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為霖禪師雲山法會錄
(弟子)謝大材.潘道靖.黃大廣 同錄
法會錄序
東晉遠公。與隱士劉遺民雷次宗宗炳諸贒。結社東林。每於六齋日講道。互相徵詰。究明佛理。為淨土資糧。
霖和尚之飛錫白雲也。亦於齋日。會諸仁者。東語西話。若禪若教。不靳披剝。明白簡易。如指諸掌。即釋尊四十九秊。隨機說法。及末後拈花示眾。不是過也。豈非師之婆心徹困。落草求人者乎。予少嗜內典。尚作文字解。迨歷三十載。窮通得喪。而津津有得。至今日而寢食與俱。當凶悔憂虞之境。所謂愛別離苦。冤憎會苦。求不得苦。諸苦畢集。然真張一菴。決不受此苦也。吾師心生憐憫。時時惠我。以所鋟經函。及古德名言。葢知予胸中。曉了投以佛語必讀。讀之必終卷不忘。所謂更以異方便。助顯第。
雲山法會錄
為霖禪師說
優婆塞弟子(謝大材。潘道靖。黃大廣)同錄
師云。今日與諸公聚首。將東語西話。結箇般若因緣。不知從甚麼處啟口。良久云。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我釋迦如來。成道以來。已經塵點劫數。此番出現。不為別事。唯為一大事因緣。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然眾生本來是佛。知見是佛本有。只為無人開示。無由悟入。所以無始劫來。念念只開眾生知見。造業受報。沉淪生死。無由得出。世尊以同體大悲。深生愍念。乘願出現。華嚴經云。爾時世尊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我當教以聖道。令離妄想。于自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於是於菩提場。示成正覺。為諸根熟大士。及天龍八部。稱法界性。說華嚴經。又為一類聲聞緣覺。雖在法會。如聾如瞽。不見不聞。乃脫珍著獘。示釋迦丈六之身。於鹿野苑。為諸根劣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所謂為聲聞乘說四諦法。為緣覺乘說十二因緣法。為權乘菩薩說事六度。至方等。則為諸菩薩廣說大乘諸經。以誘引小乘。入于大乘。又以般若多方淘汰。蕩其法執。直至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所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為諸聲聞弟子授記作佛。至今日。但有信解之者。亦在授記之內。至此出世事畢。乃唱入無餘涅槃。以此觀之。如來從始至終。種種方便。權實偏圓。說無量法。無非為諸眾生破諸妄想。令見佛性。不為別事也。然身心世界一切諸法。無非是妄。若能達妄本空。非使之空。知真本有。非是新得。則入佛法也。其庶幾乎。
師云。世尊一日陞座。拈一枝金色波羅花示眾。百萬人天。悉皆罔測。唯迦葉尊者一人。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傳化將來。毋令斷絕。宗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其源始此。葢世尊四十九年。以語言文字。權實頓漸。逐機演說。未暢本懷。至此覿面拈出。全體現前。唯上根利智。頓見頓證。始堪領荷。迦葉傳二祖阿難。阿難傳三祖商那和修。三祖傳四祖優波毱多。乃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見我東土有大乘法器。乃特航海而來。是為東土初祖。始見梁武帝。問以有為之事。不契。遂潛渡江至魏。居止少林。凡九年。終日面壁而坐。後得二祖神光。斷臂安心。禮拜得髓。遂付衣法。有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所云傳法者。乃傳一心之法。非自心外別有法可傳。唯為人解粘去縳。反迷就悟。令見自性。是為傳耳。二祖傳三祖僧璨大師。三祖傳四祖道信大師。四祖傳五祖弘忍大師。五祖傳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八十生為善知識。示不識文字。唯開見性法門。其道大振。永嘉云。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無窮數。曹溪門下。得道如林。先是達摩以來。唯人傳一人。至六祖止其衣鉢。其法普傳。大弟子二人。一曰青原思。一曰南嶽讓。讓出馬祖一。馬祖出八十餘員善知識。大弟子曰百丈海。海出二人。一曰溈山祐。一日黃蘗運。運出臨濟玄。是為臨濟宗。祐出仰山寂。是為溈仰宗。青原出石頭遷。遷大弟子二人。一曰天皇道悟。一曰藥山惟儼。儼出雲巖晟。晟出洞山价。价出曹山寂。是為曹洞宗。天皇出龍潭信。信出德山鑒。鑒出雪峯存。存大弟子二人。一曰雲門偃。是為雲門宗。一曰玄沙備。備出地藏琛。琛出法眼益。是為法眼宗。雖五宗接人機用不同。無非發明世尊拈花一著子。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已。其溈仰。雲門。法眼三宗。與宋運俱終。傳至今日唯臨濟曹洞二宗。時當末法。人根下劣。學人既無真實為生死之心。又少真正師承。唯以拂子名利居懷。人我闘諍為事。充塞閭閻。成風成俗。先師甞言。今日臨濟不成臨濟。不待曹洞非之也。曹洞不成曹洞。不待臨濟非之也。此言盡之矣。有志之士。一聞此言。痛心疾首孰肯受之。唯望法門有越格道流。向釋迦未現西乾。達摩未來東土。自己未入父母胞胎已前。一覷覷破。釋迦。達摩。自己。是什麼。陽燄空花。始好向這裏赤身擔荷。庶幾挽回末法獘惡之風。苟無其人。則所謂宗門者。掃地盡矣。尚何言哉。又云。學佛法者。學出世法也。苟夾襍一念世法之心。則雖勤苦修持。談玄說妙[糸*息]在世法上著倒。與佛法沒交涉。須信得這一件是出世大事因緣。須辦得一副出世心行。始堪入門。如今日與諸大眾。焚香靜坐。講論片時。乃是世人所無者。傅大士云。世人愛黃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心靜入正定。唯杜絕諸緣。堅凝正念。使靜慧發生。方能明理。不然。雖終日談宗說教。畢竟法不入心也。
