻佛用興體密智。合中六。一佛海合大海。二智珠合寶珠。三福智能生三乘道果。合能生眾寶。四引四寶名。合四珠。辨法師釋此四寶。配屬四乘。謂三乘及天乘。衍法師等配云。初是證道智。斷惑障。二助道智。斷業障。三是不住道智。捨報障。上三自利。四利他。此釋並非經意。所以者何。此中顯已成之佛。何得配三道智耶。故今不爾。謂一巧便無著智。二於為無為不一異智。三於性相融無[得-彳]智。四應時化物智。五此四智下合深勝凡夫龍神等皆不見。此同法華王髻明珠有功勳臣方見。亦此四智下合端嚴方正等。
五珠消海水喻。喻佛無功用等智。文中三。先喻況。後佛子如來下法合。三佛子是為下總結。初中二。先明海有四寶。後佛子若大下。辨寶業用。前中二。先通顯四寶。後何等下別列其名可知。後業用中二。先明要用。後佛子此下正顯珠業。若依俗書。自有兩說。一云大海內近東有沃燋石。常能消吸海水。令盡不溢。一云彼沃燋東。有大壑。其名尾閭。海水注中。故常無異。若小宗中起世經及大婆沙說。於大海下。有阿鼻獄。猛火吞消爍海水便不盈溢。餘同此者。為究竟說。實則非了。餘文可知。合中二。先合前列名。後佛子諸菩薩下合後業用。前中。古德將此四智。配大乘光明集福德王賢護首楞嚴等三昧智。亦有配屬禪定方便如理如量等智。此並訛言。不堪憑信。今但依文。文自有解。可怙。古人凡見一文。即將舊語。以屬配之。何必一切皆是舊言。古人之中往往有此。本疏云。初能除流散染業障。二能除味定著淨障。三能除根本無明障。四障盡成果智。今謂此四智。乃是佛果。出現門中。辨四種智業。覺悟菩薩令行增進。不應妄配地前地上三昧智等。初滅一切等者。謂佛以智光。照觸菩薩。令住定心修善。滅散修故。此照地前令入地。至三地也。二除一切等者。以智光照菩薩。令捨著禪味。起廣神通故。此從三地至五地也。三慧光等者。以智光照菩薩。令捨廣通。住功用行故。此從五地至六七地也。四與如來等者。以智光照菩薩。令捨功用依無功用故。此從八地至如來地也。三結文及餘文並可知。
六虗空含受喻。喻佛起住無[得-彳]智。三門同前。合中釋云。如來智慧遍一切故等者。謂佛智遍一切眾生心中。而眾生從自心內種性生智。即是從佛智生。還依佛智住。是故雖容無量智。無分別也。三結可知。
七藥王生長喻。喻佛種性深廣智。喻中有六。初明樹生處及名。梵本中名無退根。二明從生因深。三樹功廣大。以能生一切樹根等故。四此藥王下釋樹名。五佛子彼下簡非生處。六然亦下明無捨厭。晉本云然亦不捨生性。次合中二。初總。後別。前中舉法同喻總言亦如是。後別中四。一合樹身生長乃至成果。二佛子如來下合釋樹名。三佛子如來下合令一切樹根生等。四佛子如來下合簡非生處。初中七。一以過去等大智願悲三法。此習所成性也。合樹根。二於一切下合從生因深。謂從諸法無性中生此性種也。三堅固下合樹莖。謂以善巧精進為身故。四遍法界下合樹枝。隨所引生諸度行故。五禪定下合樹葉。謂以四禪八定三空等故。六總持下合樹華。謂以總持辨才菩提分等故。七究竟下合樹果。謂以大菩提常樂故。二合釋名中二。先總標徵釋。後以究空下別顯。顯中三。一以菩提心一發無休息時故。二得果不捨因故無斷也。三以前前菩薩行。成後後如來體。如是展轉無窮盡。三合令一切樹根等。生等有六。並文顯可知。四合簡生處中三。初總標非處。二所謂下別顯三類。墮無為坑者。住小見故。闕大悲水緣不同生長利益故。此合地獄坑有火無水故不生。問豈此許彼住無餘依。不爾如何遮言墮坑。
答此有二義。一怖令勇猛故。二令無迂迴故。二及壞等者。住耶見故斷善根故。信不具足。不住法器。永沉生死貪愛長流。此合水輪中有水無土緣故不生也。三不捨生性中。云然亦等者。舉前闕緣。雖即不生。生性不無。故云亦也。曾無厭捨者。佛菩薩性。不厭生死。不捨眾生。其性既在故。云無厭捨故。前住耶小位。只說闕緣不生。言三無性不生。近有一僧。指前墮坑溺水之語。即謗此經說畢竟無性義。不觀此後句然亦之文乃是顯有佛性之理。此僧大與末代眾生。作惡知識。持少世聽。誦得法相章句。而於數科成佛要義。皆作留難。是知佛所懸記。期為可驗。經云。我滅度後之時分後五百歲。魔作比丘。滿閻浮提。壞亂我法。後總結可知。
八劫火燒盡喻。喻佛知不盡智。合中略舉四境無不斷盡。釋中云智慧平等悉明達者。證彼一切法一時性分明了達故。
九劫風持壞喻。喻佛巧令留惑智。謂佛有此善巧方便。令諸菩薩留惑潤生生於三界。由此留惑。惑方至盡。得一切智。不同二乘速出故斷惑令盡不生三有。具明留惑。如別行章。
十塵含經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於中文四。一法說。二佛子譬如下喻況。三佛子如來下合。四佛子是為下結。初中三。先標。謂佛果智遍在眾生中。即因性本覺也。此即在纏之因具出纏果法。二何以下徵。意云。眾生界中。經說有五種種性。何以總說因果等有三無一。下釋意云。此中唯除草木瓦礫。無有一因性與果智別。此中文二。先反解。謂但由無明覆故。將為有別。以後若離下順釋。謂若除無明。佛智便現。非始生也。二喻顯中五。一總明經卷分量。二所謂下別顯經中所錄。三此大下明器。前雖大潛在一塵。四如一下准知餘塵。五時有下出經益物。三合中一合經在塵。謂佛智在眾生煩惱身中。二但凡愚下合經在塵而不知者無益。三爾時下合出經益物。謂佛示眾生各自身具有佛慧教修聖道離妄見自佛慧。四佛子下結成可知。
三總結大段可知。
第二大段重頌中。有二十二頌分二。初二頌。頌前約法總辨佛心智等。後二十頌。每二頌頌前一喻。益准釋可知。
第五通出現境界中長行內。一法說。二佛子如大龍下喻顯。三佛子菩薩摩訶薩為入下總結。
初中三。一舉能知知所知。二佛子如一切下舉所知多以顯能知多。三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下會釋心智不異。初中所知有十種。一一切世間者。謂諸可破壞法墮虗妄中故。二一切三世間遷流可壞故。三一切剎者。器世間故。四一切法者。心心法故。五一切眾生者。諸蘊上假者故。已上並世俗諦攝。六真如無差別者。無性一味故。七染淨實體故。八純淨邊際故。九無質[得-彳]性故。十所緣實性故。已上勝義諦攝。上來十種由佛所知之境界也。二明所知多顯能知多者。能知無障[得-彳]智一味平等。若不舉所知差別之境。無以顯能知多故。十種准前。但翻顯為異。三會釋心智不異者。十中准舉初門顯無量義。文中二。初總顯心智不異。後何以故下徵釋。前中二。先標心之境即是智境。後如心下舉心緣多境無縛無脫。智緣多境亦爾。言無縛脫者。謂勸此菩薩知心本無體無能隨。知相本不生無所隨。既不隨相。則無相縛。先既無縛。後亦無脫。相縛義廣如前普賢品中說。此心與智。王所不離故。如王既爾。其所亦然。或此亦為隣近釋也。後中先徵意云。佛智緣境。平等一味。無有多小。何以言無量故耶。後釋意云。佛緣境平等。必不壞差別多少。是故隨彼種種分別思惟。有種種多境界也。
第二喻顯中三。
一大龍降雨喻。喻佛境界無所從。此則顯前徵意與釋意無違。謂佛境離平等一味。然不壞種之相。
二海水心起喻。喻佛智海昔願起。此則顯前釋意與徵意無違。謂佛智海雖無分別。往昔大願無差失故。上二喻皆先喻後合。並文顯可知。
三海水無量喻。喻佛智海四種無量。於中二。先喻。後佛子於汝下合。前中二。先別明水多。後如是下通顯四多。前中一四洲中水。二十龍王雨海水。三海龍王太子雨滿水。四十龍王宮殿中水。五海龍王太子宮殿中水。六海龍王雨海水。七海龍王宮殿中水。上七種水皆後水陪多前水入大海中。後通顯四多者。一水。二眾寶。三眾生。四大地。後法合中二。先問答。後佛子此大海下正顯。顯中二。先合別顯。謂從百分中一分。乃至比對分不及一。此皆有數量語言及故。所喻佛海乃至一極微皆不可比。以非數量法故。非語言及故。故云非譬所及。一復合通顯四多中。一得初等者。合海中水多。二一切菩提等者。合海中寶聚多。三所經眾生等。合海中眾生多。四住等者。合海中大地多。
第三大段總結可知。
後重頌中五頌分五。初一頌頌法說。次二頌頌初二喻及合。後二頌頌第三喻及合。並如文可知。
第六出現行中長行內三。初牒前徵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下正顯。三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下總結。
能顯中二。先法說。後佛子如真如下喻顯。
前中二行內。一無[得-彳]行者。是即理之事行。他用自在故。二真如行者。是即事之理行常化無化故。
後喻顯中兩說。一云初一喻喻後行。後四喻喻前行。一云五喻通二行。今依後說。其中各有法合。初喻合中。云不生等者。謂如為三際依。非三際合行。過未非緣故。不生不動也。現在離緣故不起也。二法界喻合中。云非量等者。謂染淨法所顯真性之行。非少可量。又非多不可量。以非形質故。然因法顯界不無故。三鳥飛喻合中。云無邊際等者。謂畢竟無窮盡行。然非不行故。四金翅喻合中。云住無[得-彳]等者。謂無分別無[得-彳]行故。五日月喻合中。云性本寂等者。謂離作念行故。然非不運行故。餘文並顯可知。
後偈中五頌各頌一喻可知。釋行了。
第七出現菩薩中長行內三。初牒前徵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下正顯。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總結。
初中云成正覺者。此有四義。一彰此差別。謂晉本名此為菩提故。准梵本中。若言菩提則唯是境。若云勃陀。則唯是智。今云成正覺。便為境智總合之稱。二具釋三字者。謂境是真俗二諦不一不異故。智是究竟圓滿無分別大智故。境智合稱者。謂智即境境即智。仍不離非即離故。三字簡異三類眾故。一異眾生。眾生無正無覺故。二異二乘。二乘有覺無正故。三異菩薩。菩薩有正有覺。而未成故。唯佛具三故名之爾。四種類中三。初就菩提中五。一有二種菩提。大品云性淨菩提修成菩提故。二有三種。涅槃第四十云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上智觀故無上菩提。三有五種。大品云。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此中初一是十解初住。二是三賢。三是初地見道。四是修道滿。五是佛果究竟。四有十菩提。如離間說。五通一切法。維摩云。一切法即菩提相故。二就勃陀中。或二或四或十。具如諸經及此經上下文說。三就合說者。即如此文也。
第二正顯中有十段。一體無過失。二出過下明業用。三佛子諸佛菩提下明甚深。四佛子如來應正下明廣大。五佛子如來成正覺時下。明現因果。六佛子譬如虗空下。明體離虧盈。七假使有人下明用無增減。八如來成正覺時下明依定起用。九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身一毛下。明佛周遍法界身。十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下。明遍心中有佛。
初體無過失中有九。是減數十故。謂一佛智於境無所觀觀故。二於平等法性隨緣不變二分中無猶豫故。三無二者。無二念故。亦曰不二現行。亦云二行永絕。世親釋云。於所知一向無障功德。非如二乘亦有障亦無障故。無性兩釋。一釋曰前二云此中無有二處現行。謂生死涅槃。親光釋云。謂諸異生住著生死。二乘聖者住著涅槃。如是二障。世尊無故。四無相者。無性為性故。五無行者。非生滅故。六無止者。無住著故。七無量者。是多功德故。八無際者。後邊無故。九遠離二邊等者。離斷常故。
第二明業用中三。謂法喻合。初法說中九。亦減數十也。一出過文字書記故。二出過言說故。三知眾心行。四知根。五知性。六知欲樂。七知煩惱。八知習氣。九一念中知三世一切法也。二喻況中明大海印現喻所現。如後可知。三法合中。心念諸根等。皆現佛大智海中。略舉十境也。而無所現者。此有三義。一不持作意現故。二所現無故。三無別體而不[得-彳]別故。即自體顯照。名之為覺。起信云。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自體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釋曰。此則無思顯照同體之境。名菩提智業用。不同餘法有能所取故。
第三明甚深中四。初三別。後一總。前中一非文宣故深。二非聲及故深。三非語說故深。後一總者。前三但是方便遮詮非表詮故。故云但隨等也。
第四廣大中三。初舉身廣大。二佛子如所得下類顯結心。三得如是總結。初中有十三種身。此增數十也。一是眾生世間。謂得能同一切眾生身之身故。諸句中皆云量等身者。量分也。等齊也。謂佛身令作彼諸身。然不動彼故。云分等。身者依義聚義諸身隨應。配可知。二通方執無方軌。三器世間。四德相世及不相應行遷流性依色心立。與三摩耶為依故。五隨諸智正覺隨應之身故。六德相語言及世間語言。七諸法無性性。八染淨法所顯真性。九事空無質[得-彳]體故。十得事事無[得-彳]法界德相及業用故。十一得諸大願身故。十二得功德海滿行身故。十三大涅槃界身故。二類顯中依辨語心。語心亦十三種身可知。三總結中。身等一一各等法界故云無量等也。
第五明現因果中三。初總顯。二無盡下別辨。三知一切下總結。初中四。一標一性。二略釋。三徵何性。四重釋。無相性相即體也。以菩提身等於眾生。是故眾生悉於中現。以彼所現同能現故。是故眾生無不成佛問此中所現眾生為約事。為約理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約事者。何故釋中云皆同一性所謂無性耶。若約理者。何故標中云普見成正覺等耶。答此中所現約事理。所以者何。因修法性觀。果成事理無[得-彳]事事無[得-彳]德相故。謂理即事事即理及此事彼事相在等時。皆不壞本相。自他非一異。三世相望。非一非異。當知悉然。是故佛心中有一切眾生。佛所發心乃至涅槃。即是眾生發心乃至涅槃。此即自他非一異門。常是佛。常不是佛。思之可見。二別辨中十一句。以顯此義。一眾生染相本性自無。二有二義。一無物可盡故。二常故。三本來不生故。四亦無期滅故。五我性自空故。六非我性亦無故。七眾生緣之生非是生故。八即前非生之性亦不可得故。九所證菩提無所得故。十所依法界亦無性故。十一本性空界本無體故。十二能證智體無能得故。三總結中三。初結前知無性。二得下明由智故得大智悲。若不爾者。悲智非大。三由此悲智能度眾生到究竟故。
第六顯體離虧盈中二。先喻。後合。喻中明虗空常性。顯菩提無增減。由體常滿足。成與不成。等無二故。
第七明用無增減中三。先喻顯。二普賢下法合。三佛子下總結。初中化現無形顯菩提成不平等。言化多心者。喻各各修多因故。心化作如來者。喻成多果故。以此因果俱無色相。是故化與不化等無異。合結可知。
第八明依定起用中三。初唯舉一定。定名驚覺者。順理警機故。依此定出眾生數等菩提之身。二如一下類顯。謂如一定中出既爾。餘一一定亦然。如多定既爾。餘一一法門亦然。謂大悲大智大總持等。則知菩提之身無盡無盡不可稱說也。三佛子下結可知。
第九明周遍法界中三。先標。二何以故下徵釋。三隨其下結。初中三。先一毛孔者。此有二種。一云於佛身生毛之處孔中。即於此處。見前門中眾生數等菩提之身無不圓滿。二云於佛身上毛內孔中見也。上下文中有此毛孔之者。並准此二釋。二類顯一切毛道皆爾。三類顯一切法界處悉重重普遍。二徵釋中。先徵。後釋。釋成周遍。三結法屬人。謂毗盧遮那。於此座上坐時。即遍周法界處。現種種身也。
第十明遍心中二。先明自心例他。後如自心下例他心亦爾。前三。謂標。佛菩提果遍在菩薩身心中。非是菩薩有菩提因性以此正辨佛菩提故。二徵意云。何以將同理性說事亦同故。三釋意云。佛果即以無性理成故。故云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此義具顯。如前第六門中。復例他心中二。先例可知。後悉有下結德。言廣大等者。遍一切處也。不離是相即不斷是不壞本相故。入不思等者。即理即事即因即果故。
第三總結中者。結前十門勸菩薩應知。
後偈中六頌。初頌頌初體無過失。次頌頌第二業用。次頌頌第六體離虧盈。次頌頌第七用無增減。次頌頌第八依定起用。後一頌却頌第九顯現因果。及頌初門業用中說法。其末後一頌。云如三世等者。梵本云。三世諸劫剎眾生。及心根欲一切法。悉於佛身平等現。是故正覺亦無量。門略無頌。釋菩提了。
第八明出現轉法輪中。長行內三。初牒前徵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下正顯。三佛子諸菩薩下總結。
就正顯中七。一體相。二一切文字下廣深。三佛子譬如下是無盡。四佛子如來法輪悉入下無住。五一切眾生種種語下分齊。六復次佛子下出生。七能如是知下顯知法益。
初中十種。一知以心自在力者。是法輪因宿願故。無起無轉者。是為眾生轉。非自為也。二知一切法等者。是所轉之法。對緣方起故。恒無起。三以三種轉等者。示相勸知。別證三中偏舉斷業。餘略可知。四知一切法離邊見者。是業用能破見故。五離欲際非際者所破者不見愛體而離愛故。六入虗空際者。畢竟無實故。七無言說者。離言說故。八不可說者。說前離言亦不可說故。九究竟寂滅者。永無而有故。十涅槃性者。圓滿寂靜利樂紛然無竟期故。
第二明廣深中四。一廣。二深。三四皆俱廣深。各有標釋。初中前標。後如來下釋廣遍也。二標說聲如響釋了實性是深也。三標一音出多是廣釋以無主深也。四標無遺盡是廣釋無著深也。
第三明無盡中二。前文字無盡喻。後合法輪無盡可知。
第四明無住中三。初法說。謂佛法輪不定住一處。二喻況可知。三法合。略舉五類佛語。用彼說法故。云善入也。
第五明分齊中二。前中二。前標。後何以下徵釋。先徵意云。眾生語言但是執染。何以得作淨法輪故耶。釋意云。執染即實相。實相是法輪故。於中二。先標。後釋。皆約體用。得成法輪也。
第六復次佛子下明出生。於中四。一標門。二何等下徵起。三佛子如來下總舉。四何以下別釋。釋中。先通辨。謂欲轉法輪入此三昧者。是所依門故也。無[得-彳]者是辨才。無畏者無怯懼。二入此下正顯多音。釋成總中出隨眾生心行欲樂音也。令一切眾生等者。稱根授法故。皆歡喜也。
第七能如是知下。明知法益。謂如上而知。即順大菩提。不爾即非也。
三總結可知。
後頌五偈。初半頌頌初體相。次半頌頌第三無盡。次一頌頌第四無住。次二頌頌第六出生。末後一頌却頌第二廣深。其第五第七略不頌。釋轉法輪了。
第九明出現涅槃中。長行內三。初牒前徵起。二佛子菩薩摩訶薩欲知下。正顯。顯中長分有八。一體實真常。二佛子如來下簡異灰斷。三佛子諸佛下不[得-彳]出沒。四佛子譬如日出下。隨器虧盈。五佛子譬如火大下起世隨緣。六復次佛子譬如幻師下。存沒俱存。七復次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示涅槃時下。用窮來際。八佛子如來住於下總結能知相。
就初中三。先舉法勸知。即根本自性。次云如真如等也。二如真如下正辨所知。先標真如。次會涅槃。謂即雙林示滅。即同真如平等一味不生不滅故。云如真如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下九例然並是如之異名。意顯涅槃同彼真性令明淨故。約此多門顯也。三何以故下指喻同法。先徵。後釋。徵意云。何不直說如來涅槃非永滅度。乃至當須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真如涅槃。乃言如真如際等耶。釋意云。若先識真如等根本自性是不生義。即知畢竟無滅。如來涅槃亦爾。若不知根本。即不知無滅之深故。云若法無生無出則無有滅。
二簡灰斷中三。先標。次徵。後釋。標中云如來不為等者。約人顯實故。謂於二乘。亦說如來永斷滅故。今就實教大機盡理而談故。不為說。次徵意云。眾生亦有宜聞永滅得何以不為說故。三釋意言。雖有益生是小非大。今為令見常現前故等。亦不起二不二根者。謂佛界有二不二。二者應現時有已滅未滅故。不二者一切皆己佛事說如此想亦不起故。次復徵意云。縱事非有想何得無。釋意。根因事起。此實教中菩薩。從發心來。初無熏習。彼現由何起。故云永離一切想著也。
三不[得-彳]出沒中三。先標。謂應機有出沒不[得-彳]。二徵意云。何以作此不定故。三釋云。據佛自體常住隨物示滅。
四隨器虧盈中二。先喻。後佛子如來下法合。前中舉日影隨器現不現喻。顯佛隨器有虧盈。如無性攝論第十云。問若如來是常住者。於一切時。何故不現。
答眾生罪故不現。故彼頌云。眾生罪不見。如月於破器。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釋曰。如破器中無水。月影不得住。此非月過。是器之失。眾生身中無奢摩他清深定水。佛影不現。非如來過。是眾生失。
五起盡緣起中三。初喻。次合。後結。喻中火事隨薪有無燒不燒別。佛隨彼化緣有起盡故。攝論第十云。或涅槃如火者。如世間火有處燒然有處息滅。諸佛亦爾。於諸善根未成熟者。現等正覺。令其成就。速得解脫。於諸善根已得成熟已解脫者。現般涅槃。無所為故。
六存沒俱存中三。謂喻合結。喻中舉幻師隨捨不捨。顯佛隨機有滅有存。法界身恒遍。言善知等者。明佛此身即是法界身故。
七用窮來際中十二。初定力現佛。二佛身放光。三光出華蘃。四蘃有莊。五依莊有佛。六佛數等所化。七佛德具願海。八佛應機化益。九佛窮來際。十佛體離有無。十一佛常住所由。十二正結知見。此並如來雙林示滅之時有此事也。
八總結能知相中十句。一無量者。結上簡異灰斷彰大涅槃功用無邊。二無[得-彳]者。顯隨緣起盡。明滅不滅無[得-彳]。三究竟法界者。為萬行所依。結存歿俱存。四虗空界者。結不[得-彳]出沒。上云其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涅槃。是故同虗空也。五真如法性無生滅者。結隨器虧盈。上云其實如來不生不滅也。六實際者。結前最初體實真常。結上實際等十義。七為諸眾生隨時示現者。通結諸門因應機現用也。八本願持故無有休息。不捨一切眾生。九不捨利。十不捨法。此上三結末後用窮來際。謂願力持故。盡窮來際等。可知。
後頌中六偈。初頌頌第四。明日等者。梵本云。譬如日光照世間。器壞水流影隨滅。佛智日光照法界。無信正見見涅槃。次頌頌第五。次頌頌第六。次二頌頌第七。說一頌頌初門。餘略不述。涅槃出現了。
第十出現見聞親近所種善根中。長行內三。一見聞信向益。二佛子我今告汝下見聞不信益。三佛子如來下簡喻異法。
初中二。
先總法說。後佛子譬如丈夫下喻顯。然一一中。皆有徵合等。初中十一句。先一句總。後十句別。總中云於如來所乃至覺慧故者。謂見佛色身。聞佛名號。受佛戒香。得佛法味。若佛光觸。若憶念佛。皆種善根。生無盡覺慧。覺慧謂大菩提智也。若供佛曾行地及佛塔廟。亦具善根。滅惑得樂。乃至雖見聞佛。由業障纏覆。不生信樂者。亦種善根。無空過。乃至畢竟大般涅槃。後別中。一斷果。二窮來際利樂。三不錯謬。四大願滿。五了有為性。六所行與無為合。七所作生真慧。八所修皆無限。九所行皆佛正因。十所行皆八地已上不動因。上來初唯斷。後唯智。中皆通。如文可知。
二喻顯中三喻。
一吞小金剛喻。喻於佛種少善根畢竟得大菩提涅槃益。文中六。一喻金剛性堅利非肉身腹內所能銷化。故云食少許。終竟不銷。要穿身過出在外。舊經云。下入至金剛際乃住。二何以故徵。意云。何以至彼方住耶。三釋意云。身業非金剛住處故。四合云。佛所種少為非一異善。不住一切有為行等身中。要至為即無為智處住。五重徵云。何以少許即能如此。故六重釋云。多少雖殊。其性是一。必不與一切有為法同性住故。
二小火燒薪喻。喻於佛種少善必斷二障益。文中六。一喻謂小火能燒大草積。二徵云草積極大火體極小。何以小火能燒大積草。故三釋。意云。以火是性能燒物。乾草性是易燒故。小能燒多也。四合云。於佛種少善。必燒一切惑盡。至大涅槃。五徵。六釋並易。
三藥樹多療喻。喻於佛積少善不空過益。文中一喻佛為眾生六根境益物不空。文中二。先約佛現在。後若有眾生下約佛滅後。前中見者眼得淨等可知。與寶性論大同故。彼論云。諸佛身如虗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出于妙音聲。令嗅佛戒香。嘗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後明佛滅後中。取彼地土者。喻後世遇遺教及供塔廟等益。二佛子如來下法合。文顯可知第二見聞不信益中二。先正顯業障。眾生雖見聞佛及滅後遇經教供塔廟等。由惡業障纏覆。不生信樂者。亦種善根。後佛子菩薩下并前信向等總結。問如何不信。亦名種善根。不名造罪耶。
答且據得益邊說。謗罪非無故。文殊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我由過去謗般若故。無量劫墮三惡道。即由謗時聞般若故。今得解脫。又如來祕密藏經云。譬如罵藥服之。還得病愈。罵沉燒之。還發香氣。於佛瞋罵。猶勝恭敬讚歎外道。
第三簡喻異法中三。初標云無有譬喻能說此法。二何以故徵意云。向來唯約喻顯諸法。今何以言非。故三釋云。但隨眾生心見聞愛樂處。且作是說。令漸得入。理實不只如此故。云心智路絕等。上來總明大段第四說分竟。此門偈頌在後顯名受持下。此是教相中。相第塔鉤鎻義故。
第五大段顯名受持分中三。先顯名。次佛子此時門下辨受持。後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下結益。
前中名有十種。一如來祕密者。於佛所說中。見幽奧義。所謂理事事事無[得-彳]法非權小所及故。二世不能知。權小尚迷。何況世間故。三入佛印者。佛印即是一切法無性故。四開大智門者。佛果大智。此教為門。於此開悟。是為方便。得佛智故。五示佛種性者。佛體唯是無性理故。六成就菩薩熏此種性成故。七不能壞者。熏成金剛種子。非人天中受銷故。八一向隨順佛境者。佛以真俗非一為境故。九能淨眾生界者。悉淨治故。十演說等者。此教唯說隨緣不變真性。此為諸佛根本故。
後辨受持中四。一定所為受持。二是故菩薩下舉益勸修。三若得聞此下信順成益。四菩薩摩訶薩聞此經已下。勸修成益。
初中三。謂法喻合。法中二。先明為非。後佛子下明受非受。前中二。初不為餘者。謂權小凡故。後唯為等者。謂大乘實教菩薩故。於中有二。先明地前名。趣向大乘無分別智為乘體故。後是十地菩薩乘名不思議。此乘非彼權小凡等所思議故。又乘是運載義。若從信至賢。從賢至聖。是可思議。今乃十信滿心。十住初位。即是佛果故。名不思議乘也。後受非受中二。先明不能受。後唯菩薩下顯能受。不能受中云不入手者。手信也。上文賢首品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乃至為清淨手受眾行。喻中五句可知。合中亦五。一此經等合七寶。二不入手合無堪持也。三唯除真子從種性中生者。合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四種如來相等者。合具聖王相。五若無此等者。合若無太子。七寶散滅以無修行故。教法不行名為經滅。般若論云。法欲滅時者。修行滅故。何以故下釋無真子經滅所由。
第二舉益勸信中二。先明聞信之益。後佛子設有下明聞信難得。前中有標及徵釋。標云。菩薩聞此應大喜頂受。二徵意云豈佛所說有勝有劣有聞不大喜等者耶。三釋意云。由菩薩聞此生於信樂。即疾得菩提故。後聞信難得中二。先顯真菩薩。後以不能下釋成。初中三。初明但依權教修行不約實教熏習為因故。云設多劫修六度菩提法也。後若未聞下明前既無因故後無果。故云未聞或聞不信等。不順者不能依教行故。不入者由無行故不能證會故。後釋成中意。若依實教。畢有證會之時。得名真實。而生信尚無。竟何證會得名真實耶。
