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華嚴經疏注
唐 澄觀述 宋 淨源錄疏注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并序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歟。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汪洋沖融。廣大悉備者。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乘願行以彌綸。混虗空為體性。富有萬德。蕩為纖塵。湛智海之澄波。虗含萬象。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雖空空絕迹。而義天之星象燦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若乃千門潛注。與眾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群經為眷屬。其為旨也。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恒如。智周鑒而常靜。真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六位不亂以更收。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炳然齊現。猶彼芥缾。具足同時。方之海滴。一多無礙。等虗室之千燈。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真可謂常恒之妙說。通方之洪規。稱性之極談。一乘之要軌也。尋斯玄旨。却覽餘經。其猶杲日麗天。奪眾景之耀。須彌橫海。落群峯之高。是以菩薩搜秘於龍宮。大賢闡揚於東夏。顧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眾篇義類之別目。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廣則稱體而周。佛謂覺斯玄妙。華喻功德萬行。嚴謂飾法成人。經乃法無竭之涌泉。貫玄凝之妙義。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佛及諸王並稱世主。法門依正。俱曰妙嚴。分義類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稱第一。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歸命十方極三際 塵剎圓明調御師 法界功德大悲雲 毗盧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真法性 所流圓滿脩多羅 一一塵方佛會中 普賢文殊諸大士 我今欲以一毛智 測量無邊法界空 願承三寶同體慈 句句冥符諸佛意 俾令法眼常無缺 盡眾生界如普賢 迴茲勝善洽群生 速證菩提常樂果
將釋經義。總啟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品會。八傳譯感通。九總釋經題。十別解文義。
△初因緣者。夫聖人設教。必有由致。若須彌巨海。大因方為傾搖。今搖如來融金之德山。動深廣之智海。非小緣矣。故下經云。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出現本為大華嚴故。先因後緣。各開十義。以顯無盡。
因十義者。一法應爾故。二酬宿因故。三順機感故。四為教本故。五顯果德故。六彰地位故。七說勝行故。八示真法故。九開因性故。十利今後故。
言法爾者。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規。一乘玄門。諸佛齊證。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法輪。令諸眾生返本還源。窮未來際。無有休息。故不思議品中。明一切諸佛。能於一身。化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盡數頭。一一頭。化爾所舌。一一舌。出爾所音聲。乃至文字句義。一一充滿一切法界。無有窮盡。斯則處以毛端橫該法界。時以剎那。豎窮劫海。處則頓起。時則常起。不待別因。但隨見聞。說有初成九會之別。諸慈悲者。於無盡中。略此流轉。令尋於此。見無邊法。如觀牖隙。見無際空。而此時處即同無盡。以一處即一切處。一時即一切時故。
二酬宿因者。何以法爾如是轉耶。宿因深故。夫根深則果茂。源遠則流長。宿因既深。教起亦大。深大云何。我佛世尊。創躡玄蹤。棲神妙寂。悲智雙運。行願齊周。是以妄想弗翦。而廓徹性空。靈鑑匪磨。而頓朗萬法。乃以無障礙解脫。闡斯妙門。宿因雖多。略有二種。一者大願力故。現相品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兜率偈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大願力。示現自在法。諸會佛加。皆言願力。及餘諸文誠證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謂無量劫。依願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頓演。故主山神偈云。往修勝行無有邊。今獲神通亦無量。法門廣闢如塵數。悉使眾生深悟喜。
三順機感者。謂昔因法爾。雖能常徧。約可流傳。皆由機感。離機說法。無所用故。其猶上有白月。下資澄潭。潭清影現。機感應生。故兜率偈云。見佛亦復然。必假眾善業。十方諸佛。告功德林言。及諸菩薩眾善根力故。解脫月云。此眾無諸垢。志解悉明潔等。皆是機應。廣顯機感。如第四教所被機中。然此機感。通於現未。諸會當機。即是現在今之聞者。是未來機。
四為教本者。謂非海無以潛流。非本無以垂末。將欲逐機。漸施末教。先示本法。頓演此經。然亦有二。一為開漸之本。出現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二為攝末之本。如日沒時。還照高山故。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法華亦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漸本也。次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開漸也。又云。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也。斯則法華亦指此經以為本矣。
五顯果德者。謂此本法中。顯佛勝德。令諸菩薩信向證故。不識寶玉。不得其用。不知此德。安能仰求。然果德有二。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等。二正果。如來十身等。此二無礙。以為佛德。然依正無礙通有六句。一依內現依。如塵中剎海。二正內現正。如毛孔現佛。三正內現依。四依內現正。五依內現依正。六正內現正依。其文非一。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剎故。二或唯正。剎即佛故。三俱。四泯。思之可知。隨舉一門。則攝一切。並如下說。
六彰地位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階差故。夫聖人之大寶曰位。若無此位。行無成故。此亦二種。一行布門。立位差別故。二圓融門。一位即攝一切位故。一一位滿。即至佛故。初地云。一地之中。且攝一切諸地功德。信該果海。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然此二無礙。以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無量為一故融通隱隱。一為無量故。涉入重重。故世親以六相圓融。上下之文非一。
七說勝行者。欲登妙位。非行不階故。君子不患無位。患己不立。行亦二種。一。頓成諸行。一行一切行故。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普賢行品說。一斷一切斷等。二。徧成諸行。此即行布。謂自大菩提心體相功德。乃至等覺中行。此二無礙。例如位說。
八示真法者。欲成行位。須解法理。不體理事。行亦非真。故兜率偈云。不了真實法。諸佛故興世。此亦二種。一。顯事理無礙法。二。顯事事無礙法。並如義分齊說。
九開因性者。謂上因果理事。皆由眾生性有。若性非金玉。雖琢不成寶器。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依智海以為源。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體。達本情亡。故談斯經。以為顯示。亦有二種。一以言顯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顯現。如下破塵出經卷等。亦如法華云。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等有。故言唯一。
十利今後者。既等有其分故。廣利無邊。此亦二種。一利今。即佛在當機。二利後。即今之見聞。發心品云。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此益復二。一令得見聞為堅種故。出現品云。如人食少金剛。終竟不銷等。二令起行成證入故。出現品又云。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聞此法。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乃至深入如來無量境界。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體極一念。便契佛家。賢首品云。十剎塵數如來所。悉皆承事盡一劫。若於此品能誦持。其福最勝過於彼等。又此利益。別對前九。成十種益。謂一聞法爾。則知常徧。成見聞益。二聞本行願。學佛發興。成發心益。三聞機感。知法由善起。成造修益。四聞為本。知其義圓。成頓得益。五聞果德。則信樂願齊。成滅障益。六聞位。期心證入。成攝位益。七聞行。發意修行。成起行益。八聞法。決須解了。成稱性益。九聞因。知一切皆同。成轉利益。十總具前九。成速證益。故前九因。皆為今益亦可。前一一門。皆成十益。可以意得。因上十義。故此教興。發心品中。有十所因。彼云。以佛神力故。世尊本願力故等。因緣相參。對會因緣。可以意得。
二明說經緣者。一切經首。說時方人等。皆是緣起。今有十緣。一依時。二依處。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現相。六依說者。七依聽者。八依德本。九依請者。十依加者。
今初依時。夫心冥至道。則混一古今。法界無生。本亡時分。下經偈云。諸佛得菩提。實不計於日。況無涯之說。念劫圓融哉。今以無時之時。略顯十重時別。初唯一念。二盡七日。三徧三際。四攝同類劫。五收異類劫。六以念攝劫。七劫念重收。八異類界時。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謂以非劫為劫故。於前十時。恒演此經。又此十種。隨一圓收。依此說時。則無終始。亦隨見聞。說初成等。如前法爾中辨。若依此時。則逈異餘教。而餘教時。不出於此。或說三七六七等。隨見聞故。廣如旨歸。
第二依處者。夫智窮真際。能所兩亡。假說依真。而非國土。況剎塵即入。染淨參融。圓滿教之普周。難以分其處別。然真非事外。不壞所依。以上無時之時。徧非處之處。然有言此經在穢土說。居摩竭等故。有云。處淨土說。在華藏故。有云如實義者。二種身土。無定異處。即於一處。見聞異故。上之三義。後一近宗。然說此經處。淨穢無礙。通局交徹。各二四句。初淨穢中。謂或唯染。或唯淨。如前二義。或俱。華藏內娑婆故。或泯。染淨相盡。同一法界故。又或唯染。摩竭等。覆淨相故。或唯淨。其地金剛。染相盡故。或俱。隱顯無礙故。或俱非。各相形奪。二相盡故。次明通局交徹二四句者。謂或局。此一界故。或通。該十方故。或俱。即此即徧故。或泯二相盡故。又或局。此界攝一切故。或通。此入一切故。或俱。即攝即入故。或泯。形奪相盡故。又以一塵例剎。亦有四句。可知。若從陿至寬。略顯十處。初此閻浮七處九會。而周法界。如升須彌品。二周百億同類一界。亦徧法界。如光明覺品。三徧異類樹形等剎。四徧剎種。五徧華藏。六徧餘剎海若種若剎。七徧前六類剎塵。皆有同異類剎。八盡虗空界。容一一毛端之處。各有無邊剎海。九猶帝網。十餘佛同。然上十類。一一各徧法界而前九。正是遮那說法之處。然說十住等處。雖復各徧法界。乃至塵毛為門不同。亦無雜亂。若約十住與十行等。全位相攝。則彼此互無。各徧法界。若約諸位相資則此彼互有。同徧法界。一一品會。準此知之。十餘佛同者。此佛既爾。餘佛亦然。故諸會結通。皆云我等諸佛亦如是說。然主主不相見伴伴不相見。主伴伴主。則互相見。若互不相見。即各徧法界。互相見故。同徧法界。亦無雜亂。亦無障礙。又上十處。共為緣起。舉一全收。以一一處稱法性故。而隨前一一時。皆徧此諸處。又隨一一處。皆具前時。頓說此經。此猶約器世間說。若約智正覺。及眾生世間。即一一佛身。支節毛孔。皆攝無盡重重之剎。普賢眾生。一一皆爾。並是遮那說經之處。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源莫二。執迹多端。一身多身。經論異說。今說此經佛。為真為應。為一為多。若言真者。何名釋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見。若云應者。那言遮那。處蓮華藏。大菩薩見。見佛法身。若云一者。何以多處則現若云異者。何以復言而不分身。故說此經佛。並非前說。即是法界無盡身雲。真應相融。一多無礙。即盧舍那。是釋迦故。常在此處。即他處故。遠在他方。恒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今先明十身。後彰無礙。言十身者。自有二義。一。約融三世間為十者。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虗空身。二。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知身。廣顯其相。如第八地。及離世間品辨。言無礙者。略有十義。一。用周無礙。謂於上念劫剎塵等處。遮那佛現法界身雲。業用無邊。悉周徧故。經云。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等。其文非一。二。相徧無礙。謂於上差別用中。各攝一切業用故。三。寂用無礙。無私成故。四。依起無礙。無心頓現。海印力故。五。真應無礙。應即同法。一味平等故。六。分圓無礙。一一身分。即具全身故。七。因果無礙。不礙現因故。八。依正無礙。不礙現依故。九。潛入無礙。入眾生界。如如來藏。雖作眾生。不失自性故。故出現品云。佛智潛入眾生心。又云。眾生心中。有佛成正覺等。又亦攝一切眾生。在一毛孔。善化天王云。汝應觀佛一毛孔。一切眾生悉在中等。十。圓通無礙。謂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入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廣。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無礙法界身雲。以此身雲。徧前時處。常說華嚴。是知或說報身在色究竟。約攝報說。或說報身在餘淨土。約引攝說。或說舍那坐千葉華。攝二地說。或說登地方見。約勝機說。或分三異。從體相用說。俱非此經真實之義。設分三十不同。亦權實對說。若不融前義。亦失經宗。
第四依三昧者。夫動靜唯物。聖豈然乎。示軌後徒。明將有說。必須靜鑒前理。受諸佛加。從定起而發言。言必真當。言必真當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故於諸會。多明入定。為說經緣。有不入者。至文當說。其所入定。皆盡法源。業用難思。
第五依現相者。謂法性寂寥。雖無諸相。無相之相。不礙繁興。起教多端。相非一準。或放光動剎。或華雨香雲。皆為發起。故諸會之內。將欲說法。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然有二種。一不壞次第光。隨位增微故。二圓通無礙光。隨一一光。皆結通故。隨處放異。總有十光。各有所表。至文當知。其動地等。多在說後。則但是慶聞。如十地中。雖是慶前。義兼起後。則是教緣。
第六依說人者。法無廢興。弘之由人。下文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今此能說。通三世間。開即為五。謂佛菩薩。聲聞。眾生。及器。更開為十。謂加三世。微塵。毛孔。器及有情。各有分圓故。毛孔微塵。即是分說。此上諸說。通三世故。故普賢行品云。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等。廣則無量。法界品中。類非一故。如僧祗隨好。即是佛說。餘會多菩薩說。法界品初。有聲聞說。諸善友等。多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等。即器界說。至文當知。其能說人。用法不同。或用音聲。或用妙色等。如教體中辨。
第七依聽人者。子期云喪。伯牙輟絃。若無聽者。終無有說。即下諸眾。略有十類。至文當明。除當機眾。餘皆是緣。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然唯約說者。前人此法故。略有二類一者。智慧最為首故。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言。及由汝智慧清淨故。告金剛藏言。亦是汝勝智力故。二者。餘行願力。十方諸佛。告普賢言。亦以汝修一切諸行願力故。十方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願。皆屬說因。
第九依請人者。若約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若約敬法重人。要須誠請後說。初心識昧。未解諮求。上智慈悲。騰疑啟請。然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諸會有無。現相品當辨。
第十依能加者。夫聖無常應。應于克誠。心冥至極。故得佛加。然佛若自說。則不俟加。如第九會。因人有說。要假上加。其第八會。行依法修。不異前故。略無有加。二七不入定。故無有加。餘皆具有。所以加者。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一說一切說故。亦顯果海無言。因相可說故。若爾僧祇隨好。應非一切。表微細難知故。超出因果故。然施設不同。不應一準。加有二種。一者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普光法界。無顯有冥。餘皆具二。顯必有冥故。餘至下明。
△第二藏教所攝中二。先藏攝。後教攝。前中亦二。先藏。後攝。
今初藏。謂三藏二藏。通稱藏者。以含攝故。世親攝論第一。莊嚴論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攝即包含。
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磨藏。初中。先辨名。後顯相。今初。亦名修妬路。亦名素怛纜。此皆梵音楚夏。古譯為契經。智論之中。名為經藏。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契經即藏。持業釋也。復云。正翻名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有云。案。五印度。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則經正是敵對。斥於古德。經非敵對。今更詳之。若一名四實皆為敵對。則古如所破。若兼順義。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故梁攝論。譯為聖教。彼論云。有阿毗達磨。非是聖教。為成聖教故。加修多羅名。古德見此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但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揀異席經。甚為允當。二顯相者。四域四名。所目雖殊。意義相似。故同稱修多羅。而聖教多含。具上三義。故雜心云。經有五義。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顯示。四曰繩墨。五曰結鬘。涌泉。則注而無竭。出生。則展轉滋多。義同井索。有汲引故。顯示。正是聖教顯事理故。繩墨。則揩定正邪。亦是繩之為經。能持於緯。同席經義。結鬘。同線。線能貫華。結成鬘故。總上五義。不出貫攝。故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此或貫攝通所說所化。或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又世親攝論。釋貫穿云。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依者。謂依於是處。由此為此。而有所說。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法者。謂蘊界處。緣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徧處。菩提分。無礙解。無諍等。義者。隨順密意說等。瑜伽二十五。顯揚二十。大同此說。餘義。至十二分中當明。
第二毗柰耶藏。初名。後相。前中亦名毗尼。梵言之略耳。此翻為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過非。調練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惡。就所詮之行彰名。即調伏之藏。或能詮藏。有調伏之能。即有財釋。契經藏中。類有此釋。毗尼。或翻為滅。滅有三義。一滅業非。二滅煩惱。三得滅果。或名尸羅。具云翅怛羅。此云清涼。離熱惱因。得清涼果故。亦名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此就因得名。然有二義。一揀異定道。名之為別。二三業七支。各各防非。故名為別。亦翻為隨順解脫。此據果立。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果故。亦名性善。如十誦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實能持故。後顯相者。前名之中。已含止作。即毗尼相。若別說者。世親攝論云。毗奈耶有四義。謂犯罪故。等起故。還淨故。出離故。廣如彼論。
第三阿毗達磨藏。阿毗名對。達磨云法。法有二種。一勝義法。謂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二法相法。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二俱名相。法既有二。對亦二義。一者對向。謂向前涅槃。二者對觀。觀前四諦。其能對者。皆無漏淨慧。及相應心所等。由對果對境。分二對名故。慧但是對。而非是法。非所對故。言對法者。法之對故。故對法藏。特名慧論。舊譯為無比法。以詮慧勝故。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對義同前。數者。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辭。自共相等。無量差別故。伏者。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勝伏他論故。通者。此能通釋素怛纜義故。亦名優婆提舍。此云論義。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謂以教與義為本。為母。亦名依。藏生解。藏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然此三藏。約其所詮。略有二門。一者尅性。則經詮三學。戒唯戒心二學。論唯慧學。如攝論說。二。約兼正。則三藏之中。經正詮定。毗尼詮戒。論詮於慧。兼各通三。
第二明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故莊嚴論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為聲聞藏。及菩薩藏。攝大乘同此。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若約教行別故。即開三乘。以為三藏。如普超等經。又由緣覺多不藉教。出無佛世。佛在世時。攝屬聲聞故。但分為二。即是大小半滿不同。
第二明所攝者。此經。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攝。兼詮餘二。十藏等品。廣顯戒故。問名等品。顯論義故。若就脩多羅中。以義揀教。則唯十藏攝。具足主伴。顯無盡故。教義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薩藏。若分權實。但菩薩藏一分所攝。權不攝故。若約此攝。乃至聲聞。亦此經攝。此能包含無量乘故。揀於權實。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攝第二明教攝者。教有二種。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二者諸宗。二教不同。今當略釋。夫教海沖深。法雲彌漫。智光無際。妙辨巨窮。以無言之言。詮絕言之理。以無變之變。應無窮之機。極位所承。凡情難挹。今乘理教之力。略啟四門。一大意合離。二古今違順。三分宗立教。四總相會通。
今初。且西域東夏。弘闡之流。於一代聖言。或開宗分教。或直釋經文。以皆含得失故耳。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一則理本一味。殊塗同歸。故不可分也。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三原聖本意。為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以斯五義。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構異端。是非競作。故以不分為得。其分教者。亦有多義。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須分之。使知權實。二約佛雖則一音。就機差而教別。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而有異故。四言有通別。就顯說故。五雖分權實。須善會佛意。有開顯故。又王之密語。所為別故。不識權實。以深為淺。失於大利。以淺為深。虗其功故。莊嚴聖教。令深廣故。諸聖教中。自有分故。諸大菩薩亦開教故。以斯多義。開則得多而失小。合則得小而失多。但能虗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於大旨。故今分之。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二古今違順。曲分為二。先敘此方。後明西域。
今初。諸釋雖眾。略敘數家。勒為五門。
一立一音教。謂如來一代之教。不離一音。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云。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上之二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然並為教本不分之意耳。
第二立二種教。自有四家。
一西秦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即聲聞藏。為半字教。菩薩藏。為滿字教。隋遠法師亦同此立。斯則文據涅槃。蓋是對小顯大。通相之意。未於大中。顯有權實。亦含半滿。
二隋遠法師。立漸頓二教。謂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故名為漸。若約頓機。直往於大。不由於小。名之為頓。此雖約機說有漸頓。而所說法。不出半滿。
三唐初印法師。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謂釋迦經。以逐機性。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等。二平道教。謂舍那經。以逐法性。自在說故。如華嚴經。又此二教。略有四異。一主異。謂釋迦化身。與盧舍那十身異故。二處異。謂娑婆界木樹草座。與華藏界中寶樹寶座等異故。三眾異。謂為聲聞及菩薩說。與唯菩薩及極位同說異故。四說異。謂局處之說。與該通十方之說異故。此約化儀以判。然華嚴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皆是稱性善巧。一時頓演。涅槃等雖說一極。或對權顯實或會異歸同。一切如來或說不說。故云屈曲。約釋迦為主。則未顯十身。十身為主。必具釋迦。娑婆之處。未融華藏。華藏之處。必融娑婆。略云四異。異實有多。誠如所判。但於屈曲之內。未顯法之權實耳。
四齊朝隱士劉虯。亦立漸頓二教。謂華藏經名為頓教。餘皆名漸。始自鹿苑。終於雙樹。從小之大故。然此經。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頓義。慈龍降雨。以證漸義。於理可然。漸約五時。以下當辨。
第三立三種教。亦有三家。
一南中諸師。同立三教。謂於前漸頓。加不定教。由漸中先小後大。而央掘經。六年之內即說。為遮此難。故立不定。謂別有一經。雖非頓攝。而明佛性常住。即勝鬘。金光明等。是為偏方不定教也。漸中開合。諸師不同。或但分為二。即是半滿。或分為三。即武丘山岌法師。謂十二年前。見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後。齊至法華。見空得道。名無相教。最後雙照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名常住教。此與唐三藏三時之教大同。至敘西域中說。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立轉照持三輪之教。亦大同此。而時節小異。謂七年前說四諦。名轉法輪。七年後說般若。具轉照二輪。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後。具轉照持。以雙照空有。持前二故。或分為四。即宋朝岌法師。謂於前二時。無相之後。常住之前。指法華經。為同歸教。以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故。或開為五。然有二家。一道場慧觀等。於無相之後。同歸之前。指淨名思益等。為抑揚教。
二者。即前劉公。不開抑揚。而有教之初。取提胃經。為人天教。上來諸師。皆於漸中。約時開異。若不加不定之教。則招難尤多。以初有大故。雖加不定。猶有妨難。略顯五時之妨。餘可例知。初明十二年前。為有相者。自違成論。成論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又阿含中云。無是老死。即法空也。無誰老死。即生空也。又智論云。三藏中明法空為大空。摩訶衍中。明十方空為大空。皆顯小乘已有二空。若云第二時說空者。十二年後。方制廣戒。豈唯說空。又智論云。從得道夜。乃至涅槃。常說般若。豈前不說空。若云第二時中未顯常住者。實相般若。豈無常耶。涅槃亦說佛性。亦名般若。是知實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觀照即為了因。又般若離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壞四句。豈無妙有。是知大小各有四門。而但言初有次空者。各得一門之意耳。若云第三時中但名抑揚亦非常者。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豈無常耶。般若亦云。二乘智慧。猶如螢光。菩薩一日學智。如日之照。豈非抑揚。若云第四時中但顯同歸。亦未明常者。壽量品云。常住不滅。又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等。豈無常耶。五以涅槃為常住者。當教可爾。而涅槃之時。亦有小乘之見。如阿含中說如來涅槃之相故。若以人天為初者。提胃雖說戒善得道。皆通三乘。故彼經云。提胃得不起法忍。又違密迹經中。第二七日。說三乘故。然上五時等。皆以約時剋定。則有所乖。揀去不定。從多分說。亦有理在。二後魏光統律師。承習佛陀三藏。亦立三教。謂漸頓圓。初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方說常。先空後不空等。如是漸次。故名為漸。二為根熟之輩。於一法門。且足演說常無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說。更無由漸。故名為頓。三為於上達分階佛境之者。說於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耳。意明今時堪受頓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謂地上。於理亦通。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師。依法華第五。立三種法輪。一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即根本法輪。二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枝末法輪。三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法輪。此判全約化儀。據法但有大小。然法華。為於一類開顯本末。若將定判一代聖教。收義不盡。以法華之前亦有大故。豈般若等。皆為枝末。又無量義云。佛一切時說大小故。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
一梁朝光宅法師。依法華第二。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即是權教三乘。四衢等賜。即實教大乘。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並無體故。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虗指。以為方便。此則前三是三乘。後一是一乘。無乖教理。若唯說法華為實。則抑諸般若。及諸大乘了義之經。是知昔大亦有權實。法華但會昔權故。說三皆虗。言昔實。不為方便。故不會之。若約會權歸實。即是會三為一。若破小顯大。即是會二歸一。若開權顯實。則三是一。更無別一。故彼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先所出內。是子所知。若廢權立實。義說為四。如攬三點。以成一伊。點別非伊。伊具三點。昔三既別。實不兼權。今一全兼。成四無爽。若依昔未顯說一切具有如來知見。根敗之種。今並說成。則今昔有異。於文有據。義亦極成。
二陳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師。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二者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正為菩薩。傍通二乘。大品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等。然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淺深不同。於共般若。唯共於淺。三別教。別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說故。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真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在座。如聾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別者。兼欲揀非圓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歷別而修。不得因果圓融故。四圓教。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為圓。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等。別則教理等皆別。圓則教等皆圓。又此四教。由三觀起。從假入空。析體異故。有初二教。從空入假。從假入中。有別教起。三觀一心中得。有圓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種化儀收之。謂頓。漸。不定。祕密。頓漸同前岌公。後二。謂一音異解。若互相知。名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祕密。此師立義。理致圓備。但三藏教名義似小濫。以餘三教。亦有三故。所以爾者。良以智論之中。多詺小乘。為三藏故。成實論中。亦自說云。我今欲說三藏中實義故。初對舊醫戒定慧故。立此三事。條然不同。異後三教。通教意融三故。別教依一法性。而顯三故。圓教三一無障礙故。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薩三十四心。斷結成真佛故。故藏通別圓之義。四教互有。而覈其定實。餘三不成。唯成當教中義耳。但判華嚴兼於圓別。以就登地已上。約寄位行布。為別義故。名異義同。亦無大過。
三唐初海東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然三乘共學。名三乘教。於中未明法空。名別相教。說諸法空。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分教。具明普法。名圓滿教。然此大同天台。但合別圓。加一乘分耳。自言且依乘門。略立四種。非謂此四徧攝一切。故無有失。
四賢首弟子苑公。依寶性論。立四種教。論云。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薩。言四教者。一迷真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二乘。三真一分滿教。當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即當彼識如來藏者。初教。謂諸外道。迷於真理。廣起異計。二謂小乘。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故名為半。如涅槃半字。三謂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而雙辨二空。故名為滿。四由具隨緣不變二義。故名具分。廣如彼說。然今判聖教。那參邪說。若對教主。應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內外。及六師等。又依涅槃。為半滿者。後二既滿。不應復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變一分。豈名為滿。又涅槃半滿。豈唯約二空。豈彼不說妙有。而訶空耶。故其所立。未為允當。
第五立五教。略有二家。
一波頗三藏立。一四諦教。謂四阿含等。二無相教。謂諸般若。三觀行教。謂華嚴經。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說守護正法事故。此釋名局。以觀行等。皆互有故。
二賢首所立五教。至下當知。
第二敘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謂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一名戒賢。二名智光。
戒賢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而為了義。即唐三藏之所宗師。謂佛初於鹿苑。轉四諦小乘法輪。說諸有為法。皆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緣生無我。翻外有我。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時中。雖依徧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於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經。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經等是。故於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徧計性空。餘二為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此依深密所判。
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青目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時教。以明無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苑。說小。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時。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後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初漸破外道自性等故。說因緣生法決定是有。次漸破小乘緣生實有之執故。說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由存假名。而接引之。後時方就究竟。而說緣生即空。平等一味。此三次第。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說。然此二三時。並不能斷一代時教。以各有據互相違故。各別為於一類機故。深密經意。為於一類。餐般若者。聞平等空。撥無因果。不了空有無二。故第三時。為其分析於一法上空有之義。其妙智經。則以一類。聞說三性。迷唯識者。未能忘心。觀緣起者。定謂似有。故今總忘心境。即事而真。得斯意者。則不相違。
然欲會二宗。須知二宗立義。有多差別。略敘數條。一者一乘三乘別。二一性五性別。三唯心真妄別。四真如隨緣凝然別。五三性空有即離別。六生佛不增不減別。七二諦空有即離別。八四相一時前後別。九能所斷證即離別。十佛身無為有為別。且初二義者。由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權實。如法相宗意。以一乘為權。三乘為實。故深密三時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為若過若不及。皆非了義。第三時中。有性者成。無性不成。方為了義。故云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亦初二卷中。皆云一乘是密意說。故知是權。又勝鬘經。以一乘為方便故。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中。善勇猛菩薩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深密第二。大意同此。又云。一切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十輪第九。亦說三乘各定差別。皆以性定五故。故楞伽中。佛告大慧。有五種種性。一聲聞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來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無性。大莊嚴論。及瑜伽論。皆同此說。善戒地持。雖但說二種性。一有種性。二無種性。亦云。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無性瑜伽。亦同此說。若法性宗意。則以三乘是權。一乘為實。法華經云。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初以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以性唯一故。故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又第三云。一相一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涅槃亦云。佛性者。名為一乘。師子吼者。名決定說。決定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三十三又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又法華第三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等。智論九十五。亦同此說。明知趣寂決定迴心。法華論中。四聲聞內。決定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菩薩與記。方便令發心。既云未熟。明必當熟。方便令發。即菩提心。不可不順己宗。判為論錯。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說。二乘無實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後必當得無上菩提。法華論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說涅槃。故云三昧。勝鬘亦云。言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又無上依經。寶性佛性二論皆說。入滅二乘。於三界外。更受變易。密嚴經中。二乘畢無灰斷永滅。如是經論。其文非一。永寂聲聞。必無明矣。涅槃第九菩薩品中。廣明闡提斷善。不能發心。當文即云。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此則有而非無。又云。或有佛性。一闡提人有。善根人無等。則知無有無種性人。況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彼經第五性云。五者無性。謂一闡提。此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即謗菩薩藏。二者憐愍一切眾生界。即是菩薩。若有眾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佛言。菩薩常不入涅槃。非焚燒一切善根者。以知諸法本來涅槃。不捨一切諸眾生故。此意則明菩薩入而不入。既云菩薩常不入。非闡提者。則明闡提後必入矣。況經自云。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耶。莊嚴第五。無性亦有二種。一是時邊。二者畢竟。時邊。謂蹔時之無。即前闡提。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華之前。就其長時。云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諸論隨佛方便成立。故云定無耳。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若謂法華是第二時教。為引不定二乘故。說一切悉皆成佛。而猶未說定性不成。故名密意。非了義者。何以自判法華。為第三時教。誰敢判於法華。為不了耶。妙智經中。及梁攝論。成立正法中。皆以一乘。居三乘後。故真諦三藏部異執記云。三十八年後。說解節經等。無量義云。四十年後。說法華經。明知法華居後。故經云。臨欲終時。若不信法華居後。涅槃臨終。居然可信。豈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耶。若以般若為第二時。法華為第三時。於理即通。復自違深密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法華破三故。明知深密三時。不能定斷一切聖教。以未居最後故。且約顯一類義。故分三耳。義如前說。若將法華望之。應有四時。以一乘教。破前三乘故。若謂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性。理性定有。行性或無。斯言可爾。涅槃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即是行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理性。然涅槃依於理性。明其等有。故云。凡是有心。定當作佛。不言凡是有行。定當作佛。若謂理性定有。容趣寂不成。則違教理。是知。闡提不作佛者。以作佛非闡提故。乃抑揚當時耳。若謂法華入滅後信一乘。即是變化權聲聞者。權必化實。無實化誰。又豈不誤於一類怯弱好滅眾生。是知。趣寂皆是法華前意耳。又勝鬘經云。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一乘。無有二乘。二乘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此意明隨欲方便。而說二乘。明知。即是一乘。無有二矣。不曉此意。將上方便。連下一乘而讀之。輒斷一乘以為方便。惑之甚矣。又彼經中。廣破二乘云無涅槃。又云。此經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豈說一乘。以為方便說。有方便之言。尚在法華之前。況復無耶。法華云。此經難信難解。佛現在世。猶多怨嫉。況滅度後。誠哉斯言。若保執三乘五性。不信一乘一性者。深為可愍。故百喻經第二中。王改聚落五由旬。為三由旬喻。以喻方便於一說三。後人但信於三。不信於一。即其事也。
上約二宗各別所據。則互相違反。若會釋者。亦不相違。謂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拂。則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是故競執是非。達無違諍。大集五部雖異。不離法界。涅槃各說身因。佛許無非正說。
餘義次下當會。古今違順竟。
第三立教開宗分二。一以義分教。二依教分宗。
今初以義分教。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廣有別章。大同天台。但加頓教。今先用之。後總會通。有不安者。頗為改易。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初即天台藏教。
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
三終教者。亦名實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故。總名為漸。
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則為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等。不同前漸次位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頓顯絕言。別為一類。離念機故。即順禪宗。
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如此經等說。若約所說法相者。初小乘中。但說七十五法。但說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故阿含云。貪恚愚癡是世間根本等。未盡法源。故多諍論。部執不同。二始教中。廣說法相。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說有百法。決擇分明。故少諍論。說有八識。唯是生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爾種子有無永別。是故五性決定不同。既所立識。唯業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變。不許隨緣。依他起性。似有不無。非即無性真空圓成。說經空義。但約所執。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說一分眾生決不成佛。名生界不減。真俗二諦條然不同。非斷非常。果生因滅。同時四相。滅表後無。根本後得。緣境斷惑。義說雙觀決定別照。以有為智。證無為理。義說不異而實非一。既出世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身有為無漏。如是義類廣有眾多。具如瑜伽雜集等說。三終教中。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所立八識通如來藏。隨緣成立。不生滅與生滅和合。而成非一非異。一切眾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隨緣成立。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一理齊平。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第一義空該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雖空不斷。雖有不常。四相同時。體性即滅。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智外如為智所證。非如外智能證於如。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本不二。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況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遷。如是義類亦有眾多。次第對上。如楞伽等經起信等論。若會上二宗。廣如別說。四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識二無我雙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意也。五圓教中。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十十法門各攝法界。義分齊中當具宣說。
二依教開宗。宗乃有十。如經宗中辨。
第四總相會通。曲分為二。先通會諸教。後會化儀前後。今初諸德立教。各自所據。今雖立五。亦會取諸說。略有五重。一或總為一。謂唯是如來一大善巧攝生方便。一音所演。則前之二師立一音者。不失道理。二或開為二。此更有三。一對小顯大。初是半字。後四皆滿。則無違二藏等言。二對權顯實。則前二是三乘。後三為一乘。則不違法華四乘。三者三四二教。雖則泯二異前。而對三顯一。曲巧順機。後一直顯本法。一向不共。如智論說。此同印公平道屈曲。三或分為三。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後三一乘。或唯後一是不共一乘。智論指此以為不共。大品等經共二乘說故。此三亦順四乘。又梁論第八云。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此亦同妙智經。真諦三藏部異執疏第二卷中亦同此說。四或分為四。此亦二門。一中間三教存三泯二。別故開之為四。一別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經。二約歷位。無位開漸及頓。故分為四。總合二三。以為漸教。餘皆如名。五或分為五。如前所立。以漸中有始終故。然取多分。略指數經。實非局判。以一經中容多教故。第二化儀前後者。今辨如來一代時教。略啟十門。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初中本末同時。始終一類。各無異說。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則初度陳如。後度須跋。中間亦唯說小益小。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二若約三乘。則始終說三。通益三機。如密迹經等。三若約一乘。則始終唯為圓機。說於圓極。如華嚴等。其中不通小乘。復說九世。該於前後。更無異說。然此三類。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聞如上一類之法故。佛所演各通始終。更無前後。
二依本起末門。此有五類。謂初為菩薩說大。二為緣覺。三為聲聞。四為善根眾生。五為邪定。如出現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廣辨其相。皆明先大後小。約法名從本起末。以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約機各是一類之機。非約一機前後大小。
三攝末歸本門者。依無量義。初時說小。次說中乘。後時說大故。法華亦云。初轉四諦。深密妙智。雖復二時。三一不同。皆先小後大。
四本末無礙門者。謂初舉照山王之極說。明非本無以垂末。後顯歸大海之異流。明非末無以歸本。故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為攝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論總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華嚴經。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顯了三乘。上三如深密。五破異一乘。如法華。上之四門。圓通無礙。是則前後即無前後。無前後之前後耳。五隨機不定門者。此上四門。初門明三類機。始末常定。次門明五類機。異時常定。第三門明一類機。自淺之深。第四門明二類機。初機聞頓。後機從淺至深。更有一類不定之機。或從小乘。次入三乘。後入一乘。亦有從小直入一乘。或多類機。隨聞一句。異解不同。
六顯密同時者。若異聞互知。是顯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祕密。密顯同時。亦無前後。七上來諸門。一時頓演。八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句。九此上諸門。盡通三際。十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後之二門。正是華嚴境界。融取前八。亦不離華嚴之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三義理分齊。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有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滴。迥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病。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圓融具德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四門。一所依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徧含容。各有十門。以顯無盡。
初中十者。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教即能詮。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餘可思準。
第二攝歸真實者。即真空絕相。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義。如法界觀。
第三彰其無礙。然上十對。皆悉無礙。今且約事理。以顯無礙。亦有十門。一理偏於事門。謂無分限之理。全徧分限事中。故一一纖塵。理皆圓足。二事徧於理門。謂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故一小塵。即徧法界由上二義互該徹故。皆同一性。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理徧事故。一成一切成。事徧同理故。說都無所成經云譬如虗空。無成無壞。一性無性。即是佛性。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又出現云。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無不有者。即一乘義也。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理成。如攬水成波故。於中有二。一明具分唯識變。故覺林菩薩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陰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此明唯心義也。何以得知是具分耶次頌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既是即佛之心。明非獨妄心而已。二明真如隨緣成故。問明品。文殊難云。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即緣性相違難。覺首答云。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即真如隨緣答。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明隨緣不失自性。即同勝鬘依如來藏有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等。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成故。事虗而理實。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如波相盡令水現。故。夜摩偈云。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性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又十忍品云。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有相違。須彌頂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等文。徧於九會。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全理。則事盡無遺如水奪波。波相全盡。故說生佛不增不減。出現品云。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虗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故。乃至云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皆以無相平等故。不增不減經。亦同此說。非約一分眾生不成佛者。說無增減耳。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而成事法。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故。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財首偈云。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等。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為真理。第七迴向云。法性不違法相等故。八事法即理門。謂緣集必無自性。舉體即真故。上之二門。正明二諦不相違義。如溼不違波。波不違溼。舉體相即。夜摩偈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此亦喻於如來之藏。與阿賴耶。展轉無別。又由事即理故。雖有不常。理即事故。雖空不斷。又由事理相即故。起滅同時。須彌偈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歸盡其性如虗空。故說無有盡。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自性無盡故。得有難思盡等。則同時四相。不待後無。亦令究竟斷證。離於能所。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非言辭所及。迴向品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等。九真理非事門。即妄之真。異於妄故。如溼非動。十事法非理門。即真之妄。異於真故。如動非溼。故慚愧林偈云。如色與非色。此二不為一。又云。如相與無相。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等。上七八二門。明事理非異。九十二門。明事理非一。故為無為非一非異。第四迴向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上之十事。同一緣起。故云無礙。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隱有顯。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以成理事圓融無礙觀也。
第四周徧含容。即事事無礙。且依古德。顯十玄門。於中文二。先正辨玄門。二明其所以。今初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陿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此之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其一門即具一切。今且於前十中。取一事法。明具後十門。如下文中。一蓮華葉。或一微塵。則具教等十對。同時相應。具足圓滿。亦具後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故下文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一塵尚具。況一葉耶。二即彼華葉。普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廣陿自在。無盡障無礙。十定品云。有一蓮華。十方際。而不盡妨外有可見。是故或唯廣無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陿。或廣陿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絕前五。以是行境故。下皆準此。然此廣陿。亦名純雜。普周法界故。純一無二。不壞本位。則不妨於雜。萬行例然。三即此華葉舒已。徧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己內。舒攝同時。既無障礙。是故鎔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下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若一與一切。對辨則攝入。各具四句。謂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入一。一切入一切。互攝亦然。四此一華葉。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混無障礙。解行境別。六句同前。下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五華能攝彼。則一顯多隱。一切攝華。則一隱多顯。顯顯不俱。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礙。全攝俱泯。存亡俱成。句數同前。下云。東方入正受。西方從定起等。如八日月隱顯同時。六此華葉中。微細剎等。一切諸法。炳然齊現。下云。於一塵中。一切國土。曠然安住。又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諸如來。及第九迴向微細中說。七此華葉。一一微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內。萬像俱現。珠珠皆爾。此珠明徹互相現影。影復現影。而無窮盡。下云。如因陀羅網世界等。亦如鏡燈重重交光。佛佛無盡。八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下文云。此華蓋等。從無生法忍之所起等。九即此一華。既其徧一切處。亦復該一切時。謂三世各三攝為一念。故為十世。以時無別體。依華以立。華既無礙。時亦如之。是故晉經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迴置過去世等。普賢行云。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等。又云。無量劫即一念。一念即無量劫等。時無別體。故不別立。以為所依。十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眷屬隨生。下云。此華即有十世界。塵微數華。以為眷屬。又如一方為主。十方為伴。餘方亦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圓明具德。舉華既爾。一塵等事亦然。如此事華。既帶同時等。十義。具此十門。而此事等具餘教等十門則為百門。事法既爾。餘教義。等具百亦然。則為千門如教義等。有此千門。彼同時門中。亦具百門。餘廣陿等例爾。亦有千門。若重重取之。亦至無盡。於此十門。圓明顯了。則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第二明德用所因。問。有何因緣。令此諸法。得有如是混融無礙。答。因廣難陳。略提十類。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性故。三緣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脫故。十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混融無礙。十中前六通約法性。為德相因。法爾如是。後二。皆是業用。義通因果。七約起修。義通德相業用。八約果德。唯是德相故。前之十門。通德相業用。約佛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約機則相亦稱用。令知相故。即用之相。染淨雙融。即相之用。能染能淨故。相及用不分兩別。
初唯心現者。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以一切法。無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隨心迴轉。即入無礙。
二無定性者。既唯心現。從緣而生。無有定性。性相俱離。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虗而有餘。以同大之無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塵而無間。以同小之無內故。是則等太虗之微塵。含如塵之廣剎。有何難哉。舊經十住品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是初發心。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邊非定邊。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邊。延促靜亂等。一一皆然。
三緣起相由者。謂大法界中。緣起法海。義門無量。約就圓宗。略舉十門。以釋前義。謂緣起法。要具此十義。緣方起故。闕則不成。一。諸緣各異義。謂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若雜亂者。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各守自一位。文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互徧相資義。謂此諸緣。要互相徧應。方成緣起。如一緣徧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則具多箇一也。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徧。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下文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三俱存無礙義。謂凡是一緣。要具前二。方成緣起。以要住自一。方能徧應。徧應多緣。方是一故。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鎔融。其有六句。一或舉體全住是唯一也。或舉體徧應。是多一也。或俱存。或雙泯。或總合。或全離。皆思之可見。文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此上三門。總明緣起本法竟。四異體相入義。謂諸門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全有力全無力義。緣起方成。如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若各唯有力。無無力則有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各唯無力。無有力則有無果過。以同非緣。俱不生故。是故緣起。要互相依。具力無力。如闕一緣。一切不成。餘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持於多。多依於一。多是無力。潛入一內。由一有力。必不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攝多也。由多無力。必不與一無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無力。常含多在己中潛入己在多中。同時無礙。多望於一。當知亦爾。俱存雙泯二句無礙。思之。五異體相即義。謂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緣起方成。若闕一緣。餘不成起。故緣義則壞。得此一緣。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緣義方立。是故一緣。是能起能成。故有體。多緣。是所起所成。故無體。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思之。如一望多。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同他。同時無礙。多望於一。當知亦爾。準前思之。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思之可見。六體用雙融義。謂諸緣法。要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是故圓通。亦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則唯有相入。無相即義。二以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則唯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是則無礙雙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門。於初異體門。顯義理竟。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先明相入。謂一緣有力。能持多一。多一無力。依彼一緣。是故一能攝多。多便入一。一入多攝。反上應知。餘義餘句。準前思之。八同體相即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有體無體之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作多一。令一攝多。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餘義餘句。準前思之。九俱融無礙義。謂亦同前體用雙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準前應知。此上三門。於前第二同體門中。辨義理竟。十同異圓滿義。謂以前九門。總合為一大緣起。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也。由住一徧應故。有廣陿自在門。由就體就用故。有相即相入門。由異體相容。具微細門。異體相即。具隱顯門。又就用相入為顯。令就體相即為隱。即顯入隱。亦然。又由異門即入為顯。令同體即入為隱。同顯異隱亦然。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具帝網門。由此大緣起。即無礙法界。故有託事顯法門。顯於時中。故有十世門。相關互攝。故有主伴門。此第十圓滿一門。就前第三門中。以辨義理。故下文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又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等。皆其義也。上來。緣起相由門竟。
第四法性融通門者。謂若唯約事。則互相礙。不相即入。若唯約理。則唯一味。無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盡。多事豈不依中現。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斯則總意。別亦具十玄門。一既真理。與一切法而共相應。攝理無遺。即是諸門諸法。同時具足。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廣徧。而不壞陿相。故有廣陿純雜無礙門。又性常平等故純。普攝諸法故雜。三理既徧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隨理。徧一切中。徧理全在一事。則一切隨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容門。四真理既不離諸法。則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門。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時。彼說為隱。正在彼時。此即為隱。故有隱顯門。六真理。既普攝諸法。帶彼能依之事。頓在一中。故有微細門。七此全攝理故。能理一切。彼全攝理。同此頓現。此現彼時。彼能現所現。俱現此中。彼現此時。此能現所現。亦現彼中。如是重重無盡。故有帝網門。以真如畢竟無盡故。八即事同理。故隨舉一事。即真法門。故有託事門。九以真如徧在。晝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時。不異在劫。故有十世異成門。況時因法。有法融。時不融耶。十此事即理時。不礙與餘一切恒相應。故有主伴門。故一理融通十門具矣。
五如幻夢者。猶如幻師。能幻一物。以為種種幻。種種物。以為一物等。經云。或現須臾。作百年等。一切諸法。業幻所作故。一異無礙。言如夢者。如夢中所見廣大。未移枕上。歷時久遠。未經斯須。故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六如影像者。一切萬法。略有二義。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故為能現。由後義故為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下經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等。
七因無限者。謂諸佛菩薩。昔在因中。常修緣起無性等觀。大願迴向等。稱法界修。及餘無量。殊勝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無礙。
八佛證窮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故經云。無比功德故能爾。
九深定用者。謂海印定等。諸三昧力故。賢首品云。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一出生塵等定。而彼微塵。亦不增等。
十神通解脫者。謂由十通。及不思議等解脫故。不思議法品。十種解脫中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等。由上十因。令前教義等十對。具上同時等十門。以為別教一乘義之分齊。
△第四教所被機者。夫教因機顯。離機無言。上說義理弘深。未委被何根器。若明能應者。十身圓音。今直彰所被。通有十類。前五揀非器。後五彰所為。前中一無信非器。以聞生誹謗。墯惡道故。二違真非器。依傍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下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三乖實非器。謂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論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四陿劣非器。謂一切二乘。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問此經。何況受持。故雖在座。如聾如瞽。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下經云。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須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故。
後五顯所為中。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出現品云。此經不為餘眾生說。即通指前五。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即正為之機。謂一運一切運。圓融行位。即深不思議。又能徧達諸教。即廣不思議。故文云。非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等。二兼為。謂即時雖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出現品。食金剛喻。故地獄天子。十地頓超。大海劫火。不能為障。約未悟入故。名為兼。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顯勝。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謂同於我法。後因熏習。方信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歸故。權教極果無實事故。四者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於受持。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迴心。五遠為。謂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今雖不信。後必當入故出現品云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墯無為阬。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前三非器。是溺邪見。第四非器。是墯深阬。故皆揀之。今四及五。明佛無厭捨故。示而誘之。熏其成種彼。又品中明不信毀謗。亦種善根。謂謗雖墯惡道。由聞歷耳。終醒悟故。又云。如日亦與生盲作利益故。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破塵出經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為。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而非所被等。
△五教體淺深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言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上三皆能詮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聲。二名。三句。四文。取捨不同。各有三說。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謂佛語言唱辭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發智論中。亦同此說。二云。名等為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聲但依於展轉因故。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意。取語業為體。雜心論同俱舍。俱舍論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謂若語為教體。即色蘊攝。名為教體。即行蘊攝。此乃雙存前二。情無去取。故致或言。正理論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釋前頌竟又云。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亦同此說。三者然俱舍意。情無去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以為教體。若經部意。亦唯取聲。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汝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大乘有三。大意同前。一云攝假從實。以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契經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聲為教體。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所說。二云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故無性論。破經部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不應理故。成唯識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辭無礙境應無別。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三云聲名句文。合為其體。由前二說。皆有理教為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故淨名云。有以音聲言語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論云。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善聲善字故。以余之意。亦應雙取。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寧依名等。良以音聲一種。正就佛說。容為教體。流傳後代。書之竹帛。曾何有聲。豈無教體。書雖是色亦與名等為所依故。亦色蘊攝。前淨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顯體。仁王云。是名句味諸佛所說故。然大小諸宗。雖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謂薩婆多宗。四法皆有實體。經部。聲有實體。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有四皆非實。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淨名云。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十地論釋空中。風相等云。風喻音聲。畫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經云。諸法如毫釐不空者。則諸佛不出世。又下云。諸法畢竟空。無有毫末相。有說四皆事理無礙。或說四皆圓融。故宗不同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即依於六文。顯於十義。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義。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詮。成契經體。又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隨。理無舛謬。方為真教。又瑜伽云。佛菩薩等。是能說者。語是能說相。名句文身。是所說相故。皆通取不同前義。剋取所說。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但能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為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樹。衣服臥具。乃至八萬四千諸煩惱門。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乃至云。有佛國土。動身名說。又香積世界。餐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干何非教耶。下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其文非一。
第六攝境唯心體。總收前五。並不離識。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起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現。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二亦本亦影。謂大乘初教。謂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故二十唯識論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護法論師等。皆立此義。然云文義相生。復說五心集現。謂如說諸行無常。即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此十四相。於聞者識上。聚集顯現。然西方多釋。今略舉其一。謂如說諸字。有率爾尋求二心。然未定知諸字所屬。無決定心。次說行字。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起。謂率爾。尋求。決定。以決定知諸字所屬。一切行故。聞諸行字。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知義。復說無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未有決定。以未定知無字所屬。後說常字。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具起五心。謂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於最後時。四字周圓。方能解義。總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後五故。有十四相。義如前說。餘如別章。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龍軍。堅慧。諸論師等。並立此義。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即無教之教耳。須彌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龍樹等宗。多立此義。此前四說。總合為一。圓融無礙。自淺之深。攝眾生故第二說聽全收。成二四句。一約同教。以成四句。謂一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所現。二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真心現時。不礙眾生真心現。故說聽雙存。二教齊立。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則說聽斯寂。故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二約別教。以明四句。謂由不壞相。生佛互在故。一眾生全在佛中故則果門攝法無遺。生尚在佛心中。況所說教。不唯佛現。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又佛性論第二。如來藏品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又下出現品中。明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念根欲。尚皆一身頓現。況佛智廣大。同虗空耶。二佛在眾生心中故。則因門攝法無遺。佛尚在於心中。況所說教。非眾生心現。故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佛成正覺。此明佛證眾生心中真如成佛故。本覺無異。以始同本。總在眾生心中。從體起用。應化身時。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如起信中。多明此義。而是自心體用。今以此經心佛眾生無差別故。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時。各實非虗。則因果交徹。隨一聖教。全在二心。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四由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則同生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隨一聖教。俱非二心。則佛心中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是以賢首品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諸佛法身非是身。又偈讚品云。如來不說法。亦不度眾生。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得道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等。是故此四於一聖教。圓融無礙。方為究竟甚深。唯識道理。
第七會緣入實體者。前來六門。同入一實故。亦有二義。一以本收末。二會相顯性。前中。以諸聖教從真流故。不異於真。故攝論中。名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識第十。釋勝流真如云。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最為勝故。彼宗雖不立真。如隨緣。而說佛正體智。證最清淨法界。而於後得。安立教法。名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如為教體。二會相顯性者。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即是真如。是故虗相本盡。真性本現。如來言說。皆順於如故。金剛三昧經云。如我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仁王二諦品云。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應頌如。乃至論議如等。此經。明教即是如。不說如皆是教。若取諸法顯義。皆為教體。一切法皆如也。則無如非教。
第八理事無礙體者。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真不礙十二分等。事相宛然顯現。雖真如舉體為一切。不礙一味湛然平等。由如無礙佛之音聲。亦順如無礙。皆與如智而相應故。如前義分齊中廣明。
第九事事無礙體者。文義皆圓。文即圓音。此中亦具十種玄門。現相品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徧。即同時具足相應體。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即廣陿無礙體。亦名純雜教。一句不壞。陿也純也。文義不同。廣也雜也。又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入一切。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十住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即相即教體。出現品云。道場皆聞。不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也。又云。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亦隱顯教體。亦純雜教也。又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女等。即微細教也。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脩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交映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網教也。觸事皆法。即託事生解教也。一念頓演。即十世教也。如諸會中。此方所說十住等。十方亦爾。即主伴教也。若隨說一法一門。皆有無量脩多羅。為眷屬等。即眷屬教。雖不得為主。亦是伴類。此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皆為教體。即所詮義。義即普法。具十玄門。如義分齊。
第十海印炳現體者。如前差別。無盡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設所化機。亦同緣起。炳現定中。是故唯以三昧。為教體。如出現品辨。此約果位。若約因位。圓信亦得印現。賢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以上十門。該羅收攝。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門。正是經宗。融取前八無所遺矣。
△第六宗趣通別者。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先明其通。後顯於別。前中通論一代佛教。諸部異計。各是一宗。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義相從。更復合之。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即經部。三不真宗。謂諸般若。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今總收一代時教。以為十宗。
第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為。二無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謂三世為三。無為為四。第五不可說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故。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
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立諸法不離色心或立三世無為。或分五類。皆無有我。以無我故。異外道計。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緣。已破外道邪因無因。然西域邪見。雖九十五種。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或計六句和合生等。或謂自在梵天等生。或謂時方微塵虗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統收所計。不出四見。謂數論計一。勝論計異。勒沙婆。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若計異者。則謂因中無果。三則亦有亦無。四則非有非無。餘諸異計。皆不出此。雖多不同。就其結過。不出二種。從虗空自然生。即是無因。餘皆邪因。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如莊老。皆計自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以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如鶴之白。如烏之黑。即是無因。周易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者。太極為因即。是邪因。若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即計陰陽變易。能生萬物。亦是邪因。若計一。為虗無自然。則亦無因。然無因邪因。乃成大過。謂自然虗空等。生應常生故。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從癡有愛。流轉無極。迷正因緣故。異計紛然。安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言有濫同釋教者。皆是佛法之餘。同於涅槃。盜牛之喻。乳色雖同。不能善取醍醐。況抨驢乳。安成酥酪。廣明異計。如瑜伽第六。顯揚第九。第十。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論。說中百等論。亦廣破之。今但說正因緣已。總破諸計。是知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
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耳。其過未之法。體用俱無。
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就前現在之中。法在蘊為實。在界處為假。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
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謂世俗是假。以虗妄故。出世反上。
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一切我法。唯有假名。無實體故。
七三性空有宗。謂徧計是空。依圓有故。
八真空絕相宗。謂心境兩亡。直顯體故。
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真如隨緣。具恒沙德故。
十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故。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前四唯小。五六通大小。後四唯大乘。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初教。八即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第八亦名二諦雙絕宗。謂勝義離相故。非有世俗。緣生如幻故。是無。如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等。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九二諦無礙宗。如維摩法華等。義如前顯。然十宗五教。互有寬陿。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有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若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五宗。執法有異。故分五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為一教。餘義如前立教中辨。
第二別顯宗者。一切諸經。各自有宗。今此別明此經宗趣。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略以二門分別。先敘異解。後申今義。前中略舉十說。一衍法師。以無礙法界為宗。二裕法師。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謂法界門中。義分為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中云。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末後明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為宗。三有說。以緣起為宗。法界緣起。相即入故。四有云。以唯識為宗。經說三界唯一心。現心如工畫師故。五敏印二師。同以因果為宗。謂此經。廣明菩薩行位之因。及顯所成果德。下文不離此故。六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為宗。謂因行之華。能嚴佛果故。七笈多三藏。以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說其行位。令成觀故。八有說言。以海印三昧為宗。逆順理事。乃至帝網。如海波澄一時現故。九光統律師。以因果理實為宗。以因果。是所成行位。理實。是所依法界故。十賢首。以前各互闕故。總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謂前之二師。但得所依法界。三四二師。但明緣起。五六唯明因果。七唯因修。八唯果用。並皆互闕。故賢首。意取光統。而加緣起法界之言。由光統師。以因果即緣起。理實即法界。故不開之。賢首。以因果是緣起中別義。理實是法界中別義。故加總名。以法界。有事理及無礙故。緣起體上之用故。所以加之。
二申今解者。依後二師。而頗為改易。若取言略攝盡。應言法界緣起不思議為宗。若取言具於第十師。加不思議。此則攝一總題。理實即大方。緣起即方廣。法界總該前二因果。即佛華嚴。觀其總題。已知別義。而法界等言。諸經容有。未顯特異。故以不思議貫之。則法界等。皆不思議。故為經宗。所以龍樹指此。為不思議經。斯良證也。淨名但明作用不思議解脫。蓋是一分之義。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故不同也。
若就題中。分體宗用。則以理實為體。緣起為用。因果為宗。尋宗。令趣理實體故。法界總攝上三。今釋前義。略分為二。一釋名。二顯義。今初。法界名體。廣如本品。今略申其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二法俱含持軌。二界則性分不同。互用皆通。二顯義中。曲有四門。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於中十事五對。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下當指文。而此因果。互為宗趣。一經始終。不離因果故。但因果為宗。不違所依法界。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法界門中。亦有十事五對。互為宗趣。一教義相對。謂舉教為宗。顯義為趣。或以義為宗。顯教為趣。以辨義深。令教勝故。二人法相對。舉人為宗。令知法為趣。舉法為宗。令得人為趣。三理事相對。舉事意令趣理故。舉理意在融事故。四境智相對。舉所觀境。令成觀智故。舉修成智。令證同真境故。五因果相對。舉彼修因。令證果故。舉其勝果。勸修因故。五對別明。是宗之趣。五對相即。為宗即趣。上五周因果。不離此五對之法。即事理法界。況因果無性。當體同真。所以但用法界為宗。亦不違因果。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亦有十義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位。一在纏。性淨法界。為所信境。二出纏。最清淨法界。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義。一大菩提心。為普賢行本故。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義。一差別行。各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此亦二義。一行布位。比證別故。二圓融位。一證一切證故。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今始成故。二修顯果。本自具故。此上五對。各初句為宗。後句為趣。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二即緣起。又二三四皆緣起因。後一緣起果故。光統具用二義為宗。無所違矣。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混然。無礙自在。亦有十義。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為宗。亡因果為趣。下九準思。二由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然。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則以非因果為因果也。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俱隔。迥超言慮。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爛然可見。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於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甞礙於言念。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總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無盡宗趣。上之四門。初一。即體之用。次一。即用之體。三。即體用雙顯。四。即體用鎔融。又初一即因果緣起。次一即理實法界。三即雙明。後一即不思議。既以第四融前。則四門一揆。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雙照雙遮。圓明一觀。契斯宗趣矣。
△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旨趣沖深。未審能詮文言廣陿。於中有四。一彰本部。二顯品會。三明支類。四辨論釋。
初中。性海之詮。常說徧說。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今自陿之寬。略為十類。一略本經。即今所傳八十卷本。及舊譯六十卷。皆是十萬偈中之略。譯未盡故。二下本經。謂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此經。收入龍宮。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誦得。流傳於世。故智度論。詺此為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梁攝論中。名百千經。西域記說。遮拘槃國。有此具本。三中本經。即彼所見。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經。即彼所見。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上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傳之。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但是入深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已下諸經。並非凡力能受。六同說經。謂約一類須彌山形世界。徧於虗空。容毛端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如不思議法品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為喻。如是盡虗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說。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法界等。又阿僧祇品云。光中見佛不可說。佛所說法不可說。乃至於彼一一脩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等。此意但約一類音聲說法已。不可結集。豈下位能持。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施設不同。不可定其色與非色。言非言等。則部類難量。八主伴經。謂遮那所說。雖徧法界。然與諸佛。互為主伴。如說十住時。十方來證。皆言我國皆說等。則前七經。皆有主伴。九眷屬經。謂餘根器。不能聞此通方之說。隨宜說教。令入此門。皆為此經勝方便故。名為眷屬。故下經云。普眼脩多羅。以佛剎微塵數脩多羅。為眷屬等。則前八。皆有眷屬。十圓滿經。謂此上諸本。總融為一無盡大脩多羅海。隨一會一品一句一文。皆攝一切。無有分限。故現相品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等。故七十三中。名圓滿因輪。此之謂也。
第二品會差別者。即顯今經與晉譯同異。今經九會。以晉經第七會。初闕十定品。重會普光。故唯八會。今有三十九品。初會有六品。彼經唯三十四。由初會中。唯有二品。一世間淨眼品。即今世主品。二盧舍那品。即今現相已下五品。初會闕四。兼闕十定。故唯三十四品。餘諸品會大同。名有小異。至文當顯。
第三明支類者。於中復二。先顯支流。即別行經藏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及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並是十地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無邊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如來性起微密藏經兩卷。是出現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此等並是隨器受持。大本支出。
二明流類。謂修慈經一卷。金剛鬘經十卷。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並是華嚴流類。而非本部別行。或是別行來未盡者。未敢詳定。餘如纂靈記辨。第四論釋者。略舉其四。一龍樹既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頌。備傳西域。此方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即是彼論釋十地中初之二地。二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統奏請。令二三藏。參成一本。為十二卷。即今見傳。三北齊劉謙之。於清涼山。感通造論六百卷。備釋一經。四後魏僧靈辯。於五臺山頂。戴此經行道一載。遂悟玄旨。造論一百卷。亦傳於世。
△第八傳譯感通。分二。先明翻譯年代。後明傳通感徵。前中。此經前後通唯二譯。并其補闕。四本不同。一晉義熈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云覺賢。於楊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晉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謝司空寺者。即今潤州興嚴寺。是由興華嚴故。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太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案善財頂。十五行經。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潤文。依六十卷本為定。三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四即於前第三本中。雖益數處。却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案善財頂之文。即賢首法師。以新舊兩經。勘以梵本。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文續義連。其文之要。至下當辨。今之所傳。即第四本。其第三本。先已流傳故。今世上之經。猶多脫者。即第三本。願諸達識。見闕而續之。
二明傳通感應者。自晉譯微言。則雙童現瑞。唐翻至教。則甘露呈祥。冥衛昭然。親紆御筆。論成西域。則地震光流。志徹清涼。則感通玄悟。其書寫。則經輝五色。褚香四達。冬蔡發豔。瑞鳥銜華。讀誦。則眇然履空。煥若臨鏡。每含舍利。適會神僧踊地。現金色之身。升天止脩羅之陣。觀行。則無生入證偈讚排空。海神聽而時雨滂沱。天童迎而大水瀰漫。講說。則華梵通韻。人天共遵。洪水斷流。神光入宇。良以一文之妙。攝義無遺。一偈之功。能破地獄。盥掌之水尚拯生靈。讀誦思修。功齊種智。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事昭彰。備於傳記。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入第一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九總釋名題分二。初解經題。二明品稱。今初。
大方廣佛華嚴經
總題包於別義。該難思之法門無名之中。強以十門分初。一通顯得名。二對辨開合。三具彰義類四別釋得名。五展演無窮。六卷攝相盡。七展卷無礙。八以義圓收。九攝歸一心。十泯同平等。
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名。人有請說等殊。法有法喻等別。或體或用。或果或因。乍複乍單。其類繁廣。今經受稱亦多種不同。一從數彰名。如梁攝論第一勝相中云。百千經者。是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二從喻受名。如涅槃及觀佛三昧經。詺此經為雜華經。以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三從法彰名。如智論釋屬累品。詺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四從義用受名。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是。依今梵本。云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雜飾字耳。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目。多從別義。又局當品。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為名。則人法雙題。法喻齊舉。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
二對辨開合者。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一教義相對。謂經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二就義中。法喻一對。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三就法中。人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無礙法。佛是能證之人。亦名境智一對。四就法中。揀持一對。大之一字是揀。方廣是持。即揀大異小。揀實異權。揀果異因。亦是體用一對。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廣即是用。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佛是果故。是以單用華字。則但舉喻因。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字。至下當明。
三具彰義類者。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並略以十義釋之。初明大義者。一體大。謂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徧故。即是大字。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體不變易。如人最長。故名為大。又云。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虗空。此明體徧。二相大。謂恒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等。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也。三用大。謂業用周普。如體徧故。即經廣字。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良以涅槃無廣。廣與大同。故以廣釋大。方廣無大。大與廣合。故以大釋廣。今經具有。故各配之。四果大。謂智斷依正。並周法界故。即經佛字。五因大。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證。精勤匪懈。成諸位故。即經華字。六智大。謂大智為主。運諸萬行。徧嚴一切。無所遺故。即經嚴字。七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結通。徧於一切十方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經字。八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帝網無所遺故。即總題六字。九境大。以上法門。普以無盡眾生。為化境故。十業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將此法。利益眾生。無休息故。如攝大乘等七種大性。不離於此。
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為法。謂體法相法等。
三廣十義者。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前十皆多。即明一徧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亦可及此。此約離釋。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一廣依義。謂若言教繁廣。為生依故。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三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四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五廣治義。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六廣攝義。通攝無邊異類法故。七廣德義。具攝二嚴諸勝德故。八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海故。九廣絕義。非是心。識稱量所能知故。十廣知義。具足種智。破邪見障。無有餘故。此之十義。前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後六即入大乘論第一中六義。
四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廣即涅槃佛。及隨樂佛。佛即成正覺佛。華即願佛。及三昧佛。嚴即業報佛。經即住持佛。總不離心。七字皆是心佛。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又佛他論第一說。佛亦具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又真諦引真實論。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五華十義者。一含實義。表法界含性德故。二光淨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巧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令心開覺故。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因與果俱。或不與俱。二嚴身華。通金玉等。喻於神通眾相等。唯與果俱。前十義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
六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而總別無礙。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是華嚴佛。由因得果故。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之體用故。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不周徧故。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之廣故。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嚴體以明玄。無相不顯。體深玄故。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十諸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
又上來互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今更約理行互嚴以明。初相資四句者。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二行從理發。則以理華嚴行。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故。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是故標為佛華嚴也。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相。非嚴非不嚴。是謂華嚴。相即四句。理行全收。準思可見。則法喻交映。昭然有在。
七經十義者。雜心五義。已見上文。佛地論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即雜心結鬘一義。合之應除結鬘。開成六義。依此方訓。復有四義。一常。二法。並如前辨。三經義。即眾生徑路。四典義。令見聞正法故。寶雲經中。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第四別釋得名者。先得後釋。先得名者。大。以當體受名。常徧為義。常則豎無初際。徧則橫該無外。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雙持體相。軌生物解故。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徧。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則悟大夜之重昏。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備體。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
後釋名者。一就法中體用相對。大之方廣。謂有體之相用故。方廣之大。有相用之體故。皆依主釋。若相即者。即持業釋。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華。非因位之行故。華之佛。非餘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相對。大方廣之佛華嚴。非小權乘之佛等故。佛華嚴之大方廣。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教義相對。亦通二釋。教望於義。及前人望於法。兼通有財。並可思準。
第五展演無窮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為理智兩門。即涅槃菩提之異。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開因果。即佛華嚴。總連合成詮。即題中經字。又展此目。以為初會。初會總故。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於體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又華藏世界。及遮那徧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華。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即總成一會所信。因果體用。又展此會。以成後八。四周因果。各因是華。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證之體用。即大方廣。又展九會。徧周十方。謂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辨一類之會。已徧十方。餘會亦爾。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如說十住。十方菩薩皆來證云。十方國土。皆說此法。則前徧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乃至徧於塵剎。異類界等。無盡時會。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淨法界。
第六卷攝相盡者。謂從後漸卷。乃至不出九會。九會不離初會。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攝華嚴性海。無有遺餘。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正前展時。即後常卷。正後卷時。即前常展。展時即卷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諸門。或以七字攝盡。如前已辨。或以教義攝盡。或以理智攝盡。或以人法攝盡。或信解行證攝盡。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徧故。方廣即文殊。文殊表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圓解之行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成毗盧遮那光明徧照。
第九攝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
第十泯同平等者。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學法之者。多棄內而求外。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徧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余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二釋品稱。
世主妙嚴品第一
梵云薩婆嚕鷄印拏倈驃訶柰耶鉢攞叵婆娜忙鉢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名品。今文存略。世者時也。即是世間。主者君也。即諸王及佛。然世間有三。一器世間。即是化處。二眾生世間。即所化機。三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主則為二。諸王及佛。主於器界及眾生故。佛非世間。從所統受稱。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嚴謂嚴飾。乃有多義。一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二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三智正覺世問嚴。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輔顯佛超勝。如是互嚴。亦為妙嚴。諸經無此廣嚴。但初名序品。今唯明序已兼正故。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舊云世間淨眼品者。謂所得法眼。能淨世間故。淨即嚴義。餘如前說。
十別解文義二。
初總釋經序。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繫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歲。同臨有截之區。七十二君。詎識無邊之義。由是人迷四忍。輪迴六趣之中。家纏五蓋。沒溺三塗之下。及夫鷲巖西峙。象駕東驅。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鐵圍。延促沙劫。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其為相也。則無去無來。念處正勤。三十七品為其行。慈悲喜捨。四無量法運其心。方便之力難思。圓對之機多緒。混大空而為量。豈筭數之能窮。入纖芥之微區。匪名言之可述。無得而稱者。其唯大覺歟。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記。金山降旨。大雲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寶雨之文後及。加以積善餘慶。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祥絕瑞。既日至而月書。貝牒靈文。亦時臻而歲洽。踰海越漠。獻賝之禮備焉。架險航深。重譯之辭罄矣。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斯乃諸佛之密藏。如來之性海。視之者莫識其指歸。挹之者罕測其涯際。有學無學。志絕窺覦。二乘三乘。寧希聽受。最勝種智。莊嚴之跡既隆。普賢文殊。願行之因斯滿。一句之內。包法界之無邊。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摩竭陀國。肇興妙會之緣。普光法堂。爰敷寂滅之理。[糸*丐]惟奧義。譯在晉朝。時踰六代。年將四百。然一部之典。纔獲三萬餘言。唯啟半珠。未窺全寶。朕聞其梵本先在于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覩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文。粤以證聖元年。歲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於大徧空寺。親受筆削。敬譯斯經。遂得甘露流津。預夢庚申之夕。膏雨灑潤。後覃壬戌之辰。式開實相之門。還符一味之澤。以聖曆二年歲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繕寫畢功。添性海之波瀾。廓法界之疆域。大乘頓教。普被於無窮。方廣真筌。遐該於有識。豈謂後五百歲。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啟珠函之祕。所冀闡揚沙界。宣暢塵區。竝兩曜而長懸。彌十方而永布。一窺寶偈。慶溢心靈。三復幽宗。喜盈身意。雖則無說無示。理符不二之門。然因言顯言。方闡大千之義。輒申鄙作。爰題序云。
△二別解文義者。然此經。文富義博。勢變多端。況一義一文。包攝法界。是以古德用十例科判。欲顯難思。其第一名本末部類。但顯此經無盡。非科今文。前已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後鉤鎖。亦有十例。一本部三分科。二問答相屬科。三以文從義科。四前後襵疊科。五前後鉤鎖科。六隨品長分科。七隨其本會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徧收科。十主伴無盡科。
初本部三分者。謂序正流通。初品為序分。現相品下。為正宗分。流通有無。古有七釋。一光統律師。以法界品為流通。由入法界廣無邊故。二隋遠法師。以法界品內善財下。屬流通。寄人顯法故。三裕法師。以法界品後偈。為流通。以歎德無盡故。四有云。末後二頌。為流通。以結說無盡。歎德勸修故。五或云。經來未盡。故無流通。六或云。以餘眷屬經。為此流通。以彼是此所流出故。七或云。此經總無流通。以法無盡。說無休息故。故諸會各無流通。不同大般若。諸會皆有流通故。此上七解。各是一理。而前六皆有。第七獨無。若義會之。應成四句。一有序正無流通。如第七。二唯正宗無二分。由自初暨後。皆顯玄微。並悟物故。初雖列眾。而歎佛德。後雖寄人。有修相故。三具三分。四俱不可說。即言亡言故。約義包含。不可局取。今依具三以分。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所以三者。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當機授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非但篤於時會。復令末葉傳芳。永耀法燈。明明無盡。故受之以流通。非唯一部。當會當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雖六解皆通。今依第二。以寄人進修。示物有分。流通相故。故慈氏云。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初之一解。令正宗中。闕於證入。第三但屬善財之一相故。末後二偈。但結偈中佛德。非通一部。十行等末。類有此偈。經來未盡。未必在後。眷屬流通。但約義故。故依遠公。
二問答相屬科者。古云。此九會中。大位問答。總有五番。第一會中。大眾起四十問。或當會答盡。名舉果勸樂生信分。二第二會初。有四十問。至第七會末答盡。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間雖有諸問。並是隨說隨問。非是大位問答。不思議品。不問因故。三第八會初。起二百問。當會答盡。名託法進修成行分。四第九會初。起六十問。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現相答。名頓證法界分。五福城東善財求法等。別問別答。名歷位漸證分。古德。以善財。猶屬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四。兼取流通。以為五分。未爽通塗。
三以文從義科者。此經一部。有五周因果。即為五分。初會中一周因果。謂先顯舍那果德。後遮那一品。明彼本因。名所信因果。二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中隨好品。名差別因果。謂二十六品辨因。後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名平等因果。非差別顯故。亦名出現因果。四第八會初。名五位因。後明八相果。名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會中。初明佛果大用。後顯菩薩起用修因。名證入因果。因果二門。俱證入故。各分因異果。亦為十也。
四前後襵疊科者。一部分二。謂前九會是本會。亦是佛會。佛為主故。從文殊。至福城東已後。並是末會。亦是菩薩會。以諸善知識為會主故。二就前中亦二。初八會。明所成解行。後一。顯所證法界。三就前中復二。初七會。明歷位修成行。後一。明圓融周普行。四前中復二。初明修生因果。後普賢下二品。明修顯因果。五就前復二。初明修生因。後不思議法等三品。明修生果。六就前復二。初明位中因行。後十定下六品。明位後之行。七就前復二。初明地前比行。後第六一會。明十地證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後第三會已去三會。明入位三賢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果法。後問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薩行。十就前中復二。初會明佛依報果。後名號下三品。明佛正報果。
五前後鉤鎖科。亦分為十。一第一會為依報因果。前明依報果。後毗盧遮那品。辨因。二更取毗盧遮那。及第二會初三品。為正報因果。前因後果。三以名號至菩薩住處。名依起因果。依於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後因。四從問明品。至隨好品。明差別因果。前因後果。五取不思議下。至普賢行品。為圓融因果。前果後因。以不議等。與前為果。果別於因。與後為果。則一一融攝。然有六義證成。一因果相屬科中。多先果後因故。二四十八後。未有證成。普行後有證成者。結屬前故。三普賢行品初。無別發起。便即躡前云。略示如來少分境故。四以義明之。不思議法。顯佛德難思。一一圓融故。五前雖有問。不思議品初。重念問故。六第二會初。已有三業。為差別果故。由斯六義故。普賢行品。得屬前因。六取普賢行。及出現品。為平等因果。前因後果。七取出現及離世間品。為出現因果。前果後因。成佛涅槃。亦因現故。非說真成。由離世間為因。方能現世。八離世間品。為成行因果。通辨行故。具因果故。九取離世間品。及法界品。為法界因果。前因後果。由離世間。稱法界故。故因不依位。果唯證入。十法界一品。自為證入因果。先果後因。其善財已下。亦為無盡因果。先因後果故。歷事至普賢一毛。因則無盡。普賢說佛德過虗空。而果無盡。以為流通。故不明之。
六隨品長分科者。長分有十。一通辨教起因緣分。二現相品下。明佛果無涯大用分。三毗盧遮那品。舉彼往因證成分。四名號下三品。明大用應機普周分。五問明品下。至十地品末。明諸位差別令修分。六十定品下。至隨好品末。明差別因圓果滿分。七普賢行品下二品。明普行因成現果分。八離世間品。明因果超絕世間分。九法界品中前分。明大眾頓證法界分。十爾時文殊下。明一人歷位漸證分。
七隨其本會科者。亦為十分。一初會。名舉果令信分。二第二會。明能信成德分。三第三會。初賢十住分。四第四會。中賢十行分。五第五會。上賢十向分。六第六會。聖位十地分。七第七會。因圓果滿分。八第八會。普賢大行分。九第九會初。行成證入分。十善財下。善友教證分。
八本末大位科者。本會為九。末會有五十五。總為六十四分。
九本末徧收科者。先九會為九分。文殊為六千比丘說法。為第十分。及善財歷一百一十善知識。總一百二十分。若開諸龍。及三乘會。及彌勒。後文殊普賢三人。便成一百二十五。以慈氏云。此長者子。經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後而來至於我所。則彌勒已前。有一百一十故。及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友。其分數彌多。若合為一。則一百二十六分。
十主伴無盡科者。一一會。一一品。一一法。皆結通十方。如此間說十方虗空法界。一切世界。乃至一切塵中。皆如是說。此結主經也。又彼一一會等。皆有他方塵數菩薩。而來證法。此結伴也。即主伴相與周徧法界。重疊無盡。是則段數亦無盡無盡也。
上來十例各顯一理。然亦無盡。若依常用。應依三分。謂初品為序。現相下正宗。法界品內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下。明流通。序中就文分二。初此土序。二結通十方無盡世界序。初中復二。初證信序。後爾時如來道場下。發起序。然此二序。廣如常解。
今但略陳。初證信者。若原其所由。則阿難請問。如來令置。如智度論及大悲經說。若覈其所以。意有六焉。一為異外道故。外道經首。皆立阿優。以為吉故。此約如是。二為息諍故。智度論云。若不推從佛聞。言自製作。則諍論起故。今廢我從聞。聞從佛來。故經傳歷代。妙軌不輟。此局我聞。三為離增減過故。佛地論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親從佛聞。文義決定。非謂傳聞有增減失。四為斷眾疑故。真諦引律云。結集法時。阿難升座。變身如佛。眾起三疑。一疑大師涅槃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說此如是我聞。三疑頓斷。既言我聞。即非佛明矣。上二義。通約信聞。五為生信。故智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此局後四。六為順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種。若準佛地論。科為五事。一總顯已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主。四彰教起處。五顯所被機。今依智論。開初總顯已聞。作信聞二種。為六成就。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然信聞二事。文局初首。義通九會。時主二種。文義俱通。處眾二事。文義俱局。隨相則爾。約實互融。
上來略依三分二序。然此經體勢少異。故依五分釋文。而合後二。名依人證入。就第一舉果分中。或科為十。一教起因緣分。即初一品。二大眾同請分。三面光集眾分。四毫光示法分。五眉間出眾分。已上在第二品內。六普賢三昧分。七諸佛同加分。八法主起定分。九大眾重請分。已上在第三品內。十正陳法海分。在後三品內。若以義從文。且分為三。一教起因緣分。二現相下。說法儀式分。三世界成就下。正陳所說分。就初分中。亦分為十。初總顯已聞。
如是我聞。
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從佛聞故。佛地論云。傳佛教者。言如是之事。我昔曾聞。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具如彼論。餘更有釋。意不殊前。此上總合信聞。若離釋者。先釋如是。信成就也。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階。故稱如是。有云。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此唯約所詮之理。次真諦三藏云。真不違俗。名之為如。俗順於真。稱之為是。真俗無二。故稱如是。此約所詮理事。若云如斯之言。是佛所說。則唯約能詮。有云。如者。當理之言。言理相順。謂之如也。是者。無非之稱。此明說事如事。說理如理。明能詮之教。稱於事理也。融云。如是者。感應之端也。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為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經以言教出於感應。故云如是。此兼對機。上來諸釋。各是一塗。更有諸釋。言異意同。若依生物之信。應如智論及佛地論合釋。若取敵對阿優。應如真諦所釋。今當廣之。外謂阿之言無。優之言有。萬法雖眾。不出有無。此則斷常之計。今云。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既無有外之真故。空而非斷。無真外之俗故。有而非常。即對破邪宗。以彰中道。一代時教。不出於斯。故云如是。若華嚴宗。以無障礙法界曰如。唯此無非為是。應隨教門深淺。以顯如是不同。
二我聞者聞成就也。將欲傳之於未聞。若有言而不傳。便是徒設。不在能說。貴在能傳。故次明我聞。我即阿難。聞謂親自聽聞。云何稱我。即諸蘊假者。此用何聞。若依大小乘法相。各有三說。一耳聞非識。二識聞非耳。三緣合方聞。然或具四緣八緣等。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法雖無我。言語便故。隨順世間。故稱我聞。非邪慢心而有所說。若依無相。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空故。而不壞假名。即不聞聞耳。若約法性。此經旨趣。傳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無礙法界之法門也。然阿難所不聞經。或云。展轉傳聞。或云。如來重說。或云。得深三昧自然能通。上皆就迹而說。實是大權菩薩。影響弘傳。如不思議境界經。斯為良證。但隨機教別。故見聞不同。
△二標主時處。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即三成就。言一時者。時成就也。時者。亦隨世假立時分。一者。揀異餘時。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云一時。如涅槃云。一時佛在恒河岸等。即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亦可。機教一時。謂上言如是。言雖當理。若不會時。亦為虗唱。今明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故云一時。佛者。主成就也。具云勃陀。此云覺者。謂自他覺滿之者。雖具十號。佛義包含。故偏明之。義見題中。在摩竭下。處成就也。真身無在。而無不在故。次辨之。摩竭提國者。通舉說處。此云無毒害。以國法無刑戮故。表能化法。或云徧聰慧聰慧之人。徧其國故。表所化機。阿蘭若法者。別舉說場也。阿蘭若。此云無諠諍。即事靜也。法者。所證真理。二障業苦諠雜斯盡也。事理俱寂故加法。言菩提場者。菩提云覺。即能證大智。圓明究竟也。場者。證菩提之處也。然事處。即天地之中。王舍城之西二百里。金剛座上。約法。則萬行皆是道場。理智相會之所故。為表所說如所證故。不移其處說之。若圓融時處等。並如前說。