隱和尚曰。大珠禪師云。身口意清淨。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清淨。是名佛滅度。所謂佛者。非外有相佛。乃當人本有靈覺之性也。三業清淨則現。不清淨則隱。不清淨者。以三業具于十惡。身有三惡。謂殺盜婬。口有四惡。謂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有三惡。謂貪嗔痴。是惡若止。即名十善。以惡有逆性之用。故佛性隨之而隱。義說為滅度耳。善有順性之功。故佛性隨之而現。義說為出世耳。所以學道之士。當時時檢較三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心。是諸佛意也。
士雲居士問曰。此心難制。晝夜不住。行坐紛馳。為之柰何。師曰。此心意識作祟。正當以佛知見治之。永嘉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繇茲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知見力。唯知見力。為能了心而入無生也。眾生無始劫來未曾離念。若無佛知見力。則永無止息之時。此佛知見。真伐煩惱根之利斧。渡生死海之迅航。不可須臾離者也。
師云。眾生妄想無量。其最轇轕難解者。不出身心二見。圓覺經云。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然空實無花。病目者妄見有花。圓覺自性本無身心。迷圓覺者。妄認四大六塵為身心。所以千經萬論。廣破身心二見。二見既破。佛性自現。身見破。則幻身即是法身。心見破。則幻心即是靈明佛性。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是也。七佛世尊。各以一偈傳法。而偈偈皆破身心二見。如毗婆尸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無相者。實相也。以非心意識所緣之境。故云無相。此身於無相中仗因託緣而生。猶如幻出。既如幻出。則幻人之心意識。本來自無。非使之無也。心意識既無。則所造之善惡罪福。但如浮雲度空。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安有所住著之處乎。其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四大者。地水火風也。圓覺經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如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此虗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以此觀之。前佛後佛。同一舌頭。同一音吼。身本無身。唯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唯因前境而妄生。前境若無。則心亦不可得。心不可得。而所起之善惡罪福。又豈可得乎。故云無所住。以無法可住也。萬曆間達觀老人。一生說法接人。唯此一偈。且曰。老漢只持得前兩句熟。若後兩句總熟。則生死二字。不柰我何矣。甞令人離四大觀身。則此身乃龜毛兔角。離前境觀心。則此心乃陽燄空花。此言尤為痛切。不可不審知也。迦葉佛偈曰。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此偈直提出清淨之性。本無生滅。身心但是幻生。而幻化之中罪福不可得。較前後諸偈。更痛切明白也。
師云。博地凡夫。未階聖位。孰能無過。但知非改悔。則善莫大焉。苟不知非。則永無改悔之日。而恣情造業。不至泥犁不止也。
師云。一部楞嚴經。最初開口。便曰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意云。若知有常住真心。則不用諸妄想。而無生死輪轉。以常住真心。是人人本有底。只為不知。以不知故。反認妄為真。造生死業。永無出苦之日耳。如僧問古德。如何是頭。古德答曰。只須知有。僧曰。如何是尾。古德曰。盡却今時。蓋有頭方有尾。直得頭尾完全。更須知有向上一著。
師云。佛祖出世。建立無量法門。別無他事。只是要人知有。如達摩祖師西來。最初見梁武帝。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祖曰。廓然無聖。達祖可謂劈腹剜心了也。無柰武帝不領。猶存人我之見。乃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識。只這不識二字。盡大地人不柰何。唯知有者。默契于言外可也。
師云。臨濟一日上堂曰。有一無位真人。在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臨濟已貴買賤賣了也。若也搆得。則知赤肉團上。壁立萬仞。更討甚麼生死。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臨濟下禪床擒住曰。速道速道。可謂徹困婆心。恩大難酬。怎柰這僧不會。臨濟推開曰。無位真人是甚麼乾屎橛。臨濟到這裏。又現出三頭六臂了也。誰人湊泊得他。古德云。若無後語。討什麼臨濟。知言哉。