第三信受利益中。文有十一句。一聞實教法名如來等者。此唯諸佛無盡祕藏解脫大智境界故。二聞已能信解等。乃至住佛家故。無性攝論釋云。生如來家者。謂佛法界。於此證會故名為生。世親釋云。由此能令諸佛種性不斷絕故。十住毗婆沙第一云。今此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更有多釋。廣如彼說。三順佛智境真俗鎔融。四悲智行具。五住境佛界。此亦於佛所化能化故。六無諸雜染。七能增長佛果所行。八諸菩薩化生法皆了達。九於佛神通作用不疑。十億無師自然智。十一於佛無[得-彳]解脫證會故。
第四修行成益中亦十句。一大智普智一性法故。二真心念真如故。三現見諸佛故。四以加行力入平等觀。五由神通念力遊多世界。或於諸事物中以自在念力。身遍其中。六以智導眾福。七由無師自然智永離世染。八以菩提心入十方網救護眾生。方網者。謂一剎海中。有十不可說剎種。一一種上。有二十層。從最下層。有一佛剎塵數。乃至最上層有二十佛剎塵數。總有二百一十剎塵數剎。此剎一一各有十佛剎塵數廣大剎繞。又此廣剎。一一各有十剎塵數眷屬剎繞。如是三重諸剎遞如網。以其上下四方四維皆相當。相去近遠亦有相似故。其一一層中諸方相望既爾。故名方網。總相觀之。狀如網故。九知三世佛同一體。如此知之。名大觀察。十以善根迴向之智。能普入諸法。謂凡觀一法。必具一切。然智入時。以無能所緣而入故。名無入之入也。若依梵本。應言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應以普遍隨行智入。應以積集中無量意樂隨行心入。應以離一切分別計度勝意樂入。應以一切如來現前作意入。應以了知平等如虗空殊勝念入。應以菩薩無中邊法界意業樂行入。應以普遍一切功德成就神通智自然智入。應發除滅一切世間垢濁心入。應以盡一切方網菩薩普遍觀入。應以善根迴向三世諸佛同一體性智入。應以此諸法入然無所入不於一法而有攀緣。應以一法觀一切法。釋曰。此上十種入是聞此法已。從如是十種方便法入此法。不同新譯經文。思之。
後頌中四頌。此但頌前第十大段見聞等益。不頌顯名受持也。四頌分四。初一頌法說。次三頌各頌前一喻。如次應知。
第六大段表瑞證成分中二。先表瑞。後是時十方下證成。
前中二。先此土。謂動地雨供表法真實。後如此下結遍通十方。即明一說一切說也。此亦通結前所說法皆順根成利益故。
後證成中二。初明果人證。後爾時十方下明因人證。前中二。先明證法。後令此會中下舉益。證中四。一現身證。二而作下讚說。三佛子我等下別意說。四如我下類通說可知。後舉益證中五。一得因位滿益。謂一生菩薩。得十通蒙記盡現一生成佛故。二佛剎下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一記多劫成佛同號佛勝境者。同緣佛出現境界故。三我等為令下明佛護持經久住。四如此下類結前度生益。五出前遍益所因中略顯十因。一十方佛現在力故。二當處佛本願力故。三有此法起處即合有此益故。四彼得益者自善根力故。五佛加持令起不虗加故。六根緣契會故。七隨可驚覺時即驚覺故。八往因不失故。九令成普行故。十顯佛智自在。後明因人證中二。先明此處作證。後如我表此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先釋文。後問答。前中有十六節。一乘處遠近。二有十不可下眾數。三來詣下明充滿法界而來。四現菩薩莊嚴相。五放光。六動剎。七壞魔宮。八滅惡道苦。九顯歌讚佛德。十雨諸色雨。十一現諸色身。十二受無量法。十三以佛下讚說法者。十四佛子下自述同名及來處。十五彼一切下述彼同此所說法同。略有六種。文句義理。宣說決定。決定即是益物。十六我等下顯來意作證故。略出二因。佛力故得。法故得。類通可知。後問答者。問如上發心品中。唯佛證成所餘會中菩薩作證。今此品內通因果耶。答發心品中說初發心即是佛故。證此難信佛自證。餘會唯菩薩者。為證所說諸菩薩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今此相顯出現行等。皆是果位所行之行。此則雖得佛道。而不捨菩薩行故。通因果也。
第七大段重頌分中分二。先辨意。後正顯頌。前中二。初觀眾。後欲重下顯意。顯意中有十句。一佛出現等明總句。出現正法。二如來正法等是語業音聲。三無量善根是身業。四諸佛出世業是菩提。五善能等是心業。六隨應等是轉法輪。七出諸菩薩等是於佛見聞敬養。八一切諸佛自在等是境界。九一切一身等是涅槃。十從本大行等是出現行也。後正顯頌中四偈。初一頌頌前說分。次二頌頌前顯名受持分。後一歎勝勸持。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三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四(本末合)(盡離世間品)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三。一分名。名託法進脩成行分。謂由仗託行法脩成正行故。二會名。上三。一約處。名普光明殿重會。二約人。名普慧普賢問會。三約法。名說二千行法會。問第二會後歷忉利等四處。後來普光可名重會。七八兩會中聞不曾暫起復來。何名重會。答重會之名。通於多種。謂時處人法。皆有重義。前約處明。此授法說。謂前六會同顯生解因果。令重辨彼解所成行故名重會。三品名有四。一下文有十義。至彼當辨。二別行本名度世經。三又有別行本。名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四今此名離世間者。略有二種。一約位。二得名釋名。前中謂人天為世間。二乘為離。二乘為世間。菩薩為離。菩薩分假變易俱為世間。佛果言彼為離。二釋名者。謂五取蘊可破壞故名為世。此可破壞蘊。墮三世中故名為間。此世即間。持業釋也。若總言離世間是無他受稱。或持業釋。世間性離故世間即離世間也。故上文力林菩薩頌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
第二來意中三。一分來。謂前明脩因契果生解分。則依信起解。今明說法進脩成行分。則依解起行。故次來也。二會來。謂前第七會明生解終因。及顯其果。今辨依彼解成行故。次來也。三品來。謂前明出現品是生解果之作用。今顯彼作用所依之行。作用唯在生解。會說義如前辨。
第三宗趣者。頓影六位為宗。為證入法界為趣。
第四釋文中二。先辨長行。後偈頌。前中有八謂一序分。二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下三昧分。三入此三昧時下發起分。四然後下起分。五爾時普慧菩薩知眾下請分。六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等下說分。七佛子此法門下經勸分。八說此品時下來證分。
序分中三。一器世間圓滿。二妙悟下智正覺世間圓滿。三與不可說下眾生世間圓滿。
初器同前二七會說。
第二智正覺中。明佛二十一種殊勝功德。攝論第五佛地論第二。並約唯受用身說。此經依十身顯。就二十一位中。初一句是總。後皆為別。
前句總云妙幢皆滿者。親光三釋。一於一切有為無為所應覺境正開覺故。二於一切所應覺淨妙圓滿正覺故。三就真俗以依二諦攝境盡故。
後別句中。依無性論總為二。先總料簡。後各別釋。前中分二。初四位明自利。後十六德明利他。前四分四。一智德。二斷德。三恩德。四作用平等德。後各別釋中。一云二行永絕者。無性三釋。一於所知障一向無障轉功德。非如聲聞獨知亦有障亦無障。二或二處現行。此中無有二處。謂生死涅槃。三或約未得神通者。於內外處有障現行。佛無此故。
二達無相法者。世親釋云。清淨真。謂趣入。即是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謂此真如非有相。無性為相故。亦非無相。自相有故。於此真如最勝能入故。清淨能入故。彼釋趣字是此經達字。無性兩釋。一同世親。一云無住涅槃名為無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
三住於佛住者。世親釋云。謂佛住所處即是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謂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無性釋云。謂不作功用。於諸佛事有情等中。能無間斷。隨其所應。恒正安住聖天梵住。非如聲聞要起功用方能成辨。非如外道雖有所住而非殊勝。天住謂四靜慮。梵住四無量。聖住謂空無相等。
四得佛平等者。世親釋云。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無性論云。所依無差別者。一切皆依清淨智故。意樂無差別者。同有利樂勝意樂故。作業無差別者。同作受用變化利他故。非如聲聞唯有所依五到無障處者。世親釋云。即是脩一切障對治功德。謂一切時常脩覺慧。對治一切障故。親光兩釋。一顯示世尊永斷所治殊勝功德。謂已證得解脫一切煩惱所知二障智故。及以永斷一切障故。二已慣習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對治聖道。一切種智定自在性。已到永離一切習氣所依趣處。
六不可轉法者。世親釋云。即是降伏外道功德。無性為二釋。一謂教證二法。皆不為他轉勸。無勝此故。二謂佛正法。諸魔等不能令退轉故。
七所行無[得-彳]者。世親釋云。即是生世間不為世法所[得-彳]功德。謂雖現世間。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污故。無性兩釋。一同世親。二云於諸者情。所作利樂。無有高下。結為勿礙。
八立不思議者。世親解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經等正法無量不思議。非諸愚夫所能解故。無性釋云。謂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自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諸愚夫覺所行故。出世界故。不可思議。
九普見三世者。世親云。即是授記功德。無性兩釋。一謂於三世平等法性。能遍遊涉。以於三世平等性中能隨解了過未曾當轉事。如現授記故。二於三世佛剎有情事皆相似故。
十身恒充滿一切國土者。世親釋云。即是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無性釋云。謂隨所化遍諸世界。亦現兩身。利樂彼故。
十一智恒明達一切諸法者。世親解云。即是斷疑功德。無性釋云。於一切境善決定故。非於諸法自不決定。能決定化疑非。決定能斷疑故。
十二了一切行者。世親釋云。即是令入種種行功德。親光兩釋。一顯示世尊於一切乘所作能隨有情所應示現自身殊勝功德。謂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別。如其所應。現自身故。後釋同世親。
十三盡一切疑者。世親解云。即是法生妙智功德。謂知當來如當來。如是法生如來妙智。無性釋云。謂聲聞言此全無小分善根而棄捨者。佛知彼善法當生現證。知彼餘生微少善根種子所隨逐故。釋曰。如經說。有人求入道。諸阿羅漢。觀此人。前八萬劫來未曾有一會善。遂不度。佛知有善。度之得初果。佛說此人昔定光佛時。為採樵人。於城門首。聞人說佛能救苦厄稱名者蒙救。彼人行至山。逢虎將欲被食。急欲稱佛。遂忘。但得一憶念南謨。向者城門首聞者。由有此善。今熟可度故。如是細遠。二乘不知。唯佛達也。親光兩釋。一顯示世尊妙善了達一切法智。能隨所應。恒正教誨殊勝功德。謂於諸法疑惑者無能隨應教誨。唯佛證見諸法智善決定。能隨所應。無倒教誨。無休度。餘一同無性。
十四無能測身者。世親解云。即是如其膳解示現功德。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能正攝受無染自體殊勝功德。一謂佛身非虗妄分別所起。無煩惱業生雜染故。故云不可分別。二佛雖無分別如末尼珠。然由佛增上力及自勝解力。見佛如金色等。而佛無有分別。
十五一切菩薩等所求智者。世親解云。即是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功德。謂無量菩薩所依。能作調伏諸有情事。無性兩釋。一謂由無量菩薩所依。為欲調伏有情。發起加行。佛增上力聞法為先。獲得妙智異類菩薩攝受付屬。展轉於後。無間而轉。故證此智。二引攝住持不定種性聲聞菩薩故。讚大乘為顯此事故。次說言一切等所求智。
十六到佛無二究竟彼岸者。世親解云。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於如是無二法身。得清淨波羅蜜多。無性兩釋。一謂無二故名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果德成滿故。二果位六度無增減故。名為平等。
十七具足如來平等解脫者。世親解云。謂於無雜如來智中。勝解究竟。此中勝解。即是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無性兩釋。一謂觀眾生勝解差別。現金銀等種種佛土。不相間雜。世尊勝解現在前時。隨眾所樂。悉皆顯現。無不了知。二間一切佛得平等言。即謂一故應一同性。為遮此疑故。次說言如來解脫妙智究竟。
十八證無中邊佛平等地者。世親解云。即是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方處用變化。亦不可說爾所世界。無性兩釋。一謂如世界無中邊佛地功德方處無有分限。或世界方處無邊佛三身。即於身中平等遍滿。或法身等於佛地平等遍滿無中邊分限。復遍一切處饒益眾生。然非自性無中邊佛地平等。
十九盡於法界者。世親解云。謂極清淨法界。是名極。於法界即是盡究竟。窮生死際。常現利樂有情功德。無性釋云。謂此法界最清淨故。能起等流契經等法。極此法。於當來有情。隨應利樂。彼論極字。是此經盡字。
二十云等虗空者。解深密等。皆云盡虗空性窮未來際。此兩句中下句諸教或有或無有者。或分或合。若依此經。總別合有二十一句。若解深密等。則有二十二句。初總同前。則中自有二十一句故。世親無性開此第二十句。為兩句別釋。親光合為一釋。世親釋云。盡虗空性者。即是無盡功德。謂佛智無盡如虗空故。無性釋云。如彼虗空。無邊際。無盡滅。無生。無滅。無變易。一切時容受一切質礙。法身亦爾。常作利樂為相。盡一切界遍作饒益。常無休息。窮生除者。世親釋云。即是究竟功德。無性釋云。謂此功德常無間斷。窮於未來無際之際。顯佛功德永涅槃窮盡所化有情永無盡故。親光合釋。仍為兩解。一云二種殊勝功德。顯示世尊功德無盡。盡虗空性。顯示世尊自利利他二德無盡。謂如虗空。經成壞劫。性常無盡。如來一切真實功德。亦如是。常無間斷。如來際無有盡期。利他功德亦如是。窮未來。常作一切有情利樂。二云世尊無盡究竟殊勝功德。謂如虗空常無窮盡。法佛法界所起功德亦爾。無窮盡故。如未來際無有盡期。利樂加行亦無休息。上來略顯二十一德。若具顯別名法釋同異及法門分別。廣如別章。
第三眾生世間圓滿中二。先舉數歎德。二其名曰下列名歎德。前中二。初舉數簡定。後悉具下歎顯勝德。前中四。一不可說等舉數。二菩薩等簡大異小。三一生等簡勝異劣。四他方等簡客異主。亦可通。後分二。謂先不可說等舉數。後皆一生下歎德。歎德中三。一歎位高德。皆一生等故。二歎求法德。不遠而至故。三具方便智慧德。於中三。先總標。次所謂下別顯。後成就下總結。初總云具方便者。有巧度生法故。具智慧者。巧度法所依故。次別中十九句。初九句歎因位自分德。二於一念下歎果位能進德。前中二。先四句歎巧慧德。後五句歎攝生德。前中一觀小乘熟。以調伏方便。令住大乘。二觀法佛土方便悉往禮供聽法。三觀樂涅槃眾生。為說如來般涅槃無生無滅離法戲論方便。常脩妙行。四巧以四攝方便攝受眾生。五以四無量方便。化法眾生。六知業果與無性不相違反。七知眾生根欲心使等境。持三世佛法。隨應為說。八於世出世法知實安住。九於為無為。善觀無二。後勝進中十句。一念得三世佛知與多劫脩得不珠故。云一念中得。二念念中眾生有須成佛處則成故。三化物發心成佛。四知物心所緣境。五得果不捨因行。六知所作行本無所行。七為一一眾生各住多劫脩行不倦。八為眾生多劫不出令生難遇渴仰善根。九說法調生不應損。十具三世佛行願。後結可知。
二列名歎德中三。初列中相莫不皆同普賢自德故。同名普。二結數可知。三歎德十句。初一總。謂具普賢自體如行及願。別中一攝法上首。二受持正行。三化物令不斷種性。四知法佛出皆與菩薩授記。次第五知法菩薩成說法。六能於無佛界成佛。七能化染我令淨。八能除菩薩業障。九令證法界行。此上九句。望初句。亦行亦願。宿願故現行。
第二三昧分中二。先標能入人。後顯定名。前中普賢入者。由是會主故。表此行法普同遍故。從此出彼無邊行故。後名華嚴者。欲說成行分故。
第三發起分中二。先總謂入定時。後別中四。一所動處謂十方等。二動相謂六種十八相。三出聲。四所為機。問何故發起在入後出前。
答以是定中勢力。警現在機。令起決定信樂故。問若爾何不出後發起耶。
答先發覺令起信心。後出即為說故。問何故此無加分者。以此行法依前解起無別法故。若爾何故更入定。釋曰。以抄解成行故須入定。法不異前故不須加。
第四起分者。有三義。一三昧事訖故。說時至故。定無言說故。故須起也。
第五請分中三。初總標諸問。二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下別問端。三善哉佛子下結請問前法會皆於定前請問。何故此不爾耶。
答前諸會從相入實。成正解故。今此依體發起成於正行故。不同也。何故普慧問者。表遍法界慧方堪發起故。何故一人問者。表此行法專在己脩。不同於解可傳多人解故。言知諸菩薩雲集者。知問時至故。起法之緣具故。此明問何依也。問普賢者無盡行法從一法界流出故。
二別別問端中。有二百句。而別行本度世經中。作六翻問答。古來諸德依彼科段。今亦依彼。長科為六。謂初二十句問十信行。二從何等為發普賢心下二十句。問十住行。三從何等力持下三十句。問十行行。四從何等為如實住下三十句。問十迴向行。五何等為身業下五十句。問十地行。六從何等為觀察下五十一句。問佛果究竟位中行。上下文中總三度說六位。今此是第二度說也。以普賢行該六位。是故度世經云。此經唯為解說為菩薩行。從始至終。令無疑也。彼經六段文。雖不配屬信等六位。盡云從始至終。復於末後。明成佛果。故知最初信行為始。此文明矣。
第六大段。明說分中二。初總告。後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下正答。答中有二千句。晉本但有一千九百九十九句。以中間闕。每十句答前問中一句。是故二百句有二千句答也。釋此二千普賢行法。略以五門分別。一因果。二行位。三普別。四互攝。五行相。
初中四向。一約大位。謂前五位為因行。後成佛等總為果行。二尅體辨二百門行一一皆徹佛果。是故法文之末。悉結云即問佛也。此即皆通因果二位。三或總屬因位。以普賢位中亦現成佛攝生故。四或總屬果。以下文多云雖得成佛而不斷菩薩所行。是故此行皆是果行。
二行位者。謂二千法約脩名。行授分稱。行位相望。非即非離。位無別位。積行成位。行無別行。各別稱行。
三普別者。謂此中一行必遍一切。然恒不雜故。別義常遍而不生別。普義永殊而不乖。至若錦文。常普常別。要由別而成普。必賴普而成別。極違成順。極順成違。當知此中行相亦爾。若然者此即普別不相離異。何獨名為普賢行耶。釋曰。此普即是別故。但名普賢。若捨普更名別。即不名普賢。如言大方廣。法界具大小故。但言大不言小。離大更無別小故。如言我聞。我即無我故。但言我聞。若捨我別云無我聞者。即我外有無我。我不即是無我也。
四互収攝者。有四重。一以住収位。六位之內。一一各収一切位故。是故一位即具二千。為萬二千也。二以門収門。即二百門中。一一各収一切門故。則成二百箇二百。為四萬行也。三以行収行。即二千行內。一一行各攝一切行故。則成二千箇二千。過億等也。四以略攝廣。如此中說二千行等。下頌結云。如大地一塵。是也。以此塵之略說不離十方之廣地。是故攝廣亦不盡。此乃等無極之法界。越無際之虗空。下云虗空可度量菩薩德無盡。是也。
五行相者。就此二千行中。依前六位。即分為六。如前所顯。初二百答前二十問。明信行中分三。初九十句。明自分行滿。二從入法菩薩下八十句。明勝進行圓。三從差別知下三十句明二行究竟。
就初明依者。以是行起所依最居首故。晉本加果字者。譯家誤。文中四。一舉數標名。二依名徵數。三依徵別釋。四是為結勸下。諸文中多具此四。或有增減。至文當顯。言依者。簡非外器。及非內親因故但云依。十句一一各有標釋。其初句是總。以菩提心是萬行之本故。此二千行首。先建其名。此心於脩行時曾不暫離。離則法行無依故。二雖內有勝心。若無善友。行亦不成。故云和合。如一一謂同一心也。三上二行依自宿善根。或脩諸行時。皆由先有善根為依。所脩則得增長。四所脩之行。若不照三輪淨為依脩行。但感三有勝果。不結成就無上菩提。五若不識一切法實性。不得究竟出離。六菩提行得增。要由大願。上文云一切佛事大願為本。七功德海滿乃成菩提故依諸行成就。八與諸菩薩更互為依。彼此俱同一無生慧故。九淨信佛心依供佛行生。十唯佛為究竟。以就於正教授故。四結勸。勸中諸佛所作無非智導。故說依知。菩薩依此十法。當亦得彼故云也。
第二奇特想者。此十各於自所緣相。就其最勝。決定作解故。前依因緣以成諸行。今約勝想以攝善根。四門同前。初二可知。三列名中。一於他善根等者。菩薩勸自他無二故。於善根決定知同一也。二於諸善根想彼是成佛因。或有正因故。或有相資故。或展轉故。三於一切等者。真如用大常熏眾生厭生死求涅槃故。眾生心中具有無師自然智故。多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識知為聖因故。四一切菩薩與己事願願性同故。五故一切雜本來性淨故。亦知自他無別。就善說故。七知諸法實性佛證此成正覺故。八佛說法語言。皆同眾生語言而說故。彼語言堪法輪攝。九菩薩受皆由從佛聞熏所感。是故佛為菩薩慈父。十一切佛與己同無性為體故無二也。四應結勸。若得此想。則得能轉一切法之想。以一切法隨想轉故。此是佛位也。
第三十種行者。以依決定心起大行故。三別釋者。十中。一攝生令熟。二為行求法。晉本令物求法。三於善根令增長。四心一境性。五所觀皆了。六於所脩行皆能。七脩嚴剎。八於善友敬養。九於佛尊事。上來九句。晉本十句。令脫第三善學一切戒。四結勸可知。
第四善知識者。令我於未知善令知未識惡令識故名善知識。廣顯如章。行起必藉善友故。次明也。別釋中十句。初一令住三種心。謂深直悲等。具顯如上。二令於一切境界巧起善根。三令於一切行照三輪淨。四令善說法。五令稱根勤說。亦令如應巧說勝解。七令知世如幻等。八令常起行不倦。九令行普行。十令證大菩提。
第五勤精進者。雖遇善友。若不策勤。無由進行故。次明也。別釋中十句。一勤化物。二於一切法證無生故。三脩嚴利故。四同法菩薩所脩故。五化物滅惡因故。亦息物受苦果故。七摧魔業故。八令物明見善惡故。九脩供佛福故。十廣行二利。常受利樂故。結勸可知第六心得安隱者。晉本名正悕望。謂加行時悕望故。果遂時心安故。三別釋中。初云自住等者。自他心住深心等故。二自他行無諍行。三自他離凡小行心。成唯識云。凡謂無性。愚即趣寂。此亦凡夫樂三有。小乘厭三有。菩薩不爾故。皆云離。四可解。五波羅蜜道者。道即出離因行。此波羅蜜即是道。六自他俱證法性家故。具釋如前。七自他深證無生性故。八文顯可知。九為自他願滿菩提。十自他深證諸佛智藏。謂佛六智包攝法界故。出生菩提二乘人天道行果證故藏也。勸可知。
第七成就眾生者。此有二種。一通。二別。通謂此十。一一通用成就一切眾生。不謂此中十法各用成一類眾生。一為慳貪貧窮眾生。二為恃色形起慢眾生。三為愚癡眾生。四佷[仁-二+戾]眾生。五貪愛眾生。亦樂二乘眾生。七不厭世間眾生。八信幻術力眾生。九邪歸依眾生。十信外道呪術眾生。用上十法。如次教化。令其入道故。云成就。
第八戒者。依前成就眾生惡無不離善無不積故。次明也。十中初謂失壞菩提心。則破菩薩戒。乃至第十若取著佛身。即是犯戒。餘亦如是准之。此十隨應三聚所攝。
第九自知受記法者。依前離過德成。自驗己行。必當得果。決定無疑故。云有知受記。一為眾生故發心。名殊勝自知。此發是真實發故。自知受記。二多劫常行菩薩難行。初無厭心。亦不放捨。三多劫脩行不以為多。四佛所有法悉能具脩。五深教法亦脩。脩眾善令圓滿。七能安受眾生佛菩提中。八一切所作皆順善友。同心無二。九於善友作佛想。十於本大願。常憶在前。於此十行。自驗有一。即知定當得佛授記。瑜伽菩薩地云。菩薩由六種相。得佛授記。一安住種性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前住。四不現前。五有定時限。謂示所證菩提。六無定時限。謂不說時限與授記。善戒經云。非但種性人得授記。釋曰。如不輕菩薩與四記。約非種性人遠當得故。如十信中記是種性人。以約種性決定故。如發心已去決定不退故。是三賢位也。如梁攝論云。十行菩薩名授記者是也。初地已去證如成就故受記。如十地論云。第八地中受記是無功用行成故。如本師於然燈所得記等。此中十種約通諸位。始在十信中。餘如前說。上來九十句。明自分行竟。
次第二從十種入下。有八十句。明勝進行。於中初十入諸菩薩者。前既自分行成。以應明勝進入所入處。自下有五門。皆言入者。三門多約心能入境。謂觀察彼故。如前心得安隱中說。後二門多約身入彼中。然以身心相即故。心入身入亦無礙也。入者證也。相應也。謂菩薩於此願等十種證徹故。相應故。一與本願相應。二行相應。三與八萬四千法聚相應。四十度等行相應。五所行與三輪淨相應。六隨事隨行差別願相應。七勝解相應。八嚴剎相應。九隨宜神力相應。十於示剎諸生相應。結益可知。
二次有十種。入諸如來者。前明因位。今辨果位故也。於中。一示多成佛。二示多時處說法。三多巧隨根。四多隨音聲。五多隨宜調伏。六多神力用。七示多身。八入多定。九多力無畏。十示多時處涅槃。結進可知。
三次有十種入眾生。初三三世行。次二二性。次四心根解惑習氣。後一於時非時化伏。結進可知。
四次十種入世界者。前顯正根。今辨依果故也。別列中。初二約染淨。次四約麤細。言微細者。非以小故得名。世親無性皆云。微細者。以難知故。謂於一事物一向現他非如相在此彼樂容。次二約止住形勢。後二約化主有無。結可知。勝進云普入者。非如前十有各各別入。此則同時頓入前十也。
五次十種入劫者。前明所依處。今辨所依時故也。別列中。前五直明入。後五約相無明入。前中初三約三世各別入。後二約少多各別入。後五中。一入少即是入。多二入多即是入少。三入一切劫即入非劫者。一切劫謂小中大等小中刀兵等大中有多種。仍重不定。如壽量品說。婆娑中大劫望後唯小。賢勝剎中望唯喻大中間諸剎內劫。亦小亦大。上下互望故。即非劫者。謂入彼小大等劫時。即是入彼非劫故。非劫有二種。一者日月年歲等。未至劫故。不以劫名之故。名非劫。十定品第三定中說。至百千那由他億年已去。方以劫量故。二依壽量品說。賢勝佛剎已去。但是佛德相外器減彼常時。無有劫量。是故彼時亦名非劫。古德釋云非劫者會相歸性。性作是劫故。又彼釋云。此相入是相攝者。良恐不然。此文其顯。不知古人何意是說。今但傍文。如前略顯。若不爾者。理望於事。不是兩物。何故相即耶。又德相業用中。相即世等。皆是此事彼事相望。以顯事事無礙。非理事無礙法界也。四入非劫即一切劫者。唯前翻顯可知。五入一切等者。延促相即一法性故。結進文易。
六次十種說三世者。前劫此時故也。於中四。初牒問總標。二何等下依標徵數。三依數列名。四是為下結及勝進。初二可知。三列中。前九別說。後一總顯。前中對三世各三成此九世結現世。現世中以一念之法性。與前九世法性一故。故前九世即是此一無也。又前中未來說未來盡是無盡。而過去說過去何不爾耶。釋云。未來非是滅法故說無盡。過去是已滅。是故不同。又現世說現。既與現不殊。即云平等。過未說過未。何不亦然。釋云。過未之過未。一向是無。現世是有故。世是有故不同爾。法門分別。具如別章。約文易了。不更釋也。