△三別明時分。
始成正覺。
前標一時。未知何時。故今別顯是初成佛時。亦彰大師出現時也。此教勝故。眾教本故。在於初時。初言尚總幾日之初九會之文。同此初否。略為三解。一約不壞前後相說。纔成初七。說前五會。第二七日。說十地等第九一會。乃在後時。以祇園身子皆後時故。常恒之說。不妨後時。雖能頓說。有所表故。初五。信解行願。最在初故。故皆云不離道樹。第六會。因地證位。居其次深。故無不起菩提樹言。法界極證。最在於後故。亦顯二乘絕見聞故。雖異處別時。亦不相離。為寄穢土以顯淨故。須前後耳。若爾世親那云初七不說。但思惟行因緣行耶。世親纔見十地。即為論釋。或則未窮廣文。或則知見有異。未全尅定。菩提流支。意大同此。二順論釋。九會皆在二七日後。二七非久。亦名始成。三約實圓融釋。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音頓演。七處九會。無盡之文。海印定中一時印現。以應機出世。機感即應。應即有說。無非時失。故祇園身子。蓋見九世相收。重會之言。亦猶燈光涉入。故法界放光。亦見菩薩徧坐道場。成正覺故。此經十地之初。無二七之言。二七之言。順別機故。故諸經論。顯初說時。有多差別。謂普耀密迹二經。第二七日。即說三乘。法華過三七日。方云說小。四分律中六七。興顯行經七七。五分八七。智論五十箇七日。有云。與十二游經一年大同。時既不定。說亦不同。皆根器所宜。見聞有異。約佛赴機。無時不說。望器無感。未曾有說。登地常見一味之經。就佛而言。無說不說。若攝方便。皆一乘之印。現差別耳。無涯之說。不應局執。故應總攝以為十重。如前已辨。上顯時分。次釋成正覺義。約教不同。小乘三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名成正覺。是實非化。大乘之中。約化八相示成。約報十地行滿。四智創圓。名曰始成正覺。據實即古今情亡。心無初相。名之曰始。無念而照。目之為正。見心常住。稱之曰覺。始本無二。目之為成。約法身。自覺聖智。無成無不成。若依此經。以十佛法界之身雲。徧因陀羅網無盡之時處。念念初初。為物而現。具足主伴。攝三世間。此初。即攝無量劫之初。無際之初。一成一切成。無成無不成。一覺一切覺。無覺無不覺。言窮慮寂。不壞假名。故云始成正覺。如出現品及不思議法品廣顯。攝前諸說。皆一乘之所現也。四別顯處嚴者。然此下處主及眾。即三世間嚴。三中前二。即如來依正。眾即淨土。輔翼不空。今初器界嚴者。即廣於前場之嚴。顯成前覺之妙。異於餘經之處。於中四事。各十種嚴。明即染顯淨。即為四別。第一地嚴。第二樹嚴。第三宮殿嚴。第四師子座嚴。然此諸嚴。各具三釋。一約事可知。二表法。謂地表心地法身。樹表菩薩。宮殿表無住涅樂。座表法空等。三就因行。謂一以窮心地法身之因。報得增上金剛之地。二以般若為因。三以悲智相導為因。四亦以法空為因。然或一因行成一切嚴。或一切行成一嚴。或一行成一嚴。或一切行成一切嚴。以通融別。純雜無礙。今但明一行一嚴。顯所表故。然各攝無盡之德。故四事皆有十句。初總後別。
△今且就文各分為四。初心地十句分四。初一總顯地體。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
標以堅固。釋以金剛。諸教或云木樹草座。多云座是金剛。今全地金剛。則權實斯顯。徹華藏故。廣如彼品。
△二四地相具德。
上妙寶輪及眾寶華(至)諸色相海無邊顯現。
約因釋者。一寶輪者。一攝一切。圓行致故。二及眾寶華。開覺悅他故。三清淨摩尼。圓淨明徹故。以上三行。用嚴心地。故結云以為嚴飾。上皆形色。四即顯色。謂青黃等殊。名諸色相。種種重疊。深廣如海互相映發。等彼波瀾。或諸色俱生。或更相攝入。含虗瑩徹。現勢多端。名無邊顯現。此由隱顯自在。定散無礙。隨機利行之所致也。
△三四地上具嚴。
摩尼為幢常放光明(至)妙香華纓周帀垂布。
一寶幢曲有五句。一摩尼為體。二三光音明用。四五網纓辨飾。就因行者。降魔伏外為幢。智光常照。慈音外悅。願行交羅。戒香芬馥。四攝周垂故。
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
二摩尼雨寶。表神通如意。隨機變現。雨法寶故。
及眾妙華分布於地。
三妙華散地。亦多因行徧嚴心故。
寶樹行列枝葉光茂。
四寶樹行列。德行建立故。
△四一舉因結用。
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佛力者。出所因也。嚴具多門。別說難盡。故總云一切悉現。或於樹中現。或於上諸嚴具。及地中現。明一一行中。皆道場故。
△第二覺樹嚴者。即大智因感。有十一句。分四。初一總顯高勝。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
長聳逈露。圓妙獨出故。約因。即智超數表為高。本性不昧為顯。成物具德。曰殊。更無二真為特。約果。樹即菩提。
△二六體攝眾德。
金剛為身。
一身是金剛。金剛三昧本智因故。正行成立。為樹身也。
瑠璃為幹。
二斡是瑠璃。本智發解。內外明徹故。
眾雜妙寶以為枝條。
三雜寶枝條。解隨境差故。
寶葉扶疎垂蔭如雲。
四條假葉以為嚴。智資定而深照。寶葉雖異。共成一蔭。百千定門。同歸一寂。自蔭蔭他也。
寶華雜色分枝布影。
五寶華異色。在樹分枝。承光則色同。於地布影。表神通等法。依定有差。俱承智光。影現心地。
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輝發燄與華間列。
六華雖不同。果皆如意。無邊行海。同趣菩提。若自利果成。內則含輝。若身心湛寂。外便發燄。若觸境斯明。若利他果立。未熟則含輝。解生佛相。已熟則發燄。還流教光。體如之行所成果。無異因之果故。與華間列。故下經云。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等。
△三三妙用自在。
其樹周圓咸放光明(至)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展轉成益也。初依菩提智。放教智光。次依智光。雨圓明法寶。後教成悲智。即菩薩現前。無心行成。故如雲出。
△四一舉因結用。
又以如神威神力故(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
謂佛力為因。流音演法。以如如力則智演法音。音還如性。故無盡極。廣多故無盡。豎長故無窮。無間故稱恒也。
△第三明佛宮殿嚴。十句分四。初一總明分量。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徧十方。
宮可覆育。即是慈悲。殿可朝宗。所謂圓寂。悲智相導。若樓閣相依。廣者無邊。法無外故。博者不隘。法內空故。嚴者莊飾。具眾相故。麗者華美。法義備故。充十方者。稱法性故。
△二二體相圓備。
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嚴。
一體是摩尼。積德鎔融之所成故。二相嚴多種。神通等法。悲寂用故。
△三六妙用自在。
諸莊嚴具流光如雲。
一眾行發光。灑法如雲。雲更多義。至下當辨。
從宮殿間萃影成幢。
二光幢獨出。萃者聚也。即承光聚影而成。謂悲寂交際。承智起應。降魔超出故。
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
三內容眾海。無邊菩薩。即道場外者亦在其中。即依中有正。亦果中有因。即明涅槃眾聖冥會。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
四聲光寶網。網者為防禽穢。以益殿嚴。猶大教網。外防惡見。內益悲寂。教皆圓妙。以寶而成。故能出佛智光圓音。妙說言不思議音。略有四義。一音聲繁廣。二所說難量。三聲即無聲。四一具一切。
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
五出生果用。即正報大用。在此依中。依正混融。參而不雜。明依大涅槃。能建大義。故曰出生。
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
六無染現染。眾生是正。居處是依。染違性淨。不言出生。妄無自體。還依真現。
△四一舉因顯廣。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
謂德廣難陳。故今總結。由佛力故。一念頓包事理染淨一切法界。況多念耶。然上充徧十方。即通局無礙。集菩薩眾。出佛神通。即攝入無礙。現生舍宅。即染淨無礙。悉包法界。廣陿無礙。一念即能。延促無礙。又集菩薩。因果無礙。出佛神通。依正無礙。十種宮殿。此應說之。
△第四師子座莊嚴十句。分四。初一總顯形勝。
其師子座高廣妙好。
師子座者。人中師子處之。又說無畏之法故。得法空者。何所畏哉。空乃高而無上。深不可測。廣而無外。邊不可窮。妙乃即事而真。好謂具德無缺。
△二六體德圓備。
摩尼為臺。
一臺座摩尼。即處正中。正可依處。摩尼隨映有差。法空隨緣成異。中道妙理。正是可依。
蓮華為網。
二周座華網。即外相無染。交映本空。
清淨妙寶以為其輪。
三淨實為輪。輪謂臺之處中。周帀輪圍。即具德周徧。
眾色雜華而作纓絡。
四華纓周垂。諸覺諸通。垂化周攝。
堂榭樓閣階砌戶牗凡諸物像備體莊嚴。
五寶嚴瑱飾。堂等略舉。凡諸總包。無處不嚴。故云備體。顯於法空。全收萬像。無事非理故。
寶樹枝果周迴間列。
六寶樹間飾。間上物象也。即菩薩妙法樹。隨化分枝。隨因感果。並依無相。義曰周迴。凡聖相資。名為間列。
△三二妙用廣大。
摩尼光雲互相照耀。
一淨寶出光。如雲涉入。法空亦爾。一一智中。知一切法。一一法體。顯一切智。為互照也。
十方諸佛化現珠王(至)悉放光明而來瑩燭。
二主伴寶用。互相發輝。謂佛化摩尼。能作佛事。智論云。輪王寶珠。但隨人意。能雨寶物。天寶。堪能隨天使令。佛寶。十方能作佛事。菩薩寶珠。亦能分作。如文殊師利冠中毗楞伽寶珠。十方諸佛。於中顯現。今菩薩髻珠。即是其類。下文雲集菩薩髻珠亦爾。用此嚴座者。凡初成佛。皆一切諸佛。現形灌頂。一切菩薩。親授敬養。故因果寶珠。俱來瑩燭。如來從果起用。故云化現。理圓解滿。義曰珠王。菩薩心頂。智照圓淨。故曰髻中妙寶。寂照照寂。皆瑩淨照燭。
△四一佛加廣演。
復以諸佛威神所持(至)妙音遐暢無處不及。
佛境如空。故云廣大。有感斯至。為無不及。顯教皆從法空所流。是故所流。還周法界。非智不顯。故云佛力。
△第五明教主難思。前但云佛。未顯是何身佛。又前但云始成正覺。未知成相云何。故今顯之。謂具十種深廣功德。即是遮那十種無盡法界身雲。徧於法界。成正覺也。非權應身。文二。初總辨。
爾時世尊處于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
即菩提身。具無盡德。為世所尊。座相現時。身即安處。智處諸法無前後故。於一切法。示所覺境。即二諦三諦無盡法也。成最正覺。示能覺智。開悟稱覺。離倒為正。至極名最。獲得名成。此當相解。若揀別者。凡夫倒惑。佛覺重昏。二乘雖覺。不名為正。但知法有。未知法空。但悟我空。未知我有。有厭生死。空說涅槃。顛倒未除。豈得稱正。設許稱正。亦未名最。菩薩雖正。有上有修。不得稱最。設位極稱最。亦未得名成。我佛獨能。故云成最正覺。謂如量如理。了了究竟。已出微細所知障故。
△二別釋。即約十德。別顯十身。文即分十。一三業普周。即別顯菩提身之相也。以成菩提時。得無量清淨三輪故。文二。初法。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意業。即釋上成正覺言。前云於一切法。此云三世。乃橫豎影略耳。智入平等。是正覺成也。智。即二智三智四智無障礙智。二智者。即如理如量也。此復有二。一以如量智達俗。名入三世。如理智證真。名悉平等。故佛地論云。以二智覺三諦。是也。二證差別。性即無差別故。三世即平等。瑜伽云。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等正覺。言三智者。即俗智。真智。中道智也。此亦二義。一真俗互泯。雙遮辨中。則三世平等。二相兩亡。方為智入。二真俗雖即。而不壞相。即雙照明中。此二覺三諦之境。境既雙泯而雙現。智亦寂照而雙流。為無障礙智。覺無障礙境。為正覺也。言四智者。即圓鏡等四智也。通緣三世境故。並入三世。言平等者。鏡智離分別故。依持平等。平等性智。證平等性故。妙觀察智。觀察平等。成所作智。普利平等。四智圓融。一句攝盡。下身語等。皆是四智之所發現。四智圓融。無二性故。修生本有。非一異故。不失經宗。然上能覺。即成上菩提。就其所覺。即法身也。理智無二。為真法身。
其身充滿一切世間。
身業。通三世間。故云一切。此正覺身。以是十身之總。故此其身。通於三身。無不充滿。法身普徧。世所同依故。智身證理。如理徧故。色身無礙。亦同理徧。並是圓徧。而非分徧。謂一切世間一一纖塵等處。佛皆圓滿。總看亦現。別看亦現。又國土等。即是我身。土等體外。無別我故。我即土等。我之體外。無土等故。餘一一身。互望融攝。猶多燈光。各互相徧。
其音普順十方國土。
語業。順有三義。一順異類言音。經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故。二順所宜說法。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故。三則順徧。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故。
△二喻。
譬如虗空具含眾像(至)於諸國土平等隨入。
通喻三業。然佛三業。非喻能喻。唯虗空真如。略可顯示。更以餘喻。便為謗佛。然虗空喻。有同不同。故下經云。解如來身。非如虗空。一切妙法。所圓滿等。此顯不同。今取分同義。同義多種。如下十忍品。今有二喻。開成四義。一含攝喻。兼無分別義。二普徧喻。兼徧入義。以此四喻。喻意業者。下經云。佛智廣大同虗空故。此總喻。量智包含而普徧。理智無分別而證入。又大圓鏡智。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即含攝義。下經云。菩提智。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等。而無所現。無所現言。無有分別。平等性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亦無分別。無分別言。顯無差別。故下經云。於一切義。無所觀察等。見以太虗含眾像。眾像不能含太虗。太虗不分別眾像。眾像乃差別太虗。以況我法不能容佛智。佛智乃能容我法。有我法者。分別如來是。如來者不分別我法。
二普徧喻。妙觀察智。無不徧知。即普徧義。成所作智。曲成無遺。即隨入義。又下經云。佛智廣大同虗空。普徧一切眾生心。此即智體徧。悉了世間諸妄想。此約智用徧。又云。得一切法界量等心。此約證徧。智性全同於色性故。此約理徧。云何徧入。不壞能所。有證知故。故下經云。世聞諸國土。一切皆隨入。智身無有色。非彼所能見。由隨於如。即入無所入。故云平等。是以虗空徧入國土。國土不徧入虗空。有國土處。必有虗空。有虗空處。或無國土。虗空之於國土。平等隨入。國土之於虗空。自有彼此。虗空可喻佛智。國土可喻三世。三世有處。佛智必在其中。佛知知處。三世或無其體。佛智之於三世。平等隨入。三世之於佛智。自有始終。此猶約不二而二說耳。若二而不二。國土虗空。三世佛智。同一性故。皆互相入。舉一全收。普徧亦然。三世間圓融。則言思道斷。故名佛智為不思議也。次以一喻。喻身業者。一毛尚容法界全分。必含眾像。出現身業。第二喻云。譬如虗空寬廣非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而彼虗空。無有分別。亦無戲論。合云如來身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諸善根業。皆得成就。即含攝義。而如來身無有分別。即第二義。佛身充滿於法界。即普徧義。又云。譬如虗空。徧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如來身亦復如是。徧一切法一切國土等。即普徧義。亦非至非不至。即平等隨入義。後以四義。喻語業者。如來於一語言中。具一切語言故。舍支天鼓無心出故。如來音聲。無不至故。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絕。普入法界故。又云。如來音聲無邪曲。即平等義。隨其信解。令歡喜故。即隨入義。以空一喻。徧喻三業。故云正覺得無量清淨三輪。明文照然。非是穿鑿。
△二威勢身超勝。
身恒徧坐一切道場(至)如日輪出照明世界。
謂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無不周徧故。言一切道場者。略有十種。一智身。徧坐法性道場。二法身。非坐而坐道場。三法門身。安坐萬行道場。四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場。此四義便故來。若正約威勢身。略辨六類道場。一徧一切。同類世界道場。如名號品等說。二一切異類世界。謂樹形等。如世界成就品。三一切世界種中。四一切世界海中。並如華藏品說。五一切微塵中。文云。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等。六剎塵帝網無盡道場。并前十種。故云一切。言菩薩下。正顯威勢超勝。勝於勝者故。獨言菩薩。非不超餘。如日下。約喻以顯。映山出沒。無隱顯故。處處全現。無異體故。喻徧坐道場。大明流空。餘輝掩耀。赫日之照。難究其涯。喻彼威光超映菩薩。菩薩不能測也。既云照世。則終益生盲。先照高上。獨言菩薩。
△三福德身深廣。
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
三世佛德。昔皆徧學。今三際已斷。垢習斯亡故。眾福皆淨。
△四隨意受生身。
而恒示生諸佛國土。
一隨他意。處處受生。二隨自意。能無不生。謂慈悲般若。恒共相應。感而遂通。窮未來際。
△五相好莊嚴身。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徧周法界等無差別。
色無盡故。名色無邊。十蓮華藏微塵數相。名相無邊。而皆稱真。則一一無邊。諸相隨好。放光常光。皆稱法界。故云圓滿。廣處陿處。皆圓現故。名無差別。
△六類身演法。
演一切法如布大雲。
謂雨大法雨。斷一切疑。故下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然經二句。上法。下喻。文含多意。一雲喻於身。雨為說法。法喻影略。又先興慈雲。後霑法雨。一雲一雨。所潤不同。亦隨物機宜。雲雨各異。掩塵蔽日。普覆無心等。
△七化身自在謂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自在故。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
廣容無礙。謂於如來身一一毛頭。容一切剎。而無障礙。無礙有二義。一以一小毛。現多大剎。則一多大小無礙。二此毛多剎。與彼毛多剎。參而不雜。則隱顯無礙。
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
普徧無礙。以廣容不礙普徧故。還於前毛內剎中。神力調生。若廣徧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所作事。居然易了。
△八法身彌綸。
身徧十方而無來往。
以法為身。本來湛徧。故無來往。依法現色。還如法身。在此即是在彼。亦不待往來。
△九智身窮性相之源。
智入諸相了法空寂。
相別曰諸。性皆空寂。性靜故寂。相無故空。
△十力持身。能持自他依正。
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覩。
持正報身。神謂妙智。變謂現身。轉變變現。俱名為變。皆能持之。尚持於他。況於自事。後段亦然。
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
持依報土。橫盡諸土。豎窮諸劫。所有嚴事。常持令現。上約十身。若約三身者。則初三段。皆名報身。而恒下化身。身徧十方下法身。就報身中。前一自受用報。後二即他受用報。故云處菩薩眾。以諸教中。說三身四身。成說等別。今皆圓融。於一始成。無不頓具。十身為正。三四義兼。又毛內調生。光中持剎。如空普徧等。亦即國土等十身。三世間圓融。豈報化之云別。是知。略以十德。歎於教主。其一一德。無不圓融。當去情思之矣。
△第六明海眾雲集。眾雖深廣難測。略啟十門。一集意。二集因。三辨類。四定數。五權實。六地位。七前後。八有無。九聞不聞。十釋文。
今初。來至佛所。何所為耶。有十義故。一為影響。為主伴故。二為作輔翼。得圓滿故。如普賢等常隨之眾。三為守護如來。如執金剛等。諸佛住處。常勤護故。四為莊嚴。如道場神等。常為嚴淨佛宮殿故。五為供養。如偈讚。即正行供養。華幢等。即財供養故。六為發起。此經諸請難者。即其事故。七為聞法獲益。當機領悟。即其類故。八為表法。諸首諸林。表信行等。皆同名故。及座出菩薩等。顯奇特故。亦通表萬行。俱成佛故。九為順證。佛菩薩等。證說不虗故。十為翻顯。即聲聞不聞。顯法不共故。為斯多意。所以眾海雲集。非唯證信而已也。
第二集因。亦有十因。一曾與毗盧遮那如來。同集善根故。二蒙佛四攝。曾攝受故。三往在生死。聞圓法故。四曾發大心。護一切故。五往發大願。願事佛故。六隨逐如來。無厭足故。七樂聞正法。心無倦故。八善能散滅我慢心故。九福智已淨。身周徧故。十同一法性善根大海之所生故。為此多義。得預斯會。中有集因。亦通集意。及隨諸眾。各有別因。可以思準。
第三辨類。即上集意。便成十類。一影響眾。二常隨眾。三守護眾。四嚴會眾。五供養眾。六發起眾。七當機眾。八表法眾。九證法眾。十顯法眾。準前可知。
第四定數者。稱法界眾。焉能數知。即文而言。九會都數。總有一百七十五眾。都序之中。有四十一眾。謂同生有一。異生三十九。師子座中一。若兼取前菩提樹中所流。及宮殿中無邊菩薩。總四十三眾。此四十三。徧於九會。第一會中。有二眾。謂新集十方眾。佛眉間眾。添成四十五。第二會。有新舊二眾。第三四會。各有四眾。謂新舊。及證法眾。天眾。第五會。一百一十一眾。謂新舊眾。升天品內供養眾。有一百七。并天眾。證法眾。第六會。四眾。謂天眾。同生。異生。證法眾。七八兩會。各唯一眾。謂普賢等舊眾。第九會三眾。謂菩薩聲聞。及天王等舊眾。舊眾雖重。隨會別故。並皆取之。然此諸眾。或總為一。一乘眾故。或分為二。以有實眾。及化眾故。或可為三。人天神故。或分為四。佛菩薩人非人故。或五。非人開天神故。或六。加畜生故。或七。天分欲色。或八。菩薩有此界他界故或九。他方有主伴故。或十。加聲聞故。或一百七十五。如前說故。或無量無邊。義類多方故。一一或以剎塵數等為量故。又如新集菩薩毛光出眾。例上皆爾。故一一眾。皆無分齊。此猶約相別。若融攝。一一會中。皆具一百七十五眾。以稱法界緣起之會。互相在故。上且約一界。若通十方及異類剎塵。帝網無盡無盡。是謂華嚴海會眾數。
第五權實者。夫能對揚聖教。影響其迹。靡不是權。當機之流。多皆是實。諸教所明穢土之中雜類。菩薩。聲聞。皆通權實。地前是實。地上是權。法身無生。生五道故。淨土菩薩唯實。實報生故。雜類聲聞是權。攝論云。欲令淨土不空。化作雜類眾故。若依此經。同生異生。皆通權實。海印定現。實德攝故。隨緣隨位而示現故。第二會初云。莫不皆是一生補處故。對前十類。辨權實者。影響一眾。自有二類。一果德眾。謂能加證法諸佛。互為主伴。非權非實。若位極菩薩影響。一向是權。故有經云。昔為釋迦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等。當機唯實。餘八通權實。
第六地位者。有說。一切皆是果位。以是舍那海印現故。或說。一切皆因果海。非可見聞。世尊亦是因者。識所現故。或皆通因果。果不捨因。隨類現故。因位願力。助佛化故。當機之流。正修趣故。或俱非。因果緣起。大眾同真性故。將此對前權實。則果位一向權。因位通權實。若對前十類。影響證法通因果。餘八唯因。因位高下。難以準定。
第七前後者。初列菩薩。後列餘眾者。表從本以起末。下讚即後明菩薩者。表尋末以歸本。良以本末無二故。二文互舉。又從本流末。必先小後大。故自在天為末。攝末歸本。必從深至淺。故先明自在。然皆顯法界緣起。逆順自在故也。又表四十位。一一皆徹因門。並該果海故。互舉前後。令物不作優劣之解故。
第八有無者。亦有十類。一約界。無無色。二約趣。無地獄。此二非器故。若約轉生。有地獄天子。若約所益。亦通無色。三界皆益故。三約洲。但列閻浮。餘三略無故。或成難故。四約乘。無二乘。不共教故。下為顯法。亦不見聞故。智度論云。若小乘經初。唯列聲聞。若大乘經初。具列菩薩聲聞。若一乘經初。唯列菩薩。故指此為不共教。或大乘經。唯列小者。為引攝故。如金剛經。或唯列大。亦屬大乘。主伴不具故。主伴具者。必是一乘。五約部。無四眾。未說小教故。六約主。無人王。王未知故。七約三聚。無邪定。彼障隔故。生盲之流。但冥益故。八約內外。無外道。非彼測故。九約諸天。無無想。入邪定故。十約善惡。無惡魔。不為違害。天中攝故。上十。且隨相說。圓融應有。即無所不具。
第九聞不聞者。約權。前後皆互得聞。約實。當會自聞。縱不起前。而趣於後。亦各不相知。若約頓機。許一時頓領。上之九門且從顯著。略為此釋。中本廣本。或隱或顯。不可執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六(入第一卷經第四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十釋文。第一會中。前總四十眾。大分為二。初一同生。餘是異生。故地論云。解脫月是同生眾故。又云。同生眾請。則知兼有地前。明知不約地位。餘釋云云。不符論意。云何名為同異生耶。然有二義。一謂雜類。作諸異生種種形故。菩薩得法性身。同人作一類菩薩形故。二菩薩為同者。通諸位故。神等為異。法界差別德故。
其四十眾。文皆有三。一標數辨類。二列名結數。三攝德圓周。今初同生眾三。初標數辨類。
有十佛世界微塵數。
標數也。下辨世界。略有三類。一世界。二種。三海。今云世界。則非種非海。權實共許一三千界一佛化境故。或名佛剎佛土。皆準此也。微塵者。七極微量也。謂抹三千界。並為微塵。一塵為一菩薩。則數已難量矣。況舉十數。表無盡耶。
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
辨類也。即揀非餘眾。具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今從略耳。然有三釋。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所化眾生。即悲智所緣之境。從境立名。故名菩薩。二菩提是所求之果。薩埵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薩。三薩埵此云勇猛。謂於大菩提。勇猛求故。摩訶云大。大有四義。一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行大。二利成就故。三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前二通地前。後二或唯地上。更有諸大。亦不出此。此等並是舍那佛內眷屬。動止常隨。故云所共圍繞。
△二列名結數者。夫聖人無名。為物立稱。雖得名千差。而多依行德。行德皆具。而隨宜別標。文二。初列十同名。
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
先十同名普者。顯具法界總相德故。後十異名者。顯具法界別相德故。總別相融。同一法界。今初十名之普。是別之總。普下十異。顯即普能別。普義方成。此是古今諸佛。同行普賢之行。隨於諸位。差別不同。縱成正覺。亦普行攝。故先明之。
言普賢者。體性周徧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此約自體。又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此約諸位普賢。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此約當位普賢。又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此約佛後普賢。位中普賢。悲智雙運。佛後普賢。智海已滿。而運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窮未來際。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約融攝。所以先列者。為上首故。法門主故。法界體故。一切菩薩無不乘故。無一如來非此成故。令諸聞者見自身中如來藏性。行普行故。上雖多義離釋。今從別稱合釋。無處不賢。名曰普賢。即體普也。此一為總。餘九為別。
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
二德普。謂稱性之德。充於法界。以為最勝。委照無遺。如燈之光。
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
三慧普。徧照嚴剎。決定高出故。
普寶燄妙光菩薩摩訶薩。
四行普。內行圓淨。智燄外燭。故稱為妙。
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
五音普。具一切音。演佛淨土深廣高出之行故。
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
六智普。照佛法界無盡境故。
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
七心普。智寶嚴於心頂。通行等華高出物表故。
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
八覺普。徧覺性相。聲皆悅機。故無不歸者。
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
九福普。障無不淨。稱真無盡故。
普光明相菩薩摩訶薩。
十相普。無光相之光相。徧益眾生故。六相圓融思之。
△二列十異名。
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
十德十山皆依大海。十地十度皆依佛智。海中看月。淨而且深。依智嚴剎。深而且淨。如海即大。如月即明。故以名也。
雲音海光無垢藏菩薩摩訶薩。
講如雷震。故曰雲音。辯才汎灩。猶如海光。又海上有光。天涯無際。佛智起用。一念普周。淨惑無窮。名無垢藏。
功德寶髻智生菩薩摩訶薩。
修治二嚴。猶如淨寶。祕密高顯。故有髻言。
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薩摩訶薩。
法王出現。作用自在。二嚴圓滿。為功德光。
善勇猛蓮華髻菩薩摩訶薩。
勇猛化生。不染化相。雨法玄妙。如解髻珠。
普智雲日幢薩摩訶薩。
慈雲智日。互相資映。長劫普應。高出如幢。
大精進金剛臍菩薩摩訶薩。
堅利智慧。與精進俱。故得稱大。智為行本。若臍為壽因。
香燄光幢菩薩摩訶薩。
戒等行發。是為香燄。種智高直。故曰光幢。
大明德深美音菩薩摩訶薩。
智光徧照。是大明德。稱真適物。名深美音。
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
大智發光。徧照佛境。令福非福相。所以稱大。
△二結略顯廣。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二。初別歎勝德二。
初二句就緣歎。
此諸菩薩往昔皆與(至)共集善根修菩薩行。
前句往因同行。顯主伴有由。毗即徧也。盧遮那光明照義。迴就方言。應云光明徧照。然有二義。一身光徧照盡空法界乃至塵道。二智光徧照真俗重重法界。身智能所合為一身。圓明獨耀。具德無邊。故立斯號。又毗者。種種義。盧遮障義。那者盡義入義。即種種障盡。種種德圓。故普賢觀經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徧一切處。即身亦徧。非唯光徧。又云。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即土亦光矣。又云。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即德圓義。又云。淨波羅蜜滅有相處。即障盡義。又云。樂波羅蜜不得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即證入義。又云。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明皆即應即真為本師矣。此經文證本品當辨。
言共集善根。即備道資糧。修菩薩行。即作所應作。云何共集。互為主伴故。主伴有三。一迴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皆稱共集。
皆從如來善根海生。
後句從德海生。明長為輔翼。謂佛德無邊。積集妙寶。智定盈洽。故稱為海。從生有四。一從自佛善根海生。謂已圓十身故。二從本師海生。佛為勝緣。曾已攝受授法。令行得成滿故。三與遮那同。於餘佛海生。以上云共集故。四從法性佛海生。以上德海諸佛。共同平等一味。但稱性修。即是從生。不揀自他。故梵本云。與佛同一善根海生。
△第二就行德以歎。夫大士必崇德廣業。虗心外身。崇德故進齊佛果。廣業故行彌法界。虗心故智周萬法。而不為外身。故功流來際。而非已故德難名矣。略分為三。初自分因行德三。
初自利行圓。
諸波羅蜜悉已圓滿。
諸度行滿。謂六度十度八萬四千多劫積集。究盡事理。故云圓滿。
慧眼明徹等觀三世。
十眼明徹。分別名慧。照矚稱眼。障翳斯盡。智無不矚。故云明徹。五眼之中。慧眼觀理。理無異味。故云等觀。十眼之中。慧眼觀事。事無不見。故名等觀是則委見其事為明。深達其性為徹。欲以一眼合諸具通事理。但舉其慧。
於諸三昧具足清淨。
深定已滿。三昧者此云等持。遠離沉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而云諸者。其餘諸緣亦一境故。真如三昧為其定體。隨境入別。塵數多端。故云諸也。橫則無定不窮。竪則深入無際。故云具足。定障永亡。故云清淨。
△二利他行滿有三句。即三輪化益。
辯才如海廣大無盡。
語含四辯。即正教輪。辯謂巧顯深理。才謂巧應機宜。萬法咸演。則廣大無涯。千難殊對。則無竭盡。故如海也。又海遇風緣。則洪浪雲涌。智逢機請。則口辯波騰。請者既許無邊辯。亦廣大無盡。
具佛功德尊嚴可敬。
身業神通輪。謂三業無失。智深叵撓。為具佛功德。故得外儀儼若肅然可敬。
知眾生根如應化伏。
意業記心輪。根義總明。文含性欲。言如應者。根有生熟。化不失時。器有大小。授法無謬。化謂教化。即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伏謂調伏。即應折伏者。而折伏之。由此具行。入正法故。
△三證理位極亦三句。
入法界藏智無差別。
證理法也。謂以大智證入平等真法界藏。依佛性論說有五藏。一如來藏。謂在纏含果法故。二自性清淨藏。謂在纏不染。三法身藏。謂果位為功德所依。四出世間上上藏。謂出纏超過二乘菩薩。五法界藏。謂通因果。外持一切染淨有為。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復名藏。此義寬通。故今證入。言智無差別者。所證之藏。平等要無分別。方契此則智自無差。即由上義。能所不殊。又此能證智。與所證藏。冥合一味。無有境智之異。故云無差。此復有二。一同無相。故下經云。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二同法界故。則能所各互攝盡故。下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智攝如盡故。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如全攝故。若皆一味。豈令智同於境。而無智耶。古德釋云。智相盡。故不有。能令智相盡。故不無。不爾。豈令諸相皆盡。而智獨存。是故於境則不礙真而恒俗。於智則不礙寂而恒照。即境智非一。境則不礙俗而恒真。智則不廢照而恒寂。即境智非異。境則空。有無二智則寂照雙融。故云無差別也。上來所釋。約真理寂寥與止寂相順。俗諦流動與觀照相順。起信等中。且為此釋。未盡其源。以令照真。不得名照。照俗之時。不即寂故。今正釋者。謂言用則同而異。由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則異而同。境智無異味故。同故無心。於彼此忘心契合故。異故不失於照功。智異木石故。故真智照理。境則唯寂。智則寂而常照。若約照俗。則以後得智。照差別之境。若約融真俗者。境則真俗不二。智則權實雙行。亦為一味。而不失止。以雖雙行。而即寂故。若約三觀及融境智。至下常辨。
證佛解脫甚深廣大。
證果法解脫者。謂作用自在。如不思議法品說。於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總有十種。廣如彼說。即用而真故甚深。用無涯畔故廣大。上窮彼際。故云證也。
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至)恒與智俱盡未來際。
得位極。謂普賢身徧於六位。隨在一位。以願海力。持於一切。故舊經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今此文順西國。若順此方。應云能以方便隨入一地。以願海力。攝持一切地也。然有引梵本廣明此中句數開合不同。不必應爾。何者夫譯梵為唐。誠乃不易。苟文小左右。貴於旨不乖。中若理不可通。則正之以梵本。譯人意近。則會之以舊經。言異意同。何必廣引。言恒與智俱者。明智窮來際。文含二義。一望前。謂雖在因中一地。而願力持一切地功德。皆與智俱。盡未來際。不離一地。如一地。餘地亦爾。是故因門盡於未來。但是一一諸位菩薩不見作佛時。二望後。以盡未來之大智。入如來之果海也雖有二義。順前義勝。
△二勝進果行德二。初得果法。
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祕密之境。
入佛密境。此有二意。一佛即密境。以三業業具非餘測故。謂非色現色。摩尼不能喻其多。非量現量。應持不能窮其頂。不分而徧。一多不足異其體。全為法身。一毛不可窮其際。此身祕密也。佛言聲也。非近非遠。目連尋之無際。身子對而不聞。非自非他。若天鼓之無從。猶谷響而緣發。無邊法海。卷之在一言。無內圓音。展之該萬類。是謂佛口密也。意則無私。成事等覺。尚不能知。密之至也。皆廣大無涯。超絕奇特。故云希有。
二佛之密境。謂即一乘如來知見禪定解脫深入無際帝網之境。時乃說之。故云希有。久默斯要。甚為祕密。又權實隱顯。唯佛方知。故云祕密。今洞見其源。故云了達。
善知一切佛平等法。
入佛平等。亦有二意。一佛佛平等。謂一切諸佛體性平等。法身無二故。智慧平等。德無增減故。內用平等。悲願普應故。二佛所證法平等。即第一義。此二無二。稱此而了。故名善知。
已踐如來普光明地。
明得佛位。謂佛有十地。如大乘同性經說。一甚深難知廣明地。乃至第十名毗盧遮那藏海智地。此十同是佛地。約德用成別。今普光明當其第一。普即廣義光明。即明甚深難知。此文雖略。義在普中。舉初攝後。理實皆踐。又普光明亦十地之總。總不出於普法智光故。
入於無量三昧海門。
證佛三昧。謂海印等定。皆深廣如海。並通一實。故得稱門。
△二起果用文有三業。
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
一現佛身業。徧世同事。
總持廣大集眾法海。
二同佛意業。總持大法。
辯才善巧轉不退輪。
三得佛語業。能轉法輪。不退有四。一稱理不退。無改說故。二應機不退。無虗發故。三利益不退。聞已必定故。四制伏不退。天魔外道不能動故。復有四種不退。謂信位證念。今當第四念不退也。
△三二行無礙德。謂引攝佛德。不礙修因故。文有五句。
一切如來功德大海咸入其身。
一引攝佛德。然有二義。一則行成攝果。二則諸佛同加。
一切諸佛所在國土皆隨願往。
二隨佛徧生不揀淨穢也。
已曾供養一切諸佛無邊際劫歡喜無倦。
三供佛集福。十方無邊。三世無際。此一切佛皆供養故。歡慶有遇。不住福相故。長時無厭。
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捨。
四長為輔翼。義通真應。
恒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
五悲願調生。不以偏小利物。唯以同體普願攝物。令證菩提。方顯智體圓足。
△二總結多門。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無得而稱也。菩薩之德。焉言不可周。宜以類取。故云如是無量。
△第二異生眾中。總三十九眾。相從為三。第一雜類。諸神眾。第二八部四王眾。第三欲色諸天眾。今初有十九眾。通名神者。靈祇不測故。文皆三叚。初金剛神眾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
標數。
執金剛神。
辨類也。以執持此杵守護佛故。然一一類皆通有所表。如地表心地。海表德海等。觀其歎德。則知通意。今此表般若堅利。導於眾行。到彼岸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
然諸眾立名。皆隨所得法門。為物立稱。那羅延者。此云堅固。由見佛妙色皆不可壞。故受此名。
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
見佛身毛。猶如日輪現種種光。速摧障惱故。名曰幢。
須彌華光執金剛神。
見佛身光映蔽一切。猶如須彌顯于大海。神通等法。如華開敷故。
清淨雲音執金剛神。
圓音隨類。如雷震故。
諸根美妙執金剛神。
現為世主。以美妙根。令物悟故。
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
智光演法。令愛樂故。
大樹雷音執金剛神。
寶飾妙相。如華嚴樹。方便警物。如雷震音。
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
福深相妙。炳著光明。如師子王處眾無畏。
密燄勝目執金剛神。
慈眼視物。為吉祥目。神通之燄。密現物前。
蓮華光摩尼髻執金剛神。
雨此嚴具及光明故。下諸眾。皆類此。知至得法處。名當自顯。恐厭繁文。下略不釋。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十句分二。初二句總彰願行。
皆於往昔無量劫中恒發大願願常親近供養諸佛。
由昔願力。得預法會。常為親侍。
隨願所行已得圓滿到於彼岸。
由今行滿故能徧侍。
△二八句別顯滿相。
積集無邊清淨福業。
福積淨業。
於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達。
智達定境。事定之境。隨事百千。理定之境。即真如實相。不思議定。則以無礙而為其境。今皆智照。故云明達。
獲神通力隨如來住。
通隨佛住。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入用難思。
處於眾會威光特達。
處眾超絕。
隨諸眾生所應現身而示調伏。
應物調生。
一切諸佛化形所在皆隨化往。
隨佛化形。
一切如來所住之處常勤守護。
護佛住處。
△二身眾神三。初標辨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
有二義。一身。謂神之自身。眾即同生同名。及所隨者。凡有其一。必更有二。共有其三。三故名眾。能所合目。名身眾神。二約所主。謂此類神。專以變化多身為佛事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華髻莊嚴身眾神光(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
皆於往昔成就大願供養承事一切諸佛。
△三足行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足行神。
亦有二義。一謂依止足行眾生。及守護故。如下善見比丘。足行之神。持華承足。故下德中。戀仰如來。二足所行處。即道路神通。表修行履佛所行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寶印手足行神(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
皆於過去無量劫中親近如來隨逐不捨。
△四道場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
從所依所守得名。下諸神眾類。皆同此。言道場者。非唯護佛道場。但有莊嚴道場之處。即於中護故。下德中。願供養佛。表護萬行道場。及修行者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淨莊嚴幢道場神(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
皆於過去值無量佛成就願力廣興供養。
△五主城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城神。
表行德防御法城心城故。如摩耶處說。
△二列名結數。
所謂寶峯光耀主城神(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
皆於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
以己德行。嚴佛宮殿者。一佛殿為所守之最。瑩飾為尊佛故。二主伴善根。互融攝故。三瑩飾自心佛安處故。
△六主地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地神。
表深重願荷負行德故。亦表心地為依持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普德淨華主地神(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三攝德圓滿。
皆於往昔發深重願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
△七主山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山神。
通表萬德高勝。性皆閑寂。別表智德最高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寶峯開華主山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於諸法得清淨眼。
云清淨眼者。名中多有光稱。
△八主林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不可思議數主林神。
表以無漏智。導於眾行。森聳建立故。德中云。皆有可愛光明。
△二列名結數。
所謂布華如雲主林神(至)而為上首不思議數。
△三攝德圓滿。
皆有無量可愛光明。
△九主藥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藥神。
表行德伏惑。資益法身。若約利他。則三業不空。如藥樹王故。下德中。性皆離垢。即伏惑去病也。仁慈祐物。即進善補益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吉祥主藥神(至)益氣明目主藥神。
總名主藥。藥既不同。神神各別。吉祥者。主香茅之類也。清淨光明。謂乳石之流。名稱普聞。如藥樹王雪山忍草等。明見十方。謂眼藥等。約法準之。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性皆離垢仁慈祐物。
△十主稼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稼神。
稼者。樹五穀也。表萬行法味。資益自他。他益稱心故。德中大喜成就。
△二列名結數。
所謂柔輭勝味主稼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莫不皆得大喜成就。
△十一主河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河神。
即河伯之流也。表法河流注。潤益羣品。又於生死瀑流。拯彼漂溺。江河淮濟。清濁俱河故。生死法流。此皆神主。
△二列名結數。
所謂普發迅流主河神(至)而為上首有無量數。
△三結德圓滿。
皆勤作意利益眾生。
勤益生者。謂遇沿流。則平波息浪。逢泝泳則微動輕風。水性之屬。深止而住居。陸行之流。富生而應采。導百川而去害。灌萬頃而開利。為勤作意利益眾生。約所表法。隨意消息。
△十二主海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數海神。
即海若之輩。表具含萬德。一一皆深廣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出現寶光主海神(至)海潮雷音主海神。
三名遠塵離垢者。瑜伽八十六云。現斷煩惱。離故遠塵。彼隨眠。離繫故離垢。今約近事。塵謂塵境。垢即煩惱。六根對境。了彼性空。故曰遠塵。眾惑不行。誠為離垢。心境相藉離垢。由於遠塵。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悉以如來功德大海充滿其身。
△十三主水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水神。
通上河海等水。及雨露霜雪等也。表法水含潤等多義理故。
△二列結數。
所謂普興雲幢主水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常勤救護一切眾生而為利益。
拯溺為救。濟危為護。謂已溺邪見貪愛水者。救之。將沈者護之。而為利益。即雲雨等潤。發生萬物也。法合可知。
△十四主火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數主火神。
即宋無忌之流也。以顯知慧火。燒煩惱薪。成熟善品。破無明闇耳。
△二列名結數。
所謂普光燄藏主火神(至)而為上首不可稱數。
△三結德圓滿。
皆能示現種種光明令諸眾生熱惱除滅。
夫火有二能。一能為益。二能為損。今用益止損。表法亦爾。示慧光以去闇。用益也。除惑苦之熱惱。止損也。
△十五主風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風神。
通表方便無住。無所不摧。別表如下。
△三列名結數。
所謂無礙光明主風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散滅我慢之心。
△十六主空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空神。
表法性空。別即離染。周徧等亦各如名辨。
△二列名結數。
所謂淨光普照主空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心皆離垢廣大明潔。
若情塵亂起。翳本性空。智日高升。則情雲自卷。空有日。而廓爾無際。智合理。而杳然無涯。故云爾耳。
△十七主方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方神。
即東方青帝等類也。表顯邪正方隅。使行無迷倒。
△二列名結數。
所謂徧住一切主方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能以方便普放光明恒照十方相續不絕。
身智教光。無不引攝。名普放也。無時不放。所以稱恒。如日周天。故云相續不絕。
△十八主夜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夜神。
表於無明黑暗。生死長夜。導以慧明。令知正路。
△二列名結數。
所謂普德淨光主夜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修習以法為樂。
夜分亡寢。是曰勤修。翻彼長迷故。以法為樂。
△十九主晝神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主晝神。
於晝攝化。顯行德常明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示現宮殿主晝神(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於妙法能生信解恒共精勤嚴飾宮殿。
先修正解。後勤正行。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還生邪見。信因解淨解籍信深。晝之義也。上來多主器界故。但名神。準梵本。除金剛神。餘皆女神。表慈育故。菩薩同於彼類。以攝眾生。自下攝領有情。皆受王稱。並是丈夫。
△第二八部四王眾。文有八段。前四雜類。後四能統是天王。所統是八部。初阿修羅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阿修羅王。
亦云阿素落。梵音楚夏耳。婆沙譯。為非天佛。地論云。天趣所攝。以多行諂媚。無天實行故。曰非天。依阿毗曇。亦鬼趣攝。諂曲覆故。正法念經。鬼畜二攝。以羅睺阿修羅。是獅子子故。伽陀經。天鬼畜攝。具上說故。由此或開六趣。或合為五。多好闘諍。懷勝負故。或居眾相山中。或居海下。如正法念。說然有大力者。廣修福故。今之修福。有懷勝負諂媚心者。多生其中。
△二列名結數。
所謂羅睺阿修羅王(至)妙好音聲阿脩羅王。
羅睺。此云攝惱。以能將手隱攝日月。令天惱故。二毗摩。此云絲也。質多羅。種種也。謂此王。能以一絲。幻作種種事故。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諸煩惱。
實者。因果俱慢故。權應偏摧。非不斷餘。故云及也。
△二迦樓羅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不可思議數迦樓羅王。
昔云金翅。正云妙翅。以翅有種種寶色莊嚴故。此就狀翻。若敵對翻。此云大嗉項。以常著龍於嗉中故。此鳥能食魚龍七寶。然鳥及龍。各具四生。謂卵胎濕化。後後勝前前。劣不能食勝。謂卵生鳥。不能食胎等。勝能啗劣。化食四生。如增一辨。以化食化。蹔得充虗。亦表菩薩攝生。故離世間品云。菩薩迦樓羅如意為堅足。乃至搏撮人天龍。安置涅槃岸。
△二列名結數。
所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至)普音廣目迦樓羅王。
大速疾力者。增一中說。此鳥食龍。從金剛山頂鐵杈樹下。入海取龍。水未合間。還至本樹。是為速疾。大海處攝持力者。即是攝彼命將盡者食之。而龍受三歸。及袈裟一縷在身。則不可取。菩薩亦爾。如前引離世間品說。又出現云。攝取善根熟眾生。置佛法中。此為命盡。若心有邪歸。斷見所覆則不可取。普觀海者。即周四天下。求命盡龍。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
△三攝德圓滿。
悉已成就大方便力普能救攝一切眾生。
大方便力。即雖了眾生空。而能入有。是十力止觀也。普能救攝。即鼓生死大愛海水。取善根熟者。如出現品說。
△三緊那羅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緊那羅王。
緊那羅者。此云疑神。謂頂有一角。形乃似人。面極端正。見者生疑。為是人耶。為非人耶。因此立稱。依雜心論。畜生道攝。亦云歌神。以能歌詠。是天帝執法樂神。即四王眷屬。表菩薩示眾生形。而非眾生。常以法樂。娛眾生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精進觀一切法心恒快樂自在游戲。
要勤觀察。則得法樂怡神。自他兼樂。為自在游戲。
△四摩睺羅伽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摩睺羅迦王。
摩睺羅伽。此云大腹行。即蟒之類。亦表菩薩。偏行一切。而無行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善慧摩睺羅伽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修習廣大方便令諸眾生永割癡網。
此類聾騃故。令方便捨癡。
△五夜叉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夜叉王。
初一是北方天王。即毗沙門是也。若從能領。是天眾攝。今從所領為名。然四王各領二部。從一立稱。夜叉。此云輕捷。飛空速疾故。亦云苦活。此天又領一部。名羅剎。此云可畏。
△二別名結數。
所謂毗沙門夜叉王(至)力壞高山夜叉王。
毗沙門者。此云多聞。以福德之名。聞四方故。此一是天。夜叉之王。餘九是夜叉。夜叉即王。雖一是天。又從所領。況九皆夜叉。故非天眾。下三例然。如龍中娑竭羅王。豈是天耶。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守護一切眾生。
此類飛空噉人故。菩薩示為其王。翻加守護。亦令愛見羅剎。不害法身慧命。
△六龍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諸大龍王。
亦初一是天。即西方天王。此王主二部。謂龍。及富單那。當單那者。此云熱病鬼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毗樓博叉龍王(至)無熱惱龍王。
毗樓博叉唐三藏譯云醜目。毗樓醜也。博叉目也。日照三藏譯云。毗。徧也。多也。樓者。具云嚕波。此云色也。博吃叉。此云諸根也。謂眼等諸根。有種種色故。以為名。此不必醜。娑竭羅。此云海也。於大海中。此最尊故。獨得其名。德又迦。舊云多舌。以嗜語故。正云能害。害於所害。德叉者。能害也。迦者。所害也。謂若瞋噓視。人畜皆死也。無熱惱者。即阿耨達池之龍也。諸龍有四熱惱。今皆離故。四熱。至下當釋。智度論云。此龍。是七地菩薩。須彌藏經云。是馬形龍主。又一切龍。總有五種形類。一象形。善住龍王為主。二蛇形。難陀龍王為主。三馬形。阿那婆達多龍王為主。四魚形。婆樓那龍王為主。五蝦蟇形。摩那斯龍王為主。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滅。
外則雲行雨施。散去炎毒。內則慈雲廣被。法雨普霑。散業惑之熱惱。
△七鳩般茶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鳩槃茶王。
初一是南方天王。即毗樓勒叉。此云增長主。謂能令自他。善根增長故。此王更領一部。謂薜茘多。薜茘多者。此云厭魅鬼。餘如音義。
△二列名結數。
所謂增長鳩槃茶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修學無礙法門放大光明。
此類。障礙深重故。偏明無礙。自學權實無礙。法界智光。以利眾生。
△八乾闥婆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乾闥婆王。
乾闥婆。此云尋香。謂諸樂兒不事生業。但尋諸家飲食香氣即往。設樂求食自活。因此世人。號諸樂人。為乾闥婆。彼能執樂故。以名焉。亦云食香。止十寶山間。食諸香粖。即帝釋執樂神也。帝釋須樂。此王身有相現。提頭賴咤。即東方天王。此云持國。謂護持國王。安眾生故。此從所領為名。更領一部。名毗舍闍。此云噉精氣。謂噉有情及五穀精氣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持國乾闥婆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於大法深生信解歡喜愛重勤脩不倦。
大法。即大緣起法也。信解故歡喜。深心故愛重。既歡既重。故不替修行。
△第三欲色諸天眾。天者。自在義。光明義。清淨義。智論云。天有三種。一人天。謂帝王。二生天。謂欲色等。三淨天。謂佛菩薩第一義天。今通後二。然諸天壽之長短。身之大小。衣服輕重。宮殿勝劣。俱舍十一。及瑜伽等論。起世等經。皆廣辨之。恐繁不敘。文中先有七段。明欲界天。後有五段。明色界天。前中即分為七。初月天子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月天子。
月者。缺也。有虧缺故。下面頗胝迦寶水精所成能冷能照。表菩薩得清涼慈。照生死夜。如云菩薩清涼月等。
△二列名結數。
所謂月天子(至)大威德光明天子。
初一是總。雖標總稱。即受別名。下皆準此。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顯發眾生心寶。
水珠見月。則流潤發光。淨心遇緣。則慈流智發。生了既發正因顯然。生由性成。則了非外入。生與不生無二。發乃發其本心故。顯發雙辨。
△二日天子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日天子。
日者實也。常充實故。下面亦頗胝迦寶火精所成。能熱能照。表菩薩智照故。又日以陽德。月以陰靈。一能破暗。表根本破惑。一能清涼。表後得益物。又依寶性論。法日有四。一破暗如慧。二照現如智。三輪淨如解脫。四上三不相離。如同法界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日天子(至)普光明天子。
可畏敬幢者。為惡者畏其照明。為善者敬其辨業。以斯超出故。以名幢。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修習利益眾生增其善根。
居者辨業。成就本行等利益也。生長穀稼。開敷覺華等。為增長善根。如出現品。
△三三十三天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三十三天王。
佛地論等皆言。妙高山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三十三也。下釋天名。皆依佛地。
△二列名結數。
所謂釋迦因陀羅天王(至)自在光明能覺悟天王。
釋迦。能也。因陀羅。主也。具足應云釋迦提桓因陀羅提桓天也。即云能天主。撫育勸善。能為天主故。更有異釋。如音義說。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發起一切世間廣大之業。
發起廣大業者。令修普賢行故。以此天居地天之頂。總御四洲。雖勝事頗多。猶懼修羅之敵。若修善者眾。則天侶增威。苟為惡者多。則諸天減少。故多好勸發。況受佛付屬。大權應為。至如堅常啼之心。施雪山之偈。成尸毗大行。破盧志巨慳。談般若於善法堂中。揚大教於如來會下等。皆是發起廣大業也。
△四須夜摩天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須夜摩天王。
須者。善也妙也夜摩時也。具云善時分天。論云。隨時受樂。故名時分。又大集經。此天用蓮華開合。以明晝夜。又云。赤蓮華開為晝。白蓮華開為夜。故云時分也。隨此時別。受樂亦殊故。論云隨時受樂也。
△二列名結數。
所謂善時分天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修習廣大善根心恒喜足。
喜足在於第四。今慕上而修。
△五兜率天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不可思議數兜率陀天王。
兜率陀。此云喜足。論云後身菩薩。於彼教化。多修喜足之行故。得少意悅為喜。更不求餘為足。
△二列名結數。
所謂知足天王(至)而為上首不思議數。
△三攝德圓滿。
皆勤念持一切諸佛所有名號。
彼天。是諸佛上生之處故。令脩念佛三昧也。召體曰名。響頒人天為號。通號別號。皆悉念也。不計一方。故云一切。以諸如來同一法界。體德均故。念即明記而慧逾增。持而不忘故無間斷。以佛為境。何五塵之能惑哉。
△六化樂天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化樂天王。
論云。樂自變化。作諸樂具。以自娛樂。又但受自所化樂。不犯他故。名為善化也。變謂轉變。轉麤為妙。化謂化現。無而忽有。
△二列名結數。
所謂善變化天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
以出世化。故得解脫。
△七他化自在天王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數他化自在天王。
論云。令他化作樂具。以自娛樂。顯己自在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得自在天王(至)因陀羅力妙莊嚴光明天王。
寂靜境門者。境為入理之處。即是門也。根無躁動故稱寂靜。根即門也。根無取著。方見境空。合為門也。故鴦掘經云。明見來入門。具足無減修。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勤修習自在方便廣大法門。
物我自在。即廣大法門。
△第二色界諸天。眾有五眾。以第四禪有二眾故。然四靜慮。攝天多少。下經頻列。至十藏品。當會釋之。多依十八。初二三禪。各攝三天。皆舉最上。以勝攝劣故。但列一下文說頌。徧觀諸天。第四靜慮。自攝九天。上五小乘聖居。非此正被異生位中。廣果至極故。今列之。大自在天。三千界主。所以別列。初大梵天王眾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不可數大梵天王。
佛地論云。離欲寂靜。故名為梵。具云梵摩。此云清潔寂靜。謂創離欲染。故名清潔。得根本定。名為寂靜。
△二列名結數。
所謂尸棄天王(至)悅意海音天王。
尸棄。此云持髻。謂此梵王。項有肉髻。似螺形故。亦名螺髻。或云火頂。以火災至此故。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金色衣。禪悅為食。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
△三攝德圓滿。
皆具大慈憐愍眾生舒光普照令其快樂。
本修慈心。得生梵世。等流相續。還慜眾生。好請轉法故。智光照物。不為汙行故。身光發揮。若有遇之。身心悅樂。
△二光音天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光音天王。
二禪第三天也。智論亦云。第二禪通名光音。彼天語時。口出淨光故。有云。彼無尋伺。言語亦無。用光當語。故名光音。瑜伽。名極光淨。謂淨光徧照自他處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可愛樂光明天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皆住廣大寂靜喜樂無礙法門。
定生喜樂。離尋伺故。得寂靜名。然凡得之。捨動求靜故。非廣大味定之喜。非無礙法。今菩薩。即動而靜。不散不味。是為廣大無礙法門也。
△三徧淨天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徧淨天王。
此天。離喜身心徧淨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清淨名稱天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悉已安住廣大法門於諸世間勤作利益。
身心徧淨。未為廣大。物我無二。普益世間。方為廣大也四廣果天三。初標數辨類。
復有無量廣果天王。
即第四禪。第三天於異生善果此最廣故。所有功德。勝下三故。
△二列名結數。
所謂愛樂法光明幢天王(至)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三攝德圓滿。
莫不皆以寂靜之法而為宮殿安住其中。
此天。離八災患。世中最寂。今以實智。住本寂之宮。
△五大自在天三。初標數辨類。
無有無數大自在天王。
梵云摩醯首羅。是也。於三千界最自在故。智論第二云。此天。有八臂三目。乘白牛。執白拂。一念之間。能知大千雨滴。下經同此。智論第一。過五淨居。有十住菩薩住所。亦詺淨居。號大自在天王。又三乘中。立此為淨土。是報身所居。約實但是第十地菩薩。攝報之果多作彼王耳。
△二列名結數。
所謂妙燄海天王(至)而為上首不可稱數。
△三攝德圓滿。
皆勤觀察無相之法所行平等。
三千界頂。非無相不超。非離相求故。所行平等。然上釋名歎德。多從義便。以順類殊。若約實德。無不互有。皆可虗求。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入第二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七稱揚讚德。亦是發起序。文中有三。初總結威儀住三。初結眾集。
爾時如來道場眾海悉已雲集。
數廣德深。故名眾海。起於自地集空道場。多數大身。重重無礙。雲之象也。又浮雲無心。龍吟則起。菩薩無住。佛現爰來。
△二明異相。
無邊品類周帀徧滿形色部從各各差別。
不唯上列。故云品類無邊。旋環不空。故云周帀徧滿。大小等形。妍媸等色。部主徒從。各有區分。故云差別。
△三結意同。
隨所來方親近世尊一心瞻仰。
隨所來方。參而不雜。皆得見佛。各對目前。其猶百川各全覩月。同無異念。故曰一心。諦矚欽承。瞻而且仰。不唯直覩丈六。乃徹見法界身雲。
△第二總顯德行因緣者。以上列中。隨宜別歎。今方總顯德行齊均。又與下別。得法門以為總故。前同生眾中共集。善根亦是別故。又前共集。明主伴所由。今曾攝受。顯眷屬所以。影略其文。此文多勢。且分為三。初離障見淨。二受化根深。三德行圓備。初後是因。中一是緣。以因奪緣。大眾自見。以緣奪因。佛力令見。因緣和合。無定親疎故。因緣間說。又初段德行現深。後二因緣宿著。久攝今見。即緣成因。感應道交。故常居佛會。初離障見淨。
此諸眾會已離一切煩惱心垢及其餘習。
煩惱。即煩惱障也。心垢。即所知障也。此障翳心。迷所知故。言一切者。謂分別俱生。若種若現。言餘習者。二障氣分。麤重麤重。如畢陵上慢迦葉不安。今皆位極菩薩。智現情亡。證理達事。心鏡瑩淨。故云已離。若諸位圓融。一斷一切斷。亦通初位。
摧重障山。
通以喻顯。以能摧道。摧二障山。障體。堅厚崇聳如山。又別則智障菩提。惑障圓寂。通則俱障。及一切佛法。故名為重。
見佛無礙。
斷障果也。然有二義。一就能見以明無礙。由斷二礙。智明理顯。理顯故見法性身。智明故見佛智身。理智冥一。見無礙身。無礙亦即涅槃。二約所見明無礙者。具十無礙。已如上說。
△二受化根深二。初總。
如是皆以毗盧遮那如來(至)以四攝事而曾攝受。
如是者。指前斷障之眾。劫海者。明攝時曠遠。言四攝者。即攝化之方。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是攝緣。與彼資持故。愛語。是攝體。正示損益故。利行是攝處。安住善處故。同事。謂釋疑。令彼決定故。
△二別。
一一佛所種善根時(至)令其安立一切智道。
別示攝相。於中向言劫海曾攝。何所攝耶。謂一一佛所。何時攝耶。種善根時。將何法攝。謂種種方便。攝相云何。謂教化成熟。教化約始成。熟就終攝。意云何。令其定立一切智道。道者因也。唯為佛果。修佛因耳。
△二德行圓備。前攝何益。令得圓故。於中。初辨因圓。文有五句。
種無量善獲眾大福。
已超七地。殊勝善根故。
悉已入於方便願海。
已超八地。大願滿故。
所行之行具足清淨。
已超十地。行滿障淨故。
於出離道已能善出。
前明德圓。此具出道。一道無量道。已超生死。不住涅槃。故云善出。
常見於佛分明照了。
結成見佛。謂德高十地。是以常見。非比量見。故日分明。不取色相名為照了。又塵毛剎海佛徧。重重有德斯覩。名分明照了。
△二入果海。此一段文。望前是別。總具德中。別入果故。望後是總。四十眾中。解脫標故。今且屬前。文二。初乘因入果。
以勝解力入於如來功德大海。
是比智知。如見鸞翔。知太虗可沖。矚龍躍。知宏海可汎也。謂以勝解力。印可佛言。知福慧之深遠。以信解力。瞻仰佛化。知慈悲之廣大。是入如來功德大海。亦是勝解印持果德。
△二分得果用。
得於諸佛解脫之門游戲神通。
言解脫門者。佛果障寂。大用無礙。故稱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通智游入。故號門也。眾各證契。故名為得。此解脫即門。佛得其總。眾海得別。又佛解脫。但名解脫。眾所得法。稱之為門。以能通入彼果用故。此解脫之門。又眾所得法。離障自在。名為解脫。智所入處。亦名為門。以因解脫入果。解脫亦稱為門。此解脫即門。然總別圓融。因果交徹。重重無礙。方為真解脫門。故下或歎佛果德。或歎因行。或約天等所得。欲影顯故。次游。戲神通。正明入相。游戲者。出入自在。神通者。難測無壅故。約觀心者。心境無礙。稱為解脫。由入此理故號為門。若以門為門。非能通矣。門即如實。何所通耶正入雙亡。為真門矣。如此入者。則本覺湛然名窮果海。真非妄外。則因果圓融。心境無涯。則解脫無際矣。
△第三別明得法讚佛。四十眾中。各先長行得法。即經家序列。後說偈讚。即當時所陳。然眾集偈讚並在一時文累書故。編之作次。而各得一者顯佛德無盡故。乘別入總。盡眾不能及故。故海慧云。如來境界無有邊。各隨解脫能觀見。而普賢得十顯等。佛無盡故。文中先異生三。初諸天三。初色界有五。初自在天長行得法。初法身解脫。
所謂妙燄海大自在天王(至)寂靜方便力解脫門。
法界虗空界。即用所徧處。空即事空。法界之言。義兼事理。謂非但徧空。亦徧空內色心等事。及空有稱真之理。又但言空則一重徧。今云法界。則重重皆徧。何者謂空界容一一塵處。及彼事物。一一塵中。皆稱真故。各有無邊剎海。佛身大用。皆悉充滿。故下頌云無窮盡也。言寂靜者。體也。然有二義。一明前大用。用無用相。不礙常寂。二由此智用。即寂同真。是故隨一一用。徧一切處也。言方便者。用也。亦有二義。一明前寂無寂相。不礙大用。二內同真性不礙。外應群機。故云方便。寂用無礙。所以稱力。
△二智身解脫。
自在名稱光天王得普觀一切法悉自在解脫門。
此有三義。一以普眼於一切法。無不能觀。二觀一切法。不壞事而全理。三於一法中。見一切而無礙。並名自在。
△三自相解脫。
清淨功德眼天王(至)不來不去無功用行解脫門。
亦有二義。一知不生等。內證真理。二無功用行。外應群機。然不生等。佛法之體。釋有多門。略申一兩。一別釋以不生滅約境。不來去約行。
初不生滅。略有五義。一就徧計。由是妄執無法可生滅也。又情有即是理無。故不生也。理無即是情有。故不滅也。不滅不生。是一法也。又求徧計相不可得。故不生。能顯無相性。故不滅。不滅即不生。亦一法也。
二就緣起性。謂法無自體。攬緣而起。生即無生。既本不生故。無可滅也。又緣起無性。故不生。無性緣起。故不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是故不生即不滅。不滅即不生。為一物也。又推緣無起故不生。能顯無生性。故不滅。
三約圓成性。謂非是有為故。無彼生滅相也。又非妄心境。故不生。聖智所證。故不滅。又體非遷變。故不生。隨緣令法起。故不滅。不滅即不生。為一物也。
四通就三性混融。於一法上。就徧計故不生。就圓成故不滅。就依他故。亦不生亦不滅。就三無性故。非不生非不滅。
五然此四句。合為一聚。圓融無礙。頓思可見。二不來不去者。約行。謂正智。背捨妄執。而無去。向證真理。而不來。又依體起用而不去。應機現前而不來。又往應群機而不去。恒歸寂滅而不來。不來即是不去。無二為一味也。由此大智。無念應機。如摩尼天鼓。無思成事。故云無功用行也。
△二通釋者。不生不滅。亦可約行。不來不去。亦可約境。謂妄念斯寂。猶若虗空。何生何滅。又雖起大用。見心無生。用謝。歸寂了本無滅。又常稱真理。寂照居懷。於此心中。有何生滅。約境釋不來去者。猶如空華無可去來。又緣會即來。來無所從。故無來。緣謝而去。去無所至。故無去。又諸法即如。如豈來去。
△三展轉釋。又何以不生滅。由無來去故。何以不來去。由無生滅故。又既無來去。則非一異。不生不滅。則無斷無常。智契前理。故無功用。不礙生等。故云行也。是則不生之生。生之不生。無功用故。常寂。行故常用。寂用無二。是於功用。得解脫也。斯為正法之要義。味難盡。無厭繁文。
△四觀義解脫。
可愛樂大慧天王(至)一切法真實相智慧海解脫門。
現見之言。揀比知故。真實相言。略有三義。一以智觀事實。事不虗故。故下經云。觀有為法如實相。二以慧觀理實。所謂無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三以無礙智。知無二實。窮實故深。盡邊故廣。稱智慧海不為相縛。是解脫門。
△五慈障解脫。
不動光自在天王(至)大方便定解脫門。
離諸危怖曰安。適悅身心曰樂。見佛則獲二利。故安樂也。煩惱不生。故得定也。佛德難思故。樂定無邊。斯為大方便也。
△六悲障解脫。
妙莊嚴眼天王得令觀寂靜法滅諸癡闇怖解脫門。
眾生。癡故造業。造業故受苦。闇故不見未來。不見未來。即顛墮故。大怖之極。莫越愚癡。令觀本寂。則癡相本空。尚不造善。豈當為惡。
△七業障解脫。
善思惟光明天王(至)不起一切諸有思惟業解脫門。
佛現十方。是無邊境。了無依性。稱為善入。尚不依佛。寧造業思。
△八無相解脫。
不愛樂大智天王(至)而不動無所依解脫門。
雖身應十方。寂然不動。智宣諸法怕爾無依。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故。
△九名相解脫。
普音莊嚴幢天王得入佛寂靜境界現光明解脫門。
佛智契如。名入寂境。寂而能應故。普徧十方。身智發光。又令物入無相。故靜。無名故寂。
△十能益自他解脫。
名稱光善精進天王(至)廣大境界為所緣解脫門。
此天王名。與前列中少倒。前名極精進名稱光。上下諸文。多有此例。或義存名異。或廣略參差。皆譯者不善會耳。法門名住。自等者。此離二取相。能益自他解脫門。自悟處者。即離覺所覺。自覺聖智常現前也。而以無邊等者。謂緣無邊法界。度無邊眾生。得廣大菩提也。
△二偈頌讚佛二。初彰說儀。
爾時妙燄海天王承佛威力(至)而說頌言。
燄海。是當眾上首。仰承佛力。為眾申心。十地論云。承佛力者。顯無我慢。普觀十方。示無偏心。今觀己眾。通局小異耳。然頌總有四種。一名阿耨窣覩婆頌。此不問長行與偈。但數字滿三十二。即為一偈。二名伽陀。此云諷頌。或名不頌頌。不頌長行故。或名直頌。謂以偈說法故。三名祗夜。此云應頌。四名縕馱南。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故。今此即伽陀頌也。下皆準之。為何意。故經多立頌。略有八義。一少字攝多義故。二諸讚歎者。多以偈頌故。三為鈍根重說故。四為後來之徒故。五隨意樂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說故。八長行未說故。今此正唯前二義。兼五六。
△二正說中。十偈次第。各一法門結集取此。以為長行。非此頌前也。然此中。長行與偈。有多不同。謂偈字則定。長行多少不同。而長行則約天得法。偈中即是歎佛。此必然也。若二文互望。或因果之殊。或體用有別。或互相影略。或難易更陳。或法喻不同。或能所遞舉。故傳授者。善消息之。二文相映。於義易了。
二正說。
佛身普徧諸大會(至)為救世間而出現。
初二句。即前所徧法界虗空。兼明能徧佛身。則十身皆徧。無窮盡者。一出現無盡。若高山之出雲。二非滅盡法。猶虗空之常住。次句寂靜也。由無性故。不可取。為一異俱不俱等。後句方便。合二為力。此偈是說者自法。故不結天名。下並準知。
如來法王出世間(至)此自在名之所證。
初句。是上自在。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故。次句觀也。第三句普也。後句結法。屬人為他說故。然其結名義同法門。恐繁不配。他皆倣此。
佛不思議離分別(至)如是淨眼能觀見。
初句。無功用也。不思議是標。離分別是釋。次句。即不生等相即生等。無即不義。第三句。即行也。長行約要先知法無生。方得成無功用。偈則要無分別。方能見法無生。內證與外用同時。所以二文前後。
如來智慧無邊際(至)大慧入此深安住。
初句明廣。次句明深。即上智慧海也。第三句自見法實故。能令物不迷事理。
如來功德不思議(至)不動自在天能見。
初句。方便定也。次二句。與安樂也。
眾生癡闇常迷覆(至)妙眼能知此方便。
初句。即前癡闇。謂長迷妄境。鎮覆真心也。次句。令觀寂靜。次句因滅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明是前滅義。
如來清淨妙色身(至)善思惟天所觀察。
初二句。即善入無邊境。無邊境。即所應處也。無有比善也。次句無性者。感而應故。無依者。思念寂故。由此能令物不造業。
如來音聲無限礙(至)此樂智天之解脫。
初二句。即普往十方說法。次一句。即不動無依。
寂靜解脫天人主(至)此無礙法嚴幢見。
初句。即入寂靜境。次二句。即普現光明。
佛於無邊大劫海(至)名稱光天悟斯法。
初十一字。即無邊境。為所緣求菩提。即自所悟處。次句。既緣其境。必起通化。前文略耳。
△二廣果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可愛樂法光明幢天王(至)說法斷疑解脫門。
普觀等者。此應根授法。明於不知根說法。無果障中得解脫也。斷疑生信。說法果故。謂觀機識病。稱根說法。藥病無謬故。疑除疾愈。
淨莊嚴海天王得隨憶念令見佛解脫門。
隨憶念言。略有二意。一隨念何佛。如名應之。二隨念有淺深。令見佛有麤妙。此於現身。得解脫也。
最勝慧光明天王(至)無所依莊嚴身解脫門。
法性平等者。唯一味也。無所依者。離能所也。莊嚴身者。證真莊嚴。即非莊嚴故。雖現世間。還如法性。不依諸有。此於有依。得解脫也。
自在智慧幢天王(至)安立不思議莊嚴海解脫門。
知世間法者。謂眾生世間。心法各異。知已隨宜。現通說法。故云安立。一念速安。非人天外道所能思議以此莊嚴如來教海。此於安立教法遲鈍障。得解脫也。
樂寂天王(至)不思議佛剎無障礙解脫門。
一毛等者。約偈不思議解脫力也。無礙有二義。一唯就所現。則毛中多剎。自互無礙。二雙就能所。一毛不大。而多剎不小。一多大小。皆無礙也。又由無大小相故。此於取著障。得解脫。
普智眼天王得入普門觀察法界解脫門。
一門攝一切門。名為普門。隨一一門。各全收法界故。於其中。觀察法界深智契達。故名為入。此於隨相中。得解脫。
樂施慧天王(至)出現無邊劫常現前解脫門。
眾生無邊。根器各異。應形說法。種種不同。既根熟不休故。窮劫長現。此於異苦不化生障。得解脫。
善種慧光明天王(至)入不思議法解脫門。
謂觀事入理。理超情表。云不思議。此於諸業報。得解脫。
無垢寂靜光天王得示一切眾生出要法解脫門。
法門無邊。出者為要根器萬品。故出要難思。此於著相。得解脫。
廣大清淨光天王(至)應化眾生令入佛法解脫門。
種種方便。但隨所應。終成種智。名入佛法。以大悲出現。皆等雨故。此於不欲利生。得解脫。上云出要令離妄苦。今云入法令得真樂也。
△二偈頌讚佛。
爾時可愛樂法光明幢天王(至)而說頌言。
觀己眾內三類天者。上五淨居非所被故。十偈次第。一如長行。
諸佛境界不思議(至)廣大意樂無窮盡。
前二句。即所疑境界。境界之言。通分齊所觀。普令者。觀根為說故。生信解者。斷疑也。信佛大用。分齊難測故。斷佛上疑。生其正解。信佛所觀之境。則斷法上疑。亦生正解。謂如有疑云。為存因果。非真空耶。為是空故無因果耶。今明秪由真空。能立因果。因果立故。乃是真空也。第四句。釋一切之言。佛。以利生為意樂故。既該一切。故廣大無盡。
若有眾生堪受法(至)嚴海天王如是見。
初句即憶念。次二句令見佛。
一切法性無所依(至)此義勝智能觀察。
初句。即法性平等無依。次二句。即莊嚴身。謂如法性為嚴。故無依處。
隨諸眾生心所欲(至)此智幢王解脫海。
初句。即了一切世間。次二句即一念安立不思議莊嚴海。
過去所有諸國土(至)愛樂寂靜能宣說。
初二句。即毛孔現剎。上云不思議佛剎。但以橫多。今云過去。乃豎窮前際。皆示現者。如鏡現像。次一句。是無障礙。令應度者見。即佛神通。依佛鏡智而觀。乃法性恒爾。
一切法門無盡海(至)智眼能明此方便。
初二句。即普門。次句。即法界。末句。義兼於入。
十方所有諸國土(至)愛樂慧旋之境界。
初二句。即為一切眾生。種種出現。次句。即無邊劫常現前。謂約機隱顯。佛無去來。故常現也。
佛觀世法如光影(至)善種思惟能見此。
初句。即觀一切世間也。次二句。即入不思議法也。若約理論。深是深非甚。今不壞事而即理。故曰甚深。全攬理以成事。名為幽奧處。兼上二法。常寂然。釋上義也。以諸法即寂故。不可以理事思也。
佛善了知諸境界(至)此寂靜天能悟入。
初二句。示一切眾生。次句顯出要法。
世尊恒以大慈悲(至)清淨光天能演說。
初二句。即觀應化眾生。次句令入佛法。
△三明三禪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清淨慧名稱天王(至)解脫道方便解脫門。
即寂普現。名為方便。說即是道。由說入佛解脫海故。此於體用有礙。得解脫也。又方便言。亦通入解脫之方便也。
最勝見天王(至)如光影普示現解脫門。
隨一切等者。謂不能普現得解脫也。光影之言。略有二釋。一謂因光發影。影但似質而不似光。依智現形。形隨眾樂。不隨自智。隨樂。即應名普示現。二水中之月。亦名光影。謂佛月不來。影現心水。影多似月。少似於水。謂水動則流光蕩瀁。水濁則似晦魄臨池。若止而且。清則圓璧皎皎。此亦隨自他意也。此就天王且隨天眾所樂。偈就佛無不應也。
寂靜德天王得普嚴淨一切佛境界大方便解脫門。
佛境界有二。一如如法性。是佛證境。二十方國土。是佛化境。嚴淨亦二。離相息妄。則嚴如境。萬行迴向。則嚴化境。此二無礙。大方便也。此於無巧莊嚴。得解脫也。
須彌音天王得隨諸眾生永流轉生死海解脫門。
謂大悲深厚故。隨入生死。眾生無邊故。永流轉而示導也。此於無大悲捨眾生障。得解脫也。
淨念眼天王得憶念如來調伏眾生行解脫門。
佛調眾生。或折或攝。或兼二行。雖悲願多門。皆令趣無上道。若憶念此。居然受化。不滯於權。此於勝所緣有忘念障。得解脫。
可愛樂普照天王得普門陀羅尼海所流出解脫門。
佛以稱法性之總持。包攝一切總持。故云普門。復能流演無盡。故得稱海。此於聞思有妄失障。得解脫也。
世間自在主天王得能令眾生值佛生信藏解脫門。
謂佛出難值。引之令值。信心難生。勸之令生。信含眾德。所以名藏。下經云。信為寶藏第一財故。此於嫉妬邪見障。得解脫也。
光燄自在天王(至)聞法信喜而出離解脫門。
上令信佛。此令信法。仰依即信。領解便喜。信可趣入。喜則奉行。因得解脫。名而出離。此於迷覆眾生障出離道。得解脫。
樂思惟法變化天王(至)如虗空無邊無盡解脫門。
謂眾生界。法界。調伏界。虗空界。皆無邊無盡。菩薩悲智。以方便界。開示法界。行調伏界。等虗空界。於有限礙障。得解脫故。
變化幢天王得觀眾生無量煩惱普悲智解脫門。
由悲故憐愍。由智故觀察。觀察煩惱。知病行已。化而度之。此於無悲無方便障。得解脫也。
△二偈頌讚佛。
爾時清淨慧名稱天王(至)而說頌言。
十一頌。初十次第如前長行。依梵本列名中。此長行闕第十一天。彼名星宿音妙莊嚴天王。下言妙音者。略而未迴。
了知法性無礙者(至)令眾同歸解脫海。
初二句。是了達方便依法性而現故。後二句。說即是道。說不思議解脫。令眾同歸。
如來處世無所依(至)此勝見王所入門。
初二句。明光影普現。無依故如影。第三句。成上二義。以無生故。如影無依。略不明隨天所樂。
無量劫海修方便(至)寂靜德天之所悟。
初句標方便無量劫修。兼顯大義。次二句。正明方便嚴佛境界。
眾生愚癡所覆障(至)此須彌音之解脫。
初二句。即眾生永流轉。謂無明所盲。覆本淨心。造業受身。故恒居生死。次句。即隨而示之。
諸佛所行無上道(至)淨眼諦觀能悉了。
總相頌佛調生行。初句高。次句深。後句廣。
如來恒以總持門(至)普照天王此能入。
初二句。即普門陀羅尼。次句。即所流出。示教者。示其善惡。教使修行。稱性無偏故。偏而無盡。
如來出世甚難值(至)此自在天之所得。
初二句值佛。次句生信藏。不信即佛難值。正信唯佛能生。既值佛生信。反覆相成。今之一遇。何得不信。
佛說法性皆無性(至)光燄天王能善了。
初二句。即所聞之法。以無性為法之真性。次句。即令眾生信喜出離淨。則出不信濁。成無漏故。
三世如來功德滿(至)如是樂法能開演。
初句。能調伏人。前因此果耳。化眾生界。即調伏行。無邊無盡。為不思議。思惟悅生。是名為入。
眾生沒在煩惱海(至)此化幢王所觀境。
初二句。即眾生無量煩惱。謂利鈍二使。愛見羅剎。皆甚可怖也。次句。以悲愍之。以智令離。
如來恒於大光明(至)此妙音天所入門。
既闕長行。對名略顯。初二句。星宿莊嚴義也。謂佛光流於法界。粲若星羅。次句。即妙音莊嚴。化眾生事。不出三輪。上云妙音。舉一立稱耳。若長行立名。應云得於光現佛輪攝化解脫門。
△四二禪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可愛樂光明天王(至)銷滅世間苦解脫門。
二義。一內證真樂。經論共說樂有五種。謂一因。二果。三苦對除。四斷受。五無惱害。無惱害樂。更有四種。謂出家遠離樂。禪定適悅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今當第四。若通取受字。兼禪定菩提。則含因果。言恒受者。以無所受。受諸受故。若待境界。即非恒也。二而能降下。外建大義。降神現相。除苦因果。此於涅槃體用障。得解脫門。
清淨妙光天王(至)一切眾生喜樂藏解脫門。
謂無緣大悲。與性海相應。拔世憂患故。出生喜樂。無盡名藏。此於惱害心。得解脫。
自在音天王(至)一切眾生福德力解脫門。
修福德因。感依正果。福之力也。雖多人多劫所感。念劫融之頓現。此於時劫。得解脫也。
最勝念智天王(至)皆悉如虗空清淨解脫門。
謂以佛力不動。成住壞三。皆如空劫。常清淨也。此於遷變。得解脫也。
可愛樂淨妙音天王(至)一切聖人法解脫門。
謂信樂佛菩薩法。敬奉修行。則於二障。得解脫也。
善思惟音天王(至)一切地義及方便解脫門。
地謂地智。義謂清淨。即離念超心地也。方便者。教導及入地之由。入住出等也。以無盡辨。演無盡法。故能經劫。
演莊嚴音天王(至)大供養方便解脫門。
通有二義。一現多身與多供。供於多佛。皆稱真故。名大方便。即長行意。二一念八相。徧法界故。名大方便。即偈中意。於上自在。名為解脫。
甚深光音天王得觀察無盡神通智慧海解脫門。
於定慧障。得解脫也。
廣大名稱天王(至)出現世間方便力解脫門。
果滿應機。此於現身化生無堪任性。得解脫。
最勝淨光天王(至)發生深信愛樂藏解脫門。
見佛大願雲。愛樂隨學。此於自輕障。得解脫。
△二偈頌讚佛。
爾時可愛樂光明天王(至)而說頌言。
我念如來昔所行(至)以佛威神令悉見。
前三句。明寂靜樂。通舉因樂。以顯果樂。後句。降現之用。
佛身無相離眾垢(至)此是妙光之解脫。
初句。即所相應海。次句。即能應大悲。大悲荷物。故名為地。次句即生喜藏。憂除故喜。患除故樂。
佛法廣大無涯際(至)自在音天解脫力。
初句能現。次二所現。
佛神通力無與等(至)勝念解脫之方便。
初二句。即普使成住等。次句如虗空清淨。以三災彌綸而淨土不毀故。然三四二偈。似有前却。且順文釋耳。
如諸剎海微塵數(至)此妙音天法門用。
初二句。咸敬奉是愛樂。餘是聖人。次一句。即上法及信受也。
佛於無量大劫海(至)善思音天知此義。
初句。經劫住。次二句。即地義方便。無邊。是一切也。
如來神變無量門(至)此莊嚴音之解脫。
通頌八相普周。略無供養。
威力所持能演說(至)此光音天解脫門。
初句。是前智慧。次句神通。次句無盡及海。以隨根令淨。是深廣故。
如來智慧無邊際(至)廣大名天悟斯道。
初二句。即德海滿足。次句。出現世間。
佛昔修習菩提行(至)最勝光聞大歡喜。
三句。通明前昔誓願力。第四結中。便顯深信愛樂藏。以文云大歡喜故。
△五初禪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尸棄梵王(至)所行清淨無染著解脫門。
大用應機故。普徧說法。用而常寂故。行淨無染。得心無行故行淨。了境無相故無染。
慧光梵王得使一切眾生入禪住解脫門。
佛為定境。住定則所見深故。
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議法解脫門。
法海難量。名不思議。一言演盡。名為普入。
普雲音梵王得入諸佛一切音聲海解脫門。
圓音隨類。名音聲海。要無分別。方入佛聲。
觀世言音自在梵王(至)教化一切眾生方便解脫門。
化生。即是趣菩提行故。以宿住智明記。
寂靜光明眼梵王(至)業報相各差別解脫門。
眾生報異。隨業有差。佛示現受。令生正信。
普光明梵王(至)品類差別皆現前調伏解脫門。
於法自在。方能隨類調生。
變化音梵王(至)清淨相寂滅行境界解脫門。
佛身無相等。法性之清淨。現而同化。為寂滅之行矣。
光耀眼梵王(至)無依止常勤出現解脫門。
不著諸有。故能常現。三業無邊。更無可依。
悅意海音梵王得常思惟觀察無盡法解脫門。
觀性無相。猶如虗空。何有可盡。察用隨宜。如擊水文。隨擊隨生。復何可盡。
△二偈頌讚佛。
爾時尸棄大梵王承佛威力(至)而說頌言。
上首觀眾。開成四天。合即梵身即眾。亦有經云。梵眾梵身梵輔梵眷屬。身即是眾。輔即眷屬。
佛身清淨常寂滅(至)譬如空雲如是見。
初句。法身普徧道場。次句。知光說法。次句。行淨無染境相。知行既亡。則大用影像亦寂。後句。通以喻。顯。雲不離空。空不礙雲。以況寂用。
佛身如是定境界(至)此慧光王之所悟。
初二句。入禪之境。如來法身。即是心性。若能觀之。為上定故。次句。示入方便雖多。同入一寂。
佛剎微塵法門海(至)善思慧光之解脫。
初句。即不思議法。次二句。明普入義。以一言說盡故。一言說盡之辨。劫海亦不能窮。顯法無盡也。約能包。則一言說盡。約能久。則劫海莫窮。然一言但說剎塵。未是無盡。設欲一言盡者。則二三兩句相違。一言說盡。劫海更何所演。而得無窮。更有所演。前則不盡。又不可重說。若欲通者。總望則可說盡。隱映重重。則不可盡。如擊水文。小擊大擊徧擊。各隨文生。盡未來際擊。盡未來文生。為難思法也。
諸佛圓音等世間(至)普音梵天如是悟。
圓音之義。文略有三義。一廣無邊。二別詮表。三無分別。如次三句。餘如出現品辨。
三世所有諸如來(至)自在音天之解脫。
初二句。即教化眾生方便行。三世諸佛。皆以利他為向菩提。自清淨業故。次句。前就梵王。故云憶念。今據如來。故身現耳。一毛尚現。何況全身。
一切眾生業差別(至)寂靜光天能悟入。
初句業相差別。次句報相差別。次句現同世間。
無量法門皆自在(至)此是普光之境界。
前二句。即隨類調生。調法自在故。能隨類廣徧。次句顯明前義。無思成事故。
佛身如空不可盡(至)變化音王悟斯道。
初二句。明佛體性。即前清淨寂滅不可盡。下略顯四義如空。次句。佛用應現為行。故皆如化。不失寂滅。
如來身相無有邊(至)光耀天王入此門。
初二句。所現無有邊。次句。勤觀無依著。
法王安處妙法宮(至)此海音王之解脫。
初二句。常思大用無盡。謂安住大悲宮。能現大事故。次句。常觀法體無盡。
△二欲界諸天七。初他化天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自在天王(至)無量眾生自在藏解脫門。
謂現眾生前。自在調伏。使其成熟。化法無盡。故名為藏。
善目主天王(至)樂令入聖境界樂解脫門。
觀世樂相皆苦。故應捨。觀世樂性。即入聖樂。
妙寶幢冠天王(至)種種欲解令起行解脫門。
隨樂斷疑。令起正行。
勇猛慧天王得普攝為一切眾生所說義解脫門。
一音普攝諸義。徧於時處。為物而說。
妙音句天王(至)增進自所行解脫門。
倣佛修慈。
妙光幢天王(至)摧滅一切憍慢幢解脫門。
大悲十力。摧彼高慢。而無摧心。故云示現。
寂靜境天王得調伏一切世間瞋害心解脫門。
以智慧光。照諸世間。令離三毒之闇。則無惡趣之果。瞋癡障重故。與偈互陳。
妙輪莊嚴幢天王(至)佛隨憶念悉來赴解脫門。
念佛三昧純熟故。隨念何佛。即能得見。如休捨解脫等。
華光慧天王得隨眾生心念普現成正覺解脫門。
應念現成。
因陀羅妙光天王(至)大威力自在法解脫門。
寂用自在。現世調生。總名威力。
△二偈頌讚佛。
爾時自在天王承佛威力(至)而說頌言。
佛身周徧等法界(至)於法自在能開悟。
初句體徧。次句用周。故能現前。次句教藏能成。後句所成自在。開於法藏。悟深法門。即成熟也。
世間所有種種樂(至)妙眼天王觀見此。
初二句二樂。次句令入。
如來出現徧十方(至)勇猛慧天之解脫。
三四可知。
世間所有廣大慈(至)此妙音天之所得。
三句共顯如來大慈。初二句。舉劣顯勝。次句以喻正顯。謂世慈有相。若須彌之高。大海之廣。終可傾盡。佛慈稱性。若芥子之空。投刃之地。即不可盡。又如空。有普覆常攝。廣容無礙。難壞無盡。略舉一無盡耳。
一切眾生慢高山(至)此妙輪幢之解脫。
文並可知。
如來自在不可量(至)此解脫門華慧入。
初二句。明佛體普徧。無成不成。次句隨眾生心。現成正覺。
無量無邊大劫海(至)此主光天之所悟。
普現十方。即普入一切世間。餘皆威力自在。
△二化樂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善化天王得開示一切業變化他解脫門。
為物開示諸行如化。化雖體虗。而有作用。為力業。又從緣無性。而報不亡。
寂靜音光明天王得捨離一切攀緣解脫門。
攀取緣慮。是惑病之本。若心境無得。則捨攀緣。
變化力光明天王(至)令智慧圓滿解脫門。
闇滅智生。如月盈缺。
莊嚴主天王得示現無邊悅意聲解脫門。
梵聲微妙。故云悅意。應徧十方。故云無邊。
念光天王得了知一切佛無盡福德相解脫門。
此義三義。一福德之相。有十蓮華藏世界微塵數故無有盡。二謂清淨慈門等無限。因所生故。一一因果。皆稱真故。一一即無有盡。皆同虗空。三大慈悲行。是福德相。使盲聾視聽等。皆慈善根力故。涅槃經中。有聞讚佛為大福德。怒云。生經七日。母便命終。豈謂大福德相。讚者云。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之不瞋。罵之不報。是故我言大福德相。怒者聞而心伏。故慈為無盡福相。然與前義相成。
最上雲音天王(至)過去一切劫成壞次第解脫門。
三達圓智。了三世劫。此就天王。且言宿住耳。
勝光天王得開悟一切眾智解脫門。
此門闕偈。上下文中。屢有開悟。即同法華開示悟入。以開攝示。以悟攝入。謂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彼論云。開者無上義。謂除一切智智。更無餘事。即雙開菩提涅槃。謂以知見之性。為涅槃。知見之相。為菩提。眾生本有。障翳不現。佛為開除。則本智顯故。示者。同義。三乘同法身故。悟者。不知義。不知唯一實事故。今令知成報身菩提故。入者。令證不退轉地故。即是因義。為證初地已上。為菩提涅槃因故。廣如彼釋。
妙髻天王得舒光疾滿十方虗空界解脫門。
稱性之光。有何難徧。
喜慧天王得一切所作無能壞精進力解脫門。
謂契理具修。長劫無倦故。眾魔外道。所不能摧。
華光髻天王得知一切眾生業所受報解脫門。
善惡等殊。苦樂等異。皆知性相。
普見十方天王(至)眾生形類差別解脫門。
無邊品類。一毛頓現。更無來去。尤顯難思。
△二偈頌讚佛。
爾時善化天王承佛威力(至)而說頌言。
脫於第七。唯有十偈。
世間業性不思議(至)一切眾生差別業。
初句總。次句開示。後二句顯如化力。差別業者。果不亡故。
種種觀佛無所有(至)此法寂音之所見。
初句所攀緣。後二無得。然緣境有二。一真。二妄。真佛有緣亦成妄惑。況於妄耶。種種觀者。五求不得故。謂佛有耶。常見為惑。謂佛無耶。耶見深厚。四句百非。所不能加。故無所有。非唯一佛。十方亦然。應化示現。非真實故。求實無得。即見真身。真即無緣。佛尚應捨。何況餘境。
佛於劫海修諸行(至)入此解脫莊嚴主。
三四可知。
世間所有眾福力(至)此念光天所觀見。
初二句。福德相。次句。無盡相。相好經云。盡人中福。不及一天。乃至云盡世間。不及如來一相等。
三世所有無量劫(至)最上雲音所了知。
約天之智普知。約佛一毛能現。
十方虗空可知量(至)妙髻天王已能悟。
初二句。明毛孔過空。謂靈智證理。非如虗空。真理超事。故亦非比。無限理智。不可分析。隨其少分。則融攝重重。故一毛之量。便越虗空。次句別示越相。謂毛孔不大而無涯。即廣陋無礙故。杜絕思議之境。前即光外展。今即一毛內廣。文綺互耳。一毛本自徧空。十方豈得難滿。
佛於曩世無量劫(至)喜慧能知此法門。
初句長時修。次句無餘修。次句無間修。具此三修故。進力難壞。而言廣大波羅蜜者。至第五經釋。
業性因緣不可思(至)此是華光之入處。
初句。總顯業之性相。即緣生果報之不亡。便是無性之非有。故不可有無思也。次句。佛如是說。天如是知。次句。以法性示業性。
汝應觀佛一毛孔(至)此普見王之所了。
初二句。小一現大多。為一難思。次句。現時不來。不現不去。又難思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入第二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知足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興世圓滿教輪解脫門。
得總相法門。諸佛將興。皆生彼天。下生之時。普應法界。頓闡華嚴。為圓滿相。
喜樂海髻天王得盡虗空界清淨光明身解脫門。
光明色身。皆徧空界。了不可取。故云清淨。
最勝功德幢天王得消滅世間苦淨願海解脫門。
以淨願力。滅惑業苦。
寂靜光天王(至)得普淨一切眾生界解脫門。
△四五可知。
寶峯月天王得普化世間常現前無盡藏解脫門。
普即無偏。常即無間。示其真樂即如來藏。
勇健力天王得開示一切佛正覺境界解脫門。
自覺知境。佛已入之。故示物同悟。
金剛妙光天王(至)菩提心令不可壞解脫門。
謂以淨福。堅菩提心。
星宿幢天王(至)調伏眾生方便解脫門。
仰觀下化。
妙莊嚴天王得一念悉知眾生心隨機應現解脫門。
即照現迅疾也。
△二偈頌讚佛。
彌時知足天王(至)普觀一切知足天眾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徧法界(至)令入難思清淨法。
前半。即出世義。上句。體智共徧。下句。悲用皆普。後半。即圓滿教輪。前句。即實之權為妙門。後句。會權入實為圓滿。
佛身普現於十方(至)此喜髻天之所入。
二中可知。
如來往昔修諸行(至)勝德能知此方便。
初二句。以行淨願。次句。雜染本空。故前令滅。佛法本具。故今令滿。妄盡真顯。二言相成。
如來法身不思議(至)寂靜光天解脫門。
初二句。依體普現。若月入百川。尋影之月。月體不分。即體之用。用彌法界。體用交徹。故不思議。次句稱根說法。
眾生業惑所纏覆(至)善目照知心喜慶。
前半。即所淨眾生。具三雜染故。上句標。下句略示惑相。慢是根本。憍逸隨惑。憍謂染自盛事。慢謂恃己陵他。放逸即是縱蕩。憍為染法所依。慢能長淪生死。放逸眾惑之本。故偏舉此三。蕩者動也。謂境風鼓擊。飄蕩馳散。次句。能淨法門。謂不取於相。當體寂故。
一切世間真導師(至)妙光於此能觀察。
上三可知。
十方剎海微塵數(至)此莊嚴幢之所見。
通顯。上既親近。必當敬養聞法。以聞調他。為真供養。列名中。云星宿幢。故令莊嚴。與長行互出。
眾生心海不思議(至)妙莊嚴天斯善了。
前半。所知眾生心。上句標深廣。下句顯相。念慮不住。多於草。故廣也。深有三義。一恒轉如流。故不住二本體寂然。故不動。三從緣妄起。無別所依。次句。即一念悉知。
△四時分天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時分天王(至)令永離憂惱解脫門。
善根若發。憂惱自除。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脫門。
以無限方便。普證法身之境。
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得滅除一切患大悲輪解脫門。
悲摧惑苦。故名為輪。
善化端嚴天王得了知三世一切眾生心解脫門。
以三達智。知機授法。
總持大光明天王(至)憶持一切法無忘失解脫門。
總持入理。故名為門。以慧為體。故云光明。若取助伴。則兼念定。念即明記。故能憶持。定無忘失。四無礙等一切諸法。皆是所持。
不思議慧天王(至)不思議方便解脫門。
可知。
輪臍天王得轉法輪成熟眾生方便解脫門。
轉法。示菩提之道。即是成熟眾生之方便。
光燄天王得廣大眼普觀眾生而往調伏解脫門。
十眼圓見。隨宜往調。
光照天王得超出一切業障不隨魔所作解脫門。
超出業障。使離惡因。不隨魔作。捨惡緣也。
普觀察大名稱天王(至)令受行心清淨解脫門。
等雨法雨。誘令進善。使彼受行。誨令斷惡。得心清淨。此就於天。偈通一切。
△二偈頌讚佛。
爾時時分天王(至)普觀一切時分天眾而說頌言。
佛於無量久遠劫(至)永耀眾生智慧燈。
通顯。前半。彰己已離。後半。開發能離善根。
如來法身甚廣大(至)此是大光之解脫。
文並可知。
業性廣大無窮盡(至)如是慧天之所入。
初句即業性。言廣大者。一念造一切故。無窮盡者。未得對治。無能止故。有多門故。次句善入。智了自入。開示令他入。次句。入門多種。
轉不思議妙法輪(至)此是燄天之境界。
文亦可知。
若有眾生一見佛(至)光照天王所行道。
初句。見佛為緣。次二。見佛二益。一正智生。必內超業障。二佛為真導。豈外逐魔緣。既不隨魔。安造魔業。十魔並離。故致諸言。
一切眾會廣大海(至)此解脫門名稱入。
十亦可知。
△五。三十三天眾二。初長行十一法。
復次釋迦因陀羅天王(至)皆明見大歡喜解脫門。
承力故憶念。念過去佛者。曾入此天故。三世有二。一亦念未來。二過去自互相望。亦有三世。生大喜者。境殊勝故。慶自福故。
普稱滿音天王(至)廣大世無能比解脫門。
然佛身。無染淨大小。亦無勝劣。猶若虗空。雲屯即暗。日朗即明。色昏即劣。物隔言小。今妄雲盡。而智光照。故清淨。性空現故廣大。妙色顯故無比。皆解脫力。故曰能令。
慈目寶髻天王得慈雲普覆解脫門。
大慈不揀冤親。若雲無心而普覆。
寶光幢名稱天王(至)現種種形相威德身解脫門。
人天世主。多恃威德故。佛現超之。令其敬喜。
發生喜樂髻天王(至)從何福業生解脫門。
知其因果差別。使物勤修因果。並得名福。
端正念天王得開示諸佛成熟眾生事解脫門。
示佛調生。令菩薩倣習。
高勝音天王得知一切世間成壞劫轉變相解脫門。
初成後壞。住時轉變。乃至毛孔細剎。皆悉知之。言轉變者。福人出世。則琳琅現矣。薄福者出。則荊棘生焉。
成就念天王得憶念當來菩薩調伏眾生行解脫門。
佛毛現因調行。天憶則能思齊。
淨華光天王得了知一切諸天快樂因解脫門。
一切諸樂。以佛為因。具勝德故。就樂增勝。說諸天耳。
知日眼天王(至)受生善根俾無癡惑解脫門。
受生善根。即念佛力。開示令不迷惑。則去放逸而進修。
自在光明天王(至)永斷種種疑解脫門。
疑自疑他。疑理疑事。有多種種。如聞空疑斷。聞有疑常。聞雙是。則疑其兩分。聞雙非。疑無所據。又聞空疑有。聞有疑空等。互相疑也。今開之使悟。
△二偈頌讚佛。
爾時釋迦因陀羅天王(至)而說頌言。
偈中。亦有十一。
我念三世一切佛(至)以佛威神皆得見。
云平等者。化儀同故。又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如來有去來今。
佛身廣大徧十方(至)此道普稱能觀見。
初句廣大。次句無比。次句清淨。然古德明通有六義。一廣。謂總法界為身故。二徧。全徧一塵至十方故。三妙色。即無色。無色之色故。四勝。無有比故。五益。利物無涯故。六用。光破闇故。
如來方便大慈海(至)寶髻天王斯悟了。
前半即慈雲。上句果大。下句因深。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俱稱深廣。故致海言。次句即普覆也。
我念法王功德海(至)此解脫處華王入。
文並可知。
若念如來少功德(至)智眼於此能深悟。
初二句。即前善根。少功德者。以少況多。彰因為勝。次句。即人天受生故。離三惡怖。
寂滅法中大神通(至)此光明王之所得。
初句。即能開之法。是寂滅智通。次二句。由普應故。疑皆斷也。
△六日天子二。初長行十一法。既為日天。多辨光益。
復次日天子(至)盡未來劫常為利益解脫門。
名及法門。皆是總也。謂佛身智光。猶如彼日。無私而照。是曰淨光。此光體也。次辨光用。略有四義。一約心。高下齊明。故名普照。二約處。則窮十方界。三約時。盡於未來。四約功用。常無間斷。如斯利益。即大智之功。
光燄眼天子(至)令入智慧海解脫門。
眾生本有佛智。如海潛流。今佛以隨彼彼類身。設種種方便。務在開悟。令其證入。
須彌光歡喜幢天子(至)令勤修無邊淨功德解脫門。
眾生愛染。漂泊無依。佛德無礙。應為其主。隨修絕染。名淨功德。一行契理。即曰無邊。況其具修耶。
淨寶月天子得修一切苦行深心歡喜解脫門。
以智導悲。為物受苦。故深歡喜。
勇猛不退轉天子(至)益其精爽解脫門。
體離障惑。用而遂通。故云無礙。若身若智。俱得稱光。周而不偏。故云普照。身心明利。是益精爽。爽明也。大集經云。國王護法。增長三種精氣。一地精氣。謂五穀豐熟。二眾生精氣。謂形貌端嚴。無諸疾疫。三善法精氣。謂修施戒信等。今文正在第三。益其福智。義兼前二。法力遠資故。
妙華纓光明天子(至)令生歡喜信解海解脫門。
身智二光。淨物身心。信解深廣。于何不喜。
最勝幢光明天子(至)令成辦種種妙功德解脫門。
晝則勤心修善業故。
寶髻普光明天子(至)種種色相寶解脫門。
謂無緣大悲。坐於道樹。出多奇寶故。色相寶者。應言寶色相。圓明可貴故。以寶為體。寶莊嚴故。具十蓮華藏塵數。故云種種。一一色相。用周法界。名現無邊境。如是皆從大悲海流。悲海包納。不揀賢愚故。
光明眼天子(至)令見法界藏解脫門。
慧除癡翳。法眼則淨。淨見法界。法界即藏。藏如前說。
持德天子得發生清淨相續心令不失壞解脫門。
於諸佛所。發生清淨心。曾一供養。能令其福續至菩提故。如出現品食金剛喻。況相續耶。
普運行光明天子(至)令成就所作業解脫門。
使物居業。莫越日光。令人進德。寧過法義。
△二偈頌讚佛。亦有十一。
爾時日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智慧光(至)種種調伏多方便。
前半。淨光普照。後半。常為利益。滅惡生善。破愚為智等。為多方便。
如來色相無有邊(至)如是法門歡喜得。
二三可知。
為利世間修苦行(至)寶月能知此方便。
前半。即一切苦行。此有四難。一背己利世難。二行相唯苦難。三處經諸有難。四時劫無量難。於此具行。故云一切。次句。明深心歡喜。亦有四義。一為物苦行。滿本願故。義在初句。二智照苦性。本空寂故。即有光明照空。三徧淨無染。非雜毒故。即徧淨如空。四自他有果。非無利故。即第三句全。
佛演妙音無障礙(至)此華纓天所入門。
光網之義。如賢首品。
世間所有諸光明(至)此勝幢光之解脫。
通明。舉省顯勝。以辨難思。故能成辦諸妙功德。言世不及者。世雖多光。益非究竟。佛光雖少。必徹真源。不可盡故。以一況諸。
一切諸佛法如是(至)此是德天方便力。
文並可知。
一法門中無量門(至)普運光天之所了。
初句。即能照法門。猶一日宮。千光並照。隨舉一法。有無量門。然有二義。一約相類。如一無常門。有生老病死。聚散合離。得失成壞。三災四相。外器內身。剎那一期。生滅轉變。染淨隱顯。皆無常門。餘亦如是。二就性融。不可盡也。次二句。普運照義。一日周天。則日日無盡。一門歷事。則劫劫難窮。方便多門。終歸一極。廣者無邊。大者無生。
△七月天子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月天子得淨光普照法界攝化眾生解脫門。
名法門。亦總稱也。光有身智二殊。法界亦事理兩別。事即機之身心。及所依剎。身光。照身令覺。照剎令淨。智光。照心破癡。照理令顯。身智二光相即。則所照四法亦融。以之稱普。並除惑障。俱得淨名。
華王髻光明天子(至)令普入無邊法解脫門。
悲心普觀。授以多法。令入無邊法界。
眾妙淨光天子(至)種種攀緣轉解脫門。
眾生藏識。皆名心海。前七轉識。名攀緣轉。轉謂轉生。亦流轉也。緣境非一。立種種名。故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喻云。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期。既知機殊。隨應授法。
安樂世間心天子(至)令踊躍大歡喜解脫門。
謂示物聖樂。令得初地。此樂本有。染而不染。為不思議。
樹王眼光明天子(至)隨時守護令成就解脫門。
謂以菩提心為家。二利為作業。並以身口為牛。利智為犂。耕於心地。下聞熏種。生信解芽。起正行莖。開諸覺華。獲菩提果。自利則以不放逸。隨時守護。利他則以能化大願守護。不令魔惑禽獸侵犯。從因至果。得成就也。
出現淨光天子(至)令現見受苦受樂事解脫門。
謂慈護現樂。悲救其苦。令見因果。斷惡修善。名真救護。
普游不動光天子得能持清淨月普現十方解脫門。
以佛智風。持大悲月。使明見正覺。離苦清涼。
星宿王自在天子(至)無相無自性解脫門。
一切法有二種。一是所迷。謂緣起不實故如幻。緣成故無性。二是能迷。謂徧計無物故如空。妄計故無相。又緣起法有二義。一無相如空。則蕩盡無所有。是相空也。二無自性如幻。則業果恒不失。即性空也。此二不二。為一緣起。是故兩喻共顯一法。既不迷能所。則悟真如。成正智火。
淨覺月天子得普為一切眾生起大業用解脫門。
悲願為物。現相好形。是大業也。
大威德光明天子得普斷一切疑惑解脫門。
毛光普演。何疑不斷。
△二偈頌讚佛。
爾時月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說頌言。
佛放光明徧世間(至)華髻如是觀於佛。
初二可知。
眾生心海念念殊(至)此妙光明之解脫。
初句。即心海攀緣轉。若以生滅八識。即彼第八。亦名為轉。以恒轉故。云念念殊。恒故非斷。轉故非常。新新而生。念念而滅。念念殊故。體恒不即。彼如來藏。功德常具。義亦不離。如彼瀑流。離水無流。離流無水。又如海波濤。有漂溺故。多畜養故。法合思之。次句明了知。謂此識深細。唯佛智知故。次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不令外求。稱機故喜。
眾生無有聖安樂(至)安樂思惟如是見。
初二句。明失聖樂。聖安樂者。即聖智涅槃。本有今無故。沉迷妄苦。次句。明與示其性。有樂非苦外。名不思議。見性得樂。性即是門。
如來希有大慈悲(至)此目光天所了知。
但是法說。如來即田主也。悲佃物田。為利入有。是所作業。為利。同於求果。入有。似於耕犁。說法。即是下種。勸善。正當守護令熟。可知。
世尊開闡法光明(至)淨光見此生歡喜。
前悲救護。語其本心。此明智光。彰其所用。悲智相導。能真救也。
佛為一切福所依(至)不動能知此方便。
初句。佛為福依。月為涼本。次句。應言大風持宮。而今云爾。即是轉喻。大地如佛。宮室如福。次句。即照現義。亦清涼義。
智火大明周法界(至)星宿王天悟斯道。
八中可知。
佛如虗空無自性(至)淨覺天王如是見。
初句。佛如虗空。大業性也。次句。大業體也。不利眾生。非大業故。次句。大業相。依光有影。可以知動靜。依鏡有像可以辨妍媸。然彼影像無自性。如來相好。當知亦爾。
佛身毛孔普演音(至)如是解脫光天悟。
(入第三經)。
△二八部四王眾八段。初四段。皆初一是天。義如前釋。初乾闥婆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持國乾闥婆王(至)攝一切眾生解脫門。
即東方天王。謂攝受折伏。逆順多端。善巧應機。故名自在。
樹光乾闥婆王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
謂令眾生。見佛一切功德嚴。佛一毛而為利益。一一皆爾。故云普見。
淨目乾闥婆王(至)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
以慈愍方便。除憂則喜生。憂苦既如海廣深。喜樂亦難盡。名藏。然則世之憂喜。生乎利害。利害存乎情偽。苦樂存乎吉凶。吉凶存乎愛惡。愛惡盡則吉凶苦樂皆亡。情偽息則利害憂喜永斷。如此方為永斷憂苦。喜樂生焉。
華冠乾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
謂得佛決定智光。則邪惑永斷。
喜步普音乾闥婆王(至)澤一切眾生解脫門。
謂慈雲普蔭。材與不材皆涼。慧澤廣雲。三草二木咸發。
樂搖動美目乾闥婆王(至)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
現身益物也。稱性普應。故廣大。具相清淨故妙好。
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至)一切大名稱寶解脫門。
佛出說法。是大名稱。佛法眾僧。俱稱為寶。令此遠聞義云普散。
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至)光明清淨身解脫門。
身光普照。塵不能染。見者必歡。智光悅機。惑累不生。又歡喜也。故云大喜。
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至)令見者歡喜解脫門。
法水徧滋菩提實行。行既樹立。見者必歡。無復二乘。一切皆菩提樹也。
普現莊嚴乾闥婆王(至)與眾生安樂解脫門。
一多無礙。名為佛境。天王智達。故云善入。
△二偈頌讚佛。
爾時持國乾闥婆王(至)而說頌言。
諸佛境界無量門(至)此道普音能悟入。
前五可知。
佛身清淨皆樂見(至)美目於斯善開示。
初句現身。次句一切獲安樂。世間。即一切也。無盡樂。總顯也。謂佛現於世。足履影覆。若在人天。現增快樂。若在下苦。七日之中身心安樂。乃至終獲涅槃之樂。故云無盡。次句。別示出世因果之樂。先因後果。先世後出世。皆次第義。又總取偈意。佛身清淨。是解脫因。生無盡樂。是解脫果。世無盡樂。又解脫因。能現淨身。又解脫果。又佛身清淨是樂見因。樂見即為清淨身果。眾生樂見是安樂因。無盡安樂是樂見果。無盡安樂是淨身因。能現淨業是無盡果。如是展轉因果。名次第成。
眾生迷惑常流轉(至)師子幢王能演暢。
初二句。寶所濟機。堅謂難壞。密謂無隙間。無空處智不得生。次句正散寶也。
如來普現妙色身(至)妙音如是觀於佛。
結句應云普放寶光如是見。而云妙音。譯者之誤。妙音。屬前師子幢故。
大智方便無量門(至)此金剛幢善觀察。
初二句。法水普滋。次句。道樹普榮也。又方便多門。是開權也。入菩提行。是顯實也。種種方便但為一乘。是普滋也。
一剎那中百千劫(至)此樂莊嚴之解脫。
初二句佛境也。次句安樂也。佛力能現。無所動者。遮妄見也。非促多劫就一剎那。非展剎那受於多劫。本相如故。名無所動。隨應度者。佛力令見。
△二鳩茶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增長鳩槃茶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
即南方天王。謂內惑外讐。皆名冤害。安住忍力。並能伏之。
龍主鳩槃茶王得脩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
二利之行。趣果曰門。深廣難窮。名無邊海。
莊嚴幢鳩槃茶王得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
知其現欲。如應化伏。
饒益行鳩槃茶王(至)大光明所作業解脫門。
鈍識者。現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徧世多劫。名普成就。並如虗空。故云清淨。俱能照世。即是光明。三輪化生。是所作業。
可怖畏鳩槃茶王(至)安隱無畏道解脫門。
世間惑苦。可畏不安。菩提涅槃。安隱無畏。萬行為其因道。則畏滅果成矣。
妙莊嚴鳩槃茶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
愛欲漂流。深廣如海。智日赫照。則妄竭真明。
高峯慧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
謂於諸趣普現身雲。曜通明等之電光也。
勇健臂鳩槃茶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
身智光明。遣除二障。
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至)不退轉大悲藏解脫門。
多劫修悲。究竟滅苦。為不退轉。悲多方便。故復名藏。為安眾生。所以開示。
廣大面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
稱性神通。無來去而流轉。
△二偈頌讚佛。
爾時增長鳩槃茶王(至)而說頌言。
成就忍力世導師(至)是故其身最嚴淨。
通明。佛已滅冕。冕之大者。莫越憍慢。有之則卑陋。滅之則端嚴。
佛昔普修諸行海(至)可畏能觀此法門。
上四可知。
欲海漂淪具眾苦(至)此妙莊嚴之所悟。
初句欲海。欲為苦本。云具眾苦。次二句消竭。既欲惡止。當說善行。
佛身普應無不見(至)如是法門高慧入。
初句普現身雲。次句明等電光。故云種種。次句兼明雷雨。雷有二義。一遠震。二發生。謂蟄蟲發動。草木發萌。圓音之雷。可以思準。
清淨光明不唐發(至)此廣面王心所了。
△三龍王眾。準偈及梵本。皆有十一。長行脫第五。但有十法。初長行得法。
復次毗樓博叉龍王(至)示現無量眾生身解脫門。
初一即西方天王。法門及第二。如偈當釋。
雲音幢龍王(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脫門。
與偈文通有六義。一諸趣。是化處。二淨音。是化具。三佛名。是化法。四神通。是化本。五眾生。是化機。六隨樂。是化意。
燄口龍王得普現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
謂一毛普現無邊依正。以毛稱性能廣容故。廣容即是普徧故。能現之佛。還自住於毛孔所現剎中。能所無雜。依正區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別。五靜法云。準梵本。有燄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謂大慈居懷。則三毒俱滅。然有本云。燄口龍王。得普現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今依有本。建立差別者。隨機化故。
雲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
佛大慈悲。是福德海。二資粮滿。然後得故。眾生慈福。即是百川。佛毛示現。以表同體。既知同體。自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樂。
德叉迦龍王(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
慈音智俱。故云清淨。淨無貪愛。何畏何憂。
無邊步龍王(至)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
謂於身中。現身土也。
清淨色速疾龍王(至)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
觀佛昔行深廣故。愛樂歡喜。海言通二。謂歡喜。供養。
普行大音龍王(至)悅意無礙音解脫門。
為眾演音。故云示現。音有四義。一類多。謂一切。二普徧。謂平等。三稱根清雅。故云悅意。四一音隨類。故云無礙。無礙即方便也。
無熱惱龍王(至)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
謂此無熱龍。住清涼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導引百川。時布慈雲。降霔甘澤。是故能滅諸世間苦。
△二偈頌讚佛。
爾時毗樓博叉龍王(至)而說頌言。
偈有十一。
汝觀如來法常爾(至)拔彼畏塗淪墜者。
諸龍有四熱惱。名熾然苦。今並有治。一金翅所食苦。初句為治。以觀佛法。同三歸故。二行欲時。復本身苦。三鱗甲細蟲苦。並第二句為治。學佛等利故。四熱砂著身苦。後二句為治。以不堪蟲癢。熱砂中[馬*展]。今大慈哀愍。故能治之。有說。四苦無鱗甲細蟲。而有風吹寶衣露身之苦。亦以第二句治之。就龍且說龍趣。末句約佛通拔畏塗。
一切眾生種種別(至)婆竭如是觀於佛。
此就佛論示現。前約龍云能轉。又前一念時促。今一毛處小。二文影略。
佛以神通無限力(至)無熱大龍能悟此。
餘九可知。但第五偈。即前所脫。
△四夜叉眾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毗沙門夜叉王(至)救護惡眾生解脫門。
即北方天王。得以無邊等者。謂善者自樂。不待加哀。惡者必苦。心則偏重。巧救多門。故云無邊。又此天。能伏惡鬼。令不犯眾生。是救護也。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
智觀悲救。救苦護善。不滯空有。故云方便。
嚴持器仗夜叉王(至)一切甚羸惡眾生解脫門。
惡業障重。名甚羸惡。又羸無善力。謂一闡提。惡即弊惡。謗方等經者。明示妙理。是謂資益。
大智慧夜叉王得稱揚一切聖功德海解脫門。
倣佛歎佛。得名聞果。
燄眼主夜叉王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
悲智二照。合為一心。與法身俱。故恒觀察。
金剛眼夜叉王(至)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
妙音說法。利益多端。唯應度者。聲暨能益。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
教廣理深。一句能演。即是普入。
勇敵大軍夜叉王(至)令住於道無空過者解脫門。
令物離邪。則能住正。為守護矣。然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云不思議。
富財夜叉王(至)令恒受快樂解脫門。
集福德因。受快樂果。由身智光得增長也。
力壞高山夜叉王(至)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
念佛修因。生十力果。天未證極。故云隨順。
△二偈頌讚佛。
爾時多門大夜叉王(至)而說頌言。
眾生罪惡深可怖(至)此高幢王所了知。
偈十。文顯可知。
△五摩睺羅伽眾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善慧摩睺羅伽王(至)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
普現威光。名為神通。不動性淨示涅槃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德。必得無依涅槃。
淨威音摩睺羅伽王(至)得清涼悅樂解脫門。
除惑契寂。是清涼因。清涼悅樂。是涅槃果。
勝悲莊嚴髻摩睺羅伽王(至)入清淨法解脫門。
善者善之。不善者。佛示善之。善覺示亡。乃入本淨。
妙目主摩睺羅伽王(至)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
福非福相。染不可著。非福現福。名自在相。佛佛無二。是平等相。
燈幢摩睺羅伽王(至)令離黑闇怖畏道解脫門。
無智黑因。如燈開示。怖畏苦果。如幢為歸。
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至)生歡喜解脫門。
以知佛德同空。齊己一性。故歡喜也。
師子臆摩睺羅伽王(至)救護主解脫門。
見理決斷。聞深不怖。聞淺不疑。聞非深非淺。意而有勇。八風不傾。為勇猛力。既以自正。必能正他。為救護主。
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至)生無邊喜樂解脫門。
往修喜因故。見念皆喜。
須彌臆摩睺羅伽王(至)到彼岸滿足解脫門。
見理智成。則緣不動。智為行本。諸度悉圓。亦猶海納百川。更不流矣。
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至)開示平等道解脫門。
開生等理。示佛等應。破情不等。令悟性等。為平等道。
△二偈頌讚佛。
爾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至)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性清淨(至)此妙光明能善入。
十偈如次。文顯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
清凉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六緊那羅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善慧光明天(至)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
世喜樂業。皆因佛生。
妙華幢緊那羅王(至)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
聞深適神。故法喜無上。終得涅槃無盡安樂。
種種莊嚴緊那羅王(至)清淨信解藏解脫門。
佛德深廣。信亦包含。
悅意吼聲緊那羅王(至)令聞者離憂怖解脫門。
音演真法令聞故。妄憂除而意悅。
寶樹光明緊那羅王(至)令覺悟所緣解脫門。
達境唯心而本空。則安立眾生於覺悟。
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一切妙色身解脫門。
難遇益生。所以示現。相嚴常住。名為妙色。
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至)所從生業解脫門。
大知普慈。是二嚴果。一切智因。是能生業。
微妙華幢緊那羅王(至)業所生報解脫門。
業細難窮。自觀示物。
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恒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
神通益物。無間稱恒。
威猛主緊那羅王(至)巧攝御解脫門。
知機巧化。謂攝心正智。御心如境。
△二偈頌讚佛。
爾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至)而說頌言。
世間所有安樂事(至)此威猛主能觀察。
十頌次第文並可知。
△七迦樓羅王。依賢首靜法。皆云。準頌長行脫第五執持王。初長行得法。
復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至)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
智無著故。見無礙。非普觀故。通悉調。
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至)教化眾生解脫門。
徧坐覺樹。名住法界。現通說法。名為教化。
清淨速疾迦樓羅王(至)成就波羅密精進力解脫門。
進策諸度。往修故成。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至)入如來境界解脫門。
境界如偈文。絕思則入。方為勇猛。五諸本既脫。遇一本有。文云。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王得能竭眾生煩惱海解脫門。多是古本脫。今依有本。然偈約能竭。說佛福智。
堅法淨光迦樓羅王(至)差別智解脫門。
眾生無邊故。成就智多。
如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
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人眾。三開門引攝。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俱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絕百非以成解脫。養眾德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斯多義故。偈云廣大叵窮。重重四門。故無數量。究竟能闡。唯我世尊。
普捷示現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
法身無相。故不可壞。體即真如。凡聖平等。無分別智安住證會。名成就力。
普觀海迦樓羅王(至)而為現形解脫門。
現同類形。方便調伏。
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至)歿生行智解脫門。
眾生沒生。皆由行業。佛生死智。方能普入。
△二偈頌讚佛。
爾時大速疾力迦樓羅三(至)而說頌言。
佛眼廣大無邊際(至)龍音解脫能如是。
頌文如次。配釋可知。但第五偈。或有前脫。故略釋之。初二句甚深廣大。次句福智相嚴。行通因果。因深果遠。已不思議。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則行為果。果皆絕言道。佛行。如出現品。
△八阿修羅王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
修羅尊等。勝須彌之高。如來威光。蔽十方大眾。生各見真勝主也。
毗摩質多羅阿脩羅王得示現無量劫解脫門。
彼能以一絲。作種種事。令一剎那。現於多劫調生等事。
巧幻術阿脩羅王(至)一切眾生苦令清淨解脫門。
以多法門。入佛境界。則苦滅心淨。種種法門。亦如幻也。下文云。苫末羅。即巧幻梵音。
大眷屬阿脩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
多劫多苦。為物非己。如尸毗救鴿。薩埵投崖。已是丈夫最勝嚴飾。況終剋寂智。萬德以嚴。翻顯無利勤苦。誠為可醜。既為物而行故。有大眷屬。
婆稚阿脩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
以大幻通力。動剎悟機。不怖眾生。斯為大力。大力婆稚。華梵異耳。
徧照阿脩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
開種種權門。安眾生於一極之樂。權為入大之本。故皆佛智因。權實不迷。斯為徧照。
堅固行如莊嚴阿脩羅王(至)淨諸染著解脫門。
萬善順理。普不可壞。斯解脫處。何染不亡。功歸正覺故。偈云。佛力如是修者堅固妙嚴。
廣大因慧阿脩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
非用智故。普令無疑。主斯事者。廣大因慧。
現勝德阿脩羅王(至)承事供養修諸善根解脫門。
供事修善。有勝德故。
善音阿脩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
普入諸趣。明處無不徧。偈云。三世時無不均。有佛性名為決定。具上三義。平等行焉。不宣實義。非善音也。此上一段。及後夜神。皆結歸名。上下例然。恐繁不釋。二偈頌讚佛。
爾時羅睺阿脩羅王(至)而說頌言。
十方所有廣大眾(至)此妙音王所稱讚。
頌文如次可知。
△三諸神眾。有十九眾。今初主晝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示現宮殿主晝神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
智了物心。如空入色。光照身器。如日合空。身偏器中。如像在鏡。世間主力。能攝此身。此身之性。等世間故。皆入觀機。故名普入。所入之處。即為宮殿。
發起慧香主晝神(至)令歡喜滿足解脫門。
義圓稱機。故滿心成益。
樂勝莊嚴主晝神(至)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
身法二光。皆可愛樂。
華香妙光主晝神(至)清淨信解心解脫門。
法雨潤種。已含實者解開。善未芽者信發。
普集妙藥主晝神得積集莊嚴普光明力解脫門。
無法不悟。名普明力。曠劫修集。成智莊嚴。
樂作喜目主晝神(至)皆令得法樂解脫門。
方便開示世樂亦苦。令其悟入。見理法樂如歡喜地也。
觀方普現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
如來身雲。就體則非有無。約機。則別徧於十方。不可謂之無。約佛。則稱真法界。不可謂之有。此則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以化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即無差別之差別也。
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
處危者。護之令安。有若者。救之令樂。
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
眾生闇於多欲。沈淪長夜。以法開曉。喜足為先。喜足智俱。是功德力。能令離苦得安樂故。
妙華纓絡主晝神(至)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
有覺德行故。名稱普聞。既福廣名高故。不虗其益。
△二偈頌讚佛。
爾時示現宮殿主晝神(至)而說頌言。
佛智如空無有盡(至)如是解脫華纓得。
偈文可知。
△二主夜神二。初長行十法。初七夜神。是善財。十地善友。見解深廣。彌顯眾海。法門難思。
復次普德淨光主夜神(至)大勇健解脫門。
即善財。離垢地善友。彼名全同法門。名寂靜禪定樂普遊步。普遊步言。即大勇健也。寂靜禪定樂。即是定體現法樂住。故名為樂。大勇健者。即是定用。健則堪能。勇則無畏。謂見佛淨機。遊戲神通。故名勇健。亦遊步也。勇健廣大。故稱普德。無惑智俱。可謂淨光。
喜眼觀世主夜神(至)清淨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
即發光地善友。彼名喜目觀察眾生。解脫名大勢力普喜幢。謂此解脫。德無不備。化無不周。名大勢力。即今廣大。身惑俱淨。無不樂見。故云普喜。悲為德相。即幢義也觀察普喜。名為喜目。
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即燄慧地善友。彼名普救眾生妙德。護世精氣。方是救生。由護生故。顯德之妙也。法門全同。次第又當謂感必現前。調令清淨故。
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
即難勝地善友。彼名寂靜音海。法門名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念念出生。即積集義。見佛利生故。生大喜莊嚴。二義。一見佛修歡喜因。嚴樂見果故。二積集此喜。神自莊嚴。由定發音。名寂靜音。深廣如海。
普現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悅意言音解脫門。
即現前地善友。彼云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偈中云尸利。以梵音含於二義。一云吉祥。二翻為守。故下譯跋陀室利。以為賢首。又以首字音同義別。彼為頭首。法界品中。乃為守護。皆譯者方言少融耳。若以義會。增長威力。即是普現吉祥。正當次第法門。又同彼云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妙音故悅意。悅則意淨。即寂能演。故名自在。
普發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
即遠行地善友。彼云開敷一切樹華。一切開敷。即普發也。法門。彼云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文少倒略耳。舊經云。菩薩無量歡喜知足光明。知足滿足。文相近也。謂能知如來巧智。示法大福威光。故日光明佛。以福智滿足物心。則含喜名藏。
平等護育主夜神得開悟眾生令成熟善根解脫門。
即不動地善友。彼名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法門名教化眾生令生善根教化開悟。文異義同。令生成熟。始終異耳。謂現通示相。皆為調化。一切善根。皆令生長。平等護育。即救護一切精進大願故。能為之。今文略耳。
游戲快樂主夜神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
念念久修。恒偏救護。是無邊慈也。此與善財歡喜地善友。似同而文多異。又非其次。故但直釋。
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莊嚴大悲門解脫門。
於三毒難壞眾生。以大悲門。現莊嚴身故。石室留影。毒龍心華。況現身耶。
示現淨福主夜神(至)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
本為眾生故。成自德。令他樂滿。
△二偈頌讚佛。
爾時普德淨光主夜神(至)而說頌言。
汝等應觀佛所行(至)離垢端嚴照十方。
初句。解脫之力能觀。次句。即寂靜樂神。以此定觀佛此體故。下經云。普見三世佛。而無取著。以知如來無相。性相本空。故云寂靜虗空相也。次句即大勇健。準下經。則自他兼淨也。次句。定果也。上約佛說。若約天說。則四句皆是定用。以住此解脫。能見佛體用因果故。
一切世間咸樂見(至)如是護世能觀察。
二三可知。
佛昔修治歡喜海(至)此是寂音之所了。
稱理徧喜。為廣大無邊。縱內心不搖。而外現威怒。更深難測。
如來境界不可量(至)普發華神悟斯道。
前偈。以寂故能徧。後偈。以眾生本來自淨故。是寂滅。是以智窮妄末。理無不顯。妄徹真源。惑無不盡。喜方滿足。
十方普現大神通(至)此現福神之所入。
△三主方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徧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護力解脫門。
現身說法。令悟得果。皆救護力。
普現光明主方神(至)一切眾生神通業解脫門。
神通示相。是能成辨業。眾生出苦。是所成辨業。
光行莊嚴主方神(至)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
法光破闇。闇斷智生。智與法喜俱生。斷以寂滅為樂。
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
普現說法。聞必惑滅。故不唐勞。
永斷迷惑主方神(至)發生功德解脫門。
聖人無名。隨物立名。貴在生德及滅惑耳。
徧游淨空主方神(至)令眾生歡喜解脫門。
六七可知。
髻目無亂主方神(至)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
業同性空。並不失報。俱無差異。性相無礙。為自在力。說能惑報。令除惡業。說業性空。善業亦亡。
普觀世業主方神(至)一切趣生中種種業解脫門。
前約說業性相。令物絕業。此約知業差別。宜隨機化。
周徧游覽主方神(至)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
世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今聖人。有志有能故。所作究竟。世人以人隨欲。不能兼亡。今有慈有愍。故令物喜。謂十波羅密。無不究竟。四無量心。令物歡喜。
△二偈頌讚佛。
爾時徧住一切主方神(至)而說頌言。
如來自在出世門(至)此徧游神之解脫。
十頌次第。配釋可知。
△四主空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淨光普照主空神(至)一切眾生心解脫門。
智慧造理。則十眼廣照。日月合空。則萬像歷然。
普游深廣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脫門。
身智二光。徧入法界。
生吉祥風主空神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
佛身如空。是無邊境。無生無染。為吉祥風。
離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如眾生業惑障解脫門。
廣說聖道。則離三障安住二空。
廣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
上求下化。名廣大行。為安眾生。如妙髻焉。
無礙光燄主空神(至)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
沉生死之厄難。悲智光以濟之。
無礙勝力主空神(至)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
不礙福智相導。是謂勝力。
離垢光明主空神(至)離諸蓋清淨解脫門。
惑由智遣。
深遠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
妙音善說。
光徧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世間解脫門。
不壞本處。而稱周十方。
△二偈頌讚佛。
爾時淨光普照主空神(至)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目清淨如虗空(至)吉祥風所見。
三中空。有四義。含於五法。一離能取生。即絕妄想。二離所取相。無相無名。三境無自性。即是如如。四心無所得。是為正智。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執翻成智。如外無智。智體即如。此二猶空。寂照無礙。如斯見佛。是日吉祥。
如來無量劫廣說諸聖道普滅眾生障圓光悟此門。
長行及列。並名安住。今云圓光。圓光表智。安住表定。二事相資。前後互舉。並能滅障。於理無違。
我觀佛往昔所集菩提行(至)無礙神能見。
生死海者。瑜伽七十云。有五種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處無邊相似故。二甚深故。三難渡故。四不可飲故。五大寶所依故。釋曰。由前四義。眾生流轉。由第五義。菩薩入之。且約分喻。第九十云。由三相故。不同水海。一自性不同。謂水海唯色一分。二淪沒不同。唯人畜故。唯沒身故。三超渡不同。未離欲者。亦能渡故。生死海。反上可思。
清淨功德藏能為世福田(至)普現能觀察。
餘四可知。
△五主風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無礙光明主風神(至)及一切世間解脫門。
以方便風。合智日光。智入深法。而無障礙。身入世間。而無影像。
普現勇業主風神(至)佛出現咸廣大供養解脫門。
菩薩。以求菩提之大心。持稱真之供具。等虗空之。廣大。不礙事之繁多。而以全法界之身。一念供無邊之佛。如彼風力。無不成也。
飄擊雲幢主風神(至)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
長風忽來。浮雲散滅。慈風忽起。惑苦病亡。
淨光莊嚴主風神(至)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
福智莊嚴之風。摧壞如山之障。
力能竭水主風神得能破無邊亞魔眾解脫門。
十力降魔。十軍皆殄。獨名竭水者。欲愛為初故。
大聲徧吼主風神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
毛孔慈音。滅除五怖。若百竅異吹。徧吼悅機。
樹杪垂髻主風神(至)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
智入實相故。妙辨如海。如風擊樹。故能下垂。
普行無礙主風神得調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
調生方便。為智所入。故名為藏。
種種宮殿主風神(至)滅極重愚癡闇解脫門。
禪定宮殿。必定慧雙游。故能滅癡闇。約佛則動靜無二。見必滅癡。
大光普照主風神(至)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
日月照明。無風不運。智行無礙方便力焉。
△二偈頌讚佛。
爾時無礙光明主風神(至)而說頌言。
一切諸佛法甚深(至)此普照神之所見。
(入第四經)。
△六主火神。長行十法。有云準梵本。此脫第四。
復次普光燄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間闇解脫門。
以進力現世。除物無明。以最初故。偏從火義。
普集光幢主火神(至)諸惑漂流熱惱苦解脫門。
惑有二義。一漂。二惱。善巧迴轉。則能息之。
大光徧照主火神得無動福力大悲藏解脫門。
稱性之福相。惑不動與大悲合。自利不動。俱能攝德。無盡名藏。四有云。準梵本。神名勝上蕊光普照。法門名普能除煩惱塵。謂劫海行滿故。今能現通滅惑。偈云。眾妙宮神。同前列名。眾妙。即勝上義耳然諸本多無。或有本。則具云眾妙宮殿主火神得大慈悲廣蔭眾生解脫門。恐是傳寫脫漏耳。
無盡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無邊虗空界解脫門。
光明照耀等者。日光合空。等空無際。智符實相。稱實無邊。雖曠劫修成。全同本有。窮靈極數。妙盡難思。實為惑本。即是正因。智照心源。即是了因。如空與日。今略申十義。以辨難思。一謂日與空。非即非離。二非住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闇良緣。顯空之要。四雖復滅闇顯空。空無損益。五理實無損。事以推之。闇蔽永除。性乃無增。空界所含。萬像皆現。六而此虗空。性雖清淨。若無日光。則有闇起。七非以虗空空故。自能除闇。闇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無空。無光無照。空若無日。闇不自除。九然此闇性。無來無去。日之體相。亦不生滅。十但有日照空。則乾坤洞曉。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有十義。準喻思之。非唯釋此一文。乃遠通眾經。該羅前後。
種種燄眼主火神得種種福莊嚴寂靜光解脫門。
體寂發照。名寂靜光。以此成福。莊嚴身相。
十方宮殿如須彌脫主火神(至)悟一切世間解脫門。
七八可知。
光照十方主火神得永破一切愚癡執著見解脫門。
分別法相。永離不了愚癡。悟法實性。便無執著之見。
雷音電光主火神得成就一切願力大震吼解脫門。
以行扶願故。能現世作師子吼。二偈頌讚佛。
爾時普光燄藏主火神(至)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精進力(至)此震音神之所了。
頌加第四。餘並可知。
△七主水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普興雲幢主水神(至)利益一切眾生慈解脫門。
無緣大慈。是曰平等。
海潮雲音主水神得無邊法莊嚴解脫門。
無邊行法。莊嚴自他。
妙色輪髻主水神得觀所應化方便普攝解脫門。
寂然不動。以觀機感。而遂通以隨攝。若冬則積雪凝白。夏則無處不流。
善巧漩澓主水神得普演諸佛甚深境界解脫門。
妙音演佛深旨。令悟妙法漩澓。
離垢香積主水神得普現清淨大光明解脫門。
身智二光。偏覺開化。大充法界。清淨無垢。
福橋光音主水神得清淨法界無相無性解脫門。
證淨法界。性相俱絕。德無不見。則大用不亡。
知足自在主水神得無盡大悲海解脫門。
眾生不窮故。大悲無盡。滿而不溢。有知足義焉。流止從緣。斯為自在。
淨喜善音主水神(至)為大歡喜藏解脫門。
處處見佛故。大喜無窮。喜從佛生。即佛名藏。若聆泉流之響無不悅也。
普現威光主水神(至)廣大福德力普出現解脫門。
性相無礙之福。故能普現神通。若空色相映之流。威光蕩瀁。
吼聲徧海主水神(至)發起如虗空調伏方便解脫門。
調生行。廣如空。無邊用靡暫停。如空無盡。
△二偈頌讚佛。
爾時普興雲幢主水神(至)而說頌言。
清淨慈門剎塵數(至)是故見者無厭足。
前半。辨一相因果。次句例餘。後句辨益。初言清淨者。離過無緣故。門如塵數者。隨宜利樂故。以慈為因。得妙相果。以相為因。得無厭果。然如來相。有純有雜。此就純門。若以雜門。隨一相一毛。皆收如來法界行。盡亦相相皆爾。純雜無礙。因果相融。圓成非分成。故佛一相一毛。即同法界。無有分量。此神從一慈門。入無盡相。此約十身之相。若三十二相之因。但說一相。一因如智度瑜伽等論。涅槃大集等經。至相海品當引。
世尊往昔修行時(至)此善漩神所行處。
上之三偈。文顯可知。
世尊光明無有盡(至)此淨香神所觀見。
初言無盡。以顯光常。次充法界。以辨光徧。不思議者。以顯光深。非色現色。非青黃而現青黃故。其第三句。顯光用。
如來清淨等虗空(至)吼聲徧海斯能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入第四卷經第三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八主海神二初長行十法。頌脫第三。
復次出現寶光主海神(至)眾寶莊嚴身解脫門。
為物供佛。是等施福。得眾寶相。以莊嚴身。
不可壞金剛幢主海神(至)護一切眾生善根解脫門。
巧隨根欲。說法護善。使其長成。
不雜塵垢主海神得能竭一切眾生煩惱海解脫門。
謂演深廣法。體煩惱空。梵本偈云。一切世間眾道師法雲大雨不可測。消竭無窮諸苦海。此離垢塵入法門。苦準此文。乃竭苦海。四若見佛境。則惑亡苦息。準現經文。三是煩惱。四是於苦。若依梵本。前苦後惑。既譯人脫漏致使文義參差。故古德云。脫第四頌。結名既同。故知脫第三。
恒住波浪主海神得令一切眾生離惡道解脫門。
恒住波浪。即是普用。水為宮殿。
吉祥寶月主海神得普滅大癡闇解脫門。
以智滅癡。
妙華龍髻主海神得滅一切諸趣苦與安樂解脫門。
為行所遷。一切皆苦。菩提因起。則生滅苦亡。便得涅槃寂滅安樂。
普持光味主海神(至)一切眾生諸見愚癡性解脫門。
將智滅癡。未免於見。了癡見性。癡見自亡。真妄等觀。是佛境也。
寶燄華光主海神(至)種性菩提心解脫門。
一切眾生。有佛種性。圓明可貴。具德稱寶。佛眼普觀。佛智普示。正因今顯。如出金藏。大心若起。如種生芽。故云出生。緣了二因。為能悟之妙道。
金剛妙髻主海神得不動心功德海解脫門。
了如不取。則心不動搖。湛如渟海。萬德攸歸。故須彌可傾。魔豈能嬈。一念降魔。如本行集。
海潮雷音主海神得普入法界三昧門解脫門。
入法界定。如法界徧。
△二偈頌讚佛。
爾時出現寶光主海神(至)而說頌言。
不可思議大劫海(至)海潮音神所行處。
△九主河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普發迅流主河神得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
行成雨法。若霈然洪霔。滅惑生德。若懸河迅流。無所滯礙。
普潔泉澗主河神(至)令永離煩惱解脫門。
現身息惱。若泉澗洗心。
離塵淨眼主河神(至)普滌一切眾諸惑塵垢解脫門。
真實滌垢。悲智相資。若碧沼澄潭。空色交映。故名離塵淨眼。
十方徧吼主河神得恒出鐃益眾生音解脫門。
圓音徧益。若崩浪發響。
普救護眾生主河神(至)恒起無惱害慈解脫門。
拯救漂溺。
無熱淨光主河神得普示一切清涼善根解脫門。
善根無惑。可謂清涼。若阿耨達池。永無熱惱。
普生歡喜主河神(至)永離慳著解脫門。
施門無量。令彼無慳。若蘊藻蔆蓮。普令物喜。
廣德勝幢主河神得作一切歡喜福田解脫門。
行福契實。故無不欣。若深湖廣陂。是為廣德。
光照普世主河神(至)瞋毒者歡喜解脫門。
方便慧力。雜染皆淨慈。彼冤害瞋反成歡。若萬頃波澄。光映天下。
海德光明主河神(至)恒受具足樂解脫門。
總收萬善。令會涅槃。若彼百川。咸會大海。由智廣故。名海德光明。
△二偈頌讚佛。
爾時普發迅流主河神(至)而說頌言。
如來往昔為眾生(至)此海光神之解脫。
△十主稼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柔輭勝味主稼神(至)令成就佛身解脫門。
功德智慧。二種法味。資成佛身。
時華淨光主稼神(至)受廣大喜樂解脫門。
喜樂。由於苦除。
色力勇健主稼神(至)圓滿法門淨諸境界解脫門。
眾生。為所淨之境。
增益精氣主稼神(至)大悲無量神通變化力解脫門。
悲深故通廣。
普生根果主稼神(至)令下種無失壞解脫門。
下種佛田。必至果無壞。
妙嚴環髻主稼神得普發眾生淨信華解脫門。
智敷物信。獲果稱華。
潤澤淨華主稼神(至)令增長福德海解脫門。
慈眼視物故。福聚無量。慈則恬和怡悅。偈云勝道。
成就妙香主稼神得廣開示一切行法解脫門。
以行成佛故。始成即宣。
見者愛樂主稼神(至)諸惡普清淨解脫門。
懈於修習。憂惱是生。勤策諸根。眾惡清淨。
離垢光明主稼神(至)令眾會歡喜滿足解脫門。
隨根為說。遂求故喜。
△二偈頌讚佛。
爾時柔輭勝味主稼神(至)而說頌言。
如來無上功德海(至)此淨光神解脫門。
△十一主藥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吉祥主藥神(至)而勤攝取解脫門。
順情則易攝。逆意則難調。故普觀之。
栴檀林主藥神(至)滅一切眾生煩惱解脫門。
二三可知。
名稱普聞主藥神(至)增長無邊善根海解脫門。
如學者。以名為實賓。大土。以名為佛事。
毛孔現光主藥神(至)一切病境界解脫門。
以慈善根力。放月愛等光。身心兩病。纔念便滅。
破闇清淨主藥神(至)令智眼清淨解脫門。
迷理迷報。二愚盲冥。起惑造業。備受眾苦。佛以正法金錍。開其智眼。令明見三諦。故云清淨。
普發吼聲主藥神(至)令見者咸生善根解脫門。
七八可知。
明見十方主藥神(至)能以方便令生信解解脫門。
無愛見之大悲。生物德。故名藏。
普發威光主藥神(至)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
世醫療治。雖差還生。永滅生德。無先念佛。因病因光。皆是方便。謂佛有無邊相。相有無邊好。好放無邊光。光攝無邊眾。言隨念者。佛德齊均。隨緣隨樂。趣稱一佛。三昧易成。敬一心濃。餘盡然矣。況心凝覺路。闇蹈大方。
△二偈頌讚佛。
爾時吉祥主藥神(至)普觀一切主藥神眾而說頌言。
如來智慧不思議(至)此發威光解脫門。
△十二主林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布華如雲主林神得廣大無邊。智海藏解脫門。
佛德無邊。皆依智海。含德流光。所以名藏。
擢幹舒光主林神得廣大修治普清淨解脫門。
等眾生悲。是為廣大。一一離障。名普清淨。
生芽發曜主林神得增長種種淨信芽解脫門。
一切勝因。皆為佛道。各各心淨。則種種芽生。
吉祥淨葉主林神得一切清淨功德莊嚴聚解脫門。
一切功德。莊嚴一毛。一一皆然。故佛為德聚。良以佛果攬因。皆圓成非分成。是故一因生一切果。一果收一切因。皆圓融無礙耳。
垂布燄藏主林神(至)恒周覽法界解脫門。
智通萬法。是曰普門。客塵不生。故曰清淨。悟如日照。頓周法界。功如佛鏡。說智漸明。明是本明。漸為圓漸。
如莊嚴光主林神(至)而興布法雲解脫門。
知徧趣行。如應布。
可意雷聲主林神(至)演清淨音解脫門。
了音聲性。皆同佛音故無不可意。能令世間皆聞佛音。方云清淨。
香光普徧主林神(至)廣大行境界解脫門。
昔行稱周法界。是廣大境。神通普令物見。倣而行之。如下喜目。即其事也。
妙光迥曜主林神(至)饒益世間解脫門。