師云。藥山一日在石上坐次。石頭問曰。汝在這裏作麼。曰一物不為。頭曰。恁麼則閒坐也。曰若閒坐即為也。頭曰。汝道不為。不為箇甚麼。曰千聖亦不識。頭以偈讚曰。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祇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師云。藥山只箇閒字亦不肯受。坐斷凡聖路頭。直見根抵。石頭不得不讚之也。大眾若要知有。只須識得箇千聖不識底。只如千聖不識底作麼生識。不識不識。
師云。藥山坐次。有僧問。兀兀地。思量箇甚麼。山曰。思量箇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作麼生思量。曰非思量。師曰。這箇便是古人參禪底捷徑工夫。凡夫終日在思量裏過日。焉知得自己本有箇不思量底。若也知得。然後時時但思量那箇不思量底是何面目。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既久。豁然了悟。如雲開見月。始知這箇思量底。原非思量。如此。可謂善思量者矣。
師云。南泉曰。三世諸佛不知有。白牯黧奴却知有。師云。三世諸佛為什麼不知有。只為無有可知。白牯黧奴為什麼却知有。為他不曾失。山僧分明道破矣。大家各自看取。
士雲居士問曰。佛法廣大。畢竟從何門而入。師云。從信門而入。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宗門云。一入信門。便登祖位。世尊多生不妄語。感廣長舌相之報。每說法。出舌示人。顯言可信。無虗妄也。故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所謂信者。一信佛語。二信自心。忠國師云。禪宗學者。須信佛語。一乘了義。契自心源。不了義者。互不相許。如師子身中虫。自食師子肉。今之不信佛語者。非不信佛語。是不信自心也。
夢蘇居士問曰。苦空之理。請師開示。師曰。昔世尊臨滅度。阿難問佛。世尊涅槃後。我等依止何人。佛告阿難。若今現在。若我過去。依止四念處。莫依止餘。四念處者。謂身。受。心。法。一觀身不淨。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謂父母赤白二點。二住處不淨。謂母腹中熟臟之下。生臟之上。如處廁坑。三相不淨。謂九孔常流。四性不淨。謂性是不淨。即洗至微塵。亦臭穢故。五究竟不淨。謂捐棄塚間。如朽敗木。二觀受是苦。受者。領納義。受有三種。一領違境。則生苦受。二領順境。則生樂受。三領中庸境。則生捨受。三觀心無常。謂乍善乍惡。起滅不停。遺教經云。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古德云。當作心師。勿師於心。四觀法無我。謂此身唯有四大。無有我者。身且無我。況身外乎。此四念處。以智慧力。常勤觀察。勿令暫忘。除世貪愛。速證泥洹。
師云。旴江壽昌無明師翁。諱慧經。撫州崇仁裴氏子。嗣廩山忠和尚。閱傳燈。見僧問興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不諭其旨。遂致疑苦參。一日因舉石。豁然大悟。有偈曰。欲參無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師關。道霈甞頌曰。問道無端答好山。木人推倒出重關。而今拔地凌空起。依舊蒼蒼薄霧間。
師云。博山無異師伯。諱元來。舒城沙氏子。一日覩上樹人大悟。走見壽昌。昌問曰。近日如何。山曰。有一條活路。只是不許人知。昌曰。為什麼不知。山曰。不知不知。道霈頌曰。一條活路滑如苔。捷足如飛不點埃。佛祖不傳真秘訣。黧奴自得笑盈顋。
師云。先師永覺老人。諱元賢。建陽蔡氏。初聞南泉斬貓話有省。作偈呈壽昌。昌令放下苦參。一日讀法華。至寂寞無人處。讀誦此經典。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喜不自勝。遂問昌曰。如何是清淨光明身。昌挺身而立。師曰。祇此更別有。昌遂行。師當下豁然。如釋重負。隨入方丈通所得。昌遽棒之三曰。向後不得草草。仍示偈曰。一回透入一回深。佛祖從來不許人。直饒跨上金毛背。也教棒下自翻身。師猶疑。因甚更要棒下翻身。越四載。因過延津。聞同行僧唱經云。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徧至十方諸佛世界。廓然大悟。徹見壽昌用處。道霈頌曰。奇珍滿載泊延津。兩岸風光越樣新。一自釣船翻却後。瞿曇無地著閑身。
師云。諸佛說法。有二種語。一者隨自意語。二者隨他意語。隨自意語者。如來出世。無非為一大事因緣。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無柰眾生積習濃厚。不能領荷。只得隨他意語。始于鹿野苑。為憍陳如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四諦者。謂苦集滅道也。苦集是世間果因。滅道是出世間果因。三轉者。謂示轉。勸轉。證轉。示轉者。謂此是苦。逼迫相欲界苦苦。色界壞苦。無色界行苦。是也。此是集。招感相。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戒取。戒禁取。邪見等。是也。此是滅。可證相。真諦涅槃。離諸生滅。是也。此是道。可修相。三十七助道品等。是也。勸轉者。