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聲別是春。下座。

  投子山勝因禪院語錄

    (住上都左街十方淨因禪院。傳法比丘自覺重編)
  師開堂日。知縣捧疏與師。師接乃示眾云。昔日摩竭提國將此付國皇大臣。今日寂住峯前再揚此令。大眾。且道與昔日是同是別。知有者同共證明。未知有者請表白。為眾說破。宣疏罷。
  師指法座云。古聖道。此座高廣吾不能昇。當向須彌燈王作禮。雖然如是。到這裏不可自生退屈。何故。可行即行。便陞座。乃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今上皇帝祝延 聖壽。又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知府少卿羣邑諸官增長祿壽。又拈香云。此一瓣諸人還知落處也無。恭為郢州大陽山明安禪師和尚。師遂趺坐。靈泉長老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乃云。大眾。若是第一義。且作麼生觀。況五目不覩其容。二聽莫聞其響。釋迦掩室。諸祖密持。雖然官不容鍼。有疑請問。僧問。若據宗乘舉唱。水泄不通。把定放行皆由作者。今日第一義中。和尚如何唱道。師云。萬里清風來岳面。一輪紅日照西乾。進云恁麼則風行艸偃水到渠成也。師云尊官在此。進云。這箇猶是賓主談。總不與麼。以何為道。師擊禪牀一下。進云猶是這邊事。師云且禮拜著。進云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便禮拜。師云猶自口喃喃。僧問。昔日梵王請佛葢為羣生。今日朝宰請師當為何事。師云日月無私照。乾坤瑞氣生。進云恁麼則禮拜謝師恩。師云却是瞥地。僧問。昔日靈山一會迦葉親聞。今日會中還有聞底也無。師云。雲生嶺上。水出高原。進云。恁麼則一句超今古。人天盡已聞。師云聞底事作麼生。進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師云也是齋後鐘。師迺云。莫坐白雲。休眠青嶂。直須枯木華芳。冰河燄發。旋風不滯觸目皆傷。擬議之閒徒勞進步。到這裏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諸禪德。作麼生是承當底事。良久云。澗深華落遠。山高樹影長(謝詞不錄)。靈泉長老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
  上堂。本路巡撿兵士問云。旃檀林。無雜樹。鬱密深沈獅子住。如何是其中事。師云。月到中峯頂。松羅萬像分。進云。恁麼則寂住千峯秀。曹谿一派深。師云須知強將下無弱兵。進云若然者學人禮謝。師云也不得放過。便打。師乃云。問話且止。今晨四月八日。是如來降生之日。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大眾。降生事與今日事是同是別。良久云。日月同輪照。靈山事宛然。
  因西京韶山來請上堂。僧問。昨日嵓閒宴坐。忽聞詔嶺之來音。進退二途乞師指示。師云。不怜楚國。豈羨東吳。進云恁麼則象王行處象子親隨。師云。一片白雲無定處。滿輪明月共同家。進云爭奈桐城無依倚何。師云且莫著忙。進云。大眾證明。也要問過。便禮拜。師微笑。師乃云。若論此事。須是當人。擬議之閒早是蹉過。所以道水長船高泥多佛大。向上一路怎生奈何。諸禪德。如何是向上一路。良久云。還會麼。千手大悲拈不起。無言童子笑呵呵。下座。
  次日謝專使上堂云。若論此事。豈在繁論。雖官不容鍼。私通車馬便有分疎分。所以道靈山分座自恥何多。少室虗淹是誰之過。葢為栽梧待鳳種竹引風。若若無無祖承襲。依舊青山帶翠。諸仁者。且道承襲箇甚麼。良久云。不勞懸石鏡。天曉自雞啼。
  為亡僧下火  拈起火把云。大眾還會麼。昔日拘尸城畔三世諸佛遞相傳授。今日寂住峯前依而行之。大眾若也會得。向紅爐燄裏活得天下人性命。若也不會。不免為眾竭力。良久云。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師答同霖十問

  日月照不到處有人相逢。還認得面目也無。
  師云。早知今日事。悔不記將來。
  三脚馬兒夜奔北。天明却在日南國時如何。
  師云。三更喫盡無根艸。天曉嘶風過玉關。
  依倚似月。方弗如環。臨濟德山猶縮手。百衲禪僧著眼看。
  師云。荊山不產無瑕玉。休話相如誑趙君。
  金屋簾垂人寂寂。玉階日暖艸茜茜時如何。
  師云。香煙散地宸苔潤。鶯過南國春雨霏。
  若言不可說。則辜負世尊四十九年靈山演法。若言可說。又枉屈達磨九年少林面壁。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少室山前雙鳳去。鷲峯頂上鶴蜚來。
  無漏國中留不住。却來煙塢臥寒莎時如何。
  師云。雞峯雲綻紅輪滿。雪鬢霜眉火裏來。
  我一條拄杖子走入諸人眼睛裏去也。還有覺痛癢底麼。
  師云。蕭何甘受秦家重。漢嶺雲高猶問人。
  路僻苔侵人不到。白雲深處曉猿啼時如何。
  師云。碧雲嵓鎮重。後夜月移西。
  會佛法者入無閒地獄。不會佛法者亦入無閒地獄。明眼底人看。
  師云。髼頭千歲石人道。劒嶺西邊驛路長。
  谿邊魚躍桃華浪。林下鶯穿柳絮風時如何。
  師云。午夜青山雲鎮岫。漸春煙柳拂汀洲。

  師答圓鑒五問

  空劫威音那畔程。靈苗叢裏幾人行。毗盧失却空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