眾生諂佞。自不修德。寧有進賢之心。今福智益他。則物我兼利。偈云譣詖。即諂佞也。
華果光味主林神(至)莊嚴功德藏解脫門。
敬念則佛興。佛興則莊嚴德藏。障重者。不念不見。於佛豈無常哉。故應見者。常見也。
△二偈頌讚佛。
爾時布華如雲主林神(至)而說頌言。
佛昔修集菩提行(至)此味光神所觀察。
△第十三主山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寶峯開華主山神得入大寂定光明解脫門。
寂而常照故。光無不闡。
華林妙髻主山神(至)成熟不可思議數眾生解脫門。
相光熟機。皆慈善根力。如涅槃廣明。
高幢普照主山神(至)心所樂嚴淨諸根解脫門。
修因嚴根。本為順物故。矚蓮目而欣樂。覩月面而歡心。或見諸根一切皆周法界。喜益深矣。
離塵寶髻主山神(至)勤精進無厭怠解脫門。
如空不染。故長劫無怠。
光照十方主山神得以無邊功德光普覺悟解脫門。
癡故長眠。唯福智之能覺。
大力光明主山神(至)顯示一切如來功德解脫門。
上三可知。
普眼現見主山神(至)於夢中增長善根解脫門。
若睡若寤。皆令聞法進行。斯為佛業。如大瓔珞經說。過去有佛。凡欲說法。令大眾眠。夢中說法。令增善根。覺得道果。涅槃亦云。其人夢中。見羅剎像等。亦表萬法皆夢。大夢之夜。必有大覺之明。
金剛堅固眼主山神得出現無邊大義海解脫門。
稱性法門。無邊大義。一音能演是出現也。
△二偈頌讚佛。
爾時開華帀地主山神(至)而說頌言。
往修勝行無有邊(至)入此方便金剛目。
△十四主地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普德淨華主地神(至)普觀一切眾生解脫門。
念念無間。平等普觀。修慈護法。故得金剛之體。金剛即內照之實也。
堅福莊嚴主地神得普現一切眾生福德力解脫門。
一毛福力。頓現眾福。
妙華嚴樹主地神(至)出生一切佛剎莊嚴解脫門。
證入無生。不礙嚴剎。
普散眾寶主地神(至)令眾生除障垢解脫門。
一向為他。
淨目觀時主地神(至)常游戲快樂解脫門。
觀機出現。名為游戲。
金色妙眼主地神(至)清淨身調伏眾生解脫門。
現淨惑身。方調物惑。
香毛發光主地神(至)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解脫門。
內具德海。現威力身。如地含海潤。發生百穀。百糓苗稼。皆地香毛故。
寂音悅意主地神得普攝持一切眾言音海解脫門。
長行一言。盡攝無餘。偈頌一言。普徧無極。
妙華旋髻主地神得充滿佛剎離垢性解脫門。
燄雲普徧。令物離垢為性。
金剛普持主地神(至)法輪所攝持普出現解脫門。
法能攝持心行。如金剛之輪。佛則不動現世。若須彌出海。
△二偈頌讚佛。
爾時普德淨華主地神(至)而說頌言。
此下頌中。亦有二句。結法屬人。可以意得。
如來往昔念念中(至)普持得見生歡喜。
△十五主城神二。初長行十法。有云。脫第九十。頌具足。
復次寶峯光曜主城神得方便利益眾生解脫門。
光等方便。成熟利益。
妙嚴宮殿主城。神得知眾生相教化成熟解脫門。
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滿淨喜寶主城神(至)令一切眾生受諸福德解脫門。
護法法存。則物受福德。教理行果。皆有護也。
離憂清淨主城神得救諸怖畏大悲藏解脫門。
悲救無盡名藏。
華燈燄眼主城神得普明了大知慧解脫門。
了佛大智。
燄幢明現主城神得普方便示現解脫門。
方便現身。
盛福威光主城神(至)得開悟一切愚闇眾生解脫門。
迷真俗理。故云愚闇。佛出開示。令其悟入。本迷無始猶若生盲。雖聞譬喻。竟不識乳。唯佛出世。方能曉之。九準梵本。云香幢莊嚴髻主城神得破一切煩惱臭氣出生一切智性香氣解脫門。謂正使為臭物。殘習為臭氣。智性為香體。利物為香氣。香氣若高山之出雲。稱智性而無盡。臭氣若香風之捲霧。等性空以無邊。煩惱則塵習雙亡。智慧則自他兼利。有本具云香髻莊嚴主城神德開發眾生清淨妙智解脫門。亦□寫之脫漏耳。義不異前。偈云現夢中者。夢是神遊。亦見聞之氣分也。夢中尚調況於覺悟。如迦旃延。為弟子現夢境界等。
寶峯光目主城神(至)破一切眾生障礙山解脫門。
二障五蓋。重疊如山。非智光明。莫之能破。
△二偈頌讚佛。
爾時寶峯光曜主城神(至)而說頌言。
導師如是不思議(至)如是寶峯之所入。
△十六道場神二。
初長行十一法。
復次淨莊嚴幢道場神(至)誓願力解脫門。
出現字兩用。謂有佛出現。即出現莊嚴具。而為供養。佛昔如是。神以大願倣之。
須彌寶光道場神(至)成就廣大菩提行解脫門。
對物成行。令物倣之。施為行先。故偈徧舉。
雷音幢相道場神(至)於夢中為說法解脫門。
夢覺皆化。則時處俱徧。
雨華妙眼道場神(至)眾寶莊嚴具解脫門。
外寶內眼。重重難捨。為物說行。故云能雨。
清淨燄形道塲神(至)廣化眾生令成熟解脫門。
清淨燄形神。前列中無。謂色相道場。俱妙莊嚴。並為熟物。
華纓垂髻道場神得隨根說法令生正念解脫門。
疑境界者。以唯心為正念。疑法性者。以無得為正念。實則無正無邪。方稱曰正。無念不念。是真念矣。諸念不生。正念方生耳。故隨根雨法。斷疑生智。
雨寶莊嚴道場神(至)普雨無邊歡喜法解脫門。
辯才雨法。稱根故喜。
勇猛香眼道場神得廣稱讚諸佛功德解脫門。
深廣讚佛故。名實雙美。
金剛彩雲道場神(至)莊嚴道場解脫門。
樹王眷屬。並如經初。
蓮華光明道場神(至)而充徧十方解脫門。
即前身徧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了法空寂也。
妙光照曜道場神得顯示如來種種力解脫門。
佛有無量力故。因行亦然。皆嚴具顯示。既是道場之神故。得道場事中解脫。
△二偈頌讚佛。
爾時淨莊嚴幢道場神(至)而說頌言。
頌亦十一。
我念如來往昔時(至)此妙光神能聽受。
△十七足行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寶印手足行神(至)令見者歡喜解脫門。
初二可知。
最勝華髻足行神(至)一切如來眾會道場解脫門。
內則念念安於理事。外則處處建立道場。
攝諸善見足行神(至)悉調伏無邊眾生解脫門。
舉足下足。海印發揮。諸有威儀。無非佛事。
妙寶星幢足行神(至)普雨眾寶出妙音聲解脫門。
以華以光。雨寶雨法。
樂吐妙音足行神得出生無邊歡喜海解脫門。
眾生無邊。是佛化境。見佛聞法。故生歡喜。
栴檀樹光足行神(至)普覺一切道場眾會解脫門。
圓音警物。等栴檀之香風。暫一熏修。覺身心之調順。
蓮華光明足行神(至)一切眾生令生善根海解脫門。
△二偈頌讚佛。
爾時寶印手足行神(至)而說頌言。
佛昔修行無量劫(至)見已心生大歡喜。
△十八身眾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淨喜境界身眾神得憶佛往昔誓願海解脫門。
初列處。名華髻莊嚴。或是名廣。略舉其半。或梵音相類。譯者之誤。未勘梵本法門。
光照十方身眾神(至)令歡喜調伏解脫門。
初三可知。
淨華嚴髻身眾神得身如虗空周徧住解脫門。
相即無相故。如空徧住。空非獨虗。亦徧於色。住非分住。一塵亦周。如芥子空。即不可盡。身與法性。不可分故。
無量威儀身眾神得示一切眾生諸佛境界解脫門。
威儀施作。無心頓現。斯即佛境。難以言思。
最勝光嚴身眾神(至)飢乏眾生色力滿足解脫門。
佛為良田。出世難遇。一興微供。果獲五常。略言色力。亦有常命安樂辯才。此五皆常。方云滿足。受報無盡。故悉離貧窮。
淨光香雲身眾神得除一切眾生煩惱垢解脫門。
齒光除垢。表所說淨故。
守護攝持身眾神得轉一切眾生愚癡魔業解脫門。
有染於五塵。無慈於六趣者。愚癡魔業也。體五欲性。虗己兼亡。彼業斯轉。而名云守護。攝持者。善守根門。攝散持德。則遠魔矣。然魔事惑。不出三毒及慢。魔惱眾生。不出三事。謂上妙五欲。及諸苦具。為說邪法。則三毒是生。三毒內著。即為魔業。今守護覺察。魔如之何。即偈中解脫道也。
普現攝化身眾神(至)顯示莊嚴相解脫門。
此有三意。一身雖周於法界。多示為王。攝御自在故。二八相。處於王宮。俯接物故。三法界。菩提樹下。法王宮故。
不動光明身眾神(至)皆令生清淨善根解脫門。
迷於本空。故有妄苦。無漏本有。是淨善根。
△二偈頌讚佛。
爾時淨喜境界身眾神(至)而說頌言。
我憶須彌塵劫前(至)不動光神所觀見。
△十九執金剛神二。初長行得法。
復次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至)無邊色相身解脫門。
見如來身普現非別。豈唯凡現之處即無邊相。亦隨一一色相。皆無有邊。
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至)得無邊隨類音解脫門。
上三可知。
妙臂天主執金剛神(至)開悟眾生解脫門。
初卷中。名諸根美妙。但云妙臂。文義俱闕。又如天主。以現為世主故。
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至)咸盡無遺解脫門。
法海深奧。槃節差別。巧說令現。無有遺餘。
大樹雲音執金剛神(至)攝一切樹觀解脫門。
約神。且說寶飾為嚴。巧攝己眾。約佛。方便相好為嚴。無不攝也。
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至)皆具足明了解脫門。
因深故。大福為能嚴。果勝故。德相皆明足。
密燄吉祥目執金剛神(至)為現威嚴身解脫門。
惡謂十惡。險者惡之因也。能陷自他。及險道故。
蓮華摩尼髻執金剛神(至)莊嚴具摩尼髻解脫門。
若以現文。則摩尼髻是所雨。若以義取。此神名摩尼髻。亦得髻是能雨。一切菩薩嚴具。是所雨。表菩薩智光圓滿故。
△二偈頌讚佛。
爾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至)而說頌言。
汝應觀法王法王法如是(至)示佛所行處。
第六偈。云漩澓者。水之漩流洄澓之處。一甚深故。二迴轉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澓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難窮初後故。三聞空謂空。則沈於漩澓。聞有謂有等。皆類此知。故云一切差別義也。異生眾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一(入第五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自下第二同生眾三。初普賢菩薩得一切法門二。初長行二。初總標所入。
復次普賢菩薩摩訶薩入不思議解脫門方便海。
指陳法體。言不思議者。謂數過圖度。理絕言思故。言方便海者。謂不動真而成事。巧以因門契果。故云方便。
入如來功德海。
辨法巧能。謂證入因圓。趣入果海故。然前後但明以別入總。故各得一解脫門。猶如百川一一入海。今明以總入總。如海入海。故得難思解脫門。復稱能入為方便海。以普賢是同異二眾之上首故。
△二別顯十門。以彰無盡。
所謂有解脫門(至)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
嚴土調生。謂隨所化眾生。取佛土故。一切佛土者。豎通四土。橫該法界。橫豎相融。故一塵一剎皆廣大嚴淨。故云一切。演最妙法。故令所調究竟出離。
有解脫門名普詣一切如來所修具足功德境界。
佛徧塵道。詣彼修德。乃了彼境。
有解脫門名安立一切菩薩地諸大願海。
通辨安立菩薩六種功德。一位。二願。餘四在偈。
有解脫門名普現法界微塵數無量身。
身普應機。演所證法。
有解脫門名演說徧一切國土不可思議數差別名。
國土不同。所敬各異。故隨宜立稱。成益不空。如名號品。
有解脫門(至)悉現無邊諸菩薩神通境界。
塵中現身。說菩薩行境。
有解脫門名一念中現三世劫成壞事。
以時隨法。融令三世劫。及劫中成壞。一念中現。無所障癡。然事通能所。能成壞事。謂火水風。所成壞事。天地萬象。
有解脫門名示現一切菩薩諸根海各入自境界。
菩薩根海雖繁廣多類。但能入自所知境界。豈能測量佛無邊法。則顯前來眾海。未測佛德。普賢能知此理。
有解脫門(至)化現種種身徧無邊法界。
明如來身體同虗空。用周法界。
有解脫門(至)入一切智廣大方便。
攝因成果。故云一切菩薩行入一切智也。妙音宣此。故云顯示。此亦別釋標中第二句。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至)普觀一切眾會海已即說頌言。
佛所莊嚴廣大剎(至)雨不思議最妙法。
前半嚴淨佛國。後半調伏眾生。兼顯人法為嚴之義。佛子有三。一者外子。謂諸凡夫。未能紹繼佛家。事故。二者庶子。謂諸二乘。不從如來大法生故。三者真子。謂大菩薩。從大法喜。正所生故。此言清淨。意顯第三。最妙法者。揀非權小。昔以妙法淨所化心。故所感土亦有清淨佛子。來生其國。還雨妙法。
如於此會見佛坐(至)所有國土皆明現。
前半明總徧別中。後半明體用無礙。亦是總徧總中。
顯示菩薩所修行(至)令諸佛子入法界。
此四句即前四義。一修十勝行。二起十方便。三所證十如。四正證法界。成薩婆若。地位為總。餘五為別。
出生化佛如塵數(至)廣大無邊悉開演。
前半普現身。後半演所證。
如來名號等世間(至)能悉了知甚為難。
上四可知。
佛如虗空無分別(至)悉坐道場成正覺。
初句智身。次句知身等法界。後二句化用等法身之周徧。略舉正覺。實通一切。故上云種種。
佛以妙音廣宣暢(至)盡與如來平等法。
三句攝因。後句成時。
△二十普菩薩各得一法門。第一菩薩。前列名中無。以前與普賢。共為十普。今普賢別說。故加為十。以表圓足。然偈文具十。長行中第七菩薩及法門俱脫。又脫第八菩薩法門及第九菩薩名。至文當知。初長行。
復次淨德妙光菩薩(至)莊嚴道場解脫門。
嚴處說法。皆名為嚴。
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至)不思議眾生界解脫門。
塵塵皆成正覺。已為無盡。方是正覺一門。有如是等無量成正覺門。如出現品辨。隨所成正覺門。調生亦爾。故云成熟不思議眾生界。
普光師子幢菩薩(至)出生一切佛國土解脫門。
修行福海。嚴出剎海。
普寶燄妙光菩薩(至)神通境界無迷惑解脫門。
以深妙智。觀難思境。故多處不迷。多劫不厭。
普音功德海幢菩薩(至)示現一切佛土莊嚴解脫門。
如一逝多林會。頓現一切淨土。會會皆爾。念念現殊。
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至)甚深廣大法界藏解脫門。
法界含攝無盡。故名為藏。觀佛法界之身。一毛即無分限。七梵本中。名普覺悅意聲菩薩。得親近承事一切佛供養藏解脫門。謂佛昔行因。無佛不供。今成佛果。無眾不歸。猶如百川馳流趣海。
普清淨無盡福威光菩薩(至)菩薩無邊行門解脫門。
準梵本。應云普清淨無盡福威光菩薩。得出生一切神變廣大加持解脫門。謂徧剎充塵。劫窮來際。皆佛加持之力。九梵本中。即普寶髻華幢菩薩。得普入一切世間行出生菩薩無邊行門解脫。門即今經中威光菩薩法門是。由脫第八法門及第九菩薩之名。遂令第九法門繫於第八之下。譯者之謬矣。謂若無大悲不入生死。則不能出菩薩行門。如不入海安能得寶。此即化他成己。
普相最勝光菩薩(至)出現一切諸佛境界解脫門。
即依體起用。
△二偈頌。
爾時淨德妙光菩薩摩訶薩(至)即說偈言。
十方所有諸國土(至)一切苦難皆消滅。
頌文前已配釋。欲表菩薩法門互入。故不結法屬人。後段亦然。
△三十異名菩薩亦各得一法門二。初長行。
復次海月光大明菩薩(至)一切佛國土方便解脫門。
得成菩提四種方便。一地位。二度行。三調生。即行位所作。四嚴剎。通二利因果也。或一地一度滿。或地地諸度滿。此一為總。下九皆別。然不出上四。多顯調生。
雲音海光離垢藏菩薩(至)種種差別處解脫門。
徧轉法輪。
智生寶髻菩薩(至)現清淨大功德解脫門。
普示滅惑。
功德自在王淨光菩薩(至)種種莊嚴解脫門。
普嚴場會。
善勇猛蓮華髻菩薩(至)顯示一切佛法解脫門。
以法隨機。
普智雲日幢菩薩(至)永住無量劫解脫門。
為物永存。
大精進金剛臍菩薩(至)一切無邊法印力解脫門。
法印悟物。
香燄光幢菩薩(至)乃至成就智慧聚解脫門。
頓顯始終。
大明德深美音菩薩(至)一切大願海解脫門。
同佛往修。
大福光智生菩薩(至)徧法界甚深境界解脫門。
光顯如來難思之境。
△二偈頌。
爾時海月光大明菩薩(至)即說頌言。
諸波羅蜜及諸地(至)悉稱其根而雨法。
文並可知。
真如平等無相身(至)普應十方而演法。
初句所證性淨法身。言無相者。示真如相。身即體義。在纏不染。出障非淨。凡聖必同。故云平等。次句出纏法身也。真如出煩惱障。故云離垢。出所知障。故云光明。又塵習雙亡。故云離垢。真智圓滿。故曰光明。淨法身者。揀於在纏。後半體用無礙身。由出纏故。應用無方。約理則體用無礙。約用則止觀雙運。故得果則寂照為身。即用之體故寂。即體之用故智。體用既無。不在佛身。有何量耶。故能普應十方。此句正顯化用。故經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智慧與法身。處處應現往。即斯義也。
法王諸力皆清淨(至)一切國土皆明顯。
△八座內眾流十。初明出處。
爾時如來師子之座(至)如是一切莊嚴具中。
座即是總。寶等為別。如是下結廣從略。非獨輪等。故云一切。所以此能出者。良以座該法界。依正渾融。一一纖塵。無不廣容。普徧座所徧剎。恒在座中。故從中出。非是化也。若約法空之因及法空之座。則萬行為嚴。能生菩薩。
△二顯眾類。
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皆是菩薩故。
△三列眾名。
其名曰海慧自在(至)善勇猛光明幢菩薩摩訶薩。
出處既多。名亦多種。略舉上首十名耳。即如次十方。
△四結眾數。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眾多佛剎微塵數同時出現。
嚴具非一。故有眾多剎塵。
△五興雲供。有標列結。
此諸菩薩各興種種供養雲(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六供眾海。
彼諸菩薩一一皆興(至)於一切道場眾海相續不絕。
眾多菩薩。各興剎塵供雲已。重疊難思。況相續不絕。而諸供具皆稱雲者。乃有多義。謂色相顯然。智攬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逈無所依。應用而來。故來無所從。用謝而去。故去無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重重無礙。有雲像焉。上下諸文。雲義皆爾。
△七敬遶佛。
現是雲已右繞世尊經無量百千帀。
順向殷重。瞻望不足。乃至百千。
△八坐本方。
隨其方面去佛不遠(至)各於其上結加趺坐。
參而不雜也。如師子子。亦名師子。故菩薩座亦名師子。自他自坐者。自心智現。自安處故。諸佛菩薩坐。多加趺者。為物軌故。智論引偈云。若結加趺坐。身安入三昧等。
△九歎其德能。有十二句。分二。初總。
是諸菩薩所行清淨廣大如海。
△二別別顯。一一各是一種清淨廣大。略束為三。初三明三業清淨廣大。
得智慧光照普門法(至)能入一切辨才法海。
一智證普法。二身隨佛行。三語入辯海中。一義求。亦通三業。
△二三明得法清淨廣大。
得不思議解脫法門(至)悉能容受一切法海。
一獲自分解脫。二住勝進果位。三徧具諸持普門地。言即同經初。已踐如來普光明地。
△三五明福智清淨廣大二。初二正明。
善住三世平等智地已得深信廣大喜樂。
一智安理事。故云善住。二福無不修。故生信喜。然三世平等。經初已明。今更略示。謂依生及佛。善住平等。且依佛說。佛佛平等。法身智身。無增減故。若依眾生。生生平等。煩惱業苦有支皆等。
若生佛相望者。凡夫現在等佛過去。進修得果等佛現在。成佛究竟等佛常住。此約三世互望。煩惱佛則本有今無。眾生則本無今有。菩提則眾生本有今無。諸佛則本無今有。約迷悟異。則說本今。涅槃之性。非三世攝。故知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若以性淨而說。則佛與眾生。現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是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差別。眾生寂滅即是法身。法身隨緣即是眾生。故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是故染淨三世一切諸法。無不平等。況稱性互收。如是解者。名為善住一切智地。如地能生。終歸於地。萬法依於佛智究竟。還至一切智也。
△二三重顯。
無邊福聚極善清淨(至)所有佛興咸勤供養。
一淨前福障。故令諸福無邊清淨。二成上智慧。由觀法界虗空。三近勝緣。故成前二。
△十說偈讚佛。十菩薩各別說偈。即為十段。就初歎佛身座二。初五歎佛身具德。
爾時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至)即說頌言。
諸佛所悟悉已知(至)寂然而住同瞻仰。
一讚智慧。二讚功德。三神通。四因深。五果勝。
△二五歎所坐嚴麗。
摩尼寶藏放光明(至)如是座上佛安坐。
此眾既從座現。故多歎座。
△二歎座及地。文分三別。初四直歎座。
爾時雷音普震菩薩(至)觀一切道場眾海即說頌言。
世尊往集菩提行(至)稱讚如來坐於座。
△次三歎於場地。即轉顯座嚴。
佛功德量如虗空(至)一切眾生不能了。
此一總顯因深德廣故。嚴事難思。
金剛為地無能壞(至)悉以光瑩如來座。
初七句別顯。末後一句結瑩寶座。
△後三歎地上之嚴。
地神歡喜而踊躍(至)以佛威神故能爾。
前二地神興供嚴。後一佛力展轉嚴。
△三獨讚場地殊異德二。前五德用圓備。
爾時眾寶光明髻菩薩(至)即說頌言。
世尊往昔修行時(至)寶枝雜布為嚴好。
△後五法化流通。
汝等普觀於此地(至)如佛座上所應演。
九會五周之文。一化隨宜之說。已具演於場地之中。
一一法門咸具說(至)是故其地皆嚴淨。
△四歎佛所處宮殿二。初一總明。
爾時大智日勇猛慧菩薩(至)即說頌言。
世尊凝睟處法堂(至)其身普現十方土。
次段讚處彰人。故此偈標人顯處。凝者嚴整之貌。睟者視也。謂肅然而視。
△後九別明二。前四明宮殿體攝眾德。即廣其前半。
如來宮殿不思議(至)佛坐其中特明顯。
宮殿雖耀。佛坐增明。即廣前炳然。照耀宮殿中也。
摩尼為柱種種色(至)智海於中湛然坐。
略辨七嚴。結以智海。廣上凝睟。處法堂也。謂內持寶柱。簷垂金鈴。外列門階。上羅華帳。寶樹交映。寶瓔周垂。為七嚴也。闥小門也。洞達也。如雲布者。重重無量次第相承也。上云凝睟。則目視不瞬。特由內無識浪。故云智海湛然。
摩尼為網妙香幢(至)超世正知於此坐。
羅以寶網。列以香幢。布以燄明。覆以嚴具。結云超世。即廣上世尊處法堂也。光如雲布者。若彩雲向日。上下齊明也。
△後五明妙用自在。即廣其後半。
十方普現變化雲(至)如是皆從佛宮現。
羅身雲以調生。正顯前文現十方土。
摩尼為樹發妙華(至)莫不於中現其影。
寶樹現三世之嚴。
處處皆有摩尼聚(至)棟宇莊嚴極殊麗。
略舉多嚴。
如來宮殿不思議(至)一一皆有如來坐。
即上諸嚴卷攝多嚴。重重佛坐。
如來宮殿無有邊(至)莫不向佛而來集。
結歎無盡主伴雲會。
△五通讚場樹自在德二。初一總顯。
爾時不思議功德寶智印菩薩(至)即說頌言。
佛昔修治眾福海(至)道場嚴淨無諸垢。
謂宿因願力。深廣難思。神通現緣。生果嚴淨。
△後九別顯三。初五歎樹具德嚴場。
如意珠王作樹根(至)於道場中普嚴飾。
初二身幹森聳。次二枝葉蔭映。後一華果芬暉。
△二歎場地蓮網。
汝觀善逝道場中(至)鈴音鐸響雲間發。
謂蓮華布地。則下轉光輪。寶網羅空。則雲間響發。
△三歎樹自在。
十方一切國土中(至)眾會聞音咸得見。
初一收入。後二出生。
△六雙歎場樹備德自在法化宣流二。前九偈各顯一門。
爾時百目蓮華髻菩薩(至)即說頌言。
一切摩尼出妙音(至)莫不調伏令清淨。
△後有一偈。結嚴周徧。
如來往昔普修治(至)一一莊嚴無量種。
△七歎佛十力功德。一頌一力。下諸經文屢明十力。是佛不共之德。佛佛等有。菩薩緣此發心。梵行品云。復應修習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應諮問。故不可不知。然大般若五十三。顯揚第四。對法第十四廣辨。
今略以七門分別。一立意。二釋名。三自性。四作業。五次第。六差別。七釋文。然了其名。則知作業。對文料揀。差別易見。故將作業差別。并釋別名。並於釋文中顯。
今初立意者。智論意云。顯佛大人。有真實力。令外道心伏。二乘希向。菩薩倣之。能成辦大事。終獲其果。故須辨之。
如來唯一諸法實相智力。此力有十種用。故說為十。謂於十境皆委悉正知故。
由時品類。相續分別。有無量力。度人因緣。故但說十。足辦其事。謂以初力知可度不可度。次業力知有障無障。以定力知味著不味著。以根力知智多少。以欲力知所樂。以性力知深心所趣。以至處力籌量眾生解脫門。以宿命力分別先所從來。以生死力分別生處好醜。以漏盡力知眾生得涅槃。佛以此十。度生審諦。故但說十。
第二釋名。初總後別。今初總名。力者。能摧冤敵義。不可屈伏義。故說名力。瑜伽云。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冤。大威力故。說名為力。對法云。善除眾魔。善記問論。故十名力。十者是數。帶數釋也。
別名至文當釋。
三自性者。瑜伽五十七云。佛具知根。慧根為體。對法論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為性。菩薩地總以五根為性。統其文義。應具六種。一最勝體。故決擇分中慧根為性。二引生體。對法兼定。三剋實體。菩薩地云。五根為性。由慧勝故。且說十方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等智力。不言信進等力。四相應體。對法兼取相應心法。四蘊為性。五眷屬體。五蘊為體。定共道共無漏色等。助為體故。此雖無文。理必應爾。遮犯戒垢。助摧冤故。六依此經融一切法。以為其性。無礙法界理應爾故。
四作業者。即是辨相。至文當顯。
五次第者。諸文或有前却。各有所由。此文所列次第。與十住全同。淨行品則界在解前。梵行品禪定解脫當其第三。宿命居天眼之後。餘同此次。瑜伽四十九及智論二十七。亦禪居第三。餘同此次。
且依論明次第者。智論云。初力為總。餘九為別。於初力中。分別有九。故初一力通知萬法。下九展轉開之。謂初令知因緣果報。故起業力。次煩惱故縛。淨禪定解脫故解。令去縛就解。次根有利鈍。鈍者為有造業。利者為不生。故集業由善惡二欲。成上下根。此二種欲由二種性。以有種種性因緣故。行二種道。謂善道惡道。次知其過去。審彼未來。次方便壞其因緣。果報相續。故說漏盡。瑜伽乃有多門次第。廣如第五十說。
上來依論次第。而今禪居第七者。二論梵行為對自業。有離欲不離欲。故禪居第三。此經十住為對徧趣行。有清淨不清淨。故居第七。若習欲成性。即界居欲後。若由性起欲。則界居欲前。若執常者。先說宿住。若為執斷。先辨天眼。餘無別理。故經論皆定。
六差別者。謂此十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至文當明。
七釋文。然此經宗異義皆融攝故。一一力中具攝十力。乃至包盡法界。是以宿命乃云智包三世。天眼則見盡法界。非唯見盡。佛眼如空。即是法界。非唯智包。亦能毛孔頓現業力。即觀法性。豈唯但是有為。約門有殊。故他宗不壞。
△文十。初是處非處智力。
爾時金燄圓滿光菩薩(至)即說頌言。
佛昔修習菩提行(至)此是如來初智力。
謂善因樂果。斯有是處。善因苦果。無有是處。惡因苦果等。例上可知。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與果為依。能起果法。故立處名。於此正知。故名智力。
其作業者。即如實知因之與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既徧知已。可度者度。不可度者為作因緣。
文中上半往因。下半顯智力。於諸境界。正解明了。即辨此力。通知一切法也。
△二過未見在業報智力。
如昔等觀諸法性(至)普徧十方能具演。
瑜伽名自業智力。今言一切業者。謂於三世中。善等三業。及順現等。皆名自業。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知故。
與初何別。若正了知所造善等業。感愛等果。此由初力。若了能造善惡等業。感愛等果。是自業力。
文中上半往因。下半現果。
△三根勝劣智力。
往劫修治大方便(至)故佛能成根智力。
謂信等五根。此輭中上。名為勝劣。於此正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即是作業。
偈中。三句往因。一句今果。
△四種種解智力。
如諸眾生解不同(至)佛以智力能如是。
亦名勝解。謂若從他起信。以為其先。或觀法以為。其先。成輭中上。愛樂名種種勝解。亦名為欲。欲謂信喜好樂。如或貪財利。或好名聞。好定好慧。種種不同。如來正知。令捨不淨。增長於淨。
此與前根何異。根約宿成。智有多少。解約現起。好樂不同。論云。若照諸根為先。彼彼法中。種種音樂。是根智力。若正分別意樂差別。是解智力。在文可見。
△五種種界智力。
普盡十方諸剎海(至)悉能顯現毛孔中。
界即性也。謂或一二三四五乘性等。或貪瞋癡等分行等。乃至八萬四千行。名種種性。
性即種子。解即現行。故智論云。性名積集相。又九十云。性內欲外。用性作業。必受果報。欲或不爾。瑜伽云。若照勝解所起相以種子。此由解力。若照即彼種子差別。由界智力。若習欲成性。復云何別。欲唯大地一數。性通諸數。即寬陿不同也。智論云。習欲成性。性名深心事。欲名隨緣起。
若性即種子。與根何異。根唯信等優劣。性通善惡不同。以信等望果寬長。能生人天三乘聖道。為道之根。
三善根但是翻對。不望果義。尚不名根。況性通於惡。豈得同耶。
偈云悉能顯現毛孔中者。謂非唯佛智。如空包納。眾生之性。毛孔內空。亦現眾生之界耳。
△六一切至處道智力。
一切處行佛盡知(至)悉能開示令現了。
論名徧趣行智力。徧即一切。趣即至也。行即道也。謂諸眾生種種所行。若出離行不出離行。各能至果。如行有漏行。至五道中。行無漏行。至涅槃果。名徧趣行。
若知如是種類行跡趣入。此由界智。若知即彼行跡一切品類。如是行跡能令雜染。如是行跡能令清淨。此由徧趣智力。
初力處對非處。此中但明至處。又初力指因為得果之處。此約果是酬因之處。故不同也。
經中初句總標。次云一念即能知迅速下十二字。所知時處。後一句委悉開示。
△七禪定解脫三昧智力。
禪定解脫力無邊(至)普使滌除煩惱闇。
淨行品中加於染淨。通漏無漏。故佛皆善知。及知依此所得諸果。故名智力。
此與自業智力何別。若了諸有。能修諸定。即彼能入而非所餘。名自業力。若了即依如是靜慮等定。現三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此由靜慮智力。
偈中上半所知。下半善用。言佛為示現者。示其諸定。現三神變。令有情喜。使滌煩惱。即令去染而得清淨。
△八宿住隨念智力。
佛智無礙包三世(至)所現皆由隨念力。
謂過去境本生本事。住宿世故。名為宿住。於此宿住而起隨念。念俱行智。名宿住智力。
瑜伽云。若知前際隨念一切趣因。是徧趣力。若知前際名姓苦樂果等事。名宿住力。
此與智論云何會釋。謂論云。但知宿命所經。不知業因緣相續。但名為通。凡夫亦得。若兼知業因緣相續。則名為明。二乘能得。若知上二無量無邊。則名為力。斯則力亦知因矣。
故應通云。若但知因。是徧趣力。若雙知者。即宿在力。瑜伽為對徧趣之因故。但云果耳。
文中初句標能念。智包三世者。三世全在佛智之中。況於隨念。不知三世。從門別故。但云宿住。剎那悉現。即包現之時極促。現毛孔中。即能現之處至微。第三句即所現所念之事。廣第四句結歸智力非唯能念。亦能現也。
△九天眼智力。
佛眼廣大如虗空(至)彼眼無量佛能演。
獨此從所依。以立名也。若從境者。瑜伽名生死智力。謂死此生彼。墮善惡趣。大小好醜。皆能正知。
知前際生死。名為宿住。要知後除。得此力名。今文乃云。佛眼者。苦約五眼。餘眼在佛。皆佛眼故。此等經□。今依十眼。佛眼能見如來十力故。故此一力即攝十力。舉一為例。餘九皆然。
文中初句體大。次句用廣。次句用勝。以無等故。後句結其甚深。故唯佛能演。既言普見法界。非局未來。約宗別故。於未來門。普見法界也。
△十明漏盡智力。
一切眾生具諸結(至)悉以方便令除滅。
於自解脫。無惑無疑。亦知眾生漏盡涅槃。於此正知。名為智力。
文中初二句所斷。諸結即現行。隨眠即種子。習氣即餘習。二乘不能盡習。亦不能盡他漏。故不名力。後半顯佛能滅。
然上十力。智即是體。力即是用。然智即力。更無別性。此中宿住隨念相應智力。是鄰近釋。自餘從境皆依主釋。設天眼從所依。亦依主釋。若宿住是境。隨念相應智力。亦依主釋。然此十力望於自事。各於自事中大。如水能淨。如火能燒。各有自力。若約總攝。初力為大。若約辦得涅槃。漏盡為大。若以無礙解脫而為根本。則平等平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二(入第五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八歎佛往修十度行滿。今得果圓。十一頌分二。初一總明。
爾時法界普音菩薩摩訶薩(至)即說頌言。
佛威神力徧十方(至)昔所滿足皆令見。
佛威神力。略有三類。一者俱生力。謂風不動衣等。二者聖威力。謂通明等種種功德。三者法威力。謂波羅蜜圓滿法力。令五根中無諸非淨。四支百節有無量力。故名堅固不可壞身。法身常身。無邊之身。言徧十方者。即無邊身。廣大示現。謂變化身。無分別者。平等智身。大菩提行者。波羅蜜身。昔所滿足者。眾行先成。皆令見者。大果今出。
△二有十頌別顯。一頌一度。皆上半往修因。下半今得果。
十度之義。十行十地。一經始末。亦多辨之。須粗識其相。略啟十門。一釋名。二出體。三辨相。四建立。五次第。六相攝。七修證。八約教。九觀心。十釋文。
今初又二。先通名。後別稱。通名波羅蜜多者。唯識云。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即三時無悔。若七隨闕。非到彼岸。故此十度各四句分別。其別稱。及出體。三辨相。至文當釋。
四建立者。為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故但有十。為對六蔽。漸修佛法。漸熟有情。故但說六。六中前三增上生道。感大財體及眷屬故。後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佛法故。又前三饒益有情。施財不惱。忍彼惱故。後三對治煩惱。勤修加行。永伏永滅故。又由前三故。不住涅槃。由後三故。不住生死。能為無住涅槃資糧。後唯四者。助六令滿。方便助前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如深密說。
五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又前前麤後後細。易難修習。次第如是。
六相攝者。此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順故。般若論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畏法等。智論云。有未莊嚴波羅蜜即不攝者。有已莊嚴波羅蜜即相攝者。今此經文必具攝十。若但說六。六攝後四。若聞為十。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後四皆後得智攝。
七修證者。五位通修。佛方究竟。十約因位。總有三名。謂初無數劫。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但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去。勢力漸增。能伏煩惱。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僧祇勢力轉增。能畢竟伏一切煩惱。名大波羅蜜多。故上下文中。屢言廣大波羅蜜也。
八約教者。諸教可思。此教要復一一融攝。徹果該因。
九觀心者。可以意得。
十釋文分十。初施度。
昔於眾生起大悲(至)能令見者生歡喜。
輟己人惠。名之為施。即以無貪及所起三業。而為其性。
此有三種。謂財法無畏。上半因中大悲行施。已該此三。此悲亦是七最勝中前三最勝。下半果中財能資身。無畏益心。法資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三皆悅物。故見者必喜。亦由具七最勝。故身殊妙也。
△二戒度。
昔在無邊大劫海(至)普滅世間諸重苦。
防非止惡。名之為戒。即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
戒有三種。律儀攝善。得淨身果。攝眾生戒。能除物苦。徧十方者。無作戒身等眾生故。
△三忍度。
往昔修行忍清淨(至)普放光明照十方。
堪受諸法。未能忘懷。名之為忍。此約生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雙忍事理。即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
忍亦有三。謂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偈云信解真實。即諦察法也。色相圓滿。前二忍果。放淨光明。第三忍果。
△四精進。
往昔勤修多劫海(至)悉現菩提樹王下。
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以勤及所起三業為性。
亦有三種。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初句通前二。以被甲精進。瑜伽釋云。設千大劫為一日夜。處於地獄。為脫一眾生故。次句即第三。下半通三果也。因既離身心相故。果能身徧十方。
△五禪那。
佛久修行無量劫(至)煩惱障垢悉除滅。
梵云禪那。此云靜慮。即以等持為性。
亦有三種。謂安住。引發。辦事。既引起神通。辦利生事。故見者深喜。現法樂住。諸惑不行。又資慧斷惑。故見者惑滅。
△六般若。
如來往修諸行海(至)克殄一切愚癡暗。
般若梵言。此翻為慧。推求諦理。名之慧也。此及後四。皆擇法為體。
亦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二法空無分別。三俱空無分別。攝論以加行正體後得為三。約六度說。瓔珞以照有照無及照中道。而為三者。唯約法空。三觀之義。至下當明。
慧導萬行。故云修諸行海。言具足者。具上三也。因如有目。故果獲身智二光。能滅諸暗。
△七方便。
種種方便化眾生(至)無邊際劫不休息。
方便即善巧也。方謂方法。便謂便宜。
上四但各二種。今初謂迴向方便。拔濟方便。文云。種種化生。即拔濟善巧。所修成就。兼於迴向菩提。所化無邊。果得十方橫徧為物。取果豎窮來際不休。
△八願度。
佛昔修行大劫海(至)盡未來際救眾生。
願者即希求要誓。有義即以欲勝解。及信為性。亦有二種。謂菩提願利樂他願。由初願故。出現世間。由後願故。設生不息。
△九力度。
佛無量劫廣修治(至)普現十方諸國土。
力者。不可屈伏故。隨思隨修。任運成就。亦有二種。謂思擇修習。今言法力。即思擇諸法。而修習故。攝論云。由此二力。令前六度無間現前。經云成自然力。即無師而成。不習而無不利。何能壞哉。
△十智度。
佛昔修治普門智(至)舒光普照十方剎。
決斷名智。謂如實覺了。亦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無性論云。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復由此智。成立六種。名受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饒益有情。經云普門智。總含二智。別配初句。即成熟有情。次句即受用法樂。此二無二。故成無礙力。舒光普照。
△九述菩提樹摩尼果中。歎佛往修十地行果。十一頌分二。初一總舉。
爾時雲音淨月菩薩(至)即說頌言。
神通境界等虗空(至)摩尼果中咸具說。
謂佛果大用。由昔地行。及結說處。餘十次第各述一地。地義當品廣明。今皆略述而已。
清淨勤修無量劫(至)普見十方無量佛。
略述四義。一加行多劫。諸論皆說地前。為一僧祇。已為無量。更有異說。恐厭繁文。二標入地名。三出生廣智。謂生如來家。見法實性。得妙觀察平等性智故。四普見佛海。同下願智果中。
一切法中離垢地(至)供養無邊諸佛海。
一舉法標名。二別地行相。三修行時分。四供佛多少。
積集福德發光地(至)摩尼果中如是說。
一舉法標名。世間中極。云積福德。二修諸禪定。三忍度偏多。四聞持廣博。
燄海慧明無等地(至)如佛所治皆演暢。
一歎慧標名。世無等故。二了道品境。異凡夫故。三起慈悲。異小乘故。四成淨身土。離身見故。
普藏等門難勝地(至)如佛所淨皆能說。
一標入地。謂積集福智。故云普藏。十平等心。故曰等門。二標地名。三真俗極違。會令相順。四諦法俗境。無平等觀。
廣大修行慧海地(至)樹中演暢此法音。
一歎行。二標名。三正顯行相。即了緣起法。四地用。得十空三昧。
周徧法界虗空身(至)昔所遠行今具演。
一先標果用。二照達羣機。三雙行巧攝。四寄行標名。
一切願行所莊嚴(至)此無等地咸宣說。
一別地行相。二明淨土果。三略釋地名。四歎地結說。
無量境界神通力(至)劫海所行皆備闡。
一標地作用。二善達教法。三標示地名。四廣行多劫。
法雲廣大第十地(至)此聲是佛威神力。
一標起地名。二含藏法雨。三能蔽如空麤重。四深廣難測。故云佛境。諸偈多有結說。文並可知。
△十歎佛體用應機自在二。初說偈儀。
爾時善勇猛光幢菩薩(至)觀察十方即說頌言。
前文多觀眾會。此觀十方者。觀眾表無偏心。觀方表說周徧。二文影略。
△二正說十頌。一一頌中各有四義。文三。初一總顯。
無量眾生處會中(至)了達一切莊嚴境。
初總歎佛令物悟入。福智有四義者。一多眾。二心異。三悟智。四了福。莊嚴即福也。亦通二嚴。皆佛令爾。故顯眾德。即為歎佛。
△二八別明。
各起淨願修諸行(至)及以一切諸神變。
見佛體用亦四義。一起願。二具行。三見體。四見用。
或有能見佛法身(至)悉入其身無不盡。
見法身。一勝故無等。二淨故無礙。三大故周徧。四深廣故包含。
或有見佛妙色身(至)種種變現十方中。
見色身。一色妙。謂如金等。二相具。十華藏相等。三光盛。謂常放等。四隨機變。謂三尺無邊等。
或見無礙智慧身(至)種種差別皆令見。
見智身。一無礙。真俗無礙故。二等空。稱法性故。三知□。四巧現。
或有能了佛音聲(至)為出言音無障礙。
了佛音聲。一音普徧。二說應器。三言同類。四應無礙。
或見如來種種光(至)復見諸佛現神通。
見佛光明。一多種。二徧照。三見佛。四現變。
或有見佛海雲光(至)令生深信入佛智。
見佛毛光。一顯光名。二明出處。三示往因。四令信悟。
或見佛相福莊嚴(至)皆佛相中明了見。
見佛福相。一見福相。二了福因。三示因體。四明見處。
△三一結歎。
如來功德不可量(至)以佛力故能宣說。
結歎德廣。一數多。二深廣。三用普。四結說。謂推功歸佛。謙己無能。
△第九明天地徵祥。謂地動興供。顯證上來佛成正覺。眾海雲集。各申慶讚。顯佛高深。而下稱機情。上叶佛願。故世主為之興供。天地為之呈祥。分二。先動地三。初動處。
爾時華藏莊嚴世界海。
自陿之寬。且云華藏。約下結通。實周法界。諸天重重。並華藏之內。故云其地何所不該。又染淨融故。雖標摩竭。而地震華藏。
△二動因。
以佛神力。
就主顯勝。但明佛力。感應道交。亦由物機。然泛明動因。總有其十。今當轉法輪。亦兼成道。餘如別章。
△三動相。
其地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
震即是聲。動即是形。聲兼吼擊。形兼起踊。故有六種。此六各三。成十八相。
所謂動徧動普徧動(至)擊徧擊普徧擊。
搖颺不安為動。自下漸高為起。忽然騰舉為踊。隱隱出聲為震。雄聲郁遏為吼。砰磕發響為擊。十八相者。唯一方動。直爾名動。四方若次第若一時動者。名為徧動。若八方次第或一時動。名普徧動。又四方八方十方。如次名三相動。又一方獨動。十方次第動。十方同時動。又為三相。餘五例之。然動何所為。依勝思惟梵天經。所為有七。一令諸魔怖故。二為說法時大眾心不散亂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知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法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此上七緣。正是今經所為。地論有四。非當此文。上約外器。若心地聖賢地法性地。亦有震動等義。可以虗求。
△二興供三。初標數。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至)雨於如來道場眾海。
同生之眾亦得稱主。為物依故。
△二略列。
所謂一切香華莊嚴雲(至)其數無量不可思議。
△三結徧。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至)道場眾海靡不周徧。
△第十結通無盡二。初結華藏內二。初舉此界。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歡喜如是供養。
△二類華藏中一切世界三。初□眾海興供。
其華藏莊嚴世界海中(至)悉亦如是而為供養。
一切世界者。謂華藏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一一種中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彼等一切諸世界中。悉有世主。而為供養。
△二類佛坐道場。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來坐於道場。
然有二義。一彼諸世主各供當處之佛。二彼諸世主亦供此佛。此佛亦坐彼界道場。
△三類結大眾得法。有十一句。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至)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謂聞法得益。得益有三。一聞益。各各信解故。謂信其言而解其義。二思益。謂於所對審緣慮故。三修益。修益有七。一修門。謂三昧方便故。二修法。謂資糧助道故。三修果。契理成就故。四修益。隨有所得成法喜故。五修轉。各各趣入無量乘門。及眾生界故。六修同悟。解脫法門合先聖故。七修極。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思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亦即是前諸解脫門。
△二結華藏外。
如於此華藏世界界海(至)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謂以華藏例於法界。各有此會。同為一大法界會。方是華嚴無盡說耳。
此下入第六經。
○如來現相品第二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宗趣。四釋文。然下諸品多用此四。若有增減。至文當辨。
今初來意二。先分來。後品來。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宗。由致既彰。正宗宜顯。故次來也。四分之中。已明教起因緣。次辨說法儀式。故次來也。
二品來者。曲有二義。一前辨眾集。今顯疑現相。二前明舊眾。今辨新集。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一分名正宗者。正陳宗旨。揀序流通。若四分中。名舉果勸樂生信者。舉依正果。勸物信樂。是故亦名所信因果。亦名說佛依果會。以從多說故。
二品名者。如來是能現之人。相是所現之法。現通能所。能所合說。體用雙陳。以立其稱。
然如來現相各有五義。以成其十。如來五者。一就理顯。謂法性名如。出障名來。二唯就行。瑜伽云。言無虗妄故名如來。涅槃三十二亦同此說。三理智合說。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此與成實大同。四離相說。般若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五融攝說。謂一如無二如。若理若智。若開若合。無不皆如。故名為如。如外無法。來亦即如。如是來者。是真如來。
現相五者。一現面門光相。召十方眾。二現眉間光相。示說法主。三振動剎網。以警羣機。四佛前現華。表說依果。五白毫出眾。表教從佛流。
如是等相。是如來現相品中辨。此故以為名。
三宗趣亦二。一分宗。三分正宗已如上說。四分之宗。即以佛果無邊剎海。具三世間無盡自在。故以為宗。令諸菩薩發生淨信。修行涉求。以之為趣。
二品宗。以光相表示為宗。令上智玄悟為趣。
四釋文。此下二品說法儀式。是當分方便。即分為二。初現相品。為遠方便。後三昧品。為近方便。今初一品大分為六。一眾海同情。二光召有緣。三所召雲奔。四現瑞表說。五稱揚佛德。六結通無窮。今初先以五門料揀諸會請問之殊。一問之有無。二所問法異。三能問人別。四儀式不同。五疑之權實。
初中前二後二。此四有問。中五皆無。
謂初會標果起因故問。第二會尋因至果故問。但因有升降。寄六會以答之。果無差別。第七當會答也。然諸會更有問者。並當會別義。以總收之。或重明於前非大位問。第八會明因果純熟。故須有問。諸行修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第九會明稱性因果。故別有問。謂俱入法界。無差別故。亦當會答。四處都有三百一十句問。謂初及第二各四十問。第八二百。第九三十。中本廣本。問則難思。
二所問異者。初兩會問。果廣因略。為成信解故。第八會問。因廣果略。為成行故。第九會問。全同初會。而因舉主佛之因。明因是果因。顯唯證故。
三能問人異者。初及第九。皆同生異生。二眾齊問。以所問法眾同依故。第二會中。唯同生問。以所入位同生勝故。八唯同生。一人自問。以造修之行。各自成故。
四請問儀式。復有二義。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初中請有二種。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言答。二示相。交絡相望。應成九句。在文唯四。初會之中具二問答。謂現相品長行念請。供聲言請。初光示法主。現華表義。現眾表教。即示相答。三昧品中以言重請。下之三品亦以言答。第二會唯念請。如來示相答。菩薩言說答。佛心自在。不待興言。佛力殊勝。現相能答。第八會言請言答。此顯菩薩不同佛故。第九會念請示相答。顯以心傳心。唯證相應。離言說故。
二通別者。初後二會別問通答。二八兩會別問別答。又初會亦是別問別答。次文當明。
第五疑之權實者。問諸王菩薩位皆圓極。何得有疑。有云。為眾生疑故。有云。希佛果故。又顯因果懸隔故。然上二解。初權後實。並皆有理。可通餘教。然此經中。若實若權。無非法界之疑。以疑為有力。與所說證。為緣起故。此事舊爾。海印頓現。疑之與答。念念常疑。念念常斷。其猶像模。因模之高。成像之下。因模之下。成像之高。緣起法界。理應爾故。
△次正釋文二。初長行念請二。初舉人標念。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
謂盡於眾海。皆希佛境。並欲利生。成緣起門。故標同念。
△二云何下正顯問端。有四十句。且分二別。前二十句直爾疑念請。後二十句引例舉法請。準義。二文皆應具舉。互有影略。不欲繁辭。故下偈中更不引例。合二處文。直爾請說。第二會中亦有此二。而引例中問。同此直請。正欲顯於諸佛道同影略之義。
又四十句中。初二十句問果。後十問因。中間十句明化用普周。通問依正染淨因果。前是所求。後是所行。中是所知故。分是舉果。故先問果。據斯義類。亦可分三。今以兩段皆有結請。故但分二。前中亦二。先明疑念。後明結請。今初前十句問德用圓滿。後十句問體相顯著。今初十句。文唯有八。偈有神通及自在二問。世界成就品初答中。亦同此有今文闕者。是或脫漏。或是義含。無能攝取之中攝。此二故。故下法界品中。闕無能攝取。及與神通。唯有自在。故此三事合則可一。開則為三。故出沒不同。
△二正釋文。
云何是諸佛地。
言佛地者。即智德分位。然此經宗通收萬德。故廣則無量。略有十種。如上所引同性經說。然體不出五。謂清淨法界及與四智。以斯五法。攝大覺性。具如佛地經及彼論說。然要唯有二。無所不攝。謂真理妙智。融而無二。是諸佛地。並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為地。此句為總。該攝諸德。下明佛果。皆答斯問。
云何是諸佛境界。
此下諸句皆別明佛地之德。
言境界者。悲智所緣故。亦分齊故。廣亦無量。略有十種。如出現及問明不思議品廣說。然出現多明體徧。不思議品以辨超勝。故云十種無比境界。問明該其因果體用。小有不同。至文當知。若準瑜伽。如來境界謂五界差別。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所調伏界。五調伏加行界。或說要唯有四。一所緣真俗。二所住剎海。三所起業用。四所應攝化。並如下說。此與瑜伽大同。總唯有二。謂佛即境。約分齊說。或佛之境。約所觀化等。今文多顯佛之境也。
云何是諸佛加持。
謂佛勝力任持。令有所作。
廣亦無量。略有十種。如不思議法品及法雲地說。離世間中。十種佛所攝持。亦其例也。然不出三類。一如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耆域入火不燒等。三如加非情作佛事等。此與神通。寬陿不同。謂六通中。唯神境一。有加持故。今此加持即是神力。
云何是諸佛所行。
是佛所作。或說十種。如不思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化。不失時等。亦是所行之行。如出現品。謂無礙行。是如來行等。或大悲攝生。或大智造緣。無思成事。方便善巧。所作究竟。皆名為行。
然約人望行。標云所行。既是所作。實通能所。故不同彼境界之中。彼智所觀所應攝化。但就所故。況所望不同。故不相濫。若準瑜伽七十八中。引深密經。佛答文殊此二別相云。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思議無量功德。莊嚴淨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五界如前。
云何是諸佛力。
即佛大自在。廣有無量。略說有十。即處非處等。又有十種。謂廣大力等。如不思議品。
云何是諸佛無所畏。
無諸畏懼故。離世間品說。有十種無畏。或說四種。如常所明。昔云。前四是異二乘功德。佛力是破魔功德。無畏是伏外道功德。未必全爾。十力無畏亦不共二乘故。然上來多明大智功德。
云何是諸佛三昧。
謂佛果等持。數過塵筭。如師子嚬申等。略說十種。如不思議品說。佛有無量不思議三昧等。
八準答及頌。名佛神通者。謂依定發起無礙神用。或說有十。如十通品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十通唯局菩薩。或說有六。如常所辨。然名通大小。
九準答及頌。名佛自在。謂所作任意。無礙成就故。廣有無量。或說百種。謂於眾生自在等。各有十故。略有十種。謂命自在等。並如離世間品說。不思議品。亦說有十。謂諸佛世尊。於一切法。皆悉自在等。
云何是諸佛無能攝取。
頌名無能制伏。答中名無能毀壞。謂佛所作。無有天上人中沙門魔梵及諸二乘大菩薩等神力能制。是故舊經翻為佛勝法也。
略有十種。如不思議品。諸佛有十種最勝法等。若取無能毀壞。即十種大那羅延幢勇健法是。上之十問。多在不思議品。至下當知。
△二體相顯著。
云何是諸佛眼(至)云何是諸佛聲。
謂六根三業。於身業中。開常光為身光。放光為光明。故有十句。不思議法品說。諸佛有十種法。普徧無量無邊法界。謂無邊際眼等。離世間品。一一各以十門辨釋。又出現品說。佛三業各具十義。然諸經論說。佛常光一尋。準不思議品。常妙光明。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色相。以為嚴好。為光明藏。出生無量圓滿光明。普照下方。無有障礙。然放光則有時不放。如諸會面門毫相所放之類。然相海品。其一一相。常放光明。斯即放光。亦通常光。而分別者。常則湛徧。放則見有去來故。
云何是諸佛智。
廣則無量。略說有十。體不出五。謂清淨智及大圓鏡等四智。要唯有二。謂根本後得。總攝唯一。諸法實相無障礙智。此之十句。多如相海。及隨好品。
△二明結請。
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開示演說。
將欲引例。故且結請。
△二引例舉法請二。初引例二。初十句問化用普周。文唯有九。闕安立海。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諸佛皆為諸菩薩說世界海。
一世界海者。是所化用處。如華藏品。
眾生海。
二是所化機。即剎中所持。三準答及頌。名法界安立海。如世界成就品。通明法界所安立海。起具因緣等故。若因緣者。賢首云。所化生法也。亦是前二。於法界中。施設安立。故諸經論。皆說世諦。為安立諦。然安立言。梵云柰耶。而義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法門。或云安立。故知即安立法式也。
佛海。
四能化主也。如華藏品。廣舉其名。亦如不思議等品。
佛波羅蜜海。
五化所成行。如離世間品。
佛解脫海。
六化所得果。如法界品。
佛變化海。
七臨機神變化。難化眾生。即身業化也。如諸會不起而徧。光明覺品長行。身業阿僧祇等。皆是其文。
佛演說海。
八稱根說法語業化也。如四諦品。
佛名號海。
九隨機立稱。如名號品。
佛壽量海。
十隨器所感。住世修短。如壽量品。
△二十句問因德深廣。
及一切菩薩誓願海。
一創於生死。立大誓願。
一切菩薩發趣海。
二勝進大心。趣求佛果。
一切菩薩助道海。
三積集菩提福智資糧。
一切菩薩乘海。
四運諸菩薩。從因至果。
一切菩薩行海。
五慈悲喜捨等四菩薩行。
一切菩薩出離海。
六謂永背惑業。證契真理。
一切菩薩神通海(至)一切菩薩智海。
上四可知。然此十句有通有別。別則初二寄十信。次二十住。次一十行。次一十向。以向出離故。次三登地已上。後一等覺。此約橫論一切菩薩。若約通說。各通始終。即豎論一切菩薩也。故此十句。文通行位。然皆普攝法界。深廣無邊。故云海也。並如下諸會說。
△二結請。
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
既是引例。故致亦言。
此四十句。答文在何。問有通局。答亦如之。通即諸會。與此相應。皆是答。此上所引者。居然當之。謂前眾海既是九會常隨。豈得此問局於初會。豈復眾海。問不盡耶。故知初會為總。九會同答此問。而為分意別。故諸分初。皆重舉諸問。則顯分分之中。皆通因果等故。則從此盡光明覺。答十海問。問明已下答十因問。不思議下答二十句身。至下當知。
又就四十問。十海為總。九會同答十海。一世界成就品。答世界安立海。二華藏品。答世界海遮那。但引因釋成。現相三昧。但是說法由致。並非別答海問。三名號品。答如來名號海。四四諦品。答演說海。五光明覺至十忍品。別答十句因問。通答眾生海。修因之人即所化生故。六阿僧祇品。答變化海。長行舉數。欲顯化用難量故。偈中廣明變化。重重微細難說。七壽量住處。皆答壽量海。八不思議等五品。別答二十句果問。總明佛海。就德深廣。以顯佛故。九第八會。答波羅蜜海。總攝諸位。皆成行故。十第九會。答解脫海。證入法界。起大用故。
問中為次。與答異者。問約本有修成自行化他而為次第。謂先有世界眾生。則有佛出。修因得果。故波羅蜜海是因。解脫是果。餘四皆大用。謂臨機變化。隨宜說法。稱物立名。隨物脩短。答中先人後己。故大用四海居先。自利果因二海居後。又眾生一海亦可通在九海。皆為生故。種種隨宜。顯生多故。
若約局言。當會答盡。此復有二。一現相答。下文當示。二言說答。此亦有二。一經來未盡。二答二兼。餘成就品當引。
△二供聲偈請二。初明因緣。
爾時諸菩薩威神力故(至)自然出音而說頌言。
前請在念。佛雖已知。今請彰言。使大眾同曉。前既為法興供。今乃以供宣心。不因撫擊。故曰自然。非無因緣。即菩薩威力。同異生眾。皆菩薩也。又表身口為供具故。供具皆即法界體故。
△二正說偈中。十頌分二。初三歎德請二。初二歎佛明具說因。
無量劫中修行滿(至)諸佛安樂咸令證。
前偈即悲之智已滿。為物現身。後偈即智之悲已圓。能斷疑除苦。有悲必普。有智必能。故應說也。
△後一歎眾明具說緣。
菩薩無數等剎塵(至)演說妙法除疑惑。
前半歎眾。顯無異念。後半結請。明說則斷疑。
△二七舉法請三。初四述前初十句問。
云何了知諸佛地(至)為利益故當開演。
問小有不次。但取文便。及餘一切廣大法者。結例所餘。謂二十句外。佛無邊德亦願說之。不思議品廣說餘門。諸說果處。皆答此也。
△次一頌述前體相顯著十句。
佛眼云何無有量(至)願示能知此方便。
略示可知。
△後二頌述化用普周十句之問。
如諸剎海眾生海(至)此道塲中願說宣。
現文唯七。以佛海中含於神變壽量名號。以此三海不離佛故。不問因者。長行明通諸會。故列因疑。今彰初分請當會答。又顯此會因略果廣。第二會果略因廣故。
△二明光召有緣十。初放光意。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
以領念故。供聲易了。故略不明。念但疑法。何以放光現相答。故答相云。何謂佛三昧力加持放光。令菩薩來遠。遠能為此。即佛地境界是佛所行。無攝無畏故。此為總意。若別別明者。如文思之。又召來菩薩。亦是言答上之十問。至文當知。
△二光依處。
即於面門眾齒之間。
面門即口。言眾齒者。表四十問。教道遐舒。口生真子。咀法滋味。益法身故。總處放者。此會總故。
△三顯光體。
放佛剎微塵數光明。
隨機多演故。
△四列光名。
所謂眾寶華徧照光明(至)稱揚一切佛名號光明。
略列十名。皆從體用立稱。
△五結光數。
如是等佛剎微塵數。
△六彰眷屬。
一一復有佛剎微塵數光明以為眷屬。
△七辨色相。
其光悉具眾妙寶色。
眾寶隱映。表教道含容。
△八明光應遠。
普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九彼眾感通。
彼世界海諸菩薩眾(至)各得見此華藏莊嚴世界海。
△十偈聲召命。即通舉十號。示為所歸。十偈在文。且分為五。初六偈自彰因果已圓。勸同觀禮。
以佛神力其光於彼一切菩薩眾會之前而說頌言。
無量劫中修行海(至)今成妙覺徧照尊。
總明二利因滿成正徧知。
毛孔之中出化雲(至)令趣菩提淨無礙。
毛光開覺是明行足。
佛昔往來諸趣中(至)一念皆令得解脫。
往來諸趣。是世間解。一念解脫。可謂善逝。
摩尼妙寶菩提樹(至)放大光明普威耀。
云成正覺。即佛義焉。
大音震吼徧十方(至)種種方便令開曉。
大音演寂。即無上士。隨心開覺。是調御丈夫。
往修諸度皆圓滿(至)汝等應往同瞻禮。
諸力皆圓。即天人師也。
△二有一頌。明眾海已集。引例勸歸。
十方佛子等剎塵(至)今在佛前專覲仰。
既云已雨諸雲為供。是應供也。為對引例。故不當次。
△三一頌圓音隨機見必蒙益。
如來一音無有量(至)彼兩足尊宜往見。
結云兩足尊。即世尊也。
△四一頌義海頓演宜速及時。
三世諸佛所有願(至)汝可速諸如來所。
如三世佛大願而來故。結云如來。
△五一頌特命有緣是光本意。
毗盧遮那大智海(至)汝可往觀聞所說。
△三所召雲奔三。初同會道場三。初總明。
爾時十方世界海一切眾會(至)親近供養。
△二別顯中。十方即為十段。一一方皆有十事。初東方十者。一定方所。
所謂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摩尼瓔珞金剛藏。
此中應有世界種。名略不說耳。
△四彰佛名。
佛號法水覺虗空無邊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觀察勝法蓮華幢。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菩薩身相雲(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供雲應有十種。而但九者。塗香燒香二文合故。言各現者。主伴一一皆現也。重重無礙。各徧虗空。一一可觀。名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本方。
即於東方各化作種種(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二南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南。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一切寶月光明莊嚴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無邊光圓滿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普智光明德須彌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普照法海慧。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莊嚴光明藏(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南方各化作帝青寶(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三西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西。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可愛樂寶光明。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出生上妙資身具。
△四彰佛名。
佛號香燄功德寶莊嚴。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月光香燄普莊嚴。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寶香(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西方各化作真金葉(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四北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北。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毗瑠璃蓮華光圓滿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優鉢羅華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普智幢音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至)名師子奮迅光明。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香摩尼眾妙樹雲(至)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北方各化作摩尼燈(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五東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東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閻浮檀金頗棃色幢。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眾寶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一切法無畏燈。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最勝光明燈無盡功德。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無邊色相(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本方。
即於東北方各化作寶蓮華(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六東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東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金莊嚴瑠璃光普照。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清淨香光明。
△四彰佛名。
佛號普喜深信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慧燈普明。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如意王摩尼帳雲(至)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東南方各化作寶蓮華藏(至)結加趺坐。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三(入第六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七西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西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日光徧照。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師子日光明。
△四彰佛名。
佛號普智光明音。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並華光燄髻。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詣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眾妙莊嚴寶蓋雲(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西南方各化作(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八西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西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寶光照耀。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眾香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無量功德海光明。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無盡光摩尼王。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詣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寶圓滿光雲(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西北方各化作(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九下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下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蓮華香妙德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寶師子光明照耀。
△四彰佛名。
佛號法界光明。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法界光燄慧。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詣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摩尼藏光明雲(至)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下方各化作寶燄燈(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十上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上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摩尼寶照耀莊嚴。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無相妙光明。
△四彰佛名。
佛號無礙功德光明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無礙力精進慧。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詣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無邊色相寶光燄雲(至)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上方各化作(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十方化座。體相各異。而皆同名蓮華藏師子之座者。師子之義。已見上文。蓮華藏言。通有三意。一約菩薩。表含藏開敷故。二約所詮。將說依報故。三約諸會。通顯華嚴故。上下還於本方坐者。佛圓迴身。皆見面故。異於餘宗。但八方故。
△三總結。
如是等十億佛剎微塵數(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文有其八。一略示前文。云如是等。二總明海數。謂十億剎塵。以上來所列是華藏鄰次之海。口光各照一億。十方故有十也。上二段。前別中所無。三結主。四結伴。五結來至。六結興供。七結禮獻。八結安坐。既為總結。故闕定方。已至會中。故闕初海等三事。
△二現自在用。即為歎德。謂塵塵近佛。念念益生。文有其八。一明諸菩薩毛孔現光。
如是坐已其諸菩薩(至)一切寶種種色光明。
△二光現菩薩。
一一光中悉現十世界海(至)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三菩薩入塵。
此諸菩薩悉能徧入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微塵。
略有二義。一一切施設。依正等塵。一一稱真故。二約觀心。眾生意識所緣。即是法界。例依名相分別而轉。是謂安立。妄故為塵。體皆可依。是名大剎。皆有覺性。是曰如來。此明菩薩證入眾生性海。
△四塵含廣剎。
彼一一塵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廣大剎。
△五剎有如來。
一一剎中皆有三世諸佛世尊。
隨世俗故。說有三世。全稱性故。並在塵中。
△六菩薩往供。
此諸菩薩悉能徧往親近供養。
通財及法。
△七助佛揚化。
於念念中以夢自在(至)隨眾生心悉令開悟。
△八所化成益。
念念中一一國土(至)廣大願海生如來家。
於中賢首對前開悟。以三義釋之。初別配釋。謂以前十法門。對後所成十益。一門得其一益。二三前却。餘並如次。一以夢自在門。夢中警覺造惡眾生。令得斷惡免苦益故。二以菩薩行門。令入正定。三以現諸天歿生門。令生天受樂。以放逸則歿。剋念便生故。上三人天乘。四以動剎。現無常令厭。以歎佛神變令欣。成二乘益。下皆大乘。五以嚴剎大願。令修福求向。六以攝生言辭。令發大心。以佛音聲。即同體大悲故。七以佛雲雨法。令入菩薩不退之位。已上三位在地前三賢。八以照徧滿法界土及神變。令得初地已上智眼。見平等法。九以佛普現徧法界解脫力。令得八地已上大力大願無盡智淨國土益。十以普賢建道場。令住佛果大願海。言生如來家者。入佛果位故生。非是初地已上生佛家也。二圓通者。此上十法。於此十益。一一徧通。謂或一法成十益。或十法成一益。如是互徧無所障礙。
三各別者。謂前十法門。各自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此以法無益。後十益。但言須彌塵數。不言剎塵之國。則是己身以人為益。既各別釋。則夢自在門。亦顯一切皆如夢故。延促等無礙。故云自在。餘並可知。
此上菩薩法化。始從放光。終於得益。順數八段。逆推十二。重疊無盡。一其十須彌塵數眾生得益。方在一國。餘一切土皆爾。故云一一國各各令等也。二此一切土益。在一念時中。餘一切念時皆爾。故云念念中也。三如是念念之益。方是一法門所開悟。一一法門皆爾。四彼多法門。方是一念所用。餘念念所用法門亦爾。五彼多念法門。方論一廣剎。如一廣剎。如是十剎塵數廣剎皆爾。六彼多廣剎。方論一塵內。如一塵。一切安立中諸塵亦然。七如上諸塵方是一安立海。如一安立海。徧法界諸安立海亦然。八徧法界安立海中業用。方是一化菩薩所化。如一化菩薩。十世界海化菩薩一一皆然。九諸化菩薩方是一光所現。如一光。一一光亦然。十彼十剎塵數光明。方是一毛孔現。如一毛孔。徧身一一毛孔皆然。十一彼徧身毛孔。方是一菩薩。如一菩薩。有如是十億佛剎微塵數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有如是孔皆爾。十二上來所明十一重作用。方論來此一會。如此一會。於餘佛會亦復如是。此後一段偈文具之。
又上十二重。一一開之為二。便成二十四重。且如一念。望一切念。即是二義。類例相似。合之為一。餘十一重。準此思之。如是重疊無盡。各周法界。唯智頓觀。非心識境。華嚴海會。大用皆然。三光聲自述。前既光聲召命。今亦光聲自述。菩薩位極。用窮深廣。若非自述。時眾難知。
△十頌分二。初一總明兼陳說處。
爾時諸菩薩光明中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諸光明中出妙音(至)能入菩提之妙道。
△二別顯德用殊勝三。初通顯體用自在。
劫海修行無厭倦(至)佛子善入斯方便。
悲智相導。度眾生而不疲。
盡諸劫海修方便(至)而恒說彼性寂滅。
空有雙觀。入法門而常寂。
三世諸佛所有願(至)而為自行清淨業。
物我無滯。故化他而自淨。
△二別敘前現自在。與前影略。
一切諸佛眾會中(至)入彼如來寂滅法。
身徧十方。智觀寂滅。即顯不唯來此會也。
一一光明無有邊(至)見諸菩薩所行境。
身光普入。智眼徧觀。
菩薩能住一毛端(至)是其清淨方便地。
住一毛端。徧動諸剎。況乎於上。處寶蓮華。
一一塵中無量身(至)獲無礙意莊嚴者。
塵塵多身。門門化異。舉一歿生門。可以例諸。
三世所有一切劫(至)證明法性無礙者。
念劫無礙。結由證深。念劫既融。故於念念能作法性。無礙者。分與無分。皆無礙故。謂證理不唯無分故。在一切處。而全在此一法。一切法亦然。各有四句身等。不唯分故。常在此而無在思之。
△後一偈結廣有歸。
普賢勝行皆能入(至)諸光明中大音吼。
普賢勝行。皆入非獨。向來所陳。故能光中。演斯自在。
△四現瑞表說。上所現相但召有緣眾。集將陳故。重現斯瑞。瑞文有三。初光示法主。二現華表義。三現眾表教法。籍人弘故。先明主義為教本。故在教前。初文分六。初意。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至)無邊境界神通力故。
△二體。
放眉間光。
眉間者。表離二邊故。於體不計有無二邊。於義不著常無常等諸法相邊。於行不習苦樂二邊。於道不住邪正二邊。於人不執因果二邊。於教不說世出世二邊。於諦不見真俗二邊。於化不定權實二邊。是故為眾放眉間光。
△三名。
此光名一切菩薩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
上句令得能知智也。下句令照所知境也。藏有三義。一智光含德無盡故。二以十方剎海各於塵內重含諸剎故三。亦通於五藏。以言智光故。照初二藏。令菩薩證照。次二藏令菩薩成證。則得於涅槃成則得於菩提。照第五藏。令化令淨。三中後二。如下業中。
△四相。
其狀猶如寶色燈雲。
謂色如燈雲。猶日月洞照。周徧潤澤。雨法雨故。如相海品。
△五展即光業用五。初所照分齊。
徧照十方一切佛剎。
△二光現依正。
其中國土及以眾生悉令顯現。
△三動其剎網。
又普震動諸世界網。
以諸世界重疊影現。交互相當。猶如網孔。
△四塵現如來。
一一塵中現無數佛。
△五隨機雨法。
隨諸眾生性欲不同(至)普賢菩薩道場眾會。
略舉三法。皆下所顯。初法輪雲示其所行。二出離雲示其所度。三大願雲示說法主。謂將說普法。令知法主大願普周剎塵內故。
△六收。
作是事已右繞於佛從足下入。
示有終歸也。證從佛流。眉間出光。修因順果。故須右繞。自下升高。故從足入履。佛所行方證入故。
△二現華表義二。初總標華現。
爾時佛前有大蓮華忽然出現。
為座所現中方眾故。通表所詮佛華嚴故。別表華藏佛所淨故。故於佛前。出此蓮華。既通表華嚴。亦具同時具足等十門。及教義等。而其本意正表義耳。忽然現者。依理起事。難測量故。
△二顯具德嚴二。初標十種。
其華具有十種莊嚴一切蓮華所不能及。
先標十種顯德無盡。
△二別列十句。初體備眾德。
所謂眾寶間銷以為其莖(至)妙網覆上光色清淨。
蓮子住處。有含藏之義。故名為藏。表示法門一含一切華藏之名。由此而立。
△二妙用自在。
於一念中示現無邊諸佛(至)一切菩薩所修行願。
一念況多摩尼寶王。即前藏體。影現佛身。即依正無礙。既發多聲。聲皆演法。
△三現眾表教三。初現眾時。
此華生已一念之間。
言一念者。華生無間。表教義相應。
△二現眾處。
於如來白毫相中。
表教從所證淨。法界所流。為眾教源。如白為色本。
△三正明眾現三。初主屬齊現。
有菩薩摩訶薩名一切法勝音(至)俱時而出。
徧詮諸法。故云一切所詮圓滿。是曰勝音。圓教法門必攝眷屬故。下文云。世界海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權實無礙。故曰俱時。
△二申敬就座。
右繞如來經無量帀(至)各於其上次第而住。
主伴雖殊。並修因須果故。右繞如來。文義相隨。故依華坐。正助不等。臺鬚有差。上義依理明故。忽然而現。今教由人立故。眾從佛流。亦如涅槃從牛出乳。
△三彰其德業。
其一切法勝音菩薩。
主教是宗故偏難。至文有十句。略為二解。一豎配十地。明比普攝十地功德一句一地。
了深法界生大歡喜。
初地歡喜。得智證如。
入佛所行智智無疑滯。
二地性戒。是佛所行。
入不可測佛法身海。
三地多聞。入法身海。
往一切剎諸如來所。
四行道品。善友是依。
身諸毛孔悉現神通。
五地雙行。現通利物。
念念普觀一切法界。
六觀法界。般若現前。
十方諸佛共與其力。
七功用已絡。所佛與力。
令普安住一切三昧。
八無住無動。住三昧心。
盡未來劫常見諸佛無邊法界功德海身。
九為法師。見無邊法。
乃至一切三昧解脫神通變化。
十具於大盡三昧等圓。初地尚攝諸地功德。況於後後。不具前前。
二橫就極位釋。一理智了真。二量智入行。三證窮法身。四常觀受用。五毛現神變。六念觀法門。七外感佛加。八內安深定。九豎見來際。十橫無不圓。故此十句攝為五對。若橫若豎。能詮必具。故為二釋。五稱揚佛德。既現既至。任力稱揚。自申罔極之情。顯佛無涯之德。文分為二。初一眉間菩薩讚後十十方菩薩讚。新眾纔集。佛便現瑞。文不累書。故編成次。以讚德相類結集。併之一處。乘現勝音之次。先舉勝音之偈。後十菩薩。即如次十方。昔人不曉斯文。便將後十為勝音眷屬。非唯章疏之失。亦乃翻譯有違。何者且眉間出眾。即主伴皆讚十方來眾。寂無一言。主伴禮儀。一何疎索。況準法界品例。來者皆有讚辭。細尋菩薩之名。與前十方。如次相似。但由譯人不審致令。名小乖差。至下文中。一一對辨。
△今初勝音文分二。初說偈儀。
即於眾中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二正說偈。然偈中總相讚佛。亦含諸問。思之可知。十頌分三。初直就佛歎。皆歎如來體用無礙。於中。初不動本而周徧。
佛身充滿於法界(至)而恒處此菩提座。
十身圓融。徧四法界。
△二不壞小相而廣容。
如來一一毛孔中(至)如是普周於法界。
上則事如理故。此則事含理故。前一偈半。一毛攝三世間。後半類餘。謂徧法界內皆有佛身。無有一毛不含剎海。又一毛表解脫門。諸佛菩薩智所住故。現多剎海者。門門皆見淨土因。
△二約眾歎佛者。聖賢輔翼。顯主勝故。六偈總明主伴。皆徧二。
初二總身總相徧。
一一剎中悉安坐(至)乃至法界咸充徧。
△二有四偈。總身徧別。
法界微塵諸剎土(至)法界周流無不徧。
既微細難思故。唯普智方知。普行方立。
△三一偈雙結主伴。
一切剎土微塵。數(至)各雨法雨稱其心。
△第二十方菩薩讚德十。初東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言眾中者。大眾海中。前列名處。名觀察。勝法蓮華幢幢相高。出王是超勝。此喻相似。光慧即是所喻幢體。
△二正說偈讚佛真應二身。密答佛地。如來智等。攝佛地故。十頌分二。初三讚真。後七讚應。讚真。必體用雙美。讚應唯約用明。欲顯門差。實非體外。今初分三。初一讚智身。次一讚法身。後一雙結智。含四智法。即法界五法具矣。初讚智身。
如來甚深智普入於法界能隨三世轉與世為明導。
上半正體證真。下半後起隨俗。又句各一智。初句大圓鏡智。行相深細故。次句平等性智。自他平等即法界故。次句妙觀察智。於自共相無礙轉故。末句成所作智成就。利他導世事故。
△二讚法身。
諸佛同法身無依無差別隨諸眾生意令見佛色形。
上半體相皆同。同有二義。一本性法身體同。言無依者。無住本故。無差別者。體無二故。二已證法身。相同。力無畏等。皆無異故。此則無礙慧身。不依一切。離諸分別。是無差別。下半用同。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皆無二故。即法身無色。應物現形。
△三雙結。
具足一切智徧知一切法一切國土中一切無不現。
上半結智。上句根本。下句後得。下半結法。但舉其用。體通上下。以智契如故。金光明說。如如及如如智為法身故。
△二讚應三。初隨樂現應。
佛身及光明色相不思議眾生信樂者隨應悉令見。
不思議者。隨緣無邊故。光明覺云。億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轉無邊等。
△二身光演法。
於一佛身上化為無量佛(至)淺智不能測。
初一化身演法。望前應身。即重化也。次二毛光演法。後一結歎難量法輪。義如別說。
△三成道起通。
一切世界中現身成正覺(至)普現神通力。
上皆圓融。亦有十身。且從一義耳。
△二南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前雲集中。名普照法海。慧會義亦同。光明即照法故。
△二正說十頌歎佛寂用。應機德答前境界法身顯現。即分齊境。無生無體。即所觀境。眾生國土皆所化現。文三。初四依真起應二。初一偈顯真。
佛身常顯現法界悉充滿恒演廣大音普震十方國。
佛身常者。第一義常出三世故。智符於理。湛然常照。顯者離二障故。現者常在前故。不同眾生自體常也。法界悉充滿者。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福智所莊嚴故。次二句音恒用。普恒自受用廣大法樂故。
△二三偈起用。
如來普現身徧入於世間(至)能入能觀察。
初一普隨物樂。次一感應道交。後一法光無際。
△二體用無礙。
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至)所現皆如影。
初二句約相。無生現生。次二句約性。無住而住。次一偈約用。無去住而普周。後偈體用雙拂。謂無體拂上無生。無生為佛法體故。今體即非體。無住處者。拂約性二句。亦無生可得。拂示生句。下半拂前第二偈約用。用如影故。
△三真應無盡。
佛隨眾生心為興大法雲(至)色相絡不盡。
一法雲無盡。二眾會無盡。三身相無盡。無盡相言兼真身故。終不盡者。全同體故。
△三西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前名月光香燄普莊嚴。此中光即月光明。慧即是智慧莊嚴。
△二正說十頌。讚佛身含眾海。即答加持問由。加能入故。於中前九譖眾海。則佛德可知。分二。初一總。
此會諸菩薩入佛難思地一一皆能見一切佛神力。
△二八別二。初平徧一切入塵現用。
智身能徧入一切剎微塵(至)入佛之境界。
初一智身入剎塵。次一色身普現用。後二釋成前義。一普賢行圓。二身心平等。
△二微細入於毛孔剎作用。
已證如來智等照於法界(至)一念皆能現。
△二有一頌結德歸佛。
一切諸佛土一一諸菩薩普入於佛身無邊亦無盡。
非唯一會。一切菩薩皆入佛身。方為讚佛。
△四明北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徧觀十方而說頌曰。
此同本名。但加慧字。
△二正說十頌。歎佛依體起用轉。大法輪答前佛行。佛以轉法化生。為其行故。文三。初二句總。
毗盧遮那佛能轉正法輪。
△二有八偈半。別讚佛十化。
法界諸國土如雲悉周徧。
現受生化處處受生。身雲偏故。
十方中所有諸大世界海佛神通願力處處轉法輪。
讚神通化。雖云轉法。意在通用。
一切諸剎土廣大眾會中名號各不同。
讚業果化。一切諸剎名號不同者。示同趣類。業報名字故。上三依身。
隨應演妙法。
辨揚化隨應。則能斷彼疑故。
如來大威力普賢願所成一切國土中妙音無不至。
勸讚勵化。妙音讚勵故。
佛身等剎塵現一切世間普雨於法雨無生無差別。
慶慰化普雨法雨。令彼進修無生法故。上三語業。
無數諸億劫一切塵剎中往昔所行事妙音咸具演。
領受意化。領問受取。演昔行故。
十方塵國土光網悉周徧光中悉有佛普化諸羣生。
決擇意化。決擇有情心行差別。及揀諸法。性相不同方能普化故。
佛身無差別充滿於法界能令見色身隨機善調伏。
發起意化。發起眾善。及三乘大行。為善調故。
三世一切剎所有眾導師種種名號殊為說皆令見。
造作意化。建立佛法。事義種種皆令見故。依實起用。即是化身。故說化身。無別心色。上之十化。與佛地經次第無違。但令相融不違經旨。
△三結歸斯會。
過去及現在一切諸如來所轉妙法輪此會皆得聞。
△五東北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前眾集中。名最勝光明燈無盡功德藏法海。可當最勝光明。義與慧同。功德藏名。前後無別。無盡二字。前有後無。
△二正說偈讚。佛攝勝眷屬。答佛力問。寄讚菩薩。實由佛力。故結云住於力地中。文二。初一智滿得法。即為總相。
此會諸佛子善修眾智慧斯人已能入如是方便門。
末句有二意。一指前。謂具前三輪之化故能周徧一一國土。二即下九別。為如是方便也。
△二別相共讚七事。
一一國土中普演廣大音說佛所行處周聞十方剎。
一讚普演大音。有三種大。一者處大。一一國故。二者義大。說佛行故三者體大。周聞十方故。
一一心念中普觀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達諸法海。
二讚時無空過。念念觀法。證真實故。
一一佛身中億劫不思儀修習波羅蜜及嚴淨國土。
三能入勝處。諸佛身中修淨國故。
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
四於染無礙塵中。證法而周行故。
一一佛剎中往詣悉無餘見佛神通力入佛所行處。
五能入佛境。見佛神力。入行處故。行處有二。一智行處。謂十力境。二佛化處。謂器及眾生。
諸佛廣大音法界靡不聞(至)一切皆能了。
六善入音聲。初一入大音。次一入妙音。後一入一切音。
從地而得地住於力地中億劫勤修行所獲法如是。
七善知諸地。言從地者。即出心也。而得地者。即住入也。力地中者。即佛地也。所獲法者。結上方便也。
△六東南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名全同前。
△二正說頌讚。諸菩薩悟入深廣。由三昧力。見佛三昧。即答三昧問也。文四。初歎見佛真體。
一切諸如來遠離於眾相(至)自在之體性。
一見佛離相。二見佛自在。言離眾相者。般若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慈氏論云。但離四相。即離一切。謂名義自性及差別也。言自在者。由菩薩定慧雙運故。見佛。自在也。
△二別明悟法。
見佛真實體則悟甚深法(至)一切諸法海。
一證深理法。願力而現。二悟多行法。福智成形三達果法體。無不徧。四了教法。深廣難知。
△三歎身業普應。
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至)速令向佛道。
一深。二廣。云堅密者。齊佛體用。堅即金剛之身。密謂三密之一。即一而多。故徧一切。即大而小。故現塵中無功之應故。無相而現。若約法門。此身即如來藏性也。不可破壞故堅。深而難見故密。眾生塵心。無不皆具。本自有之。故曰無生。體絕百非。故曰無相。眾生六根是謂諸國。
△四歎得佛加持。
以佛威神故出現諸菩薩(至)法界悉周徧。
一此佛力。二餘佛力。
△七西南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前列名處云。普華嚴髻。少同多異。
△二正說頌。歎佛攝生自在德。答前自在問。分三。初攝生無遺二。初能攝。
一切國土中普演微妙音(至)令入此法中。
謂身語深廣。前偈語。後偈身。身中上半體。客塵不染故。下半用。隨物見異故。亦是釋疑。為物現相。不乖如空。
△二所攝。
若有深信喜及為佛攝受(至)入於深法海。
初偈何人能了內信外攝者。次偈以何眼見。唯勝非劣。次偈了見何法。謂一切法地地三心。後偈何位究竟菩薩地盡。至入佛海。
△二寂用無礙。
安住佛國土出興一切處(至)如是見導師。
初偈用徧出興。體無來往。後偈即用恒寂。隨解自差。
△三大用無涯。
一切毛孔中各各現神通(至)思議莫能及。
初一一毛皆普現通。後一一身各徧轉法。
△八西北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前名無盡光摩凡王。此云威德慧。即摩尼王。法喻異耳。
△二正說偈。歎佛出現說法。皆周徧德答無畏問。說法無畏故。分三。初總顯身光徧應。
一一佛剎中處處坐道場(至)色相非一種。
△二辨其所作二。初光照無遺。
一一微塵內光明悉充滿(至)種種眾形相。
△二有四頌。演法周徧。
法界諸剎土周行無所礙(至)現無盡法間。
一徧塵內外法界剎中。二徧佛身中一切剎內。三明所轉性相。四即能轉圓音。
△三結用歸本。不可得故。
一切剎土中見佛坐道場佛身如影現生滅不可得。
九下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前名法界光燄慧。此云普明。即前光燄。
△二正說頌。讚佛境勝用。菩薩能入。答神通問。文云各各現故。分二。初佛境勝用。
如來微妙身色相不思議(至)各各現神通。
先半偈標其體。謂妙身色相。後二頌半辨其用。
△二菩薩能入。謂入佛境界。分三。初二具德知見。
大智諸菩薩深入於法海(至)一切佛神力。
△二有三頌智見成益。
若人有信解及以諸大願(至)普攝於法界。
△三有二頌。結用速疾。
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國土(至)菩薩力如是。
△十上方二。初說偈儀。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此與前名顛倒而已。
△二正說頌。讚佛圓音現身神變自在。答無能攝取問。謂此願力普周。無能令不取故。分三。初歎佛圓音雨法德。
佛演一妙音周聞十方剎(至)聞已趣菩提。
然具十義。一唯一妙音。一梵音故。二徧聞一切。稱法性故。三此一即多。事理融故。四彼一一音。雨多法雨五彼法各具一切文辭。六各同一切眾生之音。七此音各各徧一切處。八所說各顯性淨之理。九各令一切普得見聞。十各各皆得究竟之益。上之十義。從一妙音。展轉開之。具十無盡。方曰圓音。文處可見。
△二歎佛現身無礙德。
法界諸國土一一微塵中(至)平等如虗空。
初偈解脫力故。現處周細。次偈法身力故。現相即虗。後二偈以般若德。發揮前偈。初偈釋下半。言影像者。顯無方所故。謂光東則影西。光西則影東。質對像生。來無所從。質謝像亡。去無所至。故此影像即空無體。後偈釋上半。言如空者。不可取等故。故雖現形。猶如水月。平等如空。
△三歎佛神變自在德。
十方所有佛盡入一毛孔(至)不得其邊際。
一則毛孔廣容。二則願能普徧。三則舉少況多。又上略配十句。其中具有四十句意。不能繁指。
△六結通無窮二。初舉此。
如此四天下道場中(至)諸菩薩眾而來集會。
言四天下者。意在閻浮。言總意別。既以結通。菩薩雲集。尤顯上歎。是彼十方。
△二類彼。
應知一切世界海一一四天下諸道場中悉亦如是。
遠方便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四(入第七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普賢三昧品第三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來意者。前眾既集光示法主今將說法。是故法主入定受加。為近方便。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普賢明說法主。以說普法故。三昧是業用。以非證不宣故。此則人法合舉。普賢之三昧。亦此三昧。是普賢所有。又三昧境界。名為普賢。一切如來藏身為普賢故。此則普賢即三昧。揀餘定也。若準梵本。名普賢三昧威德神變品。威德神變。皆定之用。攝用從體。但云三昧也。縱佛加光讚。皆因定故。餘會入定受加。起定即說。同為一品。今此開者。文多義廣。勸修學故。言義廣者。建立普賢之行願故。故此比餘麤相而設四同六異。言四同者。入住加出。六異者。一數異。餘會入起唯一。此會入起俱多故。二類異。類餘法故。三利益異。定起多人益故。四光讚異。如來毛孔光明讚故。五眾請異。從定起已待眾請故。六證相異。餘會經終。方有證相。此品益已。即便地動雨雲等故。四五二種十地雖有而不具六。今此具六。故別立品。以此說果。餘皆因故。又為諸會本故。總故。七八九會。雖是果定。說通因果。又非總故。
三宗趣者。入法界定法界佛加。為宗。令法界眾成法界德。為趣。望於後品。亦說世界海。為趣。
四釋文。文有六分。初三昧分二。初此界入定三初承力入定。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承佛神力入于三昧。
一時。說偈竟時二主。顯佛普德。唯普賢故。三處依如來者。常對佛故。四所依座。大集云。菩薩得蓮華陀羅尼故。說法處皆有蓮華。表所入三昧自性無染含果法故。五所依因。謂所入深廣。要承力故。六正入三昧心境冥故。
△二彰定名字。
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
毗盧遮那。前已廣釋。復有釋言。廣大生息。具此三義。名如來藏身。身即體也。依也。此有二種。一者修成。二者本性。本性者。凡聖俱成。修成者。唯諸佛有諸佛有者。慈悲無邊。故名為廣。智慧無上。故稱為大。生相已盡。故云生息。涅槃云。離有常住。故名如來。萬德含攝。是謂藏身。即是出纏之法身也。言本性者。謂即藏識。包含種子。建立趣生。故名為廣。本覺現量。與佛等故。名之為大。新新生故。名之為生染淨苦樂所不能動。故名為息。即上法身在纏。名藏。謂空不空。空為能藏。藏不空故。若以光明徧照。解毗盧遮那。毗盧遮那。即是能觀大智。如來藏身。即所觀深理。凡雖理有佛智方照。又毗盧遮那。亦通本有。本有。真實識知徧照法界義。故斯□本覺。迷而不知。不得其用。唯佛覺此。能無不為。故云一切諸佛。揀非凡也。亦非因也。顯於依正。離如來藏。無別自體。故入此也。賢首釋云。諸佛徧於一切。即顯諸佛無不周徧法界剎海。及彼塵中所有諸剎。諸剎塵中。復有諸剎。如是重重。不可窮盡。言如來藏身者。明即此徧剎之身。包容所徧法界剎海。無不皆在如來身中。故名藏身。是故融通總有四句。一身徧剎海。二剎在身中。三身徧身內剎。四剎入徧剎身。即內即外。依正混融。無礙無障。是此三昧所作故。以為名。將說此法故。入茲定。三明體相用。此定相用。無量無邊。皆悉依於如來藏說。略舉其要。句有十三。門乃有十。以後二門。收五句故。攝為六對。後之二門。各一對故。文有四節。義唯有三。至下當明。
△二別釋。
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
體用對。謂無分別智。證平等性。以為定體。影現法界。為勝用也。謂以因因性。證彼因性。成彼果性。顯果果性如是佛性。則具七義。一真。二實。三善。四常。五樂。六我。七者清淨。生佛之性。本末不殊。況佛果。果豈不平等。佛平等性。即如來藏。是故但入如來藏身。即是已入佛平等性。此為第一契合佛性門。言勝用者。即示眾影像門。謂能現能生身土智影也。
廣大無礙同於虗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
深廣對。廣者無邊。不在內外故。大者無上。究竟實際故。無礙者。無所障故。同於虗空。成上三義。通為廣大無礙門。後句即入法漩澓門。漩深也。
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
出納對。初出生三昧門。謂若自相若共相等。一切三昧。皆從此生。此為諸定本故。後攝受法界門。終歸此故。法界體性故。
三世諸佛智光明海(至)諸安立海悉能示現。
境智對。初句能成佛智門。謂不體此理。非佛智故。後句示現諸境門。然安立言。總有三種。一者世界安立依報。二者聖教安立妙義。三者觀智安立諦相。皆法界藏。顯示現前。
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至)普能容受無邊法界。
內外含容對。即依正含容門。謂內含因果智力。外令塵容法界。由塵全依。法界藏現。同真性故。
成就一切佛功德海(至)流通護持使無斷絕。
成人持法對。即成就攝持門。謂初成果人功德大願。後持法輪令不斷絕。由斯玄理。法眼常全故。上言四節者。初四句。明無幽不入。釋上毗盧遮那徧照之義。次四句。無德不生。釋上一切諸佛之義。次二句。內外含容。釋上藏義。後三句。成德持法。釋上身義。言義唯有三者。入平等性。是定體也。廣大同空。是定相也。餘皆定用。此三圓融。總為無礙。普賢三昧。
△二類通十方及諸塵道分二。初舉此界。
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此三昧。
△二類彼方二。初平徧法界十一句。
如是盡法界虗空界(至)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
初一總明。謂盡窮法界。後十別指。以彰曲盡一盡虗空界。二於空中。盡十方處。三於十方中。徧三世時。四於三世中。微細物處。謂毛端等。五凡諸小隟無礙之處。六或廣大百千由旬等處。七人天日月光明等處。八盡佛眼見處。九盡神力到處。十佛身能現之處。此第十句。有二義。一結上國土之言。通十一段。二成下以是身內之剎為微細故。
△二重疊無盡。
及此國土所有微塵(至)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
略有四重。一盡法界塵。言及此國土者。指前十處之國也。二塵中多剎。三剎中多佛。四一一佛前。有多普賢。於上諸處。皆入此定故。普賢身不分。普徧麤細深廣。平滿重疊。此處入定類通既然。法界入定類通亦爾。故約主定。佛前唯一普賢。一切一故。若就類通。佛前各有塵數。一一切故。
△二加分三。初口加四。初諸佛現身。
爾時一一普賢菩薩(至)一切諸佛而現其前。
此以口加後無結通故。此總舉重重時處。一一普賢前也。
△二讚其得定。
彼諸如來同聲讚言(至)如來藏身菩薩三昧。
此雖果定菩薩門。入故云菩薩三昧。
△三得定所由。
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諸佛(至)一切諸佛行願力故。
所由有三。一伴佛同加。佛佛道同故。二主佛本願。此二為緣。三自修行願。是入定因。又上三義。前前由於後後。餘豈無斯行耶。法門主故。表說普法故。
△四辨加所為。有十一句。分二。初總。
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
此文二勢。一辨加所為。二顯上行願之相。云所為也。所為。謂何為轉法輪故。
△二別。
開顯一切如來智慧海故。
上一。總攝十智。下九。即是十海。
普照十方諸安立海悉無餘故。
即安立海。
令一切眾生淨治雜染得清淨故。
即眾生及業海。
普攝一切諸大國土無所著故。
即世界海。
深入一切諸佛諸境界無障礙故。
即佛海。
普示一切佛功德故。
即名號壽量。及解脫海。變化大用。皆功德故。
能入一切諸法實相增智慧故。
即波羅蜜海。到實相岸故。
觀察一切諸法門故。
即轉法輪海。
了知一切眾生根故。
即根海。
能持一切諸佛如來教文海故。
即演說海。與下十智。令知此十。
△二意加二。初加二。初此土二。初一總。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至)能入一切智性力智。
謂與果海之智。而言與者。佛力灌注。令增長故。一切智性。即果海也。智性即力。無傾動故。具十力故。末後智字。即能入也。
△二九別。
與入法界無邊量智。
即是世界成就品中十智。由與此智故。後能說彼智觀彼十海。而文少不次。此句。即第三法界安立海智。安立無邊量故。
與成就一切佛境界智。
即第四佛海。佛海。唯佛分齊之境。
與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智。
即第一。
與知一切眾生界廣大智。
即第二眾生業海。業因微細。故云廣大。
與住諸佛甚深解脫無差別諸三昧智。
含二句。一即第八佛神變海。解脫作用。即是神變。神變依定加三昧言。二含三世智。下文云。一念知三世。由佛不思議解脫力故。由加總句。故合此二。
與入一切菩薩諸根海智。
即第五。
與知一切眾生語言海轉法輪辭辨智。
即第九。
與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
即第七願海。以願力故。入法界中一切世界。
與得一切佛音聲智。
即第十建立演說。又菩薩根更有多義。修十善道。有三善根。修諸地度。精進為根。攝受正法。信慧為根。攝養眾生。慈悲為根。為成佛道。悲智為根。種種差別。皆善知故。
△二類通。
如此世界中如來前(至)所有普賢悉亦如是。
△二釋所因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諸佛有力能與。有慈能普。何以十智偏加普賢。
△二釋。
證彼三昧法如是故。
釋云。普賢得此三昧。法爾應與。
△三身加二。初此土二。初佛手摩頂。
是時十方諸佛各舒右手摩普賢菩薩頂。
明加被攝受。又準梵本。明十方佛身。皆不來此。舒臂不必長。而同時摩頂。各全觸頂。互不相礙。皆是如來自在業用。
△二辨手相用中。十句。以顯無盡二。初五德相圓備。
其手皆以相好莊嚴妙網光舒香流燄發。
謂傭圓纖直等。故云相好莊嚴。
△二五妙用自在。
復出諸佛種種妙音(至)所有影像皆於中現。
意明此手亘十方而包三世。收因果而該人法。深廣體用。無邊自在。非言能說也。
△二結通。
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至)為十方佛之所摩頂。
△三起定分。所作事竟故。於中二。初此界二。初起定二。初起主定。
爾時普賢菩薩即從是三昧而起。
△二眷屬定二。初一總明。
從此三昧起時(至)世界海微塵數三昧海門起。
謂一起一切起。由此妙定。即是一切三昧海故。餘定為門。皆入此故。彼全同此。亦受海名。
△二九別辨。
所謂從知三世念念無差別(至)所有微塵三昧門起。
塵數既多。略列其十一。即能知智三昧。謂無一念暫差。故云念念無差。而不廢徧知。為善巧智。二即所知塵境。上能所一對。
從現三世一切佛剎三昧門起(至)舍宅三昧門起。
三現廣剎。四現居處。即於世界。總別一對。楞伽經云。如來藏識。頓現一切身器。及諸受用。器。即廣剎。受用。即是舍宅。
從知一切眾生心海三昧門(至)各別名字三昧門起。
五知心念差別。六知身相名字。即眾生色心一對。
從知十方法界處所(至)廣大佛身雲三昧門起。
七知廣處。八知廣身。即依正一對。雖說微塵。意彰佛廣。虗空無方。有物處則現。唯如來藏。是實有。物依此建立。處所各別。隨菩薩行。剎有淨穢。隨眾生業。趣類別故。微塵中佛。復有一義。謂如來藏。是真佛身。其體廣大。無能知者。恒在六七微塵之中。一一有情。各有藏識。故云各有無邊大身。
從演說一切法理趣海三昧門起。
上八。約事別別門顯。此約理趣總該諸法。故云一切。大般若經理趣分。說諸法皆空。無生。無滅。無自性。性離一切相。不可願求。然第一義。湛然常住。當知即是此如來藏。思益經說。處處避空。皆不離空。深密經說。理趣有六。一真義理趣。謂二障淨智。所行真實。二證得理趣。謂於真義。得如實知。三教導理趣。謂自證已。開示眾生。此三為本。後三解釋。四離二邊理趣。謂有問言。云何。名為真義理趣。應答彼言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五不思議理趣。謂有問言。云何證得。應答彼言謂不思議。若於諸法。遠離戲論。爾時證得真勝義性。故知言說皆非真義。六隨眾生所樂理趣。謂有問言。云何教導。應答彼言隨諸眾生意樂各異。順彼所欲。方便開示。彼真義者。即此藏身。彼不思議。即此三昧。無著菩薩。說四意趣。釋一切經亦理趣也。如攝論辨。上來九句。唯第三四。從現得名。餘七。皆從所知立稱。如此等類。有一切世界海微塵數。合為一定。即知此定是一切定耳。
△二大眾得益二。初標益時。
普賢菩薩從如是等三昧門起時。
亦是得益所由。
△二正明得益減數說九。初五得菩薩法門。
其諸菩薩一一各得世界海(至)微塵數修行海雲。
句各一義。皆以前定含此諸義故。又此五句。後後成前前。
△二四得佛果法。即如來三業。
世界海微塵數普照法界(至)功德藏智光明海雲。
得照藏身之實智。
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至)無差別方便海雲。
得藏身力用之權智。
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至)各現眾剎海雲。
身毛現剎。
世界海微塵數一一菩薩(至)般涅槃等海雲。
應垂八相義兼口轉。亦以藏身。合此義故。普賢出定他人益者。感應道交故。如春萌芽。陽氣久滿。東風一拂。眾蘂齊敷。諸菩薩象。積善已深久。同行願。纔觀勝境。萬德頓圓。冥顯雙資。于何不可。
△二類通。
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至)一一塵中悉亦如是。
△四現相作證分。然得益心喜。喜則地動。及有諸瑞。諸會聞竟得益故。現相居後。此會雖即未聞。已先得益。故先現瑞。以此會辨果。顯殊勝故。文四。初世界微動。
爾時十方一切世界海(至)三昧力故悉皆微動。
兼出瑞因。由因果二力。言微動者。是前相故。
△二眾寶莊嚴。
一一世界眾寶莊嚴。
△三出音說法。
及出妙音演說諸法。
△四佛會雨寶。
復於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海(至)周聞十方摩尼王雲。
略舉十種。以顯無盡。前三。事相寶。後七。法化傳通寶。並是出世善根所生。
△五毛光讚德分二。初結前生後。
普雨如是十種大摩尼王雲(至)於光明中而說頌言。
△二正說偈辭十頌。分三。初總述前定。
普賢徧住於諸剎(至)無量三昧皆能入。
△二別顯徧相分二初直述前徧。
普賢恒以種種身(至)彼剎塵中悉亦然。
△二舉因顯徧二。初緣力徧。
所現三昧神通事毗盧遮那之願力。
△二因力徧四。初即體而用。故徧。
普賢身相如虗空(至)示現普身等一切。
前半體。後半用。身相如空。法性身也。依真而住。法性土也。隨機普應。受用化也。問。法性身土。為別不別。別則不名法性。性無二故。不別則無能依所依。答。經論異說。統收法身。略有十種。土隨身顯。乃有五重。一依佛地論。唯以清淨法界。而為法身。亦以法性。而為其土。性雖一味。隨身土相。而分二別。智論云。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假說能所。而實無差。唯識云。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性相異故。謂法性屬佛。為法性身。法性屬法。為法性土。性隨相異。故云爾也。今言如虗空者。唯識論云。此之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大小。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虗空。徧一切處故。如虗空言。通喻身土。二或唯大智而為法身。所證真如。為法性土。故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故。若爾。云何言相如虗空。智體無礙。同虗空故。三亦智亦如。而為法身。梁攝論。及金光明。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法身故。此則身含如智。土則唯如。四境智雙泯。而為法身。經云。如來法身。非心非境。土亦隨爾。依於此義。諸契經中。皆說如來身土無二。此則依真之言。顯無能所。方曰依真成如空義。五此上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土。亦如之。六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茲五。說迥然無寄。以為法身。土亦如也。此上單就境智以辨。七通攝五分及悲願等。所行恒沙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即此所證真如體大。為法性土。依於此義。身土迥異。今言身相。即諸功德。言如虗空。即身之性。下經亦云。解如來身。非如虗空。一切功德。無量妙法。所圓滿故。八通收報化色相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其所依土。則通性相。淨穢無礙。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眾生見燒淨土不毀色。即是如相即非相。身土事理。交互依持。通有四句。謂色身依色相土。色身依法性土。法身依法性土。及依色相故。又以單雙互望。亦成五句。謂色相身依法性。色相土等。準以思之。此上猶通諸大乘教。九通攝三種世間。皆為一大法身。具十佛故。其三身等。並此中智。正覺攝故。土亦如之。即如空身。而示普身。于何不具。此唯華嚴。十上分權實。唯有第九。屬於此經。若據融攝。及攝同教。總前九義。為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身土。普賢亦爾。隨義隱顯。不可累安。達者尋文。無生局見。上言土有五重者。一唯法性。屬前三身。二雙泯。屬於第四。三具性相。五六七八所依。四融三世間。屬於第九。五總前諸義。即第十依。
△二大願故徧。
普賢安住諸大願(至)分身住彼亦無量。
兼顯徧於正中之依也。重重皆徧。今不見者。機不應故不見。即是虗空身故。亦徧不見處故。
△三所現超勝。
所現國土皆嚴淨(至)令其觀者悉得見。
△四果德已滿不捨因門。
一切佛智功德力(至)示己往昔菩提行。
△三結所由。
如是自在不思。議(至)佛光雲中讚功德。
自在難思。現無不普。標入一定。實則普游。非佛光雲。安能讚述。
△六大眾讚請分二。初說偈儀。
爾時一切菩薩眾(至)承佛神力同聲讚言。
前眾問佛。佛示法主。眾覩定起。故讚請普賢。前但舊眾。此通新舊。故云一切。所問同前。故但略舉。
△十頌分三。初八歎主請彰其能說二。初歎普賢因果深廣德。明有說因。
從諸佛法而出生(至)汝已嚴淨此法身。
讚已淨法身。三句明因。一句明果。因有三義。一因修法生。義通緣了。二由大願起。即是緣因。三依如來藏。證真平等。此為正因。真如即是不空。虗空即是空藏。平等與藏。通上二義。
一切佛剎眾會中(至)等照十方無不見。
讚徧住佛剎。第三句徧因。餘皆徧相。因中具智莊嚴。故能等照。具功德嚴。令無不覩。
普賢廣大功德海(至)悉能詣彼而明現。
讚近諸佛。
佛子我曹常見汝(至)一切國土微塵劫。
讚常定。實境中者。不隨想轉故。曹者輩也。
佛子能以普徧身(至)法界微塵無不入。
讚度生曲盡。微塵者。細處有多眾生故。上五各讚一義。
△二歎能徧塵剎雨法德。明有說果。
入於法界一切塵(至)演說如來廣大法。
讚常演大法。如空之言下喻廣大。前喻無盡無差。
一切功德光明者(至)說佛所行無等法。
讚說無等法。無等有二。一能說力勝。具二嚴故。二所說無等。說佛所行故。
為度眾生於劫海(至)其音廣大靡不聞。
舉因結果。顯德有由。曠劫因圓。故能雲雨說法。
△二舉法請正陳所疑。
國土云何得成立(至)願隨其義如實說。
前品所問。雖有多門。統其要歸。莫過三種世。間故今三句。各顯其一。又前問。總該諸會。此令當會答故。
△三歎眾請。明有堪聞之器。
此中無量大眾海(至)一切諸佛皆隨喜。
亦名自述。此有二義。一恭敬一心。內堪受法。二諸佛隨喜。外有勝緣。故應說也。說則上順佛心。下順物欲。
○世界成就品第四
△初來意者。前說緣既具。此下正陳所說。總明果相。答法界安立海問。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世謂三世。墮去來今故。界謂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謂隱覆。界亦分齊。謂諸有為可破壞世。即隱覆無為不可壞法。從真性起。同無為法。即隱覆有為可破壞世。各不相雜。是其分齊。故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言成就者。即能成之緣。謂十緣等。能所合目。若以世界之成就。即依主釋。準梵本。云世界海成就。下文辨海。譯人略也。意云。佛果依正。聞修方起。眾生業報。本自有之。故但標世界耳。
三宗趣者。標列無邊勝德。廣釋所知世界海。為宗。然其意趣。乃有多種。一令諸菩薩。發大信解悟入。為趣。謂令知佛及菩薩大悲行海。廣覆無邊。盡眾生界。倣而行故。世界無邊。悉嚴淨故。眾生無邊。悉化度故。剎由心異。當淨自心及他心故。世界重重。無盡無盡。以大行願。悉充滿故。佛界生界。非一非異。能正了知。成大智故。未能了者。熏成種故。皆意趣也。亦為顯此深意。故此品來。故下頌云。離諸諂誑心清淨。常樂慈悲性歡喜。志欲廣大深信人。彼聞此法生欣悅。若不聞此無邊無盡無二之境。滯於權小。普賢行願何由可成。故普賢自說。為令眾生等文。皆是此品之意趣也。
四釋文。三品正陳法海。於中分二。初二品明果。後一品辨因。然有二意。一約兼明。則前二品通答。前三十句果問。後一品答。前十句因問。說因為欲成果。從多而說。分名舉果。二將前二品。望前品末三問。通答依正。若望下。廣文。正明於依。傍顯於正。留其正報。後分廣明。於中。初品。通辨諸佛及諸眾生所有剎海。後品。別明本師之所嚴淨。又此品。明成剎之緣。後品別辨果相。故此品答安立之問。其中雖明形等。亦是緣故。今初分二。先總標綱要即為本。分二。初承力徧觀。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一切如來神變海。
上入三昧。內契其源。今云徧觀。外審其相。十海之義。已如問釋。但小不次耳。但觀於十已。含餘三十。佛海之中。具身等故。大願之中。含因等故。
△二牒問許說四。初牒問略歎二。初結前生後。
如是觀察已普告一切道場眾海諸菩薩言。
二正牒稱歎。即從後向前。牒上果問三十句也。初十句。牒上世界海等十問。觀乃觀海。歎乃歎智者。智之與海。反覆相成。謂前自智觀海。微細難知。唯佛智方能究盡。海難思故。佛智難思。佛智難思故。海為深廣。若爾。何不說智。而但說海。智離海境。安知其相。又表唯所證知。故但說海。十智望海。與問開合小異。名或小差。
△二別釋。
佛子諸佛世尊知一切(至)清淨智不可思議。
前問及觀。但云世界海。今加成壞。望前與智中。亦有成壞之言。此乃廣略之異耳。言清淨智者。離所知障。決斷分明故。初句貫下。置清淨言。餘皆略也。然皆以多故。廣故。深故。細故。重疊難知。迥超言念。皆云不思議也。
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
眾生。即報類差別。業。即善惡等殊。從此別義觀中。開為二句。而因果雖殊。同是所化眾生。故此及問。并與智中。並合為一。
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不可思議。
即世界都稱。或化眾生法。謂安立施設方便軌則等也。
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不可思議。
能化諸佛。數量無邊。
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不可思議。
即所化根欲。差別難知。而問中。合在後之五海。五海皆須知根欲故。
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議。
即所應之時。前就所觀。但云三世。今就佛智故。云一念能知。其問及與智。皆云佛解脫海者。以一念普知三世。是佛不思議解脫故。
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不可思議。
稱性大願。為現身說法徧化之因故。前問。是名號海。及壽量海。與智之中。名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智。皆由願力故也。
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不可思議。
應機作用。神變無方。
轉法輪智不可思議。
轉稱性大法輪海。若據問中。攝法輪海。在演說中。若約向觀。攝演說海。在法輪中。今此開二演說。
建立演說海不可思議。
謂隨方施設。言音差別。及法輪隨機故。與智中亦開。名佛音聲智。
△二九句。牒上六根三業十問。
清淨佛身不可思議。
向十。約智明不思議。此下。直就法體。為不思議。又望前問。開合影略。顯無盡故。以總收別。但廣身光等上一句。應機之身。修短難測。
無邊色相海普照明不可思議。
現金銀等。色類無邊。
相及隨好皆清淨不可思議。
十蓮華藏剎塵數相好。過於此。
無邊色相光明輪海具足清淨不可思議。
圓光大小。隨機無盡。
種種色相光明雲海不可思議。
隨緣放光。色類非一。
殊勝寶燄海不可思議。
常光如燄。具眾寶色。
成就言音海不可思議。
圓音無盡。深廣難測。
示現三種自在海調伏成熟一切眾生不可思議。
三輪攝化。謂神足等。
勇猛調伏諸眾生海無空過者不可思議。
調令成益得果不空。然其調伏。曲有三種。一者。始終輭語。應將攝者而將攝故。二者。始終麤語。應折伏者而折伏故。三者。有時輭語有時麤語。應成熟者而成熟故。由具此三。故無空過。
△三十句。牒上最初德用圓備十問。
安住佛地不可思議(至)無能毀壞不可思議。
前問中。略無變化及自在二句。以攝在無能攝取句中。義如前會。亦以前文十海有故。神變屬身。自在屬智。餘並可知。
△二許說分齊。
如是等一切法(至)威神力故具足宣說。
謂具足說故。承佛力者。當會佛也。若言具者。何以下文。唯說安立及世界海耶。經來不盡故。又雖說二世界海。亦已通具三十句問。謂界必有生而依住故。有佛現故。安立異故。行業感故。餘可意求。
△三說所成益。十句攝為五對。
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至)功德海中得安住故。
證智成福對。
為令一切世界海(至)如來種性恒不斷故。
嚴剎紹種對。亦即時處對。
為令於一切世界海中(至)無量解海而演說故。
顯義演教對。
為令隨一切眾生諸根海(至)摧破一切障礙山故。
生善滅惡對。
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至)安住普賢願海中故。
淨業普願對。此亦通為一經教起之所因也。此十亦對前十海十智。恐繁不會。
△四讚勝誡聽二。長行辨意。十一句分二。初總標。
是時普賢菩薩復欲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故。
謂令聞法必生喜故。
△二別顯喜義。亦為五對。
令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故令生廣大真實信解海故。
樂法生信對。
令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賢願海故。
證性立願對。
令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至)一切世間藏大慧海故。
了真入俗對。
令生陀羅尼力持一切法輪(至)盡佛境界悉開示故。
持法示佛對。
令開闡一切如來法門故(至)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故。
開法增智對。
即說頌言。
△二正顯十頌分二。初八讚二。初佛出現意。
智慧甚深功德海(至)出興一切諸國土。
△二辨定法器三。初揀非器。
佛境甚深難可思(至)不能通達佛所悟。
△二辨法器。
若有淨信賢固心(至)普賢行人方得悟。
△三有一偈。結歸佛力。
眾生廣大無有邊(至)毗盧遮那境界力。
△二後二勸。
一切剎土入我身(至)是無所行應諦聽。
然通此十偈。亦是牒問以讚。前長行。總顯難思。此下略示難思之相。而三十句間列不次。含義並足。欲配委釋。恐厭繁文。
△二廣陳本義。即是說分二。初結集生起。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大眾言。
△二普賢顯說。於三十句果問中。廣釋世界安立海問。餘並攝之。文二。初標舉章門三。初立數顯同。
諸佛子世界海有十種事(至)已說現說當說。
先告佛子者。使時情注其耳目也。世界廣深。目之為海。謂積剎成種。積種成海。海無別體。世界都名。然事類廣多。略舉其十。以表無盡。三世同說。彰其要勝。又顯說決定無改易也。
△二徵數列異。
何者為十所謂世界海起具因緣。
攬緣成立。
世界海所依住。
成已依住。
世界海形狀。
外狀區分。
世界海體性。
內體差別。
世界海莊嚴。
寶等莊嚴。
世界海清淨。
垢穢不生。
世界海佛出興。
佛出差殊。
世界海劫住。
劫住脩短。
世界海劫轉變差別。
隨業改變。
世界海無差別門。
包容必均。此十亦攝十八圓滿。後品當會。
△三結略顯廣。
諸佛子略說世界海(至)已說現說當說。
言世界海塵者。智猶難測。言豈具陳。非證法雲。安受茲說。然上十事。於一一剎。多少不定。具緣一種。或一。或二。或三。或多。或成四句。謂一成一。一成一切等。清淨一種。或一。或多。或亦無定。以有純穢剎故。其次七事。各各唯一。謂依空住者。非依光等故。餘準思之。其無差別。一切皆具。以約體性平等。佛力融攝。故說無差。所以染淨皆具也。有云。一切世界。相望互同。名無差者。則違下結文。結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無差別故。若依相望互同。則無有差別之事。若將此十。望剎種者。具緣一種。多少不定。不得云一。以其種中。含有多類剎故。清淨一事。不得定言有無。以其種中。必含淨穢故。其無差別多少亦均。佛出刧住。隨業轉變。不得云一。依形體嚴。不得云多。以其剎種別有體等故。若以此十。獨望剎海形體依住莊嚴等四。許其唯一。餘必兼多故。經云一一世界海有種種形故。今言有世界海塵數者。約融攝無盡之說也。有云。約一一剎海中所有諸剎。各各一因等故。有剎海塵數者。孟浪之甚。何者。且如剎海中剎雖多。豈如剎海盡末為塵之多。若欲相同。即一塵一緣。方得相似。何得以一剎一緣。充一剎多塵之數。況積具緣等十。有剎海之塵。其一具緣。自有剎海塵數。是則通有剎海微塵。數箇剎海微塵數矣。一剎一緣。一依一體。安得充耶。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說。以下依住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所依住故。
△二依章別釋者。十事不同。則為十段。皆有初起具因緣二。初長行三。初標。
諸佛子略說以十種因緣(至)已成現成當成。
略舉十種。通成三世一切佛剎。
△二釋。然佛土之義。雖有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變化土。若開受用。有自。有他。則成四土。統唯二種。謂淨及穢。或性及相。融而為一。有異餘宗。又此淨土。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搜源則冥。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礙。土既不等。因緣亦殊。今文十中分三。初三通顯。
何者為十所謂如來神力故。
謂一切淨穢等土。皆是如來通慧力成。為物而取。擬將普應。佛應統之。皆稱佛土故。蓮華藏海。佛所嚴淨。而內含淨穢。然就佛言之。無國不淨。既即穢而淨。故不思議。
法應如是故。
梵云達磨多。此云法爾。或曰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變起外諸器界。若云法爾者。謂有問言。何以諸佛眾生。起於剎土。答云。法應如是。不可致詰。若會此二。謂法應如是。藏識變起。
一切眾生行業故。
業有善惡。國有淨穢。故淨名以萬行為因。又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謂法性雖一。隨業成異。佛隨異類。取土攝生。涅槃微善。觀經三心等。其類非一。上三。初因。二緣。三因。
△二四別明。有因有緣。
一切菩薩成一切智所得故。
自受用土因。大圓鏡智之所成故。
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同集善根故。
變化土因。謂眾生菩薩。共搆一緣。各隨行業。來生其國。凡聖同居。下二他受用土因。
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故。
即初地已上。如十大願中。修淨土願。是也。
一切菩薩成就不退行願故。
即八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故。八地中有淨土分。
△三後三融攝轉變。通於因緣。
一切菩薩清淨勝解自在故。
即八地已上。攪大海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以染為淨。以淨為染。自在攝生故。十自在中。有剎自在。窮其因者。清淨勝解。勝解印持。隨心變故。
一切如來善根所流(至)成道時自在勢力故。
謂成正覺時。其身充滿十方世界微塵剎土。念劫圓融。一時成立。由二種因。一善根所流。語因中也。二成道勢力。明果用也。此一受用變化相融也。即如經初即摩竭陀地堅固等。
普賢菩薩自在願力故。
無問成與不成。常能融攝。又前妙覺。此是等覺。其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窮其因而為有助。謂法爾為其正因。以一切智。及總以諸因而為緣因故。其後三。亦融前土。非有別體。又此十事。展轉生起。謂諸佛土。總由佛力。何以由之。法如是故。法爾云何而有異耶。業不同故。眾生由業。佛復由何成。一切智之所變故。生佛有異。何以凡聖同居。同搆一緣故。何以復有純菩薩國。菩薩願行力故。既由行業。何可轉變。勝解自在故。云何復得融攝重重。佛及普賢自在力故。
△三結。
諸佛子是為略說十種因緣(至)有世界海微塵數。
結略顯廣。如前已釋。
△二偈頌。多以果顯因。文有九偈。束為八段。初一頌佛神力。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所說無邊眾剎海(至)智慧神通力如是。
據此無邊剎海。皆遮那嚴淨。則下嚴華藏。猶是分明。理實而言。願周法界。
△二一超頌眾生菩薩同集善根。
菩薩修行諸願海(至)菩薩國土徧十方。
△三頌第四成一切智。自受用土因。
菩薩趣於一切智(至)廣大剎土皆成就。
前半因。後半果。成惟識云。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配經可見。
△四頌第六嚴淨願力。及第七不退行願。
修諸行海無有邊(至)一一土經無量劫。
修諸行海無有邊者。論云。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變。上經雖云願力。非無有行。為分功用有無。長行成其二句。皆他受用。故偈為一。初句頌第六。次句頌第七。以八地已上。念念入法流。心心趣佛境故。後之半偈。通其二文。
△五一偈。却頌第三眾生行業。
眾生煩惱所擾濁(至)一切剎海斯成立。
加造業因。煩惱所擾。造於穢剎。欲樂非一。感土有殊。前與菩薩同修。必多善業故。此明於煩惱。
△六頌菩薩勝解。
佛子剎海莊嚴藏(至)十方所住咸如是。
△七有一頌。超頌普賢願力。
菩薩能修普賢行(至)清淨廣大如虗空。
以普賢有三。一位前普賢。但發普賢心。即是非今所用。二位中普賢。即等覺位故。此居佛前。三位後普賢。謂得果不捨因行。故長行居後。
△八有二頌。却頌如來自在。
等虗空界現神通(至)此是毗盧所嚴淨。
前偈頌果用。後偈頌善流。略不頌法爾。法爾。即是法法性故略之。又第七偈。□□有依。第八偈。正中有依。第九偈。融於三世。故三共□融攝無礙。然其無礙。通有十種。諸教說土。或謂但是無常。或云心變。理事懸隔。多一不融。故今經宗要辨無礙。一理事無礙。謂全同真性。而剎相宛然。經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故。二成壞無礙。謂成即壞。壞即成等。三廣陿無礙。不壞相而普周故。經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量國土悉周徧等。四相入無礙。下文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及此文云。身包一切等。其文非一。亦是一多無礙。五相即無礙。文云。無量世界即一界故。六微細無礙。經云清淨珠王布若雲。炳然顯現諸佛影等。七隱顯無礙。謂染淨異類隱顯等殊。見不同故。八重現無礙。謂於塵中見一切剎。剎內塵中。見剎亦然。重重無盡。如帝網故。九主伴無礙。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為眷屬。下經云。毗盧遮那昔所行。種種剎海皆清淨。種種剎即眷屬也。十時處無礙。謂或於一剎。現三世劫。或於一念。現無量剎。如今第九偈文。又下文云。三世所有諸莊嚴。摩尼果中皆顯現。此十無礙。同時具足。自在難知。散在諸文。可以六相融之。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五(入第七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所依住通染淨。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二釋。
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
然依異者。由於心樂。有差別故。上一樂飾好故。
或依虗空住。
樂無礙故。
或依一切寶光明住。
樂即質光故。
或依一切佛光明住。
怖眾苦故。
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
愛離質光故。光作寶色。非寶發光。
或依一切佛音聲住。
奉聖教故。
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脩羅形金手住。
求神護故。
或依一切世主身住。
求天護故。
或依一切菩薩身住。
菩薩願力所任持故。
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
普安眾生故。如何廣大世界。依有情等小類而住。此有二義。一外由內感。故說依身。此復有二。一宿因力。頌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在轉變力。即世主菩薩神力任持。攝屬己故。二由無漏體事。大小無礙。得相依住。
△三結。
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二頌有二十二。文分兩別。初總顯。
爾時普賢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徧滿十方虗空界(至)處處現前皆可見。
一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故梵本云。一切依佛神通現。長行不列者。若列則餘九非佛神通故。偈以此文。該於前十。皆佛神力。
△二別頌前文。分九。初依莊嚴住。
或有種種諸國土(至)熾然普現光明海。
舉能顯所。莊嚴之具。皆寶成故。
△二依空住。
或有清淨光明剎依止虗空界而住。
△三依寶住。
或在摩尼寶海中復有安住光明藏。
△四有一頌依佛光住。
如來處此眾會海(至)眾生見者心歡喜。
稟佛教光。成世界故。
△五寶色光明住。
有以摩尼作嚴飾(至)覆以妙寶光明網。
以嚴及覆。影顯依住。
△六有二頌。佛音聲住。
或有剎土無邊際(至)常見無央廣大寶。
謂妙善所惑音聲。有威神故。
△七有一偈。頌七八二住。
或有住於金剛手(至)常於此處轉法輪。
兼顯說法。
△八有六偈。頌依菩薩身住。
或依寶樹平均住(至)斯由業力之所化。
若樹若水。皆菩薩身。菩薩現故。長行但云菩薩。此中兼依佛身。此中雖有願力。是上宿善所持。非普賢願。
△九餘八頌。皆頌普賢願所生住三。初廣大國土周法界故。
或有國土周法界(至)佛力顯示皆令見。
前偈明淨識所生。心外無體。故如影像。後偈難思業起。起不離空。
△二明微細國土調生自在。
一一國土微塵內(至)毗盧遮那悉能現。
然佛力現此。亦普賢願収。故二段文皆兼佛力。
△三彰剎體性結歸有在。
一切廣大諸剎土(至)廣大業力之所持。
初偈明剎依性有。有即非有。次半成壞更起。猶若尋環。後半結歸普願。兼顯廣業。
△三形相亦通染淨。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
△二釋。
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至)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
非圓方者。三維八隅。皆非圓方。故云無量差別。山燄形者。如山似燄。皆取上尖。對上方圓等故。餘並可知。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有十。分二。初一總讚勸觀。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國土海種種別(至)汝等咸應共觀察。
△二餘七正頌前義。兼舉因顯果二。初二頌前十段。
其狀或圓或有方(至)斯由業廣意無雜。
摩尼輪者。即水漩之類。淨燄莊嚴。頌上山燄門闥競開。義兼宮殿。
△二七頌前無量差別二。初剎由因異。
剎海無邊差別藏(至)諸流轉法恒如是。
△二有四頌。自在由佛。
一毛孔內難思剎(至)毗盧遮那法如是。
一毛孔內難思剎者。更有一理。謂修行者居自報土。各各不同。佛攝眾生。所現國土似彼報故。重重而現。不離一毛。
△四剎體唯約淨剎。文二。初長行。
爾時普賢菩薩(至)或以佛言音為體。
略辨二十種體。然其剎體。諸教不同。或以八微為體。或以唯心為體。或法性為體。或一切法為體。今皆具之。謂眾寶等即是八微。加佛音聲。即九微也。一念心現。是唯識頓變。佛變化者。或通果色。或一切法。令三世間互相作故。又融上諸說。為無礙剎體。言日摩尼輪。即日輪也。香通質氣。佛言為體者。無礙體事故。又依如來說力起故。
△二偈頌有十。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或有諸剎海妙寶所合成堅固不可壞安住寶蓮華。
頌初二及第六不可壞金剛也。
或是淨光明出生不可知(至)依止虗空住。
此一偈頌第三及第四。
或淨光為體復依光明住光雲作嚴飾菩薩共游處。
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
或有諸剎海從於願力生猶如影像住取說不可得。
頌二種體。願力生者。頌佛力加持。如影像現。頌妙寶相。若兼二事。頌佛變化。
或以摩尼成普放日藏光珠輪以嚴地菩薩悉充滿。
頌二種體。上半頌日輪。下半頌微細寶。
有剎寶燄成燄雲覆其上眾寶光殊妙皆由業所得。
頌寶燄。殊妙之言。亦兼香也。
或從妙相生眾相莊嚴地如冠共持戴斯由佛化起。
頌寶冠。寶冠亦佛化變。非正頌佛化也。
或從心海生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
頌一念普現境界。
或以佛光明摩尼光為體諸佛於中現各起神通力。
頌一切寶莊嚴示現。及頌後三體。摩尼光者。頌菩薩形寶。及寶華蘂。佛光明者。頌佛音聲。聲光成剎故。
或普賢菩薩化現諸剎海願力所莊嚴一切皆殊妙。
結歸普賢。
△五剎莊嚴。唯明淨剎。文二。初長行。
爾時普賢菩薩(至)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其中或寶為嚴。或人或法。或說法修行。示現融攝。皆為嚴剎。以人法為寶故。人由說法因等。得莊嚴果。以果詺因。為莊嚴也。
△二偈頌。十頌分二。初一總顯剎嚴。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廣大剎海無有邊(至)一切十方皆徧滿。
△二有九偈。別頌上文。
無邊色相寶燄雲(至)皆由諸佛能演說。
初一偈頌初妙雲。次一偈頌第二菩薩功德。及第四菩薩願海。次一偈却頌說眾生業報。
三世所有諸如來(至)一切處中皆顯現。
上六偈如次。頌後六事。
△六剎清淨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清淨方便海。
方便者。唯約淨也。若約隨宜攝物。佛應統之。則淨穢皆稱佛土。若就行致。唯淨非穢。
然淨有二種。一世間淨。離欲穢故。以六行為方便。上二界為淨土。二出世間淨。此復二種。一者出世。所謂二乘以緣諦為方便權教說之。無別淨土。約實言者。出三界外。別有淨土。二乘所居。智論有文。二出世間上上淨。此謂菩薩即以萬行而為方便。以實報七珍無量莊嚴而為其上。今此正明菩薩。兼顯二乘。
然出世上上淨中復有二種。一者真極。佛自受用。相累兼亡。而為方便。二者未極。等覺已還。故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未極之中復有二種。一八地已上一向清淨。以永絕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故其淨土色相難名。二七地已還未出三界。無漏觀智有間斷故。非一向淨。若依瑜伽。入初地去。方為淨土。三賢所居。皆穢非淨。此分受用變化別故。約此經宗。十信菩薩即有淨土。故今此文。始自近友。終成佛力。皆淨方便。故通萬行。
然淨方便即是淨因。長行亦可為等流果。如云久近善友。得生有善友之剎中。故即十事皆淨相也。
然望莊嚴有同。約門別故。望具因緣。當知亦爾。
又起具因緣。通於染淨。此則唯淨。莊嚴多約其果。清淨多約其因。又前多修善。此多治惡。故於世界。此如洗滌。彼如粉繪。
△二釋。
所謂諸菩薩親近一切善知識同善根故。
近友同善根。如善財夜天處廣說。
增長廣大功德雲徧法界故。
知導慈雲。大彌法界。
淨修廣大諸勝解故。
法門勝解。皆已淨治。上三約位。地前也。
觀察一切菩薩境界而安住故。
即初地證徧行如。故云觀察一切境界。生如來家。故云安住。
修治一切諸波羅蜜悉圓滿故。
見道之後。修道位故。餘雖未滿。一切皆修。若約圓融。亦得稱滿。
觀察一切菩薩諸地而入住故。
初地勝進徧學十地行法。後後但是法行故。上三皆初地。
出生一切淨願海故。
初地發願順行。至第八地。一切皆成。故名出生一切願海。而言淨者。純無漏故。
修習一切出要行故。
即九地二乘出要。唯止與觀。菩薩出要。唯無礙辨。令眾出故。
入於一切莊嚴海故。
十地二嚴皆成滿故。
成就清淨方便力故。
即是普賢佛功德也。十中前三變化淨因。後七受用淨因。上欲總收諸土故。依次豎配。若約橫修。初心即可圓具。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一偈頌。九偈分二。初一總明能所淨。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剎海諸莊嚴(至)無量清淨業力起。
前半方便。後半清淨。皆上句果。下句因。
△二八別頌前文。
久遠親近善知識(至)國土無邊悉清淨。
初四如次。頌上四淨。初地慈悲為首。故云為生修行。徧滿真如。故云廣大。第五偈頌修治淨。及超頌第七願淨。以願通初地八地。此據初地。故超頌也。第六偈頌前第八出要。第七偈頌第九。及却頌觀菩薩地。地義通前後故。第八偈頌方便力。上來且配長行。其間亦兼餘義。
△七佛出差別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出現差別。
△二釋。
所謂或現小身或現大身(至)或示調伏無邊眾生。
十事五對。於海及種。有此差別。五中初二隨彼類故。次一緣廣陿故。次一隨機宜故。五熟未熟故。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十頌分三。初總標。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佛種種方便門(至)此是如來善權力。
△二有五偈。別釋如次。頌前五對。
諸佛法身不思議(至)開悟群迷無有數。
△三四總結。
或於毛孔出化雲(至)一切國土皆周徧。
既隨心總徧故。剎海塵數。未足為多。
△八劫住不同。調剎住經。停時分也。隨能感因。有長短故。文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劫住。
△二釋。
所謂或有阿僧祇劫住(至)或有不可說劫住。
略列有十大數。更有多少不同。如標結中及頌所顯。並通諸剎。不謂淨長。如大地獄。其壽更長。人趣却促。故極惡極善受時即多。更約異門。亦不可定也。十中唯九者。欠不可說不可說也。並如阿僧祇品。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然劫但時分。無別義理。故此偈文轉勢頌之。分三。初二總標。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世界海中種種劫(至)以佛音聲今演說。
許說頌上標也。
△二一通頌上列。
我見十方諸剎海(至)以願種種各不同。
兼顯脩短之因。以願力故。
△三有七頌。總結。
或有純淨或純染(至)以一方便皆清淨。
偈各一義。一明修短。通於染淨。結以心想。二淨劫住久。釋以因深。三列諸劫名。染淨相攝。四佛興願異故。入劫不同。五一多互融。齊攝雙現。六時法相攝。普入無邊。七結由心想。示以方便。一方便者。即了唯心也。一念與劫。並由想心。心想不生。長短安在。非長非短。是謂清淨不壞於相。則劫海無邊。
△九住劫轉變差別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
此有二種。一者但約感。成住壞劫皆名轉變。二唯約住劫之中居人善惡。令染淨轉變。
△二釋具二。初一即是前義。
所謂法如是故世界海無量成壞劫轉變。
言法爾者。法爾隋業轉也。若爾何異起具因緣。因緣意在於因。轉變意彰於果。又因緣通有。唯成不壞。如自受用因是也。
△二九釋後義。
染汙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汙劫轉變。
遇惡緣故。淨變為染。下文云。泉池皆枯涸等。
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
修人天大福。令世界多染少淨。故先云染。如下文云粳米自然生等。
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
即地前以未斷障。故非純淨。以淨多故。故先云淨。經多云染淨。與前何別。或譯人之失。或傳寫之誤。
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純清淨劫轉變。
即證發心居受用土故。但云純淨。
諸菩薩各各游諸世界故世界海無邊莊嚴劫轉變。
各各游者。即二地至十地諸菩薩。游戲神通。以多莊嚴而嚴一剎。或以一嚴而嚴多剎。所至染剎。則能莊嚴也。
十方一切世界海諸菩薩(至)無量大莊嚴劫轉變。
大莊嚴者。即普賢位。嚴於微塵內剎。如上口光召眾等是。
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莊嚴滅劫轉變。
莊嚴滅者。明失善緣而惡現。謂如來示滅。能事隨滅。佛滅百年。乳不及水。況今之世。況於減極。稗為上味。鐵為上嚴。
諸佛出現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廣博嚴淨劫轉變。
如彌勒來也。
如來神通變化故世界海普清淨劫轉變。
以佛神通。于何不淨。淨名足指案地。法華三變淨土。即其類也。
上之十事。初總餘別。不出業故。又初二屬凡。次四菩薩。後三屬佛。又約佛菩薩。即染令淨。約於凡夫。即淨成染。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諸國土皆隨業力生(至)一切普清淨。
十頌如次頌前可知。
△十無差別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至)有世界海微塵數無差別。
謂前九辨諸世界。約相不同。隨業染淨。由於眾生有差別故。今云無差。性無二故。故偈云業性起也。
又約權設。則種種差別。今約實說。則一切無差。如教法中。或說三乘。即是差別。說華嚴時。一切無差。
又皆是諸佛之所用故。一一融攝。等無異故。故前九差別。是此無差之差。今此無差。即是前九差之無差也。故法華云。眾生見燒。淨土不毀。二皆相即。由依此義。說淨土中十八圓滿。一一稱真。皆周徧故。
△二釋。
所謂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世界無差別。
海中包數同。則盡海之塵。一塵一剎。已是含攝之義。
一一世界海中諸佛出現所有威力無差別。
佛示威力同。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場徧十方法界無差別。
道場同。同真性故。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來道道場眾會無差別。
眾會同常隨眾故。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至)法輪方便無差別。
次四光明名號音聲法輪方便。文並可知。上七皆約不動一。而普徧無差。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塵無差別。
塵含剎海。
一一世界海中一一微塵(至)皆於中現無差別。
塵容佛剎。此二約不壞相。而廣容無差。
△三結。
諸佛子世界海無差別(至)微塵數無差別。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微塵中多剎海(至)以願力故徧世間。
十頌如次頌上十義。但第六約身。與前名體異耳。而前但約平漫無差。今顯塵內重疊融攝無差之義。若云約共同事者。何以不言染同苦同。豈世界海中都無此耶。
此下入第八卷經。
○華藏世界品第五
△初來意者。前品通明諸佛剎海。今此別明本師所嚴依果。答世界海問。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準梵本。具云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之徧清淨功德海光明品。譯者嫌繁。乃成太略。處中應云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品。謂蓮華令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剎種及剎。為大蓮華之所含藏。故云華藏。其中一一境界。皆有剎海塵數清淨功德。故曰莊嚴世界。深廣故名為海。有云世界依海。故立海名者。恐非文意。以下云華藏莊嚴世界海。住在華中故。
其梵云嚴具。即是能嚴。其徧清淨功德海光明。即顯嚴之相用。依體有用。故致之言。今文舉體攝用。但云華藏。
約事可爾。何因剎海。相狀如期。略舉二因。一約眾生。如來藏識。即是香海。亦法性海。依無住本。是謂風輪。亦妄想風。於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華。世出世間未來果法。皆悉含攝。故名為藏。若以法性為海。心即是華。含藏亦爾。然此藏識相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受故。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
二約諸佛。謂以大願風。持大悲海。生無邊行華。含藏二利。染淨果法。重疊無礙。故所感剎。相狀如之。
是以出現品中。多將世界。以喻佛德。細尋文意。乃由佛德。世界如之。
三宗趣者。別顯本師依報具三世間。融攝無盡為宗。令諸菩薩發生信解。成就行願為趣。餘如前品。但總別異耳。融攝之相。亦見前文。賢首立華藏觀。復有十德。大同小異。如彼文說。
四釋文。一品分三。三段如次。釋華藏莊嚴世界之名。今初華藏因果自體二。初長行二。初舉果屬人。顯因深廣。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是毗盧遮那如來。
謂指此剎海。是我本師。修因所淨。然因深廣。有三勝相。
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
一長時修。剎海塵劫故。不唯三祇。
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
二於多劫。一一遇多勝緣。不唯勝觀釋迦等佛。
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
三於多勝緣。一一淨多大願。願淨國等。不唯淨一無生忍等。由上三重。故云深廣。然瑜伽起信等。約三乘教。一方化宜。一類世界。定說三祇。今約一乘。該通十方。及樹形等界。故云剎海塵數。是以寶雲經言。我為淺識眾生。說三僧祇劫修行。然實經無量阿僧祇劫。修諸勝行。又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無盡。時亦無窮。況念劫圓融。文應尅執。
二彰果體相者。植因既深。果必繁奧。然所依剎量。諸教不同。小乘但一娑婆。三乘有大小之化。或色究竟為實。或他方別有淨邦。今一乘十佛之境。大小無礙。淨穢相融。且依一相。說有邊表。實則一重橫尋無邊。況復重重塵含法界。然準下別顯。應有十事。一所依風輪。二風持香海。三海出蓮華。四華持剎海。五繞臺輪山。六臺面寶地。七地有香海。八海間香河。九河間樹等。十總結多嚴。今文之中。唯闕一河。文且分四。第一能持風輪。第二所持香海。第三海出蓮華。第四華持剎海。然其剎因有其總別。已見上文。為顯別義。且明一因。成於一果。
△今初風輪之因。即大願等。亦如前釋。於中文三。初總標數。
諸佛子此華藏莊嚴(至)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
△二略列名。
其最下風輪名平等住(至)一切寶色香臺雲。
平等住者。一徧持諸位故。二稱實性故。餘名可知。風並在下。寶在臺面。以力遙持。
△三別舉最上。
諸佛子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至)名殊勝威光藏。
舉最上者。勝力能持香海。故立其名。
△二所持香海。
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
以摩尼發光。普照一切。嚴海底岸。及寶色香水。故立此名。又藏識名海。其德深廣。故流注名水。剎那性故。又佛性名水。遠熏名香。聞未證故。涅槃亦云。有人聞香。
△三所出蓮華。
此香水海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蘂香幢。
蘂放異光。又發勝香。高出降伏。故立此名。又所發萬行。一一覺性。故曰光明。皆能普熏。即香義也。
△四所持剎海。
華藏莊嚴世界海住在其中(至)地海眾樹各有區別。
四方均平。總顯形相。清淨堅固。彰其體性。金剛圍等。別明所有。即下別顯。此為其本。一山。二地。三海。四樹。各別區分。即總顯多嚴。但闕一河。以下有別顯。故此略明。下亦略頌。
△二偈頌。然長行偈頌有十例五對。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為八。九或超間。十或頌已重頌。故釋頌文。不可一例。上下準之。此文略有四例。一宿因現緣。經離頌合。二所成果相。經略頌廣。三現緣風輪。經廣頌略。四山地海樹。經有頌無。十頌分二。初二頌上因相。
是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即說頌言。
世尊往昔於諸有(至)今此世界無諸垢。
即辨因招果也。
△二餘偈頌其果相四。初頌風輪。
放大光明徧住空(至)以昔願力空中住。
皆上句所持。下句能持。初半偈以果持果。後偈兼明能成之因。前半離障願。令清淨故。後半無礙願。依空住故。
△二頌香海。
種種堅固莊嚴海(至)普詣十方光熾然。
尋此了名。
△三有三偈半頌蓮華。
光燄成輪妙華飾(至)普應羣心無不盡。
初一偈半釋種種光明蘂。則顯此華。以寶為體。次一偈釋香義。就法以明。寶中出佛。佛出世主。如從質發香遠熏之義。後一釋幢義。演佛是高出義。調生是摧伏義。
△四有二頌。明剎自在。總頌上所持剎海。
華藏世界所有塵(至)所有莊嚴從此出。
初偈自在。一一稱性故。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心塵準思。寶光現佛者。依正互融故。後偈結歸普因。故能含攝。
△二別顯安布莊嚴。文六。初輪山。則是本師清淨戒德內攝外防之所成也。長行中三。初總舉所依。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住日殊王蓮華之上。
山所依處。即地面四周。日珠王者。所依處地。故舊經云。依蓮華日寶王地住。亦有言。大華之上。別有此蓮。為山所依。義似不順。所以地受此名者。前華名種種光明蘂。偈中云光燄成輪。又云一切寶中放淨光等。明知此華以寶為體。是則如日輪之珠王。以為蓮華也。斯即總華之稱。
△二別顯體相。
栴檀摩尼以為其身。
前取堅利。且云金剛。今明具德。略有十相。上句身為總形。摩尼圓明。栴檀芬郁。皆戒之德也。
威德寶王以為其峯。
山峯。謂秀出孤絕。威伏諸惡。
妙香摩尼而作其輪。
山輪。古有二義。一山彎曲之處。二山腹朓出。如師子座。半月為輪。準下偈文。輪居山下。為山所依。
燄藏金剛所共成立。
成山之緣。上舉三事。各別有體。今顯金剛內含光燄。徧成其體。如世土石雜而成山。金剛徧故。得金輪名。上四自體圓滿。下六外相莊嚴。
一切香水流注其間(至)摩尼為網周帀垂覆。
並在山間。文顯可知。
△三結德無盡。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眾妙莊嚴。
△三應頌有十。分二。初六山體相莊嚴。頌前別顯五。初一總頌圍山。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世界大海無有邊(至)此由如來神力起。