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證轉者。謂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陳如五比丘。聞佛法音。頓斷見思。證阿羅漢。是為聲聞乘也。緣覺乘有二種。一者利根。出無佛世。是為獨覺。孤峯獨宿。觀緣散滅。自悟無生。二者出有佛世。觀十二因緣得道。名為緣覺。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不了第一義諦。故名無明)二無明緣行。(行。謂罪行。福行。不動行。此二支是因。屬過去)三行緣識。(識者。第八阿賴耶識。為行牽引。最初投胎)四識緣名色。(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也。)五名色緣六入。(謂名色增長。為六八也。識名色六入三支。俱在胎位)六六入緣觸。(謂出胎之後。漸至長大。根境識三事和合生觸)七觸緣受。(謂觸境領納為受也。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是果。屬現在)八受緣愛。(於受染着生愛也)九愛緣取。(謂受增長是取也)十取緣有。(謂取所起有漏業為有也。愛取有三支。是未來因)十一有緣生。(謂從業起蘊為生)十二生緣老死憂悲苦惱。(謂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意地為憂。涕泗咨嗟為悲。五根為苦。憂苦轉多為惱)已上十二因緣。三世流轉。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有滅則生老死憂悲苦惱滅。此因緣故滅。無有滅者。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是緣覺乘也。菩薩乘修行六度。謂施戒忍進禪慧也。六度度六獘。謂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是權乘菩薩事六度。若了知自性本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了知自性本無毀犯。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了知自性本無嗔恚。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了知自性本無懈怠。隨順修行毗離耶波羅蜜。了知自性本無散亂。隨順修行禪定波羅蜜。了知自性本無愚痴。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度度皆是隨順自性。非自性外別有六度可修。如是。則能優入圓頓。是謂無作妙行。為菩薩乘也。
師曰。三因佛性。應須知。三因者。一曰正因。二曰了因。三曰緣因。正因者。即一切眾生本有靈覺之性。了因者。謂眾生雖有此性。無始劫來未曾了悟。須得了因力。方能照見。所謂非生因之所生。惟了因之所了。是也。緣因者。既了悟已。應稱性修行。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福慧圓滿。成兩足尊。
師曰。學道之士。先須究明萬法生起根本。根本若明。入道自然無惑。昔世尊未出世。西天九十六種外道。各宗其宗。入主出奴。互相是非。猶如水火。總而言之。不出無因邪因二種。無而忽有。是曰無因。所計虗謬。是曰邪因。有計萬物無因無緣。皆自然生。自然滅。如烏色非染。鶴色自白。瑜伽論中有問曰。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自然見。答。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或時歘爾。大風卒起。或時一日。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沙瀰漫。於一時間。頓即空竭。或時鬱爾。果木敷榮。或一時間。颯然衰顇。由如是故。起如是見。立無因論。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或計六句。謂實。德。業。大有。同異。和合等生。或謂大梵天等生。或計時。方。微塵。虗空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即是邪因也。如此方儒道二教。儒以大極為因。道以自然為因。道經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等。皆不出此。若謂無因。乃成大過。謂不應生物。則合常生。石女則應生兒。龜毛亦應生物。不修萬行。應得涅槃。則世出世法。一時俱壞。若計邪因。因雖不無。不達唯心。所計虗謬。其過亦等。世尊出世。立正因緣。諸計皆破。正因緣者。人天教中。謂三界六道。依正二報。皆從業因緣生。小乘教以六識三毒為世間根本。中論云。三毒因緣起于三業。(身口意)三業因緣起于三行。(謂罪行福行不動行)是故有一切法。大乘始教。說有八識。唯是生滅。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故攝論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界即因義。謂種子識也。其所立識。唯業惑生。真如凝然。常恒不變。不許隨緣。大乘終教。所立八識。通如來藏。隨緣成立。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一切眾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隨緣成立。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一乘圓教。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等。若能從淺至深。究竟窮極。知一切法。皆是性海緣起。圓融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平等。平等。無盡無盡。不唯始終頓是圓。即小乘人天。以及儒道西天九十六種等。皆是圓教也。
