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後有僧問。和尚行脚時。問二尊宿祖師意未審二尊宿明也未。師曰。明即明也。要且無祖師意。
【頌】師復舉德山頭落底語。因自省過遂止于洞山隨眾參請。一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師始悟厥旨。
○【標】上堂。夫參玄人。須透過祖佛始得。新豐和尚道。祖佛言教。似生冤家。始有參學分。若透不得。即被祖佛謾去。僧問。祖佛還有謾人之心也無。師曰。汝道江湖還有礙人之心也無。乃曰。江湖雖無礙人之心。為時人過不得。江湖成礙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礙人。祖佛雖無謾人之心。為時人透不得。祖佛成謾人去。不得道祖佛不謾人。若透得祖佛過。此人過却祖佛。若也如是。始體得佛祖意方與向上人同。如未透得。但學佛學祖則萬劫無有出期僧曰。如何得不被祖佛謾去。師曰。道者直須自悟去始得。
【頌】問十二時中如何著力。師曰。如無手人欲行拳始得。
【頌】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曰石烏龜語也。師曰。向汝道甚麼。
【頌】問古人得箇甚麼。便休去。師曰。如賊入空室。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此一問最苦(報慈云此一問最好)。
【標】華嚴靜禪師
在洛浦作維那時。一日白槌普請曰。上間搬柴。下間鋤地。第一座問聖僧作甚麼師曰。當堂不正坐。不赴兩頭機。
○師問洞山。學人無箇理路。未免情識運為。山曰汝還見有理路也無。師曰。見無理路。山曰。甚處得情識來。師曰。學人實問。山曰。恁麼則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師曰。萬里無寸草處還許某甲去也無。山曰直須恁麼去。
○後唐莊宗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探盡龍宮藏。眾義不能詮。
【標】九峯滿禪師
僧問。人人盡道請益。未審師還拯濟也無師曰。汝道巨嶽還乏寸土麼。曰四海參尋當為何事。師曰。演若迷頭心自狂。曰還有不狂者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不狂者。師曰。突曉途中眼不開。
【頌】問僧近離甚處。曰閩中。師曰。遠涉不易。曰不難。動步便到。師曰。有不動步者麼曰有。師曰。爭得到此間。僧無對。師以拄杖趂出。
○僧問古人道。真因妄立從妄顯真是否。師曰是。曰如何是真。師曰。不雜食。曰如何是妄。師曰。起倒攀緣。曰去此二途。如何合得圓常。師曰。不敬功德天。誰嫌黑暗女。
【標】北院通禪師
上堂。諸上座。有甚麼事。出來論量取。若上上根機不假如斯。若是中下之流。直須剗削門頭戶底。教索索地莫教入泥水。第一速須省事。直須無心去。學得千般萬般祇成知解。與衲僧門下。有甚麼交涉。
【標】洞山全禪師
【標】問先洞山。如何是出離之要。山曰。闍黎足下煙生。師當下契悟。更不他遊雲居進語曰。終不敢孤負和尚足下煙生。山曰。步步玄者。即是功到。
【頌】僧問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獄時如何。師曰。度盡無遺影。還他越涅槃(頌見聯珠集第一卷)。
【標】京兆蜆子和尚
【頌】混俗閩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唯披一衲。逐日沿江岸採掇蝦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為蜆子和尚。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虗與我同根生。
【標】幽棲道幽禪師
鏡清問。如何是少父。師曰。無標的。曰無標的。以為少父邪。師曰。有甚麼過。曰祇如少父作麼生。師曰。道者是甚麼心行。
【頌】一日歛鐘上堂。大眾纔集師乃問。甚麼人打鐘。僧曰。維那。師曰。近前來。僧近前。師遂打一掌。却歸方丈臥【增收】。
【標】越州乾峯和尚
【頌】上堂。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雲門出問。庵內人為甚麼不知庵外事。師呵呵大咲。門曰。猶是學人疑處。師曰。子是甚麼心行。門曰。也要和尚相委。師曰。直須與麼。始解穩坐。門應諾諾。
【頌】上堂。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雲門出眾曰。昨日有人從天台來却往徑山去。師曰。典座來日不得普請。便下座。
【頌】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師以拄杖畫云。在這裏(僧後請益雲門。門拈起扇子云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築帶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傾盆。會麼)。
【標】吉州禾山和尚
僧問。學人欲伸一問。師還答否。師曰。禾山答汝了也。
【標】天童啟禪師
【頌】簡大德問。學人卓卓上來。請師的的。師曰。我這裏一屙便了。有甚麼卓卓的的。曰和尚恁麼答話更買草鞋行脚好。師曰。近前來。簡近前。師曰。祇如老僧恁麼答過在甚麼處簡無對。師便打。
【標】欽山文邃禪師
【頌】師與巖頭雪峯同到德山。一日問德山曰。天皇也恁麼道。龍潭也恁麼道。未審和尚作麼生道山曰。汝試舉天皇龍潭道底看師擬進語。山便