初句所圍。次二句能圍。後句出因。言無邊者。有其二義。一但總相顯多。故云無邊實有邊表。二說有圍山外者。是無邊之邊。不礙理而即事故。今云無邊者。是邊之無邊。不壞相而即理故。
△二有一頌。頌前山輪。
摩尼寶輪妙香輪(至)清淨輪圍所安住。
△三有一頌。頌前山體。
堅固摩尼以為藏(至)內外映徹皆清淨。
△四成山緣。
金剛摩尼所集成(至)放淨光明普嚴麗。
△五有二頌。頌前水等諸嚴及加衣等。
香水分流無量色(至)光雲四照常圓滿。
△二四頌辨山妙用自在。亦顯依正無礙。即頌前結文。
無量無邊大菩薩(至)佛自在力或令徧。
△二臺面寶地。即體心性定之所成也。長行三。初標所在。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至)大輪圍山內所有大地。
△二別顯體相莊嚴。
一切皆以金剛所成堅固莊嚴不可沮壞。
一地體。標以金剛。釋以堅固不壞。徧華藏地。盡是金剛。故上菩提場地徹華藏也。
清淨平坦無有高下。
二地相平淨。下八皆莊嚴。
摩尼為輪。
飾以寶輪。
眾寶為藏。
畜以寶藏。
一切眾生種種形狀諸摩尼寶以為間錯。
間以異寶。
散眾寶末布以蓮華。
散寶末。布蓮華。此二文顯。
香藏摩尼分置其間。
分置香藏摩尼之寶。
諸莊嚴具充徧如雲(至)所有莊嚴而為校飾。
充以莊嚴具。但云諸嚴。嚴有多少。三世佛國之嚴。而為嚴者。顯無盡之嚴具也。
摩尼妙寶以為其網(至)如天帝網於中布列。
覆以寶網。隱映莊嚴。網有何用。普現佛影。此網何相。如天帝網。而布列也。又此帝網重現無盡。成上普現如來境界。及上一一境界。皆無盡也。
△三總結。
諸佛子此世界海地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莊嚴。
△二偈頌。十頌分二。前七頌前別顯三。初四頌前八句。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其地平坦極清淨(至)普覆於地為嚴飾。
小不次者。顯前無優劣故。或重或廣者。顯義無方也。恐繁不配。可以意得。
△二頌嚴具如雲。
密雲興布滿十方(至)於此寶中無不見。
△三一偈。頌如天帝網。
其地所有摩尼寶(至)一切國土亦入中。
謂一寶既收一切。則彼剎諸塵復攝一切。即重重也。
△三總結。
妙寶莊嚴華藏界(至)如是一切諸神變。
結其所屬。初偈結屬道場。次屬佛力。後結能知之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六(入第八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地面香海者。上之大海既是藏識。今明心華之內攝諸種子。一一種子不離藏海。故有多香海。然一一具於性德。故皆有莊嚴。長行分二。初總舉數。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準下剎種及梵本中。皆有十不可說。今闕十字。或是譯人之漏。或是傳寫之失。下標種處亦然。
△二別顯莊嚴。準後總結。應云一一香海各有若干莊嚴。今文略無。若桉文取義。一切之言。即一切海。總以妙寶而為其底等。文有二十句。前十明海體狀。一底。二岸。三網。四水。五華。六垽。七聲。八光。九人衛現通。十結廣無盡。
一切妙寶莊嚴其底(至)所有莊嚴悉於中現。
階陛莊嚴具眾寶(至)悉是如來自在力。
初一頌階陛及欄楯。次一頌樹林。三頌華敷。四頌幢相。五頌城殊。六頌牆閣。繚者纏也。七頌結嚴屬佛。一昔因。二現力。
△四海間香河。即隨一一心。同時相應。功德流注也。長行亦三。初舉數。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香水河右旋圍繞。
△二辨嚴具。
一切皆以金剛為岸。
岸體諸河並無差別。故云一切皆以。
淨光摩尼以為嚴飾。
以珠嚴岸。
常現諸佛寶色光雲。
現佛光色。
及諸眾生所有言音。
出異類音。
其河所有漩澓之處(至)種種形相皆從中出。
漩澓出影。
摩尼為網眾寶鈴鐸。
網鐸垂覆。
諸世界海所有莊嚴悉於中現。
總顯多嚴。
摩尼寶雲以覆其上(至)及一切佛神通之事。
寶雲覆上。現聖依正。
復出妙音稱揚三世佛菩薩名。
澓出妙音。
其香水中常出一切寶燄光雲相續不絕。
水湧光雲。長劫無盡。
△三結廣數。
若廣說者一一河各有世界海微塵數莊嚴。
既繞小海及與小河。尚有剎海塵數之嚴。彌顯標結。非唯約事。皆是一多無礙耳。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清淨香流滿大河(至)炳然顯現諸佛影。
初半偈頌岸體金剛。次一偈半頌摩尼嚴岸。三一頌光雲言音。次三皆頌漩澓出影。七頌網鐔垂覆。及總現諸嚴。前現事嚴。此說道行。八頌現佛依正。九頌澓出妙音。十頌水出光雲。
△五河間華林。長行有三。初總標。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悉以妙寶種種莊嚴。
△二別顯。
一一各有四天下微塵數(至)眾寶樹林次第行列。
別顯二事。謂華及樹。水陸各一。實有多事。然此一段。文勢少異。不列十事。以顯無盡。而但舉二。展轉明多。初一白蓮。後一寶樹。
一一樹中恒出一切(至)摩尼寶王充徧其地。
□□寶樹。出五蘂用。一出莊嚴雲。二寶王照耀。三華香盈滿。四出音演法。五雨寶徧地。五中有總有別。上總下別。別有八事。通三世間。
所謂蓮口輪摩尼寶王(至)普垂布光網雲摩尼寶王。
上六現器。
現一切諸佛神變摩尼寶王。
此一現正覺。
現一切眾生業報海摩尼寶王。
此一現眾生世間。如劒葉林等。現惡業報。天意樹等。即善業報。男女林中。朝生暮落。皆業報海。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且結樹之雨寶。已有剎海塵數。例上出雲等四。一一皆然。一樹之中。已有多種剎海之嚴。次例芬陀利華亦同於樹。其華與樹。各有四天下塵。一一皆爾。如華樹等類。復應有剎海塵數之物。故為無盡之嚴也。
△三總結。
其香水河兩間之地一一悉具如是莊嚴。
△二應頌不次。文分為三。初寶樹。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其地平坦極清淨(至)悉以十力廣開演。
△二白蓮華。
摩尼妙寶芬陀利(至)悉現光明無盡歇。
△三有三偈。頌結嚴所因。
三世所有諸莊嚴(至)隨其意樂悉清淨。
謂由佛力。體用無礙。現而常如。
然此三偈有多意趣。初一偈器世間。次一智正覺。後一眾生。欲明一一事中。皆現三世間嚴。影略其文耳。又初明一果能現。次例一切莊嚴。後明塵塵皆爾。從略至廣。從麤至細。又初明佛力。次彰願力。後隨樂力。又初果後因。願通因果。又初自後他。願通自他。又初明即性無性。體本不生。次明即相無相。現無來去。後明不壞於相。各見不同。方顯華藏之嚴。皆言亡慮絕。非可情求也。
△六辨總結莊嚴。上來諸段雖說莊嚴。猶未能盡。今總顯一一之境。若說不說。皆具剎海塵數功德莊嚴。是以文云一切境界。長行文二。初標莊嚴難測。
爾時普賢菩薩(至)世界海莊嚴不可思議。
△二徵釋所由。
何以故諸佛子(至)清淨功德之所莊嚴。
清淨功德文含二義。一謂眾多果嚴。即是清淨功德。二謂一一果嚴。從多清淨功德因生。以因望果。應成四句。謂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等。故隨一事。即曰難思。是以頌云。但由如來昔所行。神通願力而出生。斯即因也。若語果嚴。略有五相。一者令多。周給一切。二者令常。永無乏絕。三者令妙。悅可眾心。四者稱性。無生無相。五者自在。鎔融無礙。偈文具之。總斯五義。故曰難思。況因果相即。
△二偈文有十。大分為二。初果嚴用勝三。初別明嚴用。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此剎海中一切處(至)一切剎海咸周徧。
△二結現緣。
所有化佛皆如幻(至)一切剎中如是現。
△三結多類。
如來自在神通事(至)一切皆於寶中見。
△二對因果。
十方所有諸變化(至)神通願力而出生。
由行願神通為因。故獲變化如鏡像果。
若有能修普賢行(至)普現其身淨眾剎。
以普賢勝智為因。故得一塵淨眾剎果。
不可思議億大劫(至)一剎那中悉能現。
由長時近友為因。故得剎那頓現之果。
諸佛國土如虗空(至)本願力故住其中。
彰淨因之意。使倣而行之。前半智境。嚴即無嚴。謂自受用土。周徧無等。法性之土。體性無生。二皆無相。後半悲應。無嚴之嚴。嚴徧法界。無住之住。常住剎中。
△三所持剎網。釋品目世界之言。又前明本剎。今辨末界。故兼染淨。文三。初告眾許說。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至)有何等世界住我今當說。
△二雙標二章。
諸佛子此不可說(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
標二章者。謂種及剎。然剎種依剎海。諸剎依剎種。則寬陿可知。名從何得。欲明世界無邊方便顯多。故立此名。謂積多世界。共在一處。攝諸流類。故名為種。如是種類。復有眾多。深廣無邊。故名為海。如積多魚。以成一種。魚龍龜鼈。山泉島嶼。乃有多種。並悉攝在一大海中。而言世界無邊者。海外有海。海海無窮也。若爾種無別體。攬界以成。何以下文說有形體。雖依種類以立種名。何妨此種別有其體。如多蠭孔。共成一窠。豈妨此窠別有其體。上舉魚龍。蓋分喻耳。即依後義。亦得名為種性。依於此種。能生世界。如依一禾有多穀粒。舊經云性。多取此義。恐濫體性。故改為種。言有不可說者。若準下文。香海及種。皆有十不可說。梵本亦有。今脫十字。多是傳寫之漏耳。
△三廣釋二章二。初通明剎種不同。釋剎種章二。初長行二。初列十門。
諸佛子彼諸世界種於世界海中。
然此十門剎種之異。並悉不離所依華藏。故云於世界海中。所列十事。與成就品。都望全異。彼通諸海。此明一海之中所有剎種。若別別相望。互有互無。起具因緣。清淨佛出。劫住轉變。彼有此無。方所分齊。行列趣入。力持等五。彼無此有。依住形體。莊嚴無別。彼此名同。前後互出。都有十五。皆顯十者。俱表無盡。而或異者。彰義多端。復有同者。恐濫全別。何以起具。前有此無。前段總明。成立因果。此中正辨。何等世界。所依住故。餘可思準。然與前同。已如前釋。不同吾事。今當說之。
各各依住各各形狀各各體性。
上三同前。
各各方所。
若圓滿方所。周徧法界。無處不有。不即三界。不離三界。若隨宜方所。隨十方中。向背名別。
各各趣入。
依門趣入。約法門者。謂三解脫。又互相現入。而無來去等。
各各莊嚴。
同前。
各各分齊。
約事隨宜。廣陿異故。約佛分齊。則十方無際。
各各行列。
即是道路。約事可知。約法。謂大念慧行。以為游路。
各各無差別。
同前。
各各力加持。
即食能令住。約法。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又此互出。顯佛淨土十八圓滿十五攝故。言十八者。顯色形色。分量方所。因果及主。輔翼眷屬。任持事業。攝益無畏。住處游路。乘門依持。
云何攝耶。此具因緣。即因圓滿。依住即是依持。形狀即當形色。體攝二種。一攝顯色。七寶光明。為體性故。二攝果滿。隨類之果。可知。約佛大圓鏡智相應淨識之所變故。故上偈云。或一念心普示現為體。莊嚴攝三。謂一攝住處。如來莊嚴為住處。二攝輔翼。菩薩嚴故。三攝眷屬。有餘眾故。清淨攝三。一攝事業。謂作有情之義利故。二攝攝益。謂現證解脫。滅彼煩惱及災橫故。三攝無畏。謂內無災橫外無怖畏故。此中依住攝二圓滿。一攝主。二攝乘。或說一乘等故。方所分齊。二名全同。行列即路。趣入即門。力持謂任持。劫住轉變。十八中無。義同於果。及事業攝。亦可成二十圓滿。於理無違。謂劫住窮未來故轉變。即如來神通變化。世界海普清淨轉變。即圓滿義。其無差別。彼文雖無。即由此故。方顯圓滿。餘皆隨宜。故云各各。無差既同。云何各各。所無差事。有多種故。若將此十。對成就品十。亦得相攝。恐厭繁文。又上諸文一一段中。具多圓滿。一一融攝。故異餘宗。
△二隨門廣釋。但釋其三。謂依住形狀體性。餘七雖略。義已上說。今初分二。初列。
諸佛子此世由種(至)依一切佛音聲摩尼王海住。
△二結。
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形狀二。初列二十種。
諸佛子彼一切世界種(至)或作諸莊嚴具形。
迴轉形者。襵褻往來之形也。壇墠形者。築土為壇。除地為墠。佉勒迦者梵音。此云竹篅。
△後結塵數不同。
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三體性二。初列。
諸佛子彼一切世界種(至)清淨音聲為體。
亦二十種。前十色相。後十是聲。會釋如前。
△二結。
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應頌有十。分為六段。初一頌一住。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剎種堅固妙莊嚴(至)或有住於香海等。
△二有一頌。頌形狀及布列安住。
須彌城樹壇墠形(至)各各布列而安住。
△三頌體性。
或有體是淨光明(至)佛功德音亦如是。
△四頌三事。
剎種一一差別門(至)無等無量悉周徧。
謂初二句頌所入門。次句方所等四句莊嚴。餘二偈中廣大剎之本相。即是分齊廣陿。此彼相入。亦頌趣入。初偈以多入一。後偈一多互入。皆入而無入。入則壞緣起。不入壞性用。又要由不入。方能入耳。又約體本空。故無來無入。約相不壞。故如本無差。以性融相。故得互入。
△五頌無差。
一切國土微塵中(至)一切眾生悉調伏。
謂塵容佛海等無差故。
△六頌力加持。
佛身周徧一切剎(至)普化一切諸含識。
主伴皆是神力任持。普化之言。兼於法味。
△二別明種剎香海。雙釋二章者。謂香海依剎海。剎種依香海。諸剎依剎種。長行分三。初總舉諸海所依。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至)如天帝網分布而住。
上來雖復但標剎種及剎二章。而依住中。皆云依海。故列海數。此多香海。並在剎海地面。故云所依。言如帝網者。大都分布。則似車輪。其有別者。謂帝釋殿網貫天珠成。以一大珠當心。次以次大珠。貫穿帀繞。如是展轉。更遞圍繞。經百千帀。若上下四面。四角望之。皆行伍相當。今此香海雖在地面。分布相似。又有涉入重重之義。故云如也。
△二次第別顯諸海種剎。文分為三。初辨中間一海。次辨右旋十海。後明十海所管之海。然十海各管不可說佛剎塵數之海。總顯則有十不可說佛剎塵數。次第說者。但有一百一十一海。餘皆略指。今初中央一海分二。光明香海出華。以持剎種三。初香海名。
諸佛子此最中央香水海(至)摩尼王幢為底。
以多華發光故。亦由菩薩行華而為因故。
△二舉華名。
出大蓮華名一切香摩尼王莊嚴。
謂以香摩尼。嚴此華故。又從摩尼底而出生故。約法即萬行圓明之所成故。海能有華。故受華名。華依於海。取海底稱。
△三剎種名。
有世界種而住其上(至)以一切莊嚴具為體。
約事。寶光遠照故。約法。其世界種。正是所含種子。一一皆有大智光明徧照法界義故。性德互嚴故。
△二所持世界三。初總舉大數。
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於中布列。
△二別辨當中。有二十層廣大主剎。準標及結。皆有不可說剎塵之數。今文但列十九佛剎塵數。為二十層。其能繞剎。但有二百一十佛剎塵數。下當會釋二十層。即分二十段。第一層有七事。
其最下方有世界(至)金剛莊嚴光耀輪為際。
辨際。謂世界所據之際。如金剛際。
依眾寶摩尼華而住。
依住。若準此名。大同剎種所依蓮華。而舊釋云。於前無邊香海所出華上。更有此華。持此一界者。以例上諸層。別有依住。故為此釋。何妨最下依於總華。思之。
其狀猶如摩尼寶形。
狀形。謂摩尼狀有於八楞。似方不方。似圓不圓。故異下八隅。
一切寶華莊嚴雲彌覆其上。
上覆。
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帀圍燒種種安住種種莊嚴。
眷屬。
佛號淨眼離垢燈。
本界佛名離二障垢。智眼清淨。照世如燈。然佛德無邊。各隨一義。二層已去或有八事。謂加去此遠近故。或有九事。加純淨言故。準此若無此言。即通染淨。此上眷屬漸加剎數。中間諸事可以準知。
△第二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師子光勝照。
△第三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淨光智勝幢。
△第四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無量精進力善出現。
△第五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至)其形普方而多有隅角。
言普方者。都望則方。而一面之中。亦有多角。隅即是角。
梵音摩尼王雲以覆其上(至)佛號香光喜力海。
△第六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普光自在幢。
△第七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至)歡喜海功德名稱自在光。
△第八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至)佛號廣大名稱智海幢。
△第九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至)清淨月光明相無能摧伏。
△第十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至)佛號一切法海最勝王。
△第十一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量功德法。
△第十二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超釋梵。
△第十三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此世界名娑婆。
主剎即此娑婆。
以金剛莊嚴為際(至)莊嚴虗空雲而覆其上。
言形如虗空者。靜法云。大小乘經。並說虗空體無形質。不可見相。今云有形者。迴文者誤。梵本云三曼多(周圓)第嚩皤博曩(天宮)伽伽那(虛空)阿楞迦羅(莊嚴蓋覆)僧塞怛那。(形狀)迴文應以形狀置周圓之前。虗空安天宮之上。然後合綴飾云。其形周圓。似空居天宮莊嚴之具。而覆其上。靜法此正。深有理致。今依經通之。亦有理在。謂空雖無形。隨俗說故。以俗典指空為天。謂天為圓穹。其形如鏊。是故書說天。勢圍平野。亦如法華云。梵王為眾生之父。亦隨俗說耳。
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至)毗盧遮那如來世尊。
△第十四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徧法界勝音。
△第十五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其狀猶如卍字之形。
形如卍字者。靜法云。室利[革*未]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翻吉祥海雲。眾德深廣如海。益物如雲。古來三藏誤譯洛剎曩。為惡剎攞。遂以相為字。故為謬耳。然此相以為吉祥萬德之所集成。因目為萬。意在語略義含。合云萬相耳。
摩尼樹香水海雲(至)佛號不可摧伏力普照幢。
△第十六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清淨日功德眼。
△第十七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無礙智光明徧照十方。
△第十八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量方便最勝幢。
△第十九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普照法界虗空光。
△第二十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福德相光明。
△三類結所餘。此中非唯結數。兼總顯上文所依住等。文分為四。初總結都數。
諸佛子此徧照十方(至)佛剎微塵數廣大世界。
即舉本剎種。結有若干。此所結剎定是主剎。以下文指此不可說佛剎。更有兩重繞故。其直上中間有十九佛剎。而結有不可說者。以旁論故。不爾。豈一剎種最下。唯一主剎。故知如向所說主剎。橫豎共論有不可說。故下結其所在。云及在香水河中。思之。
△二結形類三。初總列十門。
各各所依住各各形狀(至)各各力加持周帀圍繞。
既言周帀圍繞。明知傍去。
△二廣說十門。
所謂十佛剎微塵數迴轉形(至)微塵數門闥形世界。
世界形狀。有十八句。望前剎種形中。闕須彌山形。及嚴具形。餘皆全同。但此約剎為異耳。
△三結歸都數。
如是等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
△三結眷屬。
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剎(至)廣大世界周帀圍繞。
然有兩重主伴。此一一者。指上不可說塵數也。若望前文。主剎直上。繞數漸增。今總相說。故云一一各有十剎塵也。又是欲顯無盡義故。
此諸世界一一復有(至)微塵數世界而為眷屬。
如上之言。文含二義。一即總指前能繞所繞之數。繞一世界。不欲繁文。故云如上。二者如上。亦用十佛剎。為能繞也。依此則似譯人文繁理隱。何不言一一復有十佛剎塵數耶。若依前義。則譯者之妙。
△四彰所在。
如是所說一切世界(至)及圍繞此海香水河中。
即最□香海。□言及在香河。明知傍去。
(入第九經)。
△二明右旋十海。即繞處□妙華光海。有其十也。各有剎種十海。即為十段。初離垢燄藏海二。初牒中海以定方。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妙華光香水海東。
即是所繞。從東為首。
△二明能繞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離垢燄藏(至)以菩薩行吼音為體。
△二明種所持剎。有二十重。下九海例然。今第一海二十重中。各有七事。一相去遠近。二剎名。三形狀。四所依。五上覆。六眷屬。七佛號。或有說體。或說清淨。即或八或九。其第一重無去遠近。但有最下方言。然文並可知。有難即釋。第一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眉間光徧照。
△第二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德華藏。
剎名。
其形周圓依一切寶華蘂(至)佛號一切無邊法海慧。
△第三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功德相光明普照。
△第四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善眷屬出興徧照。
△第五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法喜無盡慧。
△第六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清淨普光明。
△第七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功德華清淨眼。
△第八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慧力無能勝。
△第九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廣大目如空中淨月。
△第十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金色須彌燈。
△第十一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逈照法界光明智。
△第十二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寶燈普照幢。
△第十三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蓮華燄徧照。
△第十四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名寶藏莊嚴狀如四洲。
水中可居曰洲。準俱舍。東洲如半月。南洲如車。西如滿月。北則畟方。四洲形異。而云如者。似此界也。
依寶瓔珞須彌住(至)佛號無盡福開敷華。
△第十五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甘露音。
△第十六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最勝法無等智。
△第十七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徧照虗空光明音。
△第十八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普現勝光明。
△第十九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無邊功德稱普光明。
△第二十重。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普照虗空燈。
此中文無標結大數。準例合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七(入第九卷經第四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無盡光明輪海。此下九海文皆有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離垢燄藏香水海南。
皆不牒中。海為所繞。故云南也。第三海去。但言右旋。不云南者。十海如環。繞於中海。故不正南也。如以十疊繞於一盤。方所可見。又第二已去。或無蓮華者。前總釋種中云。或有依蓮華住。或有依海。故或無也。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明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至)以一切佛功德海音聲為體。
△二明所持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蓮華光歡喜面。
上一世界。文即有七。後一文八。加純淨故。中間唯三。謂相去數量剎名佛號。餘八海例然。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法界淨光明。
△三金剛寶燄光明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無盡光明輪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金剛寶燄(至)一切如來名音聲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大變化光明網。
△四帝青寶莊嚴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金剛寶燄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帝青寶莊嚴(至)無邊佛音聲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於此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解脫精進日。
△五金剛輪莊嚴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帝青寶莊嚴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金剛輪(至)普賢智所生音聲為體。
△二明能依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最勝覺神通王。
△六蓮華因陀羅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金剛輪莊嚴底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蓮華(至)一切佛智光音聲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有世界名真珠華藏。
真珠藏者。即蜯類也。
佛號法界寶光明(至)佛號徧照世間最勝音。
△七積集寶香藏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華因陀羅網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積集寶(至)以一切佛法輪音聲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示現無畏雲。
△八寶莊嚴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積集寶香藏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寶莊嚴(至)佛剎神變聲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普眼大明燈。
△九金剛寶聚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寶莊嚴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金剛寶聚(至)方便法音聲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清淨眼。
△十天城寶牒海二。初牒前海為所依。
諸佛子此金剛寶聚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華剎種。
次有香水海名天城寶堞(至)平等法輪音為體。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普照法界無礙光。
文並可知。有欲解釋剎中佛名。足可留思。
(入第十經)。
△三明十海所管之海。一海各管不可說佛剎塵數。現文但各說十。即為百海。亦有剎種。及所持剎十海。即為十段。但記次前十海之名。此文居然易了。十段中一一有二。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旋初海。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至)彼離垢燄藏香水海東。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於所管中各有三節。初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變化微妙身(至)世界種名寶燄燈。
唯此一段九中闕一。
△二總結一海所管之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最近輪圍一海。於中文皆有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世界海清淨劫音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皆二十重。於中超間。文皆四節。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最勝三昧精進慧。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障礙法界燈。
金剛幢者。即中央香海剎種中第十重剎。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過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與娑婆世界齊等。
以等此中央娑婆故。
有世界名放光藏佛號徧法界無障礙慧明。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過七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覺分華。
更至第二十重者。以最上故。言最上者。剎種最上。若二十重最上。何以得此最上之名。設不欲繁文。何以不加乃至最上耶。然超間者。意存略故。云齊等者。恐失次故。又上下橫豎。皆相當故。又此隨所管海有不可說。皆望本能管之海。隨其方面。一道布列。故下但云。此海之外。不言右旋等。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次海。
諸佛子彼無盡光明輪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具足妙光(至)名毗瑠璃末種種莊嚴。
△二總結一結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一切佛摧伏魔音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燄炬幢佛號世間功德海。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師子力寶雲。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至)佛號一切智海王。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至)佛號善變化蓮華幢。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三海。
諸佛子彼金剛燄光明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類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莊嚴具(至)善化現佛境界光明。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種種言說音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無盡相光明普門音。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福德雲天威勢。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有世界(至)佛號勝慧海。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至)佛號智日蓮華雲。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四海。
諸佛子彼帝青寶莊嚴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阿脩羅宮殿(至)名如來身光明。
△二總結一結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菩薩智地音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金色佛號香燄勝威光。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礙普現。
△三起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至)佛號法自在堅固慧。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世界(至)號蓮華開敷光明王。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五海。
諸佛子彼金剛輪莊嚴底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化現蓮華處(至)名普現光明力。
所管但列九海。而無結文。及最近輪圍之海。九行許經。諸梵本中。皆同此闕。準前後例。此必定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八(入第十卷經第五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六海。
諸佛子彼蓮華因陀羅綱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銀蓮華(至)世界種名現前垂布。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如來道場眾會音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於此最下方有世界(至)號金剛月徧照十方。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大精進善覺慧。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有世界(至)佛號娑羅王幢。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過七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威德絕倫無能制伏。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七海。
諸佛子彼積集寶香藏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寶(至)世界種名諸佛願所流。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入一切智門音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華蘂燄佛號精進施。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一切功德最勝心王。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過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善出現無量功德王。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至)號廣大善眼淨除疑。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八海。
諸佛子彼寶莊嚴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水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持須彌(至)徧照世界種名普吼聲。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一切菩薩震吼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勝藏佛號最勝功德慧。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起勝大光明。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有世界(至)佛號須彌燈。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至)號無盡變化妙慧雲。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九海。
諸佛子彼金剛寶聚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崇飾寶埤堄(至)名普示現國土藏。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一切佛力所出音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變化無量塵數光。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量智。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至)佛號師子眼光燄雲。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最上方有世界名海音聲佛號水天光燄門。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管十海。
諸佛子彼天城寶堞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隣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燄輪赫奕光(至)名隨佛本願種種形。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三世一切佛音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羅華藏。
從香字至藏字並長。由前已說香水海故。前諸海中無此例故。縱依海無過。在文不便。前第一海所管中九海闕一。今此長者。多是梵本脫漏。後人注之。誤書相似貝葉耳。
世界名發生歡喜佛剎(至)佛號堅悟智。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量歡喜光。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過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最清淨不空聞。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過七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徧法界普照明。
十海次第。但觀次前疏文。不俟重舉。餘並可知。
△三總略結釋五。初總結都數。
諸佛子如是十不可說佛剎(至)佛剎微塵數世界種。
謂一海各管一。不可說十海即有十不可說。一海一種。是以數同。
△二結海種所依。
皆依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蓮華住。
即是前能持剎海。本大蓮華。彼名種種光明蘂香幢。今此乃云。現菩薩形等者。是此一華。隨義異名。有此用故。與前最中海底名同。以中間海底即此大華之體中受總稱故。取大華體名。或是譯者之誤。
△三結種異門。
各各莊嚴際無有間斷(至)一切佛神力所加持。
此與前釋剎種章及世界成就中十相參大同。
△四結種中之剎。
此一一世界種中一切世界(至)遞相接連成世界網。
一一世界。猶如網孔遞相接連。如以網持橫豎交絡。皆悉相當。如天珠網。
△五結歸華藏。
於華藏莊嚴世界海種種差別周徧建立。
即建立之處。
△二重頌總有一百一偈分二。初華藏自體。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華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莊嚴極清淨安住於虗空。
初句標名。次句不壞分量。即同真性。次句具德莊嚴。末句無礙安住。
△餘有一百偈頌所持剎網二。初九頌能持剎種。
此世界海中剎種難思議(至)皆由大仙力。
初一頌參而不雜。次一安布行列。次一剎種體嚴。次二辨形。次一依住。次二方所趣入。後一佛力加持。
△二頌種所持剎九十一偈。多頌結文。但一二不同。謂體及形。餘皆同也。文十。初有二十八頌。明其剎異由乎因緣。即是結中。各各眾生。徧充滿下云。種種眾生居故。及各各佛力所加持。至文當見。今初二。初半偈標章。
一切剎種中世界不思議。
種種多端。故曰難思。
△二廣釋難思之相二。初喻顯分三。初三頌半由染因剎有成壞。
或成或有壞或有已壞滅(至)眾生剎不同。
初一偈半明種。則長時剎有成壞。次一偈剎種雖一。居剎有殊。後偈結歸業種。
△二明由淨因。
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至)國土不思議。
一淨心因。二佛願通因緣。後一淨業因。
△三通結染淨因。
譬如眾繢像畫師之所作(至)見諸剎亦然。
一隨心染淨因。二分別起業因。以正喻依。亦是以因喻緣心。即是因招異熟果。果之麤果妙。蓋由業緣。三有一偈。雙明心業。行即業故。亦喻眾生同處異見。
△二法說分三。初明染淨二。初二淨相不同。
一切諸剎際周布蓮華網(至)種種眾生居。
△二四對因以辨。
或有剎土中險惡不平坥(至)諸佛令清淨。
初一唯染。由煩惱故。次二通染淨心。業通善惡故。屬於菩薩及眾生故。後一唯淨。以屬佛故。
△二四明成壞。
一一剎種中劫燒不思議(至)悉見淨無垢。
初一麤壞細存。壞由業惡。存由二因。一約佛力。二善業者。故法華云。我淨土不毀。天人常充滿。然滅雖不俱。而起必同處。雖曰同處。而恒相無。故難思也。次偈業存處立。次偈世相不同。性無生滅。後偈結歸因緣。內由心變。則染淨萬差。外假佛緣。于何不淨。
△三明苦樂文分為三。初三總相約剎論苦樂。
有剎泥土成其體甚堅硬(至)罪惡者充滿。
△二三約一剎中。有三惡趣。
剎中有地獄眾生苦無救(至)受諸極重苦。
△三有二偈。頌人天樂。
或有諸剎土七寶所合成(至)隨時受快樂。
△二有二頌。顯剎微細。
一一毛孔中億剎不思議(至)受苦樂不同。
即結中各各普趣入。初偈舉果。後偈對因以辨。
△三明世界體性。
有剎眾寶成常放無邊光(至)而成期妙剎。
結文即無。義見前經。亦兼餘義。隨釋可知。
△四世界各各莊嚴。
或見清淨剎以一光莊嚴(至)普見眾剎海。
義如結名。
△五各各莊嚴際無間斷。
諸修普賢願所得清淨土(至)如影無真實。
亦如結名。攝三世嚴故。無間斷結歸佛故。一塵普見。
△六明剎形差別。
或有眾多剎其形如大海(至)護念得安住。
義見上文。
△七明剎住時分。
有剎住一劫或住於十劫(至)乃至不思議。
義如結名。
△八有八頌明佛出現。
或有剎有佛或有剎無佛(至)調伏眾生海。
亦如結名。
△九光明有無。即各各放寶光明。及各各光明雲覆二。初一頌無。
有剎無光明黑闇多恐懼苦觸如刀劒見者自酸毒。
△二九頌有。
或有諸天光或有宮殿光(至)法界悉周徧。
△十明剎中音聲善惡。即各各演法海文三。初有二頌。惡道唯惡。
有剎甚可畏嘷叫大苦聲(至)恒出憂苦聲。
△二有三偈。頌人天通善惡。
或有國土中常出可樂音(至)及樂音徧滿。
△三有六偈。明佛菩薩善而非惡。
諸佛圓光內化聲無有盡(至)一切無不聞。
正顯各各演說法海辨。
此下入第十一經。
○毗盧遮那品第六
△初來意者。前明此因之果。今辨前果之因。答前因問。故次來也。因是果因。故標果稱。又不以人取法。知是誰因。前品初云。毗盧遮那。曠劫修因之所嚴淨。今方顯其事。二釋名者。略云光明徧照。廣如前釋。三宗趣者。明因廣大。為宗證成。前果為趣。四釋文者。一品分三。初總明本事之時。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微塵數劫復倍是數。
即二佛剎塵數劫也。
△二別顯本事之處三。初總明剎海。
有世界海名普門淨光明。
△二別明一剎。
此世界海中有世界(至)其劫名曰種種莊嚴。
略無剎種。剎名勝音者。多佛出世說法音故。次彰剎相。後說劫名可知。
△三的指一方。如今娑婆中別說一四天下也。於中亦三。初總明感應之處三。初正明香海。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明。
非持種之海。即如今四洲之海耳。
△二海出華山。
其海中有大華須彌山(至)十寶欄楯周帀圍繞。
△三山頂之林。
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華枝輪。
說此林者。佛於中現也。上標舉下顯嚴。
無量華樓閣無量寶臺觀(至)種種眾生於中止住。
說城居人者。總舉所化也。
△二別明能感居人三。初標主伴二城。
諸佛子此林東(至)百萬億那由他城周帀圍繞。
雖有天城。以佛出故。人城為主。
△二釋主城二。初顯處嚴。
清淨妙寶所共成立(至)眾鳥和鳴聽者歡悅。
城上守禦曰櫓。繞城別築土臺曰却敵。優鉢羅等。即青黃赤白四色蓮華。
△二彰人勝。
此大城中所有居人(至)心有所欲應念皆至。
△三略釋伴城二。初顯城名居類。
其城次南有一天城(至)百萬億那由他數。
通前人城。共圓八部。而無第七緊那羅城及第八摩睺羅伽。乃以梵天自為一類。下雲集中。經文具列。已成十數。表無窮盡。
△二辨圍繞莊嚴。
此一一城各有萬億(至)一一皆有無量莊嚴。
世界不同安立少異。不可例此。
△二別彰道場嚴事二。初辨道場嚴。
諸佛子此寶華枝輪大林(至)種種妙華周徧十方。
△二辨蓮華香海為佛現故。
其道場前有一大海(至)恒出妙音周徧十方。
△三別顯時中本事二。初總舉劫中多佛。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至)微塵數如來出興於世。
將欲說別。先舉其總。言最初劫者。即種種莊嚴劫也。既言最初。此後更有大劫。於理無違。
△二一一別顯。正彰本事經來不盡。故無總結。歷事四佛即為四別。初逢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佛六。初總標佛號。
其第一佛號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
一切功德山者。福德崇峻。不可仰也。復言須彌者。定慧高妙。難傾動也。言勝雲者。慈覆智潤。廣無邊也。
△二先瑞熟機二。初現瑞熟機二。初標現時。
諸佛子應知彼佛將出現時一百年。
△二顯瑞相。
此摩尼華枝輪大林中一切莊嚴周徧清淨。
上標下列。
所謂出不思議寶燄雲(至)轉妙法輪種種言辭。
有其十種。於中說前世所行者。示其種子。將成熟故。說佛名號。令憶念故。說大行願。使修發故。說轉法輪。使常聽習生法眼故。
△三結瑞意。
現如是等莊嚴之相顯示如來當出於世。
△二覩瑞機熟。
其世界中一切諸王(至)悉欲見佛而來道場。
△三正顯佛興二。初一處道處成二。初總明出現。
爾時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至)大蓮華中忽然出現。
△二別顯勝德。略有十相。
其身周普等真法界。
一示身相。法無不在。本自普周。智與理冥。故等彼真界。能令色相隨彼融通。法界塵毛。重重全徧。
一切佛剎皆示出生。
二悲相。不捨因行。無所不生。
一切道場悉詣其所。
三成相。理行時處。為一切道場。身智俱游。名為悉詣。
無邊妙色具足清淨。
四色相。湛然常住。稱為妙色。色色無邊。故云具足。並無質果。是謂清淨。
一切世間無能映奪。
五勝相。色容蔽於大眾。威德懾於羣魔。力無畏圓。何能映奪。
具眾寶相一一分明。
六貴相。無邊寶相。圓明可貴。超過聖帝。故曰分明。
一切宮殿悉現其像。
七應相。不往普現。如鏡中像。
一切眾生咸得目見。
八無礙相。有感斯見。無隔山河。
無邊化佛從其身出。
九化相。化從真流。源無有異。
種種色光充滿法界。
十吉祥相。身智光照。普稱世間。此上勝德。大同經初。二結通廣徧。
如於此清淨光明香水海(至)悉亦於彼現身而坐。
且結同類一界。餘皆略也。
△四毫光警召五。初放光處。
爾時彼佛即於眉間放大光明。
顯中道故。
△二主光名。
其光名發起一切善根音。
發動宿種。生起新善故。善根有三。一者生福及不動業。以施忍智三而為善根。二厭苦求滅。以信等為根。三求無上慧。以四等不放逸五法為根。通說善根。以依聖教。發心為性。故云音也。
△三眷屬數。
十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
無盡法故。
△四照分齊。
充滿一切十方國土。
充滿十方。通方教故。
△五明光勝益。文有十句。
若有眾生應可調伏其光照觸即自開悟。
無明重者。自覺智開。
息諸惑熱。
煩惱深者。息現行惑。
裂諸蓋網。
勤修難出。裂五蓋網。
摧諸障山。
三障重者。摧諸障山。
淨諸垢濁。
未解脫者。淨心垢種。
發大信解。
未信大者。發起入住。
生勝善根。
闕資糧者。生其勝善。
永離一切諸難恐怖。
未入地者。除五怖畏。
滅除一切身心苦惱。
色累功用。滅身心苦。
起見佛心趣一切智。
滯無生者。見佛趣果。此約差別。對治以釋。若約橫配。生善見理。可以準思。
△五當機雲集二。初通顯諸王雲集致敬。
時一切世間主并其眷屬(至)悉詣佛所頭面禮足。
△二別顯諸王雲集儀式。二先廣明喜見。即正出本事之緣。文六。初標名辨統。
諸佛子彼燄光明大城中(至)統領百萬億那由他城。
△二總辨眷屬。
夫人采女三萬七千人福吉祥為上首王子五百人。
有德曰夫人。有色曰采女。別本王子云。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案瓔珞本業經上卷云。十住銅輪寶瓔珞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下銀輪寶瓔珞五百子。金輪一千子初地四天王萬子。二地忉利天王二萬子。三地已上乃至淨居天王。但云眷屬亦如是。故知無過二萬子者。若三界王即當等覺。又以一切菩薩為眷屬。桉喜見所統。但以城言。又見佛興。至第三佛。方云去世銀輪五百。斯為正也。若約教異。理亦可通。
大威光為上首。
有大威德。其道光明故。
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見為上首。
△三威光得益二。初舉因總標。
爾時大威光太子見佛光明(至)即時證得十種法門。
△二列益名體。皆從勝用標名。
何謂為十所謂證得一切諸佛功德輪三昧。
佛德圓滿。摧障稱輪。定中能知。故受期稱。
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
此總持能持諸佛普法。
證得廣大方便藏般若波羅蜜。
即空涉有名為方便。斯則權實雙行。為不共般若。稱體用之廣大。
證得調伏一切眾生大莊嚴大慈。
以二嚴調伏真實慈也。
證得普雲音大悲。
法雲震音。能拔苦本。
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
稱理法喜。故德無邊。自他俱慶。心為最勝。
證得如實覺悟一切法大捨。
知離名法。法亦應捨。如實捨也。
證得廣大方便平等藏大神通。
善巧起用。平等無思。通從此生。故名為藏。
證得增長信解力大願。
盡眾生界。荷負無疲。要令信解。為大願也。
證得普入一切智光明辯才門。
所有辯才。皆入佛智。自他俱照。是曰光明。此上十法。初三功德法。次四熏修法。後三起化法。多言大者。境界無邊。稱性廣大。智契貫達。並受證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八
十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九(入第十一卷經第五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偈讚如來二。初說偈之由。
爾時大威光太子(至)普觀大眾而說頌言。
△二正陳十偈。分為三別。初二偈示佛出現。
世尊坐道場清淨大光明(至)一切所瞻奉。
既滅闇難遇不可失時。
△二令觀佛德。
汝觀佛光明化佛難思議(至)心生大歡喜。
有德有慈。真可歸也。
△三引例勸歸。
觀諸菩薩眾十方來萃止(至)瞻仰於法王。
無遠不歸。故宜往見。
△五父王宣告二。初宣告所因。
諸佛子彼大威光太子(至)觀諸眷屬而說頌言。
以聞讚故。太子道深。親承佛益。王機猶淺。轉假他聞。
△二正以偈告。十一偈分三。初有三偈。集眾勸觀。
汝應速召集一切諸王眾(至)共往觀如來。
△二令辦供。
一切諸城郭宜令悉清淨(至)皆令在空住。
鄭注禮云。巾猶衣也。謂繒綵衣帶。牽繫於車。廣雅云。馭駕也三齎供供佛。
一切持向佛心生大歡喜妻子眷屬俱往見世所尊。
△六俱行詣佛。
爾時喜見善慧王(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初導從持供。後至而設敬。
△二略列諸王。
復有妙華城善化幢天王(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加緊那羅摩睺羅伽。通成十部。以表無盡。此城。次與前次同。名或少異。前標此結。數亦無差。
△六廣顯法門五。初佛轉法輪。
時彼如來為欲調伏(至)隨眾生心悉令獲益。
佛解脫用主教。宣示剎塵眷屬。隨機益殊。
△二威光獲益二。初總。
是時大威光菩薩聞是法已(至)宿世所集法海光明。
上說三世佛法。即佛昔所集也。既見佛得益。轉受菩薩之名。
△二別。
所謂得一切法聚平等三昧智光明。
智即是體。光明語用所照境殊。故分十一。初一深定智明。一切法聚略有三義。一正定等三聚。二善惡等三聚。三總收一切。不出有為無為二種法聚。二位相收。一味性現。故云平等。定中證此。名彼三昧。
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
二大心智明。謂後後因果皆入初心。略有三義。一後因初得。故言一切悉入。若脩塗至在。初步學者祿在其中。二菩提直心。正念真如。真如門內。攝一切法。三者三德開顯。初後圓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
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淨眼智光明。
三大智智明。法界者。所照之體大也。普光明者。即相大也。智慧光明。徧照法界義故。蘊恒沙性德故。名為藏。妄惑本空。故云清淨。明見稱眼。見性肉眼。即同佛眼。
觀察一切佛法大願海智光明。
四大願智明。知諸佛法願為本故。
入無邊功德海清淨行智光明。
五大行智明。無邊果德此行入故。
趣向不退轉大力速疾藏智光明。
六速疾智明。謂趣入無生。功用不退。無功大力。一行含多。受斯稱也。
法界中無量變化力出離輪智光明。
七神通智明。三輪幹事。出離不能。
決定入無量功德圓滿海智光明。
八大福智明。照福嚴故。
了智一切佛決定解莊嚴成就海智光明。
九大解智明。佛勝解力。成莊嚴海。
了智法界無邊佛現一切眾生前神通海智光明。
十大用智明。普周法界。
了智一切佛力無所畏法智光明。
十一佛德智明。降魔制外。後三佛境。故但了知餘可證知。云得云入。
△三以偈讚述二。初因。
爾時大威光菩薩(至)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二偈十偈分三。初一標益體用。
我聞佛妙法而得智光明以是見世尊往昔所行事。
△二顯用所見。初七偈見因。
一切所生處名號身差別(至)見佛所行道。
後一見果。
我觀佛剎海清淨大光明寂靜證菩提法界悉周徧。
△三有一偈。發願思齊。
我當如世尊廣淨諸剎海以佛威神力修習菩提行。
即前品初。修治大願也。
△四傳化眾生三。初明自悟。
諸佛子時大威光菩薩(至)於如來所心得悟了。
△二轉悟他。
為一切世間顯示如來(至)普賢菩薩所有行願。
顯示十法。與前自得十一智明。有同有異。
△三利他益。
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至)成就如來清淨國土。
△五如來讚勵。偈有十一。初三讚發心得法大果當成。
爾時一切功德山(至)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大威光福藏廣名稱(至)當獲如是智。
△二有四偈。對劣顯勝。進者圓德。
非諸劣行者能知此方便(至)當成無上道。
△三有二偈。外加內智。決證無疑。
三世一切佛當共滿汝願(至)能知此方便。
△四有二偈。舉一例。餘行者即得。
大光供養我故獲大威力(至)法界普周徧。
△二遇波羅蜜善眼莊嚴佛二。初結前生後。
諸佛子汝等應知(至)壽命五十億歲。
謂將說後佛。故總論劫壽。明多小劫者。欲顯多佛現故。說人壽佛壽者。由佛壽促而人壽長故。得威光一生歷事三佛。
△二正顯佛興五。初滅後佛興。
彼佛滅度後有佛出世(至)枝輪大林而成正覺。
謂智導萬行。皆成彼岸。見性了了。故名善眼。果由因飾是曰莊嚴。
△二覩相獲益二。初覩相。
爾時大威光童子見彼如來成等正覺現神通力。
即獲益之由也。
△二獲益二。初列十種。
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
念佛三昧者。菩薩之父。故首明之。乃至十地不離念佛。無邊海藏門者。蘊積名藏。深廣稱海。然略有三義。一由此定中見多佛故。下文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是人得見佛。其量與心等。由念能見。所以稱門。二一一佛德。是無邊海藏。由念能知。所以稱門。云何無邊海。劫海所修。有行願海。成就色身。有相好海。成就智身。有辯才海。建立念處。有名號海。修諸助道。有功德海。安處眾生。有淨剎海。如是諸海。一一無邊。各各出生。蘊積名藏。三無邊勝德。由念佛生。故此一門深廣蘊積。何者念法性身。即契如理。念功德身。成無邊德。念相好身。證無邊相。障無不滅。德無不生。一言蘊諸。總由念佛。從此通悟。所以稱門。即此一門。說不可盡。
即得陀羅尼名大智力法淵。
總持大智。能達深法。
即得大慈名普隨眾生調伏度脫。
無緣普應。
即得大悲名徧覆一切境界雲。
等除熱惱。
即得大喜名一切佛功德海威力藏。
佛深德海。蘊積力用。菩薩緣此。喜徧身心。
即得大捨名法性虗空平等清淨。
悲則心慼。喜便淨動。深契法性。則曠若虗空。悲喜兩亡。為平等清淨。
即得般若波羅蜜名自性離垢法界清淨身。
覺法實性。離分別也。有可離者。非真離也。知自性離。不復離也。無離之離即真法界。真法界者本來清淨。法界清淨即般若清淨。般若清淨則萬法本淨。萬法淨者無淨無不淨。為真淨也。實相般若為萬法之體。觀照冥此。眾德攸依。故云身也。
即得神通名無礙光普隨現。
通用智俱。故無礙隨現。
即得辯才名善入離垢淵。
入法之深。離說之垢。
即得智光名一切佛法清淨藏。
智照佛法。淨所知障。含藏眾德。
△二結。
如是等十千法門皆得通達。
歷事增進。故云十千。通達之言。釋前即得。
△三讚德勸詣二。初說偈三。初歎希慶遇。
爾時大威光童子承佛威力為諸眷屬而說頌言。
不可思議億劫中(至)而今得見第二佛。
△二歎佛勝德三。初三身業。
佛身普放大光明(至)此佛神通之所現。
△二三語業。
一一毛孔現光雲(至)調伏一切諸眾生。
△三一意業。
佛神通力無有邊(至)為利眾生成正覺。
△三有二偈。勸眾同歸。
汝等應生歡喜心(至)當如法王得自在。
△二聞偈益。
諸佛子大威光童子(至)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四眷屬同歸。
時大威光王子與其父母(至)善眼莊嚴王如來所。
△五聞經悟入三。初佛為說經。
其佛為說法界體性(至)等修多羅而為眷屬。
主經謂法界體性。大方廣也。清淨佛也。莊嚴即華嚴也。有多眷屬者。顯此教圓。
△二當機獲益。
彼諸大眾聞此經已。
亦有十益。既云大眾。或一人得一。或二三四。或具十者。威光先證。故略不標。大眾之言亦已含矣。故下佛讚之。然此十事。略為二釋。一如次配於十地十度。或取地義。或取度義。
得清淨智名入一切淨方便。
達一切法本來清淨。名清淨智。不取淨相。是名方便。即初地入證之智也。
得於地名離垢光明。
二地離破戒垢。是所除障。照諸善品。即戒光明。
得波羅蜜輪名示現一切世間愛樂莊嚴。
即忍度。忍為上嚴。一切愛樂。
得增廣行輪名普入一切剎土無邊光明清淨見。
無剎不入。無法不照。無見不淨。是為精進。增廣眾行。約地義釋。以諸道品。燒無盡惑。成無邊光。
得趣向行輪名離垢福德雲光明幢。
趣向諸行。能入俗也。禪度增故。性能離垢。涉俗化物。成福德雲。不迷實理。為光明幢。
得隨入證輪名一切法海廣大光明。
般若現前。名隨入證。照深緣起。名法海光。
得轉深發趣行名大智莊嚴。
功用已遠。將入無功。為深發趣。權實無礙。為大莊嚴。
得灌頂智慧海名無功用修極妙見。
見法實性。無功而修。為極妙見。由此智慧。復得灌頂。故仁王經云。後之三地。同遣無明。同無功用。故非灌頂地是灌頂智。
得顯了大光明名如來功德海相光影徧照。
顯了藥病。是功德海相。辯才徧應。若月影流光。
得出生願力清淨智名無量願力信解藏。
智圓離障。方於佛願而生信解。故曰出生。二此上十門。隨一一事。以立其名。未必全將配於地位。或通配諸位。或復不次。以人無量。隨證不同。普賢巧說。文含多義。
△三如來讚述二。初六讚其已具勝德。當成極果。
時彼佛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功德智慧海(至)離垢莊嚴眾剎海。
皆前半已獲。後半當證。獨第四偈三句是因。
△二有四偈。明行齊佛因。當如佛證。
汝已入我菩提行(至)汝當成佛大功德。
皆三句舉佛行。後一句齊佛德。然此中述讚。望前遇光得益。及向大眾所得。多有相同。義必述上。可以自意而消息之。
△三遇最勝功德海佛六。初如來出時。
諸佛子波羅蜜善眼(至)大威光童子受轉輪王位。
前佛滅後等時也。
△二正明現世。
彼摩尼華枝輪大林中(至)名最勝功德海。
立斯號者。功德海滿。無加過也。
△三威光往供。
時大威光轉輪聖王(至)摩尼莊嚴大樓閣奉上於佛。
△四佛為說經。
時彼如來於其林中(至)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
見普法故。名為普眼。以慧為性。故曰光明。況一眼即十眼。融無障礙。眼外無法。方真普眼。以諸緣發見。即緣各為根。因沒果中。緣皆號眼。故全色為眼。恒見色而無緣。全眼為色。恒稱見而非我矣。
△五威光得益。
爾時大威光菩薩聞此法已(至)名大福德普光明。
五度皆福。定為最大。寂無不照。名普光明。此下彰其定用。
得此三昧故悉能了知(至)過現未來福非福海。
福非福言。略有二意。一福即是善。非福是罪。二福即是相。非福即性。雙了性相。故經云。福德即非福德性。此即深也。了一切者廣也。故有海言。遇於初佛。但得十者。自力未勝故。次佛十千者。道轉深故。今唯一者。道已滿故。
△六如來記別十一偈分四。初四顯其菩提心。
時彼佛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福德大威光(至)是汝大光能趣入。
初偈有願。次偈有悲。四有智光。三兼精進。通策三心故。菩提心圓。當成妙智。
△二四偈上入佛境。
汝能以此廣大願(至)汝皆學已當成佛。
△三有一頌。示其果相得同諸佛。
如汝所見十方中(至)無邊願者所當得。
△四有二偈。讚其現能利他住普賢行。
今此道場眾會海(至)普賢菩薩一切行。
△四遇名稱普聞蓮華眼幢佛四。初佛出人中。
諸佛子彼摩尼華枝輪大林(至)名稱普聞蓮華眼幢。
約相目類。青蓮約德。心無所染。相德高顯。名稱外彰。摧邪眾歸。故曰幢也。
△二天王就供二。初菩薩行進報處天宮。
是時大威光於此命終(至)名離垢福德幢。
此城即是品初所列之一。
△二知佛可歸持華待供。
共諸天眾俱詣佛所雨寶華雲以為供養。
△三如來說經。
時彼如來為說廣大(至)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
方便之言。略有三種。一無實權施。曲巧方便也。二理本無言。假言而言。大方便也。三權實無滯。亦大方便。事理皆照。方曰普門。
△四得益還歸。
時天王眾聞此經已(至)從道場出還歸本處。
聞上普門。正受安住。法喜無盡。故名曰藏。由此證達諸實相海。此劫之中。十須彌塵數如來。今但云四。又無結會古今。現證得益等者。經來未盡故也。若結會者。應云爾時威光菩薩者。毗盧遮那佛是。
此下入第十二卷經。
○如來名號品第七
△將釋此品五門分別。
初來意者。先明分來。前既舉果。令生信樂。今明能生因果信解。故次來也。
二會來者。生解之中。信為其首故。又前舉所信之境。今明能信之行。故次來也。三品來者。前品舉因緣果成所信之境。今舉果辨因。彰能信之行。果中三業身為其總故先來也。又遠答前名號海問故。
二釋名亦三。初分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謂修五位之圓因。成十身之滿果。令諸菩薩解此相故。即生修因契果之解。依主釋也。
二會名約處名普光明殿會。然有三釋。一以殿是寶。成光普照故。二佛於其中放普光故。三佛於殿中說普法門。慧光照世。故立其名。依前一義。即依主釋。後二有財。約法則名信解行之會。
三品名。如來現相品已釋。召體曰名。表德為號。名別號通。一切諸佛通具十號。名釋迦等。則不同故。如來即十中之一品中正說。隨機就德。以立別名。既表德之名。則亦名亦號。如來之名號。依主釋也。
三宗趣亦三。初分宗。謂以修生修。顯因果為宗。令諸菩薩修行契入為趣。
二會宗者。若就總望信解行德攝位為宗。通成佛果為趣。信能必到如來地故。近望唯信為宗。成位為趣。若依長科。十分之宗此下三品以為一分。即果用應機。周徧法界。以為其宗。依此起信為趣。故此亦名正報因果。亦是所信。信何法門。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門。隨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因果。亦全法門。信佛意業。光明徧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先古諸德亦將上三品。舉果分收。
三品宗者。顯佛名號。周徧為宗。隨機調化。利益為趣。或上二皆宗。生信為趣。
四問答。問五周因果差別平等。二義不同。何以分名。合之為一。答通生差別平等解故。離於修生。說何修顯。問前會舉果。本為生信。今何重舉名號等三。答凡約境生信。有其二義。一標舉境法。明有所在。二攝以就心。令成信行。前會約初義。此會約後義。又前會果廣因略。故名舉果。此會因廣果略。故總攝為因。先依後。正文影略耳。若約鉤鎖者。身屬正報果。故不同第七會說所成果。此中自辨信所依故。問何不入定。以未入位。性不定故。若爾十定。豈散善耶。然說法之儀。通有四句。一定後說。如諸會。二說後定。如無量義經等。三定中說。如第九會。無出言故。四不入說。如此信中及第七會諸文非一第九表證。唯證能說。一得永常。不礙起用故。第七為表常在定故。又入為受加。彼不須加。故不須入。說後入者。說在定故。將起後故。是知動寂唯物。聖無常規故。下文辨十信之用一方入正。定餘方同。起出說信。定散自在無礙也。餘會摩頂。後說此會。說後摩頂。是知此經體勢縱橫。不可定準。
五釋文。若隨義約品。科十分之中。此下三品。當果用應機普周分。若約隨法。就會科十分之中。此一會當第二能信成德會。今就四番問答科。從此終。第七會。即當第二修因契果用解分。若順諸會。應直分問答。今為順文。一會分三。第一序分。第二請分。第三說分。今先序分。具如經初。但加普光。以為小異。略分為三。初標主時處。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二別顯三事三。初別顯說時。
始成正覺。
△二別顯說處。
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處在菩提場東南。可三里許。熈連河曲。彼河之龍。為佛造此。今舉總攝別。前標國名。以本收末。上舉場稱故。下不動覺樹。而徧十方。
△二別顯主德。
妙悟皆滿。
亦即示成正覺之相也。準第八會初及深密經等。皆說佛有二十一種功德。升兜率品當廣明之。今文有初十句。亦略釋耳。上句總言妙悟者。晉經名善覺。論經名正覺。以梵音云蘇含於妙善及正等故。譯者隨取悟即覺也。雙照真俗。故稱妙悟。備下諸句。異於因人。故復稱滿。
二行永絕。
煩惱所知。生死涅槃。皆名二行。俱不現前。名為永絕。
達無相法。
清淨真如。名無相法。達者了也。
住於佛住。
如來常住大悲。任運利樂。又常安止聖天梵住。
得佛平等。
所證能證及以化用。皆等諸佛。
致無障處。
能治道解脫障故。
不可轉法。
所說教法外道不能轉故。
所行無礙。
行諸世間。違順魔冕。不能礙故。
立不思議。
安立教法。超言念故。
普見三世。
於三世境。若事若理。了達記別。無錯謬故。具此九別。成初總句同異成壞準思可知。
△三輔翼圓滿二。初標數揀定。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悉從他方而共來集。
菩薩揀非凡小。補處明非下位。他方而來。非舊眾也。言一生者。釋有二義。一約化相。謂如彌勒。此復有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上。二約實報一生。謂於四種變易生死中。唯有末後一種。名無有生死。一位所繫。此文多約化相言耳。
△二歎其勝德。
普善觀察。
德雖無量。略歎一智。善觀察者。能觀知也。普有二義。一眾普同有此德。二普觀十境善有三義。一善知相。二善知無相。三善知此二無礙。此下明其所觀。皆具上三義。
諸眾生界法界世界涅槃界(至)有為無為過現未來。
十句。初總即所化。次此生何來。由迷法界。起於世界。我當令彼住涅槃果。淨諸業果。故須識心行之病。文義之藥。令厭世間。欣出世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上辨橫觀十法。今豎達三世觀。涅槃知已現當證觀。諸業已現當造。果報已現當受。心行已現當發。餘可類知。亦以六相融之。
△一請分二。初舉人標念。
時諸菩薩作是思惟。
△二正顯問端。句雖五十。問但四十。以第二十句是說意故。此四十問。望第一會。有同有異。後二十句全同前二十句。大同小異。又復前後不同。初十句即前第三十海。前會即總說所觀深廣。此則別說如來依正。以前會中為總故。此會別顯信所依故。故前會皆致海言。此中但云剎等第二十句。前會名菩薩十海。此列住等行位。前通結會。總顯圓融行布因故。此約當分。欲顯差別因之相故。後二十句雖則全同。前總此別。又前即所信。今辨所成。欲顯所信所成體無異故。文句全同。若唯約義。亦可分三。謂初十句問佛德。應機無因。後用辯因所依果。次十句問菩薩行位。即果所成方大。二十句佛果勝德。顯因所成果。是則以佛為緣。而起於因熏。以此因而成於果。是此分之大意也。故論云。多聞還習。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即其義也。今取文義。俱便大分為二。初十句直爾疑問。後四十句引例請問。義不異前。然所依所成。文應互有。但是影略。不欲繁辭。故初會直爾興問即此中引例。此中引例即彼直問。又前但明一重所信。故合三十句果。今分為二。故間之以因。今初十句二。初總顯請意。
若世尊見愍我等願隨所樂。
△二別列所疑。
開示佛剎佛住佛剎莊嚴(至)佛剎成就佛大菩提。
十句依正間。問者正報應機。必依剎故。亦表依正無障礙故。五句依者。一剎類。二莊嚴。三清淨。四體性。五成就。上五即前二海廣。如四五二品。其佛住等五句即正報大用。一佛身。徧住諸剎。佛心常住大悲。二所具功德。及所證法性。三隨機說法。四作用威光。五修行得證。現成菩提。然此五即前會七海一即佛海。二即解脫海。三即演說海。四即變化海。五即名號及壽量海。波羅蜜海。其眾生海。但是所化。故略不舉。含諸海中。此之十句。下有言說。及現相答。至下當知。
△二引例請問三。初十句標彼說意。明其有悲。
如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為成就一切菩薩故。
初句總謂。令諸菩薩行願成就故。餘九為別。
令如來種性不斷故。
一上繼佛種。
救護一切眾生故。
二云何繼以救眾生故。
令諸眾生永離一切煩惱故。
三云何救令離惑故。
了知一切諸行故。
四如何救知彼根行故。
演說一切諸法故。
五以何救說法藥故。
淨除一切雜染故。
六成何益一除集諦染。
永斷一切疑網故。
二決道諦疑。
拔除一切希望故。
三拔苦希望。
滅壞一切愛著處故。
四證證滅愛處。又成菩薩行。具悲智也。具此悲智。何所為耶。令佛種不斷。佛種不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德。救護眾生。成就恩德。永斷煩惱。成於斷德。了知諸行。成於智德。諸行有三。一心行。二所行行。三所了行。謂一切行無常無相。即所了也。云何救護演說諸法。云何永斷淨諸雜染。永斷煩惱。種現雙亡。除諸雜染。謂唯現惑云何成智。謂永斷疑網。智成何益。斷諸希望。惑除何益。滅諸愛著。一切著者。著有著空。著行著果。不著諸法。正智現前。悲救眾生。佛種不斷。是菩薩修行之要。亦諸佛之本意也。所陳諸問。一一皆有斯益。又釋一切菩薩是所成就。云何成就不斷佛種。即自成就。救護眾生。成就於他。云何救護。謂離二障。永斷煩惱。無煩惱障。了知一切。無所知障。以何方便。能斷二障。謂說諸法。此煩惱障。其相云何。謂愛與見。除諸雜染。絕愛煩惱。永斷疑網。絕見煩惱。此所知障。其相云何。謂於境不了。有所希望。法執未忘。一切生著。今相無不了。何所希望。達法性空。當何所著。二障既寂。二智現前。成菩提涅槃。謂不斷佛種。是則菩薩眾行成就矣。
△二有三十句。舉彼所說。顯其有智二。初十句問因。
說諸菩薩十住十行(至)十願十定十通十頂。
文有九句。昔云欠第九十忍一句。又以十信自不成位。是住方便。攝在住中。故不別問。故仁王經教化品云。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故知信住不分也。有四義故。信不入位。一進退不定故。二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性故。由斯不開十信。則成此會。及第三會俱答十住問也。十行第四會答。十迴向第五會答。十藏第四會中答。以藏有二義。一收攝義。謂收攝諸行。以用迴向故。答在迴向之前。二出生義。以出世地上證智故。問居迴向之後。十地第六會答。十願初地中答。十定十通第七會答。各有本品。十頂一種。答文不顯。古有多釋。一云。準梵網經說。十忍後有心地法門。即此十頂。理亦可通。但彼經說處。乃有十。初無菩提場會。但云方坐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其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樂天說十禪定。初禪說十金剛心。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我本源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不云重會普光明及祇洹重閣次第。又別難可會通。又此中間後更有果問故。彼佛心地即後如來地等。非十頂也。有云。僧祇品答。以準瓔珞。等覺別有頂位。以因位窮終。今僧祇中說十大數。數中之極。故云十頂。彼問雖十答有多數。對上定通。亦非其類。故不可也。有云。壽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為下頂。極至賢首佛剎。名為十頂。又佛名第二詺此十一世界。為上首故。但舉此初後十一。即顯過百萬阿僧祇世界壽量之數。此為標首。首即頂故。然復彼無別問。似有少理。但標此十界。將為問端。對十地等。甚不相例。今謂新舊梵本俱無忍。問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頂也。言十頂者。因位終極。十定十通皆等覺位。十忍居後。又得頂名。問中約位終極。故名為頂。答據法門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終極。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極因位。二文更顯。故十忍品末云。通達此忍門。成就無礙智。超過一切眾。轉於無上輪等。既言超過。即是頂義。亦猶四善根中。忍頂法門。義相類故。不爾。忍無別問。空答何為。設欲成十。應脫十信。十信雖未成位。亦隨法界。修廣大行。德用殊勝。別一會答。應有問故。若將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頂問。於理無失。俱是等覺之終極故。
△二二十句問所成果。全同初會文二。初內德成滿。
及說如來地如來境界(至)如來自在如來無礙。
如來神力。前會名佛加持。即神力加持故。神通約外用無壅。神力約內有幹能。離世間品。各有十事。其相自別。言無礙者。謂如來所作無能障礙。上文名為。無能攝取。義皆同也。
△二體用顯若。
如來眼如來耳(至)如來知慧如來最勝。
辨才是語業。智慧是意業。最勝是身業。準前會中。唯欠佛光明之一句。餘如前釋。其所答文亦如前引出現不思議相海品說。但前總會。故引此文。所引之文正答。今問說者宜重引之。
△三末後一句。結以正請。
願佛世尊亦為我說。
彼佛既爾。此亦例然。請同彼說。故致亦言。
△第三說分。於中通下六會。答此所問。準問答長。分科亦為三分。一此初三品答所依果問。二問明已下答所修因問。三從不思議品下答所成果問。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屬果收。此品分二。先如來現相。答由其念請故。又如來證窮故。後文殊言說答。伴助主故。假言顯故。今初分二。初佛現神通。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各隨其類為現神通。
知心念者。領念請也。現神通者。示相答也。各隨類者。有其三義。一隨疑者。所宜異故。謂或示色令見。以聲令聞。冥資令曉。皆是現通。以法界身。圓明頓現也。二隨疑者。流類別故。三隨疑者。所疑異故。謂若疑十信。即見如來足輪。放光周乎法界等。若疑十住。則見如來足指。放光百剎塵外。菩薩集等。如放光一事既爾。餘相皆然。故知初會現相。徧於九會。此會現通。通於一分。結集隨義。編之作次耳。故下三會皆有不起覺樹之言。
△第二眾海雲集。即現相答初十句問。光現佛剎答佛剎問。剎有金色。等是剎莊。嚴既以金成。亦答剎體。彼剎菩薩亦剎莊嚴菩薩大寶以為嚴故。亦剎清淨。純淨佛剎唯菩薩故。淨修梵行。是剎成就淨土行故。亦剎清淨所修淨故。此上已答五句。依問兼答。五句正報土各有佛。及見如來坐蓮華藏。是答佛住。現通放光是答威德。名不動智等是答法性。見佛轉法輪是答說法。佛成正覺是答菩提。文雖在下。義皆此具。光明覺現即此現故。十方眾集即為十段。一一方內。文各有八。一遠近。二土名。三佛號。四上首。五眷屬。六詣佛。七到已致敬。八化座安坐。去此遠近皆十剎塵數者。前會為說所信因果深廣故。須遠集華藏之外。十方剎海。今為說於生解因果。漸漸增修故。但集娑婆鄰次之剎。信行最劣故。復云。十後後漸增至法界品。還集剎海。初不云一。直云十者。表無盡故。要剎塵者。比餘勝故。為有所表。故分階級。非初信等。不是通方。故結及證成。十方齊說。又隨迷名外。悟處名來。而實佛土。本無遠近。土皆名色者。表信麤現故。亦表顯然可生信故。佛號同智者。有信無智。增無明故。信中之智。本覺犯故。主同名首者。梵云室利。一名四實。一首。二勝。三吉祥。四德。是以譯者前後不同。今通用之。以信為首。攝諸位故。次第行中。信最勝故。甚難得故。於生死中。創發信心。為吉祥故。信能增長智功德等。一切德故。此十菩薩同表信門故。皆名室利。各隨一門。達一切法。故復有差。次文當釋。亦有傳云。梵云室利。此云吉祥。室利云首。亦是一理。眷屬皆十剎塵者。表一一行攝無盡德。皆詣佛者。有歸向故。餘如前會。又下菩薩名等。皆是表法。菩薩表所行之行。本剎表所證之理。佛名表所得之智。
今初東方文有八事。
現神通已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遠近)有世界名金色。
土名謂心性無染。與緣成器。為自體故。
佛號不動智。
佛名謂本智如空。離覺所覺。湛然不動。動即是妄。非曰智故。又縱成佛果。不異凡故。即本覺智住心真如。
彼世界中有菩薩名文殊師利。
上首謂慧達。佛境處處。文殊由擇。契於本智。故分因果。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眷屬)來詣佛所(詣佛)到已作禮(致敬)即於東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加趺坐(化座本方)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妙色。
不染而染。染而不染。俱難了知。故云妙色。
佛號無礙智。
無性不礙。隨緣隨緣。不礙無性。
彼有菩薩名曰覺首。
覺心性也。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蓮華色。
了眾生空。如蓮不著。
佛號滅闇智彼有菩薩名曰財首。
法財教化。即滅闇智。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瞻蔔華色。
性相無違。唯一乘旨。是為唯齅。瞻蔔華矣。
佛號威儀智。
善知業果。不犯威儀。
彼有菩薩名曰寶首。
真俗無違。可珍貴故。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優鉢羅華色。
若有此智。如青蓮華。最為第一。
佛號明相智。
謂明於法相。又了佛德心明白也。
彼有菩薩名功德首。
了達如來應現說法之功德故。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金色。
明潔可重。故云金色。佛為福田。以佛為境。故同文殊。依金色界。
佛號究竟智。
平等福田。為究竟智。
彼有菩薩名目首。
福田照導如目將身。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寶色。
圓明可貴。故名為寶。
佛號最勝智。
能策萬行。為最勝智。
彼有菩薩名精進首。
正教甚深。必在精進。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金剛色。
得文若之堅利為金剛色。
佛號自在智。
於法能行。方得自在。
彼有菩薩名法首。
法門雖多。必在正行。
與十佛利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頗梨色。
智體清淨。猶若頗梨。明徹無染。
佛號梵智。
能淨萬行。故云梵智。
彼有菩薩名智首。
佛之助道。雖無量門。智為上首。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有世界名平等色。
觀察本性。常平等故。
佛號觀察智彼有菩薩名賢首。
前佛後佛。一道清淨。由自性善。故稱曰賢。能知此賢。是觀察力。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至)師子之座結加趺坐。
又十佛相望。不動是體。餘皆是用。十菩薩相望。文殊為總。餘皆是別。以總導別。故九菩薩不離妙德。以前後流例。略為此釋。惟虗己而求之。不信此理。甚深法門於我何預。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入第十三經第四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文殊言說答四。初歎眾希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此諸菩薩甚為希有。
前眾疑問。佛令文殊答者。以文殊示居此土。生有十徵。來自他方。體含萬德。降魔制外。通辯難思。化滿塵方。用周三際。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實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影響而來。一切咸見。故其說也。何不待請。敬同佛故。何不待告。承佛神力。佛意許故。眾既念請。佛方現相。非夫尊極大士。安得理契潛通。故上以光示普賢。此乃冥加妙德。若爾。普賢云何定後更請。表說所信甚深細故。何不入定。以果從因。同於信會故。餘如上說。何故無加。以無定故。又承佛神力。是冥加故。歎眾希有者。略有五義。感應懸隔。難一遇故。德行內充。總稱歎故。以名表法。甚希有故。創起信行。未曾有故。此一眾會。即是等空法界會故。
△二牒問總歎。
諸佛子佛國土不可思議(至)三菩提皆不可思議。
脫於剎體。佛出現者。即前威德也。阿云無也。耨多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徧也。菩提覺也。謂道不可加。曰無上也。無邪委知。為正徧也。
△三徵歎總釋。
何以故。
徵上難思言也。下釋云。
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知諸眾生樂欲不同。
能感之機。差別無邊。如來普應。周于法界。廣難思也。結文具顯。
隨其所應說法調伏。
又隨宜說法。意趣難思。
如是乃至等法界虗空界。
又等法界者。舉一說法。等餘多門。門不可盡。量等法界。法門難思。
△四廣顯難思二。初總顯多端。
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
先舉娑婆為首。略顯十種。差別多端。準下結通。實通法界。十句之中。不出三業。
種種身。
一身為總相。現十法界不同。故云種種。
種種名。
二名以召實。次下廣辨。
種種色相。
三金銀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異。
種種脩短。
四形有長短。三尺丈六乃至無邊。
種種壽量。
五壽命限量。或無量劫。或不滿百年。下至朝現暮寂。
種種處所。
六處謂化處。染淨等殊。
種種諸根。
七根謂眼等。隨感現異。
種種生處。
八生處有剎利等別。
種種語業。
九依語之用。隨方言音。施設非一。
種種觀察。
十周旋顧眄。以應羣機。又觀存亡。安危可否。智照諸境。示有多端。
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結。意云。今諸眾生各稱己分。而自知見。得調伏耳。
△二隨門別顯。文分為三。初終此品。辨身名差別。答上佛住之問。近廣種種身等八句。以色相等。皆屬身故。二四諦品。辨言教徧周。答佛所說法問。近廣種種語業。三光明覺品。明光輪窮照。答上威德法性菩提三問。近廣種種觀察。其五句依報。但有現相答。廣在前會故。
今初廣上名者。然聖人無名。為物立稱。若就德以立。德無邊涯。若隨機立名。等眾生界。雖復多種。皆為隨宜。生善滅惡。見理而立。海印頓現。不應生著也。文四。一娑婆之內自有百億三。初此四洲。文皆三節。
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
標處舉四洲者。昔云意取閻浮。言總意別。餘三天下佛不出故。然雖不出。除北俱盧。餘容有住。下並準之。次列名。
或名一切義成。
即悉達也。無事不成就故。
或名圓滿月。
惑斷智圓。恩蔭清涼。
或名師子吼。
名決定說。
或名釋迦牟尼。
釋迦云能仁。能仁種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
或名第七仙。
七佛之末故。若取賢劫。但當第四。仙即喻也。無欲染故。
或名毗盧遮那。
廣如前釋。
或名瞿曇氏。
唯約姓也。此云地主。以從劫初。代代相承。為轉輪王故。然上云釋迦。乃是族望。此即姓望。故智論第二云。釋迦牟尼姓瞿曇故。佛名經亦然。
或名大沙門。
此云息惡。無惡不息。故復稱大。
或名最勝。
聖中極故。德無加故。
或名導師。
引導眾生。離險難故。於生死海。示眾寶故。然名含多義。略釋此十。恐文繁博。餘但隨難解之。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總結。
△二四洲之隣十界。即為十段。初東方。標處列名總結例上。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
四洲之通稱也。他皆倣此。
如來於彼或名金剛或名斷言論。
證離言故。無能說過故。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南(至)如來於彼或名帝釋。
為天人主。能稱物心。
或名寶稱或名離垢(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西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至)如來於彼或名水天。
水利萬物。天光淨故。
或名喜見或名最勝王(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四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北(至)或名瑿羅跋那。
具云瑿溼弗羅跋那。瑿溼弗自在也。羅跋那者聲也。即圓音自在耳。
或名最上施或名苦行(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五東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六東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七西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八西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九下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下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十上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至)或名如盛火。
盛火焚薪。不擇林木。佛智利物。無揀賢愚。
或名持戒或名一道(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問餘聖教說大輪圍內。平布百億上。即諸天下安地獄。如何此說上下皆有四洲。答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輪圍。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準於此。因此略說。娑婆融通。改非改相。略有其五。一約事常定。如小乘說。二隨心見異。若身子梵王。三就佛而言。本非淨穢。四隨法迴轉。如上主伴互為。五潛入微塵。如前會說。若約通論。諸餘淨土更有五義。謂諸剎相入義。相即義。一具一切義。廣陿自在義。帝網重疊義。並如前後諸文所說。
△三總結娑婆。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娑婆隣近。即百億之外。文有十方。初東方。標處列名總結。一一倣前。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至)或名無等智。
列名唯九者。勘晉經。開曉意下。闕一聞慧。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至)或名本性或名勤意。
列名唯二。新舊二經俱闕八名。蓋是梵本脫漏。準前後例。決定不應獨此便略。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西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四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五東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六東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七西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八西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至)名專念法或名網藏。
名有十一者。獨此有餘。不成文體。此中專念法應。即是前所脫聞慧。亦是梵本之漏。注脫之者。誤安貝葉。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九下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下方(至)或名帝釋弓。
如來念定之弓。以明利箭。能射業惑阿脩羅故。然舊經云法命主。意取帝釋。以法教命。為天主故。今云其弓。但一事耳。若作宮室字。以處取人。大同晉本。
或名無常所或名覺悟本(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十上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上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類通一切。謂盡十方。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至)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準四諦品。更有舉此。例餘十方。亦如娑婆。互為主伴。
△四釋差別所由。
如世尊昔為菩薩時(至)如是知見而為說法。
由隨物故。此有二意。一自既由於差別名言等。而得成就。今還倣古。以差別熟他。二昔菩薩時。隨機調物。今時出世。稱本立名。如昔教眾生。令空妄境。今成正覺。為立超境界名。他皆倣此。而得成熟之言。通自他也。
○四聖諦品第八
△釋此一品。五門分別。
初來意者。此品廣前種種語業。即答前佛說法問。亦遠答前會佛演說海之一問故。既知佛可歸。次知法可仰。上名隨物立。今法逐機差。故次來也。
二釋名。言四聖諦者。聖者正也。無漏正法。得在心故。諦有二義。一者諦實。二者審諦。言諦實者。此約境辨。謂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真實故。決定故。謂世出世二種因果。必無虗妄。不可差失。言審諦者。此就智明。聖智觀彼。審不虗故。凡夫雖有苦集。而不審實。不得稱諦。無倒聖智。審知境故。故名聖諦。故瑜伽九十五云。由二緣故名為諦。一法性故。二勝解故。愚夫有初無後。聖具二故。徧說聖諦。四謂苦集滅道。總云四聖諦。帶數釋也。性相云何。逼迫名苦。即有漏色心。增長名集。即業煩惱。寂靜名滅。謂即涅槃。出離名道。謂止觀等。此約相說。通大小乘。智論云。小乘三是有相。滅是無相。大乘四諦。皆是無相。涅槃云。解苦無苦。名苦聖諦。謂達四緣生故。空則超筌。悟旨成大。又涅槃云。凡夫有苦而無諦。二乘有苦有諦。而無真實。菩薩無苦有諦。而有真實。謂若苦即諦。三塗之苦。豈即諦也。二乘雖審知之。而不達法空。不見真實。又二乘雖知苦相。不知無量相。故大經云。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瑜伽說。苦有一百一十。然此經中。雖彰名異。即表義殊。以名必召實故。是無量四諦義也。約一界一諦。即有十千娑婆。四諦有四百億十千名義。而文義包博。言含性相。文究此四。非唯但空。便為真實。今了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無苦無集。即無世間。無滅無道。即無出世間。不取不捨。同一實諦。故斯一品。有作無作。有量無量。皆在其中。準第五地中。復以十重觀察。至下當明。
三宗趣者。以無邊諦海。隨根隨義。立名不同。徧空世界。以此為宗。務在益物。調生為趣。又上二皆宗。發生淨信為趣。
四解妨。難問既彰。佛語業答說法。問佛所說法多門。何以唯陳四諦。答以名雖在小。義通大小。事理具足。謂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所知所斷無改易故。滅道二諦出世因果。所證所修事決定故。知斷證修。能運眾生。到彼岸故。世界有異。此獨無改。況無量無作。何義不收。是故約此。以顯差別。又為破計引機故。謂演彼聲聞。四諦局法。令亡所執。引入一乘無邊諦海。故約此辨。何以四諦皆帶苦言。謂苦滅聖諦等。然謂生苦之集。故云苦集。盡苦之滅。名為苦滅。至苦滅之道。名苦滅道。不得單言苦道。以道非生苦。不同集故。又非滅苦。不同滅故。能證滅苦。故云苦滅道。
五正釋文一品分二。初標告。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
△二正釋四。初娑婆諦名。二隣次十界。三類通一切。四主伴無窮。然此望前品。略於單說四洲。就初二中。一一方內。文各有二。一別別諦名。二結數辨意。然其立名。或有因從果稱。果藉因名。約事約理。或總或別。如文當知。初娑婆中列內四諦。即為四別。初苦聖諦。
諸佛子苦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
罪者摧也。謂摧壞色心故。
或名迫逼。
不可意境。逼迫身心。此二總顯。
或名變異。
壞苦。
或名攀緣。
追求苦。
或名聚。
五盛陰苦。
或名刺。
從喻立名。如刺未拔。
或名依根。
由苦能生一切惡也。
或名虗誑。
於下苦中。能生樂想。
或名[病-丙+(雍-〦)]瘡處。
此喻二苦。有[病-丙+(雍-〦)]瘡處。性自是苦。此如五陰苦。若加手等觸。苦上加苦。是苦苦。
或名愚夫行。
行苦也。愚人所行故。如以睫毛置掌不覺。若置眼內。為苦不安。愚夫不覺行苦。如掌內之毛。而復以苦。反欲捨苦。皆愚夫行也。
△二集聖諦。
諸佛子苦集聖諦(至)或名繫縛或名滅壞。
初二通顯。謂有業惑者。繫縛三界。滅壞善根。
或名愛著義或名妄覺念。
次二別顯煩惱。
或名趣入或名決定(至)或名隨行或名顛倒根。
餘多通業惑。
△三滅聖諦。
諸佛子苦滅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無諍。
煩惱名諍。
或名離塵或名寂靜(至)或名滅或名體真實。
真實者。非唯惑滅而已。實乃法身常住。為滅諦之義。故次云住自性也。謂本來滅故。
或名住自性。
△四道聖諦。
諸佛子苦滅道聖諦(至)或名仙人行或名十藏。
十藏謂信聞等。如十藏品說。
△二結數辨意。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有如是等四百億十千名。
望前名號。一四洲有十千。今一四天下。一諦亦有十千種名。四諦歷於百億。故有四百億箇十千。
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顯差別之意也。
△二辨隣次十方。東方密訓二。初列四。初苦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分析悉無力。
推之於緣。無實物也。
或名作所依或名極苦或名躁動或名形狀物。
有形皆苦故。
△二集諦。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愛著或名病源。
病源者。謂有攀緣故。
或名名數。
△三滅諦。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調伏或名一分。
惑由妄起故。分數塵沙。理不可分。可稱一分。
或名無罪或名離貪或名決定。
△四道諦。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猛將或名上行。
所之在滅。
或名超出或名有方便(至)或名最勝眼或名觀方。
觀方者。謂觀四諦也。更有四方。如十定品。
△二結。
諸佛子密訓世界(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二南方最勝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彼最勝世界中。
前名豐溢。豐溢是正翻。最勝乃義譯耳。
或名恐怖或名分段(至)或名妄分別或名有勢力。
生老病死。猶四山臨人。世雖賢豪。力無與競。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仇對或名非己物。
己本性淨。妄惑何預。
或名惡導引或名增黑闇或名壞善利。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饒益或名義中義。
事善有義。滅理尤勝。
或名無量或名所應見(至)或名可同住或名無為。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能燒然。
以智慧火。燒煩惱故。
成名最上品或名決定(至)或名解脫性或名能度脫。
△二結。
諸佛子最勝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三西方離垢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虗妄見或名無有數。
無有數者。三際無涯故。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鄙賤或名增長。
從惑生惑業故。
或名重擔或名能生或名麤獷。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最勝根或名稱會。
以事之滅。稱會理滅。
或名無資待或名滅惑(至)或名畢竟或名破印。
世之陰苦。若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陰纔滅。彼陰續生。今云破印。永不生也。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至)或名諸有邊。
照實即生死可盡也。故中論云。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是故即生死。非有邊無邊。謂三事難得。故非有邊。難得者。容有得義。得則生死有邊。
或名受寄全。
業寄於集。暫受還亡。業寄於道。永不可失。
或名作究竟或名淨分別。
△二結。
諸佛子離垢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四北方豐溢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彼豐溢世界中。
豐溢自南方界名。前品此方名為豐樂。梵云微部地。(田夷反)豐樂得旨。譯者不審。二名相參耳。
或名愛染處或名險害根或名有海分。
二十五有各一分也。
或名積集成或名差別根(至)或名數所成。
數體即集。集所成故。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無盡或名分數。
分數者。無一理以貫之。則惑業萬差矣。
或名不可愛或名能攫噬。
攫搏也。噬齧也。集之損害。猶惡禽獸也。
或名麤鄙物或名愛著或名器或名動。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無所修。
修已極故。
或名無所見或名無所作(至)或名已除壞。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無量壽。
謂證滅永常。今因標果稱。
或名善了知或名究竟道(至)或名無能勝。
△二結。
諸佛子豐溢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五東北方攝取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種種戲論或名地獄性。
未入忍來。常有墯性。
或名非實義或名貪欲擔(至)或名根本空。
約性以說同。淨名五受陰洞達空也。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速疾或名能執取。
由妄惑故。愛見羅剎。橫相執取。
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無可說或名無可取。
妄體本空。故無可取。故中論云。虗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說如是法。欲以示空義。
或名流轉。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遠惡或名出離。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至)攝取世界中或名離言。
滅道俱名離言者。滅性離言。道令言離故。
或名無諍或名教導(至)或名勝智或名能了義。
△二結。
諸佛子攝取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六東南方饒益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不堅或名如賊。
五盛陰苦。劫害我故。
或名老死或名愛所成(至)或名生長或名利刃。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退失或名無力。
於出生死。無有力能。善法治之。不復相拒。
或名喪失或名乖違(至)或名取或名意欲。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根本或名捨因。
無為無因。而體是果。菩提之道。望此亦因。獨寂滅涅槃。得稱果果。故曰捨因。
或名無為或名無相續。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一切印。
無不審決故。印義後說。
或名三昧藏或名得光明(至)或名不流轉根。
△二結。
諸佛子饒益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七西南方鮮少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繫縛處或名邪行。
體非正道。是行性故。
或名隨受或名無慙恥(至)或名炬火性或名多憂惱。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彼鮮少世界中或名廣地。
生大苦樹故。
或名能趣或名遠慧(至)或名著處或名宅主。
宅主即無明也。
或名連縛。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絕行處。
心路絕故。
或名不二。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廣大路。
先賢後聖。游之而不厭故。
或名平等因或名淨方便或名最勝見。
△二結。
諸佛子鮮少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八西北方歡喜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惡舍宅或名苦惱性。
闕一者。普譯少出生。唐譯少失利。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非實法或名無底。
煩惱深故。非習道學。浮沉不已。
或名攝取或名離戒(至)或名陿劣見或名垢聚。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破依止。
身與煩惱。互為依止。展轉無窮。唯證滅理。方能永破。
或名不放逸或名真實(至)或名自在或名無生。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廣大性。
道名廣大。無不在故。
或名分別盡或名神力道(至)或名攝解脫。
△二結。
諸佛子歡喜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九下方關鑰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如坏器或名我所成。
我見有故。
或名諸趣身或名數流轉(至)或名無味或名來去。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受支或名我心。
即我見愛。
或名雜毒或名虗稱或名乖違或名熱惱或名驚駭。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廣大或名覺分。
所覺處故。
或名離染或名無障礙。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至)或名究竟實或名入義。
能入滅諦第一義故。
或名性究竟或名淨現(至)或名救濟或名勝行。
△二結。
諸佛子關鑰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十上方振音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彼振音世界中或名匿疵。
身為惑病所藏處故。
或名世間或名所依或名慠慢。
慢以生苦為業。果取因名。
或名染著性。
性令染故。如樂受壞苦。誰謂苦耶。
或名駛流。
剎那性故。即行苦也。
或名不可樂。
苦苦也。
或名覆藏。
藏苦因故。樂藏壞苦故。不苦不樂藏行苦故。
或名速滅。
流轉苦也。
或名難調。
誰不欲捨。莫之能出。不憚疲苦。方能調之。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至後邊。
招果不斷。受苦無窮。
或名共和合或名分別或名門。
入苦趣故。
或名飄動或名隱覆。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不可取。
取則不滅。
或名轉還或名離諍或名小。
小之則無內。不容一物也。
或名大。
大之則無外。法界性也。
或名善淨或名無盡或名廣博或名無等價。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難敵對。
有惑必破。不為惑破。猶明滅闇。無闇不滅。闇不滅明。何能相敵。
或名無限義或名能入智(至)或名殊勝義。
△二結。
諸佛子振音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三類通一切二。初舉娑婆。以類東方。
諸佛子如此娑婆世界中(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二舉東方。以類餘九。
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四主伴無盡二。初舉此例彼。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有如上所說十方世界。
謂娑婆為主。有密訓等。盡空世界。皆為伴也。
△二以彼例此。
彼一切世界亦各有如是(至)心之所樂令其調伏。
則知密訓等。盡空世界為主。攝伴亦爾。則無盡無盡耳。此猶約娑婆同類世界而說。以結數中。同百億故。餘樹形等異類世界。彼一一類皆徧虗空。及盡法界。是則重重無盡無盡。非此所說也。如是皆為調伏眾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一(入第四十三經下卷)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證入諸法用文四。初明證入十句。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如是大威德三昧智輪。
初句明能證之定。三昧智輪尚順梵語。若正應云智輪三昧。因定最勝。名大威德。次顯所證法。謂證佛果法。初總明。
則能證得一切佛法。
無為果為證。有為果曰得。餘八句別。
則能趣入一切佛法。
趣入釋證。
則能成就。
成就釋得。
則能圓滿。
圓滿通二。
則能積集。
積集約因圓。
則能清淨。
清淨謂障盡。
則能安住。
定能安住。
則能了達。
慧能了達。
與一切法自性相應。
定慧兩亡。則自性相應。為證入也。
△二明離證相。
而此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至)若干趣向若干境界。
以無念方證故。尚不念無礙慧境。況所證法有若干耶。
△三徵。
何以故。
徵意有三。一何以證而無念耶。二何以一定得多果耶。三何以因定得果法耶。
△四釋二。初略別釋。答前三徵。
菩薩三昧如是體性。
一體性離念故。
如是無邊。
二定體雖一。用無邊故。
如是殊勝故。
三以殊勝故。因得果法。
△二廣以通釋。謂文廣義通。通明上三句。於中分二。初總標。
此三昧種種境界。
境是定之所緣。
種種威力。
威力是定之用。
種種深入。
深入是定證契。三皆定體。皆言種種。故上云無邊。具三又多。故云殊勝。
△二別顯。
所謂。
有二十八句。句句皆有上之三義。
入不可說智門。
入即前深入義。不可說者。即無邊義。智門即境界義。知智在說。說為智門。餘句或有闕無邊義。蓋文略耳。
入離分別諸莊嚴。
入功德智慧不二之莊嚴。
入無邊殊勝波羅蜜(至)那由他不可說廣大智。
可知。
入見無邊佛勝妙藏。
入不空如來藏。
入於境界不休息。
悲智之境。觀度無休。
入清淨信解助道法(至)入知一切諸佛心。
△三普德無盡四。初正顯無盡。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及佛境界莊嚴前際。
謂非唯上列諸用。又能念念入多三昧。亦不能盡。
△二徵。
何以故。
徵意云。既念念入多。何以不盡。
△三釋文有十句。
知一切法究竟無盡故。
釋意云。此三昧緣境。究竟無盡故。上總下別。
知一切佛剎無邊故(至)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
△四喻況。於中有其三喻。喻前無盡。各有喻合。前二合中復加徵釋。初如意隨求喻。
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
喻定心隨應出法無盡。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不匱不息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出法不盡不匱息耶。
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至)猶如影像無增減故。
釋意云。了多幻境。皆同影像。緣至則生。何有盡耶。體無增減。何有匱息耶。
△二生心各別喻。
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至)相續不絕不可思議。
喻緣境無盡。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普幻門無量法故。
△三龍王附降喻二。初喻。
佛子譬如難陀跋難陀(至)此是諸龍無作境界。
喻入法無盡。
△三合三。初正明入法。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合滴如車軸。謂入廣大法故。
住此三昧入普賢菩薩諸三昧門。
初句總。餘句別。
智門法門見諸佛門(至)不可說廣大幻網門。
幻網者。一切皆幻。互為緣起。相交映故。
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至)有體性無體性世界門。
世界性空。是故無體。隨緣染淨。是故有體。又法性土故有體。事土從緣故無體。又淨剎順理故有體。染剎妄成故無體。
知不可說不可說眾生想門(至)覆住仰住諸佛剎。
皆云門者。自他游入故。
△二入法時分。
於一念中皆如實知。
合前降雨之時。
△三入時相用。合前無邊無盡無作境界。於中三。初十句明其相狀。
如是入時無有邊際無有窮盡。
合雲無邊雨無盡。次合無作境。無作即無功用故。
不疲不厭。
身不疲。心不厭。
不斷不息。
不求斷。不暫息。
無退無失。
謂未入常入故不退。已入永常故不失。
於諸法中不住非處。
無法所入所門。故不住非處。
恒正思惟。
無心不契故。
不沈不舉。
正是入相。
△二明其業用。
求一切智常無退捨(至)色相身無有斷絕。
隨入一一門。皆有斯業。門門即不可盡。
△三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有二。一云。菩薩豈無行滿成佛。何以業用無際限耶。二云。設橫顯無盡可爾。何以一一門中用即無盡。
△二釋亦二。一云。菩薩本為眾生。生無盡故。用亦無盡。二釋後意云。生及世界既如虗空。故隨一門。即用無盡。如芥子中空。由此不但一門成多。一念亦能成多事矣。文三。初喻。
譬如然火隨所有緣於爾所時火起不息。
火隨薪緣。薪多火在。喻菩薩生界緣廣用無有涯。
△二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一切眾生悉使無餘。
△三轉徵釋。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何以起多業用。
此菩薩摩訶薩為欲度脫(至)滿足普賢所有行願。
釋意云。為普度生滿普願故。
△四結示勸修二。初結勸勤修。謂此菩薩心窮生界。定用無涯。故應修習。文二。初舉所修之法。
是故諸菩薩。
此五字該下二段。其所修法有十一句。前之十句。別明無礙輪之業用。於中倒牒前來諸文。
應於如是種類。
業用非一故。如合龍喻中。入法眾多。是種類義。
如是境界。
即定所緣。如前妄念緣境喻。
如是威德。
即通顯定用。如前寶珠能出生喻。
如是廣大。
此上三種。皆悉廣大。一一無涯。如前不見三昧前際故。
如是無量。
數不可極。如前入不可說智門等。即無邊故。
如是不思議。
並絕心言。如前不作是念有若干菩薩等故。
如是普照明。
皆與智俱。如前雖知諸法無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是權實明照故。
如是一切諸佛現前住。
體用齊於佛境。則諸佛現前。如前觀十力地。至薩婆若故。
如是一切如來所護念。
如來護念。如前諸佛攝受已。入未來諸佛數故。
如是成就往昔善根。
非但現用自在。亦成昔善。如前功德解欲。悉清淨故。後之一句。舉定名體。
如是其心無礙不動三昧之中。
△二示勸修之相二。初略示離過進德。
勤加修習離諸熱惱(至)順三昧境界入難思智地。
△二別示離過進德二。初離過。
不依文字不著世間(至)不染著世事不分別境界。
△二進德。
於諸法智但應安住(至)知時說法不休息。
△二總結顯示。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至)如是攝受一切眾生。
遠則通結前來諸段。近則逆結上來進德之文。欲一一配屬。恐厭繁文。
△三定滿成益。文屬此定。意兼前九。於中有四。初外感佛加益五。初辨加所依。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如是大智慧三昧時。
謂在定時故。
△二顯能加佛。
十方各有不可說不可說(至)微塵數諸佛而現其前。
△三正顯加相。
與如來念力令不念失(至)皆悉成就無空過者。
△四加以成用。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滿足(至)轉一切佛微妙法輪。
△五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普行既滿。何須盡未來際行調生行耶。
△二釋。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廣大行三昧現大自在。
釋意云。無障礙願法應爾故。已成大願。真能調故。
△二內德圓滿益四。初牒前住定因圓。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住師子奮迅智心意無礙。
通牒上文。
△二別示所滿。
其心恒住十大法藏(至)一切世智無能稱述。
十表無盡。
△三總結究竟。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到(至)示現調伏一切眾生。
△四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以何能滿爾所德耶。
△二釋。
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法如是故。
△三上攝佛果益三。初正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三昧(至)令入最上智。
△二徵。
何以故。
徵意云。上是佛德。何能攝耶。
△二釋意云。住此三昧。所以能令所作無餘。同如來故。於中有三。初正顯無餘之業。故皆云一切。
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至)則住一切智平等性。
△二明作業行相。
於此法中作如是業不作餘業。
初句總顯。依前而作更不作餘不足之業。次顯其作義。
住未足心住不散亂心(至)住決定心住不變異心。
後總結前作。
如是思惟如是作業如是究竟。
△三逐難重釋。謂廣前作如是業。不作餘業。文三。初略標舉。
佛子菩薩摩訶薩無異語異作有如語如作。
如作通身及意。
△二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不作餘耶。
△三廣釋。釋意云。若作異前非菩薩故。文有十喻。即為十段。各自有合。初金剛不壞喻。
譬如金剛以不可壞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不壞。
喻行體堅牢。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離諸行法。
△二真金少色喻。
譬如真金以有妙色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妙色。
喻善業外飾。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離諸善業。
△三日輪光明喻。
譬如日天子以光明輪得其名終無有時離光明輪。
喻智慧圓明。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離智慧光。
△四須彌四峯喻。
譬如須彌山王以四寶峯(至)終無有時捨離四峯。
喻善根超出。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捨離善根。
不合四峯。若合。可以四菩薩行而合之也。
△五大地能持喻。
譬如大地以持一切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能持。
喻大悲荷負。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捨離大悲。
△六大海含水喻。
譬如大海以含眾水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於水。
喻大願普育。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不暫捨度眾生願。
△七軍將明戰喻。
譬如軍將以能慣習(至)終無有時捨離此能。
喻習定防冤。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捨離此行。
△八輪王護世喻。
如轉輪王馭四天下(至)令無橫死恒受快樂。
喻定清物感。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乃至令其究竟清淨。
△九植種生長喻。
譬如種子植之於地乃至能令莖葉增長。
喻行增物善。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能令一切眾生善法增長。
△十時雨生種喻二。初喻。
譬如大雲施夏暑月降霔大雨乃至增長一切種子。
喻法雨普成。
△二合二。初正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修菩薩行雨大法雨乃至。
云乃至者。越初生種。直合終成就。由應時而降故。獲斯十四種益。
能令一切眾生究竟清淨。
得智果淨二障故。
究竟涅槃。
得斷果達無相法故。
究竟安隱。
得恩果住大悲故。
究竟彼岸。
得所依清淨究竟彼岸果。上四自利。餘皆利他。
究竟歡喜。
了有情行。令他歡喜。自離十怖。則自歡喜。
究竟斷疑。
得斷疑。
為諸眾生究竟福田。
成應供。次下七句由此而成。
令其施業皆得清淨(至)置諸眾生一切智處。
文並可知。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依何行力說法。成斯大益。
△二釋。釋意云。由成大智。證法界故。尚能嚴淨無量勝行。豈止成眾生耶。文二。初標。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法(至)不可思議無量諸行。
△二釋文三。初列所淨功德。
所謂能淨諸智求一切智故(至)常見一切佛興世故。
△二結其廣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至)不可說清淨功德。
以別說難盡故。
△三顯能淨因。
於如是等三昧境界(至)同分善根淳淨力故。
同分善根者。一一善根迴向法界。成主伴故。
廣大誓願欲樂力故(至)無盡之福無對力故。
超諸世間。等法性相應所修之福。故超於世。法性不並真。故無有對。
△四正同佛果益二。初正顯同佛。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至)同去來今一切諸佛。
先標次徵。
何者為十。
後列。
所謂得諸相好種種莊嚴(至)諸佛境界同於諸佛。
等覺之名。由此而立。
△二問答料揀。先問二。初牒前同佛。
爾時普眼菩薩白普賢菩薩(至)得如是法同諸如來。
△二陳己所疑。
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至)何故不名住實際者。
上九句疑不名為果。下二句問不捨於因。
何故修行普賢行願(至)不能究竟法界捨菩薩道。
△二答二。初讚問牒疑。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眼菩薩(至)乃至不能捨菩薩道。
△二正答所問三。初法說。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是則說名普賢菩薩。
文有十一段。次第答前十一句問。在文易了。意猶難見。謂何得已入十力而普行無息耶。今總以喻顯。如人習誦。雖已得通。而數數溫習。不如久精。下香象喻。顯相雖相似。而體不同。故纓絡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亦似功用滿位。比無功用也。亦顯得果不捨於因。盡未來際皆位後普賢故。
△喻中分三。初舉象王依正勝嚴。
佛子譬如伊羅鉢那象王住金脇山七寶窟中。
伊羅鉢那。此云香葉。常居第一金山之脇。
其窟周圍悉以七寶(至)調良善順心無所逆。
△二象王神變自在喻。
若天帝釋將欲游行(至)於一一頭化作七牙。
準賢首品。但有六牙。或是譯者類後三七。便言七耳。若作表義。于何不可。
於一一牙化作七池(至)象之與天更互相似。
無能分別此象此天者。正意取此。以喻菩薩等佛之義。
△三不壞本質而能現。
佛子彼伊羅鉢那象王(至)受天快樂與天無異。
△三法合四。初具眾行嚴。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合前依正。
修習普賢菩薩行願(至)到諸菩薩行願彼岸。
△二明因果無礙二。初明修無礙行所為。
為欲安處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覺。
合前神變自在。上為果。下為因。
增長普賢廣大行願(至)度脫一切苦惱眾生。
△二正顯無礙行相二。初總明。
不捨普賢道現成最正覺。
以法界因果無障礙故。
△二別顯三。初顯因門果行。文有四果。
現不可說不可說成正覺門。
智果。
現不可說不可說轉法輪門。
說法果。
現不可說不可說住深心門。
般若相應果。
於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現涅槃變化門。
斷果。
△二顯果從因行。
於不可說不可說差別世界(至)修普賢行而成正覺。
明果從因行。及說得時。不同隨物現故。
△二顯果門因行。
復於一切諸佛剎中(至)種種教化調伏之法。
△三結成不壞因而現果。
佛子菩薩摩訶薩。
此下合前不壞本質而能現。
本身不滅。
即因不壞。合在窟無變。
以行願力於一切處如是變現。
即能現果。合在天神變。
△四徵釋重合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因果相違。云何因門現果。果復為因。
△二釋意云。調眾生法。應如是故。文二。初釋果作因意。
欲以普賢自在神力(至)自在能證一切知故。
△二釋因現果意四。初法說。
佛子汝應觀此菩薩摩訶薩(至)自在受用一切智法。
謂不捨因而現果。
△二舉前喻顯。
如伊羅鉢那象王不捨象身(至)同於諸天無有差別。
△三重以法合。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於佛法中無所分別。
上明不捨因而現果。下明不壞果而現因。
雖知諸法普皆平等(至)而修菩薩行相相續不斷。
△四歎勝。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至)當如是人心得清淨。
△三結。
佛子此是菩薩(至)無礙輪大三昧殊勝心廣大智。
△三總結十數。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所住普賢行十大三昧輪。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二(入第四十四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十通品第二十八
△初來意。為答第二會中十通問故。以二品明業用廣大。前定此通。義次第故。亦由依定發通。
二釋名者。通即神通。謂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擁曰通。妙用無極。寄十顯圓。晉經本業俱稱十明者。委照無遺故。然通與明。經論皆異。故智度論第三云。直知過去宿命之事為通。若知過去因緣行業為明等。今以此經。通即委照。亦得稱明。如文廣說。故下經云。非諸菩薩通明境界。晉經意存順義。今譯務不違文。
三宗趣者。智用自在為宗。為滿等覺無方攝化為趣。
次正釋文。長分為四。初標告舉數。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通。
言十者。一他心。二天眼。三知過去劫宿住。四盡未來際劫。五無礙清淨天耳。六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剎。七善分別一切言辭。八無數色身。九一切法智。十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此十皆言智通者。皆以大智為體性故。若隨相說。前八量智。後二理智。據實唯一無礙大智。此十亦是開彼六通。天眼天耳神足漏盡。各分為二故。天眼約見現未。分成二四。天耳約音聲言辭。分出五七。亦是約聞聖教及諸類言辭故。神足約業用及色身。分成六八。漏盡約慧定。分成九十。一三不分。故六為十。然小乘六通智用有分。三乘平徧亦非曲盡。今一乘十通智用。重重徧周法界。猶如帝網。念劫圓融故。尚越彼明。況於通用。為顯圓旨。開成十通。
△二徵數列釋二。初總徵。
何者為十。
△二別釋十。初他心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他心智通。
今初標云他心者。智以他心。為所緣故。若直就所緣。應名心差別通。若所若王。種類多種。皆能知故。並依主受名。然智緣他心。諸說不同。安慧論師云。佛智緣他心。緣得本質。餘皆變影。護法論師。則佛亦變影。若緣本質。得心外法。壞唯識故。但極似本質。有異因人。依唯識宗。護法為正。以今經望前。亦未為失。以攝境緣心不壞境故。能所兩亡。不礙存故。第一義唯心。非一非異。正緣他時。即是自故。以即佛心之眾生心。非即眾生心之佛心。為所緣。以即眾生心之佛心。非即佛心之眾生心。為能緣。如是鎔融故。非一非異。若離佛外。別有眾生。更須變影。却失真唯識義。
△二釋相二。初知一剎三。初總。
知一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心差別。
△二別有三十類心。闕第三無記。晉經具有。於中分二。初八約相總顯。
所謂善心不善心。
此二約性。總該諸心。
廣心陿心。
此二約行。兼濟獨善故。
大心小心。
此二約報。天大人小故。上四唯善。
順生死心背生死心。
此二約向背。而順通三性。善唯有漏。背唯是善。通漏無漏。
△二二十一心約人別顯。
聲聞心獨覺心(至)獨覺行心菩薩行。
此六約乘。前三是果。後三是因。即前皆生心及廣陿心。
天心龍心夜叉心(至)緊那羅心摩睺羅伽心。
八部約類。即前順生死及大小心。
人心非人心地獄心(至)餓鬼心諸難處眾生心。
地獄等五。約趣以明。亦順生死。是不善心。餘二可知。
△三結。
如是等無量差別種種眾生心悉分別知。
△二以少類多。
如一世界如是百世界(至)所有眾生心悉分別知。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善知他心智神通。
△二天眼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礙。
見自在故。
清淨。
離障故。
天眼智通。
天眼即通。
△二釋三。初總明多界相殊。
見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至)如是品類無量眾生。
其善惡趣等。後後展開。如問明品。
△二別明多類非一。
所謂天眾龍眾夜叉眾(至)廣大身眾生眾小眾大眾。
隨一一類。有前福等。
△三委照分明。
如是種種眾生眾中以無礙眼悉皆明見。
前但覩其現相。此則照其因緣。十明之目。由此而立。上辨能見分明。下辨所見委悉。
隨所積集業隨所受苦樂(至)隨所緣隨所起。
言隨所者。所知非一故。後結其無謬。
悉皆見之無有錯謬。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無礙天眼智神通。
△三宿住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宿住隨念智通。
謝往之事。名為宿住。在於過去。明了記憶。名為隨念。即宿住之隨念。宿住隨念之通。
△二釋相二。初知凡事二。初總。
能知自身及不可說不可說(至)微塵數劫宿住之事。
△二別。
所謂某處生如是名如是姓(至)如是等事皆悉了知。
△二知聖事二。初約界顯多。
又憶過去爾所佛剎(至)如是一切悉能憶念。
但知其果。
△二約人顯多。
又憶念不可說不可說(至)種植善根皆悉能知。
兼知其因。皆以菩薩得九世眼。如見現在故。若不爾者。過去之法。若不落謝。不名過去。若已落謝。無法可知。若但曾經心中有種。影現前故。說憶知者。是則但見自心。不見彼法。又曾不經事。應不憶知。又但見現在。非是過去。何名宿住。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知過去際劫宿住智神通。
△四知未來際劫智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知盡未來際劫智通。
亦從境受名。
△二釋相二。初知凡二。初明所依劫。
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劫。
但寄多界。以顯多劫非有際限名。及後段皆盡未來。此位所知。同於佛故。
△二顯能依事。
一一劫中所有眾生(至)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義如十地文中所辨。然大乘宗未來世法。體用俱無。今云何知。依方便教。但見現在因種。知當果相。非見未來法體。若一乘宗。於九世中。現在體用俱有。今稱實而知。然非現在之現在。故稱未來。此有若是性有。即同小乘。若是緣有。緣今未會。云何言有。若今時看緣性俱無。以是現在未來定非有故。若逐未來時看。以是未來之現在故。還如今有。
△三知佛。
又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至)如是等事悉能了知。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
△五天耳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無礙清淨天耳。
略無智通。若直云天耳。即當體受名。若取無礙清淨之天耳。即依有德業受稱。
△二釋相三。初總顯德業自在。九句皆約用辨德。前之標名。即是總句。
圓滿。
能互用故。
廣大。
徧聞十方及九世故。
聰徹。
一時領覽。通其源故。
離障。
離二障故。
了達。
了所知故。
無礙。
緣不能礙故。
具足。
非如權小聞有分限。不盡重重故。
成就。
已證得故。
於諸一切所有音聲欲聞不聞隨意自在。
於一切皆自在故。謂欲聞則細遠無逃。欲不聞則近大不撓。故云自在。
△二別示一方業用二。初舉多佛。欲顯聞廣。
佛子東方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
△二顯聞憶持二。初聞持教法。
是諸佛所說所示所開所演(至)於彼一切皆能受持。
△二顯持圓滿。即能持之相二。初舉所持。
又於其中若義若文(至)如其所依如其出道。
上文通顯佛所說法。今辨所說差別。
△二辨能持相。
於彼一切悉能記持(至)終不忘失一文一句。
兼明轉化。
△三舉一例餘。
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礙清淨天耳智神通。
△六無體性智神通三。初標有十四名。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無體性神通。
初一是總通。即無體性。餘皆是別。
無作神通。
無功作用。
平等神通。
同理平等。
廣大神通。
能普徧故。
無量神通。
量難知。
無依神通。
非謂依體起用。
隨念神通。
但隨念即形。
起神通。
現有作用。
不起神通。
不動本處。
不退神通。
作必究竟。
不斷神通。
用無聞歇。亦不斷佛種。
不壞神通。
他不能壞。
增長神通。
能生善根。
隨詣神通。
隨何所詣。於十三中。初二五八是無體性義。餘即神通義。此二無礙。故受斯名。
△二釋相三。初明廣大。
此菩薩聞極遠一切世界中(至)即自見身在彼佛所。
謂聞多剎佛名。即見身在彼多剎故。即前廣大義。
△二明無量不起等義。
彼諸世界或仰或覆(至)至於究竟無所取著。
謂又於彼佛。重聞佛名。便往敬事。受道無著故。
△三明不斷義。
如是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至)廣大種性不斷絕故。
謂於多時體用無疑故。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至)往一切佛剎智神通。
△七善分別言音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善分別一切眾生言音智通。
從所了得名。即依主立稱。若從所發得名。即通持業。
△三釋二。初知言辭。
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眾生種種言辭。
上標下列。
所謂聖言辭非聖言辭(至)各各表示種種差別。
後結。
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二發言辭。
此菩薩隨所入世界(至)悉令解了無有疑惑。
謂隨樂差別而發言故。上法下喻。
如日光出現普照眾色令有目者悉得明見。
後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聰慧之者悉得解了。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善分別一切言辭智神通。
△八色身莊嚴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阿僧祇色身莊嚴智通。
依所現得名。即有財立稱。
△二釋三。初知無色。以色即空故。二明能現色。以空即色故。三雙明無色。現色所為。不礙悲故。今初。由了法界無定實色。舉體即空。非斷空故。空中無色。不礙色故。存亡隱顯皆自在故。方能隨樂。現種種色。故先明之。二正釋文。文有六句。
知一切法遠離色相。
初一總知色性離相。亦無有法。而為空故。餘五別明離何等相。
無差別相。
離麤妙長短等。同一無生體故。
無種種相。
種種異相虗故。
無無量相。
離多相故。又非大小絕分量故。
無分別相。
但妄分別。求叵得故。色空二見皆是情取。即與不即。二見絕故。上通形顯。
無有黃赤白相。
離顯相依形有故。
△二明能現色以空即色故。文二。初結前標後。
菩薩如是入於法界能現其身作種種色。
以即空之色。為妙色故。又空色不二。成上真空。不二而二。現斯妙色。色空融即。為真法界。緣起無盡。即一現多。
△二別顯不同。
所謂無邊色無量色(至)具足一切普賢行色。
有一百三種。或從色相立名。或就德用受稱。可以意求。然皆是稱法界之色。不同變礙。但隨所顯。以立色名。
△三雙明無色現色所為。不礙悲故二。初結前。
佛子菩薩摩訶薩深入如是(至)能現此等種種色身。
△二顯其所為。
令所化者見令所化者念(至)為所化者施種種能事。
十句並可智。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至)第八無數色身智神通。
△九知一切法智神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智通。
從所知真俗等法受稱。
△二釋相二。初明知法。即內證事理。二明演法。即外益眾生。亦是前明即事常理。後明即理恒事。用寂寂用。無障礙故。今初又二。初約離言顯實。
知一切法無有名字。
初之三句。一向顯實。上句名無得物之功故。
無有種性。
緣成無性。
無來無去。
體絕去來。下有三句。相對顯實。然此三對。釋有三義。
非異非不異。
一唯約顯實。則相待而空故。異相互無。故云不異。為遮異言。故云不異。亦無不異之相可得。故云非不異。二約雙顯。體即不異。相非不異。三約雙遮相。即性故非異性。即相故非不異。又相非相故不異。性非性故非不異。故離二邊不住中道。下二對例知。
非種種非不種種非二非不二。
△二約二空顯實。
無我無比。
亦初三對一向顯實。上對無有我所與。我為比對故。
不生不滅不動不壞。
餘二可知。次下諸對亦通三釋。準前知之。且約顯實以釋。
無實無虗。
虗實皆緣顯故。
一相無相。
法性不並真故一相。一亦非為一。所以云無相。
非無非有。
有無皆法。待對故無。
非法非非法。
法與非法。但假施設。並就實求。能治所治。無不雙寂。餘皆倣此。
不隨於俗非不隨俗(至)非如理非不如理。
△二明演法。即外益眾生三。初牒前成智為起用所依。
此菩薩不取世俗諦(至)不建立文字隨順寂滅性。
△二正明演法。
不捨一切願見義知法興布法雲降霔法雨。
△三寂用無礙三。初寂不礙用。
雖知實相不可言說(至)為說諸法悉從緣起。
△二用不礙寂。
雖有言說而無所著(至)雖攝眾生不捨真實。
△三寂用無二。
於不二法而無退轉(至)普雨法雨而不失時。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一切法智神通。
△十一切法滅盡定智通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
一切法滅盡者。謂五聚之法皆當體寂滅故。斯即理滅。不同餘宗。但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不滅。第八但事滅。故不能即定。而用證理滅。故定散無礙。由即事而理故不礙滅。即理而事故不礙用。是以文云。雖念念入。而不廢其菩薩道等。亦非心定。而身起用亦不獨明。定散雙絕。但是事理無礙。故七地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能念念入。亦念念起。及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皆斯義也。事理非一。故一切法滅盡之神通。非異故滅盡即神通。通二釋也。
△。二釋二。初明即定體用自在二。初標入定。
於念念中入一切法滅盡三昧。
△二明不礙用。
亦不退菩薩道不捨菩薩事。
初二句總未作不退。現作不捨。正揀事滅。以顯真滅。餘句別明。
不捨大慈大悲心(至)方便為說種種諸法。
△二入定時分自在三。初長短隨心。
此菩薩住三昧時隨其心樂(至)住不可說不可說劫。
△二威儀不忒。
菩薩入此一切法滅盡三昧(至)不疲不懈不可盡竭。
△三不礙起用定散雙行。
雖於有於無悉無所作(至)神通變化無有休息。
上六句法。下二句喻。
譬如光影普現一切而於三昧寂然不動。
光影普現。寂然無心。菩薩亦爾。隨器虧盈。體無來去。
△三結。
是為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神通。
△三總歎勝能二。初形劣顯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如是(至)智慧境界不可思議。
劣不測故。
△二以勝顯勝。
唯除諸佛及有得此神通(至)此人功德稱揚讚歎。
謂佛等方測故。
△四結數辨果。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至)一切三世無礙智神通。
○十忍品第二十九
△初來意者。為答普光十頂問故。義如前釋。前二已明定通用廣。今此辨其智慧深奧。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忍謂忍解印可。即智照觀達。寄圓顯十。
三宗趣者。智行深奧為宗。為得佛果無礙無盡為趣。然此忍行。約位即在等覺後心。為斷微細無明煩惱。若約圓融。實通五位。寄終極說。體即是智。不同餘宗。忍因智果。雖是一智。隨義別說。二三四五等。諸教不同。今此圓教。故說十忍。
四正釋文。文有長行偈頌。前中有四。初舉數歎勝二。初舉數。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至)有十種忍。
△二歎勝。
若得此忍則得到於一切菩薩無礙忍地。
即自分因圓。
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即勝進果滿。
△二列名顯要。初徵數。
何者為十。
△二列名。
所謂。
前三約法。後七約喻。
音聲忍。
約教。謂忍於教聲。從境為名。音聲之忍。
順忍。
約行。順諸法故。順即是忍。
無生法忍。
若約忍無生理。即無生之忍。若約無生之智及煩惱不生。則無生即忍。通二釋也。又此三忍若通相說。前二皆是無生忍之加行。順向無生。後一方契。若約當位。三忍條然。以不應此位。方有順無生忍故。順但順理。不是順忍。若爾何異無生順忍。通順事理。二法不同。無生偈云。法有亦順知等。又依五忍位當寂滅。今約三忍明義。故當無生。如地持說。後七約喻。並是依主。謂如幻之忍等故。
如幻忍如燄忍如夢忍(至)如化忍如空忍。
光統云。前四喻音聲。電化喻順忍。空喻無生。電即今之影喻。又云幻者。起無起相。燄者境無境相。夢者知無知相。響者聞無聞相。電者住無住相。今既云影。應云現無現相。化者有無有相。空者為無為相。此則能喻。局於一相。所喻義通多法。在文雖無。於理無失。
又賢首云。觀識如幻。想如燄。受如夢。聲如響。行如電。色如化。總觀一切蘊界處等。畢竟空故。如虗空也。此釋順於後偈文意。故今影喻。亦喻於行。
若依攝論第五。八喻皆喻依他起性。然並為遣疑。所疑不同。故所喻亦異。一以外人聞依他起相。但是妄分別有非真實義。遂即生疑。疑云。若無實義。何有所行境界。故說如幻。謂幻者幻作。所緣六處豈有實耶。二疑云。若無實。何有心心法轉。故說如燄飄動非水似水。妄有心轉。三疑云。若無實。何有愛非愛受用。故說如夢。夢中實無男女等相。從何而有愛非愛等受用之事。覺時亦爾。四疑云。若無實。何有戲論言說。故說如響實無有聲。聽者謂有。五疑云。若無實。何有善惡業果。故說如影。謂如鏡影像。故亦非實。六疑云。若無實。何以菩薩作利樂事。故說如化。謂變化者雖知不實。而作化事。菩薩亦爾。然彼論無空喻而影。喻是鏡像。更有映質光影喻。喻種種識無實。又有水月喻。喻定地境界無實。今經以義類同故。合在影中。至文當知。
遠公見其無空。便以空喻。喻無為法。非不有理。而違下經。經云。眾生及諸法皆如空故。若爾云何釋空喻耶。謂彼疑情雖遣。猶謂諸法有不實相。故云如空畢竟無物。
餘義廣如攝論及別章說。金剛般若九喻亦皆喻有為。若大品智論十喻通喻一切。楞伽亦通。今經長行多同前通。而偈所喻亦有局者。顯義無方故。
△二顯要。
此十種忍三世諸佛已說令說當說。
要故同說。
△三依名廣釋十。初音聲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音聲忍。
△二釋義十一句。
謂聞諸佛所說之法。
初一總舉所聞。謂三無性等法。餘十句顯能聞入法。
不驚。
謂聞無相不驚。以解徧計。無所有故。
不怖。
聞無生不怖。以解依他。必無生故。
不畏。
聞無性不畏。以解真如無性性故。又釋於真空法。聞時不驚越。思時不續怖。修時不定畏。又聞有無所有不驚。聞空無所有不怖。聞斯二無所有不畏。並如諸般若論說。
深信。
聞慧之始。
悟解。
聞慧之終。初信久解故。
愛樂。
思慧之初。愛法樂觀故。
趣向。
為終久思向修故。
專心憶念。
修慧之初。起加行故。
修習。
為終正明造修至定根本故。
安住。
依定發慧。證理相應故。具如瑜伽菩薩地中。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音聲忍。
△二順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順忍。
△二釋中具有四重止觀。
謂於諸法思惟觀察。
一創修止觀。謂止思一境。觀觀事理。
平等無違隨順了知。
二漸次止觀。謂止安事境。順其理故。名平等無違。觀達事理。名隨順了知。偈云。法有亦順知。法無亦順知故。
令心清淨正住修習。
三純熟止觀。謂止惑不生。名令心清淨。觀徹前境。為正住修習。
趣入成就。
四契合止觀。寂冥理境止也。名為趣入。智顯於心觀也。故云成就。上四皆止觀俱行。如是方為真實順忍。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順忍。
△三無生法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二釋義二。初總明。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亦不見有少法滅。
若具皆應牒無盡等。此二為總。故略標之。釋中具有皆此別義。
△二徵釋二。先徵。
何以故。
徵意有二。一云。何以得知無生滅耶。二云。既稱無生法忍。何以復言不見法滅。
△三釋。
若無生則無滅。
釋初徵意云。真法本自不生。從緣之法。無性故不生。以無生故。何有於滅。此則以緣集釋無生。以無生釋無滅。此中略無緣集。偈文具有。云何無生釋無滅耶。此有二意。一云。若先是生。後必可滅。本既不生。今則無滅。二云。既即緣無性。稱曰無生。則不待滅。竟方無故。次云無滅。此二為總。餘可倣之。
釋第二徵意云。夫無生忍。非獨無生。必諸法都寂。今從初義。立無生稱。故無滅等。成無生義。若從別義。亦可得稱無滅忍等。是以信力入印度。經明此忍能淨。初歡喜地云。一謂得無生忍。亦令他住。又云。無生忍者。謂證寂滅故。二得無滅忍。亦令他住。又云。無滅忍者。證無生故。斯文可據。
若無滅則無盡(至)若無住則無去無來。
又此諸句各有二義。一以前前釋於後後。以後後句成於前前。前前有故。後後方有。前前無故。後後亦無二者。諸句一一皆在。無生句中。正無生時。諸義頓足。以是即事之理。非斷滅故。即理之智。無能所故。然文旨包含。略為三釋。一唯約理。二具理智。三唯約智。今初。云何前前有故得後後有。謂生法既滅。滅則終盡。盡則是垢染法。染則前後別異。別則方處不同。有處則能所非寂。不寂則有所欲。有欲則有營作。作則有所願求。願則心住願事。住則有去有來。今由前前無故。後後斯寂。故以後後。顯成無生。此順長行。
二雙約理智者。初二是總含於理智。次四顯理無生。後六顯智無生。故偈中云。其心無染著等。理智契合。名無生忍。
三唯約智者。由了從緣無生。則智無有起。故名無生。無生之忍湛然不遷。故云無滅。無滅故用無斷盡。次垢念皆離。常無差異。旁無方所。照而常寂。遇境無染。雖為而無作。雖悲而無願。處世而無住。等法界而無去來。皆以前釋後。以後成前。言亡慮絕。寂照湛然。名無生忍。若唯約知無生理。名無生忍。未足深玄。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生法忍。
△四如幻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幻忍。
△二釋義。初略後廣。略中有二。初了幻緣相。二成就忍行。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
文三。初指法同前。次彰幻所由。緣生不實故。後顯幻相。
知一切法皆悉如幻。
一切法即是所喻。所喻通局。已見上文。此意明通。通為無為。故大品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言如夢如幻。涅槃雖真。從緣顯故。遣著心故。廣中合云。了世如幻。則似有為。然有法世。亦通無為。此為有為。所隱覆故。所以名世。故後云菩提涅槃亦皆不見者。了平等故。
從因緣起。
就法喻中。各開五法喻。開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有所依之巾。二幻師術法。三所現幻馬。四馬生即是馬死。五愚小。謂有法有五者。初巾。喻法性。二術。喻能起因緣。謂業惑等。三喻依他起法。即眾生等。四喻依他無性。即圓成故。故下廣說。皆云非也。五喻取為人法。今菩薩反此。故云解了。
今經既云。從因緣起。能起即第二。所起即第三。以第二為因。令悟第三。成於第四。遣第五病。歸第一理。然緣亦從緣。故緣果俱幻。中觀論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即斯意也。
然上五義各具有無。一巾。性有相無。為馬所隱故。二術。用有體無。以依巾無體故。三馬。相有實無。以實無而現故。四生即是無。死即是有。以無礙故。五情有理無。但妄見故。又此五中。各有四句。唯思可知。然皆具德。不同四謗。若以諸門交絡。成多四句。亦可思準。
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
後顯幻相。略為二解。一約相類。謂解一無實。則知一切皆然。並從緣故。故云。一中解多等。二約圓融。復有三義。一以理從事。說相即性。如馬頭之巾不異足之巾。說頭即足。故一即多等。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者。貪欲性故。諸法即貪欲者。即貪欲實性故。二以理融事。一多相即。如馬頭無別有。即以巾為頭。以巾體圓融故。令頭即足。故云。一中解多等。
