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重關。認悟中迷為實法者。與客之登廁得寶時節等耳。
  無論馬祖未甞變三十四祖之法式。莫謗馬祖。且三十四祖。何甞有甚法式。莫謗三十四祖。無論謂三十四祖有轍可掃。有獘可融。是謗三十四祖。即謂三十四祖無轍可掃。無獘可融。尚是謗三十四祖。何也。尚落箇無字在。乃謂馬祖融三十四祖之獘。掃三十四祖之轍。為震旦第一法王。不啻斥馬祖是震旦第一大魔矣。從上古德。俱登一際解脫之門。盡受平等菩提之記。至於任性卷舒。隨緣接物。各各時節因緣不相同。是以各各語默作止不相襲。譬如東西南北。不得謂此方勝於彼方。地水火風。不得謂此大高於彼大。盡是門庭邊事。不關涅槃妙心。若馬祖門下八十四員善知識。箇箇堪作十方導師。固是馬祖鉗鎚不同。要亦是一時法會因繇。德星會聚。是諸人等各各自性自度。得無所得。豈是馬祖曾經箇箇教以無文密印。雙頭獨結。種種作為實法耶。夫唯這箇。向之即背。近之即離。取之即失。急之即遲。千聖拱手而無計較。一門深入而忘覺知。中心自證。不從人得。有何法式之可言。又有何獘何轍。可融可掃哉。夫垢淨雖曰不二。然舉屠坊酒肆中語。唐突佛祖。譬如不齅芬陀利而齅伊蘭。不成鼻功德。晉書石崇傳。何堪引喻馬祖施設。但以施設言。却正可以豪富喻。多財之人。自必百事易遂。却與身心性命有何交涉。門庭施設。亦復如是。要之與這箇。料掉沒交涉。魔忍乃舖張揚厲見得伊師所建宗旨。源遠流長。直從馬祖得來。以此為壓倒密雲之具。實為邪說。又斥密雲為不透重關認悟中迷為實法。夫不踏末後一關。雖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趙州謂之貼體衣服。猶為實法。葢有一絲頭。即是一絲頭。一絲不圓。一絲是實法。一微塵處未了。一微塵是實法。以此檢點他人。誰能避其舌鋒者。雖然。自眼未開。莫問他目。如魔忍者。六根尚未斷。五戒尚未持。身居迷中之迷。而責人悟後之悟。亦可嗤也。以迷人空故。起我見之愚。隨情生執。以迷法空故。違現量之境。逐塊弄丸。縱使檢點得毫釐無差。正所謂如蟲食木。猶奴數錢。與自己何益耶。
  百丈野鴨子公案。魔藏頌曰。野鴨子。飛過去。捩轉鼻頭哭笑處。是伊會也又深明。劈破囫圇未相許。却把住。道道 魔忍曰。劈破囫圇未相許。若人悟得。不勞再參。
  自他俄立。逆順隨興。一念墮常。即為物轉。故謂之劈破囫圇而馬祖不許。亦為依稀似曲。然若如是。不合於囫圇中妄建宗旨。妄起分別。妄謂千問千打為一橛頭硬禪。妄立一○為千佛萬佛之祖。妄作雙頭獨結四法交加細宗密旨等誑惑閭閻。若如是。方且不肯滅却野鴨子。以伸自己。豈肯滅却瓣香來處。以伸自己。道人行處。如火消水。箭既離弦。無返回勢。金既出鑛。永無入鑛之期。木若作灰。再無成木之理。然則伊所為劈破囫圇未相許者。祇道百丈鼻頭不痛後。尚自囫圇。未曾劈破。直待振威一喝。三日耳聾。然後一時百雜碎。大機大用現前。能作龍奮迅三昧也。豈不是全離本分。一向認奴作郎。脚跟不點地。於此一蹉失。豪釐有差。天地懸隔。直至於欲憑口頭滑利。滅却目不識丁老禪和。使天下後世。無復稱為愈己。如此作為。不道伊魔力不能橫絕四海。只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自悞悞他。塗污慧命。夫唯這箇。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以皆在也。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以皆是也。一毫端建寶王剎。是以碎入微塵。盡大地是一隻眼。是以圓融無際。抽刀斷水水復流。劈之不破。一月普現一切水。破處皆圓。然則劈破囫圇之說。果何處安著耶。即謂指百丈飛過去也一句說。亦屬不了之談。何得謂若人悟得不勞再參。至於古德機用。雖復千變萬化。不過建化門庭。一時老婆心切。亦或逢場作戲。本非如實極談。若非一切遣。即是一切立。與本分沒交涉。本分風光。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若將門庭邊事。認為本分。以貪痴愛水。違順想風。於垢淨識地。發恚嗔愚火。迷人空則起我見。迷法空則障圓聞。機用愈深。去道愈遠。盡屬凡因。豈成聖果。夫聖凡情盡。始許問津。若離聖逐凡。已違起信初地。向後尚何可言哉。極其所至。如魔藏父子竟成小人之無忌憚。學者安可不猛省。故曰參須真參。悟須實悟。從初徹一切空有。切須脚頭穩實。
  魔忍曰。馬祖以三甕醬寄百丈。可疑也。百丈上堂一時打碎。又可疑也。不疑馬祖百丈。而疑先師以三數表法。可謂不善疑矣。不善疑而求善悟。譬若首燕而之越也。
  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瞥有一豪起處。悉落見聞。從分別生。俱非真實。若不達無相即相。則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無相。則成唯心大覺。既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離相思空。不即不離。覺性自現。韓簡曰。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象既虗妄。何況從象滋生之數。這箇若可以數表。則不當云不二法門矣。夫不可有二。故曰唯此一事實。不可有一。故曰不二法門。百萬億那由他算數譬喻之所不能及之多。即此一是。不可有一之一。百萬億那由他算數譬喻之所不能及之多是。多無自性。即一為多。一無自性。即多為一。一亦不立。多尚何存。多既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