七次有十種知三世者。舊經名入三世間。今此以前既了時劫無礙。今辨知彼中法故。列中初一知彼彼中器世間諸安立事。二知彼彼中眾生能詮語言。三知彼彼中能論議論。四知彼彼中執議法明。五知彼彼中所有名因表召。六知彼彼中真法斷惡。七知彼彼中所立名字皆假安立。八知彼假體即當故無盡。九知彼無盡法本不生故寂滅。十知彼寂滅法無性故空也。四結及勝進可知。
八次有十種發無疲厭心。舊名捨離憂惱心無厭悔。大同新深悔字少異。前無知法悉曲故互無疲厭。列中分四。初四自利行。謂供佛近發求法聞法故。次三利他行。謂說法調生令物行佛因故。次一重明二利行廣。次一重明化廣。後一重明思惟入理自利行也。結及勝進可知。上來八十句。明信中勝進行竟。
第三從十種差別知下三十句。明前二行究竟。舊名不可壞知。
於中初十明差別智者。謂於彼諸境。巨細悉知。名差別智。於中知眾生等。約勝境知。佛法等約淨境知。世界等通勝淨知。法界約非勝淨。約並可知。
第二有十種陀羅尼者。前既悉知諸法差別之相。今持彼不妄生故也。於中。初持教法。二持行法。三四持理法。四亦約法。先照用滅惑等。五持定法。六持圓音說法。於一字中。了一切字義故。七持三世法。八持辨才說。九持能聞一切佛取說法耳根。十持一切佛法住佛力無畏故。約文可知。
第三次說十種佛者。前明持法。今辨解佛故。列中今略釋名。一具足開悟故。二大願成滿故。三萬行因感故。四久住持遠法故。五應化示滅故。六攝理普周故。七隨物心理故。八現言因方見故。九真性不變故。十任機取欲故。約文可知。又釋將下文十種見佛。釋此可知。上來二百句。答前二十句問。明十信中行純熟竟。
自下大段第二從十種發普賢心下。有二百句。答前二十句十住內行法。於中分四。初六十句別明解中初發心住義。二從十種波羅蜜下六十句。明餘九住中所成內德行。三從說十種法下三十句得諸住位中外化攝生行。四從十種勝法下五十句。明無礙殊勝行熟。
初中創得住位。以大心為本。是故最初明發普賢心。釋普賢。如前。
列中初十心皆有標釋。初三心明下救濟。次二心上求果行。次一堅心歷多生而不忘前三心故。次一於脩善無飽心如海吞流故。以一忍心不可動搖故。次一心施安。後一心慧極故。結及勝進可解。
二次有十種普賢行法。依前大心起廣行故。舊經加行字。於中前九。明因行廣。後顯成果廣。以普一多即因果故。前中初二自行廣。次一益生廣。餘過二行廣。皆廣立大願脩行無限也。
三有十種大悲者。依前普賢行法中。別辨大悲。以深要故。次明也。用此悲心。緣念眾生。未曾暫廢故。舊經有常字。列中一傷無善友可以倚賴。二性行佷戾。三貧無法財。四為昏沉所速。五設欲求出乃習邪法無利勤苦。六雖不習邪。乃與愛欲相脩善。七雖不與欲愛相應脩。乃為色無色脩禪定故。云沒生死海。八眾惑病纏不示善行。十身名無師智不能觀察故。餘文可知。
四有十種菩提心因緣。先觀悲境。次顯能起悲直深等三心。故明也。列中前五下為含識為因緣。後五上以佛果為因緣。此則正顯菩薩之稱。前五中。初一總。餘四別。別中前二除苦與樂。後二遺愚與智。後中。亦初總。後別。別中前二順教見相。後二順義顯位。餘准釋。
五有十種親近供養善知識者。既發心已宜近善友。念心增長故。次明也。又釋此上五十門行。悉並同時。說有前後。謂以依善友方能發心等故。於中五。一標意。二徵責。三總釋。四和物。五結段。
別中十內。一身業是更。二悅意。三順教。四依從。五不求恩澤。六無進退。七與善友和合不二。八與善友俱期和物。九與善友同乘如實道。又重善友如佛。十與善友行互無差別。又前六事發。後四同脩。六有十種清淨者。依前發心。得此清果故。此長發心之近果。皆有標釋。於中。初六三業淨。謂前三體淨。後用淨。次二主伴淨。後二願行淨。結文可知。上來別明初住位竟。
第二從十種波羅蜜下有六十句。通明住中所成內依行。於中初十正明法住取行之行。於中十度並先標。後釋。釋依法性相應三輪永淨也。
初云悉捨等者。乃至捨亦捨故。二三云佛戒忍者。輪淨同佛故。四云所作等者。非唯事中策勤不轉。乃至於妄策勤。亦不起有無見。五一境謂專一離有無境。六正體直一向照實性故。七以智方便。證佛十力故。八普賢願滿故。九力度作用任志成故。十後得智證諸佛法故。前次三度因。後得作用也。結進准釋。
二次有十種智隨覺者。由前行成。能於所知。無倒了達故也。列中一知依果大小染淨轉變等。二知正果總別種種多類。三知前二門依正染淨諸類入一。一入諸類。此依業用門。四知諸事事無礙法界。五知事空果。六七八知諸剎入過未現。現如何入。現更相入故。九知諸佛多行願同一智中圓。十知三世佛同一行。此上二門非約同類相似故名同一。何以故一智一行即是一切智行。一切智行即是一智行。多即一時。多亦不減。一即多時。一亦不增。何以故。本位不生故。一非令多。無是多一故。多亦非令一。本是多一故。思之可知。依德相門說。結可知。勝進云於一念。次解一切佛成正覺者。由知理事無礙法界故。一念法性與一切佛法性不二不異。知自身當即是佛。況但解了而不能也。
三次有十種證知者。由前隨順無倒覺知故。得此十種證知。舊經名決定智。列中初三知諸法。謂一是多一故。二知多不壞多故。三知彼一多不離不念。顯近遠亦不離一心故。四知眾生心行無礙者無不知者。知云無[得-彳]也。五知根同一無差別故。六知惑習氣行。七知心使行。八知善不善行。九知菩薩願行自在住持變化。十知諸佛十力智成正覺。結進准釋。
四次有十種力者。由前既已證知有所堪能故助力也。列中初一總。餘九別。別中一體從緣生故。二緣生之相無而忽有故。三緣生似有如幻故。四知諸法實性故。五知無性故不染著。亦於前無性理不昧故。七知解法不昧由善友故尊重不離。八由善友故令善根感佛果。九由善友信佛堅固。十由善友求佛不退。結進可知。
五次有十種平等者。既有智力堪能於諸境界平等觀故。次明也。列中一情伏怨親。二真俗一味。三染淨理均。四無有出離第一義心。五同命一性。六同一道故。七同菩提願故。八但淨三輪故。九無一菩薩於諸行中闕一不脩者故。或行體無一不具一切行故。或無有一行非淨三輪者故。言平等十無等等故。又上文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由此諸悉平等也結等餘文易可知。
六次有十種佛法實義句者。前既平等理事故。此顯實法句。晉中云方便佛法句。列中初一假標稱號故。二似有如幻故。三稱資現故。四無自從緣故。五染淨俱本淨。六如文字先不自立依擊顯自擊後非常故。本末無實也。此上約依他起性。七八九十等約圓成實性。餘文可解。上來內德成訖。
第三十種說法下有三十句。明外化攝生行。於中初十於教理等法結。次說十於法中功能。後十辨說諸法。
就初十中。初一說理法。二說方廣行用等法。三說餘十一分教。四說果法。五說行法。六說佛力作用法。七說與三世眾生根欲性相應法。八說堅進法。九說讚佛法。十說菩薩學佛於所化境平等相應調化法。餘文可知。
二有十種持法者。前既宣唱。今蘊於心故也。列中初一持善種。二持佛言教。三持譬喻。四持理。五持總持教文。六持問答法。七持法行。八持佛說釋定法。九持慧照用法。十持佛神通法。餘文准知。
三有十種辨才者。前明說持。今顯宣說故也。列中初一亡見。二業喪。三離執。四達無相。五不昧於性。六為佛為持。七師不離心。八隨相不斷。九說無性。十說稱報故喜也。餘可知。上來外化攝生行竟。
第四從十種自在下有五十句。明無礙珠行。亦當位成滿行。於中初十自在者。前以辨才無滯遂顯業用出過凡小故。云自在。晉本勝法。列中一調化。二照理。三脩善。四知廣。五無依。或亦迴向菩提。七精勤。八摧魔。九隨樂令發大心。十隨應現佛。餘文易了。
二次有十種無著者。由前行德超昇故。於境無執故也。又前於境自在令於境無著。此十皆是自心顯現意言所化故云智慧。於中不著。一於所化處。二於所化者。三於所化法。四於化業。五化所得善。六隨化受生。七於所發願。八於脩行。九於同隨伴。七於所供事佛所離執故。於上諸境皆無所著。結及勝進准釋。
三次有十平等心者。由前成無著智故。於眾法中心無差別故。此與前十平等實者。別得於境此授心辨故。別中前八於因等。後二於果等。前中一於所長養。二於所發願。問願既差別何名平等。
答平等為物故。差別發。三於化生身。四於所化業釋。五於能化法。六於依染淨剎。七於所化解。八於所化行。後二約果中。前功德智。後根本智。此十於法皆無分別故。云平等心也。餘文可解。
四次有十種出生智慧者。從前根本無分別。出生後得智慧故云也。列中一知所化解。二知淨土差別。如壽量品說。三知世界綱。謂一剎種中三重遍相繞故。已如上釋。四知剎止住正不正。五知諸法純雜及廣大體。六知眾生身差別多類。七世間倒忘故不差。八知出離者皆依一道。九知佛力能普入一切法界。十知三世眾生由真如因熏力皆能厭生死繼佛種故。結進准知。
五次有十種變化者。前依根本。今依後得起自用故。次明也。實眾生等化為餘法。或變餘物化為眾生等。下並准之。列中一一切眾生。二一切身。如文殊變大迦葉等。三於剎。四供養五者聲。六行願。七調化眾生。如無厭足王。八一切成正覺。九一切說法。十一切加持。結等可知。此中具三相應化。思准之。上來四段二百句文總是釋十住位竟。
自下大段第三從十種力持下。有三百句。答三十句十行位中行法。於中分三。初六十句明大志曠遠行。二從十種不思議下九十句。明定慧業用行。三從十種園林下有一百五十句。勝德成滿行。
就初中二。先二十句明依起大歎行。後四十句明依起勝念行。
前中初十持標行所依。謂此住持力方能起大志。此中通攝十地中十持。總釋應知。於中初三。即三寶力持。眾生為僧寶者。一切菩薩皆眾生世間故。眾生之名。簡佛及法故。四大悲所作名業持。五大願力令行相續。亦由願力。佛果作用。盡未來際。六十度行力住持餘行。七眾生及菩提為所緣境持起菩薩悲智心。八化物不失時。由此不失之力。能多利樂。九善根力能有住持。十智力住持。此上皆有勝力能任持故名也。問既此中云佛法僧力持者。何預此菩薩耶。
答由此菩薩與所為為增上緣令加持故。如佛弟子。若自為有緣。若教他。自作禮佛念佛轉經供僧等福。即令彼象三寶獲益。便是加持之義。問此持與前十陀羅尼及十受持。各何別耶。
答陀羅尼是總持文義等受持後領納不失。此中約加持依持等。各有所授。不相違也。
二次有十一種大欣至者。依前持力。於所欣樂。得稱心安至故。晉本名大正希望。列中一念發心盡事未來諸佛令喜。二念以上供供未來諸佛。三念於彼諸佛所示誨等。四念必當得住菩薩地位。五念多劫脩行等。六念自發心來無五怖畏等。七念令眾生盡成佛等。八念當類一切剎等。九念斷物疑惑等。十念佛難值如優曇華等。十一念當成佛時神力應諸剎等。具顯如文。
三次有十種深入佛法者。謂欣至不已。便能深入佛法故也。
下四十句中。初二十句為所依。後二十句為所起。
前中初此十深入是內證。晉本經自有句皆諸云是為第一第二等。列中初四入器世間佛法。次二入眾生世間佛法。次三入智正覺世間佛法。後一總就法界入於佛法。初中前三三世各一。後從世界數下為一授。晉本前三種明現在一切世界入過未現。後一種數行說等入一切世界體清淨。若依今本。但明智入剎淨性。言數者剎數故。行者剎因故。說者為他分別故。次二中前同前器中數說體。後同器中行。次三中初知三世智正覺次第出世。次國土兩字該通諸佛及國土。從眾會已下是眾生世間。從知下是。後一總就法界入於佛法。言理知等者。謂法德離言。不癈常言。此是權實變行法故。悉入法界無入入也。次云如至法說無所取差者。此釋雙行離言常言故。結及果准知。
二次有十種依止者。前辨行深入。今顯所說緣起也。列中。一依佛脩行。二依調生行行。三依善友行行。四依集善根行行。五依嚴土行行。六依不損眾生行行。七依深入三輪淨行行。八依圓滿願行行。九依能求佛果心行行。十依所證果法行行。謂真俗非即離故。結進可知。
三次十種發無畏心者。由前有所依故。行心深勝。於可畏事。得無畏心。以無難作而不能作故。列中。以勇猛故。於難非事中而悉能非。一業障欲滅。二遠法難護。三法魔難降。四身餘難捨。五外道難摧。六眾生難喜。謂根業難識唯佛能知故。七大眾難喜。謂眾心難一故。八八部難調。謂心皆[怡-台+龍]捩故。九二乘難迴。謂已入正性離生者故。十上行難隨多劫勤苦故。於此十難。心皆無畏。結及果可知。
四有十種發無疑心者。前以於難無懼。即自知所作易故無疑也。列中。一以六度四無量攝生。決能得此四字。下九皆同。恐繁不載。二供佛。三嚴土。四誓盡未來劫。以實教調化過諸算數眾生。悉令成就。此一段文迴消前智。五滿本大願。六作世燈。七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悉令眾生開悟。八了法法不可得乃至成佛。九知世法皆是出世。以無類類一切。於此了無心外師。十於諸法成第一覺者。離於倒侍對數量言說。住不可說境界際。於上十種。決作了知故。無疑也。結進可解。上來六十句。明十志曠遠行竟。
自下第二從十種不可思議下九十句。明定慧業用。於中分三。初三十句明融慧超情行。次十三昧下二十句。明深定普周行。後十法門下四十句業用自在行。
就初中。初十約行。次十約語。後十約智。
約行中有十種不思議者。由前心決無疑故。於所脩難測也。列中一乃至一念善根悉有佛果故。云不思議。如尼拘陀子子小辨大。二由本願力。或無思任運果用無如定前等願力。三知諸法如仍非有似有。四菩薩於善根雖不分別。然不失壞。五雖深入法性。而不證寂滅願理盡未來實二乘故。六雖行菩薩行。而示八相成道。七雖現佛果自在。而不捨菩薩化眾生行。八知法雙行無礙相中五對十句。一約迷悟境。謂凡無相妄見有相。聖相凡有悟見無相。又一即相是無相。無相即是相。一事雙離知難思也。餘四准之。九知心與菩提及眾生。三法互望平等由無性一故。上文覺林菩薩頌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當知佛與心。一切皆無盡。釋曰。無盡即法性也。古德辨此心字。為初發心者。與覺林頌中前後流例。甚不相當故。今不爾也。晉本初二句同前三四兩句。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次云亦不生等者。由知一真性之理。三倒不生。三倒義如迴向品及列行業廣釋。十中四句。一雖入滅定。盡流亦不盡流。以流體本自盡。不得盡方盡故。二雖知諸法本來無漏。而亦不境斷惑惑滅。三雖知真俗互即。而亦互不雜。分別者差別也。次一切佛法下結釋。雖諸法常與法性合然無可合故。四知諸法即法性不二不變故。結及果可知。
二有十種巧密語者。正以內行難測故。發言巧密。本疏云。唯論密語有五種。一證深密法故。如上出現品名如來密藏故。二以一言說一切法。上文云如來於一語言中等故。三雖近說而不聞。如鶖子如就子等。雖遠聽而同近聞。如因達約擊等。四言近意遠。如說三乘為密意故。五以異言說實法。如說覺不堅為堅等。今此文唯約初義說。列中。一約教法如說意玄故無同實故。二於不受生處。不云我今眾生。唯云實生。然非妄語。三於現道成佛。皆言是實。不云示現。然非妄語。四雖知眾生業報虗妄。而說因果是實。然非妄語。五於眾生所造染淨業。還說是實。此意同前。六說事事無礙法。七說十方盡空界有無間世界。此為對非下根所知過說故。名密語。八約說微塵中世界內有佛示八相事。亦非下根所知邊。名密語。九約眾生雖即涅槃。然以不捨本。令脩證得故。說即涅槃。是密語。以非妄語故。十雖知心外無他。然常說不捨。善友轉尊重佛與發善根同。迴向同。所作同。體同。出離同故。結及果准知。
三有十種巧分別知者。前既語巧。今顯意巧故也。晉本名巧方便分別智。列中一入剎。二入眾生欲樂。三入心行。四入根。五入業報。六入聲聞二諦觀行。七入獨覺緣生行。八入菩薩諸度行。九入有漏善法。十入無漏法。於上十法。皆智解明了。悉名入也。結及果如文可知。
第二有十種入三昧下二十句。明深定普周行。於中初十明定體。晉本名正受三昧。後十明業用。亦可知。初明深定。後顯普周。前中。一入定受剎。二觀眾生身為定境。三諸法為定境。四觀佛為定境。五觀劫為定境。六從定起現多身入定為境。七觀諸佛身為定境。八悟諸眾生皆一性為定境。九念次入多菩薩定智為定境。十念次以無礙智成諸菩薩行願入定無休為境。此上諸入學並同前釋。結及果易了。二有十種遍入者。前明入定。今辨從定起周遍一切處故也。晉經名一切處。列中。一所緣悲境。二彼身依處。三世間諸事物體。四五火水灾。六佛身。七佛剎嚴。八佛功德身。九種種說法。十於諸佛諸供養智。於此十皆解明了明達故名為入。餘文准釋。上來深定普周行竟。
第三有十種解脫門下四十句。明業用自在行。
於中。初十准梵本。是毗木叉此勝解脫。謂所作自在故。今但云解脫者。略也。晉經名法門。別中十。一明身遍一切剎。二於諸剎示種種色相。三以多剎入一剎。四加持諸眾生。五以法佛嚴身而嚴滿諸剎。六於正中見依。七念頃往諸剎。八一剎中示多佛出。九一身遍諸法界。十念間現諸佛遊戲。此十皆授解脫業用門說。結等可知。
二有十種神通者。前是作用自在無[得-彳]故解脫。今是神通所緣無[得-彳]故。次明也。列中。一宿命。二天耳。三他心。四天眼。五神足。六隨物心現通。七一身普現多剎。八念頃遍入多剎。九出生多嚴具嚴多剎。十現多化身。十一隨多物心於多剎現成菩提。結及果如文易了。
三有十種明者。前通此明也。列中。一知物業果。二知物心中無師智等本成寂靜。然物不能觀察境故不現前。佛及大菩薩已能觀察得現前故。故云知境界寂滅。出現品中有此云爾。三知招化諸所緣境皆是一性。所謂無性。此性堅若金剛。四語業遍十方。五滅心染著。六等受生不受生。七授根受境由根令心取相由受立於禪。今捨此二。故不住相不味禪或依根受滅定。七捨離。八有四對。一知一切非相非無相。謂真性不失。俗相不壞。二者一知一切法一性即是無性。三雖知諸法無有差別。然知不礙有種種法。九有十五對。一了遠受生知生本無生故。二知因緣事事即果也。三境行。四生滅言說。謂言說說生滅。或此一別。五迷離迷。六倒離倒。七染淨。八生死涅槃。九得非得。十執無執。十一住動。十二去來。十三起坐。十四失壞出離。謂失善根故不得出離。十五所成就及所調根并能調行。後別。結名可知。十有初於佛法剎眾生四句不起著心。次不見有眾生下有十五句。謂不見有實眾生。然不捨化伏故。大悲故。大願故。說法故。聞法故。脩行故。依佛種善根敬養故。神力動剎故。知法藥知根病知差別故。知苦果生滅。知諸行如影像。不礙行行故。雖永斷受生根本。為救護故。亦不礙受生行行。無所行故。順佛種性。發山王心故。知諸妄倒入種智門。故智廣難動成佛生死中等濟度故。別結及果如文可知。
四有十種解脫者。前辨大願巧明。今顯惑障離縛故。列中。一貪等。前離五鈍使。後離五利使。初離三見故。後離二取故。四蘊等三科中離擔累得無取蘊故。五離二乘法執故。或捨彼烏波提涅槃故。六捨法有生觀無生故。七於四種境離著故。八離二邊住故。九離分別故。念頃知三際故。此離不了知三世迷異熟愚故。結及勝進文易。上來四十句明業用自在行竟。
自下第三從十園林下有一百五十句。明勝德成滿行。於中四。一初四十句明德圓滿行。二十種發不動心下二十句明心住深行。三十種智慧觀察下五十句。明智德殊能行。四從十種不可稱量下四十句德重高深行。
前中初十遊賞園林。次十猶正宮殿。次十於中悞樂。後十將在束帶故曰莊嚴。
就初園林中。一一皆初舉園林名體。後以義釋成。謂遊適悅故也。初七自分用行。後三勝進果行。前中初二利他行。後五自利行。一時。二處。三違。四順五脩行。以道等從佛流出故。云慈父境也。後三中。一念果法。二現神通。三成正覺。結及果可解。
二有十種宮殿者。前園林是外遊。今宮殿是內安故。次明也。亦並先標名。後顯義。列中二。初一總。後九別。總謂菩提心為眾生行本。若忘失則法行無依故。後別中。初七利他行中。初四化三界眾生。一化色界分。二初四梵住者。謂聖天梵佛也。住空無相無願聖行也。住四靜慮天行也。住慈悲喜捨梵行也。住常作佛事。然無功用佛行也。二五淨居天未斷五上分結。為斷彼故。菩薩生彼。故云一切煩惱不染也。五結者色貪無色貪無明慢二五淨居掉舉也。次三通化中。一為染剎眾生。菩薩為彼作隨類身故。云令一切斷煩惱。二為化昔同行。現生王宮。三化憍慢。後二自行成滿。一脩因。二得果。餘文可知。
三有十種所樂者。前既住宮欣樂勝益故也。列中。初八因法中樂。後二果法中樂。前中初六自利法。或第五亦是利他。後二利他法。
第四有十種莊嚴者。既欣樂心熟故。以勝德自嚴也。列中。初二力無畏。次二義法辨。次二願行嚴。次二攝剎雨法。後二持行現化。上來根德圓滿行竟。
第二有二十句明心住堅深行。
於中初十發不動心。別中。一捨所有心堅。二向法。三供佛。四悲觀。五慈攝。六與求法。七常脩。八信堅有根信者生佛果故。無濁者。不雜疑故。清淨者。不雜二乘故。極清淨者。正證理故。離垢者。不求持戒有故。明徹者。不迷因果故。恭敬供養一切佛者。向果故。不退者。因行堅故。不可盡者。心無限故。無壞者。外緣不動故。大歡喜者。稱本期故。不動心乃至方便道等者。令果智滿也。聞一切菩薩等。因行圓也。
二有十種不捨深心者。以前之行堅不動。乃能窮達深理故云也。別中。一智。二悲。三顯化意。四近友。五供佛。六求法。七持淨戒。八攝同行。九持佛法。十脩願行。
下第三有十種智慧觀察下五十句。明智德勝能行。於中。初十者。以心重不捨。則智慧巧觀所作。列中觀教法。二行法。三通力法。四巧觀所詮義。五法佛。威力者約用。是佛神力。加持約體。法身任持萬德。六內持。七外說法。八觀深。九觀廣。十觀法法智光照用無[得-彳]也。餘文可知。
二有十種說法者。前觀察。次說法故也。晉經名分別。列中。初二說依他起性一法一喻。次一知所執性無物可以違諍知。後七說圓成實性。一恒沙功德。二體實無依。三堅若金剛。四無是法身。五法身體寂。六證道所攝。七體相一味。結等可知。
三有十種清淨者。由簡擇深法。除障清淨。晉本云無始。列中。一無異求。二無疑惑。三無耶見。四無所障。五無不欲佛果。六無訥言。七無性弱。八彰大悲。以是菩薩所住故。又若住智無唯住涅槃。非於一處。俱無住著故。九無染污故。十無微細著礙故。無上諸垢故。皆云淨。結等如文。
四有十種印者。由清淨德堅決定無易故名為印。晉本云智印。列中。古德十忍配屬。一於安受苦境。忍智不動故。名印也。初中十種。一初三苦。謂苦苦。即三受中苦受。及順苦受法。有漏蘊已是行苦所隨處。加苦觸故。重言苦苦也。二境苦。謂與樂受及順樂受法。相違故苦也。三行苦。謂與捨受及順捨受法相順。性遷流。違蘊樂住故苦也。二求法不怠。三脩無疲。四聞深法不驚。五不畏。六不恐。七不怖。八不捨願。九佛智。十堅至菩提。二於他不饒益。忍行決定。三於深佛法。信忍決定。即諦察法忍也。四決定成佛當度眾生。五決定解脫教等諸佛法故。六大欲決定。有十一句。初善欲是總。餘十是別。七決定不惜身命求佛果。八於善根未熟眾生令生長故。九已熟眾生令入法。十因圓果滿。上諸句中。各有多之義。隨所應釋。結等可知。
五有十種智光照者。前行體決定令照用無[得-彳]故也。列中皆先明所照。後顯能照。初二求果見佛。次二見機後法。次二依友示佛。次二攝生說法。後二佛通行滿。
下第四有十種無等住下四十門。明德量高深行。於中。初十明尊重行。次十勇脩行。次十高勝行。後十深廣行。
就初十中。明行用難測。下藏能等故云也。列中。一住真不證難。二成善不取難。三知化行難。四長劫無怠難。五得滅不住難。又釋四不厭生死難。五不住涅槃難。六了劫相盡立相難。七知法無作說有作難。八了三界三世唯是一心然不專無量無邊。九為一一眾生多劫住脩行不生疲厭。十因滿讓果難。由此難測。超過下位也。
二有十種無下劣心。晉本名無懈怠心。言無下劣行用超過勇猛無間故。列中。初二破耶授正。次一巧誘令喜。次一自成遍行。次二福慧果圓行。次二說法現身調化行。次一為物脩內外施行。後一有五。三世下舉所解之法有十門。二如是下對能解之相。於中六。謂以相應專了彼性相故知也。悟其境界故覺也。分明現前故見也。見無不徹故證也。無善不進故脩也。無息故斷也。三然於下明能緣心行相。有十句可知。四次不二下轉釋。謂既於彼無有分別。如何得說能可所緣耶。於中。約知有十二句。約示現有五句。約入有一句。入是相應義。智解明了義。約證有一句。
三有十種。於大菩提如山增上心者。正以勇猛行成。大心決定。向大菩提。不可傾動。故云也。列中初一脩能證智決定。二觀諸法從本已來非性。為性決定無故。證無所得。為究竟證。三願脩稱法性行無漏智知見故。白淨也四決定成就為物求法。不希名利等。無異求也。非從他聞法。自言我解故。無盜法心也。為法能捨難捨。所有離慢。奉事說法者故。等心故生尊重未曾有心也。五大忍度生行。遇違境乃處增忍行者。以其於諦察中得平等捨故。如師子兒聞母哮吼時。非但不怖。乃處增威爾。六成超魔境行。於中四。初成勝報。有十句。二雖後下。不著此勝。總別有五句。三但深下唯在於法。有十三句。准前淨行品釋。可知。四佛子舉因釋成。於中。標徵釋三亦可知。七精進勇脩行。攝大乘云。愚脩雖少時。怠心疑已久。佛於無量劫勤勇謂須臾。八不捨忘人行。九無倚伴勇脩行。十權實雙行行。謂雖一切法畢竟無一可得。而不捨勤脩善。
四有十種入阿耨菩提如海智等者。前顯志高難仰故以山稱。今辨智深叵測故以海名爾。列中十種。一入眾生界無量。二入世界。三入虗空界。四善入法界釋入有七種。入是知解明了如前顯。五入三世佛邊善根界。六七八入三世諸佛界。九能供多佛。十能求多法。上來總相答。第三十行位中行相竟。
自下大門第四從十種如寶住至十種身。有三百句。答前三十句問。明十迴向位中行相。古德以問中十一句自在內。初一為總。餘句為別。分總為別。更無有總故。云答前二十九句問也。今既問及答中自在唯一。餘句名無[得-彳]用。此則無彼總別之事。可除其總。是故此後答中。以二百句。答前問中三十句。正相當也。就此三百句中。分三。初一百一十句。明迴向中行體堅固義。二從十自在下一百二十句。明自在無[得-彳]義。三從十種遊戲下七十句。明行德圓滿義。
就初行體中。分二。初四十門明行體成就高樓彼岸。二從十不壞不信下七十門。明行體離障攝法勝德。就前中。初十種如寶住者。住於正法可貴之所。故云寶住。又以無住為住。亦名寶住。於中。一近佛。二聞法。三自在受生。四知法從一生多。多竟歸一。說皆無[得-彳]。五知則自在。謂資糧道厭離。加行道止息。無間道除斷。其文不次。勝進道防護。防護即恐同二乘滯寂。而不取證。不證為菩薩脩行。不證為到實際彼岸者法無我際方便善巧無。前不證脩行又是權實雙行行。善學所學者。戒學令法者成無障[得-彳]願。身不疲倦者。為物多劫受生死身故。六眾生心雖無處無作。為調化故。亦說有也。七知理事無[得-彳]法。八知理無。不[得-彳]起行。九於空善巧所願不虗。十聞多佛異說善能會通。謂以四意趣四悉檀等而決了故。
二有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者。能於大乘無限[得-彳]法。以堅固心。窮盡其際故也。於中。一知三世無際限法。二引多菩薩以自策勵。三嚴無際限剎。四以福慧霑及無際眾生。五以善根供無際佛。六見佛聞法。喜不著自及佛。知非一切。不壞一切。徵釋云。佛非一切取故。七能忍無際限苦惱。斬著為級。多劫忍多苦。不癈脩行攝生。徵釋云。觀法無二相故。八無際時處行菩薩道。九期心要成無際大行。十寂而常用。於中四。一於境無所得。二而亦不捨下不等起事行。三何以故下舉本願釋成。四雖後了達下雙融大願。
三有十種大發起者。於所作大事令發起現前故云也。於中。初三化福業大。次三化業大嚴土為攝生也。次二明勝進攝福。九成佛。十說法。
四有十種究竟大事者。前大事但能起現前。今明所作成滿故。云究竟。於中。一敬奉佛。二逐機求救。三專求佛法。四次二集善思法。次二願行成滿。後三事友詣佛聞持佛法。
第二有十種不壞信下有七十門。明行體離障攝法勝德。於中。初四十門明信慧善巧。後三十門顯心行攝德。就前中。
初十明不壞信者。於深人法淨信不信障。初六信行緣。後四信行體。前中信眾生者。信是所化悲境故。又信其有如來藏性等故。
二有十種得受記者。內懷堅信。外蒙記莂故有授記。前明自知授記。辨佛與其記別也。於中有。一深解悟與密教合懸與佛意同。二聞此大教隨順種善根。如上文第三會中眾生蒙記。是也。三能達大志脩廣大行故。四身在佛前與記故。五懸與記故。六初地證真故。七第八地得無生忍得記故。八能調化得記故。如記龍樹馬鳴然正法炬等。是也。九二大阿僧祇劫滿故。十得自在位故。