三約緣起相由力。則法界同一幻網。令一多相即如幻師術力。令多即一等。賢首品云。或現須臾作百年等。以幻法虗無障礙故。相即既爾。相入亦然。入則一中有多等。
異體既爾。同體亦然。一門既爾。餘門思準。
△二成就忍行。
此菩薩知諸法如幻已(至)成就種種神通變化。
由知法幻成二種行。一忍智現前。云了平等。二幻用無礙。云成通化。云何平等。釋有三義。一理事平等。如巾馬無二故。色即空等。二理理平等。如頭足俱巾。巾無別故。如賢聖同如。三事事平等。如前一多中說。
△二廣三。初喻二。初明性無即體空義。
譬如幻非象非馬非車非步(至)非是一切種種眾物。
所非之事。亦可次第對前情非情境。
△二明其相有即差別義。
種種非幻幻非種種。
初二句結前生後。種種非幻者。象等非術故。下句反此。法合可知。
然由幻故示現種種差別之事。
正顯相有。雖互相非。然由因起果。虗而假現。又喻智了平等。而起化用。
△二法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一切世間如幻。
上總下別。皆言世間者。有其二義。一可破壞故。即喻有為。二隱覆名世。亦通無為。
所謂業世間煩惱世間(至)時世間趣世間。
法通五類。趣謂五趣。
成世間壞世間。
成壞約器。一期說故。
運動世間。
通情非情。念念移故。
造作世間。
唯情現營為故。
△二成忍行二。初成真智行。
菩薩摩訶薩觀一切(至)不見入正位不出平等性。
由了體空故。故經結云。不出平等性。又前法中。明即寂之照。云了平等。此明即智之止。故云不見。是知無幻之幻。方是幻法。絕見之見。方為見幻。
△二明動靜無二。
是菩薩雖成就佛國土(至)知因緣性無有動轉。
亦權實不二故。經云。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由了體空。不壞幻相差別。故如象生即是象死。此二相對應成四句。謂此二。無二故非異。無不二故非一。非一即非異。故非非一非異。即非一故。非非異亦絕雙照。故非亦一亦異。若以巾上二義。對象上二義。辨非一異。略有十句。一以巾上成象義。對象上差別義。合為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自位義。與象上體空義合。為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眾生即如。不復更滅等。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為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真妄平等異不可得故。次下四門明非一。謂五以巾住自位義。與象上相差別義。此二本末相違背。故名非一。楞伽經云。如來藏不在阿賴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者。不生滅此之謂也。六巾上成象義。與象上體空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非一。勝鬘經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七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離故。八以極相害俱泯而不泯。與極相背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與次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十然亦不異。以理徧通故。法無二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相。違害極違而極順者。是無障礙法也。巾象相對既爾。術等相對交絡諸句準之。上下諸文非一異義。皆準此釋。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如幻忍。
結文可知。
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三(入第四十四經下卷)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五如燄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燄忍。
△二釋義三。初指法同喻。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同於陽燄。
△二別顯喻相二。初喻體空。
譬如陽燄無有方所(至)非種種色亦非無色。
若開義門。亦具五義。一空地。二陽氣。三氣與空地合而有燄。四燄似水即無水。五令渴鹿謂有。初喻如來藏。二喻無明習氣。三喻習氣熏動心海。起於緣生似有之法。四喻依他無生。五喻凡小執實。若十喻論。法喻各有多義。如彼廣說。其有無等義。如幻忍說。
△二喻其相有。
但隨世間言說顯示。
△三總以法令。
菩薩如是如實觀察了知諸法。
上明了法。下明成忍行。
現證一切令得圓滿。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如燄忍。
△六如夢忍三。初徵。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夢忍。
△二釋三。初標法同喻。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如夢。
△二正舉喻相。
譬如夢非世間非離世間(至)非染非淨而有示現。
然開此夢義。亦有五法。一所依。謂寤心以喻本識。二所因。謂睡蓋以喻無明習氣。三所現。謂夢相差別以喻緣所起法。四此夢事非有而有。但心變故非現前法。五令夢者取以為實。初明俱非。喻法非有。後云而示現有。喻法而有。雙辨為俱句。五奪為雙非。然此四句皆由以是夢故。謂一以是夢故有夢事。現於夢者為有。二既言是夢。其性必虗。於無實處。而見實故。然語有則全攝無而為有。言無則全攝有而為無。以非二相故。非但相有性無而已思之。三以是夢故。必具二義。全有之無。與全無之有。二門峙立不相是故。非是半有半無。四既言是夢必是雙非。形奪俱融。二相盡故。然此俱非不違雙。是以若不奪無令盡無以為無。若不奪有令盡無以為有。是故存亡不礙。俱泯自在。方為如夢自在法門。是故經云。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此之謂也。
△三合喻十句。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世間悉同於夢。
上句為總。下九句為別。別中初句近上總句。所以略無如夢二字。於九句中。前八辨夢。後一明覺。就前八中攝為四對。
無有變異故如夢自性故。
初二明常無常門。體虗無變。即是常義。自性無恒。是無常義。
如夢執著故如夢性離故。
此二辨真妄門。妄由著生。真由性離。
如夢本性故如夢所現故。
此二性相門。性本一如。相現多種。
如夢無差別故如夢想分別故。
後二明一異門。但是一心。一而無別。隨相分別。異異不同。又唯是一夢想現多種。上之四門。各雙存互奪。以為四句。思之可見。
如夢覺時故。
後一句明覺。即止觀門。謂要在覺時。方知是夢。正夢之時。不知是夢。純昏心故。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覺時了夢。知實無夢。然由於夢。方有覺故。所以須辨夢覺之時。若離於夢。夢覺斯絕。觀了上之多門。止不取於夢妄。如此方為了夢法門。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如夢忍。
△第七如響忍三。初徵。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響忍。
△二釋三。初忍行所因。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修學成就到於彼岸。
由聞起觀。能成忍故。
△二成忍之相二。初法二。初指法同喻。略顯其相。
知一切音聲悉同於響。
通知一切音聲如響。
無來無去。
明其體空。
如是示現。
彰其相有。
△二了知佛聲如響。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觀如來聲。
非獨。但喻世間聲故。
不從內出。
離機。無聲故非內。
不從外出。
離佛。無聲故非外。
亦不從於內外而出。
二法相依。故非內外。若言內外和合有者。便有二聲。內外相依。即顯無性。上明即有之無。下明即無之有。
雖了此聲非內非外(至)善巧名句成就演說。
牒非前三而能巧現。
△二喻顯四。初喻。
譬如谷響從緣所起。
真舉從緣所起。明響無性。無性之相。已見法中。然有五法。一空谷。二有聲。此二是緣。三聲擊空谷。便有響應。此明所起。四有而非真。此彰無性。五愚小。謂有亦有。有無等義。如上準之。然此一喻。通喻三法。一喻上一切聲。則谷喻喉顙。聲喻風氣。二喻上如來聲。則谷喻如來。聲喻緣惑。三喻一切法。今經略無。晉本具有。大品十喻。亦響喻一切。則谷喻如來藏。聲喻無明習氣。
△二合。
而與法性無有相違令諸眾生隨類各解。
但合佛聲。以從近故。然初至令諸眾生。隨類各解。言含法喻。謂約法則如來之聲。不違法性而能隨類。合於上文能巧示現。約喻則不違本聲事法之性。隨其呼人類別各解。
而得修學。
△三轉以喻顯。
如帝釋夫人阿脩羅女(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
此有二意。一則喻上佛聲一音隨類。二則喻下菩薩無心方能普演。
△四重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於無邊世界中恒轉法輪。
△三忍成之益二。初隨機徧說。
此菩薩善能觀察一切眾生(至)令隨所宜聞法各異。
△二權實雙行。
雖知聲無起而普現音聲(至)悉以智慧而能了達。
以同於響性相無礙故。是則由聞如響之教。了如響之聲。發如響之音。演如響之法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如響忍。
△八如影忍。文有。
△四別。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影忍。
△二釋三。初法有十一對分三。初七對雙遮顯性。以成止行。如影無實故。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非是世間非出世間。
△二二對雙照性相。以成觀行。如影雖虗。而能現故。
非修菩薩行。
性則非修。
非捨於大願。
相乃不捨。
非實。
真即俗故。非實。
非不實。
俗即真故。非不實。
△三二對遮照無礙。成雙運自在行。
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
雙照真俗。即權實雙行。
不隨世間流亦不住法流。
雙遮真俗。即權實雙寂。遮照一時為雙運。互奪無礙為自在。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為忍相之深玄。
△二喻文具五法。初為所依本質。
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
若約影喻別喻。菩薩現身則日等。喻悲智願等。若約影喻通喻。一切法則日等喻因。其河泉二種雖通能現。且為所現。長河飛泉入鏡中故。
△二明能現之處。
於油於水於身於寶於明鏡等清淨物中。
亦有通別。別喻機惑。及應現處。通喻於緣。謂無明等。然此文具攝論三喻。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為水月喻。喻於定地所引境界。以水有潤。滑澄清性故。鏡等影像。闕此潤等。喻非定地。二以於身對上日月。為光影喻。身映日等而有影故。弄影多端故。喻於諸識。三以寶鏡等對上男子等。為影像喻。喻定地果報。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別現鏡等之中故。喻於果與因處別。前映質之影。雖因日等。影乃隨身。不於日內而現。故喻諸識雖託境生。異自在我。非在於境上。所依能現二段是緣。
△三明緣之所起。
而現其影。
亦有通別二果。可知。
△四明有之非有。
影與油等非一非異非離非合。
攝義多門。於中一異合離。通顯影義。初一異約此影彼影。合離約影對於水等。次別顯影義。
於川流中亦不漂度於池井內亦不沉沒。
不通二影。如月映淮流。流水不將月去。光臨潭上。萬仞不見光沉。喻菩薩同世遷流。不漂生死。證真寂滅。不沉涅槃。後雙結有無。
雖現其中無所染著。
喻性相交徹。兼於鏡像。
△五愚小取為有。
然諸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
由以有無定為有無。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執著。上明取有無。故為執著。
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近遠。
舉影正義。顯上為執。不知此影。無遠近故。
△二合二。初正合前文。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不作二解謂自他別。
舉智境。合前本質。
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
合前油等。
各各差別一時普現。
合前現影。
△二轉以喻合非有之有。
如種子中無有根芽莖節枝葉而能生起如是等事。
上喻下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善巧方便通達無礙。
有無無礙。名為方便等。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如影忍。
△四果三。初約法性身。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同於世間堅實之相。
得稱性之身。如影不往而至。不分而徧故。
△二結成無礙。
然此差別即非差別別與不別無所障礙。
以無差是差之無差故。雖不往而徧。令物見殊差。是無差之差。故雖徧而不在彼此。
△三顯此身因。
此菩薩從於如來種性(至)無邊色相清淨之身。
其無邊身。近局果中。亦通前法。
△九如化忍四。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
化者無而忽有故。
△二釋三。初法二。初總標。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
標法同喻。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間。不但局於所化情類。略標世間應具出世。
△二別顯二。初顯所知十句。初五染化。
所謂。
此五不出惑業苦三。前四是苦。即五蘊相。
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
一識。由想起。
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
二行。因識生分別。是識故。
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
三受。因想起想。取愛憎相故。
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
四色亦行。生無記報色。如沫不實。名言熏習即是行故。
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
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業通二處。初句意業。此句分別。皆是業故。此中意等從緣無性。如化不實。本無今有。如化相現。故仁王經云。法本自無。因緣生諸。淨化二義倣此可悉。
△二五淨化。
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
一方便調生。依真智故。
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
二湛然真智。由理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
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
三願。由行滿。
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
四慈悲。復依方便立故。
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
五具無畏辯。能轉法故。
△二別顯能知。
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
結前生後。世間結前染。出世結前淨。亦結餘所不盡。謂乃至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化故。或說涅槃不如化者。大品云。為新發意菩薩。恐其驚怖。分別生滅。方如化故。了知之言。即是生後。
次正顯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義。
現證知。
若事若理。非比度故。
廣大知。
旁無遺故。
無邊知。
契中道故。
如事知。
稱俗境故。
自在知。
真俗無礙故。
真實知。
歸一實諦故。
非虗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
結上六知。處真道而不傾。行非道而不壞。
△二喻。
譬如化。
應開四義。一能化者。以喻因緣。二化現事。喻所起果。三現用而無實。四愚小。謂真故。十喻傳云。猶如化事。雖空無實。能令眾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爾。云何無實。如彼化人無生老死苦樂。異餘人故。有四十句。初句標。次三十七句一向雙非。以顯無實。
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至)非生死非涅槃。
後二句義通二種。
非有非無有。
一亦是雙非。謂無有亦無故。二雙融性相。化不實故非有。現化事故非無。有對成四句。及一異等。準前思之。
△二合二。初化行四。初起化用。
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至)了知世法分身化往。
以同化相有故。然但云菩薩如是者。以上諸非。一一通法。故指上如是為善巧方便。
△二明化智。
不著世間不取自身(至)不住於法不離於法。
以了化不實故。
△三雙非顯中。
以本願故不棄捨一眾生(至)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
△四結示化旨。
了法如化非有非無。
△二化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至)菩提之道利益眾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
△四果二。初得利他業用之果。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明照法性平等圓滿。
△二得依自利。立勝名果。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不能為障名無礙者。
△十如空忍四。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空忍。
標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法。佛地論喻清淨法界。以雜差別相故。及中邊等論喻圓成實。但是此中一義。然其喻相。小異諸喻。諸喻開義。多分有五。雖然正取所成幻等以喻於法。而亦取緣等以顯無性。此中喻相。不間別法。直指於空。具含多義。以喻於法。又此諸喻若約能喻。五多喻中。多取似有。以破實有。化喻以不有之有破於似有。此喻以性相俱絕破於一切。又前六遣有會空。多依空立有少。此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又上所喻。則通一切。此中能喻則具多義。所喻各隨別義。喻一類法。龍樹十喻。以四復次。釋如空義。一近無遠有。謂如虗空非可見法。以遠視故。眼光迴轉。則見縹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無所有。以凡夫人遠無漏慧棄捨實相。則見彼我男女等物而實。此物竟無所有。二約性淨不染。三約無初中後。四約體實無物。及佛地論有十復次。上八地中。空有十義。皆是略明。然約別義。有此不同。若約同義。諸喻無別。故叡公云。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若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能映斯照。萬象無來去。餘有無無礙等義。如前後說。
△二釋二。初忍解之相二。初別明。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
以空九義。喻九種法。隨義雖別。然其總意亦以緣成。無性故空然。九句各初標法同喻。後出所以。
了一切法界猶如虗空以無相故。
一標事法界如空。下出所以者。以無相故。謂從約無性。其相自虗。即事當體。是理法界故。此句為總。
一切世界猶如虗空以無起故。
二世界共業所起故。
一切法猶如虗空以無二故。
三軌儀教法。一味法界之所流故。及餘六句。並準初句。
一切眾生行猶如虗空(至)猶如虗空無著無礙故。
△三總結。
菩薩如是以如虗空方便了一切法皆無所有。
△二忍行成益三。初總明得如空三業業具。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虗空忍智(至)如虗空意意業。
△二別顯德齊虗空。
譬如虗空一切法依(至)智慧諸力不可破壞。
上二句一向喻實無依為依。
譬如虗空一切世間(至)而菩薩心無有邊際。
餘九句皆顯性相無礙。從緣有故。無性空故。又此二相即故。便成四句。一緣生故空。緣生故有。二無性故空。無性故有。三緣生故有。無性故空。四即反此餘一異等。並例此知。無法出空故。皆現其前。空不可見。是故不現諸法之前。餘文並顯。
△三徵釋得益之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所以得者。
△二釋意云。空觀成故。於中有二。初智證齊空。
菩薩所作如虗空故(至)皆悉平等一體一味。
一體者。真如平等故。一味者。解脫不殊故。
一種分量。
大小皆稱性故。
如虗空清淨徧一切處(至)於一切法無有分別。
△二德用滿空。
嚴淨一切諸佛國土(至)轉於法輪未曾失時。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如空忍。
△四果。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身智慧力如虗空故。
得二十種身。前十與十行及離世間大分相似。然通相多從德用。以立其名。可以意得。
△四總結十忍。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忍。
△二偈頌。一百七頌大分為二。初百頌頌前。但頌廣釋即為十段。段各十偈。初有十頌。頌音聲忍。於中二初。二偈頌所聞佛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譬如世有人聞有寶藏處(至)甚深寂滅相。
△二有八偈頌。能入佛法。
聞此深法時其心得安隱(至)供佛令歡喜。
於中一偈頌不驚怖畏。一偈深信。一偈悟解。二偈愛樂。一偈修習安住。後二偈頌趣向而專心憶念。
△二頌順忍。
如有大福人獲得真金藏(至)亦不分別法。
初一偈三句頌思惟。次二偈一句頌隨順了知。令心清淨。次一却頌觀察平等無違。餘頌正住修習。
△三頌無生忍。於中三。初三頌標。
三十三天中所有諸天子(至)無生故無滅。
以前三忍皆是法說故。偈初各加其喻。
△二有四偈頌釋。
無滅故無盡無盡故無染(至)方便善說法。
△後三結難。
此忍最為上了法無有盡(至)置於善道中。
△四頌如幻忍二。初六偈頌前略說。於中有二。初四頌指法同喻及顯緣相。
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至)示現有種種。
△二有二偈頌。成就忍行。
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至)一切皆如幻。
△二有四頌。頌廣說三。初二頌喻。
幻作男女形及象馬牛羊(至)但隨分別現。
△次一頌合。
菩薩能如是普見諸世間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
△三忍行成。
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
△五如燄忍。初一躡前生後。以明觀意。
如是得善巧寂滅無戲論住於無礙地普現大威力。
△二有五偈指法同喻。
勇猛諸佛子隨順入妙法(至)遠離三顛倒。
△三頌喻。
譬如熱時燄世見謂為水(至)智者不應求。
△四頌合。
眾生亦復然世趣皆無有(至)是菩薩方便。
△六頌如夢忍。正頌前合。兼頌標喻。
菩薩了世法一切皆如夢(至)廣度諸羣生。
十頌頌前九句。一頌無變異。次一頌頌自性。上二兼頌標法。三頌執著。翻則解脫。兼頌前喻。四頌性離。五超頌所現。六却頌本性。七八二頌頌無差別。九頌想分別。十頌覺時。
△七頌如響忍四。初一偈頌忍行所因。
修行如是行出生廣大解巧知諸法性於法心無著。
文云。修行如是行。似結前喻。既言知諸法性。義同忍行。
△二二偈頌聞一切聲如響。
一切諸世間種種諸音聲(至)其心亦如是。
△三有二偈。頌知如來聲如響。
瞻仰諸如來及聽說法音(至)與法無乖謬。
△四餘頌忍成之益。其喻徧諸偈中。
善了諸音聲於聲不分別(至)於世無所著。
△八頌如影忍頌法說。十對喻合含在。其中十頌分九。初二偈頌非世生沒。
為欲利世間專意求菩提(至)修行意不動。
謂了寂故。不生。饒益故不沒。
△二有一偈。頌不在內外。
不住於世間不離於世間於世無所依依處不可得。
不住故不內。不離故不外。
△三有一偈。頌非行不行。
了知世間性於性無染著雖不依世間化世令超度。
了無染故非行。化世故非不行。
△四有一偈。頌非同非異。
世間所有法悉知其自性了法無有二無二亦無著。
知自性故非同。了無二故非異。
△五有一偈。頌非往非不往。
心不離世間亦不住世間非於世間外修行一切智。
第二句不往而行。餘三句非不往。
△六有一偈半。頌非住非不住。
譬如水中影非內亦非外(至)以世不可說。
初半偈兼別頌喻。故云非內外。
△七有二句。頌非是出間非出出間。
亦不在內外如影現世間。
△八頌非修菩薩行。非捨於大願。
入此甚深義離垢志明徹不捨本誓心普照智慧燈。
△九頌雖常行一切法。而能辨一切世間事。
世間無邊際智入悉齊等普化諸羣生令其捨眾著。
其實不實。及不住世。流法流義。通結上故。略不頌。
△九有十頌。頌如化忍四。初三偈頌總知一切世間如化。
觀察甚深法利益群生眾(至)菩薩行亦然。
△二染法化。
一切諸世間及以無量業平等悉如化畢竟住寂滅。
△三淨法化。
三世所有佛一切亦如化(至)化力為說法。
言度脫亦如化者。為釋疑故。謂觀察眾生如化。何用化之。故此答云。化若有實。可招來難。度既如化。化之何妨。
△四有四偈頌合。
知世皆如化不分別世間(至)智慧亦如是。
△十如空忍二。初一頌忍解之相。
第十忍明觀眾生及諸法體性皆寂滅如空無處所。
△二忍行成益三。初頌別顯德齊虗空。
獲此如空智永離諸取著(至)菩薩之所得。
△二有三偈。頌徵釋得忍之由。
自住如空法復為眾生說(至)悉等虗空性。
△三有一偈。却頌上總明得如空三業。
智慧與音聲及以菩薩身其性如虗空一切皆寂滅。
△二頌結歎二。初三偈二利行圓。
如是十種忍佛子所修行(至)轉於無上輪。
言超過一切眾者。正顯十頂之義。
△二有四偈顯深難測上智所知。
所修廣大行其量不可得(至)眾生莫能測。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四(入第四十五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阿僧祇品第三十
△初來意有二。一通辨者。謂前三品別答前問。此下三品總明等覺。勝德深奧故二別辨者。前既智圓證極。此品校量行德難思。故次來也。又難思佛德。菩薩盡窮故。亦為遠答。變化海故。下偈廣明變化大用。即其意也。又通顯一部之數量故。
二釋名者。阿之言無。僧祇曰。數全帶數名。若晉本云。心王菩薩問阿僧祇品。兼能問人。即人法雙舉。及菩薩所問之筭數。梵本同此。然僧祇是十大數之創首。經論多用。故以標名。亦顯此數。即離數故。寄無數標名。
三宗趣者。寄數顯德。分齊為宗。令知普賢及知諸佛離數。重重無盡為趣。
四釋經文。此下三品總顯深奧。即為三別。此品明勝德無數。次品明盡一切時。後品明徧一切處。然此三品。初一通明佛菩薩德。次品正顯佛之勝德。兼明菩薩。後品唯明菩薩之德。所以爾者。亦是等覺亦名佛故。位後普賢是佛菩薩故。今初一品。文分為二。先問二。初牒佛所說。
爾時心王菩薩。
所以心王問者表數。不離心數與非數。皆自在故。又顯此數。統收前後。辨超勝故。
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至)不可說不可說。
所以偏問十者。舉後攝初。顯無盡故。前後文中多用此故。故後文云。如來演說。但問本數。已攝諸轉。
△二正明諮問。
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
△二答四。初讚問成益。
佛告心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至)而問如來應正等覺。
令入佛所知數者。以是圓教所明。深廣無涯。唯佛方測。不同凡小之所能知。如黃帝筭法。但有二十三數。始從一二。終至正載。已說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無數。此有百二十四倍。倍變之故。非餘測故。數終極寄不可說。況復偈初更積不可說。歷諸塵剎。以顯無盡。所以佛自答者。表難思故。又明此品統語因位終德。故佛說之。
△二誡聽許說。
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三敬受尊命。
時心王菩薩唯然受教。
△四正答所疑二。初長行明能數之數廣多。
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至)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問乃舉後難知。答則始終具說。初言一百洛叉為一俱胝者。是中等數洛叉是萬。俱胝是億故。光明覺品云過一億。梵本皆云俱胝故。若依俱舍。以洛叉為億。則俱胝當兆也。若兼取一十百千萬等下等數法。則通有百三十七數。由前易故。略不說之。俱胝已下並是上等數法。倍倍變故。餘如光明覺品中說。其中多存梵音。但是數名更無別理。末後云。此又不可說不可說者。若類前具牒。便有四箇不可說字。故譯家云。此又二字替一不可說不可說。為譯之巧。
△二偈頌。顯所數之德無盡。有一百二十偈。大分為二。初六偈明普賢德。廣說不可盡二。初四偈半明能數多。
爾時世尊為心王菩薩而說頌言。
不可言說不可說(至)一塵十萬不可說。
積數自有十重。以顯無盡。是知上至不可說轉。尚約順機。據佛所知。實無盡故。言十重者。一初句積不可說至不可說。然此應積最後不可說不可說轉。而但積不可說者。有二義故。一取言易故。下偈多用故。二表言所不及之數故。次三句將上所積充滿一切不可說初句。標後二句釋。謂何者是一切不可說。釋云不可說劫中說不盡者。三半偈將上諸不可說一一是一剎皆碎為塵。四半偈即前一一塵有不可說剎。五有半偈。將前諸塵中剎一念。徧碎為塵。六有半偈。念念碎塵。復盡多劫。七有一句。明前所碎塵。復有多剎。八有一句。即此多剎。復碎為塵。九有半偈。以多筭數。經於多劫。數上諸塵。云如是數。十以上諸塵數劫。一塵有十萬箇不可說劫。如是重重無盡無盡。
△二一偈半顯所數廣。
爾劫稱讚一普賢(至)如是乃至徧法界。
略舉三重。一將上諸劫。讚一普賢之德不盡。二況一塵中有多普賢。三況徧法界塵。皆有多矣。是知普賢德無盡故。若不以稱性之心思之。心惑狂亂。
△二有一百一十四偈。明佛德深廣普賢窮究。即廣顯變化之相。文二。初明果德無礙因位善窮。二明果德深廣因能趣入。初中分二。初果法無礙二。初三偈依報自在。
一毛端處所有剎(至)種種奇妙不可說。
△二明依正融攝。即入自在。於中五。初依中現正。
於彼一一毛端處(至)咸放光明不可說。
△二有十一偈半。明正中現依。文二。初現蓮華光明。
於彼一一光明中(至)不可言說不可說。
△二有二偈半。現淨土之用。
彼如須彌一妙寶(至)皆出光明不可說。
△三有五偈。依中現正說法調伏。
光中現佛不可說(至)調伏眾生不可說。
△四有二偈。明現時常住。
或復於一毛端處(至)復現於化不可說。
△五有九偈半。明自在調生。
彼佛法身不可說(至)於中差別不可說。
△第二明因位善窮。文分為二。初有半偈。結前生後。
菩薩悉能分別說諸明筭者莫能辨。
△二正顯因德。於中有十。初八偈明帝網身土是起行處。
一毛端處大小剎(至)入已所作不可說。
又前文明其展徧。此明包容。文影略耳。言毛孔悉能受諸剎等者。稱法性之一毛。故受多剎而無外。不壞相之多剎。安徧語者之一毛。內外緣起。非即離故。
△二三業勤勇行。
意根明了不可說(至)了達一切不可說。
△三有四偈半。明應器攝生行。
一切眾生不可說(至)利益一切諸世間。
△四有五偈半。明游方供佛行。
普現其身不可說(至)恭敬諸佛不可說。
△五有十一偈半。明廣修十度行。
修行於施不可說(至)念念恒住不可說。
△六有二偈半。游剎自在行。
諸佛剎海不可說(至)雜染世界不可說。
△七有四偈。明調伏眾生行。
了知眾生不可說(至)令眾生淨不可說。
△八有七偈半。三業深淨行。
一一毛孔不可說(至)演說讚歎不可說。
△九有八偈半。願智自在行。
彼諸菩薩不可說(至)哀愍世間不可說。
△十有一偈。結德無盡。
不可言說一切劫(至)不可說德不可盡。
△二明果德深廣因能趣入。文二。初果三。初六偈總歎佛德。
不可言說諸如來(至)歎佛功德無能盡。
△二有三偈。別明依報。
一微塵中能悉有(至)剎海分布不可說。
此中所明蓮華世界賢首如來即是。次品最後世界賢勝如來勝者為首。其義可知。
△三有三偈。別明正報。
一一剎中有如來(至)獲深智藏不可說。
△三明因德趣入。於中二。初有六偈半。明自分行。
種種數量不可說(至)一一了知不可說。
△二有三偈半。明勝進行。
能於一時證菩提(至)菩薩一切皆明見。
且從相顯。略申科判。然上諸德。德德圓融。無盡無盡。惟忘懷體之。
○壽量品第三十一
△初來意者。夫玄鑒虗朗。出乎數域之表。豈有殊形萬狀脩短之壽哉。然應物隨機。寧無不形而無不壽。故上品彰其實德。此品以辨隨機。雖積少至多顯。時無不徧。即前多德之一。故粗廣之。亦為遠答壽量海故。所以來也。
二釋名者。壽謂報命。量即分限。染淨土之報。壽隨機見之分限。以顯無盡之命無限之量。壽之量故。壽有斯量。通二釋也。別行經名無邊佛土經。即以處顯人。
三宗趣者。應物脩短為宗。顯窮來際無限為趣。以就同教。且積劣之勝。若就別教。則脩短圓融故。
次正釋文二。初集經者敘。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
而心王說者。以領旨故。佛壽自在故。
△二正說三。初別舉十剎相望巧明。
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月智佛剎為一日一夜。
△二舉略顯廣。
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祇世界。
△三舉其玄極。
最後世界一劫(至)大菩薩等充滿其中。
且如以劫為日。未歷十重。則劫不可說。況百萬僧祇。則最後之剎。已鄰剎海平等。故舉普賢等充滿。其中者。明極位所居。由此名為兼顯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五(入第四十五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初來意者。上約化益盡一切時。今明菩薩徧一切處。故次來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端之處。皆有多多普賢。此則據實而談。今約機緣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厭翹心有歸。若知能住菩薩毛含剎海所住之處。塵納無邊。則未有一方非菩薩住。亦遠答前壽量海問。菩薩隨機。住壽異故。昔將此品。遠答第二會初問意。十句非唯義意不同。抑亦文不相次。
二釋名者。菩薩大悲。隨機住處。能住非一。故名曰諸。諸菩薩之住處。故以為名。
三宗趣者。隨機應感。方所為宗。使物歸憑。及悟無方。以為其趣。
次正釋文。分二。初集經者敘。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
亦心王說者。隨所統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隨智。住無障礙故。
△二正說住處。有二十二處。前十依八方山海。以上下二方非凡能至。故不明之。山海包藏。仁智棲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故。後十二處城邑雜居。曲盡物機。表大悲無遺故。則知菩薩無不在矣。今初第六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餘皆是山。文十。初仙人山。
佛子東方有處名仙人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仙人山者。相傳是東海蓬萊山。若爾則亦兼海。
△二勝峯山。
南方有處名勝峯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勝峯。即德雲所住。晉本名樓閣山。即婆施羅所住。
△三金剛燄山。
西方有處名金剛燄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金剛燄。在西海之濱。
△四香積山。
北方有處名香積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香積山。昔云應。是雪北香山。
△五清涼山。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清涼山。即代州鴈門郡五臺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祕。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然但云東北方者。其言猶漫。按寶藏陀羅尼經云。我滅度後。於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有山。號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為諸菩薩眾。於中說法。及與無量無數藥叉羅剎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供養恭敬。斯言審矣。
其山靈迹備諸傳記。
余幼尋茲典。每至斯文。皆掩卷長歎。遂不遠萬里。委命棲託。聖境相誘。十載于茲。其感應昭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勝事尤多。歷歷龍宮。夜開千月。纖纖細草。朝間百華。或萬聖羅空。或五雲凝岫。圓光映乎山翠。瑞鳥翥于煙霄。唯聞大聖之名。無復人間之慮。入聖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視。互謂非凡。觸目皆為佛事。其山勢寺宇。難以盡言。自大師晦迹於西天。妙德揚輝於東夏。雖法身長在而雞山。空掩於荒榛。應現有方。鷲嶺得名於茲土。神僧顯彰於靈境。宣公上稟於諸天。漢明肇啟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北齊數州以傾俸。有唐九帝之迴光。五天殉命。以奔風八表。亡軀而競託。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異舍衛三億之徒哉。願皆修敬。
△六金剛山。
海中有處名金剛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金剛山。謂東海近東。有山名之為金剛。雖非全體是金。而上下四周。乃至山間流水砂中。皆悉有金遠望即謂全體是金。又海東人自古相傳。此山往往有聖人出現。然晉本此處當其第九。以與第十莊嚴窟。俱在海中故。而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內。東北方攝故。若不然者。何以正說八方。忽然語海。又晉本海中有二住處。一名枳怛那。現有菩薩。名曇無竭。有萬二千菩薩眷屬。言枳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踊出。金剛語體。踊出語狀。曇無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云法尚。今言法起。與生勇義同。即常啼之友也。菩薩眷屬。十倍今經。或前譯之誤。
△七支提山。
東南方有處名支提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支提山者。此云生淨信之所。有舍利者為塔。無舍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故以為名。昔云既指清涼為東北。則東南影響吳越。然吳越靈山雖眾。取其形似者。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聳雲際。赩若霞起。巖樹相映。分成數重。其間有白道猷之遺蹤。或即當之矣。然劒川有三學。山中有歡喜王菩薩。屢持燈而出。名雖不同。而天竺望之。即是東南。亦有見其持寶冠者。則密示其名也。希後賢以審之。
△八光明山。
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光明山。昔云應。是與補怛洛迦山相連。以晉譯觀音住山為光明。今文非觀音住處。而云光明。故言連也。
△九香風山。
西北方有處名香風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香風山。疑是香山西畔。
△十莊嚴窟。
大海之中復有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對上第六海中。故云復有。晉本云。二名功德莊嚴窟。
△後十二處城邑雜居。初毗舍離。
毗舍離南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毗舍離者。即毗耶離。此云廣嚴城。亦曰廣博。即是中印度淨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按西域記第七云。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百賢聖重結集處。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藍。其側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迹之處。應是其所。晉本第二。更有一處。名巴連弗邑。有處名金燈僧伽藍。昔云具言波吒補怛囉。此云黃華子。即黃華女之子。創居此處。亦中天摩伽陀國。具如西域記第八。今經闕此一處。
△二摩度羅城。
摩度羅城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云摩度羅者。亦曰摩偷羅。此云孔雀。亦云密蓋。並是古世因事為名。亦中印度言滿足窟者。彼國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師利塔。於王城西五六里。有山寺。是烏波毱多所造寺。北有巖中。間有石窟。是毱多度人安籌之所。具如西域記第四說。安籌雖是後事。多是安聖窟中。
△三俱珍那。
俱珍那城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俱珍那者。具云俱陳那耶。俱珍姓也。此云大盆那耶法律也。謂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於側修法。律後人以此為姓。因為城名。
△四清淨彼岸。
清淨彼岸城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清淨彼岸城。是南印度。目真此云解脫。即龍之名。隣陀云處。即龍所居處。
△五摩蘭陀國。
摩蘭陀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摩蘭陀國。未詳所在。晉經無國。但云風地。謂有風孔處。即龍所居。
△六甘菩遮國。
甘菩遮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甘菩遮國。正云紺蒲。即是果名。其果赤白圓滿。乍似此方林檎。而復三約橫文。此國多端正女人。頸似紺蒲。三約文成以女名。國出生慈者。大集經中但名慈窟。
△七震旦國。
震旦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震旦國。即此大唐。亦云真丹。或云支那。皆梵音。楚夏此云多思惟。以情慮多端故。前為成八方故。清涼直云東北。今在諸國之類故舉國。名那羅延者。此云堅固。昔云即青州界有東牢山。現有古佛聖迹。此應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靈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者。在蔚州界。靈迹顯著。不減清涼時人稱謂普賢所居。往往有覩。彼亦有五臺。南臺有窟。難究其底。時稱那羅延窟。或即是此。
△八疏勒國。
疏勒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疏勒國。具云佉路數怛勒。是彼國山名。因山立號或翻為惡性。因國人以立名。然牛頭山在今于闐國。此云地乳。佛滅百年方立此國。具如西域記。以集經之時未開。尚屬疏勒故耳。晉本但云邊國故。或指江表牛頭。今譯既明。定非此也。
△九迦葉彌羅。
迦葉彌羅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迦葉彌羅。晉譯為罽賓。此翻為阿誰入即末田地乞地之所。略如音義。廣出西域記第三。
△十增長歡喜城。
增長歡喜城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增長歡喜城。古釋云即南印度。尊者窟者。即上座部所居之所。
△十一菴浮棃摩。
菴浮棃摩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菴浮棃摩。此云無垢。即是果名。此國豐而且勝。故以為名。在中印度境。
△十二乾陀羅國。
乾陀羅國有一住處(至)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乾陀羅國。此云持地。多得道果者。護持不為他國侵害故。或云香徧。徧國香草。先發生故。苫婆羅者。是香華樹名。與初品苫末羅。梵言輕重耳。徧窟側近。多生此故。相傳云。是佛留影之所。具如西域記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品之終。都無結束。或是經來不盡。閻浮既爾。餘界異類界等可以倣之。法界身雲則無在無不在矣。
自下入第四十六卷經。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
△初明來意。先通後別。通則此下五品為答第二會初如來地等十句問故。古德但有三品答前。謂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之果。因圓果滿。故次來也。若答前問。何以重請。由因果隔絕。念法希聞。因德尚深。果必玄妙。故念請耳。別明此品。則前品因終。此品果始。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如來果法迴超言慮。故以為名。斯即佛之不思議法也。
△三宗趣。先總後別。總明說佛果德體用。心言罔及。而為其宗。令諸物情。亡言絕想。速滿為趣。別就宗中。三門分別。一通辨佛德。若說百四十不共佛法。通於權小。若五法攝大覺性。猶通於權。若言唯一味實德者。約理頓說。若言具足無盡德者。是此所明。故後文中。初標十問。答具多門。類通十方。一一無盡。二別顯義相。諸佛功德不出二種。一者修生。二者本有。初謂信等本無今有。後謂真如具性功德。此二無礙。應成四句。一唯修生。二唯本有。以性相區分故。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四修生。本有無分別智。冥符理故。若權教所明二德。不雜法報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經宗。雖有四義。而無四事。本有如真金。修生如嚴具。然由嚴具。方顯金德。嚴具無體。全攬金成故。唯金不礙嚴具。唯法身而不礙報化。唯嚴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無礙。八相該於法界。丈六徧於十方。諸根毛孔各無限量。亦不礙量。量與無量。無有障礙。三顯不思議之義。泛明有四。一理妙難測。二事廣難知。三行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後一。就後一中。復開為四。一何者不思議。略辨十種。一智超世表。二悲越常情。三無思成事。四同染恒淨。五所作祕密。六業用廣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圓自在。九依正無礙。十理事一味。文並具之。恐繁不引。
二於何不思議。此有四位。一過世間。二越權小。三超因位。四顯法體。三云何不思議亦有四種。謂非聞思修及報智境。四何用不思議亦有四種。謂令信向故。起行求故。隨分證故。圓滿得故。前三是宗。唯取第四。何用為越。即此宗趣可以釋名。
次正釋文。五品分二。初之一品總明佛德。後之四品別顯佛德。古德將後二品。為平等因果。此但三品。今依賢首初品。總顯佛德體用。次品別顯勝德之相。後品別明勝德益用。又初品明德。次品明相。後品明好。今初分四。初請分二。初明請人。
爾時大會中有諸菩薩作是念。
△二正顯所念。
諸佛國土云何不思議(至)諸佛解脫云何不思議。
十法皆云不思議者。即前果用超情離於說相。故此十句義並多含。皆通真應。不得一向就應而辨。然此十問攝前普光。後二十句所成果。問謂身攝六根。智攝佛境佛地及最勝三問。自在攝五。一神力。曰神通。三十力。四無畏。五三昧。此並前開此合。前境界中。開出國土所化所依之境故。前所行中。開出出現本願種性。種性即是悲智之行。本願唯就因辨行故。出現是佛普賢行故。出現與行。互有寬陿。下出現品。行是其一。故前之無礙。此開解脫。作用無礙。名解脫故。所以開合者。顯義無方故。名多同者。顯不異故。音聲即辨才。雖無開合名有寬陿。義旨大同。此十義相。第二會中。已曾解釋。至下說分文中重明。
△二加分三。初加因。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
神知機故。
△二顯加相。
則以神力加持。
三業加故。上句為總。下三句別。
智慧攝受光明照耀威勢充滿。
謂意語身以光照者。即教光故。
△三加所為。
令青蓮華藏菩薩。
為具說德故。文有八句。
住佛無畏。
外制無畏。
入佛法界。
內證深寂。此意業勝。
獲佛威德。
威德內充。
神通自在。
神用外徹。此身業勝。
得佛無礙。
具四無礙。是語業勝。
廣大觀察。
徧觀機教為廣大。
知一切佛種性次第。
知性無差。是為次第。
住不可說佛法方便。
授記善巧。是為方便。皆說德也。所以加青蓮華藏者。果德離言。藉因顯故。因果同時故。性德無染最超勝故一德具含一切德故。
△三證分十句。
爾時青蓮華藏菩薩(至)則能知見一切佛法。
上四自利。下三利他。
以大悲心觀察眾生(至)受行一切諸菩薩法。
上皆自分。後三勝進。
於一念中出生佛智(至)總持辯才皆悉具足。
△四說分二。初承力總告。
承佛神力告蓮華藏菩薩言。
告蓮華藏者。非同佛心。無以受佛之德故。亦名蓮華。不言青者。不礙能說。為最超勝故。
△二正顯佛德。略有二義。一總下五品共答十問。此之一品答佛種性。佛以功德為種性故。次有二品。答於佛身。次一品答本願。後一品答出現其國土。問初會已廣。餘或經來未盡。或前後攝之。二者此品具答十問。謂佛德無量。略顯三十二門。門皆具十。則有三百二十種德。以顯無盡。昔以初十。標宗略答。具答十問。所餘唯有別答而超。次答前十問。今謂三十二門如次答前十句問故。而門門中皆含答十。欲顯佛德一具一切。亦顯所問包含廣故。而標門名多。不同前者。為顯佛德無邊際故。文分為十。初之二門答國土問次二門答本願問。三二門答種性問。四二門答出現問。五五門答佛身問。六二門答音聲問。七三門答智慧問。八八門答自在問。九三門答無礙問。十有三門答解脫問。以身及自在。含前普光。諸問多故。用門亦多。而文多有三。謂標釋結。其中義相至文當顯。今初二門答國土問者。國土即是所依所住。即分為二。初門明其常住法門。後門明其徧住法界。不唯國土。不在方所。為真土也。
今初文二。初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無量住。
△二釋相。
所謂。
文有九句。顯於如來應機說法。含答十問。則知十問皆成住處。下皆倣之。
常住大悲。
起應之心。答種性問。悲為種性故。
住種種身作諸佛事。
演法之身答佛身問。
住平等意轉淨法輪。
轉法之意。答本願問。本願平等利一切故。
生四辯才說無量法。
能轉之辯答音聲問音出辯故。
住不思議一切佛法。
所轉之法。答自在問。自在不思議故。
住清淨音徧無量土。
轉音周徧答國土。國土是音所至故。
住不可說甚深法界。
所顯之理答智慧。智慧能住法界故。
住現一切最勝神通。
能化之通。答神通問。
住能開示無有障礙究竟之法。
演法之益。答無礙問。文唯九句。脫於出現。或通諸句。出現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品中。十問既爾。答初二會。類例可知。
△二普徧法界。明其徧住。謂六根三業徧法界土。文分為三。初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法普徧無量無邊法界。
無量是事。法界無邊是理。此二無礙及事事無礙法界。並為所徧。
△二列釋。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普入諸趣而無染著。
含答三問。一正答身其普徧諸趣。是有悲性及出現義。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至)住於無礙平等法身。
次之六句。是身別相。亦是於身兼答普光眼等六問。出妙音聲答音聲問。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
答三問。謂無礙答第九。解脫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至)而於其中不生染著。
別答國土。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至)悉能通達一切佛法。
答本願及智慧問。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法界無邊際十種佛法。
△二有二門。答本願問二。初明乘願現其八相。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念念出生智。
然願以後得智為體。從其願智。生八相等。非生智也。上標次徵。列結下文倣此。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無量世界從天來下。
乘願下生。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菩薩受生。
受生種族。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出家學道。
學解脫道。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明其出現。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無量世界轉妙法輪。
音聲。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教化眾生供養諸佛。
化生嚴國。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不可言說種種佛身。
現佛身。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如來自在一切智藏。
自在相嚴福嚴嚴如來藏故。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無量無數清淨眾生。
是無礙故。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於三世中成等正覺。
即智慧正徧知故。
是為十。
△二明願不失時。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不失時。
行止在緣。根熟化現。本熟便捨。非願不周。若機熟失時。便違本願。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不失時。
出現。
一切諸佛成熟有緣不失時。
成本願有緣。
一切諸佛授菩薩記不失時。
知種性與記。
一切諸佛隨眾生心示現神力不失時。
自在。
一切諸佛隨眾生解示現佛身不失時。
現身。
一切諸佛住於大捨不失時。
智住於捨。
一切諸佛入諸聚落不失時。
六根無礙。
一切諸佛攝諸淨信不失時。
淨國攝信。
一切諸佛調惡眾生不失時。
強音調惡。
一切諸佛現不思議諸佛神通不失時。
即不思議解脫。
是為十。
△三有二門。答種性問二。初門雙明報化種性。皆真正故。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比不思議境界。
體相超言念。故云不思議。下位不及。故云無比。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徧滿十方無量世界。
現身。
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
音聲。
一切諸佛放一光明悉能徧照一切世界。
乘願放光。如其本願。所得光故。
一切諸佛於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諸身。
出現。
一切諸佛於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
國土。
一切諸佛於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無所罣礙。
智慧。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徧往十方世界。
自在。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現如來無量威德。
威德種族。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眾生心無雜亂。
無雜之礙。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同無二。
解脫體同。
是為十。
上之五段。皆略指陳。兼答十問。已下恐繁。說者隨宜。
△二唯明法身為種性。
佛子諸佛世尊能出生十種智。
從無性中。出其智慧。非答智慧故。
何者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了生滅智是為十。
十句。句各分二。皆上句知性即無性之性。為其能生。下句即是出生智用。
△四有二門。答出現問二。初門明徧現常現。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普入法。
非有出沒。方為真現。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三種自在普化眾生。
三種自在。即三業化也。
一切諸佛皆悉具足(至)一念普現三世諸佛。
普現三世諸佛。況自身耶。又一現即一切現。以三世佛無二體故。如文殊般若中辨。
一切諸佛皆悉具足(至)普立三世劫數是為十。
△二明出現之相。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難信受廣大法。
謂大用無涯。故云廣大。凡小莫測。故難信受。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住十力中是為十。
△五有五門。答佛身問。即分為五。初總顯無過。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大功德離過清淨。
如來三業隨智慧行故。三業等事。不出於身。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離過清淨是為十。
別中多同出現品身之十相。
△二明過不生。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究竟清淨。
揀異因淨。故云究竟。惑障諸垢。永不起故。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所有眷屬究竟清淨。
上之五句功德身淨。
一切諸佛所有種族究竟(至)色身相好究竟清淨。
此二色身。
一切諸佛法身無染究竟清淨。
法身。
一切諸佛一切智智無有障礙究竟清淨。
智身。
一切諸佛解脫自在所作已辦到於彼岸究竟清淨。
後一意生等身淨也。
是為十。
△三身之業用。
佛子諸佛世尊於一切世界(至)能徧觀察是為十。
亦多同出現品身相。
△四智慧相應。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盡智海法(至)是為十。
即如來六根三業。皆智慧深廣相應故。亦是別廣智身問故。
△五業用無斷。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常法(至)無邊際故是為十。
助佛身中意業。恒常用無斷故。
△六有二門。答音聲問二。初明以音聲辯說。兼答普光辨才問。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演說無量(至)是為十。
△二明種種說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為眾生作佛事。
謂六塵四大。舉動施為。皆能顯法。成其利益。無非佛事。非獨音聲。如淨名說。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為眾生作佛事。
上二一身二音。
一切諸佛有所受為眾生作佛事(至)為眾生作佛事。
此二皆智受為成檀故不受。令彼倣佛行少欲故。又以無所受。受諸受故。
一切諸佛以地水火風為眾生作佛事(至)是為十。
△七有三門。答智慧問。初明智慧最勝。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法。
此之一門。總明權實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勝之問。智慧最勝故。結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問。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大願堅固(至)是為十。
四即三念處行。餘可思之。
△二明智慧離障。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障礙住。
以其智慧無礙故。一切無礙。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皆能往(至)是為十。
△三智慧成益。由內具智嚴故。外具諸嚴。文三。初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無上莊嚴。
超下位故。所以最勝上無加過。故云無上。
△二別中十義。結名自顯。初相好身。
何等為十一切諸佛(至)第一最勝無上身莊嚴。
△二圓滿音。
一切諸佛皆悉具足(至)第二最勝無上語莊嚴。
△三以功德嚴意。
一切諸佛皆具十力(至)第三最勝無上意莊嚴。
△四放光。
一切諸佛皆悉能放(至)第四最勝無上光明莊嚴。
△五微笑。
一切諸佛現微笑時(至)最勝無上現微笑莊嚴。
授菩提記。其緣甚眾。離世間品亦復重明。
△六法身。
一切諸佛皆有法身清淨無礙。
真如出纏。故云清淨無礙。即法性法身。本智反照故。
於一切法究竟通達住於法界無有邊際。
即是智慧法身。智契法界。俱無邊際。
雖在世間不與世雜。
應化法身。
了世實性行出世法。
功德法身。嚴理智故。了世實性。成上不雜。生下出世。行出世法。則功德備矣。
言語道斷。
即虗空法身。亦是實相法身。體絕百非。言亡四句。唯證相應故。
超蘊界處。
顯是無為。翻有漏蘊。成五分法身。若翻界處。則外六塵。亦國土身。則十身圓融。成真法身矣。
是為諸佛第六最勝無上法身莊嚴。
△七常光。
一切諸佛皆有無量(至)最勝無上常妙光明莊嚴。
△八金等妙色。
一切諸佛皆有無邊妙色。
上句為總。餘五是別。
可愛妙色清淨妙色(至)第八最勝無上妙色莊嚴。
△九具真應種。
一切諸佛皆於三世佛種中生。
三世佛種。即真如無性故。應種可知。
積眾善寶究竟清淨(至)第九最勝無上種族莊嚴。
△十慈悲。
一切諸佛以大慈力(至)無諸渴愛身行永息。
起必智俱。故無渴愛。動與道合。故身行永息。
心善解脫。
成上無愛。
見者無厭。
成上行息。此皆功德。亦無愛見。成下大悲。
大悲救護一切世間第一福田無上受者。
既為第一福田。故受施中。更無過上。
哀愍利益一切眾生(至)大慈大悲功德莊嚴。
△三結。
是為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六(入第四十六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八有八門。答自在問。即分為八。初一總明自在。兼攝加持。文二。初總。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自在法。
△二別。全同八地之中十種自在。但此深廣。文不次耳。初法自在。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是為諸佛第一自在法。
論經云。無中邊法門示現故。
△二心自在。
一切諸佛教化眾生(至)是為諸佛第二自在法。
無量阿僧祗劫三昧入智故。由在三昧觀機故。化不失時。
△三勝解自在。
一切諸佛能令盡虗空界(至)是為諸佛第三自在法。
大小淨穢隨解轉變故。
△四財自在。
一切諸佛以神通力(至)是為諸佛第四自在法。
一切世界無量莊嚴。嚴飾住持故。
△五命自在。
一切諸佛見一眾生(至)是為諸佛第五自在法。
不可說劫命住持故。
△六如意自在。
一切諸佛悉能徧往(至)是為諸佛第六自在法。
一切國土中。如意變化故。
△七智自在。
一切諸佛為欲調伏(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三菩提示現故。
而於一切佛法非已現覺(至)亦不住於有學之地。
生界無邊。機熟相應。故念念應成。而真成在昔。故佛於三世。非是新覺。亦非不覺。住在學地。又顯雖念念覺。離覺相故。非三世覺。亦離不覺故。不住學地。
而悉知見通達無礙無量智慧無量自在。
即十力等。
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是為諸佛第七自在法。
△八業自在。
一切諸佛能以眼處作耳處佛事(至)第八自在法。
六根互用。廣大佛事。是佛業故。然非改轉。一根不變。本來具故。
△九生自在。
一切諸佛其身毛孔(至)是為諸佛第九自在法。
一切世界生示現故。
△十願自在。
一切諸佛。
隨心所欲佛國土時。示成三善提故。文有四節。
於一念頃現一切世界(至)示現諸佛自在神力。
一一念現多佛。於一類界成佛。
如於眾妙蓮華廣大莊嚴(至)種種劫數清淨世界。
二類顯餘界。
如於一念如是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一切念中。
三類顯餘念。
一念一切現。
四總結深廣。一切現者。一念便現法界諸形諸神力故。
一念無量住。
常無現故。
而未曾用少方便力是為諸佛第十自在法。
而不動如來。少許方便。故云自在。上來十段。唯三與八。取意而釋。餘八並論經之文。
△二圓滿自在。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不思議圓滿佛法。
謂前十自在。八地容有。故顯如來十種圓滿。又無一法不自在故。方云圓滿。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皆悉成就一切佛法。
一切佛法。即證成菩提十力等。
一切諸佛皆悉成就一切善根。
善根通福智。
一切諸佛皆悉成就一切功德。
功德唯福。
一切諸佛皆能教化(至)見者獲益功不唐捐。
可知。
一切諸佛皆具諸佛平等正法。
即具有法輪教法。
一切諸佛作佛事已莫不示現入於涅槃是為十。
△三善巧方便三。初總。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善巧方便。
即於法自在。皆權實等無礙故。
△二別十。初言說自在。
何等為十一切諸佛(至)是為第一善巧方便。
知實離言。絕動搖之戲論。而起權開示善根。故為自在。
△二知見自在。
一切諸佛知一切法(至)是為第二善巧方便。
證實無能所見。而不礙於法真實知見。無縛無解而至大自在。
△三示現自在。
一切諸佛永離諸相(至)是為第三善巧方便。
無相知相。無性入性。亦能示現依正調生。
△四三世自在。
一切諸佛住於法界(至)是為第四善巧方便。
證冥三際之理。而演三際益生。
△五性相自在。
一切諸佛身語意業(至)是為第五善巧方便。
三業湛然。而包含示現。
△六調生自在。
一切諸佛知一切法(至)是為第六善巧方便。
知非一異。而見一切法。
△七時分自在。
一切諸佛於一時中(至)是為第七善巧方便。
知時融入。故不住不捨。而不壞年劫。演法無休。
△八辯才自在。
一切諸佛恒住法界成就諸佛無量無畏。
恒住法界。則寂無所住。而成就無量無畏十辯演法。
及不可數辯。
數多故。
不可量辯。
非心測故。
無盡辯。
隨說一事。窮劫不盡。
無斷辯。
任放辯才。無有間故。
無邊辯。
觸類成辯故。
不共辯。
下位中之所無故。
無窮辯。
無能難屈故。
真實辯。
皆契事理故。
方便開示一切句辯。
無一句義。不能顯故。
一切法辯。
無有一法。不能演故。
隨其根性及以欲解(至)初中後善皆悉究竟。
明說之德。具七善故。或開為十。瑜伽八十五云。一初善聽聞時。生歡喜故。二中善修行時。無有難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三後善。謂究竟離垢等故。今文云皆悉究竟。諸經論中更有多說。恐厭繁文。餘七經文略無。
是為第八善巧方便。
△九勝義自在。
一切諸佛住淨法界(至)遠離一切虗妄想著。
離說而說。故無想著。
如是究竟到於彼岸是為第九善巧方便。
△十了寂用。於中先知本寂二。初正顯。
一切諸佛知一切法(至)無所得故非界。
△二釋成。
然亦不壞一切諸法(至)非因緣非無因緣。
謂色等性無。非遣之使無。故不壞諸法。即空無業等。
△二不廢起用。
而能了知正定邪定(至)是為第十善巧方便。
△三結。
佛子是為諸佛成就十種善巧方便。
自下入第四十七卷經。
△四廣大佛事明神通自在。即答前二會神通問。文三。初總。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廣大佛事。
謂八相等中。皆有大用。微細相容故。以此攝物。故名佛事。上標名。下顯勝。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至)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二別二。初徵。
何等為十。
△二釋十。初明上生佛事四。初別明能攝。
所謂一切諸佛於盡虗空(至)無量智慧所行境界。
△二所攝廣多。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阿脩羅等。
△三能攝殊勝。
大慈無礙大究竟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四所攝成益。
或令生天或令生人(至)是為第一廣大佛事。
△二降神處胎佛事二。初智德內圓。
佛子一切諸佛從兜率天(至)成就廣大妙莊嚴藏。
△二神通外用二。初一處一時作佛事。
受最後身住大寶莊嚴樓閣(至)諸三昧起而作佛事。
△二總攝時處作佛事。
佛子如來爾時在母胎中(至)如是皆以種種方便。
此中多處。準下瞿波。乃至十重。此略舉五。皆後後廣前前。
於一切方。
即娑婆與能遶十三剎塵數剎。十方無間住故。
一切網。
彼上諸剎。復有眷屬剎等圍遶。交絡成網故。
一切旋。
遶中間海。十右旋海故。
一切種。
盡華藏剎海。諸剎種故。
一切世界中。
盡法界故。
而作佛事是為第二廣大佛事。
△三現生處宮佛事二。初無生現生。是誕生相。
佛子一切諸佛一切善業(至)為眾生故示誕王宮。
△二無染處染。是處王宮相。於中四。初三學自圓。
一切諸佛於諸色欲宮殿妓樂皆已捨離無所貪染。
無染是定。
常觀諸有空無體性一切樂具悉不真實。
此一是慧。
持佛淨戒究竟圓滿。
此一是戒。
△二明四心愍物。
觀諸內宮妻妾侍從(至)心得自在而起大捨。
△三具德攝益。
具佛功德現生法界(至)令其間悟心得清淨。
△四攝益深廣。
雖處內宮眾所咸覩(至)是為第三廣大佛事。
△四出家佛事二。初明出家之意。
佛子一切諸佛亦處種種(至)修清淨行利益眾生。
△二出家相。
當出家時捨俗威儀(至)長為世間智慧高幢。
三業二利故。
是為第四廣大佛事。
△五成道佛事三。初真覺舊圓。
佛子一切諸佛具一切智於無量法悉已知見。
△二應身今滿。
菩提樹下成最正覺(至)修諸功德悉已圓滿。
△三演法益生。
其菩提座具足莊嚴(至)是為第五廣大佛事。
此頓演華嚴。
△六轉法輪佛事。義通權實。文二。初列。
佛子一切諸佛轉不退法輪令諸菩薩不退轉故。
唯菩薩乘。通四不退。
轉無量法輪令一切世間咸了知故。
通五乘。世咸了故。
轉開悟一切法輪能大無畏師子吼故。
開權顯實。令悟知見。決定有故。
轉一切法智藏法輪開法藏門除闇障故。
通三藏。三藏除癡及三障故。
轉無礙法輪等虗空故。
唯頓法。事理雙絕故。
轉無著法輪觀一切法非有無故。
中道法。不著二邊故。
轉照世法輪令一切眾生淨法眼故。
世諦法。淨所知故。
轉開示一切智法輪悉徧一切三世法故。
唯佛法。智徧知故。
轉一切佛同一法輪一切佛法不相違故。
唯圓法。無異味故。
△二結。
一切諸佛以如是等(至)心行差別而作佛事。
即無量乘。為第十輪。隨機演故。
不可思議。
十皆圓融。為不思議。
是為第六廣大佛事。
△七威儀佛事四。初別舉入城益物。
佛子一切諸佛入於一切(至)眾生聞者無不欣樂。
△二通顯威儀益物。
一切諸佛色身清淨(至)皆為眾生而作佛事。
△三言談示現益物。
一切諸佛昔於一切(至)問訊起居而作佛事。
其昔字。晉本所無。即是現益。若言昔者。乃是舉因顯果。必是普字。
△四總結深廣。
一切諸佛以如是等(至)是為第七廣大佛事。
△八起行佛事四。初身心安住行。
佛子一切諸佛或住阿蘭若處而作佛事。
蘭若唯語山林。
或住寂靜處而作佛事。
寂靜通城邑。
或住空閑處而作佛事。
空閑在無物處。
或住佛處而作佛事(至)無有休息而作佛事。
△二起應上求行。
或以天身求一切智(至)求一切智而作佛事。
△三說默下化行。
或時說法或時寂默(至)即非境界而作佛事。
△四時分進修行。
或住一日或住一夜(至)是為第八廣大佛事。
△九起用佛事二。初起用所依。
佛子一切諸佛是生清淨善根之藏。
以是能生功德藏故。
令諸眾生於佛法中(至)具智慧明不由他悟。
△二正明起用。
或現涅槃而作佛事(至)是為第九廣大佛事。
△十涅槃佛事。別顯用中之一。於中有三。初明涅槃悲戀益。
佛子一切諸佛入涅槃時(至)悲號戀慕而作佛事。
△二舍利流布益。
復為化度一切天人(至)永與世間作所歸依。
△三總結益物。
佛子諸佛世尊雖般涅槃(至)是為第十廣大佛事。
若將此十。配答十問。一答本願。二即種性及國土。三是無礙。四十皆解脫。五出現。六音聲。七佛身。八智慧。九自在。
△三結。
佛子此諸佛事無量廣大(至)唯除如來威神所加。
△五無二自在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二行自在法。
明無畏自在。兼答普光無畏之問故於事明審決定。無疑故無二。不畏他難。名為自在。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諸佛智慧決定無二。
上四可知。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至)即一佛語決定無二。
此三通二義。一以理融相。二事事即入。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至)性無差別決定無二。
此二唯理。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至)是為十。
有三義。一同性修故。二互迴向故。三互主伴故。
△六明住一切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住住一切法。
明三昧自在。兼答普光三昧問。故如來所住。無非三昧。故徧住一切。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住覺悟(至)是為十。
△七知一切法盡無有餘。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
明十力自在。兼答普光十力之問。故十力智慧。照境無遺。
何等為十所謂知過去一切法盡無有餘(至)是為十。
△八廣大力。明神力自在。亦答普光十力之問。文三。初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
十力是別名。大那羅延等是總稱。故下列中。但依總名。是則標中十力。一一徧下別中。別中十門。一一具前標中十力。則成百門。古德將標中十力。次第配下十勇健法。謂初為廣大力等。則令別中一門不攝前十。不成百門。亦令餘門無廣大義。初門無最上等。設欲從勝配者。應逆次配之。
廣大力。
周法界故。
最上力。
無加過故。
無量力。
無分量故。
大威德力。
可敬畏故。
難獲力。
唯佛得故。
不退力。
作無屈故。
堅固力。
當體堅故。
不可壞力。
緣不壞故。
一切世間不思議力。
超召言念故。
一切眾生無能動力。
不可搖故。
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二徵釋二。初徵。
何者為十。
二釋分十。初身命不可壞力。今逆次配此。即不可動力。乃至一毛不搖動故。文二。初正明不可動壞。
所謂一切諸佛身不可壞(至)而從雨之終不為損。
謂情非情境。俱不能壞。
△二舉況顯勝。
若有眾生為佛所持(至)第一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如令耆婆入火取子。入獄問罪等。
△二毛孔容持力。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二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即是不可思。而諸眾生不覺知故。
△三毛持大山力。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三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即當不可壞。以雖持多大山。身心無勞損故。文中速行廣步。多劫行剎。為一山之量。此山已無邊矣。況有多山。在於一毛。況復多毛窮劫持住。實謂難思之境矣。
△四定用自在力。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四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即是堅固定力安住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七(入第四十七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五常徧演法力。此即不退言音。無變無斷盡故。文二。初明一身轉法三。初顯所說多。
佛子一切諸佛能於一身(至)佛剎微塵數文字句義。
△二明所說常。
如是演說盡不可說不可說(至)所轉法輪無有窮盡。
△三示所說體。
所謂智慧演說法輪(至)辯才無畏種種莊嚴法輪。
△二明多身轉法。
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至)第五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是則常恒之說。前後無涯。生盲之徒。對而莫覩。隨所感見。說有始終。
△六德相降魔力。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六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即當難獲。然十皆難獲。世多魔惑。所以偏立難獲之名。
△七圓音徧徹力。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七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即是威德。聞皆調伏故。
△八心無障礙力。即無量力。離量非量故。文二。初無塵惑障礙。
佛子一切諸佛心無障礙(至)絕為無為一切言說。
△二起用無障礙。
於不可說無邊境界(至)盡諸有漏心善解脫。
心善解脫者。由三種相。一於諸行徧了知故。二於彼相應諸煩惱斷。得作證故。三煩惱斷已。於一切處。離愛住故。
慧善解脫住於實際(至)第八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九法身微密力。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九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即是最上。此總收前八後一。更無加故。文列二十五身。或即應之真。即真之應。即性之相。即理之智。十身圓融。同一法界之身。不可配於報化。故云最上微密。
△十具足行智力。即是廣大力。因行如海。果智普周五無邊界。大用無涯故。文四。初萬行圓淨。
佛子一切諸佛等悟一切(至)身語意行悉皆無雜。
△二智用周圓。
住佛所住諸佛種性(至)成不退智入諸佛數。
△三動寂自在。
雖已證得不可言說(至)以無礙智悉能知見。
△四用無涯畔。
佛子一切諸佛(至)第十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上之十力。不出三業。可以思準。
△三結。
佛子此一切諸佛大那羅延(至)唯除如來神力所加。
△九有三門。答無礙門。初明所作決定。無能為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決定法。
此約一類世界。故云決定法。異類界未必定然。又約佛定能為。故云決定耳。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定從兜率(至)是為十。
△二明令他無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速疾法。
如如意寶。見速獲益。薄福不覩。
何等為十。
十句五對。
所謂一切諸佛若有見者(至)速得圓滿殊勝功德。
離惡趣。圓勝德。
一切諸佛若有見者(至)速得往生淨妙天上。
成善因。感樂果。
一切諸佛若有見者(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除疑惑。滿大心。
一切諸佛若未入正位(至)清淨世出間一切諸根。
始入位。終清淨。
一切諸佛若有見者(至)速能獲得無畏辯才是為十。
淨二礙。具四辯。
△三念持無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應常憶念清淨法。
舉佛無二礙。勸物念持。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過去因緣(至)是為十。
△十有三門。答解脫問。初門明智障解脫。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一切智住。
智安事理。故名為住。由離障故。一切能知。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至)是為十。
△二定障解脫。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不可思議佛三昧。
由離障故用廣。為無量體深不可思故。十種之中。各先明在定。後一念徧用。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恒在正定(至)是為十。
△三業用解脫。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礙解脫。
智論云。菩薩有不思議解脫。諸佛有無量解脫。所作無障。脫拘礙故。故各於一塵。頓為微細作用。今約別答十問。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至)不可說諸佛出興於世。
答出現。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至)不可說諸佛轉淨法輪。
答音聲。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至)不可說眾生受化調伏。
答本願。願化盡故。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
答國土。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授記。
答智慧。能授菩薩之記。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諸佛。
答佛身。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諸世界種。
答種性。云世界種入世。化物之種。應非世界海中之種。以前有國土竟故。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神通。
答自在。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眾生。
答無礙利益。眾生無障礙故。
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佛事。
答解脫。無不為故。既隨一門。皆答十問。則知包含該攝無盡。是以名為不思議也。然此文末既少結束。似經來未盡。或顯佛德無盡故。相海等品。猶答前問故。
是為十。
此下入第四十八卷經。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初來意者。前品總明果法。此品別顯相德。近答前品佛身之問。遠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徧於法界。而其各各具多相用。難思議故
二釋名者。如來十身標人顯德。言相海者。依人顯相。如來十身並如前釋。福報奇狀。炳著名相。相德深廣。故稱為海。故經文有十蓮華藏微塵數相。相體廣矣。一一用徧。相用廣矣。一一難思。互相融入。體用深矣。若此之相。唯屬圓教。所以但標十身故也。觀佛三昧海經。辨相有三類。一略中略說。有三十二相。二略說八萬四千相。三廣說有無量相。如雜華經中為普賢賢首等說雜華。即此經異名。三中初通權小。示同於人。端正不亂故。次唯大乘。菩薩修八萬四千波羅蜜故。後唯一乘。謂一乘修無盡行故。又初約化。次約報身。後屬十身。十身之相海。依主釋也。又初凡聖同見。次唯地上。後唯圓機。然通五位。若語其體。初以形色。次即定慧。後以無盡法界。若語其因。後通純雜。如初會說。故一一相果。皆周法界。前二相因。如瑜伽智度等論涅槃大集等經。廣如別章說。
三宗趣者。顯說無盡相海為宗。令物共修無盡之行顯成為趣。
後正釋文。文有三別。初告眾許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演說如來所有相海。
所以普賢說者。相海普周故。令行普行。獲普相故。普賢本是會主。前說已窮。此便說故。或前品末經來未盡。更應別答國土等問。
△二正陳相狀。略舉九十七相。相相之中。文通有五。一依處。二列名。三體嚴。四業用。五結數。或略不具。至文當知。或加成益。業用中攝。然名但依體用以立。是故皆以體用釋名。或單從體用。或雙從二。隨文思之。或名與體用義不相似者。即是文略。義則包含。細論一相各依一處。則為九十七段。經自標次。今以類例相從。依十八處。即為十八段。始自於頂。終至於足。斯即順觀如來相海。今初依頂。文三。初約處總標。
佛子如來頂上有三十二寶莊嚴。
通顯體嚴事實。則云皆摩尼等為莊嚴故。亦顯智寶圓淨嚴故。一一相中。皆有事理二嚴。隨宜解釋。
大人相。
大人之相故。
△二別列名相。三十二相。文各唯四。以依處一種。已總標故。此處獨有三十二相者。理實應多。為顯圓融。一即一切。故一頂中。便具權教三十二數。若爾。餘何不然。顯頂尊勝故。善生經云。一切世間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一切相不及白毫。白毫不及無見頂相。故知勝也。此約相好。相對明之。若約人具。有好為勝。故相伏於人。好勝天故。餘處則說好為微細。
△三正釋文。
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無量大光明網。
第一相中四者。一列名。名從用立。
一切妙寶以為莊嚴寶髮周徧柔輭密緻。
二體嚴。
一一咸放摩尼寶光(至)悉現佛身色相圓滿。
三業用。
是為一。
四結數。下之四節。皆倣此例。
次有大人相名佛眼光明雲。
雲義如初會。
以摩尼王種種莊嚴(至)如眉間毫相所放光明。
體嚴即釋光明義。毫相放光。如現相品說。
其光普照一切世界。
業用釋佛眼義。佛眼無不照故。餘體嚴業用。並皆準思。
是為二次有大人相(至)摩尼王寶以為莊嚴。
摩尼名意。故不同如意。
常放菩薩燄燈光明(至)出妙音聲充滿法界。
辯業用。
如是皆從諸佛智慧大功德海之所化現。
因亦業用攝。
是為十一次有大人相(至)具足莊嚴彌覆法界。
辨業用。
自然演說四菩薩行其音普徧諸法界海。
四菩薩行者。瑜伽菩薩地云。一切菩薩略有四行。一波羅蜜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是為十四次有大人相(至)以為莊嚴具足千輪。
梵本云。具千輻輪。
內外清淨從於往昔(至)諸佛菩薩智慧妙藏。
示身智二光。俱顯智慧。
是為二十一次有大人相(至)如來淨眼以為莊嚴。
此通十眼。下顯業用。
光照十方一切世界。
亦通身智二光。淨眼及光。釋前普照。
於中普現去來今佛所有一切莊嚴之具。
是上輪義。即法輪故。
復出妙音演不思議廣大法海是為二十六。
從二十七至三十一。並略無莊嚴。亦由名中已含有故。
次有大人相名光照佛海雲(至)一切法界莊嚴雲。
下辨體嚴。
最處於中。
此居頂極。特顯別處。故云處中。則知所餘皆繞此相。略不明取。
漸次隆起。
正顯其相。智論第五云。如來頂有骨髻如拳。觀佛三昧經云。如合拳。即隆起之相也。
閻浮檀金因陀羅網以為莊嚴(至)是為三十二。
△三總結為嚴。
佛子如來頂上有如是三十二種大人相以為嚴好。
△二眉間唯有一相。自下諸文並有依處。故文有五。
佛子如來眉間有大人相。
依處。
名徧法界光明雲。
顯名。
摩尼寶華以為莊嚴(至)猶如日月洞徹清淨。
明其體嚴。謂此相若收。則右旋如覆瑠璃之椀。若展則具十楞。有大光明嚴。唯一寶光具多色。中表皆空。即是洞徹。
其光普照十方國土(至)復出妙音宣暢法海。
明其業用。復出已下。即是法光。故此光名。從用而立。
是為三十三。
結數。
△三眼有一相。
如來眼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四。
△四鼻有一相。
如來鼻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五。
△五舌有四相。初一即舌廣長相。
如來舌有大人相名示現音聲影像雲。
上顯名。下體嚴。
眾色妙寶以為莊嚴宿世善根之所成就。
宿善成者。此舉因嚴。偏此說因者。令譖演一乘故。
其舌廣長徧覆一切諸世界海。
即語其體。福德之人。舌長至鼻權佛至於髮際。餘大乘中。明現神足。方至梵世。或覆三千。今直語體。便覆一切。不假神變。次辨業用。
如來若照熈怡微笑(至)徧一切剎住無量劫。
演法之言釋上音聲。現佛之言。釋上影像。
是為三十六。
△二舌掌之相。
如來舌復有大人相(至)猶如眉間所放光明。
掌謂近根。次辨業用。
其光普照一切佛剎唯塵所成無有自性。
光照諸剎。令應度者無俟更假觀破摶聚。自曉佛剎。但合塵成。何性之有。
光中復現無量諸佛(至)是為三十七。
△三有二相。同在舌端。或居左右。或在上下。觀文業用。但有展卷。二義不同。今依此科。初卷佛海於舌端。
如來舌端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八。
△二展諸佛於法界。
如來舌端復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九。
△六上齶有一相。
如來口上齶有大人相(至)是為四十。
上齶既有。下亦宜然。或是梵本脫漏故也。
△七牙有四相。
如來口右輔下牙有大人相(至)是為四十一。
謂左右上下四大牙故。故佛涅槃。四牙不碎。輔者頰也。亦有處云。煩車骨也。
如來口右輔上牙有大人相名寶燄彌盧藏雲。
名彌盧者。顯妙高故。
摩尼寶藏以為莊嚴(至)於虗空中流布法乳。
四中有法乳等三。同一演法。約資法身。名為法乳。
法燈。
照了萬境。故稱為證。
法寶。
令其圓淨。故稱為寶。即演三德涅槃之法。亦成三德涅槃之益也。
教化一切諸菩薩眾是為四十四。
△八齒有一相。
如來齒有大人相(至)是為四十五。
△九脣有一相。
如來脣有大人相名影現一切寶光雲。
上顯名。下體嚴。
放閻浮檀真金色蓮華色。
以脣色赤好。如日初出。紅蓮葉故。
一切寶色廣大光明。
次辨業用。
照于法界悉令清淨是為四十六。
上二各應分出上下。
△十頸有一相。
如來頸有大人相(至)紺蒲成就柔輭細滑。
紺蒲者。形如林檎。紋有三約。如前已辨。
放毗盧遮那清淨光明(至)是為四十七。
△十一肩有五相。
如來右肩有大人相(至)是為五十二。
右二左三。或亦脫也。
△十二胸有十二相。初一當中。
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
卍字正翻。應云吉祥海雲。謂以依形而立名故。先標形相。應迴[乏-之+(艸-屮)]字。安名之下。以屬體攝。無違前後。
摩尼寶華以為莊嚴(至)是為五十三。
△二右有五相。
吉祥相右邊有大人相(至)是為五十八。
△三左有五相。
吉祥相左邊有大人相(至)是為六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八(入第四十八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十三手有十三相。文分為三。初九真語手相二。初五明右。
如來右手有大人相(至)是為六十八。
△二後四明左。
如來左手有大人相(至)及眾妙相以為莊嚴。
因陀羅網以為嚴者。即是網鞔之相。互涉入故。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至)是為七十二。
右五左四者。或左脫一。或表右邊恒常用故。而前肩右二左三。相通正等。
△二有二相。在左右指。
如來右手指有大人相(至)是為七十四。
△三有二相在左右掌。
如來右手掌有大人相(至)是為七十六。
皆有千輪者。謂輪轂輻輞。三事具足。自然成就。不待人功。
△十四陰藏一相。
如來陰藏。
猶如馬王。
有大人相名普流出佛音聲雲(至)是為七十七。
△十五坐處二相。
如來右臀有大人相(至)是為七十九。
△十六體有二相。
如來右[骨*坒]有大人相(至)隨順安住以為莊嚴。
隨順安住者。[骨*坒]多行動。故須多寶隨順而嚴。
廣大游行放淨光明(至)是為八十一。
△十七腨有三相。
如來右邊伊尼延鹿王腨(至)如來寶腨上毛。
腨毛通於二腨。若準晉經。直云毛端。則通全身一切毛也。義應如晉。則處成十九。
有大人相名普現法界影像雲(至)是為八十四。
△十八足有十三相。通分為七。初足下一相。
如來足下有大人相。
略無左右。而晉經中。足趺之後。別有足下十輻輪相。此必合有。故後品明足下輪相。名普照王。今經中千輪之言。乃在後段指間收故。或以常明易知。故此不說。指間有異。故舉之耳。
名一切菩薩海安住雲。
名安住者。以足下安平。一切著地。不容針故。
色如金剛閻浮檀金(至)是為八十五。
△二足上有二相。
如來右足上有大人相(至)是為八十七。
△三足指間二相。
如來右足指間有大人相(至)是為八十九。
△四足跟二相。
如來右足跟有大人相(至)是為九十一。
△五足趺二相。
如來右足趺有大人相(至)是為九十三。
△六足四周二相。
如來右足四周有大人相(至)金剛寶以為莊嚴。
因陀羅尼羅者。此云帝青。
放寶光明充滿虗空(至)是為九十五。
△七足指端二相。
如來右足指端有大人相(至)是為九十七。
上來略例九十七相。次第名數。譯者安置。既不說盡。豈不盈百。足下闕一。脣齶不開。設合此二。六根皆辨。耳何闕如。若加兩耳及足下一。則圓百數。以顯無盡。豈不妙哉。況此中所列。於三十二。尚有未盡。豈普賢力不及百耶。晉經有遺。但九十四亦無次第之數。故知九十七數。不在生情。配屬諸法。
△三結略顯廣。
佛子毗盧遮那如來(至)眾寶妙相以為莊嚴。
別說難周。故須結略。非略能盡。故須顯廣。一華藏塵相已無邊。況十華藏則無盡無盡。非普眼者。安能覩歟。既三十二相權實不同。互有互無。故不會釋。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初來意者。前品明相。此品辦好。相好雖殊。俱用嚴身。以答前身及眼等六。兼自在問。好依相有。德劣於相。故次明之。劣德之用。用成頓益。翻顯大相德難思矣。
二釋名者。如來標人表德。隨好等顯德依人。隨好是體。隨逐大相。德姿好故。光明是用。功德者德。謂從好發光。光能益物。顯好之德。故以為名。如來之隨好等。亦如來有隨好等。通二釋也。
三宗趣者。明好勝德為宗。令物修敬為趣。
次釋文二。先略二。初標果好。
爾時世尊。
佛自說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終。此品果極故。茲二品皆佛自說。二好用劣相。而用難思。恐物不信。故佛自說。
告寶手菩薩言。
告寶手者。亦有二義。一說手隨好。彼主此門故。二令當寶重。起信手故。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有隨好。
有隨好者。總相舉也。即是足下之好。與後名同故。
名圓滿王。
德用周備。故云圓滿。攝益自在。最勝名王。
此隨好中出大光明(至)阿僧祇光明而為眷屬。
光明熾盛者。如日具德。由此復能攝諸眷屬。百萬等。顯數多也。復云七者。淨七支故。修七覺故。照七地故。
△二舉因對顯者。為顯勝故。此有數重。一以相德深廣。言不能備。是故置之。但隨說好。二好德復多。以三十二相。既有八十隨好。十蓮華藏之相好彌多矣。且舉其一。三一中置勝。但說劣者。故明足下。四足下一好復有多光。但說一光。五果位一光亦不可說。故寄因顯。因光成益。三重頓圓。況果一光。如是展轉。況於諸相。況復總說如來諸德。果海絕言。亦斯義矣。文二。初光照分齊。
佛子我為菩薩時(至)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即前圓滿好中放光。故不別標放光之處。而非前光。好具多故。
△二光所成益二。初今離苦淨宿善益。
彼世界中地獄眾生(至)咸生歡喜踊躍稱慶。
△二轉報生天。得聞法益。
從彼命終生兜率天(至)往昔親近眾善知識。
示宿因心不放逸。顯曾修行。於如來所。種諸善根。通見聞等。親近知識。必聞普法。成金剛種。
毗盧遮那大威神力。
顯其現緣。
於彼命終來生此天。
結因屬果。文從略故。結屬生天。理實息苦。及淨眼等。皆由於此二種因緣。是知佛光平等而照。不種善因。無斯勝益。何以一光頓成斯益。無盡功德之所顯故。純淨法界之所流故。非如權教八十隨好。但嚴於形。生信而已。此中略無墯獄之因。謂雖修乘。戒行寬故。
△二廣辨因相。但廣於因。果難說故。文二。初廣前段淨宿善益。
佛子菩薩足下千輻輪(至)常放四十種光明。
摧下惡趣之苦。放於足下千輻輪光。四十光者。表四十位。無不照故。
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
置廣說略。
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
分齊過前。
隨諸眾生種種業行(至)皆悉命終生兜率天。
淨惑成德。故前光受清淨等名。以重況輕。舉阿鼻耳。
△二廣聞法益六。初略標勸誨。
既生天已聞天鼓音(至)入離垢三昧汝當敬禮。
△二聞已生疑。
爾時諸天子聞天鼓音(至)何因發此微妙之音。
△三總示所因。
是時天鼓告諸天子言(至)諸善根力之所成就。
△四正明勸教四。初以己喻佛無我無來。
諸天子如我說我而不著我(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
文中二段。各有喻合。上喻無我。下喻無來。
△二以他喻己。顯來即無來。
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獄(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
文有三喻。並顯可知。然惡業善根是來因緣。因緣無性故。來即無來。非先有法。在十方中。從彼來也。故因緣者。即是智慧。智慧之法。本非因緣。云何念言。有何因緣。
△三以己況佛難思之境。
諸天子譬如億那由他佛剎(至)一隨好中放一光明。
舉手隨好者。別舉顯勝上救下趣。故舉足光。今約現通。故說手也。
出現無量自在神力(至)尚不能知況諸眾生。
△四正勸往詣。誡不應留二。初總誡勸。
諸天子汝當往詣彼菩薩所(至)勿復貪著五欲樂具。
△二廣釋二。初釋前誡。
著五欲樂障諸善根。
上法下喻。
諸天子譬如劫火燒須彌山悉令除盡無餘可得。
後合。
貪欲纏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意。
△二釋前勸有六。初順釋。
諸天子汝等應當知恩報恩。
△二反釋。
諸天子其有眾生不知報恩多遭橫死生於地獄。
△三示其恩相。
諸天子汝等昔在地獄之中蒙光照身捨彼生此。
△四勸往增善。
汝等今者宜疾迴向增長善根。
△五示法令修。謂說二空。
諸天子如我天鼓非男非女(至)種種上妙宮殿園林。
非男女喻。以顯人空。
如我天鼓不生不滅(至)亦復如是不生不滅。
不生滅喻。以顯法空。
△六勸修成益。
汝等若能於此悟解應知則入無依印三昧。
既解悟無生。則能所雙絕。儻然靡據。故曰無依。以斯智印。印定萬法。不收不攝。住心自安。故稱三昧。
△五依勸詣佛五。初獻供不過。
時諸天子聞是音已(至)欲申瞻覲而不得見。
△二聞其所在。
時有天子作如是言(至)乘栴檀樓閣處摩耶夫人胎。
△三觀見下生。
時諸天子以天眼觀(至)梵天欲天承事供養。
△四發心欲往。
諸天子眾咸作是念(至)十那由他眷屬欲下閻浮提。
△五教見佛儀二。先教識受生。令捨曲見。由前不遇。後覩下生。不離有無。情存彼此。故示體用。顯無生現生。文三。初法二。初誡其曲見。
時天鼓中出聲告言(至)非此命終而生彼間。
△二示其正見。
但以神通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
是知佛化所生非歿生也。
△二喻。
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見而能出聲。
△三合。
菩薩摩訶薩入離垢三昧亦復如是非眼所見。
法身無生。徧而叵見。
而能處處示現受生。
應無不生。即處處皆有。有感此中亦見。何須更下閻浮。
離分別。
顯應生之德。拂其諸見。以無分別智而生。非謂有其選生之處。
除憍慢。
雖處王宮。而無憍慢。
無染著。
諸天圍繞。而無染著。
△二教發心誨過。令其得見三。先標教誨。次徵問其方。後如法正教。夫欲悔過。須識逆順二十種心。謂先識十種順生死心。以為所治。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二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隆盛。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五事雖不廣。惡心徧布。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九無慙無愧。不懼凡聖。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
次起十種逆生死心。從後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剋責。三怖畏惡道。四不覆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隨喜他善。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今此三段文皆具有。而為次不同。向以起心之次第。此以勝劣而言故。今初總標教誨。
諸天子。
文有四節。治前六種順生死失。
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菩提心。為懺所依。以是行本。含攝眾德。故首明之。翻前第五惡心徧布自危危人。今發悲心。徧覆法界。廣利有情。
淨治其意住善威儀。
令淨三業為能懺體。上句是惡止行。下句義通止作。翻前第六惡心相續。及翻第七覆諱過失。
悔除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
今懺四障。即所滅之非。謂惑業苦。業報二障。約因果異。既懺報障。則怖畏惡道。翻前不畏。以諸天子新從彼來。故不廣明。於煩惱中。利鈍分二。邪見斷善最可畏故。別明見障。又障所知亦見障故。餘如別說。
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至)悔除所有諸障過惡。
運心普徧。令無不盡。由昔起過。既徧諸境。今悔昔非。普運三業。等眾生界。於一一佛及眾生前。發露懺悔。既於人天凡聖之前。皆對懺悔。則是第二自愧剋責。翻無慚愧。由意徧運。令身口徧。頭即頂禮。兼身為總。五輪著地。此言徧者。為以何徧。故經云善三業徧。此則第四修功補過。翻前縱恣身等三業。
△二徵問其方。
時諸天子聞是語已(至)云何悔除一切過惡。
上經猶略。餘義未盡。故次徵之。
△三如法正教。正教觀罪。性空兼顯。妄計我人。撥無因果。外遇惡緣。而文分二。初明發聲之因。
爾時天鼓以菩薩三昧善根力故發聲告言。
△二正說教誨五。今初別觀業空。
諸天子菩薩知諸業(至)而共積集止住於心。
業為報因。三障首故。非先有體從十方來。正顯空義。
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
釋空所以。由業障海。從妄想生。故無自性。
菩薩如是決定明見無有疑惑。
今此空慧。與心相應。決定無疑。能如是知。即名菩薩。
△二總觀四障。文有喻合。以喻俗有。約真即無。文二。初喻。
諸天子如我天鼓說業說報。
舉所治。謂業報二障。
說行說戒說喜說安說諸三昧。
即是能治。行善止惡。喜他安他。
△二合。
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說我說我所。
即是見障。
說眾生說貪恚癡。
即煩惱障。
種種諸業。
上明隨俗說有。下辨勝義實無。
而實無我無有我所(至)十方推求悉不可得。
有無二文。三障影略。既無我所。翻破第一。忘計我人。
△三別破見惑。見惑深險。故廣破之。文有三喻。初鼓無生滅隨所聞喻。
諸天子譬如我聲不生不滅(至)隨有修集則受其報。
喻業雖無生。隨修感報。向觀業空。為遣執有。若謂為空。諸佛不化。故今顯非是斷無。翻破第十撥無因果。
△二聲無去來喻。
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聲(至)若來若去皆不可得。
喻歸中道。上喻下合。
諸天子若有去來則有斷常。
定有則常。定無則斷。俱亦是二。是故雙破去來二見。顯離斷常。
一切諸佛終不演說有斷常法除為方便成熟眾生。
若有可來。即墯於常。去而不來。即墯於斷。故雖空不斷。雖有不常。
△三鼓聲隨心喻。
諸天子譬如我聲(至)隨眾生心悉令得見。
喻佛由心見。遣其心外定執。懺主令其真念十方諸佛。翻破外遇惡緣。
△四對業觀報二。初鏡像體虗喻。
諸天子如有頗棃鏡(至)諸業果報無來去處。
喻雖有而無。謂其鏡像依鏡而現。像非去來。報從業生。何有來去。
△二幻師惑眼喻。
諸天子譬如幻師幻惑人眼當知諸業亦復如是。
喻業招報雖無而有。又業亦如幻。又幻非有無。即中道矣。
△五總結懺益。
若如是知是真實懺悔一切罪惡悉得清淨。
△六見聞獲益二。初明餘眾益。
說此法時百千億那由他(至)發於無上菩提之意。
以三昧力。聲普聞故。
△二當機得益二。初一重益亦二。今初得法益。
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至)獲諸力莊嚴三昧故。
皆有故字。義似牒前為因。則見佛為益。前來未有得十地處。為何所牒。是以晉經皆無故字。應言聞說普賢廣大迴向故。便得十地。獲諸力莊嚴三昧。上句得位。下句成行。分得十力。為莊嚴故。
△二見佛益三。初明見因。
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
△二正明見佛。
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至)離垢三昧少分之力。
△三敬心興供。
爾時彼諸天子以上眾華。
言以上者。上來持華。詣菩薩所。獻供不遇。猶未散故。
復於身上一一毛孔化作眾生數等眾妙華雲。
毛孔出華者。已得地位故。華在最初。故略舉之。上所持中。有香蓋等。故下諸文見香見蓋。並皆成益。
供養毗盧遮那如來持以散佛一切皆於佛身上住。
△二展轉獲益二。一聞香益。二見蓋益。並是從前獻供不過文中所來。前中有三。初法。
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至)身蒙香者其身安樂。
由脫障故。得解脫樂。
△二喻。
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障皆得消滅。
喻四禪無八災患。
△三合由滅障故。得淨善根。是為益相。文二。初顯所滅。
若有聞者彼諸眾生(至)等分行者二萬一千。
即是八萬四千煩惱。古有二釋。一云。煩惱根本有十。然一惑力復各有十。即為一百。應分九品。今但上品重故開三。中下輕故各為一品。則成五品。每品一百。則成五百。復於自他內外境起。謂自五塵名之為內。以他五塵名之為外。一一塵上各有五百。即為五千。別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本一千。通前都有二萬一千。却配三毒及等分成。則八萬四千煩惱。經文自具。二者有云。十惡為本。展轉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亦約迷於自他五塵。則為一千。正迷十諦。十諦則是四諦三諦二諦一諦。則成一萬。或迷說成諦等十諦。或迷十善。故成一萬。然迷十諦。空有不同。分成二萬。或迷十善。真俗二諦。亦分二萬。并本一千。餘如經辨。二皆有理。任情去取。更有異釋。如賢劫經等。非今經意。
△二明其能滅。
了知如是悉是虗忘。
謂了惑本虗。居然不生。故晉經云。此諸煩惱皆悉除滅。
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
由滅惑故清淨。惑亡智顯。自在光明。善根成就。香幢即是九地所有舌根。至下當明。
△二見蓋益文二。今初正明得益。
若有眾生見其蓋者(至)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
準晉經云種一恒河沙轉輪聖王所植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輪王等。是知則有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淨金網者。準瓔珞上卷。金輪位在十迴向中。初地已上。皆是瑠璃輪。而增寶數。以為其別。是知舊譯為寶網者。勝金網也。故彼經云。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相輪。為四天王。乃至一萬福子。以為眷屬。見百法身。游百佛剎。寶數一一。增至七地。以十三寶。以為相輪。八地但云大寶相輪。九地中云。以白雲寶而為相輪。十地中云。百萬神通寶光瓔珞無畏珠寶。而為相輪。若順晉經。白淨之言。則是九地。則同前文有香幢雲自在光明。若然彼白淨寶。但是所等。則金網無失。若取十地。為清淨金網。正當十地。以無畏珠。為清淨義。又攝化分齊。與第十地攝報果同。證為十地。其義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一恒沙者。謂從九地已還。乃至十住銅輪。以此十地所化分齊。此前諸位。如河沙矣。故晉經云。寶網輪王等。等取前也。
△二攝化轉益二。初得位益三。初法。
佛子菩薩住此轉輪王位(至)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
直明菩薩攝化分齊。已如前釋。
△二喻。
佛子譬如明鏡世界(至)未曾一念而有間斷。
喻上法中教化眾生。
若有眾生聞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國土。
喻下合中遇斯光明。獲十地位。
△三合。
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
初句總合。
若有暫得遇其光明。
準晉經中。亦復如是下。欠放漫陀羅自在光明之言。今經影在後喻合中。若便直云得遇斯光。前文未有放光之處。為何遇耶。
必獲菩薩第十地位。
得十地者。此品之中總有三重。皆得十地。名展轉益。一諸天子聞鼓說法。證得十地。二此天子毛孔出華。并前香蓋。見者證得輪王之位。即是十地三輪王放光。眾生遇者。復得十地。此三所證。位皆齊等。同時頓成。約人各有塵數多類。總是菩薩一隨好中。一光之力。餘光好等彌更難說。
以先修行善根力故。
即顯前來頓益之因。因聞普法。修普善故。
△二成德益二。初喻。
佛子如得初禪雖未命終(至)得諸禪者悉亦如是。
意云。欲界修得色界中定。以欲界眼見色界境。喻於菩薩頓證十地。未轉凡身。見十地境。以法力故。是以三祇而一念可屆者。明一攝一切故。塵劫不窮於一位者。明一切攝一故。如是遲速。皆悉自在。是此圓教。非餘宗也。
△二合二。初正明得益。
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網(至)皆得菩薩第十地位。
猶是牒前合中經文。謂以德依地成。所以重牒。不然則成兩度放光。各得十地。
成就無量智慧光明(至)成就如是清淨肉眼。
謂上諸德及與十眼。皆依凡身肉眼而成。故就結之。
△二顯境分齊。即顯肉眼境界廣大。肉眼尚爾。餘眼玄妙不可說也。文三。初假設譬喻。以顯境多三。初一重境界廣大。
佛子假使有人以億那由他(至)悉以集成一佛國土。
△二問答顯廣。令信成益。
寶手於汝意云何(至)當獲如來無上智慧。
△三復積前數。重顯廣大。
寶手設復有人以千億佛剎(至)展轉乃至經八十反。
△二正明能見。
如是一切廣大佛土(至)於一念中悉能明見。
見前廣剎之塵。肉眼能見。已是超勝。況一念耶。
亦見百億廣大佛剎微塵數佛。
明見多佛。
如頗棃清淨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明見佛之相。無心分別。無來去故。
△三結德有歸。
寶手如是皆是清淨金網(至)福德善根之所成就。
歸於輪王。此品之末。經來未盡。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九(入第四十九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初來意者。先通後別。通謂二品。明出現因果。故次來也。亦名平等因果。謂會前差別之因。成此普賢之圓因。會前差別之果。成於性起出現之果。又前約修生。此約修顯。若爾何以更無別問。復何以前品差別果。終而無瑞。證平等因竟。便有瑞耶。即以此義。顯是會前。若更別問。便有隔絕。欲會前故。不以瑞隔。普法希奇。因果各瑞。又前應有瑞。證經來未盡。所以無也。別謂此品。先因後果。義次第故。亦遠答前第二會。初所行問。故及不思議品。念請種性。本顧問故。前雖已答。下二深妙。故重明之。亦猶相海及與隨好妙中之妙。古德別為一段因果。
二釋名者。初則通顯二品義。名依性起修。依性起用。差別相盡。因果體均。故云平等因果。又因是果因。量周法界。果是果果。境界如空。因果二俱盡未來際。利樂含識。故名出現。別則品名。普賢即標人顯法。明此行法非次第法。行者顯法。非人品中。正明所行之法。非說人體。德周法界為普。至順調善曰賢。依性造修曰行。然普賢行。諸經文中。多有其名。品中雖廣。今但略顯。束為十義。以表無盡。一所求普。謂要求證一切如來平等所證。二所化普。一毛端處有多眾生。皆化盡故。三所斷普。無有一惑而不斷故。四所行事行普。無有一行而不行故。五所行理行普。即上事行皆徹理源。性具足故。六無礙行普。上之二法。互交徹故。七融通行普。隨一一行。融攝無盡。八所起用普。用無不能。無不周故。九所行處普。上之八門徧帝網剎而修行故。十所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劫圓融。無竟期故。上之十行參而不雜。涉入重重。是故善財秖入普賢一毛孔中。所得法門。過諸善友。不可說倍。又上十行通收為二。若約位後普賢說者。則是得果不捨於因。徹窮來際。為普賢行。以人彰法。則普賢之行。若約位。前位中普賢。則是以德成人。但修普行。即曰普賢。亦普賢即行。但從行名。若獨約於位後普賢。則普賢之行。無施下位。廣釋普賢。如初會辨。
三宗趣者。亦先通後別。通以二品。明其平等。因果為宗。會前差別。以為其趣。別以此品。明其平等。圓因為宗。成平等果。無二為趣。
釋文中二。此品辨因。後品明果。前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文二。先正說二。先明說因二。初標前略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眾言。
普賢說者。以人表法。
佛子如向所演(至)略說如來少分境界。
言如向者。一近指向前隨好一品。為於障重地獄眾生。略說隨好少分力用。廣說難思。二通指前所說之果。為少分境。果海絕言故。三遠通前差別因果。前文雖有圓融之義。以隨方便。五位漸次。因果殊分。逐機就病。未盡法源。故名少分。則顯向下平等因果。逐法性說。因果圓融。名廣大說。
△二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前文名略說耶。
△二釋。
諸佛世尊為諸眾生。
釋文二意。一者成止。諸佛世尊所以出世者。以諸眾生有無明等十種過惡。未宜廣說。是故先明差別因等。二者生後。謂諸眾生既過滋多。障累無盡。則一治一切治。一現一切現。眾生無盡。因果亦窮未來際故。前之所隨。由未盡故。次明十過。
無智。
一無明。
作惡。
二作惡行。晉經名諸纏。則亦是惑。此二為總。次六皆無明。
計我我所。
三可知。
執著於身。
四著身見。故六地云。世間受身。皆由著我。
顛倒疑惑。
五三倒四倒等。不能決斷。
邪見。
六乖僻正理。
分別。
七徧計分別。
與諸結縛恒共相應。
八結縛恒隨。
隨生死流。
九義通業苦。即因果流。
遠如來道。
十行邪徑故。此句結成諸句過失。
故出興于世。
結縛等名。如常所辨。
△二正陳今義。普賢之行。文二。初明所治廣多。既一惑成百萬障。則一障一切障義。則惑惑皆然。今從重說。文三。初總標。
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至)於他菩薩起瞋心者。
標瞋毒最重。除瞋之外。更徧推求。無有一惡如瞋之重。故晉經云。起一瞋心。一切惡中。無過此惡。決定毗尼經中亦云。菩薩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以能違害菩薩大悲。莫過此故。菩薩善戒亦同此說。於他菩薩。起瞋心者。若於菩薩起其瞋。其過尤重。以令菩薩廢大行故。是以大般若中。諸天魔王見諸菩薩互相是非。過常大喜。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二釋二。初總顯。
佛子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至)即成就百萬障門故。
△二徵列名相。
何等為百萬障。
標雖百萬。略列百門。古人寄位。分為五段。
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至)惡羅剎中障。
障十信行。
不樂佛法障(至)不喜見聞佛自在神通障。
障十住行。
不得菩薩諸根障(至)不護持菩薩諸行障。
障十行之行。
樂誹謗一切智語障(至)不決定發菩薩弘誓障。
障十向行。此下障十地行。
不樂與菩薩同住障(至)不聞無礙法故口如啞羊障。
啞羊者。此是耳根障。以生邊地。不聞法處故。口無所說。舌根之障。次下自明。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壞障(至)三世諸佛菩薩種性障。
昔人結云。菩薩萬行。不過此五。起一嗔心。一切頓障。作此釋者。非不有理。如賊心求法。豈獨障於十地行耶。是知通障一切善法。信尚不起。況後位耶。又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能障同所。亦皆無覆。故知百萬猶是略明。
△三結成。
佛子若菩薩於諸菩薩(至)於餘菩薩起瞋心者。
△二能治深妙二。初正顯文中。別有六位。位各十行。初一始修。後五成益。故後五段展轉依初。是為初即攝後。一治一切治也。說有前後。得即一持。今初分二。初標舉勸修。
是故諸菩薩摩訶薩(至)應勤修十種法。
△二徵數列結。
何等為十。
於中十法攝為五對。辨五種修。初二約人明謙敬修。
所謂心不棄捨一切眾生於諸菩薩生如來想。
敬上愛下故。次二約法明真正修。
永不誹謗一切佛法知諸國土無有窮盡。
順教知事故。次二約心行明廣大修。
於菩薩行深生信樂不捨平等虗空法界菩提之心。
愛樂大行。堅大心故。次二約智明增勝修。
觀察菩提入如來力精勤修習無礙辨才。
內入果智。外起勝辨故。後二約悲願明長時修。
教化眾生無有疲厭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眾生無盡。悲化不疲。世界無邊。願住不著。
是為十。
△第二十種清淨二。初躡前起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則能具足十種清淨。
依於前來正修行時。成離染故。
△二徵數列名。
何等為十。
次第從前十句而成。
所謂通達甚深法清淨。
一由不捨諸眾生故。達深法淨。以諸眾生皆有佛性。即妄而真。為深法故。
親近善知識清淨。
二由敬上故。能近善。
護持諸佛法清淨。
三由不謗故。能護法。
了達虗空界清淨。
四由知無盡故。了如空。
深入法界清淨。
五由菩薩行不離法界故。能深入。
觀察無邊心清淨。
六知菩薩心等虗空故。觀察無邊。
與一切菩薩同善根清淨。
七觀察菩薩。皆同此觀。能入佛力。故名為根。
不著諸劫清淨。
八精修不懈故。不著劫數。
觀察三世清淨。
九由化無厭故。觀三世一切眾生化未化等。
修行一切諸佛法清淨。
十由住世界。是故能修一切佛法。
是為十。
△第三十種廣大智二。初躡前起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法已則具足十種廣大智。
垢染既拂。本智自明。稱性相知。故云廣大。
△二徵數列名。
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心行智(至)是為十。
亦從前十及與次十。而成於此。然有開合。恐煩不配。說者隨宜。
△第四十種普入二。初躡前起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智已則得入十種普入。
事隨理融。本來即入。智了法爾。無境不通。故能身心皆得相入。亦從前三。生於此十。可以意得。
△二徵數列名。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入一毛(至)非根入一切根。
非根者。境識及理。皆非根也。
一切想入一想(至)一世入一切三世是為十。
△第五十種勝妙心二。初躡前起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已則住十種勝妙心。
由前如法。本性圓融。則令事理二但無礙。應機成益。名勝妙心。從前四生。亦可意得。
△二徵數列名。
何等為十所謂住一切世界語言(至)是為十。
△第六十種善巧二。初躡前起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種(至)十種佛法善巧智。
由上理事無礙故。今則權實皆能決斷。名善巧智。
△二徵數列名。
何等為十。
有十一句。後二合一。餘皆如次。從前十成。
所謂了達甚深佛法善巧智。
一即言亡言。名為甚深。
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
二無依故。故出生廣大。
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
三如依空生於色。故能說種種。
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
四住無二邊。故證平等。
明了差別佛法善巧智。
五由了種智甚深祕密。故了差別。
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
六無差別。二文全同。
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
七若無疑惑。則是佛法之所莊嚴。
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八以平等心。成一方便。
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九三世之法。約差別門。所以名為無量方便。
知無邊佛法無差別(至)於一切佛法不退轉善巧知。
十由住佛力。所以得知佛法無邊自力不退。
是為十。
從前十展轉既爾。從前四段。義亦應然。如是展轉。不離始修。故隨一法。具一切矣。
△二結勸。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至)悉與三世諸佛法等。
一行能具一切行。故疾得菩提。
△大文第二證成文二。初現瑞證二。初此界。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雨不可說神力說法雲。
△二結通十方。
如此世界四天下(至)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二諸菩薩證亦二。初此土。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最大誓願授記深法。
授記深法者。少用功力。疾得菩提。
佛子我等一切同名普賢。
同名普賢者。皆有此行故。
各從普勝世界。
依此普法。最為勝故。
普幢自在如來所。
此行成果。高出無礙故。
來詣此土悉以佛神力故(至)來此道場為汝作證。
△二結通。
如此道場我等十佛剎(至)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二以偈重顯二。先敘述二。初說偈儀。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觀察十方洎乎法界。
△二說偈意。
欲開示菩薩行(至)令其開悟而說頌言。
此有十意。偈中並具。
△二正頌有百二十一頌。大分為二。初二十四頌。顯說分齊。餘皆正辨普賢行相。此是伽陀。與前長行。綺互共顯普賢之行。前是略明十法。展轉相生。此則廣顯諸門。略無展轉。又前多顯體。此多辨用。前中又二。初一頌誡聽許說。
汝等應歡喜捨離於諸蓋一心恭敬聽菩薩諸願行。
△二正示分齊。文二。初許說過去菩薩之行。
往昔諸菩薩最勝人師子(至)說名論師子。
△二許說三世佛菩薩行。於中二。初有三偈。舉所說時處二。初二舉時。
於一賢劫中千佛出于世(至)我當分別說。
△二舉處。
如一佛剎種無量剎亦然未來十力尊諸行我今說。
△二明所說行。亦二。初諸佛出世之行。
諸佛次興世隨願隨名號(至)化彼令修習。
即普賢行。是故名為因果圓融。
△二有七偈。菩薩三輪願智之行。即普賢行。
入於如是智修其最勝行(至)我當說彼行。
△二九十七頌。正顯普賢行。分二。初即悲大智行。有十種行。初有五頌。明善入帝網行。
於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至)悉能分別知。
△二有十七頌。深入時處微細行。
深入微細智分別諸世界(至)唯除佛開示。
△三有三頌。明了佛心祕密行。
世界及如來種種諸名號(至)得至於彼岸。
前一偈半。躡前起後。後一偈半。正顯難了能了之慧。
△四了三世佛攝化之行。
過云諸世界廣大及微細(至)一切悉能知。
△五有二偈。明於六根無礙之行。
出生無礙眼無礙耳鼻身(至)悉知三世法。
△六有三偈。明如化無方行。
善學一切化剎化眾生化(至)度脫無邊眾。
△七有十頌。明器世間自在行。
諸佛甚深智如日出世間(至)知無二非二。
此中玄妙。宜審思之。
△八有六頌。明智正覺世間自在行。
了知諸世間如燄如光影(至)一切無差別。
△九有五頌。明非身示身行。
如來法身藏普入世間中(至)不著我我所。
法身藏者。即前藏身普賢菩薩自體徧言。亦同此也。
△十非量示量行。
譬如工幻師示現種種事(至)度無量眾生。
△二即智之悲行。亦有十行。初無住攝化行。
未安者令安安者示道場(至)未曾有退轉。
△二有四偈。明非身現身行。
世間種種身一切悉了知(至)稱揚不可盡。
△三有一頌。明分布舍利行。
諸佛能現身處處般涅槃一念中無量舍利各差別。
△四有二頌。明知佛大心行。
如是未來世有求於佛果(至)名住普賢行。
△五有三頌。明法輪深入行。
如是分別知無量諸行地(至)得無上菩提。
△六有五頌。明了知根器行。
無量無邊心各各差別業(至)得名為普賢。
△七有三頌。明了世業惑行。
眾生皆妄起善惡諸趣想(至)一念悉能入。
△八有五頌。明了達根境無礙行。
眼耳鼻舌身意根亦如是(至)亦復無退轉。
△九有一頌。知四種說法行。
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種種悉了知。
剎說等者。略有三義。一約通力。二約融通。一說一切說故。三約顯理。是說菩薩觸境皆了知故。則觸類成教。如香飯等。
△十有二頌。三世攝化行。
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至)邊際不可得。
平等因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入第五十卷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初來意者。前品明稱果之因。此品辨如因之果。體雖平等。不壞二相。先因後果。義次第故。亦為答前不思議品出現念故。答第二會所行問故。會釋如前。
二釋名者。如來是有法之人。即三身十身之通稱。出現是依人之法。果用化用之總名。
如來雖見上文。對出現故。重辨十身。十身皆有出現之義。而今且寄三身以明。然來即出現。為分人法。曉喻分明。故重辨之。若依法身。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理常現。名為出現。故下文云。普現一切而無所現。又云。體性平等不增不減等。若依報身。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本性功德一時頓顯。名為出現。故下文云。如來成正覺時。於一切義。無所疑惑。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等。若依化身。則乘薩婆若乘。來化眾生。故曰如來。即應機大用一時出現。故偈文云。以本願力現佛身。令見如來大神變。又云。隨其勢力。於菩提樹下。以種種身。成正覺等。今以新佛舊成。曾無二體。新成舊佛。法報似分。無不應時。故即真而應。應隨性起。故即應而真。三佛圓融。十身無礙。故辨應現。即顯真成。是以晉經名性起品。性字雖是義加。未爽通理。以應雖從緣不違性故。無不從此法界流故。以淨奪染性即起故。若離於緣性叵說故。下加性起菩薩。表所說故。妄雖即性。不順性故。
今以起義多含。直云出現。從性從因。從真從感。皆出現故。
若言唯辨應身出現。非唯失前性因二義。亦未足顯深。何能融前差別之果。
若以來為現義。如來即出現。持業釋也。若分人法三身。皆如來之出現。揀餘出故。
第三宗趣。即以平等出現為宗。融差別果而為其趣。
四正釋文。文為七分。初加分二。初毫光加請主。文三。初光中有十義。束為三。初一出處。次一名體。餘八業用。
初光出處。
爾時世尊從眉間。
眉間放者。表證中道。離有無二邊故。表無住道。離真應二邊故。
白毫相中。
白毫者。表所出現。性無垢故。能詮出現。諸教本故。
△二辨光名體。
放大光明名如來出現。
如所說故。後有八段。皆是光業。
△三眷屬光。即是因業。
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
總攝諸法。皆此生故。
△四舒業。
其光普照十方盡虗空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帀。
△五敬業。
顯現如來無量自在。
△六覺業。
覺悟無數諸菩薩眾震動一切十方世界。
△七止業。
除滅一切諸惡道苦。
△八降伏業。
映蔽一切諸魔宮殿。
△九示現業。
顯示一切諸佛如來(至)及以一切道場眾會。
△十卷業。
作是事已而來右繞菩薩眾會。
△二正明加相。
入如來性起妙德菩薩頂。
所以偏加此菩薩者。如名所顯故。性有二義。一種性義。因所起故。二法性義。若真若應。皆此生故。亦有釋云。性起妙德。即是文殊說此法門。加性起稱。作此釋者。無違大理。以文殊大智。為能顯普賢法界。為所顯共成遮那之出現故。亦是解行滿故。佛出現也從頂入者。是加持相。妙智之極。方能顯故。
△三加益二。初大眾同欣。知法將被。
時此道場一切大眾(至)必當演說甚深大法。
△二妙德領旨。知佛世尊令求說主二。初長行身心致敬。
爾時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至)一心向佛而說頌言。
跽者跪也。
△二偈頌。讚請十偈分二。初五偈讚二。初一總讚申敬。
正覺功德大智出(至)是故我今恭敬禮。
△二有四偈別讚。
已升無相境界岸(至)與一切佛同其性。
初三讚果。後一讚因。
△二偈請五。初一自敘得益。即是領旨。
導師放此大光明(至)而復還來入我身。
△二有一偈。領眾意請。
決定法中能善學(至)是故我令請法王。
△三有一偈。歎眾堪聞。
令此眾會皆清淨(至)如是賢勝咸來集。
△四有一偈。敘佛令請。
利益世間尊導師(至)令我問於無上法。
△五有一偈。正求法主。
誰於大仙深境界(至)世間尊導願顯示。
已領佛意。故不請佛。
△二口光加說主者。示所請故。文中有三。初光亦十。初出處。
爾時如來即於口中。
口中放者。表教道傳通故。
△二光名。
放大光明名無礙無畏。
令得無礙辯。不畏大眾。及深理故。
△三因業。
百千億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
△四舒業。
普照十方盡虗空等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帀。
△五敬業。
顯現如來種種自在。
△六覺業。
開悟無量諸菩薩眾震動一切十方世界。
△七止業。
除滅一切諸惡道苦。
△八降伏業。
映蔽一切諸魔宮殿。
△九示現業。
顯示一切諸佛如來(至)及以一切道場眾會。
△十卷業。
作是事已而來右繞菩薩眾會。
△二正明加相。
入普賢菩薩摩訶薩口。
光入口者。教以口傳故。如佛說故。加普賢者。是普賢行之果故。所證法界。由理顯故。
△三明得益。
其光入已普賢菩薩身(至)唯除如來師子之座。
唯除如來。揀師資故。
△二本分二。初徵事而問。
爾時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至)世莫能知是何瑞相。
△二引例以答。答即是本。
普賢菩薩摩訶薩言(至)今現此相當說其法。
△三表瑞證成。
說是語時一切大地悉皆震動。
顯說希奇。纔聞其名。已有徵故。大地動者。大法將顯。大惑將傾故。
出生無量問法光明。
出問法光者。冥加智慧。助發請故。
△三請分二。初長行四。初總舉法請。
時性起妙德菩薩(至)出現之法願為我說。
△二歎眾堪聞。
佛子此諸無量百千億(至)無量功德皆已來集。
△三歎說主具德。別歎十事。
佛子汝已曾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所承事供養。
供多佛。必曾聞故。
成就菩薩最上妙行。
成妙行。曾已修故。
於三昧門皆得自在。
定自在。有所依故。
入一切佛祕密之處。
親證入故。
知諸佛法。
知教道故。
斷眾疑惑。
除他疑故。
為諸如來神力所加。
上力加故。
知眾生根。
審相器故。
隨其所樂為說真實解脫之法。
能隨說故。
隨順佛智演說佛法列於彼岸。
順智到岸。得意深故。後總結十德。
有如是等無量功德。
既有說德。堪宜說故。
△四標章別請。
善哉。
初句讚善。躡前三段次別十事。以顯無盡。
佛子願說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之法。
此是總相。總集多緣。成出現法。法含持軌。餘九是別。
身相言音心意。
即三業祕密。
境界。
即智之所緣。亦分齊境。
所行之行。
依境修行。通因通果。
成道。
成菩提道。
轉法。
既成菩提。心轉法輪。
乃至示現入般涅槃。
應成菩提。必示涅槃。
見聞親近所生善根。
若存若亡。見聞皆益。備斯九事。一化始終。有云。初一所依之法。餘九能依之德。亦有斯理。
如是等事願皆為說。
即結請也。
△二偈請十偈。分三。初一讚德。標請頌前三段。
時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至)向普賢菩薩而說頌曰。
善哉無礙大智慧(至)佛子聞已皆欣慶。
△第二有四偈。舉法別請。頌前第四段。
菩薩云何隨順入(至)有何等利願宣說。
△三有五偈。歎德勸請。通頌後三段。於中有四。初總讚以請。
此諸菩薩皆合掌(至)淨眾生有願為說。
△二有二偈。勸說之方。
願以因緣及譬喻(至)示佛菩提亦如彼。
以法深難領故。請說因喻。
△三有一偈半。歎眾堪聞。
十方千萬諸佛土(至)於微妙義生渴仰。
△四有半偈。結請所說。
願以淨心具開演如來出現廣大法。
淨心顯說。無過具演。文義周圓。
△四說分。大分為二。初別答十問。十段各有長行及與偈頌。一一具十。今初答出現之法。長行二。初標告歎深。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佛子此處不可思議。
△二隨義別顯三。初法說廣酬前因緣三。初標。
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以無量法而得出現。
總標多因。成出現果。
△二釋二。初徵以總釋。
何以故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
緣約能成之緣。事即所成因體。上反釋。下順釋。
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祇事而得成就。
向言無量。乃是總相。今此明有十箇無量。以顯無盡。理實則有百千阿僧祇數無量。此十無量。皆徧十喻。言百千者。古人云。以十無量入中。十喻已成一百。以後結中十句。一一結前百門為千。其中更有別義。方成無量。今以下別列。十門之中。門門皆云。以無量因。則不俟相入。是知百千之言。但是數之總稱耳。
△二徵數別明。
何等為十所謂過去(至)一切眾生菩提心所成故。
一始發大心。誓期出現。故此心何相。
過去無量清淨殊勝志樂所成故。
二明上求勝志。
過去無量救護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所成故。
三明下化慈悲。
過去無量相續行願所成故。
四行以續願。此行謂何。
過去無量修諸福智心無厭足所成故。
五明不出福智。
過去無量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所成故。
六別顯福嚴。
過去無量智慧方便清淨道所成故。
七別明智嚴。
過去無量清淨功德藏所成故。
八淨前功德。
過去無量莊嚴道智所成故。
九嚴前智慧。所謂方便道。教道。證道。無住道。正道。助道。一道。二道等。皆莊嚴故。
過去無量通達法義所成故。
十窮究法源。真實智故。
△三結。
佛子如是無量阿僧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
既皆過即積因。多法圓滿。令二利果。一時出現。故出現言。通真通應。
△二喻明深廣。雙酬因喻。十喻分十。每喻各三。謂喻合結。喻酬譬喻。合酬因緣。故云非以一緣一事而得出現。又前法說。多約往因。此中合文。多約現緣。今初大千興造喻也。此喻為總。總喻眾緣。以成出現。故經云。以無量緣等。下說雲雨。皆此所霔。文中分三。初喻四。初總辨多緣。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非以一事而得成就。
上反。下順。
以無量緣。
緣即因緣。如眾生業。及風雨等。
無量事。
事即事相。如所持水。及宮殿等。
方乃得成。
△二別顯緣相。
所謂興布大雲降霔大雨。
先明雲雨上霔。次明風輪下持。
四種風輪相續為依其四者何(至)能持大水故。
能持者。若無此輪。雨無停處。
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
水若不減。礙起天宮。
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諸處所故。
水雖已減。假此成立。謂減一節水。起一重天。如嚴冬急流。重重冰結。
四名莊嚴莊嚴分布咸善巧故。
雖起總處。無別莊嚴。故須第四。
△三顯彼因起。
如是皆由眾生共業。
謂上雲等。略由二因。一眾生外增上業。言共業者。謂多有情應生此界。共業同變。於中有四句。謂共中共等。
及諸菩薩善根所起。
二菩薩善根。此有二意。一約同居。謂地前菩薩。二約能化。謂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等。便修彼因。以取彼國。故有眾生之類。即菩薩佛國。次顯受用果。
令於其中一切眾生。
謂先成器界。後起眾生。依之而住。如俱舍婆沙等辨。
各隨所宜而得受用。
謂水族眾生。得水受用等。又人天羅剎。宮殿無礙。菩薩眾生。淨穢同居。
△四性相結成。
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緣乃成三千大千世界。
結前生後。
法性如是。
正結此句為總。此法性言。通於性相。餘句別顯性空。亦遮其妄計。
無有生者。
謂非冥性。微塵等生。
無有作者。
亦非自在。梵王等作。
無有知者。
亦無神我。而為能知。上三顯能作空。
無有成者。
顯所作空。
然彼世界而得成就。
雖能所俱空。不礙相有。故云而得成就。如是無礙。方為法性如是之義。
△二法合。
如來出現亦復如是(至)成就如來無漏善根力故。
前三是因圓。後一二利果滿。因圓果滿。佛出現故。一品之內。多以依報喻正報者。非唯義類於似。實則外由內變故。令外器全似於內。是以上云。皆由菩薩善根所起。眾生共業之所生等。華藏品中。已略開顯。
如來如是成等正覺法性如是無生無作而得成就。
略不合第三。顯彼所因。以次下二喻自別合故。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二洪霔大千喻。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唯除大千界將欲成時。
此之雲雨。即前喻中興雲降雨。正喻如來出現法門。廣大難知。周十方故。上喻。
△下合。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唯除諸大菩薩心相續力。
心相續力者。若約信受如來大法。但是圓機。堅種相續。能受深者。若約具受。則八地已上由得無盡陀羅尼力。方能受持。乃至十地方受如來雲雨說法。是以文言除大菩薩。由初義故。但揀二乘。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三雲雨無從喻。
復次佛子譬如眾生(至)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上喻。
△下合。
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至)亦無所從來無所至去。
菩薩善根。如生共業。感彼出現。法雲法雨。機感而現。非是先有。一方一所從彼而來。機謝而去。亦非歸生舊所。故體無生滅。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四大雨難知喻。喻深果行。非心境故。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至)乃至一滴無不明了。
上喻。
△下合。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若欲思量心必狂亂。
古人釋云。教廣行大。因深果遠。故非預二乘。亦不乖理。
唯除一切世間主菩薩(至)入眾生心無不明了。
但是大機。即世間主。無能所行。即能知之。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五大雨成敗喻。況佛滅惑。成福智德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至)名為能滅能滅火災。
即壞界之時。
有大雲雨名為能起(至)名為能止能止大水。
即以水止水。
有大雲雨名為能成(至)分別三千大千世界。
△二合。
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至)能起一切眾生善根。
上二滅惑成福。
有大法雨名為能止(至)能成一切智慧法寶。
此二滅障成智。即是止觀雙運。
有大法雨名為分別分別一切眾生心樂。
後一權智照機。若無第二。則同二乘無三。同外道無四。增無明無五。非種智此即分上總中法雨令差。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六一雨隨別喻。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其所雨無量差別。
喻佛一味隨諸根器。合前差別。上喻。
△下合。
如來出現亦復如是(至)隨宜說法無量差別。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七勝處。先成喻。文二。初正明。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及餘眾生諸所住處。
喻佛勝緣。先濟之德。
△下合。
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至)有為善根諸行智慧。
△二牒以釋疑。
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至)隨眾生器而有差別。
前中先成。由於業力。此中法異。由於機殊。不乖第六一味之言。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八事別由因喻。喻佛成辨大事之德。亦是德殊。由於智故。文中分三。初蓮華表佛。總中略無。
復次佛子譬如世界(至)名如來出現功德寶莊嚴。
名出現者。表佛現故。而言大者。準五卷大悲經第三云。有千葉故。
徧覆水上光照十方一切世界。
光照十方。金色光也。
時摩醘首羅淨居天等(至)有爾所佛出興于世。
有爾所佛者。有千枚華。表千佛故。故劫名賢。賢善多故。餘多同此。
△二風輪起處。
佛子爾時其中有風輪起(至)能成一切諸如意樹。
即有力。遙持廣前第三建立風輪。
△三結因有屬。
佛子大雲所雨一味之水(至)風輪差別故世界差別。
△二合三。初合蓮華表佛喻。
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具足一切善根功德。
合上大水徧滿。
放於無上大智光明名不斷如來種不思議智。
合生蓮華。謂不斷種性如華。表佛故。
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合上光照十方。
與諸菩薩一切如來灌頂之記當成正覺出興於世。
合知佛當出。
△二合風輪起處喻。
佛子如來出現復有無上(至)殊勝壽命無有窮盡。
此十智光。次第合前。所成唯果德。能成通因果。又能成即實之權。所成唯差別之德。故下結云。一體等。
△三合結因有屬三。初結因。
佛子如來大悲一味之水(至)成就如來出現之法。
即能成之智。合上一味之水。風輪不同。此輪由一節水減。一重輪生。如澄水垽。今推能成。由一味大悲故。
△二結果。
佛子一切如來同一體性(至)出生種種智慧光明。
即所成之大智。從一實智。隨權而生。合上風輪。有差別故。世界差別。
△三結緣。由眾生異。合上眾生。善根不同。兼釋外疑。於中分三。初牒前正理。
佛子汝等應知如來於一解脫味。
一解脫味。即能成之水。水具二義。悲及解脫。二文影略。
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種種功德。
種種功德。通能所二智。
△二舉外疑情。
眾生念言此是如來神力所。
然感應之道。略有三義。一互相成。二互相奪。三緣成性空。而今眾生以緣奪因。純推佛力。失因緣義。
△三如來為釋。
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至)少分智慧無有是疑。
上以因奪緣。一向言非。下為說正義。
但以諸佛威德力故令諸眾生具佛功德。
因緣相成。
而佛如來無有分別。
復有二義。一成上。因緣雖隨眾生。心無分別。二成第三義。了性空故。
無成無壞。
緣成故無成。無成故無壞。
無有作者亦無作法。
所成既空。何有能成。并能作者。及作法耶。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九四輪相依喻。況佛體用。依持之德。亦廣建立風之別義。文三。初喻二。初能持之風。
復次佛子如依虗空(至)何等為四一名安住。
一時持水。
二名常住。
多時不動。
三名究竟。
與劫齊量。
四者堅固。
體性堅密。俱舍論云。假使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奪威懸擊。金剛有碎。風輪無損。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彼但有一。與此不同。
△二四輪相依。
此四風輪能持水輪(至)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
準俱舍論。次上水輪厚八洛叉。洛叉億也。次上更有一重金輪。厚計三億二萬由旬。然其世界。或說三輪而得成就。謂風水金。或說五輪。下加虗空。上加大地。今欲稱法。合成四輪。地中含金。金亦地也。
△二合二。初合能持四種風輪。
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至)能持一切眾生善根。
有配四攝。義則少似。既合如來出現。則成太局。今謂通四。
何等為四所謂普攝眾生皆令歡喜大智風輪。
一未信入者。以四攝法。普皆攝取。示以正理。
建立正法令諸眾生皆生愛樂大智風輪。
二已信受者。建立教法。
守護一切眾生善根大智風輪。
三已入法者。令其成行。
是一切方便通達無漏界大智風輪。
四已成行者。令其得果。
是為四。
△二合四輪相依。
佛子諸佛世尊大慈救護(至)依大方便善巧。
一慈悲合地。能厚載故。
大方便善巧依如來出現。
二方便合水。曲隨器故。
如來出現依無礙慧光明。
三出現合風。力能持故。
無礙慧光明無有所依。
四無礙合空。如空無礙故。故淨名云。其無礙慧。無若干故。文雖但取。展轉相依。不妨有以。無若干故。若準偈中慈悲之前。更有一切佛法之言。以況樹林。如是則有五重相依。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十大千饒益喻。況佛出現利世之德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虗空眾生得虗空饒益。
一切眾生。各隨所宜。而得受用。
△二合。
如來出現亦復如是種種饒益無量眾生。
次第合前四益。
所謂見佛生歡喜者得歡喜益。
見佛生喜。如魚得水。
住淨戒者得淨戒益。
戒如平地。萬善由生。
住諸禪定及無量者得聖出世大神通益。
定如宮室。得安息故。
住法門光明者得因果不壞益(至)得一切法不壞益。
慧如虗空。不可壞故。上句不壞事。下句不壞理。
是故說言如來出現饒益一切無量眾生。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三總結成益。結上十喻。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如來出現。
有十一句。次第各別。結上十門。以九十二句。結第九門。故有十一。
則知無量知成就無量行故。
多因出現。
則知廣大和周徧十方故。
廣故難受。
則知無來去知離生住滅故。
無生故無從。
則知無行無所行知離心意識故。
非心識故。思必狂亂。
則知無身知如虗空故。
如空故。惑見雙亡。
則知平等知一切眾生皆無我故。
平等無我。故唯一味。
則知無盡知徧一切剎無有盡故。
由無盡故。諸乘徧化。
則知無退知盡後際無斷絕故。
後際無斷故。佛種不斷。
則知無壞知如來智無有對故。
無對者。即無礙慧。
則知無二知平等觀察為無為故。
為無為平等觀者。即攝三輪。歸無礙慧。
則知一切眾生皆得饒益本願迴向自在滿足故。
本為眾生。故令利益。自在滿足。若將一一通前十門。未為得意。
△二偈頌三十七頌。分三。初歎深許說二。初歎深難量二。初一偈總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十方大雄最無上(至)功德第一超世間。
頌前標告不思議言。
△二有十偈別歎。
十力功德無邊量(至)今見如來大神變。
次第頌前。總結之中。十一句亦第九偈。頌九十二句。結既結喻。今此亦即通頌前喻。喻則性相雙明。此則多就性說。古稱性起。彌復有由。一無邊量。即無量義。二一毛叵量。即廣大義。三空際叵得。即無生義。然此第三似頌第五如空之喻。第六似頌第三無生滅喻。取義不同。故皆案次。四不能知者。離心識故。五徧於一切非一者。即如空義。六體性平等。即是平等無我義也。七前徧諸剎。此徧三世。文綺互耳。八無變易。故盡後際。九離言說故。無二無對。十本願現身。故能成益。
△二誡聽許說二。初誡聽勸修。
若有欲知佛境界(至)令心所向皆無礙。
半上偈云。淨意如空。總以喻顯。下半別顯。一離於忘取。如彼淨空。無雲翳故。斯即真止。二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離而息忘故。諸取皆寂。若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淨之淨。則暗蹈佛境矣。此為心要。後學思行。
△二許說分齊。
是故佛子應善聽(至)一切善根我今說。
初有半偈。結前生後。後一偈半。正示分齊。牒舉十門。略無行者。三業攝故。闕正覺者。導師中攝。或復略無。
△二頌前十喻。即為十段。初大千興造喻。有其四頌。以是總故。文二。初總顯多緣。
譬如世界初安立(至)十力生因莫能測。
前一喻況。後一法合。下皆倣此。
△二有二偈。別顯緣相。
譬如劫初雲霔雨(至)普導令成無上果。
△二有十八偈。如次頌前洪霔已下九段經文。
如有大雨名洪霔(至)悉使滅除諸惑惱。
每段二頌。前八文顯。其第九云。方便依智者。智即頌前出現。然無礙慧是佛實智。中二皆權。於中智即知事方便。隨機合上。即是權實無礙對。初即成悲智雙游。
△三結說無盡。
如來出現法無邊(至)無譬喻中說其譬。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一(入第五十卷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別答出現九門。先明身者。後八依故。長行文二。初標告。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云何見如來應正等覺身。
△二別釋其相。文三。初就法總明。次約喻別顯。後就法總結。然總中五徧通向下喻中十身。結中十句別結十喻。同前出現。
今初就法總明。文有四節。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於無量見如來身。
先總教廣見。
何以故。
次徵其所由。