師曰。諸佛眾生。山河大地。與我同一法身。諸公還信得及麼。夫法身者。即當人本有之自性也。周遍十方。彌綸萬有。迎之不見其首。隨之罔眺其後。高而無頂。深而無底。旁而無邊。中而無在。淨躶躶。赤洒洒。譬如虗空。具含眾相。於諸國土平等隨入。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口欲譚而詞喪。心欲緣而慮忘。唯證者相應耳。昔小壽禪師因負薪墮地。豁然開悟。乃作偈曰。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看他得底人。吐語何等親切。直下如空合空。了無縫罅也。如或不然。當信佛語。一乘了義。契自心源。葢佛語者。一句是一句。一字是一字。真實不虗。非浪語也。華嚴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偈蓋謂佛佛同體也。又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謂上至諸佛。下至羣生。與當人自心。同一體性。何差別之有。又云。法身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謂此法身雖無形相可得。而與眾生同。與國土同。與三世同。葢眾生國土三世即法身。法身即眾生國土三世。設有毫末許不是法身。則法身有不遍之處。故肇法師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亦是發明此旨。又云。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昔石頭遷禪師讀至此。乃拊几歎曰。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法身無象。誰云自他。圓鑑靈炤于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境智非一。孰云去來。至哉斯語也。此可謂善會者也。諸公若欲會萬物為己。不妨恁麼會也。石頭後上堂示眾云。吾之法門。先佛傳受。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凡聖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能知之。無所不備。今眾生不見法身者。以目前有法。見有自己身心。見有三界六道。只在髑髏上作活計。所以眼不超色。耳不越聲。若明得萬法皆是自心變現。如水中月。鏡中像。本無生滅。則所謂法身者。冷冷然。頭頭中顯露矣。時有僧問曰。曹溪意旨。誰人得。頭曰。會佛法人得。曰師還得否。頭曰。不得。曰為什麼不得。頭曰。我不會佛法。你看他古人下語。這裏箇會字。也容不得。又僧問如何是解脫。頭曰。誰縛汝。曰如何是淨土。頭曰。誰垢汝。曰如何是涅槃。頭曰。誰將生死與汝。若知得石頭落處。兩頭坐斷。中道不居。許渠親見法身。三世諸佛證極法身。與諸佛眾生。山河國土。同一體性。故能具足同體大悲。一苦一切苦。一樂一切樂。盡法界。虗空界。凡一眾生起一念處。悉皆知得。現身捄拔。故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若能信佛功德者。此人具足大福智。不是等閒人也。
師曰。諸佛眾生。皆具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也。六祖大師云。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佛與眾生。同一法身。無二無別。佛之報身有二。一自受用身。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二他受用身。則盧舍那佛。萬德莊嚴。為十地菩薩說華嚴經者。是也。化身者。即梵網經云。爾時盧舍那。方坐蓮花臺。周匝千華上。復見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者。是也。但諸佛已證。眾生猶迷。體雖本具。日用不知也。四智者。曰大圓鏡智。曰平等性智。曰妙觀察智。曰成所作智。迷即為識。悟即成智。識有八種。一眼識。第二耳識。第三鼻識。第四舌識。第五身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此云染汙意。即六識之根也。以與我痴。我愛。我見。我慢。四惑相應。執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自內我。一向內緣。眾生我執堅固。牢不可拔。根本在此。第八阿賴耶識。此云藏識。具三藏義故。一能藏。以能含藏根身器界種子故。二所藏。以自體藏於根身器界種子中故。三我愛執藏。為末那執為我故。亦名根本識。為前七識作根本故。又名異熟識。以能酬第六識所造引滿二業。隨類受生。謂異時而熟。異性而熟。異類而熟故。轉智者。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識智本無二體。但有迷悟之殊。眾生用識。菩薩用智。涅槃經四依品中。令依智不依識者。正令其轉之之功也。
