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10-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续灯存稿-明-通问-第63页

一法不立而起居自在乎。德山棒臨濟喝亦有大不得已爾。至正間遷寶陀。未幾宣政院署師名命主育王。室中垂三關語以驗來學。山中猛虎以肉為命何故不食其子。虗空無背向何緣有東西南北。飲乳等四大海水積骨如毗富羅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一時罕有契其機者。居九秊退居妙喜。泉上築室曰夢菴。掩關獨處凝塵滿案泊如也。洪武六秊沐浴更衣索紙書偈恬然坐逝。世壽八十五僧臘七十。茶毗牙齒目睛不壞。設利五色。塔于夢菴之後。
杭州徑山悅堂顏禪師
出家于婺之寶林。得法東嶼。初住崑山之東禪。次遷萬壽陞淨慈。後主徑山。璽書錫金襴法衣。
明州育王雪窻悟光禪師
字公實。姓楊氏。蜀之新都人。初出世白馬。繼遷開元育王。復領天童。虞文靖公集嘗贊師謂為佛果一枝鳳毛麟角。宋文憲公濂有四會語錄序。
杭州徑山月林鏡禪師
本郡人。受業於無傳。久依東嶼。因參本來人有省。述偈曰。本來人。本來人。無腦無頭作麼尋。驀然揪著箇鼻孔。試勘元來是白丁。時有老宿睨視曰可是。師與一摑。由是名振叢林。後主徑山。至正己卯示寂。壽八十六。塔陵霄東崖。
建寧府斗峯大圭正璋禪師
福州福清人。禮湖南絕聽祝髮。參東嶼。聞嶼頌俱胝豎指話。言下頓悟。遂上方丈呈所得。嶼曰作麼。師曰古今現成事何必涉思惟。嶼曰既不涉思惟汝來者裏作麼。師曰請和尚證明。嶼曰證明箇什麼。師便喝。嶼俾頌狗子無佛性話。師遽曰。狗子佛性無。覰著眼睛枯。瞥爾翻身轉。唵悉哩蘇嚧。嶼撫而印之。後結茅斗峯漸成叢席。上堂。顧視左右。良久曰。黃金雖貴入眼成塵。便下座。上堂。玉宇霜清。瓊林葉落。一句全提萬機寢削。作者好求無病藥。上堂。舉青州布衫話。頌曰。昨夜三更裏。雨打虗空溼。狸奴知不知。倒上樹梢立。元旦上堂。元正啟祚萬物咸亨。喚作新秊頭佛法。瞎却你眼。不喚作新秊頭佛法。折却我舌。畢竟作麼生。便下座。臨終偈曰。生本不生。滅亦無滅。幻化去來。何用分別。大眾珍重。不在言說。合掌而逝。
椔塘明因天淵湛禪師
得法於東嶼。嘗依鳳山一源分座說法。一日呈秉拂語曰。翔鳳山前行。看白雲乍舒乍捲。禺泉亭畔坐。聽流水或抑或揚。眼處作耳處佛事。耳處作眼處佛事。便見非唯觀世音。我亦從中證。鳳山指便見兩字曰。有此二字便是別人說話。師不覺解顏點首。禮謝而退。出語人曰。還丹一粒。點銕成金堂。頭老漢之謂也。
天寧曇禪師法嗣
  三空道人
自幼具丈夫志。不為富貴所奪。見竺雲曇禪師示趙州無字話。閱數秊。一日復見雲。問曰生死到來時如何。雲曰生是誰耶死是誰耶。空乃低頭問訊。雲覺其異於常時。再以前話徵之。空又低頭問訊。雲呵之曰切忌死在者裏。空拈起槵子曰。數珠一百八。不數日示微疾。說偈而化。火後得舍利無算。
天童坦禪師法嗣
  金陵天界孚中懷信禪師
明之奉化人。姓姜氏。秊十五出家祝髮為大僧。竺西坦由華藏遷天童。師往質疑。一日室中舉興化打克賓因緣。師曰俊哉獅子兒。西頷之俾掌維那職。後出世明之觀音。遷補陀。詔賜廣慧玅悟智寶弘教禪師。至正間陞中竺。繼住天童。御史臺奉疏命主大龍翔集慶寺。大明兵下金陵。僧徒竄散。師宴坐一室。高皇帝親幸嘉之。敕龍翔為大天界寺。一日晨興沐浴更衣趺坐。謂左右曰。吾歸去矣。遂瞑目。侍僧撼之請說偈。師瞋目叱之。遂握筆書曰。平生為人列挈。七十八秊漏洩。今朝撒手便行。萬里晴空片雪。書畢復瞑。丁酉八月二十四日也。時帝統兵江陰。夢師謁見。問師來何為。對曰將西歸告別耳。帝還。聞師遷化。與夢符異之。詔出內府帛幣助喪。且命卜藏龕之地于伏牛。舉龕之日帝親致奠。送出都門之外。茶毗舍利如菽。貯以寶瓶。光發瓶外。世壽七十八僧臘六十九。宋文憲公濂為之銘。
天寧舜田明牧禪師
台之黃巖人。出家仙居三學寺。聞天童竺西道望。往見之。西問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意旨如何。師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西異之。謂左右曰此法門爪牙也。復徧參名宿古林茂竺元道東州永元叟端東嶼海。咸器重之。時日溪泳居天寧。師相與激揚。泰定初出世天台淨慧。次遷仙居廣度處州連山。尋隱居鴈山。丞相列怯里不華強起主天寧。錫號佛智普慧禪師并賜金襴法衣。師氣肅如秋。嘗即中峯闢室以居。蓄一鶴自號鶴松主人。一日鶴忽死。師以詩悼之。踰秊師亦示寂。
玉山珍禪師法嗣
  金陵蔣山曇芳忠禪師
南康人。寺菑翌日梁王登山謂師曰興復若何。師曰賴有大檀越在。王曰寺既燬矣佛依何住。師曰古佛過去今佛再來。王大喜。復笑而言曰衲子所謂蔣薄粥者何也。師曰將謂殿下忘却。賜號廣慧圓悟大師。
徑山伏禪師法嗣
  明州育王月江正印禪師
郡之慈水劉氏子。秊十三禮月溪受業。後參虎巖伏。機緣相契蒙印可。初住苕之道場。繼遷育王。僧問如何是千尺舍那之身。師曰肥不露肉瘦不露骨。曰如何是丈六紫磨金色之身。師曰切忌認奴作郎。曰和尚且莫壓良為賤。師曰山僧從來柳下惠。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此意如何。師曰無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