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一法(至)一眾生見於如來。
三反釋所以。總舉五法。法是所知法界。及調伏法事。是調伏眾生行事。晉經名行。身即是正。國土是依。生是所化。
應徧一切處見於如來。
四順以結。酬應翻上五。成五無量界。身為能徧。四為所徧。一徧法界。二徧調伏界。三徧調伏加行界。四徧世界。五徧眾生界。唯有五界。非是略也。
△二約喻別顯。明如來出現有十種身。一周徧十方身。二無著無礙身。三普入成益身。四平等隨應身。五無生潛益身。六圓迴等住身。七無心普應身。八窮盡後際身。九嚴剎益生身。十嚴好滿願身。此即八地後十身也。而為次不同。一法身。二智身。三威勢。四菩提。五莊嚴。六意生。七化。八力持。九福德。十願。四是菩提者。初成先照。是故偈云。日光出現。五莊嚴者。一一毛孔。隨好光明。所莊嚴故。餘文並顯。顯此十身。舉十喻況。一一喻中。文各有三。謂喻合結。今初虗空周徧喻。況周徧十方身。故下結云。以其心無量。徧十方故。文三。初喻。
佛子譬如虗空徧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
上直示。下徵釋。
何以故。
徵云。至不至別。何得俱耶。
虗空無身故。
以一無身。釋上二義。由無身故。無可得至。亦以無故。無所不至。如色中空。空若有身。身即質聚。便礙於色。如鐵入水。水不入鐵。今由無身。故能徧入。
△二合。
如來身亦如是徧一切處(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
合準喻知。此以事空。以況理空。理空即是法身。故經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故。
為眾生故示現其身。
即釋外疑。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二空無分別喻。況無著無礙身。故下結云。所行無礙。如虗空故。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虗空(至)無有分別亦無戲論。
空無分別。不礙顯色。智無分別。不礙利生。
△二合。
如來身亦復如是(至)一切戲論皆永斷故。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三日光饒益喻。喻普入成益身普入法界故。
△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於閻浮提無量眾生皆得饒益。
上總。下別。
所謂破闇作明變濕令燥(至)行者見道居者辦業。
後釋成。
何以故日輪普放無量光故。
△二合。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以無量事普益眾生。
上總。下別。別有十種益。合前八句。
所謂滅惡生善破愚為智。
初之二句。合初二句。世出世間二相異故。
大慈救護大悲度脫。
三拔四流之苦。與出世之樂。拯二乘沈定水之苦。與菩提之樂。皆合變濕令燥之義。
令其增長根力覺分。
四即道品。通長三乘草木。
令生深信捨離濁心。
五信合二義。一成上義。信能增長一切法故。二合成熟。信能必到如來地故。
令得見聞不壞因果令得天眼見歿生處。
六七二句合前廓徹虗空。六得見聞四諦因果智。七得三明十力智。如空有日。廓淨照徹故。
令心無礙不壞善根。
八有二義。令心無礙。成上徹空。不壞善根。成下蓮華。如赤蓮華。不遇日光。翳死無疑。三乘善根若遇智日。則便不壞。
令智修明開敷覺華。
九正合開華。上已開者。合其不壞。今未開者。令得開故。
令其發心成就本行。
十合後二句。發菩提心即見大道。成就本行。是辦家業。後釋成。
何以故如來廣大智慧日身放無量光普照耀故。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四日光等照喻。平等隨應身。由住真際故。無私平等。文三。初正喻二。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至)照一切須彌山等諸大山王。
喻菩薩十大山王。表十地故。
次照黑山。
黑山喻緣覺。以無法空之慧光故。不能出生諸功德故。
次照高原。
高原喻聲聞不生佛法蓮華故。
然後普照一切大地。
大地一種。通含三聚。取於決定能生之處。喻正定聚得緣方生。喻不定聚砂鹵等地。喻邪定聚然亦不捨。故皆等照。
日不作念我先照此(至)有高下故照有先後。
△二合。
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至)照無礙無障無所分別。
△二釋疑。
佛子譬如日月隨時(至)智慧光明種種有異。
疑云。日月光明是一佛智。萬殊豈為同喻。釋云。豈不向說。但隨山地。有其高下耶。故知但隨眾生智慧高下。不同佛無私智無若干也。未違前喻。又既約機說異。則照高未能兼下。照下而猶照高。又若捨化。先捨於小。次捨於中。唯菩薩高山。盡日蒙照。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四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五日益生盲喻。喻佛無生潛益身。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至)令身調適離眾患故。
有目者覩。非是獨為生盲不見。亦未曾滅。以潛益故。
△二合二。初略。
如來智日亦復如是(至)不見諸佛智慧日輪。
略中五事。皆合於盲。而無信為總。故云無信眼故。此即涅槃闡提三罪。無信斷善即一闡提。無解毀見即謗方等。毀戒邪命即犯四重。作五逆罪。
雖不見佛智慧日輪(至)未來苦因皆消滅故。
無解等四至惡。猶有佛性。亦為饒益。令離苦集。
△二廣顯二。初能益光二。初列十光。
佛子如來有光明名積集一切功德。
初三句成就二種莊嚴。上一福嚴。下二慧嚴。
有光明名普照一切。
普照事。
有光明名清淨自在照。
照淨理。次三成三慧。
有光明名出大妙音(至)普解一切語言法令他歡喜。
此二成聞慧。
有光明名示現永斷一切疑自在境界。
此一成思修。後四成四智。
有光明名無住智自在普照。
大圓鏡智。無住普照故。
有光明名永斷一切戲論自在智。
平等性智。絕戲論故。
有光明名隨所應出妙音聲。
妙觀察智。隨應演故。
有光明名出清淨自在音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成所作智。嚴土化生。
△二結數分齊。
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
以日有千光故。結云千實乃無數。
五百光明普照下方。
五倍自分行。
五百光明普照上方。
五位勝進行。
種種剎中種種佛所諸菩薩眾。
△二所益眾四。初益菩薩。
其菩薩等見此光明(至)十地十智皆悉清淨。
有二種益。上益圓機。頓證佛境。下益權機。令熟權趣實。
彼諸菩薩先所成就諸處諸地。
處謂五眼等。地謂種性地。
見彼光明轉更清淨一切善根皆悉成熟趣一切智。
△二益二乘。
住二乘者滅一切垢。
△三益生盲。
其餘一分生盲眾生(至)柔輭調伏堪修念智。
△四光益惡趣六。初拔苦與樂。
地獄餓鬼畜生諸趣(至)命終皆生天上人間。
△二因起邪見。
佛子彼諸眾生不覺不知(至)我是梵天我是梵化。
△三慈音示正。
是時如來住普自在三昧(至)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四迴邪報恩。
彼諸眾生聞是語已(至)此諸眾生得淨眼故。
△五佛與授記。
如來與彼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六結光利益。
佛子如來智日如是利益(至)令得善根具足成熟。
此中諸益多同隨好。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第六月光奇特喻。喻佛圓迴等。住身謂等住三世。無增減故。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月輪(至)無有分別無有戲論。
△二合。
佛子如來身月亦復如是(至)聲聞獨覺學無學眾。
一圓智映二乘。
隨其所宜示現壽命脩短不同而如來身無有增減。
二常身示延促。
一切世界淨心眾生菩提器中影無不現。
三由其機器所見有無。菩提器者。堪受菩提之人。覩意生身。若心海澄清。妄念都寂。則真見佛矣。
一切眾生有瞻對者(至)所作利益皆得究竟。
四所見無向背。初及後二皆圓迴義。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七梵王普現喻。喻佛無心普應身不分而徧。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亦不分身無種種身。
△二合。
佛子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至)亦不作念現若干身。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八醫王延壽喻。喻佛窮盡後際身。初喻二。初彰其現德。
復次佛子譬如醫王(至)眾生見者病無不愈。
△二呪力持身。
彼大醫王知命將終(至)凡所療治悉得除差。
△二合二。初合現德。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鍊治法藥已得成就。
合用藥無不盡。
修學一切方便善巧大明呪力皆到彼岸。
合呪力為方便。
善能除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
合見者病愈。
△二合呪力持身。
及住壽命經無量劫(至)諸煩惱病悉得消滅。
前呪藥持住多劫故。略不重明藥呪能持。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九摩尼利物喻。喻佛嚴利益生身。雨寶離貧。即嚴剎故。各有體用。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令諸眾生離苦調適。
△二合。
佛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至)一切眾生作大佛事。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十寶王滿願喻。喻佛相嚴滿願身。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至)非少福眾生所能得見。
△二合二。初正合。
如來身如意寶王亦復如是(至)悉令得見所願皆滿。
△二釋疑。
佛子佛身非是少福眾生所能得見。
初雖合喻。已是釋疑。謂有疑云。若念皆見。今何不見。是故經云少福不見。
唯除如來自在神力所應調伏。
次疑云。亦有貧下薄福之人。何以得見。故經釋云。除可調者。
若有眾生因見佛身(至)乃令得見如來身耳。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三就法總結。
以其心無量徧十方故(至)莊嚴一一佛身故。
十句次第結前十身。其有難者。前已會釋。
△二偈頌。有二十偈。次第頌前長行十喻。喻各二偈。皆前偈喻。後偈法合。喻各二偈。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虗空徧十方(至)非是善逝心棄捨。
此下人第五十一經。
△三出現語業。長行有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音聲。
△二釋三。初就法略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
昔人亦以初十。入於中十為百。後十通前。則為千數。此亦可通。今更一解。後結則容通結中十。中十則別喻初十。但小不次耳。今初略說圓音之義。略啟四門。一敘昔。二辨違。三會通。四正釋。前三非要。廣在別章。但正釋文。自含眾妙。四釋文者。文有十音。以顯無盡。各上向標名。下句釋相。
應知如來音聲徧至普徧無量諸音聲故。
一普徧者。即隨類音。然有二義。一約體廣。無聲不至。故云普徧無量音聲。斯則人天等異。萬類齊聞。上云眾生隨類各得解。二者隨前一一之音。皆能獨徧。如目連不究其邊。
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樂皆令歡喜說法明了故。
二隨樂音。謂趣舉一一類音。能隨樂欲。說種種法。上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又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徧。此文通證前之二義。
應知如來音聲隨其信解皆令歡喜心得清涼故。
三隨根解音。謂即上說中。隨說一法。大小各聞。故云隨其信解。故寶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應知如來音聲化不失時所應聞者無不聞故。
四隨時音。謂即上大小之法。令聞不聞皆自在。故云不失時。亦兼隨聞一法。欣憂不同。寶積云。或有恐畏或歡喜。上四多約即體之用。是圓音義。後六多約即用之體。顯一音義。
應知如來音聲無生滅如呼響故。
五外隨緣叩。我無生滅。
應知如來音聲無主修習一切業所起故。
六內集緣成。何有主宰。
應知如來音聲甚深難可度量故。
七甚深者。欲言其一。則萬類殊應。欲言其異。則一體無生。又欲言其一。隨一音中。能具多音。故上文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欲言其異。即上多音唯宜聞一。故下喻云。譬如天鼓發種種音。懈怠諸天唯聞無常學悟之音。故甚深也。
應知如來音聲無邪曲法界所生故。
八純稱法界。
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絕普入法界故。
九橫入無斷。
應知如來音聲無變易至於究竟故。
十豎歸一極。此十圓融一味。是如來圓音。是知或謂無聲隨叩發響。或謂如來唯一直聲。無宮商等異。皆大地之一塵耳。
△二約喻廣說三。初結前生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
收上十聲。要不出三。約相則廣無量。約體則無主宰。約用則有顯示。今並雙非。以顯中道。
非量。
莫窮其邊。故非量。
非無量。
隨機隨時。有聞不聞。故非無量。
非主。
多緣集故。非有主。
非無主。
純一法界生。故非無主。
非示。
當體無生。故無能示。
非無示。
巧顯義理。故非無示。更以四句明體用無礙。謂一以用從體。由體無不在故。能令上十類皆徧一切。非唯徧聲。亦徧一切時處眾生如來法界等。雖復於色等皆徧。恒不雜亂。若不等徧。則音非圓。若由等徧。失其音曲。則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徧。不動徧而差韻。方成圓音。
二以體從用。其一一音皆具含真性。
三用即體故。上十類聲皆不可得。唯第一義永離所執。故法螺常震。妙音常寂。名寂靜音。如空谷響。有而即虗。若不即虗。非但失於一音。亦不能令圓融自在。四體即用故。寂而恒宣。若天鼓無心。而應一切。長風隨竅。萬吹不同。若不徧同。非但失於能圓。亦非真一梵音。隨緣自在。名為如來圓音妙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
△三徵釋所以。
何以故。
徵意云。前言無量等。今何雙非。
△三舉喻廣釋。其大意云。性相無礙。體用相即。約法難顯。寄喻以明。有十大喻。即為十段。段各有三。今初劫盡唱聲喻。喻前第六無主。文中分三。初喻。
佛子譬如世界將欲壞時(至)法爾而出四種音聲。
言法爾者。俱舍第二云。生無色界。有二種因。一者因力。謂由近習及數習故。二者業力。謂上界後報業果欲至故。若生色界。則有三因。謂加法爾力。但器壞時。法爾有聲。
其四者何一曰汝等當知(至)是為四。
然四種音。非是一時。初二火劫。將壞欲界及初禪時。三即水災。壞二禪時。四即風災。壞三禪時。
佛子此諸音聲無主無作(至)諸善業力之所出生。
四聲各別。故非無主。但從緣生。故非有主。
△二合。
佛子如來音聲亦復如是(至)而能利益無量眾生。
明佛欲壞生死世間。亦有四聲。說五乘法。初一人天。合上火災。後三三乘。如次合前。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一相(至)應如是知。
△二響聲隨緣喻。
復次佛子譬如呼響(至)而能隨逐一切語言。
喻上第五無生。
△次合。
如來音聲亦復如是(至)無言無示不可宣說。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二相(至)應如是知。
△三天鼓開覺喻。喻合各三。初能開覺。
復次佛子譬如諸天(至)墯諸惡趣後悔無及。
喻第九無斷絕聲。徧入法界。化無斷故。
△二開覺益。
放逸諸天聞此音已(至)詣天王所求法行道。
△三結用歸體。
佛子彼天鼓音無主無作(至)而能利益無量眾生。
△二合三。初合能開覺。
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至)出於無量妙法音聲。
上總。下別。別有十一聲。義分四節。而有二意。一者初二通五乘。
所謂無著聲不放逸聲。
次六通三乘。
無常聲苦聲無我聲不淨聲寂滅聲涅槃聲。
次一通於第一第二乘。
無有量自然智聲。
後二唯大乘。
不可壞菩薩行聲至一切處如來無功用智地聲。
二者初一節配人天。三節配三乘。
以此音聲徧法界中而開悟之。
△二合開覺益。
無數眾生聞是音已(至)或習菩薩無上大乘。
△三合結用歸體。
而如來音不住方所無有言說。
由不住方等故。上能普徧。是以莊嚴論云。若佛音聲是有法。非非法者。不能徧至十方。反此故能。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三相(至)應如是知。
△四天女妙聲喻。
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至)出於如是無量音聲。
喻上第三隨信解聲。多音隨樂故。
△次合。
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至)皆悉徧至悉令得解。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四相(至)應如是知。
△五梵聲及眾喻。
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至)大梵天王獨與我語。
喻化不失時。熟者必聞。即以根熟。為所化眾。
△次合。
如來妙音亦復如是(至)而能成就一切事業。
△後結。
是為如來音聲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六眾水一味喻。
復次佛子譬如眾水(至)水無念慮亦無分別。
喻無邪曲聲。從法界生。一體性故。
△次合。
如來言音亦復如是(至)而無念慮亦無分別。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六相(至)應如是知。
△七降雨滋榮喻。
復次佛子譬如阿那婆達多(至)而能種種饒益眾生。
喻歡喜聲。稱根增長故。
△次合。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而能饒益一切眾生。
離佛無聲。不從外來。離機無聲。不從內出。
△後結。
是為如來音聲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八漸降成熟喻。
復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龍王(至)降微細雨普潤大地。
喻無變聲。以皆至究竟故。上先照高山。以顯頓圓。此先小益。即是漸圓。
△次合。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將降法雨。
思欲說一乘法也。
未便即降。
恐破法墯惡道故。
先興法雲。
是說方便。方便含實。如雲含水。
成熟眾生為欲令其(至)一切智智無上法昧。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八相(至)應知是如。
△九降霔難思喻。
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至)百千無量差別。
喻上甚深聲。雖多差別。皆於甚深法界之所流故。
△次合。
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至)出種種言皆令歡喜。
△後結。
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九相(至)應如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二(入第五十一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十徧降種種喻。喻普徧聲。非唯普徧四洲。亦徧出多雷音。文三。初喻亦三。初總。
復次佛子譬如娑竭羅龍王(至)饒益眾生咸令歡喜。
△二別有五。初雲。
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至)如是雲網周帀彌布。
△二電。
既彌布已出種種色電光(至)一色雲出種種色電光。
△三雷。
復於彼雲中出種種雷聲(至)及餘無量種種音聲。
△四風。
既震雷已復起涼風令諸眾生心生悅樂。
△五雨。
然後乃降種種諸雨(至)各隨其處所雨不同。
此與賢首品。文有影略。
△三結。
雖彼龍王其心平等(至)善根異故雨有差別。
△三合文亦有三。初總。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欲以正法教化眾生。
△二別亦五。初以身合。雲有覆陰等故。
先布身雲彌覆法界(至)或為眾生現法界身雲。
即菩提等十身之中。有是四身。名異義同。一即願身。願生兜率故。四即意生身。隨意所生。同世色故。八即菩提身。具佛十力。成菩提故。九即威勢。具四無畏。能伏外故。亦可十力降魔為威勢。無畏為正覺。有正覺義故。餘之六身。名義俱同。
△二合電光。不出通明無畏。
佛子如來以如是等無量身(至)滿一切願皆令歡喜。
△三以三昧合雷聲。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不壞解脫力三昧雷聲。
略有三義。一若秋之雷。蟄蟲藏匿。若入三昧。諸惡不行。二若春之雷。則發蟄發萠。猶彼三昧。發生功德。三雷是雨之先相。三昧是說之先兆。有十種名。思而釋之。
△四以大智合風。
佛子如來身雲中出如是等(至)生不思議歡喜適悅。
以後得智。觀機警覺。加被令成法器故。
△五以說法合雨二。初結前標後。
此相現已一切菩薩(至)令一切眾生身心清淨。
△二別有十法。
所謂為坐菩提場菩薩雨大法雨名法界無差別。
一將成正覺。念相欲盡。聞斯法雨。便細念都亡。得見心性。等虗空界。法界一相始本無二。契同諸佛平等法身。故云法界無差別。
為最後身菩薩雨大法雨名菩薩游戲如來祕密教。
二出胎已後。坐道場前。後更無身。故云最後。法雨名游戲等者。此有三義。一開為二。謂游戲是神通大用。祕教即心智所契。二合為一。令於祕教出沒自在。故云游戲。言祕教者。即詮如來三德涅槃故。涅槃經名祕密藏。安住於此。能建大事。神通作用。故名游戲。在法華經。以體從用。名如來知見。深固幽遠。名為祕密。雖初心同稟。而窮究在斯。故亦為說。
為一生所繫菩薩雨大法雨名清淨普光明。
三一生所繫者。謂如彌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細無明能障所知故。今為說令淨彼細惑。成種智普照。上三皆等覺位。
為灌頂菩薩雨大法雨名如來莊嚴具所所莊嚴。
三灌頂菩薩。即十地受職位。十方諸佛。法水灌頂。墯在佛數。能受如來大法雲雨。令具佛功德智慧。廣作佛事。為莊嚴故。
為得忍菩薩雨大法雨(至)不斷菩薩大悲行。
五得忍菩薩若取忍淨。八地已上。將止此忍。勸滿福智。不斷悲故。若取初得。有說初地即得。為說信等功德。後後圓淨。十地地智一一開發。不斷二利故。
為住向行菩薩雨大法雨(至)無休息無疲厭。
六住向行三。即三賢位。令其入證。真如現前。依此變化。為甚深門。而勝進不息。
為初發心菩薩雨大法雨(至)大慈悲行救護眾生。
七初發心者。通信初發心及信滿發心。既發上求下化之心。令依願行故。上皆已得本位。故並為說勝進上位之法。此下二門。通有二意。
為求獨覺乘眾生雨大法雨(至)得不壞解脫果。
八一約初求顯說。說其自乘。二約已住密說。密授大乘。如緣覺中。約自乘說。則因謝非常。果續非斷。逆觀非有。順觀非無。為離二邊。雖離二邊。而不壞自乘之果。約密十二因緣。即是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故曰甚深緣起。是為上上智觀。故得不壞佛解脫果故。
為求聲聞眾生(至)名以大智慧劒斷一切煩惱怨。
九一約顯說。由彼厭患苦集。故說人空智劒斷之。二約密說。應以法空斷一切惑。故名大劒。
為積集善根(至)名能令成就種種法門生大歡喜。
十為二聚眾生。故云集善根者。其邪定聚未堪法雨。未定令得。名為成熟。已定令增種種法門。
△三合上結。文二。初合結數。
佛子諸佛如來隨眾生心(至)充滿一切無邊世界。
△二合心等以釋外疑。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所雨法雨示有差別。
△三結。
是為如來音聲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三以法結通。
復次佛子應知如來音聲(至)入佛法界故。
通結十喻。皆無分量。
△三結。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音聲(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二偈頌。頌上十喻。喻各二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三千世界將壞時(至)而於一切無分別。
△四出現意業。文中分三。先身。次語。後意。義次第故。長行中二。初徵起。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
△二正釋三。初約法總辨。
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
約體遮詮。
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
奇用表詮。然此一文古有多說。一云。識等有二。一染。二淨。佛地無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淨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強識劣。故於王上。以顯染無。約彼智所。以明無量。若必無王。所依何立。故成唯識第二。引如來功德莊嚴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則有王明矣。
言轉識者。智依識轉。非轉識體。一云。以無積集思量等義。故說心等叵得。就無分別智。以顯無量。非無心體。故攝論第八云。無分別智所依。非心非思義故。亦非非心為所依止。心種類故。以心為因。數習勢力。引得此位。名心種類。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識有。一云。佛果實無心意意識及餘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無量故知如來心。故金光明經及梁攝論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佛性論中。五法攝大覺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餘法。上之二宗。徧取皆妨。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又此淨分。此何不說。彼無垢識而得說耶。經何不言染不可得。若依後義。未免損減。亦不能通知佛心言。既云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不言無心。可知明非無心矣。又心既是無。智何獨立。非唯違上二論。亦違涅槃滅無常識獲常識義。若二義雙取。未免相違。若互泯雙非。寧逃戲論。若爾何以指南。今釋此義。文中分二。先會前二宗。後消經意。今初文也。若後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曰如智。豈離心外。而智別有。如是則唯如不乖於有。前宗以純如之體。故有淨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與即有之真。二義相成。有無無礙。
後消經意。言不可得者。以心義深玄。言不及故。寄遮顯深。言但以智知如來心者。託以心所。寄表顯深。故晉經云。但知如來智無量故。知心無量。
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絕相。欲言其無。幽靈不竭欲言其染。萬累斯亡。欲言其淨。不斷性惡。欲言其一。包含無外。欲言其異。一味難分。欲謂有情。無殊色性。欲謂無情。無幽不徹。口欲談而辭喪。心將緣而慮亡。亦猶果分不可說故。是知佛心即有即無。即事即理。即王即數。即一即多。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王中非有數。亦非不有數。數非依於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爾。圓融無礙。則令上諸義。各隨一理。不爽玄宗。言寄表顯深者。既心不可以智知。且託智以稱歎。智是心所。尚以十喻明玄。則所依之心。玄又玄矣。故十喻之末皆結為心之相。然佛尚不說。凡何敢思。有因緣故。輒憑教理。以示玄宗。望無咎其繁而不要也。
△二寄喻別顯。舉十大喻。以喻如來十種大智。即為十段。十智體用非一非異。文各有三。謂喻合結。今初虗空無依為依喻。喻佛無依成事之智三。初喻。
譬如虗空為一切物所依而虗空無所依。
△二合。
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至)而如來智無所依。
謂諸乘之智。依佛智生。如十地云。此十地智。皆因佛智而有差別。離佛智外。無所依學。而佛果滿。更不依他。豈不依心。反依理耶。豈不向言王所無二耶。良以佛智照極。無有智外如為智所依。故智體全如。若有所依。不名如智。亦猶淨名云。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文殊般若云。若無境界。則無所依。況佛智外無法可得。以一切法即佛智故。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二法界湛然喻。喻佛體無增減智。即轉釋前依。依者依此出生故。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至)而法界無增減。
雖出諸智。亦不減少。菩薩解脫成佛智時。亦不增足。以同體均故。如上海中板喻。水有高下。板無增減。
△二合。
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至)而如來智無增減。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三大海潛益喻。喻佛體均益生智。即雙釋前依及出生義。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不作分別我出於水。
△二合。
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
謂與眾生心體同故。義曰潛流。穿鑿自心。得智慧時。即是見他佛智。是曰依之出生。又由體同。令外佛加持資其念力。亦是流入。
若諸眾生觀察境界(至)所得智慧各各不同。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四大寶出生喻。喻佛用興體密智。釋上能生。以何義故而能生耶。具四寶故。文三。初喻有三。初總明出處體用。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乃至一寶亦不可得。
△二徵列寶名。
何等為四一名積集寶(至)四名具足莊嚴。
△三結其深勝。
佛子此四寶珠一切凡夫(至)置於宮中深密處故。
△二合三。初合出處體用。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至)諸菩薩智慧之寶。
△二合徵列寶名。
何等為四。
衍英諸公皆云。初證道智斷惑障。二助道智斷智障。三不住道智捨於報障。上三自利。四利益眾生智。即利他行。此釋亦無大過。果地具此三道。能令學者入菩薩地故。今更一解。若直就文。文自明顯。今以法相收之。即四智菩提。
所謂無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
一大圓鏡智。以離諸分別。名無染著。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名巧方便。
善分別有為無為法大智慧寶。
二即平等性智。觀一切法。若為無為。自他平等。名善分別。
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
三即妙觀察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無量法者。即攝觀無量總持定門等。而言說者。雨大法雨。斷一切疑故。
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寶。
四即成所作智。知機知時。作所應作故。
△三合前深勝二。初用勝體深。
若諸如來大智海中(至)置於如來深密藏故。
此中用勝。喻在總中。此中體深。同法華經髻中明珠。不妄與人。然約下智不及。故稱密藏。不全同喻。故涅槃中。明有密語而無密藏。
△二體勝用深。
此四智寶平均正直。
平均正直。即平等性智。大慈悲等。常共相應。故曰平均。一味相續。名為正直。
端潔。
即大圓鏡智。端者純淨圓德。現種依持故。潔者性相清淨。離諸雜染。
妙好。
即妙觀察智。
普能利益諸菩薩眾。
即成所作智。此約別配。今以四智圓融故。四德亦該四寶。況四智乃十中之一。則永異餘宗。
令其悉得智慧光明。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四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五珠消海水喻。喻佛滅惑成德之智。由有前智。無智不生。由有此智。無惑不斷。又前則橫具四智。此則豎具四智。皆是釋前為依之義。文三。初喻二。初總明體用。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至)其中所有悉被漂沒。
△二別顯用相。
佛子此日藏大寶光明(至)如火熾然悉盡無餘。
此為極教了義之說。而起世婆沙等說。阿鼻地獄在下。火氣上吞。銷鑠海水。蓋是少分方便之說。而俗典云。以沃燋石銷海水者。或測度而知。或見寶不辨。謂之石耳。又云。注於尾廬壑者。但見其銷。以詺之耳。
△二合二。初合總明體用。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至)無功用大智慧寶。
△二合別顯用相。
佛子諸菩薩。
然此四智。古德有配四種三昧。初是大乘光明三昧智。二是集福德王。三是賢護。四是首楞嚴。此釋配定。理則可爾。案次乘理。以第三名智光普照故。若將初為三。以三為初。乃順文理。今更一解。標其所成。即是四定。約能成智。應別立名。又若將此豎配諸位。尤異昔解。
修習一切助道法時(至)持心一境住於三昧。
謂一佛以即事而真智。治於地前。成初四地。令得賢守定。以此三昧。能守世間及出世間賢善法故。前之三地名為世間。四為出世。既了即事而真則即散而定。
又以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光明(至)起廣大神通。
二以即體之用智。治於四地未能起用。令得五地入俗。成集福德王定。
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寶光明(至)住大明功用行。
三以平等無相智。治五地中雖能隨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若大光功用後邊成光明定。
又以與如來平等無邊(至)息一切功用令無有餘。
四以平等無功用智。治七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嚴定。所作究竟。果既具四。因亦通修。且約相顯。為此豎配。不可偏局。
佛子若無如來此四智寶(至)得如來地無有是處。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六虗空合受喻。喻佛依持無礙之智。亦釋前依義。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如從水際(至)普容三界而無。
△二合。
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至)無量智慧而無分別。
上但云依。猶尚通於外依他力。今明體徧普能容受。是則五乘等智。皆是如來大智中物。肇公亦云。夫聖人虗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鑒有餘。鏡萬有於方寸。而其神常虗。即斯義也。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七藥王生長喻。喻佛窮劫利樂智。文三。初喻四。初總明體用。
復次佛子如雪山頂(至)盡金剛地水輪際生。
△二別顯用相。
彼藥王樹若生根時(至)枝葉華果悉皆如是。
△三得名所由。
此藥王樹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根無有盡名無盡根。
△四揀其非處。
佛子彼藥王樹於一切處(至)地獄深坑及水輪中。
上揀下收。
然亦於彼初無厭捨。
收者亦不厭故。故晉經云。不捨生性。
△二合。亦有四段。而文不次。初合總顯體用有六。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至)廣大悲願而為其根。
一以悲願菩提合根。此為諸佛之本。深難拔故。文有四弘。
於一切如來真實智慧(至)善巧方便以為其莖。
二依實智所生方便為莖。能幹事故。菩提體故。
徧法界智諸波羅蜜以為其枝。
三依前二智。分為諸度。旁陰為枝。
禪定解脫諸大三昧以為其葉。
四戒定息熱。別受葉名。
總持辯才菩提分法以為其華。
五辯才道品等。親生菩提。開發為華。
究竟無變諸佛解脫以為其果。
六果可知。上六亦可豎配地位。而其下文別顯用相。既云一切菩薩。故但從通。
△二越次合後得名所由。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至)以究竟無休息故。
窮未來際。
不斷菩薩行故。
得果不捨其因。
菩薩行即如來性(至)是故得名為無盡根。
由不捨因。故得因果交徹展轉相生。
△三却合前段別顯用相。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至)增長堅固精進深心莖。
深心樂修善行。即前方便。
其枝生時令一切菩薩(至)頭陀功德少欲知足葉。
淨戒亦能息熱。
其華生時令一切菩薩具諸善根相好莊嚴華。
相好如華為嚴。
其果生時令一切菩薩(至)乃至一切佛灌頂忍果。
文多影略者。為分能所成故。
△四合揀非器。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至)墯於無為廣大深坑。
先揀非器。無為正位一墯難出。故喻深坑。又無悲水。取灰斷故。如彼地獄。
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
邪見撥無。貪愛浸爛。皆喻於水。不容善根。又闕土緣。非生處故。
然亦於彼曾無厭捨。
後收。上據現惡闕緣。令生厭怖直進一乘。故除二處。而同有佛性。久久當成。故不厭捨。是知現惡明無。則知無惡必有。故涅槃云。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猶有佛性。若能發心。非闡提也。法華亦云。決了聲聞法。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
佛子如來智慧無有增減以根善安住生無休息故。
結云。根善安住者。常住大悲故。有引向來所揀。證無佛性及定性義。不觀次後不捨之言。況第十喻平等共有。減損佛性。恐毀謗一乘。願諸後學。當誡慎之。莫滯權說。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八劫火燒盡喻。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得不燒不答言不也。
喻佛知無不盡智。由此佛智更無所依。
△二合。
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燒(至)智慧平等悉明達故。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九劫風持壞喻。文三。初喻。
復次佛子譬如風災(至)十方世界無不壞盡。
喻佛巧令留惑智。非但能斷。亦復能留。
△二合。
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至)安住如來究竟之位。
謂佛有斯巧。授與根未熟未具萬行菩薩。令留潤生之惑。由此留惑。惑方至盡。得一切智。不同二乘不為菩提心期速出。廣明留惑潤生。具如別障。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十塵含經卷喻。文四。初法。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至)而不具有如來智慧。
喻於佛性通平等智。所以得知佛智徧者。無一眾生不有本覺。與一切佛體無殊故。上言潛流。則似佛智徧他眾生。今顯眾生各各自有。故云徧耳。此有三意。一明無一眾生不有佛性。則知無性者非眾生數。謂草木等。此釋已過五性之見。二者眾生在纏之因。已具出纏之果。故云具有如來智慧。非但有性後方當成。亦非理先智後。是知涅槃對昔方便。且說有性。後學尚謂談有藏無。況聞眾生等有果智。誰當信者。三彼眾生因中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圓教宗。自他因果無二體故。不爾。此說眾。生有果。何名說佛智耶。斯則玄又玄矣。非華嚴宗。無有斯理。
△次釋疑。謂有疑云。涅槃又云。佛性者名為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今有佛智。那作眾生。故釋疑中。先順答前義。
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
謂倒故不證。豈得言無。如壯士迷於額珠。豈是膚中無寶。
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後反以理成。謂若先無。離倒寧有。既離倒現。明本不無。如貧得珠。非今授與。是以涅槃恐不修行。故云若言定有。則為執著。恐不信有。故云若言定無。則為妄語。乍可執著。不可妄語。自然智者。自覺聖智也。無礙智者。始本無二。絕二礙也。
△二喻二。初明大經潛塵。以喻上文妄纏佛智。
佛子譬如有大經卷。
大經卷者。佛智無涯。性德圓滿。
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至)一一書寫其量悉等。
書寫一一各稱境者。智如理故。
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
潛一塵者。略有三義。一妄覆真故。二小含大故。三一具多故。
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
一切塵者。無一眾生不具佛智故。
△二明出經益物。喻上離妄佛智現前。
時有一人智慧明達(至)一切微塵應知悉然。
△三合二。初合大經潛塵。
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至)普能利益一切眾生。
合上書寫多事。
具足在於眾生身中(至)不知不覺不得利益。
眾生身及妄想。俱合上塵。
△二合出經益物。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至)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如來合上一人。智眼合上天眼。是知不信眾生等有佛智。智眼未開。復何可怪。如來藏經說九種喻。喻如來藏。謂如青蓮華在泥水中。未出泥水。人無貴者。又如貧女而懷聖胎。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摩尼珠落在深廁。如真金像弊衣所覆。如菴羅樹。華實未成亦如稻米在糠糩中。如金在鑛。如像在模。皆是塵中有佛身義。與此大同。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三總結勸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至)知如來應正等覺心。
上十喻。初總明無依為依。二能出生。三能潛徧。四模具四智。五豎具四智。六體廣包含。七用無終竟。八智無不盡。九巧能攝持。十處處具足。前九直語佛智。後一乃融自他。此十圓融。略顯佛智之相。寄顯如來之心。未盡佛心一毫。故應更以無量無礙。是故知也。
△二偈頌。二十二偈分二。初兩句頌約法總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
明託心所。以知心王。
△二餘頌頌上喻。文三。初一頌半頌於初喻。
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至)佛智無依止。
△次十六頌。頌次八喻。每喻二偈。
聲聞與獨覺及諸佛解脫(至)令住如來地。
△三有四偈。頌第十喻。
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至)饒益諸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三(入第五十二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五明出現境界。正顯分齊之境。兼辨所緣之境。依初義者。前約智以顯心。今此正明智用分齊。依後義者。前明能知。今辨所緣。由所緣無邊故。顯分齊難思。分齊難思故。方窮所緣之境。二義相成。函蓋相稱。文中有三。長行分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境界。
△二釋二。初法二。初廣取所緣。顯分齊境二。初列所緣無邊。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
先令以無障礙智為能知者。非此不能量佛境故。後正顯所緣。文有十句。
知一地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
通舉所化。
知一切三世境界。
化時。
一切剎境界。
化處。
一切法境界。
化法。
一切眾生境界。
所化人。次三句皆明所證。
真如無差別境界。
真如。語其體常一味。故云無差別。
法界無障礙境界。
法界生法所依。故云無礙。
實際無邊際境界。
實際是窮事至實。故云無邊。
虗空無分量境界。
化處分齊。
無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
後一徧通。若約二諦境。前五為俗。次三為真。九通真俗。事空理空。俱是空故。後一雙非。顯前九境即同無故。若約三諦。空即是真。三真為中道。若以五界攝之。初三是世界無量。四即調伏及調伏加行界。五即眾生。次三即法界。餘二雙非。
△二顯分齊無量。
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至)如來境界亦無量。
先約十境以顯分齊。境智相稱。故皆無量。
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無有(至)一切處無有。
後約無境顯其非有。乃至真如皆不可得故。是以諸境雲興而常寂也。如無既爾。如真如等無變易等亦然。
△二近取諸心。以況佛境二。初正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至)無量無邊無縛無脫。
無量無邊。語其相用廣大。無縛無脫。明其體性甚深寂滅。
△二徵釋。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將心況於佛境。
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別如是如是無量顯現故。
釋意云。菩薩自心隨思即顯。故無分量。佛境亦爾。隨機顯現。若身若智何有量耶。智假思顯。性無縛脫。不為相縛。後無脫故。
△二喻顯。文有三。初二喻於無縛無脫。後一喻於無量無邊。無量無邊通前二段。前中分二。初降雨無從喻。
佛子如大龍王隨心降雨(至)於十方中悉無來處。
喻無縛無脫。既無來處。有何縛脫。
△二海水從心喻。
佛子如大海水皆從龍王(至)往昔大願之所生起。
喻於無縛無脫所因。水從龍王心力為因。非定內外。智從往昔願緣起故。來即無來。
△二海水宏深喻。喻無量無邊。文二。初標章誡聽。
佛子一切智海無量無邊(至)略說譬喻汝應諦聽。
△二喻顯三。初別顯水多。文有四節。初四洲水。
佛子此閻浮提有二千五百河(至)答言甚多。
△二龍王雨水。
佛子復有十光明龍王(至)雨大海中水復倍前。
△三宮殿出水。
佛子十光明龍王宮殿中水(至)流入大海復倍過前。
△四婆竭龍王兼雨兼出。
佛子婆竭羅龍王連雨大海(至)涌出入海復倍於前。
皆後倍前。以顯深廣。
△二通顯水相。
其所出水紺瑠璃色涌出有時是故大海潮不失時。
涌出故潮上速。為寶消故潮下。此為極說。
△三通顯無量兼水有四。
佛子如是大海其水無量(至)實為無量不可為喻。
△三法合二。初合水無量。
佛子此大海無量(至)而佛境界非譬所及。
佛智一念尚無窮盡。況盡三際周乎十方。重重重重。安可喻顯。
△二合通顯無量。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至)修一切菩薩行不斷故。
智海合水。
應知寶聚無量(至)無障礙地諸菩薩所居故。
餘合寶等。非唯智為佛境。菩提分等皆分齊境也。
△三總結。
佛子菩薩摩訶薩為入無量(至)等覺境界應如是知。
結令知意。不知佛境。安能利生。
△二偈頌。五偈分二。初一頌法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如心境界無有量(至)佛境如是應觀察。
△二餘頌前喻。文亦二。初二合頌前之二喻。
如龍不離於本處(至)量等法界入毛孔。
喻無縛脫。
△二有二偈。頌大海宏深喻。
如海珍奇無有量(至)悉在其中得饒益。
俱頌通顯無量。餘文略無。
△六答出現之行。前明分齊。境智無邊。今彰運用。則悲智無盡。雖智海已滿。悲無息故。文分為二。初長行二。初標舉。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行。
△二釋相三。初雙標二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應知真如行是如來行。
義有多含。一無礙行者。即理之事。真如行者。即事之理行。前即行相。後即行體。前是即智之悲。後是即悲之智。前即真之欲。後即欲之真。融而無礙。為如來行。
△二雙釋二行二。初釋真如行。真如之名。言含法喻。文中有三。初牒名以解。
佛子如真如前際不生後際不動現在不起。
體絕三際。故同真如。契如成行。行即如也。
如來行亦如是不生不動不起。
過未非緣。故不生不動。現在離緣。故非起也。
△二復舉法界無形。明雙非契中。
佛子如法界非量非無量(至)非量非無量無形故。
是知實相皆如來行。
△三鳥飛虗空喻。釋其非量義。
佛子譬如鳥飛虗空(至)如來行無邊際故。
非量有二。一行廣無量。故云如來行。無邊際故。二即事同真。更無分量。故以空喻。既無有量。何有無。量。若謂無量。即是量故。雙非永寂。為如來行故。心彌虗行彌曠。絡日行而未曾行。故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二釋無礙行二。初約法總明。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出過一切諸障礙道。
智無所住。悲示所行。即悲智無礙。自無二礙。令他無礙皆無礙行也。
△二以喻別顯二。初金翅闢海喻。
佛子譬如金翅鳥王(至)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喻即智之悲。
如來應正等覺金翅鳥王(至)如來無分別無礙行。
△二日月無思喻。
佛子譬如日月獨無等侶(至)我從何來而至何所。
喻悲不失智。
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至)我從彼來而向彼去。
△三雙結二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無量方便無量性相。
性結真如。相結無礙。
知見如來應正等覺所行之行。
△二偈頌五頌。分二。初頌真如。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真如不生滅(至)教化眾生無動念。
△七出現菩提圓行之果。對緣造修。必有示成故。長行文三。初徵起。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至)應正等覺成正覺。
言正覺者。略顯五門。初釋名。晉經名菩薩。存其梵語。此翻為覺。正揀二乘。成異菩薩。初會已顯。又單語菩提。但是所覺之道。今云成者。即理智契合之名。
△二明體性。梁攝論云。二智二斷。為菩提體。智度論云菩提菩提斷。但名為菩提。若依此經。通一切法。如文具之。三辨種類。或說唯一如智。契合無二相故。故淨名云。夫如者不二不異。或開為二。大品明有性淨菩提及修成故。或分為三。約三乘故。如十地論。或開為四。涅槃經云。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乃至上上智觀得佛菩提。又四智菩提。亦是四義。或分為五。如大品經及智度論說。發心等故。或具明十。次品當明。唯十為圓。是此所辨。三除前二。四除前三。五除前四。餘皆兼通。同教一乘之所攝故。若業用所現。無所不收。四明業用。文有十門而體用參顯。各隨別義。以立名目。今統收之。謂緣二諦斷二障。證二空起二智。即羣機現萬像。具十身徧十方。周於毛端微塵等處。通因及果。業用無邊。具如文顯。五者辨相。即當釋文。略辨十門。一總明體相。二印現萬機。三體相甚深。四三輪平等。五因果交徹。六體離虧盈。七相無增減。八用該動寂九周于法界。十普徧諸心。十門之中亦司當門。別釋文義。今且以初為總。餘九為別。別雖九門。而釋十義。初釋第一。二釋第十。謂舉初括後。三從第二次第解釋。第十一門釋於八九二義。至文當知。今初總明體相。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成正覺。
具有十門。皆含體相用三。
於一切義無所觀察。
一寂照為菩提體。一切義者。真俗境也。觀極於無觀。故淨名云。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如海無心。而能頓鑒。非無所了。故晉經云。解一切義。二經合明義。方圓妙解即是觀。觀即無觀。既觀念斯寂。無惑習種。無觀是體。照斷為用。合之為相。
於法平等無所疑惑。
二等同萬法。為菩提體。謂智與理冥。同一圓覺。故云於法平等。而不失照。決斷分明。云無疑惑。既無所疑。則所知永寂。上二已攝攝論之體。
無二。
三一成一切。成不見生。佛有異相故。故云無二。以知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亦是能所不二。故淨名云。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無相。
四總指前三。體相寂滅。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無行。
五即心行處滅。湛然不遷。亦是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無止。
六雖覺而常定。不住定故。
無量。
七有二義。一橫徧十方。廣無量故。二體無生滅。絕分量故。
無際。
八亦二義。一豎念念成。無際畔故。二一得永常。無後際故。心無初相。冥符於理。無前際故。
遠離二邊住於中道。
九離二邊。契於中道。晉經此前有無縛無脫。並皆含在二邊之內。謂苦染若淨。若縛若脫。有無一異等。斯邊皆離。不徧住著。故曰離邊。非見有邊。邊即中故。無邊無中。方住中道。
出過一切文字言說。
十總顯離言。上之九句寄言顯深。斯乃未盡菩提之奧。收歸性離。令亡言契之。
△二印現萬機。即海印三昧。文三。初法。
知一切眾生心念所行(至)悉知三世一切諸法。
秪於一念知三世者。名一切智。
△二喻。
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現(至)是故共說以為大海。
即舉海印。以喻菩提。無心頓現。
△三合。
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至)是故說名諸佛菩提。
言無所現者。有其三義。一無心現故如海。二所現空故如像。三無別體故如水。與像不可分。異自體顯現。故名為覺。起信論云。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徧。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斯即無思顯照同體之境。為菩提相用。故上文云。於一切義。無所觀察。
△三性相甚深。
佛子諸佛菩提一切文字(至)但隨所應方便開示。
性離言故。理圓言諞故。
△四三輪平等。釋上總中於法平等。等諸法故。意輪等故。何所疑哉。文二。初別舉身等。有十三身。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得一切語言量等身。
上六等事。
得真如量等身得法界量等身得虗空界量等身。
此三等理。
得無礙界量等身。
此一等於事理。事事二種無礙。
得一切願量等身(至)得寂滅涅槃界量等身。
後三等因果。略舉十三。結云無量。皆言量者。是所等之分量。皆言等者。即能等之三輪。等有二義。一者等彼事理之量。二者等彼事理之體。所以等者。彼諸理事。即我所證。能所冥合。彼尚即我。等之何難。是以聖人空洞無像。物無非我。會萬物以成己。
△二類結顯多。
佛子如所得身言語及心(至)無量無數清淨三輪。
△五因果交徹。釋上無二。同一性故。文三。初標。
佛子如來成正覺時(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
八相之中。略舉其二。故云乃至。此文正同淨名之言。若彌勒得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一切眾生即菩提。彌勒示迷此旨。但謂理詰之言。不知真得菩提。實如所詰。又前章中。以我等彼。故徧同彼量。今明以彼等我。故全現我中。是知一性平等。反覆相成。此中之成。為理為事。若是事成。何以釋云。同一性故。若是理成。何以此云成正覺入涅槃耶。此是華嚴大節圓宗之義。不對諸宗。難以取解。然諸眾生若於人天位中觀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蘊實法。大乘或說但心所現。或說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說唯如來藏具恒沙性德。故眾生即在纏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猶據理說。更有說言。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不可說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此宗。舊來成竟。亦涅槃竟非約同體。此成即彼成。若爾何以現在眾生非即佛耶。若就眾生位看者。尚不能見。唯心即空。安見第六圓教中事。譬如有人迷東謂西。正執西故。若諸情頓破。則法界圓現。無不已成。猶彼悟人西處全東。若爾諸佛何以更化眾生。不如是知所以須化。如是化者。是究竟化。如是化者。無不化時。故下結云。大悲相續。救度眾生。隨門不同。種種有異。約成佛門。一切成也。又此眾生乃是像上之摸。令其去摸。自見己佛。亦見他成。如第十段。
△二釋。
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先總釋云。同一無性。故得現成。妄性本虗。生元是佛。真性巨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次轉徵所無。
無何等性。
同菩提性。後釋所無。有十二句。前之四句通生及佛。次之四句唯約眾生。後四約佛。非獨要空。真有亦非妄有。真空以性融相。法界圓現。由此無性。說成正覺。又攝十二。總為六對。
所謂無相性無盡性。
一能相所相對。謂染相淨相。相待有故。念念之盡緣所盡故。煩惱永盡。本自盡故。
無生性無滅性。
二生滅對。約凡夫則本自不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故約佛菩提。非始生故。何有滅耶。
無我性無非我性。
三我非我對。有緣無主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
四緣非緣對。攬緣生故。緣尚不可得。
無菩提性無法界性。
五能所證對。能證菩提。因所證故。所證法界。由智顯故。
無虗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性。
六合不合對。虗空非合。因有顯故。所以性無。成覺是合。理智契合。即為緣起。故非有也。
△三結。
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
物物無性。故成種智。證斯同體。而起大悲。一得永常。故云相續。又秖由不知佛。證無性故。謂令知故。教化不絕。
△六明體離虧盈。釋上無相。
佛子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至)無一無種種故。
虗空無生。體無增減。菩提無相。成不寧殊。
△七明相無增減。釋上無行。菩提之體。湛然不異。行豈能遷。文三。初舉喻問答。
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
化多心者。喻修多因。
一一心復化作恒河沙等。
化成多佛。喻修多因。
皆無色無形無相。
以化現無形。喻成不成二義莫異。
如是盡恒河沙等劫(至)云何問言凡有幾何。
△二讚善以合。
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至)若無有相則無增無減。
△三結前生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至)同於菩提一相無相。
△八用該動寂。釋上無上。不滯定故。文四。初舉所依三昧。
如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善覺智三昧。
覺不滯寂。故名善覺。覺彼一相。故用為方便。
△二顯一身之用。
入已於一成正覺廣大身(至)眾生數等身住於身中。
既以一相為方便。則物皆一相。故一即現多。
△三類顯餘身。
如一成正覺廣大身一切成正覺廣大身悉亦如是。
謂以如來成正覺時。廣布身雲。彌於法界。一一皆是廣大之身。並如前來一身之現。
△四總結多門。
佛子如來有如是等(至)為無量界等眾生界。
上來所現。一定為門。餘定亦爾。定門既然。悲智總持等門亦爾。以是故有無量界矣。是謂高而無上。廣不可極。
△九周于法界。釋上無量。無量有二。一廣多無量。一毛含多。徧法界故。二無分量。皆不生故。文三。初明一毛含多。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至)究竟無生滅故。
釋以不生故。此與前段有分無分二門異故。又此唯現佛即同類相望。前通多類。即異類相入。又前則住體徧應。此則如理而含。亦如理而徧。
△二類顯多毛。
如一毛孔徧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但容毛處。即是毛孔。
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何以故。
徵意云。身契無生。可許能含法界虗空。無有能契。何能亦含。
如來成正覺無處不至故。
釋云。無處不至。則無非佛身矣。是謂大包天地。細入無間。
△三釋外疑情。
隨其所能隨其勢力(至)以種種身成等正覺。
疑云。若爾何以須要。就於覺樹。釋云。隨機所能受耳。是知覺樹多身頓成。尚曰隨宜。有頂鹿園。豈為真極。
△十明普徧諸心。釋前二門。即分為二。初正明普徧。釋上無際。念念常成。無際畔故。亦二。初指一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先標次徵。
何以故。
後釋。
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意云。不離心者。有二義故。一眾生身心。是佛所證。二全即佛。菩薩性故。此即他果在我之因。非約因人自有佛性。此文正顯佛菩提故。
△二例一切心。
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
△二總結雙非。釋上第九遠離二邊住於中道。
廣大周徧無處不有不離不斷。
釋有二意。一不離結上無處不有。不斷生下無有休息。二不離者生佛非異故。不斷者生佛非一。不同眾生可斷壞故。
無有休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
是以不得意者。作眾生恩故。是不可設作佛思。又亦不可即。亦不可非即非。當淨智眼。無取諸情。
△三總結。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成正覺。
令依此知。映前十門。無幽不盡。離此何有真菩提耶。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正覺了知一切法(至)是故正覺名無量。
文有六頌。頌前十門。初二次第頌初二門。次三如次頌六七八。後一通頌四五九十。以此四門。同是普現無量義故。其第三門但顯離言。故略不頌。
△八明出現。轉大法輪。得大菩提。理必轉授。文二。長行中三初標徵。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轉法輪。
△二釋相二。初顯體用三。初法。文有九句。減數十也。皆先標後釋。文二。今初五句顯體性寂寥。
佛子菩薩摩訶薩。
一能轉心。二所轉體。三所得果。四能詮教。五所顯理。夫轉法輪不過此五。今皆即事契真。
應如是知如來以心自在力(至)知一切法恒無起故。
一能轉心。由知法無起故。正轉法時。不起念言。我轉授人。名心自在。如是方為能轉也。
以三種轉斷所應斷而轉法輪知一切法離邊見故。
二所轉體。即示勸證。名為三轉。此三名輪者。摧障惱故。言離邊見者。若有惑可摧。未離於常。無惑可摧。寧免於斷。今永離斷常等邊。方為真能斷所應斷。知與證修亦然。
離欲際非際而轉法輪入一切法虗空際故。
三所得果。由斷惑故。得離欲際。由證性空。本無可離。斯際亦遣。
無有言說而轉法輪一切法不可說故。
四能詮教。理假言詮。今了本寂滅不可說。故終日言而未曾言也。
究竟寂滅而轉法輪知一切法涅槃性故。
五所顯理。謂即寂滅。今了性淨。涅槃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方得名為究竟之滅。是知其輪本來常清淨也。
△二四句明相用深廣。
一切文字一切言語(至)如來音聲無處不至故。
觸言皆輪。即是廣也。
知聲如響而轉法輪了於諸法真實性故。
即用而寂。即是深也。下之二句。亦深亦廣。
於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轉法輪畢竟無主故。
一即多而無主。
無遺無盡而轉法輪內外無著故。
即橫豎而恒虗。謂橫則無遺。無所不轉故。豎則無窮。盡未來際故。而不著內外。則深廣無涯矣。
△二喻二。初文字無盡。喻第九無盡。
佛子譬如一切文字語言(至)無有休息無有窮盡。
△二編入無住喻。喻六七八用而常寂。文三。初法。
佛子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
△二喻。
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至)出世間處而無所住。
△二合有二。初合普入一切。
如來音聲亦復如是(至)一切報中而無所住。
以上法中但云入於一切語言。今明入餘法。則解類皆法輪也。豈同三乘。但用佛聲為輪等耶。
△二正合前文入一切語。
一切眾生種種語言(至)言音實相即法輪故。
前五易故。略不明之。
△三結勸。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轉法輪應如是知。
△二顯法輪所因三。初辨法輪起之所因。
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至)若干音聲而轉法輪。
因機差故。若離物機。佛無說故。
△二明因所起。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有三昧名究竟無礙無良。
說法所依之定。得究竟者。唯佛有故。名無畏者。無礙辨才。無所怯畏。
入此三昧已於成正覺(至)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
輪既為力不同。教須適宜差別。
△三結其得文。
能如是知轉法輪者(至)不知是知則非隨順。
△三總結。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至)普入無量眾生界故。
△二偈頌。有五頌。分之為二。初二偈頌法輪體用。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如來法輪無所轉(至)能令眾生悉歡喜。
△二有三偈。頌法輪所因。
佛有三昧名究竟(至)如是自在甚奇特。
△九出現涅槃。轉化既周。安住秘藏。為物示滅。故次明之。然大涅槃。蓋眾聖歸宗冥會之所。寂寥無為。而廣大悉備。形色絕朕。而識智難思。今以無名強名。亦為五別。一者釋名。梵語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而言大者。橫無不包。豎無初際。此約三德涅槃以解。若約義開。略明三義。一者體大。自性清淨故。二者相大。方便修淨。累亡德備故。三者用大。化用無盡故。般者入義。性入真入示現入故。若圓融無礙。即大涅槃。二出體。性涅槃既妙絕常數。恬怕希夷。雖迴出百非。而靡所不在。今以義求。不出三法。即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以為其體。所以三者。翻三雜染故。成智恩斷故。成法門法性應化身故。能證大智冥所證理累永寂故。然此三種不離一如。德用分異即寂之照為般若。即照之寂為解脫。寂照之體為法身。如明淨圓珠。明即般若。淨即解脫。圓體法身。約用不同。體不相離。故此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如天之目。如世之伊。名秘密藏。為大涅槃。
三顯種類。雖理無不統義類塵沙。今自陿之寬。略分一兩。或唯說一。即大涅槃。或說有二。自有三門。一餘無餘。二性淨方便淨。三真與應。或分為三。此有二種。一約三乘。二即自性真應。或分為四。一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四無住處。有餘無餘義通大小。今唯說大。於三種內。不明二乘。餘皆具論。融而無礙。為大涅槃。如文具之。非獨應滅。四彰業用。囊括終古。導達羣方。靡不度生。靡不成就。故涅槃云。能建大事。則出現諸門。皆斯用也。然諸門廣義。備於別章。略在文具。五釋文。先長行。分二。初徵起。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
△二正釋有十。一體性真常。二德用圓備。三出沒常湛。四虧盈不遷。五示滅妙存。六隨緣起盡。七存沒互現。八大用無涯。九體離二邊。十結歸無住。然斯十段隨義雖殊。皆含體用。互相交徹。顯大涅槃。今初分三。初舉法勸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欲知如來(至)當須了知根本自性。
今初。本自性者。即下所列真如等十。為真應涅槃之根本。故體即自性清淨。涅槃以出二礙。名方便淨。為真涅槃。大悲應物。亦此流故。故名為本。以是本故。但了真如。即了涅槃。
△二指理同事。
如真如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至)如來涅槃亦如是。
皆云如者。如即同義。能同涅槃。通真及應。所同如等。即自性涅槃。故上句皆有涅槃之稱。真應無本。應非不生。何出現之為妙。故以本該末以體顯用。令皆圓寂。為大涅槃。所以列十名者。欲明究竟妙道。窮理盡性。無不同故。德無盡故。後之五句加際字者。窮真於無真。為真如際等故。
△三釋顯同相。
何以故。
向言亦如是者。云何如耶。
涅槃無生無出故若法無生無出則無有滅。
釋云。如真如等。不生滅故。何以不生。以但了因所顯非生因所生故。既無有生。亦非出障。始既無生。則永常不滅。是知玄道存於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生滅齊觀。齊觀則彼此莫二。所以真如與我同根。法性與我一體。真既不滅。應滅寧真。是知涅槃名滅者。斯乃在於無滅者矣。
△二德用圓備。謂如來身色相圓備。常現大機眾生前故。文二。初標舉。
佛子如來不為菩薩(至)亦不為彼示現其事。
約人顯實。云不為菩薩。明說永滅。是為二乘。迹盡雙樹。並為凡小。據此亦名揀異灰斷。
△二徵釋二。初正徵釋。
何以故。
釋有二義。
為欲令見一切如來常住其前。
一令稱實見受用身。即同法身。常住其前。涅槃經云涅槃不空者。謂有善色。常樂我淨故。因滅無常。獲此常故。
於一念中見過去未來(至)色相圓滿皆如現在。
二令見三際。應用之身亦即是常。是故經云。皆如現在。涅槃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下開栴檀座。佛塔見三世佛。無涅槃者。楞伽經亦云。有佛涅槃。無有涅槃佛。
亦不起二不二想。
遠離能覺所覺故。謂既知幽靈不竭。妙色湛然。三際大均。何生滅之動靜。故不起二也。亦復不取此一常。故無不二也。
△二重徵釋。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何以能不起相。
菩薩摩訶薩永離一切諸想著故。
釋云。菩薩由了法空。本無相著故。既無心於動靜。終不謂佛。常與非常。
△三出沒常湛。
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至)隨眾生心示現涅槃。
謂涅槃無為。而無所不為。無不為故。能建大事。不礙出沒。以無為故。住淨法界。體常湛然。不礙出沒。顯迹為生。即是有餘。息迹為滅。即是無餘。故有餘無餘其為應物之假號耳。體性常湛。故存不為有。亡不為無。是知寂然不動。未甞無為。應迹無方。未甞有為。豈可隨於見聞以滯殊應之迹。
△四虧盈不遷二。初喻。
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間(至)但由器壞非日有咎。
△二合。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至)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然法身無像。故無器而不形。聖智無心。故無感而不應。像非我有。自彼器之虧盈。心非我生。豈普現之前後。故梁攝論第十頌云。眾生罪不見。如月於破器。徧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是以經言。非日咎也。持戒器破定水。無依菩提。器破智水。寧止無信清珠。心水渾濁。何由見佛也。然此文中。雖明現身即是三德涅槃之中。所流大用亦涅槃攝。若爾寧殊出現之身。出現則以法身為門。而論真應。非無般若解脫二德。智慧日身無不照故。永離戲論。即解脫故。醫王之喻即示滅故。此有般若。寧異菩提。若分相說菩提。但是能證之智。唯是修生涅槃。乃是所證之理。唯約修顯。故涅槃經說。菩提必從生因。所生涅槃必從了因所顯。若攝相說。菩提乃是即理之智。涅槃乃是即智之理。即智之理。不礙摩訶般若。即理之智。不礙寂滅菩提。智性本有。亦是性淨。涅槃修顯。亦是方便淨也。隨一為門。則皆收盡。即大涅槃真菩提也。今以涅槃收之。非唯菩提。及身前後諸門。皆從三德所流。能建大事。
△五示滅妙存。
佛子若有眾生應以涅槃(至)無生無歿無有滅度。
為物示滅。即體無滅。
△六隨緣起盡三。初喻。
佛子譬如火大於一切世間(至)火皆滅耶答言不也。
△二合。
佛子如來應生等覺(至)諸佛如來悉皆滅度。
以機喻薪。涅槃喻火。眾生善根未全成熟。隨可熟者。示成正覺。而成熟之。如為火事。若有眾生所應度者。皆已度竟。則現涅槃。寂無所為。如火息滅。故法華云。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然現滅現生。皆是涅槃廣大業用。故攝論第十。詺涅槃如火。既起滅在緣。則益不可盈。損不可虧云云。自彼非佛然也。
△三結。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如來應正等覺大般涅槃。
△七存亡互現。
復次佛子譬如幻師(至)皆隱滅耶答言不也。
前喻唯約見滅見成。此喻但約常見不見。
△次合。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便謂一切悉皆滅度。
由順機故。此滅彼存。非如來身不能長久。
△後結。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如來應正等覺大般涅槃。
△八大用無涯。
復次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示涅槃時入不動三。
不動三昧者。究竟寂滅也。由寂無動故。無所不動耳。
入此三昧已於一一身(至)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謂正示涅槃。而便分身處無邊座。窮於來際。涅槃經說。受純陀供處。大同於此。而佛數少機不同故。
△九體離二邊。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虗。
身若是實有不可滅。身若是虗。何能起滅。若有方所。此現彼無。由非實故。起滅無恒。由非虗故。能無不現。無方所故。感處即形。
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出現。
本願力故。化周法界。隨堪度故見則不同。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應正等覺大般涅槃。
△十倍歸無住。
佛子如來住於無量無礙(至)無生無滅及以實際。
上來九門。初門之中。多顯其體。餘八皆以體用。雙明。今此分二。上通結前來九門之體。下通結中間八門之用。
為諸眾生隨時示現。
正顯於用。
本願持故。
顯用所因。
無有休息。
皆窮來際。此下明用分齊。
不捨一切眾生一切剎一切法。
誰獨非涅槃而欲捨之耶。是則初住實際。故不住生死。後不捨眾生。故不住涅槃。由雙住故。能俱不住。前即大智。後即大悲。大悲般若常所輔翼。所以名為無住涅槃。自性涅槃眾生等。有二乘無學。容前前三。唯佛世尊獨言具四。故就無住。總以結之。即安住涅槃。建大事也。
△二偈頌。有六分五。初頌第四。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如日舒光照法界(至)眾生無信見涅槃。
△二頌第六。
如火世間作火事(至)化事訖處示終盡。
△三頌第七。
幻師現身一切剎(至)於餘國土常見佛。
△四頌第八。
佛有三昧名不動(至)壽命莊嚴皆具足。
△五頌第十。
如無生性佛出興(至)一切義成無與等。
初句無生之生。次句無滅之滅。次句結歸涅槃無名。後句結其大用無盡。此二無礙是無住義。餘不頌。貴含在其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四(入第五十二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十明出現見聞親近所生善根。前九出現一期始終。今此意明於上見聞功深益遠。獎物進修。文三。初徵起。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至)見聞親近所種善根。
△二正顯二。初見聞信向益二。初法二。初總。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至)所種善根皆悉不虗。
見等如後喻含之中所明。
△二別。
出生無盡覺慧故(至)到無功用智地故。
別明信益。示不虗相。有十一句。不出智斷恩等三德。
△二喻文有三喻。喻其三德。初少服金剛喻。
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至)不與肉身雜穢而同止故。
喻於智德。智慧破惑。如金剛故。
於如來所種少善根(至)諸行煩惱而共住故。
以有智者。必無煩惱。故不共住。
△二小火燒多喻。
佛子假使乾草積同須彌(至)何以故火能燒故。
喻於斷德。
於如來所種少善根(至)此少善根性究竟故。
性究竟者。了惑本寂故。
△三藥王徧益喻二。初喻。
佛子譬如雪山有藥王樹(至)亦能為作除病利益。
喻佛恩德。種種方便。利眾生故。
△二合二。初明為六根境界之益。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則得念佛三昧清淨。
合上藥王編益六根。皆通在世及與滅後。滅後亦有得見佛故。況憶念等。寶性論中。亦明如來與菩薩為六根境界大同於此。
△二明供養遺迹益。
若有眾生供養如來(至)諸煩惱患得賢聖樂。
合上眾生。取彼地土。所經土地。猶通現滅。其塔廟者。唯約滅後。亦同法華。乃至舉一手等。皆已成佛道。
△二見聞不信益。
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至)乃至究竟入於涅槃。
此明益深。如來秘密藏經中。明罵藥服之。猶能得方。罵沈燒已。還具香氣。罵佛猶勝。敬諸外道。若爾豈無罵藥之罪。罵罪非無。今語遠益。故法華中。跋陀婆羅罵常不輕。千劫處於阿毗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還遇常不輕菩薩。復蒙教化。涅槃中喻。以毒塗鼓。欲聞不聞無不死者。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口。謗尚遠益。況深信耶。況解行耶。況證悟耶。弘持之者。勉思此文。
△第三約示。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至)諸不善法具足善法。
△二總以結酬。
佛子如來以一切譬喻(至)為說譬喻非是究竟。
揀喻異法。上來性起請說因喻。普賢依請明十出現。皆借象取喻。意顯佛旨深玄。深玄之旨。尚不可以智知。豈言象之能及。故令外亡言象。內絕思惟。則庶幾於出現之旨。
△五顯名受持分。先長行。若準晉經。此文之前。有諸菩薩。發二種問。謂何名此經。云何奉持。今但有答。即分為二。先顯名。後正明受持。令知總名。尋名求旨。識受持法。依之修持。今初顯名。
佛子此法門。
十名分為五對。
名為如來秘密之處名一切世間所不能知。
內深外絕對。謂內證三德秘密藏故。外則凡小不能測故。
名人如來印名開大智門。
證寂開智對。
名示現如來種性名成就一切菩薩。
現果成因對。謂性淨萬德。即是佛種。今此十門出現之法。即示現義。
名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名一向隨順如來境界。
越世順佛對。世尚不知。安能破壞。此十通是佛分齊境。
名能淨一切諸眾生界(至)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
淨機演實對。知生佛同源。則能淨故。隨緣不變之性。乃為諸佛之本故。而性相無礙。因果圓融。為不思議。過此更無為究竟法。前九別義。後一總該。
△二明受持。初辨定法器二。初法二。初標器非器。
佛子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
非器不為。所謂權小乘可思議乘。歷次修故。名餘眾生。
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
是器即為。所謂圓機不揀凡聖。趣向大乘揀於小乘。不思議乘揀於權乘。一運一切運。十信滿心。即攝諸位。圓融無礙。名不思議乘。
△二明受非受。
此法門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諸菩薩摩訶薩。
釋於上來為與不為。有圓信手。能受眾行。故上為。之。權小於斯不盡能受。是故不為。法集經云。是經雖行閻浮提中。於能信深法者。常住如是。正信眾生。心手中行。亦有人以信解行證。皆有手義。以後後破前前。亦是一理。
△二喻。
佛子譬如轉輪聖王(至)於七日中悉皆散滅。
△二合。
佛子此經珍寶亦復如是。
以此經文合七寶者。若無此法。非真佛故。
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
生如來家。合上喻中第一夫人所生太子。
種如來相諸善根者。
初心頓行。佛大行故。
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
言散滅者。有二義故。一不能信受。則教不行。二不能修行。則行不行。般若論云。法欲滅時。修行滅故。
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至)唯諸菩薩乃能如是。
釋散滅所由。可知。
△二舉益觀修三。初略標釋。
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法門(至)三藐三菩提故。
△二廣釋所由二。初反顯。
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至)以不能生如來家故。
若有菩薩。不依此教。縱經多劫。修諸勝行。尚非真實。況能疾得無上菩提。設有之言。似當假設。若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此善財一生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以顯於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入地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縱經三祇。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豈聞。
△二順釋二。初明聞信生家益。
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
辨定所聞。即不思議乘故。
聞已信解隨順悟入。
總翻上文。不信等故。
當知此人生如來家。
上八字為總。餘句為別。別中有九。
隨順一切如來境界。
以如來境為家。無性論云。生如來家者。謂佛法界。於此證會。故名為生。
具足一切諸菩薩法。
以菩薩行法為家。具家法故。
安住一切種智境界。
以俗境為家。世親釋云。由此能令諸佛種性不斷絕故。
遠離一切諸世間法。
遠離非家。
出生一切如來所行。
以佛行為家。十住毗婆沙第一卷云。今此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廣如彼釋。
通達一切菩薩法性。
菩薩法性為家。亦是佛種性故。亦同如來。一如境故。
於佛自在心無疑惑。
淨當佛家。
住無師法。
住本佛家。
深入如來無礙境界。
總明因果事理無礙家。前六自分家。後三勝進家。前來初見心性。故名為生家。四地已去寄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由得無功用故。生於無生法忍之家。今此通三。兼顯凡夫悟解之心。亦名生家。因果無礙故。
△二信聞成行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
十句分為五對無礙。
則能以平等智知無量法則能以正直心離諸分。
即觀不礙於止。
則能以勝欲樂現見諸佛(至)入平等虗空界。
見佛不礙入法。
則能以自在念行無邊法界(至)具一切功德。
智行法界。不礙起福。
則能以自然智離一切世間垢(至)入一切十方網。
智不染世。不礙悲入。
則能以大觀察知三世諸佛(至)入如是法不入而入。
體絕三世。不礙用而迴向。不入而入。釋上入義。
不於一法而有攀緣恒以一法觀一切法。
復釋不入而入。智體即如。如外無法。而可攀緣。故無可入。心行處滅。寂然無入。不失照用故。恒以一如而觀諸法。故名而入。此二無礙方為真入。又一即是如。便於一中。已見一切。
△二總結成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功德(至)得無師自然智。
無師自然。即是佛智。
△二偈頌。即屬第十見聞之益。不頌此段顯名受持。顯名受持後文自頌。此頌應在揀法異喻經文之前。以前長行。鉤鎻顯名。亦是見聞所得益故。若迴此偈於現瑞後。與後偈文。連環相續。文理甚順。四偈分二。初一頌法說。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見聞供養諸如來(至)要滅煩惱離眾苦。
△二有三偈。如次頌前三喻。
譬人吞服少金剛(至)得勝功德到佛智。
△六現瑞證成。文二。初現瑞。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充滿無邊法界。
先明此界動剎雨華及香雲等數。皆廣多者。法難思故。後類通十方。
如此四天下如來神力(至)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二證成先果人。證後因人。證所以要具二種人者。法玄妙故。亦是因果交徹法故。亦是因圓果滿法故。前來諸會唯菩薩者。唯因行故。發心品中。唯果證者。果之本故。初心成佛。難信受故。隨義各別。所以互無。唯斯具二。今初分四。初現身。
是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至)同名普賢皆現其前。
△二讚說。
而作是言善哉佛子(至)演說如來出現不思議法。
△二引說證成。
佛子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說(至)一切諸佛亦如是說。
此中兼明結通所說。一說一切說故。
△四舉益證成四。初得因位圓滿之益。
佛子今此會中十萬佛剎(至)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
即十通及十定。
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
一生當得大菩提故。
△二得發心益。
佛剎微塵數眾生(至)佛剎微塵數劫皆得成佛。
與遠記者。由機本願。不期速成故。又前明一生。即多之一。此辨多劫即一之多。一多圓融。何定劫數。妄生多劫。智日不遷。苟執短長。未期成佛。
同號佛殊勝境界。
謂緣諸佛出現境故。
△三護持久遠益。
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法故皆共護持。
△四結益廣徧。
如此四天下所度眾生(至)所度眾生皆亦如是。
△二因人證亦四。初明集因。
爾時十方諸佛威神力故(至)顯現一切智自在故。
前果人證承於前來現瑞之因。故略不敘。今此要顯因果別。故廣出集因。
△二明現身。
十方各過十不可說(至)充滿十方一切法界。
雖來自十方。而周徧法界。來即無來。
△三辨其德用。
示現菩薩廣大莊嚴(至)領受無量諸佛法。
十句文顯。
△四發言誠證。
以佛神力各作是言(至)我等一切皆名普賢。
皆同普者。普法同故。
各從普光明世界。
常寂光土。無不徧故。
普幢自在如來所而來於此。
本智高出。無所不摧。事理無礙世界與佛名字異者。要顯不失主伴故也。
彼一切處亦說是法(至)諸四天下亦復如是。
兼亦結通所說。
△七以偈總攝。文二。初敘意二。初說偈儀。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菩薩大眾。
△二辨說偈意。
欲重明。
欲重顯前十門出現。文有十句。句各一門。而約利生。為次不等。
如來出現廣大威德。
一成正覺。
如來正法不可沮壞。
二即法輪。
無量善根皆悉不空。
三是第十是見聞生善。上之三句正顯益故。
諸佛出世必具一切最勝之法。
四即第一出現之法。是前總門。
善能觀察諸眾生心。
五即是心。約智顯故。
隨應說法未曾失時。
六即圓音。
生諸菩薩無量法光。
七即境界。境界無量。出光亦多。
一切諸佛自在莊嚴。
八即涅槃。動寂自在。大般涅槃為佛莊嚴。
一切如來一身無異。
九即身業。約本說故。
從本大行之所生起。
十即是行。果中說因故。
而說頌言。
△第二正頌。四頌分二。初有一頌。頌說分中。總以結酬。
一切如來諸所作(至)非喻為喻而顯示。
此一總包十段意故。
△二有三頌。顯名受持。初句顯名。餘皆勸持。且分為三。初偈歎深難聞。
如是微密甚深法(至)乃得聞此祕奧義。
△二有一偈。聞由多善。
若聞此法生欣慶(至)人天讚歎常供養。
△三有一偈舉勝勸持。
此為超世第一財(至)汝等當持莫放逸。
然此一品。文旨宏奧。能頓能圓。究眾生之本源。罄諸佛之淵海。根本法輪之內。更處其心生在金輪種中。復為嫡子。妙中之妙。玄中之玄。並居凡類之心。以少功而速證。安得自欺不受。長淪生死之中。今幸遭逢。左須自慶。
此下入第五十三經。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初明分來前明修因契果生解分。則於法起解。今明託法進修成行分。則依解起行。義次第故。
二會來者。前會明其因圓果滿生解之終。此會正行處世無染。通於終始。故次來也。
三品來者。前品出現辨果殊勝。今明依彼起行圓融。故次來也。雖一分一會。一品是同。所對既無。來意亦別。初分名者伏託法行修成正行故以為名。二會名者。約法而論。不異分名。約處名為三會。普光明殿之會。第七重會。會終歸始。故雖曰四天。莫非同為生解之會。今復重會對通。彼分始終。依解以成勝行。故會普光而前分中。生解差別。故寄歷處。以顯淺深。今分起行。圓融一會。並收因果。亦表成行。不離普光明智故也。此中不隔餘處。何有重會之義。若約次第。前時後時即是重義。若約圓頓。就義名重。所以不動前二而升四天。二七相望。亦何所隔。明知約義亦猶燈光涉入無礙。亦似燈炷重發。重明約人。名為普慧普賢問答之會。
三品名者。初明異名。下文十義。至彼當辨。有別行本。名度世經。度即離義。又有別行。名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此就能離人法受稱。二辨本稱。總由超絕世間雜染。故受其名。一約事相。有二世間。謂器及有情。此約依正分之。二約麤細。亦有二義。一有為世間。二無為世間。此約分段變易分之。謂以變易非三有攝。故名無為。故勝鬘云。有為生死無為生死。然麤細雖殊。體無出二。三約染淨。乃有三義。於初二中。加智正覺。亦同世間。不同世故。如地持辨。二明離者有二義。一者性離世間。性空即是出世。二明事離行。成無染故。稱為離力。林頌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滅通二義。於事離有中。似離真離。分離全離。次下當辨。二約行者。略為四句。一隨世間。二離世間。三俱四泯。言隨世者。凡夫沉溺三世。五蘊非離。非隨二乘無悲。不能隨世。雖離非真菩薩。能隨方為真離。故以隨釋離。二離世者。有大智故。了世性離處。然不染亦異凡小。三俱者。有大悲故。常行世間。有大智故。不染世法。既以世與性離無二為其境。以悲智無二為其行。境行融通。有其三句。一悲無不智。則世無不離。是以常在世間。而未曾不出二智。無不悲故。離無不世。是以恒超世表。而無不游世。三雙融故。動淨。無二唯是一念。所謂無念念等故。世與出世。無有障礙。四俱泯者。謂唯一境。既世與性離。形奪兩亡。故令悲智俱融。二念雙絕。又由境行相。由形奪齊離。則絕待離言。融前四句。皆無障礙。方得名為真離世間。
三約位者。凡夫染而非離。二乘分離非真。謂果離分段。因唯事離。非今所明。菩薩具上真實之行。可得名離。然非究竟。唯佛為離。是故經云。佛常在世間。而不染世法。然今文備六位之行。即是行離行所依。位即是位離故。若事若理。若因若果。皆名離也。
二釋名者。約法事離。無他受稱。離非世間。即相違釋若約性離。通持業釋。約行四句。前之三句俱通持業相違二釋。謂具事理。二種離故。泯句並非六釋所攝。亦可持業。泯即離故。
第三宗趣。頓彰六位。理事二離。而為其宗。令體性離。頓成真離。究竟為趣。
四釋文長科十分。初序分有三。初明器世間圓滿。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至)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義如前釋。此段文含三種成就。
△二智正覺世間圓滿。
妙悟皆滿。
明佛二十一種殊勝功德。廣引諸論。已見前來升兜率品。今但略明上句為總。具下二十一種功德。故云妙悟。皆滿下別。前四自利。餘皆利他。前中有四。一智德。二斷德。三恩德。四作用平等德。
二行永絕。
一即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佛地經名。不二現行。不字約義。應言無字。即永絕義。謂佛智德。離所知障。非如聲聞。極遠時處。有不知故。有知不知。即是二行。今無不知。故云永絕。
達無相法。
二即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彼經名趣。無相法趣。謂趣入即此達義。然無相法體即真如。無彼有無二相。故名無相。諸法中最淨無客塵。令自他入勝。於二乘名。最勝清淨。
住於佛住。
三即無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世親釋云。謂住佛所住。無所住處。此即釋經。於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此即解論。
得佛平等。
四即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事無差別功德。謂諸佛有三事無差。一所依智同。二益生意樂同。三報化作業同。故云平等。
到無障處。
五即修一切障對治功德。世親釋云。謂一切時常修覺慧。對治一切障故。此明覺慧以為能治一切障者。即二障也。此為所治。
不可轉法。
六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謂教證二道。他不能動。
所行無礙。
六即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謂利衰等八法。不能拘故。
立不思議。
八即安立正法功德。謂安住十二分教。餘不能思故。
普見三世。
九即授記功德。謂記別過未。皆如現在故。
身恒充徧一切國土。
十即一切世間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謂二種身徧二種國故。
智恒明達一切諸法。
十一即斷疑功德。謂自於一切境。善決定故。能決他疑。
了一切行。
十二即令入種種行功德。二本釋論。易故不解。意云。徧了一切有情性行。隨根令入。
盡一切疑。
十三即當來發生妙智功德。謂聲聞人言。其全無少分善根。如來知其久遠微善。後當生故。
無能測身。
十四即如其勝解示現功德。謂隨有情種勝解。現金色等。雖現此身。而無分別。如摩尼等。故無能測。
一切菩薩等所求智。
十五即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謂由無量菩薩所依。為欲調伏諸有情故。發起加行。佛增上力。聞法為先。獲得妙智。異類菩薩攝受付囑。展轉傳來。前後相續。無間而轉。由此證得一切菩薩等所求智。意云。佛智為一切菩薩等所求故。
到佛無二究竟彼岸。
十六即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平等即無二義。無二法身。為波羅蜜多所依。
具足如來平等解脫。
十七即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此中解脫即是勝解。隨諸物情。勝解所宜。如來勝解能現金銀等土。佛佛皆然。故云平等。
證無中邊佛平等地。
十八即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世親釋云。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方處。受用變化。亦不可說爾所世界。
盡於法界。
十九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功德。
等虗空界。
二十即無盡功德。謂佛實智如空無盡故。今經闕最後窮未來際。總別合有二十一句。義如前說。然佛地攝論約受用身。此約十身。所以知者。處摩竭提國。是變化土。而文既歎受用功德。明知報化二身二土本相融故。不須要約地前地上。則知五位通得見故。
△三眾生世間圓滿。文二。初舉歎德。二列名歎德。前則多人具德。後則勝人具德。前中二。初舉數揀定。
與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至)種種國土而共來集。
△二顯具勝德三。初總標。
悉具菩薩方便智慧。
二別顯。文有一十九句。大意不出方便智慧。分二。初十歎自分德。
所謂善能觀察一切眾生(至)善入無量諸方便法。
前八皆有智慧方便。依體起用。上五皆以善能為首。
知諸眾生空無所有而不壞業果。
智空不壞業界。
善知眾生心使諸根境界方便種種差別。
知根器別明識。
悉能受持三世佛法自得解了復為他說。
持法化之。
於世出世無量諸法(至)悉善觀察知無有二。
後二明有方便慧。皆即事歸實。二九句歎勝進德。
於一念中悉能獲得三世諸佛所有智慧。
上一總明速成果智。下八皆是果智之用。
於念念中悉能示現(至)清淨行願悉已具足。
△三總結。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如來於無邊劫說不可盡。
△二列名歎德二。初列名結數。
其名曰普慧菩薩(至)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
△二正明歎德。
皆悉成就普賢行願。
文有十句。上一總。餘九別。
深心大願皆已圓滿。
契理願圓。普眼滿故。
一切諸佛出興世處悉能往詣請轉法輪。
攝法上首。為普化故。
善能受持諸佛法眼。
受持正法。有普慧故。
不斷一切諸佛種性。
不斷佛種。普見有性故。
善知一切諸佛興世授記次第名號國土。
知佛化儀。光普徹故。
成等正覺轉於法輪無佛世界現身成佛。
示現成佛觀彼無故。
能令一切雜染眾生皆悉清淨。
淨染機照其源故。
能滅一切菩薩障。
摧他障有智幢故。
入於無礙清淨法界。
證法界覺法性故。上之九句若約別明。初句為願。餘八為行。通說則皆普賢行願。宿誓今滿。如十大願。普賢行現緣所作。故總句云。成就行願。又此十句。十人通具。初句文云。皆悉成故。亦句各顯一人之德。當釋名故故。總句為普賢故。餘九如次。前已配釋。此段即是眾成就也。
△二三昧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三昧。
普賢入者。是會主故。說普行故。
名佛華莊嚴。
萬行披敷。嚴法身故。即以法界行門心海。為三昧體。持無限故。說法成行。發起為用。依此體故。
△三發起分。
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種十八相動。
先明地動警羣機故。
出大音聲靡不皆聞。
後顯出聲。令聞法故。前皆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起而無加者。前表解從他緣。故有他加。此表行由己立。故自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所以不加攝解成行。亦須入定。聖旨多端。不可一準。
△四起分。
然後從其三昧而起。
三義如前解釋。
△五請分分三。初標問意。
爾時普慧菩薩知眾已集問普賢菩薩言。
當機眾集。說法時至。此為問意。何以前來諸會經文。先問後定。今乃翻此。此有二意。一說儀無定。前表重法感。而後應此明悲深。觀機欲說。眾既已集。故先入定。令知說主。二約所表所來意。明從相入實。以成正解。此中意明。依體起用。以成正行。故不同也。普慧問者。稱法界慧。能發行故。一人問者。行獨已成。非如解故。
△二正顯問端。有二百問。其別行度世經。別作六番問答。番番之中。先問次答。動地現瑞。顯益證成。古來諸德皆依彼文。用科此經。以為六段。初二十句。問十信行。
佛子願為演說何等為菩薩(至)何等為演說佛。
△二有二十句。問十住行。
何等為發普賢心(至)何等為變化。
△三有三十句。問十行之行。
何等為力持(至)何等為入無上菩提如海智。
△四有二十九句。問十迴向行。
何等為如寶住(至)何等為業何等為身。
△五有五十句。問十地行。
何等為業何等為身(至)何等為所行處。
△六有五十一句。問因圓果滿行。
何等為觀察(至)何故如來應正等覺示般涅槃。
第四段中。句雖三十。以無礙用一句經文是總。標虗句故彼但有二十九句。此段有五十一句。此經前後。總經三徧。開說六位。此當第二約行說也。以普賢行該六位故。故度世經最初請云。唯願解說諸菩薩行。從始至終。令無疑故。彼經雖然不配信等。既云從始至終。末後復明成佛之事。則知決是六位之行。此經所以不將問答相間者。意取位中殊勝之行。不取位故。如不圓融。若剋定約位。何殊差別因果。此經上下及本業經等。判於六位。皆以十信未得入位十住為首。謂三賢十聖。等妙覺故。今此何以不開等覺。而取信耶。此有深意。彼及此前。意在於位。取位成說。今此文意。正明於行。十信之行正居行始。等覺之位有其三義。或攝屬前十地勝進。或攝屬後。即名佛故。或別開位。無垢地故。今為說行。是故攝屬因圓之中。經文雖有五十一句。唯後四句屬妙覺位。餘皆等覺。若爾此中依言依菩提心等。豈非發心住耶。此難尤非。第二段初發普賢心。豈非發心住耶。十信之初。豈無發心耶。故賢首云。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等。正是發心所依。不究斯旨。空張援據。
△三結請為說。
善哉佛子如是等法願為演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五(入第五十三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六說分。文二。初總告。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等諸菩薩言。
△二正答前來二百句問。問一答十。以顯無盡。成其二千。普賢勝行故。英公歎云。雲興二百問。瓶瀉二千酬。釋此二千。略首五門。一約因果。二分行位。三顯普別。四明統收。五辨行相。前問例此。今初有四。一約大位。於六位中。前五為因。後一為果。或後四門為果。餘皆是因。二約細辨。一一行門皆徹佛果。故諸文末皆結得佛。是則二千。普通因果。三或總屬因。普賢行位示成佛故。四或皆屬果。下文多云。雖得成佛不斷菩薩行故。
二分行位者。亦有四義。一束行成位。成六分故。二總屬位。以行並是位中行故。三總屬行。普賢行體不依位故。四一行徧通於六位。位位徧修故。如此無礙。方為普賢行。然文正顯後之二段。以攬行成位。位虗行實故。故問答併舉。不分六番。意在此也。
三普別者。謂一行相必徧一切。然恒不雜。以不雜故。六義殊分。以必徧故。普義該攝。猶如錦文。眾色成文。常普常別。縷縷交徹。此如繡成。行法亦爾。即普是別。即別成普。皆無障礙。若爾此則普別具足。何以獨名普賢行耶。非謂守普而不能別。亦非作別而失於善。實謂能別而不壞普。故名普賢行也。又普必有別。但語一別。未必有普。譬如一縷非錦故也。以其非是錦中縷故。
四統收攝者。復有四重。一以位收位。六位各各收一切位故。一位即具二千行門。為萬二千。故上經云。一地之中。具足一切諸地功德。二以門收門。即二百門一一各收一切行門。即成二百箇二百。為四萬行。三以行收行。一行具收一切行故。則有二千箇二千行。成四兆行。四以略攝廣。此二千行。下頌結云。如大地一塵。以此一塵之略說。不離十方之廣地。是故攝廣亦無不盡。此乃等無極之法界。越無際之虗空。故下頌云。虗空可度量。菩薩德無盡。斯之謂矣。
五辨行相。即隨文釋。釋寄相別。即分六段。今初二百句。答前信行二十句問。文分三別。初九門明自分行滿。次八門勝進行圓。後三門明二行究竟。今初一門以為一類。即為九段。然二百門多分五別。一總標。二徵數。三列釋。四結數。五顯修勝益。或闕後二。或闕第五。至文當知。今此依中。文具有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依。
首明依者。起行所依故。謂以依託菩提心等。成萬行故。賢首品云。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等。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
十句各先標名。後釋義。
以菩提心為依恒不忘失故。
依菩提心者。十皆名依。已為眾行之首。而菩提心復是十中之初。以是萬行之本故。貫二千行門之首。釋云。不忘失者。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則是魔業。故依斯不忘。能成萬行。此句為總。
以善知識為依和合如一故。
上雖內有勝心。若外不依善友。行亦無成。是故大聖謂善財言。求善知識。是無上菩提最初因緣。釋云。如一者若不心行符契。豈為我友。
以善根為依修集增長故。
若不增修善根。遇友何益。
以波羅蜜為依具足修行故。
隨所修善。須到彼岸。
以一切法為依究竟出離故。
非獨十度。觸境皆通。上四自利。
以大願為依增長菩提故以諸行為依普皆成就故。
六願七行。並通自他。上皆依法。後三依人。
以一切菩薩為依同一智慧故。
勝侶智同。
以供養諸佛為依信心清淨故。
淨心供養。以成福德。
以一切如來為依如慈父教誨不斷故。
長稟慈訓。以成智嚴。九十唯佛。究竟能為所依處故。又前五自分。後五勝進。六廣菩提心。七廣三四五。後三廣第二。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勝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為如來無上大智所依處。
由依上十成佛大智。為一切所依。斯為勝益。豈可不修而得。亦名勤修。
△二奇特想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奇特想。
前依因緣。以成諸行。今依勝想。以攝善根。翻妄想源。次所依故。並出常想。受奇特名。即上文中。常欲利樂諸眾生等。利益想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
以他善同己善者。隨喜於他。情無彼此故。互為主伴。相資益故。同體性故。即我所行故。自他相即故。
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
一毫微善。皆是佛因。故法華中。舉手低頭。皆已成佛。
於一切眾生生菩提器想。
下至闡提。皆有佛性故。
於一切願生自願想。
義如初句。
於一切法生出離想。
思益云。知離名為法故。
於一切行生自行想。
亦如初句。
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諸性相法。皆佛所證。故文殊云。我不見一法非佛法者。皆不可得故。諸軌儀法。皆佛所流。涅槃經云。外道之法。亦是如來正法之餘。
於一切語言法生語言道想。
因言契理。而理非言。故名言道。
於一切佛生慈父想。
佛以覺他。令悉圓滿。故為慈父。
於一切如來生無二想。
如來即諸法如義。故無有二。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勝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巧想。
無想之想。名善巧想。
△三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
以依前來勝想之解。造修大行。想唯在心。行通三業。空想不行。亦無成辦。即上文中修學處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為五對。
所謂一切眾生行(至)一切求法行咸悉修學故。
下化上求對。若準晉本。此脫第三善學一切戒。
一切善根行悉使增長故。
止惡進善對。
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亂故一切智慧行無不了知故。
妙止深觀對。
一切修習行無不能修故一切佛剎行皆悉莊嚴故。
修因嚴剎對。
一切善友行恭敬供養故一切如來行尊重承事故。
敬友事師對。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勝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行。
△四善知識四。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知識。
行起必依善友。故次明之。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令住菩提心善知識(至)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識。
未知之善。能令知故。未識之惡。能令識故。凡所順益。皆我善友。故十皆益也。上十信云。即得親近善知識是。
△四結數。
是為十。
△五勤精進三。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勤精進。
行友既具。必須策勤。於此十事。離身心相。而進修不雜。故上文云。勤修佛功德。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教化一切眾生勤精進(至)皆悉歡喜勤精進。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精進波羅蜜。
△六心得安隱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得安隱。
進成二利。故獲心安。由自利故。得智心安。由利他故。得悲心安。即上文云。增上最勝心。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自住菩提心亦當令他住菩提心心得安隱。
上一行本。次二離過。
自究竟離忿諍亦當令他離忿諍心得安隱。
無諍三昧。離一切諍。
自離凡愚法亦令他離凡愚法心得安隱。
越凡小。凡謂凡夫。愚即愚法小乘。次二進善。
自勤修善根亦令他勤修(至)住波羅蜜道心得安隱。
次三證入。
自生在佛家亦當令他生於佛家心得安隱。
入位。
自深入無自性真實法(至)無自性真實法心得安隱。
入法。
自不誹謗一切佛法(至)不誹謗一切佛法心得安隱。
入益。謂謗有二義。一麤。言此非佛法等。其過彌大。二細。謂說不契實。其過則微。若無細謗。證實方能。後二因圓果滿。
自滿一切智菩提願(至)無盡智藏心得安隱。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安隱。
究竟安隱。謂菩提涅槃。
△七成就眾生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眾生。
上則通明二利心安。今則別明利物成就。故上文云。則能慈愍度眾生故。然有二義。一以此十通用成就一切眾生。二各成就一類眾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以布施成就眾生。
成就慳貪貧窮眾生。
以色身成就眾生。
成恃形色憍慢眾生。
以說法成就眾生。
疑法。
以同行成就眾生。
佷戾之者。
以無染著成就眾生。
貪愛眾生。
以開示菩薩行成就眾生。
樂二乘者。
以熾然示現一切世界成就眾生。
不樂嚴剎。
以示現佛法大威德成就眾生。
不欣佛果。
以種種神通變現成就眾生。
邪歸依者。
以種種微密善巧方便成就眾生。
邪智狡猾。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成就眾生界。
△八戒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戒。
欲成就眾生。須自止惡。而行眾善。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不捨菩提心戒(至)諸根律儀戒。
若忘菩提心。乃至諸根犯境。皆悉名為破菩薩戒。故文云堅固大悲心。則不破也。此十三聚。應細思之。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戒波羅蜜。
△九受記法四。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受記法(至)自知受記。
既離過成德。自驗己行。必招當果。由此故能自知受記。故上文云。若得無生深法忍。則為諸佛所授記。即此中義。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以殊勝意發菩提心自知受記。
見理深悲。即發心殊勝。得果無疑。若因他厭苦。則非殊勝。未定得記。
永不原捨諸菩薩行自知受記。
無厭修。
住一切劫行菩薩行自知受記。
長時修。
修一切佛法自知受記。
無餘修。
於一切佛教一向深信自知受記。
契理修。
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至)菩提本願自知受記。
餘五可知。於此十中。隨有其一。即自知得記。此辨得記之行。非顯受記相殊。如瑜伽等。又此約十信橫具。餘約豎位不同。
△四結數。
是為十。
△二有八門。明勝進行。既自分行成故。進入諸所入處等。即為八段。今初入菩薩。先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入諸菩薩。
入有二義。一證得義。二觀達義。入因則能通證通達。入果唯達未能證故。此下五門皆是智入。四五二入亦通身入。今此入者。即是入因。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入本願入行入聚(至)入神力自在入示現受生。
所以入者。即彼所修是我所修。互相資益。為自行故。故度世經名不相求短。即上神通深密用等。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入三世一切菩薩。
△二入諸如來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入諸如來。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入無邊成正覺(至)入無邊示現涅槃。
即是入果。所以入者。必當證入。故上文云。則以佛德自莊嚴。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入三世一切如來。
△三入眾生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眾生行。
前二入能化。此中明入所化心行。故上文云。悉能調伏諸眾生等。問中有心字。行有多種。如文可知。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入一切眾生過去行(至)教化調伏時非時行。
時非時。謂熟未熟。不知時者。非大法師。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入一切諸眾生行。
△四入世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世界。
對佛是依報。對生是化處。故上文云。普隨諸趣而現身。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入染世界入淨世界(至)入無佛世界。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入十方一切世界。
普入者。不離此十故。一時頓入。非前後故。
△五入劫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劫。
即是化時。此下三門。皆是成上一念悉知無有餘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入過去劫入未來劫(至)入不可數劫。
上五直入。下之五句。約相即入。
入可數劫即不可數劫(至)入一切劫即一念。
此相即入。有二種意。一彼劫相即智入彼故。二由彼劫相攝相入故。但入能攝。即入彼所攝等。餘如前來發心品辨。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入一切劫。
上五門皆是智入。四五二入。亦通身入。
△六說三世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說三世。
前劫此世長短有異。通皆時分。並是十世隔法異成。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
前九是別。後一為總。別中三世。每世各三。故成九世。
過去世說過去世(至)過去世說現在世。
過去乃是已起法故。過去過去不名無盡。
未來世說過去世未來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無盡。
未來乃是續起法故。未來未來名為無盡。
現在世說過去世現在世說未來世現在世說平等。
現在現在。即事可見。例於過未之現在故。故云平等。過未二世兩箇現在。非可見故。但對前後。立現在名。
現在世說三世即一念。
然此三世何以成九。古釋云。義說為九。實唯有五。意云。如以五日相望。前三為過去三世。從後取三。為未來三世。處中取三。為現在三世。若依此釋。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世之數。云何一念得具九耶。今意不然。合將九日。大分三世。互為緣起。既不依此。但以三世緣起相由。即九世成矣。謂過去因現未。則過去之中又有現未。現未各因。二世亦然。是以三世各具三也。故中觀云。若法所因出。是法不異因。中論破執。則一中有三為過。此明離過之用。則一中有三為德。以病成藥。豈不良哉。總句中云即一念者。前之九世相望以立。今此意明攝末歸本。不離一念。即此一念。現在是過去家未來。亦是未來過去世也。自具三世。三世相由。九十具矣。故以一融九。雖九而常一。以九別一。雖一而常九。九一無礙。沒果絕言。假十圓融。為入門矣。況積念成世。念外無世耶。又無念等故。又法性同故。此有四義。後之三義。通於餘宗。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說三世。
△七知三世。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知三世。
前之二段。明法上之時。此辨時中之法。即化生之法。隨彼機宜。安立而化故。即是上文所知之法。故晉經中。名三世間。度世經名入於三處。皆是意取其中事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知諸安立知諸語言(至)知諸制令知其假名。
上之七句。知安立諦。
知其無盡。
此一通二。成上安立事無有盡。生下非安立性無可盡。
知其寂滅知一切空。
後之二句。知非安立。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菩薩以此普知一切三世諸法。
△八無疲厭心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疲厭。
所化無邊。求法化之。而無厭怠。由上即知煩惱無所起故。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供養一切諸佛無疲厭心(至)聽聞正法無疲厭心。
前四上求。次四下化。
宣說正法無疲厭心(至)行菩薩行無疲厭心。
後二通二。
遊行一切世界無疲厭心(至)一切佛法無疲厭心。
謂游剎近佛化生。是故思惟二利行法。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疲厭無上大智。
△三有三門。即是明前二行究竟。初差別智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差別智。
明所持差別智究竟。上文云。則以智慧辨才力。隨眾生心。而化誘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知眾生差別智(至)知一切語言道差別智。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差別智。
二陀羅尼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陀羅尼。
即能持究竟。上文云。修行諸度勝解脫等。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聞持陀羅尼持一切法不忘失故。
上一聞持。次四義持。
修行陀羅尼如實巧觀(至)聽聞正法心不亂故。
次四廣聞持之用。
圓音陀羅尼解了不思議(至)所說之法悉能聞故。
後一収上義持。
一切佛法陀羅尼安住如來力無畏故。
又初四。如次持教行理果。次二重顯持行。即定慧故。次一持理不思議故。次二重顯教。後一重顯果。
△四結數。
是為十。
△五修益。
若諸菩薩欲得此法當勤修學。
△三說十種佛四。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說十種佛。
上能持所持。皆是佛法。今知法主究竟。故上文云。則得灌頂而升位。十信滿心便得佛故。
△二徵數。
何等為十。
然此十佛。與下十種見佛。名義全同。與前十身。名有同異。義亦不殊。
△三列釋。
所謂成正覺佛。
示成正覺故。即前菩提身。
願佛。
願生兜率。與前全同。
業報佛。
萬行因感故。即前相好莊嚴身。
住持佛。
自身舍利住持故。即力持身。
涅槃佛。
化必示滅故。即前化身。
法界佛。
真無漏界故。即前法身。
心佛。
依唯心故。即威勢身。雖光明亦能攝伏。心最勝。如慈心降魔等。
三昧佛。
常在定故。即福德身。定為福之最故。
本性佛。
了本性故。即前智身。大圓鏡智平等性智皆本有故。故下云明了見。
隨樂佛。
隨所欲樂。無不現故。即意生身。故晉經云如意佛。然佛就內覺。身多就相。故立名不同。餘廣如別章。略如八地。
△四結數。
是為十。
△二有二十門。答前二十句問。明十住行。古德同分為四。初六門別明發心住義。次六門明餘九住中所成內德之行。次三門明諸住中外化之行。後有五門。明無礙殊勝行。非不有理。今取順十住經文二十門。如次明十住行。但與前行。互有廣略影顯。解中之行。廣無盡故。若依圓融。行行徧通。若不壞相。不妨次第。初之四門。明初住行。二三各有二門。四五各一。後五二門。今初四門明發心住。初一總明。後三別顯。今初文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普賢心。
前十住中。自分之內。緣佛十力發心。但廣發心之境。今廣發心之相。影略明故。普賢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就果以明。普賢心約相用說。橫周法界。豎窮未來。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發大慈心救護眾生故(至)悉捨所有故。
前三悲護眾生心。次六起願心。
發念一切智為首心樂求一切佛法故。
求果智。即前緣佛十力。
發功德莊嚴心學一切菩薩行故。
求因行。
發如金剛心一切處受生不忘失故。
豎窮。
發如海心一切白淨法悉流入故。
廣徧。四皆上求願。
發如大山王心(至)施一切眾生無怖畏故。
此二忍施。皆下化願。
發般若波羅蜜究竟心巧觀一切法無所有故。
後一智心。即三心菩提也。又前七護小乘。初三護陿心。後四護小心。餘三護煩惱心。故異凡小。是菩提心。又初三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生無悋故。一切施也。次一佛道無上誓願成。次三法門無盡誓願學。後三煩惱無邊誓願斷。即四弘誓願。觀理發心。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心疾得成就普賢善巧智。
△二普賢行法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賢行法。
別明菩提心。此門即大願心。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願住未來一切劫(至)成無上菩提普賢行法。
亦即是前勝進之行。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等。文旨相同。恐繁不會。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若諸菩薩勤修此法疾得滿足普賢行願。
△三別明悲心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觀察眾生無依無怙而起大悲。
上一為總。謂外無善友可依。內無自德可怙故。餘九是別。
觀察眾生性不調順(至)欲縛所縛而起大悲。
上五欲求眾生。但縱目前貪欲之情。
觀察眾生沒生死海而起大悲。
此一有求眾生。故沒生死海。
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至)失諸佛法而起大悲。
後三邪梵行求眾生。無明邪見之所病故。但欲邪法故。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菩薩恒以此心觀察眾生。
△四發心因緣四。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
別明智心。觀境推理。發心別故。此與前自分行中發心因緣。亦互影略。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
前五以薩埵為緣。上一為總。下四是別。
為除滅一切眾生苦聚故發菩提心。
令滅妄苦。
為與一切眾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
得真滅。
為斷一切眾生愚癡故發菩提心。
斷癡集。
為與一切眾生佛智故發菩提心。
證真道。即推無作四諦之理。發菩提心。後五以菩提為緣。
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至)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
此二福智因。
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至)力無所畏故發菩提心。
此三希福智果。然上二段。文含二意。一成上發心住中行。二成下治地住中行。謂十種大悲。即廣彼自分中十心之一菩提因緣。前五即彼自分中初之五心。一利益。二大悲。三安樂。四憐愍。五安住。後之五句。彼此互闕。
△四結數。
是為十。
△二有二門。正明治地住中行。初近善知識四。初總標。
佛子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至)應起十種心。
此門即勝進中近善知識。文中標內。兼是顯意。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起給侍心歡喜心無違心隨順心無異求心。
無異求者。不求名聞利養及過失故。
一向心。
前六事友。後四同修。
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圓滿行心。
△四結數。
是為十。
△二近友之果四。初總標。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心則得十種清淨。
即勝進近友之果。故標中云。起如是心。則得此十。即是前文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梵云波利戍提。翻有二義。一徧清淨。即此十種。二極清淨。即下第六十四段。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深心清淨(至)了達一切諸語言故。
前六三業淨。上三體淨。
辯才清淨善說無邊(至)具足菩薩自在力故。
此三用淨。
眷屬清淨成就過去(至)除滅一切諸業障故。
此二主伴果報淨。
大願清淨與諸菩薩(至)以普賢乘而出離故。
後二願行淨。
△四結數。
是為十。
△三有二門。明修行住中之行。初自分波羅蜜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波羅蜜。
此門即自分行。彼開一慧為十觀察。今總顯修。十度。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施波羅蜜悉捨一切諸所有故。
十度皆以總相而釋。一一多含。故云一切皆捨等。
戒波羅蜜淨佛戒故(至)智波羅蜜入佛力故。
智即方便。進趣佛力權智。立以智名。
願波羅蜜滿足普賢(至)示現一切自在用故。
神通即力度。晉經名神力。
法波羅蜜普入一切諸佛法故。
法即是智。此從所知。立以法名。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波羅蜜。
△二勝進智隨覺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隨覺。
由前行成。無倒了達隨事隨理。善覺知故。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一切世界無量差別智(至)而得出離智隨覺。
即前勝進十法。觀察眾生界等。亦有影略。恐繁不會。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解了一切佛法成等正覺。
△四一門明生貴住中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證知。
即彼自分行。由前了達。故能證知。由證故於聖教中生。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知一切法一相(至)知一切法在一念。
上三總知一切法。
知一切眾生心行無礙(至)知一切眾生善不善行。
此五廣前知眾生。
知一切菩薩願行自在住持變化。
即前業行中業攝。
知一切如來具足十力成等正覺。
即知涅槃對生死故。其勝進行。但了佛法。無別行相。故略不明。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法善巧方便。
△五有一門。即具足方便住中之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
若準梵本。此名積集。即是方便具足之義。下第九十五。正是十力。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入一切法自性力(至)於一切法甚明解力。
上六解法力。餘四上求力。
於一切善知識(至)令一切智心不退善巧力。
前十住中。但云所修諸行。皆為眾生。不知修何。今顯所修之行。又入即了達。兼其勝進解眾生等。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具如來無上諸力。
△六有二門。明正心住。此門即自分行平等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
由了平等。故聞讚毀。心定不動。然平等之言。通有三義。一者事等。謂十類各各相望。說如眾生等有佛性。乃至諸佛同一法身一心一智等。二者理等。謂此十類等一真故。三者心等。由了前二。即之於心。故於十境。不生高下。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於一切眾生平等。
謂無冤親故。
一切法平等。
於善惡不生分別故。
一切剎平等。
見染見淨。無高下故。
一切深心平等。
同一真道。而出離故。
一切善根平等。
無一善根。不為佛故。
一切菩薩平等。
於諸同行。如自己故。
一切願平等。
一一大願。徹來際故。
一切波羅蜜平等。
不謂般若勝檀等故。
一切行平等。
隨一一行。徹事理故。
一切佛平等。
不謂此佛。此最勝故。
△四結數。
是為十。
△五明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平等法。
△二佛法實義句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佛法實義句。
即彼勝進中行。與前雖少前却。而義多同。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一切法但有名。
上一約徧計。都無實故。
一切法猶如幻(至)一切法業清淨。
次四約依他。彼五約圓成。
一切法但文字所作。
無名相中。假名說故。
一切法實際一切法無相(至)一切法法界。
餘四各一義。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善入一切智智無上真實義。
△七有二門。明不退住中行。初一自分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說十種法。
由能宣說深廣法故。所以聞說。心不退轉。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說甚深法說廣大法(至)說出生如來力法。
說業性等。成如來力。
說三世相應法說令菩薩不退法。
隨宜演說。令菩薩不退。涅槃二十八中。廣明退不退相。
說讚歎佛功德法(至)一切如來境界相應法。
餘八可知。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巧說法。
△二勝進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持。
謂受持奉行。非但宣之於口。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持所集一切福德(至)持一切諸佛神通游戲力。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住持力。
△八有二門。明童真住中行。今初此門。即自分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辨才。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於一切法無分別辨才(至)一切法無所著辨才。
由身口等三業無失故。有無著辨才。
於一切法了達空辨才(至)一切眾生心令歡喜辨才。
由知眾生心樂欲故。辨令他喜。餘八可知。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巧妙辨才。
△二後門勝進行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自在(至)現成正覺自在。
即彼勝進。現變化自在身等。皆自在義。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自在。
△九有二門。明法王子住中行。初自分無著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著。
由無著故。故能善知。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於一切世界無著(至)於一切佛無著。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得無上清淨智慧。
△二後門勝進平等心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心。
由平等故。勝進習學法王處法。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積集一切功德平等心(至)如來智慧平等心。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平等心。
△十有二門。明灌頂住中之行。初明學智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出生智慧。
義當勝進。此門明其成就十智。學佛十智。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知一切眾生解(至)佛種不斷出生智慧。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諸法無不了達。
△二辨變化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變化。
即自分中十種變化故能動剎等。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一切眾生變化(至)一切加持變化。
然此變化。即實如化。非要化作。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一切無上變化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六(入第五十三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有三十門。答前十行三十句問。古德分三。初六門明大志曠遠行。次九門明定慧業用行。後十五門明德備成滿行。然約圓融。此意非無。今不壞次。亦次第顯十行中行。第一行有三門。次二三行各一。第四行二門。第五行六門。次四行各二門。第十行中自有九門。至文當知。
所以用門多少者。檀度在初。故具三。戒忍通世間。故唯一。定慧尊勝。故有多門。智中既多。故般若中略。餘次勝故。但用二門。又此十行雖約十度。而義多含。是故文中。或就十度明義。或就行名以釋。今初三門。歡喜行中之行。即分為三。初明力持五。初總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持。
此含總別。總者以是十行之首。依此十事。加持建立。能起諸行。故度世經名十建立。別即局在歡喜行中。凡所布施。皆為修習諸佛本所修行等故。是建立行意。
△二徵數。
何等為十。
△三列釋。
所謂佛力持法力持眾生力持。
上三三寶。即境界持。眾生即僧寶。菩薩之僧。即眾生世間故。餘七行持。
業力持。
悲所作業故。
行力持。
正起行故。
願力持。
願持行故。
境界力持。
有悲智境。行方成故。
時力持。
時即起行之時。
善力持智力持。
上二福智。然第十地大盡分中。有十一持。於第四位。加煩惱持故。論判行持中。初二逆行。彼約應化不斷。所以加之。今但約為行本。故無煩惱。彼有供養持及劫持。無境界持及善力持。此以第八時中攝劫。彼以行攝此善力。依境起供。故並無異。餘名並同。具如彼釋。
既數名不同。案名以釋。此無僧寶。有教化眾生。亦未爽通理。
上辨陀羅尼。即總持文義。次云受持。即領納受行。今云力持。即是加持任持。故不相濫。
△四結數。
是為十。
△五顯修益。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法得無上自在力持。
此下入第五十四經。
△二大欣慰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欣慰。
正辨歡喜行義。彼但見乞者來。倍復歡喜。今則知由施故見佛供佛等。心大歡喜。初行多同歡喜地。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五。初事佛供佛對。
所謂諸菩薩發如是心(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二聞法近友對。
復作是念我於諸佛所(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三二利行成對。
復作是念我於往昔(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四嚴土化生對。
又作是念十方所有(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五難見能見難成能成對。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欣慰。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成正覺智慧大欣慰。
△三深入佛法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入佛法。
上經意明預欣當成。此中辨其現能證了。即前法施之行。故彼文云。我當盡學諸佛所學。證一切智。知一切法。為眾生說。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
前六有入字。後四以知字為初。證入了知。二文影顯。於中初四入器世間。
入過去世一切世界(至)入現在世世界數。
數謂多少。
世界行。
行謂剎因。
世界說。
說謂彼彼果中說法。
世界清淨。
清淨謂剎體。此是通體。上三別明。下一總顯。
入一切世界種種生。
種種性即染淨等殊。斯即別體。
入一切眾生種種業報入一切菩薩種種行。
上二入眾生世間。後四入智正覺世間。
知過去一切佛次第(至)國土眾會說法調伏。
上三入三世佛。下一入法。
知世間法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如來法。
知差別五乘。
雖知諸法皆無分別而說種種法。
明權實雙行。以性不壞相故。雖無分別。而說種種。此中分別。即是差別。故晉經云。雖諸法無一無異。而說一異。
悉入法界無所入故。
釋成上義。謂悉入法界。故無差別。無所入故。而說種種。何者。若別有一入處。則入時失本相。不得說種種。以當法自虗。名入法界。無別可入。則不壞種種矣。上則辨知。此下明說。
如其法說無所取著。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既權實雙融。說亦即說無著。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菩提大智慧甚深性。
△二有一門。明饒益位中行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依止菩薩依此行菩薩行。
上明證入。今託良緣。徧依此十。方能饒益。非但依戒。況戒有攝善。何所不具。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依止供養一切(至)依止一切佛菩提行菩薩行。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菩薩依此行菩薩行。
△三有一門。即無違逆位中行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畏心。
由依菩薩止善。則能於十難作能作。難忍能忍。為發無畏心。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滅一切障礙業發無畏心。
障礙難滅。
於佛滅後護持正法發無畏心。
遺法難護。
降伏一切魔發無畏心。
惡魔難降。
不惜身命發無畏心。
身命難捨。
摧破一切外道邪論發無畏心。
外道難摧。
令一切眾生歡喜發無畏心。
物心難稱。
令一切眾會皆悉歡喜發無畏心。
大眾難喜。
調伏一切天龍夜叉(至)摩睺羅伽發無畏心。
八部難調。
離二乘地入甚深法發無畏心。
下乘難離。
於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心無疲厭發無畏心。
上行難修。於此十難。皆無所畏。豈畏眾生相惱害耶。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無所畏心。
△四有二門。明無屈撓位中之行。初被甲行無疑惑心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於一切佛法心無疑惑。
此門由前於難無懼。故於十所作。決志無疑。即被甲精進中行。後門攝善。利樂精進。徧在二門。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十。初十度攝生。
所謂菩薩摩訶薩發如是心(至)是為第一發無疑心。
初則正明。次顯無疑。三反顯失。四結次第。下九準例。
△二事供佛。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二發無疑心。
△三光明嚴剎。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三發無疑心。
△四長時調熟。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四發無疑心。
△五具一切智。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五發無疑心。
△六作世明燈。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六發無疑心。
△七說法開悟。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七發無疑心。
△八滅障成佛。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八發無疑心。
△九離妄自覺。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九發無疑心。
△十決成菩提。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十發無疑心。
於此十事。發誓要期。故名被甲。
△四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佛法心無所疑。
△二攝善行不可思議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可思議。
即所攝之善。由決志無疑。故所為難測。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初三單約善根。願智稱性。名不思議。
所謂一切善根不可思議(至)一切法如幻不可思議。
△二餘七權實雙運。故不思議。於中分二。初四約行。後三約智。智約內明。行就外相。今初。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善根不失無所分別不可思議。
涉有而一道清淨。
雖深入一切法亦不取滅度(至)不可思議。
悟空而萬行沸騰。
修菩薩道而示現降神(至)救護眾生不可思議。
修因而八相果成。
雖能示現如來十力(至)教化眾生不可思議。
現果而大用不捨。皆難思也。
△二後三約智。文三。初約二諦相即。
知一切法。
八中十句。勒為五對。一境。二心。三通一切。四約修起。五即名言。亦即五法。一相。二妄想。三如如。四正智。五名。
然各有二意。一直就法體。無相是真。相即是俗。常互相即。下四例然。二約迷悟五對。大同小異。
無相是相。
迷如無相。以成於相。
相是無相。
悟相無相。即是如如。
無分別是分別。
迷於正智無分別。即成妄想分別。
分別是無分別。
悟妄分別。即正智無分別。
非有是有。
了如非有。真有如如。
有是非有。
若執有如。則非如有。
無作是作。
智若無作。是作正智。
作是無作。
若有所作。非作正智。
非說是說。
知名非說。是真說名。
說是非說。
謂名有說。非是說名。
不可思議。
△二約三事。融而不融。
知心與菩提等知菩提與心等心及菩提與眾生等。
九中初融三事。即心佛眾生皆無差別。如覺林偈。
亦不生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
顯離融相。名為不融。
不可思議。
△三權實。即而不即三句。初明盡而不盡。
於念念中入滅盡定(至)亦不盡有漏善根。
此約時斷。以明體用。
△二無而不無。
雖知一切法無漏而知漏盡亦知漏滅。
此將法性對斷。以明體用。二句雖殊。俱是權實雙行。
△三即而不即二。初正明。
雖知佛法即世間法(至)不於世間法中分別佛法。
△二釋成上義。
一切諸法悉入法界無所入故。
悉入法界。故說相即。無所入故。不應世中分別佛法等。謂以當法自虗。故名相即。非世間中有法可得。下重釋云。
知一切法皆無二。
不得二中互求。
無變易故。
亦非世法。作彼佛法。思之。
是為第十不可思議。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不可思議。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諸佛無上不思議法。
△五有六門。明無癡亂中行。於中有三。初二門即無癡之行。次二門明無亂之行。後二門雙明二門引生功德。雖癡亂有通。今從別說。又此三段即是三禪。初即饒益有情禪。二即正法樂住禪。三即引生功德禪。今初分二。初門不愚巧密之言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巧密語。
前既明內行。今辨外言彼行。文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間一切言說。能持出世諸法言說等。皆言密語者。汎明有五。一說深密法故。如出現品名如來密藏等。二一言說一切法故。上云如來於一語言中等。亦如仙陀四實九義瞿聲等。三近而不聞。如身子在座。遠而無隔。如目連尋聲等。四言近意遠。如說三乘為究竟等。言遠意近。如說寒時得火。名涅槃等。亦名隱實說權。五以異言說異法。如覺不堅為堅固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一切佛經中巧密語。
初一具五。以是總故。一切教故。
於一切受生處巧密語(至)現成等正覺巧密語。
此二含二意。謂示而謂實故。即第四意。此二皆是深密之法。即第一意。
於一切眾生業報巧密語(至)同一成就巧密語。
餘通前二。或並兼五。可以意得。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善巧微密語。
△二不愚善巧之智。文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巧分別智。
外言既密。內智又巧。故於利生。無有癡闇。故彼文云。菩薩於善知識所。聽聞正法。所謂甚深法等。文義多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入一切剎巧分別智(至)入一切佛法巧分別智。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善巧分別諸法智。
△二正法樂住禪。即無亂行。二門皆是定體。初門明入三昧顯處等不同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三昧。
彼文云。善入一切諸禪定門。此中明十。皆通一切。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
通辨緣斯十境入定不同。別則十門緣境各異。
於一切世界入三昧(至)住一切劫入三。
上五一重之事。下五涉入圓融。
從三昧起現不思議身(至)無有休息入三昧。
九十皆即一而多。故彼行云。一念中得無數三昧。但從多分。對前後說。判為定體。非無其用。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諸佛無上善巧三昧法。
△二明徧入。則解類皆徧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徧入。
亦猶小乘說十徧處。即令三昧漸更增廣。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眾生徧入(至)一切如來種種供養徧入。
前明一切。如眾生身。謂童子身等。雖能一切身入。而不必一時。今此隨入一類。皆徧一切。如海初來一切皆水等。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徧入法。
△三有二門。明引生功德禪。初門明作用無礙。故稱解脫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解脫門。
即不思議解脫。梵云毗木叉。此云勝解脫。謂殊勝作用。亦由依禪。成八解脫。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一身周徧一切世界(至)游戲神通解脫門。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解脫門。
