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0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禅宗正脉-明-如卺-第161页

消息少人知。
【標】焦山或庵體禪師
【標】上堂。舉臨濟示眾四喝公案。乃召眾曰。這箇公案。天下老宿拈掇甚多。第恐皆未盡善。焦山不免四稜著地。與諸人分明註解一徧。如何是踞地師子。咄。如何是金剛王寶劒。咄。如何是探竿影草。咄。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咄。若也未會。拄杖子與焦山吐露看。卓一下曰。笑裏有刀。又卓一下曰。毒蛇無眼。又卓一下曰。忍俊不禁。又卓一下曰。出門是路。更有一機舉話長老。也理會不得。
  ○室中常舉苕帚柄問學者曰。依俙苕帚柄。彷彿赤班蛇。眾皆下語不契。有僧請益。師示以頌曰。依俙苕帚柄。彷彿赤班蛇。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識爺。
【標】湛堂深禪師
佛涅槃日。上堂。兜率降生。雙林示滅。掘地討天。虗空釘橛。四十九年。播土揚塵。三百餘會。納盡敗缺。盡力布網張羅。未免喚龜作鼈。末後拘尸城畔。槨示雙趺。旁人冷眼看來。大似弄巧成拙。卓拄杖曰。若無這箇道理。千古之下誰把口說。且道是甚麼道理。癡人面前。切忌漏洩。
【標】參政錢端禮居士
從此庵發明己事。後於宗門旨趣一一極之(示微恙有訣別之語。得去留自在。恐繁不具錄)。
【標】東山齊己禪師
上堂。舉修山主偈曰。是柱不見柱。非柱不見柱。是非已去了。是非裏薦取。召大眾曰。薦得是。移花兼蝶至。薦得非。擔泉帶月歸。是也好。鄭州棃勝青州棗。非也好。象山路人蓬萊島。是亦沒交涉。踏著秤鎚硬似鐵。非亦沒交涉。金剛寶劒當頭截。阿呵呵。會也麼。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蓮社上堂文長不錄)。
【標】疎山歸雲本禪師
上堂。久雨不晴。戊在丙丁。通身泥水。露出眼睛。且道是甚麼眼睛。卓拄杖曰。林間泥滑滑。時呌兩三聲。
【標】內翰曾開居士
紹興辛未。佛海補三衢光孝公與超然居士趙公訪之。問曰。如何是善知識。海曰。燈籠露柱。貓兒狗子。公曰。為甚麼贊即歡喜。毀即煩惱。海曰。侍郎曾見善知識否。公曰。某三十年參問。何言不見。海曰。向歡喜處見煩惱處見。公擬議。海震聲便喝公擬對。海曰。開口底不是。公罔然。海召曰。侍郎。向甚麼處去也。公猛省。遂點頭說偈曰。咄哉瞎驢。叢林妖孽。震地一聲天機漏泄。有人便問意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海曰。也祇得一橛。
【標】知府葛郯居士
甞問諸禪曰。夫妻二人相打。通兒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或庵著語曰。小出大遇(或庵有頌)。
【標】徑山寶印禪師
謁大慧。慧問甚處來。師曰。西川。慧曰。未出劒關。與汝三十棒了也。師曰。不合起動和尚。慧欣然。掃室延之。
  ○上堂。將心除妄妄難除。即妄明心道轉迂。桶底趯穿無忌諱。等閑一步一芙蕖。
【標】楚安方禪師
附商舟。過湘南。舟中聞岸人。操鄉音。厲聲云叫那。由是有省。即說偈曰。沔水江心喚一聲。此時方得契平生。多年相別重相見。千聖同歸一路行。
【標】文殊業禪師
世為屠宰。一日戮豬次。忽洞徹心源。即棄業為比丘。述偈曰。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往見文殊。殊曰。你正殺豬時。見箇甚麼。便乃剃頭行脚。師遂作鼓刀勢。殊喝曰。這屠兒。參堂去。師便下參堂。
  ○上堂。舉趙州勘婆話。乃曰。勘破婆子。面青面黑。趙州老漢。瞞我不得。
【標】稠巖贇禪師
上堂。舉趙州狗子無佛性話。乃曰。趙州狗子無佛性。萬疊青山藏古鏡。赤脚波斯入大唐。八臂那吒行正令。咄。
【標】待制潘良貴居士
【標】隨眾參扣。後依佛燈。久之不契。因訴曰。某祇欲化去時如何。燈曰。好箇封皮。且留著使用。而今不了。不當後去。忽被他換却封皮。卒無整理處。公又以南泉斬貓兒話問曰。某看此甚久。終不透徹。告和尚慈悲。燈曰。你祇管理會別人家貓兒。不知走却自家狗子。公於言下如醉醒。燈復曰。不易公進此一步。更知有向上事始得。如今士大夫。說禪說道。祇依著義理便快活。大率似將錢買油餈喫了便不飢。其餘便道是瞞他。亦可笑也。公唯唯。
【標】無為隨庵緣禪師
上堂。以一統萬。一月普現一切水。會萬歸一。一切水月一月攝。展則彌綸法界。收來毫髮不存。雖然收展殊途。此事本無異致。但能於根本上著得一隻眼去。方見三世諸佛。歷代祖師。盡從此中示現。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盡從此中流出。天地日月。萬象森羅。盡從此中建立。三界九地。七趣四生。盡從此中出沒。百千法門。無量妙義。乃至世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所以世尊拈華。迦葉便乃微笑。達磨面壁。二祖於是安心。桃華盛開。靈雲疑情淨盡。擊竹作響。香嚴頓忘所知。以至盤山於肉案頭悟道。彌勒向漁市上接人。誠謂。造次顛沛必於是。經行坐臥在其中。既有如是奇特。更有如是光煇。既有如是廣大。又有如是周徧。你輩諸人因甚麼却有迷有悟。要知麼。幸無徧照處。剛有不明時。
【標】萬年閑禪師
上堂。全機敵勝。猶在半途。啐啄同時。白雲萬里。纔生朕兆。已落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