三有十種善根迴向者。以己善根順同善友故云也。於中。初二同願心。次一同行。次二同脩事理。次二同活。謂正念能對治故。清淨所治淨故次一同位。後二同得究竟。
四有十種得智慧者。以迴向德成熟故。次應無分別智故云也。列中。初二自在施深解法。三入佛智。謂分明了達。四能遣疑。五入智者境界。六解佛善巧音說法。七解種少善能滿白法。八成菩薩不思位。九於一念能住不可說剎。十覺佛菩提。入一切法界。聞持一切佛法。入一切如來種種莊嚴言音。
第二有十種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者下三十門明心行攝德。於中。初於無限之境發稱境之心。故云也。一廣念所求。二廣念所度。次廣念所顯。謂一念事。二顯理。次二廣念因果位。七廣了業根。八廣嚴剎。九入大眾。十觀圓音。
二有十種伏藏者。由先大心普周故。使德窮行奧故。次明也。於中。一知諸法是能起功德。二知是所思。三知是所持。四知是辨說。五知是能覺離言真。六知佛通是示所觀。七知法是巧生平等。八知法見佛因緣。九善了劫如幻住。十知佛菩薩是生信喜緣。此上十皆有含攝蘊積。同名藏也。
三有十種律儀者。謂積德盈滿堪為調伏。故云也。於中。一離謗。二離疑。三捨慢。四捨自見。五背下乘。六離不堅。七捨不仁。八進善行。九降魔。十離弊。上來釋行體堅竟次第二十種自在下有一百二十門。明自在無[得-彳]行中二。初十句明自在行。後一百一十句明無[得-彳]行。
前中自在者。所作任而成故。此中多同前第八地。有差別者。此云資具。彼名財。此云受生。彼但名生。此云神力。彼名如意。所餘同也。然一一句。有標有釋。文顯可知。
後無[得-彳]用者。所作由己成故。於中三。先總標十章。次佛子云何下依章別顯。後佛子下總結。
初中三。初標舉。次何等下徵數。後所謂下正列名。謂始從眾生無[得-彳]用乃至力無[得-彳]用。
後依章別顯中二。初總徵起。後佛子下別顯十章。即為十段。一一章中又四。一標。二徵。三列。四結。
就初。明十種眾生者。是所化故。於中。初二依觀成用。二事即理故。眾生即無也。二有二義。一唯心。二勝解。唯心者根為心加行行。觀眾生。不離自心故。云但根所持。二勝解者。菩薩勝解力決定印持眾生即無故。三為眾生說法合時故。四能現眾生故。五內一切眾生於自毛孔故。六現他土眾生令此見故。後四示現八部等二乘菩薩及佛身相故。
二明十種國土者。所化依果故。於中。一多作一。二多入一毛。三知無盡。知無盡有二種。一觀知多剎故。二觀知剎體即同無為相無盡故。四生滿一切剎。五身內現一切剎。六動剎不怖生。七多剎嚴嚴一剎。八一剎嚴嚴多剎。九以一眾會遍一切剎。十以九類剎。遍諸方網。示所應度眾生令見。方網者。諸二十層剎中。一一層內。三重主伴。遍相繞剎也。廣剎者。橫長剎也。深剎者微細剎也。以難知故名微細。名甚深爾。
三明十種法者。謂所詮諸法故。於中。一一多相入而不壞本相故。云而亦不違眾生心解。二從般若慧分別演說一切法。三知一切法離文字。然令因文悟入。四知諸法入一相。而能說多法相。五知諸法離言。然能多說。六於諸法善以字輪轉變其義。七以諸法入一法。多劫說不盡。然不相違也。八以世法入佛法。令皆悟解。九知諸法無邊。十知諸法無[得-彳]如幻網差別。
四明十種身者。能脩行身也。於中。初二他自自他多一一多互入。次二佛身多一一多互入同前。次一依入正。次一正滿三世諸法中。次一一身現多身入定。次一一身現多身成佛。次一於多眾生現作一身。於一現作多。次一於多眾生身現法身。法身現作多眾生身。
五有十種願者。於中。一以他因願作自願。二以他成果願作自成果願。三利他成自利。四無障[得-彳]願盡未來際劫。五轉識得智時。以無所得得故。是俱不著。然以願力。現種種身。六令他身獲益。七令他聞法。上二皆以自願令他願滿。八大願故多脩行不斷。九以願力故於自一毛孔中。現成佛遍諸佛國。如為一眾生為不可說世界眾生亦爾。十以願力故。說一句法。充洽遍法界眾生界。
六十種境界者。各有分齊故。於此十種勝劣之境。轉變自在。於勝現劣故。名無[得-彳]。一理事。二正耶。三染淨。四因果。五靜亂。六真妄。七凡聖。八智悲。九住定慧等現於世界。十住佛境界現二乘相儀。
七明十智者。智不自彰。約所知以彰自也。於中。初二約能化智。一辨。二持。次三知所化智。一知根。二知心行。三欲樂等藥病。六上入佛力。七下知三世。八示成佛。九於一根知一切業。十於一眾生音解一切語。
八有十種神通中。一一身示多身。二於一佛會聽法受多佛會聽法。三於一念中成不可說大菩提。開悟眾生。四於一音現一切言音。各令隨解。五於一念現前際業果各令自見。六令諸剎具嚴。七普入三世。八放法光現佛菩提眾生行願。九守護天龍等二乘菩薩等所有善根及如來十力善根。十准晉本。云佛子略說菩薩平等觀察一切諸法通自在自在令應名無[得-彳]用。令此本脫。宜勘。
九有十種神力中。一一塵中著多剎。二於一塵中現多剎。三一毛孔中置諸海水。十方往來不嬈眾生。四以多剎內自身現通。五一毛繫多山。持行諸剎。不怖眾生。六一多劫互相作示現成壞。不令眾生怖。七於諸剎中。現三灾等。然不惱眾生。八一切剎三灾時護眾生資具。不令損。九以一手持多剎。擲多剎外。不令眾生驚怖。十說諸剎同空。令眾生悟解。
十有十種力者。是悲智無[得-彳]力用故。於中。一調生。二嚴土。三令身入無身。四常劫脩行。五開覺眾生。六一行攝一切行。七度脫眾生。八自覺諸法。九以一切智成正覺。十不捨眾生。
第三總結中四。一略結。二悉有下辨益。三徵。四釋。上來明自在無[得-彳]義竟。
從此下第三十種遊戲等七十門。明行德圓滿。於中分二。初二十門明行德殊勝。後五十門明行德圓備。前中。初十明任志行成遊賞無[得-彳]。故名也。於中。初二明染正與依互相作。次二中。初佛身現二乘身。後二乘身現佛身。次二菩薩身現佛身。佛身現菩薩。次二於涅槃現生死。生死現涅槃。次一正入定時現四威儀。後一正在一佛所問持時。即於多佛會。身遍聞持。亦不分身。亦不起定。如是念念相續。劫可窮盡菩。薩行不可盡也。
二有十種境界者。晉名勝行。今言境界者。因遊所有故也。於中。一示諸法界門令眾生入。二現諸剎嚴事令眾生悟法。三知眾生界生悉如化。方便開悟。其化往之言。須勘梵本。次三明互出。一佛身菩薩身。二虗空界世界。三生死界涅槃界。後四明三業。初一眾生世俗言中出諸佛法言。二多身作一身一身作多身。三一身滿法界。四一念令眾生發心各現多身成佛。
第二有十力下五十門。明行德圓備中。初十力者。正以德勝智用堪能故云力也。皆有標釋。於中。初七自分因力中。初三自行。一不雜世情。二不捨佛法。三脩善究竟。次四利他行。一知物心二滿物願。三常化脩。四現乘。後三勝進行。一毛孔現淨利及佛出。二令眾生發心成佛。三說一句法。稱一切眾生根欲性。
二有十種無畏者。前以福智力勝故。次無懼也。於中。初二具持文義。答難不畏。三了知二空無不解畏。無作作者等。廣說如章。四威儀無缺畏。五三業無失畏。六於魔外道等能無障畏。七得無有不能聞持畏。八由願力於生死無貪著畏。九示同二乘於退墮無畏。十機感現前。無不能應現畏。
三有十種不共法。前明無畏。今辨不共。有二義。一不共凡小。二無他可共故。其十句皆云不由他教也。於中。一自脩六度。不待師教。二普能攝生。三巧迴向行。四巧便行。於中七。一不厭世俗巧。二不著己樂巧。三於禪自在巧。四不簡生處巧。五備世枝能巧。六現小不失大巧。七現果不斷因巧。五權實雙行。於中有十種。一涅槃現生死。二知無生而勸化。三入滅現惑。四一身現多身。五入定示受欲。六離三界不捨樂生。七內受法樂。外示無樂。八相嚴身現陋形。九積善示生三惡。十得果不捨因智。六三業隨智行。七代物受三塗苦。八物見無厭。九誓自堅淨亦堅淨他。十成自覺境智無師自悟。
四有十種業者。前成不共德。今辨所作業故。次云也。於中。初一約處。次三約人。次一約時。次二約用。一自行。二身光。後三約准持。一護法。二說法。三隨願令滿。各有標釋。
五有十種身者。先業因。後身果故也。此亦迴向位滿所得十身。於中。初二約體。一來相盡。二本無來故亦無去故。求不得也。次五約用。一如將為實故。不實也。二以實理示世故。不虗也。三盡無盡住故。四不可壞故。五不可動故。後三約相。一福相。二無相相。三果相。此有第九行中。十身有同異中有相攝如章。上來三百句。答十迴向中行相竟。本疏云。此上十業十身。古德多將入後十地位收。然按別行本度世經。六翻問答中。此在第四翻內末。今依彼經。科判此文。入迴向攝也。
自下大門第五。從十種身業下有五百句。答前五十句問十地位中行相。於中分四。初一百二十門。明十地中三業殊能行。寄在初地。二從十種勤脩下九十門。明造脩離障行。寄二三地。三從十種離生道下九十門。明造脩能熟行。寄在四地已上位。四從十種足下二百門。明報相圓備行。寄八地已上。
就初中分三。初二十句明身業行。二次四十句明語業行。後六十句明意業行。
就初中二。先十種中。一一身遍一切受。二三一身起一切機。三一身一切趣受生。四遊諸剎。五詣諸佛。六一手覆諸剎。七一手碎諸剎金剛山為微塵。八身中現諸剎成壞。九身容眾生界。十身中現淨剎眾生成道。
二後有十種者。此約行法為身說不同前門直就無生理體說也。於中。一六度行。二四攝行。三代苦悲行。四救護慈行。五饒益福行。六同體慧行。七法非趣攝行。八有感便應行。九現通行。十示成佛行。
第二有十種語下四十句。明語業體。應名語業。以語是身分攝故。於中。一離麤獷故云柔耎。二離熱惱。謂兩破亂令心熱故。云甘露悉清涼。次二離妄語。餘六離綺語。此皆約遮釋。若約表。則十種各顯一德。
二有十種淨脩語業者。約脩因名故。於中。初二樂聞佛菩薩德行。次二離過行。次二語業供佛行。次二法施行。後二重法輕身事發行。
三得十守護者。由發言誠諦。龍天等敬護。八部外更加梵王眾及佛法王為十。可知。
四能成辨十大事者。由內因誠實。外緣加護。逐使所言廣大成辨所作故也。於中。一能斷眾疑。二能普詣。三了眾生。四淨諸勝解。五能斷眾惑六令離習氣。七令欲樂淨。八令修善廣。九遍覽即理之事法界。十普證圓寂。
第三有十種心下六十門。明意業。於中。初十句明意業體。後五十句明意業用。就前中。一廣心。二深心。三勝心。四淨心。五利心。六堅心。七無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無邊心。此並意樂之心也。
二有十種發心者。心體充滿理宜發起勝用故也。於中。初六明利他心。次二自利心。後二勝進分中利他。又釋初一總。餘九別。然並利他。可知。
三有十種周遍心者。前既發心。終成所作。遍滿法界。故云也。於中。一悲心廣。二智契深。三依心辨業用念頃一心知三世多心。四遍佛境八相悉了。五遍知根欲習氣。六隨諸慧所了法界。七知諸心所造如幻網。八遍知諸作無生觀者識其體性。九遍無[得-彳]心不住自他心故。十遍諸自在心一念成佛故。
四有十根者。由前心滿堪為法器。能出生故名根也。於中。一信根。二淨欲根。三進根。四定根。常住脩行。五慧根。六根續至究竟故。七堅利證徹法性故。八證智照用到佛境故。九照諸佛同一性故。十無礙慧到無障際處。此即是佛十力根本處故。云深入等。此上從慧根已下并是慧。但異名顯示。
五有十種深心。晉名直心。今深心者有二義。一於諸行殷至詣極故。二心恒樂脩一切善行故。於中。初二不染雜凡小。次二了能所境智。五於違不動。六圓智淨脩。七受持所聞。八於受生處無著。九具難知境智。十脩善無厭。
第六有十種增上深心。晉但名深心。今名增上者。行過前故也。於中。一進善堅。二了密教。三願行能持正法。四到義幽奧。五於教自在。六到諸安立教門。七於諸脩行成辨。八定及用勝。九令本願滿。十利他究竟。上來初地行相竟。
下第二十種勤脩普名方便下九十門。明二地已上行相。於中分三。初三十句。明智慧勤脩行。二從十決定解知眾生界下三十句。明慈悲勤脩行。三從十種脩下三十句。明悲智究竟行。
初中。初勤脩者。心得增上行。乃勤脩故也。於中。初六勤脩六度行。後四勤脩攝生行。知物無性。為說名慈。知物蘊空。代苦名悲。示佛十力令語名喜。轉不退法輪至物心名捨。捨生死故。
二有十種決定解。於諸善行。起決定勝解故也。一樂勝善。二樂異嚴三樂廣大。四樂甚深。五樂普遍。六堪受加持。七樂慈忍。八明了業果。九隨應現通。十受記莂。
三有十種決定解知諸世界者。既內心解了決定故。亦知外器互入無礙也。於中。一知多入一。二知一入多。三知一佛華座遍諸剎。四知諸剎如空。五知諸剎具佛嚴。六知諸剎菩薩滿。七知諸剎入一毛孔。八知諸利入一眾生身。九知一樹王一道場遍諸剎。十知一音遍諸剎皆令物解了。
第二有十種決定解知眾生界。晉名入眾生性下三十句。明慈悲勤脩中。初十明無緣悲深解物性故。名決定解知眾生界之者性也。謂即無性。於中。一知物性以無實為性。二諸性入一身。三知諸染之性入淨因身。四知諸染之性入本淨性。五知一染身入諸染之性。六知諸染之性堪佛法器。七知諸染之性能隨根欲現釋梵身。八知諸染之性能隨現二乘身。九知諸染之性能隨現菩薩身。十知諸染之性現如來身。
二有十種習氣者。解染淨人法之實性積行慣習氣分故也。於中。初二自利。謂習大心故。習諸善行故。三化利他故。四自曾慣觀察故。五曾數於淨剎中受身故。六慣多脩施等故。七慣多發願故。八慣淨三輪。九慣數思惟一性之法。十於諸境界各別慣習故。
三有十種取者。前明慣習氣分。今顯前彼增故。此慣習之智。於境增明顯了。如緣生中愛增名取故。晉名熾燃。熾燃即是增盛之義。於中。初二攝生嚴土。次二依緣成善。次二悲慈。次一亡相。次一示相。次一得無所得智。後一總結。於諸法取由慧。於境分明照了故。三有十種脩下三十句。明悲智圓滿行。於中。初十修者。脩行各至究竟故。晉名趣者。所趣向處。與所至。略同也。於中。初一諸度亡相。二持犯學所。三決擇。四所詮境。五能詮教。六治淨。七現通。八策進。九成佛。十說法。二有十種成就者。令諸佛法悉圓滿故。晉云為事。於中。初二依人教。次二信法迴向。次二知境界。次二念理遠耶。後二念佛求智。三有十種退失佛法應當遠離者。既於佛法。悉令圓滿。便能脩道。在勝不退故也。於中。初四失利他行。後六失自利行。勸令遠離。
下第三有十種離生道下九十句。明四地已上至七地來出世間行。於中分三。初三十句因行體廣。二從十種大丈夫名號下二十句。明行用殊勝。三從十種無量道下三十句。顯行德成就。
初中。初離生道者。離過患故。謂見等惑未調。如生食在腹。惱亂故。對治道起已。惑滅心柔。名離生。離生即道。名離生道。或是見道。見道之離生。依主也。今此中。非唯離惑之離。亦有離慧等。緣用之生澀故。總名離生。於中。一真俗雙緣純熟故。二自他見離俱時成就故。三不念不著俱時故。四起過復在中熟故。五離惑與惑者居故。六離欲與欲者居故。七樂靜與眷屬居故。八離界繫業而現死此生彼故。九不染世不斷世故。十得果不捨因行故。
二有十種決定法者。由離生強澀剛等。得決定當成故也。於中。初五自分。後五勝進。前中一生佛種中。二住佛境界。三知所應作。四住亡相。五預佛會。後中。一顯佛種性。二住佛力。三入佛所證法。四與諸佛同一身。五與諸佛同止。
三有十種出生佛法道者。於法決定故。能從緣出生聖道故也。於中。初二順人信法。次二願善不虗。忍謂勝解。次二時處廣長。次二悲增及慈等念遍空界。後二本行堅樂發心。
第二有十大丈夫名號下二十句。顯行用殊勝中。初十以實德內充喜名外著故云也。菩提是所求果法。薩埵是能求有情。於中。初一通約所求能求以立名。後九唯依能求以標稱。就後九中。一簡非小宗菩薩。二首故。三尊故。四尊極故。五超下故。六上極故。七知十力故。八無近偶故。九心言到故。又喻伽第四十六云。一切菩薩。隨德假名。有十六種。所謂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乃至十六名為法師。顯揚第八莊嚴十二。皆同此說。然莊嚴云。此十六種。皆名依義立。一切菩薩總有此名。又商主天子經。有義名。一於菩提分住持入故。故名菩薩。二入大乘故。滿大智故。故名摩訶薩。三不可求法智德入故。故名最勝薩埵。四不與煩惱共住。為諸眾生滅煩惱故。發精進故。故名淨薩埵。五令諸眾生行淨道故。故名遊淨薩埵。
二有十種道者。既名德稱實。乃成菩提之道。道即因行故也。於中十句。約增數以辨。初句有三義。一約行本。以菩提心為菩薩萬行本故。二約願力。謂願得佛果一平等智境。如初地第十願云。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梵本中云。以一正覺智。普證一切法界故。三約無儔伴。大悲行故。如上文云。唯我一人志獨無侶。是也。二中是二智德。然有兩說。一云正體智。名真實智。緣實境故。即此出生。是也。從此出生後得智故。二後所得智。名為方便。善巧方便化眾生故。一云正體後得名為真實。能緣真俗二實境故。加行智名為方便。由能引生正體智故。此即正助二智行也。三約三空定。出三界行。故道也。四約四行除四障故。一業障。二嫉妬障。三謗法障。四樂世障。亦是異求障。大智度云。行是悔過等四行。疾至阿[鞥-合+(白-日+田)]跋地故。五約五根。六約六通。七約七念。於六念上加念眾生。是大悲心也。八約八正道。九次第定者。並是菩薩寂用脩。又行行始從初定。乃至想受滅定。聖者依此。次第起諸功德。二利定法。故名也。
於中。初云離欲恚害等者。謂此中覺觀。即是菩薩無分別淨覺。對治欲界恚害等。顯此地有覺觀故。云說無礙也。二滅除覺觀等者。謂前定能治覺觀。為此內淨所治。內淨即捨念正知。由此對治前覺觀故。令不發生眼耳身三麤動之識。此中雖無麤動分別。然以無分別智覺觀為說因也。三捨離喜愛者。愛亦名樂。此喜樂是前地利益支。乃是此地所治。由以此中捨念正知。治彼令離故。捨離喜樂受。無所受相應故。一切佛心喜也。四離世間樂等者。世間極樂唯第三禪。然是變異有易耶故。今此以捨念清淨。為此能治。治前地所有樂受。為得清淨不苦不樂故。云離也。隨順出世樂者。謂寂滅法樂也。第五無邊處定者。瑜伽三十三婆沙八十四等大同此說。云但由加行。而立此名。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樹舍等上諸空空相。後以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由此加行。起初無邊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解脫色故。地名空無邊處。從定出為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定已。便兩手捫摸虗空。有聞者言。汝何所覓。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林上。如何餘處覓耶。從此出已起虗空想。此想即是定之等流故。名空無邊處。第六識無邊處者。婆沙云。但由加行而立此名。謂初業者。無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脫觀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此加行故。展轉引起第二無邊空故。名識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想現前。謂於識相歡悅而住故。第七無所有處者。婆沙云。問何故名為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也。乃至廣說。第八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想闇鈍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也第九滅盡定者。此有二種。一依權教大乘。二依實教大乘。前中定加行以止息想作意。為先滅不恒行諸心心法及第七識染汙一分。由此止息身心勞逼。安和名定。又由偏厭受想滅故。亦名想受滅定。依非想地微微心時厭心種上。假立非實。又得人多少等諸門分別。廣說如章。後教中加行。以悲智利樂一切有請作意。為先滅恒不恒行諸心心法。然不滅盡。無分別心為佛事。未曾暫息。菩薩從現前地已去。能入此定。以其初得無生忍故。至遠行地。能念念入出。然不作證。住此定時。隨心住劫。至不可說不可說身不變異。雖於有無悉無所作。而能成辨諸菩薩事。所謂恒不捨離一切眾生。教化調伏。未曾失時。神通變化無有休息。譬如光影普現一切。而於三昧。寂然不動。乃至廣說。十力道中知欲樂。先知後為說法現身等。餘並可知。
第三有十種無量道下四十句。明行德成就於中二。先標列四名。後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道下。依標名顯。
初中。一事空。二理事無礙。三正報。四依報。五劫量。六語法。後四是佛三業力。謂十力一切智智者。通根本後得。
二助道者。以前門十道並為菩薩道所依緣故。前所緣既廣大無際等故。合顯能依六爾。故皆言如也。
三脩道者。對緣脩行故。初三別約三無性脩。一無相觀中不見所執法來去相。二於無生觀中。不見染分可滅淨分可增。以無生理實故。三於無性性觀中。不見前二性為有。不見為無。又真如相非有。體非無。上約正體智。四約後得智中。別就依他性。以成脩行。觀唯識如幻等。成不顛倒行。五作三空觀。不離三界。為欲處中長善根故。六於教法不著。七於理法恒沙功德不壞。八於真體平等。九起行勇猛。十於佛德平等不疑。
四莊嚴道者。謂脩行互相發起為莊嚴故也。於中。初五自行無際。一在亂常定。次二處小常大。次二在欲行禪。次三隨有攝化。一化行樂世。二化耶道。三化犯戒救苦。九自行成滿。於中三。初得法滿。二為一切眾生下巧便示現。三何以故下釋成善巧。十因圓果滿。於中三。先因圓得果。二而亦不斷下。明得果不捨因。三何以故下釋成行相。可知。
下第四從十足下二百門。明八地已上報德純熟行。於中分五。初二十句明手足外用。二從十腹下三十句。明內德盈滿行。三從十莊嚴下二十句。外用脩行。四從十頭下七十句。明六根業用行。五從十行下六十句。明四威儀動止行。
就初中。十足行用進涉表其脚足。從下為初。是故先辨。於中。初二約行。一戒一進。次二約通。一總二別。次二約心。一願一誓。次二約法。一教一聞。後二約德。一說一行。
二有十手者。行用取與表其身手。於中。初四自行。一取。二與。三敬。四養。次四利他。一除疑惑。二拔欲泥。三濟四流。四授正法。後二行滿。一除惑病。二破無明。
第二有十腹下三十句。內德盈滿中。初腹者。含容一切淨法故喻名也。於中。初三約戒淨。一離諂。二離偽。三離佞。次一離貪。次一離癡。次一離垢穢。次一觀法味。次一觀離作性。次一樂善行立。次一離有無見。後一一念包容法界。
二有十藏者。前總明腹。今別顯藏。其猶五藏故。次明爾。此亦取其攝藏之義。於中。初六下攝眾生。後四上攝佛果。前中。初三總攝。一授解。二令行。三成德入不退法輪故。後三別攝。三聚眾生信根已定者。赴感同時不增減。於一念令其成就。未決定者使信心相續堅固不退。於耶定者。起悲為作未來生信因緣。涅槃眾生。雖無菩提之心。法聲光明入毛孔故。而能為作菩提因緣。後四上攝中。一攝佛十力。二攝四無畏。三攝不共法。四攝佛了知四種境智。
三有十念者。道通顯腹內諸藏。今別明心藏為最勝故。於中。初二攝善心。一勤策心。二滅惡心。一摧耶。一除惑。次二成行心堅。一不退。一無著。上六自行。次二攝生心。一令悟。一慈救等。大梵住心者。梵住即是四無量也。後二成德心。一深定。一告相。梵本云。室利[革*未]搓相。
第三從十種被甲下二十句。明身持甲仗。初十句被身以甲。防敵傷故。表慈悲等以自防護不令惑賊傷害。於中。初二慈悲甲。次二被願求甲。次三被攝生甲。後三被攝德甲。二有十種器仗者。兵刃通稱表施戒等用摧慳等。於中。初五順仗破垢。次三違仗破垢。如用賊器仗還以害賊。後二成德建功仗可知。
第四有十種首下七十句。明六根業用行。先明首者。以身之上故。於中。初一斷德。次一敬德。次一解德。次一福德。次一悲德。次一尊德。後四智慧德。
二有十眼者。行德淨勝照了所緣故。同眼也。於中。初五名同權教。大乘體用全別。如別章。後五中智眼分別事法無礙眼者。見理事無礙法界故。一切智眼者。見帝網境界故。餘可知。
三有十耳者。初二聞順遠音。離於愛恚。次二捨小欣大。次二愍虗苦離妄樂。次二德圓行。後二了俗皆真。
四有十種鼻者。領嗅行香依鼻增故云也。於中。初四聞香體不隨境轉。次三非但不隨境轉。乃復善了知。知身及資具等并轉。知彼惑者此道力也。知有頂香者。此香准此類菩薩聞也。後三各隨所益。一令小住佛智。二令因入果地。三無障礙願香得果不捨因行。
五有十種舌者。明語業自在。依之增善根故也。於中。初五約辨說顯德。後五約順用顯德。
六有十身者。明身業自在應物現形故。於中。初三現凡夫。次五現三乘身。後二現體用身一用一體。
七有十種意者。明意業自在。於中。一福。二信。三解。四知樂。五不離。六離塵。七應時。八釋處。九調伏。十無我我所。
第五有十種行下六十門。明四威儀動止行中。初十行者。謂發動遊行故。於中。初二能聞能說。次一自調。次二化物。二界各一故。次一成慧。次二化物供養。後二得果存因行。一涅槃即生死故。故不斷生死是涅槃行。一佛功德滿仍不捨菩薩行。
二有十種住者。行有止息故。次明住也。於中。初一住行本。二住行相。三住正慧。四住定處。五住戒相應行。次二信法近人。次二智忍圓。後一住果滿。
三有十種坐者。四威儀中次第三故。於中。初四說世主。以表法。後六依名義以顯法。一無畏說。二巧稱根。三不退說。四與樂說。五伏共說。六降魔摧外。
四有十種臥者。四威儀之第四也。於中。初四表臥是寂嘿義。以顯法。次四表臥是安隱義。顯以法。後二表臥是畢無作義。以顯法。並思之可見。
五有十種所住處者。智有所緣處故。前明能住。此顯所住。又前彰身住。今辨心位故也。於中。初四住四無量。次一住一切度。次三住三空。後二住念慧滿及諸法平等。
六有十種行者。遠釋云。前行是利他。今此自利也。正云前明始脩方便故。以樂聞等為行。今明純熟脩故。以正念等為行。本疏云。前約身義。此約心行。若爾何故前十亦有心智行耶。釋云。此經云菩薩身等外事並就內行。以顯其相。例皆如是故。不疑也。今按諸德各解不同。只為經文先未具備。今既分明。云所行處義。即決定不煩異釋。於中。初四自行。一加行。二覺法理趣。三後智順佛。四諸度亡相脩到佛智。次四攝生行。一總舉。二同事。三本語示同貪等後覺悟故。四利行。後二二行成滿。上來總五百二十句。明上第五大段十地位中行相竟。
自下大門第六從十種觀察下五百一十句。答上第六因圓果滿行。於中分二。初三百二十句。明因圓究竟行。亦是等覺位。二有十種住兜率天宮下一百九十句。現果圓滿行。亦是妙覺位。就前中三。初有一百四十門。明因行體性。二從十種義下八十門。明方便造脩行。三從十種魔下一百門。明因行除障。
就前中二。初四十句明起行方便。二從十種施下明十度行體。
就前中。初二十句明意業觀察。次十句身業奮迅。後十句語業哮吼。前中。初十種觀察者。觀解方便故。善達所行通塞相故。於中。初三觀所化。一知業。二知報。三知根。知而不取相。次六觀法寶。一理事無[得-彳]法。二果法。三教法。四行。五六位法。一滅惑。二成德。後一化法。
二有十種普觀察者。遍審之故。於中。初六令眾生得六度行故。次一順友教。次一證聞法。次一拔苦。後一成智。
三有十種奮迅者。梵音也。翻曰自在無畏。謂如師子王於群獸中得無所畏。出入往來。無有障礙。於中。御菩薩乘故。言映蔽一切也。二調心運物故。三興大法教故。四滅惑故。五摧魔外道故。六滅惑故。七示法相性故八稱根說故。九速說隨樂令喜故。十一念普令各得道果故。
四有十種師子吼者。決定無畏故也。涅槃云師子吼有十一事。具說如彼。此下一菩提心。二大悲。三報恩。四堅誓。五持戒。六求福。七求智。八脩行。九無生忍。十示生。亦是如說而作。
第二有十種淨施下一百門明十度行。
初十施者輟己惠人故。一一相施。二遂求施。三不虗。四任須。五不著報。六無不應。七無不施。八離邊施。九不捨施。十亡相施。
二有十種戒者。防十支故。於中。初七自分。後三約勝進。前中。初三律儀戒。次三攝善戒。於中。一過劣。二背小。三順大。後一攝眾生戒。巧撥毀禁。名為微細。後勝進中。亦三聚戒也。