△二於境無壅。故曰神通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神通。
如依四禪。引六通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憶念宿命方便智通(至)無有障礙方便智通。
此十若以六攝。前四可知。次五神境。
隨眾生心現不思議(至)不可說變化身方便智通。
後一漏盡。成菩提故。
隨不思議眾生心(至)三藐三菩提方便智通。
約位不同。與十通小異。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種種示現令其修學。
△六有二門。明善現位中行。初門正明行體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
正顯行體。即是般若。故曰智明。然皆權實無礙之智。故稱善巧。非如十度。唯約根本。但約增微。分成五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二。前七單約一智。分三。初三約所化。
所謂知一切眾生業報(至)皆如金剛善巧智明。
先事。次理。後即事歸理。
△次三約能化。
能以無量微妙音聲(至)或不受生善巧智明。
亦初約事。次句約理。後即事歸理。
△三離能所想。會歸般若。
捨離一切想受境界善巧智明。
念想觀除。不受境界。為入理善巧故。
△二後有三句。辨雙行三。初明無說之說無成之成善巧智明。
知一切法非相非無相(至)於無量劫分別演說。
謂雙非照寂。離於言道。而能差別。照事有說。非相遣相。非無遣無。一性遣多。無性遣有。即性相俱寂。
住於法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巧智明。
無成之成。法界之體。實無所成。照斯法界。即說成佛。
△二明無生起生智明。文三。初正明無緣之緣。兼顯無化之化。於中二。初明無緣。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至)了達受生不可得故。
謂眾生真心。稱理不可得故。若無於緣。即無所化。
△二明真心隨緣。不壞緣起。則亦有所化。於中二。初知所化。文有三節。初有八句。別知緣相。
而知因。
謂無明等。
知緣。
緣謂業行。
知事。
即識名色等。
知境界。
即觸受塵境。
知行。
即現在受取有。
知生。
即生支。
知滅。
即老死。
知言說。
總是隨俗緣生。不離三世故。
△二有十二句六對。通知染淨迷悟。
知迷惑知離迷惑(至)知生死知涅槃。
迷理則倒惑雜染。悟皆反此。
知可得知不可得知執著知無執著。
隨俗則俱可得。第一義中二俱叵得。得非得約理。著非著約智。
△三明知心行。
知住知動。
住謂本性。動謂客塵。
知去知還。
隨客塵則去而莫歸。見本性則還源反本。
知起知不起。
有還有去。皆是起心。還住兩亡。寂然不起。
知失壞知出離。
起則諸善失壞。不起則出離蓋纏。
知成熟。
觸境寂知。是為成熟。上通物我。後知根機。唯約自說。
知諸根知調伏。
根謂六根。不為境牽。即是調伏。
△二結雙行。
隨其所應種種教化未曾忘失菩薩所行。
謂智隨曲化。不失無行。
△二徵釋。
何以故菩薩但為利益眾生(至)不違一切世間所作。
所以爾者。為物發心故。
△三結名。
是多緣起善巧智明。
△三平等教化智明三。初明實不礙權。
菩薩摩訶薩於佛無著(至)其心廣大等法界故。
△二明權不礙實。
知種種說法知眾生數(至)不可傾動當成正覺。
△三結名。
於生死海平等濟渡一切眾生善巧智明。
△四結數。
是為十。
△五勸修。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善巧智明。
△二明離智障解脫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解脫。
脫二障故。梵云毗木底。此云解脫。與前不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煩惱解脫邪見解脫。
此二煩惱障。
諸取解脫。
業障。取增為業故。
蘊處界解脫。
報障。上四脫凡三障。下六脫智障。
超二乘解脫。
此一揀劣。
無生法忍解脫(至)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解脫。
餘皆顯勝。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教化成熟一切眾生。
△七有二門。明無著位中行。初門明游處縱情。後門明棲止適悅。皆通二利。權實方便而無所著。今初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園林。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生死是菩薩園林(至)盡虗空一切世界故。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離憂惱大安樂行。
△二棲止適悅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宮殿。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菩提心是菩薩宮殿(至)作一切法王自在事故。
四梵住者。即四無量亦色因故。故度世云。修四梵行慈悲喜捨。餘九可知。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於一世間神力自在。
△八有二門。明難得位中行。初門內心願樂。願即行體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樂。
既處宮殿。則情欣勝樂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樂正念心不散亂故(至)摧滅一切異道法。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如來無上法樂。
△三外德莊嚴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莊嚴。
具以眾德莊嚴願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力莊嚴不可壞故(至)求一切智無退轉故。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一切無上法莊嚴。
△九有二門。明善法位中行。初門明外緣不動。後門明內心不捨。又此明心堅。後明深入。皆是力義。今初分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不動心。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一切所有悉皆能捨(至)亦無退轉不動心。
十中二及第九。是思擇力。餘皆修習力。第八句。中有十。一信。
成就有根信。
生佛果故。
無濁信。
不雜不信濁故。
清淨信。
淨無煩惱故。
極清淨信。
無細念故。
離垢信。
離所知垢故。
明徹信。
徹事源故。
恭敬供養一切佛信。
向果位故。
不退轉信。
自分堅故。
不可盡信。
德無盡故。
無能壞信。
緣下動故。
大歡喜踊躍信。
證真如故。
不動心成就出生一切智(至)信受不謗不動心。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一切智不動心。
△二內心不捨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捨深大心。
由不動故。能窮理事。理深事廣。故云深大。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捨成滿一切佛(至)集一切諸佛法深大心。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能不捨一切佛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七(入第五十九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十有九門。明真實位中行。初觀察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慧觀察。
亦由不捨深大。故能觀察。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善巧分別說一切法(至)無有障礙智慧觀察。
前問但言觀察者。說智慧言。十句準思。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觀察。
△二說法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說法。
由能內觀。故能外說。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說一切法皆從緣起說一切法皆悉如幻。
上二說俗。下八說真。
說一切法無有乖諍。
無二可諍。
說一切法無有邊際。
體德兼廣。
說一切法無所依止。
相深遠。
說一切法猶如金剛。
體堅利。
說一切法皆悉如如。
如如不動。
說一切法皆悉寂靜。
體絕百非。
說一切法皆悉出離。
在纏不染。
說一切法皆住一義本性成就。
體相一味。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能善巧說一切法。
△三離障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
此離障智。晉名無垢。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深心清淨斷疑清淨(至)一切善根清淨。
雖同清淨。所淨不同。十中與七淨。有開合不同。在文易了。七淨如五地初辨。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如來無上清淨法。
△四審決智印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印。
以清淨智。決定印可一切法故。故晉本中。名為智印。後所結益。亦是智印。亦猶三法印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初於安受苦境忍智不動。
所謂菩薩摩訶薩知苦苦壞苦行苦(至)是為第一印。
△二他不饒益忍行決定。
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愚癡狂亂(至)是為第二印。
△三諦察法忍。
菩薩摩訶薩聞說與一切智相應(至)是為第三印。
於深佛法。信忍決定。
△四決定成佛。度脫眾生。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發深心(至)是為第四印。
△五決定知佛智無邊。
菩薩摩訶薩知如來智無有邊際(至)是為第五印。
△六決欲佛果不退。
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至)是為第六印。
△七決不顧身命。以親人法。
菩薩摩訶薩行菩薩行不顧身命(至)是為第七印。
△八決度已入大乘法者。
菩薩摩訶薩若見善男子善女人(至)是為第八印。
△九決平等度。
菩薩摩訶薩令一切眾生得平等心(至)是為第九印。
△十決同佛體因圓果滿。
菩薩摩訶薩與三世諸佛同一善根(至)是為第十印。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印。
△五勸。
菩薩以此速成阿耨(至)具足如來一切法無上智印。
△五照徹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光照。
由印定故。照徹無礙。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定當成阿耨(至)滿足一切諸波羅蜜智光照。
△四結。
是為十。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光照。
△六無等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至)聲聞獨覺悉無與等。
由前照徹故。不偏住著。雙住事理。名無與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菩薩摩訶薩雖觀實際(至)是為第十無等住。
皆權實雙行。或即寂之用。即用之寂等。並顯可知。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等住。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一切佛法無等住。
此下入第五十五經。
△七無劣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
上既望下無等。今亦望上無劣。於十勝事。皆決作故。名無下劣。所以晉經亦無怯弱。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十句五對。初降魔制外對。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至)是為第二無下劣心。
△二喜他自滿對。
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至)是為第四無下劣心。
△三積福成智對。
又作是念我當積集一切福(至)是為第六無下劣心。
△四下化上成對。
又作是念我當以無上教化(至)是為第八無下劣心。
上四單辨。
△五悲智究竟對。即是雙行。初即智之悲。而悲智雙行。
又作是念我修菩薩行時(至)是為第九無下劣心。
雖悲而不求果報。
△二即悲之智。而權實雙行四。初列所知。
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諸佛(至)一切寂滅涅槃界。
△二辨能知。
如是一切種種諸法(至)悉見悉證悉修悉斷。
謂知苦覺忘。見理證滅。修道斷集。
△三拂彼知相。
然於其中無分別離分別(至)無功德無境界。
能知無分別。故無功德。所知無種種。故無境界。
△四會歸中道。廣辨雙行二。初總辨中道。
非有非無非一非二。
△二境智對明。
以不二智知一切二(至)以無盡智知一切盡。
皆以實智知權。顯雙行無礙。於中異約豎論。變異差別。約橫辨不同。
△三即體起用。以辨雙行。
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界(至)是為第十無下劣心。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最上無下劣佛法。
△八高出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至)十種如山增上心。
由無下劣故。萬行迥出。難仰其高。於勝決作故。直趣菩提。不可傾動。
△二徵。
何等為十。
△二釋十。初勤修能證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常作意(至)是為第一如山增上心。
△二常觀所證理。
恒觀一切法本性空。無所得是為第二如山增上心。
△三內修無漏。
願於無量劫行菩薩行(至)是為第三如山增上心。
△四外近善人。
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諸善知識無異希求。
為名利。為異求。
無盜法心。
從他聞言已解。為盜法。觀佛三昧經說。此人墯地獄如箭射。後學誡之。
唯生尊重未曾有意(至)是為第四如山增上心。
△五大忍度主。
若有眾生罵辱毀謗(至)更令增長無有休息。
弘誓更增者。若薪熾於火。
何以故菩薩於一切法(至)是為第五如山增上心。
△六決超魔境。
菩薩摩訶薩成就增上大功德(至)住佛境故。
由成勝德而不著。唯法樂以自資。則魔境皆為佛境。
是為第六如山增上心。
△七勤勇修行。
菩薩摩訶薩為求阿耨多羅(至)行菩薩行無有休息。
攝論云。愚修雖少時。怠心疑已久。佛於無量劫。勤勇謂須臾。
是為第七如山增上心。
△八不捨惡人。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至)是為第八如山增上心。
△九孤標等佛。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至)是為第九如山增上心。
△十權實雙行四。初正辨雙行。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有二。一云。修須稱理。理既無得。願何不捨。既不捨願。何用觀無。進退有妨。
△二釋。
菩薩求一切法皆無所得(至)三藐三菩提。
釋亦二意。一云。若有所得。不得菩提。以無得故。出生菩提。雖不捨願。須觀無得。二云。無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切法。方盡無得之源。故欲證無得。須不捨菩提之願。
△三結成雙行。
是故於法雖無所得(至)其心於此不驚不怖。
△四顯其離過。
不作是念若一切法(至)求於無上菩提之道。
謂不怖空而不求故。
是為第十如山增上心。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至)十種如山增上心。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大智山王增上心。
△九深廣智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至)三藐三菩提如海智。
非但求升聳峻。抑亦智體包含。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二。初四即四無量界。
所謂入一切無量眾生界(至)是為第四如海智。
△後六並佛界無量開出。初入三世佛善根。
菩薩摩訶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至)是為第五如海智。
△二入過去佛界。
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至)是為第六如海智。
△三入未來佛界。
菩薩摩訶薩入未來世(至)是為第七如海智。
△四入現在佛界。
菩薩摩訶薩入現在世(至)是為第八如海智。
△五供多佛。
菩薩摩訶薩於不可說(至)是為第九如海智。
△六求多法。
菩薩摩訶薩於一切佛所(至)是為第十如海智。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至)三菩提如海智。
由此因海得入果海。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海。
△大文第四。有二十九門。答二十九句迴向位中行。若并無礙總句。有三十門。古德分三。初十一門。明迴向位中行體堅固。次一十二門。明行用自在。後七門明行德圓備。今亦隨次配十迴向。於中初有四門。明初迴向。二三迴向各有二門。四五六七各唯一門。第八迴向即十無礙。九有三門。十有四門。至文當知。今初四門。明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位中之行。即分為四。初明迴向善根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至)有十種如寶住。
所住善根可貴圓滿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初供事多佛。
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往詣(至)是為第一如寶住。
△二聞法受持。
於不思議諸如來所(至)是為第二如寶住。
△三自在受生。
於此剎歿餘處現生(至)是為第三如寶住。
△四說本末法。
知從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別演說。
先從本起末。如無量義。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
以一切法種種義究竟皆是一義故。
後攝末歸本。釋成上義。
是為第四如寶住。
△五知斷自在。
知厭離煩惱知止息煩惱。
資粮道厭息。
知防護煩惱。
加行道防護。
知除斷煩惱。
無間道斷。除而不取。
修菩薩行不證實際究竟到於實際彼岸。
解脫道證入。為異二乘。留惑不斷。方能究竟斷證故。
方便善巧善學所學(至)皆得成滿身不疲倦。
云何不證。方便巧學無邊佛法。滿昔弘願故。如箭射空筈拄故。
是為第五如寶住。
△六悲智雙行。
知一切眾生心所分別(至)是為第六如寶住。
七知性相無礙。
知一切法皆同一性(至)是為第七如寶住。
△八無得之得。
菩薩摩訶薩求佛不可得(至)是為第八如寶住。
△九觀空滿願。
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至)是為第九如寶住。
△十受行無厭。
菩薩摩訶薩於不思議(至)不驚不怖不迷不惑。
上正顯。下釋成。
知如來智不思議故(至)是為第十如寶住。
△四結勸。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至)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寶。
△二大願救護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雖迴向皆願。此在初故。謂於當作事及現作行。皆無齊限。要心堅固。窮其際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二釋十。初法門無盡誓願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是為第一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二眾生無邊誓願度。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第二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三嚴剎。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第三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四迴向。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第四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五供佛。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第五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上三願成佛果。上五皆約當成。並橫論無畔。次二約其現作。皆豎深無際。
△六見聞無著。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是為第六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七安忍不亂。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被眾生(至)或挑其目或級其頭。
斬首為級。
如是一切皆能忍受(至)第七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上二誓斷煩惱。後三亦當成。
△八徧於時處。修行二利。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是為第八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九以心要成無際大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是為第九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十即寂起用三。初悟寂。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佛不可得(至)涅槃住實際住。
△二起用。
而亦不捨一切大願(至)不捨莊嚴世界。
△三釋成。於中文有三重徵釋。初一番。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至)於諸眾生心不捨離。
意云。所以即寂而用者。由以本願智不捨悲故。
△二次番。
何以故一切諸法皆無所有(至)於諸法性分明照了。
所以智不捨悲者。智亦為物故。
△三後番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要此雙行。
△二釋有二義。初諸佛皆爾。
一切諸佛安住寂滅(至)我今云何而捨大悲。
△二我先願勝。
又我先發廣大誓願(至)第十如金剛大乘誓願心。
△四結勸。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至)金剛性無上大神通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八(入第五十五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迴向所為。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發起。
迴向發起。令現前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初六自分二。初三福業大。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至)是為第三大發起。
△二三化業大。
又作是念我當教化調伏(至)而以莊嚴一切世界。
嚴上亦為攝生故。
是為第五大發起(至)是為第六大發起。
△二四勝進二。初二勝進攝福。
又作是念彼諸如來無量無邊(至)是為第八大發起。
△後二勝進起化二。初證體。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九大發起。
△二起用。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至)是為第十大發起。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發起。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具足如來無上大智。
△五所作成滿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究竟大事。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恭敬供養一切如來(至)諸佛正法究竟大事。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大智慧究竟事。
△二有二門。明不壞迴向中行。初正明不壞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壞信。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一切佛不壞信(至)調伏一切眾生不壞信。
十句義中前說。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不壞信。
△二迴向行成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授記。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內有甚深解得授記。
解會佛心。
能順起菩薩諸善根得授記。
具解脫分善。
修廣大行得授記。
大行已修。上三多約三賢。
現前得授記不現前得授記。
此二約對面不對面。法華云。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等。
因自心證菩提得授記。
初地證如。
成就忍得受記。
八地成忍。
教化調伏眾生得授記。
九地具調化方。
究竟一切劫數得授記。
十地三大劫滿。
一切菩薩行自在得授記。
等覺已入重玄。故云自在。如記慈氏等。若約行布。此迴向位。但有前五。因便故來。若約圓融。並通斯十。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諸佛所而得授記。
△三有二門。等一切佛迴向中行二。初等佛善根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至)一切善根悉皆迴向。
此門正明等佛。佛為真善知識。同即等義。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至)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
心即悲智為心。
如是成就莫別成就(至)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平等。
平等契理。
如是成就莫別成就(至)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餘各一義。皆云同者。同一體故。不見二相。故標中云。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
△四結。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根迴向。
△二迴向行成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智慧。
彼文云。住此三昧。入深清淨智慧境界等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施自在得智慧(至)種種莊嚴言音得智慧。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諸佛無上現證智。
△四至一切處迴向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量無邊廣大心。
無量無邊故無不至。境既無量無邊。心如境而廣大。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一切諸佛所發無量(至)發無量無邊廣大心。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心(至)無邊廣大智慧海。
△五即無盡功德藏迴向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伏藏。
於一切法。蘊斯十義。故名為藏。即法而觀。惑者不見。故名為伏。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一切法是起功德行藏(至)發生歡喜淨信藏。
一切各十。是名無盡功德矣。
△四結觀。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調伏一切眾生。
△六即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律儀。
彼約行首。故廣就施。以明善根。今約行本。略辨律儀。善根皆順平等之理。實通一切。故第八云。一切善根皆令究竟。究竟即是順堅固義。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一切佛法(至)於一切波羅蜜皆令滿足律儀。
通明十句。攝善饒益無所不具。通一切善。居然可知。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大智律儀。
△七即平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
具十自在。能隨順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命自在於不可說劫(至)十方無畏成正覺故。
十自在義。如八地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智慧神力菩提自在。
此下入第五十六經。
△八即真如相迴向中行。如於真如。無障礙故。故彼位果云住於此位。得一切剎平等。平等即是無礙之因。亦無礙之義。又云。得佛無量圓滿之身。一身充滿一切世界等。即正顯無礙之義。文四。初總標十章三。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礙。
前明自在。即作用任運。今明無礙。顯作用無拘。
△二徵。
何等為十。
△三列。
所謂眾生無礙用(至)神力無礙用力無礙用。
又無礙有二。一智。二事。十中有通有局。然法智無礙。多唯約智。如身剎等。多唯約事。如眾生等。通於事智。然事無礙必通於智。智無礙境未必通事。二皆即體之用。是故並云無礙用也。然十皆通二利。且約化說。初一所化。二是化處。餘皆能化。謂化法化身等。可以意得。
△二總徵十章。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眾生等無礙用。
△三依章別釋。即為十段。文皆有四。謂標徵釋結。今初所化眾生無礙用。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眾生無礙用。
△二徵。
何者為十。
△三釋。
所謂知一切眾生無眾生無礙用。
了性空故。
知一切眾生但想所持無礙用。
唯心現故。上二實智。
為一切眾生說法未曾失時無礙用。
知時說法。即是權智。上三約智辨無礙。餘七約事無礙。
普化現一切眾生界無礙用。
能現眾生。
置一切眾生於一毛孔中而不迫隘無礙用。
近收一毛。
為一切眾生示現他方一切世界令其悉見無礙用。
遠示他剎。
為一切眾生示現釋梵護世(至)成等正覺無礙用。
餘四皆示上首之身。
△四結。
是為十。
△二剎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國土無礙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一切剎作一剎(至)以此普示一切眾生無礙用。
知剎無盡。即通智通事也。故晉經云。於一切剎。深入無盡方便。度世經云。一切佛界所入無盡。皆通事也。餘九唯事無礙。深即微細剎。餘並可知。
△四結。
是為十。
△三法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無礙用。
謂皆約智。於性相無礙之法。皆能知說。悉自在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一切法入一法(至)不違眾生心解無礙用。
一多即入。而不壞本。
從般若波羅蜜出生一切法(至)悉令開悟無礙用。
實智出權。
知一切法離文字而令眾生皆得悟入無礙用。
無文示文。
知一切法入一相而能演說無量法相無礙用。
一說多相。
知一切法離言說能為他說無邊法門無礙用。
無說之說。
於一切法善轉普門字輪無礙用。
一言圓備輪字之義。彌伽處釋。
以一切法入一法門(至)說不窮盡無礙用。
門門互收。
以一切法悉入佛法令諸眾生皆得悟解無礙用。
以真收俗。
知一切法無有邊際無礙用。
橫知無邊。
知一切法無障礙際(至)為眾生說不可窮盡無礙用。
豎窮其際。
△四結。
是為十。
△四身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無礙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一切眾生身(至)示現一切眾生身無礙用。
△四結。
是為十。
△五願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願無礙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一切菩薩願(至)充洽一切諸眾生界無礙用。
△四結。
是為十。
△六境界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境界無礙用。
謂於此十勝劣相違境中。於勝現劣。迴轉無礙。是為菩薩分齊之境。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在法界境界而不捨眾生(至)寂靜威儀無礙用。
△四結。
是為十。
△七智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無礙用。
前來諸段。雖亦有智。各從本類攝之。今則一向辨其智用。然智無若干。因法顯別。以法從智。前法無礙。以智從法。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無盡辯才無礙用一切總持無有忘失無礙用。
此二能化智。
能決定知決定說一切眾生(至)隨應授藥無礙用。
此三知所化智。
一念能入如來十力無礙用。
此一上入佛智。前六皆權智。
以無礙智知三世一切劫(至)無有斷絕無礙用。
此二權實無礙智。
於一眾生想知一切眾生(至)解一切眾生語無礙用。
此二事事無礙智。
△四結。
是為十。
△八神通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神通無礙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於一身示現一切世界身無礙用。
無數色身通。
於一佛眾會聽受一切佛眾會中所說法無礙用。
天耳。
於一眾生心念中(至)開悟一切眾生心無礙用。
他心。
以一音現一切世界差別言音(至)各得解了無礙用。
分別言辭。
一念中現盡前際一切劫(至)悉得知見無礙用。
宿住通。故度世經。名見前世。
令一切世界具足莊嚴無礙用。
往一切佛剎通莊嚴。乃是其中別義。
普入一切三世無礙用。
未來劫通。前已明過去。故通舉三世。
放大法光明現一切諸佛菩提眾生行願無礙用。
即一切法智通。故度世云。一切諸佛菩薩所建立行。演法光明。而照耀之。即是法光照佛法也。
善守護一切天龍(至)如來十力菩薩善根無礙用。
即天眼。度世云。知見一切等故。謂見有所作。而守護之。十準晉本云。佛子略說菩薩平等觀一切諸法通自在。此即一切法滅盡三昧。通平等寂滅故。故度世云。菩薩平等。寂諸音響。則以平等。制御眾生。今文脫此。文中略舉。故不由盡。大旨不異十通品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得此無礙用則能普入一切佛法。
△九神力無礙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神力無礙用。
神通多約外用無壅。神力多約內有幹能。故其中十力多約一毛含攝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不可說世界(至)令諸眾生悉得悟解無礙用。
此即身力。後是智力。若以通攝力。十種神力但是一神足通耳。既分通力兩殊。故十通中。少說神境。
△四結。
是為十。
△十力無礙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無礙用。
悲智之力皆無礙故。亦有事用無礙。從多說之。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眾生力無礙用(至)不捨一切眾生故。
△四結。
是為十。
△四總結成益。
佛子如是名為菩薩(至)無礙用門善巧示現故。
欲成不成。已得無礙。得果不捨因。尤顯無礙。
△九有三門。明無縛無著解脫迴向中行。彼有百門廣顯。以無縛著解脫。成就普賢自在智用。今略辨其三。即分三段。此門任志游戲。次門明境界難量。後門明智用幹能。皆由無縛無著故。今初文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游戲。
任志行成。游賞自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攝為五對。
所謂以眾生身作剎身(至)不壞於剎身是菩薩游戲。
依正染淨相作。而皆不壞本相。正顯游戲之義。如世縱情游戲。無損動故。他皆倣此。
於佛身示現聲聞獨覺身(至)是菩薩游戲。
大小乘互現。
於菩薩行身示現成正覺身(至)是菩薩游戲。
因果互現。
於涅槃界示現生死身(至)入於涅槃是菩薩游戲。
生死涅槃互現。
入於三昧而示現行住(至)不可窮盡是菩薩游戲。
定散自在。謂初即定中起用而常定。後即用中入定而常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游戲。
△二境界難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境界。
通二種境。一即游戲所行之境。故晉經名為勝行。二即分齊之境。謂出沒無礙。唯菩薩能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示現無邊法界門(至)悉方便開悟是菩薩境界。
上三通所行境。下七皆分齊境。
於如來身出菩薩身(至)成等正覺是菩薩境界。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境界。
△三智用幹能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深心力不雜一切世情故。
一向深求故。釋以不雜。
增上深心力不捨一切佛法故。
深求佛法。佛法即是增上。
方便力諸有所作究竟故。
所作究竟者。由有善巧。上三自利。
智力了知一切心行故願力一切所求令滿故。
此二利他。
行力盡未來際不斷故(至)而不捨大乘故。
此二通二利。前七自分力。
神變力於一一毛孔中(至)一切眾生諸根性欲故。
此三勝進力。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一切智十力。
△十有四門。明法界無量迴向中行。分之為三。初門明所迴善根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畏。
即是法施。善根無畏。即說法之德。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十。初聞持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聞持(至)是為菩薩第一無畏。
△二辯才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來灌頂(至)菩薩第二無畏。
上二不畏不能答難。
△三二空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空(至)菩薩第三無畏。
了達二空。不畏妄念。四威儀無缺。所以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佛力所護(至)是為菩薩第四無畏。
△五三業無過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身語意業(至)是為菩薩第五無畏。
上二不畏外譏。
△六外護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金剛力士(至)是為菩薩第六無畏。
不畏眾魔外道。
△七正念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得成就(至)是為菩薩第七無畏。
不畏遺忘。
△八方便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智慧方便(至)是為菩薩第八無畏。
不畏生死。如善治船。不懼海難。
△九一切智心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恒不忘失(至)是為菩薩第九無畏。
不畏二乘。
△十具行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至)是為菩薩第十無畏。
不畏不能化生。
△四結勸。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至)而亦不捨菩薩無畏。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九(入第五十六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正明法界行體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共法。
以稱法界起行故。不共凡小。又悟不由他。亦非他共。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初自利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不由他教(至)修六度不共法。
△二化他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普能攝受(至)勤攝眾生不共法。
△三上求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善巧迴向(至)求佛智慧不共法。
△四善巧行。於中五。初巧離二乘。
佛子菩薩摩訶薩到善巧(至)不著己樂唯勤化度。
△二巧修三昧。
善能入出禪定解脫於諸三昧悉得自在。
△三巧順世間。
往來生死如游園觀(至)一切眾生恒來瞻仰。
△四巧住諸乘。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失大乘心。
△五巧窮因果。
雖念念中示成正覺(至)方便善巧究竟彼岸不共法。
△五雙行不共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善知權實(至)智慧自在到於究竟。
上標下釋。
所謂住於涅槃而示現生死(至)何況一切童蒙眾生。
後結。
是為第五不由他教權實雙行不共法。
△六三業隨智慧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身口意業(至)隨智慧行不共法。
△七大悲代他苦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大悲(至)常起大悲不共法。
△八大慈攝物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常為眾生(至)皆悉樂見不共法。
△九堅淨自他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薩婆若(至)一切智心明淨妙寶。
上法下喻。
佛子如有寶珠名淨莊嚴(至)能令濁水悉皆澄淨。
後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不失一切智心寶不共法。
涅槃春池。可於中說。
△十位滿常修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自覺(至)不捨尊重佛不共法。
△四結勸。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至)如來無上廣大不共法。
△三有二門。明所成之德。初明業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業。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一切世界業悉能嚴淨(至)令一切願悉成滿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業。
△二顯得其體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
然若身若業。皆同法界無量。略舉十耳。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來身於一切世間(至)於一切世間求不得故。
此中十身。與第九行十身。大同小異。謂此不來不去。即彼不生不滅。
不實身一切世間如實得故(至)以如實理示世間故。
不實不虗。即彼不實不妄。
不盡身盡未來際無斷絕故(至)一切眾魔不能壞故。
不盡堅固。即彼不遷不壞。不遷則橫無遷變。不盡則豎說無窮。
不動身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不動即彼一相。故文殊般若云。不動法界。法界即一相。由得一相。魔不能動。
具相身示現清淨百福相故(至)法相究竟悉無相故。
此具相無相。即彼無相身。開之成二。
普至身與三世佛同一身故。
即彼初二。謂入一切世界非趣身。及入一切世界諸趣身。此合彼開。所以開合不同者。約位別故。此位既勝。合初體用。同於佛故。能於無相。以示相故。或更有深致。非此所知。餘如十行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無盡之身。
△五有五十門。答五十問。明十地位中行相。古德分四。初十二門。明十地中三業殊勝行。寄在初地。次九門明造修離障行。寄二三地。次九門明造修純熟行。寄在四地已上位。後二十門。報相圓滿行。寄八地九地已上位。此釋猶稍近文。亦未盡現。今亦依次分配十地。初地十門。次八漸略。文勢爾故。謂二地六門。三四各五門。五二六一。七八各三。九地二門。十地十三門。至文當知。今初十門。明歡喜地中行。若麤相分。總為三段。初二約身。次四辨語。後四明意。總顯彼地三業殊勝。若順彼文。且分為二。初九明初住地中行。後一明安住地中行。前中分四。初六門明依何身。次心一門。辨以何因。三發心門。明為何義。四周徧門。顯有何相。今初分二。前二約身。後四就語辨身。語屬身故。皆是深種善根之所攝故。今初分二。初約身業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業。
約色身業用明身。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一身充滿一切世界(至)眾生於中成道身業。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覺悟一切眾生。
△二約法自體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種身。
此門約法門自體明身。故但云身。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諸波羅蜜身(至)隨樂隨時成正覺故。
十中度攝福智等。即前深種善根。集助道等。互有影略。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大智慧身。
△二就語辨身業四門。皆是所種善根。是知彼文雖無。義已含有。若全異彼。豈為彼行。若全同彼。何須重說。故彼經文節節皆云。若廣說有不可窮盡。小異何疑。即分為四。初語體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語。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柔輭語使一切眾生(至)隨其欲樂令解了故。
若約遮釋十中。初一離惡口。二離兩舌。次二離妄語。一麤二細。餘六離綺語。若約表釋十種。各顯一德。
△四結。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微妙語。
△二顯語淨因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淨修語業。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樂聽聞如來音聲(至)菩薩功德淨修語業。
此二攝法。
不說一切眾生不樂聞語(至)語四過失淨修語業。
此二離過。
歡喜踊躍讚歎如來(至)如實功德淨修語業。
此二攝善。
以深淨心施眾生法(至)讚歎如來淨修語業。
此二法施。
於諸佛所聽聞正法(至)而受妙法淨修語業。
後二求法行。由此十事。能令語淨。
△四結。
是為十。
△三淨語之果四。初標。
若菩薩摩訶薩以此十事淨修語業則得十種守護。
發其言善。幽冥應之。況其人乎。然地經中。善知識善護。意通由諸善。不獨由語。故度世經亦不躡前。此中標章。兩向用之。若在前段。便當顯益。下二準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天王為首一切天眾(至)一切法師皆悉守護。
△四結。
是為十。
△四能成所作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此守護已則能成辦十種大事。
按經即內善外護。故能成所作。然則地經善集白法善淨深心等。餘句中義亦不獨躡於語。然皆躡者。以語例餘。於理無爽。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至)一切涅槃普令明見。
十句文意並通二利。
△四結。
是為十。
△二明以何因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
以大悲為首。荷負一切等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如大地心能持能長一切眾生諸善根故。
荷負心。由如大地。荷負四重任故。
如大海心一切諸佛無量無邊大智法水悉流入故。
深廣心包。含無外故。
如須彌山王心(至)於出世間最上善根處故。
勝心。
如摩尼寶王心樂欲清淨無雜染故。
淨心。
如金剛心決定深入一切法故。
利心。
如金剛圍山心諸魔外道不能動故。
堅心。
如蓮華心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無染心。
如優曇鉢華心一切劫中難值遇故。
希有心。
如淨日心破暗障故智慧心如虗空心不可量故。
無邊心。此十並語心體也。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大清淨心。
△三明為何義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心。
為上求下化。故發起勝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發我當度脫一切眾生心(至)悉得悟解心。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大發起能事心。
△四顯有何相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周徧心。
以過凡夫地入真。如法中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周徧一切虗空心發意廣大故。
總明悲廣智大。曠若虗空。
周徧一切法界心深入無邊故。
智契深極。
周徧一切三世心一念悉知故(至)一念普現成佛故。
餘八可知。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佛法周徧莊嚴。
△二即安住地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根。
由前初住之行。令此勝用增上。皆光顯故。名之為根。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歡喜根見一切佛信不壞故。
上一信成就。次六修行成就。
希望根所聞佛法皆悟解故。
樂欲根即近友。樂法多聞。能正觀故。
不退根一切作事皆究竟故。
不退者。即不著名利。於三昧中。亦無愛著。及貪求故。
安住根不斷一切菩薩行故。
安住者萬行念念現在前故。
微細根入般若波羅蜜(至)究竟一切眾生事故。
此二悲智不斷上皆教道。
如金剛根證知一切諸法性故。
即證道之修。後三即迴向成就。
金剛光燄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
總求一切地智故。即金剛智。照徹法性故。
無差別根一切如來同一身故。
別求法身。
無礙際根深入如來十種力故。
求功德身。謂十力等。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大智圓滿根。
△二有六門。明第二地中行。初二明發起淨。初門自分。直明深心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心。
晉經及論皆名直心者。然深心有二義。一於法殷重名深。即樂修善行。二契理名深。深入理故。若語直心。但有後之一義。正念真如法故。今文具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染一切世間法深心。
由契理。
不雜一切二乘道深心。
由修行。
了達一切佛菩提深心(至)具足一切微細智深心。
此七廣上契理。
修一切諸佛法深心。
此一顯前修行。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無上清淨深心。
△二勝進加以增上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增上深心。
即勝進上求增殷重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退轉增上深心積集一切善根故。
樂修善行。
離疑惑增上深心解一切如來密語故。
標契理。次三成上離疑。
正持增上深心大願大行所流故。
出所因。
最勝增上深心深入一切佛法故。
彰所入。
為主增上深心一切佛法自在故。
成德自在。後五成上積集善根。
廣大增上深心普入種種法門(至)成熟一切眾生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清淨增上深心。
△二有四門。自體淨中行。彼約別地之行。但明於戒。而有三聚。今文分二。初攝善律儀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勤修。
通修十度。即攝善法戒律儀亦在其中。以地相望。是修位之首。故特名勤修。晉經名方便。方便修起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布施勤修悉捨一切(至)轉至一切眾生心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勤修。
△二有三門。饒益有情戒中行。初解諸善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解。
此門總顯智。於諸善決起勝解。地經約戒。但解十善。晉經名樂。修由有決解。故樂修習。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最上決定解(至)隨意隨時成佛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決定解。
△二解世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解知諸世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一切世界入一世界(至)各別了知心生歡喜。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佛剎廣大決定解。
△三解眾生四。標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解知眾生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一切眾生界(至)寂靜威儀開悟眾生。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威力決定解。
此下入五十七經。
△三有五門。明三地中行。分二。前二門明能起厭行二。初熏習成氣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習氣。
由此地中厭伏煩惱故。於諸行積習。熏成氣分。方能究竟。斷伏煩惱。故名習氣。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菩提心習氣。
行本。
善根習氣。
成行。
教化眾生習氣。
下化。
見佛習氣。
上見。
於清淨世界受生習氣。
受生。
行習氣。
大行。
願習氣。
十願。
波羅蜜習氣。
十度。
思惟平等法習氣。
理智。
種種境界差別習氣。
量智。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大智習氣非習氣智。
△二增盛攝取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取以此不斷諸菩薩行。
晉經中名熾然由前積習愛樂。得增長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取一切眾生界(至)悉以明智而現了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取(至)如來無上無所取法。
△三有三門。明所起厭行。初正顯修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修。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修諸波羅蜜修學修慧(至)修示現修勤行匪懈。
前八修因。後二修果。
修成等正覺修轉正法輪。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無上修修一切法。
△二修成勝緣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佛法。
依託此十。能成就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離善知識成就佛法(至)十力境界成就佛法。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大智慧。
△三明修行離過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退失佛法應當遠離。
別舉十過。總令遠離。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輕慢善知識退失佛法(至)恨諸菩薩退失佛法。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遠離此法則入菩薩離生道。
△四有五門。明四地中行。分三。初門明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離生道。
前三地寄同世間。有見等惑。猶如生食在腹四地寄同出世。對治清淨。能離彼生。謂離有行。得無生故。顯行純熟。離生澀故。廣如婆沙。今是彼清淨對治之因。故名為道。地經有十法明門。初是觀察眾生。今但廣斯一句。餘略不具。結云。不雜二乘者。以於下句雙行而修。故不同二乘見道離生矣。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出生般若(至)而不捨菩薩一切願行是為十。
△四結勸。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至)則得菩薩決定法。
△二明其清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法。
上明能離。今顯所得。出世決定法故。故彼文云。得彼內法。生如來家。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決定於如來種族中(至)決定得預如來眾會。
前五自分。後五勝進。
決定能顯如來種性(至)與一切如來所住無有二。
△四結。
是為十。
△三有三門。明對治修行增長。分二。先二門明修行增長。初門正明增長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出生佛法道。
從緣出生。即增長義。亦猶出息。增長其多。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隨順善友是出生佛法道(至)知佛自在故。
上二順人信法。
發大誓願是出生佛法道(至)知業不失故。
此二願智不虗。
一切劫修行無厭足是出生佛法道(至)成熟眾生故。
此二時處廣長。
不斷菩薩行是出生佛法道(至)徧一切虗空界故。
此二無間普徧。
殊勝行是出生佛法道(至)以一切善法資持故。
後二勝行攝生。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大丈夫名號。
△二顯立殊勝之名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丈夫名號。
由德行內增故。嘉名外立。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名為菩提薩埵(至)名為勝薩埵覺悟勝法故。
上四從境立名。
名為最勝薩埵(至)名為上薩埵起上精進故。
此二約當體受名。上皆自利。
名為無上薩埵(至)名為力薩埵廣知十力故。
此二利他。
名為無等薩埵世間無比故。
通顯勝具二利故。上皆自分因名。
名為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故。
後一勝進果稱。上皆隨德立假名。故瑜伽四十六。明菩薩隨德假名。有十六種。初名菩提薩埵。十六名為法師。顯揚第八。莊嚴論十二。皆同此說。又商主天子經。五義立名。恐繁不會。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得此名號則成就菩薩道。
△二修行對治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道。
地經寄位。廣明三十七品。今約實位。故增數顯十。皆為對治。並是正道。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一道是菩薩道(至)出生智慧及方便故。
上二并後一。名義皆不共。
三道是菩薩道行空無相無願不著三界故。
三道則名義俱共。次六名共小乘。義唯實教。
四行是菩薩道(至)善能分別智慧境界故。
定根知三昧入出。
六通是菩薩道(至)知諸眾生死此生彼故。
天眼通見。死此生彼。
天耳悉聞諸佛說法(至)普及一切無間斷故。
於六念上。加念眾生。為大悲故。亦是廣七覺中。一念覺故。餘例此知。
隨順菩提八聖道是菩薩道。
八正思惟。順一切智。
所謂行正見道(至)入九次第定是菩薩道。
九次第定。皆寂用雙行。
所謂離欲恚害而以一切語業說法無礙。
初禪離欲恚害。而逆化眾生。亦用欲等言說。故云一切語業。
滅除覺觀而以一切知覺觀教化眾生。
二禪雖無覺觀。不壞淨覺。以為說因。
捨離喜愛而見一切佛心大歡喜。
三禪離喜。而生法喜。
離世間樂而隨順出世菩薩道樂。
四禪離樂。而受解脫道樂。
從此不動入無色定而亦不捨欲色受生。
明四無色定。但總相顯勝。
雖住滅一切想受定而亦不息菩薩行故。
即滅盡定。此定雖盡。滅諸不恒行心心所法。及滅恒行染汙一分。而以厭患想。受為先故。名滅想受。定由非麤想。猶有細想。是捨受故。今實教明。即受等性滅。故不息菩薩行。是以七地云能念念入亦念念起等。餘如三地及七地中辨。
學佛十力是菩薩道(至)而不捨離諸菩薩行。
六徧一切下。是一切至處道智。八是天眼。九是宿命。今三世悉知。況乎宿命。餘如初會中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巧方便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十(入第五十七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五有二門。明五地中行。初門明勝慢對治行。後門明後二分中行。今初分二。初總標四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無量道(至)無量莊嚴道。
以此四門同顯道義。義皆無量。類例相從。故總標之。約義須分故。後二屬後。
△二別明初門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道。
謂十平等心。及隨如道行。皆是菩薩正道所游路故。以觸境皆如。道無不在。況虗空等十。一一無量。道豈有涯。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
十中初四各一無量。後四即佛界無量。
虗空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
虗空無量。亦橫亦豎。
法界無邊故菩薩道亦無量。
法界非橫非豎。虗空法界約無分量。餘八廣多無量。兼無分量。
眾生界無盡故(至)劫數不可盡故菩薩道亦無量。
劫數即豎論無量。餘七橫論無量。
一切眾生語言法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
語言亦屬眾生。亦是調伏界無量。
如來身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至)菩薩道亦無量。
△四結。
是為十。
△二無量助道法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助道。
即不住道行勝。及彼果勝中行。以智契如是謂正道。萬行資緣皆為助道。此二合行名不住道。今以圓融之修無不契如。並為正道。皆互相資。並為助道。故舉虗空等十。不異前章。然正道不隨事轉。同稱無量。助道隨事。故隨所等事。名無邊無盡等。
△二釋。
所謂如虗空界無量(至)積集助道亦如是無有量。
△三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量智慧。
△第六有一門。明六地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修道。
般若現前。為真修故。無去來等。即十平等等故。前四即勝慢對治中行。攝十平等。後六即彼果勝中行。不住道行。勝十種觀。緣彼已廣故。此略不明。四中前三約法。後一約喻。法中彼從別義。開成前八。今總明之。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來不去修身語意業無動作故。
不起心。
不增不減修如本性故。
稱本性。
非有非無修無自性故。
遣修相亦可配三性三無性。如理思之。
如幻如夢如影如響(至)修離一切執著故。
舉七喻。通顯無著後六果勝中行。
空無相無願無作修明見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
雖證三空。而集福德。
不可說無言說離言說修遠離施設安立法故。
不著教法。不可說者。理圓言徧。言不能詮故。無言說者。性無言故。離言說者。忘言方會故。
不壞法界修智慧現知一切法故。
不壞事法界。
不壞真如實際修普入真如實際虗空際故。
不壞真理。
廣大智慧修諸有所作力無盡故。
總明權實之智。故力無盡。上皆自分修。
住如來十力四無所畏(至)現見一切法無疑惑故。
即勝進修。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一切智無上善巧修。
△七有三門。明七地中行。初門權實雙行。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莊嚴道。
即彼地中樂無作行。對治十種方便智。及雙行果。發起勝行中。以權實交飾。故曰莊嚴。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三。初五自行無染。
佛子菩薩摩訶薩不離欲界(至)是為第五莊嚴道。
△二隨有攝化四。初無染而化。
已到一切世間彼岸(至)是為第六莊嚴道。
△二處正入邪。
安住正道正智正見(至)是為第七莊嚴道。
△三持犯權實。
常善護持如來淨戒(至)是為第八莊嚴道。
△四人法權實。
不由他教得無礙辯(至)是為第九莊嚴道。
△三總顯因果權實三。初因圓示缺。
善根具足諸行究竟(至)於一切國土示現受生。
示現受生。是因未滿故。
△二同界境界而不捨因。因有十句。
與三世諸佛同一境界而不廢菩薩行。
行通二利。
不捨菩薩法。
法即教法。
不懈菩薩業。
業謂利他。
不離菩薩道。
道謂正智。
不施菩薩儀。
儀謂制聽。
不斷菩薩取。
取即願求。
不息菩薩巧方便。
巧謂權變。上皆所作。
不絕菩薩所作事。
事總語因體。
不厭菩薩生成用。
用即因成大用。
不止菩薩住持力。
力即長用不絕。
△三徵釋。
何以故菩薩欲疾證阿耨多羅(至)是為第十莊嚴道。
△四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亦不捨菩薩道。
△二明念念進趣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足。
即彼障對治中。修行無量種。及雙行分中菩提分差別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持戒足殊勝大願(至)一切菩提分法不退轉故。
上二約行。一戒。二進。
神通足隨眾生欲(至)不離一佛剎往一切佛剎故。
此二約通。一總。二別。
深心足願求一切殊勝法故(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
此二約心。一願。二誓。
隨順足不違一切尊者教故(至)佛所說法不疲懈故。
此二約法。一順。二持。
法雨足為眾演法無怯弱故(至)一切諸惡悉遠離故。
後二約德。一演。二伏。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徧至一切世界。
△三明取授自在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手。
即雙行分中能作大義。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深信手於佛所說一向忍可究竟受持故。
上一約取。謂念念修習一切佛法。向佛智故。餘九約授。於中前五明四攝。
布施手有來求者隨其所欲(至)舒展右掌相迎引故。
上布施。下愛語。
供養諸佛手集眾福德(至)悉斷一切眾生疑故。
此二句皆利行攝。
令超三界手授與眾生拔出欲泥故。
即同事共一手作。而拔出故。後四即四家。
置於彼岸手暴流中救溺眾生故。
苦情淨故。
不悋正法手所有妙法悉以開示故。
示諸諦故。
善用眾論手以智慧藥滅身心病故。
般若力故。
恒持智寶手開法光明破煩惱闇故。
捨煩惱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普覆十方一切世界。
△八有三門。明第八地中行。以內證無生故。皆約內事。明內德圓滿。即分為三。初腹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腹。
明含容清淨德。即彼集地分中。無住道清淨等。故及淨忍分中。得無生故。亦是得勝行分中。離一切貪等故。世人之腹。多含穢惡。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離諂曲腹心清淨故(至)清淨心腹離諸惡故。
上六明惡無不離。
觀察飲食腹念如實法(至)出離道腹善成熟深心故。
此三明善無不積若能如是凡即佛腹。
遠離一切邊見垢腹令一切眾生得入佛腹故。
後一亦惡無不離。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容受一切眾生。
△二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
前總舉其腹。今別明五藏。由得勝行。諸佛勸起一。念出生。含攝成熟。無量德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斷佛種是菩薩藏(至)令其得入不退法輪故。
上三出生三寶。
覺悟正定眾生是菩薩藏(至)令未來因悉得成就故。
此三成熟。三聚邪定亦有佛性。為未來因故。起悲為緣。涅槃云。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由佛性力。未來善根還得生長。即其義也。
滿佛十力不可壞因(至)於一念中悉明見故。
後四攝授佛果最後。即一切智也。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不可壞大智慧藏。
△三心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
即五藏之一。最為勝故。五藏主故。即此地能成諸善無功用心。前初地中明心。梵云質多。即慮知心。對身口故。今此梵云纈唎陀耶。此云肉團心。對餘藏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精勤心一切所作(至)積集相好福德行故。
上二攝善。一勤。二策。
大勇健心摧破一切(至)除滅一切諸煩惱故。
此二破惡。一破緣。二破因。
不退轉心乃至菩提(至)知心不動無所著故。
此二成行。一堅。二淨。前六自利。
知眾生心隨其解欲(至)不以別乘而救護故。
此二攝生一智。今悟二慈。拯救大梵住。即四無量。
空無相無願無作心(至)乃至不能動一毛故。
後二成德。一深。二固。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光明藏心。
△九有二門。明九地行。法師入有備外嚴故。初門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被甲。
明大地十心如被甲冑防外護內將趣入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被大慈甲救護一切(至)於一切法離疑惑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摧伏一切魔軍。
△二住地心。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器仗。
器仗似外。以住地心。窮十稠林。無不破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布施是菩薩器仗(至)遠離一切邪命故。
上五順仗破障。
善巧方便是菩薩器仗(至)不斷菩薩行教化眾生故。
此三句違仗破障。如令賊破賊故。
說如實法是菩薩器仗能破一切執著故。
此一非順非違仗。如以良謀不用兵仗。無不破故。
一切智是菩薩器仗不捨菩薩行門故。
後一功成立德器仗。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長夜所集煩惱結使。
△十有十三門。明十地行。十地德圓。故寄六根四儀業用明之。且分為三。初一總標德首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首。
居受職位首。出眾聖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涅槃首無能見頂故(至)三千界中最為勝故。
上三果首。
第一善根首三界眾生(至)於一切處常尊勝故。
此三標之以因。釋之以果。
般若波羅蜜首長養一切(至)能令三寶種不斷絕故。
後四直明行首。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首。
△二六根勝德。初明十眼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眼。
明十眼者。即大盡分中。如實知見一切法故。
△二釋。
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
前五名同諸教。而體用不同諸宗。肉眼見障內色故。智論三十七說。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等。天眼方見遠等。仍有分齊。今肉眼見一切色。已過二眼。故四十四自指云。不思議經應見遠。此中不說。
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
然天眼是假和合。不見實相。今明見心。即似同於彼。然心通性相。則亦不同。
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
此中慧眼似彼法眼。此中法眼似彼慧眼。所以互者。以彼慧眼不能見眾生盡滅一異。不能度生。今顯實過權。反此明能。
法眼見一切法如實相故。
彼中法眼雖知於法。不能徧知眾生方便道。今反此故。明知一切意欲異權故耳。
佛眼見如來十力故。
彼佛眼無細不知。今舉勝況劣。又十力無不該故。
智眼智見諸法故。
智眼見事。即法眼開出。
光明眼見佛光明故。
光明眼通身智光。義兼法慧。
出生死眼見涅槃故。
然涅槃不可見。絕見方見。見圓寂故。
無礙眼所見無障故。
總見諸眼境界。皆無障故。此即一眼具多。為不壞相。須列十眼。
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
即是普眼。非但見法界重重。亦乃法界即眼。故為普門。故知十眼全以無礙法界。而為其體。若辨次第。以肉眼見生受苦。次以天眼了知其心。次別知根境。次引入如實。次令得佛力。次尋光而見。次同歸寂滅。後等同法界。餘如別章。
△三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眼。
△二耳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耳。
然眼等六根。由得解脫神通無上故。令見聞嗅觸等。皆自在故。總就行辨。此門亦即釋名分中。聞持如來大法雨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聞讚歎聲斷除貪愛聞毀呰聲斷除瞋恚。
上二離順離違。
聞說二乘不著不求聞菩薩道歡喜踊躍。
此二棄小欣大。
聞地獄等謂苦難處(至)知彼皆是無常之法。
此二愍苦厭樂。
聞有讚歎諸佛功德(至)發心修行願到彼岸。
此二滿果圓因。
聞十方世界一切音聲(至)而恒不捨化眾生事。
後二了俗同真。悲智俱運。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至)無上大智慧耳。
△三鼻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鼻。
嗅行香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聞諸臭物不以為臭(至)非香非臭安住於捨。
上四聞香體。俱舍有四。總名為香。一好香謂沉檀香。二惡香謂葱薤等。三等香。四不等香。謂於前二增益依身。名為等香。損減依身。名不等香。故亦不離好惡。今此中俱聞。聞其上二。更無別體。非香非臭。對前成三。謂如柴炭等。
若聞眾生衣服臥具(至)皆知彼過去所行之行。
此三聞香表用。瑜伽中上二界既無。鼻舌二識亦無。香味二塵語其無麤。此聞有頂香者。明其聞細。菩薩力故。又有頂言。餘處多明是色究竟。準晉經中。聞非想香。則有頂言。亦是三有之頂。既有通果之色。亦有通果之香。
若聞諸聲聞布施持戒(至)亦不廢捨諸菩薩行。
後三聞出世人法。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至)無量無邊清淨鼻。
△四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舌。
演法味故。下三為成六根。非顯三業。三業前已有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至)開闡大乘助道舌。
前五約辨顯德。後五約用。
徧覆十方虗空舌(至)滅一切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
降四魔。魔即天魔。生即蘊魔。死及煩惱。文中皆具。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覆徧一切諸佛國土無上舌。
△五身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
隨行成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人身為教化一切諸人(至)示現一切眾生身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無上之身。
△六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意。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上首意發起一切善根故。
上一總明。餘九別顯。
安住意深信堅固不動(至)深入佛三昧無我我所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無上意。
△三有四門。明四儀動止行。初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
動遊行法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聞法行愛樂於法故(至)令速轉還故。
轉還者。轉有漏定。還無漏故。
趣向法義行速得智慧故(至)不斷生死相續故。
不斷生死者。若斷生死。非真涅槃故。
成滿一切佛法行不捨菩薩法行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有來無去行。
△二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住。
止息散動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菩提心住曾不忘失故(至)學成佛威儀故。
前七自分住。後三勝進住。
出生神通住圓滿大智故(至)力無畏一切佛法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智無上住。
△三坐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坐。
多時安處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轉輪王坐興十善道故(至)於自他心得自在故。
前四世坐以攝物。後六法坐以成德。
師子坐能說法故(至)金剛坐降伏眾魔及外道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正覺坐。
△四臥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臥。
放捨身心。合法體故。十事各同臥之一義。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寂靜臥身心憺怕故。
加行調身心。
禪定臥如理修行故。
習修。
三昧臥心身柔輭故。
得定前三。顯定後七。定益亦兼餘善。
梵天臥不惱自他故。
獨己臥。
善業臥於後不悔故。
離尸伏故。
正信臥不可傾動故。
離依倚。
正道臥善友開覺故。
思明相故。互警覺故。
妙願臥善巧迴向故。
右脇臥。
一切事畢臥所作成辦故捨諸功用臥一切慣習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開悟一切眾生。
△五所住處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住處。
知有棲止之處所故。前明能住。此辨所住。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大慈為所住處(至)得授記莂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無礙所住處。
△六所行處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行處。
前辨能行。此辨所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正念為所行處滿足念處故。
初四自行上一依四念。阿難四問。佛令依住。今辨依行。餘可思準。
以諸趣為所行處正覺法趣故(至)而不斷菩薩行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所行處。
△六有五十一門。答上因圓果滿。若剋實而論。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明果滿。前皆因圓。以八相前五猶屬因故。為明八相皆示現故。通入果中即分為二。初三十二門。明因圓究竟。即等覺位。後一十九門。明現果圓滿行。即妙覺位。前中分三。初一十四門。明因行體性二。初四門起行方便三。初二門意業觀察二。初觀察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觀察。
解方便故。達通塞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諸業觀察微細悉見故(至)了達無根故。
上三觀所化。次四觀能化法。
知諸法觀察不壞法界故。
理法。
見佛法觀察勤修佛眼故。
果法。
得智慧觀察如理說法故。
教法。
無生忍觀察決了佛法故。
行法後三觀位。
不退地觀察滅一切煩惱超出三界二乘地故。
超劣。
灌頂地觀察於一切佛法自在不動故。
得位。
善覺智三昧觀察於一切十方施作佛事故。
同果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大觀察智。
△二普觀察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觀察。
審慮周徧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普觀一切諸來求者(至)令除疑惑破有見故。
前六以六度治六蔽眾生。後四雙明二利之行。
普觀一切平等善友順其教命住佛法故。
順人。
普觀一切所聞之法疾得證見最上義故。
證法。
普觀一切無邊眾生常不捨離大悲力故。
下化。
普觀一切諸佛之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
上成。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普觀察。
△二身業自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奮迅。
謂實德內充。威德外溢。如師子王奮迅威勢。更有異釋。如法界品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牛王奮迅映蔽一切(至)摧伏眾魔及外道故。
前五寄喻。
勇健奮迅能於生死(至)咸令受益心歡喜故。
此四約法。上皆自分。後一勝進。
如來奮迅一切智智(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四結。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於一切法無上自在奮迅。
△三語業宣暢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師子吼。
既勇健無畏。則能決定宣唱。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唱言我當必定成正等覺(至)是大悲大師子吼。
次句令物度苦脫集。安道證滅。
我當令佛法僧種無有斷絕(至)如說而作大師子吼。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大師子吼。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入第六十五卷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十慈行童女寄灌頂住六。初依教趣求。文二。初修入前教。
爾時善財童子於善知識所(至)生廣大清淨解。
上二句重友解生。
常念大乘專求佛智願見諸佛。
此二句念乘思佛。次下智證實際。
觀法境界無障礙智常現在前。
能觀智現。
決定了知諸法實際(至)一切如來無際之際。
所證窮極。
於一切佛心無分別(至)知一切色悉皆如影。
離障自在。
△二趣求後友。
漸次南行至師子奮迅城周徧推求慈行童女。
上至處。下聞名。
聞此童女是師子幢王女五百童女以為侍從。
五百為侍者。以一期位滿。總攝五位十十法門。互相涉入之法。而相應故。
住毗盧遮那藏殿(至)天衣座上而說妙法。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二。初明遠見。
善財聞已詣王宮門(至)既無限礙我亦應入。
表方得門而未證故。
△二親依正。
善財入已見毗盧遮那藏殿(至)以梵音聲而演說法。
△二敬。
善財見已頂禮其足繞無數帀合掌前住。
△三問。
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正示法界二。初令觀親證。
時慈行童女告善財言(至)過去世中善根之力。
並依中見正。小大念劫。皆無礙等。十住位終。故約報顯。
△二以言顯發二。初顯法名因二。初善財默請。
爾時善財童子憶念所見(至)合掌瞻仰慈行童女。
△二童女言答。
爾時童女告善財言(至)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
先示其名。名般若普莊嚴者。有其二義。一由般若照一切法。依中有正。一中有多。故所得依。無所不現。般若中云。了色是般。若一切法趣色。即其義矣。二由能證般若。已具諸度莊嚴。是故所證所成。亦嚴無盡。故下顯因云。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即其義也。總攝三十六恒沙之別。歸於普門。則一嚴一切嚴。故名普嚴。
我於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
言三十六恒沙者。住位既滿。則六度之中。一一具六。故為三十六。皆恒沙性德。本覺中來。故云佛所求得。
彼諸如來各以異門(至)一佛所演餘不重說。
△二顯法勝用二。初問。
善財白言聖者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總二。初明修習契證相應。
童女答言善男子(至)思惟觀察憶持分別時。
△二總明所得業用。
得普門陀羅尼。
陀羅尼以智為體。由得般若普莊嚴故。故能總持萬法。一持一切持。故云普門。
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悉現前。
以圓融十住。亦同十地所得無量百千阿僧祇陀羅尼門。又彼總此別。但舉總持。餘三昧等。略而不說。
△二別顯有百一十八門。略分十位。初八總知依正理事持。
所謂佛剎陀羅尼門(至)常住際陀羅尼門。
△二有九門明願行持。
福德陀羅尼門(至)圓滿行陀羅尼門。
△三有九門。明業持。
業陀羅尼門(至)持善行陀羅尼門。
△四有六門。明正受體用持。
三昧陀羅尼門(至)神通陀羅尼門。
△五有五門。明染淨諸心持。
心海陀羅尼門(至)調心清淨陀羅尼門。
△六有十門。知所化持。
知眾生所從生陀羅尼門(至)知眾生想陀羅尼門。
△七有十七門。知能化持。
普見十方陀羅尼門(至)世間法陀羅尼門。
△八有十七門。明知剎海自在持。
世界成陀羅尼門(至)世界轉陀羅尼門。
晉經云。迴轉世界。
知依想住陀羅尼門(至)麤入細陀羅尼門。
△九有二十五門。知佛海自在持。
見諸佛陀羅尼門(至)入微妙法陀羅尼門。
△十有十二門。明菩提因果持。
菩提心陀羅尼門(至)自心清淨陀羅尼門。
自心清淨。即性淨菩提。總攝諸門。不出於此。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般若(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三眼。
施為行首。彼友復能開導自他。如人之目。導餘根故。名之為眼。財施無著。成於慧眼。無畏之施。成於慈眼。法施則能開於法眼。故復云三。
彼有比丘名曰善見。
因上三眼。見無不善。又施行內成勝報。外現比丘。見者皆善故。出住之行故。以出家表之。又此行本。令物得出離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變慕瞻仰辭退而行。
△三善見已下。有十善友。寄十行位。位各一人。初善見比丘寄歡喜行。文亦具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念前友教。有十三句。
爾時善財童子思惟菩薩所住行甚深。
初總餘別。別分為三。初二約菩薩論深。
思惟菩薩所證法甚深。
一所證法界。即事而真故。
思惟菩薩所入處甚深。
二入菩薩地智。唯證相應故。次有七句。約眾生辨深。
思惟眾生微細智甚深。
一報類難知故。
思惟世間依想住甚深。
二妄想為因。即無性故。
思惟眾生所作行甚深。
三染分行業。唯佛知故。
思惟眾生心流注甚深。
四感異熟識。若種若現。恒轉如流。不可知故。
思惟眾生如光影甚深。
五所變影像。若內若外。緣無性故。
思惟眾生名號甚深。
六名無得物之功。而不失所名之物故。
思惟眾生言說甚深。
七文字言說。皆解脫故。後之三句。合辨前文。
思惟莊嚴法界甚深。
一染淨二分。皆嚴法界。而無嚴故。
思惟種植業行甚深。
二上二分業不相知故。
思惟業莊飾世間甚深。
三各自莊飾染淨世間。果報無失。即同真故。總上二分。皆是般若波羅蜜多普莊嚴故。所以思之。
△二趣求後友。
漸次游行至三眼國(至)周徧求覓善見比丘。
於市肆等。處處求者。顯隨緣造修。無不在故。
△二見敬咨問三。初見三。初見身勝相。
見在林中經行往返。
見在林者。行之初故。
壯年美貌端正可喜(至)胸標卍字七處平滿。
同佛相者。如說修行。順佛果故。七處謂兩手兩足兩肩及項。
其臂纖長其指網縵(至)其身殊妙如淨居天。
準晉經云。即師子上身相。
上下端直如尼拘陀樹。
準晉經云。其身圓滿。如尼俱陀樹。此則但是一相。
諸相隨好悉皆圓滿如雪山王種種嚴飾。
上但列十四。故總結云。
目視不瞬圓光一尋。
復是二相。都列十六耳。餘至瞿波善友處釋。
△二明其心相。即止觀雙運。
智慧廣博猶如大海。
明觀。
於諸境界心無所動。
明止。
若沉若舉若智非智。
重釋止觀二義。止過則沉。智過則舉。不沉不舉。則正受現前。不智不愚。則雙契中道。
動轉戲論一切皆息。
起念止觀。皆成動轉。雙非再遣。未離戲論。雖止觀雙運。而無心寂照。則一切皆息。
得佛所行平等境界(至)不遲不速審諦經行。
隨所履道。即是法門。
△三明諸侍從。
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至)住在虗空放大光明。
不無表法。恐煩不說。
△二敬。
時善財童子詣比丘所頂禮其足曲躬合掌。
△三問。
白言聖者我已先發(至)云何修菩薩道。
△三正示法界二。初示依緣得法三。初總序。
善見答言善男子我年既少。
初入行位。故云年少。
出家又近。
創離十住之家。名為出家又近。
我此生中。
略有二義。一念劫圓融故。如毗目處說。二顯解行生。非見聞生故。
於三十八恒河沙佛所淨修梵行。
供三十八恒沙者。過前位故。
△二明所修時分。
或有佛所一日一夜(至)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大劫。
△三所作成益。
聽聞妙法受行其教(至)滿足六種波羅蜜海。
自修願智行。
亦見彼佛成道說法(至)住持遺教乃至滅盡。
見其果用。
亦知彼佛本所興願(至)清淨一切佛波羅蜜。
知佛修因。
△二顯法業用。
又善男子我經行時(至)三世分位智光明願力故。
有十二句。各先辨業用。後出所由。然皆不出願智行三。如文思之。總云一念者。以得無依無念智故。無法不現。
△二謙己推勝二。初謙己結前。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隨順燈解脫門。
名隨順燈者。用無念之真智。順法順機。無不照故。
△二推勝知多。
如諸菩薩摩訶薩如金剛燈於如來家真正受生。
初句為總亦是別顯家族勝。上但云燈。照未必常。故今推之。明金剛智燈。親證真如。為真正生。則常照矣。不同解行生也。
具足成就不死命根。
二報命勝。由所證常故。即金剛義。
常然智燈無有盡滅。
三內智勝。如於所證。無盡滅故。即是燈義。
其身堅固不可沮壞。
四報體勝。法性成身。相不遷故。亦金剛義。
現於如幻色相之身(至)必令種植廣大善根。
五明業用勝。即對上隨順義。以是即體之用故。皆不可壞。餘並可知。
如是之人難可得見(至)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為欲究竟(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二自在主。寄饒益行。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受善見比丘(至)前後圍繞向名聞國。
國曰名聞者。能持淨戒。現世界故。
周徧求覓自在主童子。
三業無非。六根離過。故得自在。則戒為主矣。戒淨無染。故云童子。
時有天龍乾闥婆等(至)今此童子在河渚上。
河渚上者。若持淨戒。生死愛河不漂溺故。又無量福河。常流注故。
△二見敬諮問。
爾時善財即詣其所(至)所共圍繞眾聚沙為戲。
恒沙功德由戒積集。
善財見已頂禮其足(至)云何修菩薩道願為解說。
△二正示法界二。初舉法門名體。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於文殊師利童子所修學。
文殊所學者。有智能護戒故。
書。
能詮止作分明故。
數。
表四重十重。乃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
筭。
一一之因。感幾何果故。
印。
持犯善惡。感果決定故。
等法。
等餘醫方。成五明故。上明所學。下辨所悟。
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門。
工巧神通。皆知所為故。亦表修戒。發定慧故。
△二明業用三。初總明。
善男子我因此法門故(至)書數筭印界處等法。
△二雜辨諸明。
亦能療治風癇消瘦(至)增長決定究竟清淨。
△三廣辨知筭二。初辨能筭之數。
善男子我亦能知菩薩筭法(至)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二筭彼所筭。
善男子我以此菩薩筭法(至)一切諦名皆悉了知。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切工巧(至)發其殊勝智慧光明。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
近海而住故。安住於忍。如海包含故。
有優婆夷名為具足。
一器之中。無不具故。忍器徧容一切德故。忍辱柔和。故寄女人。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三具足優婆夷。寄無違逆行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念前友教。
爾時善財童子觀察思惟(至)能伏異道修羅軍眾。
△二趣求後友。
如是思惟漸次游行(至)在此城中所住宅內。
△二見敬諮問三。如見四。初見外依報。
善財聞已即詣其門(至)四面皆有寶莊嚴門。
△二見友正報。
善財入已見優婆夷處於寶座盛年好色端正可喜。
端嚴可喜。忍之報故。
素服垂髮身無瓔珞。
素服等者。忍華飾故。
其身色相威德光明除佛菩薩餘無能及。
△三見內依報。
於其宅內敷十億座(至)但於其前置一小器。
△四明其眷屬。
復有一萬童女圍繞。
萬行皆順忍故。
威儀色相如天采女(至)見其身者悉離貪染。
△二敬。
爾時善財既見具足優婆夷(至)恭敬圍繞合掌而立。
△三問。
白言聖者我已先發(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正示法界二。初舉法門名禮。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
器中出物。興福無盡。故稱法界。福之所招故。
△二辨其業用三。初正顯業用三。初益眾生三。初總明。
能於如是一小器中隨諸眾生種種欲樂。
以是稱性之具。即一小器。融同法界。無盡緣起。故用無不應。應無不益。而其法界體無增減。又表忍必自卑故小。法忍同如。一味為一。內空外假。故名為器。忍能包含無外。故隨出無盡。
△二別明出味。
出生種種美味飲食(至)無有窮盡亦不減少。
△三舉一例餘。
如飲食如是種種上味(至)隨意所樂悉令充足。
△二益二乘。
又善男子假使東方(至)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二乘雖然不立忍名。亦能忍盡無生之理。方成果故。
△三益菩薩。
又善男子東方一世界(至)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約事如受於乳糜。約法謂餐上品寂滅之忍。得菩提故。淨名香積。與此大同。
△二令見同益。
善男子汝見我此十千童女(至)乃至人中充足人食。
△三令其目驗。
善男子且待須臾(至)隨其所須給施飲食悉使充足。
△四謙己推勝。
告善財言善男子(至)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曰大興。
起大精進故。
彼有居士名曰明智。
進足必假智目導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瞻仰無厭辭退而去。
△第四明智居士。寄無屈撓行。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前修治。
爾時善財童子(至)行彼福德道修彼福德種。
△二趣求後友。
漸次而行至大興城(至)增長如來十力光明。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
爾時善財見彼居士在其城內市四衢道。
見在四衢者。表處喧不撓無不通故。
七寶臺上處無數寶(至)侍立瞻對承其教命。
△二敬。
爾時善財頂禮其足繞無量帀合掌而立。
△三問。
白言聖者我為利益(至)能為一切眾生作依止處。
△三稱讚授法三。初歎發勝能。
長者告言善哉善哉(至)稟善知識心無有誤失。
△二示己所化。
善男子汝見我此眾會人不(至)三菩提心生如來家。
發心眷屬。生如來家者。同四住中生也。
增長白法安住無量(至)悉能救護一切眾生。
△三正示法界二。初舉名。
善男子我得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
財法無盡。蘊在虗空。隨意給施。故隨意出生福德藏。亦表見空無不備故。
△二顯業用二。初略舉。
凡有所須悉滿其願(至)乃至為說真實妙法。
△二舉事現驗二。初見眾集。
善男子且待須臾(至)各隨所欲而有求請。
△二廣施財法二。初施財。
爾時居士知眾普集(至)一切眾會普皆滿足。
△二施法。
然後復為說種種法。
於食一施。令成八行。
所謂為得美食而充足者(至)集福德行離貧窮行。
初二行約施辨。餘六約食。食有五果。
知諸法行。
一知諸法即是慧命。
成就法喜禪悅食行。
二得喜悅者。即常安樂。
修習具足諸相好行。
三具相好。即是常色。
增長成就難屈伏行。
四即常力。
善能了達無上食行。
五即常辯。
成就無盡大威德力降魔怨。
六亦常力。與上常力為一果。
為得好飲而充足者(至)諸佛如來上味之相。
上味之相者。四牙皆有甘露泉故。
為得車乘而充足者(至)既聞法已還歸本處。
△四謙己推勝。
爾時居士為善財童子(至)彼諸功德自在神力。
△五指示後有。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師子宮。
禪定無亂。如彼深宮處之。則所說決定。作用無畏。故以為名。
彼有長者名法寶髻。
綰攝眾亂。居心頂故。定含明智。加以寶名。以喻顯法。名法寶髻。
汝可往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歡喜踊躍(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二(入第六十六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五法寶髻長者。寄無癡亂行。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於明智居士(至)周徧推求寶髻長者。
△二見敬諮問。
見此長者在於市中。
表處閙忘懷。亂中常定故。
遽即往詣頂禮其足(至)我乘此道趣一切智。
△三授己法界四。初執手相引。即授法方便。
爾時長者執善財手將詣所居示其舍宅。
顯加行智。歸正證故。
△二示其所住。即正授法界。
作如是言善男子且觀我家。
△三正證法界二。初總。
爾時善財見其舍宅(至)其宅廣博十層八門。
如八角塔形。層門二事。各有三義。層別中解。門三義者。一通約所修之道。以八正為門。八正通入諸位中故。二約所依之道。即以八識為門。於眼根中。入正定故。根若能入。境則可知。三約教顯理。即四句入法。教理各四。故有八門。謂若失意。有空俱泯。便成四謗。得意通入。並稱為門。尋教得解。即教四門。於理得解。即理四門。
△二別。
善財入已次第觀察。
十層具三義者。一表十地。
見最下層施諸飲食。
一施食。顯初地行檀。
見第二層施諸寶衣。
二地持戒。以慚愧為衣服。
見第三層布施一切寶莊嚴具。
三地忍行。以為嚴具。
見第四層施諸采女并及一切上妙珍寶。
四地道品。為內眷屬。精進可珍。
見第五層乃至五地(至)諸三昧行智慧光明。
五地文顯。
六地般若現在前故。文中有三。先總。
見第六層有諸菩薩(至)分別顯示般若波羅蜜門。
次別顯十五門。
所謂寂靜藏般若波羅蜜門。
照體即寂。而無不包。
善分別諸眾生智般若波羅蜜門。
即寂之照。無機不鑒。
不可動轉般若波羅蜜門。
外緣不轉。
離欲光明般若波羅蜜門。
內照無求。
不可降伏藏般若波羅蜜門。
惑境不摧。
照眾生輪般若波羅蜜門。
徧摧諸惑。
海藏般若波羅蜜門。
包含勝德而甚深。
普眼捨得般若波羅蜜門。
普見法界而無礙。
入無盡藏般若波羅蜜門。
一即無盡。
一切方便海般若波羅蜜門。
巧化無邊。
入一切世間海般若波羅蜜門。
內證世間。
無礙辯才般若波羅蜜門。
外演勝辯。
隨順眾生般若波羅蜜門。
曲隨物欲。
無礙光明般若波羅蜜門。
事理交羅。
常觀宿緣而布法雲般若波羅蜜門。
觀緣授法。
後總結上文。
說如是等百萬阿僧祇(至)悉能聞持諸佛正法。
七地有殊勝行。知種種教法。故云得如響忍。
見第八層無量菩薩(至)而為上首演說於法。
含於二位。一八地得無功用神通。能於二種世間自在。二即九地法師一音能演。
見第九層一生所繫諸菩薩眾於中集會。
亦二位。一即十地。二即等覺。此位俱可為一生故。
見第十層一切如來(至)如是一切悉使明見。
即如來地。
二表十行。謂以十行即十度故。前七文顯。八大願所成神通等故。九一生所繫力最上故。十唯至如來智方滿故。此即當位自攝諸位。向攝十地。即攝後諸位。故以十層雙表二義。還如海幢。當位攝盡。十位纔竟。說成佛故。前寄第六位攝此寄第五位攝。前約正報攝。此約依報攝者。皆顯位勝前故。
三不表位。但此菩薩以行就機。現居勝報。漸次增勝。十顯無盡。初四以物施。後後漸難。次二集法施。前淺後深。次二得法。初陿後廣。後二現勝德。先因後果。總上三義。因果行位等法。以為長者之宅。
△四問答因緣。即後得智二。初問。
爾時善財見是事已(至)種何善根獲如是報。
△二答。
長者告言善男子(至)謂永離一切貧窮困苦。
迴向三處者。一離貧窮。招前四層之報。
常見諸佛及善知識恒聞正法故獲斯報。
二三兩果。即後六重。一丸之微因。願力故報勝。又表萬行混融。發起向佛。則隨一行無不具矣。何果不階。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
世寶三寶。皆悉蘊積十重之中。故云寶藏。常用無盡。是故名為無量福德。上謙己。下推勝。
如諸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
當法顯勝。故功德寶藏皆不思議。上總。下別。
入無分別如來身海(至)住一切劫無有疲厭。
由無分別。而具諸法。故不思議。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藤根。
夫藤者。根深入地。上發華苗表善現行。般若證深。能生後得。後得隨物而轉。故取類於藤。
其土有城名曰普門。
實相般若無所不通。
中有長者名為普眼。
觀照般若無不見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六普眼長者。寄善現行。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於寶髻長者(至)深入諸佛無量知見。
無量有二。一多故即權智境。二無分量故。即實慧境。境無量故。智亦無量。知見亦二。一別。謂知即是智。見即是慧。即照二境之智慧。二通。謂知見二字。俱是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即無障礙智。若爾何假重言。為揀比知。所以言見。揀肉眠見。所以云知。此如世親般若論釋。悉知悉見。入謂證達。
安住菩薩無量勝行(至)徧策諸根離眾放逸。
△二見敬諮問。先見依正。
然後乃得見普門城百千聚落周帀圍繞。
眷屬般若也。
雉堞崇峻。
般若防非。高而無上也。五板為堵。五堵為雉。堞即女牆。
衢路寬平。
般若之道。諸佛常行。非權逕故。蕩然無涯。
見彼長者往詣其所於前頂禮(至)云何修菩薩道。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
長者告言善哉善哉(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己法界二。初能療病。即下化眾生二。初除身病二。初治無不能。
善男子我知一切眾生諸病(至)我悉能以方便救療。
△二來者皆治。兼與身樂。
善男子十方眾生諸有病者(至)悉令充足無所乏短。
△二治心病二。初明除惑。義通大小。
然後各為如應說法(至)為其顯示殊勝法門。
△二令其成益。此唯大乘。有十六句。
為欲令其發菩提心(至)一切劫住修諸行網。
上五句通顯大心行願。次十別明十度之因。感十身之果。
為欲令其具佛相好稱揚讚歎檀波羅蜜。
施滿他心。故相好悅物。
為欲令其得佛淨身(至)稱揚讚歎尸波羅蜜。
戒徧止惡。故淨身徧至。
為欲令其得佛清淨不思議身稱揚讚歎忍波羅蜜。
忍兼忍理。故不思議。
為欲令其獲於如來(至)稱揚讚歎精進波羅蜜。
進筞萬行。故無能勝。
為欲令其得於清淨無與等身稱揚讚歎禪波羅蜜。
禪唯一心。故無與等。
為欲令其顯現如來(至)稱揚讚歎般若波羅蜜。
般若照理。故顯法身。
為欲令其現佛世尊(至)稱揚讚歎方便波羅蜜。
方便顯用。色身可覩。
為欲令其為諸眾生住一切劫稱揚讚歎願波羅蜜。
願窮來際。住劫無窮。
為欲令其現清淨身(至)稱揚讚歎力波羅蜜。
力不可搖。悉過一切。
為欲令其現清淨身(至)稱揚讚歎智波羅蜜。
智窮事法。隨物成身。
為欲令其獲於究竟(至)如是施已各令還去。
後一句明總離諸惡故。究竟淨妙。
△二明能合香。即上供諸佛三。初知香體。
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一切(至)無等香辛頭波羅香。
辛頭者。即信度河也。波羅是岸。即彼岸之香。
無勝香覺悟香阿盧那跋底香。
阿盧那拔底。此云赤色極。
堅黑栴檀香烏洛迦栴檀香。
烏洛迦。西域蛇名。其蛇有毒。繞此檀樹故。
沉水香不動諸根香如是等香悉知調理和合之法。
和合者。戒定慧等。融無礙故。
△二興供起願。
又善男子我持此香以為供養(至)供養一切如來願。
△三能成大供。
又善男子然此香時(至)處處充滿以為莊嚴。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
謂身心病除。成二世樂。故皆歡喜。以香普供得佛十身。則何佛不見。
如諸菩薩摩訶薩如大藥王(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多羅幢。
多羅此云明淨。幢者建立。表無著行。依般若淨明。立勝行故。
彼中有王名無厭足。
如幻方便。化無所著。故無疲厭心。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禮普眼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七無厭足王。寄無著行二。初依教趣求二。先念教成益。
爾時善財童子憶念思惟(至)不捨十力心。
△一趣求後友。
漸次游行經歷國土(至)宣布法化調御眾生。
既入其國。必聞其政。
可治者治可攝者攝(至)依眾人語尋即往詣。
△二見敬諮問二。初見四。初見勝依正。
遙見彼王坐那羅延(至)前後圍繞共理王事。
△二覩其逆化。
其前復有十萬猛卒(至)譬如眾合大地獄中。
△三不了生疑。
善財見已作如是念(至)發大悲心救護眾生。
△四空天曉喻二。初令憶念前教真實。使不生疑。
作是念時空中有天(至)至無險難安隱之處。
△二辨後行洪玄。令其信入。
善男子菩薩善巧方便智(至)調伏眾生智不可思議。
然善財雖常憶教。而生疑者。逆行難知故。貪益此世。不疑婆須。瞋癡現損。是故勝熱及與此王。並生疑怪。言深玄者。通達非道。故梁攝論戒學中明。菩薩逆行殺眾生等。生無量福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要大菩薩方堪此事。此有二種。一者實行。二者變化。言實行者。了知前人必定造作無間之業。無分方便。令離此惡。唯可斷命。使其不作又知前人若捨命已。必生善道。又菩薩自念。我行殺已。必墯地獄。為彼受苦。彼人雖然現受輕苦。必得樂果。瑜伽菩薩地戒品之中。亦同此說。言變化者。即當此文。下王自說。
△二敬問。
時善財童子聞此語已(至)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界二。初授法方便。
時阿那羅王理王事已(至)將入宮中命之同坐。
執手同坐。示無間之儀。表攝彼加行令趣真故。
△二正示法界令證相應四。初舉果令入。
告言善男子汝應觀我(至)先起後臥輭意承旨。
△二以實顯權。
時阿那羅王告善財言(至)如是富贍如是自在。
△二示其所得二。初名。
善男子我得菩薩如幻解脫。
了生如幻。故以幻化幻。
△二明法門業用。
善男子我此國土所有眾生(至)三藐三菩提意。
△三明法門勝益。
善男子我以如是巧方便故(至)究竟住於一切智地。
△四直顯實德。
善男子我身語意未曾惱害(至)能生一切諸善法故。
慈念之深。然諸位至七。皆方便故。休捨觀自在。開敷樹華。多約慈悲。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得此如幻解脫(至)知諸有趣悉皆如幻。
由了如幻。方證此忍故。又後位中。當此忍故。
菩薩諸行悉皆如化(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妙光。
前位悲增。今此已得無住妙慧。運眾生故。
王名大光。
慈定之智。無不該故。廣大願中。皆徹照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王足繞無數帀辭退而去。
△第八大光王。寄難得行。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念前友教。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至)如幻變化如是思惟。
△二趣求後友二。初推求得知。
漸次游行或至人間(至)是大光王之所住處。
△二自慶當益。
時善財童子歡喜踊躍(至)不思議境界廣大清淨。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亦三。初見依報二。初所見殊勝。
作是念已入妙光城(至)彼大光王常處其中。
云十由旬者。欲明圓滿。既有十億衢道。道各無量眾生。豈世間十小由旬之所能受。故此中事物。皆應圓融表法。如理思之。
△二能見無染。
爾時善財童子於此一切(至)一心願樂見善知識。
△二見王正報。
漸次游行見大光王去於所住樓閣不遠四衢道中。
以四無量。用四攝法。攝眾生故。
坐如意摩尼寶蓮華藏(至)二十八種大人之相。
二十八相者。因未滿故。
八十隨好而以嚴身(至)種種智寶充滿其中。
△三主伴攝生三。初列所施。
於王座前有金銀瑠璃(至)悉置一切資生之具。
通情非。情六十四能。如第五地。
△二能施人。即是助伴。
一一道傍皆有二十億菩薩以此諸物給施眾生。
△三明其施意。
為欲普攝眾生故(至)為令眾生淨諸業道故。
△二敬。
時善財童子五體投地(至)經無量帀合掌而住。
△三問。
白言聖者我已先發(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界三。初總示法門。
時王告言善男子(至)我滿足菩薩大慈幢行。
謂大慈首。出離染圓滿故。
△二明得法因緣。
善男子我於無量百千萬億(至)思惟觀察修習莊嚴。
問難是聞慧。以三種慧。莊嚴此慈。
△三明其業用五。初以法攝化。
善男子我以此法為王(至)能以正法教化世間。
△二以無畏攝。
善男子我國土中一切眾生皆於我所無有恐怖。
△三以財寶攝。
善男子若有眾生貧窮困乏(至)隨意而取勿生疑難。
△四隨機徧攝。
善男子此妙光城所住眾生(至)眾寶嚴淨餘皆見穢。
△五以三昧攝二。初以言告。
善男子此國土中一切眾生(至)且待須臾自當現見。
△二正以定示。
時大光王即入此定(至)毒惡眾生悉亦如是。
顯定業用。情與非情咸成勝益者。謂同體大慈。物我無二故。如世間王。德合乾坤。則麟鳳來儀。寶璧呈瑞。況於出世大慈之力。不令草木屈膝歸耶。
△四謙己推勝。
時大光王從三昧起(至)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門。
慈本為物。名順世間。高出眾行。故名為首。即是幢義。上謙己知一。下推勝知多。
如諸菩薩摩訶薩(至)能讚歎彼大慈悲雲。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王都。
王子位故。
名曰安住。
智契實法。不為緣壞。名為安住。
有優婆夷名曰不動。
自發心來。於一切法。無不得定。煩惱二乘。不能動故。亦令眾生心不動故。以智修慈。故示以女。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王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踈卷第一百三(入第六十六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九不動優婆夷。寄善法行。文亦有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教五。初思修前法。
爾時善財童子出妙光城(至)思惟彼不思議所作業。
△二因修得益。
生歡喜心生淨信心(至)生無濁心生清淨心。
無濁約無他。清淨約自體。
生堅固心生廣大心生無盡心。
△三推功歸友。
如是思惟悲泣流淚。
至此偏悲者。修悲將滿故。
念善知識實為希有(至)增長一切菩薩根芽。
△四廣歎友能。
又作是念善知識者(至)能普增長一切白法。
△五勝緣印勸二。初印。
善財童子如是悲哀(至)覺悟菩薩如來使天。
天字兩用。故晉本云。如來使天隨菩薩天。隨菩薩天。是己業行所感之神。如來使天。是佛慈力攝生之神。但是修行位已著者。皆有二天。常隨其人。
於虗空中而告之言(至)則得具足一切義利。
△二勸詣後友。
善男子汝可往詣(至)不動優婆夷大善知識。
△二趣求後友。
時善財童子從彼三昧(至)即詣不動優婆夷舍。
△二見敬諮問。見中分二。初見依獲益。
入其宅內見彼堂宇(至)人與非人之所能有。
△二見正超倫。
善財童子前詣其所(至)唯除具足大智慧者。
△二敬問。
爾時善財童子曲躬合掌(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
時不動優婆夷(至)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正授法界二。初示法門名體。
善男子我得菩薩難摧伏智慧藏解脫門。
文勢不同前例。而舉五法者。亦同九地。當法師位。須廣知故。五中初二所持內德。上一智慧無羈。偏名解脫。有智則煩惱不可壞。破諸取著無能勝。故云難摧伏。此智包容。故名為藏。
我得菩薩堅固受持行門。
二受持堅固。偏得行名。謂遇惡眾生。而能堪忍。徧生諸趣。而心不迷。故云堅固。
我得菩薩一切法平等地總持門。
三即能持深入法門。得法性地。則無不持矣。
我得菩薩照明一切法辯才門。
四即外化。由正思佛法。明照差別故。故得辯才。能轉法輪。稱眾生欲。
我得菩薩求一切法無疲厭三昧門。
五即上求。一心求法。故云三昧。近佛無厭。受法無足故。
△二徵業用之境界。文四。初徵問。
善財童子言聖者(至)無疲厭三昧門境界云何。
△二顯難。
童女言善男子此處難知。
△二重請。
善財白言唯願聖者(至)離諸分別究竟平等。
△四廣答二。初明得法因緣。以彰深遠。釋上難知六。初舉往見佛。為發心緣。
優婆夷言善男子(至)身體柔輭心生歡喜。
△二內興觀念。為發心因。
便從樓下至於地上(至)諸相隨好無有厭足。
上觀下念。
竊自念言此佛世尊(至)神通自在辯才無礙。
念福智等。即前五法之因。神通自在。是行堅固。
△三佛勸發心。能成前五。有十種心。
善男子爾時如來知我心念(至)無能勝心破諸取著。
上二成智慧。
應發無退怯心入深法門。
次一成總持。
應發能堪耐心救惡眾生(至)普於一切諸趣受生。
次二成神通。
應發無厭足心求見諸佛(至)悉受一切如來法雨。
次二成三昧。
應發正思惟心普生一切(至)隨眾生欲施其法寶。
後三成辯才故。上來十句釋五法門。
△四發心堅固。
善男子我於彼佛所(至)及以二乘悉不能壞。
△五經久無違。
善男子我發是心已來(至)不生勝劣想不生愛憎想。
△六彰發心勝益。
善男子我從是來常見諸佛(至)開悟法界一切眾生。
即是前來五因之果。
△二顯其業用四。初許現。
善男子我得菩薩求一切法(至)自在神變汝欲見不。
即舉前來五法中二。
△二申請。
善財言唯我心願見。
△三正現。
爾時不動優婆夷(至)入如是等一萬三昧門。
入一萬三昧者。於一求法。無厭三昧。即入一萬。明知餘解脫等亦攝多門。
入此三昧門時十方各有(至)轉妙法輪開悟羣生。
△四出定印述。
時不動優婆夷從三昧起(至)善財言唯我皆已見。
△四謙己推勝。
優婆夷言善男子(至)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無量都薩羅。
都薩羅者。此云喜生出。謂此城中出生無量歡喜之事故。以智度圓滿。則能無所不生。
其中有一出家外道名曰徧行。
巧智隨機。無不行故。名真實行。示外道者。能行非道故。非道不染。故曰出家。
汝往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已下六十七經。
△第十徧行外道。寄真實行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處處尋覓徧行外道。
△二見敬諮問。
城東有山名曰善得善財童子於中夜時。
中夜見者。智入生死。故善財將入。此智位故。上云日沒入城。
見此山頂草樹巗巘(至)平坦之處徐步經行。
山頂見者。表位極故。
色相圓滿威光照耀。
以智慧光。破於生死及二邊闇故。
大梵天王所不能及(至)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發心。
徧行答言善哉善哉。
△二正授法界二。初彰名體。
善男子。
有四法者。智徧知故。四義雖列。而得相成。
我已安住至一切處菩薩行已。
一化境普周。徧行之名。亦從此立。
成就普觀世間三昧門已。
二入定觀機。
成就無依無作神通力已。
三由無作神通故。能徧至前處。
成就普門般若波羅蜜。
四由普門般若故。能在定普觀。若約別者。無作無依用而無住。普門般若無法不窮。
△二顯四業用。初明至一切處用。
善男子我普於世間(至)人非人等一切諸趣。
△二普觀世間用。
或住諸見或信二乘(至)無能映蔽大威德體。
觀其所宜。隨宜說故。
△三明無作無依用。
又善男子此都薩羅城中(至)我是何人從何而至。
不知從何而至。是無作依。
唯令聞者如實修行(至)悉亦如是而為利益。
△四普門般若用。
善男子閻浮提內九十六眾(至)而為說法令得利益。
九十六種皆能窮故。上來隨勝別配諸門。實則義通。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處(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廣大。
創入迴向故。迴向眾生故。廣迴向菩提故。大迴向實際義通廣大。
有鬻香長者。
鬻者賣也。香質雖小。發氣彌布。善根雖微。迴向普周。又若賣若買。二俱得香。自他善根。俱可迴向。
名優鉢羅華。
青蓮華者。蓮華處泥不染。猶護眾生。而離相青蓮。為水中之最。救護為入生死之尊。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四有十善友。寄十迴向。今初青蓮華。長者寄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因善知識教(至)一切諸佛菩薩功德。
先依教興願。以是迴向大願之首故。後趣求後位。
漸次游行至廣大國。
△二見敬諮問。
詣長者所頂禮其足(至)而能出生一切智智。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
長者告言善哉善哉(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二。初總標所得。
善男子我善別知一切諸香。
差別行也。知世諸香。以表法香。謂以戒定慧慈悲等香。熏修生善滅惡習氣故。
亦知調合一切香法。
融通行也。以金剛杵碎之。實相般若波羅蜜調和令純雜無礙。悲智圓融。成迴向故。
△二別顯業用二。初總相顯知。文四。此四各有事理思之。初知香體異。
所謂一切香一切燒香(至)一切香王所出之處。
△二約類辨異。
又善了知天香龍香(至)人非人等所有諸香。
△三知力用異。
又善別知治諸病香(至)一切菩薩地位香。
前二約世。此約出世。
△四委窮本末。
如是等香形相生起(至)如是一切我皆了達。
△二指事別顯。有十種香。
善男子人間有香名曰象藏。
具前本末十事。一但語香名。必有形相。
因龍鬥生。
二龍鬥為生起。
若燒一丸即起大香雲。
三興雲為出現。
彌覆王都於七日中雨細香雨。
四雨雨為成就。
若著身者身則金色若著衣服宮殿樓閣亦皆金色。
五金色為清淨。
若因風吹入宮殿中(至)歡喜充滿身心快樂。
六喜樂為安隱。
無有諸病不相侵害離諸憂苦。
七無病等為方便。
不驚不怖不亂不恚慈心相向。
八慈心等為境界。
志意清淨。
九意淨為威德。其業用一種。義通前七。
我知是已而為說法(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是根本。本為菩提心故。若就菩提心顯十義者。以菩提心香。似如來藏因。善惡相攻而生。若一發心。必興慈雲。注大法雨。心所及者令歸真淨。得法喜樂。離惑業苦。展轉興慈。志願純淨。
善男子摩羅耶山出栴檀香(至)設入火坑火不能燒。
餘之九香。皆應名具。法喻之十。略故無也。或二或三。摩羅耶者國名。國多此香故。此即忍香。瞋火不燒。
善男子海中有香名無能勝(至)一切敵軍皆自退散。
三即進香。魔軍退散。
善男子阿那婆遠多池邊(至)彼天王所而共聽法。
此五如次。是五分法身香。
善男子兜率天中有香(至)供養一切諸佛菩薩。
九即稱法界香。先陀婆一名四實。此宜用鹽。香似此故。
善男子善變化天有香(至)普雨一切諸莊嚴具。
十忘能所。所以名奪意。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調和香法(至)辨其離染身語意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樓閣。
由此迴向。令菩提心。轉更增長。悲智相依。而勝出故。
中有船師名婆施羅。
此云自在。謂於佛法海。已善通達。於生死海。能善運度。於一切法。深信不壞。故名自在。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而退去。
△二船師婆施羅。寄不壞迴向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教觀道。
爾時善財童子向樓閣城觀察道路。
於迴向道。初得不壞故。
所謂觀道高卑。
佛道為高。餘皆是卑。
觀道夷險。
生死涅槃為夷險。
觀道淨穢。
障無障為淨穢。
觀道曲直。
二乘為曲。菩薩為直等。
△二趣求後位。而興勝念。
漸次游行作是思惟(至)至一切智城道因。
上正明。謂菩薩道因人得故。即於菩薩法師得不壞。信後徵釋。
何以故於善知識處(至)如是思惟漸次游行。
△二見敬諮問。
既至彼城見其船師在城門外海岸上住。
若佛法海。以生死為此岸。不捨生死故。若約生死海以大悲修因。而為此岸。住大慈悲。令離因故。
百千商人及餘無量(至)聖者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問。
船師告言善哉善哉(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讚其發心。後能問法。文有九句。
今復能問生大智因(至)住諸寂靜三昧旋因。
前五能問果因。三昧旋者。旋謂深故澓。沉而不流。二乘沉寂。動八萬劫。故能遠離。是菩薩道。
乘大願車徧一切處(至)一切智海清淨道因。
後四能問因因。故云道因。
△二授己法界二。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在此城海岸路中淨修菩薩大悲幢行。
謂大悲超出。為物所歸故。
△二辨其業用二。初明於陸化生。令知有海。
善男子我觀閻浮提內(至)如是利益一切眾生。
△二善知海相。於海化生。文二。初明善知。後彰化益。今初。此寶洲等。生死法海。義皆有之。且約生死海釋。文中略舉。知五種事。即分為五。初知寶。
善男子我知海中。
寶即是智。故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於中文有一十二句。
一切寶洲。
生死海中。湛寂不動。謂之寶洲。
一切寶處。
空不空如來藏為寶處。
一切寶類。
恒沙功德皆寶類。
一切寶種。
佛性為寶種。上皆約本有。次四約修成。
我知淨一切寶。
以淨戒頭陀等為能淨。
鑽一切寶。
以緣起智為能鑽。
出一切寶。
以發一切智心為出因。
作一切寶。
聽聞為能作。後四為寶用。
我知一切寶器。
三乘等器。智慧有殊。
一切寶用。
照理斷惑。所用各別。
一切寶境界。
所緣境界。萬品階差。
一切寶光明。
破愚顯明。各各不等。
△二即生死中。瞋貪癡之三毒。
我知一切龍宮處一切夜叉宮處一切部多宮處。
部多此云自生。亦如夜叉。但不從父母生。故喻多癡。
皆善迴避免其諸難。
△三知心識相。
亦善別知漩澓淺深波濤遠近水色好惡種種不同。
色無色等。依識心定。劫數淺深。七識波浪。染習遠近。隨善惡緣。心水色異。
△四即能知時。
亦善別知日月星宿運行度數晝夜晨晡晷漏延促。
謂機之生熟。如是時中。宜修定慧等。
△五即知萬行不同。
亦知其船鐵木堅脆。
有方便為堅。無方便為脆。
機關澀滑。
曾修為滑。不曾則澀。
水之大小。
謂生死有邊與無邊。
風之逆順。
八風之中。四順四逆。又謂修行有住與無住故。
如是一切安危之相無不明了可行則行可止則止。
若開前段。第三第五各有三事。則具十種。
△二彰化成益。
善男子我以成就如是智慧(至)普順一切眾生心海。
既列十海。則知前海。準此應思。前四自利。後六利他。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悲幢行(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可樂。
由等佛迴向。不見美惡。皆得清淨。歡喜悅樂故。
中有長者名無上勝。
以得勝通。無過上故。等於諸佛。更無勝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心無厭足辭退而去。
△第三無上勝長者。寄等一切佛迴向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起大慈(至)漸次經歷到彼城內。
△二見敬諮問二。初見。
見無上勝在其城東。
啟明佛日故。
大莊嚴幢無憂林中。
同佛迴向。無憎愛故。
無量商人百千居士之所圍繞。
佛為商主。菩薩為商人。法財外益。功歸己故。
理斷人間種種事務(至)住菩薩正念增菩薩樂欲。
△二設敬。
爾時善財童子觀彼長者(至)頂禮其足良久乃起。
△二諮問。
白言聖者我是善財我是善財。
自稱名者謂聲名久聞。表重法之器。冀有聞故。
我專尋求菩薩之行(至)能得一切如來智慧。
△二稱讚授法二。初讚。
時彼長者告善財言(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法二。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成就至一切處(至)無依無作神通之力。
由無作無依。故能徧至。徧至是用廣。無依是體勝。無依者不依他故。無作者離加行故。
△二徵釋業用二。初徵。
善男子云何為至一切處菩薩行門。
△二釋明。至一切處廣說法故。文二。初舉三千。
善男子我於此三千(至)我亦為其說超勝法。
△二類顯十方。
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我為眾生說如是法。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處(至)無依無作神通之力。
加清淨法門者。徧至本為說法故。即前所說。
如諸菩薩摩訶薩具足一切(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輸那。
此云勇猛。勇猛之力。能使善根無不至故。又以十度明義。義當進故。
其國有城名迦陵迦林。
以義翻為相鬥戰時。謂因鬥勝而立城故。表此迴向。願以信解大威力故。廣大智慧無障礙故。令修善根無所不至。義同戰時。
有比丘尼。
純淨之慈。令善徧故。
名師子嚬申。
舒展自在。無不至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四(入第六十七經下卷)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師子嚬申比丘尼。寄至一切處迴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游行(至)之所捨施日光園中。
準律尼之頭陀。多在王園。藉外護故。表因實際勝光。令其善根徧法界之園苑故。並皆即智。故有光明。
說法利益無量眾生。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二。初見依報六。初無漏林樹。
時善財童子即詣彼園(至)普熏十方無所障礙。
無漏法行而建立故。文中有八。各有所表。思之。
△二八解泉流。
園中復有泉流陂池(至)彌布其底八功德水。
謂輕冷濡美。淨而不臭。調適無患。
具足盈滿優鉢羅華(至)芬陀利華徧覆其上。
△三敷法空座。而隨法嚴異。
無量寶樹周徧行列(至)寶鐸徐搖出妙音聲。
上標。下列。
或有樹下敷蓮華藏(至)摩尼王藏師子之座。
後結。
其一一座各有十萬(至)一一皆具無量莊嚴。
△四雜明諸嚴。
此大園中眾寶徧滿(至)光明普照如梵王宮。
萬行非一故。
△五出其所因。
爾時善財童子見此大園(至)福德善業之所成就。
△六明果用自在。
三千大千世界天龍八部(至)不可思議威神力故。
△二見正報四。初總明徧坐勝德顯彰。
爾時善財見師子嚬申(至)見者不空如婆樓那天。
婆樓那者。此云水也。以其能滿人之願故。然水天之義。義味不空。則未詳所以。
能長一切眾善根芽(至)所說法門亦各差別。
△二別明所徧演法。各異有三十處。分三。初十六為八部人非人等。
或見處座淨居天眾(至)為說法門名無盡解脫。
先有七處為天。一為淨居天。說無盡者。治彼那含。求盡身智故。
或見處座諸梵天眾(至)名普門差別清淨言音輪。
二梵王普應。但於己眾。廣及三千。為說普門。則無不應。梵音清妙。但是世間為說。法界勝流。方為淨妙。
或見處座他化自在天(至)為說法門名菩薩清淨心。
三他化天。令得出世淨心起世自在故。
或見處座善變化天(至)為說法門名一切法善莊嚴。
四化樂。樂具莊嚴。不及善故。
或見處座兜率陀天(至)為說法門名心藏施。
五施歸。如來藏心。則真喜足故。
或見處座須夜摩天(至)為說法門名無邊莊嚴。
六徧嚴法界。方盡時分之樂。
或見處座三十三天(至)為說法門名厭離門。
七釋天。躭欲甚故。
或見處座百光明龍王(至)名佛神通境界光明莊嚴。
八龍。能通變耀電降雨莊嚴故。
或見處座諸夜叉眾(至)為說法門名救護眾生藏。
九夜叉。性好飛空害物故。
或見處座乾闥婆眾(至)為說法門名無盡喜。
十乾闥婆眾。能奏樂喜樂。故上三亦四王眾。意存八部。故闕南西。
或見處座阿修羅眾(至)名速疾莊嚴法界智門。
十一脩羅。善幻為莊嚴故。
或見處座迦樓羅眾(至)為說法門名怖動諸有海。
十二迦樓羅。動海怖龍故。
或見處座緊那羅眾(至)為說法門名佛行光明。
十三緊那羅。是歌神以佛行光明。破其著故。又頭有一角。亦云疑神。令同佛覺。離疑光明故。
或見處座摩睺羅伽眾(至)為說法門名生佛歡喜心。
十四摩睺羅伽。多瞋毒故。上來八部。除却第八并第十及夜叉眾。摩睺羅伽約對治說。餘皆約隨便宜。隨其世能轉入出世故。緊那羅眾。通此二義。
或見處座無量百千(至)為說法門名殊勝行。
第十五一座為人。人多行不善行。設行仁義亦非勝故。故令起出世勝行。
或見處座諸羅剎眾(至)為說法門名發生悲愍心。
十六一座為羅剎。則是非人。亦治多殘害故。
△二有二座為二乘。
或見處座信樂聲聞乘(至)為說法門名勝智光明。
聲聞智劣故。
或見處座信樂緣覺乘(至)名佛功德廣大光明。
緣覺修福。止百劫故。緣起智光。未能忘緣故。
△三有十二座為菩薩。文三。初為地前。
或見處座信樂大乘眾生(至)名普門三昧智光明門。
說定慧之光。
△二為地上。
或見處座初發心諸菩薩(至)名一切佛願聚。
初發心者。證發心也。發十大願故。
或見處座第二地諸菩薩(至)為說法門名妙華藏。
華謂十種平等淨心。故晉經云。淨心華藏。華藏者以真俗雙修。於難得勝。為因含藏故。
或見處座第六地諸菩薩(至)為說法門名無礙輪。
△三一義常等覺。
或見處座執金剛神(至)名金剛智那羅延莊嚴。
說金剛喻定。壞散塵習故。既為等覺而說明。此位非小。言迴向者。約寄位耳。他皆倣此。
△二總結多類聞法發心。
善財童子見如是等(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四總顯所因。釋成自在。有二。初由能化具般若。
何以故此比丘尼(至)無數百萬般若波羅蜜門。
△二由彼所化根已熟。
此日光園中所有菩薩(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二設敬三。初覩勝發心。
時善財童子見師子嚬申(至)我當右繞無量百千帀。
△二放光攝受。
時比丘尼放大光明普照其園眾會莊嚴。
△三正申敬儀。
善財童子即自見身(至)善財童子合掌而住。
△三問法。
白言聖者我已先發(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界三。初標名體。
比丘尼言善男子我得解脫名成就一切智。
同佛智故。
△二徵釋其體。
善財言聖者何故名為成就(至)普照三世一切諸法。
一念普照故。
△三辨其業用二。初問。
善財白言聖者此智光明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明通用二。初辨用所依。
比丘尼言善男子(至)得出生一切法三昧王。
謂由一切智能入王三昧故。王三昧者。智論第八云。一切三昧皆入中故。體即如如。如體本寂。真智契此。故名三昧。以一切智。有其二義。一徧知三世一切事故。二對於種智。名根本智。知一切事。皆一實故。以即權之實智。契即事之實理。故一切三昧皆入其中。
以此三昧故得意生身。
又由王三昧體無不徧。故意生身隨類能成。
△二辨能依業用。
往十方一切世界(至)我即為說般若波羅蜜。
△二明其智用。
善男子我見一切眾生(至)知法如幻故。
又前即差別智用。今即無分別智用。故觸境無取。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成就(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險難。
逆行非道。下位不能行故。
此國有城名寶莊嚴。
逆隨世行。能生無盡功行藏故。
中有女人名婆須蜜多。
此云世友。亦云天友。隨世人天方便化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已下入六十八經。
△五婆須蜜女。寄無盡功德藏迴向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教成益。
爾時善財童子大智光明(至)思惟觀察見諸法性。
謂由聞一切智光故。思修趣入。得二種益。一得見實法性益由前實智故。
得了知一切言音陀羅尼門(至)一切菩薩業圓滿願。
二得權智之益。由前窮三世差別智故。
△二趣求為位四。初專心尋覓。
漸次游行至險難國(至)處處尋覓婆須蜜多女。
△二淺識致。
城中有人不知此女(至)有何等意而求此女。
逆行難知故。不自疑者。貪順於悲。障行劣故。不同前二。又於前二。已調伏故。此中不疑。
△三深智讚教二。初讚。
其中有人先知此女(至)於女色中所有淨想。
△二教示所在。
善男子婆須蜜女於此城內市廛之北自宅中住。
市者喧雜北主。於滅自宅。即畢竟空寂。謂在欲行禪處。喧常寂故。在市廛之北等。
△四依教往詣。
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歡喜踊躍往詣其門。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二。初見依報。
見其住宅廣博嚴麗(至)十大園林以為莊嚴。
畢竟空中。無德不具。故廣顯具嚴。
△二見正報。
爾時善財見此女人(至)遇斯光者身得清淨。
具有主伴德用。
△二敬問。
爾時善財前詣其所(至)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界三。初標名體。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離貪欲際。
凡夫染欲。二乘之人見欲可離。菩薩不斷貪欲。而得解脫智。了性空欲即道故。如是染而不染。方為究竟離欲之際。
△二正顯業用二。初身同類現。
隨其欲樂而為現身(至)隨其樂欲皆令得見。
△二以法益生。
若有眾生欲意所纏(至)一切智地現前無礙解脫。
十種三昧。皆隨受欲便宜。得斯甚深三昧。
△三得法因緣二。初問。
善財白言聖者種何善根(至)而得成就如是自在。
△二答。
答言善男子我念過去(至)以一寶錢而為供養。
一寶錢施者。有二義。一寶而能捨。故得離貪。二一錢雖微。以菩提心故。成斯自在。
是時文殊師利童子(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善度。
無一善根不度。到於究竟處故。
中有居士名[鞥-合+(白-日+田)]瑟胝羅彼常供養栴檀座佛塔。
[鞥-合+(白-日+田)]瑟胝羅。此云纏裹。以義當包。攝塔中。包攝一切佛故。或云攝入。攝諸善根。入平等故。常供佛塔者。諸善根中。斯為最故。未詳何緣。偏供此答。有云。以此答中空有栴檀之座。為欲普供無盡佛故。亦是一理。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六[鞥-合+(白-日+田)]瑟胝羅。寄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游行至善度城。
闕無念法。
△二見敬諮問。
詣居士宅頂禮其足(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正授法界四。初標名。
居士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不般涅槃際。
般者入也。窮諸如來不入涅槃之實際故。故出現品云。如實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
△二顯體。
善男子我不生心言(至)畢竟無有般涅槃者。
謂心契實際。知佛常住。
△三釋其外疑。
唯除為欲調伏眾生而示現耳。
並如出現品辨。楞伽亦云。無有佛涅槃。無有涅槃佛。
△四顯其業用二。初辨用所依。
善男子我開栴檀座(至)得三昧名佛種無盡。
佛種從緣起。佛緣理生。見理湛然。見佛無滅。以佛化身。即是常身法身故。
善男子我念念中入此三昧(至)一切無量殊勝之事。
亦是證前不涅槃義。舉現見故。
△二問答境界。
善財白言此三昧者(至)諸菩薩眾悉亦如是。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長者雖知三世不滅。未能一念而知及能所平等。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至)修菩薩道即說頌曰。
以大悲菩薩眾尊重故。偏加於頌。
海上有山多聖賢(至)彼當示汝大方便。
言海上有山者。大悲隨順。入生死海。而住涅槃山故。即南印度之南。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七觀自在菩薩。寄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善友。名觀自在者。三業歸向。必六通赴緣。攝利難思。名觀自在。由此能。徧隨順眾生。在補怛落迦山者。此云小白華樹。山多此樹。香氣遠聞。聞見必欣。是隨順義。又觀自在者。或云觀世音。梵云婆盧枳底。此云觀也。濕伐羅此云自在。若云攝伐多。此云音也。然梵本中自有二種不同。故譯者隨異。而法華經觀音品云。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即觀世音也。若具三業攝化。即觀自在。故彼中初語業稱名。除七災。二身業禮拜。滿二願。三意業存念。淨三毒。而今多念觀音者。以語業用多故。又人多稱故。今取義圓。故云自在。然觀則能觀。通一切觀。世是所觀。通一切世。若云音者。亦通所觀。即所救一切機也。若云自在。乃屬菩薩能化之用。文中但有五段。闕第六禮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至)處處求覓此大菩薩。
△二見敬諮問。先見有三。初見勝依正。
見其西面。
西方主殺。顯悲救故。又令歸向本所事故。
巖谷之中泉流縈映(至)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二彰見之益。
善財見已歡喜踊躍合掌諦觀目不暫瞬。
以得勝念。熏自心故。
作如是念善知識者則是如來。
引至究竟。同於佛故。
善知識者一切法雲(至)便即往詣大菩薩所。
△三友垂讚攝。
爾時觀自在菩薩(至)安住如來智慧光明。
大悲深厚。隨順受故。
△二敬問。
爾時善財童子頂禮觀自在(至)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
菩薩告言善哉善哉(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三。初標名。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
△二總顯體相。
善男子我以此菩薩(至)一切眾生相續不斷。
亦是釋名。平等教化即是大悲。以同體悲。故云平等。相續不斷。即是行門。又門即普門。普門示現。曲濟無遺故。
△三廣顯業用二。初約普門。以顯業用二。初總明。
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如來所。
以上同如來妙覺真心故。
普現一切眾生之前。
下與眾生同體大悲故。普現即普門示現。然大聖久成正覺。號正法明。示為菩薩。義言等佛耳。
△二別明普現之義。
或以布施攝取眾生(至)與其共居而成熟之。
有十一句。方法華經三十二應。乍觀似少。義取乃多。彼三十二應。但是此中或現色身及說法耳。
△二約大悲行。以顯業用。為救諸怖畏故。於中三。初離世怖。有十八種。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門(至)離熱惱怖離迷惑怖。
上三約煩惱。即是因怖。餘皆約果。
離繫縛怖離殺害怖(至)離大眾怖離惡趣怖。
縛殺貧三。不活開出。此下皆五怖中事。
離黑闇怖離遷移怖(至)離逼迫心怖離憂悲怖。
上約所離。
△二即能離因。
復作是願願諸眾生(至)皆得免離一切怖畏。
念即是意。三業皆益故。
△三進大心。
善男子我以此方便(至)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
令進大心。方能究竟離二死怖。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大悲行門。
久成正覺。尚不失謙。
如諸菩薩摩訶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二指示後友二。初後友人會。
爾時東方有一菩薩。
從東來者。後位如相。智明方證故。
名曰正趣。
正法徧趣。化眾生故。以智正趣。真如相故。
從空中來。
智體無依。方契如故。
至娑婆世界輪圍山頂。
意表如依。妄惑顯故。
以足按地其娑婆世界六種震動。
以定慧足。除雜慧故。
一切皆以眾寶莊嚴(至)然後來詣觀自在所。
同前會者。意顯不離。隨順眾生。得如相故。又以智會悲。成無住故。
△二前友指示。
時觀自在菩薩告善財言(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以在此會。故闕禮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五(入第六十八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八正趣菩薩。寄真如相迴向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敬承其教遽即往詣彼菩薩所。
△二見敬諮問。
頂禮其足合掌而立(至)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界二。初標名體。
正趣菩薩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普門速疾行。
十方無際。故名普門。一念超多。故云速疾。
△二顯其業用四。初申問。
善財言聖者於何佛所(至)去此幾何發來久如。
雖有三問。意在速疾。
△二顯深。
告言善男子此事難知(至)能聞能持能解能說。
△三承力請說。
善財言聖者我承佛神力(至)能信能受願為我說。
△四正答前問五。初答得法處。
正趣菩薩言善男子(至)於彼佛所得此法門。
謂從自本智如來藏界。普生萬善本覺而來。故行能速。徧知一切法。不離心性。萬行頓成。
△二答時久近。
從彼發來已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
△三答處近遠。
一一念中舉不可說(至)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剎。
以多時發多步。則知遠矣。即是速疾。
△四顯其成益。
一一佛剎我皆徧入(至)教化調伏無有休息。
△五類顯十方。
如從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至)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墮羅鉢底。
此云有門。謂有此無縛無著等微妙法門。為法師故。
其中有神名曰大天。
現大身故。無縛無著。智淨自在。故名為天。稱理普應。故名為大。妙用難測。故名為神。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九大天神。寄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入菩薩(至)現廣大身為眾說法。
△二見敬諮問。
爾時善財至大天所(至)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界二。初授法方便。
爾時大天長舒四手(至)持諸金華以散善財。
約事則發心難遇。淨目而觀。散華而供故。約表謂展四無礙解手。取所證勝流相應法門。先當自淨。以洗身心。後因利他。故云華散。亦表四攝遠展。攝取四眾故。
而告之言善男子(至)於一切時常現在前。
現相讚友難遇。令欣入故。
△二正授所得二。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解脫名為雲網。
謂以六度大悲。如雲覆潤。如網羅攝故。
△二問答業用。四攝攝生故。文中亦二。初問。
善財言聖者雲網解脫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現寶令施。教以檀攝。
爾時大天於善財前(至)檀波羅蜜能捨難捨。
△二類通教餘。及利行攝。
善男子如我為汝示現此物(至)障礙險道到無障處。
如是等言。亦兼愛語同事。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菩提場中。
所入法界。即得菩提之處故。菩提是本。前南有所表。從本之南。今攝末歸本之法界。故不云南矣。又地上證如。亦同本故。今迴向終。故攝歸此。
有主地神其名安住。