師曰。眾生無始以來。昧却靈明廣大自性。妄認四大為身。見聞覺知為心。楞嚴所謂。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名為可憐憫者。夫四大者。無過一髑髏耳。雖行坐去來。語言音響猶如機關木人。線斷即休。見聞覺知者。無過一六塵緣影耳。雖聞聲見色。昭昭靈靈。猶如水中之月。旋即蕩漾。目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起境。境復生心。轇轕纏綿。無由得出。華嚴經云。此諸凡夫。愚痴無智。甚為可愍。有無數身。已滅。今滅。當滅。如是盡滅。不能於身而生厭想。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反。於諸蘊宅不求出離。不知憂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諸慢見箭。不能息滅貪恚痴火。不能破壞無明黑暗。不能乾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魔意稠林。於生死海中。為覺觀波濤之所漂溺。此諸眾生。受如是苦。孤窮困迫。無捄無依。無洲無舍。無隳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淨。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今菩薩發心欲度眾生。先令看破此身。身見既破。則心見不破而自破矣。昔有人獨宿空亭。至中夜。見一鬼持髑髏至。後一鬼隨來。二鬼各爭。謂是我屍。爭之不已。遂問人曰。此尸是誰持來。其人思惟。二鬼凶惡。不若實言。遂指前鬼曰。是彼持來。後鬼大怒。遂拔其人一手食之。前鬼曰。是吾累汝。遂拔尸一手補之。通身拔食既盡。乃舉手拭口而去。前鬼一一以尸補之。天明其人心中狂亂。乃至祇陀林。見諸比丘問曰。我有身否。由一僧房。至一僧房。皆如是問。有尊者曰。此人知無身。可以度矣。遂謂之曰汝本無身。乃假借四大以為身。耳其人大悟。證阿羅漢果。
陳蔚公居士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此天命之本體也。天命之謂性。此天命之流行及物也。師曰。此亦一說也。但性字似說得淺了。愚謂天命二字。即本詩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而來。於穆謂天。不已謂命。之謂性三字。乃子思子註脚之詞。謂天命。即凡聖共有之玅性也眾人與聖賢。皆同此一性。但眾人背之而妄行。日用不知。聖賢盡之而還源。循性起用。若能依道修習。忘情合性。則眾人亦可以至於聖賢也。
蔚公居士曰。周子主靜。程朱主敬。此超凡作聖要訣云云。師曰。靜敬孔門玅諦也。宋儒拈出示人。極力發揮。最為親切。即釋氏入道之方。亦豈能外此。若更明得靜敬之本體。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皆可應手而驗矣。古云。學佛始知儒。此語豈欺人哉。但今初學佛法。且從一門深入。不必一一配合。若果於佛法深生正信。子細研窮。豁然貫通。則不獨靜敬與佛法合。凡四書五經中。無一句一字。不是佛法中第一義諦也。
答程墨庵居士三問
一問曰。文殊師利菩薩言。脩行菩薩。割截身髮。染色袈裟。不應如是出家。割截煩惱。除一切眾生貪嗔癡色。則名為出家。具足梵行。獨住寂靜。不應如是出家。攝惡眾生。令住智慧。則名為出家。自樂精進。意求涅槃。不應如是出家。勸化眾生。先為一切眾生。堅心求涅槃趣路。則名為出家。洵如是言。在家出家。有何分別。世尊必以剃度為制。其間差別。當在何處。又世尊言。一切天梵王臣婆羅門眾。俱可同住。唯聲聞緣覺。非真善知識。不可與同往。吾輩出家。當從事何人。師答曰。二乘出世論其迹。故以割截身髮染色袈裟為出家菩薩入世論其心。故以割截煩惱除一切眾生貪嗔痴色為出家。若得其心。則割髮畜髮。在家出家。無可不可。苟滯於迹。則非獨割截身髮染色袈裟非是出家。即執割截煩惱之言。而忽夫割髮染衣之制。亦非真出家矣。二乘志于自利。故以具足戒行獨住寂靜意求涅槃等為出家。菩薩志于利他。故以攝惡眾生令住。智慧。乃至先為一切眾生求涅槃路等為出家。若果發大乘心。自未得度。先度眾生。其利他之功。即是自利也。至云。一切天梵王臣婆羅門眾俱可同住者。以凡夫識性無定。尚可發心。所謂卑濕污泥。乃生蓮花。是也。唯聲聞緣覺非真善知識不可與同住者。以二乘定性。不能發心。所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是也。故法華不許親近二乘。而梵網有背大向小。及暫念小乘之戒。正恐親狎既久。染其二乘狹劣之習也。
二問曰。貪嗔痴三毒雜心。真可怖畏。而菩薩貪取大乘亦貪。忿怒不修亦嗔。百劫千生欲化難化亦痴。豈三毒于菩薩。分中不為毒耶。然此三者。罪垢何輕何重。何後何先。何可犯。何不可犯。何能去。何不能去。貪生于慾。慾淡則滅。嗔生于忿。忿熾則增。痴秉于性。性愚則固。欲修行人。情可去而性不可強。將如之何。師答曰。眾生三毒根于情識。而菩薩三毒發於智悲。較之以實際理地。不立一塵。則智悲亦名為毒矣。較之以情識。則相去霄壤。顧可同日而語哉。至謂情可去而性不可強者。乃稟賦習性。非真性也。以真性離念。本來清淨。智悲且不可得。況情識乎。未見真性而謂情可去者。亦徒虗語耳。