三有十種忍者。於順違境。欣耐受故。於中。初三耐怨害忍。忍他三業所惱故。次三安受苦忍。一捨卑小見。二捨命救物。三勿輕未知。後四諦察法忍。一見身如幻無苦故不嗔。二若見自他有犯報故。三見境非實故惑不隨起。四若有能所教別。則諸法有生故。
四有十種精進者。順理勤策故。於中。初五明三業精進。一供事尊田。二讚佛說法。三有三種。一入出諸定。二離諸不實。三進趣佛智。六不空過精進。七滅惑精進。八智導精進。九平等精進。十示現八相度生精進。
五有十種禪者。心一境性故。於中。初二約自他身。顯靜緣說。次二約處靜緣說。次二約心調寂以顯。次二覺悟定體。後二定用。上初五得定緣。次三定體性。後二定作用。又上八現法樂住禪。九利益眾生。十引發禪。
六有十慧者。委細決擇故也。於中。初三解法。一解因惑果亦然。二解脫集。一緣至一法生多亦爾。如一色法十緣至時。其十法共集。各各不同。常知彼所集法。得緣變改。各各差別。如色既爾。聲香等一切法。當知亦然。三緣所起離有無。次四攝生慧。一亡見。二了幻。三讎對。四非耶小境。後三。一見相知性。於中。一見法身。二見如來藏性。三諸法實性。四見剎相盡。二持辨善巧利樂究竟。三得斷微細礙著究竟智。
七有十種慈者。與樂意樂故。於中。一等攝心。二隨樂。三同體。四恒念。五令滅惑。六求佛果。七普照世。八遍救護。九證如法故。此不同常說。十無所緣證離生真性故。
八有十種悲者。拔苦作意。於中。一救苦無侶。二代苦無度。三生難處。令不空聞故。四生善趣。令止放逸故。五為令發心故。多劫何便虗令發四生。六唯與他樂。七恩不求報。八離倒。九知法性淨。十知諸法如鳥跡以空為性。悲物不能了故。
九有十種喜者。度物得喜起不離喜作意故。於中。一度自發心。二慶捨所有。三度化破戒人。四慶能忍使造惡人。五慶能捨身求法。六慶能欲樂樂法樂。七慶令眾生捨資生樂樂法樂。八慶敬養佛無厭。九慶他得定。十慶自順行菩薩道證佛定慧。
十有十種捨者。心無戀著故。於中。一捨敬養。二於輕毀不瞋。三不為八法染。四於法器待時。於非器不嫌。五不求二乘因行果法。六恒遠順流。七不稱美乘厭生死。八遠離一功障菩薩道語。九小根已熟大根未熟待時化。十於菩薩結緣。菩薩成佛時彼方堪化。此亦待時故。十一菩薩於前二人平等無異故捨。上來明因行體性竟。
第二有十種義下八十門。明造脩方便行。於中。初四十門明自分行。二從十種明足下四十門。顯勝進行。
前中。初十義者。所証旨趣故。依前義以成行故。於中。一依教行故。二釋教故。三思理故。四寂滅故。五離言故。六世一性故。七諸法無故。八智契無性故。九無性究竟故。十依斷顯性故。
二有十種法者。自性軌持成熟行故。於中。初一稱真說行故。次四離障法。次三離相法。後二對小成行。觀本來自性。一捨二乘無餘。烏波提者。此云有苦。准世親佛性論第三說。二乘不得無餘涅槃。以有三種餘。謂無明住地惑未斷故。無漏業未盡故。變易生死未捨故。此即惑業苦在故。名有苦涅槃。
三有十種福德助道具。此皆成福之緣故。云助道具也。於中。一勸物發大心。二順脩十向。三以正慧教化。四悲心不倦。五能捨身財。六勤脩相好。七不輕小善。八不蔑小人。九敬養大人。十捨施廣大。
四有十種智慧助道具者。成智因緣故云也。於中。一近真善友。不違教令。得智名具。下並准之。二調要順善。三念善覺惡。涅槃十八云。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天。六敬者。謂六和敬。身語意戒見行行亦有云施。有云學。謂身語意同。行慈同。菩薩戒同。正見同。學波羅蜜故。六堅者。本業上卷云。解行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釋曰。准此六堅。即明此經從十地已後至佛不思議法品已前中間諸品。並是等覺位也。承前諸德判十地已後諸品俱是十地勝進行。無等覺位者。正由不見此文及本業經故。此中今正是等覺位也。又此六堅。亦名六種性六忍六慧六觀。六堅。謂堅信。堅法。堅脩。堅順。堅覺也。六種性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六忍。謂信忍。法忍。脩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六觀。謂十住觀。十行觀。十迴向觀。十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觀。廣說如彼。十種智者已如前說。四捨世語論。遠小入大。樂能所證。為樂無厭足。五心專六度行。四種梵住者具顯如前十宮殿初說隨順明法者。隨問為通故。餘文可知。六已絕欲恚害三種覺故。了第一義諦心。餘文准知。七觀三科如幻焰等非斷常無生滅。八深信寂滅。九恒住止觀。生法平等。此彼性離。十見緣起法故。見一切本來清淨。自分行竟。
第二有十種明足下四十門。明勝進行。於中。初十顯明足者。委解曰。明周備稱足。又惑闇盡故明也。智用滿故足也。涅槃十八云。云何明行足。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脚足。釋曰。准此解。彼明行足。即此明足也。又云善果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脚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明者名呪。行者名吉。足者名果。又呪者名為解脫。吉者名阿耨菩提。果者名大般涅槃。又明者名光。行者名業。足者名果。又光者名不放逸。業者名六波羅蜜。果者名阿耨菩提。又明者名為三明。一菩薩明。二諸佛明。三無明明。菩薩明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諸佛明者。即是佛眼。無明明者。即畢竟空。行者於無量劫。為眾生故。脩諸善業。足者明見佛性。釋曰。今此正在等覺位中。通因果也。於中。初七句約行。後三別顯。三明可知。
二有十種求法者。依求正法成勝行故。於中。初二離過。一離曲。一離慢。次一重法。次二為物成戒獲安。次二為菩提涅槃。次二令物發心斷疑。後一為滿足一乘。
三有十種明了法者。此菩薩為令所化於法明了故。此十句皆約利他也。於中。初一童蒙凡夫者。此不定聚人。未能脩出離行。且隨世俗教。令生長人天善根故。二隨信行者。此至相見道十五心中鈍根者。但隨他人。信他語。脩行故。三隨法者。同前。在十五心中。然利根解法。自依法行故。此上二人。於七人中及二十七賢聖中。皆初二也。四第八人者。此有兩釋。一云離耶見等八向正見八行。此八行究竟。總名第八也。一云八謂八解脫也。遠離外色拘礙。乃至遠離心之謗逼如癕如箭。皆是離障。棄背名遠離。皆對治趣解脫名為向。第八人者得想受滅人也。或舉後攝前。以勝収劣。總云第八人也。五初果滅眾結者。滅八十八結見所斷惑。斷惡道生死漏。六第二果人觀欲味是患者。已斷六品故。餘未盡故。七第三果人不樂三界等者。總意別故。於受生等。斷五下分結。不來生欲界故。八第四果六通八解脫九次第定四辨等。並如薩遮尼健子第五卷說。此麟角喻宿習力自思脩悟故。十大智利根樂度物力無畏等滿。此等覺菩薩也。
四有十種脩行法者。依法脩行故。於中。一敬重善友。二天覺悟。三常慚愧佛。四常處三有。五脩善畢竟。六念隨大乘心菩薩。七離耶求正。八摧魔及惑業。九知根說法。乃至令住佛地。十住理事無[得-彳]法界。令滅惑身淨。上來造脩行竟。
第三有十種魔下一百門。明離障行。分二。初五十門明離障成行。後五十門離障加持。
前中。初二十句明所離障。次十句明離障方便。後二十句明見佛成行。
初中。初十魔者。與道為障故。於中。一取蘊擔累脩道多礙。二諸惑能障見脩究竟。三不善諸業皆能障道。四慢高陵物我甚故障。五由見生故。六與眾生作樂三界緣。七由見諸法有實體性執取。八樂著輕安。九偏於一人情戀著故。法謂所得法。智即能證智。有智有得是法智障也。
二有十種魔樂者。前體此用故也。一魔樂生死。此既癈棄亡相善而集有漏福不得出生死故。是其業也。二惡心施等。並是有流心福捨惡性等。違菩提心故。成其業。三求利貨法。無心得燈。亦失菩提心。四不樂亡相。亦不專勤。五遠善近惡。樂小入滅。六瞋菩薩求過斷供。七謗法不樂。不重說法。八樂世文詞。隱大說小。授深非器。住耶離正。九親已安。遠未安。十自高不敬。惱害蔽固。
三有十種捨離者。對障脩治故云捨離。於中。一敬養善友。二離自稱舉。三信深法。四專恒憶佛。五勤不放逸。六求菩薩法。七說法無倦。八歸佛救護。九信佛加持。十與諸菩薩同善根。
四有十種見佛者。所障既離。佛境現前故云也。於中。一佛雖現世成。而無所成。如是見佛乃為見佛。二見佛從願赴感。非但因生。三為物深信現果讎。如是見佛方為見也。四為令遺法久住不滅。佛力持住。如是隨順知。名見舍利形像佛。五為令眾生憂悲感慕戀佛善根。故示涅槃。至實如來不生不滅。如是知者。名見涅槃佛。此見深入佛境界故。六知佛身無處不至。法界體故。七住第一義諦心唯識理者。此人見佛不離此心故。八知無依義者。此人見佛佛證無依成故。無量者於一切法皆無依故。九本以無性為性。今分明見本性即為見佛。十佛非自為成。為物作故。今知是隨一切意爾。而現其身者。此人見佛普受者普為隨示者此身故。
五有十種佛業者。前體。今業故。於中。一一切諸佛皆以化物為業。二宿於佛種善業。令善覺悟故。三未聞經謂了義令聞了義故斷疑也。四為有我造罪而生疑悔不能自出。說本無我罪等可得故。纏即現行疑惱纏心。五為諸惑垢小心等者。樂相嚴身。令增福滅障故。六法難聞時令聞普能多益故。七方便去魔難。及令益故。八不證二我位根未熟者邊。不說自證處。九惑能雖盡不捨菩薩行。十了己及物本來已寂。然勸脩無厭。知無造作。造作不亡。知無相而瞻相。知無師而求發。知剎空而嚴淨。知無生而化生。不動現通。成果脩因。知法離言。而常說。示滅更生。此皆權實雙行業。
下五十句明離障加持行。於中。初二十句成障離障行。後三十句明外加持行。前中。初十舉障。後十顯德。
前中十慢業者。謂恃舉於他高舉為性。生苦為業。於中。一於所尊及有德所。心不教故。二於有德及法亦不敬故。三於所聞妙法。口不稱美故。上三及後六八。准八慢中。是第八憍慢。亦名徹慢。並於所尊境。不肯敬禮故。四通慢者。謂於等計己勝。如是心高舉為性。此是慢過慢之異爾。六不讚有德。七自求憍慢也。高座等者。謂實無德。自謂為有。此耶慢也。八見有德人嚬慼等者。此同前第六。九見有聰慧等者。此由執著自體有實主宰。不肯暫屈取長安示。為我慢吞滅故也。十復有眾生等者。此由慢覆心故。於增上法。未得謂自已得故。設逢佛世。亦不能親近。上來若約七九攝於配屬可知。
二有十智業者。顯對治行也。前既知惑今對治故也。於中。初一信因果不亡。二依菩提心念佛。三敬養善友。四示能所詮。會正違耶。五於物離我慢想。菩薩為佛。惜法如身。護佛如命。六三業恒善。七知事理。得事故不壞緣起。離邪見等。八順脩十迴向。想諸度亡相為母方便父。信心入深直悲中。九懃集施戒聞慧定等。十勤脩一切佛所讚法。
第二有十種魔所攝持下三十句辨外加持行。就中。初十句魔攝持者。盡為怨障任持不離障[得-彳]故。於中。一懈怠背精進。能策萬行到菩提故怠為魔攝。二志示狹劣。是二乘心。此違大菩提。故是魔攝。三脩少行不至佛德海滿故。此少行違佛菩薩行海。是魔所攝。四既一非餘者。梵本中云。但於一處忍受不能遍於一切處忍受故。五不發廣度眾生求大菩提願故。六同二乘所示故。七速入涅槃故。八不能為物脩苦行故。九不能為化物久流轉故。十疑大乘實傷故。
二佛所攝持者。既離耶攝故。佛攝也。於中。初二約菩提心。一創發為難。一深發數習。次二為起行。次二約悲智。次二隨化悟非即離。後二權實雙行也。
三有十種法所攝持者。捨己從法故。於中。初四即四法印法。梵語去殟駄那。此曰印。亦曰標相。謂無常是有為法標相。苦是有漏法標相。無我是一切法標相。寂靜涅槃是無為法標相。廣說如四優陀那菩薩藏經。次二。知十二緣生。一總相觀。一逆順觀。次二知三乘出生。一小三脫出二乘。一大度攝出大乘。後二知菩提涅槃。上來總三百二十門。明圓究竟說。
第二住樂天所作一百九十門。明果用圓滿行。此等多約八相現化。以明佛用。於中分六。初二十句明在天成行。二從十種示現處胎下二十句。明處胎微細趣行。三從十種生下。明出胎行。四從十種大莊嚴下。四十句明在家同俗行。五有十種出家下六十句。明出家求道行。六有十種成如來力下四十句明成佛果德行。
就初中。初十在天所作行。後十在天將下時行。
前十中。一化欲界天。二化色天。三化三千界眾生。四與十方同類菩薩。遙互相共論說下生八相法。五為十方來集菩薩隨其所應說法令善。六善巧降魔。七方便教化欲界天子。八詣十方佛聞法。九供多佛。十多身益生。
二在天將下時行者在天事說物降故次明。故大乘方便經下卷云。菩薩如其本願。處兜率天宮。能得阿耨菩提。轉于法輪。非為不能。菩薩思惟閻浮提人不然至此兜率天上聽受法教。兜率天能下閻浮提聽法。是故菩薩捨兜率天。於閻浮提成佛。於中。有十種。一足光滅在觸彼令知。二毫光警覺宿在府緣。三手光嚴剎從置非器。四膝光覺事令供隨逐。五於心藏室利[革*未]瑳相中放光覺諸力士。六毛孔放光覺諸助化。七殿光垂照當生之處眷屬同生。八樓閣等光明照母腹。九足光延壽。十少相中光應現八相。
第二示現處胎有十種事下二十句中。初十句明處胎。後十句明甚微細趣。前中十種處胎者。於中。一化小根故。二攝眷屬故。三入住出時念不亂故。四現廣益物故。五依願化眾故。六同人處胎故。七令應見機如瞻鏡像。八同類後身悉來集會。九胎中現勝莊嚴宮殿。十供佛聞法。
二有十種甚微細趣者。明胎中廣攝幽密難知故。名微細趣。智境心所趣故。於中。一現本因行。次八現八相。後一現神力。並在胎內時常現。
第三有十種生者。於右脇出時。有此十種。一離癡亂。二放光明。三未來更無此生。此最後邊故。四攝理而生。五如幻似生。六頓現十方。七具正後二智身生。八光普覺悟生。九定慧滿。十利益生。
第四以十事現微咲下四十句。明在家行。於中。初十句明初生未行之前現微咲相故也。於中。一濟欲泥中者。二智眼導盲。三得遍三世身。四智眼觀諸天教化。五接退屈。六令大益。七見佛力。八覺同行。九救滯流轉。十欣得佛光觸。
二有十事示行七光者創趣遊行顯示自在。於中。一示俱生力。二顯在家具輪王七寶出家具七聖財寶。三滿他本願。四顯異人天。五顯超象王等行。六履處皆是金剛。七小即能行。表能與眾生勇力。八表已具行七覺分故。九顯所證得是無師故。十顯世中無雙故。
三有十事現處童子地者。約表無染示學攝生故。於中。初三示具藝能。次二顯三業無過。次二顯色力超過。次一令他捨妄樂真。次一顯重法供佛。後一顯法光加。
四有十事現處王宮顯行無染。於中。一為化同行綵女等故。二不同二乘善根。王宮生故。三顯有勝資具故。四順同濁世故。五顯諠恒靜故。六滿願意故。七滿父母親等願故。八顯示音供佛故。九於宮定時現八相故。十順護法故。上來在家行竟。
第五以十事故示現出家下六十門。明捨家求道行。於中。初十句明出家內。初二為厭捨故。次二顯樂勝道德故。次二顯見離言故。次二顯離界繫家繫故。後二順果同因故。
二為十種事樂行苦行者。明示同實道摧諸邪見。於中。一有小根眾生拘泥。菩薩生在王宮。未經苦行。何能練神得道。故示彼世。二外道邪見以自餓為道。菩薩樂餓六年猶不得道。後食乳糜方悟菩提故。以此激破彼邪見。三化執無業現邪見眾生。如大乘方便經第二卷說。佛於往昔迦葉佛時。為化外道五人令得無生忍故。次為人罵迦葉言。禿道人。何有禿道人能得菩提。實以般若觀空。而發此語。樂示現此業。得現不實苦行六年令解。眾生信知一生菩薩方便之業。猶有此現。況我等耶。乃至廣說。四順五濁者。謂五濁眾生皆有重罪。受惱覆心。不得解脫。為除彼憂。示此業報。令彼念言。菩薩謗佛尚得解脫。況我等耶。即常悔除。亦如彼說。五策懈怠。六令求法。七令離欲我樂。八顯殊勝者。示此苦行。非是正故。對顯菩薩之勝行也。九根未熟者待時故。
三往詣道場有十種事者。顯捨邪趣正。亦是因滿趣果。於中。初二現處。次一現身。次一覺同行。次二嚴處。次一見佛入定成佛。次一八部供養。後一因行滿成佛。此共是趣詣道場時有此十事。
四坐道場有十事。此處成正覺故也。於中。初二嚴剎。次一滅苦。次二嚴坐處。次二明心量身相。次二住定受加。後一自力加他。
五坐道場時有十種奇特未曾有事者。大果將應。奇相先現故也。於中。初二諸佛讚加。次二情非情得向。次二得三昧總持。次二興供了相。後二身滿業普。
六坐道場忖觀十種義示現降魔者。假對魔怨。顯於勝力故也。依方便經下卷云。若非佛力召至。彼等何容近佛。為欲界中此最尊。最尊若降。餘皆隨伏。波旬四兵滿三十六由旬。周菩提樹。言作留難。菩薩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一切散壞。八萬四千八部大眾。發阿耨菩提心。乃至廣說如彼。應知。此是化魔眷屬也。諸天本見魔王現滅。將謂勝佛。為決彼疑故云降也。於中。初二為眾生樂勝故。三調化魔儻故。四為應以此住化者故。五顯菩薩力無等故。六為增滿佛者心勇故。七愍末世故。八顯坐道場當有魔嬈嬈乃起故。九顯善強感劣故。十順濁世行故。
第六有十種成如來力下四十門明成佛攝化。於中。初十句成佛。次二十句轉法輪。後十句入涅槃。
就初中。成如來力者。前降魔當無間道斷障也。此當解脫道證果也。初中魔是惡緣。煩惱是惡因。此二是所離障。由超過彼之所作業故。顯成佛力也。次二得定自在。次二自他德滿。次三三業具。後二同諸佛。一三業同。二十力同。是故經名如來。不名菩薩也。
二如來轉法輪有十種事。大覺既圓。機熟時至故。開甘露門。授以正法。餘經此中具梵王請。此略不說。於中。初十明所轉法輪。後十顯能轉之因。前中若小乘法輪四諦下。各為有見知明覺四行。今此十行以顯無盡。又彼四行既苦諦下。今此亦應苦十諦下來一百行法輪也。於中。一具無畏。二出四辨。三說四諦相。四順無[得-彳]解知。五令聞必信。六信必益。七悉願持。八色遍十方。九說無斷。十能發道品等也。
三佛轉法輪時以十事故。於眾生心中種白清淨無空過者。顯能因。是佛無漏清淨法界故。云白清法。此等流無漏法。轉入眾生心中來。聞熏種子無空過者。既無不從佛流至眾生心。是故無不還證佛也。於中。一由佛本願力故。二大悲因故。三常念眾生故。四隨示說故。五應時故。六隨宜說。七知三世故。八身無等故。九言難測故。十必開悟故。
四如來作佛事已觀十種義故。示般涅槃者。化緣既畢。息因歸真故。示涅槃也。於中。初二顯有為是患。次二顯涅槃為德。次二有為法非可壞非不可壞。次二顯三有與涅槃堅不堅別。次一顯非生法而有生滅。後一應所作已法爾示滅。經文可知。上來一百九十句。明第六究竟位中行訖。上來總辨二千行內。六位差別明大行。第五普賢說分竟。
第七大段明結勸脩學分。於中二。先結義勸脩。二從佛子此一切菩薩下結名勸學。
前中亦二。先標名讚勝。後佛子若有眾生下讚聞利益。後結名勸學中二。初顯名。後應尊重下勸學。前顯名中有十名。一一切菩薩功德行處者。教諸菩薩生功德之處故。二決定義華者。結決菩薩行義故。三善入一切法者。令諸菩薩智契諸法故。四普生一切智者。生諸菩薩智故。五起諸世間者。依此教行者必超世故。六離二乘道者。皆菩薩行故。七不興一切眾生菩薩者。此中皆違眾生行故。八悉能照了法門者。顯諸法門正義故。九增長出世善根者。所說皆是離相善故。十離世間者。所行皆非世間攝故。
次勸學中有八法行。可知。
第八大段表瑞證來分中二。先表瑞。後爾時十方下證來。
前中二。先瑞因二種。佛力故法力故。後正顯瑞二種震動光照。
後證成中三。一諸佛現身讚說。二勤持。三我等下隨喜護持。前中三。先現身讚說。略舉前四名。後勸持可知。隨喜中通舉自他佛世界護持中。准上可知。
自下第二大段偈頌分中。總有二百一十五頌半。分為四節。初有八頌。現其德廣難說。二從其心下有一百三十一頌半明。略示行德差別之相。三從依於佛智下有四十頌正頌前二千行相略顯也。四從雖令下有三十六頌。頌前結勸脩學。
就初八頌中。每以一頌為一結。即為八事。一多劫苦行成二利。二所成二利復亡相。三離魔惑業具德滅癡。四說法現化為物。五令物發心解脫憂惱。六脩六度四無量。七捨己益物。八總結廣多。
第二略示行德差別中分二。初六十七頌半。明託事表法行相殊勝。二從一身能示現下六十四頌。明行用廣大。
就前中。有十五種行相。初八頌半。明法樹鳥獸等喻行。二菩薩為商主下四頌。明導迷德惑行。三菩薩為法王下四頌。明行法輪王行。四菩薩智慧海下四頌。明大海須彌行。五菩薩如金剛下四頌。明金剛法雨行。六菩薩正法城下五頌。明法城金翅行。七菩薩正法日下四頌。明日月照臨行。八菩薩大法王下四頌。明法王梵主行。九菩薩自在天下四頌。明離過成德行。十菩薩方便地下四頌。明四大寶纓行。十一菩薩德華下四頌。明華香衣帳行。十二菩薩無[得-彳]乘下四頌。明鷲將燈行。十三菩薩功德河下四頌。明河船園業行。十四菩薩等於佛下六頌。明等聞佛果行。十五如是等功德下三頌半。正明障盡德圓行。餘半頌能勸令聽。
後明行用廣大中。六十四頌。分為十行。初六頌明三業深廣行。二菩薩身無邊下五頌。明供佛受法定慧行。三示現下四頌。明逆順行成信滿行。四或現聲聞相下五頌。明隨類現身難思行。五或現在天宮下八頌。明八相念劫法師行。六菩薩知眾生下六頌半。明了眾生根欲行。七一念得菩提下七頌半明身心迅用甚深行。八如人睡夢中下六頌。明智悲廣大玄絕行。九觀色如聚沫下十一頌。明智德圓明照法行。十廣知下五頌。明結德殊勝無盡行。
第三正頌前二千行法。略舉中有三十九頌。即約六位。分為六段。初四頌。頌前信位中二百門行。二發於普賢心下四頌。頌前十住位中二百門行。三住持下六頌。頌前十行位中三百門行。四如實下六頌。頌前迴向位中三百門行。五諸身及身業下十頌。頌前十地位中五百門行。六遍觀下十九頌。頌前因圓果滿究竟位中五百門行。
第四約觀脩學中有四十七頌分三。初一頌總結所說。謂結前二千行。名說少分。二雖令下三十二頌。頌前別結德用。三末後四頌。結廣勸脩。就前別結中二。先二十一頌別結德用廣大。二身語下十一頌別結行德殊勝。前中分五。初五頌明於剎自在。二無量鐵圍下六頌。明三業自在。三過去一切下三頌。明三世間自在。四深知下五頌。明身智自在。五示現下二頌。結自在無盡。二別結行德殊勝中三。初六頌明輪王七寶城郭等。二總持下三頌。明林泉遊觀等。三此諸下二頌結上諸行多劫脩得。三末後四頌中。初二結德無盡。後二舉益勸脩。上來略釋離世間品了。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四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五(本末合)
四與□□等者。別彰□□。□□□□□□。□□□三。諸世主。初菩薩中。舉數。列名。□□。□□□。□□□賢文殊者。是助化中之首故。釋名如□□□。□□□五百數。唯一百四十一人大位。十十中間有增□。□□同名幢者。顯德行高出故。二十同名威力者。福智感動故。三十同名藏者。具德含攝故。四十同名明者。眼照法界故。五十同名冠者。表勝德嚴於心頂故。六十同名髻者。表德尊高故。七十同名光者。身智二光照內外故。八十同名幢者。前約獨出。今依降伏。各據一義。前後別列故。九十同名音者。妙響體故。十十同名上者。無上故。十一十同名勝者。無劣故。十二十同名自在王者。業用無礙故。十三十同名音者。無礙應機故。十四十同名覺者。悟佛境故。三結數可知。
三歎德中二。先一句總。後十句別。初總云普賢行願者。即後別十十句皆是普賢行願也。於中。一緣諸佛境。二身遍親近。三覩佛神變。四普至覺樹。五智照法海。六顯說多劫無盡。七廣智緣境悉極。八從無依慧現應機身。九了生無生。滅不了見。十廣智普照一切法界法故。二聲聞眾中亦三。一舉數。二顯類。三悉覺下歎德。前二可知。歎德中十句。皆具二分。一菩薩分二聲聞分。當知此是諸佛密語。顯詮聲聞法。密詮菩薩法。以每句中含二義故。所以者何。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時有他方諸佛。為欲莊嚴毗盧遮那道場眾故。示菩薩形。來在會座。乃至云。復有無量千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曰舍利弗大目健連等。廣說如彼。釋曰。准此故知句通二分。初覺真諦者。謂四真諦。此一一諦下。證生空如故。亦是真俗二諦中。真諦通大小乘俱有故。言含顯顯密也。對於俗諦故。名真諦。二實際者。二空真如自體無限。然與有為住際畔故。故以邊際觀標其名爾。三入法性者。證一切法無性之體故。顯密同前。四出有海者。二乘身出行不出。灰斷永滅。唯淨法界故。菩薩行永出身不出故。取二出同義故云也。五依佛功德者。二乘有為無為功德。與菩薩無邊福慧。皆依佛成故。六離結使縛者。大小宗四縛九結十使大小多同。准小宗中。見取結縛。大乘名我見縛。餘皆相似故。此一句會於大小。成顯密也。七住無礙處者。就小顯說。坐臥空中神通無礙。就大密詮。得無礙解脫神通業用。八心寂靜如空者。能證二空。智各如境故。無自猶空也。九於佛德海未滿歎盡故。十於佛智海生深信也。三諸世主眾中二。先舉數可知。後悉曾下歎德。於中十句。一久供多佛。二利物出世。三不請而友。四護物善根。五願常處有。六生勝聞慧。七護理教行。亦即護果。八發大菩提願。還熏佛種。九願證初地。十志向佛慧。上來序竟。
第二請分中三。一標眾起念。二如來下顯所念。三唯願下請說。
初中三。一眾同作念故云咸也。問准此經上下文。皆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乃今與菩薩等同念法請。
答意法師云。理處不隔故。得同疑。未積大心故。不測其次。又之表同在祇洹故。同念請。普眼未照故盲等。今解不然。應如前歎德中說。
二顯所念法中。總有六十句。古德意法師判云。前三十句明佛自入法界。後三十句明佛令他入法界。本疏云。六十句中。初十念請果法。何以得知。所請是果。謂次十明下位不能測量故。既盡下不能知。云何令欲請。謂次十明因緣力具。或亦明知識力具得。前未知此眾有知力不。謂次十顯此眾根器力具。若無佛力。亦無能知。謂次十明佛利他因具。雖利他因滿。若無現起利他果用。亦無由今知故。次十顯果用攝生。既盡此緣具故。
結請云唯願現等。又云初三十句念法請。後三十句念德請。今評經意。乃是直言。不煩多釋。謂前三十句請隨所疑說。後三十句請隨所宜說。前中三。初十句明佛果法。次十句明於前果法下類不測故。後十句明下既不測待上力加。就初十中。一佛所知境。如出現品說。一切世間境界等十種境界。又如佛不思議法品說。十種境界。謂一者一切諸佛一加趺坐。遍滿十方一切世界等。乃至廣說。二如來智行者。簡異不相應行故。云智行。佛智所行故。出現品云無礙行。是如來行等。廣如彼說。三如來加持者。佛威神力護助故。四如來力者。處非處等十種力也。又佛不思議法品云。廣大力乃至無能動力等。五無畏者。四無畏十無畏是菩薩此中說佛何故引耶。引彼果故。故彼因未云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即得諸佛無上大無畏。而亦不捨菩薩無畏。釋曰。得佛果無畏時。不待捨菩薩無畏。是故菩薩無畏即是佛無畏。即佛無畏即是菩薩無畏。六三昧者。謂十定品說。十種定用。及佛不思議法品中十三昧等。七所住者。佛不思議法品云。如來有無量住。謂常住大悲等十種云云。又云一切諸佛有十種住。一切法。謂覺悟一切法界等。八自在者。佛不思議法品云。有十種自在法。謂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明達種種句身味身等。九身者。謂三身十身。具顯如章。十智者。謂四智十智也。此中十問與初會所問果德大同也。次十句明於前果法下不能測中二。先總標人天不能測可知。後無能過下別顯不倒八相。於中有十種。一於彼法中心有權滯。二自無慧足可以進詣。三心不決定。四心未明曉。五不能印可容納。六未得委照。七未細分別。八不能顯爾眾。九不能分別陳述。十不能令他解了。後十句明下既不測待上力加中二。先總標簡。後加被下別顯。一加被。謂神力任持故。二通力。三威力。四願力。五宿善力。六善友攝力。七深淨心力。八解心明達力。九淨心向果力。十求果願力。後三十句請隨宜說中二。初別顯三十句。後如是等下總結請說。前中二。初總標。後種種下別顯。顯中二。初十一句歎機堪受。後二十句正明請說。前中。一希望。二明了。三照知。四言說。五任業化。六住位。七宿淨器。八思量作業。九心所緣。十託佛諸德。十一堪受佛現一切法門。後二十句中二。初十句請說住因圓滿。後十句請說果德用。前中二。初顯等四字是總貫諸句故。後往昔下別顯。於中。一心求佛智。二菩薩願。三淨三輪。四入位。五因行滿。六行善巧。七脩諸度。八脩對治。九起通。十所經事。後十歎說果德用中。十事五對。一成佛說法。二嚴土調生。三開智城示物路。四入物界受物施。五說施福現佛像。後總結請說可知。