地為萬法所依。即所入法界無量。安住即入義。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禮大天足繞無數帀辭退而去。
△十安住地神。寄入法界無量迴向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游行(至)菩提場內安住神所。
△二見敬請法五。初友見稱讚。
百萬地神同在其中(至)摧伏一切邪論異道。
既云友見。則已含見友。
△二嚴處攝生。以顯勝德。
時安住等百萬地神(至)百千伏藏自然涌現。
△三許示昔善。引其問端。
時安住地神告善財言(至)我為汝現汝欲見不。
△四設敬陳請。
爾時善財禮地神足(至)白言聖者唯然欲見。
△五正示昔因。
時安住地神以足按地(至)汝應隨意自在受用。
△三示己法界四。初標名體用。
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不可壞智慧藏。
謂一念之智。冥乎法界。則不可壞。此中則無所不生。故名為藏。由賢位既滿。總會三賢。為入地之因。故顯善財之福常隨。地神之智不壞。是則昔因不失。能入證矣。
常以此法成就眾生。
略明其用。
△二別顯業用。
善男子我憶自從然燈佛來(至)皆能領受皆能憶持。
由智不壞。故常憶等。
△三顯得法時處。
善男子乃往古世過須彌山(至)於彼佛所得此法門。
△四總結純熟。
善男子我於此法門(至)所有一切功德善根。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迦毗羅城。
此云黃色。往昔黃頭仙人依此處故。黃是中色。表契中道故。又此是佛生之城。表初地生佛家故。
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
婆珊此云春也。婆演底此云主。當以於春時主當苗稼故。謂顯初入地。能生長萬行。護眾生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禮地神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位。即分十段。第一婆珊婆演底夜神。寄歡喜地。地上多見夜神者。證智玄妙。離相破闇故。下九天神。準梵本皆是女神。瞿波亦女者。地上證於同體慈悲。女之狀故。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前修證。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至)知其無邊測其甚深。
△二趣求後友。
漸次游行至於彼城從東門入。
從東門入者。開明之初。顯入證之始故。
佇立未久便見日沒。
見日沒者。是夜神故。表分別見日皆已亡故。上辨至時處。下生渴仰心。
心念隨順諸菩薩教(至)普能明照十方剎海。
△二見敬諮問二。初見友依正。
作是念時見彼夜神於虗空中。
於空見者。城表教道。空表證道。宗說兼通。如日處空故。
處寶樓閣香蓮華藏(至)以為嚴飾身服朱衣。
服朱衣者。證智明顯故。
首戴梵冠一切星宿炳然在體。
法門星像。不離一身如體。
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現化度無量無數惡道眾生。
化生作用。不離一毛之性。
令其免離險難之像(至)如是種種成熟眾生。
△二設敬諮問。
善財童子見聞此已(至)我行於中至十力地。
△三稱讚授法二。初稱讚。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授己法界三。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得菩薩破一切眾生癡暗。
即所破二愚。
法光明解脫。
即是能破。二無我智。又破眾生。暗為悲法。光明是智。悲智具故。
△二明業用二。初長行二。初興救物之心。
善男子我於惡慧眾生(至)常與如是心共相應。
△二正明對緣救攝十門。初一總明為海難有四種。
善男子我於夜闇人靜(至)並皆昏蔽不見色時。
一救時。
見諸眾生若入於海若行於陸山林曠野諸險難處。
二救處。
戒遭盜賊或乏資糧(至)慞惶憂怖不能自出。
三所救。
我時即以種種方便而救濟之。
四能救。
△二有九門別顯。初救海難眾生。
為海難者示作船師(至)令免怖畏悉得安隱。
先救世苦。令得世樂。
復作是念以此善根迴施眾生願令捨離一切諸苦。
後以迴向大願。令其究竟。離苦得樂。此下八段離苦得樂。準上有二。
△二救陸地眾生。
為在陸地一切眾生(至)悉令除滅諸煩惱暗。
△三救求不得及行山險眾生。
一切眾生有惜壽命(至)到無畏處畢竟安樂。
△四救樂國土眾生。
善男子若有眾生樂著國土(至)住一切佛薩婆若境。
△五救著聚落眾生。
善男子若有眾生樂著聚落(至)究竟安住一切智城。
△六救闇夜眾生。
善男子若有眾生行暗夜中(至)以智慧光普皆照了。
△七救惑業眾生。
是諸眾生無有智眼(至)平等之處令其安住。
△八救八苦眾生。
善男子一切眾生或病所纏(至)住於究竟無變易處。
△九救惡見眾生。
善男子一切眾生入見稠林(至)常勤教化一切眾生。
△二偈頌。二十一頌。分四。初一頌法門名體。
爾時婆珊婆演底主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我此解脫門生淨法光明能破愚癡闇待時而演說。
△二有四頌。舉因勸修。即四無量。
我昔無邊劫勤行廣大慈(至)汝應入此。
△三有十頌。顯果令入。即六處殊勝。
我目甚清淨普見十方剎(至)而亦不分別。
△四有六頌。明業用廣大。
我以大神通震動無量剎(至)成道演妙法。
△三得法久近二。初興二問。
爾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至)乃能如是饒益眾生。
△二還兩答。答中有二。初答發心時節六。初總顯本事因緣。
其神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至)名法慧月夜入眠寐。
△二明佛興世。
時彼城東有一大林(至)徧照出生妙寶世界。
△三善友勸發。
蓮華光城內有主夜神(至)普賢菩薩所有行願。
△四正發大心。
令王夫人發阿耨多羅(至)及諸菩薩聲聞僧眾。
△五結會古今。
善男子時王夫人法慧月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
△六發心成益。
我於彼佛所發菩提心(至)而未滿足菩薩諸根。
△二答得法久近二。初總顯得法因緣。
過此劫已復過萬劫(至)引至佛所廣興供養。
△二正明得法三。初得方便三昧。
我纔見佛即得三昧(至)於彼佛所聽聞妙法。
謂上見諸佛。下化眾生。
△二得此解脫。
以聞法故即得此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
△三廣顯業用。
得此解脫已即見其身(至)如是乃至充滿法界。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至)入其境界示其自在。
△五詣示後友。
善男子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菩提場內。
得無誤犯。由契理故。理即菩提場。
有主夜神名普德淨光。
普德者。最勝法界。無德不具故。淨光者。正智證入。離誤犯之垢故。即前淨月。故次云。
我本從其發阿耨多羅(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二。先以偈讚。表戀德之深。十偈分四。初四讚身心超勝。
爾時善財童子向婆珊婆演底神而說頌曰。
見汝清淨身相好超世間(至)清淨無分別。
△二有三頌。明大用無涯。
一一毛孔內悉放無數光(至)種種令清淨。
△三有二頌。明益物不虗。
若有諸眾生聞名及見身(至)以滅煩惱故。
△後有一偈。明結德無盡。
千剎微塵劫歎汝一毛德劫數猶可窮功德終不盡。
△二作禮辭退。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六(入第六十九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二普德淨光夜神。寄離垢地善友。義如前說。文則具六。且分為四。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了知彼(至)夜神初發菩提心。
先念前法。有十一句。初一念發心。餘十念得法。
所生菩薩藏所發菩薩願(至)至普德淨光夜神所。
△二見敬諮問。
頂禮其足繞無數帀(至)云何成就菩薩地。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
夜神答言善哉善哉(至)修行出生及以成就。
△二授亦二。先長行三。初正授法門二。初總答所問。
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能圓滿菩薩行。
先標次徵。
何者為十。
次釋。
一者得清淨三昧常見一切佛。
初總餘別。
二者得清淨眼常觀一切佛(至)無量諸佛法光明海。
是智法光明。
五者知一切如來一一毛孔(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放光利益。
六者見一切如來一一毛孔出一切寶色光明燄海。
常光發燄。
七者於念念中出現(至)調伏眾生不思議自在力。
後結。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則能圓滿菩薩諸行。
△二別示己法二。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寂靜禪定樂普游步。
謂契理無著為寂靜。止觀雙運為禪定。正法樂住為樂。大用無涯為普游步。
△二廣顯業用四。初明攀緣如實禪。
普見三世一切諸佛(至)悉皆明覩而無取著。
同如來清淨禪。即寂靜業用。以見佛無著故寂靜。上標。次徵。
何以故。
後釋。釋云。所以無著者。窮了如來之體性故。文有十非。大同中論八不。
知諸如來非去世趣永滅故(至)非滅無有生相故。
謂不去不來不生不滅為四。
非實住如幻法。故非妄利益眾生故。
非實非妄。即是不常。
非遷超過生死故非壞性常不變故。
非遷非壞。即是不斷。
一相言語悉離故。
一相即非異。
無相性相本空故。
無相亦非一。
△二現法樂住禪。即定業用二。初牒前起後。
善男子我如是了知(至)分明了達成就增長。
△二正顯四禪。初初禪。
思惟觀察。
即是尋伺。當對治支。
堅固莊嚴。
猶是尋伺之相。
不起一切妄想分別。
即離所障。然世禪但離欲惡不善。今一乘深妙故。離一切妄想。
大悲救護一切眾生。
即利益支。謂離自憂。念眾生憂。故生喜樂。
一心不動修習初禪。
即所依支。謂彼二依止。
△二二禪。
息一切意業。
即滅覺觀。
攝一切眾生。
是一心。
智力勇猛。
是內淨無覺無觀。
喜心悅豫。
是定生喜樂。
修第二禪。
即彼二依止。下三四禪準此。
△三三禪。
思惟一切眾生自性。
即捨念二支。謂捨離前攝生之喜。於此捨中。不失念故。
厭離生死。
即慧樂二支。謂正知生死。不可喜故。厭離即得真寂之樂。
修第三禪。
△四四禪。
悉能息滅一切眾生眾苦熱惱。
通其三支。謂苦憂喜樂。皆是眾生熱惱。於下苦中。橫生樂故。四受俱亡。故云悉能息滅。即捨念清淨。既無苦樂。即是中受。
修第四禪。
△三引生功德禪。
增長圓滿一切智願(至)游戲一切神通。
游戲神通。即普游步義。
成就一切變化以清淨智普入法界。
上來皆約一乘。異於三地寄法。乃至云普入法界。
△四饒益有情禪。種種方便。無不饒益。亦普游步義。文三。初令修四念處等觀。
善男子我修此解脫時(至)出離於家入於非家。
上二階普游步業用。
△二明作道因緣。
若有眾生住於空閑(至)亦歎親近善知識行。
△三令修四正斷。
復次善男子我修解脫時(至)乃至令成一切智智。
道場成正覺(至)得見如來普現一切剎。
頌前十法。文小不次。初四如次。頌前四法。五超頌第七。六頌第六。七却頌第五。八頌第十。九頌第八。十頌第九。
△二有二頌。頌謙己推勝。
諸佛出世間量等眾生數(至)非我所能知。
△三有一頌。頌指示後友。
此近有夜神名喜目觀察汝應往詣彼問修菩薩行。
△四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三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寄發光地。文具六段。初依教趣求二。初依前友教。念友成益。
爾時善財童子敬善知識(至)轉於法輪憶持不忘。
△二趣求後友。得友加持四。初欲趣後友。
作是念已發意欲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二得友加持。
時喜目神加善財童子(至)能不離本處徧至十方。
謂加令知近友之益。
△三加所成益。
時善財童子遽發是念(至)而能徧往十方國土。
謂依前能加。而起念故。如次以此十句。對前十句。
△四正明趣後。
爾時善財童子(至)即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二見敬諮問。
見彼夜神在於如來(至)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但略明見。已含敬請。
△三示己法界。謂懸為示相。義當問答三。初標名體。
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
無不攝伏。為大勢力。徧稱羣機。故云普喜。摧伏高顯。所以名幢。
△二正明業用三。初顯無涯之用。謂毛孔身雲。無有盡故。文二。初出演說修行身三。初總標。
於其身上一一毛孔(至)皆令歡喜而得利益。
亦是釋名。
△二別顯十度。初施。
所謂出無量化身雲(至)內外悉施難捨能捨。
△二戒。
出等眾生數無量化身雲(至)令諸眾生悉得成熟。
△三忍。
又出等眾生數種種身雲(至)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四進。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至)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五定。
又出種種無量身雲(至)愛重於法修習增長。
△六慧。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至)皆令歡喜成一切智。
△七方便。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至)皆令究竟得一切智。
△八願。
又出一切世界微塵數身雲(至)如是所作恒無休息。
△九力。
又出等一切眾生心數身雲(至)令諸眾生至一切智。
△十智。
又出等一切眾生心數(至)解求一切智無有退轉。
上之十度。其間深旨。如理思之。
△三類通餘法。
如說菩薩諸波羅蜜(至)種種行法而為利益。
種種行法。謂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二出演說本行身四。初出能說之身。
復於一一諸毛孔中(至)周徧十方充滿法界。
△二明演法之聲。
於彼一切眾生之前(至)摩尼寶王聲。
△三顯所說之法二。初說本行十度行法。
以如是等種種音聲(至)於己身心惡作惡說。
惡作屬身。惡說屬口。
忍一切業皆不失壞(至)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
次禪度有六句。
行禪波羅蜜其禪波羅蜜。
名體。
所有資具。
資緣。
所有修習。
造修。
所有成就。
獲得。
所有清淨。
治障。
所有起三昧神通所有三昧海門皆悉顯示。
起用。下之五度。句雖多少。例此可知。
行般若波羅蜜(至)所有清淨大智慧日。
日約破闇。
大智慧雲。
雲約演法。
大智慧藏。
藏顯包含。
大智慧門皆悉顯示(至)所有修行所有體性。
體性通事理。
所有理趣。
理趣謂意趣。
所有清淨所有相應事(至)皆悉顯示成熟眾生。
△二類通所餘行法。
又說此神從初發心(至)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具四菩薩行思之。
△三彰說之益。
如是說時於念念中(至)令無量眾生住如來地。
△二覩用獲益。即入法界。文三。初顯證因緣。
爾時善財童子見聞如上(至)承佛威力及解脫力。
△二正明證入。
則得菩薩不可思議大勢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脫。
△三徵釋所由。
何以故與喜目夜神(至)堪修普賢菩薩行故。
△三慶益稱讚。十偈分四。初現說之因。
爾時善財童子得此解脫已(至)以偈讚曰。
無量無數劫學佛甚深法隨其所應化顯現妙色身。
△二有一偈。現說之意。
了知諸眾生沈迷嬰妄想種種身皆現隨應悉調伏。
△三現說體相。皆即寂之用。
法身恒寂靜清淨無二相(至)普攝諸羣生。
△四有二偈。總結現說無礙。
了知諸有海種種業莊嚴(至)示現世間相。
△三明出所因二。初興二問。
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至)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二具二答二。初以偈答。總九十一頌。分之為二。初答發心久近十。初寂靜音劫。正是發心之時。文六。初總標。
爾時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以頌答曰。
我念過去世過於剎塵劫剎號摩尼光劫名寂靜音。
△二有八偈。顯其本生。
百萬那由他俱胝四天下(至)照及千由旬。
△三有十偈。明發心本事。
日光既已沒音樂咸寂然(至)放大光明海。
△四有一偈。正顯發心。
見已心歡喜便生此念言我願得如佛廣大神通力。
△五有六偈。明發後之德。
我時尋覺悟大王并眷屬(至)其心無忘失。
△六有五偈。轉值餘佛。
從此後供養十億那由佛(至)入於解脫海。
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明故。
△二有四偈半。明天勝劫。
從此次第有一切寶光剎(至)無而計為有。
無而計為有者。未解即心自性故。
△三有五偈半明梵光明劫。
從此復有劫名曰梵光明(至)而入諸佛海。
未能明了法者。未了十行真實行法故。
△四有五偈半。明功德月劫。
次後復有劫名為功德月(至)入於諸法海。
未得善巧迴向深智。趣佛智海故。
△五有六偈。明寂靜慧劫。
此後復有劫名為寂靜慧(至)於彼修諸行。
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淨法故。
△六有六偈。明善出現劫。
次第復有劫名為善出現(至)離諸障礙道。
未淨修道之障故。
△七有六偈。明集堅固王劫。
次第復有劫名集堅固王(至)未能成就忍。
未得六地緣生深順之忍。
△八有五偈。明妙勝主劫。
次第復有劫名為妙勝主(至)供養無不盡。
修最勝道者。六地般若為勝道故。
△九有五偈。明千功德劫。
次第復有劫名曰千功德(至)深入諸法海。
未得八地淨無生忍故。
△十有四偈半。明無著莊嚴劫。
次第復有劫名無著莊嚴(至)我悉曾供養。
但言供養者。下明得法故。又前次第皆言未得後後。則已得前前思之。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第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圓滿。故其劫名。亦順地義。如文思之。
△二答得法時節。即前無著。劫得此法也。於中有二。初有四偈。得無功用之三地。
次有佛出現名為功德幢(至)成就如來力。
謂八地無依無願。九地滅定總持。十地成如來力。
△二結成普賢行位三。初牒舉大心之始。
見眾生顛倒執常樂我淨(至)起於大願雲。
△二有二偈半。明成德之終。
從是修功德趣入方便道(至)一切無礙行。
△三有一偈。總結圓滿。
佛子我爾時得入普賢道了知十法界一切差別門。
因果圓融。初後該徹。故入普賢道。
△二會古今。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至)如是利益一切眾生。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勢力(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眾會中。
同在證位故。
有一夜神名普救眾生妙德。
起精進行。為普救眾生。智燄吉祥。稱為妙德矣。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入菩薩行淨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七(入第七十卷經)
清凉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四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燄慧地。文但有五。二三合故。初依教趣求二。初修入前法。
爾時善財童子(至)心無暫捨諸根不散。
△二趣求後友。
一心願得見善知識(至)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所。
△二聞見法界。即合二三。謂約善財。則是見敬。若約夜神所現。即是解脫業用。便為默授法界。若約二文開辨。則先明見敬諮問。後答因緣。方為正授法界。今依合科。總分為四。初現光加持。
時彼夜神為善財童子(至)入善財頂充滿其身。
調伏眾生解脫。即光所依。是己法門。名體可知。
△二蒙光獲益。謂得三昧見大用故。文二。初得定。
善財爾時即得究竟清淨輪三昧。
謂三業六根。皆悉離障。故云究竟清淨。淨智圓滿。摧障為輪。故所見無礙。
△二明見大用二。初見用所依處。
得此三昧已悉見二神(至)如是一切所有微塵。
△二明所見事三。初所化處二。初總明處類。
一一塵中各見佛剎(至)各各差別靡不悉見。
△二別明塵中之剎。
又見一切世界差別(至)或有世界清淨。
上之二句。乃是總明。
或有世界趣雜穢或有世界趣清淨。
轉變向染淨故。
或有世界雜穢清淨。
染多。
或有世界清淨雜穢。
反上。
或有世界一向清淨。
對上二義故。
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側住。
△二能化益二。初總明。
如是等一切世界(至)普現其前隨宜化度。
△二別顯二。初化五道。
令地獄眾生免諸苦毒(至)如是等怖悉令捨離。
△二化九類。
又見一切眾生卵生胎生(至)普現其前常勤救護。
△三明化意。
為成就菩薩大願力故(至)令得一切智清淨光明故。
為成諸法。通能所化。
△三三業敬讚三。初身心敬重。
時善財童子見此夜神(至)頭面作體一心瞻仰。
△二顯友自在。
時彼夜神即捨菩薩(至)而不捨其自在神力。
△三口以偈讚。二十偈半。分二。初偈總。
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讚曰。
我善財得見如是大神力其心生歡喜說偈而讚歎。
△二餘偈別二。初有九偈半。光用無涯。
我見尊妙身眾相以莊嚴(至)王等一切怖。
△二述前蒙光獲益三。初推功歸本。
我承喜目教今得詣尊所。
△二有二偈半。明述得三昧。
見尊眉間相放大清淨光(至)普見十方佛。
△三有七偈。明述見大用。
我於所經處悉見諸微塵(至)普皆往供養。
△四問答因緣二。初問有三。
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至)甚深希有其名何等。
一問名。前來標名。集經者言。故此方問。
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二問得法久近。欲顯久修德遠故。
修何等行而得清淨。
三問修因淨治。救入路故。
△二答文二。初歎深難說。
夜神言善男子是處難知(至)一切二乘所不能□。
先標。次徵。
何以故。
後釋。
此是住普賢菩薩行者(至)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
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非久近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若通上二。契理甚深故。若約名說。名如體用故。名者實賓。難窮實故。
△二承力為說二。先長行二。初標許。
我承佛力今為汝說。
△二正說二。初通答三問三。初答得法久近十。初總舉劫剎佛興。
善男子乃往古世(至)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
已略詶其久近。
△二通顯剎相。
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至)諸大菩薩之所止住。
△三別顯生處。
此界東際輪圍山側(至)其中眾生具行十善。
△四明本生父母。
有轉輪王於中出現(至)常放光明照千由旬。
△五明本生身。
其有一女名普智燄(至)眾生見者情無厭足。
△六眾生起惡。為佛現因。
爾時眾生壽命無量(至)一切樂事悉皆損減。
△七佛興益物三。初明得道之場。
時彼城北有菩提樹(至)一切如來莊嚴境界雲。
△二總顯佛數。
須彌山微塵數佛於中出現。
△三別明初佛。文七。初總明成道。
其第一佛名普智寶燄(至)演說正法成熟眾生。
△二成道前相。
其彼如來未成佛時(至)知七日後佛當出現。
謂放光調機。有十一重。一一重中。各有光名。業用成益。以益對名。可以思準。若約表法。則前十為次第十度光。後一為圓融十度光。以此照心。則自智出現。
△三動剎集眾。
滿七日已一切世界(至)應見佛者咸詣道場。
△四現相顯德。
爾時彼世界中一切輪圍(至)出現世間不思議相。
△五明成道依正。
善男子此普照三世(至)皆有菩薩結加趺坐。
△六始成正覺。
善男子彼普智寶燄(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成一切成故。
△七轉正法輪三。初總標轉法。
隨眾生心悉現其前為轉法輪。
△二顯其成益。
於一一世界令無量眾生(至)無量眾生得生天中。
先益凡夫。次益二乘。
令無眾生住於聲聞辟支佛地。
後益菩薩。
令無量眾法成就出離(至)清淨境界菩提之行。
上成行。下成位。
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住位。
令無量眾生住菩薩。
行位。
令無量眾生安住清淨波羅蜜道。
迴向位。以大願海。治前度故。
令無量眾生住菩薩初地(至)安住普賢清淨行願。
後二句是等覺位。
△三結無間斷。
善男子彼普智寶燄(至)念念調伏無量眾生。
△八明善友引導六。初知機起惡。
時普賢菩薩知寶華燈王(至)而生憍慢陵蔑他人。
△二現身超勝。
化現妙身端正殊特(至)亦如聚墨對閻浮金。
△三物機驚怪。
時諸眾生或作是言(至)種種思惟無能解了。
△四告語佛興。
爾時普賢菩薩在彼輪王(至)法雲音幢菩提樹下。
△五女發大心。
時聖王女蓮華妙眼(至)常得不離此善知識。
亦是入法因。
△六父王詣佛四。初身處虗空。
善男子時轉輪王(至)欲令眾生俱往見佛。
△二以偈讚引。十偈分三。初總勸。
以偈讚曰如來出世間普救諸眾生(至)往詣導師所。
△二釋勸。
無量無數劫乃有佛興世(至)一切無空過。
△三結勸。
今當共汝等往觀調御尊(至)恭敬而供養。
勝故應往。
△三廣興雲供。
爾時轉輪聖王說偈讚佛(至)於虗空中周徧嚴飾。
△四至彼修敬。
到已頂禮普智寶燄(至)普照十方寶蓮華座。
△九德女修因三。初嚴具奉佛。
時轉輪王女普智燄(至)諸莊嚴具持以散佛。
表修萬行。向佛果故。
△二見佛現變。
時莊嚴具於虗空中(至)種種如來契經雲。
表因小果大故。
△三覩變獲益。
既見是已其心清淨生大歡喜。
△十聞經得益三。初佛為說經。
普智寶燄妙德幢王(至)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
從總相為名。
△二正明聞益三。初得三昧益。
時彼女人聞此經已(至)彼三昧心亦復如是。
上總。下別。
所謂現見一切佛三昧(至)普詣一切清淨佛剎三昧。
△二得大心益。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至)徧緣一切方海心。
即悲智等心。
△三成大願益。
一心思惟普賢大願(至)成就普賢所有大願。
上之三益。即調伏眾生。解脫三事。皆調伏之法故。
△三顯發昔因。
時彼如來復為其女(至)一心趣向一切智位。
△二明發心之始。
義男子復於此前。
即得法劫之前也。顯前得法。非無因也。
過十大劫有世界(至)成熟於我令生歡喜。
△三結會古今三。初結會得法時身。
善男子於意云何(至)時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
△二結發心之始。
我於彼時身為童女至我於彼時初始發心。
△三正結得法。
次復引導令我得見(至)聽聞說法依教修行。
此方詶其名。即前三益。
△二別答修行淨治。前有聞法修行。是得法之前。此是得法之後。於中二。初別舉大光劫三。初總明。
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至)我皆承事恭敬供養。
△二別顯。
其最初佛名大悲幢(至)我皆聽聞受持不忘。
其中經名。說者當演。
△三顯其最後。
善男子如是次第(至)名法界方便不退藏。
△二總顯諸劫三。初總標。
善男子此世界中(至)我皆承事恭敬供養。
△二得法修行。
彼諸如來所說正法(至)入一切普賢行。
△三見佛成行。
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至)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二偈頌三。初舉法誡聽。
爾時普救眾生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曰。
善財聽我說甚深難見法(至)汝今應諦聽。
即頌前標許。
△二頌前正說。通頌得法久近及修行清淨二。初頌最初一劫。
我念過去世過剎微塵劫(至)第十賢德佛。
上之三十六偈。廣前長行。有一百一十佛。表十地等覺。各各以初佛為主。餘九為伴。
△二頌前總顯諸劫。
須彌塵數劫此中所有佛(至)入此解脫門。
亦表智滿行圓。無非佛故。
△三有一偈。舉因勸修。
我於無量劫修行得此道汝若能修行不久亦當得。
△三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四指示後友。
善男子去此不遠。
亦以證同。又禪依進發。故云不遠。
主夜神名寂靜音海。
禪故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深廣。故云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進。却從定生。起心動念。是妄非進故。
坐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五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八(入第七十一卷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至)往寂靜音海夜神所。
△第五寂靜音海夜神。寄難勝地。文中具六。第一依教趣求。
頂禮其足繞無數帀(至)云何修菩薩道。
答行何境界。以無邊無盡甚深廣大能所不二。為所行境。
問中欲顯能所別故。先問所成。後問能成。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屬。又由能起所。故先辨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而義兼能所。故四問全別。晉經中云□何境界名何境界。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非但所觀。今初能能起方便中。有二十心。前中起上求大智心。
夜神言善男子(至)我發起住大智光明海德心。
△二有十心。下化大悲心。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至)令一切眾生皆受喜樂心。
△二答為何事業三。初標。
發是心已復為說法令其漸至一切智地。
△二別釋。於中具有三十七門。分之為三。初十五門隨其便宜。以十度化。治其十蔽。初五門雙明捨戒。
所謂若見眾生樂著所住(至)令其得入如來境界。
以捨一切著。則戒淨故。
△二有十心。明餘八度。
若見眾生多瞋恚者(至)令得菩薩智波羅蜜。
般若及願各有二門。
△二有十二門。得佛功德。
若見眾生色相不具(至)令得智慧見一切法。
化無功德眾生。令得佛因果。見第一義。
△三有十門。但以對治門。破其惑障。
若見眾生貧行多者(至)我為其說菩薩直心。
△三總結化意。
善男子我以此等無量法施(至)其心怡暢安隱適悅。
見物成益。故大歡喜。此即釋名中初意。
△三答觀察問二。初觀菩薩境界。
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至)坐種種莊嚴座。
△二觀佛勝用三。初結前生後。
善男子我觀察此道場(至)無量無邊生大歡喜。
知佛神力下。義當生後。
△二正顯。有其十門。
善男子我觀毗盧遮那(至)如是出現如是說法。
△三總結近遠。近結前之十門。亦遠結前觀菩薩境。以所觀境皆稱性故。文二。初標喜成益。
我見是已於念念中(至)昔所未聞而今始聞。
△二徵釋益由。
何以故以能了知法界相故(至)莊嚴解脫光明海。
以能觀之大智。稱法界之體相。是故菩薩所生信等。等一切智。
△四答所行境界問三。初十門法說。通二種境。
又善男子此解脫無邊普入一切法界門故。
即所觀境。
此解脫無盡等發一切智性心故。
即分齊境。下八準思。
此解脫無際入無際畔(至)以能了知如幻法故。
△二有二十二門喻說。
此解脫者猶如影像(至)一切諸佛法輪聲故。
以解脫深廣相難可知故。
△三有一句。總結勸修。
善男子我今為汝說此譬喻汝應思惟隨順悟入。
△二明得解脫因二。初問。
爾時善財童子(至)云何修行得此解脫。
△二答。
夜神言善男子菩薩修行十大法藏得此解脫。
先標。次徵釋。
何等為十一修布施(至)一切諸法無有障礙。
後結。
善男子若諸菩薩(至)積集堅固安住圓滿。
即十度為因。
△三明發心久近。欲顯道根深故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聖者(至)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二答。初長行三。初於餘剎海中發心修行二。初於第一剎塵劫修五。初總顯剎海。
夜神言善男子此華藏(至)而覆其上淨穢相雜。
△二別彰時處。
此世界中乃往古世(至)名一切寶藏妙月光明。
△三顯於初佛發心得定。
有佛名不退轉法界音(至)具足福德燈光明幢。
亦表五地入俗福智高勝故。
守護道場我見彼佛(至)名普照如來功德海。
此即正詶發心之問。自此已去。皆顯修行得法。是知先問亦含問其得法久近。
△四略舉次前九佛。
此道場中次有如來(至)名普照三世眾生諸根行。
△五結略顯廣。
善男子清淨光金莊嚴(至)亦聞其佛所說諸法。
此舉一劫之中剎塵數佛皆悉供養。
△二於第二剎塵劫修行。
從此命終還即於此世界中生。
界不異前。故云還即。
經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
劫時有異。言歷剎塵。
然後命終生此華藏莊嚴世界海。
前雖數數命終今語前劫之末。是知前普光明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含有剎塵數小劫。此中但明塵數小劫。略無大劫之名。二文影略。故下結云。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中。修菩薩行是則前段一如來興。義當一劫。若以普光明劫。為剎塵之一。此命終下。結成剎塵之劫。則闕二字。故晉經言。於彼世界。經二佛剎微塵數劫。方順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剎塵之佛。則佛彌多矣。
△二修行得法二。初舉此前三佛。
娑婆世界值迦羅鳩孫馱(至)名演一切眾生言音海。
△二顯遇本師得今解脫。則前所得。望此皆因。文二。初標名體。
次值毗盧遮那如來(至)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
△二明其業用。此中業用非獨事業。良以前之四問皆業用故。故此通包。於中亦二。初標所入海數。
此解脫已能入十不可說(至)微塵數法界安立海。
△二明海中所見展轉染細。略為四重。初剎海中塵。
見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
△二塵中之剎。
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
△三剎中之佛。
一一佛土皆有毗盧遮那(至)又亦聞其所說妙法。
△四佛毛變化二。初通力演法。
又亦見彼一切諸佛(至)隨眾生心轉正法輪。
△二夜神悟入二。初總顯能所悟。
我得速疾陀羅尼力(至)如是悟解一切法門。
△二明重重微細二。初總顯十重。十重一一顯無盡法門。
一一法門中悟解一切修多羅雲。
一法門。如般若一門中。有多契經。
一一修多羅雲中悟解一切法海。
二隨一契經。詮多深廣之法。謂含諸度等。
一一法海中悟解一切法品。
三隨一深法。有多品類。
一一法品中悟解一切法雲。
四隨一類中。有多事法。其一一法。含旨如雲。
一一法雲中悟解一切法流。
五隨一根本法雲。流出眾多支派。上五約所悟。下五約能悟。
一一法流中出生一切大喜海(至)得一切智光海。
△二別顯智光之用二。初句總該橫竪。
一智光海普照三世徧入十方。
是第十一重。但廣最後一重功用無邊。則類前重重不可盡也。
△二別顯橫豎之中所知。文五。初知如來因地之行。
知無量如來往昔諸行海知無量如來所有本事海。
上二句總。後之十句別明十度。
知無量如來難捨能施海(至)無量如來智波羅蜜海。
△二知佛因地之位。
知無量如來往昔起菩薩地(至)如來往昔觀菩薩地。
△三知因地作用。
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至)調伏成熟一切眾生。
上三知因。
△四總知果用。
知無量如來放大光明(至)知無量如來廣大力海。
△五總知。
彼諸如來從初發心乃至法滅我於念念悉得知見。
△三結詶其問三。初結前。
善男子汝問我言汝發心來(至)至釋迦牟尼佛。
△二類顯。
及此劫中未來所有一切諸佛我皆如是親近供養。
先類未來。後及餘界。
如於世界賢劫之中(至)悉亦如是親近供養。
△三結觀修學。
善男子彼清淨光金莊嚴(至)修此菩薩大勇猛門。
△二偈頌。十偈分三。初誡聽勸修。
爾時寂靜音海主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善財聽我說清淨解脫門聞已生歡喜勤修令究竟。
△二正明昔行。文二。初智行上供。
我昔於劫海生大信樂心(至)入此解脫門。
△二有四偈。悲心下救。
老病貧窮人諸根不具足(至)我當悉除滅。
△三有一偈。結行分齊。
願盡未來劫普為諸羣生滅除生死苦得佛究竟樂。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菩提場如來會中。
般若為得佛之所。故特言菩提場。
有主夜神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
般若若現。則善守心城及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為增威力。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三。初以心觀。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寂靜音海主夜神身。
△二以偈讚四。初因友得見。
而說頌言我因善友教來詣天神所(至)身量無有邊。
△二有二偈。寄對顯勝。
非是著色相計有於諸法(至)色相無邊故。
△三有六偈。當相顯勝。
遠離於五蘊亦不住於處(至)十方徧說法。
△四有一偈。總結圓融。
無邊諸剎海佛海眾生海悉在一塵中此尊解脫力。
△三身禮辭。
時善財童子說此偈已(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六守護一切城夜神。寄現前地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隨順寂靜(至)守護一切城夜神所。
△二見敬諮問。
見彼夜神坐一切寶(至)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三稱讚授法二。初讚發心之相。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至)問諸菩薩所修行門。
△二正授法界三。初標名體。
善男子我得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即事契經故曰甚深。權實無礙。蘊攝妙辨。稱為自在。依此演法。普應羣機。是謂妙音。
△二顯其業用三。初總明□。初十句彰法施之德。
為大法師無所罣礙(至)為令眾生安住佛教故。
△二顯法施之意。
佛子我以此等法施眾生(至)心恒不捨一切智地。
△二別顯業用三。初釋甚深三。初總標。
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至)時作十種觀察法界。
△二徵列。
何者為十。
列法界中。十種別義。今約十種勝行顯之。以行必稱理。理由行顯故。
所謂我知法界無量。
一無分量。
獲得廣大智光明故我知法界無邊。
二無邊際。
見一切佛所知見故我知法界無限。
三無齊限。
普入一切諸佛國土(至)我知法界無畔。
四無涯畔。
普於一切法界海中(至)我知法界無斷。
五無斷絕。
入於如來不斷智故(至)充滿法界不可壞。
餘五可知。
△三結前觀益。
善男子我作此十種(至)深入如來難思境界。
△二釋自在義。
又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至)恒為眾生演說妙法。
謂總持權實。各就所持。立名可知。
△三釋妙音義二。初別明。有二十三句。
善男子我或為眾生(至)或為眾生說修慧法。
初三約三慧。後二十句勒為十對。約廣略辨。
或為眾生說一有法或為眾生說一切有法。
略而言者。一者通理通事。理一有者。二十五有。理無二故。事一有者。同一有為故。餘可思準。
或為說一如來名海法(至)或為說一切乘出離法。
△二總結。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說法門為眾生說。
△三結益二。初別結甚深益。
善男子我入如來無差別(至)盡未來劫住普賢行。
由入無差別故。住劫而不疲。
△二通結妙音自在。
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至)增長一切諸解脫門。
由總持故。增長解脫。
念念充滿一切法界。
由妙音故。充滿法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九(入第七十一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辨法根深二。初問。
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至)聖者證得其已久如。
△二答二。先辨初劫修行二。初總舉剎劫。
夜神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至)不可說不可說城。
言世界轉者。謂世界為塵。一塵一剎。復末為塵故。亦猶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等。若取迴轉形世界塵者。何以偏取此形。
△二別彰遇佛四。初總舉佛數興處。
善男子彼世界中(至)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
△二別於初佛得法六。初標佛現。
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
△二父王出家。
彼佛出時有轉輪王(至)其王出家護持正法。
△三惡世過興。
法欲滅時有千部異眾(至)及以一切世間之論。
△四滅過弘闡。
時王比丘而語之言(至)六萬五千歲中而得興盛。
△五王女見聞發心得法。
時有比丘尼名法輪化光。
法輪化光者。圓滿般若。照一切法。從無而有故。
是此王女百千比丘尼(至)光明王如來一切神力。
即正答得法久近也。
△六結會古今。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至)一切法門海般若波羅蜜。
兼顯成益。
△三略舉次前百佛。
次有佛興名離垢法光明(至)名普智光明燈。
△四結略顯廣。
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至)教化成熟無量眾生。
△二類顯多劫成益。
從是已來於佛剎微塵數劫(至)住一切智無上法城。
△四謙己推勝二。初謙己知一。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常真實語恒清淨語。
略顯四種業用。若約妙音釋。則不綺不離間。不妄不惡口。如次配之。若約甚深釋者。不與理合。皆名戲論。理外發言。即是二語。既與理乖。則非真非淨。反此可知。
△二推勝知多。
如諸菩薩摩訶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三。指後位。
善男子此佛會中有主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
約事在香樹閣內故。約位七地。是有功用行。有能開發無相住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至)一切眾生住一切智。
△二偈頌中。頌前法者。臨去殷勤。囑令修學故。有十一偈於中分二。初頌前體用。
爾時守護一切城主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菩薩解脫深難見(至)開通三世解脫道。
△二顯法根深二。先頌初劫三。初通頌初後。
過於剎轉微塵劫(至)我皆供養聽受法。
△二有四頌。別頌於初佛得法。
我見法海雷音佛(至)動地舒光悟含識。
△□□□□頌中間百佛及後結文。
見第二佛而親近(至)如是須彌塵數等。
△二頌類顯。
於諸剎轉微塵劫(至)令此解脫得清淨。
△三善財得益。雖通由前文。亦近由此。於中有二。初長行敘益。
爾時善財童子(至)獲菩薩大辨才心大歡喜。
△二偈頌慶讚。十偈分四。初讚福智超絕。
觀察守護一亦見十夜神以偈讚曰。
已行廣大妙慧海(至)威德光明住此眾。
△二有四頌。歎悲智甚深。
了達法性如虗空(至)說離世間眾怖行。
念念攀緣一切境。不礙分別事故。心心永斷諸分別。常契理故。又上句約觀。下句約止。即止觀雙運。了達無性。成無分別。而起大悲。成上攀緣。攀緣即分別耳。不唯屬妄。
△二有四偈。總顯德圓離障攝益。
已住如來諸願道(至)引導使入菩提路。
△四有一頌。成行入位。
已生如來誓願家(至)隨眾生樂現眾色。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二經。
△第七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寄遠行地。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往詣開敷一切樹華夜神所。
△二見敬諮問。
見其身在眾寶香樹(至)唯願垂慈為我宣說。
△三授己法界四。初顯法行二。初明安樂眾生行。
夜神言善男子(至)達其處所宿夜安樂。
亦是法門所作業用。對先問行。故總示其行。未舉法門之名。
△二利益眾生行二。初總。
善男子若有眾生(至)種種善根使其修習。
令物斷惡修善故。
△二別。
為慳悋者讚歎布施(至)令住菩薩智波羅蜜。
十度以治蔽障。
△二立法名字。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
此有二意。一者望前稱己益物悲智之心。故生大喜。二者望後照佛攝生大悲智。故生大喜。
△三明業用二。初問。
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境界云何。
以是業用分齊。故云境界。
△二答三。初總標。
夜神言善男子入此解脫(至)普攝眾生巧方便智。
謂知佛攝生之智為業用分齊。
△二略顯普攝之相。
云何普攝善男子(至)□淨業力之所攝故。
謂一切物樂皆由佛得。故知佛攝。
△三廣顯巧方便智二。初徵。
云何知然。
△二釋。釋意云。我見如來從因至果。大悲巧攝。故知樂由佛生。於中二。初總明。
善男子我入此出生(至)菩薩行海悉皆明見。
△二別顯分二。初發善巧普攝之心。亦二。初見發心之境。沈於苦集。
善男子世尊往昔(至)不得值遇諸佛菩薩。
△二正發救心。令得滅道二。初並起慈悲。
見如是已起大悲心(至)於一切因緣無迷惑心。
△二雙運悲智。
起觀察真□□性心(至)究竟皆得十力智果心。
△二起善巧普攝之行二。初別明利益眾生行三。初本攝生行體。
起如是心已得菩薩力(至)不悔不悋無間無斷。
△二明攝生本意。
以是方便普攝眾生(至)增一切智福德大海。
△二辨攝生周徧。即廣大義。
菩薩如是念念成熟(至)隨眾生心普使知見。
△二雜明種種行二。初明觀機。彰苦集無涯。
善男子毗盧遮那如來(至)具受種種無量諸苦。
△二顯修行無量三。初總明化益。
起大悲心具修一切(至)勤修福智助道之法。
△二別明化法。
為說種種諸因果門(至)趣一切智助道之法。
△三總結化意。
令諸眾生心生歡喜(至)令其安住菩薩智慧。
△四辨法根深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聖者(至)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二答二。初歎深許說二。初長行二。先歎深難知四。初標難知。
夜神言善男子。
非唯久遠難知。抑亦當時發心。已得深法。滿佛境故。況無久近相。
此處難信。
非常見聞。
難知。
非聞慧境。
難解難入。
非思修故。上皆心緣處滅。
難說。
言語道。
△二顯不知人。
一切世間及以二乘皆不能知。
△三揀去能知。
唯除諸佛神力所護(至)於此能持能入能了。
即是善財童子之類。
△四徵釋所以。
何以故此是如來智慧境界(至)尚不能知□餘眾生。
以是佛境故。權教菩薩尚不能知。況前劣耶。
△二承力許說。
然我今者以佛威力(至)隨汝所問為汝宣說。
△二偈頌分二。初頌歎深難說。有四。初標深難說。
爾時開敷一切樹華夜神(至)而說頌言。
佛子汝所問甚深佛境界難思剎塵劫說之不可盡。
△二有三偈。頌不知人。
非是貪恚癡憍慢惑所覆(至)能知佛所覺。
以是佛境故。惑者不知。
△三超頌前釋。
佛境界寂靜性淨離分別非著請有者能知此法性。
△四有十四偈。總頌揀去能知。
生於諸佛家為佛所守護(至)是彼之境界。
其心寂靜住三昧(至)此無礙眼之解脫。
次第頌前佛力所護等。恐繁不配。說者隨宜。
△二頌承力為說。
汝於無量大劫海(至)今汝深心轉清淨。
△二承力正詶。文二。初長行二。初正說四。初總顯發心時處佛興。
善男子乃往古世(至)說種種法門度無量眾生。
△二別舉本生時處。
善男子彼普光明真金(至)閻浮提人壽萬歲時。
△三明發心勝緣四。初大王治化。
其中有王名一切法音(至)閻浮提內無有怨敵。
即鐵輪王。故云閻浮。
△二五濁為因。感三災果。
時彼世界劫欲盡時(至)一切人眾壽命矩促。
命濁。
資財乏少形色鄙陋多苦少樂。
眾生濁。
不修十善專作惡業(至)離他眷屬妬他榮好。
煩惱濁。
任情起見非法貪求(至)馳走四方靡所依怙。
見濁劫濁則通。
△三悲境現前。
咸來共繞王都大城(至)獲財利想升天宮想。
△四正明起行二初深起大悲。
爾時大王聞此語已(至)令其得入一切智門。
△二廣行大施八。初施令彌布。
作是語已擊鼓宣令(至)內外所有悉皆能捨。
△二施會大敷。
其堅固妙寶莊巖雲燈城(至)勸諸眾生修行善業。
△三施主超倫。
時彼大王處師子座(至)以致治國無違命者。
△四施田雲集。
爾時閻浮提無量無數(至)住菩薩願行廣大施。
△五施心殷重。
時王見彼諸來乞者(至)心生歡喜亦復如是。
△六施願深廣。
善男子其王爾時因善知識(至)行一切智無障礙道。
△七施慧□微。
已能深入一切智流(至)生堅固想師想佛想。
△八施時均普。
不揀方處不擇族類(至)皆悉如是普施眾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十(入第七十二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正顯發心本事文類。初發心身德。
時此會中有長者女名寶光明。
有中殊勝行。空中方便慧。皆寶光義矣。
與六十童女俱端正殊妙(至)常見諸佛求一切智。
△二正發大心。
時寶光明女去王不遠(至)隨所生處皆隨往生。
同王心故。
△三王發攝言。
爾時大王知此童女(至)令諸眾生普得滿足。
△四女讚王德。初標心淨。
時寶光明女信心清淨生大歡喜。
△二發口言。五十二偈。分之為二。初總顯王德四。初明王未興時損。
即以偈頌而讚王言。
往昔此城邑大王未出時(至)望之如曠野。
△二有二偈。明王興世之益。
大王升寶位廣濟諸羣生(至)惸獨悉安隱。
△三有十偈。翻損成德。即翻十惡。
往昔諸眾生各各相殘害(至)悉從因緣起。
△四有七偈。明依正難思。
大王演妙音聞者皆欣樂(至)迴向佛菩提。
△二顯王本生四。初明先王世末。
王父淨光明王母蓮華光(至)草樹皆枯槁。
△二八偈明王興先相。
王生七日前先現靈瑞相(至)如渴飲美水。
△三有七偈。正顯誕生。
時彼光明王眷屬無量眾(至)汝子應欣慶。
△四有八偈。生後之益。
寶藏皆涌出寶樹生妙衣(至)一切悉安樂。
△三展身敬。
爾時寶光明童女(至)曲躬恭敬却住一面。
△五大王述讚。
時彼大王告童女言(至)亦當成就如是功德。
△六施行攝持。
王讚女已以無價寶衣(至)如淨夜天星宿莊嚴。
△二結會古今。
善男子爾時一切法音(至)處於種種妙法宮殿。
△一偈頌。但是總相。顯己能知。文二。初九明能知。
爾時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至)而說頌言。
我有廣大眼普見於十方(至)眾生度多少。
△後有一偈。結勸。
我於無量劫修習此法門我今為汝說佛子汝應學。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道場中(至)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
無功用道。住大願風。普救護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至)云何修行一切佛法。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三經。
△八大願精進力夜神。寄不動地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救護一切眾生夜神所。
略無念法。亦表無功離念故。
△二見敬諮問。然亦含二意。若約顯說。則自此盡偈。皆第二段。至夜神答言下。方屬第三授己法界。若約密授。則此現勝用。已為授己法界。善財發同善友心。便已得益。義雖通二。為欲順文。且依前判。就文分三。初見勝用二。初總見所依。
見彼夜神在大眾中(至)摩尼寶網彌覆其上。
△二別顯身相。有二十四身。
現日月星宿影像身(至)現常游虗空利益身。
上十即應機攝化身。
現一切佛所頂禮身(至)現法燈普滅世暗身。
此六是應法成行身。
現了法如幻淨智身(至)現本清淨法性身。
並是離障契理。身多隨內德。顯身差別。見身了心。
△二設敬證入四。初設敬陳禮。
時善財童子見如是等(至)良久乃起合掌瞻仰。
△二發增勝心。
於善知識生十種心(至)得一切佛法故是為十。
△三深證懸同有三。謂標釋結。今初標。
發是心已得彼夜神與諸菩薩佛剎微塵數同行。
由前起同己等十心。故得同善友等行。通論同有四義。一人法無二。與一切法界同。二因果無二。與一切諸佛同。三自他無二。與一切菩薩同。四染淨無二。與一切眾生同。今云得彼夜神與諸菩薩同菩薩行。則正是第三義。兼餘三。由見初故。則不殊餘二。方為究竟之同。良以八地證無生理。自他相作。皆無礙故。偏此明同。故下列中。有無生忍。
△二列釋。
所謂同念心常憶念(至)成就如來十力智故。
八十四同。各有標名釋義。文相自顯。
△三總結。
時善財童子觀察大願(至)佛剎微塵數同菩薩行。
△四以偈慶讚三。初有八偈。頌前發增勝心。
既獲此已心轉清淨(至)一心合掌以偈讚曰。
我發堅固意志求無上覺(至)圓滿白淨法。
次第頌前十句。初之六偈。各頌一句。第七偈中。上之三句。頌第七句。下句頌第八。第八偈中上半頌。第九下半頌第十。
△二有一偈。頌前深證懸同。
我以此等故功德悉具足普為諸眾生說一切智道。
△三有一偈。荷恩深重。
聖者為我師與我無上法無量無數劫不能報其恩。
△三諮問法要。
爾時善財說此偈已(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來已覩解脫之用。是故不問云何修行。但直徵名。文有三問。
△三授己法界。前即默授。今方言授。於中有二。初答名問。後答發心久近。所以不答成菩提者。有二意故。一顯悲增。如休捨說。二顯久成。示居因位。故下所救。千佛尚已久成。況能救耶。前中二。初標名。
夜神告言善男子此解脫門名教化眾生令生善根。
謂現身廣化。令生諸善。究竟得佛。故名為根。
△二顯其業用。謂契理之用。故用而無涯。動寂無二。於中有三。初明內契理事。
我以成就此解脫故(至)性皆不實無有差別。
△二大用無涯。
而恒示現無量色身所謂種種色身。
約其類別。
非一色身。
非一。約一類而多。下可思準。
無邊色身清淨色身(至)現普賢菩薩像色身。
略顯九十八種色身。并初後標結。即成百身。起信等論明八地。當色自在地故。此廣辨色身。
△三總結深廣四。初結所作之業。
念念中現如是等色相身(至)捨不善業住於善行。
△二結能現因。
善男子當知此由大願力故(至)大慈力故作如是事。
△三雙結寂用無礙。
善男子我入此解脫(至)而能示現無量色身。
△四結成深廣。
一一身現無量色相海(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二答發心久近二。初歎深許說三。初牒問許說。
善男子如汝所問(至)承佛神力當為汝說。
△二歎法甚深二。初法說。
善男子菩薩智輪(至)如是諸劫分別顯示。
上標。下釋。先正釋。
何以故菩薩智論本性清淨。
本性約理。
離一切分別網。
離分別約智。
超一切障礙山。
超障約所。斷後釋妨。
隨所應化而普照故。
既無長短今說長短者。為利生故。欲長則長。顯法根深。欲短則短。顯法超勝。
△二喻顯有五。初皎日隨時喻。
善男子譬如日輪無有晝夜但出時名晝沒時名夜。
謂日體恒明。映山出沒喻。智無三世心障見殊。
菩薩智輪亦復如是(至)言其止住前劫後劫。
△二日輪現影喻。
善男子譬如日輪(至)而彼淨日不來至此。
謂白日無來。隨處隱顯喻。智輪常寂。機見短長。
菩薩智輪亦復如是(至)現眾生前教化調伏。
△三虗舟運物喻。
佛子譬如船師常以大船(至)而度眾生無有休息。
喻於菩薩無住攝生。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未曾分別劫數長短。
△四太虗無礙喻。
佛子如太虗空一切世界(至)盡未來劫持一切剎。
喻於菩薩無功益物。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而無憂喜疲厭之心。
△五幻化無真喻。
善男子如幻化人(至)憂喜生死十種之事。
喻即用而寂。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無取無捨無安無怖。
然上諸夜神歎深。皆倣斯法喻。
△三結承力為說。
佛子菩薩智慧雖復如是(至)滿足大願成就諸力。
△二正答所問。先長行。文三。初善光劫中行因得法二。初明最初佛所修證三。初古佛出興。
佛子乃往古世過世界海(至)已成熟者演說正法。
△二先王治化。
是時國王名曰勝光(至)調伏彼故造立囹圄。
囹圄者。周之獄名。
枷鎖禁閉無量眾生於中受苦。
△三夜神修因三。初在家本事十。初悲救罪人。正答發心之始。
王有太子名為善伏(至)或以煙熏或被榜笞。
榜笞捶擊也。
或遭臏割。
臏謂刖足之流。
倮形亂髮飢渴羸瘦(至)願垂寬宥施以無畏。
△二臣議非理。
時王即集五百大臣(至)有哀救者罪亦至死。
△三請代囚命。
時彼太子悲心轉切(至)應捨身命而拔濟之。
△四臣執令誅。
時諸大臣共詣王所(至)不責治者王之寶祚。
祚即位也。易云。聖人之大寶曰位。
亦不久立王聞此言赫然大怒令誅太子及諸罪人。
△五王后哀祈。
王后聞之愁憂號哭(至)唯願大王赦太子命。
△六王奪子志。
王即迴顧語太子言莫救罪人若救罪人必當殺汝。
△七太子確救。
爾時太子為欲專求(至)身當受戮王言隨意。
△八母請修因。
爾時王后白言大王(至)然後治罪王即聽許。
△九正設施場。
時都城北有一大園(至)隨有所求靡不周給。
△十如來親救六。初就戮時臨。
經半月已於最後日(至)及諸外道悉來集會。
△二如來降德。
時法輪音虗空燈王(至)一心瞻仰來入彼會。
△三敬神禮請。
爾時太子及諸大眾(至)攝受於我處于此座。
△四就座談經。
以佛神力淨居諸天(至)令諸眾生隨類各解。
普照因輪者。謂令知善惡各自有因。罪人惡因所招。太子善因當滿故。
△五廣益當機。
時彼會中有八十那由他(至)免離惡趣生於天上。
△六太子得法。
善伏太子即於此時(至)令生善根解脫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三(入第七十五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七女敬順從。有十四偈。分三。初三忘苦眷德。
爾時童女白太子言敬奉來教即說頌言。
無量劫海中地獄火焚身(至)甘心受此苦。
△二希同勝行。即正是發菩提之心。
無量生死海以我身肉施(至)願能眷納我。
△三有五偈。勸詣如來。
我曾夢見此妙法菩提場(至)供養彼如來。
△八太子攝受。
爾時太子聞勝日身如來名生大歡喜。
由敬佛故。心生歡喜。
願見彼佛以五百摩尼寶(至)瞻仰太子目不暫捨。
△九母陳慶遂故重讚女。十偈分四。初一標其遂志。
其母善現於太子前而說頌言。
此女極端正功德莊嚴身昔願奉太子今意已滿足。
△二有二偈。德行懸同。
持戒有智慧具足諸功德(至)遠離一切過。
△三有四偈。身語超倫。
此女身柔輭猶如來繒纊(至)悉離諸惡業。
△四有三偈。內心蘊德。
心淨無瑕垢遠離諸諂曲(至)恭敬一切佛。
△十正共修行。亦分十段。初詣佛供養。
爾時太子與妙德女(至)五百摩尼以為間錯。
△二聞經得法。
時佛為說普眼燈門(至)勝日身如來者我身是也。
△二見中間多佛。
彼佛滅後其世界中(至)我皆親近承事供養。
此但略例四十八佛。以為流例。廣明如結中。
△三正得法之時。
其最後佛名廣大解。
即六十億那由他之後。
於彼佛所得淨智眼(至)菩薩三昧海境界解脫。
△四多劫修瑩二。初於一剎塵劫修行二。初多劫修行。未窮菩薩之境。
佛子我得此解脫已(至)心行智慧三昧境界。
△二明菩薩難遇見者不空。
佛子若有眾生得見菩薩(至)三菩提得不退轉。
△二於百剎塵劫修行二。初多劫修證。未知菩薩解脫。
佛子我見彼佛得此解脫已(至)所得普賢解脫門。
△二釋不知所由二。初總顯深廣。
何以故菩薩普賢解脫門(至)與如來境界等。
所以不知者。以稱事理之無邊。等諸佛之境界故。斯則等覺菩薩解脫。十地不知。故名普賢解脫。
△二別顯深廣難知之相。謂一毛法不可窮。況多毛多身廣大之用。以是無盡無邊之法門故。於中有五。初一毛中。見器世間。
佛子我於佛剎微塵數劫(至)種種方便種種清淨。
△二見智正覺世間。
又於菩薩一一毛孔(至)說種種修多羅恒不斷絕。
△三見眾生世間。
又於菩薩一一毛孔(至)種種作業種種諸根。
△四見菩薩修行。
又於菩薩一一毛孔(至)無邊攝取眾生方便。
△五總結不窮深廣。
佛子我於佛剎微塵數劫(至)悉見三世法界中事。
△四謙己推勝。
佛子我唯得此觀察菩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二。初指後位。
善男子此世界中有佛母(至)眾生善根常無休息。
如後當釋。
△二頌前法。臨行再述故。三十一偈分三。初一總顯菩薩益生。
爾時釋迦瞿波女(至)承佛神力即說頌言。
若有見菩薩修行種種行起善不善心菩薩皆攝取。
超頌前見者不空。生下女人染心之益。
△二有十五偈。明遠劫前。
乃往久遠世過百剎塵劫(至)妙相莊嚴身。
長行所無。長行語真淨發心。但論德女。今則收其雜善。故敘遠緣。以麤況妙。
△三有十五偈。正頌長行德女因緣。
此後所經劫二百有五十(至)諸劫所行道。
△六戀德禮辭。
爾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帀辭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六經。
△大文第二。有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謂會前諸位差別之緣。令歸一實法界生於佛果。如摩耶生佛。故次明之。然人雖十一。約法唯九。約會為十。初一為總。餘九為別。故摩耶得智幻法門。末後德生亦得幻住。始終相會。該於中間。總別圓融。歸實無二故。摩耶既會緣入實。何得更須十人。豈不向言總別相會。非別無以成總故。又顯餘是所會之緣。所以語十。表其無盡。無盡之緣。皆成摩耶之實德故。又此一相。義當等覺。等覺方能親生佛故。等覺却入重玄門中。故有十人。多明入俗。初天主光。且須正念無失。次可為世師。徧窮眾藝字智之門。無依無盡。無著清淨。清淨則淨智發光。發光則智相無盡。無盡則成願不違。方能還歸幻住。故雖十一。不失入實之言。始末皆幻。方知諸緣體虗即實。今初總中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將詣觀成三。初標將詣觀成。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欲詣(至)即時獲得觀佛境界智。
摩耶昔云天后。天后能生佛。故權教中說。生佛七日。命終生天。晉經指在迦毗羅城。則顯常不滅矣。又上文云。此世界者。亦表即佛境界。是故證得觀佛境智。然說摩耶。或云是實非化。或云是化非實。或云亦化亦實。或云非化非實。皆帶方便。約此宗說。即法界實德。人法圓融。
△二別明觀念二。初總。
作如是念是善知識(至)以如幻願而持佛身。
總念勝德已。能闇合願智幻門。
△二別。
隨意生身無生滅身(至)唯是普賢淨目所見。
別念一十七身。唯普眼見。冥契下文天后所現。
△三思欲親承。
如是之人我今云何(至)思其語言受其教海。
△二勝緣引導三。初主城神顯教修心三。初以華散。
作是念已有主城神(至)眾色寶華以散善財。
△二正以言教。有三十門。分三。初明十度行。
作如是言善男子(至)聽受一切佛所說法。
有十二門。初施後智。各有二句。中八各一。城神既爾。令護心城。是知無有一事一塵非法門矣。心名城者。蓋其中有正覺法王。萬德所聚故。
△二有十一句。即初地淨治地法。
應扶助心城謂深信一切佛功德海。
十種勝行。文小不次。而數全足。上一信。
應廣大心城謂大慈普及一切世間。
二慈。
應善覆心城謂集眾善法以覆其上。
三堅固。
應寬廣心城謂大悲哀愍一切眾生。
四悲。
應開心城門謂悉捨所有隨應給施。
五捨。
應密護心城(至)逐諸惡法不令其住。
六七皆慚愧。謂不容惡故。
應決定心城謂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無退轉。
八無疲厭。
應安立心城謂正念三世一切如來所有境界。
九如說行。
應瑩徹心城(至)所有法門種種緣起。
十知諸經論。
應部分心城(至)皆令得見薩婆若道。
十一即成就世智故。能普曉眾生。
△三有七句。福智圓滿。
應住持心城謂發一切(至)周徧法界大福德聚。
上二是福。下五是智。
應令心城明了(至)謂正念一切諸佛如來。
此三權智。
應知心城自性(至)謂以一切智了諸法。
此二實智。
△三結讚微釋。及成勝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乃至究竟必當成佛。
△二身眾神密加授法二。初讚友令欣。
爾時有身眾神名蓮華法德(至)種種稱歎摩耶夫人。
△二放光加被。
從其耳璫放無量色相(至)乃至徧入身諸毛孔。
△三善財獲益。所謂十眼。
善財即得淨光明眼(至)見佛平等不思議身故。
不思議身者。十身無礙故。佛平等者。佛佛同故。故異於前。但明法身。餘可準思。
得無礙光眼(至)覩一切剎諸佛出興故。
△三法堂羅剎。教求友之方三。初教二。初教十法增其智。
時有守護菩薩法堂羅剎鬼(至)則得親近諸善知識。
△二先標次釋。
何等為十。
有十一心。
所謂其心清淨離諸諂誑。
一直心。
大悲平等普攝眾生。
二悲心。
知諸眾生無有真實。
三智。
趣一切智心不退轉。
四進。
以信解力普入一切諸佛道場。
五信。
得淨慧眼了諸法性。
六深。
大慈平等普覆眾生。
七慈。
以智光明廓諸妄境以甘露雨滌生死熱。
九益。
以廣大眼徹鑒諸法心常隨順諸善知識。
十一常。後是為下結。
是為十。
△二息其亂三。初標。
復次佛子菩薩成就(至)則常現見諸善知識。
△二徵釋。
何等為十所謂法空清淨(至)不捨離不缺減三昧。
於境不捨離等者。凡夫染境。二乘捨境。權教縱觀。空有互陳。並為缺減。若圓修者。觸目對境。窮盡法源。不取不捨。故央掘經云。摩訶衍者。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了了分明見。具足無減脩等。又云。所謂眼入處。於諸如來常明見來入門。具足無減修等。
普見一切佛出興三昧(至)善知識所無過失三昧。
△三結。
佛子菩薩成就(至)處處值遇諸善知識。
△三詰遇友者。既定慧雙游。無境不契。並為道品。則真友懸通能如是行。為護正法堂也。
△二問。
說是語時善財童子(至)城邑聚落求善知識。
△三答。文有四法。
羅剎答言善男子汝應普禮十方求善知識。
一以友無不在故。
正念思惟一切境界求善知識。
二以法為體故。
勇猛自在徧游十方求善知識。
三身同友徧故。
觀身觀心如夢如影求善知識。
四智與境合故。如夢如影。又前三離境界相。四則離心緣相。求善友者。幸思此言。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三。初覩依二。初受行其教。躡前起後。
爾時善財受行其教。
近躡羅剎之言。遠通前三勝友。以前二神並未答故。即由前來三位調練故。得覩斯勝報。
△二正明所見三。初明蓮華。
即時覩見大寶蓮華從地涌出。
所證法界。自性無染。故曰蓮華。無明既開。不離心內。如從地涌。亦表性淨萬行之因。從法性地而出現故。此即十定中普賢之華也。
金剛為莖妙寶為藏(至)無數寶網彌覆其上。
△二明上樓觀。
於其臺上有一樓觀。
謂能證權實二智。依於所證。而重現故。
名普納十方法界藏。
智包無外。云普納十方。
奇妙嚴飾金剛為地千柱行列。
總攝五位。自分勝進。故云千柱行列。
一切皆以摩尼寶成(至)階陛欄楯周帀莊嚴。
其一一事皆有所表。恐厭繁文。
△三明樓觀中寶座。
其樓觀中有如意寶蓮華之座。
即智體自空故。樓中有座。
種種眾寶以為嚴飾。
空具性德故。廣顯莊嚴。
妙寶欄楯寶衣間列(至)不可思議微妙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四(入七十六卷第六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見友正報二。初結前標後。
爾時善財見如是座(至)於一切眾生前現淨色身。
前但明主座。今雙結主伴。
△二別顯身雲二。初身相二。初萬類難思身二。初顯別相。
所謂超三界色身(至)同於如來無分別故。
文有四十種身。或唯約事。如普徧色身。或唯約理。如十二十三無滅身。以本無生起。滅亦不為滅故。或事理交徹。如三十二及三十五無生不生色身。以事顯理故。於中無生則約自願所成。無別有生。不生則隨他而現。生即不生。餘可思準。
△二明通體。
如是身者非色所有(至)已得成就寂滅身故。
謂離有取蘊故。
△二一類超勝身。
爾時善財童子(至)乃至超過人女身。
唯約女故。
△二身業二。初總標。
現如是等無量色身饒益眾生集一切智助道之法。
△二別顯二。初明十度行。
行於平等檀波羅蜜大悲普覆一切世間。
一檀。
出生如來無量功德。
二出生戒。戒能生長故。
修習增長一切智心。
三進。
觀察思惟諸法實性獲深忍海。
四忍。
具眾定門住於平等(至)心常正定未甞動亂。
五定。
恒轉清淨不退法輪(至)恒以智慧觀法實相。
六般若。
見諸如來心無厭足(至)入佛無量清淨法身。
七方便。
成就大願淨諸佛剎究竟調伏一切眾生。
八願。
心恒徧入諸佛境界(至)速疾增長一切智力。
九力。
得佛智光普照一切(至)心恒納受一切法。
十智。唯精進在於忍前。餘皆如次。
△二明二嚴行。
修習一切如來功德(至)願為一切菩薩之母。
為佛母者。是其本行故。
△二設敬。
爾時善財童子見摩耶夫人(至)摩耶之前恭敬禮拜。
自道已深。故現身等彼。上二並是住體徧應。
即時證得無量無數(至)并其眷屬合掌而立。
△三諮問。
白言大聖文殊師利(至)無空過者漸來至此。
所以敘文殊等者。若約等覺。則因位極故。若約會緣。從初發心。一一善友皆是所會之緣。同入此故。
願為我說菩薩云何學菩薩行而得成就。
△三授己法界三。初名體。
答言佛子我已成就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大有二義。一願大。願為一切諸佛母故。二智大。智亦二義。一權智即能起大願。能成幻事。二實智。即是般若生佛真身。幻亦二義。一願智。體虗當相名幻。故上文云。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故能無不為。二者即智。所作生佛之義。謂於己身不壞小而廣容。若於佛身無生起而現起。又願收普賢。智收文殊。皆入大幻。同為般若。亦名佛母。
△二業用二。初總。
是故常為諸菩薩母。
△二別。於中有四。初為現在遮那母二。初標。為剎海遮那母。
佛子如我於此閻浮提中(至)示現誕生自在神變。
△二別顯生佛之相四。初毛光為先相五。初光入身。
又善男子我於淨飯王宮(至)乃至一切諸毛孔中。
△二光現變。
又彼光中普現一切(至)宮殿眷屬五欲自娛。
△三現八相。
又見出家往詣道場(至)為諸大眾轉正法輪。
△四現因果。
又見如來往昔修行(至)如是等事靡不皆見。
△五令身難思。
又善男子彼妙光明(至)受生莊嚴諸宮殿故。
謂身不大。而容十方無盡法界。
△二正明自在入胎五。初眷屬翼從。
爾時菩薩從兜率天(至)乘其宮殿俱來供養。
△二菩薩現通。
菩薩爾時以神通力(至)離諸懈怠無所執著。
△三光明息苦。
又以神力放大光明(至)所有業行永出惡道。
△四現變入。
又為救護一切眾生(至)與眷屬俱來入我身。
△五入已游步。
彼諸菩薩於我腹中(至)微塵數世界而為一步。
△三腹包眾海。
又念念中十方不可說(至)眾會道場清淨嚴飾。
△四舉此類於百億世界。
善男子如此四天下(至)然我此身本來無二。
稱一性故。
非一處住。
體周徧故。
非多處住。
不如事故。又上句不壞多故。下句不壞一故。又上句理如事故。下句事如理。又一與多相即入故。此並釋中智幻之義。
何以故以修菩薩大願智幻莊嚴解脫門故。
△二為過去諸佛母。
善男子如今世尊(至)示現受生我皆為母。
△三為賢劫千佛母義通三世。
善男子如此世界(至)當成佛者悉為其母。
△四結通橫豎無窮。
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我自見身悉為其母。
△三辯法根源二。初問。
爾時善財童子白摩耶(至)得此解脫經今幾時。
△二答六。初輪王久遠。
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至)神通道眼所知劫數。
非後身菩薩所知者。顯唯佛知。非但久遠。亦顯時無時相佛智契故。
爾時有劫名淨光世界(至)有轉輪王名大威德。
△二有佛魔來。
彼王城北有一道場(至)無量眾俱至菩薩所。
△三聖帝助降。
彼大威德轉輪聖王(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表智王助體本覺現故。此時已得菩薩神通。明今始成非實始也。
△四場神興願。
時道場神見是事已歡喜無量便於彼王而生子想。
智假慈興故。神於王生如一子想。
頂禮佛足作是願言(至)復曾供養十那由他佛。
△五結會古今。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至)今世尊毗盧遮那是。
△六為母普周。
我從於彼發願已來(至)常為我子我常為母。
前來為佛生時之母。即是願母。此明為佛成道時母。即是智母。
善男子過去現在十方世界(至)皆於臍中放大光明。
臍中放光者。生長同氣之所表。佛佛智從無二理生故。
來照我身及我所住宮殿屋宅彼最後生我悉為母。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世界(至)其王有女名天主光。
謂悲智勝用光淨自在破闇義故。父名正念者。此由定發故。故法門名無礙清淨念。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敬受其教(至)戀慕瞻仰却行而退。
△二有十友。別明會緣。然位德已極。託迹凡流。深悲接生。不標神異。但以利人。又顯求者道深。或但示法門之名。則懸領旨趣。人雖具十。文但分九。後二合故。今初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友。文六。初之一句。即依教趣求。
遂往天宮。
△二見敬諮問。
見彼天女禮足圍繞(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二示己法門二。初標名。
天女答言善男子(至)名無礙念清淨莊嚴。
謂以一念無礙智。普觀三世。無不明現。而無去來今。為無礙念。不雜異念。為清淨念。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莊嚴。
△二業用三。初念最初一劫。
善男子我以此解脫力(至)常現在前念持不忘。
△二念中間多劫。
又憶過去劫名善地(至)恒河沙數諸佛如來。
△三總結多劫。
善男子如是憶念(至)持而順行曾無懈廢。
非唯憶念。亦於彼多劫。多佛聞持此門。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無礙(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迦毗羅城。
居迦毗羅黃色城者。中道軌物故。
有童子師名曰徧友。
謂為童蒙師。徧與眾生。為善友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以聞法故(至)繞無數帀辭退而去。
下諸善友。六段之文。多有不具。皆可思準。
△二童子師徧友幻智師範善知識。文但有三。初依教趣求。
從天宮下漸向彼城。
△二見敬諮問。
至徧友所禮足圍繞(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指示後友。
徧友答言善男子(至)汝可問之當為汝說。
不得法門者。略有四義。一與眾藝法門同故。二法有所付顯流通故。三一切法門體無二故。四表無所得方為得故。
△三善知眾藝幻智字母善知識。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即至其所。
△二見敬諮問。
頭頂禮敬於一面立(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門二。初標名體。
時彼童子告善財言(至)得菩薩解脫名善知眾藝。
謂以無礙智。窮世間之伎藝故。
△二顯其業用。
我恒唱持此之字母。
字母為眾藝之勝。書說之本故。此徧明之。有標列結。列有四十二門。皆言般若波羅蜜門者。從字入於無相智故。字義為門故。毗盧遮那經中。皆言不可得。智無所得。即般若故。又文殊五字經云。受持此陀羅尼。即入一切法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纔誦一徧。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然初五字若準阿目佉三藏。即全是文殊真言。若準今多字本。而第二字不同。今依彼經釋。
唱阿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至)入無差別境界。
一阿者。是無生義。以無生之理。統該萬法。故經云。無差別境。而菩薩得此無生。則能達諸法空。斷一切障。故云威力。
唱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無邊差別門。
二多者。彼經第二當囉字。是清淨無染。離塵垢義。今云多者。毗盧遮那經釋多云。如如解脫。金剛頂云。如如不可得故。謂如即無邊差別故。如不可得。順哆字義。應是譯人之誤。以囉哆二字字形相近聲相濫故。若順無塵垢。釋以無邊之門。方淨塵垢。
唱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照法界。
三波者。五字經云。亦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謂真俗雙亡。是真法界。諸法皆等。即是普照。
唱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斷差別。
四者者。諸法無有諸行。謂諸行既空故。徧摧差別。
唱那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得無依無上。
五那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謂性相雙亡。故無所依。能所詮亡。是謂無上。文云以那字無性相故者。字無有諸行。者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跛字無第一義故。囉字無塵垢義。以囉字無塵垢義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那字無有性相。汝知是要當觀心。是本來清淨。無染無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遮那經中字義。與此無殊。下多依彼經及阿目佉所譯。而其梵音輕重有殊。釋義無別。
唱邏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離依止無垢。
六邏字。悟一切法離世間故。愛有因緣。永不現故。離世間故無依。愛不現故無垢。
唱柂(輕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不退轉方便。
七柂字。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別故。方為不退轉方便。
唱婆(蒲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金剛場。
八婆字。悟一切法離縛解故。方入金剛場。
唱荼(徒解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曰普輪。
九荼字。悟一切法離熱矯穢得清涼故。是普摧義。
唱沙(史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為海藏。
十沙字。悟一切法無量礙故。如海含像。
唱縛(房可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生安住。
十一縛字。悟一切法言語道斷故。能徧安住。
唱哆(都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圓滿光。
十二哆字。悟一切法真如不動故。不動則圓滿發光。
唱也(以可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差別積聚。
十三也字。悟如實不生故。則諸乘差別積聚皆不可得。
唱瑟吒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光明息煩惱。
十四瑟吒字。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普光明即能制伏。住持煩惱。即所制伏息。即伏義。
唱迦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無差別雲。
十五迦字。悟作者不可得。則作業如雲。皆無差別。
唱婆(蘇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降霔大雨。
十六婆字。即時平等性。
唱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大流湍激眾峯齊峙。
十七麼字。即我所執性。我慢高舉。若眾峯齊峙。我慢則生死長流。湍馳奔激。
唱伽(上聲輕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安立。
十八伽字。即一切法行取性。
唱他(他可反)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真如平等藏。
十九他字。即是處所性。
唱社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入世間海清淨。
二十社字。即能所生起。
唱銷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念一切佛莊嚴。
二十一鎖。字即安隱性。
唱柂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揀擇一切法聚。
二十二柂字。即能持界性。
唱奢(尸荷切)字時入般若(至)隨順一切佛教輪光明。
二十三奢字。即寂靜性。
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因地智慧藏。
二十四佉字。即如虗空性。
唱叉(楚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息諸業海藏。
二十五叉字。即盡性。
唱婆(蘇紇切)多(上聲呼)字時(至)蠲諸惑障門淨光明。
二十六娑多字。即任持處非處。令不動性惑障為非處。開淨光明為其處。
唱壤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作世間智慧門。
二十七壤字。即能所知性。
唱曷攞多(上聲呼)字時入般若(至)生死境界智慧輪。
二十八曷攞多字。即執著義。性執著為生死境義。即智慧輪。
唱婆(蒲餓切)字時入般若(至)一切智宮殿圓滿莊嚴。
二十九婆字。即可破壞性。圓滿之言。不空譯為道場。然此婆字。宜蒲餓切。諸本多云蒲我切。則與第八不殊。
唱車(上聲呼)字時入般若(至)修行方便藏各別圓滿。
三十車字。即欲樂覆性。
唱娑(蘇紇切)麼字時入般若(至)名隨十方現見諸佛。
三十一婆麼字。即可憶念性。
唱訶婆(二字皆上聲呼)字時入般若(至)令出生無礙力。
三十二訶婆字。即可呼召性無緣。召令有緣故。
唱縒(七可切)字時入般若(至)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
三十三縒字。即勇健性。
唱伽(上聲呼)字時入般若(至)持一切法雲堅固海藏。
三十四伽字。即厚平等性。
唱吒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隨願普見十方諸佛。
三十五吒字。即積集性。
唱拏(嬭可切)字時入般若(至)觀察字輪有無盡諸億字。
三十六拏字。即離諸諠諍。無往無來行住坐臥。謂以常觀字輪故。
唱娑(蘇紇切)頗字時入般若(至)名化眾生究竟處。
三十七娑頗字。即徧滿果報。
唱娑(同前音)迦字時入般若(至)無礙辯光明輪徧照。
三十八娑迦字。即積聚蘊性。
唱也(夷舸切)娑(蘇舸切)字時(至)宣說一切佛法境界。
三十九也娑字。即衰老性相。
唱室者字時入般若(至)於一切眾生界法雷徧吼。
四十室者字。即聚集足跡。謂聚集即一切眾生。法雷即是足跡。
唱侘(恥加切)字時入般若(至)以無我法開曉眾生。
四十一侘字。即相驅迫性。謂無我曉之。即為驅迫。
唱陀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法輪差別藏。
四十二陀字。即究竟處。所謂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輪。然新譯乃是茶字。去聲引之。上來從娑字來。皆上有悟一切法。下有不可得言。今並略之。若具皆如瑟吒字耳。其中難者。已如上釋。餘以經疏相對。文並可知。更有對會及修觀儀。所得功德並別章具也。
△三總結示。
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時(至)般若波羅蜜門。
結云四十二門者。謂表四十二位故。故智論中諸位圓融。明初阿字。具後諸字。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眾藝(至)無沉沒無不現證。
推勝即就其所知眾藝。寄勝推之。不捨世俗。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會同般若之門。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摩竭提國(至)彼中有城名婆咀那。
此云增益。以無盡三昧能出生故。
有優婆夷號曰賢勝。
賢猶直善。無依道場。直善之最。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頭面敬禮(至)繞無數帀戀仰辭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五(入第七十六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賢勝優婆夷幻智無依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向聚落城至賢勝所。
△二見敬諮問。
禮拜圍繞合掌恭敬(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二授己法門二。初得解脫。
賢勝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無依處道場。
直就經文。內外無依。即是道場。賢首云。梵名那阿賴耶曼茶羅。那者此云無也不也。阿賴耶此云依處也依止也。曼茶羅云道場也圓場也。謂無阿賴耶染分依處。而有淨分圓場。出生勝德。不可窮盡。即轉依究竟。顯德無盡故也。
既自開解復為大說。
即二利之用。
△後得三昧。
又得無盡三昧。
是名次月即為釋名。
非彼三昧法有盡無盡。
上揀濫。下顯是。
以能出生一切智(至)速疾神通無盡故。
謂體則雙超盡。及無盡但從用出生。說無盡耳。然則二門相成。無依道場即空。如來藏無盡三昧即是不空。要心無依。契於本空。方見不空。具性功德。故云出生智性眼等。息妄顯出。故曰出生。出非本無。猶稱性智。
△四謙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而我云何盡能知說。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為沃田。
是南天竺。近水沃潤故。顯無念定水能滋長故。
彼有長者名堅固解脫。
無著清淨。惑不能壞。即解脫故。
汝可往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爾時善財禮賢勝足繞無數帀戀慕瞻仰辭退南行。
△五堅固長者。幻智無著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到於彼城詣長者所。
△三見敬諮問。
禮足圍繞合掌恭敬(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門二。初顯名。
長者答言善男子(至)名無著念清淨莊嚴。
無著約境。離所知故。無念約心。心體離念。故無煩惱。二障永盡。是曰清淨。淨則能嚴法身。
△二彰用。
我自得是解脫已來(至)勤求正法無有休息。
既二障不生。則無愛見。故無所求。無所求故。故能求法無厭無休。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即此城中(至)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禮堅固足繞無數帀辭退而行。
△六妙月長者。幻智智光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向妙會所。
△二見敬諮問。
禮足圍繞合掌恭敬(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門。
妙月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淨智光明。
真智廓妄。名為淨智。後智照法。名為智光。能淨能光。若秋空滿月。故名妙月。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出生彼有長者名無勝軍。
謂見佛得法無盡。故無能勝。眾德所聚。從喻如軍。亦能普勝諸魔軍故。皆從體出故。城名出生。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是時善財禮妙月足繞無數帀戀仰辭去。
△七無勝軍長者。幻智無盡相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漸向彼城至長者所。
△二見敬諮問。
禮足圍繞合掌恭敬(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門二。初示名。
長者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無盡相。
法門之名。即所成德相無窮盡故。
△二以用釋名。
我以證此菩薩解脫見無量佛得無盡藏。
得無盡藏者。謂聞諸妙法。又諸心境無非佛法故。若佛若法皆無有盡。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五指後善友。
善男子於此城南(至)有婆羅門名最寂靜。
虗誑言息。故云寂靜。寂靜即為淨行言行君子之樞機。苟能誠實。斯則可法。故城名為法。
往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禮無勝軍足繞無數帀戀仰辭去。
△八最寂靜婆羅門。幻幻智誠願語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漸次南行詣彼聚落。
△二見敬諮問。
見最寂靜禮足圍繞(至)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三授己法門二。初標名。
婆羅門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誠願語。
有二義。一始終無妄故。如從初發心立弘誓言。必如言行。不乖先語故。二者隨行不虗故。如忍辱仙人言我不瞋令身還復。
△二以用釋名。即如次釋前二義。初始終無妄。
過去現在未來菩薩(至)無已退無現退無當退。
△二隨行不虗。
善男子我以住於誠願語故隨意所作莫不誠滿。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而我云何能知能說。
△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妙意華門。
妙意華門。即蘇滿那華。其城門側有之故。亦在南天。當受其訓。得求友之妙意勝因之華故。
彼有童子名曰德生。
表於淨智。智則萬德由生。
復有童女名為有德。
表於淨悲。悲為眾德之本。以悲智相導故。二人同會。會緣之終。此二滿故。將見慈氏紹佛位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於法尊重(至)繞無數帀戀仰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七經。
△九德生有德幻智歸幻門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漸子漸次南行至妙意華門城。
△二見敬諮問。
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至)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三示己法門二。初標名。
時童子童女告善財言(至)得菩薩解脫名為幻住。
謂能所境智。染淨之法。皆從緣起。無定性故。如幻而住。
△二業用二。初別明。
得此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故。
有十種幻。皆上句標幻。下句以緣生釋成。一一為總。緣生世界。並通染淨剎海。亦名世界故。餘九為別。初五約染分依他。如幻緣生。
一切眾生皆幻住業煩惱所起故。
一約有情苦果。從業惑集生。
一切世間皆幻住無明有愛等展轉緣生故。
二約十二因緣。順觀即世間故。次第相由。故云展轉。
一切法皆幻住我見等種種幻緣所生故。
三就五類法中。但除無為。故云一切。以無為無有起。非幻緣生故。異熟識等。從無始惡習內執為我。四惑相應。故云我見等。及外取妄境。故云種種幻緣。故惑心等悉皆如幻。四五二句。別明不相應行。
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見等顛倒智所生故。
四即是時。謂依行相續不斷分位。建立為時。所依行空。時何所立。妄計有體。是顛倒智。
一切眾生生滅(至)虗妄分別所生故。
五即無常生老等。謂依生已壞滅分位。建立無常。等皆妄分別有。
一切國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見倒無明所現故。
六一切國土。義通染淨眾生。染土多從三倒所生。以不了唯心妄取境界故。上云一切國土但想所持。既有妄想。故心見皆倒。言無明所現者。亦通淨剎。謂登地已上無明未盡。所現國土種種不同。既云無明。則揀非佛土。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幻住(至)願智幻所成故。
後之三種。但約淨分依他而明。從緣如幻。可以意得。
△二結歎玄奧。
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
幻法非有。體不實故。非無。相非無故。非一。性相異故。非異。無二體故。空有相即。一異兩亡。既離二邊。亦亡中道。由斯交徹故。能一中現多。多皆即一。重重無礙。為不思議。故推勝云善入無邊諸事幻網。
△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等二人(至)我等云何能知能說。
△五指示後友二。初以力冥加。
時童子童女說自解脫已(至)令善財身柔輭光澤。
△二以言顯示三。初指處。
而告之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國名海岸。
南海北岸。一生菩薩。臨智海故。
有園名大莊嚴。
因圓萬行。而嚴果故。又生死園苑。以萬行樹林。嚴自果故。
其中有一廣大樓閣名毗盧遮那莊嚴藏。
約事則其中廣博。同虗空故。有多光明。能徧照故。阿僧祇等寶所嚴故。蘊多樓閣。包多事故。約法則二智相依。緣起相由。故云樓閣。智即法界。是為廣大。名毗盧等。順成上義。二智光明徧照事理故。智能包容萬德。即莊嚴藏。華嚴萬行不離此故。上約其果。下出其因。
從菩薩善根果報生。
約其宿因。是彼善根之果報故。
從菩薩念力願力自在力(至)從菩薩福德智慧生。
約其現緣。
善男子住不思議(至)現如是境界集如是莊嚴。
現依所為。
△二示人。
彌勒菩薩摩訶薩安處其中。
彌勒梵音具云迷帝隷。此云慈氏。是其姓也。然有三緣。一由本願。過去曾值大慈如來。因立大願。願得斯號故。二由此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懷時。有慈心故。如滿慈子名阿逸多。此云無勝。以生具相好勝德無過故。今以姓而呼。但云慈氏。慈依智住。故曰處中。上正示。下顯住之因。
為欲攝受本所生處(至)了一切生皆無相故。
悲智雙游。皆為利物。故云為欲等。
△三教問二。初正教。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至)云何事菩薩善知識。
興十問者。表無盡故。
△二釋廣問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要須廣問。
△二釋。有二意。初所求德廣。能具說故。文二。初通顯彌勒德圓位滿。
善男子彼菩薩摩訶薩(至)甘露法水而灌其頂。
△二別顯。是其真實善友。
善男子彼善知識(至)菩薩行願所成功德。
設若德滿。非已有緣。亦難求故。
△二明其能求大心。法應爾故。即廣誡勸。文二。先誡勸求法二。初標不應。誡其去劣。
善男子汝不應修一善(至)淨佛國土事善知識。
△二釋所應作。令其廣修二。初徵。
何以故。
△二釋二。初別明應修。乃有九十八門。分為十段。初上求菩提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應學無量巧迴向。
△二下救眾生行。
應化無眾生界(至)應調伏無量眾生。
△三自斷惑障行。
應斷無量煩惱(至)應竭無量受生海。
△四勸物出離行。
應令無量眾生(至)應置無量眾生於聖道中。
△五淨自根欲行。
應消滅無量貪欲行(至)應摧破無量愚癡行。
令除三種不善根故。則成三種善根等故。
應超無量魔網(至)應示現菩薩無量隨順世間。
△六力用自在行。
應生無量淨信力(至)應圓滿無量如來力。
△七攝法治惑行。
應分別無量法門(至)應照無量品類根。
上六攝法。下三治惑。
應知無量煩惱病(至)應療無量眾生疾。
△八供佛攝生行。
應嚴辦無量甘露供(至)應以四攝攝無量眾生。
△九悲願深廣行。
應修無量總持門(至)應知無量言辭法。
△十證入圓滿行。
應入無量差別心(至)出生不可說菩薩願。
△二結略顯廣。
善男子舉要言之(至)應普事一切善知識。
謂以別陳終難具故。
△二誡勸事友三。初誡二。初正誡離過。
善男子汝求善知識(至)深信尊敬心不應變改。
言見隨煩惱行勿嫌怪者。善友有二。一實二權。權能行於非道。內外生熟。善巧難知。故不應嫌。實中復二。一行二解。今但求解。不應觀行故。如智度論五十說。亦如有目跛人。猶能示道。
△二舉益釋成二。初明善友能示行。文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但起廣心。足成大道。何以要令事友求誡而離過耶。
△二釋。
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至)作一切菩薩利益事。
釋云。法假人弘。不因善友。何能聞諸殊勝妙行。於中具有三十五句。句各一行。
△二明其善友能為外護。前即能生。此能養育。於中有二。初正明能為攝護。
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至)增長一切菩提分法。
△二舉因釋成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善惡在己。善友何能令我不墮惡趣等耶。
△二釋。
善男子善知識者(至)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門。
釋意云。由友教令離惡因故。因亡果喪。豈非友力以此四十句。釋上正明十五句。有通有別通則以後諸惡之因。通對前果。別則各各配屬前文。如由除諸難。不退大乘。由斷諸惡。不犯淨戒。由破無明不隨惡友。下諸句中。或有二三對上一句。可以意得。恐繁不配。
△二教勸。謂教其事友之方。文有四段。皆約喻顯。即分為四。初教念友勝德二。初歎勝。
善男子善知識者如慈母(至)令到智慧寶洲故。
△二結勸。
善男子常當如是正念思惟諸善知識。
△二教起事友心行。有二十一句。
復次善男子(至)應發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二身友對辨。
復次善男子汝應於自身(至)繫王繒想坐王殿想。
文有十句。句各四事。
△四結勸成益二。初正勸。
善男子汝應發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識。
△二舉益釋成二。初正釋事友之益。
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識令其志願永得清淨。
△二重讚善友。為能益故。須宜承事。
復次善男子善知識者(至)譬如父母養育兒子。
△三雙結上來誡勸二門。謂別說難窮。故須結廣。從其省略。文二。初寄數明多。
善男子以要言之(至)百千億阿僧祇大願。
△二總收結多。
善男子我復略說(至)善知識能發起。
既通一切。何但百千。明知前云十不可說。意顯無盡耳。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六(入第七十七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自下大文第三。慈氏一人明攝德成因相。前既會緣入實。定堪成佛故。今辨其一生補處成因之義。文唯五段。以補處位極。故闕謙推。初依教趣求二。初標念前趣後。
爾時善財童子(至)正念思惟諸菩薩行向海岸國。
△二別生勝念。悔往修來。文四。初觀昔非。以行對治。
自憶往世不修禮敬(至)如是思惟生大歡喜。
△二觀其現苦。策進當善。
復觀此身是生老病死(至)菩薩願智身而作因緣。
諸修行者。願審此倣之。
△三明觀念之益。益其勝觀。
作是念時長不思議(至)三世平等無有休息。
△四結益所屬。
如是一切皆以信受善知識教之所致耳。
△二見敬諮問二。初見敬二。先見依二。初入定申敬三。初結前標後。
善財童子以如是尊重(至)大樓閣前五體投地。
可知。
暫時斂念。
標定。
思惟觀察。
定加行。
以深信解大願力故。
是定之因。
入徧一切處智慧身平等門。
辨定名相。
△二別顯定用。即雙運定慧。於中二。初明即智定之妙用二。初羅身雲於法界。
普現其身在於一切如來前(至)盡未來際無有休息。
△二契法性之真源。
等虗空無邊量故(至)無有性隨緣轉故。
△二稱法界之深觀。於中有三。初了法從緣。次智契無性。後會歸中道。此三無礙。即三觀一心。今初了法從緣。
又決定知一切諸法皆從業起。
報詶善惡。故云業起。
一切諸果皆從因起。
果自種生。云從因起。
一切諸業皆從習起一切佛興皆從信起。
自修成佛。信為道源。
一切化現諸供養事(至)一切化佛從敬心起。
感他化身。敬心便現。
一切佛法從善根起(至)從一切智境界而起。
△二智契無性。
離於斷見知迴向故(至)離顛倒見知如實理故。
離顛倒見者。通三四倒。倒謂常計無常。是名顛倒。見於實理。則無斯倒。若以無常為常。亦非見如實理。以壞相故。
離自在見知不由他故。
謂自在天能生萬物。知由自業。故不由他。
離自他見知從緣起故。
單執自他。則乖緣起。
離邊執見知法界無邊故。
堅執生死等。有始末故。
離往來見知如影像故離有無見知不生滅故。
從無之有。名之為生。自有之無。稱之為滅。體無生滅。何得有無。
離一切法見知空無生故。
約理遣法。
知不自在故。
約緣遣法。
知願力出生故。
約因遣法。
離一切相見入無相際故。
△三會歸中道。
知一切法如種生芽故。
然隨一句。皆離上諸過。今且通說。如種生芽者。從水土等緣生故非無。此如初段觀緣生。則無性故非有。如第二段非有非無。即是中道。如是離斷常等。可以思準。種芽橫喻萬法。
如印生文故。
即豎喻諸法。涅槃云。此陰亦滅。彼陰續生。如臘印印泥。印壞文成等。已下諸句。通於橫豎。
知質如像故知聲如響故(至)了世心現故。
了世心現。亦唯心觀。以心為緣。現而無性。即中道觀。
了果因起故了報業集故(至)善巧方便所流出故。
△三總結成益。
善財童子入如是智(至)流注身心清涼悅澤。
△二善財出定。三業敬讚。文三。初以身敬繞。
從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暫捨合掌圍繞經無量帀。
△二以心敬念十。初約境顯勝。
作是念言此大樓閣是解空無相無我者之所住處。
然此諸句一一皆舉能住者德。歎所住樓閣。初句具顯故。此大樓閣之言。貫通諸句。
是於一切法無分別者(至)一切道者之所住處。
△二約德顯妙。
是入一切甚深般若(至)一切如來所者之所住處。
△三約用顯自在。
是以一劫入一切劫(至)一切國土者之所住處。
△四約行顯勝。
是於一切眾生前(至)演說難遭遇法者之所住處。
△五約觀顯深。
是能住難知法甚深法(至)無戲論法者之所住處。
△六約對治顯勝。
是住大慈大悲者(至)亦不與癡惑俱者之所住處。
△七約止觀明自在。
是雖住四禪而不隨禪生(至)菩提行願者之所住處。
△八約利他行顯勝。
是雖於一切業煩惱中(至)利益他事者之所住處。
△九約護小乘行明自在。
是雖行九次第定(至)雖說一切乘而不捨大乘。
△十結德所住。
此大樓閣是住如是等一切諸功德者之所住處。
於前九中。除初二及五。餘皆約權實事理雙行。
△二以言敬讚。五十五偈。分二。前三十四偈七言舉德歎處。後二十一偈五言指處明德。前中又二。初二總歎。
爾時善財童子而說頌言(至)此無等者之住處。
一約行位。一約名德。
△二餘偈別約德行四。初約自利行勝。
施戒忍進禪智慧(至)此無依者之住處。
△二有十偈。歎利他行勝。
普見惡道羣生類(至)此堅固意之住處。
△三有八偈。歎功德勝。
十方諸佛所說法(至)此修行者之住處。
△四有七偈。歎方便勝。
成就神通方便智(至)此悲愍者之住處。
△二指處明德。雖復語依。意在歎正。於中有六。初下化。
佛子住於此普現眾生前(至)充滿十方剎。
△二上觀。
佛子住於此徧游諸世界(至)其心無厭倦。
△三有五偈。明三昧自在。
佛子住於此念念入三昧(至)一切諸趣中。
△四有七偈。智慧深廣。
佛子住於此飲諸佛法海(至)無起無所有。
△五有一偈。顯其平等。
觀察眾生等法等如來等剎等諸願等三世悉平等。
△六有四偈。結德申敬。求哀請加。
佛子住於此教化諸羣生(至)願垂顧念我。
△二見正報。文二。初見二。初翹心願覩。
爾時善財童子(至)願見彌勒菩薩親近供養。
△二正覩慈尊。
乃見彌勒菩薩摩訶薩從別處來。
言別處來者。攝化就機故。還來歸本故。亦顯慈氏應念而至。不著處故。
無量天龍夜叉(至)而共來向莊嚴藏大樓觀所。
二明設敬儀五。初身心禮敬。
善財見已歡喜踊躍五體投地。
△二讚德記別。文二。初長行。
時彌勒菩薩觀察善財指示大眾歎其功德。
指示者。令眾同覩。倣而行故。
△二偈正讚。有一百一十三頌。分三。初指眾總歎。
而說頌曰汝等觀善財(至)而來至我所。
△二別歎勝德三。初二十二偈直對善財歎。於中亦三。初有九偈。讚德善來。
善來圓滿慈善來清淨悲(至)修行不疲厭。
△二有二偈。明來因緣。
文殊德雲等一切諸佛子(至)今來至我所。
以外由善友。內具德行。
△三明來所為。
為求諸如來清淨之境界(至)而來至我所。
△二對眾令觀讚五。初四偈總讚。
汝等觀此人親近善知識(至)受諸勝果報。
△二有四偈。讚其即智之悲。
善財見眾生生老病死苦(至)示其安隱處。
△三有七偈。歎其即悲之智。
忍鎧解脫乘智慧為利劒(至)滅除三毒暗。
爾焰者。此云所知。入大乘論云。爾焰地者。是第十地。此約盡斷十種所知障故。
△四有六偈。總歎諸德。
覺心迦羅邏悲胞慈為肉(至)專求善知識。
迦羅邏即揭蘿藍。梵音輕重。
△後五偈讚妙果當成。
當滅諸惡道當示人天路(至)其心大歡喜。
△三重對善財讚五。初讚其當果德二。初總。
汝行極調柔汝心甚清淨(至)成就大菩提。
△二別。
當滿諸行海當知諸法海(至)心生大歡喜。
△二有七偈。雙歎當現德。
汝於諸法門已得及當得(至)應生大欣慶。
△三有八偈。讚其遇友德。
諸根不懈倦志願恒決定(至)善哉住壽命。
△四有五偈。歎速成位行德。
已生菩薩家已具菩薩德(至)亦當如是學。
△五有十七偈。總明諸德。結歎令欣。
一切功德行皆從願欲生(至)到佛功德岸。
△三有一偈。略示後友。
汝當往大智文殊師利所彼當令汝得普賢深妙行。
△三重申敬儀三。初辨敬因。聞讚德故。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稱讚善財大功德藏。
△二身心悲敬。
善財聞已歡喜踊躍(至)恭敬瞻仰繞無量帀。
△三華供展誠。
以文殊師利心念力故。
表由信智。
眾華瓔珞。
華因德立瓔珞行成。
種種妙寶不覺忽然自盈其手。
信智滿故。
善財歡喜即以奉散彌勒菩薩摩訶薩上。
攝成因故。辦當果故。
△四再讚再說。
時彌勒菩薩摩善財頂為說頌言。
善哉善哉真佛子(至)獨如文殊及與我。
△五慶遇念恩。
時善財童子以頌答曰我念善知識(至)願速還瞻覲。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七(入第七十八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二諮問。文二。初自陳發心。
爾時善財童子(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正問法要三。初標所問。
而我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
△二歎慈氏有能答之德。即以此德而為問端。
大聖一切如來授尊者記(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總。下別。
若一生當得無上菩提(至)已能速踐一切智位。
別有五十句。皆因圓果滿德。
△三結問請說。兼顯問意。
大聖菩薩云何學菩薩行(至)如是等事願皆為說。
△三稱歎授法二。先稱歎二。初為大眾歎善財。即是難人二。初指人示眾。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問菩薩行諸功德不。
△二正讚其德四。初求友精勤二。初總顯精勤。
諸仁者此長者子勇猛精進(至)處處尋求承事請法。
△二別示精勤之相。
諸仁者此長者子(至)未曾暫起一念疲懈。
謂一時之勤。猶未可歎。以其善財自始暨末。一念無懈。故為可稱。言一百一十善知識者。古有多釋。一云理應具有。但文脫漏。賢首釋云。前後諸友。總五十四位。分出德生有德為二。則五十五人各有自分勝進。故有一百一十。若依此解。違此已言。既云經由百一十已方至彌勒。彌勒等三非在一百一十之數。其義明矣。有云百一十。言減數十耳。約實唯有一百八人。謂此前除去徧友。但五十一。各具主伴。成百二人。徧友童子指示眾藝。雖非主友。而是伴友。為一百三。更加無厭足王處空天瞿波處無憂德神摩耶處蓮華法德身眾神及妙華光明神守護法堂善眼羅剎。合前總有一百八人。以空天等相問答故。得在友數。非前主友稱名指示。故非主友。但名伴友。若爾則違下餘城之言。下自釋云。前至童子童女。已經一百一十。今更往後文殊所。故云餘也。謂若以此為百八者。加於慈氏。尚為百九。并後文殊。方成一十。何有餘耶。若通會者。三釋皆得一種。取前更加不動處覺悟菩薩天如來使天。足成一百一十之數。餘義亦成。以彼二聖亦教善財故。得為伴友。其餘己之言。但是譯者之意。晉經中無餘己之言。通取前後。於義無妨。然下復云百一十城。又云過百一十由旬。皆言百一十者。有所表故。謂除佛位。取其證入十地等覺。為百一十。一中具十。是故成其一百一十。亦顯位位十十相融。設有三賢。亦唯具十。若合等覺。屬在十地勝進中攝。則開十信。以為其一。進退行布及與圓融。皆順百一十之言。何必須要剋定前後。
△二所乘廣大三。初總難希奇。
諸仁者此長者子(至)修諸廣大助道之法。
△二別明難遇二。初標舉。
如是之人難可得聞難可得見難得親近同居共行。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二釋。釋意云。非濟深廣故。即開前總中救護眾生。於中又二。初總護一切。
此長者子發心救護(至)斷癡惑出生死。
△二約類別明。
諸仁者此長者子為被四流漂汩者造大法船。
汩者流急之貌。
為被見泥沒溺者(至)住界城者示諸脫門。
言界城者。即十八界。一一根境識中。別別解脫故。
在險難者導安隱處(至)界蛇所纏解以聖道。
界蛇即地等四界。
著於六處空聚落者以智慧光引之令出。
六處空聚。癡闇無人。不以智光引之。必為塵賊所劫。
住邪濟者令入正濟(至)令其趣入一切智城。
△三總結所作。
諸仁者此長者子(至)常樂順行未曾違逆。
△三具德無缺。
諸仁者若有眾生(至)應知展轉倍更難得。
有十三句。有一在已。已為希有。況有二三乃至全具。是故經云。展轉難得。又復後後難於前前。故云展轉。
△四速證超權。
諸仁者餘諸菩薩(至)乃能親近諸佛菩提。
此依權修。
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
以依實教修行故也。謂以即於凡身。一生亦解行生故。千年之烏。不及朝生之鳳。普賢行位。互融攝故。依實修者。悉皆能爾。胡不勉旃。文有十句。上二句總明具諸位行。
則能以智慧深入法界。
三入十住。
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增廣一切諸行。
四五入十行。
則能圓滿一切大願。
六入迴向。又上四句。亦皆十地行。又上四義。義含通別。
則能超出一切魔業(至)則能具足普賢諸行。
此之四句。通諸地位。
△二為善財讚菩提心。即是歎法。文二。初結前生後。
爾時彌勒菩薩(至)令無量百千眾生發菩提心已。
△二正歎四。初標歎發心。
告善財言善哉善哉(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正明讚歎發心之器。成其利益。
善男子汝獲善利(至)已為善友共所攝受。
△三廣舉菩提心德釋成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所以歎善哉獲善利者何耶。
△二釋。意云。大菩提心具眾德故。文有二百二十一句。皆通三種發心。頓具諸位功德。且分為二。初一百一十八句。明菩提心。徧該諸地。後一百三句。明菩提心。頓具諸位功德。又前多明信成就及解行發心。後段多明證位發心。是故經文多云得也。又前段明菩提心殊勝功德。高齊佛果。後段喻菩提心自在功德。廣多無量。今初段中分二。初別明。文通橫豎。橫則一一發心。皆具諸句之德。豎則別配諸位發心。以從菩薩種性。至於究竟。不出三種發心。故光統配十二住。分十二段。初種性住。
善男子菩提心者(至)能持一切諸世間故。
今初三句。即種性住。故云如種如田亦如大地。皆是種子發生之義。
△二明勝解行住中之益。
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至)能放種種法光明故。
△三極喜增上住。
菩提心者猶如淨目(至)一切願中得自在故。
皆初地中義故。
△四戒增上住。
菩提心者猶如大海(至)不染一切世間法故。
△五增上心住。
菩提心者如調慧象(至)能熏法界悉周徧故。
△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菩提心者如善見藥王(至)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藥。
毗笈摩者此云普去。
能拔一切諸惑箭故(至)能清一切煩惱濁故。
△七諸諦相應增上住。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至)能護一切理心故。
△八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住。
菩提心者猶如利刀(至)能拔一切身見刺故。
△九無相有功用住。
菩提心者猶如臥具(至)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十無相無功用住。
菩提心者猶如命根(至)出生一切覺分寶故。
△十一無礙解住。
菩提心者如好種性(至)不取聲聞解脫果故。
言壽行者。梵本云。則為礠石不吸聲聞解脫果故。
△十二最上菩薩住。
菩提心者如淨瑠璃(至)能伏煩惱阿修羅故。
梵本云。因陀羅網。網取煩惱阿修羅故。
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
此云迅猛風也。
能動一切所應化故(至)一切世間應供養故。
其中文義。皆與彼位相應。恐繁不屬。故始於種子。終於惑習。明豎義彰矣。然斷習等推功歸本。由初發心。則橫具諸德。於理明矣。
△二總結。
善男子菩提心者(至)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即知功成。由於始簣。故初心具於諸德況復初後圓融。
△二有一百三句。明菩提心自在功德。於中各有喻合之文。說聽之人所見深遠。故所引喻多非凡境。亦顯不共菩提心故。雖通橫豎。且約豎配。文分五段。初有七句。攝十住德。次有十句。攝十行德。三有九喻。攝十迴向。四六十句。攝十地德。五十七句。攝等覺位。以金剛智。終成無上大菩提故。其間梵語。廣如音義。翻對解釋。今初攝十住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諸覺觀煙不能熏害。
覺心自性。離惡覺等。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一切智樹初無所損。
△二攝十行德。
善男子譬如帝釋著摩尼冠(至)煩惱龍蛇不能為害。
△三攝十迴向德。
善男子譬如帝釋著摩尼冠(至)猶如法界性清淨故。
△四有六十喻。攝十地德。即分為十。初四攝初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寶(至)一切功德悉於中現。
△二有三喻。攝二地德。
善男子如有寶珠(至)心王大寶餘無及者。
謂持戒頭陀等淨功德故。
△三有四喻。攝三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令其具足智慧清涼。
入諸禪定。離惑熱等故。
△四有四喻。攝四地德。
善男子如須彌山(至)悉得同其一切智色。
同一切智燄。得無漏故。
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至)百千劫熏所不能及。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八(入第七十八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五有四喻。攝五地德。
善男子如海島中(至)非業惑等能變其心。
入塵利人。不染俗故。
善男子譬如小火(至)而其心燈無減無盡。
△六有六喻。攝六地德。
善男子譬如一燈(至)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般若現前。頓被闇故。
善男子譬如燈炷(至)終不住於二乘解脫。
△七有五句。攝七地德。
善男子譬如迦陵頻伽鳥(至)凡夫二乘悉不能及。
善入方便。得自在故。
△八有十四喻。攝八地德。
善男子如人學射(至)一切見欲無明鉤鎖。
無功發心。能滅相惑等故。
善男子如有礠石(至)摧伏一切諸魔外道。
△九有十喻。攝九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心無疲厭亦無染著。
延壽益生等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無智不信謂為不淨。
△十有六喻。攝十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藥(至)諸煩惱病悉得除滅。
謂除惑習。成一切佛法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扶踈蔭映普覆世間。
△五有十七喻。攝等覺位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剛(至)一切餘心所不能持。
△四結釋所屬。
善男子菩提心者(至)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謂上來多德。釋獲善利之言故。
△二正授法界四。初授法體四。初攝入方便二。初牒問勸證。
善男子如汝所問(至)學已成就無量功德。
此下入第七十九經。
△二求證方便。
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右繞(至)開樓閣門令我得入。
△二加令證入。
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至)其門即開命善財入。
先約緣加。令其就法亡言會旨。則佛法門開。故云前詣等。即開理智之門。示令悟入也。
善財心喜入已還閉。
後約因。自證悟佛知見。則入法界。從迷之悟。加行趣入。有門理之殊。證已契合。能所兩亡。即妄而真。更無入處。故云還閉。
△三見所證境二。初別明所見。二總顯見相。前中有六。一見依報。二見正報。三見伴菩薩。四見諸佛。五見閣中主閣。六總見嚴具作用。此之六段。皆悲智之中所有。前中分二。初見。後益。前中有三。初直見一重莊嚴。
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虗空。
同虗空者。稱法性故。上標。下列。
阿僧祇寶以為其地(至)阿僧祇摩尼寶放大光明。
後結。
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莊嚴具以為莊嚴。
△二依中有依。
又見其中有無量百千(至)不相障礙亦無雜亂。
一中見多。即微細門。亦主伴門。
△三一多自在。
善財童子於一處中見一切處一切諸處悉如是見。
一處見多。即自在門。
△二明得益。
爾時善財童子見毗盧遮那(至)普見一切普申敬禮。
△二見正報二。初總標。
纔始稽首以彌勒菩薩(至)不可思議自在境界。
△二別顯五。初見發心時。
所謂或見彌勒菩薩(至)親近供養悉皆明見。
△二見其修行得法時。
或見彌勒最初證得(至)受於無上菩提之記。
△三隨類攝生時。
或見彌勒為轉輪王(至)種種方便調伏眾生。
△四見處會說法二。初所處會殊。
或復見為護世天王(至)諸菩薩眾而演說法。
△二顯所說之法。
或見讚說初地乃至(至)讚說一切佛灌頂門。
△五總見行用。
或見彌勒於百千年(至)以方便力現諸神變。
△三見伴菩薩身雲演說。
或見諸菩薩入變化三昧(至)如是等一切諸功德門。
即前與無量眷屬。
△四見諸佛攝化之德。
或復於中見諸如來(至)種種不同悉皆明見。
△五見閣中主閣。別明慈氏一生當作。於中有二。初見。
又復於彼莊嚴藏內(至)住持教法皆悉不同。
△二得益。
爾時善財自見其身(至)憶持不忘通達無礙。
△六見聞嚴具作用神變。於中十段。初聞網等演法三。初近聞。
復聞一切諸樓閣內(至)悉聞其音敷暢辨了。
△二遠用。
又聞某處有某菩薩(至)教化如是無量眾生。
△三得益。
善財童子聞如是等(至)及諸解脫諸三昧門。
△二見寶鏡作用。
又見一切諸寶鏡中(至)三時懺悔迴向發願。
△三見寶柱放光。
又見一切諸寶柱中(至)或作一切諸光明色。
△四見寶像威儀。
又見彼閻浮檀金童女(至)曲躬瞻仰目不暫捨。
△五瓔珞等出生。
又見彼真珠瓔珞(至)一切皆以眾寶莊嚴。
△六蓮華重現。
又復見彼優鉢羅華(至)三十二相莊嚴其身。
△七寶地現像。
又復見彼淨瑠璃地(至)及諸樓閣莊嚴色像。
△八樹現半身。
又於寶樹枝葉華果(至)兜沙羅色光明。
兜沙羅。此云霜氷。
帝青色光明(至)瞻波迦華色光明。
瞻波迦。此云黃色。
△九半月現。
又見諸樓閣半月像中(至)種種光明普照十方。
△十譬現本事。文二。初見慈氏修行隨類攝生。
又見諸樓閣周迴四壁(至)修行諸度一切色像。
△二覩所事友觀喻善財。
又見彌勒曾所承事(至)不思議事莫生疲厭。
△二總顯見相二。初法。
爾時善財童子。
先謂何力能見。
得不忘失憶念力故。
次以何眼見。
得見十方清淨眼故。
次將何智見。
得善觀察無礙智故得諸菩薩自在智故。
次依何位見。
得諸菩薩已入智地廣大解故。
次於何處見。
於一切樓閣一一物中(至)自在境界諸莊嚴事。
後結前來所不說境。
△二喻。
譬如有人於睡夢中(至)能見如是自在境。
喻顯見相。所以有十喻者。所喻別故。然有二意。一喻能見因緣別故。二喻所見境相別故。且初意者。上一總喻能見所見。皆如夢事。大小無礙等。下九皆別。二喻自因力。隨自業故。亦表善財凡命將終故。三四二句並喻緣力。龍鬼所持故。然鬼持自他不同。龍持自他同體。五喻友依報力。六是定力。七喻性空力。八喻法界自在力。九喻智定無二之力。大智海印之三昧故。十幻智自在力。
△次約所喻境相別者。亦初總。餘別。
譬如有人將欲命終(至)得見一切莊嚴境界。
臨命現業喻。喻所見冥應。
譬如有人為鬼所持(至)若有問者靡不能答。
非人所持喻。喻所見能說。
譬如有人為龍所持(至)於少時間謂無量劫。
龍宮淹久喻。喻念劫圓融。
譬如梵宮名莊嚴藏(至)種種差別不相雜亂。
梵宮廣現喻。喻一多無礙。
譬如比丘入徧處定(至)一切境界悉皆明了。
徧處定境喻。喻所見明了。
譬如有人於虗空中(至)悉分別知無有障礙。
乾城依空喻。喻事理無礙。
譬如夜叉宮殿與人宮殿(至)各隨其業所見不同。
同處異見喻。喻隱顯自在。
譬如大海於中悉見三千世界一切色像。
海現三千喻。喻頓見近遠。
譬如幻師以幻力故(至)一切莊嚴自在境界。
幻現眾多喻。喻所見純雜無礙。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九(入第七十九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事訖起定四。初警覺令起。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告善財言善男子起。
亦彈指者。前來得旨。所謂忘言。此中得旨。令不滯寂。
△二略示體相。
法性如是。
上句標示。下釋所見之相。
此是菩薩知諸法智(至)如幻如夢如影如像。
從法智緣生。緣生故無自性。故云如是自性如幻夢等。
悉不成就。
結成上義。從緣無性故。事不成就。無性從緣故。理不成就。由不守自性。故能隨緣。成上之法。雖成不離法性。故即事同之。法性如是。亦是性德自具。
△三得旨而起。
爾時善財聞彈指聲從三昧起。
△二問答所見二。初問。
彌勒告言善男子汝住菩薩(至)知菩薩德了如來願。
問約親證。推之在因。云住不思議。
△二答。
善財白言唯然聖者是善知識加被憶念威神之力。
答約謙敬。推之在緣。云善友力。師資互推。反常情也。
△二顯法名二。初問。
聖者此解脫門其名何等。
△二答。
彌勒告言善男子此解脫門名入三世一切境界。
即此所入所見之境。
不忘念智。
即能入能現之智。良以三世一如故。念劫圓融。隨一世中。現三際之境。智入三世。了法空寂。與如冥契。故一念中。無所不見。
莊嚴藏。
有其二義。一以法性嚴故。一莊嚴中。包含出生無盡嚴具。如一閣中。見多閣等。二以無礙智。契圓融境。嚴如來藏。則本具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故此門中。具不可說解脫。上明主門。下眷屬門。
善男子此解脫門中(至)一生菩薩之所能得。
△三窮嚴因之本源。於中乃有二番問答。初番窮其所歸二。初問。
善財問言此莊嚴事何處去耶。
由上覩希奇攝力之後。忽然而失。故問其去處。
△二答。
彌勒答言於來處去。
以從本流末故來。攝末歸本故去。去不異來。故引之於來。一時併答。
△後番彰其本起二。初問。
曰從何處來。
雖蒙引歸來處。既不究終歸。寧知本起。故復尋之。
△二答二。初法。
曰從菩薩智慧神力中來。
謂智力緣作故來。
依菩薩智慧神力而住。
智力緣加故住。上相。下性。
無有去處亦無住處。
既從緣來。則無來去。故此嚴事。非在閣中而住。亦非別處特來。
非集非常。
從緣而來故非集。緣謝則滅故非常。若先定有處所。則墮常過。先有今無。則為斷滅。則墮斷過。
遠離一切。
既離斷常。何有生滅一異等相。故云得離一切。
△二喻二。初龍王降雨喻。
善男子如龍王降雨(至)如是境界不可思議。
偏喻無來之來。
善男子彼莊嚴事亦復如是不住於內。
菩薩力故。
亦不住外。
自善力故。以內外因緣互奪。則內外兩亡。
而非不見但由菩薩威神之力汝善根力見如是事。
△二幻師現幻喻。
善男子譬如幻師(至)以幻力故分明可見。
雙喻來去。則無來去。
彼莊嚴事亦復如是(至)大願力故如是顯現。
△四覈正報之性相二。初問從來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大聖從何處來。
上見慈氏從餘處來。遽即設敬問法。未遑諮問所從。故此因前嚴事之來。便問來處。
△三答具有三來處。初法身。
彌勒言善男子諸菩薩(至)不斷不常如是而來。
約體實法身。即無來之來。來即無來。文有十對。
△二報身。
善男子菩薩從大悲處來(至)猶如影像而化現故。
約相實報。從萬行中來。亦猶淨名從萬行道場來矣。
△三化身。
然善男子汝問於我(至)摩羅提國而來於此。
約用化現。隨機熟處而來。此三即是法報化身。亦體相用。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後唯約事。中具理事。摩羅提者。具云摩羅耶提數。摩羅耶者。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數云中。謂其山在此國中故。或國中近此山故。
善男子彼有聚落名為房舍有長者子名瞿波羅。
瞿者地也。波羅云守護。即守護土地及心地故。
為化其人令入佛法(至)故住於彼而從彼來。
△二問答生處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聖者何者是菩薩生處。
由前經云。從生處來。故今窮之。
△二答二。初通明諸菩薩生處三。初正答生處。
答言善男子菩薩有十種生處何者為十。
十中皆上句為能生之行。下句為所生之家。
善男子菩提心是菩薩生處生菩薩家故。
謂若發菩提心。則是菩薩名為生家。
深心是菩薩生處生善知識家故。
若有深心。則見善友。
諸地是菩薩生處生波羅蜜家故。
若得諸地。則滿諸度。
大願是菩薩生處(至)是菩薩生處生佛家故。
教化眾生。即是覺他。
智慧方便是菩薩生處生無生法忍家故。
有智慧故。了法無生。有方便故。不取無生之相。不滯二乘之寂。故生無生忍家。餘可思準。上句亦通所生思之。
修行一切法(至)生過現未來一切如來家故。
△二明生緣眷屬。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方便善巧為父。
般若為母。方便為父。略有三義。一實智虗凝。與陰俱靜。權智流動。與陽齊波故。二親生法身。實由般若。若無方便。多共二乘。成菩薩種。乃由方便故。三內解外濟。如父母故。
檀波羅蜜為乳母。
檀以福資。
尸波羅蜜為養母。
尸以防護。餘可思耳。
忍波羅蜜為莊嚴具(至)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
△三校量顯勝二。初總辨生家勝。
善男子菩薩如是(至)沙門婆羅門恭敬讚歎。
△二別彰智勝。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於一切趣通達無礙。
△二別顯慈氏生處。文二。先彰實報等周法界。
善男子我身普生一切法界。
文有十句。上句總。次八別。
等一切眾生差別色相(至)一等切菩薩願。
△後一結。
而現其身充滿法界。
△二顯為順機當現生殊二。初現生。
善男子我為化度(至)拘吒聚落婆羅門家。
拘吒此云樓閣。此聚落中。多樓閣故。或慈氏閣。在此中故。
善男子我住於此大樓閣中(至)種種方便教化調伏。
△二當生二。初正顯當生所為。
善男子我為隨順(至)於此命終生兜率天。
如蓮華者。有其三義。一釋迦下種彼華開故。二昔因含果。如華未開。因亡果現。故如蓮開。三聞熏含實。如蓮未開。見實亡言。故云開悟。智論云。菩薩善根不遇如來智慧日光。翳死無疑。通證前義。
△三結會三聖。
善男子我願滿足(至)汝及文殊俱得見我。
俱見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表行。文殊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見。
△四指示後友三。初勸往教問。
善男子汝當往詣文殊師利善知識所。
因位將極。令反照心源故。
而問之言菩薩云何(至)彼當為汝分別演說。
△二釋勸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文殊已見。何為勸往。
△二釋。釋意云。彼德深廣。宿緣重故。於中有二。初明其行廣。
文殊師利所有大願(至)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
出生菩薩功德者。主信法門。長養一切善根故。
善男子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
為佛母者。主般若門。住甚深智。見法實故。
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
為菩薩師者。具善巧智。通達解脫。究竟普賢行故。
教化成就一切眾生(至)究竟普賢所行諸行。
△二顯其緣深。已多成益。
善男子文殊師利(至)與汝往昔同生同行。
△三結勸重釋三。初結勸。
是故善男子汝應往詣文殊之所莫生疲厭。
具上二義。應往勿疲。
文殊師利當為汝說一切功德。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的知。具前二義。
△二釋。
汝先所見諸善知識(至)皆是文殊威神之力。
釋意云。以所成益。皆是彼力。故知行廣緣深。若當見者。獲益尤增。
△三結德究竟。
文殊師利於一切處咸得究竟。
前見為信之首。後見為智之終。故云一切究竟。
△五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此下入第八十卷。
△第四明智照無二相。顯前因法生果。體無分別。絕境智等諸二相故。又善財障盡惑除。未始動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更無二也。即信智無二。文但有三。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經由一百一十餘城已。
百一十義。已見上文。然此游城復有二義。一但從彌勒。至於文殊。自經百一十城。非連取前。二者加前百一十友。故云餘城。即通取前友。普收諸法。歸一照故。若爾前友此城。豈得同耶。亦有二義。一者友必依城。則一城一友。二者或於一城。值於多友。或求一友。歷於多城。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順表法故。
到普門國。
晉本中云。至普門國。顯法差別。歸無二相。即普門故。
蘇摩那城。
蘇摩那此云悅意。即華名也。謂智照一性。悅本心故。即德生城。
住其門所。
顯解心已極。將入般若無二之門故。
思惟文殊師利隨順觀察周旋求覓希欲奉覲。
△二見聞證入。此下即是所漏脫。文義如前說。然以極照無二心境兩亡故。略無敬問。信解雙絕。故不見現身。而反照未移信心。故申右手。又不見乃為真見。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文三。初摩頂攝受。
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
始信該於極果。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
過一百一十由旬。
徹過前位故。然過城約超封域。由旬明超數量。又前越諸位斷德。後越諸位智地。
按善財頂。
按頂表於攝受。亦以普法置心頂故。信至極故。
△二誨示法門。即舉失顯得。謂若離信根等。不了法性等。反顯善財有信根等。能了法性等。於中有二。初列所闕行法。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文有九句。前七闕因。
若離信根。
一闕行本故。
心劣憂悔。
二求小故心劣。處生死而憂悔。
功行不具。
三橫不具。
退失精勤。
四豎不進。
於一善根心生住著。
五滯一善。
於少功德便已為足。
六不廣求。
不能善巧發起行願。
七不起無住行願。後二闕緣。
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
△二不能成益。有十五句。
不能了知如是法性(至)如是所行如是境界。
前五約所知事理。
若周徧知若種種知(至)若證知若獲得皆悉不能。
後十約能知分齊。例前諸文思之。又前九中。初一信根。是所闕因。餘皆不能成就利益。若約法功歸於信。若約人論前友之法。皆由文殊。
△三結益歸本。文有十句。
是時文殊師利宣說此法(至)成就阿僧祇法門。
前九結益甚深。初一總。餘八別。
具足無量大智光明。
即般若方便。
令得菩薩無邊際陀羅尼(至)無邊際神通無邊際智。
即智波羅蜜。
令入普賢行道場。
舉足下足皆與普賢行相應故。
及置善財自所住處。
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無住住故。又普賢道場。即法界理。自所住處。即文殊智。此亦義同。示於後友普賢之境。
文殊師利還攝不現。
後之一句。攝用歸本。所作竟故。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
△三轉遇勝緣。修行敬事。
於是善財思惟觀察(至)受行其教無有違逆。
然此諸友及後普賢皆無指授者。表證法界。離此彼相故。此三千友乃有多義。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益。二者順後。為入理方便。又通論諸友。更分三分。初文殊一人。為信心之始。次至後文殊。為智滿之終故。此總見三千等友。後之普賢。理智無二。又前諸友一一各逢。即是純門。此中諸友一時頓見。即顯雜門。後普賢一人具前諸友。即純雜無礙。又此諸友所得法門。受行各別。文所不具。結廣從略。故總云三千耳。
△大文第五。顯因廣大相。以前照理無二。顯其甚深。方堪成佛。廣大之因。以隨一一因皆稱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攝相歸體。普賢法界即祕密重重。若以二聖相對。則文殊為能證。若以二聖對善財。則文殊亦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得故。文中分三。初依教趣求。有二十六句。
增長趣求一切智慧。
上一標求佛果。後一總觀圓因。中間諸句義通前後。皆是趣佛之因。並是解脫境。故攝為十對。
廣大悲海益大慈雲(至)安住菩薩寂靜法門。
上四四等。普周寂靜即捨故。
普緣一切廣大境界學一切佛廣大功德。
此二福智。無外緣境。是智慧故。
入一切佛決定知見增一切智助道之法。
此二入正增助。
善修一切菩薩深心知三世佛出興次第。
此二修因知果。
入一切法海轉一切法輪生一切世間。
此三入法現生。
入於一切菩薩願海住一切劫修菩薩行。
此二證願修行。
照明一切如來境界長養一切菩薩諸根。
此二照上增下。
獲一切智清淨光明普照十方除諸暗障。
此二得實照權。
智周法界於一切佛剎(至)普現其身靡不周徧。
此二智周身徧。
摧一切障入無礙法住於法界平等之地。
此三摧障入理。其入無礙法。向上成無二礙。向下即成無礙法界。其住平等地。即前文殊自所住處。
觀察普賢解脫境界。
後總句即前普賢行道場。以是顯因廣大相故。文殊通指善財普觀。不同前文一友指於一友。良以普觀方是普賢故。
△二聞覩前相二。初聞有十三句。
即聞普賢菩薩摩訶薩名字。
上一聞人名。即聞二字貫下諸句。此中聞者。非從一人多人聞之。即稱法界而聞耳。後十二句聞於行位。
行願助道正道。
上三可知。
諸地。
普賢位中自行依地。及圓融所攝地也。上句為總。下八句別。
地方便。
加行。
地入。
入心。
地勝進。
出心。
地住。
住心。
地修習。
修施戒等。
地境界。
即第一徧行真如等。為所證境。亦是所得分齊之境。
地威力。
即神通作用摧邪攝生等。
地同住。
即同依佛智而住。
△二明覩二。初仰德修觀。
渴仰欲見普賢菩薩。
聞前人法。故生渴仰。
即於此金剛藏菩提場(至)一切寶蓮華藏座上。
正明修觀菩提場者。是所觀處。金剛藏者約表。即於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體中金剛智內。起一切因陀羅網普賢心觀。約事即前其地金剛。而蘊德具嚴。故名為藏。然此經體勢。應具十會以順無盡。又始起覺場。義應歸本故。今且依文。對前本末二會。即是攝末歸本之義。是以善財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觀求。
起等虗空界廣大心(至)趣如來十力究竟心。
正顯觀心。有十一句。皆稱普賢境而起於心。故後得見。
△二覩見希奇二。初結前生後。
善財童子起如是心時(至)普賢菩薩同善根力故。
兼顯見因。
△二正覩希奇二。初見瑞相。
見十種瑞相何等為十。
十句五對。各前句明所依淨土。後句明其住處眾生。
所謂見一切佛剎清淨(至)心常念佛是為十。
△二覩光明。
又見十種光明相(至)廣大誓願周徧法界是為十。
前瑞則直見一重淨剎。此明重見。又前麤此細。前體相此業用。然皆是普賢依報之剎。
△三見聞證入三。初結前生後。
時善財童子見此十種(至)我今必見普賢菩薩。
由覩前相生必見心。
增益善根見一切佛(至)生決定解得一切智。
△二起觀增修。
於時善財普攝諸根一心求見普賢菩薩。
攝散住定。
起大精進心無退轉。
策勤無退。
即以普眼觀察十方(至)皆作得見普賢之想。
觀其體徧。以法界為身故。
以智慧眼觀普賢道(至)大悲堅固猶如金剛。
悲智橫廣。
願盡未來常得隨逐(至)入如來境住普賢地。
得果圓因。此乃總攝諸觀。行人欲見。當倣此修。離此觀心。見亦非勝。
△三正明見聞證入二。初正見聞證入二。初得益因圓四。初見身得益二。初見勝身四。初總見勝德身相。
時善財童子即見普賢菩薩在如來前眾會之中。
由前於菩提場師子座前起勝想故。
坐寶蓮華師子之座(至)一切菩薩無能觀察。
△二別見毛孔出生。
見普賢身一一毛孔(至)令諸菩薩生大觀喜。
毛孔出生。廣徧法界。實則重重無盡。略顯二十重。亦對前善財渴仰所起十一心故。其初等虗空廣大等五心。徧此諸句。餘之六心。別生諸句。且除初句。
見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剎(至)眾會道場雨摩尼寶。
此之五句。由前觀道場明了心故。出雲等皆嚴道場。
見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剎(至)護持一切如來法輪。
此三句由前入佛法海心。
見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無依止者為作依止。
此一句及最初一句。由前化眾生界心。
見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令純染眾生皆得清淨。
此四由前淨一切國土心。亦兼化眾生心。
見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增長大法成一切智。
後六句由前住一切劫及趣如來十力究竟心。並如文思之。是知各由自心所見分齊。
△三重觀體內包含二。初結前生後。
爾時善財童子(至)身心徧喜踊躍無量。
△二正顯包含亦二。初見三千。
重觀普賢一一身分(至)如是等事悉皆明見。
△二類通十方三際。
如見此世界十方所有(至)各各差別不相雜亂。
△四結通周徧。
如於此毗盧遮那如來(至)一切如來游戲神通。
文有四重舉類。遮那末句總結塵中普賢。是知前則身中包含法界。廣無邊故。顯其普義。今則全此含法界身。潛入塵中。調柔無礙。明其賢義。內外周徧。限量斯盡。故名普賢。
△二得深益。
善財童子見普賢菩薩(至)皆現在前智波羅蜜。
既得智度。已彰地滿。況十表無盡耶。
△二摩頂得益三。初摩頂。
善財童子既得是已普賢菩薩即申右手摩觸其頂。
△二得益。
既摩頂已善財即得(至)微塵數三昧而為眷屬。
前向外觀。故得智度。此摩頂親證。故得三昧。
一一三昧悉見昔所未見(至)微塵數一切智淨光明。
△三結通。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佛(至)所得法門亦皆同等。
良以善財等普賢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一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二十(入第八十卷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三明因深廣。因深則果厚故。文分為三。初問答審見。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至)唯是如來之所能知。
△二顯因深遠三。初別明求菩提行二。初順顯所行。
普賢告言善男子(至)修行佛法護持正教。
△二離過成德。
善男子我於爾所劫海中(至)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二通明悲智行。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至)劫海可盡此無有盡。
△二別明求法行二。初反顯無不能捨。
善男子我法海中(至)一切所有而求得者。
一文尚無所不捨。況全部耶。以一文即一切之一。如海一滴故。
△二顯求所為結說無盡。
善男子我所求法(至)佛剎微塵數劫海說不可盡。
△三結因成果二。初結因。文有十句。
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助道(至)大志樂力修功德力。
上四緣因。
如實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
此二了因。
佛威神力大慈悲力淨神通力善知識力故。
後四通於緣了。以有成果之功故。皆云力也。
△二成果。
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淨法身。
由了因故。得法身果。
復得清淨無上色身。
由緣因故。得色身果。
超諸世間隨諸眾生(至)令其見者靡不欣樂。
△四觀用無涯三。初舉益勸觀三。初標。
善男子汝且觀我如是色身。
△二釋二。初明難見聞。
我此色身無邊劫海(至)千億那由他劫難見難聞。
△二見聞皆益三。初不退菩提益。
善男子若有眾生(至)見聞我者皆亦如是。
△二善根成熟益。
或有眾生一日一夜(至)或生歡喜皆得成熟。
△三總結多門。皆不退成熟。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上多門皆不退。下種種皆成熟。
善男子若有眾生(至)必得生我清淨身中。
淨剎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義。一約法性身剎。與剎為體。名清淨剎。與身為體。名清淨身。從能依有殊。欲顯所依體一。故言生身。二約相用。淨剎是所依之剎。淨身則身內之剎。欲顯身土互融。故言生淨身耳。
△三總結。
善男子汝應觀我此清淨身。
△三觀見奇特三。初見毛內含三世間。
爾時善財童子觀普賢(至)如是等事各各不同。
△二見普賢身。徧諸剎中。出生大用。
又見普賢於一一世界海中(至)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自見己身等普賢化。
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至)諸世界中教化眾生。
△三校量顯勝三。初校量善根。
又善財童子親近佛剎(至)筭數譬喻亦不能及。
△二校量所入剎海。
是善財童子從初發心(至)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三雙結上二超勝之相二。初別明橫豎深廣。
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
於中有三世間。
行一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
顯橫廣。
如是而行盡未來劫。
明豎窮。
猶不能知。
顯其深遠。
一毛孔中剎海次第剎海藏。
藏約包含。
剎海差別剎海普入。
普入約廣徧。
剎海成剎海壞剎海莊嚴所有邊際。
上器世間。下智正覺世間。
亦不能知佛海次第(至)集菩薩眾海散所有邊際。
後眾生世間。
亦不能知入眾生界(至)如是等海所有邊際。
△二總結平等周徧。
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至)不於此剎沒於彼剎現。
不於此沒彼現者。以沒現相。如法性故。以彼此相相即故也。
念念周徧無邊剎海(至)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位滿齊佛。
當是之時善財童子(至)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上句明自得。餘皆等上。
與普賢等。
等因圓。
與諸佛等。
等果滿。此下別顯等相。
一身充滿一切世界(至)解脫自在悉皆同等。
此即義當覺。因位既滿。更無所修。故但說等。不辨更求。此則一生頓成。行布亦足。非唯但約理觀初後圓融。
△二聞佛勝德難思。前長行但顯因圓。此偈頌方陳果用。非頌前文。然有二意。一對普賢。普賢意云。上來見我難思之德。尚是因位。今示汝果。尤更甚深。二對善財。善財等佛。但是因圓。以果海離言故。不說成佛。今寄現佛之德。以顯善財得果之相。故長行偈文因果綺互。文中有三。初有四頌。標舉佛德。誡聽許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即說頌言。
汝等應除諸惑垢(至)未曾分別起想念。
△二長行舉眾渴仰欲聞。
爾時諸菩薩聞此說已(至)作是念已深生渴仰。
△三廣陳德相。令眾求滿二。初長行重誡。許說分齊。
爾時普賢菩薩(至)今我欲說佛功德海一滴之相。
△二偈頌。廣顯佛德難思。九十五偈。分之為二。初九十三偈別歎佛德。於中前八十偈法說。後十三偈喻明。然通讚毗盧遮那十身圓滿二十一種殊勝功德。實即應分二十一段。且為十九。後三合故。初有二偈。即於所知。一向無障礙轉功德。
即說頌言佛智廣大同虗空(至)念念示現無邊事。
謂佛無障礙智。於一切事。品類差別。無著無礙故。
△二有一偈。明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清淨。能入功德。
隨眾生心種種行(至)而佛本來無動念。
謂了真如無二。故無動念。
△三有三偈。即無功用佛事。不息休功德。
或有處處見佛坐(至)心不淨故不聞者。
謂住佛無住處。作佛事不休息。故云或見等。
△四有十五偈。即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事無差別功德。謂由諸佛所依智同益眾生意樂同報化作用同故。前經云得佛平等。亦同攝論四種意趣中平等意趣。故此廣列諸佛皆互相徧。此釋已妙。今更以文理證。此諸佛皆遮那之身。謂此文言。此三千界。阿閦在中。阿閦如來本在東方。今云在此。明不異此。又無量壽佛月覺如來。皆徧十方。豈容隔此。又皆言或見。則知一佛隨見不同。若言別讚餘佛。直言阿閦在此。何成讚德。況華藏剎海。皆遮那化境。無量壽等。未出剎種之中。豈非是此佛耶。法華央堀並說。十方分身。故知法藏別緣十六王子。皆方便說。以理推之。皆是如來海印所現。何緣不說自所現佛。而說他耶。故知賢首佛等皆本師矣。
然此段文亦兼顯第十七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文中有三。初八偈主伴嚴土攝生同。
或見清淨大菩薩(至)說法除滅眾生翳。
△二有四頌。明微細含容轉法同。
一一毛端不可說(至)毗盧遮那轉法輪。
△三有三偈。總攝多門。結前生後。
或見世界不清淨(至)我說少分汝當聽。
△五有三偈。即修一切障對治功德。
或見釋迦成佛道(至)隨眾生心皆示現。
謂一切時常修覺慧。治六蔽等故。既云已經多劫。則不定始成。
△六有三偈。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
或見究竟波羅蜜(至)猶如幻師現眾像。
初二即教證二道。後一現所摧同類之身。
△七即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於中有四。初八相現世無礙。
或現兜率始降神(至)或見正修諸妙行。
△次三處天宮殿無礙。
或見如來清淨月(至)莫不於中現其像。
△次六隨世巧化無礙。
於彼然燈世尊所(至)如是展轉陪過此。
△四有二偈。結歎無礙之智。能徧隨機。
佛智通達淨無礙(至)隨眾生心皆示現。
△八安立正法功德。於中亦四。初明立三乘法輪。
如來住於無上道(至)不使眾生有驚怖。
末句之中。兼顯業用。
△二明立六度道品對治法。
如來普演廣大音(至)無量方便諸法門。
△三明一音隨類聞法不同乃至無量。
龍神八部人非人(至)悉是如來方便力。
△四有四偈。明平等語業而應一切。
涅槃寂靜未曾異(至)普照世界除煩惱。
△九有三偈。明其授記功德。
具足清淨功德智(至)隨所應化示佛道。
記別過未如現在。故云悉明見。
△十有四偈。明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
究竟虗空十方界(至)現斯苦行摧異道。
△十一有二偈。明斷一切疑功德。
或持彼戒為世師(至)方便皆令住佛道。
謂於一切境。善決定故。能斷他疑。
△十二令入種種行功德。
或現上服以嚴身(至)然後捨去無知者。
謂徧了一切有情性行。隨根令八故。
△十三有一偈。即當來生妙智功德。
如來無礙智所見(至)種種教化令成就。
謂佛知久遠故。
△十四有五偈。隨其勝解。示現功德。
譬如幻師善幻術(至)靡不於中現其影。
謂隨解現身故。
△十五有三偈。即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
譬如淨日放千光(至)普使除滅三毒火。
意云。佛智為無量。菩薩謂伏眾生加行之所依故。
△十六有二偈。明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
如來清淨妙法身(至)當於佛體如是觀。
然同攝論法身。具五種相。初句白法為相。以是極果圓滿自在故。次二句不思議相。次一是無二相。次一無依相。次句常住相。次句二喻者。空畫喻。無依夢喻。非有無二相。餘不可喻。或略不喻。
△十七有一偈。明隨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
三界有無一切法(至)無有依空而住者。
既隨解而現。故不可喻。此偈亦總拂前喻。如山林等必不依空。有等必然不能喻佛。
△十八一偈。明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
大海摩尼無量色(至)隨應而現無所住。
△十九有一偈。攝三種功德。
虗空真如及實際(至)可以顯示於如來。
同法性等。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功德。等虗空。即無盡功德。等實際。即究竟功德。以不如實際之際。窮未來際故。
△二有二偈。結德無盡。勸信勿疑。亦是別顯無盡功德。雖是總結。即當別文。初一結德。
剎塵心念可數知(至)無能盡說佛功德。
△後一勸信。
若有聞斯功德海(至)慎勿於此懷疑念。
古德亦有將此二偈。為一部流通。已如前說。
△四謙讚迴向。
法性深廣難思議(至)普令含識證菩提。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