三問曰。偉幼性愚鈍。執抝蠢頑。不信佛乘。然夢寐間。或升天上。題詠讚嘆。或在極樂界。禮拜佛塔。見塔無央數。或在玉山上行。而夢亦多靈。或驗于時日。或驗于年遠。語言事跡。無不符合。近來日中口談般若。不能無夢。已不勝慚愧矣。亦多不靈。甚或所作。皆非意想。或入王宮與嬪妃彩女娛樂。受大恐怖。或為大將軍。指麾戰陣。殺人無數。或往羅剎國招親生子。或乘大船。入大海水。漂泊無極。或入地獄。為閻羅王所嗔。既又為王拜讚。食肉毀禁。無所不至。若斯夢境豈道力之不堅耶。抑多生積習之未忘耶。抑或有他讖先兆之耶。請解其惑。師答曰。夢者想也。以多生般若種子不純一。夾襍妄想。故發于夢寐。亦善惡逆順。變易多端。道力不堅。多生積習。他讖先兆。皆有之矣。若能豁開正眼。洞見性源。則夢想斷而大夢覺矣。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華嚴經云。佛心無有他。正覺覺世間。此之謂也。曰至人無夢。信矣。然則佛夢金皷。孔子夢奠兩楹。此何以通。師曰。喚作佛。喚作孔子。早是夢了也。況金皷兩楹乎。問者唯而退。
五位宗旨
正中來。乃五位之樞紐。前二位。入此者也。後二位。從此出者也。正中偏。約初悟時立。理是正。悟是偏。故有莫恠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之語也。偏中正。約轉功就位時立。偏是功。位是正。故云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亟策其攝偏歸正。盡力推爺向裡頭也。正中來一位有三。前半則轉功而猶未就位。只是一色境界。次則一色已消。歸於正位。尊貴之極。毋容觸犯。教中云。此是學位。非是證位。故須從中轉身。不許住著也。後半則已於位中轉身就功。而猶未與塵境合。所云無中有路隔塵埃。是也。同安云。纔著垢衣云是佛。却裝珍御復名誰。又云。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歸。皆此意也。古德立小五位。及四轉靈機。皆為此而設。蓋此一位。初入為難。既入而從位中轉身。為尤難也。苟未入此。只是博地凡夫。既入不能轉身。而便於中作證。又墮二乘。試讀華嚴第八地。則可知矣。兼中至約功位雙彰時立。兼中到。約功位雙泯時立。大意如此。且止葛藤。
開化禪人聞余與石潮禪師論五位宗旨。大生喜樂。出紙請書。遂為述其梗概。看畢付之灰燼可也。
誡捕黃蛤文
百丈山黃蛤者。廼蝦蟆之種族也。每臨春候。牝牡羣來。盈于田疇。塞于道路。止圖生男育女。不知避死趨生。鄉人無知。競取而食。不啻拾礫之易也。梟其首而剝其皮。刳其膓而戮其肉。血流滿地。宛與人血無殊。頭集成堆。竟與人頭何異。痛苦莫忍而殺者不知。怨恨徹天而食者不恤。相傳昔黃巢甞聚兵于此。劫殺民命。感報如斯。夫殺人而為人所殺。因果無差。食蛤而轉身作蛤。酬償不爽。至於牛。羊。犬。豕。鷄。鵝。鴨。鴿。魚。鱉。鰍。鱔。蝦。蜆。螃。蠏。螺。螄。之類。但有生命而殺食之者。其填報一如黃巢之於黃蛤。等無異耳。生生常在輪轉。世世無繇解脫。匪憑三寶之力。曷釋累劫之愆。崇禎癸未冬。余住靜此山。甞集同袍。代為懺悔。二十餘年。此類絕跡。至于近年。又復繁盛。後生輩沿其故習。爭相捕食。不念他命死苦。惟資我舌味甘。皆由未遇佛法。不信因果。不知罪福。故造茲殺業。釀現世他生無窮之苦也。今康熙辛亥秋。余復遊芝城。乃特邀諸善友。倣癸未故事。為蛤與食蛤者。同伸懺悔。所冀佛光洞照。法力冥資。俾捕蛤者。凶心頓息。不噉蛤肉而免墮蛤身。為蛤者。慧性增明。不啣冤報而永超蛤趣。慈眼相視。彼此無殺害之心。法會同登。人物有恩親之樂。期生安養。畢證菩提。是所願也。惟祈高明者。轉相勸化。功莫大焉。
李偉吾居士五十慶九文
余來富沙白雲。興建覺皇寶殿。辱大長者偉吾李公行檀波羅蜜。而功德有成又每策馬過從。論道談心亹亹不倦。可見夙具般若因緣。一旦會遇。非偶爾也。茲辛亥冬。十月十有九日。值公大衍用九之辰。念無可為公壽。乃織蕪語而進之。以申曝獻之誠。甞聞之古德曰。福觀人量。壽觀人用心。意謂量之大小。則福之有無見焉。用心之厚薄。則壽久豐歉見焉。公之量。包含恩怨。和融上下。汪汪然。若萬頃滄溟。攪之而不渾。注之而不溢。納百川而匯眾水。其為量也。詎谿澗盆池之量。可測而知哉。公量如此。則其福德深廣。曷可涯涘。公之用心也。雖身處塵勞。而心遊物表。問道諸山。津梁廣佈宛有摩詰老龐之風。其造佛飯僧。印經濟眾。皆公之無作玅行矣。公之用心。孳孳在此。則其壽量。曷可量乎。公今方當五十知命之年。正如赫日方中。普天照矅。而余與公。同遊如來大光明藏中。互為賓主。相為激揚。即一語一默。一動一靜。無非公之壽光掩映。流通發揚者。豈世俗龜齡鶴筭。日升月恒之論。可同日而語哉。至于法身無相。壽量無量。根盤天地之先。光逾日月之上。則公已默契于言外矣。非區區筆舌所能盡。姑述公之雅量廣大。與用心福善。為公大福大年之卜云。
遠公詠
遠公居廬山下。持律精苦。過中不受蜜湯。而作詩換酒飲陶彭澤。送客亡貴賤不過虎溪。而與陸道士修靜。行過溪百步。大笑而別。禪月有詩云。愛陶長官醉兀兀。送陸道士行遲遲。買酒過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師如斯。宋黃魯直詩云。邀陶淵明把酒椀。送陸修靜過虎溪。胸次九流明似鏡。人間萬事醉如泥。余竊倣之曰。愛陶醉裏能深省。友陸異中還有同。換酒過橋楔出楔。直令千古仰高風。
黃宇珍十二影詩序
天地萬物。總是箇影子。舉世之人。是箇弄影的漢。殊不知形為影本。影自形生。而於影上求影。轉見差錯。黃公宇珍。隱居村落。年德既高。眼目亦正。乃作十二影詩。即其近者言之。令易曉耳。讀者苟能即其詩以求其影。即影以求其非影。則宇老此作。實有深益非浪語也。若徒留連於風月。吟咏於字句。則劍去久矣方乃劾舟。余又不能無弄影之嘆云。
等韻指月序