第三三昧分中二。先問答。後釋文。
前中。問何故入定為佛。
名顯法界身雲故。問前諸會皆先集眾。後入定。此何先入定耶。
答此有二義。一前明從相入實故。今顯依體起用故。二明前是因人入定。今彰果德自在故。問何故此會佛自入定。
答為表法界解脫。唯佛窮了故。
後釋文中四。一入定緣。二大悲為身下入定因。三入師子頻申下正入定。四入定意。初中知心念者。以他心智。領前疑念。即入定之緣。二以四種大悲。明入定因。謂入定益物。要以大悲為本故。以為因。一身者。利物之身積悲而立。即三昧所依之身也。二門者。佛以大智大定大悲等。為方便引物令入法獲益。故名為門。三首者。盡既益物。諸所造作。皆以大悲先導故。四以大悲法為方便。充滿虗空者。悲雖為首。若無善巧。悲即滯有。不得入法界。三正入定者。明定業用。從喻為名。如師子頻申。言頻申者。梵音訛略也。具正應云堅實稟多。此翻為自在無畏。如師子王入出群獸之中自在無畏無障礙也。此定亦爾。能得之者入出一切諸三昧中自在無礙。依涅槃經第二十六師子吼菩薩品意。多同此故。彼中云。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牙齒鋒鋩。四足據地。安住巖穴。振尾出覩。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晨朝出穴。頻申欠[去*欠]四向領望。發觀震吼。為十一事。乃至廣說。如彼云云。三昧之稱如上具顯。舊名奮迅者。梵音既違。又未譯其言也。
第四現淨土分中三。初現器世間圓滿。二所謂見如來身下。明智正覺世間圓滿。
初中二。先明逝多林現嚴淨土。後如於下頻通十方。前中亦二。初正顯莊嚴。後何以故下出嚴因。前中二。先總標。後于時此下別顯。顯中三。初樓閣廣嚴。二爾時後以下明逝多林莊嚴。三時逝多林上虗空之中下。顯虗空莊嚴。初中二。先廣處。後顯嚴。前中忽然廣博者。顯佛力自在故。後顯嚴中有十種。一金剛地。二地上散華及寶。三瑠璃柱大光寶嚴。四金及意寶周帀莊柱上。五樓閣棟宇室階竝寶嚴作物像。其階墀合是樓閣前地。今文家來在一處也。六寶網霞。七建幢幡。八道場外階際欄楯。二逝多林廣博嚴中二。先舉因。後正顯。顯中。先總。後一切妙寶下別。別中十一句。一寶間飾。二寶遍地。三寶牆。四寶樹。五香河。河中曲有七句。一香水。二湍。三澓。四華隨流。五出法音。六華布水上。七華樹列岸。六臺榭。如音義說。七寶網覆臺。八多寶放光。九寶嚴地。十燒香。十一建種種幢。曲有十五句。文易可知。三虗空嚴中十二句。初一標。次十別。後一結。別中一天宮。二香樹。三須彌山。四枝葉。五蓮華。六寶坐。七天王像。八白真珠。九赤珠嚴閣具。十金剛珠。後結可知。第二出嚴因中二。先徵記何門有此諸不可說嚴事故。後如來下釋。釋中十句。一宿因。二現果純淨無漏故名自法。三福德威。四約業用內。顯一即一切也。五約業用內。顯依正入正。六約業用門。於少現多。於小現大。此亦通德相。七於一正少分。現多令分。亦現在無礙故。云現過去佛。八約正業用轉顯一即多。九約正少分。出多依果具分。十約正少分現多具分依果成住等。後結通十方。文易可知。問逝多林園近人造立。何乃結通十方法界。
答此中俱論稱法不稱。不論新舊等一切諸法。若與法界相應時。凡一體事。即大小遠近新舊等。相即相在等。無所障礙故。此林園非唯遍在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亦彼一切剎等在此林園中。思之。
二智正覺世間。云見佛身住逝多林者。見即此普遍之林園中佛。
三眾生世間中二。初顯眾滿林園可知。後見普雨下明雨供。於中有十四種供雲現可知。上來現淨土分竟。
第五集新眾分中二。初明所集眾。後皆是如來威神力下。顯集眾因。
前中二。初別集十方。後如是十方下總歎其德。前中十方即為十數。就中。初二及第六。各有九門。餘方各有十。初東方九義者。一來處遠近。謂過不可說剎塵數剎海外。表法深遠故。二有世界名聖燈雲幢者。聖燈略有二義。一破闇。二照現雲。亦二義一蔭凉。二含水。三佛號毗盧遮那。義如上說。勝謂殊勝。德即功德。王者自在故。四菩薩名初同前。願光明者。本願照物故。五眷屬俱來。六興供雲。七詣佛禮供。八依本方化樓竝華座而坐。九寶網霞身。顯勝德自在。若准下殊方。餘如第十。或髻珠。或天冠。表勝相故。餘方世界佛名等。准釋可知。南方持供來供內。云悉以神力充遍等者。依業用門。供遍諸剎海。西方供中。云須彌山雲者。皆高廣妙好。有清凉利物之能故。充滿法界義如前說。釋北方供中同名衣者。表依慚愧行故。東北方供中同名樓閣。表二利行相因成高位故。東南供中同名圓滿光者。表內因行說真實教資物圓滿慧故。西南方供中同名燄者。表因內行令他成就治淨慧火燒惑薪故。西北方供中。以三世間形像者。為顯世出世境界皆同形像。以有非真故。即相無相故。下方供中同名音覩者。此有二義。一顯語言文字皆緣成無適主宰。二顯音覩語言雖假安立而能善巧入深法門。上方供中。顯諸菩薩於六處中現三世佛及眾并現昔十度本事。問小宗有部。過未色心有體無用。現在五蘊體用見存。大乘現法體用俱有。過未體用皆即是無。何得此云本事猶在。
答此中本事者。是昔脩行稱理之行。非但除蔽名淨三輪。持應治見。事理融會。由此不壞真俗二諦。於一依他起。非真非俗。依此脩行照生滅法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由此行故。漸退生滅染法。分得無生滅淨分故。密嚴第三云。金剛藏菩薩。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乃至云淨所依止入於佛地。如來蘊界常無變易。大乘權教。即無此事。從本已來。理事別脩故。問菩薩證如已。所感依正。自各有因。何須此耶。
答彼即是此更何別也。斯即德相門之體事爾。
第二歎德中三十七句分三。初一句總歎。次以淨下三十五句別歎。後如是等下結。初總中云皆從等者。同脩普德而生其身。所謂證遍自體脩顯行故。次別中二。初兩句。上緣佛境。已得下自力所成。前中。初一句見佛法界身。後一句聞佛法界法。後自力成中。初兩句通三業自在。二親近下明身業自在。三知一切眾生下意業自在。四勇猛下語業自在。五於虗空下亦意業自在。初通三業者。神通通三業故。二親近者。身近佛也。一身充滿等者。一即一切。不待分遍。此德相門。或通業用。一塵等者。身所依中。一小處現多大處故。一毛等者。於正報少小處。現多大音故。三意業中七知生如幻者。了因果似有非實有故。知佛如影者。隨機質勝劣應故。趣如夢者。暫有昧略境而無究竟真實故。業報如鏡像者。隨質現故。諸有生如陽燄者。緣合暫起故。知剎如化者。本無如是如是廣狹形狀因緣力故。先無令有。同無忽有故。此約一分故。言他也。力無畏智皆意業。義如上說。四語業中三。師子吼者無畏說故。無盡辨者。凉演不窮。稱根機故。得言辭海智者。雖言得智用。在隨類說故。五意業中十六種。初隨意即欲往。皆無難故。二知法速達。三通皆離障。四降魔怨。五知了三世。六知法無達離取。七無求而求。八無觀而觀。九了法無性不乖性。十於無差別而明了差別。十一於業用門顯互相入。十二隨物受生。十三了知剎形。十四小大無礙。十五得佛加。即得諸佛如。十六十方佛剎網乃至重重照皆明見。後一句結歸佛力。逝多雖狹悉能容也。
第六舉劣顯勝分中三。初顯能不見人。二皆悉下明所不見境。三何以故下釋不見所由。
初中據前列名大數五百。今此略標上首十人。具釋名字。如音義下卷。
二明所不見境中二。先彰不見佛果境界。後亦復不見下明菩薩境界。前中十句。與上大眾念請。多分同也。問此若非器請中不應菩薩同既列念今何不見。
答法名是一。義通淺深。前據淺同。今約深別。廣如前顯。十中。初一總。餘別。總云神力者。無礙作用業用門中相即在等。別中一十華藏剎海相及隨好故。二境界者如前引出現品說。三遊戲者。依十通化生遊戲故。四神變者。神力變現種種境界故。五尊勝者。攝三世間具十身故。六妙行者。亦如前引出現品說。七威德者。功德海滿福力令驚畏故。八住持者。謂佛力所持令住在故。如佛舍利形像浮圖塔廟袈裟等。九淨剎者。即娑婆是華藏等故。後明不見菩薩境界中三十一句。初一句總。餘句別。後一句結。初總云境界者。如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境界及十境界無礙用。廣說如彼。餘別中。一云大會者。一會即是一切會故。二普入者。菩薩入一會時。即入一切會故。三普至者。至一會。即至一切會故。四普詣者。往一會時。即往一切故。五神變者。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神通及十種神無礙用神通變化。即神變故。六遊戲者。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遊戲。謂三昧力。對應化者。種種現化。令彼獲益。名遊戲故。廣說如彼。七眷屬者。十方菩薩來此會。各剎海塵數所現所作悉是廣深。非二乘知見故。八方所者。於彼來處。莫識何方。九莊嚴師子莊諸嚴具。非彼能識。十宮殿者。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宮殿。廣說云云。或是來時。十一住處者。離世間品說。菩薩有十種住處。如彼云云。十二所入三昧自在者。三昧定體自在定用。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入三昧。如彼應知。十三觀察者。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觀察應知。十四頻申者。得定自在。具如前說。十五勇猛者。菩薩一生成就三劫所行。是勇猛義。俱非二乘測量境界。十六供養者菩薩供養一華一香。即遍法界。供一如來。即為供養一切如來故。十七受記者。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自知受記。此亦不是二乘所及故。十八成就者。菩薩觀知根欲性。應時說法。令解脫故。十九勇猛者。一念遍至十方諸佛會故。二十法身清淨者。證性淨如故。此會菩薩他方佛故。惑垢永淨故。法身顯故。二十一智身者。十智具足故。二十二願身者。無障礙願成就故。二十三色身者。隨形應物故。二十四諸相者。二十八相或同佛相故。二十五常光者。常隨照身種種色故。二十六放大光網者。隨遠近照廣大交絡故。二十七起變化雲者。變身多種益物如雲。二十八身遍者。隨十方中堪化應故。二十九諸行圓者。因行畢故。後一句結可知。
三釋不見所由中三。初徵。次以善下正釋。後如來等事下總結。
初徵意云。諸大聲聞盡預坐會中。何以不得見故。
次正釋中二。先以法說。後佛子下喻顯。前中四。一行劣故不見。二如是下總相指由境勝不見。三何以故下依小教行故不見。四是故下總結不見。
初行劣中十九句。初一句總。餘句別。初句通言善根者。順理益物生見佛增上緣因故。不同者。異菩薩故。別中一無見佛無障因。二無讚淨土因。三無讚佛神變因。四無自發大心因。五無勸他住大心因。六無念佛種不斷因。七無攝眾生因。八無觀他脩到彼岸因。九無勸他求佛智眼因。十無自習佛智因。十一無無漏因。十二無嚴土通智因。十三無菩薩眼境因。十四無求超世不共菩提因。十五無發菩薩大願因。十六無佛加持生因。十七無知法如幻因。十八無知菩薩如夢因。十九無得菩薩廣大法喜因。
二境勝不見中二。初明德勝故不見。後復次下正顯勝德名體。
前中三。初兩句總標。次以是下別顯。後是故下總結。初中上句。云普賢菩薩眼境界者。約行顯勝。謂體事業用等境。唯智能知。非餘境界。下句云不與一切等者。約乘教顯勝。謂此大乘實教所顯。非小乘及大權劣境故。次別顯中十句牒前。餘句正顯顯中不能見等者。既無普眼等故。後總結。約前不見句也。
後正顯勝德名體中五。一顯勝名體。二是故下重成前義十種不能。三能何以故徵。四諸大弟子下釋成。五是故下總。
初中二。先明無自利所成德。後又亦下顯無利他業用。前中二。初十句顯無勝德。後是故下結成前不能義。前中通佛菩薩。初善根者。謂普賢行因。具如前說。二智眼同前。三三昧者。佛不思議法品云。佛有十種佛三昧十定等。亦如前顯。四解脫者。謂佛不思議法品中。佛有十種無礙解脫。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解脫。五神通者。亦如上說。六威德者。佛及菩薩。皆具勝福。外感驚畏。亦如前顯。七勢力者。勝力乃能展轉加持。有所成壞。八自在者。神通業用。已如上顯。九住處者。如前所引離世間品說。十境界者。亦如前說。
後結成前不能義中二。先明自行不能。後又亦不能下明利他不能。前中十句。初二可知。三入者。分明了達故。四證者。契合相應故。餘句准釋。後不能利他中十句。准前思釋。
三徵意云。此諸聲聞並是佛大弟子。既復預會。何以不得聞見彼境界故。
四釋意云。此等雖是佛大弟子預會座中。內熏習異故不得見聞。初四句謂依教聖道脩行得果別故。五於無有諦者。生空法有故。六常住實際者。如上釋。七究竟寂靜不住自事者。捨生死位無餘依行故。八於彼下十句捨菩薩悲智行願等。
五結雖會中坐不見也。
後喻顯中有十喻。遠法師等諸德。皆將此喻配前所迷佛果十句功能。唯第九二無喻。喻上第二如來莊嚴。餘皆次第融釋可知。本疏云。就十喻見與不見。三義分別。一第一第五第十此三喻二乘不見佛果功德。二第二三第四。此三喻菩薩能見果德。餘四喻如來自見果德。亦見二乘等法。又云此十別相者。鬼對恒河喻。喻二乘有所知障故不見勝境。辨法師云。如餓者喻二乘人不得菩薩法界行食。故云餓也。鬼者似人非人。喻二乘所得涅槃似而非真也。裸形者。以無菩薩慚懃行眼故。飢濁者。不得無二理觀沾至神故。舉體燋然者。四相所遷不息故。烏鷲犲狼競來搏撮者。此與舊文稍異。此喻有業餘故。為諸無漏業所債不自在故。為渴所逼。欲求水飲者。喻諸聲聞本無大悲水故。為渴逼也。內既無悲水。外復臨河。而不見河故。猶渴也。見枯竭者。梵本。又云。或覩灰河。謂但見聞自分之境證有苦煩惱也。次徵意。何以住在會中不見故。釋意可知。二覺夢境喻。喻二乘守劣乖勝故不見。於中。先喻。後一切菩薩下法說。法說中。先總。次別。後結。別中九句。一久積善。二發大願。三學佛德。四行菩薩嚴果行。五滿果智。六滿普行願。七趣十地。八顯定業用化物。九脩事事無[得-彳]觀。後結中二。先結菩薩。後結聲聞。三愚對雪山喻。喻二乘心狹無悲故不見。四地有伏藏喻。喻二乘無巧方便故不見。五盲人不見寶洲喻。喻二乘無深定故不見。六有得淨眼喻。喻二乘無深智故不見。七遍處定境喻。喻二乘無深定故不見。此中十二處者。前八觀欲界色處作無邊行解觀故。第九第十。餘處各別觀作無邊空行解無邊識行解。今此合觀為一。名天遍處也。十名種種眾生身者。身業故。十一名語言音聲。是語業故。十二名一切所緣遍處者。意業故。依小宗中。前八在第四禪。第九第十在空處識處。通凡聖脩。唯有漏道也。八醫形自見喻。喻二乘無深行故不見。九二天隨人喻。喻二乘無密相故不見。十滅定無見喻。喻二乘住位息求故不見。舉劣顯勝分竟。
第七以偈讚德分中。十方菩薩說偈讚。即為十頌。
就初頌中二。前五頌述前頻申業用。後五頌諸來菩薩德。前中初頌上半正讚定用所依。謂佛道即法法即三昧。下半歎於林現通。次一頌歎用多勝非下了。次一頌歎定深非世測。次一頌歎佛以無相為相。後一頌歎定用非言及。後歎菩薩中。初頌述來。次頌歎德具歎量。次頌歎非二乘境。後二頌歎位極德堅業用廣大。
第二菩薩十頌分二。前七頌歎菩薩。後三頌歎佛。前中五。初一頌勸眾具二行。次一歎慧明善定智境難量。次二頌歎處眾集。次二頌歎悟深離障垢智堅實業。次一頌歎身不分而來。後三頌中一歎佛感眾來。二法深此眾能通。三後一歎佛證一性說差別。
第三菩薩十頌分二。初三法說歎佛。一歎佛說法應時。二歎佛力用摧邪。三歎佛超情量。後七喻顯佛德。一智達三際。二悲德圓滿。三神變無息。四現化無礙。五法輪為依。六佛法速遍。七智輪為本。
第四菩薩十頌分九喻顯。一佛山益世喻。二悲海除炎喻。三山佛出法海。四五二頌無師智寶在佛海中。五巧現應機。六隨願能滿。七普智照緣。八隨方等照。九智水淨根。
第五菩薩十頌分四。初一頌歎佛身令見者成佛因。二次六頌歎佛現通。於中一遍法界塵內現淨諸菩薩。二次歎通力現菩薩境界非世測。三次一神力顯相嚴身僧菩薩行位。四次一於多淨剎現成佛。五次一現多神通。六後一頌現諸菩薩行。三次一讚菩薩脩行法界智。四末後二頌歎佛圓智說法淨世。
第六菩薩十頌分三。初三明勝境非凡小能知。二次四正顯所不知勝境。一深智。二勝通。三善巧。四應化。後三顯能知勝者。一大願。二懃。三脩調廣。
第七菩薩十頌分二。前六歎佛身。後四歎佛菩提智。前中初二歎身。後四歎身業。就歎身中。初一顯身是智身不礙色相故非思及。後一彰身因。後歎身業中。初二身光。一法說。二喻顯。後二明光用。一淨三有。二現多色。後四歎菩提智中。一會覺諸法。二念達三世。三歎菩提智難思。四歎超言。
第八菩薩十頌分三。初二智德。一依思。二依脩。次三堅行。一歎。二信。三向。後五斷德。於中。初二離染成自行。後三離染成利他行。
第九菩薩十頌分五。初一歎佛難聞若近必益。二次一歎意業。三次二身業利益。四次二身語業雙益。後四利益見聞。
第十菩薩十一頌分五。初一歎佛身。見者獲益。二次一轉法輪。三次五歎佛大悲。佛大悲為物忍苦。四次一釋忍苦所由。五後三明見佛成益。
第八普賢開發分者。為令眾生發生信故。於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前中三。初明說意。言普觀等者。謂前明教主入定廣現其事未有言說。今辨普賢廣以語言資開發前定所示業用令諸菩薩同入此法故。二以等法界方便下明所顯事廣多善巧。有十一句。一以等法界方便者。謂事法界法之界法。或即界數量廣多應機現事善巧廣多數量同此故。二等虗空界者。謂太空是事空。雖體無質礙。然隨所包容分量。廣多應機。下同前。餘句亦爾。三等眾生界方便者。有情數多故。四等三世者。三際時分多故。邊畔難知故。五等一切劫者。一切剎中劫量數多故。知娑婆等望安樂等剎長短既多同類又廣說復大中小等也。六等一切眾生業者。眾生當多況各各業都計皆廣也。七欲。八解。九根。十成熟。成熟者令從因至果故。十一等一切法光影方便者。光影之名。簡異水影觀雜故。謂水等二影依明顯己。光影一種映明現己。前可喻現身。後可喻因緣法成壞同時。三為諸菩薩下正顯說彼廣多善巧。於中四。一標。二徵。三釋。四佛子此十下結。初中亦四。一標為菩薩。二標數以十法句故。三標以言說故。四標定名頻申故。二徵可知。三釋中十門。初云標說能示現者。此有二義。一今以言說說前所示現事故。二今於言說中示現前事等法界者。如前說一切佛剎等。竝是所示現事也。自下九句中顯示並同初門釋。四結中二。先顯略結廣。後結非餘境。唯佛境故。
後偈頌中二。初敘意。後正頌。前中承佛力者。顯非自力故。觀如來者。有所稟故。觀眾會者。有所為故。餘句觀其所說。此等並是佛差別德故。正頌中十頌。初中。上半頌前等法界剎塵等。下半頌佛興等。二中上半頌等空界佛剎。下半頌盡未來佛處座讚佛德。三中上半頌等空界佛剎。下半頌佛出世菩薩圍繞聽。四中上半頌等空界佛剎。下半頌菩薩眾會。五中上半頌毛孔出三世佛化身。下半頌充滿法界。六中初句頌平等現。下三句頌一身滿一切剎。七中上半頌前第八內一切剎塵現中三世諸剎塵數佛。下半頌種種神變經多劫。八中上三句頌前第七內現三世佛神變。即脩行法海行是也。下句頌諸境界中。九中上半頌毛孔出生三世佛智奇音。下半頌化道菩薩。十中上半頌令佛座量同法界。下半頌菩薩眾會中盡未來轉法輪。上來開發信心分竟。
第九毫光示益分者。令眾證法界故。於中三。初舉佛放光。為示法之緣。二時逝多林下明依緣見法。三其有此下明見法得益正入法界。
初中五句。一標即意欲令菩薩因人隨分亦得此三昧故。又此三昧中所現事。即是大眾前所疑問故。佛答問入此定令眾亦得方為答也。二放白毫光者。顯中道平等白淨法界。是前三昧攝生業用。三名普照等者。依義立名。謂遍照三世法界門悉顯現故。今諸菩薩皆證入故。四以不可說下明攝眷屬。具主伴故。五普照十方下顯攝化分齊。
二依緣見法中二。先舉能見人。謂普雲集此通新舊二眾。後明所見法中亦二。初見此方法界。後如此會下類通十方。前中亦二。先見一切世界中現身說法。後或現在天宮下明見一切宮殿中現身說法。前中先舉所說之處。後如是等下正明現身說法具三世間。可知。二就天宮等中亦二。先所現處。即前世界中塵內十種天宮等。後現種種性下明現身說法。亦有十種。此等所現。竝是通答前所疑問。謂如來境界等。可准思之。二類通中三。先舉此會。後如是下類通。三不壞下明自在。初舉此會可知。二類通中二。初麤類十方世界中器世間及眾生普是實報顯現故名也。後一切虗空下細類毛孔中可知。三明自在中。初一句不壞廣事。謂雖在毛孔微細之中。而亦不壞三世九世廣大無邊眾生界等差別儼然。次四句業用。謂一隨心現像。二隨樂說法。三普入眾會。現身種種。而智無差別。四隨應教化無竟期也。
三見法得益中二。先顯見法因緣。後或入法身下正明得益。
前中二。初約緣。佛有宿緣故見。二或是見聞下約行。已脩其德方便。前中二句。一佛通以一切善根攝。二佛唯以四攝攝。後約行中二。初明二利。後結入法。前中二。初三自利。謂見聞等故。發大心故。故與佛同種善故。後一利他。謂以成菩提法化故。後結入法界者。謂然由前得入後益。此句亦是後所入之初為總也。
後正明益中三。初明因見得法。二其諸菩薩下因法成德。三爾時諸菩薩下因德起用。
初中三。初一句結前生後。屬前末後初如前分別。然此意標所得佛地大三昧。以此中眾並是普賢位中諸菩薩故。是故所得。無漸唯頓。即皆究竟也。二或入下顯其所得。於中三。先總標所得。略列十門。於中。初六明得菩薩行位究竟。後四明得佛果自在成滿。二後諸菩薩下行結略顯廣。於中二。初結名。後結數。名中十種。初解者明了故。二道者大行願故。三門者方便故。四入者。於中分明解悟故。五理趣者所顯理故。六順隨者無違逆故。七智慧者決斷擇法故。八助道者三十七品等法。九方便者加行故。十三昧者定體故。後結數中有二種。一此十為首。乃至有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二即此十不可說佛剎塵數餘等。一一復有爾所數量。以後廣明百門定。末結云菩薩以如是等不可說佛剎數三昧。入毗盧等故。三云何種種下偏顯定廣。於中三。初一句總牒徵數。二所謂下別列一百二門。三菩薩以如是下總結。就別中二。先百門顯自分因終。後二門約勝進果滿。此中何故偏廣三昧。以諸門種種皆依定現故。又前文云欲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故。一百二中。初一名普莊嚴法界者。無盡行海嚴平等法界。便出纏究竟圓明具德故。入如來力者。梵本中云十力解釋。次云一切法界旋轉藏者。梵本中云一切法界理趣旋腹。中間諸定。隨文思釋。三總結者。結前一百二定通果定故。上來因見得法竟。
第二因法成德中二。先別顯德。後其諸下總結。前中有十門顯德。一成深智德。二為諸眾生下了法為師德。三知諸世間下隨緣無著德。四遍入一切下成就眾生德。五示真實際下解深具行德。六具三昧力下得法智能德。七證分別下巧便勝智德。八得一切法無礙下理智契真德。九放淨法光下攝生見佛德。於中。初攝生成益。後普見下見佛得益。十一身充滿下三業自在德。於中五。一一身普遍。二乘大智下。智慧無礙決了佛地甚深定趣者。梵云甚深所行。三以無盡句下演法無盡。四獲大智下念成就。五恒以下轉顯業用益物定慧神變。後總結可知。
第三因德起用中三。初總顯。次所謂下別顯。後是諸菩薩下總結。初中二。先明前所得。後各於下正顯起用。次別中十事差別可知。後結中云得法光明等者。是此法力也。上來第九毫光示益分竟。
第十文殊述德分中三。初長行敘意。二正頌其德。三爾時彼諸下明諸菩薩以佛三昧光照得入此定。
初中略述頌意可知。
二正頌中。十三偈分二。初五頌歎逝多林中所顯示法。於中。初二頌歎林中器世間自在用。次二頌歎眾生世間自在用。後一頌歎智正覺世間自在用。後八頌歎諸菩薩等得法業用。於中。初一歎林上空中說菩薩德。次一頌林中樹說眾生業海。次頌林中諸事內現佛神通。次一頌一方國土入佛毛孔。次一頌林中諸事內顯佛放光。次一頌林中諸事體廣遍十方。次一頌三世佛嚴事皆現此林諸事中。後一頌總結諸菩薩多劫嚴事皆現此林諸嚴事中。
三諸菩薩以佛三昧光照得入此定中三。初明所得行體。謂由佛三昧光照。得此大悲為利物行體。二於其身上一一下。明所得行相。謂毛光現菩薩所化之形。三普為下明行勝用中二。初總顯大用遍滿法界。後或現不可說下別顯悲用。於中六。一顯能化法。二往詣一切下所化處。三以平等大悲下能化心。四或有見已下明化令益。五佛子此逝多下現住處。六佛子此諸菩薩下現能化身。初中二。先別說。後以如是等下結數。前中。初八以欣厭門化。二或現不可說檀下十度門化。初中可知。十度中。一先八門明六度化。七八二種慧度攝故。次一或現隨諸眾生時善等。是方便度。次一或現降魔等是力度。次七門或現知一切工巧等下皆是智度。後結可知。二住所化處中二。先結前生後即為總句。後所謂下別顯中。十四處可知。三能化心中四。謂悲願智方便也。四化益中八種。文顯可知。五現所住處中四句。初一標。次二別略顯。後一不離本處。此中類結不離者。意顯於後文殊出會遊化亦不離本處故。六現能化身中初一總標。末後而亦下總結。中間從所謂下別顯。一現身中有十種。可知。二往詣下現形。三威儀。四音聲。五言論。六住處。七脩行。八說法。說法中五句。竝准可知。上來從會初至此十數總明本會竟。
第二大段明末會者。亦名菩薩會。以菩薩為會主故。前本會亦名佛會。佛為會主故。然此本末鎔融非即非離。為一無障礙法界會也。就此文。初略有二種。先明文殊為能化起機。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明所化就應。
前中三。一總標文殊出閣。二與無量下別明同異眷屬。三文殊師利下結前生後往人間也。初中顯吉祥妙慧證真了俗故。說文殊出閣也。二別明眷屬中。先顯同生眾者。即是會初所列者也。後及常下顯異生眾。於中。有二十三眾。各依行標稱。令亦隨釋。一衛護故。二為物化彼成行為供故。三恒隨足下布華故。四樂植善種於心因故。五悲涼水除熱惱故。六智火光照故。七冠蔽風塵故。八知方土儀式故。九照生死暗故。十明佛自在故。十一嚴法界空故。十二度有海眾故。十三積集高大助道法故。十四護物心城故。十五守護法城故。十六勤護物命故。梵本訓釋藥叉此曰苦活。故十七尋逐如來。於定慧香生歡喜故。十八以己所離令物離故。十九生死海中拔出天人龍故。二十成佛大身故。二十一喜歎故。二十二厭有樂佛故。二十三重供讚故。三結前生後中二。先牒前二眾略讚其德。後出自下明了俗順機由先內證故。乃至云辭佛南行。
二明所化就應中四。初明六千比丘會。二爾時文殊菩薩下明諸龍會。三復有無量下明諸乘人漸增作入大乘宗教方便故。四時福城人下明善財會。福城者。梵本云駄寧阿羯羅。若以長聲呼駄寂。即云糓也。謂多出穀米之處故。若以短聲呼。云但寂。即云福也。是福德之處故。今梵本中有此多處呼召不同故。譯從長存福為正也。
就初中三。一明文殊從善住閣出下見友之遠緣也。二時尊者下鶖子與自眾隨逐文殊者。此明六千見發之近緣也。三此六千下正明六千見先發鶖子指授。
於中四。一明經家敘六千名德。於中二。先略列十名及德可知。中間自所住處者。同在聲聞教法中住故。出家未久者。發心摝出三乘家來近故。後歎德中。先歎。後結。前中七。一福深望淺說故。二解廣。三信徹。四觀佛境。五了法自性。六益物以出世。七求成佛德。後結並因文殊化成。