等韻反切。出於釋氏。余幼忝入釋。而韻學素未甞關心。一日黃子季瑜。持所編韻法橫圖音切指月。索序。一為展卷。不啻於菟之視水車。了不見其縫隙。序曷可為。雖然。甞聞之清凉國師曰。字母是一切字根本。如迦佉誐伽等三十四字。以娑(上)娑(平)枲嘶等十二音。入此三十四字。則一字中成十二字。復有二合。三合。乃至六合。出一切字。故名為母。梵天之書。千古無易。不同此土。篆隷隨時也。觀此。則世人徒知等韻字母能切字。而不知其能生一切諸字也。徒知始於神珙。而不知實本諸經論。為世尊金口親宣也。[(厂@云)*頁]可以不學乎。字彙音切橫直二圖。出於等韻。最為簡便。而黃子指月一書。又出於字彙。是簡便中以簡便。凡留心韻學者。能因指月而入字彙。因字彙而入等韻。因等韻而了一切諸字。因字而了盡萬法譬如尋流得源。伐樹得根而季瑜嘉惠後學一段苦心。庶不至唐捐云。
五經宗趣序
永明壽禪師。晦無師智。而用眾智為智。集經律論。及西天東土諸聖師。以及六經子史百家之言。為宗鏡錄一百卷。所謂舉一心為宗。照萬法為鏡。如融眾器以為金。匯百川而為海。明白示人。如指諸掌。法施之大。不可思議。但時當末法。人安寡聞。每一展卷。罔測涯涘。所以束置高閣。封野馬而飽蠧魚者。在在皆是也。淵雷靜主。粵東香山人。為空隱老人執侍弟。子見地隱實。履行精嚴。習靜建溪之高山。二十餘載。以是錄為照心之明鏡。涵泳其中。凡遇拈提法華。楞嚴。圓覺。維摩。金剛處。輙手抄出。成兩鉅帙。名曰五經宗趣。葢欲使讀者。得其宗趣以明經。由經以入宗鏡。照了一心。融通萬法持以示予。且徵序焉。予惟法華開佛知見楞嚴顯示真心。圓覺指體投機。淨名彈偏折小。金剛則頓空諸相。諸相既空。則可以入不二之門。證圓明之性。至一切事究竟堅固之地。而如來出世大事因緣。究竟圓滿矣。是乃遊法海之慧舟。開寶藏之金鑰。不特為宗鏡發起而已。淵公法施之心。亦不可思議。敬辨數語。以為來者勸云。
重刻月上女經序
謝碩公茂才。刻月上菩薩經。印施流通。為報母也。其緣起於郡隍請懸明講師誦月上女經五百部。祈母轉女身云。管東溟公。以因緣序之於前。而龍山和尚以劫初事跋之於後。謝子一日持經見過。而咨以經中大旨。余曰。眾生無始劫來。沉淪欲海。無由得出。月上菩薩以同體大悲。示作端正女人。發其欲意。即曉欲之重患。而令入離欲真際。所謂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者。是也。經云。若有起欲來觀者。乃得清淨無欲心。不其然乎。眾人欲意既息。即引向佛所。而途中遇舍利弗。摩訶迦葉等。欲勘驗其得忍與否。月上縱其無礙之辨。而直與本分相見。即維摩詰彈叱諸聲聞人。令入大乘。無以異也。舍利弗問月上言。汝於今者。行何乘也。為行聲聞乘。為行辟支佛乘。為行大乘。月上報言。如舍利弗所證法者。為行聲聞乘。為行辟支佛乘。為行大乘。舍利弗報彼女言。非也。月上。所以者何。然彼法者。無可分別。亦無言說。非別非一。亦非眾多。爾時月上報言。舍利弗。是故不應分別。諸法一相異相。無別異相。於諸法中。無有可住故。涅槃者。實無可滅。迹斯語也。政所謂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深依舊宿蘆花者也。舍利弗輩以女相求之。而欲試驗。豈非捕風捉影者乎。月上既見佛。而記其往生極樂。供養彌陀。及賢劫中諸佛。然後成佛。即名月上。以此觀之。今禪者徒執理性而篾視淨土。不肯發願親覲諸佛者。不唯失見佛之緣。恐相似悟頭。而於理性實未曾大通也。更有甚者。直詆念佛求生淨土為下根。而障人進修者。是月上亦下根人。而世尊記其往生極樂。不亦謬乎。自誤誤人。其害匪細。故特表出之。以告諸同志者。謝子懽忭踊躍。再拜。請即次其說以冠諸經首。余不得而辭。
復弁山且拙和尚書
前歲有禪者自寶山來。示以金剛般若尊註。展讀之下。但見辯鋒凜烈。慧海汪深。不落常塗。別出手眼。始知義山古佛出現。放大光明久矣。瞻仰之私。匪一旦夕。限於山川。每以不獲親炙為歉。辛亥秋杪。遊建溪。白雲。忽令嗣巢鳴磐石二公見顧。拜領惠書。並尊錄。宛如面覩慈容。親聆謦咳。懽忭踴躍。無以云喻。竊惟我洞上一宗。盛於唐。衰於宋。故當時明教和尚。有大旱引孤泉之喻。然其人雖落落。一一皆法門龍象。悟門既真。道德大備。投子而下。如芙蓉。大洪。真歇。宏智諸祖。皆足肩任大法。傳化將來。至於今日。濟宗不在言。即本宗往往不問人之可否。唯以得之為勝。充塞閭巷。退人信心。正恐絕此一綫。不在人少而在人多。為可憂也。座下所得既真。發用廣大。力荷法門。慷慨激烈。真有程嬰公孫杵臼之心。但此風大行。不知何所抵止。某道孤力薄。目擊時獘。救之既無術。隨之又豈肯。所以近日退院捨眾。急欲於無人處卓自了菴。隨緣遣日。又安用以閑名字流落人間。與時輩相頡頏耶。往歲有人來索語錄行實。所以不敢與者。意亦在此。其人不諒。密懷生滅。乃為座下所檢點。不免勞動一番神用。則又某之罪過也。既不敢固執前見。謹略錄數則上呈。以便筆削。路遠無可將意。唯有望弁峰而跂瞻耳。諸惟慈諒不盡。
答檀園大師書
(附來書 竊惟愽山先老祖嵓岸太高眼目太空。非東苑與先鼓山之得人。以布葢天之網則何有於今日也。意者謂和尚年甚□德甚重化緣甚旺。門庭甚尊。即嚮風依依如某者。有同天隔世之懷况及其門。入其室。承其法。叨其惠者乎。其毋使他日有如某者其人。而憾於愽嶠幸矣)。
師答曰。博山老人非不求人。只是當時無人可求耳。故寧絕其人。存其道。以待後來。豈如今人之濫相授受。便謂之得人可乎。博山嘗謂余集生居士曰。宗門中事。貴在心髓相符。不在門庭相紹。若實得其人。見知聞知。先後一揆。絕而非絕。若不得其人。則乳添水而味薄。烏三寫而成馬。存豈真存。故我意寧不得人。勿授非器。不得其人。嗣雖絕而道自直。自無傷于大法。授非器者。嗣雖存而道自偽。反自破其先宗。有智之士。當知所擇。以此觀之。則博山當時非無所見。而甘作斷佛種人。愚見亦爾。故十餘載來。欲覔一箇半箇有真心者。不可得。又豈肯隨波逐浪。以佛祖慧命。作世諦流布乎。座下有志荷擔。切在傳持。志固可嘉。然亦當知所擇。斷不可欲速。而落今時之行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