二爾時尊者下鶖子教六千觀文殊十種德。一身嚴。二光益物。三光網滅苦。四菩薩眾會。五行處平恒。六道場常隨。七行脩福嚴左右伏藏。八供佛善流樹間出嚴藏。九諸世主雨供。十十方佛將說法先放光照身入頂。後結可知。
三後諸比丘下明六千聞讚文殊德獲益中二。先敘。後彼諸下顯益。益中十六句。一心淨。二信堅。三獲喜。四體柔。五根悅。六憂苦除。七垢盡。八常見佛。九求正法。十具菩薩力。十二發大悲。十三發大願。十四入廣深境。十五佛海常現。十六深信樂一切智。
四即自下諸見勝緣中五。一白尊請引見。二時舍利弗下指授六千。三爾時文殊下文殊觀彼六千。四時諸比丘下明六千發願。五爾時文殊下明勸成十法。初二文觀可知。三文殊觀六千者。顯其根性堪進入法界故。言如象王迴者。謂身首俱轉現前事重攝受相故。問六千豈不本大乘耶。答本是小乘有堪入大性。如不定性故。四中發願亦可知。五中四。一勸成十種趣大乘法者。迴入實教心無疲厭故。於中。一積善。二見佛聚事。三求法。四脩離三輪。五滿諸定。六入三世入即明解也。七普嚴剎。八調化一切。九諸剎劫中成就菩薩行。十為成就一眾生故。脩剎塵等行。成佛一力。如是為成就一切眾生故成就如來一切力也二比丘若若善男下明能深發前十心得益。一長養善根。二捨生死。二超世種性。三不墮二乘地。四生佛家。五具菩薩願。六習佛功德。七脩菩薩諸行。八得佛十力摧魔伏外。九滅惑。十入菩薩位近佛果。
三時諸比丘下明六千同前勸進獲三昧益。由得此定得無礙眼。由得此眼故。能成二十五種益。一能見一切佛境界。二見無量剎佛道場。三見彼諸趣。四見彼諸剎差別。五見彼諸剎微塵。六見彼眾生宮殿。七聞彼剎中種種佛言音說法。八觀察彼剎中眾生根欲心。九能憶念彼中眾生前後十生。十憶彼剎中過未各十劫事。十一憶彼佛十本生事。十二成正覺。十三轉法。十四十神通。十五十說法。十六十教誡。十七十辨才。十八成十千菩薩菩提心。十九十千定。二十十千三輪淨。二十一得大智。二十二光明圓滿。二十三得菩薩十通。二十四身心調暢故。云柔耎微妙也。二十五住菩薩心堅固也。
四爾時文殊下結前。下勸進六千究竟所得中八。一住普賢行。二入願海。三成大願海。四心清淨。五身清淨。六身根利。七得神通。八由大通故。雖在文殊邊。然普遍十方所現身成就佛法。
第二攝龍眾會中四。初結前起後可知。二漸次下詣後化處。於中二。先標名。後往昔下讚勝。於中三。一昔佛曾住。二今佛昔脩行處。三八部等常供養。三文殊下明說法。於中。先顯經名。後說此下顯益。前中經名普照法界者。說十眼圓明頓見理事理事無礙法界故。釋法界名。義具如別行旋澓章說。後顯益中。先顯類。謂諸龍眾。後明益中二。初百千億龍厭捨龍身生人天。後一萬龍不退菩提。
第三攝諸眾會漸增進位入實教之因緣。具如教被機中說。諸餘別分如常可知。
第四攝善財會中二。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前中略以八門分別。一會數開合。二說聽起就。三科為五相。四會主類別。五南行不定。六歎問有無。七推讓後勝。八問答分別。
初門中二。先敘晉本。後依唐譯。前中依光統師等云。此中善知識總四十四人。初文殊一人配十信。次四十人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次二人配等覺位。後一人配妙覺位。若依五臺山論及意法師等。總不配位。亦無科截。但隨諸會。依文散釋。後依唐譯者。始從文殊終至普賢。總五十三會。童子童女同一問答故。遍友有問無答不成會故。文殊前後雖是一身。兩會別故。
二說聽起就者。此有三類。一由能化者。依大悲行。住不請友故。文殊正趣等起聽而化也。二由令所化者行敬法行。要待就請說故。海雲海幢等待求問方說也。三由具前二行故。觀自在菩薩安住地神等。善財未聞先即讚歎。此同不請友也。然復有請為說此同敬法行也。彌勒後文殊普賢等皆亦同此也。
三科為五相者。此中總有五十五位。若依本疏。初四十一人明寄位脩行相。次從摩耶下有九會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三彌勒一人明攝位成因相。四後文殊一人明智照無二相。五普賢一人明顯因廣大相。若依今本。大都無異。中間少別者。謂從文殊至第四十一瞿婆。總名寄位脩行相。寄歷諸位。顯脩行故。二從摩耶至童子童女同得幻住解脫。總名會緣入實相。謂寄男女相別。以幻住理。會其差別。入平等實性故名也。若依位判。此是十地勝進位。後三相是等覺位。但以初歷位多。從多名小爾。三彌勒菩薩處得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解脫。名攝德成因相。謂攝三世境在念無忘失智。以成應化佛德之因故。四後文殊師利。得無量大智光明總持大願三昧神通智慧。入普賢道場。住文殊所住。名智慧無二智。謂善財至此。乃入普賢所入。住文殊所住。與二聖同照一境界故。五普賢菩薩處得普賢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剎等。行正覺等。神通等。法轉等。辨才等。言辭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名顯因廣大相。謂當來大果今成彼因福彼廣大果之因故。
四會類別者。總有二十類。一比丘。二毉人。三長者。四優婆夷。五仙人。六婆羅門。七童女。八童子。九居士。十人王。十一外道。十二船師。十三比丘尼。十四女人。十五菩薩。十六天神。十七地神。十八夜神。十九林神。二十先生也。
五南行不定者。梵音呼南曰馱器尼。依西域訓釋。南是右義。右是順義。以彼城邑宮殿園苑屋宅菩提樹等皆面向東則南為右。人多右穩。穩便為順。右繞等事。皆因此言。故於此中。顯文殊順化善財順求。皆曰南行爾。古人釋云。善財南行。表中道法界離東西二邊故。又表是正指南之說故。若爾者向使教從此起可取此國司南之正用。指南之義。盡教從西起。何不依彼訓釋南義。蓋知不然。應取順義故。此經淨行品云。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晉本離世間品云。攝右法是不違一切佛所說故。今本云隨順。是不盡一切尊者教故。按隨順言。即梵云駄器尼。此云右也。尊婆須密論。亦同此說。此表善財所求善友一一隨順。不盡其教。由此南行。是右行故。右行即是隨順義故。是故中間設往忉利天宮菩提場等。皆不違於南行之義。以彼悉是順教行故。
六歎問有無者。此有二義。一由菩提是諸菩薩敬重故。聞其能發。無不稱歎。二由有別緣故。而無歎也。別緣有三。一善財善友時正受故。如解脫長者海幢比丘等。二善財於善友。說自發心已。善友不即隨答歎美。乃述自所得故。此門多是脫略也。三由善友示逆相化。若說聞發心而即稱讚者。便與逆相相違故。如無厭足王勝熱婆羅門婆須密多女等。所餘善友。無此三緣故。皆歎爾。
七推仰後勝者。此諸位中。唯後文殊及普賢菩薩。無別推勝者。顯其人尊位極。除斯以往。餘皆有推。中設無者。脫略故也。無別所以也。
八問答分別者。問此等諸會。竝無佛說。何得為經耶。
答此等竝是傳法菩薩。結集當時求法說法諸菩薩事。同上本會所顯逝多林園自在等法。令彼大眾見已入法。雖無佛語。豈即非經。問前本會中佛雖無說。諸所顯事。並在佛會之中。今此遠方異處。又非佛說。後不對佛。豈得為例。
答雖在遠處。而不離本會。是故常在佛前。如上文逝多林內一一境界當攝十方一切佛剎說。此處而不攝耶。是故此五十三會不出本會故。名為一會。謂入法界品也。既此諸處。並在逝多。下文善財應見普賢及佛大眾在此國。下何故乃見在金剛道場。答以覺樹金剛。為九會本故。是故不動覺樹遍諸會處。尋末見本。還在此故。又此會初普賢及佛。在逝多林處。更無移動。見在覺樹。即是逝多。亦在樹下。思之。上來略分別竟。
後正釋文者。依前五相以釋其文。
就初相中。有四十一人。於中。初文殊一人寄當十信。表信非位。故但一也。二從德雲比丘至慈行童女。寄十住位。三從善見比丘至遍行外道。寄十行位。四從鬻香長者至安住地神。寄十迴向位。五從婆演底夜神至瞿婆。寄十地位。就初文殊一人寄十信善友者。本業經上卷云。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釋曰。信名彼此雖同。然行相境界二經全別。如上賢首品等已顯。今此文中分六。一集眾分。二爾時文殊童子下觀機授說分。三爾時文殊下觀已為說分。四爾時文殊如象王迴下。讚觀攝受分。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分。六爾時善財下念思辭變分。初中二。先總舉。後時有下別顯。別顯中四眾。一優婆塞。二優婆夷。三童男。四童女。形各五百。於中。初二眾通稱優婆夷等者。是梵音。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謂男子親近承事比丘僧故。女人親近承事比丘尼故。列別可知。
二觀機分中二。初通標說意可知。後復於下文殊別觀善財。於中二。初先明現在。後又知下明宿生。前中四。一明入胎時現奇寶。次善財下明身相具足。次其七下具顯寶物。後以此下總結立名。二明宿生中。略顯十德。一昔曾供佛。二信解心廣。三樂善友。四三業無過。五菩薩行淨。六求佛智。七成法器。八淨心如空。九迴向行。十得無障門。
三為說分中二。先明為說法。後爾時善財下明說偈求濟。
前中三。一時觀察善財慰喻發起可知。二而為演說下正為說法。三爾時文殊下結說勸進。就說法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顯。別顯中十句。一多行學。二不斷絕。三說佛出前後。四說佛會淨。五說佛法輪化導。六說佛身相好。七說佛法身。八說佛詞教。九說佛光照。十說諸一味。三結說中可知。
後善財說偈求濟中二。先長行述意可知。後正說頌中總三十四頌分二。先四頌自述在纏。後三十頌讚文殊德以求濟。前中初頌。明依三界恃倨慠出入不離五趣之門。由以深愛自溺也。次頌三毒覆燒互生死如臣事王。次頌會貪繩繫縛諂誑轡勒疑遮慧眼入耶道。後一頌慳嫉[憍-(夭/口)+右]因入三惡受八苦也。後三十頌中。一一分二多分。上三句讚文殊德。下一句求運濟。前中。一智日悲月。二智月慈日。三法界輪王遊法界真空法寶導前。四福慧商主勇求佛寶利物。五智忍伏魔。六定慧證法頂。七滅地獄因淨三有果。八離三惡趣果成淨善因。九見八倒行正八。十了耶正無疑惑。十一住佛見長佛樹行佛。十二如三世佛日出現。十三智慧決定染淨業三乘行。十四悲願信忍為輪轂轄。十五持箱慈蓋辨鈴震。十六淨行三昧法皷音。十七四攝德寶慙愧歎。十八施輪戒香忍辱華。十九禪方便不退轉。二十願持堅力智慧成。二十一普行悲皆無恡。二十二堅善巧無礙。二十三與生極淨等空樂。二十四淨業惑斷行苦摧魔外。二十五滿智遍嚴剎普霑善願。二十六除愛見淨如空利一切。二十七住定普運願力速。二十八運生如水如地不動。二十九四攝總持日光。三十入法城。著智冠。繫法繒。四讚勸攝受分中三。初讚述發心。二善財白言下重請解脫。三爾時文殊下正答所問。
初中二。先讚發心。言如象王迴者。前已略顯。此由內有審諦之量外無淺促之儀。迴面向機。表攝受相故。後復欲下述意勸勉。於中二。先述。後勸述中三句。一近友。二求解。三脩行。後善男下勸中二句。先牒前近養是成佛初因故。涅槃第二十云。一切眾生得阿耨菩提近因緣者。莫先善友。乃至廣說。後結勸中為成佛。亡勞謗懈也。
二重請中同下教問。准梵本中。有十二句。一問學。二問信受。三趣向。四脩行。五成就。六淨。七入。八出生。九隨順。十憶念。十一增廣。十二圓滿普賢行。其第二問云何脩菩薩行者。梵本云鉢還提簸多綿彌鹽及。此云脩。亦曰信受。此文十一句分三。初一學解脩次九正脩。後一究竟。就正脩中。初一總問亦離惡。二專趣向行。三進善。四亡相。五於行分明解悟。六悉具定。七不違理事。八憶持前脩。九習前令廣。十勸巧速圓。
三文殊正答中二。先以偈。後爾時文殊下長行。重讚發心教求善友。前中十頌分二。初一總歎善財具福悲物求佛如來。後九歎善財已具大願大行。於中。一為滅物苦發願脩行。二文殊勸云若不厭生死此是為物具普賢行堅也。三中上半歎善財福能滅苦。名光也。福能摧障。名威力也。生處顯寶名福處也。亡相福廣名淨海也。下半結是為物願行。四中上半見多佛。下半聞法不忘。五中上半見多佛。下半願海成具脩行。六中上半明住位中善巧脩行攝同佛果故。文云初發心時即與三世佛等故。乃至廣說。下半重顯上半常濟佛果不壞本位故。云隨學當來也。七中歎善財遍剎塵劫脩普賢行道成。八中歎善財多剎劫脩普行願滿。九中述多眾聞善財願發大心願學大法問善財是何位人。
答經無明文。人斷難依。古雖多說。不足記錄。若准下文。安住地神處眾神相。謂云此人已生法王種中者。斯文可定。然釋不同。一云此據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生法王種中。此即是已入大地菩薩也。一云此據多聞熏習勝解真性成就佛種。名生法王種中者。此即是三賢位內種性菩薩也。問若屬信攝。此偈所說廣大見聞願行等。當云何通。
答此言信者。不同本業經中所說信也。
後長行重讚發心教求善友中四。初重讚發心教求真友。二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三爾時善財下戀思辭退。四向勝樂下依教趣求。
就前初門中三。一歎能發心二已後更求行行難中之難故。云信也。三善男子正教求友。此得法也。於中二。先教求後誡勸。前中二種。一樂成佛果故。云一切智智。二要求真友。言真善知識者。謂能令於未知善法得知。於未識惡法得識。名善知識也。言真者。略顯有四種。一令識三惡苦得免。令知人天樂得生。此雖善知識。非真也。二令識生死苦可厭。令知涅槃樂可欣。此雖善知識。非真也。三令識有為有漏法可捨。令知有為無漏法可欣。此雖善知識亦非真也。四令知生死非離染涅槃非寂靜。然常遠離雜染。恒脩離相行。令如是知者。為真善友也。若廣分別。如別行善知識章說。後誡勸中四。一雖歷多所為重法故身心亡倦。二雖晝夜親近為重法故愛無飽足。三於所曉誨聞必奉行。四逆行方便推非己境何見過也。
二指示後友中四。一國勝樂者。位勝過前。可欣樂故。二山妙峯者。謂前心離過位高故。妙峯也。比丘德雲者。比丘三義。一乞士。二破惡。三怖魔。今創發大心。魔宮震動故。其德如雲含法雨故。四教宮震動故。問中十一句同前故。云乃至。
三念思辭戀中二。初念聞法故喜躍。後離別法音故悲淚也。問文殊師利觀識善財根欲等。皆見既足。得為說一切佛法。何乃多人令轉別問。答此非無意。略有五焉。一為現在未來作軌範故。二顯脩萬行要必先求真友故。三明修行不自用故。四顯依善友不局一故。五顯求友無選擇故。問善財求法稱分行足。何要博訪多事多知。
答菩薩為救眾生。求於多聞。不惜身命。若不遍學遍脩。德海不滿。何以隨應也。古來諸德此辨善友處文。或作三分四分五分六七八九十等。今則不爾。但隨文作其分數。不可勒限也。上來二十五種相中。第一寄位脩行相內。第一明文殊師利寄十信竟。
自下第二明十信善友中。第一德雲比丘。寄初發心住善友。於中六。
初依教趣求中二。一依教尋覓國山釋說。言經于七日者。本疏云。先淨七支見善友故。徐出經行者。伴思行故。二見已往詣下明請問。於中四。一設敬儀。二作如是下述自發心。三而未知下正顯問。問同前。四我聞下結問請說。
三時德雲下正明答。於中二。先歎發心求法。後善男子我得下明自所得法。前中二。初歎發心。後能下歎問脩行法此歎有十一句。皆有求字。一求行法總問也。二所行分齊。三行對治因。四行出離因。此亦是果。五已淨大心。六得自在用。七示解脫方便。八示同事業。九知他心。十不住行。十一求為無為非一非異。二明自所得法中二。先明所得法體。後往詣十方下明業用。前中二。先標體。後信眼下釋相。前中自在者。作用無礙故。決定解力者。解謂勝解。決定印持由此名力。謂於境界決定印持轉變無[得-彳]也。後釋相有三。一信。二智。三結釋。謂由淨信即眼即境轉變決定無[得-彳]也。二由智光遍照於境無障[得-彳]故。自在也。三結釋。由此知外善觀信內明徹清淨行具故勝解力決定自在也。後明業用中二。初略標四業。後所謂下廣明第四業。前中。一詣十方剎敬養佛業。二常作念佛業。三總持諸佛正法業。四常見諸佛現在業。後廣明第四業中二。先總說見佛。後一一方下明別見佛種種事。前中二。先展說東方。謂始從見一佛乃至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後九准初。略說可知。中間云見三千世界微塵佛佛剎微塵佛者。引梵本中云。娜奢勃陀憩怛羅鉢羅忙奴攞闍。此云十佛剎微塵數。漢本脫十字。也後別見佛種種事。前中二。先佛能應。後隨眾生下明所應。前中十種。始從色相乃至壽命可知。後所應中三。一隨機樂。二現成佛。三說法。
四謙己推勝中二。先謙己唯知一法。即牒前念佛門。後豈能下推勝於他。前中云憶念諸境界者。謂十方佛數量分齊。佛即所觀境故。智慧光明者。無分別智所照故。普見者。盡照見故。法門者。總結屬故。創入住位光明念佛三昧廣見佛者。依佛為本故。故初住中云此菩薩見佛形貌等也。後推勝中三。初一句總。次所謂別顯。後而我下一句結。總中無邊智慧等者。照無盡佛境故。行無邊佛行故。別中有二十一句。各先舉得定。後明業用差別。初十念佛勝德圓備。後十一念佛妙用自在。前中。一具見諸佛主伴德。故云常見諸佛國土等。二念佛令眾生離倒之德故。云清淨。三念佛是處非處等十力等之德。四念佛於法無倒能說能授。亦是菩薩心於法無倒故。能念見佛已聞法受持。五已達佛海智見諸佛剎無異。六念微細境中佛見彼中佛自在用。七念諸劫中佛無間見。八念諸時中佛一切時親近不離。九念諸剎中佛咸見殊勝身。十念諸世中佛隨心普見。後明妙用自在中。一念佛遍諸差別境界中次第現。二念佛示涅槃相。三念佛於一日中從自所住處出去無間。四念佛身充滿諸法界。五念多佛於一毛端現悉承事。六念佛一切處現成佛示自在。七念佛出現放智光轉法。八唯心念佛知佛隨心樂現像。九隨樂念佛隨心樂知眾生業隨彼業所所集善現形。十念佛神力現身坐華遍法界。十一念佛實德如虗空身嚴法界空。後結可知五指示後友中。二先指示見人。後善男子海雲下指示得法。前中五。一指方准前。二示國海門者。謂脩德心海之方便故。曰海門。此國正當南海口故。三比丘海雲者。比丘義如上。海雲謂此比丘內含法水。深廣如海。外應機說。如雲降雨。四勸往問法。五海雲比丘下讚彼善說並易知。彼指示得法中九句。一令得實教助道。如薩遮尼乾子經說。二得成一切智因。三聞說發大心因。四得生實教慧見。五得能脩與法性相應行。六能行普賢行海。七得成滿普賢願。八得清淨誓願方便。九得生無緣大慈悲力。
六念恩難捨觀察辭退。第一住竟。
第二海雲比丘治地住善友中七。一念前所說。二漸次下依教尋覓。三作如是言下見已問法。四時海雲比丘告下正答。五善男子我唯知下謙己推勝。六善男子從此南行下指示後友。七時善財下念德瞻退初中十一句。初一句總。餘句別。別中。一智照用。二無礙用方便。三定方便。四菩薩大眾。五觀佛現前。六觀佛所住。七觀諸他儀准則。八觀佛界廣。九觀佛出現次第。十觀佛入巧化。上十句門者皆方便義故。
二依教尋覓中三。初至處。二向海雲所。三頂禮下明問法。於中三。初設敬儀。二作如是下述已發心。三而未知下正顯問辭。於中十句。一捨世俗生出世。二過無明入智明。三離凡入聖。四斷順流入逆流。五破三有輪轉。成就大悲願輪。六滅樂雜染。行離染行。七竭貪愛海。長大悲海。八塞三惡八難開人天涅槃門。九出三界城入佛智城。十捨諸玩好悉益眾生。
四正答中三。一本審發心。二海雲言下歎發心難得。三善男子我住此下辨其觀行。
初中。先審問。後善財言唯下答也。
二歎難得中三。初逆難。次順難。後發菩提心者下別釋。初逆云若不種善則不能發也。次順難中十一句。前十句別明。末一句總結。前中。一云要得普門善根光明者。謂脩一行即一切行。一一行時智明了故。光明也。二具真實道三昧智光者。稱法性脩定生智光明。三生廣福。四增長無漏中無間斷故。云無懈怠也。五重法故事友亡疲。六重法故不惜所有也。七普願荷載。八普欲秡苦。九與樂不捨濟拔。十恒觀佛境。末句結可知。
後別釋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顯。有十一句。一一句中皆有標釋。初是拔苦。二祐是與樂以福助護令不離樂故。三滅苦。四離惡法。五守護不令怖畏。六離諸障[得-彳]。七滿法界。八等空界。九竟遠見多佛。十於三世境悉隨順知。十一普照境界皆入智海。
三辨行中四。一觀海為能詮方便。二善男子我思惟時下得見法界無[得-彳]依正。三時此如來下領受所流無邊教法。四若有眾生從十方下傳授眾生。同入法界。就初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辨。總云住此十有二年者。古人有云。謂觀十二因緣故。或古釋云。住於菩薩十二住故。或有釋云。即此十住中之第二故。云十二也。常以海為所觀故。云境界。後別中十句。一廣大教。二甚深理。三漸次住。四多法寶嚴。五積大悲水。六隨機拔異。七所化多類。八教海所容諸佛菩薩。九教海包容所詮義理。十教海湛然。化多滅度生界不滅。不化多滅生界不增。
二得見法界無[得-彳]依正中二。先明見依果。後滅時見彼下明見正果。前中二。初明現果。後此大下明宿因。前中二。先明現華所因。於中有四句。可知。後正明所現依果中二。先牒作念。後此海下正明所現果。現果中二。初辨華出處及時處。謂大海中時謂正作念時忽然出。後以無能勝下明嚴。嚴中二。先明當體嚴。後百萬阿脩下外中嚴。前中五。一莖。二華三葉。四臺。五髻。後外事嚴中。有二十二種。於中。十一句雜嚴諸王有情執持。十一句非情為嚴。並可知。後明宿因中十句。前九句別時。末一句總結德無盡。前中。一無漏因。二諸菩薩隨喜。三四如幻夢等觀行因生。五淨業。六無諍定因。七觀無為。八住自在用。九觀佛深境。十結。後明見正果中二十句。一見華上佛。二蓮座。三道場。四諸相。五隨好。六神變。七色相淨。八無見頂相。九舌相廣長。十巧說。十一圓音。十二十力。十三四無畏。十四辨才。十五宿因。十六示成佛。十七演法。十八普現諸嚴。十九隨見各異。二十所益皆滿。
三領受教法中二。先明伸右手摩海雲頂。後為我下正顯說經。前中右手摩頂者。身業加持隨順攝受之相。後說經中三。先明經之業用。二我從於彼如來下聞經受持。三善男子我於佛下受持時法多少。就初中二。先顯經名。言普眼者。依此所詮成普眼故。所謂照見平等一法界故。後業示下顯經業用。於中十句。一佛境。二菩薩行。三攝法輪。四能淨佛土。五能摧邪。六滅魔軍。七令眾生喜。八能照物心。九能了物根。十隨心令悟。二聞經授持中二。先明成就六法。後假使下校量多少。前中。一納法在心故。二各不失故。三對文宣唱故。四背文宣陳故。五追記不忘故。六思惟明審故。後校量中。以多筆墨書寫一品中乃至一句。尚不得少分者。顯其法門廣大故也。三受持時法多少中二。初一句總。後於日日下別。前中云於千二百年受持者。顯一部故也。後別中十句日日皆爾。一一皆是無數品故。知一部有十無數也。一聞持總持光明故領受無數品。二寂靜明故趣入。三旋明故普入。四隨地明故分別。五威德明故普攝。六蓮華明故引發。七淨音明故開演。八空華明故顯示。九光聚明故增廣。十海藏總持光明故。辨折無數品。
四傳授眾生中二。先明十類王及民眾來聽可知。後如是下正明為說法。於中二。先顯能說有四句。一樂示。二解釋。三稱揚。四讚歎。後咸令下。明利物中三句。一愛樂。二趣入。三安住。
五謙己推勝中二。先謙己知一。釋法門名如前。後如諸下推勝知多中十一句。前十句別明。後一句總結。前中。一悟解行海發願脩行入字是悟解義下同。二悟解大願多劫住世。三悟解眾生隨樂益。四悟解心海生力智光。五悟解物根調化。六悟解嚴剎。七懈悟解佛體常供。八悟解法教而解悟分明。九悟解福業具明。十悟解物言音說法。後一句結勝所知非己能斷。
六指示後友中六。一南行如前可解。二六千由旬者。古德釋云。脩六度行故。三楞伽道邊者。向彼山之路次也。四有一聚落者人眾所居也。五名海岸者。南海之北岸也。六比丘名善住者。身住虗空。表內心住於真性故。七時善財童子下念德瞻退可知。第二住竟第三善住比丘脩行住善友中六。一依教趣求。二善財童子下正明問法。三時善住比丘下正明答。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中。五善男子從此下指示後友。六時善財下眷德辭退。
就初中二。先念前所聞中十句。一念指示教。二念所示法。三念佛加持。四念持法句。五分明悟解法海門。六思法差別。七悟解法界至深處。八頓悟解一切法性空。九治淨法執。十觀法空所從來處。後正明趣求中二。先辨其所趣處。可知。後見此比丘下明見所趣人。於中二。先見比丘空中經行。後無相諸天下明諸異類眾各申供養。於中十類。一天。二龍。三緊那。四摩睺。五脩羅。六迦樓。七羅剎。八夜叉。九梵王。十淨居天。二明善財正問中二。初牒前所見。後作如是下起後。起後中二。先自述已發大心。後而未知下正陳所問。問中二。先十一句。聞佛之法。後十句不捨諸法。前中初十句別問。後一句結前問。復前中。一起行。二聚斂不令散失。三務令具足。四於善知識數數聞法。五漸使益廣。六括撮。七令得至終。八有垢治淨。九審細再治。十盡所滯礙。後一句結前問。復者通前後兩數問故。後十句一一皆云不捨者。於彼十法。無蹔離心故。一見佛常勤脩故。二菩薩同善根。三佛法明證故。四大願普益生故。五眾行無疲厭故。六佛剎普嚴淨故。七佛力見佛自在故。八於有為不捨。不住於有。示變化身。九聞法受正教故。十智光悟解三世一故。
三正答中二。先審問善財發心。及能問法。可知。後善男子我已下正述己所得。於中三。初顯所成解脫。二若來下明能成解脫方便。三知一切下顯解脫業用。前中名菩薩無礙解脫者。因位所得名菩薩所作。自在名無礙也。方便中二。初明脩習。後即時下彰得解脫。其智慧光明。即是無礙解脫之別名爾。三業用中三。初別明十二句無礙。次徵後釋。初中一知物心行。二知物死生。三知宿命。四未來劫事。五知現在事。六知言音。七決疑問。八知諸根。九隨應化時。十知一切時分。謂剎那等。剎那等者。仁王經云。九百生滅為一剎那。九十剎那為一念。按俱舍等。謂時之最少名一剎那。一百二十剎那名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名一羅婆。三十羅婆名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十一知三世流轉。十二身遍往十方。次徵意云。何以得此。於諸法中無障礙故。後釋意中二。先顯由此解脫是無住等通力故可知。後善男子我以下轉釋於空顯通多種作用。於中二。先總標可知。後於虗空中下別顯。別顯中二十數。一行等無礙。二隱顯無礙。三現身一多。四穿度。五加趺來往。六入地水。七身出煙焰。八動地。九手捫日月。十高昇。十一現香等大雲。十二於一念行過一剎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塵數剎。十三於前所經剎中佛所聽法。十四於彼佛所各顯無量佛剎塵數身。十五彼一身各無量佛剎塵數供雲。所謂下略列十種。可知。十六一一如來下聞受彼諸佛說。十七一一國土下彼諸國所有嚴事悉憶。十八結十方皆題此通。十九如是一切下明上諸剎中眾生見其身者皆決定得菩提。二十隨彼彼眾生示同類身化。
四謙己推勝中二。先明謙己唯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前中名普速等者。謂為成就眾生行解證故。速疾普供法界佛邊也。推勝多知中。略明二十一句。前二十句別顯持菩薩戒。始從大悲終至離垢。皆約持心行相。以為其名。准釋可知。末一句如是下顯非己知。
五指示後友中四。一國名達里鼻荼者。此曰銷融。謂銷融謬解。依教正知。從聖教生。名生貴住也。二城名自在者。既得生貴名自在也。三善友名彌伽者。此翻為雲。謂智含法水。廣利生故。四汝詣下令問法。
六時善財童子下念德辭退。脩行住善友竟。
第四毉人彌伽生貴住善友中七。一念前所聞。二漸次下求友得見。三時善財童子下正明問法。四爾時彌伽告下正明答。五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六善男子從此下指示後友。七爾時善財下重友悲辭。
初中十句。一念前法門思惟生勝解悟解分明。二念佛力三寶常存。三歎真實從貪所顯。四念善友恩。五照三際平等。六憶念救生願。七知有為性故。八思諸性。九嚴剎。十不著佛眾。
二求友得見中二。先明求覓。後乃見下明得見。可知三正明問中二。先明述已發心。後而我下正問。問中十二句。初二句總。謂上句學。下句脩。後別中。一身雖勝轉而心不依轉。二得一性。三得離染心堅。四拔苦無疲。五明悟總持。六生大智用。七顯力決明深義。八念力悟異異法輪。九諸趣說法。十智力決斷諸法義理。
四正明答中七。一審問發心。二善財言唯下答其已發。三彌伽遽即下明歎發心下座禮善財華香供讚發心。四善男子若有下讚發心利益。五善男子應知下讚菩薩所作難等。六彌伽如是讚下明彌伽放光召眾說法。七彌伽於是下答自所得法。就初審問者。歎顯發心非率爾事。儻能實發。世中奇特。將欲顯敬。令普智聞。故審問也。二中直爾曉對故言唯也。三敬發心中急下座禮善財。散種種華香供讚。四讚發心利益中二。初讚成益。後所謂下釋前安隱。前中二十二句。初一句總。所餘句別。應知發阿耨等十一字。遍歷諸句。由菩提心具三心故。佛種不斷也。具深直心故嚴剎也。大悲心故成就眾生也。直心故達法性也。深直心故悟解業種相性也。深心故滿諸行也。三心故大願不絕。直心故稱實性離貪。深直心故見三世相性。於諸法得勝解亦爾。具三心故。諸佛護持。佛憶念亦爾。菩薩平等亦爾。具此三心為世依故。賢聖護。梵王禮。天主供。夜叉護。羅剎侍。龍王迎。緊那讚。世主稱。令物普安。後釋前安隱中十一句。一捨四惡趣。二出八難。三斷人中貧窮因。四生天樂因。五遇善友。六聞持正法。七發大心。八發亡相大心。九見菩薩行路。十於菩薩智悟解分明。十一安住十地。五讚菩薩難中二。先標。後為一切眾生恃怙下釋。前中四句。一所作難。謂興物為依故。二難出。謂待機感故。三難值。謂非薄福能遇故。四見者倍難。謂見菩薩所見處故。後釋中十七句。一一句具前四難。或分為四。初七句釋前所作難。次三句釋難出。謂智光出過眾星燈大小光。德高出眾山。菩薩與二乘比德亦爾。次二釋難值。謂薄福未合受榮故。不得見王及將。若遇菩薩。必成行德。後五句釋見菩薩所見必聞法生信。免漂度有也。六彌放光中二。先明放光集眾。後彌伽大士下明為說法令聞者不退菩提。言輪字品者。本疏云。日照三藏解云。輪有多義。略顯三釋。一約字相。楞伽中字輪圓滿猶象跡故。二約所詮。盡理周備如輪滿足。三約業用。所言不虗故。如文可知。七答己所得中二。先明遽昇座。所以敬重法人故。遽下座却禮善財。令顯師資之禮。還為敬法昇座方說。後善男子下正明得法。得法中二。先標法名。謂妙音陀羅尼。後能分別知下正釋。謂能分別知名妙。諸天等語言。名音陀羅尼彌伽智中總持此故。餘並可知。
五謙己推勝中二。初謙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前中十四句。先十三句別顯。末一句結非己知。別中施設者。威儀也。究竟者。終畢也。上句者勝句也。上上句者勝中之勝故。字輪際者。輪如前釋。際者即邊際。字輪之極處故。
六指示後友中二。先顯名等。後汝詣勸令問法。前中聚落義如前。名住林者。具眾德。以建立故。長者者。年耆德艾事長於人故。解脫者於自所得法門業用無礙故。後勸問中四句。可知。
七深重善友瞻戀辭退。生貴善友竟。
第五長者解脫方便具足住友中七。一念前所得法。二漸次遊行下明依教趣求。三既得見已下正明問。四爾時解脫長者即入下正明答。五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六善男子從此南剎下指示後友七時善財童子下戀德悲辭。
就初中四十一句分二。前十一句正念先所得法。後誓願下三十句自勵其心令依所教。前中。初一句總標前法門名字。後十句別。別顯中。一深悟解語言。二念知難知行之加行。三觀離過心。四成照益善根。五能發心淨。六磨礪攝生智。七堅牢廣志樂。八任持勝志樂。九淨德信解。十思菩薩脩行心。後自勵中。初十句堅志護持。次十句了差別境即無差別。後十句了身心入境境入身心。
二依教趣求中。十二年者。古人釋云。脩自分勝進。各六度行故。城等釋名。竝如前顯。
三正明問中四。一設敬儀中三。初自度獲利。次徵。後釋。釋中有標顯結標。結可知。顯中十句。難出現者。明解菩薩道者世間希出故。承接者。承近接納故。喜悅者。常順教命故。餘准可知。二述已發心中三。初正述先發心。二為欲事下明發心所為。三聖者我今下明為前所為作意業等心。三我聞聖者下讚能誘誨諸菩薩。四唯願下正請宣說。初中可知。二述已。三中先亦可知。二發心所為中三十一句。於中分四。一前十三句欲窮盡佛寶境界故。二為欲聞下五句欲窮盡法寶境界故。三為欲與一切下五句欲窮盡僧寶行願故。四為欲得下八句明欲窮盡十藏故。一一並准釋可知。三句為前所為中十句。初一總。餘九別。並亦可知。三讚能誘誨中二。先總舉。後示意道路下別顯。別顯二十七句分三。初三句指示脩行方便要法。二令除下十三句令離過患。三令其速下十一句令獲利益。一一准釋應知。四正諸說中二。先一句標。後四句略請。
四正明答中三。初明入定。二爾時解脫長者從三昧下明出定。三告善財下述己所得法門。初中三。先明定所依因緣有三。一過去自善根為因。二佛神力為緣。三文殊念力為緣。二即入下明定名。名普攝一切佛剎無邊旋陀羅尼者。謂攝多剎隨智而持。所轉攝在能轉智中。名總持也。三入此三昧已下明定業用。於中。初明身內現佛三世間身。二或於一世界處下現八相成道。三善財童子悉能下明善財入彼身所顯剎中佛所聽法。二明出定者。定事訖故。將欲說法故。定無言說故。三述己所得法門中三。初明解脫名體。二善男子我出入下明其業用。三善男子當知菩薩下勸脩令入。初名如來無礙莊嚴者。是現果德定故名如來也。無礙者。本疏有四義。一一切如來各具無礙莊嚴故。二者一一如來互遍無礙故。三一切如來莊嚴悉入此長者身內故。四長者徹見十方佛海。今更助一釋。謂此三昧力能令得者。見十方佛及國土眾會出入。皆無障礙故。二明定業用中二。初明見十方各一佛。後善男子下總結見十方各十佛剎塵數佛。前中。初一總標出入此定時。後即見下別明見十方佛及道場眾會。後總結見多佛中四。一總標佛數。二彼諸下標見佛不待往來。三我若欲下明欲見諸佛欲見即見。如前不待往來。略列九佛。四釋見不待往來所由。云知佛及自心。如夢故。如水影故。如幻故。如響故。所見由心故。三勸修令入中二。先舉所作得法。後如是下明所作之因。前中十一。初一句總舉後淨諸下十句別顯。後明作得之因中二。先一句云一切皆由心者總標。後是故下別辨。辨中十句。初云扶助者。相資故。怛蕩者寬平故。知證潔自者。牢徹故。鈍淨不雜也。解易可知。
五謙己推勝中二。先謙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中十三句。初十二別顯。後如是妙行下一句總結非己所知。
六指示後友中三。先顯處。次彼有下辨友。後汝詣下明遣問法。初中云閻浮畔者。此洲南際故。國名梵音。此所未詳。二善友海幢者。智慧深廣故如海也。解行高出眾歸故。如幢也。
七時善財下戀德悲辭於友有九事。一憶念依位。二承事。三恭敬。四由得佛智。五不盡逆。六無諂誑七。常隨順。八慈母想。九慈文想。第五住善友竟。
第六比丘海幢正心住善友中九。一念前長者教。二漸次下依教趣求。三周遍求覓下海幢入定。四善財讚言下讚定業用。五聖者下問定名。六善財童子言下問定境界。七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八善男子從此下指示後友。九時善財下戀德辭退。
就初數中。有十三句。一正念彼教故。二觀察。三憶念。四思惟。五深入。謂深悟解。六趣向。七明見。八解了。九分別。十思惟。謂再審所由。十一了達。十二脩行。十三發起。並顯可知。
二依教趣求中至其國境邊。亦此洲南際。如前解。古人釋云。所以得般若。是六度之後邊故。云畔也。
三海幢入定中曲有五門。一定名。二從其足下下。明定業用。三海幢比丘下於身毛孔出光明網等。四善財一心下思彼入定。五如是住立下明其出定。
初中定名入滅受想故。云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也。一定業用者。皆是定加行時發願力也。於身所現。有十四處。一足下出長者等。明脩行之初以施為首。二從兩膝出剎帝利等眾。以愛語同事攝生。三從腰出仙人者。以此不信宿因乃信導餌得蹔延年將之為道。此既信中途外緣不信本因故。從腰出仙者。此顯離染欲故。隨應為說梵行法也。淮梵本中。此是齊輪出仙也。故梵經云[女*耶]髀曼荼羅。此云齊輪也。向若是腰即合云迦胝故是誤也。四從脇出龍者。以龍之業用多以膊脇之力。今隨慣習所作相似化導故。雨諸香華等。五從胸室唎[革*未]搓中出阿脩羅者。室唎[革*未]搓相是出世中奇勝。脩羅能現幻術。是雜類中奇勝也。此顯大力降魔。震搖山海等故。六從背出二乘者。由彼與大乘相背故也。七肩出夜叉等者。現大筯力者背樘肩努膊。今欲現此筯力而化故。從肩出也。雖顯種種可畏之形。多以守護眾生及諸賢聖之業。八從腹出緊那乾闥王及女。各隨所能。奏樂為供。歌讚三寶。九從面門出輪王眾。行十善化。問女色不施此何許。
答此約十善。但斷耶婬。白衣五戒。非授入道緇服者也。十從目出日輪者。目能照用同日光故。隨其照用。作諸利益。謂照地獄離苦故。幽闇得明故。捨愚闇等故。十一從眉白毫中出帝釋眾。表於佛正法純信清白常以正法化自天眾。或彰福力慧力。乃至成顯眾生事業。十二從額出梵王眾者。額在身之高處故。梵王居在色初禪故。以色相威儀美音利世。勸佛轉法輪等。十三從頭出菩薩。說十度法門。隨所應化。十四頂出佛身者。顯最尊高故。
於中二。先總明三業。後為一切下別顯語業。前中二。初一句總標。後其身下別明三業。三業中初身業有三句。一相好莊嚴。二威光熾盛。三光照十方。二語業一句妙音滿法界。三意業現通。
後別顯語業中二。先一句總標。後所謂下三十二句別顯。末後一句總結周遍。初標可知。二別顯中分二。前十二句為諸菩薩說法。後二十句為諸眾生說法。前中。一普知平等法者。觀等覺菩薩普知諸法一性平等速成妙覺故。二入普門法者。勸灌頂菩薩學佛十種智三世平等。謂於智所緣。皆普悟解分明故。三普莊嚴法者。勸法王子菩薩學知法王處善巧法王處執度等。於彼境界。悉遍學知為莊嚴故。四堅固山法者。勸童真菩薩學知佛剎乃至一剎那中供多佛等。於此知見不可改易故。云堅固。梵行高峻喻名為山。五海藏法者。勸不退菩薩學十種廣大法。謂於法界德相一一境界包攝色心等大小一多即在等無[得-彳]無盡故。海藏法復名廣大海。六普境界法者。勸正心菩薩學知一切法無相無體等。標十以顯無盡。是普境故。七自性門法者。勸方便具足菩薩知眾生自性無邊無量。乃至知眾生無自性故。八隨順世間法者。了知眾生及器行果隨順說故。九普悲愍法者。勸脩行菩薩學觀眾生及法界四大三界。於中遍起悲愍。十積集藏法者。勸德地菩薩學誦習多聞乃至遠迷不動等。此中若誦行等。皆有脩習生德之義故。名積集藏。新學即是創治心地發利益等十心也。十一攝眾生法者。勸初發心菩薩學勸供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故。云攝眾生法也。十二無盡境界普現前法者。勸信解菩薩勝進脩行十種信心觀彼境界令增勝分明故。曰現前信是解資故。名信解也。問准此處文。十住滿後。即到坐道場菩薩等覺之位。不爾何故不說十行等耶。
答此即顯法性大宗約位上下相融攝義。廣如上懸談第九顯義門說。
後二十句為眾生說法中。為色界說普門法者。彼著色身為謂自勝。今令普觀無色法故。二普藏法者。慈生梵世。宿習多慈。雖憐不普。唯己眷屬。今為說普。普生廣福故。三為大自在天說生力法者。謂此天王智力自在一念能知大千界中雨滴數。更無勝者。今勸求佛智力故。云生力也。四為魔眾說心幢法者。此他化自在天攝。謂說慈心如幢。降諸魔眾故。名慈心為幢也。五為化樂天說淨念法。謂彼天自化樂受用。今還隨說自念淨法故。六為兜率天說生定法者。謂於出世法。生喜足意故。七為夜摩天說歡喜法者。為說應機合時之法。令歡喜故。八為忉利天說疾莊嚴虗空界法者。謂居天以嚴空界為奇故。說福智嚴法性空界故。九為夜叉說歡喜法者。謂夜叉羅剎多現可畏恐怖之形。今為說眾生見形令歡喜法也。十為乾闥婆說金剛輪法者。此類事王不得自隨喜。為說得自在法。謂持呪者。作金剛曼荼羅。或凡欲作法。悉得自在。此亦如是故名也。十一為阿脩羅說大境界法者。謂此類自恃身貌長大。起於高慢。今為說佛身相周遍法界故。名大境界法也。十二為迦樓羅說無邊光明法者。謂此鳥但能觀一洲四大海。照見諸龍知有離命。今為說佛智光明。照法界眾生。悉知根欲性等故。十三為緊那說一切世間殊勝智者。此類以世歌樂為殊勝伎能。今隨彼根說出世勝智。十四為人王說無樂著法者。世間諸王多著欲樂。今隨其病。說無樂著。十五為龍說歡喜幢法者。諸龍多患三苦逼。今為說其離憂苦法故。云歡喜幢。十六為摩睺羅說大休息法者。此類蟒身為性毒惡。今隨病為說令止息惡毒故云也。十七為地獄眾生說正念莊嚴法者。謂彼眾生眼見苦具。身為苦逼。惶怖心亂。無暇正念。今為說法令心安正。此即為莊嚴也。十八為畜生說智慧藏法者。因為說法令彼捨患生智故。此所說法。即名為藏。十九為閻羅趣說無畏法者。彼界常以熱鐵融銅為其所食。今為說其離彼炎畏故云也。二十為厄難眾生說普安慰法者。謂諸厄難者。若身若心。晝夜憂苦。今為說其身安心樂法故名也。
末後一句總結周遍可知。
三海幢身毛孔出光網中六。一能現光毛孔。二光網數。三光色相。四光莊嚴。五光境界。六光事業滿法界四思彼入定中十句。初一總。餘九別。總中由見善友。前定業用。思見出定。欲有啟問故。渴仰也。別中。一憶前定用。二思得彼定人。三思定利生。四思定普嚴依正勝境。五思定嚴法界智。六思得定佛加智。七思定生無[得-彳]用神力。八思定加行願力。九思定能增行力五明出定中二。先顯立住思察所經時分。後過此下正明出定。前中始一日夜乃至六月六日。本疏釋云。是第六住故。後明出定者利益事訖故。
四讚定業用中。有四十一句。前十一句標勝。後所謂下二十句出因。前中。初一句總。餘十句別。別中。一近而不知頂故。二稱法界故。三分齊難量。四力用叵測。五光用無變。六嚴事數多。七力勢不可止。八所緣無二。九照用普遍。十益物無窮。後二十句出因者。通顯前十各由此因故。曰甚深等。一離貧苦。二離地獄苦。乃至能令安住一切智智境界中。並文易可知。於中。第八。有本云。能令增長有為樂故者。今勘梵本。乃晉朝經。皆云能令厭離有為樂故。
五問定名中二。先問。後海幢下答。答中二。先答定名。後善男子下答得定所由。前有三名。一普眼捨得者。以平等慧照法界故。捨者障無不盡故。得者理無不證故。二名般若等者。以離垢慧光照淨境故。三名普嚴等者。以淨善根為方便。莊嚴智慧故。後答得法所用中二。初得三定。後得此下明得眷屬三昧也。
六問定境界中二。先問。後海幢言下答。答中有二十三句。明於諸剎佛眾生境無所障[得-彳]。初一句總。後了知下別。別中分五。初六於剎無障礙。謂一了知。二往詣。三超過。四莊嚴。五脩治。六嚴淨。二有十句。明於佛境無障礙。一見佛。二觀佛威德。三知佛自在力。四證佛廣大力。五入佛功德海。六受佛妙法。七入佛法脩行。八證佛轉法輪平等智。九入佛道場眾會。十觀十方佛法。三有二句。於眾生無礙。一大悲攝生。二大悲充滿。四有一句。見十方佛無厭足。五有三句。於眾生境無礙。一入眾生海。二知眾生根海。三知眾生諸根差別智。
七謙己推勝中二。先謙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前中如前釋。後知多中有二十一句。前十句顯彼勝者所知。後而我下明非己能知。前中十句成五對。一智悟巧化遍法界淨。二了達多剎諸趣根欲。三知蘊諸法入無礙定。四起無漏通善說無已。五巧演地義。與物為依。後而我下顯非己知中有十一句。初妙行者。利他善巧故。三所行者。自所脩故。六入要門者。悟解旋澓義處故。八道分者。行位故。九十心境者。知他心境故。餘並可知。
八指示後友者中三。一處。二善友。三令聞法。初中海潮者。善友住處。近南海北岸潮所至處。表不退住中二利行不失限故。林名普莊嚴者。依正二果皆殊勝故。善友休捨者。梵本正云呼舍羅。此曰希望。亦云意樂。亦云滿願。謂隨諸眾生來求法者。皆遂希求。滿其願故。三令聞法可知。
九念思辭戀中二。先述得益。後五體下正辭。前中十一句。初一總舉。次九正明獲益。後一結益歡喜。後正辭中十三句可知。第六住竟。
第七優婆夷休捨不退住善友中七。一念前善友教謙思。二漸漸下依教求覓。三爾時善財童子入下明見友問法。四休捨告言下正答所問。五善男子我唯知此下謙己推勝。六善男子於此南方下指示後友。七時善財童子頂禮下念思悲辭。
就初中二。先念教詔思得見解增明故。云蒙力等。於中四句。一蒙力。二蒙教。三念語。四深愛樂友。後作是下念因善友展轉利益。於中五句。一令見佛。二令聞法。二令益勝行。四令普見真佛體。五令得成佛華。
二依教求覓中二。先明至前所指處。前已具釋。後眾寶下二。先明外人物嚴。後時休捨下明正報嚴。前中二。初明依報嚴。後百萬天子下明有情嚴。前中有八段。一寶壚周繞有一句。二一切寶樹下明眾寶樹嚴。三其地下明地殿堂等嚴。四園中復有下明宮殿地柱樓閣及宮殿十寶華座嚴。五園中復有下眾寶帳嚴。六有百萬大寶網下眾寶網嚴。七有百萬大光下眾摩尼寶光嚴。八常雨百萬嚴具下明香華纓等雜供養嚴。後明有情嚴中三段。一天子。二采女。三菩薩。後明正報嚴中二。先明正報受用嚴。後其有見此下明業用益生。前中金座珠冠寶釧寶網嚴寶璫寶纓眾敬十方欲色界天及人非人來敬。後益生中十五句。一除病。二滅惑。三拔見。四摧障。五悟解大用。六增善根。七分明悟解智方便。八總持方便。九定方便。十大願方便。十一行方便。十二福方便皆現前。十三心廣。十四具通。十五身普遍至。
三見友問法中二。初明見友可知。後往詣下正明問法中二。初自述已發心。後而未知下正發問辭。並易了。
四正答中八。一自述唯得一法。二若有見下顯益物。三善男子下明難得見。四善男子下究竟益物。五善男子東方下德高感佛佛恒不離。六善男子我此下明同行眷屬及餘利物。七善財白言下問發心久近中二。先問先發心時。後善財言聖者下問當成佛時。前中二。先問可知。後益中三。初略顯從燃燈佛等前十佛。二善男子我憶下明過去多劫多生經三十六恒沙事養聞授脩行。三善男子菩薩下明發心限量難知。於中十一句。一充滿一切法界故。謂此心無有少分色心時處等。一切境界不遍故。二悲心普入世間故。三大願畢法界故。四大慈普覆物故。五一切時處中脩行故。六定力令道不退故。七陀羅尼力住持世間故。八智光力證入三世平等性故。九通力普顯於一切剎網者。謂凡於一剎種中。有二十層。於中。一一剎皆三重展轉遞繞遙觀如網故。十顯力一普令一切悉解故。十一淨身悉遍一切佛剎故。八善財言聖者下問當得成佛時中。先問。後答。答中三。初不為限齊故發心。二欲教化調伏下正為作無限齊事故發心。於中各有十四事。相翻可知。三是故善男子下但然脩行無有限齊不答成佛。問若爾豈竟無成。
答只此無成方是成佛意。以無所得得菩提故。五善財童子言下問答解脫名離。名憂安隱幢者。大心多劫。盡苦無憂。懃脩正行。心安無倦。德高眾歸故。名為幢也。
六善男子我喻下謙己推勝。前中謙唯知一。後如諸下推勝中十一句。前十正顯勝者所知。後而我下一句彰非己知。
七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中三。初處那羅索者。此云不懈墮。二善友名毗目瞿沙者。具稱應曰毗沙摩烏多羅涅槃瞿沙。言毗沙摩者。此云無怖畏也。烏多羅者上涅槃也。瞿沙者出聲也。謂此善友常為眾生出增上無怖畏聲。三汝諸下令往問法可知。
八時善財童子下眷德辭退中三。初正明辭儀。次作是下顯善友處。有十種難。可知。末一句正辭。第七住竟。
第八仙人毗目瞿沙童真住善友中八。
一念前友教思惟作意。於中十二句。初二句順前脩行法。後十句依彼生增進心福慧等。初二可知。後十中。一增福心。二增見佛。三出生佛心。四增願心。五見法心。六照法實性心。七散障心。八法界無闇心。九淨意寶心。十摧魔心。
二依教求覓中二。先至國。後周遍下見依果。可知。
三時善財下明見正果。於中二。先明領眾及服飾。後明見。善財見已下設禮讚友。讚友中十一句。初一句總標。後十句別顯。標中云真善知識者。如前已釋。釋真實道者。實教大乘故。夷險道者。善惡道。亦生死涅槃二道故。大悲海潮故。不失時故。餘文可知。
四作是語已下問法中三。初設禮。二述已發心。三而未知下正問。
五時毗目下時答。答中四。初讚發心所為。二時諸化下敬養發心。三住如是下顯發心當果。四時毗目下正答所得法。初中二。先總告。後此童子普施下正顯。顯中十一句。文易可知。二敬養發心中。先外物供。後內身供。三讚當果中二。先十四句別明時。後時毗目下結讚當果。前中滅苦蘊者。絕行蘊故。破無明闇者。斷無明住地惑故。福德輪園者。功德滿足故。顯淨智日者。大智圓明故。開示善根法藏者。示法苦樂令避龍故。後結讚當果中二。先通顯一切。後此善男下別指善財。四正答得法中二。先述己所得法門。名無勝幢者。此住勝進應勸學知於器世間動轉。觀詣遊等。超過前住。彼莫能逾故。曰無勝。又應勸學受諸佛說法。顯自在用。大音遍吼。事養多佛。由此降伏耶論異道。使歸從故。如帝釋幢也。或此能降伏外道耶小。彼莫逾此。亦曰無能勝幢也。二善財白下。問境界中二。先問。後時毗目下神力加持今自證見。於中五。一仙人摩頂執手。二令善財自見身往十方佛剎數剎。見彼佛會。聞佛會彼說。達其文義無雜。又知十種化眾生法。三爾時善財下明為十種法門照得十種三昧。可知。四時彼仙人放下善財自見在本處。五仙人問善財下問答定中所見。
六仙人言下謙己推勝。推勝中二十一句。初十句明彼勝者所能得。後十一句顯己不能知。初一句總舉。餘十句別顯。
七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於中三。初處。次人。後令往問法處中。聚落名伊沙那者。此曰長直。謂此處里巷逕迂延永也。人中名勝熱者。處五熱。身中不為所因。非只安然無患。亦乃成於勝行故。令問中可知。
八時善財下念德辭退。第八住竟。
第九婆羅門勝熱法王子住中十二數。初明得前解脫力用。二念善下依教趣求。三時善財童子下正問。四婆羅門言下授自所行。五時善財下生疑念。六作是下諸梵天等勸。七爾時善財聞如是下生悔過心。八爾時善財下依前教命。登山入火。九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十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十一汝詣彼下令往問法。十二時善財下戀德辭退。
初中二。先一句明得前解脫力用。後三十句明彼解脫光照任持力用。於中分三。初六句明所得。一得佛神力。二菩薩法門通智。三菩薩定慧用。四時定慧用。五知境依想定慧用。六得了俗慧用。二次十二句依前所得用而起。一現身。二說法。三照境。四聞法忍受。五了法。性六能脩行。七求佛智不退。八得十力用。九求法無厭。十脩行悟佛境。十一誓嚴。十二願淨。三後十二句明知剎度生成行。於中初三句標三章。後九句各別顯。於中。初六句以無窮智。知世界境界。了菩薩行。後三句以無性心度生。了菩薩行。
二依教趣求中二。先明至處。後顯見人登刀山入火聚。
三時善財下述自發心。問菩薩道。
四婆羅門言下令善財依婆羅門登刀山入火。
五時善財下生疑念。於中二。先總。後別。別中二十一句分三。初十二句惜身難得。不得可輙捨。次此將非下三句。正明可疑之狀。後而欲下六句顯作留難行相。
六梵天等勸中。有十三眾。悉述己為勝熟隨應說法。獲其利益。一梵天眾。二魔眾。三自在天眾。四化樂天眾。五兜率天眾。六三十三天眾。七龍王眾。八夜叉王眾。九乾闥婆王眾。十阿脩羅王眾。十一迦樓羅王眾。十二緊那羅王眾。十三欲界諸天眾。就初眾中四。一勸不生疑。二今此下讚彼德用。十句。一得定光。二發懃勇。三度生無倦。四斷渴愛海。五截見網。六燒惑薪。七照惑林。八斷盡死怖。九壞世障。十放法光。皆言欲作。三善男子下自述耶見。四見婆羅門下蒙化除疑。二魔眾中三。一散寶供養。二告善財下讚彼德用。三我與下顯彼化力。三自在天眾中三。一散華供養。二作如是下讚彼德用。三即與下顯彼化力。令得八種自在者。取作由己皆遂志故。初心者。慈悲等故。受生者。出入住胎明了故。業障者。速能離故。嚴具者。能示現故。長短者延促任意故。佛法者。明了文義故。餘並可知。四化樂天王眾中三。一天樂供養。二作如是下讚彼德用。三即與下十三句明聞法獲益。五兜率天王眾中三。初雨香供養。次作如是下述彼德用。後共詣下聞法得益。六三十三天王眾中四。一雨天華供。二作如是下述彼德用。三共詣下聞法樂菩提。四又善男下述怖發心。七龍王眾中二。初雨香華奏天樂為供。二作如是下讚彼德用。有十句。一光照處所。二離沙怖。二離鳥怖。三滅患。四身涼。五心無垢。六聞法解。七厭其趣。八悔障。九發大心。十住果智。八夜叉王眾中三。初雨諸供供及善財。二作如是下讚彼德用。於中三。一身及眷屬并羅剎鳩槃等生慈心。二不害物。三不樂自宮。三即與不聞法發心。九乾闥婆王眾中二。初讚婆羅門德用。於中二。先光照住處。後受多快樂。後是故下明聞法發心不退。十阿脩羅王眾中三。初明禮敬。二作如是下讚彼德用。震動宮海地。令捨憍逸。三是故下聞法利益。十一迦樓羅王眾中三。初明勇力持王化形在空。二嗢如是下讚彼德用。放光照宮震動恐怖。三是故下聞法利益。十二緊那王眾中三。初讚彼德用。於中三。一明諸聲出處。謂宮中諸樹等。二善男子下明比校數多。三善男子下聞法利益。十三欲界諸天王眾中二。初明妙供養供。次唱如是下讚彼德用。於中三。一光照地獄。二我等下見光生信。三從彼下還生彼天。後為知下明聞法利益。
七生悔過中三。初明善財聞上十三眾所說以勸曉歡喜。二唱如是下請恕疑心。三時婆羅門下顯無疑獲益。
八依前教命中三。初登山入火。二未至下得益。益中二。先明暫始到火時得善住定者。善能安住焚惑性故。後得靜樂通定者。得離諠適悅定起無[得-彳]用故。三善財下讚其定緣。逆順翻顯故曰甚奇。
九謙己推勝中。謙己唯名菩薩無盡輪解脫者。謂以精進誓願如風輪轉住諸行不令退轉故。推勝有三。初總云大功德焰者。即福之慧能燒我見故。次必不下六句別顯。後而我下一句結自所不知。
十指示後友中。師子奮迅者。如上具顯。童女名慈行者。善知眾生受生等十種行故。起慈饒益行故。
十一汝詣彼下令問法可知。
十二時善財下戀德辭退。第九住竟。
第十童女慈行灌頂住善友中八。
初念前善友恩。生極尊重意中。有二十四句。此即總句。後皆別顯。於中。一廣淨解。二念我。三求智。四願見佛。五觀法。六無礙智常現。七決了法實際。八常住際。九剎那際。十如空際。十一無二際。十二無分別際。十三義無障際。十四劫無壞際。十五佛無際際。十六於佛心無別。十七破想網。十八離執。十九不取佛眾會。二十不取淨國。二十一知生無我。二十二知聲如響。二十三知色如影。
二依教趣求中二。初至彼城推覓。二善財入已下見彼依果。可知。
三其慈行童女下明見正報聞法。可知。
四時慈行下正答。答中二。一令善財觀其宮殿。於中二。先總顯。後周遍下別顯。別中二。先明能現壁等諸事。初有十一句。後走見下明所現一切佛從發心至佛果事。二爾時善財下明善財意問童女懸領以言答。答中三。先答法門名。二答本得法處。三答得法時入方便名般若普莊嚴者。慧心如空福德成滿故。
五善財白言下問境界中二。先問。後童女答言下正顯。顯中二。初總答。謂入此門思惟等時。得普門總持故。後所謂下別明。明中有一百二十句總持。分為十段。一初八理事總持。二福德下十門。明願行持。三業不下十門。明業持。四三昧下六門。明定用持。五心海下五門。明知他心持。六知眾生下十二門。明知所化持。七大悲下十五門。明能起化持。八世界下十七門。明知世界持。九見諸佛下二十五門。明佛海自在持。十菩提心下十二門。明知菩提心因果行願智淨等總持。
六謙己推勝中。謙己可知。推有十五句。明推勝者能知。末句結已不知。
七指示後友中三處人可知。令問法可知。
八仰德辭奉可知。第十住竟。
續華嚴疏刊定記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